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95573A - 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 - Google Patents

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95573A
CN114795573A CN202110113343.9A CN202110113343A CN114795573A CN 114795573 A CN114795573 A CN 114795573A CN 202110113343 A CN202110113343 A CN 202110113343A CN 114795573 A CN114795573 A CN 1147955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ved surface
guide line
line
repair patch
hern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133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95573B (zh
Inventor
赵毅杰
娄秋凤
阮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nexmed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gmai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gmai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gmai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133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955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95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95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95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955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063Implantable repair or support meshes, e.g. hernia mes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063Implantable repair or support meshes, e.g. hernia meshes
    • A61F2002/0068Implantable repair or support meshes, e.g. hernia meshes having a special mesh patter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包括: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其中第二曲面(2)与第三曲面(3)平滑相接,在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的相接区域形成避让凹部(4),所述避让凹部(4)用于避开腹股沟区的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和血管;所述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以相同的预定角度平滑相接于所述第一曲面(1)的一侧,从而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构成贴合覆盖腹股沟区直疝、斜疝和股疝的3D曲面,该修复补片能够贴合人体解剖学特征,无需裁剪再使用,并且该补片边缘平滑,没有尖锐的特征,能够减少异物感和术后并发症。

Description

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
背景技术
腹股沟区域的耻骨肌孔属于解剖学上的薄弱部位,且这个区域仅有腹横筋膜承受腹部内压,又存在精索或圆韧带及股血管经过,故此区域在人体中最易发生疝气。腹股沟疝是临床外科的常见病之一,约占腹外疝的85%~90%。据统计,各国人群的发病率相似,约为0.4%,男女比例约15:1。临床表现为腹股沟区可复性或不完全可复性肿物,伴随局部胀痛不适,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及生活质量。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一旦疝内容物(往往为网膜或小肠)嵌顿会引起肠梗阻、肠穿孔、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腹股沟区域疝气的治疗,目前提倡无张力微创手术修复,具有更低复发率和更快的术后恢复的优点。但现今市面上传统的疝气平片,都需要对其形状尺寸进行裁剪后使用,需要额外的固定并难以通过套管针进行手术。
因此,本领域急需开发一种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该修复补片能够贴合人体解剖学特征,无需裁剪再使用,并且该补片边缘平滑,没有尖锐的特征,能够减少异物感和术后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该修复补片能够贴合人体解剖学特征,无需裁剪再使用,并且该补片边缘平滑,没有尖锐的特征,能够减少异物感和术后并发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包括:第一曲面、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
其中第二曲面与第三曲面平滑相接,在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的相接区域形成避让凹部,所述避让凹部用于避开腹股沟区的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和血管;所述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以相同的预定角度平滑相接于所述第一曲面的一侧,从而第一曲面、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构成贴合覆盖腹股沟区直疝、斜疝和股疝的3D曲面。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相对于第一曲面弯曲。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曲面、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的开口轮廓边界处于同一个平面上。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曲面与第三曲面相切过渡。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均与所述第一曲面相切过渡。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与第一曲面的平滑相接为弧形相接过渡。
