CN114811996A - 空调、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811996A CN114811996A CN202210339337.XA CN202210339337A CN114811996A CN 114811996 A CN114811996 A CN 114811996A CN 202210339337 A CN202210339337 A CN 202210339337A CN 114811996 A CN114811996 A CN 1148119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conditioner
- heat accumulator
- heat
- target
- frequenc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9
- 238000010257 tha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338 heat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6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32 storag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2—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outdoor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空调、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空调包括:压缩机;蓄热器,与所述压缩机旁通连接,对从所述压缩机排气端流出并流向所述蓄热器的冷媒进行蓄热。响应于确定满足蓄热器开启条件,控制所述蓄热器开启;控制从所述压缩机排气端流出的冷媒流向所述蓄热器,并通过所述蓄热器对流入所述蓄热器的冷媒进行蓄热。通过本公开实现对冷媒进行蓄热,提升化霜速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冬天供热季节,空调系统在室外低温环境下进行制热时,会出现室外机换热器结霜的情况。随着结霜情况的恶化,空调系统的换热能力随之降低。当结霜情况到达一定程度时,空调制热能力无法满足室内需求,外机需进行化霜。
目前行业在空调可持续制热化霜时,采用四通阀不换向化霜,化霜期间冷媒通过室内换热器后,通过调节节流装置,使冷媒经过节流装置后仍保持较高的温度,从而对外机换热器进行化霜。在此期间,室内换热器优先对室内输出一部分热量,再对室外换热器进行化霜,但外机化霜效果较差,用户体验也比较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空调、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压缩机;蓄热器,与所述压缩机旁通连接,对从所述压缩机排气端流出并流向所述蓄热器的冷媒进行蓄热。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还包括:室内换热器,与所述蓄热器旁通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还包括:单向阀,用于控制经所述蓄热器进行蓄热的冷媒,单向流入所述室内换热器。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还包括:电磁阀,设置于所述蓄热器与所述压缩机旁通连接的支路上,用于控制所述蓄热器开启或关闭。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还包括: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换热器连接,并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还包括:四通阀,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内换热器以及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的冷媒流向。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所述空调包括压缩机和蓄热器,所述空调控制方法包括:
响应于确定满足蓄热器开启条件,控制所述蓄热器开启;控制从所述压缩机排气端流出的冷媒流向所述蓄热器,并通过所述蓄热器对流入所述蓄热器的冷媒进行蓄热。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还包括电磁阀;所述控制从所述压缩机排气端流出的冷媒流向所述蓄热器,包括:开启所述电磁阀,以控制从所述压缩机排气端流出的冷媒,流向所述蓄热器。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还包括单向阀,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蓄热器进行蓄热的冷媒,通过所述单向阀,单向流入所述室内换热器。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从所述压缩机排气端流出的冷媒流向所述蓄热器,并通过所述蓄热器对流入所述蓄热器的冷媒进行蓄热,包括:
基于空调设置温度以及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并确定匹配所述目标蓄热频率的目标导风板位置和目标内风机转速;控制所述空调按照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目标导风板位置,控制所述内风机以所述目标内风机转速进行送风,并将所述目标蓄热频率确定为压缩机运行频率,控制所述压缩机排气端流出冷媒。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空调设置温度以及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并确定匹配所述目标蓄热频率的目标导风板位置和目标内风机转速,包括:
若所述空调设置温度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和/或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则确定所述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为第一频率,所述目标导风板位置为导风板当前位置,所述目标内风机转速为当前内风机转速;
若所述空调设置温度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和/或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二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并小于所述第一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则确定所述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为第二频率,所述目标导风板位置为第一导风板位置,所述目标内风机转速为小于或等于第一转速;
若所述空调设置温度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和/或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二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则确定所述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为第三频率,所述目标导风板位置为第二导风板位置,所述目标内风机转速为小于或等于第二转速;
所述第一频率小于所述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小于所述第三频率;
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低于所述第二导风板位置,所述第二导风板位置为最高导风板位置;
