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93218A -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93218A
CN114793218A CN202110486345.2A CN202110486345A CN114793218A CN 114793218 A CN114793218 A CN 114793218A CN 202110486345 A CN202110486345 A CN 202110486345A CN 114793218 A CN114793218 A CN 1147932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messages
sequence number
number field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863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印熙
吴应根
李正国
李�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2/07369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2156808A1/zh
Priority to EP22742285.4A priority patent/EP4254883A4/en
Publication of CN114793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93218A/zh
Priority to US18/358,667 priority patent/US20230370201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42Form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2Arrangements for remote 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of substations or of equipment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90Buffering arrangements
    • H04L49/9057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packet reassembly or resequen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4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ensuring sequence integrity, e.g. using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2Protocol perform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每个第一报文包括一个第一序号字段;第一报文为空口报文;网络设备根据n个第一报文的第一序号字段的值,确定n个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n个第二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报文对应一个第一报文;网络设备根据发送顺序向管理平台或应用服务器发送n个第二报文。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报文中增加用于排序的序号字段,使得网络设备可以获知终端设备发出报文的实际顺序,以避免发生乱序问题,进而提升物联网系统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01月25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0098203.9、发明名称为“物联网通信方法、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无线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例如医疗领域的婴儿防盗系统、智能输液系统,智慧园区的资产管理系统,或者商超行业的电子价签系统等,这些无线物联网系统的出现有效节约了企业的人工成本,提升了企业的业务效率。
现有的无线物联网系统的架构,可参阅图1a,包括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终端设备例如:商超的电子价签、医疗的母婴手环,智慧园区的资产标签(tag)等。网络设备作为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网关,用于接入终端设备。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通常采用短距离物联技术,例如:紫蜂(Zigbee)、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或者蓝牙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技术等。服务器中用于部署各种应用系统。上述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服务器可以称为一套垂直系统。
在上述的垂直系统中,由于终端设备、网络设备与服务器之间存在多条传输通道,因此,报文传输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乱序的问题。例如:终端设备首先发出报文A,其次发出报文B;网络设备首先接收的是报文B,其次接收到的是报文A。这样乱序的问题,将极大影响业务的实际运行。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每个第一报文包括一个第一序号字段;网络设备根据n个第一报文的第一序号字段的值,确定n个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n个第二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报文对应一个第一报文;网络设备根据发送顺序向管理平台或应用服务器发送n个第二报文。
具体的,该第一报文可以是数据报文,也可以是信令报文,还可以是其它报文,此处不作限制。例如:第一报文为空口报文。n为大于1的正整数。
该第一报文包括第一序号字段,第一序号字段指示第一报文的发送顺序。每一个第一报文包括一个第一序号字段。示例性的,当终端设备在时刻1发送第一报文时,该第一报文的第一序号字段的值为1;当终端设备在时刻2发送第一报文时,该第一报文的第一序号字段的值为2,时刻2大于时刻1,以此类推。即终端设备每发送一个第一报文,则第一序号字段依次递增。
示例性的,该第一序号字段的值由终端设备中的计数器赋值。当该计数器中,第一序号字段的值到达一定阈值,例如第一序号字段的值为256(8比特表示),则第一序号字段继续递增时,计数器重置为0,即该计数器新生成的第一序号字段的值为0。以节省第一序号字段占用第一报文的字段长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每发送一个第一报文,则第一序号字段的值依次递减。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每个第一报文包括一个第一序号字段,n为大于1的整数;网络设备根据n个第一报文的第一序号字段的值,确定n个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n个第二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报文对应一个第一报文;网络设备根据发送顺序向管理平台或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报文。通过在报文中增加用于排序的序号字段,使得网络设备可以获知终端设备发出报文的实际顺序,以避免发生乱序问题,进而提升物联网系统的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法中,第一序号字段的值指示第一报文的顺序,第一序号字段可以是序号也可以是时间戳,此处不作限制。
具体的,网络设备根据n个第一报文包括的n个第一序号字段的顺序,向管理平台或应用服务器发送n个第二报文。网络设备基于n个第一报文生成n个第二报文,每个第二报文包括一个第二序号字段,n个第二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报文对应一个第一报文。第二序号字段可以是序号也可以是时间戳,此处不作限制。
可选的,第n个第二报文包括的第二序号字段的值相较于第n-1个第二报文包括的第二序号字段的值具有递增关系。
可选的,或者第n个第二报文包括的第二序号字段的值相较于第n-1个第二报文包括的第二序号字段的值具有递减关系。
以n个第一报文包括:第一报文A、第一报文B、第一报文C、第一报文D为例,该4个第一报文按照对应的4个第一序号字段进行排列,顺序为:第一报文A、第一报文B、第一报文C、第一报文D。即按照上述顺序发送基于这4个第一报文生成的4个第二报文。可选的,该第二报文与第一报文一致,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转发第一报文,将网络设备发出的第一报文称为第二报文。示例性的,网络设备接收的n个第一报文的实际接收顺序为:第一报文A、第一报文C、第一报文B、第一报文D。则网络设备基于上述第一序号字段的值的排序转发上述4个第一报文,发送顺序为:第二报文A、第二报文B、第二报文C、第二报文D。通过多种方法,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发送n个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提升了方案的实现灵活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法中,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内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共发送m个第一报文时,m大于等于n。
当第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m个第一报文。在该第一时间段内,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m大于或等于n。即网络设备实际接收的第一报文的数目,小于或等于终端设备实际发送第一报文的数据。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n个第一报文的第一序号字段的值,向管理平台或应用服务器发送该n个第一报文。