在另一优选例中,第二曲面包括第二曲面收敛端,所述第二曲面收敛端与所述第一曲面结合形成所述3D曲面的头限位部,所述头限位部外轮廓的形状适于贴合于人体髂前上棘。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三曲面包括第三曲面收敛端,所述第三曲面收敛端与所述第一曲面结合形成所述3D曲面的尾限位部,所述尾限位部外轮廓的形状适于贴合于人体耻骨疏。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避让凹部与所述限位头部之间的距离近似为所述第一曲面长度的2/3。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曲面是类椭球形的曲面,所述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是类纺锤形曲面。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曲面通过第一剖面线沿第一引导线和第二引导线放样形成。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剖面线包括第一剖面线圆弧,所述第一引导线和第二引导线为样条曲线。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引导线包括第一引导线圆弧和第一引导线直线,所述第一引导线直线与所述第一引导线圆弧相切。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引导线包括第二引导线圆弧和第二引导线直线,所述第二引导线直线与所述第二引导线圆弧相切。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两者是通过共用第二剖面线沿相反方向的放样形成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剖面线包括第二剖面线圆弧和第二剖面线直线,所述第二剖面线直线与所述第二剖面线圆弧相切。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剖面线圆弧的曲率小于第二剖面圆弧的曲率。
在另一优选例中,第二剖面线将第一引导线分为位于所述第二剖面线两侧的第一引导线的第一边和第一引导线的第二边。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曲面通过第二剖面线沿第一引导线的第一边和第三引导线放样形成。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曲面通过第二剖面线沿第一引导线的第二边和第四引导线放样形成。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三引导线和所述第四引导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剖面线的两侧。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三引导线和所述第四引导线为具有一定曲率的样条曲线。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三引导线包括第三引导线圆弧和第三引导线直线,其中第三引导线直线与所述第三引导线圆弧相切。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四引导线包括曲率不同的两个圆弧。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还包括记忆环,所述记忆环设置在所述修复补片的外围,用于保持所述修复补片的形状。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曲面、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是一个整体的曲面。
本申请的说明书中记载了大量的技术特征,分布在各个技术方案中,如果要罗列出本申请所有可能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即技术方案)的话,会使得说明书过于冗长。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本申请上述发明内容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下文各个实施方式和例子中公开的各技术特征、以及附图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都可以自由地互相组合,从而构成各种新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均因视为在本说明书中已经记载),除非这种技术特征的组合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例如,在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C,在另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D+E,而特征C和D是起到相同作用的等同技术手段,技术上只要择一使用即可,不可能同时采用,特征E技术上可以与特征C相组合,则,A+B+C+D的方案因技术不可行而应当不被视为已经记载,而A+B+C+E的方案应当视为已经被记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理解,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实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实例。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从图1的A方向投影得到的3D修复补片的最大截面的轮廓图;
图3是从图1的B方向投影得到的3D修复补片的截面轮廓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显示避让凹部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的三维网格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的圆圈线示意性的表示避让凹部(凹槽)4的位置;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包括具体尺寸的3D修复补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意性地显示了第一剖面线100和第二剖面线200的位置;
图6是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3D修复补片的第一引导线的示意图;
