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94736A - 储衣设备、智能储衣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储衣设备、智能储衣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94736A
CN114794736A CN202110128342.1A CN202110128342A CN114794736A CN 114794736 A CN114794736 A CN 114794736A CN 202110128342 A CN202110128342 A CN 202110128342A CN 114794736 A CN114794736 A CN 1147947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es
rack
clothes rack
cover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283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灵智
王开明
谢红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2834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947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94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947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61/00Wardro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95/00Fittings for furni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97/00Furniture or accessories for furnitur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03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selecting, conveying and possibly reading and/or writing opera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olders For Apparel And Elements Relating To Appare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家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衣设备、智能储衣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衣柜的叠放区不能稳定存储摞叠衣物且底部衣物易出现较深褶皱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储衣设备能够通过搁衣架存储衣物,一方面,搁衣架能够为衣物提供多个独立的存储空间,为衣物承受上层压力,使处于搁衣架内部的衣物不会出现明显褶皱,且搁衣架之间刚性接触,摞叠稳定性更高,放置可靠性好。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搁衣架还设置有能够自动打开且能够因上层搁衣架滑动至摞放位置而闭合的盖板,以便通过放置上层搁衣架的动作关闭下层搁衣架的盖板,在保证了用户的取衣便利性的同时还能够避免灰尘进入搁衣架内,存衣环境更卫生,使用便利性强。

Description

储衣设备、智能储衣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衣设备、智能储衣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衣柜通常设置有挂放区和叠放区,挂放区内设置有至少一根挂衣杆,以便用户能够将衣物挂放于挂衣杆上,叠放区包括至少一个储衣格间,以便允许用户将摞放成列的衣物放置于储衣隔间内存储。由于不少衣物长期挂放会导致拉长变形,比如丝绸、羊毛、羊绒类衣物通常不建议挂放,因此家中通常会配置设置有叠放区的衣柜。但是该类衣柜的使用弊端在于:当衣物摞叠在一起时,处于底部的衣物需要承受上方所有衣物的重力,因此处于底部的衣物上可能会出现较深折痕,衣物保存状态不佳。另外,当衣物的摞叠件数较多或者部分衣物的材质光滑度较高时,叠放好的衣物极易自主散落,衣物摞放存储时的稳定性较差,同时取出摞叠在中间的衣服非常不便,单手无法完成,双手取出稍有不慎也会打乱相邻衣物的整洁度,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便利度。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储衣设备、智能储衣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衣柜的叠放区不能稳定存储摞叠衣物且底部衣物易出现较深褶皱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衣设备,所述储衣设备包括柜体和摞放设置于所述柜体内的多个搁衣架,所述搁衣架包括盛衣构件、盖板和弹性构件,所述盛衣构件的顶部设置有投放口,所述盖板枢转设置于所述投放口位置,所述弹性构件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盛衣构件之间,所述弹性构件设置成能够使所述盖板在自然状态下打开并允许所述盖板在受压状态下闭合,所述盖板设置成允许上层所述搁衣架滑移至其顶部并因此受压闭合。
在上述储衣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盛衣构件的尾部设置有第一支撑轴以及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轴上的第一滚轴,上层所述搁衣架在沿下层所述搁衣架的所述盖板顶部滑移时能够通过其所述第一滚轴滚动抵压下层所述搁衣架的所述盖板并因此促使下层所述搁衣架的所述盖板沿闭合方向转动。
在上述储衣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盖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分别枢转连接至所述投放口的左右边沿,所述弹性构件设置成能够使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在自然状态下相对打开并允许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在受压状态下相对闭合,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前侧沿远离枢转端的方向向内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支撑轴包括两个轴部,两个所述轴部分别从端部至中间向靠近所述盛衣构件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滚轴包括能够独立转动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分别套设于一个所述轴部上,上层所述搁衣架在沿下层所述搁衣架的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顶部滑移时能够通过其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分别滚动抵压下层所述搁衣架的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前侧并因此促使下层所述搁衣架的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沿闭合方向相对转动。
