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6759A - 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86759A
CN114786759A CN202080083661.9A CN202080083661A CN114786759A CN 114786759 A CN114786759 A CN 114786759A CN 202080083661 A CN202080083661 A CN 202080083661A CN 114786759 A CN114786759 A CN 1147867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ck member
rack
operating
manipulator
guid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36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田笃史
谷徹
米道涉
岛辰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on Corp
Shiga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 NUC
Original Assignee
Zeon Corp
Shiga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 NU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on Corp, Shiga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 NUC filed Critical Ze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786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67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105Steering means as part of the catheter or advancing means; Markers for positioning
    • A61M25/0133Tip steering devi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1A)具有:第一齿条构件(100)和第二齿条构件(200),其以在沿着第一和第二操作导丝(31、32)的延伸方向的长度方向能够往复位移且具有彼此相向的齿部(120、220)的方式被收容在操纵器壳体(300)内;以及小齿轮构件(400),其以与各齿条构件(100、200)的各齿部(120、220)啮合的状态被旋转自由地支承。在各齿条构件(100、200)分别一体地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操作把手(510、520),该第一和第二操作把手(510、520)向操纵器壳体(300)的外侧突出。

Description

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将导管等具有挠性的长管状的医疗设备经由血管、气管、或者体腔、体内管腔部等插入至体内的各种器官(例如心脏)等组织,以实施目标的医疗处理。这样的医疗设备中,在为了谋求容易插入体内、接近组织,已知有如下技术:能够通过与该医疗设备的近端连接而配置在体外的操作部,使插入体内的远端的朝向偏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等)。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偏转机构:通过设置在作为医疗设备的护套的近端的与护套同轴的圆筒状的控制手柄,使在护套内穿插的两根牵拉线彼此反向地进退,从而使护套的远端的朝向偏转。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控制手柄中,在作为用手把持的部分的主体的远端侧能够旋转地支承有控制旋钮,在主体内内置有通过控制旋钮的旋转在前后方向(护套的轴向)进退的一对梭动件,在各梭动件分别连结有牵拉线。各梭动件为在轴向延伸的形状,其远端侧具有半圆筒状部分,近端侧具有彼此相向的齿条部分,两个齿条部分啮合着小齿轮,构成齿条和小齿轮。此外,在一对梭动件中的一个梭动件的远端侧的半圆筒状部分的外周面形成外螺纹面,该外螺纹面与在与控制旋钮一体的旋转式轴的内周面形成的内螺纹面螺合,构成螺栓驱动机构。
根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控制手柄,当使控制旋钮旋转时,该旋转通过螺杆驱动机构转换为一个梭动件的直线运动,该一个梭动件的直线运动经由小齿轮使另一个梭动件反向地直线运动。这样,控制旋钮的旋转转换为两个梭动件彼此反向地进退的运动,因此,与各梭动件连结的两根牵拉线彼此反向地进退,使护套的远端的朝向偏转。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偏转机构:通过设置在管状的医疗设备本体的近端的弯曲操作部,牵引在医疗设备本体中穿插的第一操作线和第二操作线,使医疗设备主体的远端的朝向偏转。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弯曲操作部中,在用手把持的壳体内收容具有在前后方向(医疗设备主体的轴向)进退的齿条部的进退构件,并且在设置在进退构件的远端侧的旋转构件固定有第一操作线和第二操作线的近端,进而,在壳体能够旋转地支承有拨盘操作部,该拨盘操作部在旋转中心具有与进退构件的齿条部啮合的小齿轮,并且该拨盘操作部左右端部在壳体的侧方分别突出。
根据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弯曲操作部,通过用一只手把持壳体,用另一只手使拨盘操作部向一个方向旋转,由此使旋转构件与进退构件共同后退,与此相伴,第一操作线和第二操作线被向近端侧牵引,从而使医疗设备主体的远端的朝向偏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0944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0252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控制手柄有结构复杂且部件个数多的缺点。此外,因为旋转轴为使与护套同轴的控制旋钮旋转而使护套的远端的朝向偏转的结构,所以控制旋钮的操作方向即旋转方向与护套的远端的偏转方向完全不同,因此,存在难以掌握与操作相应的偏转状态(偏转的朝向、偏转的程度),不能得到充分的操作性的问题。进而,由于在从旋转操作向直线运动的运动转换中采用了螺杆驱动机构,因此来自偏转的护套远端的操作反作用力难以直接传递至进行手动操作的控制旋钮,得不到有效的操作阻尼感(操作感),由此难以得到充分的操作性。
