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4804A - 一种电力系统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系统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84804A
CN114784804A CN202210583065.8A CN202210583065A CN114784804A CN 114784804 A CN114784804 A CN 114784804A CN 202210583065 A CN202210583065 A CN 202210583065A CN 114784804 A CN114784804 A CN 114784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active
power
determining
power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830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华
谢明磊
潘文博
韩金尅
曹德发
廖明
李灵勇
李延宾
潘旭扬
陈智明
罗海波
陈铁森
罗威
魏存良
黄群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Mei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Mei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Mei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8306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848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84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48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10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systems management focussing at grid-level, e.g. load flow analysis, node profile computation, meshed network optimisation, active network management or spinning reserv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电力系统在基态下的拓扑结构和量测数据;根据拓扑结构和量测数据确定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确定拓扑结构变化时各非故障支路的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根据各非故障支路的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对应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和对应支路在基态下的初始有功功率,确定拓扑结构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根据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和拓扑结构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对电力系统进行稳态运行分析。本实施例通过对有功潮流进行计算,可用于潮流追踪损耗分摊,可预测线路故障后出现过载的情况和预估线路故障的严重程度等。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系统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计算之一是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也是电力系统其他分析计算的基础。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及系统接线方式确定整个电力系统各部分的运行状态。在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方式的研究中,都需要利用潮流计算来定量地分析比较供电方案或运行方式的合理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传统的潮流计算是基于确定性潮流方程,忽略了潮流方程中节点注入功率和负荷时变等不确定性,已不适用于含有大规模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潮流分析。此外,当电网的量测配置不足,冗余度较低时,难以满足可观测性的要求;采集系统中的电网数据量大但数据质量不高,异常数据和缺失数据较多;电力公司常常设置大量的伪量测和虚拟量测,这些量测精度较低,不能根据电网及用户负荷的变化自动调整更新。
潮流转移是引发连锁故障及大停电的原因之一,研究如何利用潮流转移快速准确地分析多重故障具有重大意义。对于稳态潮流计算问题,可采用交流潮流计算分析,但计算量大。有研究采用逐一开断法计算线路开断的转移系数,但计算速度较慢,若用在组合故障潮流转移估算时,精度难以保证。基于补偿法提出了单条和多条支路开断时潮流转移因子的计算方法,但该方法计算较麻烦,因此,如何有效对电力系统进行稳态运行分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对电力系统进行稳态运行分析。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分析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在基态下的拓扑结构和量测数据;
根据所述拓扑结构和量测数据确定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
确定拓扑结构变化时各非故障支路的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根据各非故障支路的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对应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和对应支路在基态下的初始有功功率,确定拓扑结构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
根据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和拓扑结构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对电力系统进行稳态运行分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分析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力系统在基态下的拓扑结构和量测数据;
潮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拓扑结构和量测数据确定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
分布因子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拓扑结构变化时各非故障支路的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根据各非故障支路的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对应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和对应支路在基态下的初始有功功率,确定拓扑结构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
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和拓扑结构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对电力系统进行稳态运行分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力系统分析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力系统分析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网拓扑结构或注入功率发生变化时,进行快速的有功潮流计算,可用于潮流追踪损耗分摊,以及可预测线路故障后出现过载的情况,预估故障的严重程度等。同时提高了对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有效性。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电力系统分析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分析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电力系统进行分析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一种电力系统分析装置来执行,该一种电力系统分析装置可以采用硬件和/或软件的形式实现,该一种电力系统分析装置可集成配置于电子设备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10、获取电力系统在基态下的拓扑结构和量测数据。
其中,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可以指电力系统网络模型中各个设备及其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获取一个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就是获取表示该电力系统网络模型的数据结构的集合;量测数据可以包括支路电流、电压和有功功率等;基态可以是指量测数据异常前一刻的状态,表现为正常的量测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拓扑结构和量测数据是根据电网公用信息模型(CIM)数据以及电网实时SCADA数据获取的。其中,电网CIM模型数据描述了整个电网的各电气元件的静态连接关系以及各电气元件的参数属性;SCADA系统中记录了实时的电网运行参数,包括电气元件的电压、电流等属性。将CIM模型数据与SCADA数据相融合,进行拓扑分析,则可以分析出电网的拓扑结构和量测数据。