在上述储衣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柜体的内顶部设置有第二支撑轴以及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轴上的第二滚轴,所述第二滚轴设置成能够在顶层所述搁衣架沿下层所述搁衣架的顶部滑移时滚动抵压顶层所述搁衣架的所述盖板并因此促使顶层所述搁衣架的所述盖板沿闭合方向转动。
在上述储衣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盛衣构件的顶部沿所述搁衣架的放入方向设置有限位卡槽,所述盛衣构件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结构,上层所述搁衣架的所述限位结构能够进入并卡置于下层所述搁衣架的所述限位卡槽内。
在上述储衣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投放口的前侧设置有水平挡板。
在上述储衣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储衣设备还包括沿竖向分别设置于所述柜体内部左右两侧的弹性滚柱,所述盛衣构件的尾部设置有能够引导所述盛衣构件进入两侧所述弹性滚柱之间的引导结构,在所述搁衣架滑移到位的情形下,两侧所述弹性滚柱分别抵靠至所述盛衣构件的左右侧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储衣系统,所述智能储衣系统包括储衣设备、主控模块和RFID读取模块,所述储衣设备包括柜体以及摞放设置于所述柜体内的多个搁衣架,所述RFID读取模块和所述主控模块通信连接,所述RFID读取模块能够在放置有衣物的所述搁衣架依次摞放于所述柜体内时按摞放顺序读取每个所述搁衣架上的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以及能够将读取到的所有RFID标签信息和每条RFID标签信息对应的获取时间发送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能够建立并存储所述RFID标签信息与其对应的获取时间的映射数据,其中,所述储衣设备为上述任一种储衣设备。
基于上述智能储衣系统,本发明又提供一种智能储衣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将放置有衣物的所述搁衣架依次摞放于柜体内的情形下,根据摞叠顺序依次获取每个所述搁衣架内的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建立并存储所述RFID标签信息与其对应的获取时间的映射数据。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衣物查找指令;根据所述衣物查找指令,匹配待取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调取待取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对应的所述映射数据;根据待取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对应的所述映射数据的序位,确定盛放待取衣物的搁衣架的位置;发送确定出的搁衣架的位置的提示信息;在待取衣物被取出且搁衣架被放回至所述柜体顶部的情形下,获取剩余所有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将当前获取的剩余所有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与上一次获取的所有衣物的历史RFID标签信息进行对比,确定被取出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删除被取出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所在的所述映射数据;根据盛放被取出衣物的搁衣架位置,选择性地更新剩余所述映射数据的序位。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储衣设备能够通过搁衣架存储衣物,一方面,搁衣架能够为衣物提供多个独立的存储空间,为其内部衣物承受上层压力,使处于搁衣架内部的衣物不会出现明显褶皱,且便于根据不同材质的衣物的存储需求改善对应搁衣架内部的存储环境,如添加防虫剂干燥剂等,储衣环境更好。另一方面,搁衣架之间摞叠时稳定性更高,彼此之间刚性接触,在无外力作用时不会出现部分搁衣架意外滑落的情况,放置可靠性好,并且搁衣架的摞放设置使得搁衣架的摞放列能够在中部搁衣架被抽出后通过上部搁衣架自动下落的方式维持摞叠状态,用户取用衣物更加方便。此外,上述搁衣架还设置有能够自动打开且能够因上层搁衣架滑动至摞放位置而闭合的盖板,以便通过放置上层搁衣架的动作关闭下层搁衣架的盖板,在保证了用户的取衣便利性的同时还能够避免灰尘进入搁衣架内,存衣环境更卫生,且不会增加用户摞放搁衣架时的放置难度,使用便利性强。
优选地,搁衣架的尾部设置有第一支撑轴以及可转动地套设于第一支撑轴上的第一滚轴,在上层搁衣架沿下层搁衣架的盖板顶部滑移时能够通过上层搁衣架的第一滚轴滚动抵压下层搁衣架的盖板并因此促使下层搁衣架的盖板沿闭合方向转动,将上层搁衣架的盛衣构件沿下层搁衣架的盖板滑移时的滑动摩擦转化成滚动摩擦,减小上层搁衣架滑移时的阻力,并使上层搁衣架能够随其滑移动作更加顺畅地将下层搁衣架的盖板抵压至闭合状态。
更优选地,上述盖板包括能够相对打开或关闭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前侧沿远离枢转端的方向向内倾斜设置,第一滚轴设置有可独立转动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在上层搁衣架滑入柜体内时其尾部的每个轴段均能够对应一个板体的前侧进行抵压,从而促使两个板体相对转动至闭合状态,通过分化盖板的方式缩短关闭盖板所需的施力行程,进一步提升了盖板的关闭流畅度。
优选地,柜体的内顶部设置有第二支撑轴以及可转动地套设于第二支撑轴上的第二滚轴,以便用户在放置顶层搁衣架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第二滚轴的压迫促使顶层搁衣架的盖板闭合,无需手压盖板即可完成顶层搁衣架的放置工作,操作便利性强。
优选地,上述盛衣构件的投放口前侧设置有水平挡板,该水平挡板使得投放口的前侧边沿被隐藏于摞放的搁衣架之间而不直接暴露于外部环境,能够有效防止灰尘从搁衣架之间的缝隙进入盛衣构件内,进一步保证了盛衣构件内部的卫生条件。
