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11703A - 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811703A CN114811703A CN202210364641.XA CN202210364641A CN114811703A CN 114811703 A CN114811703 A CN 114811703A CN 202210364641 A CN202210364641 A CN 202210364641A CN 114811703 A CN114811703 A CN 1148117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rared
- infrared rays
- electric heater
- air
- high perform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3/00—Electric heating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06—Casings, cover lids or ornamental panels, for radiators
- F24D19/062—Heat reflecting or insulating shie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暖气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包括壳体、热风管道、红外线转化机构和红外线加热机构;红外线转化机构设置在红外线加热机构的外围,形成热交换腔;本发明不仅利用红外线加热机构自身的产生的热量对空气加热,还通过外侧的红外线转化机构,将红外线加热机构产生的红外线拦截吸收,产生更多的热量,极大的提升了供暖效果,热效率更高;装置的底部设置万向轮,能够轻松的移动至使用区域,十分灵活和便捷,使用更方便;热风管道的侧管壁与壳体壁之间存在隔热腔,风口管壁与壳体间设有限位导向版和点断式隔热孔,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热量传递至壳体上,导致壳体过热,对使用者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安全性更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暖气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利用红外线发热装置供热的高效能电暖气。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建筑物的墙体是非常厚的,是中部的两倍以上,因此中部及南方的建筑的房屋,要想达到北方的供暖的效果,相同面积必须要提供两倍及以上热能,南方则需更高。而中部和南方由于墙体单薄,墙体泄露热量严重,则需要更多热量维持。
我国中南部地区冬季没有集中供暖的单间房屋供暖一般采用移动或壁挂式暖气供给器具。目前市场上电暖器大都是电热丝,碳化硅版,油丁,电热陶瓷等作为发热器,以电能作为能源产生热量。这些电暖器干净无污染,但热量效率很低,即便使用2200瓦的发热器热源也只能靠在人体附近取暖,而不能像北方集中供暖那样整个房屋都是暖的,因此在没有集中供暖的中部和南方地区,市面上的常规电暖器根本无法解决我国中部和南方地区房间供暖问题。
当今市面推出的踢脚线大功率电暖器虽然解决了房间供暖问题,但能耗太大,一般只有新建的住宅可以满足需求电能需求,但也消耗大量能耗费用。而对于老旧房屋受设施限制不能提供这硕大的电能,因而无法使用。
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是解决这种既不能提供硕大电能又需要冬季取暖的一种有效方式,当今又出现了以更高效的石墨烯为发热器的电暖器。虽然能效比是得到了些提高,虽然获得了一点微弱的能源节省,但还是不能解决中部和南方地区的实际需求。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更高效能的电暖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包括壳体、热风管道、红外线转化机构和红外线加热机构;
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进风口,靠近顶端设有出风口;所述热风管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其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红外线转化机构为板状结构,设置在所述热风管道的底部位置,所述红外线加热机构设置在所述红外线转化机构的内侧,且处于所述进风口的上方。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中,所述壳体的进风口设有室温空气进气隔离网,所述出风口的内壁侧设有限位导向版,外壁设置防烫网,所述热风管道的出口端通过所述限位导向版与防烫网与所述出风口固定。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中,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万向轮。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中,所述红外线转化机构包括支撑架和围板,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室温空气进气隔离网的内侧,所述围板为圆筒结构,其一侧壁开有进风孔,并固定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相对侧的侧壁设置开口,所述红外线加热机构固定在所述围板的内侧与所述进气孔相对。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中,所述红外线加热机构与所述围板之间形成热交换腔。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中,所述热风管道的底部呈漏斗状。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中,所述热风管道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隔热腔。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中,沿所述壳体的出风口边缘均匀分布多个隔热孔,构成点断式结构。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其主要效果及优点在于:
