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01885A - 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1885A
CN114801885A CN202210566829.2A CN202210566829A CN114801885A CN 114801885 A CN114801885 A CN 114801885A CN 202210566829 A CN202210566829 A CN 202210566829A CN 114801885 A CN114801885 A CN 1148018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vehicle
temperature
mode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668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6682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18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1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18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2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2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responding to state of charge [So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2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 B60L58/26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by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2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 B60L58/27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by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车辆下电后,动态获取预设唤醒标识;根据所述预设唤醒标识唤醒所述车辆;在所述车辆被唤醒后,动态获取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状态参数;根据所述电池包的状态参数确定调节模式;根据所述调节模式对所述电池包进行恒温控制。本发明通过在车辆下电后定时唤醒车辆并对电池包进行温度检测和智能恒温控制,使得车辆的动力电池包不会由于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避免了由于动力电池包无法使用而使得车辆无法及时启动,进而耽误用户的用车时机,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的广泛使用,电池包可作为动力源应用在各个领域中,电池包作为动力源使用的环境不同,电池包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现有的动力电池包在车辆停车下电后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而改变温度,在环境温度较低或较高的情况下,会导致动力电池包温度低于-30℃或高于55℃而不能使用。
为了能够在低温或高温环境下使用电池包,需要在使用电池包之前对电池包进行预热或冷却,但是,若每次都在需要用车时才对电池包进行预热或冷却,会耽误用车时机,影响用户的用车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如何避免因动力电池包温度异常而无法及时用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所述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车辆下电后,动态获取预设唤醒标识;
根据所述预设唤醒标识唤醒所述车辆;
在所述车辆被唤醒后,动态获取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电池包的状态参数确定调节模式;
根据所述调节模式对所述电池包进行恒温控制。
可选地,所述电池包的状态参数包括电池包的温度和电池包的荷电状态,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包的状态参数确定调节模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电池包的温度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
根据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确定所述加热模式为耗电加热模式或节电加热模式;或,根据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确定所述冷却模式为耗电冷却模式或节电冷却模式。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确定所述加热模式为耗电加热模式或节电加热模式的步骤包括:
当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时,将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与预设标定值进行对比;
若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大于所述预设标定值,则确定所述加热模式为耗电加热模式;
若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小于所述预设标定值,则确定所述加热模式为节电加热模式;
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确定所述冷却模式为耗电冷却模式或节电冷却模式的步骤包括:
当确定调节模式为冷却模式时,将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与预设标定值进行对比;
若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大于所述预设标定值,则确定所述冷却模式为耗电冷却模式;
若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小于所述预设标定值,则确定所述冷却模式为节电冷却模式。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包的温度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的步骤之前包括:
动态监测所述电池包的温度是否位于预设温度区间;其中,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包括预设温度上限和预设温度下限;
若所述电池包的温度不位于预设温度区间,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包的温度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包的温度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电池包的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上限和预设温度下限的对比结果,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对比结果为所述电池包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下限,则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
若所述对比结果为所述电池包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上限,则确定调节模式为冷却模式。
可选地,所述动态监测所述电池包的温度是否位于预设温度区间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电池包的温度位于预设温度区间,则控制所述车辆下电。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恒温控制装置,所述电池包恒温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在车辆下电后,动态获取预设唤醒标识;
