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5960A -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85960A
CN114785960A CN202210677785.0A CN202210677785A CN114785960A CN 114785960 A CN114785960 A CN 114785960A CN 202210677785 A CN202210677785 A CN 202210677785A CN 114785960 A CN114785960 A CN 1147859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shooting
cameras
fuzzy
target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77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85960B (zh
Inventor
郑智宇
庄少伟
李浩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gle Driv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agle Driv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gle Driv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Eagle Driv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7778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859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85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59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859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59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achieving an enlarged field of view, e.g. panoramic image capt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40Scaling of whole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e.g. expanding or contracting
    • G06T3/4038Image mosaicing, e.g. composing plane images from plane sub-imag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other than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with or without registering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 G07C5/0841Registering performance data
    • G07C5/085Registering performance data using electronic data carriers
    • G07C5/0866Registering performance data using electronic data carriers the electronic data carrier being a digital video recorder in combination with video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5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comprising setting of focusing reg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0Arrangement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e.g. multiple cameras in TV studios or sports stadi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5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systems, e.g. light-field imaging systems
    • H04N23/951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systems, e.g. light-field imaging systems by using two or more images to influence resolution, frame rate or aspect rat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行车记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系统,包括摄像成品处理子系统、摄像模式选择子系统、摄像设备管理子系统,通过对目标车辆各摄像头拍摄图像质量、各摄像头对应的拍摄模式和各摄像头对应的拍摄焦距进行分析,进而对各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生成目标车辆对应的全景图像,有效的解决了当前技术仅通过对图像进行畸变矫正、拼接等初步处理的问题,实现了采集图像的深度分析,为后续全景图像的生成效果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通过对摄像头拍摄画面质量进行分析,解决了当前技术没有对摄像头的状态进行分析的问题,有效的保障了对摄像头拍摄画面的质量,增加了摄像头的拍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行车记录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系统。
背景技术
行车记录仪是记录行车过程中的视频图像的设备,能够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提供证据,为避免出现监控盲区,越来越多的车辆青睐于使用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进行行车记录,因此对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主要通过汽车安置的各路摄像头对汽车行驶环境图像采集,并对采集的汽车行驶环境进行畸变矫正、图像拼接等初步处理,生成最终的全景图像,很显然,当前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全景图像的生成方式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不同摄像头拍摄图像的清晰度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当前技术仅通过对图像进行初步处理,没有对图像的采集质量进行深度分析,无法保障后续全景图像的生成效果,也无法提高后续全景图像与实际环境的贴合性,同时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无法为驾驶员提供可靠的行车证据。
2、行车过程中,环境是影响摄像头拍摄画面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不同环境下选择合适的拍摄模式尤为重要,当前技术无法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摄像头对应的拍摄模式,进而无法增加在不同环境下摄像头的拍摄质量,从而降低驾驶人员在使用行车记录仪时的体验感。