优选地,储衣设备还包括沿竖向分别设置于柜体内部左右两侧的第一弹性滚柱和第二弹性滚柱,盛衣构件的尾部设置有引导盛衣构件进入第一弹性滚柱和第二弹性滚柱之间的引导结构,在搁衣架滑移到位的情形下,第一弹性滚柱和第二弹性滚柱分别抵靠至盛衣构件的左右两侧,以便通过弹性滚柱与搁衣架弹性抵靠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搁衣架的放置稳定性,同时还能够通过弹性滚柱与搁衣架之间的竖向摩擦力抵消搁衣架的部分重力作用,避免底部搁衣架完全承受上方多个搁衣架的压力,且能够在某一搁衣架被抽出时缓和上方搁衣架的下落动作,降低了搁衣架的强度需求,延长了搁衣架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储衣系统,该智能储衣系统能够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在用户将放置有衣物的搁衣架依次摞放至柜体内的同时获取各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确定柜体内存储的所有衣物的具体特征,并能将每件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与该RFID标签信息的获取时间对应存储,以便明确柜体内所有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的获取时间的排列顺序,从而基于该排列顺序推断出柜体内所有衣物的摞放顺序,锁定每件衣物与盛放该衣物的搁衣架的摞放位置的对应关系,细化柜内衣物的摞放情况,便于智能储衣系统基于该套衣物与盛放该衣物的搁衣架的摞放位置的对应关系进行衣物定向查找、衣物分布情况展示等工作,实现了智能储衣系统的基础存衣数据的快速、准确获取。
本发明基于上述智能储衣系统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具备上述智能储衣系统的所有有益效果。
优选地,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能够基于用户的衣物查找指令和待取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对应的映射数据的序位定位待取衣物所在的搁衣架位置,便于用户快速定位待取衣物的存储位置以完成衣物取用。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为:
图1是本发明的储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储衣设备的搁衣架在自然状态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储衣设备的搁衣架在盖板闭合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储衣设备的搁衣架在盖板闭合状态下的左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储衣设备的柜体的侧向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智能储衣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附图中:
1、储衣设备;11、柜体;111、第二支撑轴;112、第二滚轴;12、搁衣架;121、盛衣构件;1211、投放口;1212、限位卡槽;1213、拉手;122、盖板;1221、前侧斜边;1222、后侧斜边;1223、倒角;123、第一支撑轴;124、第一滚轴;125、滚轮;126、水平挡板;127、引导结构;13、弹性滚柱;2、RFID读取模块;3、感应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尽管本申请中按照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些顺序并不是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执行所述步骤。
首先参阅图1-4,图1是本发明的储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储衣设备的搁衣架在自然状态下的正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储衣设备的搁衣架在盖板闭合状态下的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储衣设备的搁衣架在盖板闭合状态下的左视图。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储衣设备1包括柜体11和多个能够存放衣物的搁衣架12。柜体11内设置有叠放空间,多个搁衣架12能够沿竖向摞放设置于柜体11的叠放空间内。搁衣架12包括盛衣构件121、盖板122和弹性构件(图中未示出)。其中,盛衣构件121的内部设置有存衣空间,顶部设置有与存衣空间连通的投放口1211,以便用户将折叠好的衣物通过投放口1211放置于盛衣构件121内。盖板122枢转连接至投放口1211的边沿,以便打开或遮挡投放口1211,弹性构件设置于盖板122与盛衣构件121之间,弹性构件设置成能够使盖板122在自然状态下打开并允许盖板122在受压状态下闭合,盖板122设置成允许上层搁衣架12滑移至其顶部并因此受压闭合。
当搁衣架12上方没有其余搁衣架12压制、处于自然放置状态时,该搁衣架12上方没有压力作用于盖板122上,处于自然状态或被拉伸状态的弹性构件能够促使盖板122维持开启状态。
当上层搁衣架12沿下层搁衣架12的盖板122顶部向柜体11内部滑移时,上层搁衣架12相对于下层搁衣架12的盖板122滑动,以便辅助下层搁衣架12的盖板122克服弹性构件的拉力、迫使下层搁衣架12的盖板122朝向闭合方向转动。
当搁衣架12从摞叠的搁衣架12之间抽出时,被抽出的搁衣架12的盖板122上方的压力消失,弹性构件恢复弹性形变的收缩动作拉动闭合的盖板122翻转至打开状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层搁衣架12和下层搁衣架12依次为任意两个相邻的搁衣架12之中正在被摞放的、处于上方的搁衣架12以及已经放置于柜体11内的、处于下方的搁衣架12,其中的“上层”和“下层”并不特指某一个搁衣架12,仅为了描述目的对搁衣架12摞叠时相邻两个搁衣架12之间的上下关系进行限定。
弹性构件可以是任意一种能够通过弹性形变的方式拉动盖板122翻转至打开状态或允许盖板122受压时转动至闭合位置的弹性结构。例如,弹性构件可以是设置于盖板122内侧(即盖板122闭合时处于下方的板背侧)与盛衣结构之间的扭簧,或者还可以是以拉伸方式设置于盖板122外侧(即内侧的相对侧)与盛衣结构之间的弹簧。其中,盖板122在自然状态下打开的角度可以根据盖板122的开启需求或用户的使用习惯等进行设置,例如,盖板122在无压力状态下被弹力作用促使打开的角度可以为相对于投放口1211开启90°或大于90°,盖板122的打开角度具体可以结合盖板122与盛衣构件121的枢转连接位置预留的转动空间大小、弹性构件的具体结构参数或性能参数(如扭簧的扭转角度、拉簧的长度或弹性系数)等进行设定。
盛衣构件121可以是任意一种能够满足盛衣需求的、可满足重复摞叠需求的容纳结构,作为示例,本发明的盛衣结构优选为扁平的敞口盒体结构,以便在能够盛放衣物的同时还易于满足多个盛衣构件121可靠摞叠的需求,盛衣构件121的投放口1211即为该盒体结构顶部的盒口。盖板122与盒口的边沿枢转连接。