示例性的,第一时间段为5秒。第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4(m=4)个第一报文,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4个第一报文(n=4),即m=n=4。例如:终端设备每5秒发送4个第一报文。而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段(5秒)内接收到4个第一报文,则网络设备按照该4个第一报文对应的4个第一序号字段的值的顺序确定发送顺序。网络设备根据该发送顺序,发送4个第二报文。通过多种方法,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发送n个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提升了方案的实现灵活性。
又一种示例中,当第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m个第一报文,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m大于n。示例性的,第一时间段为5秒。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4(m=4)个第一报文。例如:终端设备每5秒发送4个第一报文。而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内只接收到3(n=3)个第一报文。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实际接收的第一报文:第一报文B、第一报文C、第一报文D。
网络设备根据n个第一报文(第一报文B、第一报文C、第一报文D)包括的第一序号字段的值,确定该n个第一序号字段的值的顺序为:第一报文B、第一报文C、第一报文D。
网络设备根据该n个第一序号字段的值的顺序,确定该n个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网络设备按照该发送顺序,向管理平台或应用服务器发送n个第二报文。具体的,网络设备根据该n个第一报文,生成n个第二报文。该n个第二报文:第二报文B(与第一报文B对应)、第二报文C(与第一报文C对应)、第二报文D(与第一报文D对应)。网络设备按照该n个第二报文的顺序,向管理平台或应用服务器发送该n个第二报文。具体发送顺序为:第二报文B(与第一报文B对应)、第二报文C(与第一报文C对应)、第二报文D(与第一报文D对应)。此外,在下一个时间段内,即使网络设备接收到了前一个周期未到达的第一报文(如第一报文A),该第一报文也将会被丢弃,不会与该下一个时间段内的接收到的第一报文进行排序。
通过多种方法,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发送n个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提升了方案的实现灵活性。同时保证网络设备处理正确顺序的报文,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法中,还包括:当第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m个第一报文,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m大于n;网络设备丢弃n个第一报文。
具体的,当第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m个第一报文,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m大于或等于n,其中,n为第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报文的数目。示例性的,第一时间段为5秒。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约定第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4(m=4)个第一报文。例如:终端设备每5秒发送4个第一报文(第一报文A、第一报文B、第一报文C、第一报文D)。而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内只接收到3(n=3)个第一报文。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实际接收的第一报文:第一报文B、第一报文C、第一报文D。
则网络设备丢弃该n个第一报文(第一报文B、第一报文C、第一报文D)。网络设备在下一个第一时间段中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报文,并判断是否向管理平台或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报文。
通过多种方法,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发送n个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提升了方案的实现灵活性。同时保证网络设备处理正确顺序的报文,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法中,n个第二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报文包括一个第二序号字段,所述第二序号字段的值指示所述第二报文的顺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法中,该第二序号字段的值包括序号和/或时间戳。示例性的,该时间戳可以是从每天午夜起计时的时间戳。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法中,第一序号字段位于第一报文的数据字段;第二序号字段位于第二报文的数据字段。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生成第一报文,第一报文包括第一序号字段,第一序号字段的值指示第一报文的顺序,第一序号字段位于第一报文的数据字段;
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生成第一报文第一报文,第一报文包括第一序号字段,第一序号字段的值指示第一报文的顺序,第一序号字段位于第一报文的数据字段。该第一序号字段为本申请实施例新构造的字段。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报文,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报文的第一序号字段,确定n个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n个第二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报文对应一个第一报文。通过在报文中增加用于排序的序号字段,使得网络设备可以获知终端设备发出报文的实际顺序,以避免发生乱序问题,进而提升物联网系统的可靠性。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法中,方法还包括:当第一序号字段的值达到第一阈值时,重置第一序号字段的值。通过上述方法,节省第一序号字段在第一报文中占用的存储空间,节省通信资源。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包括:
管理平台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n个第二报文,每个第二报文包括一个第二序号字段,第二序号字段的值指示第二报文的顺序,所述n个第二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报文对应一个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是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空口报文;管理平台处理n个第二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平台将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n个第二报文,每个第二报文包括一个第二序号字段,第二序号字段的值指示第二报文的顺序,n个第二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报文对应一个第一报文,第一报文是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空口报文;管理平台根据n个第二报文的第二序号字段的值,确定第二报文的顺序。管理平台根据该顺序处理n个第二报文。通过在报文中增加用于排序的序号字段,使得管理平台可以获知网络设备发出报文的实际顺序,以避免发生乱序问题,进而提升物联网系统的可靠性。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法中,第二序号字段的值指示第二报文的顺序,第二序号字段可以是序号也可以是时间戳,此处不作限制。
具体的,每个第二报文包括一个第二序号字段,n个第二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报文对应一个第一报文。
可选的,第n个第二报文包括的第二序号字段的值相较于第n-1个第二报文包括的第二序号字段的值具有递增关系。
可选的,或者第n个第二报文包括的第二序号字段的值相较于第n-1个第二报文包括的第二序号字段的值具有递减关系。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法中,管理平台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n个第二报文,包括:所述管理平台在第二时间段内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n个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管理平台共发送m个第二报文时,m大于等于n。
当第二时间段内,网络设备向管理平台发送m个第二报文。在该第二时间段内,管理平台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n个第二报文。m大于或等于n。即管理平台实际接收的第二报文的数目,小于或等于网络设备实际发送第二报文的数目。管理平台根据接收到的n个第二报文的第二序号字段的值,确定n个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管理平台根据该发送顺序处理该n个第二报文。示例性的,管理平台根据该发送顺序向应用服务器发送该n个第二报文。
示例性的,第二时间段为5秒。第二时间段内,网络设备向管理平台发送4(m=4)个第二报文,管理平台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4个第二报文(n=4),即m=n=4。例如:网络设备每5秒发送4个第二报文。而管理平台在第二时间段(5秒)内接收到4个第二报文,则管理平台按照该4个第二报文对应的4个第二序号字段的值的顺序确定发送顺序。管理平台根据该发送顺序,向应用服务器发送4个第二报文。通过多种方法,管理平台可以确定发送n个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提升了方案的实现灵活性。