3、当前行车记录仪中摄像头的拍摄焦距为固定的,并不能根据具体行车过程的状态进行摄像头焦距调节,进而无法保障车辆在行车过程中采集图像的清晰度,从而无法保障行车记录结果的精准性和可靠性,同时降低了行车记录仪的记录效果。
4、摄像头状态决定了行车记录仪中摄像头的拍摄画面的质量,因此对摄像头的状态进行分析具有重大作用,当前并没有对摄像头的状态进行分析,进而无法保障摄像头在行车过程中的拍摄画面质量,导致摄像头的拍摄效果降低,同时无法提高摄像头拍摄异常的处理效率和预警效率,降低了摄像头行车记录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系统,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系统,包括摄像成品处理子系统、摄像模式选择子系统和摄像设备管理子系统。
所述摄像成品处理子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和图像拼接处理模块。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通过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按照预设拍摄时间间隔对其拍摄区域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图像,从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图像中提取图像属性信息,并将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按照预设顺序进行编号,表示为1,2,...,i,...,n。
所述图像拼接处理模块用于对目标车辆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画面进行拼接,得到目标车辆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全景图像,并进行后台显示。
所述摄像模式选择子系统包括环境图像采集模块、摄影模式选择模块和云储存平台。
所述环境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通过目标车辆中环境采集摄像头进行拍摄环境图像采集,并将其发送至摄影模式选择模块。
所述摄影模式选择模块用于将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采集的拍摄环境图像与云存储平台中储存的各拍摄模式下对应的环境特征图像进行对比,筛选得出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分别对应的拍摄模式类型。
所述云储存平台用于储存各拍摄模式下对应的环境特征图像。
所述摄像设备管理子系统包括车辆基本信息获取模块、摄像焦距调节分析与处理模块、拍摄质量分析与处理模块和摄像头处理终端。
所述车辆基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在隧道内对应的拍摄区域位置,进而获取目标车辆各摄像头对应的拍摄信息。
所述摄像焦距调节分析与处理模块用于对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对应的拍摄信息进行分析,确认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对应的摄像焦距调节状态和各需要调节摄像头对应的摄像调节焦距。
所述拍摄质量分析与处理模块用于对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内拍摄图像对应的属性信息进行分析,得到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对应的镜头模糊评估系数,进而确认目标车辆对应的模糊摄像头数目,启动各模糊摄像头对应的环境采集终端,对各模糊摄像头对应的灰尘浓度进行采集,由此确认各模糊摄像头对应的模糊类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图像拼接处理模块中对目标车辆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画面进行拼接,具体拼接过程如下:获取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内拍摄图像对应的属性信息,其中,属性信息包括亮度、像素、饱和度和色度,并对各拍摄时间点进行编号,表示为1,2,...,j,...,m。
将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内拍摄图像对应的属性信息进行均值处理,将处理后的各拍摄时间点摄像头对应的属性信息作为图像调控信息,并将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图像按照图像调控信息进行对应调控。
当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图像完成图像调控后,通过图像拼接技术对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图像进行拼接重构,从而得到目标车辆在各拍摄时间点的全景图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拍摄模式包括白天拍摄模式和夜晚拍摄模式,其中,白天拍摄模式包括晴天拍摄模式、阴天拍摄模式和雨天拍摄模式,夜晚拍摄模式包括正常拍摄模式和雨天拍摄模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获取目标车辆各摄像头对应的拍摄信息,具体获取过程如下:基于目标车辆各摄像头在隧道内对应的拍摄区域位置,进而在拍摄区域内进行拍摄点布设,提取各摄像头在隧道内拍摄区域中各拍摄点对应的位置,获取各摄像头对应的布设位置,进而获取各摄像头布设位置与其在隧道内拍摄区域中各拍摄点对应的位置之间的距离,由此将其记为拍摄距离,从各摄像头对应的各拍摄距离中筛选出最大拍摄距离,并作为各摄像头对应的拍摄信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摄像焦距调节分析与处理模块中确认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分别对应的摄像焦距调节状态和各需要调节摄像头对应的摄像调节焦距,具体确认过程如下:从目标车辆各摄像头对应的拍摄信息中提取各摄像头对应的最大拍摄距离,并标记为
Figure 686076DEST_PATH_IMAGE001
将各摄像头对应的最大拍摄距离代入计算公式
Figure 19100DEST_PATH_IMAGE002
中,得到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对应的摄像焦距调节影响系数
Figure 147593DEST_PATH_IMAGE003
,其中i为各摄像头对应的编号,i=1,2,......n,
Figure 575163DEST_PATH_IMAGE004
为设定的摄像头对应的标准拍摄距离,
Figure 354769DEST_PATH_IMAGE005
为设定的摄像焦距调节影响因子。
将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对应的摄像焦距调节影响系数和设定的标准摄像焦距调节影响系数对比,若某摄像头对应的摄像焦距调节影响系数大于或者等于标准摄像焦距调节影响系数,则判定该摄像头对应焦距的调节状态为需要调节,反之则判定该摄像头对应焦距的调节状态为无需调节。
统计需要调节的摄像头数目,将各需要调节的摄像头对应的摄像焦距调节影响系数与设定的各标准摄像焦距对应的摄像焦距调节影响系数范围进行对比,筛选得出各需调节摄像头对应的标准摄像焦距,并作为各需调节摄像头对应的摄像调节焦距。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对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内拍摄图像对应的属性信息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将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图像的亮度、像素、饱和度和色度代入计算公式