进一步地,搁衣架12的尾部设置有第一支撑轴123以及可转动地套设于第一支撑轴123上的第一滚轴124,第一滚轴124整体大致沿横向设置,以便上层搁衣架12在沿下层搁衣架12的盖板122顶部滑移时能够通过上层搁衣架12的第一滚轴124滚动抵压下层搁衣架12的盖板122并因此促使下层搁衣架12的盖板122沿闭合方向转动。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将上层搁衣架12与下层搁衣架12的盖板122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成上层搁衣架12的第一滚轴124与下层搁衣架12的盖板122之间的滚动摩擦,减小了上层搁衣架12滑移至其叠放位置时下层搁衣架12的盖板122对其产生的移动阻力,也使得盖板122被上层搁衣架12抵压转动时的流畅度得到提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盖板122的前侧与盒体结构的前沿枢转连接,在盖板122上方无压力时,盖板122向前翻起、相对于盒口打开,当盖板122受压时,弹性构件允许盖板122从前向后转动至遮挡盒口的位置、变成闭合状态。在此情形下,当柜体11内放置有部分搁衣架12时,处于最上层的搁衣架12上方无其余搁衣架12压制,该搁衣架12的盖板122处于打开状态。当最上层的搁衣架12上再摞放搁衣架12时,后放置的搁衣架12尾部的第一滚轴124从盖板122前侧的枢转连接处沿盖板122顶部向柜体11内部滚动,并随着后放置的搁衣架12的逐渐深入而压迫盖板122转动至闭合状态,直至后放置的搁衣架12滑移至下方搁衣架12的正上方、到达其叠放位置。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盖板122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分别枢转连接至盒口的左右边沿,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宽度尺寸之和不超过盒体的宽度尺寸,以便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在相向转动闭合时能够互不干涉,使得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均可转动至与盒口齐平的闭合位置,图2中示例出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设置成等宽形状,且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宽度尺寸设置成在闭合状态时两个板体彼此靠近的一侧可相互抵接或近似抵接。弹性构件设置成允许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在受压状态下相对闭合(及图2中的A1状态)并能够使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在自然状态下相对打开(即从A1状态分别朝向盒口外侧翻转、打开至A2状态),例如,弹性构件包括两个扭簧结构,每个板体背侧与盒口边沿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扭簧结构,以便弹性构件能够在搁衣架12上方受压时允许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闭合,并在搁衣架12处于自然状态时促使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彼此背离地向外转动而呈打开状态。其中,按照图3方位,在第一板体为左侧板体、第二板体为右侧板体的情形下,第一板体的前侧(即第一板体靠近柜体11叠放区开口的一侧、图3中的第一板体的下侧)从左至右向上倾斜设置以形成前侧斜边1221,第二板体的前侧从右至左向上倾斜设置以形成与第一板体的前侧斜边1221相对的另一个前侧斜边1221,使得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靠近盒体结构头部的一侧均朝向盒体结构内斜。第一支撑轴123的整体划分成两个轴部,两个轴部分别从各自的端部至中间向靠近所述盛衣构件的方向倾斜,使第一支撑轴123沿水平面形成一个近似于V形的结构,第一滚轴124包括能够独立转动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分别套设于一个轴部上,以便使每个轴段分别对应一个板体的前侧斜边1221进行抵压。假设位于左侧的滚轴段为第一轴段,另一滚轴段为第二轴段,则在上层搁衣架12沿下层搁衣架12的顶部滑移的过程中,首先,上层搁衣架12的盒体结构位于下层搁衣架12的盒体结构顶部,下层搁衣架12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呈打开状态,上层搁衣架12尾部的第一轴段抵靠至下层搁衣架12的第一板体的前侧斜边1221上,上层搁衣架12尾部的第二轴段抵靠至下层搁衣架12的第二板体的前侧斜边1221上;然后,在上层搁衣架12向柜体11内推进的过程中,上层搁衣架12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分别沿下层搁衣架12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前侧斜边1221滚动,向下层搁衣架12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施加压力,从而促使下层搁衣架12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分别沿闭合方向相对转动,上层搁衣架12因下层搁衣架12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闭合动作而得以继续向内滑移,直至下层搁衣架12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在上层搁衣架12的压迫动作下分别转动至闭合位置,上层搁衣架12底部的相对滑动面变为平面,使得上层搁衣架12能够被迅速推动至下层搁衣架12的正上方,上层搁衣架12的放置动作结束。
通过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上设置前侧斜边1221,能够引导上层搁衣架12向内滑移,并通过前侧斜边1221优化上层搁衣架12对下层搁衣架12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压力方向,促使下层搁衣架12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能够被更加顺畅地压向闭合位置。此外,第一支撑轴123的V形设置能够适应下层搁衣架12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前侧的斜边走向,提升上层搁衣架12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对下层搁衣架12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产生的抵压作用,优化下层搁衣架12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压转效果,使得下层搁衣架12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能够更加快速地被抵压至闭合状态,从而使上层搁衣架12的滑移放置动作更加迅速流畅。