热效率更高,不仅红外线加热机构自身的产生的热量对空气加热,还通过在红外线加热机构的外侧设置红外线转化机构,将红外线加热机构产生的红外线拦截吸收,产生更多的热量,极大的提升了供暖效果;
使用方便,装置的底部设置万向轮,能够轻松的移动至使用区域,十分灵活和便捷;
无噪声,利用室内冷空气与热风管道内的加热空气形成无动力循环输送系统,无需额外的动力部件,静音效果更好,且运行成本更低;
安全性更高,经红外线转化机构和红外线加热机构加热的热空气上升沿出气口排出,冷空气沿底部的进气口进入,其中,热风管道的侧管壁与壳体壁之间存在隔热腔,出风口边缘均匀分布点断式隔热孔,风口管壁与壳体间设有限位导向版,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热量传递至壳体上,导致壳体过热,对使用者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红外线转化机构与红外线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附图1-3为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包括壳体1、热风管道2、红外线转化机构3和红外线加热机构4;
壳体1的底部设有进风口,靠近顶端设有出风口;热风管道2设置在壳体1内部,其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
红外线转化机构3为板状结构,设置在热风管道2的底部位置,红外线加热机构4设置在红外线转化机构3的内侧,且处于进风口的上方。
具体的,红外线加热机构4可以使用以红外碳纤维发热管作为发热源。
具体的,壳体1为长方体中空的壳体,其进风口开设在底部端面,出风口开设在靠近侧壁顶部的位置,并在进风口设有室温空气进气隔离网10,出风口的内壁侧设有限位导向版11,外壁设置防烫网12,热风管道2的出口端通过限位导向版11与防烫网12与出风口固定,热风管道2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隔热腔,此方案能够防止热风与壳体进行热传递,保证壳体的温度,防止烫伤使用者,安全性更高。
具体的,室温空气进气隔离网10采用传热系数极低的材料支撑,可选用附着高温塑料的钢丝网,长时间使用亦不会外壳出现高温。
参照附图4,沿壳体1的出风口边缘均匀分布多个隔热孔14,构成点断式结构,通过减少防烫网与壳体的接触面接,降低的热量传导的速度,进一步避免壳体的温度过高。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壳体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13,采用此方案能够方便移动,可便于移动至需要供暖的屋舍,避免能源浪费。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红外线转化机构3包括支撑架30和围板31,支撑架30固定在室温空气进气隔离网10的内侧,围板31为圆筒结构,其一侧壁开有进风孔,并固定在支撑架30的顶部,相对侧的侧壁设置开口,红外线加热机构4固定在围板31的内侧与进气孔相对,采用此方案能够有效保证进风口的进气效率,并且将底部的冷空气进行集中加热后,在压强的作用热空气不断上升,冷空气沿进气口不断进入,形成气体循环,无需额外的动力设备,节约了生产成本,并且自成循环能够节省一个动力源,进一步节约能耗。
具体的,围板31可选用耐高温的黑色物体材料或表面涂覆有黑色涂层的的耐高温材料。
具体的,围板31还可以选用金属锌或氧化锌材料制备。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红外线加热机构4与围板31之间形成热交换腔,围板的开口收拢延伸,能够避免红外线向热气管道逸散,提升红外线的交换率,同时进一步集中热量,实现对空气的快速加热,提升升温效率。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热风管道2的底部呈漏斗状。
具体的,本方案的原理为:
红外线加热机构开启后迅速升温,并发射红外线,红外线照射到红外线转化机构的围板上,将红外线转化为热量,同时与红外线加热机构自身产生的高温同时对热气管道底部的空气进行加热,通过充分利用红外线的能量进一步提升装置的热效率,空气被加热后经热气通道向上经出风口喷出,由于壳体与热气通道间存在隔热腔,能够防止热量传递到壳体上,安全性更高。
流道下方的低温空气在高温的加热的情况下,空气体积膨胀,密度变小,然后向上悬浮,压强减小,室内的大密度冷空气在空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热交换腔,是冷热空气形成无动力循环输送系统;室内的冷空气经加热由热气流道输送至出风口喷出,带动室内冷热空气流动循环,形成无声无动力送风的采暖系统,能量消耗更少,使用成本更低。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热风管道(2)、红外线转化机构(3)和红外线加热机构(4);