唤醒模块,所述唤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唤醒标识唤醒所述车辆;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车辆被唤醒后,动态获取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状态参数;
选择模块,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包的状态参数确定调节模式;
调节模块,所述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节模式对所述电池包进行恒温控制。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电池包恒温控制程序,所述电池包恒温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电池包恒温控制程序,所述电池包恒温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克服了因动力电池包温度异常而无法及时用车的问题。在所述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中,通过在车辆下电后,动态获取预设唤醒标识;根据所述预设唤醒标识唤醒所述车辆,提供了一种在车辆下电后也能实现车辆自唤醒,并对车辆电池包的温度进行定时检测的运行模式;在所述车辆被唤醒后,动态获取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状态参数;根据所述电池包的状态参数确定调节模式,即在电池包的温度不符合直接启动的条件时,为调节电池包的温度自动选择合适的调节模式;根据所述调节模式对所述电池包进行恒温控制,即自动将电池包的温度调节至符合直接启动的条件对应的状态。即本发明通过在车辆下电后定时唤醒车辆并对电池包进行温度检测和智能恒温控制,使得车辆的动力电池包不会由于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避免了由于动力电池包无法使用而使得车辆无法及时启动,进而耽误用户的用车时机,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池包恒温控制装置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一种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所述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车辆下电后,动态获取预设唤醒标识;
根据所述预设唤醒标识唤醒所述车辆;
在所述车辆被唤醒后,动态获取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电池包的状态参数确定调节模式;
根据所述调节模式对所述电池包进行恒温控制。
由于现有的动力电池包在车辆停车下电后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而改变温度,在环境温度较低或较高的情况下,会导致动力电池包温度低于-30℃或高于55℃而不能使用。为了能够在低温或高温环境下使用电池包,需要在使用电池包之前对电池包进行预热或冷却,但是,若每次都在需要用车时才对电池包进行预热或冷却,会耽误用车时机,影响用户的用车体验。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克服了因动力电池包温度异常而无法及时用车的问题。在所述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中,通过在车辆下电后,动态获取预设唤醒标识;根据所述预设唤醒标识唤醒所述车辆,提供了一种在车辆下电后也能实现车辆自唤醒,并对车辆电池包的温度进行定时检测的运行模式;在所述车辆被唤醒后,动态获取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状态参数;根据所述电池包的状态参数确定调节模式,即在电池包的温度不符合直接启动的条件时,为调节电池包的温度自动选择合适的调节模式;根据所述调节模式对所述电池包进行恒温控制,即自动将电池包的温度调节至符合直接启动的条件对应的状态。即本发明通过在车辆下电后定时唤醒车辆并对电池包进行温度检测和智能恒温控制,使得车辆的动力电池包不会由于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避免了由于动力电池包无法使用而使得车辆无法及时启动,进而耽误用户的用车时机,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的问题。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所述车辆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设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车辆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存储模块、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电池包恒温控制程序。
在图1所示的车辆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与用户进行数据交互;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5可以设置在车辆中,所述车辆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电池包恒温控制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一种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在车辆下电后,动态获取预设唤醒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车辆,所述车辆可以是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例,所述混合动力汽车中包括HCU(HybridElectric Vehicle Control Unit,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器)。本实施例中,在车辆下电后,会通过HCU动态获取预设唤醒标识,所述预设唤醒标识是在车辆下电后每间隔一段时长就会生成的一个标识位,用于提醒HCU对处于下电状态的车辆进行上电操作,即唤醒所述车辆;该段时长是可控的定时时长,例如2小时、3小时等,它可以是车辆的默认设置,也可以由用户根据需求进行修改。
步骤S20,根据所述预设唤醒标识唤醒所述车辆;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唤醒标识可以是仅在车辆下电了定时时长后才生成并能够被HCU获取到,此种情况下,HCU只要获取到了所述预设唤醒标识,即可根据所述预设唤醒标识唤醒所述车辆;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唤醒标识也可以是一个处于变化状态的标识,例如在不需要唤醒车辆时置0,在车辆下电了定时时长后,即需要唤醒车辆时置1,此种情况下,HCU仅在获取到所述预设唤醒标识的值为1时才能够根据所述预设唤醒标识唤醒所述车辆。
作为一个实例,本实施例中,步骤S20包括:根据所述预设唤醒标识生成唤醒指令,根据所述唤醒指令唤醒所述车辆。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唤醒车辆的过程即对处于下电状态的车辆进行上电的过程,所述唤醒指令包含了车辆上电信息,在一实施方式中,HCU可以直接向高压系统发送唤醒指令控制所述高压系统完成高压上电以唤醒所述车辆;在另一实施方式中,HCU可以先通过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发送上电请求给PEPS(PassiveEntry Passive Start,无钥匙进入及启动系统),以使PEPS将电源模式切换至ON(开启、启动)档,当电源模式切换至ON档后,HCU再向高压系统发送唤醒指令控制所述高压系统完成高压上电以唤醒所述车辆。
步骤S30,在所述车辆被唤醒后,动态获取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状态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池包的状态参数包括电池包的温度和电池包的荷电状态,应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HCU定时唤醒车辆的目的是为了对电池包进行恒温控制,而进行恒温控制的前提是电池包的状态参数异常,即说明所述电池包不能正常进行工作,例如电池包的温度低于-30℃或高于55℃,相应地,此时电池包的SOC(state of charge,荷电状态)也会因为无法输出正常的功率而出现相应的异常。
步骤S40,根据所述电池包的状态参数确定调节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电池包状态异常时,电池包的温度和荷电状态均会出现异常,故而可以根据电池包的温度和荷电状态来确定以何种方式调整电池包的状态,例如是电池包温度过低,需要对电池包进行加热;还是电池包温度过高,需要对电池包进行冷却。