优选地,参阅图5并继续参阅图1和图3,图5是本发明的储衣设备的柜体的侧向剖视图。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柜体11叠放区的顶部前侧靠近柜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支撑轴111以及可转动地套设于第二支撑轴111上的第二滚轴112,第二滚轴112设置成能够在顶层搁衣架12沿下层搁衣架12的顶部滑移时滚动抵压顶层搁衣架12的盖板122并因此促使顶层搁衣架12的盖板122沿闭合方向转动。具体而言,第二支撑轴111和第二滚轴112的结构设置与第一支撑轴123和第一滚轴124的结构设置基本相同。但是第二支撑轴111沿柜体11内部的顶面设置,因此第二支撑轴111的两个轴部分别从各自的端部至中部朝向柜体11内部倾斜而形成V形结构。按照图3方位所示,搁衣架12的第一板体的后侧从左至右向下倾斜设置,形成后侧斜边1222,第二板体的前侧从右至左向下倾斜设置,形成与第一板体的后侧斜边1222相对设置的另一个后侧斜边1222,使得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靠近盒体结构尾部的一侧均朝向盒体结构内斜,使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均设置成梯形板形状。通过上述设置,在放置于柜体11顶部的顶层搁衣架12放置于柜体11内时,顶层搁衣架12的盒体结构位于下层搁衣架12的盒体结构顶部,下层搁衣架12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呈打开状态,顶层搁衣架12尾部的第一轴段抵靠至下层搁衣架12的第一板体的前侧斜边1221上,顶层搁衣架12尾部的第二轴段抵靠至下层搁衣架12的第二板体的前侧斜边1221上,第二滚轴112的两个轴段分别抵靠至顶层搁衣架12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后侧斜边1222上;然后,在顶层搁衣架12向柜体11内推进的过程中,顶层搁衣架12促使下层搁衣架12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转动闭合,同时第二滚轴112促使顶层搁衣架12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转动闭合,以便促使顶层搁衣架12底部的相对滑动面变为平面,并且顶层搁衣架12的顶部也因两个板体的闭合而变平整,从而使顶层搁衣架12能够被推动至下层搁衣架12的正上方与柜体11内部的顶面之间,顶层搁衣架12的放置动作结束。
更优选地,上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前侧斜边1221和后侧斜边1222的上侧沿均设置有倒角1223,以便使第一滚轴124/第二滚轴112能够通过抵压前侧斜边1221和后侧斜边1222的倒角1223来抵压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从而改善第一滚轴124/第二滚轴112作用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上的压力方向,进一步提升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压转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优选为将所有搁衣架12设置成相同结构以便于用户能够随意更换搁衣架12的放置位置,即所有搁衣架12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均设置有前侧斜边1221和后侧斜边1222。当然,也可以将顶层搁衣架12与其余非顶层搁衣架12设置成不同结构,即仅在顶层搁衣架12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上同时设置前侧斜边1221和后侧斜边1222,其余搁衣架12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上仅设置前侧斜边1221。
进一步地,上述盒体结构的盒口前侧设置有水平挡板126,该水平挡板126从盒口前边沿向盒口后边沿水平延伸,以便将盒口的前侧开口位置向内转移,增大搁衣架12之间的缝隙与盒口前侧开口之间的距离,使得盒体结构内更加不易进入灰尘,盒体结构内部的卫生环境保持得更好。上述盒体结构的前侧盒壁上设置有拉手1213,以便于用户握持拉手1213拉出或推入搁衣架12。
继续参阅图2-4,上述盒体结构的顶部、盒口的外缘从前至后设置有限位卡槽1212,盒体结构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结构,上层搁衣架12的限位结构能够进入并卡置于下层搁衣架12的限位卡槽1212内,以便限制搁衣架12沿左右方向错动,提升搁衣架12的可靠放置效果。作为一种优选示例,上述限位卡槽121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盒体结构顶部的左右两侧,上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盒体结构底部的至少两组滚轮125,该滚轮125能够以滚动方式进入限位卡槽1212中并沿限位卡槽1212的槽底滚动,以便进一步减小摞放搁衣架12时的移动阻力。优选地,限位卡槽1212的深度设置成能够允许上层搁衣架12的盒体结构的底部抵靠至下层搁衣架12的盒体结构的顶部,或者滚轮125设置成能够沿竖向弹性移动一定距离,从而在使滚轮125沿限位卡槽1212的槽底滚动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压迫滚轮125的方式促使上下层搁衣架12抵靠在一起。
继续参阅图3和图5,基于上述任一种搁衣架12,本发明的储衣设备1还包括沿竖向分别设置于柜体11内部左右两侧的弹性滚柱13,作为示例,柜体11内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两根弹性滚柱13。盒体结构的尾部设置有能够引导盒体结构进入柜体12两侧的弹性滚柱13之间的引导结构127,在搁衣架12滑移至其摞放位置的情形下,柜体11两侧的弹性滚柱13分别抵靠至盒体结构的左右两侧盒壁,同时弹性滚柱13还能够原地转动,以便避免增加放置搁衣架12时的移动阻力。作为示例,弹性滚柱13可以为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橡胶柱。引导结构127包括两块设置于盒体结构尾部的左右两侧的支撑板,第一支撑轴123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至同侧的支撑板上,支撑板沿纵向向内倾斜,以便使两个支撑板之间形成收拢状态,从而引导盒体结构进入柜体11两侧的弹性滚柱13之间。
基于上述任一种储衣设备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储衣系统,智能储衣系统包括储衣设备1、主控模块(图中未示出)和RFID读取模块2,RFID读取模块2和主控模块通信连接,RFID读取模块2能够在放置有衣物的搁衣架12依次摞放于柜体11内时按摞放顺序读取每个搁衣架12上的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以及能够将读取到的所有RFID标签信息和每条RFID标签信息对应的获取时间发送至主控模块;主控模块能够建立并存储RFID标签信息与其对应的获取时间的映射数据。其中,RFID读取模块2优选放置于柜体11内侧叠放区的顶部后侧,以便RFID读取模块2能够读取到所有摞叠于叠放区内的衣物,并且使RFID读取模块2远离柜门区域,防止RFID读取模块2读取到用户身上穿戴的衣物。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RFID读取模块2优选能够读取到柜体11内所有衣物的RFID标签,在每放置一件衣物时,RFID读取模块2均读取一次柜内衣物的RFID标签,以便将本次获取的所有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与上一次获取的所有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进行对比,从而确定新增的RFID标签信息,该新增RFID标签信息对应的衣物即为新放入柜体11内的衣物。当然,也可以将RFID读取模块2设置在柜体11上的其他位置,以便使用户取放搁衣架12时均能够经过RFID读取模块2,从而使RFID读取模块2能够读取到用户正在取放的搁衣架12内的衣物的RFID标签。上述RFID读取模块2的设置位置并不是限定的,只要能够满足放置于柜体11内的衣物及从柜体11内取出的衣物的RFID标签的读取需求即可。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储衣系统还包括与RFID读取模块2相连的感应模块3,该感应模块3能够感应用户取放搁衣架12的操作动作,并在感应到用户取放搁衣架12时直接或间接向RFID读取模块2反馈启动信号,使RFID读取模块2仅在柜内衣物数量发生变化时才进行信息读取工作,信息获取及时且省电。感应模块3优选设置于叠放区前部靠近柜门的位置,以便覆盖柜体11前部的用户操作区。