又一种示例中,当第二时间段内,网络设备向管理平台发送m个第二报文,管理平台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n个第二报文,m大于n。示例性的,第二时间段为5秒。网络设备向管理平台发送4(m=4)个第二报文。例如:网络设备每5秒发送4个第二报文。而管理平台在第二时间段内只接收到3(n=3)个第二报文。管理平台在第二时间段实际接收的第二报文:第二报文B、第二报文C、第二报文D。
管理平台根据n个第二报文(第二报文B、第二报文C、第二报文D)包括的第二序号字段的值,确定该n个第二序号字段的值的顺序为:第二报文B、第二报文C、第二报文D。
管理平台根据该n个第二序号字段的值的顺序,确定该n个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管理平台按照该发送顺序,向应用服务器发送n个第二报文。具体的发送顺序为:第二报文B、第二报文C、第二报文D。此外,在下一个时间段内,即使管理平台接收到了前一个周期未到达的第二报文(如第二报文A),该第二报文也将会被丢弃,不会与该下一个时间段内接收到的第二报文进行排序。
通过多种方法,管理平台可以确定发送n个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提升了方案的实现灵活性。同时保证管理平台处理正确顺序的报文,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法中,还包括:当第二时间段内,网络设备向管理平台发送m个第二报文,管理平台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n个第二报文,m大于n;管理平台丢弃n个第二报文。
具体的,当第二时间段内,网络设备向管理平台发送m个第二报文,管理平台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n个第二报文,m大于或等于n,其中,n为第二时间段内网络设备向管理平台发送第二报文的数目。示例性的,第二时间段为5秒。管理平台与网络设备约定第二时间段内,网络设备向管理平台发送4(m=4)个第二报文。例如:网络设备每5秒发送4个第二报文(第二报文A、第二报文B、第二报文C、第二报文D)。而管理平台在第二时间段内只接收到3(n=3)个第二报文。管理平台在第二时间段实际接收的第二报文:第二报文B、第二报文C、第二报文D。
则管理平台丢弃该n个第二报文(第二报文B、第二报文C、第二报文D)。管理平台在下一个第二时间段中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报文,并判断是否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报文。
通过多种方法,管理平台可以确定发送n个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提升了方案的实现灵活性。同时保证管理平台处理正确顺序的报文,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每个第一报文包括一个第一序号字段;
处理模块,用于网络设备根据n个第一报文的第一序号字段的值,确定n个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n个第二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报文对应一个第一报文;
收发模块,还用于向管理平台或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收发模块,用于在第一时间段内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共发送m个第一报文时,m大于等于n。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内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共发送m个第一报文时,m大于n;
收发模块,还用于丢弃所述n个第一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n个第二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报文包括一个第二序号字段,所述第二序号字段的值指示所述第二报文的顺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序号字段位于所述第一报文的数据字段;
所述第二序号字段位于所述第二报文的数据字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二序号字段的值包括序号和/或时间戳。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第一序号字段,所述第一序号字段的值指示所述第一报文的顺序,所述第一序号字段位于所述第一报文的数据字段;
收发模块,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序号字段位于第一报文的数据字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还用于当第一序号字段达到第一阈值的值时,重置第一序号字段的值。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n个第二报文,每个所述第二报文包括一个第二序号字段,所述第二序号字段的值指示所述第二报文的顺序,所述n个第二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报文对应一个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是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空口报文;
处理模块,用于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所述n个第二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收发模块,用于在第二时间段内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n个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管理平台共发送m个第二报文时,m大于或等于n。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收发模块,用于在第二时间段内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n个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管理平台共发送m个第二报文时,m大于n;
处理模块,用于丢弃所述n个第二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二序号字段位于所述第二报文的数据字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二序号字段的值包括序号和/或时间戳。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第一、第二或者第三方面所涉及方法中终端设备、网络设备或者管理平台所执行的功能。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与该处理器连接的接收器和与该处理器连接的发射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该程序代码传输给该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根据该程序代码中的指令驱动该接收器和该发射器执行如上述第一、二、或三方面该的方法;接收器和发射器分别与该处理器连接,以执行上述各个方面的该的方法中终端设备、网络设备或者管理平台的操作。具体地,发射器可以进行发送的操作,接收器可以进行接收的操作。可选的,该接收器与发射器可以是射频电路,该射频电路通过天线实现接收与发送消息;该接收器与发射器还可以是通信接口,处理器与该通信接口通过总线连接,该处理器通过该通信接口实现接收或发送消息。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网络设备或者芯片等实体,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中的该指令,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如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或者芯片等实体,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中的该指令,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如前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该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该处理器执行如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或称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执行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该处理器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计算机设备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计算机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如上述第四方面、第五方面、或者第六方面中的通信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物联网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又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又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报文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这仅仅是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相同属性的对象在描述时所采用的区分方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以便包含一系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至少一项”是指一项或者多项,“多项”是指两项或两项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首先,介绍本方案的一些应用场景。