另一方面,因为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弯曲操作部难以用单手进行壳体的把持和拨盘操作部的旋转操作,为了该其弯曲操作部进行操作占用了双手,因此担心不容易进行导管的其他操作、保持导管姿势。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其容易用单手进行操作,具有简单的结构,并且能够得到充分的操作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一种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其经由第一操作导丝和第二操作导丝对医疗设备的活动部进行偏转操作,其特征在于,具有:操纵器壳体,其具有:主体部,在所述主体部中设置在沿着所述第一操作导丝和所述第二操作导丝的延伸方向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的支承手柄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被所述第一操作导丝和所述第二操作导丝穿插的导丝穿插部;第一齿条构件和第二齿条构件,其以分别在所述长度方向能够往复位移且具有彼此相向的齿部的方式被收容在所述操纵器壳体内;以及小齿轮构件,其配置在所述第一齿条构件和所述第二齿条构件之间,以与两个齿条构件的所述各齿部啮合的状态被旋转自由地支承在所述操纵器壳体,在所述操纵器壳体设置有滑动引导部,所述滑动引导部沿着所述第一齿条构件和所述第二齿条构件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槽状的开口,并且在所述第一齿条构件和所述第二齿条构件中的至少一者一体地设置有操作把手,所述操作把手通过所述开口向所述操纵器壳体的外侧突出,当进行滑动操作以使所述操作把手相对于所述支承手柄部在所述长度方向相对位移时,所述第一齿条构件和所述第二齿条构件相对于所述小齿轮构件彼此反向地位移,并且使所述第一操作导丝和所述第二操作导丝向所述活动部的偏转操作方向位移。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通过对设置在第一齿条构件和第二齿条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操作把手进行操作,从而使这些齿条构件彼此反向地往复位移,能够对医疗设备的活动部进行偏转操作。因此,能够采用比以往更简单的结构对医疗设备的活动部进行偏转操作。
此外,根据本发明涉及的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操作把手的往复操作方向为与第一操作导丝和第二操作导丝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操作把手一体地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齿条构件中的至少一者。因此,能够使操作把手的操作方向与医疗设备的活动部的偏转方向在感觉上对应。此外,容易掌握与操作把手的操作相应的偏转状态(偏转的朝向、偏转的程度),并且来自医疗设备的活动部的操作反作用力传递至进行手动操作的操作把手,能够得到有效的操作阻尼感(操作感)。其结果是,能够得到充分的操作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涉及的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通过使操作者的手掌接触到操纵器壳体的支承手柄部,并且将手指搭在操作把手上,从而能够用单手容易地支承该操作装置或对其进行操作。
本发明涉及的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把手由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齿条构件和所述第二齿条构件的第一操作把手和第二操作把手构成。
通过该结构,本发明涉及的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通过对第一操作把手和第二操作把手中的与活动部的偏转方向对应一侧的操作把手进行操作,从而能够使其活动部向期望的方向偏转。因此,容易掌握与第一和第二操作把手的操作相应的偏转状态,并且来自医疗设备的活动部的操作反作用力传递至进行手动操作的一侧的操作把手,能够得到有效的操作阻尼感(操作感)。
此外,第一和第二操作把手通过进行使支承手柄部侧位移的拉动操作,在用单手进行手动操作时有效地向各操作把手施加操作力,并且与例如使拨盘旋转的偏转操作相比,不需要一边重新搭手指一边进行操作,由此也会使操作性提高。进而,具有即使将操纵器壳体翻转180°而使第一和第二操作把手的左右位置反转,也能够同样地对各操作把手进行操作这样的利便性。
本发明涉及的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手柄部与所述操纵器壳体的所述主体部一起呈大致T字形状。
通过该结构,本发明涉及的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容易经由支承手柄部把持该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可谋求操作性的提高。
本发明涉及的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齿条构件和所述第二齿条构件中的至少任一个齿条构件与所述操纵器壳体之间安装有施力单元,所述施力单元对所述第一齿条构件和所述第二齿条构件向相对于所述操纵器壳体的特定位置施力。此处所说的特定位置可认为是医疗设备的活动部笔直地延伸而不偏转的中立位置。此外,在例如医疗设备被赋予了弯曲形状的情况下,活动部在中立位置不一定是笔直的,可与医疗设备的形状对应地设定中立位置。
通过该结构,本发明涉及的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无需对操作把手进行操作,便能够通过施力单元自动地将第一齿条构件和第二齿条构件保持在特定位置。因此,能够将各齿条构件容易并且可靠地保持在其特定位置,可谋求操作性的提高。