作为一个实例,本实施例中,步骤S40包括:
步骤S41,根据所述电池包的温度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
步骤S42,根据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确定所述加热模式为耗电加热模式或节电加热模式;或,根据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确定所述冷却模式为耗电冷却模式或节电冷却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41中同样可以根据电池包的荷电状态来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所述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均包括多种不同的加热方式或冷却方式。
作为一个实例,本实施例中,步骤S42包括:
当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时,将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与预设标定值进行对比;若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大于所述预设标定值,则确定所述加热模式为耗电加热模式;若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小于所述预设标定值,则确定所述加热模式为节电加热模式;
当确定调节模式为冷却模式时,将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与预设标定值进行对比;若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大于所述预设标定值,则确定所述冷却模式为耗电冷却模式;若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小于所述预设标定值,则确定所述冷却模式为节电冷却模式。
示例性地,当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时,视为车辆启动了电池包智能加热保温功能,但此时还需要进一步地将电池包的荷电状态与预设的标定值(该标定值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进行对比以确定如何对电池包进行加热,若电池包的SOC高于标定值,说明此时电池包的电量充足,则激活基于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电池包加热功能(即所述耗电加热模式)给电池包加热,此种加热方式需要消耗电池包的电量;若电池包的SOC不高于标定值,说明此时电池包的电量不充足,且用户在HUT(Human Machine Interface,人机交互界面)中设置了允许启动发动机进行电池包智能加热保温控制功能,则激活基于发动机冷却回路的电池包加热功能(即所述节电加热模式)给电池包加热,此种加热方式不消耗电池包的电量;若电池包的SOC不高于标定值,且用户未在人机交互系统HUT中设置允许启动发动机进行电池包智能加热保温控制功能,则退出电池包智能加热保温功能(即退出加热模式)。
示例性地,当确定调节模式为冷却模式时,视为车辆启动了电池包智能冷却保温功能,但此时还需要进一步地将电池包的荷电状态与预设的标定值(该标定值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进行对比以确定如何对电池包进行冷却,若电池包的SOC高于标定值,说明此时电池包的电量充足,则激活基于压缩机的电池包冷却功能(即所述耗电冷却模式)对电池包进行冷却,此种冷却方式属于主动冷却,需要消耗电池包的电量;若电池包的SOC不高于标定值,说明此时电池包的电量不充足,则激活电池包被动冷却功能(即所述节电冷却模式)对电池包进行冷却,此种冷却方式不需要消耗电池包的电量。
作为一个实例,本实施例中,步骤S41之前包括:
步骤S31,动态监测所述电池包的温度是否位于预设温度区间;其中,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包括预设温度上限和预设温度下限;
步骤S32,若所述电池包的温度不位于预设温度区间,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包的温度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的步骤;
步骤S33,若所述电池包的温度位于预设温度区间,则控制所述车辆下电。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温度区间是电池包能够正常工作的温度区间,例如(-30℃,55℃),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更改,例如改为(-25℃,45℃),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本实施例仅在动态监测到的电池包的温度位于预设温度区间时,认为电池包的工作状态不会影响到车辆的使用,若电池包的温度不位于预设温度区间时,则认为电池包的状态参数异常,需要对电池包进行加热或冷却以将电池包的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区间中,即实现对电池包的恒温控制。
作为一个实例,本实施例中,步骤S41包括:获取所述电池包的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上限和预设温度下限的对比结果,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若所述对比结果为所述电池包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下限,则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若所述对比结果为所述电池包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上限,则确定调节模式为冷却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可以根据电池包的温度与预设温度区间的上下限进行对比以确定电池包的温度是过高还是过低,当所述电池包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下限时,显然说明电池包的温度过低,故而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以启动电池包智能加热保温功能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加热;当所述电池包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上限时,显然说明电池包的温度过高,故而将调节模式确定为冷却模式,以启动电池包智能冷却保温功能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冷却。
步骤S50,根据所述调节模式对所述电池包进行恒温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时,则启动电池包智能加热保温功能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加热,直至所述电池包的温度升高至预设加热目标值时关闭所述电池包智能加热保温功能,所述预设加热目标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当所述调节模式为冷却模式时,则启动电池包智能冷却保温功能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冷却,直至所述电池包的温度降低至预设冷却目标值时关闭所述电池包智能冷却保温功能,所述预设冷却目标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恒温控制结束后,通过HCU向高压系统发送车辆下电信息控制所述车辆下电并等待所述车辆休眠。
作为一个实例,本实施例中,步骤S50之后也可以包括所述步骤S33。
