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95374A - 外科手术器械 - Google Patents
外科手术器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795374A CN114795374A CN202110129807.5A CN202110129807A CN114795374A CN 114795374 A CN114795374 A CN 114795374A CN 202110129807 A CN202110129807 A CN 202110129807A CN 114795374 A CN114795374 A CN 1147953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cking
- housing
- surgical instrument
- assembly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06010014357 Electric shock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845 cartilag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966 trim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8558 Osteophyt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56 orga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1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osteoclasis; Drills or chisels for bones; Trepans
- A61B17/1659—Surgical rasps, files, planes, or scrap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1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osteoclasis; Drills or chisels for bones; Trepans
- A61B17/1613—Component parts
- A61B17/1622—Drill handpiec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2017/0046—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with a releasable handle; with handle and operating part separable
- A61B2017/0046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with a releasable handle; with handle and operating part separable for use with different instrum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217/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 A61B2217/002—Auxiliary appliance
- A61B2217/005—Auxiliary appliance with suction drainage syste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器械,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外科手术器械包括:手柄组件,包括可实现握持功能的握持壳体和设置在握持壳体内的电机;工作头组件,包括与握持壳体可拆卸连接的对接壳体和安装在对接壳体上的刀具,刀具包括安装在对接壳体上的接口组件、安装在接口组件上的外管和内管,内管位于外管内,内管与外管平行且同轴设置;对接壳体内形成有液体回流腔,接口组件上开设有用以连通内管和液体回流腔的通孔;人体内部液体沿内管被抽吸至通孔内,并通过通孔被抽吸至液体回流腔内;其中,工作头组件为至少两个,其中一个工作头组件被选择性地安装在手柄组件上,至少两个工作头组件的刀具的型号和/或尺寸不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器械,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刨刀装置的主要工作作用是:通过刨削、切除、修整以及研磨等方式对骨质、软骨组织甚至毛刺骨等进行处理,并为后续手术做准备。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刨刀的手柄为一体式结构,手柄包括手柄部和对接部,手柄部内设置电机,对接部内插接安装刀具,刀具与手柄为可拆卸连接。当需要更换刀具时,只需将刀具从手柄上拔插即可,但是,现有的刨刀存在如下问题:为了适用不同的手术需求,刀具具有不同的型号及大小尺寸,使得接口组件的大小及外形结构不同,从而使得在现有技术中,不同刀具仅能与相适应的手柄匹配,造成了手柄通用性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成本的外科手术器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科手术器械,包括:
手柄组件,包括可实现握持功能的握持壳体和设置在所述握持壳体内的电机;
工作头组件,包括与所述握持壳体可拆卸连接的对接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对接壳体上的刀具,所述刀具包括安装在所述对接壳体上的接口组件、安装在所述接口组件上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位于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与外管平行且同轴设置;所述对接壳体内形成有液体回流腔,所述接口组件上开设有用以连通内管和液体回流腔的通孔;人体内部液体沿所述内管被抽吸至所述通孔内,并通过所述通孔被抽吸至所述液体回流腔内;