本发明涉及的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把手设置在所述第一齿条构件和所述第二齿条构件中的至少任一个齿条构件,在另一个齿条构件设置有指示部,所述指示部指示该另一个齿条构件相对于所述操纵器壳体的相对位置。
通过该结构,本发明涉及的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通过目视识别指示部相对于操纵器壳体的相对位置,从而能够掌握医疗设备的偏转状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其容易用单手进行操作,具有简单的结构,并且能够得到充分的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和通过该装置使活动部进行偏转操作的导管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II-II剖视图。
图3为图1和图4的III-III剖视图。
图4为图3的IV-IV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的透过操纵器壳体的表面侧的盖体进行观察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的表示将操纵器壳体的盖体从基体取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为图5的VII向视图。
图8为图5的VIII向视图。
图9为图5的IX-IX剖视图。
图10A为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第二齿条构件和第二操作把手的俯视图。
图10B为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第一齿条构件和第一操作把手的俯视图。
图11为示出通过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使导管的活动部向一个方向偏转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2为示出通过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使导管的活动部向与图11所示的一个方向相反的方向偏转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的透过操纵器壳体的盖体观察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4为示出在图13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变更了操作把手、指示器以及螺旋弹簧的配置的例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一实施方式)
首先,对一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示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以下简称为偏转操作装置)1A和通过该偏转操作装置1A对远端的朝向进行偏转操作的导管2。导管2构成本发明的医疗设备。作为本发明的医疗设备,除了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导管之外,还可举出例如插管、护套等具有挠性的管,但不限于此。
导管2在插入体内的前端侧即远端侧(图1中的下侧)的端部具有使其朝向在左右方向偏转的活动部20。偏转操作装置1A固定在导管2的近端,在使用时配置在体外。偏转操作装置1A经由导管2所具有的后述的第一操作导丝31和第二操作导丝32对活动部20进行偏转操作。
先对导管2进行说明。
导管2具有图2~图4所示的结构。但是,导管2的结构不限于此。
图2和图3为导管2的横截面图,图2示出图1中II-II截面,图3示出图1和图4的III-III截面。此外,图4示出了导管2的远端的图3的IV-IV截面。
如图2~图4所示,导管2具有一个主腔体23、两个导丝腔体21、22即第一导丝腔体21和第二导丝腔体22。导管2由具有由挠性树脂制成的内侧管23A和外侧管23B的多层管构成,主腔体23由内侧管23A的中空内部构成。
在外侧管23B中,第一导丝腔体21和第二导丝腔体22分别设置在相对于导管2的中心轴彼此处在约180度相对两端的位置。
第一导丝腔体21由埋入外侧管23B的第一导丝腔体管21A的中空内部构成。此外,第二导丝腔体22由埋入外侧管23B的第二导丝腔体管22A的中空内部构成。各导丝腔体21、22沿着导管2的轴向延伸。
在第一导丝腔体21沿着导管2的轴向能够进退地穿插有第一操作导丝31,在第二导丝腔体22沿着导管2的轴向能够进退地穿插有第二操作导丝32。各操作导丝31、32以例如不锈钢等金属的绞合线或单线、或者高分子材料的丝构成。
此外,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导管2具有设置在远端的圆环状的拉环40。拉环40以例如不锈钢等金属构成。
第一操作导丝31和第二操作导丝32的远端侧的端部以钎焊等方式分别接合在拉环40的内表面40a。
在设置在导管2的近端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偏转操作装置1A中,如后所述地分别连接有第一操作导丝31和第二操作导丝32的近端侧的端部。偏转操作装置1A构成为通过使这些操作导丝31、32进退,从而像图1的箭头α、β那样经由拉环40使导管2的活动部20的朝向偏转为180度相反的方向。
如图2~图4所示,导管2具有以包围主腔体23和各导丝腔体21、22的方式配置的刀片层24。刀片层24为将不锈钢等的线材编织而成的增强构件,通过该刀片层24抑制导管2的扭曲。
如图4所示,导管2在其远端侧的前端具有覆盖该前端和拉环40的大致圆筒状的覆盖树脂50。通过该覆盖树脂50,拉环40呈安装在导管2的远端的状态。覆盖树脂50构成导管2的前端部,该前端缘部倒角成R状而形成平缓的面。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偏转操作装置1A进行说明。
图5是示出偏转操作装置1A的整体的俯视图。在图5中,呈透过后述的操纵器壳体300的盖体300B观察并以实线表示内部结构的状态。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偏转操作装置1A具有:内部具有空洞的扁平状的操纵器壳体300、被收容在操纵器壳体300内的第一齿条构件100和第二齿条构件200、以及配置在这些齿条构件100、200之间的小齿轮构件400。