请参阅图1b,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垂直系统包括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应用服务器。终端设备例如:商超的电子价签、医疗的母婴手环,智慧园区的资产标签(tag)等。网络设备作为终端设备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网关,用于接入终端设备。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南向空口协议通常采用短距离物联技术,例如:紫蜂(Zigbee)、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或者蓝牙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技术等。应用服务器中用于部署各种应用系统,应用服务器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北向交互协议通常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Datagran Protocol,UDP),或者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等。
以一个应用系统部署于一个应用服务器为例:该应用系统可以是厂商A的婴儿防盗系统。多个网络设备(支持厂商A)与部署有该婴儿防盗系统的应用服务器A建立通信连接,以实现该婴儿防盗系统覆盖较大范围。
该应用系统还可以是厂商B的物资管理系统。多个网络设备(支持厂商B)与部署有该物资管理系统的应用服务器B建立通信连接,以实现该物资管理系统覆盖较大范围。
终端设备的报文(指令或者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产生乱序,而乱序的报文对整个系统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以终端设备是温湿度传感器为例,应用服务器可能根据终端设备感知的温度阈值确定响应的处理策略。如温度从低到高超过阈值,应用服务器会产生告警,温度从高到低则正常运行,取消告警。当发生乱序问题时,则会存在误报的可能。例如;终端设备上报的温度数据本来是从高温至低温逐渐下降,此时应用服务器根据该上报的温度数据确定正常运行。但是由于发生乱序问题,应用服务器接收的温度数据为从低温至高温逐渐上升,应用服务器根据该上报的温度数据发出告警。则影响系统的实际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每个第一报文包括一个第一序号字段;网络设备根据n个第一报文的第一序号字段的值,确定n个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n个第二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报文对应一个第一报文;网络设备根据发送顺序向管理平台或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报文。通过在报文中增加用于排序的序号字段,使得网络设备可以获知终端设备发出报文的实际顺序,以避免发生乱序问题,进而提升物联网系统的可靠性。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或管理平台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2所示,通信装置至少包括处理器204,存储器203,和收发器202,存储器203进一步用于存储指令2031和数据2032。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天线206,I/O(输入/输出,Input/Output)接口210和总线212。收发器202进一步包括发射器2021和接收器2022。此外,处理器204,收发器202,存储器203和I/O接口210通过总线212彼此通信连接,天线206与收发器202相连。
处理器204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也可以是专用处理器,例如但不限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该处理器204还可以是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eural processing unit,NPU)。此外,处理器204还可以是多个处理器的组合。特别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处理器204可以用于执行,后续方法实施例中报文处理方法的相关步骤。处理器204可以是专门设计用于执行上述步骤和/或操作的处理器,也可以是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203中存储的指令2031来执行上述步骤和/或操作的处理器,处理器204在执行上述步骤和/或操作的过程中可能需要用到数据2032。
收发器202包括发射器2021和接收器2022,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发射器2021用于通过天线206发送信号。接收器2022用于通过天线206之中的至少一根天线接收信号。特别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发射器2021具体可以用于通过天线206之中的至少一根天线执行,例如,后续方法实施例中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时,网络设备中接收模块或发送模块所执行的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收发器202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前述的接收功能和发送功能。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处理器204。接收器2022也可以称为输入口、接收电路等,发射器2021可以称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处理器204可用于执行该存储器203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器202接收消息和/或发送消息,完成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功能。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收发器202的功能可以考虑通过收发电路或者收发的专用芯片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收发器202接收消息可以理解为收发器202输入消息,收发器202发送消息可以理解为收发器202输出消息。
存储器203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非易失性RAM(Non-Volatile RAM,NVRAM),可编程ROM(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PROM(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M,EEPROM),闪存,光存储器和寄存器等。存储器203具体用于存储指令2031和数据2032,处理器204可以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203中存储的指令2031,来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和/或操作,在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操作和/或步骤的过程中可能需要用到数据2032。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I/O接口210,该I/O接口210用于接收来自外围设备的指令和/或数据,以及向外围设备输出指令和/或数据。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两种实现方案:
(A)、管理平台作为网络设备与应用服务器的中间层,管理平台负责确定终端设备需要的应用服务器,即垂直系统(物联网系统)包括应用服务器、管理平台、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应用服务器通过该管理平台和网络设备,实现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具体的,请参阅图3a,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图3a所示的是管理平台以服务器的形式实现,由管理平台管理多个网络设备上报的信息。管理平台根据这些信息中包括的第二字段,确定终端设备需要的应用服务器,进而管理平台协助建立应用服务器至终端设备的通信连接。
(B)、网络设备集成了前述管理平台的功能,即垂直系统(物联网系统)中包括应用服务器、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该垂直系统中不包括独立的管理平台。具体的,请参阅图3b,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又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图3b所示的是管理平台集成至网络设备中,由网络设备管理终端设备上报的信息。网络设备根据这些信息,确定终端设备需要的应用服务器,进而网络设备协助建立应用服务器至终端设备的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该网络设备还可以支持硬件模块的拓展功能,该硬件模块可以称为插卡。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包括无线访问接入点(Access Point,AP)和插卡,该无线接入访问点包括与插卡建立通信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接口,该无线接入访问点通过该接口与一个或多个插卡建立通信连接。不同的插卡可以实现不同功能,下面进行示例性说明:
示例性的,插卡A、插卡B与插卡C均为支持蓝牙协议的通信模块,其中,插卡A支持厂商A的终端设备、插卡B支持厂商B的终端设备、插卡C支持厂商C的终端设备。
又一种示例中,插卡A、插卡B与插卡C均为支持厂商A、厂商B和厂商C的通信模块,其中,插卡A为支持蓝牙协议的通信模块,插卡B为支持紫蜂Zigbee协议的通信模块,插卡C为支持视频识别RFID协议的通信模块。