可以理解的是,在根据所述调节模式对所述电池包进行恒温控制时,步骤S31仍在执行,即当所述电池包的温度由于恒温控制而改变,且位于预设温度区间时,说明电池包的温度已经不需要再进一步调整,此时可以停止对电池包的恒温控制,并通过HCU向高压系统发送车辆下电信息控制所述车辆下电并等待所述车辆休眠。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克服了因动力电池包温度异常而无法及时用车的问题。在所述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中,通过在车辆下电后,动态获取预设唤醒标识,根据所述预设唤醒标识唤醒所述车辆,提供了一种在车辆下电后也能实现车辆自唤醒,并对车辆电池包的温度进行定时检测的运行模式;在所述车辆被唤醒后,动态获取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状态参数,根据所述电池包的状态参数确定调节模式,即在电池包的温度不符合直接启动的条件时,为调节电池包的温度自动选择合适的调节模式;根据所述调节模式对所述电池包进行恒温控制,即自动将电池包的温度调节至符合直接启动的条件对应的状态。即本发明通过在车辆下电后定时唤醒车辆并对电池包进行温度检测和智能恒温控制,使得车辆的动力电池包不会由于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避免了由于动力电池包无法使用而使得车辆无法及时启动,进而耽误用户的用车时机,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的问题。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池包恒温控制装置,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电池包恒温控制装置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恒温控制装置10包括:
获取模块101,所述获取模块101用于在车辆下电后,动态获取预设唤醒标识;
唤醒模块102,所述唤醒模块102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唤醒标识唤醒所述车辆;
所述获取模块101还用于在所述车辆被唤醒后,动态获取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状态参数;
选择模块103,所述选择模块103用于根据所述电池包的状态参数确定调节模式;
调节模块104,所述调节模块104用于根据所述调节模式对所述电池包进行恒温控制。
所述电池包恒温控制装置10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上述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各实施例的相应步骤。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电池包恒温控制程序,所述电池包恒温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在车辆下电后,动态获取预设唤醒标识;
根据所述预设唤醒标识唤醒所述车辆;
在所述车辆被唤醒后,动态获取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电池包的状态参数确定调节模式;
根据所述调节模式对所述电池包进行恒温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包恒温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所述电池包的状态参数包括电池包的温度和电池包的荷电状态,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包的状态参数确定调节模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电池包的温度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
根据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确定所述加热模式为耗电加热模式或节电加热模式;或,根据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确定所述冷却模式为耗电冷却模式或节电冷却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包恒温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包的温度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的步骤之前包括:
动态监测所述电池包的温度是否位于预设温度区间;其中,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包括预设温度上限和预设温度下限;
若所述电池包的温度不位于预设温度区间,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包的温度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包恒温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包的温度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电池包的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上限和预设温度下限的对比结果,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包恒温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所述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对比结果为所述电池包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下限,则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
若所述对比结果为所述电池包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上限,则确定调节模式为冷却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包恒温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所述动态监测所述电池包的温度是否位于预设温度区间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电池包的温度位于预设温度区间,则控制所述车辆下电。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包恒温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唤醒标识唤醒所述车辆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唤醒标识生成唤醒指令,根据所述唤醒指令唤醒所述车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车辆下电后,动态获取预设唤醒标识;
根据所述预设唤醒标识唤醒所述车辆;
在所述车辆被唤醒后,动态获取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电池包的状态参数确定调节模式;
根据所述调节模式对所述电池包进行恒温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的状态参数包括电池包的温度和电池包的荷电状态,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包的状态参数确定调节模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电池包的温度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
根据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确定所述加热模式为耗电加热模式或节电加热模式;或,根据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确定所述冷却模式为耗电冷却模式或节电冷却模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确定所述加热模式为耗电加热模式或节电加热模式的步骤包括:
当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时,将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与预设标定值进行对比;
若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大于所述预设标定值,则确定所述加热模式为耗电加热模式;
若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小于所述预设标定值,则确定所述加热模式为节电加热模式;
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确定所述冷却模式为耗电冷却模式或节电冷却模式的步骤包括:
当确定调节模式为冷却模式时,将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与预设标定值进行对比;
若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大于所述预设标定值,则确定所述冷却模式为耗电冷却模式;