其中,所述工作头组件为至少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工作头组件被选择性地安装在所述手柄组件上,至少两个所述工作头组件的刀具的型号和/或尺寸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壳体与对接壳体上形成有相互匹配的第一对接面和第二对接面,所述第一对接面、第二对接面所在平面与外科手术器械的中轴线非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壳体内形成有用以安装电机的容置腔和形成在所述容置腔一侧的出水腔道,所述握持壳体和对接壳体对接后,所述液体回流腔与出水腔道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回流腔与出水腔道之间或液体回流腔上或出水腔道上设置有实现所述液体回流腔、出水腔道通断的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接口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对接壳体上的对接头和安装在所述对接头后侧的插接头,所述外管的一端插入并固定在所述对接头上,所述内管的一端插入并固定所述插接头,所述插接头位于所述液体回流腔内,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插接头上,所述内管的一端伸入至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头与对接壳体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插接头与所述对接头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具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安装有夹头,所述握持壳体和对接壳体对接后,所述夹头夹持所述插接头以使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内管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外科手术器械还包括通过控制信号的传输实现电机运行的控制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安装在所述对接壳体上,所述握持壳体上形成有与所述电机电连接的第一电配接部,所述对接壳体上形成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的第二电配接部,所述握持壳体和对接壳体对接后,所述第一电配接部和第二电配接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壳体和对接壳体之间设置有防呆结构和卡扣结构,所述防呆结构和卡扣结构沿握持壳体的中轴线相对设置在中轴线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壳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液体回流腔连通设置的出水口,所述液体回流腔内的液体通过所述出水口被抽吸至所述对接壳体外。
进一步地,所述外科手术器械还包括与所述出水口连接的抽吸组件,所述抽吸组件用以产生负压进而将人体内部液体抽吸至所述手柄外。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回流腔的内壁上设置有绝缘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通过将刀具布置在与手柄组件的握持壳体可相匹配的对接壳体上,液体回流腔设置在对接壳体内,并且,工作头组件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工作头组件中的刀具的型号和/或尺寸不同,而其中一个被选择性地安装在手柄组件上,从而可以使得一个手柄组件可以适配不同型号和/或尺寸(即不同规格)的刀具,提高了手柄组件的适配性,减少手柄组件的型号,有助于节约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所示的外科手术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所示的手柄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与图2所示的手柄组件适配的一种握持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握持壳体于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外科手术器械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1所示的外科手术器械于另一方向上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所示的外科手术器械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9为图8所示的外科手术器械的部分放大图;
图10和图11分别为本申请的外科手术器械可采用的其他两种对接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所示的外科手术器械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见图1至图3及图5,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所示的外科手术器械100为用于对人体内部的骨质、软骨组织甚至毛刺等进行刨削、切除、修整、研磨等功能的刨刀,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外科手术器械100还可以为其他,例如,骨锯、骨锤、刮匙等。实际中,可根据不同的需要来更换不同功能的工作头,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具体的,外科手术器械100包括手柄组件10和与手柄组件10可拆卸连接的至少两个工作头组件20,其中之一工作头组件20被安装在手柄组件10上。