操纵器壳体300形成为内部具有空洞的大致T字状,具有:大致长方形状的主体部310、一体地设置在近端的支承手柄部320、以及在远端分别被第一操作导丝31和第二操作导丝32穿插的导丝穿插部330,所述近端为主体部31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所述远端为主体部31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在主体部310中,沿着在导管2内穿插的各操作导丝31、32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为长度方向。以下所述的长度方向是指基于该主体部310的长度方向的方向。
操纵器壳体300具有以穿过主体部310的宽度方向中央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C为对称线的对称形状。如图6所示,操纵器壳体300构成为在厚度方向大致二等分的对开状的基体300A和盖体300B通过至少在长度方向分散配置的三处螺纹紧固部301、302、303而能够拆装地组合。基体300A与盖体300B为大致相同形状,分别通过树脂等一体成型。
如图6所示,基体300A具有分别构成操纵器壳体300的主体部310和支承手柄部320的基体侧主体部310a、和基体侧支承手柄部320a。此外,同样地,盖体300B具有分别构成操纵器壳体300的主体部310和支承手柄部320的盖体侧主体部310b、和盖体侧支承手柄部320b。
如图6所示,基体300A具有底板部304a、和形成底板部304a的边缘的侧壁部305a,由此,基体300A的截面成为薄的盘状。此外,盖体300B具有顶板部304b、和形成顶板部304b的边缘的侧壁部305b,其截面成为薄的盘状。操纵器壳体300构成为使基体300A和盖体300B的各侧壁部305a、305b彼此相向地重叠,如图7所示,通过两者的侧壁部305a、305b构成作为操纵器壳体300整体的侧壁部305。
如图7所示,主体部310中的第一齿条构件100侧的侧壁部305具有第一滑动引导部306,该第一滑动引导部306沿着第一齿条构件100形成槽状的开口306a。此外,如图8所示,主体部310中的第二齿条构件200侧的侧壁部305具有第二滑动引导部307,该第二滑动引导部307沿着第二齿条构件200形成槽状的开口307a。
只要没有特别说明,以下说明的操纵器壳体300具有的各构成要素作为使基体300A与盖体300B合体状态下的操纵器壳体300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操纵器壳体300的支承手柄部320构成为包含与主体部310正交且分别在侧方延伸的大致矩形状的第一手柄部321和第二手柄部322。支承手柄部320与主体部310一起呈大致T字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手柄部320与主体部310一起呈大致T字形状,但作为本发明的支承手柄部,也可以是与主体部310一起呈大致L字形状的形状等的具有能够接触到手掌的面的任意形状,此外,也可以是具有由能够通过手指穿过来支承的手指穿插用的环等能够卡定手指的构造的任意形状。
如图5所示,支承手柄部320的近端侧的端缘323包含接触操作者的手掌支承部323a。该支承部323a从其一端到另一端,形成为朝近端侧呈大致凸形状的平缓的弯曲面。此外,在支承部323a的两端连续的各角部323b、323c被倒角加工。由于支承部323a平缓地弯曲,并且各角部323b、323c被倒角加工,因此操作者容易协调地使手掌接触到支承部323a,由此谋求偏转操作装置1A的操作性的提高。
构成支承手柄部320的第一手柄部321和第二手柄部322的远端侧的各端缘分别构成搭着操作者的手指的手指卡定部321a、322a。这些手指卡定部321a、322a形成为朝近端侧呈大致凹形状的平缓的弯曲面。此外,在各手指卡定部321a、322a分别连续的外侧的各角部321b、322b被倒角加工。
此外,如图7和图8所示,操纵器壳体300在支承手柄部320以及支承手柄部320到主体部310的过渡部分具有形成为比主体部310厚度大的膨胀部325。该膨胀部325的厚度具有操作者容易抓握支承手柄部320的适当厚度。在支承手柄部320中,各手指卡定部321a、322a以容易搭着手指的方式弯曲为凹形状,除此之外,支承手柄部320通过膨胀部325而具有适当厚度,因此容易抓握支承手柄部320。
如图5和图9所示,导丝穿插部330具有:从操纵器壳体300的远端突出的细管状的套管部331、从套管部331内向操纵器壳体300内连通的导丝导入口332、以及与导丝导入口332邻近配置的闸门部333。闸门部333包含设置在操纵器壳体300的一对圆柱部333a、333b。
导管2的近端侧的端部固定在套管部331内并与操纵器壳体300连接。向套管部331内固定导管2时可采用例如在将导管2压入到套管部331内后将外侧管23B粘合或熔接在套管部331的内表面等的方式。另外,在形成导丝穿插部时,也可以不在操纵器壳体300设置套管部331,而使用热收缩管等覆盖操纵器壳体300以及操纵器壳体300到导管2的边界位置,使该覆盖与操纵器壳体300一体化。
第一操作导丝31和第二操作导丝32的近端侧的端部从套管部331内通过导丝导入口332和闸门部333的圆柱部333a、333b之间,导入操纵器壳体300内。然后,如后所述,第一操作导丝31固定在第一齿条构件100,第二操作导丝32固定在第二齿条构件200。另外,构成闸门部333的圆柱部333a、333b也可以由自由旋转的辊构成。
如图5所示,操纵器壳体300的内部具有:第一引导部351,其向长度方向能够往复位移地引导第一齿条构件100;和第二引导部352,其向长度方向能够往复位移地引导第二齿条构件200。
第一引导部351由设置在操纵器壳体300的中心且在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个隔壁部341、342、第一滑动引导部306以及支承手柄部320内的引导壁部343形成。操纵器壳体300的侧壁部305在与第一引导部351的远端和近端对应的部位分别具有挡块部351a、351b。
第二引导部352由隔壁部341、342、第二滑动引导部307以及支承手柄部320内的引导壁部344形成。操纵器壳体300的侧壁部305在与第二引导部352的远端和近端对应的部位分别具有挡块部352a、352b。
如图6所示,隔壁部341构成为基体300A和盖体300B分别具有的凸条部341a、341b彼此重叠。此外,如图6所示,隔壁部342构成为基体300A和盖体300B分别具有的凸条部342a、342b彼此重叠。
如图6所示,操纵器壳体300的基体300A在凸条部341a的近端的两侧具有圆柱状的导丝引导件334a、334b。导丝引导件334a、334b也可以由自由旋转的辊构成。