所述第一转速大于所述第二转速,且所述第一转速小于或等于中风档转速,所述第二转速小于或等于最低风档转速。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满足蓄热器开启条件,包括:
若确定所述空调采用四通阀不换向化霜模式,则确定满足蓄热器开启条件;或者若确定所述空调退出四通阀换向模式化霜,并进入制热模式,则确定满足蓄热器开启条件。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满足蓄热器关闭条件时,关闭所述蓄热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应用于空调,所述空调包括压缩机和蓄热器,所述空调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在确定满足蓄热器开启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蓄热器开启;蓄热单元,用于控制从所述压缩机排气端流出的冷媒流向所述蓄热器,并通过所述蓄热器对流入所述蓄热器的冷媒进行蓄热。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还包括电磁阀;
所述蓄热单元采用如下方式控制从所述压缩机排气端流出的冷媒流向所述蓄热器:开启所述电磁阀,以控制从所述压缩机排气端流出的冷媒,流向所述蓄热器。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还包括单向阀,所述蓄热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蓄热器进行蓄热的冷媒,通过所述单向阀,单向流入所述室内换热器。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蓄热单元采用如下方式控制从所述压缩机排气端流出的冷媒流向所述蓄热器,并通过所述蓄热器对流入所述蓄热器的冷媒进行蓄热:
基于空调设置温度以及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并确定匹配所述目标蓄热频率的目标导风板位置和目标内风机转速;控制所述空调按照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目标导风板位置,控制所述内风机以所述目标内风机转速进行送风,并将所述目标蓄热频率确定为压缩机运行频率,控制所述压缩机排气端流出冷媒。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蓄热单元采用如下方式基于空调设置温度以及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并确定匹配所述目标蓄热频率的目标导风板位置和目标内风机转速:
若所述空调设置温度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和/或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则确定所述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为第一频率,所述目标导风板位置为导风板当前位置,所述目标内风机转速为当前内风机转速;
若所述空调设置温度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和/或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二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并小于所述第一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则确定所述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为第二频率,所述目标导风板位置为第一导风板位置,所述目标内风机转速为小于或等于第一转速;
若所述空调设置温度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和/或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二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则确定所述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为第三频率,所述目标导风板位置为第二导风板位置,所述目标内风机转速为小于或等于第二转速;
所述第一频率小于所述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小于所述第三频率;
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低于所述第二导风板位置,所述第二导风板位置为最高导风板位置;
所述第一转速大于所述第二转速,且所述第一转速小于或等于中风档转速,所述第二转速小于或等于最低风档转速。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满足蓄热器开启条件:
若确定所述空调采用四通阀不换向化霜模式,则确定满足蓄热器开启条件;或者
若确定所述空调退出四通阀换向模式化霜,并进入制热模式,则确定满足蓄热器开启条件。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满足蓄热器关闭条件时,关闭所述蓄热器。
根据本公开实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空调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空调能够执行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空调包括压缩机以及蓄热器。蓄热器与压缩机旁通连接,对从压缩机排气端流出并流向蓄热器的冷媒进行蓄热,进而可以在进行化霜时,对冷媒进行蓄热,加速化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系统运行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一种空调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一种空调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一种空调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一种基于空调设置温度以及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目标蓄热频率,目标导风板位置和目标内风机转速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一种基于空调设置温度以及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目标蓄热频率,目标导风板位置和目标内风机转速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空调控制的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空调控制方法以及空调控制装置适用于目前已有的空调系统。其中,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与室内机。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四通阀、节流阀以及室外换热器等。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系统运行示意图,空调包括:室内换热器1;压缩机2与四通阀3;室外换热器4;节流阀5。如图1所示,在制热模式,压缩机2产生高温高压冷媒,冷媒由压缩机排气端经由四通阀3流入室内换热器1。冷媒在室内换热器1中对室内环境进行换温,完成制热操作。对室内供热后,冷媒进入节流阀5进行节流,再进入室外换热器4,回到压缩机2吸气端。在制冷模式,冷媒由压缩机2排气端经过四通阀3到室外换热器4,经过冷凝后进入节流阀5进行节流,再进入室内换热器4,回到压缩机吸气端。