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进风口,靠近顶端设有出风口;所述热风管道(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其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红外线转化机构(3)为板状结构,设置在所述热风管道(2)的底部位置,所述红外线加热机构(4)设置在所述红外线转化机构(3)的内侧,且处于所述进风口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进风口设有室温空气进气隔离网(10),所述出风口的内壁侧设有限位导向版(11),外壁设置防烫网(12),所述热风管道(2)的出口端通过所述限位导向版(11)与防烫网(12)与所述出风口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转化机构(3)包括支撑架(30)和围板(31),所述支撑架(30)固定在所述室温空气进气隔离网(10)的内侧,所述围板(31)为圆筒结构,其一侧壁开有进风孔,并固定在所述支撑架(30)的顶部,相对侧的侧壁设置开口,所述红外线加热机构(4)固定在所述围板(31)的内侧与所述进气孔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加热机构(4)与所述围板(31)之间形成热交换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管道(2)的底部呈漏斗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管道(2)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隔热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31)采用能够吸附红外线,将红外线转换为热量的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壳体(1)的出风口边缘均匀分布多个隔热孔(14),构成点断式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64641.XA CN114811703A (zh) | 2022-04-07 | 2022-04-07 | 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64641.XA CN114811703A (zh) | 2022-04-07 | 2022-04-07 | 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11703A true CN114811703A (zh) | 2022-07-29 |
Family
ID=82533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64641.XA Pending CN114811703A (zh) | 2022-04-07 | 2022-04-07 | 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811703A (zh) |
-
2022
- 2022-04-07 CN CN202210364641.XA patent/CN114811703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53604A (zh) | 一种太阳能空调系统 | |
CN218895451U (zh) | 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 | |
CN114811703A (zh) | 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 | |
CN200996681Y (zh) | 一种改进的电热油汀 | |
CN214739588U (zh) | 一种内嵌有通风管道的固体相变储能地板 | |
CN202145021U (zh) | 送风移动式多功能光波家用电暖器 | |
CN211716670U (zh) | 一种速热式电采暖锅炉 | |
CN213777861U (zh) | 一种用于建筑的暖通设备 | |
CN211552026U (zh) | 一种微晶红外线即热热水器 | |
CN207569979U (zh) | 内加热外循环电暖器 | |
CN208059026U (zh) | 一种长风口风幕型取暖器 | |
CN208108251U (zh) | 一种蓄热式电暖气动态机 | |
CN221923648U (zh) | 一种具有双发热体电暖器 | |
CN207234193U (zh) | 一种散热高效的高压配电柜 | |
CN2350666Y (zh) | 节能型浴室取暖器 | |
CN216244531U (zh) | 一种附带风机的取暖装置 | |
CN215637493U (zh) | 一种带热回收的对流式电采暖散热器 | |
CN214275899U (zh) | 一种多通道取暖的室内取暖器 | |
CN110579025B (zh) | 一种太阳能空气加热器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7737846U (zh) | 一种用于热风干燥机的碳纤维加热装置 | |
CN219976564U (zh) | 水循环取暖系统 | |
CN214009360U (zh) | 一种节能环保型锅炉供暖设备 | |
CN102305426A (zh) | 移动式储能加湿送风家用电暖器 | |
CN215336627U (zh) | 一种壁挂式碳纤维取暖器 | |
CN211233373U (zh) | 一种循环式节能加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8 Address after: 442000 Room 601, unit 4, building 58, Yanhu community, Yunnan Road, Zhangwan District, Shiy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hen Yongsheng Address before: 430074 No. 306 Lu Lu, Hongshan District, Hubei, Wuhan Applicant before: Chen Zhigang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