第一齿条构件100和第二齿条构件200以分别在主体部310的长度方向能够往复位移且具有彼此相向的齿部120、220的方式被收容在操纵器壳体300内。
图10B示出第一齿条构件100,图10A示出第二齿条构件200。这些齿条构件100、200分别具有细长的长方形状的齿条主体部110、210、分别设置在齿条主体部110、210的作为彼此的相向面的侧面的由多个齿构成的齿部120、220。这些齿条构件100、200以齿部120、220彼此相向的方式分别设置在第一引导部351和第二引导部352。
如图10B所示,第一齿条构件100的齿条主体部110在其外侧的侧面111具有在齿条主体部1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引导片112。该引导片112呈插入到第一滑动引导部306的开口306a的状态。而且,在第一齿条构件100的齿条主体部110中,一体地设置有通过开口306a向操纵器壳体300的侧方突出的第一操作把手510。
如图10A所示,第二齿条构件200的齿条主体部210在其外侧的侧面211具有在齿条主体部2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引导片212。该引导片212呈插入到第二滑动引导部307的开口307a的状态。而且,在第二齿条构件200的齿条主体部210中,一体地设置有通过开口307a向操纵器壳体300的侧方突出的第二操作把手520。
第一操作把手510和第二操作把手520分别具有与构成支承手柄部320的第一手柄部321和第二手柄部322相似的矩形板形状,并且与各齿条构件100、200一体成型。另外,各操作把手510、520的形状为任意的形状,可以是例如棒状、环状、拉钩状等,与各齿条构件100、200一体成型。
如图10A和图10B所示,第一操作把手510和第二操作把手520的远端侧(图10A和图10B中的左侧)的各端缘分别构成搭着操作者的手指的手指卡定部510a、520a。这些手指卡定部510a、520a形成为朝近端侧呈大致凹形状的平缓的弯曲面。此外,在各手指卡定部510a、520a分别连续的外侧的各角部510b、520b被倒角加工。各手指卡定部510a、520a以容易搭着手指的方式弯曲为凹形状,因此操作者容易将手指搭在各手指卡定部510a、520a,由此,容易对第一操作把手510和第二操作把手520进行操作。
此外,如图10A和图10B所示,在各手指卡定部510a、520a形成有向第一齿条构件100和第二齿条构件200分别平缓地过渡的形状的内侧凸部510c、520c。通过这些内侧凸部510c、520c,搭在各手指卡定部510a、520a的手指不易与操纵器壳体300的主体部310接触,不会阻碍各操作把手510、520的操作性。
第一操作把手510和第二操作把手520通过用搭在手指卡定部510a、520a的手指向近端侧(支承手柄部320侧)拉动而被操作。当将第一操作把手510向近端侧拉动时,第一齿条构件100一体地向近端侧位移,与此同步地,第二齿条构件200向反向的远端侧位移。此外,当将第二操作把手520向近端侧拉动时,第二齿条构件200一体地向近端侧位移,与此同步地,第二齿条构件100向反向的远端侧位移。
例如,能够将食指搭在第一操作把手510的手指卡定部510a,将中指搭在第二操作把手520的手指卡定部520a,通过各自的手指对各操作把手510、520进行拉动操作。
如图10B所示,第一齿条构件100在其表面侧具有将第一操作导丝31的近端侧的端部固定的导丝固定部511。此外,如图10A所示,第二齿条构件200在其背面侧具有将第二操作导丝32的近端侧的端部固定的导丝固定部521。
各导丝固定部511、521为相同结构,通过螺纹紧固能够将操作导丝31、32分别固定在各齿条构件100、200。
如图10A所示,第二齿条构件200的导丝固定部521具有:形成在齿条主体部210的表面且在长度方向延伸的槽521a、嵌入该槽521a的细金属管521b、以及螺纹部521c。螺纹部521c具有:内螺纹521d,其固定于在齿条主体部210的外侧的侧面211开口的凹部位210a内;以及内六角螺栓521e,其旋入内螺纹521d。
第二操作导丝32的近端侧的端部与导丝引导件334b的外侧接触并被引导至槽521a,通过槽521a插入金属管521b内。然后,用旋入内螺纹521d的螺栓521e将金属管521b拧紧,从而将第二操作导丝32压接并固定在金属管521b内。由此,第二操作导丝32的近端的端部与金属管521b一起固定在第二齿条构件200。
如图10B所示,第一齿条构件100的导丝固定部511设置在齿条主体部110的背面侧,该导丝固定部511具有:槽511a、嵌入在槽511a的金属管511b、以及由内螺纹511d和螺栓511e形成的螺纹部511c。螺纹部511c固定于在齿条主体部110的外侧的侧面111开口的凹部位110a内。
第一操作导丝31的近端侧的端部与导丝引导件334a的外侧接触并被引导至槽511a,通过槽511a插入金属管511b内。然后,用旋入内螺纹511d的螺栓511e将金属管511b拧紧,从而将第一操作导丝31压接并固定在金属管511b内。由此,第一操作导丝31的近端的端部与金属管511b共同固定在第一齿条构件100。
如图5所示,小齿轮构件400配置在隔壁部341与隔壁部342之间。如图9所示,小齿轮构件400以与第一齿条构件100和第二齿条构件200的各齿部120、220啮合的状态,经由旋转轴410被旋转自由地支承在操纵器壳体300。
如图1所示,第一齿条构件100和第二齿条构件200以相对于小齿轮构件400而往复位移方向的位置彼此一致的状态,且以各齿部120、220的长度方向中央部与小齿轮构件400啮合的方式,被调整啮合部位。
通过各齿部120、220分别与小齿轮构件400啮合,第一齿条构件100和第二齿条构件200相对于小齿轮构件400彼此反向地往复位移。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偏转操作装置1A中,进行滑动操作以使第一操作把手510和第二操作把手520相对于支承手柄部320在长度方向相对位移。由于各操作把手510、520分别一体地设置在第一齿条构件100和第二齿条构件200,因此分别与各齿条构件100、200一起以彼此反向地位移的方式被操作。当像这样对各操作把手510、520进行操作时,第一齿条构件100和第二齿条构件200相对于小齿轮构件400彼此反向地位移,并且使导管2内的第一操作导丝31和第二操作导丝32向导管2的活动部20的偏转操作方向位移。
第一齿条构件100被分别设置在第一引导部351的远端和近端的挡块部351a、351b限制位移范围,从而抑制从小齿轮构件400脱离。此外,第二齿条构件200被分别设置在第二引导部352的远端和近端的挡块部352a、352b限制位移范围,从而抑制从小齿轮构件400脱离。