冬天供热季节,空调系统在室外低温环境下进行制热时,会出现外机换热器结霜的情况。随着结霜情况的恶化,空调系统的换热能力随之降低。当结霜情况到达一定程度时,空调制热能力无法满足室内需求,外机需进行化霜。
相关技术中,支持空调可持续制热化霜。例如,采用四通阀换向化霜或四通阀不换向化霜。四通阀换向化霜时,空调系统进入制冷模式,以进行化霜。四通阀不换向化霜时,冷媒通过室内换热器后,通过调节节流阀5,使冷媒经过节流阀5后仍保持较高的温度,从而对室外换热器4进行化霜。在此期间,室内换热器1优先对室内输出一部分热量,再对室外换热器4进行化霜,但化霜效果较差。
本公开实例提供了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室内换热器1,还包括蓄热器6,蓄热器6与压缩机2旁通连接,对从压缩机2排气端流出并流向蓄热器6的冷媒进行蓄热。
本公开实施例中空调中设置有蓄热器6,可以在进行化霜之前,先给蓄热器6进行蓄热,然后再进行化霜,以在化霜时利用蓄热器6蓄热的热量、对冷媒加热,缩短防冷风时间,加速化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还包括室内换热器1,该室内换热器1与蓄热器6旁通连接。蓄热器6对流入室内换热器1的冷媒进行蓄热,以便提高室内换热器1的管温,保证室内温度,进而保证室内舒适性。
进一步的,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还包括单向阀7,该单向阀7,用于控制经过蓄热器6蓄热后的冷媒,单向流入室内换热器1。
本公开实施例中,空调中设置单向阀7,使得室内换热器1与蓄热器6之间的冷媒无法反向流动,进而保证对蓄热器6对流入室内换热器1中的冷媒进行蓄热。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的空调,空调还包括:电磁阀8。电磁阀8设置在蓄热器6与压缩机2旁通连接的支路上,用于控制蓄热器6开启或关闭。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空调进行正常制冷制热模式时,电磁阀8关闭。由于电磁阀8和单向阀7的设置,冷媒无法从室内换热器1流向蓄热器6,也无法从蓄热器6流向室内换热器1。当空调进入化霜模式时,电磁阀8开启,冷媒从压缩机2排气端流出并流向蓄热器6。蓄热器6对流入其内的冷媒进行蓄热,然后再进行化霜,从而提高室内换热器管温,保证室内舒适性。
进一步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还包括室外换热器4。室外换热器4与室内换热器1连接,并与压缩机2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还包括四通阀3,控制压缩机2、室内换热器1以及室外换热器2之间的冷媒流向。
例如,压缩机2有进气端与排气端,通过吸入进气端的冷媒,对进气端冷媒进行压缩吸收热量将高温高压冷媒通过排气端输入至四通阀3中。四通阀3为四通路控制阀,可以将压缩机2排气端产生的高温高压冷媒与不同支路相连接,输送至室内机或室外机,并输入至室内换热器1或室外换热器4。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一种空调结构示意图。空调包括:室内换热器1;压缩机2与四通阀3;室外换热器4;节流阀5、蓄热器6、单向阀7和电磁阀8.。在正常制冷制热模式时,电磁阀8关闭,蓄热器6不开启,空调采用传统模式进行工作。例如,可以采用图1所示的方式进行制冷制热工作。当空调进入化霜模式时,电磁阀8开启,冷媒从压缩机2排气端流出并流向蓄热器6。蓄热器6对流入其内的冷媒进行蓄热,然后再进行化霜,从而提高室内换热器管温,保证室内舒适性。
本公开实施例中涉及的包括蓄热器6的工作阶段可以包括蓄热阶段和化霜阶段。
在蓄热阶段,当空调检测达到化霜条件时,电磁阀8开启,冷媒从压缩机排气端旁通流向蓄热器6,蓄热器6进行蓄热。
进一步的,本公开实施例中,蓄热器6进行蓄热时,可以基于蓄热器6的蓄热频率,控制空调导风板、内风机转速和压缩机频率,以匹配蓄热器6的蓄热频率,使蓄热器6更好的蓄热。
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公开实施例中,基于空调设置温度以及室内环境温度,确定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并确定匹配目标蓄热频率的目标导风板位置和目标内风机转速,以控制空调按照导风板处于目标导风板位置,控制内风机以目标内风机转速进行送风,并将目标蓄热频率确定为压缩机运行频率,控制压缩机排气端流出冷媒。
一示例中,若空调设置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小于或等于温差阈值,后续称为第一阈值,和/或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则确定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为第一频率,目标导风板位置为导风板当前位置,目标内风机转速为当前内风机转速。
一示例中,若空调设置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和/或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二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并小于第一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则确定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为第二频率,目标导风板位置为第一导风板位置,目标内风机转速为小于或等于第一转速;
一示例中,若空调设置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第二阈值,和/或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二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则确定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为第三频率,目标导风板位置为第二导风板位置,目标内风机转速为小于或等于第二转速。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阈值可以是0℃至2℃的温差范围。第二阈值可以是3℃至5℃的温差范围。第一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可以是18℃至20℃的温度范围。第二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可以是13℃至15℃的温度范围。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一频率小于第二频率,第二频率小于第三频率。第一导风板位置低于第二导风板位置,第二导风板位置为最高导风板位置。第一转速大于第二转速,且第一转速小于或等于中风档转速,第二转速小于或等于最低风档转速。
一示例中,以第一阈值是2℃、第二阈值是5℃、第一室内环境温度阈值是20℃、第二室内环境温度阈值是15℃、第一频率为A、第二频率为B、第三频率为C、中风挡转速为800-900转、最低风挡转速为600-750转进行说明。
其中,当T设定-T内环≤2℃,和/或T内环≥20℃,空调导风板、内风机转速维持不变,压缩机频率运行至蓄热频率A,持续3分钟。
当2℃<T设定-T内环≤5℃,和/或15℃<T内环≤20℃,空调导风板运动至导风板设定位置①、内风机当前转速R不得高于R中风档800-900转,压缩机频率运行至蓄热频率B,持续3分钟。
当T设定-T内环>5℃,和/或T内环<15℃,空调导风板运动至导风板设定位置②、内风机当前转速R不得高于R最低风档600-750转,压缩机频率运行至蓄热频率C,持续3分钟。
其中,不同机型的中风档转速可以不同,不同机型的最低风档转速可以不同。导风板设定位置②为导风板最高位置,以避免吹风,降低蓄热效果。导风板设定位置①为高于当前导风板位置的位置,减少吹风。
其中,蓄热频率A小于蓄热频率B,蓄热频率B小于蓄热频率C。一示例中,蓄热频率A为71-80Hz,蓄热频率B为81-85Hz,蓄热频率C为86-95Hz。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蓄热器6完成蓄热后,可以进行化霜,进入化霜阶段。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中,蓄热器6根据不同的化霜模式,具有不同的开启条件。