再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的智能储衣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如图6所示,基于上述智能储衣系统,本发明又提供一种智能储衣设备1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在将放置有衣物的搁衣架12依次摞放于柜体11内的情形下,根据摞叠顺序依次获取每个搁衣架12上的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
步骤S2:建立并存储RFID标签信息与其对应的获取时间的映射数据。
在上述步骤S1中,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可以为衣物本身自带的RFID标签中写入的信息,也可以是写入与衣物相关的信息后对应配置于各衣物上的RFID标签的携带信息,该RFID标签信息至少包括衣物的样式特征信息,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在各衣物的RFID标签内写入衣物类别信息、衣物材质信息、衣物洗涤要求、衣物使用对象等,只要RFID标签内写入的信息包括具有代表性的、能够使该衣物有别于其他衣物的特征信息即可,如某件衣物的RFID标签中可写入白色、棉麻、纯色衬衫等特征信息。
在上述步骤S2中,RFID标签信息的获取时间可以为RFID读取装置读取到该RFID标签内的信息时的时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用户将所有衣物分别叠放至各搁衣架12后,在用户将搁衣架12依次从柜体11底部向上摞叠的过程中,RFID读取装置在每个盛放有衣物的搁衣架12放置于柜体11内时均读取该搁衣架12上的衣物的RFID标签,依次读取完所有搁衣架12上的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后,将每件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与其对应的获取时间建立成关联的映射数据并进行存储,例如,将分别盛放有五件衣物的搁衣架12依次摞叠至柜体11时,RFID读取装置依次获取衣物1至衣物5的RFID标签信息,并将衣物1的RFID标签信息与读取到衣物1的RFID标签信息的时间14:01:20、衣物2的RFID标签信息与读取到衣物2的RFID标签信息的时间14:01:26、衣物3的RFID标签信息与读取到衣物3的RFID标签信息的时间14:01:50、衣物4的RFID标签信息与读取到衣物4的RFID标签信息的时间14:02:10以及衣物5的RFID标签信息与读取到衣物5的RFID标签信息的时间14:02:35分别建立关联关系并存储成五组映射数据。在此情形下,首先,该五组映射数据直接反映了柜体11内具体存储了哪五件衣物以及每件衣物何时放置于柜体11内,以便于智能储衣系统基于该套映射数据确定存储对象、统筹每件衣物的存储时间,另外,在结合五个搁衣架12由下至上的摞叠顺序,能够通过五组映射数据中的RFID标签信息读取时间由早至晚的排列顺序确定各搁衣架12从下至上的摞叠位置,如与最早获取时间相对应的搁衣架12处于底部第一个位置,与最晚获取时间相对应的搁衣架12处于由下至上排列的第五个位置,从而确定柜体11内每件衣物对应的具体存储位置,便于智能储衣系统基于该套映射数据在用户需要取用五件衣物中的任意一件时快速发出待取衣物的摞放位置,或者为用户提供衣服的分区存放建议等,扩大智能储衣系统的功能范围,提升智能储衣系统的智能化工作水平。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衣物查找指令;
根据获取到的衣物查找指令,匹配待取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
调取待取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对应的映射数据;
根据待取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对应的映射数据的序位,确定盛放待取衣物的搁衣架12的位置;
发送确定出的搁衣架12的位置的提示信息;
在衣物被取用的情形下,获取剩余所有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
将当前获取的剩余所有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与上一次获取的所有衣物的历史RFID标签信息进行对比,确定取用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
删除取用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所在的映射数据;
根据盛放待取用衣物的搁衣架12位置,选择性地更新剩余映射数据的序位。
在上述步骤中,衣物查找指令为用户发出的、带有某件衣物独有特征的查找指令,如查找蓝色纯棉T恤的放置位置的指令。该衣物查找指令可以通过任意一种方式发送至智能储衣系统,例如,基于智能储衣系统的语音模块、显示模块、控制键模块等自身模块与智能储衣系统实现信息交互,或者基于能够与智能储衣系统通讯的移动终端、智能音箱、智能家居控制端等其他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设备与智能储衣系统实现信息交互。
“映射数据的序位”具体是指所有RFID标签信息与其对应的获取时间的映射数据基于各自的获取时间降序/升序排列后其中任意一条映射数据在排列好的序列中的位置,以便结合搁衣架12的摞叠顺序确定任意一个搁衣架12处于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排列的哪一个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获取到用户发出的衣物查找指令后,基于衣物查找指令中包含的衣物特征信息能够锁定用户当前想要取用的衣物,并且通过待取衣物的特征信息与每条映射数据中的衣物RFID标签信息进行对比,以便定位与待取衣物的特征重合的RFID标签信息所在的映射数据,从而通过该条映射数据的序位确定盛放待取衣物的搁衣架12的摞放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能够检测到用户的操作动作的感应装置或图像采集装置等判断衣物是否可能被取用,作为示例,本发明的智能储衣系统还包括感应模块,上述“获取剩余所有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感应模块感应用户的操作动作;