如图1所示,当第一操作把手510和第二操作把手520的位移方向的位置为彼此一致的状态时,导管2的活动部20笔直地延伸,呈无偏转的中立状态。此时,第一齿条构件100和第二齿条构件200与各操作把手510、520同样地定位在位移方向的位置彼此一致的中立位置。该中立位置称为本发明的特定位置。
如图11所示,当将第一操作把手510从图1所示的中立状态向近端侧拉动时,第一齿条构件100一体地向近端侧位移,与此同步地,第二齿条构件200向反向的远端侧位移。然后,跟随这样的各齿条构件100、200的位移,第一操作导丝31被拉向近端侧,并且第二操作导丝32被推向远端侧。拉环40跟随各操作导丝31、32的活动而偏转,导管2的活动部20向作为操作侧的第一操作把手510侧偏转。
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当将第二操作把手520向近端侧拉动时,第二齿条构件200一体地向近端侧位移,与此同步地,第一齿条构件100向反向的远端侧位移。然后,跟随这样的各齿条构件100、200的位移,第二操作导丝32被拉向近端侧,并且第一操作导丝31被推向远端侧。拉环40跟随各操作导丝31、32的活动而偏转,导管2的活动部20向作为操作侧的第二操作把手520侧偏转。
像这样通过各操作把手510、520对各齿条构件100、200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操作,从而经由各操作导丝31、32和拉环40使导管的活动部20的朝向向与各操作把手510、520的操作方向相应的方向偏转。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偏转操作装置1A,通过使操纵器壳体300内的第一齿条构件100和第二齿条构件200分别经由第一操作把手510和第二操作把手520往复位移,从而能够对导管2的活动部20进行偏转操作。因此,能够采用比以往更简单的结构对导管2的活动部20进行偏转操作。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偏转操作装置1A,第一操作把手510和第二操作把手520的往复操作方向为与第一操作导丝31和第二操作导丝32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因此能够使各操作把手510、520的操作方向与导管2的活动部20的偏转方向在感觉上相对应。
即,通过对第一操作把手510和第二操作把手520中的与活动部20的偏转方向对应一侧的操作把手(510或520)进行操作,从而能够使活动部20向期望的方向偏转。例如,通过将第一操作把手510拉向支承手柄部320(近端侧),能够使活动部20向第一操作把手510侧偏转,通过将第二操作把手520拉向支承手柄部320侧,能够使活动部20向第二操作把手520侧偏转。如果与这样的操作相结合,以目视识别各操作把手510、520相对于操纵器壳体300的相对位置,则能够大体掌握活动部20的偏转状态(偏转的朝向、偏转的程度)。
因此,容易掌握与各操作把手510、520的操作相应的导管2的活动部20的偏转状态,并且来自活动部20的操作反作用力直接传递至拉动操作的一侧的操作把手(510或520),能够得到有效的操作阻尼感(操作感觉)。其结果是能够得到充分的操作性。
此外,第一操作把手510和第二操作把手520通过进行使支承手柄部320侧位移的拉动操作,在用单手进行手动操作时有效地向各操作把手510、520施加操作力,并且与例如使拨盘旋转的偏转操作相比,不需要一边重新搭手指一边进行操作,由此谋求操作性的提高。
进而,存在这样的利便性:即使将操纵器壳体翻转180°而使第一和第二操作把手的左右位置反转,也能够同样地对两者进行操作。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偏转操作装置1A,通过使操作者的手掌接触到操纵器壳体300的支承手柄部320,并且将手指搭在各操作把手510、520的各手指卡定部510a、520a,从而能够用单手容易地支承偏转操作装置1A或对其进行操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偏转操作装置1A中,支承手柄部320与操纵器壳体300的主体部310一起呈大致T字形状。因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偏转操作装置1A容易经由支承手柄部320进行把持,因此可谋求操作性的提高。
(另一实施方式)
接下来,通过图13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偏转操作装置1B进行说明。
在偏转操作装置1B中,在上述的一实施方式的偏转操作装置1A中仅在第一齿条构件100设置环状的操作把手530,以代替第一和第二操作把手510、520,并且在第二齿条构件200设置有指示器600,该指示器600指示该第二齿条构件200相对于操纵器壳体300的相对位置。指示器600构成本发明的指示部。此外,在偏转操作装置1B中,在第一齿条构件100与操纵器壳体300之间安装有两个螺旋弹簧710、720,该两个螺旋弹簧710、720对第一齿条构件100和第二齿条构件200向操纵器壳体300的中立位置施力。螺旋弹簧710、720分别构成本发明的施力单元。
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偏转操作装置1B在这些方面与上述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偏转操作装置1A不同。因此,在另一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于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仅对与上述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操作把手530具有大致正圆状的环形状,在齿条主体部110的长度方向中央部一体成型。通过将例如食指或中指插入操作把手530的内部,将插入的手指搭在操作把手530并将其拉向近端侧或推向远端侧,从而使第一齿条构件100在长度方向往复位移。而且,与第一齿条构件100的往复位移同步地,第二齿条构件200与第一齿条构件100反向地往复位移。
指示器600在第二齿条构件200的齿条主体部210一体成型,从上述开口307a向操纵器壳体300的侧方略微突出。指示器600优选被着色成与操纵器壳体300不同的色且能够以目视正确地识别其位置的颜色。
指示器600在第二齿条构件200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形成。因此,如图13所示,构成为在第一齿条构件100和第二齿条构件200处于中立位置时,指示器600和操作把手530的位置在位移方向为相同的位置。