又一种示例中,插卡A、插卡B与插卡C均为支持厂商A的蓝牙协议的通信模块,其中,插卡A用于与厂商A的婴儿手环建立通信连接,插卡B用于与厂商A的医生工作站建立通信连接,插卡C用于与厂商A的智能床卡建立通信连接。
该管理平台的用途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设备至应用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分发;网络设备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配套管理;终端设备、网络设备与应用服务器的管理,例如:告警、数据展示、消息推送或者安全管理等。该管理平台还可以用于管理各个网络设备中的插卡,示例性的,管理平台管理的各个网络设备以及网络设备中各个插卡之间的关系,请参阅表1:
表1
Figure BDA0003050477760000111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不同实现方案对应的实施例,首先介绍实现方案(A)。具体的,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的实施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包括:
40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n个第一报文。
进一步的,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n个第一报文,该第一报文可以是数据报文,也可以是信令报文,还可以是其它报文,此处不作限制。
具体的,该第一报文可以是数据报文,也可以是信令报文,还可以是其它报文,此处不作限制。例如:第一报文为空口报文。n为大于1的正整数。
该第一报文包括第一序号字段,第一序号字段指示第一报文的发送顺序。每一个第一报文包括一个第一序号字段。示例性的,当终端设备在时刻1发送第一报文时,该第一报文的第一序号字段的值为1;当终端设备在时刻2发送第一报文时,该第一报文的第一序号字段的值为2,时刻2大于时刻1,以此类推。即终端设备每发送一个第一报文,则第一序号字段依次递增。
示例性的,该第一序号字段的值由终端设备中的计数器赋值。当该计数器中,第一序号字段的值到达一定阈值,例如第一序号字段的值为256(8比特表示),则第一序号字段继续递增时,计数器重置为0,即该计数器新生成的第一序号字段的值为0。以节省第一序号字段占用第一报文的字段长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每发送一个第一报文,则第一序号字段的值依次递减。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报文结构示意图。图6示意的为第一报文。第一报文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字段:前导(preamble)、接入地址(accessaddress)、协议数据单元报文头(Protocol Data Unit header,PDU header)、广告地址(advertiser address)、数据(Data)和校验,该校验可以采用CRC24校验算法。在数据字段中包括第一序号字段以及其它字段,该其它字段例如长度(Length)和广告类型(AD Type)等。即第一序号字段位于第一报文的数据字段,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序号字段还可以位于该第一报文的其它字段,例如第一序号字段位于第一报文的保留字段,此处不作限制。
402、网络设备根据n个第一报文的第一序号字段的值,确定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根据n个第一报文包括的n个第一序号字段的值的顺序,向管理平台或应用服务器发送n个第二报文,n为大于1的整数。网络设备根据n个第一报文包括的n个第一序号字段的值,确定第一排序。示例性的,第一报文与第一序号字段的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表2
第一报文(报文名) 第一序号字段的值 接收时刻
第一报文A 001 T1
第一报文B 002 T2
第一报文C 003 T4
第一报文D 004 T3
正常情况下,第一报文A、B、C、D这四个报文应当是根据该第一报文中包括的第一序号字段的值的顺序,顺序到达网络设备的。但是由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道问题,导致第一报文C在第一报文D之后到达。因而网络设备需要根据表2所示的这4个第一报文所包括的第一序号字段的值,重新对这4个报文进行排序,得到第一排序(该顺序也是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第一报文A、第一报文B、第一报文C、第一报文D。
网络设备基于n个第一报文生成n个第二报文,每个第二报文包括一个第二序号字段,n个第二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报文对应一个第一报文。
其中,第n个第二报文包括的第二序号字段的值相较于第n-1个第二报文包括的第二序号字段的值具有递增关系,或者第n个第二报文包括的第二序号字段的值相较于第n-1个第二报文包括的第二序号字段的值具有递减关系。
可选的,该第二报文与第一报文一致,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转发第一报文,将网络设备发出的第一报文称为第二报文。网络设备基于前述得到的第一排序转发上述4个第一报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m个第一报文。在该第一时间段内,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m大于或等于n。即网络设备实际接收的第一报文的数目,小于或等于终端设备实际发送第一报文的数据。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n个第一报文的第一序号字段的值,向管理平台或应用服务器发送该n个第一报文。
示例性的,第一时间段为5秒。第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4(m=4)个第一报文,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4个第一报文(n=4),即m=n=4。例如:终端设备每5秒发送4个第一报文。而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段(5秒)内接收到4个第一报文,则网络设备按照该4个第一报文对应的4个第一序号字段的值的顺序确定发送顺序。网络设备根据该发送顺序,发送4个第二报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m个第一报文,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m大于n。示例性的,第一时间段为5秒。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4(m=4)个第一报文。例如:终端设备每5秒发送4个第一报文。而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内只接收到3(n=3)个第一报文。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实际接收的第一报文:第一报文B、第一报文C、第一报文D。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实际接收的第一报文,如表3为例:
表3
第一报文(报文名) 第一序号字段的值
第一报文B 002
第一报文C 003
第一报文D 004
网络设备根据n个第一报文(第一报文B、第一报文C、第一报文D)包括的第一序号字段的值,确定该n个第一序号字段的值的顺序为:第一报文B、第一报文C、第一报文D。
网络设备根据该n个第一序号字段的值的顺序,确定该n个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网络设备按照该发送顺序,向管理平台或应用服务器发送n个第二报文。具体的,网络设备根据该n个第一报文,生成n个第二报文。该n个第二报文:第二报文B(与第一报文B对应)、第二报文C(与第一报文C对应)、第二报文D(与第一报文D对应)。网络设备按照该n个第二报文的顺序,向管理平台或应用服务器发送该n个第二报文。具体发送顺序为:第二报文B(与第一报文B对应)、第二报文C(与第一报文C对应)、第二报文D(与第一报文D对应)。
此外,在下一个时间段内,即使网络设备接收到了前一个周期未到达的第一报文(如第一报文A),该第一报文也将会被丢弃,不会与该周期内的接收到的第一报文进行排序。例如:在后续时候(示例性的,下一个5秒,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序号字段的值为005~008的第一报文),当网络设备又接收到该第一报文A(即该第一报文的第一序号字段的值为001)时,网络设备直接丢弃该第一报文A。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m个第一报文,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m大于或等于n,其中,n为第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报文的数目。示例性的,第一时间段为5秒。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约定第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4(m=4)个第一报文。例如:终端设备每5秒发送4个第一报文(第一报文A、第一报文B、第一报文C、第一报文D)。而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内只接收到3(n=3)个第一报文。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实际接收的第一报文:第一报文B、第一报文C、第一报文D。
则网络设备丢弃该n个第一报文(第一报文B、第一报文C、第一报文D)。网络设备在下一个第一时间段中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报文,并判断是否向管理平台或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报文(上一个周期内的报文,如第一报文A在当前周期内接收到,同样被丢弃)。
403、网络设备向管理平台发送n个第二报文。
进一步的,网络设备按照第一排序或第二排序的顺序,向管理平台或应用服务器发送n个第二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报文的具体结构可以与第一报文的具体结构类似,例如图6所示的报文结构,即第二序号字段位于第二报文的数据字段。第二报文也可以采用其他报文结构,此处不作限定。
可选的,该第二报文的数量与第一报文的数量一致。