手柄组件10包括可实现握持功能的握持壳体11和设置在握持壳体11内的电机2。本实施例中,握持壳体11的材质为金属,该金属为不锈钢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握持壳体11也可以为塑料材质,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该握持壳体11内形成有容置腔111,电机2被固定收容在该容置腔111内。握持壳体11上形成有第一对接面110。该电机2的固定方式可以为紧固件连接、螺纹连接、粘接等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电机2具有输出轴21,用于输出旋转力给工作头组件20。
工作头组件20包括与握持壳体11可拆卸地连接的对接壳体12和安装在对接壳体12上的刀具4。该刀具4为工作头。在本实施例中,该对接壳体12与握持壳体11之间为插接。为了便于握持壳体11和对接壳体12高效装配,且提高装配后的稳定性,握持壳体11和对接壳体12之间设置有防呆结构和卡扣结构,防呆结构和卡扣结构沿握持壳体11的中轴线d-d相对设置在中轴线d-d的两侧。具体的,请参见图2和图4,防呆结构包括形成在握持壳体11上的防呆槽和形成在对接壳体12上的防呆块。
在本实施例中,防呆块包括镜像设置的第一防呆块125和第二防呆块126、以及位于第一防呆块125、第二防呆块126之间的第三防呆块127。第一防呆块125、第二防呆块126为扁平块,两者所在平面形成锐角。防呆槽的数量及位置对应防呆块的数量及位置设置,具体为,防呆槽包括与第一防呆块125、第二防呆块126对应设置的第一防呆槽1131、第二防呆槽1132和与第三防呆块127对应设置的第三防呆槽1133。第一防呆块125和第二防呆块126的端部为弧形面。第三防呆块127为柱形结构,其端部具有导向部。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防呆块125、第二防呆块126和第三防呆块127均设置在对接壳体12上,第一防呆槽1131、第二防呆槽1132和第三防呆槽1133均设置在握持壳体11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防呆块125、第二防呆块126和第三防呆块127设置在握持壳体12上,第一防呆槽1131、第二防呆槽1132和第三防呆槽1133设置在对接壳体12上,或者部分防呆块设置在握持壳体11上,另一部分防呆块设置在对接壳体12上,部分防呆槽设置在握持壳体11上,另一部分防呆槽设置在对接壳体上12,如,见图10和图11,对接壳体12上形成有一个防呆槽14和两个防呆块125、126,两个防呆块125、126沿防呆槽14的轴线镜像布置在防呆槽14的两侧,第一防呆块125、第二防呆块126两者所在平面形成锐角。见图10,第一防呆块125和第二防呆块126的后端分别包括竖直面1251、1261和自竖直面1251、1261的两端向后斜向延伸形成的导向面1252、1262,见图11,第一防呆块125和第二防呆块1261的后端为向外倾斜设置的横向斜面1253、1263,该横向斜面1253、1263起导向作用。
请结合图1、图4和图7,本实施例中,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对接壳体12上的卡勾128、设置在握持壳体11上并与卡勾128配合的卡槽114、设置在对接壳体12上以驱动卡勾128和卡槽114解锁的按钮1291、以及驱动按钮1291向上移动以复位的弹簧1292。具体的,对接壳体12自其后端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卡勾槽(未标号),该卡勾槽沿对接壳体12的轴向延伸,卡勾128位于卡勾槽内。卡勾128具有固定在对接壳体12上的固定端(未标号)和相对固定端设置的卡勾端1281,卡勾端1281的勾部朝向外侧。该卡勾端与卡槽114配合以实现握持壳体11和对接壳体12的锁定。对接壳体12上形成有用以收容按钮1291的按钮槽(未标号),该按钮槽沿对接壳体12的径向延伸,按钮槽和卡勾槽联通。于对接壳体12的径向上,该按钮1291位于卡勾128的外侧,且按钮1291的底面抵持在卡勾128的上表面上,按钮1291的顶面位于对接壳体12外,弹簧1292抵持在卡勾槽的内底面和按钮1291之间。请结合图12,该卡扣结构包括卡勾128、与卡勾128的配合的卡槽114、驱动卡勾128和卡槽114解锁的按钮1291以及驱动按钮1291复位的弹簧1292,在本实施例中,该卡勾128、按钮1291和弹簧1292同样设置在对接壳体12上,卡槽114设置在握持壳体11上,其中,该卡勾端1281的勾部朝向内侧,卡勾128通过销轴1282安装在对接壳体12上,卡勾128的固定端(未标号)和卡勾端分别位于销轴1282的两侧,按钮1291抵持在固定端上。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卡勾、按钮和弹簧设置在握持壳体上,将卡槽设置在对接壳体上。
请结合图3至图6,对接壳体12内设置有容纳部分刀具4的容纳腔121及设置在容纳腔121一侧的液体回流腔123,至少部分刀具4伸入至液体回流腔123内。对接壳体12上形成有与第一对接面110相匹配的第二对接面120。该第二对接面120形成在液体回流腔123的后侧,该第二对接面120上开设有实现电机2与刀具4对接的对接孔120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对接面110、第二对接面120所在平面与外科手术器械100中轴线d-d垂直(即第一对接面110、第二对接面120所在平面为垂直面,该垂直面大致为图1中虚线a-a所在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对接面110、第二对接面120所在平面与外科手术器械100中轴线d-d非垂直,两者形成一个小于90°的锐角(即第一对接面110、第二对接面120所在平面为斜面,该斜面大致为图1中虚线b-b所在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斜面也可以为其他角度,如与图1中虚线b-b对称的相反的斜面),最优地,第一对接面110、第二对接面120所在平面与外科手术器械100中轴线d-d形成一个小于50°且大于30°的锐角,以便于对接壳体12和握持壳体11对接。呈上述,对接壳体12与握持壳体11之间为插接,详细的,见图2,握持壳体11内形成有插接口115,该第一对接面110位于插接口115内,防呆槽和卡槽114于第一对接面110内凹形成。