两个螺旋弹簧710、720为相同的结构,均以压缩状态分别配置在第一引导部351中的第一齿条构件100的近端侧和远端侧。一个螺旋弹簧710安装在挡块部351b与第一齿条构件100之间,另一个螺旋弹簧720安装在挡块部351a与第一齿条构件100之间。第一齿条构件100通过由螺旋弹簧710、720从两侧施力而停止在中立位置,随之第二齿条构件200也停止在中立位置。
在图13所示的偏转操作装置1B中,将手指搭在一个操作把手530,克服螺旋弹簧710、720的作用力而使该操作把手530往复位移,从而能够使第一齿条构件100和第二齿条构件200彼此反向地位移,由此使导管2的活动部20偏转。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偏转操作装置1B,通过具有螺旋弹簧710、720,无需对操作把手530进行操作,便能够自动地将第一齿条构件100和第二齿条构件200保持在中立位置,基于这一点,可谋求操作性的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齿条构件100和第二齿条构件200位于中立位置时,导管2的活动部20构成为笔直且无偏转,但在例如导管2被赋予了弯曲形状的情况下,活动部20在中立位置不一定是笔直的,也可与该导管2的形状对应地设定各齿条构件100、200的中立位置。
此外,根据偏转操作装置1B,通过指示器600目视识别相对于操纵器壳体300的第二齿条构件200的相对位置,能够掌握导管2的活动部20的偏转状态。另外,当然也能够通过操作把手530相对于操纵器壳体300的相对位置来掌握导管2的活动部20的偏转状态。即,可以说操作把手530具有与指示器600相同的功能,这一点对于上述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操作把手510和第二操作把手520也同样。
另外,如图14所示,在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偏转操作装置1B中,也可以以如下方式对调配置操作把手530和指示器600:操作把手530设置在第二齿条构件200,指示器600设置在第一齿条构件100。
此外,如图14所示,即使将螺旋弹簧720移至第二齿条构件200与挡块部352b之间,将两个螺旋弹簧710、720二者配置在近端侧,也能够将各齿条构件100、200保持在中立位置。在此情况下,各齿条构件100、200分别通过螺旋弹簧710、720在远端侧施力,但通过经由小齿轮构件400彼此互相约束而保持在中立位置。
此外,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与图13相反地将螺旋弹簧710、720配置在第二引导部352侧。在此情况下,例如螺旋弹簧710安装在挡块部352b与第二齿条构件200之间,螺旋弹簧720安装在挡块部352a与第二齿条构件200之间。
此外,也可以与图14相反地将螺旋弹簧710、720二者配置在远端侧。在此情况下,例如,螺旋弹簧710安装在挡块部351a与第一齿条构件100之间,螺旋弹簧720安装在挡块部352a与第二齿条构件200之间。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导管作为医疗设备的例子,但本发明的偏转操作装置能够应用与插管、护套等的其他管状的医疗设备。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作为如下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是有用的:在对例如导管、插管、护套等的管状的医疗设备的前端活动部进行偏转操作时,容易用单手进行操作,具有简单的结构,并且能够得到充分的操作性。
附图标记说明
1A、1B: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
2:导管(医疗设备)
20:活动部
31:第一操作导丝
32:第二操作导丝
100:第一齿条构件
120、220:齿部
200:第二齿条构件
300:操纵器壳体
306、307:滑动引导部
306a、307a:开口
310:操纵器壳体的主体部
320:支承手柄部
330:导丝穿插部
400:小齿轮构件
510:第一操作把手
520:第二操作把手
530:操作把手
600:指示器(指示部)
710、720:螺旋弹簧(施力单元)

Claims (5)

1.一种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其经由第一操作导丝和第二操作导丝对医疗设备的活动部进行偏转操作,其特征在于,具有:
操纵器壳体,其具有:主体部,在所述主体部中设置在沿着所述第一操作导丝和所述第二操作导丝的延伸方向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的支承手柄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且被所述第一操作导丝和所述第二操作导丝穿插的导丝穿插部;
第一齿条构件和第二齿条构件,其以分别在所述长度方向能够往复位移且具有彼此相向的齿部的方式被收容在所述操纵器壳体内;以及
小齿轮构件,其配置在所述第一齿条构件和所述第二齿条构件之间,以与两个齿条构件的所述各齿部啮合的状态被旋转自由地支承在所述操纵器壳体,
在所述操纵器壳体设置有滑动引导部,所述滑动引导部沿着所述第一齿条构件和所述第二齿条构件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槽状的开口,并且
在所述第一齿条构件和所述第二齿条构件中的至少一者一体地设置有操作把手,所述操作把手通过所述开口向所述操纵器壳体的外侧突出,
当进行滑动操作以使所述操作把手相对于所述支承手柄部在所述长度方向相对位移时,所述第一齿条构件和所述第二齿条构件相对于所述小齿轮构件彼此反向地位移,同时使所述第一操作导丝和所述第二操作导丝向所述活动部的偏转操作方向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把手由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齿条构件和所述第二齿条构件的第一操作把手和第二操作把手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手柄部与所述操纵器壳体的所述主体部一起呈大致T字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齿条构件和所述第二齿条构件中的至少任一个齿条构件与所述操纵器壳体之间安装有施力单元,所述施力单元对所述第一齿条构件和所述第二齿条构件向相对于所述操纵器壳体的特定位置施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把手设置在所述第一齿条构件和所述第二齿条构件中的至少任一个齿条构件,在另一个齿条构件设置有指示部,所述指示部指示该另一个齿条构件相对于所述操纵器壳体的相对位置。