图7是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3D修复补片的剖面线(包括第一剖面线和第二剖面线)的示意图;
各附图中,各标识如下:
1-第一曲面
11-第一引导线
111-第一引导线圆弧
112-第一引导线直线
12-第二引导线
13-第三引导线
14-第四引导线
100-第一剖面线
200-第二剖面线
2-第二曲面
3-第三曲面
4-避让凹部
5-记忆环
6-头限位部
7-尾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首次开发了一种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该修复补片的网面头部及尾部经过倒角处理,贴合腹股沟解剖结构的曲面造型;网面通过三个贴合腹股沟解剖结构的第一曲面、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造型构成仿腹股沟解剖结构;网面外边缘有一凹槽,保护了精索或圆韧带和股血管;网面周围有保持形状的记忆环,可在放置的过程中在体内快速展开。该修复补片能够贴合人体解剖学特征,无需裁剪再使用,并且该补片边缘平滑,没有尖锐的特征,能够减少异物感和术后并发症。
术语
腹股沟三角:又称为Hesselbach三角,是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后面正对腹股沟内侧窝,前面正对腹股沟管浅环,是腹前壁的一个薄弱区,腹腔内容物若经此三角突出达皮下称直疝;
腹股沟管内口(内环):男性的精索和女性的子宫圆韧带从这里穿出腹腔,腹股沟管是个潜在的孔隙,腹股沟斜疝从这里突出;
股管:腹股沟韧带下方,在股静脉内侧有一潜在的间隙称股管,股疝容易在这里突出。
肌耻骨孔:在人体的腹股沟部位有一个薄弱区域,内界为腹直肌,外界为髂腰肌,上界为联合肌腱,下界为耻骨支和耻骨梳韧带,这个被肌肉和耻骨围成的区域称为肌耻骨孔;
髂前上棘:髂嵴是髂骨翼的上缘,髂前上棘指的是髂嵴的前端;
耻骨疏:耻骨梳是耻骨上支上缘锐薄的骨质,耻骨梳向前终于耻骨结节,向后经髂耻隆起移行于弓状线;
如本文所使用的,“凹槽”和“避让凹部”可互换使用;
如本文所使用的,“3D修复补片”、“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修复补片”可互换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的申请文件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专利的申请文件中,如果提到根据某要素执行某行为,则是指至少根据该要素执行该行为的意思,其中包括了两种情况:仅根据该要素执行该行为、和根据该要素和其它要素执行该行为。多个、多次、多种等表达包括2个、2次、2种以及2个以上、2次以上、2种以上。
在本发明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本发明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主要由聚丙烯单丝经编而成,网面为单层结构,形状根据腹股沟解剖结构造型,并由三个相切光滑的曲面(即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组成(见图1),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与第三曲面3为组成3D模型重要曲面。其中第二曲面2与第三曲面3平滑相接,在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的相接区域形成避让凹部4(图4),避让凹部4用于避开腹股沟区的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和血管;
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以相同的预定角度平滑相接于第一曲面1的一侧,从而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构成贴合覆盖腹股沟区直疝、斜疝和股疝的3D曲面。该预定角度的大小是设计者根据人体腹股沟解剖结构设计的。并且其中,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的向同一个方向凸出或凹进,从而可以将形成的3D曲面描述为顶部开口底部封闭的3D曲面,而在图2和图3中显示了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的底部轮廓图;优选地,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与第三曲面3的开口边界均处于同一平面上。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是从第一曲面的一侧延伸出去的两个曲面,并且第三曲面和第二曲面与第一曲面均具有一定角度的,并且第三曲面和第二曲面两者与第一曲面的角度是相同的。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曲面1是类似于椭球形的曲面,第二曲面2与第三曲面3是类似于纺锤形的曲面。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通过一个较小的圆角进行相切,形成一光滑的凹槽4(避让凹部4,参见图4),可以更好地避开腹股沟区的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和血管,有效地保护耻骨肌孔,阻止疝气复发。第二曲面2与第一曲面1在尖角处以一定的圆角(R5,半径为5mm)进行结合,第三曲面3与第一曲面1在尖角处以一定的圆角(R5,半径为5mm)进行结合。第二曲面2、第三曲面3与第一曲面1以一定的角度光滑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贴合人体腹股沟造型的曲面。整个产品采用无锐边、无毛刺及无尖角的设计、网面形状贴合人体腹股沟解剖学特征,植入时无需裁剪。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曲面2的与第三曲面3的平滑相接,在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的相接区域形成避让凹部4,第二曲面2的还包括第二曲面收敛端(即第二曲面2的一端第三曲面3的连接,与上述一端相对的第二曲面2的另一端收敛成一个尖端即收敛端),第二曲面收敛端与第一曲面1结合形成3D曲面的头限位部6(即3D曲面的外轮廓头部,图1),例如可以通过一定的圆角(R5,半径为5mm)进行结合,头限位部6外轮廓的形状适于贴合于人体髂前上棘,即3D曲面的外轮廓头部造型贴合人体髂前上棘位置;同样的,第三曲面3包括第三曲面收敛端(第三曲面3的一端与第二曲面1平滑相接,与上述一端相对的第三曲面的另一端收敛成一个尖端即收敛端),第三曲面收敛端与第一曲面1结合形成3D曲面的尾限位部7(即3D曲面的外轮廓尾部,图1),例如可以通过一定的圆角(R5,半径为5mm)进行结合,尾限位部7外轮廓的形状适于贴合于人体耻骨疏,即3D曲面的外轮廓尾部造型贴合人体耻骨疏位置。在图1中的附图标记6和7旁边的虚线是模拟人体部位(以便理解),在受到均匀的腹压的作用下,补片放置在两个人体解剖结构限位之间,不需要额外固定,不易移动,收缩,起皱。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曲面的轮廓为近似R100的圆弧,沿一定曲率的样条曲线放样组成;第二曲面2与第三曲面3的轮廓由近似为R18的1/4圆弧及一段直线段相切组成,其轮廓沿一定曲率的样条曲线放样组成,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与第三曲面3互相结合的边界在图1中为黑色实线,为相切过渡。第二曲面2与第三曲面3的相接处有一平滑的凹槽4,近似处于第一曲面1长度方向的2/3处,目的是为了避让精索或圆韧带及股血管。