请结合图4,第二对接面120上向后延伸形成有插入至插接口115的插接环部1201,该插接环部1201与插接口115的侧面于周向上抵持,第一防呆块125、第二防呆块126自插接环部1201上向后突伸形成,第三防呆块127、卡勾128自第二对接面120向后延时形成,该第三防呆块127、卡勾128位于插接环部1201内侧。通过防呆结构的设计可以防止对接壳体12、握持壳体11相对转动,同时通过卡扣结构可以防止对接壳体12、握持壳体11在轴向相对移动,并通过将防呆结构和卡扣结构相对设置在中轴线d-d的两侧,从而仅需要设计一个卡扣结构即可实现轴向上固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对接壳体12、握持壳体11为三角形,又通过插接环部1201与插接口115的侧面于周向上抵持,可以进一步限制对接壳体12与握持壳体11相对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至少两个工作头组件20中对接壳体12的第二对接面120的结构及尺寸相同,不同工作头组件20的刀具4的型号和/或尺寸不同,而由于刀具4的型号和/尺寸的不同,其将会造成其与装配的液体回流腔123及容纳腔121的尺寸及结构的差异,但是,由于第二对接面120不变,所以,不同的工作头组件20均可以与手柄组件10实现可拆卸连接,故可以使得一个手柄组件10可以适配不同型号和/或尺寸(即不同规格)的刀具4,提高了手柄组件10的适配性,减少手柄组件10的型号,有助于节约成本。
请参见图5和图6,刀具4包括安装在对接壳体12上的接口组件41、安装在接口组件41上的外管43和内管42。该内管42位于外管43内,平行且同轴设置。接口组件41部分插入至液体回流腔123内,接口组件41上开设有用以连通内管42和液体回流腔123的通孔410,人体内部液体沿内管42被抽吸至通孔410内,并通过通孔410被抽吸至液体回流腔123内。具体的,接口组件41包括安装在对接壳体12上的对接头412和安装在对接头412后侧的插接头413。插接头413位于液体回流腔123内,通孔410开设在插接头413上。外管43的后端插入并固定在对接头412内,内管42的后端插入并固定于插接头413内,且该内管42的后端伸入至通孔410内,内管42的前端延伸入外管43内,外管43与内管42之间具有空隙(未标号),以便于内管42在外管43内运动。同时,为了使得内管42能够在外管43内更顺畅的运转进而进行刨削工作,该外管43和内管42的前端为刀头部44,刀头部44可以呈齿形状,且该齿形状为具有齿状的斜向切口,以使得刀头部44更锋利的对骨质进行刨削、研磨等。或者,刀头部44也可为其他形状,例如仅为斜向切口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需达到上述目的即可。
刀头部44在对人体器官进行刨削、研磨时,会使用清洁液对该部位进行清洗,为了能够将人体内部的清洁液输送至人体外,本实施例中,握持壳体11内形成有出水腔道112,该出水腔道112位于容置腔111一侧,容置腔111与出水腔道112不连通。在握持壳体11和对接壳体12对接后,液体回流腔123与出水腔道112对接。并且,液体回流腔123与出水腔道112之间或液体回流腔123上或出水腔道112上设置有实现液体回流腔123、出水腔道112通断的开关(未图示)。该开关可以为机械阀,具体为水阀,也可以为电子阀。具体的,对接壳体12内自液体回流腔123向后延伸形成有一段延伸腔1231,该液体回流腔123通过该延伸腔1231与出水腔道112对接,水阀设置在延伸腔1231上。
呈上述,电机2与刀具4通过第二对接面120上的对接孔1202(见图4)实现对接,即,当握持壳体11和对接壳体12对接后,电机2与刀具4经过对接孔1202(见图4)完成对接,具体的,外科手术器械100还包括安装在输出轴21上的夹头22,请结合图2,在握持壳体11和对接壳体12对接后,夹头22穿过对接孔1202(见图4)夹持插接头413的后端以使电机2驱动内管42运动。该夹头22具有收容腔23,收容腔23内设置弹性件(未图示),该弹性件的一端安装在输出轴21上,另一端上安装有抵持件(未图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件为压簧,设置有压簧的目的在于:当插接头413与夹头22插接时,抵持件与插接头413的后端抵持且在外力的作用下朝向电机2的方向移动进而将压簧压缩;当将工作头组件20与手柄组件10拆卸时,施加给压簧的外力撤销,压簧在其自身的弹性力作用下推动抵持件朝向远离电机2的方向移动,以推动工作头组件20朝向远离电机2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工作头组件20与手柄组件10快速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对接头412与对接壳体12为可拆卸连接,插接头413与对接头412也为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医护人员对刀具4及液体回流腔123进行清洗消毒或者更换。插接头413与对接头412的可拆卸方式采用现有设计,在此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刀具4与对接壳体12的可拆卸方式为卡合。具体的,对接壳体12上设置有槽口124,刀具4上设置有与槽口124卡合的卡持件418。其中,槽口124设置在对接壳体12上且与容纳腔121连通。卡持件418设置在对接头412上。该卡持件418与对接头412可以一体成型设置,或分体设置,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同时,该卡持件418的材质可以为塑料等,其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产生微小形变,进而使得卡持件418沿容纳腔121滑动进而与槽口124卡合。具体的,对接头412包括对接件4121和套设在对接件4121上的对接套4122,外管43的后端固定插入至对接件4121的前端内,插接头413的前端插入至对接件4121的后端,卡持件418设置在对接套4122上。
外科手术器械100还包括通过控制信号的传输实现电机2运行的控制组件3。启动控制组件3以使得电机2运转进而带动刀具4的内管42工作,以进行切削动作。控制组件3接收控制信号,并基于该控制信号以实现电机2的运行,因此,对接壳体12内还可设置有用以发送控制信号的控制面板(未图示),控制组件3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控制组件3可以在控制电机2的运行的同时,还可实现其他部件的运行,其他部件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施例中,该控制组件3为与电机2电性连接的开关,该开关3可以为推键开关,亦或者为按键开关;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开关3也可以为长脚插件封装的开关等。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控制组件3也可以设置在握持壳体11上,或者该控制组件3为一个单独的控制器。