其中,一方面若空调采用四通阀不换向化霜模式,则确定满足蓄热器开启条件,即在四通阀不换向化霜模式下,蓄热器6保持开启状态。另一方面,若确定空调退出四通阀换向模式化霜,并进入制热模式,则确定满足蓄热器开启条件。
一示例中,当进入四通阀不换向化霜时,电磁阀8维持开启,节流阀5开度开至最大,压缩机频率运行至P化霜频率,空调导风板运动至导风板设定位置,内风机转速每10秒降低50rpm降低至R化霜风档。此时冷媒经过蓄热器6,蓄热器6中的蓄热材料相变放热,提高冷媒的温度,对室内持续供热,从而提高室内舒适性。当达到化霜退出条件后,电磁阀8关闭,恢复制热模式运行。
另一示例中,当进入四通阀换向化霜时,关闭电磁阀8,四通阀换向进行换向化霜。当化霜结束时,恢复制热模式,此时开启电磁阀8,低温冷媒经过蓄热器6,蓄热器6中的蓄热材料相变放热,快速提高冷媒温度,缩短防冷风阶段时间。当达到防冷风退出条件后,电磁阀8关闭,制热模式正常运行。
本公开实施例的空调,在进入化霜前,对蓄热器6进行蓄热,在四通阀3不换向化霜时,无需采用辅助热源就可提高室内换热器的管温,提高制热舒适性,达到节能效果。当在四通阀换向化霜后,通过冷媒旁通进入蓄热器6,蓄热器6加热冷媒的方式,缩短防冷风时间,提高制热舒适性
基于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涉及的空调,本公开示例提供一种应用于空调的空调控制方法。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一种空调控制方法流程图。该空调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如图3所示,空调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11中,响应于确定满足蓄热器开启条件,控制蓄热器开启。
在步骤S12中,控制从压缩机排气端流出的冷媒流向蓄热器,并通过蓄热器对流入蓄热器6的冷媒进行蓄热。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中,通过蓄热器对流入蓄热器的冷媒进行蓄热,以在化霜时利用蓄热器蓄热的热量、对冷媒加热,缩短防冷风时间,加速化霜。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控制蓄热器开启或关闭,进而控制压缩机排气端流出的冷媒是否流向蓄热器。例如,开启电磁阀,以控制从压缩机排气端流出的冷媒,流向蓄热器。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的空调还包括单向阀。将蓄热器蓄热的冷媒,通过单向阀,单向流入室内换热器,使得室内换热器的冷媒无法反向流入蓄热器,进而保证对蓄热器对流入室内换热器中的冷媒进行蓄热。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中,可以基于空调设置温度以及室内环境温度,确定蓄热器的蓄热频率,并控制蓄热器按照确定的蓄热频率进行蓄热,满足室内室外的温度需求,提高舒适性。
本公开实施例中蓄热器的蓄热频率,与压缩机运行频率相关。压缩机运行频率高,蓄热器的蓄热频率也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低,蓄热器的蓄热频率也低。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控制从压缩机排气端流出的冷媒流向蓄热器,并通过蓄热器对流入蓄热器的冷媒进行蓄热时,可以进一步通过控制空调导风板、内风机转速和压缩机频率,实现度对蓄热器蓄热频率的控制。
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一种空调控制方法流程图。该空调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如图4所示,空调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21中,基于空调设置温度以及室内环境温度,确定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并确定匹配目标蓄热频率的目标导风板位置和目标内风机转速。
在步骤S22中,控制空调按照导风板处于目标导风板位置,控制内风机以目标内风机转速进行送风,并将目标蓄热频率确定为压缩机运行频率,控制压缩机排气端流出冷媒。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空调导风板、内风机转速和压缩机频率,实现度对蓄热器蓄热频率的控制,进而使得蓄热器蓄热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提高蓄热效率。
其中,基于空调设置温度以及室内环境温度,确定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并确定匹配目标蓄热频率的目标导风板位置和目标内风机转速,包括如下情形:
情形1:若空调设置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和/或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则确定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为第一频率,目标导风板位置为导风板当前位置,目标内风机转速为当前内风机转速。
情形2:若空调设置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第一阈值和/或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二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并小于第一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则确定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为第二频率,目标导风板位置为第一导风板位置,目标内风机转速为小于或等于第一转速。
情形3:若空调设置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第二阈值,和/或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二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则确定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为第三频率,目标导风板位置为第二导风板位置,目标内风机转速为小于或等于第二转速。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频率小于第二频率,第二频率小于第三频率;第一导风板位置低于第二导风板位置,第二导风板位置为最高导风板位置;第一转速大于第二转速,且第一转速小于或等于中风档转速,第二转速小于或等于最低风档转速。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一种基于空调设置温度以及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目标蓄热频率,目标导风板位置和目标内风机转速的方法流程图,参阅图5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31中,基于空调设置温度以及室内环境温度,确定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
在步骤S32中,确定匹配目标蓄热频率的目标导风板位置和目标内风机转速。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中,确定空调设置温度、室内环境温度、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二室内环境温度阈值与第一室内环境温度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并执行相应步骤。