Figure 842382DEST_PATH_IMAGE006
中,获得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分别对应的镜头模糊评估系数
Figure 458171DEST_PATH_IMAGE007
,其中
Figure 702814DEST_PATH_IMAGE008
Figure 87659DEST_PATH_IMAGE009
Figure 11753DEST_PATH_IMAGE010
Figure 98527DEST_PATH_IMAGE011
分别表示为第i个摄像头在第j个拍摄时间点对应拍摄图像的亮度、像素、饱和度、色度,j为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编号,j=1,2,......m,
Figure 867899DEST_PATH_IMAGE012
Figure 372830DEST_PATH_IMAGE013
Figure 218557DEST_PATH_IMAGE014
Figure 543360DEST_PATH_IMAGE015
分别为设定的图像标准亮度、像素、饱和度、色度,
Figure 116423DEST_PATH_IMAGE016
Figure 990707DEST_PATH_IMAGE017
Figure 991024DEST_PATH_IMAGE018
Figure 68702DEST_PATH_IMAGE019
分别为设定许可的图像亮度差、像素差、饱和度差、色度差,
Figure 927680DEST_PATH_IMAGE020
Figure 141624DEST_PATH_IMAGE021
Figure 578421DEST_PATH_IMAGE022
Figure 127083DEST_PATH_IMAGE023
分别为设定的目标车辆中摄像头对应拍摄图像亮度、像素、饱和度、色度对应的权重因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确认目标车辆对应的模糊摄像头数目,具体确认过程为:将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对应的镜头模糊评估系数与设定的标准镜头模糊评估系数进行对比,若某摄像头对应的镜头模糊评估系数大于标准镜头模糊评估系数,则判定该摄像头为模糊摄像头,以此方式得到目标车辆对应的模糊摄像头数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环境采集终端为灰尘浓度传感器,其用于对摄像头布设位置内对应的灰尘浓度进行采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确认各模糊摄像头对应的模糊类型,具体确认过程如下:获取各模糊摄像头布设位置内对应的灰尘浓度,将各模糊摄像头布设位置内对应的灰尘浓度与设定的摄像头布设位置内许可灰尘浓度进行对比,若某模糊摄像头位置的灰尘浓度大于或者等于设定的摄像头布设位置内许可灰尘浓度,则判定该模糊摄像头对应的模糊类型为镜头外部灰尘浓度过高。
若某模糊摄像头位置的灰尘浓度小于设定的摄像头位置许可灰尘浓度,则判定该模糊摄像头对应的模糊类型为镜头内部异常,以此方式获得目标车辆各模糊摄像头对应的模糊类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摄像头处理终端用于对各模糊摄像头进行处理,具体处理过程为:获取目标车辆各模糊摄像头对应的模糊类型,若目标车辆某模糊摄像头对应的模糊类型为镜头外部灰尘浓度过高,启动摄像头清洗指令,对该模糊摄像头进行自动清洗。
若目标车辆某模糊摄像头对应的模糊类型为镜头内部异常,启动摄像头维修预警指令,并进行预警,以此分别对各模糊摄像头进行处理。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系统,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设立摄像成品处理子系统、摄像模式选择子系统、摄像设备管理子系统,对目标车辆各摄像头拍摄图像质量、各摄像头对应的拍摄模式和各摄像头对应的拍摄焦距进行分析,同时对各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生成目标车辆对应的全景图像,有效的解决了当前技术仅通过对图像进行畸变矫正、拼接等初步处理的问题,实现了图像的深度分析,为后续全景图像的生成效果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大幅度提升了后续全景图像与实际环境的贴合性,并且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为驾驶员提供可靠的行车证据。
2、本发明在摄像模式选择子系统,通过对目标车辆各摄像头对应的环境信息进行分析,进而根据摄像头在不同的环境下选择对应的拍摄模式,解决了当前技术无法根据摄像头拍摄环境进行针对性拍摄模式选取的问题,实现了车辆在不同拍摄模式下的全景图像记录,体现了行车记录仪拍摄模式选择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够真实的记录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行驶状况,保证了行车记录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有利于提高行车记录仪的全景图像的质量,同时增加驾驶人员在使用行车记录仪时的体验感。
3、本发明在摄像设备管理子系统,通过对车辆中各摄像头对应的拍摄信息进行分析,进而确认车辆中各摄像头对应的摄像焦距调节状态和各需要调节摄像头对应的摄像调节焦距,解决了当前技术不能根据具体行车过程的状态进行摄像头焦距调节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车辆在不同行车过程中图像的清晰度,一方面保障了行车记录结果的精准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体现了摄像头在拍摄时的灵活性,提高了行车记录仪的记录效果。
4、本发明在摄像设备管理子系统,通过对摄像头拍摄画面质量的分析,反映了摄像头的对应的镜头状态,同时通过摄像头处理终端对镜头外部灰尘浓度过高的模糊摄像头进行自动清洗,对镜头内部异常的模糊摄像头启动摄像头维修预警指令,解决了当前技术没有对摄像头的状态进行分析的问题,有效的保障了对摄像头拍摄画面的质量,增加了摄像头的拍摄效果,同时大大的提高了摄像头拍摄异常的处理效率和预警效率,从而保证了摄像头行车记录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系统各子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摄像成品处理子系统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摄像模式选择子系统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摄像设备管理子系统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系统,该系统包括摄像成品处理子系统、摄像模式选择子系统和摄像设备管理子系统。
基于图1所示,摄像成品处理子系统与摄像设备管理子系统连接。
请参照图2所示,摄像成品处理子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和图像拼接处理模块。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通过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按照预设拍摄时间间隔对其拍摄区域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图像,从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图像中提取图像属性信息,并将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按照预设顺序进行编号,表示为1,2,...,i,...,n。