该第二报文包括第二序号字段,第二序号字段的值指示第二报文的顺序。每一个第二报文包括一个第二序号字段。示例性的,第二序号字段的值可以是序号,该第二序号字段可以与第一序号字段类似:当网络设备在时刻1发送第二报文时,该第二报文的第二序号字段的值为1;当网络设备在时刻2发送第二报文时,该第二报文的第二序号字段的值为2,时刻2大于时刻1,以此类推。即网络设备每发送一个第二报文,则第二序号字段的值依次递增。
可选的,当第二序号字段的值到达一定阈值,例如第二序号字段的值为100或者1000,则第二序号字段的值重置为0,以节省第二序号字段占用第二报文的字段长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每发送一个第二报文,则第二序号字段依次递减。可选的,该第二序号字段的值由网络设备中的计数器赋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于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有限,该终端设备不具备确定业务的具体时刻的能力(即无法为第一报文生成时间戳字段),为此,可以在网络设备上生成该时间戳,并附在第二报文上,供管理平台或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为此,该第二序号字段的值可以是前述的时间戳。此外,当网络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报文乱序时(如表2所示的第一报文C),则管理设备可以在时刻T2–T3之间选择一个时刻T23(T2<T23<T3),作为第一报文C的业务时间,此时,表2所示的第一报文所对应的第二报文的第二序号字段的值分别为T1、T2、T23、T3。
404、管理平台接收n个第二报文并确定n个第二报文的顺序。
当管理平台与网络设备之间传输采用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时,即第二报文为TCP/IP报文,由于协议本身保证传输的报文是顺序的,因此管理平台可以直接处理接收到的第二报文。例如:管理平台当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报文后,直接向应用服务器转发该第二报文。当管理平台与网络设备之间传输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时,即第二报文为UDP报文,管理平台可以根据第二报文中包括的第二序号字段的值,如前述网络设备的处理流程对n个第二报文进行排序,并根据该排序的结果确定发送顺序,管理平台根据该发送顺序向应用服务器发送n个第二报文,在此不再赘述。
405、管理平台向应用服务器发送n个第二报文。
进一步的,当该物联网系统中还包括应用服务器,则管理平台按照第二序号字段的值,确定n的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管理平台向应用服务器发送n个第二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每个第一报文包括一个第一序号字段;网络设备根据n个第一报文的第一序号字段的值,确定n个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n个第二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报文对应一个第一报文;网络设备根据发送顺序向管理平台或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报文。通过在报文中增加用于排序的序号字段,使得网络设备可以获知终端设备发出报文的实际顺序,以避免发生乱序问题,进而提升物联网系统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上述实施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又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的实施例示意图。图5所示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前述图3b所示的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包括:
50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n个第一报文。
步骤501与前述步骤401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502、网络设备根据n个第一报文的第一序号字段的值,确定n个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
步骤502与前述步骤402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503、网络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n个第二报文。
步骤503与前述步骤403类似,区别在于网络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报文,此处不再赘述。
504、应用服务器接收n个第二报文并确定n个第二报文的顺序。
步骤504与前述步骤404类似,区别在于应用服务器处理第二报文,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每个第一报文包括一个第一序号字段;网络设备根据n个第一报文的第一序号字段的值,确定n个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n个第二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报文对应一个第一报文;网络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报文。通过在报文中增加用于排序的序号字段,使得网络设备可以获知终端设备发出报文的实际顺序,以避免发生乱序问题,进而提升物联网系统的可靠性。
上述主要以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通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收发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下面对本申请中的通信装置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通信装置800可以是图1a所示中的网络设备,通信装置800包括:
收发模块80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每个第一报文包括一个第一序号字段;
处理模块802,用于网络设备根据n个第一报文的第一序号字段的值,确定n个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n个第二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报文对应一个第一报文;
收发模块801,还用于向管理平台或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收发模块801,用于在第一时间段内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共发送m个第一报文时,m大于等于n。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收发模块801,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内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共发送m个第一报文时,m大于n;
收发模块801,还用于丢弃所述n个第一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n个第二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报文包括一个第二序号字段,所述第二序号字段的值指示所述第二报文的顺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序号字段位于所述第一报文的数据字段;
所述第二序号字段位于所述第二报文的数据字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二序号字段的值包括序号和/或时间戳。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通信装置900可以部署于终端设备中,通信装置900包括:
处理模块901,用于生成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第一序号字段,所述第一序号字段的值指示所述第一报文的顺序,所述第一序号字段位于所述第一报文的数据字段;
收发模块902,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序号字段位于第一报文的数据字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901,还用于当第一序号字段达到第一阈值的值时,重置第一序号字段的值。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通信装置1000可以部署于网络设备中,通信装置1000包括:
收发模块100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n个第二报文,每个所述第二报文包括一个第二序号字段,所述第二序号字段的值指示所述第二报文的顺序,所述n个第二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报文对应一个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是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空口报文;
处理模块1002,用于根据发送顺序,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所述n个第二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收发模块1001,用于在第二时间段内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n个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管理平台共发送m个第二报文时,m大于或等于n。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收发模块1001,用于在第二时间段内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n个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管理平台共发送m个第二报文时,m大于n;