在步骤S33a中,若空调设置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和/或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室内环境温度阈值,执行步骤S34a。
在步骤S34a中,确定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为第一频率,目标导风板位置为导风板当前位置,目标内风机转速为当前内风机转速。
在步骤S33b中,若空调设置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第一阈值和/或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二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并小于第一室内环境温度阈值,执行步骤S34b。
在步骤S34b中,确定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为第二频率,目标导风板位置为第一导风板位置,目标内风机转速为小于或等于第一转速。
在步骤S33c中,空调设置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第二阈值,和/或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二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则执行步骤S34c。
在步骤S34c中,确定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为第三频率,目标导风板位置为第二导风板位置,目标内风机转速为小于或等于第二转速。
以上提到的蓄热频率,蓄热频率的大小关系为,第一频率小于第二频率,第二频率小于第三频率;导风板的位置高度,第一导风板位置低于第二导风板位置,第二导风板位置为最高导风板位置;第一转速与第二转速与风机档位大小的关系为,第一转速大于第二转速,且第一转速小于或等于中风档转速,第二转速小于或等于最低风档转速。
一示例中,第一阈值是2℃、第二阈值是5℃、第一室内环境温度阈值是20℃、第二室内环境温度阈值是15℃。
本公开实施例中,对于确定了目标蓄热频率的蓄热器,可以维持该确定的目标蓄热频率进行蓄热设定的时长,例如可以是3分钟。
其中,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一种基于空调设置温度以及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目标蓄热频率,目标导风板位置和目标内风机转速的方法流程图,参阅图6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41中,响应于空调处于制热模式,并进入化霜状态,控制电磁阀打开,蓄热器开始进行蓄热。
在步骤S42a中,当设定温度比室内环境温度高2℃或者室内环境温度在20℃以及20℃以上时,执行步骤S43a。
在步骤S43a中,压缩机频率运行至第一压缩频率,蓄热频率为第一蓄热频率持续3分钟。
在步骤S42b中,当设定温度比室内环境温度大2℃以及设定温度比室内温度低5℃及5℃以下或者室内环境温度在15℃以上在20℃及20℃以下时,执行步骤S43b。
在步骤S43b中,压缩机频率运行至第二压缩频率,蓄热频率为第二蓄热频率,持续3分钟。
在步骤S42c中,当设定温度比室内环境温度大5℃,或者室内环境温度小于15℃时,执行步骤S43c。
在步骤S43c中,压缩机频率运行至第三压缩频率,蓄热频率为第三蓄热频率,持续3分钟。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图6中以2℃、5℃、15℃以及20℃为例进行说明,还可以是本公开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相应温度范围内的其他数值。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图6中以3分钟为例进行说明,还可以是其他设定时长。
本公开实施例中,蓄热器完成蓄热阶段后,空调可以进入化霜阶段,在化霜阶段可以开启或关闭蓄热器,以实现进行冷媒的蓄热与否。
其中,若确定空调采用四通阀不换向化霜模式,则确定满足蓄热器开启条件,需要开启蓄热器;或者若确定空调退出四通阀换向模式化霜,并进入制热模式,则确定满足蓄热器开启条件,需要开启蓄热器。
进一步的,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满足蓄热器关闭条件时,关闭蓄热器。例如,若确定空调进入四通阀换向模式化霜,则需要关闭蓄热器。再或者,在确定退出化霜模式时,确定需要关闭蓄热器。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对于空调控制方法的执行,与上述实施例中空调工作过程相类似,对于描述不够详尽之处,可以参阅上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在进入化霜前,基于空调设置温度以及室内环境温度,确定蓄热器的蓄热频率,并控制蓄热器按照确定的蓄热频率进行蓄热,满足室内室外的温度需求,提高舒适性。进一步通过控制空调导风板、内风机转速和压缩机频率,实现度蓄热器蓄热频率的控制。
进一步的,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蓄热器进行蓄热,在四通阀不换向化霜时,无需采用辅助热源就可提高室内换热器的管温,提高制热舒适性,达到节能效果。当在四通阀换向化霜后,通过冷媒旁通进入蓄热器,蓄热器加热冷媒的方式,缩短防冷风时间,提高制热舒适性。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公开示例还提供一种空调装置。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示例提供的空调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公开示例中所公开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公开示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示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控制装置的框图。参阅图7所示,空调控制装置100,用于执行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涉及的空调控制方法。空调控制装置100包括:控制单元101和蓄热单元102。
控制单元101,用于在确定满足蓄热器开启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蓄热器开启。蓄热单元102,用于控制从压缩机排气端流出的冷媒流向蓄热器,并通过蓄热器对流入蓄热器的冷媒进行蓄热。
一种实施方式中,空调还包括电磁阀。蓄热单元102采用如下方式控制从压缩机排气端流出的冷媒流向蓄热器:开启电磁阀,以控制从压缩机排气端流出的冷媒,流向蓄热器。
一种实施方式中,空调还包括单向阀,蓄热单元102还用于:将蓄热器进行蓄热的冷媒,通过单向阀,单向流入室内换热器。
一种实施方式中,蓄热单元102采用如下方式控制从压缩机排气端流出的冷媒流向蓄热器,并通过蓄热器对流入蓄热器的冷媒进行蓄热:
基于空调设置温度以及室内环境温度,确定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并确定匹配目标蓄热频率的目标导风板位置和目标内风机转速。控制空调按照导风板处于目标导风板位置,控制内风机以目标内风机转速进行送风,并将目标蓄热频率确定为压缩机运行频率,控制压缩机排气端流出冷媒。
一种实施方式中,蓄热单元102采用如下方式基于空调设置温度以及室内环境温度,确定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并确定匹配目标蓄热频率的目标导风板位置和目标内风机转速:
若空调设置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和/或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则确定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为第一频率,目标导风板位置为导风板当前位置,目标内风机转速为当前内风机转速。