图像拼接处理模块用于对目标车辆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画面进行拼接,得到目标车辆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全景图像,并进行后台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拼接处理模块中对目标车辆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画面进行拼接,具体拼接过程如下:获取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图像获取对应的属性信息,其中,属性信息包括亮度、像素、饱和度和色度,并对各拍摄时间点进行编号,表示为1,2,...,j,...,m。
将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图像获取对应的属性信息进行均值处理,将处理后的各拍摄时间点摄像头对应的属性信息作为图像调控信息,并对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图像按照图像调控信息进行对应调控。
当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图像完成图像调控后,通过图像拼接技术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图像进行拼接重构,从而得到目标车辆在各拍摄时间点的全景图像。
上述中,将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图像获取对应的属性信息进行均值处理,具体处理过程如下:根据计算公式
Figure 307529DEST_PATH_IMAGE024
,获得各拍摄时间点摄像头拍摄图像对应的平均亮度
Figure 375979DEST_PATH_IMAGE025
,其中
Figure 468831DEST_PATH_IMAGE026
表示为第i个摄像头在第j个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图像的亮度,i为各摄像头对应的编号,i=1,2......n,j为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编号,j=1,2......m。
根据计算公式
Figure 255521DEST_PATH_IMAGE027
,获得各拍摄时间点摄像头拍摄图像对应的平均像素
Figure 974079DEST_PATH_IMAGE028
,其中
Figure 411882DEST_PATH_IMAGE029
表示为第i个摄像头在第j个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图像的像素。
根据计算公式
Figure 924903DEST_PATH_IMAGE030
,获得各拍摄时间点摄像头拍摄图像对应的平均饱和度
Figure 464469DEST_PATH_IMAGE031
,其中
Figure 468940DEST_PATH_IMAGE032
表示为第i个摄像头在第j个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图像的饱和度。
根据计算公式
Figure 777562DEST_PATH_IMAGE033
,获得各拍摄时间点摄像头拍摄图像对应的平均色度
Figure 727064DEST_PATH_IMAGE034
,其中
Figure 488346DEST_PATH_IMAGE035
表示为第i个摄像头在第j个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图像的色度。
请参照图3所示,摄像模式选择子系统包括环境图像采集模块、摄影模式选择模块和云储存平台。
基于图3所示,摄影模式选择模块分别与环境图像采集模块和云储存平台连接。
环境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通过目标车辆中环境采集摄像头进行拍摄环境图像采集,并将其发送至摄影模式选择模块。
摄影模式选择模块用于将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采集的拍摄环境图像与云存储平台中储存的各拍摄模式下对应的环境特征图像进行对比,筛选得出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分别对应的拍摄模式类型。
进一步地,拍摄模式包括白天拍摄模式和夜晚拍摄模式,其中,白天拍摄模式包括晴天拍摄模式、阴天拍摄模式和雨天拍摄模式,夜晚拍摄模式包括正常拍摄模式和雨天拍摄模式。
所述云储存平台用于储存各拍摄模式下对应的环境特征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目标车辆各摄像头对应的环境信息进行分析,进而根据摄像头在不同的环境下选择对应的拍摄模式,解决了当前技术无法根据摄像头拍摄环境进行针对性拍摄模式选取的问题,实现了车辆在不同拍摄模式下的全景图像记录,体现了行车记录仪拍摄模式选择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够真实的记录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行驶状况,保证了行车记录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有利于提高行车记录仪的全景图像的质量,同时增加驾驶人员在使用行车记录仪时的体验感。
请参照图4所示,摄像设备管理子系统包括车辆基本信息获取模块、摄像焦距调节分析与处理模块、拍摄质量分析与处理模块和摄像头处理终端。
基于图4所示,车辆基本信息获取模块与摄像焦距调节分析与处理模块连接,拍摄质量分析和处理模块和摄像头处理终端连接。
车辆基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各摄像头在隧道内对应的拍摄区域位置,进而获取目标车辆各摄像头对应的拍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隧道作为封闭行驶路段,与正常行驶路段不同,因此需要对车辆在隧道内行驶时进行焦距调节。
进一步地,获取目标车辆各摄像头对应的拍摄信息,具体获取过程如下:基于目标车辆各摄像头在隧道内对应的拍摄区域位置,进而在拍摄区域内进行拍摄点布设,提取各摄像头在隧道内拍摄区域中各拍摄点对应的位置,获取各摄像头对应的布设位置,进而获取各摄像头布设位置与其在隧道内拍摄区域中各拍摄点对应的位置之间的距离,由此将其记为拍摄距离,从各摄像头对应的各拍摄距离中筛选出最大拍摄距离,并作为各摄像头对应的拍摄信息。
摄像焦距调节分析与处理模块用于对目标车辆各摄像头对应的拍摄信息进行分析,确认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对应的摄像焦距调节状态和各需要调节摄像头对应的摄像调节焦距。
进一步地,摄像焦距调节分析与处理模块中确认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分别对应的摄像焦距调节状态和各需要调节摄像头对应的摄像调节焦距,具体确认过程如下:从目标车辆各摄像头对应的拍摄信息中提取各摄像头对应的最大拍摄距离,并标记为
Figure 797974DEST_PATH_IMAGE036
将各摄像头对应的最大拍摄距离代入计算公式
Figure 695522DEST_PATH_IMAGE037
中,得到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对应的摄像焦距调节影响系数
Figure 81504DEST_PATH_IMAGE038
,其中
Figure 815236DEST_PATH_IMAGE039
为设定的摄像头对应的标准拍摄距离,
Figure 679287DEST_PATH_IMAGE040
为设定的摄像焦距调节影响因子。
将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对应的摄像焦距调节影响系数和设定的标准摄像焦距调节影响系数对比,若某摄像头对应的摄像焦距调节影响系数大于或者等于标准摄像焦距调节影响系数,则判定该摄像头对应焦距的调节状态为需要调节,反之则判定该摄像头对应焦距的调节状态为无需调节。