另外,本发明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因为经过了特殊工艺处理,在套管针中有良好的通过性及保持形状的能力,外轮廓有记忆环5设计,整体平顺且无锐边和尖端,通过套管针后可快速展开。
本发明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的网面结构上,可由一个整体的曲面造型近似地替代三个曲面,达到贴合人体腹股沟区域解剖结构的目的。边缘凹槽处,可由不同的光滑相切的曲线造型,凹槽尺寸和形状可以变动,保护股血管和精索或圆韧带。
实施例1
参见图5-图7,图5至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的一个实施例。在图5中示意性地显示了第一剖面线100和第二剖面线200的位置,并给出了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的一个具体的尺寸,但上述尺寸仅为示例性的表示,并不旨在限定本发明。
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与第三曲面3为组成3D模型重要曲面。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构成贴合覆盖腹股沟区直疝、斜疝和股疝的3D曲面
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3D建模时,第一曲面1的轮廓近似为第一剖面线100通过沿第一引导线11和第二引导线12放样形成,其中第一剖面线100为半径为100mm(R100)的第一剖面线圆弧(图7),第一引导线11(图5)为半径为85mm(R85)的第一引导线圆弧111与其切线(即第一引导线直线112)的组合曲线(图6),第二引导线为半径为55mm(R55)的第二引导线圆弧与其切线(即第二引导线直线)的组合曲线;
第二曲面2的轮廓近似为第二剖面线200通过沿第一引导线11(R85的圆弧与其切线的组合曲线)和第三引导线13放样形成,其中,第二剖面线200(图7)为半径为18mm(R18)的1/4圆弧(即第二剖面线圆弧)及其切线(第二剖面线直线),第三引导线13为半径为50mm(R50)的圆弧(即第三引导线圆弧)及其切线(即第三引导线直线)的组合曲线;第二曲面2包括第二曲面收敛端,第二曲面收敛端与第一曲面1结合形成3D曲面的头限位部6,头限位部(6)外轮廓的形状适于贴合于人体髂前上棘。
第三曲面3的轮廓近似为第二剖面线200通过沿第一引导线11(R85的圆弧与其切线的组合曲线)和第四引导线14放样形成,其中第四引导线14为半径为65mm(R65)的圆弧及半径为180mm(R180)的圆弧的组合曲线。其中第三引导线13和第四引导线14位于第二剖面线200的两侧。第三曲面3包括第三曲面收敛端,第三曲面收敛端与所述第一曲面1结合形成所述3D曲面的尾限位部7,尾限位部7外轮廓的形状适于贴合于人体耻骨疏。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与第三曲面3的开口边界设置为处于同一平面上,3D曲面的总长约为127mm(即头部限位部6和尾限位部7之间的距离),总宽度约为76mm。从上述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的形成过程可以得到在第二曲面2与第三曲面3的相接处有一平滑的凹槽,边界近似于半径为180mm(R180)的圆弧,其与头部限位部6的距离近似等于第一曲面1长度的2/3,目的是为了避让精索或圆韧带及股血管。
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的开口边界由半径为65mm(R65)、半径为180mm(R180)、半径为50mm(R50)和半径为55mm(R55)的四段圆弧和两个方向的切线组成。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之间为均为相切过渡,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共用同一条引导线(即第一引导线11),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共用第二剖面线200沿相反的方向放样而形成的,并且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是通过圆弧曲面与第一平面1平滑过渡的以及第二剖面线圆弧(R18)的曲率大于第一剖面线圆弧(R100)的曲率,从而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的曲面内侧朝向相同的方向,并且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与第三曲面3的开口边界处于同一平面上(即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形成了顶部开口、底部封闭的3D网面结构),进而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构成覆盖腹股沟区直疝、斜疝和股疝的3D曲面。
在将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应用于人体中,从人体腹股沟造型角度来说,本申请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的网面形状贴合人体腹股沟解剖学特征,第二曲面2与第三曲面3相接区域的凹槽4用于避开腹股沟区的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和血管,且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覆盖腹股沟区直疝、斜疝和股疝等疝气易发区域。
而尾限位部7处外轮廓尾部造型贴合人体耻骨疏位置,头部限位部6处外轮廓头部造型贴合人体髂前上棘位置,在受到均匀的腹压的作用下,补片放置在两人体解剖结构限位之间,不需要额外固定,不易移动,收缩,起皱。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
(a)本发明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能够满足治疗腹股沟区疝气的手术方式对补片的各项能力,并且本发明的修复补片的网面头部及尾部经过倒角处理,贴合腹股沟解剖结构的曲面造型;
(b)本发明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在如通过套管针进行手术时,能够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及保持形状的能力;
(c)本发明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在如通过套管针进行手术时,在体内能够易于展开;