若空调设置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和/或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二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并小于第一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则确定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为第二频率,目标导风板位置为第一导风板位置,目标内风机转速为小于或等于第一转速。
若空调设置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第二阈值,和/或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二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则确定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为第三频率,目标导风板位置为第二导风板位置,目标内风机转速为小于或等于第二转速。
其中,第一频率小于第二频率,第二频率小于第三频率。第一导风板位置低于第二导风板位置,第二导风板位置为最高导风板位置。第一转速大于第二转速,且第一转速小于或等于中风档转速,第二转速小于或等于最低风档转速。
一种实施方式中,若确定空调采用四通阀不换向化霜模式,则控制单元101确定满足蓄热器开启条件。或者若确定空调退出四通阀换向模式化霜,并进入制热模式,则控制单元101确定满足蓄热器开启条件。
一种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101还用于:在满足蓄热器关闭条件时,关闭蓄热器。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空调控制的装置的框图。例如,装置200可以被提供为空调,也可以是空调的控制设备,例如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8,装置2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202,存储器204,电力组件206,多媒体组件208,音频组件210,输入/输出(I/O)接口212,传感器组件214,以及通信组件216。
处理组件202通常控制装置2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2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2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2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2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208和处理组件2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2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2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2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2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206为装置2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2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2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208包括在所述装置2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2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2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2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2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2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204或经由通信组件2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2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212为处理组件2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2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2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214可以检测到装置2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2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214还可以检测装置200或装置2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2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2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2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2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2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2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2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2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2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2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2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2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2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200的处理器2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除非有特殊说明,“连接”包括两者之间不存在其他构件的直接连接,也包括两者之间存在其他元件的间接连接。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操作,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要求按照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是串行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要求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以得到期望的结果。在特定环境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范围来限制。