统计需要调节的摄像头数目,将各需要调节的摄像头对应的摄像焦距调节影响系数与设定的各标准摄像焦距对应的摄像焦距调节影响系数范围进行对比,筛选得出各需调节摄像头对应的标准摄像焦距,并作为各需调节摄像头对应的摄像调节焦距。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摄像头中拍摄物体距离越远,拍摄越不清晰,当前通过根据摄像头的最远拍摄距离进行焦距调控和分析,不仅保障了最远距离区域拍摄清晰度,同时还中和了最近距离拍摄区域的尺寸问题,最大程度上提高了摄像头的拍摄效果和拍摄图像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车辆中各摄像头对应的拍摄信息进行分析,进而确认车辆中各摄像头分别对应的摄像焦距调节状态和各需要调节摄像头对应的摄像调节焦距,解决了当前技术不能根据具体行车过程的状态进行摄像头焦距调节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车辆在不同行车过程中图像的清晰度,一方面保障了行车记录结果的精准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体现了摄像头在拍摄时的灵活性,提高了行车记录仪的记录效果。
拍摄质量分析与处理模块用于对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内拍摄图像对应的属性信息进行分析,得到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对应的镜头模糊评估系数,进而确认目标车辆对应的模糊摄像头数目,启动各模糊摄像头对应的环境采集终端,对各模糊摄像头对应的灰尘浓度进行采集,由此确认各模糊摄像头对应的模糊类型。
进一步地,对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内拍摄图像对应的属性信息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将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图像的亮度、像素、饱和度和色度代入计算公式
Figure 696922DEST_PATH_IMAGE041
中,获得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分别对应的镜头模糊评估系数
Figure 237493DEST_PATH_IMAGE042
,其中
Figure 707789DEST_PATH_IMAGE043
Figure 375531DEST_PATH_IMAGE044
Figure 995475DEST_PATH_IMAGE045
Figure 457680DEST_PATH_IMAGE046
分别表示为第i个摄像头在第j个拍摄时间点对应拍摄图像的亮度、像素、饱和度、色度,
Figure 415272DEST_PATH_IMAGE047
Figure 621125DEST_PATH_IMAGE048
Figure 597040DEST_PATH_IMAGE049
Figure 495726DEST_PATH_IMAGE050
分别为设定的图像标准亮度、像素、饱和度、色度,
Figure 940614DEST_PATH_IMAGE051
Figure 435311DEST_PATH_IMAGE052
Figure 547624DEST_PATH_IMAGE053
Figure 86053DEST_PATH_IMAGE054
分别为设定许可的图像亮度差、像素差、饱和度差、色度差,
Figure 267504DEST_PATH_IMAGE055
Figure 815160DEST_PATH_IMAGE056
Figure 516400DEST_PATH_IMAGE057
Figure 528129DEST_PATH_IMAGE058
分别为设定的目标车辆中摄像头对应拍摄图像亮度、像素、饱和度、色度对应的权重因子。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摄像头对应拍摄图像中亮度差、像素差、饱和度差和色度差与其许可差值之间的比值越大,则表明拍摄图像越模糊,拍摄图像效果越差。
进一步地,确认目标车辆对应的模糊摄像头数目,具体确认过程为:将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对应的镜头模糊评估系数与设定的标准镜头模糊评估系数进行对比,若某摄像头对应的镜头模糊评估系数大于标准镜头模糊评估系数,则判定该摄像头为模糊摄像头,以此方式得到目标车辆对应的模糊摄像头数目。
进一步地,环境采集终端为灰尘浓度传感器,其用于对摄像头布设位置内对应的灰尘浓度进行采集。
进一步地,确认各模糊摄像头对应的模糊类型,具体确认过程如下:获取各模糊摄像头布设位置内对应的灰尘浓度,将各模糊摄像头布设位置内对应的灰尘浓度与设定的摄像头布设位置内许可灰尘浓度进行对比,若某模糊摄像头位置的灰尘浓度大于或者等于设定的摄像头布设位置内许可灰尘浓度,则判定该模糊摄像头对应的模糊类型为镜头外部灰尘浓度过高。
若某模糊摄像头位置的灰尘浓度小于设定的摄像头位置许可灰尘浓度,则判定该模糊摄像头对应的模糊类型为镜头内部异常,以此方式获得目标车辆各模糊摄像头对应的模糊类型。
摄像头处理终端用于对各模糊摄像头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摄像头处理终端用于对各模糊摄像头进行处理,具体处理过程为:获取目标车辆各模糊摄像头对应的模糊类型,若目标车辆某模糊摄像头对应的模糊类型为镜头外部灰尘浓度过高,启动摄像头清洗指令,对该模糊摄像头进行自动清洗。
若目标车辆某模糊摄像头对应的模糊类型为镜头内部异常,启动摄像头维修预警指令,并进行预警,以此分别对各模糊摄像头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摄像头拍摄画面质量的分析,反映了摄像头的对应的镜头状态,同时通过摄像头处理终端对镜头外部灰尘浓度过高的模糊摄像头进行自动清洗,对镜头内部异常的模糊摄像头启动摄像头维修预警指令,解决了当前技术没有对摄像头的状态进行分析的问题,有效的保障了对摄像头拍摄画面的质量,增加了摄像头的拍摄效果,同时大大的提高了摄像头拍摄异常的处理效率和预警效率,从而保证了摄像头行车记录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立摄像成品处理子系统、摄像模式选择子系统、摄像设备管理子系统,对目标车辆各摄像头拍摄图像质量、各摄像头对应的拍摄模式和各摄像头对应的拍摄焦距进行分析,同时对各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生成目标车辆对应的全景图像,有效的解决了当前技术仅通过对图像进行畸变矫正、拼接等初步处理的问题,实现了采集图像的深度分析,为后续全景图像的生成效果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幅度提升了后续全景图像与实际环境的贴合性,并且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为驾驶员提供可靠的行车证据。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摄像成品处理子系统、摄像模式选择子系统和摄像设备管理子系统;
所述摄像成品处理子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和图像拼接处理模块;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通过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按照预设拍摄时间间隔对其拍摄区域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图像,从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内拍摄图像提取对应的属性信息,并将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按照预设顺序进行编号,表示为1,2,...,i,...,n;
所述图像拼接处理模块用于对目标车辆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画面进行拼接,得到目标车辆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全景图像,并进行后台显示;
所述摄像模式选择子系统包括环境图像采集模块、摄影模式选择模块和云储存平台;
所述环境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通过目标车辆中环境采集摄像头进行拍摄环境图像采集,并将其发送至摄影模式选择模块;
所述摄影模式选择模块用于将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采集的拍摄环境图像与云存储平台中储存的各拍摄模式下对应的环境特征图像进行对比,筛选得出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分别对应的拍摄模式类型;