(d)本发明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植入时能够免于额外固定,不会移动,收缩,起皱;
(e)本发明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边缘平滑,没有尖锐的特征,能够减少异物感和术后并发症。
在本申请提及的所有文献都被认为是整体性地包括在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中,以便在必要时可以作为修改的依据。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申请的上述公开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
其中第二曲面(2)与第三曲面(3)平滑相接,在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的相接区域形成避让凹部(4),所述避让凹部(4)用于避开腹股沟区的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和血管;所述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以相同的预定角度平滑相接于所述第一曲面(1)的一侧,从而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构成贴合覆盖腹股沟区直疝、斜疝和股疝的3D曲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的开口轮廓边界处于同一个平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曲面(2)与第三曲面(3)相切过渡,
优选地,所述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均与所述第一曲面(1)相切过渡,
优选地,所述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与第一曲面(1)的平滑相接为弧形相接过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第二曲面(2)包括第二曲面收敛端,所述第二曲面收敛端与所述第一曲面(1)结合形成所述3D曲面的头限位部(6),所述头限位部(6)外轮廓的形状适于贴合于人体髂前上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曲面(3)包括第三曲面收敛端,所述第三曲面收敛端与所述第一曲面(1)结合形成所述3D曲面的尾限位部(7),所述尾限位部(7)外轮廓的形状适于贴合于人体耻骨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凹部(4)与所述限位头部(6)之间的距离近似为所述第一曲面(1)长度的2/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1)是类椭球形的曲面,所述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是类纺锤形曲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通过第一剖面线(100)沿第一引导线(11)和第二引导线(12)放样形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剖面线(100)包括第一剖面线圆弧,所述第一引导线(11)和第二引导线(12)为样条曲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引导线包括第一引导线圆弧和第一引导线直线,所述第一引导线直线与所述第一引导线圆弧相切,
优选地,所述第二引导线包括第二引导线圆弧和第二引导线直线,所述第二引导线直线与所述第二引导线圆弧相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两者是通过共用第二剖面线(200)沿相反方向的放样形成的,
优选地,所述第二剖面线包括第二剖面线圆弧和第二剖面线直线,所述第二剖面线直线与所述第二剖面线圆弧相切,
优选地,所述第一剖面线圆弧的曲率小于第二剖面圆弧的曲率,
优选地,第二剖面线将第一引导线分为位于所述第二剖面线两侧的第一引导线的第一边和第一引导线的第二边,
优选地,所述第二曲面通过第二剖面线沿第一引导线的第一边和第三引导线放样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二曲面通过第二剖面线沿第一引导线的第二边和第四引导线放样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三引导线和所述第四引导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剖面线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三引导线和所述第四引导线为具有一定曲率的样条曲线,
优选地,所述第三引导线包括第三引导线圆弧和第三引导线直线,其中第三引导线直线与所述第三引导线圆弧相切,
优选地,所述第四引导线包括曲率不同的两个圆弧,
优选地,所述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还包括记忆环(5),所述记忆环(5)设置在所述修复补片的外围,用于保持所述修复补片的形状。
CN202110113343.9A 2021-01-27 2021-01-27 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 Active CN1147955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3343.9A CN114795573B (zh) 2021-01-27 2021-01-27 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3343.9A CN114795573B (zh) 2021-01-27 2021-01-27 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95573A true CN114795573A (zh) 2022-07-29
CN114795573B CN114795573B (zh) 2024-03-19

Family

ID=82523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13343.9A Active CN114795573B (zh) 2021-01-27 2021-01-27 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9557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3133B1 (en) * 1998-09-11 2004-04-20 C. R. Bard, Inc. Performed curved prosthesis having a reduced incidence of developing wrinkles or folds