Claims (16)
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
蓄热器,与所述压缩机旁通连接,对从所述压缩机排气端流出并流向所述蓄热器的冷媒进行蓄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还包括:
室内换热器,与所述蓄热器旁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还包括:
单向阀,用于控制经所述蓄热器进行蓄热的冷媒,单向流入所述室内换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还包括:
电磁阀,设置于所述蓄热器与所述压缩机旁通连接的支路上,用于控制所述蓄热器开启或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还包括:
室外换热器,与室内换热器连接,并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还包括:
四通阀,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内换热器以及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的冷媒流向。
7.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空调,所述空调包括压缩机和蓄热器,所述空调控制方法包括:
响应于确定满足蓄热器开启条件,控制所述蓄热器开启;
控制从所述压缩机排气端流出的冷媒流向所述蓄热器,并通过所述蓄热器对流入所述蓄热器的冷媒进行蓄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还包括电磁阀;
所述控制从所述压缩机排气端流出的冷媒流向所述蓄热器,包括:
开启所述电磁阀,以控制从所述压缩机排气端流出的冷媒,流向所述蓄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还包括单向阀,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蓄热器进行蓄热的冷媒,通过所述单向阀,单向流入室内换热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从所述压缩机排气端流出的冷媒流向所述蓄热器,并通过所述蓄热器对流入所述蓄热器的冷媒进行蓄热,包括:
基于空调设置温度以及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并确定匹配所述目标蓄热频率的目标导风板位置和目标内风机转速;
控制所述空调按照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目标导风板位置,控制所述内风机以所述目标内风机转速进行送风,并将所述目标蓄热频率确定为压缩机运行频率,控制所述压缩机排气端流出冷媒。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空调设置温度以及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并确定匹配所述目标蓄热频率的目标导风板位置和目标内风机转速,包括:
若所述空调设置温度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和/或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则确定所述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为第一频率,所述目标导风板位置为导风板当前位置,所述目标内风机转速为当前内风机转速;
若所述空调设置温度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和/或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二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并小于所述第一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则确定所述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为第二频率,所述目标导风板位置为第一导风板位置,所述目标内风机转速为小于或等于第一转速;
若所述空调设置温度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和/或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二室内环境温度阈值,则确定所述蓄热器的目标蓄热频率为第三频率,所述目标导风板位置为第二导风板位置,所述目标内风机转速为小于或等于第二转速;
所述第一频率小于所述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小于所述第三频率;
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低于所述第二导风板位置,所述第二导风板位置为最高导风板位置;
所述第一转速大于所述第二转速,且所述第一转速小于或等于中风档转速,所述第二转速小于或等于最低风档转速。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满足蓄热器开启条件,包括:
若确定所述空调采用四通阀不换向化霜模式,则确定满足蓄热器开启条件;或者
若确定所述空调退出四通阀换向模式化霜,并进入制热模式,则确定满足蓄热器开启条件。
13.根据权利要求7或12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蓄热器关闭条件时,关闭所述蓄热器。
14.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执行权利要求7-13任一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所述空调包括压缩机和蓄热器,所述空调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在确定满足蓄热器开启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蓄热器开启;
蓄热单元,用于控制从所述压缩机排气端流出的冷媒流向所述蓄热器,并通过所述蓄热器对流入所述蓄热器的冷媒进行蓄热。
15.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7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空调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空调能够执行权利要求7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39337.XA CN114811996B (zh) | 2022-04-01 | 2022-04-01 | 空调、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39337.XA CN114811996B (zh) | 2022-04-01 | 2022-04-01 | 空调、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11996A true CN114811996A (zh) | 2022-07-29 |
CN114811996B CN114811996B (zh) | 2024-06-18 |
Family
ID=82533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39337.XA Active CN114811996B (zh) | 2022-04-01 | 2022-04-01 | 空调、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811996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082589A (ja) * | 2006-09-27 | 2008-04-10 | Hitachi Appliances Inc | 空気調和装置 |