如果感应到用户的操作动作,则获取剩余所有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
基于上述示例,在通过感应模块检测到衣物被取用后,盛放该件衣物的搁衣架12从摞放行列中被抽出,柜内衣物的数量减少,因此将当前获取的剩余所有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与上一次获取的所有衣物的历史RFID标签信息进行对比后,未取出的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能够与该件衣服上一次被读取的RFID标签信息重合,被取出的衣物则本次不能被读取到RFID标签信息,所以被取出的衣物仅具有上一次获取的历史RFID标签信息,本次读取的RFID标签信息中的所有RFID标签信息均不与该衣物上一次的历史RFID标签信息重合,上一次的历史RFID标签信息所在的映射失效,因此将上一次的历史RFID标签信息所在的映射数据删除并选择性地更新剩余映射数据的序位,能够根据用户的取衣动作将柜内摞叠的衣物数量及位置的变化情况实时更新,快速调整映射数据的排序队列,使柜内衣物数量变少后剩余衣物对应的映射数据的序位能够及时而快速地更新。
进一步地,在摞放的搁衣架12中的任意一个被抽出的情形下,上一层的搁衣架12自动下降并摞放至下一层搁衣架12上,柜体11顶部空余一个搁衣架12的位置,被抽出的搁衣架12在其内部衣物被取出后被放回至顶层。在此情形下,上述“根据盛放待取用衣物的搁衣架12位置,选择性地更新剩余映射数据的序位”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映射数据的序位降序排列的情形下,如果盛放待取用衣物的搁衣架12为顶层搁衣架12,则不更新剩余映射数据的序位;
如果盛放待取用衣物的搁衣架12为非顶层搁衣架12,则将位于盛放待取用衣物的搁衣架12上方的所有搁衣架12的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所在的映射数据的序位分别加一。
在上述步骤中,在映射数据的序位降序排列时,各映射数据按照获取时间从早至晚的顺序序位由大至小依次排列,对应到搁衣架12的位置时,相当于搁衣架12从顶部至底部依次排序。此时,如果位于顶层的搁衣架12被取走后又被放回,则其下方剩余的搁衣架12的摞叠位置均不会改变,因此此时直接将顶层搁衣架12的衣物对应的映射数据删除即可。如果位于顶层以下的任意一个搁衣架12被取走,则被取走的搁衣架12下方的剩余搁衣架12的摞放位置均不变,而其上方的剩余搁衣架12的摞放位置排序均因该搁衣架12的抽出而下降一个,因此对应降序排列规律将该搁衣架12上方的剩余搁衣架12上的衣物对应的映射数据的序位分别增大一位,而被塞入柜体11顶部的空置搁衣架12在用户查找搁衣架12时占据搁衣架12排序中的第一位。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用户的查找习惯将映射数据的序位设置成升序排列,对应搁衣架12摞放时从底部至顶部排序的情形适应性调整映射数据的序位变更逻辑。
基于上述任一种智能储衣系统的控制方法,优选地,上述步骤S1具体包括:
在柜体11内设置有多个叠放区的情形下,以并列方式分组建立并存储各叠放区内的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与其对应的获取时间的映射数据。
在上述步骤中,当上述柜体11内设置多个叠放区时,各叠放区内均可摞放一列搁衣架12,在此情形下,每个叠放区内的衣物需要分别管理,将每个叠放区内所有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读取工作和相关映射数据的建立及存储工作并列进行,并根据叠放区的不同将每个叠放区内的衣物的相关映射数据分组存储。具体地,可以对应每个叠放区设置一个编号,同一叠放区内的RFID标签信息和相关映射数据均对应存储于该叠放区的编号目录下,每个叠放区的数据均独立于其余叠放区的数据进行增减剪辑或调用。当智能储衣系统向用户发出搁衣架12的提示信息时,除搁衣架12的摞放位置外,还可以同时向用户提供搁衣架12所在的叠放区编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叠放区均设置有一个RFID读取装置,RFID读取装置设置有不同编号,以便区分不同叠放区内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从而便于将不同叠放区的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与其对应获取时间的映射数据分组存储。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通过其余方式实现不同叠放区的映射数据的分组管理,如对应不同叠放区设置多个数据存储单元,以便将同一叠放区反馈的数据存储于相应的数据存储单元进而实现映射数据的独立存储和使用。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储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衣设备包括柜体和摞放设置于所述柜体内的多个搁衣架,所述搁衣架包括盛衣构件、盖板和弹性构件,所述盛衣构件的顶部设置有投放口,所述盖板枢转设置于所述投放口位置,所述弹性构件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盛衣构件之间,
所述弹性构件设置成能够使所述盖板在自然状态下打开并允许所述盖板在受压状态下闭合,所述盖板设置成允许上层所述搁衣架滑移至其顶部并因此受压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盛衣构件的尾部设置有第一支撑轴以及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轴上的第一滚轴,
上层所述搁衣架在沿下层所述搁衣架的所述盖板顶部滑移时能够通过其所述第一滚轴滚动抵压下层所述搁衣架的所述盖板并因此促使下层所述搁衣架的所述盖板沿闭合方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分别枢转连接至所述投放口的左右边沿,所述弹性构件设置成能够使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在自然状态下相对打开并允许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在受压状态下相对闭合,
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前侧沿远离枢转端的方向向内倾斜设置,
所述第一支撑轴包括两个轴部,两个所述轴部分别从端部至中间向靠近所述盛衣构件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滚轴包括能够独立转动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分别套设于一个所述轴部上,
上层所述搁衣架在沿下层所述搁衣架的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顶部滑移时能够通过其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分别滚动抵压下层所述搁衣架的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前侧并因此促使下层所述搁衣架的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沿闭合方向相对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内顶部设置有第二支撑轴以及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轴上的第二滚轴,