US6740122B1 (en) * 1998-09-11 2004-05-25 C. R. Bard, Inc. Preformed curved prosthesis that is adapted to the external iliac vessels
CN106073939A (zh) * 2016-06-30 2016-11-09 申英末 腹腔镜下使用的组织修补片
CN206080767U (zh) * 2016-07-22 2017-04-12 日照天一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疝修补装置
CN108784886A (zh) * 2017-05-02 2018-11-13 索弗拉狄姆产品公司 用于腹股沟疝修补的假体
CN208404978U (zh) * 2017-10-31 2019-01-22 北京德迈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搭接预裁补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3133B1 (en) * 1998-09-11 2004-04-20 C. R. Bard, Inc. Performed curved prosthesis having a reduced incidence of developing wrinkles or folds
US6740122B1 (en) * 1998-09-11 2004-05-25 C. R. Bard, Inc. Preformed curved prosthesis that is adapted to the external iliac vessels
CN106073939A (zh) * 2016-06-30 2016-11-09 申英末 腹腔镜下使用的组织修补片
CN206080767U (zh) * 2016-07-22 2017-04-12 日照天一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疝修补装置
CN108784886A (zh) * 2017-05-02 2018-11-13 索弗拉狄姆产品公司 用于腹股沟疝修补的假体
CN208404978U (zh) * 2017-10-31 2019-01-22 北京德迈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搭接预裁补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95573B (zh) 202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27724A2 (en) Prosthesis for hernioplasty with preformed monofilament polypropylene mesh
US11589974B2 (en) Textile-based prosthesis for treatment of inguinal hernia
US963620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ension free inguinal hernia repair reconstructing physiology using inguinal hernia prosthetic having lateral non-encircling cord locating structure
JP2009529935A (ja) 移植可能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784886B (zh) 用于腹股沟疝修补的假体
CN114795573B (zh) 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
Han et al. How to harvest the maximal amount of conchal cartilage grafts
US11291536B2 (en) Whale concept-folding mesh for TIPP procedure for inguinal hernia
US8603117B2 (en) Prosthetic mesh for laparoscopic repair of inguinal hernia
CN206080768U (zh) 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补片
CN208404978U (zh) 一种搭接预裁补片
CN206063259U (zh) 腹腔镜下使用的组织修补片
WO2011012971A1 (en) Surgical mesh
EP2967797B1 (en) Prosthesis for inguinal hernioplasty
CN116370139A (zh) 一种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气的3d解剖修补补片
CN209790092U (zh) 一种临时义眼片
RU2604776C1 (ru) Способ лапароскопической пластики вентральных грыж
CN106377286A (zh) 内置式、自膨胀、360°全屏蔽、净空术野显露装置
BR202018015850U2 (pt) configuração aplicada em órtese umbilical
CN204446186U (zh) 一种眼眶容积填充体及修复组件
CN106236321A (zh) 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补片
CN203234867U (zh) 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补片
Derbel et al. Introductory Chapter: Different Types of Parietal Hernia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KIM et al. AN OPERATED CASE OF MEDIAN EPIGASTRIC HERNIA
Craven Anterior abdominal wall and hern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1

Address after: 518109, 5th and 6th floors, Building A, Xinghui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52 Huaning Road, Xinshi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ynexmed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318 floors 1-2, building 35, Lane 100, Banxia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Yingmai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