EP2522933A2 (en) * | 2011-05-09 | 2012-11-14 | LG Electronics, Inc. | Heat storing apparatus having cascade cycle and control process of the same |
CN203478518U (zh) * | 2013-09-05 | 2014-03-12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 |
CN105972772A (zh) * | 2016-05-30 | 2016-09-2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0715484A (zh) * | 2019-10-25 | 2020-01-2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050293A (zh) * | 2020-09-14 | 2020-12-08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除霜时补偿室内温度变化的空调系统 |
CN112050417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21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模式控制方法 |
CN113883697A (zh) * | 2020-07-03 | 2022-01-0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制热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
-
2022
- 2022-04-01 CN CN202210339337.XA patent/CN11481199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082589A (ja) * | 2006-09-27 | 2008-04-10 | Hitachi Appliances Inc | 空気調和装置 |
EP2522933A2 (en) * | 2011-05-09 | 2012-11-14 | LG Electronics, Inc. | Heat storing apparatus having cascade cycle and control process of the same |
CN203478518U (zh) * | 2013-09-05 | 2014-03-12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 |
CN105972772A (zh) * | 2016-05-30 | 2016-09-2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2050417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21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模式控制方法 |
CN110715484A (zh) * | 2019-10-25 | 2020-01-2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883697A (zh) * | 2020-07-03 | 2022-01-0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制热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
CN112050293A (zh) * | 2020-09-14 | 2020-12-08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除霜时补偿室内温度变化的空调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11996B (zh) | 2024-06-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508830A (zh) | 控制空调运行的方法、空调、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811996B (zh) | 空调、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US7467521B2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ulti-type air conditioner | |
CN114719398A (zh) | 除霜装置、制热设备、自动除霜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 |
CN114543263B (zh) | 一种盘管温度控制方法、盘管温度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3483448B (zh) | 室内机的管内油污回收方法 | |
CN114811755A (zh) | 空调、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2248756B (zh) | 热泵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车辆 | |
CN114811749B (zh) |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4543164B (zh) | 空调室内机、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4811849A (zh) | 空调除霜控制方法、空调除霜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4811754A (zh) |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6697527A (zh) | 空调化霜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 |
CN117685688B (zh) | 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电子设备及介质 | |
CN117029094A (zh) |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 |
CN115095966B (zh) | 控制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7847870B (zh) | 确定压缩机发生液击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
CN117847745B (zh) |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738929A (zh) | 一种空调除霜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4811735B (zh) |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8089322A (zh) | 冰箱控制方法、装置、冰箱、可读存储介质及芯片 | |
CN116734423A (zh)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 |
CN114909777A (zh) | 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4322226A (zh) | 空调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和介质 | |
CN115059994A (zh) |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