处理模块1002,用于丢弃所述n个第二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二序号字段位于所述第二报文的数据字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二序号字段的值包括序号和/或时间戳。
上述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可实现上述网络设备功能的组合器件、部件等。当通信装置是网络设备时,收发模块可以是收发器,该收发器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等,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例如基带芯片等。当通信装置是具有上述网络设备功能的部件时,收发模块可以是射频单元,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当通信装置是芯片系统时,收发模块可以是芯片系统的输入端口,收发模块可以是芯片系统的输出接口、处理模块可以是芯片系统的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
上述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可实现上述终端设备功能的组合器件、部件等。当通信装置是终端设备时,收发模块可以是收发器,该收发器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等,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例如基带芯片等。当通信装置是具有上述终端设备功能的部件时,收发模块可以是射频单元,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当通信装置是芯片系统时,收发模块可以是芯片系统的输入端口,收发模块可以是芯片系统的输出接口、处理模块可以是芯片系统的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装置各模块/或元器件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与本申请中图4-图7对应的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通信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以及带来的有益效果,均可以参考图4-图7对应的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该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的报文处理方法。
应理解,上述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芯片,该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该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其中,“通过硬件实现”是指通过不具有程序指令处理功能的硬件处理电路来实现上述模块或者单元的功能,该硬件处理电路可以通过分立的硬件元器件组成,也可以是集成电路。为了减少功耗、降低尺寸,通常会采用集成电路的形式来实现。硬件处理电路可以包括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或者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其中,PLD又可包括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等等。这些硬件处理电路可以是单独封装的一块半导体芯片(如封装成一个ASIC);也可以跟其他电路(如CPU、DSP)集成在一起后封装成一个半导体芯片,例如,可以在一个硅基上形成多种硬件电路以及CPU,并单独封装成一个芯片,这种芯片也称为SoC,或者也可以在硅基上形成用于实现FPGA功能的电路以及CPU,并单独封闭成一个芯片,这种芯片也称为SoPC(system on a programmable chip,可编程片上系统)。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发送端、接收端和中间节点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控制网络装置执行如前述方法实施例所示任一项实现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前述方法实施例所示任一项实现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芯片执行如前述方法实施例所示任一项实现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芯片执行如前述方法实施例所示任一项实现方式。
另外需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本申请提供的装置实施例附图中,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表示它们之间具有通信连接,具体可以实现为一条或多条通信总线或信号线。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专用硬件包括专用集成电路、专用CPU、专用存储器、专用元器件等来实现。一般情况下,凡由计算机程序完成的功能都可以很容易地用相应的硬件来实现,而且,用来实现同一功能的具体硬件结构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或专用电路等。但是,对本申请而言更多情况下软件程序实现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通信装置、计算设备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通信装置、计算设备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通信装置、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Claims (20)

1.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每个所述第一报文包括一个第一序号字段;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n个第一报文的第一序号字段的值,确定n个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所述n个第二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报文对应一个第一报文;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发送顺序向管理平台或应用服务器发送所述n个第二报文,n为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内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共发送m个第一报文时,m大于等于n,m为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内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共发送m个第一报文时,m大于n,m为正整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丢弃所述n个第一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第二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报文包括一个第二序号字段,所述第二序号字段的值指示所述第二报文的顺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序号字段位于所述第一报文的数据字段;
所述第二序号字段位于所述第二报文的数据字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序号字段的值包括序号和/或时间戳。
7.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生成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第一序号字段,所述第一序号字段的值指示所述第一报文的顺序,所述第一序号字段位于所述第一报文的数据字段;
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序号字段的值达到第一阈值时,重置所述第一序号字段的值。
9.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理平台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n个第二报文,每个所述第二报文包括一个第二序号字段,所述第二序号字段的值指示所述第二报文的顺序,所述n个第二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报文对应一个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是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空口报文;
所述管理平台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所述n个第二报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平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n个第二报文,包括:
所述管理平台在第二时间段内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n个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管理平台共发送m个第二报文时,m大于或等于n。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平台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n个第二报文包括:
所述管理平台在第二时间段内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n个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管理平台共发送m个第二报文时,m大于n;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管理平台丢弃所述n个第二报文。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序号字段位于所述第二报文的数据字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序号字段的值包括序号和/或时间戳。