所述云储存平台用于储存各拍摄模式下对应的环境特征图像;
所述摄像设备管理子系统包括车辆基本信息获取模块、摄像焦距调节分析与处理模块、拍摄质量分析与处理模块和摄像头处理终端;
所述车辆基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各摄像头在隧道内对应的拍摄区域位置,进而获取目标车辆各摄像头对应的拍摄信息;
所述摄像焦距调节分析与处理模块用于对目标车辆各摄像头对应的拍摄信息进行分析,确认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对应的摄像焦距调节状态和各需要调节摄像头对应的摄像调节焦距;
所述拍摄质量分析与处理模块用于对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内拍摄图像对应的属性信息进行分析,得到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对应的镜头模糊评估系数,进而确认目标车辆对应的模糊摄像头数目,启动各模糊摄像头对应的环境采集终端,对各模糊摄像头对应的灰尘浓度进行采集,由此确认各模糊摄像头对应的模糊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拼接处理模块中对目标车辆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画面进行拼接,具体拼接过程如下:
获取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内拍摄图像对应的属性信息,其中,属性信息包括亮度、像素、饱和度和色度,并对各拍摄时间点进行编号,表示为1,2,...,j,...,m;
将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内拍摄图像对应的属性信息进行均值处理,将处理后的各拍摄时间点摄像头对应的属性信息作为图像调控信息,并将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图像按照图像调控信息进行对应调控;
当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图像完成图像调控后,通过图像拼接技术对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图像进行拼接重构,从而得到目标车辆在各拍摄时间点的全景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模式包括白天拍摄模式和夜晚拍摄模式,其中,白天拍摄模式包括晴天拍摄模式、阴天拍摄模式和雨天拍摄模式,夜晚拍摄模式包括正常拍摄模式和雨天拍摄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车辆各摄像头对应的拍摄信息,具体获取过程如下:
基于目标车辆各摄像头在隧道内对应的拍摄区域位置,进而在拍摄区域内进行拍摄点布设,提取各摄像头在隧道内拍摄区域中各拍摄点对应的位置,获取各摄像头对应的布设位置,进而获取各摄像头布设位置与其在隧道内拍摄区域中各拍摄点对应的位置之间的距离,由此将其记为拍摄距离,从各摄像头对应的各拍摄距离中筛选出最大拍摄距离,并作为各摄像头对应的拍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焦距调节分析与处理模块中确认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分别对应的摄像焦距调节状态和各需要调节摄像头对应的摄像调节焦距,具体确认过程如下:
从目标车辆各摄像头对应的拍摄信息中提取各摄像头对应的最大拍摄距离,并标记为
Figure 633385DEST_PATH_IMAGE001
将各摄像头对应的最大拍摄距离代入计算公式
Figure 845186DEST_PATH_IMAGE002
中,得到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对应的摄像焦距调节影响系数
Figure 681555DEST_PATH_IMAGE003
,其中i为各摄像头对应的编号,i=1,2,......n,
Figure 906869DEST_PATH_IMAGE004
为设定的摄像头对应的标准拍摄距离,
Figure 119676DEST_PATH_IMAGE005
为设定的摄像焦距调节影响因子;
将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对应的摄像焦距调节影响系数和设定的标准摄像焦距调节影响系数对比,若某摄像头对应的摄像焦距调节影响系数大于或者等于标准摄像焦距调节影响系数,则判定该摄像头对应焦距的调节状态为需要调节,反之则判定该摄像头对应焦距的调节状态为无需调节;
统计需要调节的摄像头数目,将各需要调节的摄像头对应的摄像焦距调节影响系数与设定的各标准摄像焦距对应的摄像焦距调节影响系数范围进行对比,筛选得出各需调节摄像头对应的标准摄像焦距,并作为各需调节摄像头对应的摄像调节焦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内拍摄图像对应的属性信息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将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对应拍摄区域在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拍摄图像的亮度、像素、饱和度和色度代入计算公式
Figure 231988DEST_PATH_IMAGE006
中,获得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分别对应的镜头模糊评估系数
Figure 518220DEST_PATH_IMAGE007
,其中
Figure 919245DEST_PATH_IMAGE008
Figure 185010DEST_PATH_IMAGE009
Figure 417408DEST_PATH_IMAGE010
Figure 346312DEST_PATH_IMAGE011
分别表示为第i个摄像头在第j个拍摄时间点对应拍摄图像的亮度、像素、饱和度、色度,j为各拍摄时间点对应的编号,j=1,2,......m,
Figure 31372DEST_PATH_IMAGE012
Figure 851560DEST_PATH_IMAGE013
Figure 187732DEST_PATH_IMAGE014
Figure 802384DEST_PATH_IMAGE015
分别为设定的图像标准亮度、像素、饱和度、色度,
Figure 660226DEST_PATH_IMAGE016
Figure 80843DEST_PATH_IMAGE017
Figure 756675DEST_PATH_IMAGE018
Figure 57075DEST_PATH_IMAGE019
分别为设定许可的图像亮度差、像素差、饱和度差、色度差,
Figure 654409DEST_PATH_IMAGE020
Figure 613138DEST_PATH_IMAGE021
Figure 363051DEST_PATH_IMAGE022
Figure 585085DEST_PATH_IMAGE023
分别为设定的目标车辆中摄像头对应拍摄图像亮度、像素、饱和度、色度对应的权重因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目标车辆对应的模糊摄像头数目,具体确认过程为:
将目标车辆中各摄像头对应的镜头模糊评估系数与设定的标准镜头模糊评估系数进行对比,若某摄像头对应的镜头模糊评估系数大于标准镜头模糊评估系数,则判定该摄像头为模糊摄像头,以此方式得到目标车辆对应的模糊摄像头数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采集终端为灰尘浓度传感器,其用于对摄像头布设位置内对应的灰尘浓度进行采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各模糊摄像头对应的模糊类型,具体确认过程如下:
获取各模糊摄像头布设位置内对应的灰尘浓度,将各模糊摄像头布设位置内对应的灰尘浓度与设定的摄像头布设位置内许可灰尘浓度进行对比,若某模糊摄像头位置的灰尘浓度大于或者等于设定的摄像头布设位置内许可灰尘浓度,则判定该模糊摄像头对应的模糊类型为镜头外部灰尘浓度过高;