呈上述,水阀可以为机械阀或电子阀,当其为机械阀时则人为手动关断,当其为电子阀时,则可与控制组件3电性连接,进而使得控制组件3控制电子阀的启闭,方便快捷。为了使得液体顺利被抽吸至出水腔道112外,出水腔道112的一端连接有用以产生负压的负压吸引器(未图示),该负压吸引器为常规结构,例如为调压器、抽吸泵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3安装在对接壳体12上,握持壳体11上形成有与电机2电连接的第一电配接部31,对接壳体12上形成与控制组件3电连接的第二电配接部32,握持壳体11和对接壳体12对接后,第一电配接部31和第二电配接部32电连接。具体的,请结合图2,该第一电配接部31设置在第一对接面110上,第二电配接部32设置在第二对接面120上。
请结合图8和图9,本实施例二中外科手术器械200与实施例一的外科手术器械100结构大致相似,但由于通常情况下,握持壳体11、对接壳体12均为金属材质,而为了降低手术实施者触电风险,本实施例中,握持壳体11内未设置出水腔道,液体回流腔123内的液体直接通过对接壳体11上的出水口116被抽吸出,并且,在液体回流腔123的内壁上设置绝缘件(未图示)。
详细的:当刀具4带电(患者带电)时,会使得清洗液导电,为了防止手术实施者在使用外科手术器械200时触电,液体回流腔123的内壁上设置有绝缘件,同时对接壳体12上还开设有与液体回流腔123连通设置的出水口116,液体回流腔123内的液体通过该出水口116被抽吸至对接壳体12外。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绝缘件用以将液体回流腔123与对接壳体12绝缘,人体内部的液体直接通过对接壳体12被抽吸至人体外,而不会经过握持壳体11,以降低甚至于避免手术实施者触电风险。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绝缘件,对接壳体12直接由绝缘材料所制成,而握持壳体11还设置为由金属材料所制成,由于液体直接通过对接壳体12被抽吸至人体外,所以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于外科手术器械200的高度方向上,出水口116开设在液体回流腔123的下方,使得液体顺利地被抽吸至对接壳体12外。为了进一步使得液体被顺利抽吸至对接壳体12外,外科手术器械200还包括与出水口116连接的抽吸组件(未标号)。呈上述,该抽吸组件也可与控制组件3电性连接,即控制组件3可控制该抽吸组件的启闭。抽吸组件用以产生负压,进而使得人体内部与液体回流腔123之间产生压差,液体在压差的作用下沿内管42被抽吸至通孔46内,并通过通孔46被抽吸至液体回流腔123内,然后抽吸组件将液体回流腔123内的液体通过出水口116抽吸至对接壳体12外。
为了防止在液体被抽吸至对接壳体12外时与对接壳体12外周沾染进而导致手柄1整体导电,因此,抽吸组件包括与出水口116连接的出水管路113及与出水管路113连接且用以产生负压的负压吸引器(未图示),该负压吸引器为常规结构,例如为调压器、抽吸泵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中,该出水管路113的材质为绝缘材料,例如绝缘塑料等,以达到绝缘的目的,再次保证手术实施者避免触电风险。抽吸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出水管路113上的管路控制阀(未图示),管路控制阀的开启与关闭进而控制出水管路113的通断,从而根据实际需求将出水管路113打开。其中,该管路控制阀可以为机械阀或电子阀,当其为机械阀时则人为手动关断,当其为电子阀时,则可与控制组件3电性连接,进而使得控制组件3控制电子阀的启闭,方便快捷。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对接壳体12内设置有液体回流腔123,并直接在对接壳体12上设置有与液体回流腔123连通的出水口116,以使得人体内部液体直接通过该出水口116被抽吸至手柄1外,而不经过握持壳体11,以使得握持壳体11与对接壳体12和刀具4电气隔离,降低手术实施者触电风险,方便快捷。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外科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组件,包括可实现握持功能的握持壳体和设置在所述握持壳体内的电机;
工作头组件,包括与所述握持壳体可拆卸连接的对接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对接壳体上的刀具,所述刀具包括安装在所述对接壳体上的接口组件、安装在所述接口组件上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位于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与外管平行且同轴设置;所述对接壳体内形成有液体回流腔,所述接口组件上开设有用以连通内管和液体回流腔的通孔;人体内部液体沿所述内管被抽吸至所述通孔内,并通过所述通孔被抽吸至所述液体回流腔内;
其中,所述工作头组件为至少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工作头组件被选择性地安装在所述手柄组件上,至少两个所述工作头组件的刀具的型号和/或尺寸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壳体内形成有用以安装电机的容置腔和形成在所述容置腔一侧的出水腔道,所述握持壳体和对接壳体对接后,所述液体回流腔与出水腔道对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科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对接壳体上的对接头和安装在所述对接头后侧的插接头,所述外管的一端插入并固定在所述对接头上,所述内管的一端插入并固定所述插接头,所述插接头位于所述液体回流腔内,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插接头上,