1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报文,每个所述第一报文包括一个第一序号字段;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n个第一报文的第一序号的值,确定n个第二报文的发送顺序,所述n个第二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报文对应一个第一报文;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发送顺序,向管理平台或应用服务器发送所述n个第二报文。
1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第一序号字段,所述第一序号字段的值指示所述第一报文的顺序,所述第一序号字段位于所述第一报文的数据字段;
收发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n个第二报文,每个所述第二报文包括一个第二序号字段,所述第二序号字段的值指示所述第二报文的顺序,所述n个第二报文中的每个第二报文对应一个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时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空口报文;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顺序,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所述n个第二报文。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6、或权利要求7-8、或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直接或者间接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或权利要求7-8、或权利要求9-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9.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指令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或权利要求7-8、或权利要求9-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20.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管理平台;
所述网络设备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所述终端设备用于实现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
所述管理平台用于实现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486345.2A 2021-01-25 2021-04-30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Pending CN1147932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073697 WO2022156808A1 (zh) 2021-01-25 2022-01-25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EP22742285.4A EP4254883A4 (en) 2021-01-25 2022-01-25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18/358,667 US20230370201A1 (en) 2021-01-25 2023-07-25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82039 2021-01-25
CN202110098203 2021-01-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93218A true CN114793218A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59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6345.2A Pending CN114793218A (zh) 2021-01-25 2021-04-30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70201A1 (zh)
EP (1) EP4254883A4 (zh)
CN (1) CN114793218A (zh)
WO (1) WO202215680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2968A (zh) * 2006-12-08 2008-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前向通用路由封装包的乱序调整方法
CN101662418B (zh) * 2008-08-26 2012-1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文件的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09428801A (zh) * 2017-08-23 2019-03-05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3839871A (zh) * 2017-09-25 2021-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9981470A (zh) * 2017-12-27 2019-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371634B (zh) * 2018-12-26 2022-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54883A1 (en) 2023-10-04
WO2022156808A1 (zh) 2022-07-28
EP4254883A4 (en) 2024-05-22
US20230370201A1 (en) 2023-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83850A (en)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identification protocol
US5500650A (e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identification protocol
CN102067515B (zh) 用于无线局域网中多播传送的竞争缓解
CN105142207A (zh) 无线网络中的信道接入方法和布置
CN103907293B (zh) 无线网络中的扩展帧的方法和设置
US11696364B2 (en) Selective multiple-media access control
Hadaidian Nejad Yousefi et al. A markov model for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IEEE802. 15.4 MAC layer parameters and number of cluste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Lee et al. Analysis of RFID anti-collision algorithms using smart antennas
EP2438581B1 (en) Wireless connectivity for sensors
CN114793218A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US20140362838A1 (en) Techniques for simultaneous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of packets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N111405534A (zh) 信息传输方法、第一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KR20200002999A (ko)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통신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4793332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03078719B (zh) 一种rfid阅读器无线通信系统方法与系统
CN111786899A (zh) 一种物联网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080136637A1 (en) Low latency listen before talk triggers
WO2019015050A1 (zh) 无线传感网络中继器异常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6634587A (zh) 一种数据恢复的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EP2833677A1 (en) Multiple Beacon Transmission in a tree-topology wireless network
Cho et al. Efficient Traffic Control Using Hash Function Filter for Massive IoT Computational RFID Communications
CN115664469A (zh) 一种超高频rfid系统间通信方法
CN116390141A (zh) 无线感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97009A (zh) 一种射频资源管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4556831A (zh) 传送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