若某模糊摄像头位置的灰尘浓度小于设定的摄像头位置许可灰尘浓度,则判定该模糊摄像头对应的模糊类型为镜头内部异常,以此方式获得目标车辆各模糊摄像头对应的模糊类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处理终端用于对各模糊摄像头进行处理,具体处理过程为:
获取目标车辆各模糊摄像头对应的模糊类型,若目标车辆某模糊摄像头对应的模糊类型为镜头外部灰尘浓度过高,启动摄像头清洗指令,对该模糊摄像头进行自动清洗;
若目标车辆某模糊摄像头对应的模糊类型为镜头内部异常,启动摄像头维修预警指令,并进行预警,以此分别对各模糊摄像头进行处理。
CN202210677785.0A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系统 Active CN1147859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7785.0A CN114785960B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7785.0A CN114785960B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5960A true CN114785960A (zh) 2022-07-22
CN114785960B CN114785960B (zh) 2022-09-02

Family

ID=82422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7785.0A Active CN114785960B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8596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0623A (zh) * 2022-06-30 2022-07-29 鲁冉光电(微山)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摄像头成像质量检测方法
CN115239724A (zh) * 2022-09-22 2022-10-25 鹰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360度全景环视拼接图像分析评价方法
CN115358576A (zh) * 2022-08-18 2022-11-18 武汉奥恒翱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ps定位的车辆调派智能服务平台
CN116797943A (zh) * 2022-11-28 2023-09-22 佩齐睿鸿文化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图片资源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7041533A (zh) * 2023-10-08 2023-11-10 深圳市磐锋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分析的手机摄像模组故障检测系统
CN117455792A (zh) * 2023-12-25 2024-01-26 武汉车凌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内置360度全景影像合成处理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43121A (ja) * 2012-08-24 2014-03-13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車載カメラ装置
CN104331949A (zh) * 2014-10-28 2015-02-04 厦门大学 行车记录仪
CN105807386A (zh) * 2016-05-27 2016-07-2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镜头安装的方法、设备、及终端
CN108234879A (zh) * 2018-02-02 2018-06-29 成都西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滑动变焦视频的方法和装置
CN108989654A (zh) * 2017-06-05 2018-1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拍摄指导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79090A (zh) * 2017-12-22 2019-03-1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无人机、遥控设备以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CN109819169A (zh) * 2019-02-13 2019-05-28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全景拍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210899299U (zh) * 2019-11-19 2020-06-30 郑州海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监控系统
CN111741228A (zh) * 2020-06-30 2020-10-02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图像的曝光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2422830A (zh) * 2020-11-19 2021-02-26 湖北亿咖通科技有限公司 获取车辆全景图像的方法及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422888A (zh) * 2021-01-04 2021-09-21 祁克忠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小区监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43121A (ja) * 2012-08-24 2014-03-13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車載カメラ装置
CN104331949A (zh) * 2014-10-28 2015-02-04 厦门大学 行车记录仪
CN105807386A (zh) * 2016-05-27 2016-07-2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镜头安装的方法、设备、及终端
CN108989654A (zh) * 2017-06-05 2018-1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拍摄指导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79090A (zh) * 2017-12-22 2019-03-1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无人机、遥控设备以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CN108234879A (zh) * 2018-02-02 2018-06-29 成都西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滑动变焦视频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19169A (zh) * 2019-02-13 2019-05-28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全景拍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210899299U (zh) * 2019-11-19 2020-06-30 郑州海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监控系统