CN202080083661.9A 2019-12-12 2020-12-08 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 Pending CN1147867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24649 2019-12-12
JP2019224649 2019-12-12
PCT/JP2020/045686 WO2021117724A1 (ja) 2019-12-12 2020-12-08 医療機器用偏向操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6759A true CN114786759A (zh) 2022-07-22

Family

ID=76329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3661.9A Pending CN114786759A (zh) 2019-12-12 2020-12-08 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1117724A1 (zh)
CN (1) CN114786759A (zh)
WO (1) WO2021117724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56116A1 (en) * 2005-12-30 2007-07-05 Gonzalez Pablo A Dual-lever bi-directional handle
CN103156686A (zh) * 2011-12-15 2013-06-19 韦伯斯特生物官能(以色列)有限公司 具有凸轮致动的离合器机构的自固定医疗装置控制手柄
CN104010691A (zh) * 2012-03-19 2014-08-27 日本来富恩株式会社 导管用把手
US20150105809A1 (en) * 2013-10-10 2015-04-16 Medtronic Vascular, Inc. Catheter pull wire actuation mechanism
US20190314609A1 (en) * 2018-04-13 2019-10-17 Merit Medical Systems, Inc. Steerable drainage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0476A (en) * 1997-12-01 2000-09-19 Cordis Webster, Inc. Irrigated tip cathet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56116A1 (en) * 2005-12-30 2007-07-05 Gonzalez Pablo A Dual-lever bi-directional handle
CN103156686A (zh) * 2011-12-15 2013-06-19 韦伯斯特生物官能(以色列)有限公司 具有凸轮致动的离合器机构的自固定医疗装置控制手柄
CN104010691A (zh) * 2012-03-19 2014-08-27 日本来富恩株式会社 导管用把手
US20150105809A1 (en) * 2013-10-10 2015-04-16 Medtronic Vascular, Inc. Catheter pull wire actuation mechanism
US20190314609A1 (en) * 2018-04-13 2019-10-17 Merit Medical Systems, Inc. Steerable drainage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17724A1 (ja) 2021-06-17
JPWO2021117724A1 (zh) 2021-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55765B2 (ja) 内視鏡用治療装置
US7666206B2 (en) Surgical instrument
JP5203002B2 (ja) 内視鏡用操作補助装置
WO2013035870A1 (ja) 多自由度鉗子
EP3040045A1 (en) Medical manipulator
EA032197B1 (ru) Эндоскоп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оступа и узел с таки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WO2011089935A2 (ja) 処置具
US20230078358A1 (en) A bendable endoscopic linear cutting anastomat and assembly thereof
JPH0331449B2 (zh)
JP4145309B2 (ja) 処置具
JP2008220971A (ja) 処置具
JP6280848B2 (ja) 医療器具
WO2019225102A1 (ja) 先端カバー装置
CN114786759A (zh) 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
WO2013141011A1 (ja) 医療用チューブの制御ハンドルおよび医療用チューブ装置
CN110025358B (zh) 一种内镜操作器械
KR102364670B1 (ko) 수술용 머니퓰레이터
JP6747800B2 (ja) 処置具挿通具
WO2023191060A1 (ja) 医療用デバイス
JPH11313834A (ja) 鉗 子
US20220047847A1 (en) Handheld Elongate Medical Device Advancer and Related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KR102638012B1 (ko) 수술용 머니퓰레이터
US20220233260A1 (en) Surgical tool
RU2122354C1 (ru) Щипцы-биопсийные
JP3595409B2 (ja) 細長医療用具誘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