所述内管的一端伸入至所述通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科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具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安装有夹头,所述握持壳体和对接壳体对接后,所述夹头夹持所述插接头以使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内管运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科手术器械还包括通过控制信号的传输实现电机运行的控制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科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安装在所述对接壳体上,所述握持壳体上形成有与所述电机电连接的第一电配接部,所述对接壳体上形成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的第二电配接部,所述握持壳体和对接壳体对接后,所述第一电配接部和第二电配接部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科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壳体和对接壳体之间设置有防呆结构和卡扣结构,所述防呆结构和卡扣结构沿握持壳体的中轴线相对设置在中轴线的两侧。
8.如权利要求1至6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科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壳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液体回流腔连通设置的出水口,所述液体回流腔内的液体通过所述出水口被抽吸至所述对接壳体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科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科手术器械还包括与所述出水口连接的抽吸组件,所述抽吸组件用以产生负压进而将人体内部液体抽吸至所述手柄外。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科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回流腔的内壁上设置有绝缘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29807.5A CN114795374A (zh) | 2021-01-29 | 2021-01-29 | 外科手术器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29807.5A CN114795374A (zh) | 2021-01-29 | 2021-01-29 | 外科手术器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95374A true CN114795374A (zh) | 2022-07-29 |
Family
ID=82525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29807.5A Pending CN114795374A (zh) | 2021-01-29 | 2021-01-29 | 外科手术器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795374A (zh) |
-
2021
- 2021-01-29 CN CN202110129807.5A patent/CN114795374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597022B2 (en) | Prophy angle and adapter | |
EP3638444B1 (en) | Modular handheld electric tool system | |
CN108098700A (zh) | 动力工具 | |
CN113576626A (zh) | 一种刀管组件、刨削器和刨削系统 | |
JP2011079082A (ja) | 集塵機の連動システム | |
CN215821067U (zh) | 外科手术器械 | |
CN214761320U (zh) | 外科手术器械 | |
US10245063B2 (en) | Surgical drive apparatus | |
WO2010120322A1 (en) | Power tool including vacuum attachment | |
CN114795374A (zh) | 外科手术器械 | |
US8840596B2 (en) | Removable suction assembly for medical handpieces | |
EP3328304B1 (en) | Device for laparoscopic surgery | |
CN215191994U (zh) | 外科手术器械 | |
EP3827930A1 (en) | Dust extraction shroud for power tool | |
CN215191993U (zh) | 外科手术器械 | |
CN115530893A (zh) | 外科手术器械 | |
CN210491703U (zh) | 打草机防护罩快装结构 | |
CN216455230U (zh) | 一种刀管组件、刨削器和刨削系统 | |
CN216060597U (zh) | 外科手术器械 | |
CN213372670U (zh) | 一种多功能电动牙刷 | |
US11331107B2 (en) | Medical device with removable motor | |
CN219070429U (zh) | 外科手术器械手柄及外科手术器械 | |
CN221331363U (zh) | 一种手柄、组织切除装置及系统 | |
CN216876199U (zh) | 动力装置及清洁设备 | |
CN214352576U (zh) | 一体化旋转刀头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