CN111741228A (zh) * 2020-06-30 2020-10-02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图像的曝光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2422830A (zh) * 2020-11-19 2021-02-26 湖北亿咖通科技有限公司 获取车辆全景图像的方法及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422888A (zh) * 2021-01-04 2021-09-21 祁克忠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小区监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健: "万东500mA X线机故障一例", 《医疗装备》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0623A (zh) * 2022-06-30 2022-07-29 鲁冉光电(微山)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摄像头成像质量检测方法
CN115358576A (zh) * 2022-08-18 2022-11-18 武汉奥恒翱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ps定位的车辆调派智能服务平台
CN115239724A (zh) * 2022-09-22 2022-10-25 鹰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360度全景环视拼接图像分析评价方法
CN115239724B (zh) * 2022-09-22 2022-11-22 鹰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360度全景环视拼接图像分析评价方法
CN116797943A (zh) * 2022-11-28 2023-09-22 佩齐睿鸿文化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图片资源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797943B (zh) * 2022-11-28 2024-04-26 山西税源财税法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图片资源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7041533A (zh) * 2023-10-08 2023-11-10 深圳市磐锋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分析的手机摄像模组故障检测系统
CN117041533B (zh) * 2023-10-08 2023-12-12 深圳市磐锋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分析的手机摄像模组故障检测系统
CN117455792A (zh) * 2023-12-25 2024-01-26 武汉车凌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内置360度全景影像合成处理方法
CN117455792B (zh) * 2023-12-25 2024-03-22 武汉车凌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内置360度全景影像合成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5960B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85960B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360度全景行车记录仪系统
CN101246541B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方法、图像拾取设备
CN109636754B (zh)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极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
US20210110188A1 (en) Stereo imaging device
CN107798652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8012080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029921A1 (zh) 一种监控方法与装置
CN108052910A (zh) 一种车辆全景成像系统的自动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5982718B2 (ja) 画像霧除去装置及び画像霧除去方法
CN108401154B (zh) 一种图像曝光度无参考质量评价方法
CN110536068A (zh) 对焦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48097A (zh) 追焦方法、装置、终端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00965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0099268B (zh) 色彩自然匹配与显示区自然融合的盲区透视化显示方法
CN109523491A (zh) 用于环视辅助泊车的环视光照均一化方法和装置
CN112217988B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光伏相机运动模糊自适应调整方法与系统
CN114697528A (zh) 图像处理器、电子设备及对焦控制方法
CN107454319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85945A (zh) 对焦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578662A (zh) 无人机前端图像处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US2010003448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 digital image signal, and a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recorded thereon a program for executing the method
CN114339062A (zh) 一种提升特定区域图像清晰度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758714A (zh) 智能型图像处理闭路电视摄像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2954309A (zh) 一种基于ar-hud增强现实在车载对目标跟踪效果的试验方法
KR101697211B1 (ko) 영상 인식 장치, 인터랙션과 영상 인식 기반의 주차 공간 정보 제공 방법과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360 degree panoramic driving recorder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02

Pledgee: Shenzhen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ingdi Sub branch

Pledgor: EAGLE DRIVE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