所述第二滚轴设置成能够在顶层所述搁衣架沿下层所述搁衣架的顶部滑移时滚动抵压顶层所述搁衣架的所述盖板并因此促使顶层所述搁衣架的所述盖板沿闭合方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盛衣构件的顶部沿所述搁衣架的放入方向设置有限位卡槽,所述盛衣构件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结构,
上层所述搁衣架的所述限位结构能够进入并卡置于下层所述搁衣架的所述限位卡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口的前侧设置有水平挡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衣设备还包括沿竖向分别设置于所述柜体内部左右两侧的弹性滚柱,所述盛衣构件的尾部设置有能够引导所述盛衣构件进入两侧所述弹性滚柱之间的引导结构,
在所述搁衣架滑移到位的情形下,两侧所述弹性滚柱分别抵靠至所述盛衣构件的左右侧部。
8.一种智能储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储衣系统包括储衣设备、主控模块和RFID读取模块,所述储衣设备包括柜体以及摞放设置于所述柜体内的多个搁衣架,所述RFID读取模块和所述主控模块通信连接,
所述RFID读取模块能够在放置有衣物的所述搁衣架依次摞放于所述柜体内时按摞放顺序读取每个所述搁衣架上的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以及
能够将读取到的所有RFID标签信息和每条RFID标签信息对应的获取时间发送至所述主控模块;
所述主控模块能够建立并存储所述RFID标签信息与其对应的获取时间的映射数据,其中,
所述储衣设备为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衣设备。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储衣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将放置有衣物的所述搁衣架依次摞放于柜体内的情形下,根据摞叠顺序依次获取每个所述搁衣架内的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
建立并存储所述RFID标签信息与其对应的获取时间的映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衣物查找指令;
根据所述衣物查找指令,匹配待取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
调取待取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对应的所述映射数据;
根据待取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对应的所述映射数据的序位,确定盛放待取衣物的搁衣架的位置;
发送确定出的搁衣架的位置的提示信息;
在待取衣物被取出且搁衣架被放回至所述柜体顶部的情形下,获取剩余所有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
将当前获取的剩余所有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与上一次获取的所有衣物的历史RFID标签信息进行对比,确定被取出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
删除被取出衣物的RFID标签信息所在的所述映射数据;
根据盛放被取出衣物的搁衣架位置,选择性地更新剩余所述映射数据的序位。
CN202110128342.1A 2021-01-29 2021-01-29 储衣设备、智能储衣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47947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8342.1A CN114794736A (zh) 2021-01-29 2021-01-29 储衣设备、智能储衣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8342.1A CN114794736A (zh) 2021-01-29 2021-01-29 储衣设备、智能储衣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94736A true CN114794736A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25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28342.1A Pending CN114794736A (zh) 2021-01-29 2021-01-29 储衣设备、智能储衣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9473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20436B1 (en) Book organizer
CN103900317B (zh) 冰箱
CN114794736A (zh) 储衣设备、智能储衣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000133U (zh) 一种取篮设备和存取货机
CN209825939U (zh) 一种大收纳容量的多功能榻榻米床
CN201267257Y (zh) 一种抽屉式旅行箱
CN206560183U (zh) 组合式办公用品存放架
CN112971374A (zh) 储衣设备、智能储衣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4029611U (zh) 一种抽拉式包装盒
CN213473953U (zh) 一种箱包生产用存放装置
CN212426502U (zh) 一种衣物自动收纳存放智能家居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213282141U (zh) 一种便于取放的酒店用品收纳装置
CN202078080U (zh) 可收折服装袋
CN102106680B (zh) 可收折服装袋
CN101698973B (zh) 家用洗涤设备
CN207202508U (zh) 一种校园自助式图书交换柜
CN206938268U (zh) 一种票据架及会计专用桌
CN201150315Y (zh) 可折叠收纳盒
CN217907273U (zh) 一种立式内衣存储收纳盒
CN201398668Y (zh) 一种组合布衣柜
CN214963567U (zh) 一种衣帽柜
CN101318323A (zh) 具揭示内容物的收纳结构
CN219342626U (zh) 一种框架及使用该框架的晾衣架
CN108209448A (zh) 一种立式衣服收纳盒
CN211154583U (zh) 一种酒店客户储物自助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