若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小于所述预设标定值,则确定所述冷却模式为节电冷却模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包的温度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的步骤之前包括:
动态监测所述电池包的温度是否位于预设温度区间;其中,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包括预设温度上限和预设温度下限;
若所述电池包的温度不位于预设温度区间,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包的温度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包的温度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电池包的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上限和预设温度下限的对比结果,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对比结果为所述电池包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下限,则确定调节模式为加热模式;
若所述对比结果为所述电池包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上限,则确定调节模式为冷却模式。
7.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监测所述电池包的温度是否位于预设温度区间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电池包的温度位于预设温度区间,则控制所述车辆下电。
8.一种电池包恒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恒温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在车辆下电后,动态获取预设唤醒标识;
唤醒模块,所述唤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唤醒标识唤醒所述车辆;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车辆被唤醒后,动态获取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状态参数;
选择模块,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包的状态参数确定调节模式;
调节模块,所述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节模式对所述电池包进行恒温控制。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电池包恒温控制程序,所述电池包恒温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电池包恒温控制程序,所述电池包恒温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210566829.2A 2022-05-23 2022-05-23 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8018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66829.2A CN114801885A (zh) 2022-05-23 2022-05-23 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66829.2A CN114801885A (zh) 2022-05-23 2022-05-23 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1885A true CN114801885A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17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66829.2A Pending CN114801885A (zh) 2022-05-23 2022-05-23 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018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48224A (zh) * 2022-11-30 2023-03-2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调节电池的温度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48224A (zh) * 2022-11-30 2023-03-2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调节电池的温度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23852B2 (en) Selecting a startup condition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corresponding to available power
US9887542B2 (en) Power broker module
CN111023494B (zh) 睡眠温度调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60721B (zh) 一种空调的功耗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9435761B (zh) 一种蓄电池电压监控方法及整车控制器
CN114801885A (zh) 电池包恒温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029384A1 (en) Battery pack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and vehicle
CN112752332B (zh) 基于NB-IoT通信协议栈的物联网系统休眠控制方法
CN112105041A (zh) 采用电池供电的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5642660A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06360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智能家居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CN113829953A (zh)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US20220340012A1 (en) Battery pack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and vehicle
CN109283995B (zh) 一种降低物联网终端用户识别卡功耗的方法和系统
KR20160121876A (ko) 와이파이시스템의 슬립모드로부터 어웨이크모드로 전환하는 방법
CN113393595A (zh) 车辆监控方法、车载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83650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CN115442355A (zh) 远程设备控制系统、方法、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856737B (zh) 空调器的预热控制方法
CN108286792B (zh) 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86364A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19929B (zh) 一种开机控制方法、设备控制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48622B (zh) 一种空调器节能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空调器
CN112032914B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和空调设备
CN115033092A (zh) 熄屏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移动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