S120、根据拓扑结构和量测数据确定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
其中,路支路为电路中能通过同一电流的每个分支.,它分为有源支路(支路中含有电源)和无源支路.。在电路中支路为单个电路元件或是若干个电路元件的串联,构成的一个分支,一个分支上流经的是同一个电流,电路中每个分支都称作支路。注入功率可以包括发电和负荷节点的有功注入,在电力系统分析中可以将系统的发电当成正的有功注入,将负荷当成负的有功注入;有功潮流转移量可以是指发生注入功率变化时在支路上产生的转移有功潮流和发生拓扑变化时在支路上产生的转移有功潮流,进一步的,拓扑变化可以是指电力系统在N-1运行方式前后发生的拓扑变化,其中,N-1运行方式可以是指电力系统的N个元件中的任一独立元件(发电机、输电线路、变压器等)发生故障而被切除后,不会造成因其他线路过负荷跳闸而导致用户停电,不破坏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不出现电压崩溃等事故。
本实施例中,由于考虑到了电力系统有功的分布情况,当电网拓扑结构或注入功率发生变化时,会快速进行有功潮流计算,潮流计算可用于潮流追踪损耗分摊、可预测线路故障后出现过载的情况以及预估故障的严重程度等。其中,潮流追踪损耗分摊可用于对发电报价网损修正系数的计算。
示例性地,S120可以包括:根据拓扑结构和量测数据确定基态网络支路导纳矩阵和节点阻抗矩阵;根据基态网络支路导纳矩阵和节点阻抗矩阵确定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
其中,节点导纳矩阵和节点阻抗矩阵是既包含网络元件参数又包含元件的连接关系的矩阵,其用于描述电力系统网络模型。
示例性地,根据拓扑结构和量测数据确定基态网络支路导纳矩阵和节点阻抗矩阵可以包括:根据支路电流列向量和支路电压列向量确定基态网络支路导纳矩阵;根据基态网络支路导纳矩阵和节点关联矩阵确定节点导纳矩阵,根据节点导纳矩阵获取节点阻抗矩阵。
示例性地,根据基态网络支路导纳矩阵和节点阻抗矩阵确定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可以包括:根据基态网络支路导纳矩阵和节点阻抗矩阵确定注入功率变化时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根据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和节点注入功率变化向量,确定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
其中,节点注入功率变化向量为在节点注入功率变化时各个节点的有功功率变化量。
S130、确定拓扑结构变化时各非故障支路的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根据各非故障支路的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对应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和对应支路在基态下的初始有功功率,确定拓扑结构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
其中,非故障支路可以是断开支路的网络端口或各非端口支路的网络端口。
示例性地,确定拓扑结构变化时各非故障支路的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可以包括:获取注入功率变化时断开支路的网络端口与各未断开支路的网络端口之间的互阻抗;获取注入功率变化时断开支路的自阻抗;获取注入功率变化时各未断开支路的阻抗;获取注入功率变化时断开支路的阻抗;根据互阻抗、自阻抗、各未断开支路的阻抗和断开支路的阻抗,确定拓扑结构变化时各未断开支路的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
S140、根据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和拓扑结构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对电力系统进行稳态运行分析。
示例性地,S140可以包括:根据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拓扑结构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和基态下对应支路的初始有功功率,生成单一支路有功潮流;根据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进行对应支路的稳态运行状态。
示例性地,根据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进行对应支路的稳态运行状态可以包括:根据单一支路有功潮流确定对应支路的输电损耗分摊信息;或者,根据单一支路有功潮流预测线路过载时的故障严重程度。
本实施例通过网拓扑结构或注入功率发生变化时,进行快速的有功潮流计算,可用于潮流追踪损耗分摊,以及可预测线路故障后出现过载的情况,预估故障的严重程度等。同时根据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和拓扑结构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对电力系统进行稳态运行分析,提高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分析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对有功潮流进行了具体的计算。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10、获取电力系统在基态下的拓扑结构和量测数据。
本实施例中将电力系统网络支路总数设置为L,拓扑节点总数设置为N。
S220、根据支路电流列向量和支路电压列向量确定基态网络支路导纳矩阵;根据基态网络支路导纳矩阵和节点关联矩阵确定节点导纳矩阵,根据节点导纳矩阵获取节点阻抗矩阵。
本实施例中根据支路基本方程计算支路导纳矩阵YL;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IL=YLVL
其中,IL为支路电流列向量;VL为支路电压列向量。
进一步的,计算电力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X,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Y=AYLAT
其中,A为节点关联矩阵。AT为节点关联矩阵的转置矩阵。进一步的,由Y可以获取节点阻抗矩阵X。
S230、根据基态网络支路导纳矩阵和节点阻抗矩阵确定注入功率变化时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根据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和节点注入功率变化向量,确定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
本实施例中将同时发生注入功率变化和拓扑变化时,在支路转移的有功潮流为ΔP;将发生注入功率变化时在支路上产生的转移有功潮流设置为ΔPZ;将发生拓扑变化时在支路上产生的转移有功潮流设置为ΔPT;具体的,在计算ΔPZ时;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ΔPZ=FZΔP0
其中,ΔP0为节点注入功率变化向量;
Figure BDA0003662436510000081
具体的,将注入功率变化时的支路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设置为FZ;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FZ=YLMTX(IN-KNEN);
其中,MT为节点-支路关联矩阵;IN为单位对角矩阵;KN为由kn组成的列向量;kn为有功注入节点的承担功率分配权值;EN为全为1的行向量。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有功潮流的计算不涉及计算收敛性,且计算只与电力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参数相关,并不受运行方式改变的影响。
S240、获取注入功率变化时断开支路的网络端口与各未断开支路的网络端口之间的互阻抗;获取注入功率变化时断开支路的自阻抗;获取注入功率变化时各未断开支路的阻抗;获取注入功率变化时断开支路的阻抗;根据互阻抗、自阻抗、各未断开支路的阻抗和断开支路的阻抗,确定拓扑结构变化时各未断开支路的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
本实施例中将断开支路设置为h;即,电力系统N-1方式,并以支路l为例,利用如下公式计算其功潮流转移量:
Figure BDA0003662436510000091
其中,
Figure BDA0003662436510000092
为基态下的支路l的初始有功功率;FTl为断开支路h后,支路l的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ΔPZl为发生注入功率变化时支路l的转移有功潮流。
进一步的,通过如下计算公式对FTl进行计算:
Figure BDA0003662436510000093
其中,
Figure BDA0003662436510000094
为在注入功率变化的基础上,网络中端口l和h之间的互阻抗;
Figure BDA0003662436510000095
为在注入功率变化的基础上,网络中h的自阻抗;
Figure BDA0003662436510000096
为在注入功率变化的基础上,支路2的电抗;
Figure BDA0003662436510000097
为在注入功率变化的基础上,支路h的电抗。
S250、根据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拓扑结构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和基态下对应支路的初始有功功率,生成单一支路有功潮流;根据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进行对应支路的稳态运行状态。
本实施例中,将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和拓扑结构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设置为P′;根据叠加原理,利用如下公式对P′进行计算:
P′=P0+FZΔP0+FT(ΔPZ+P0);
其中,P0为基态下的支路初始有功功率;FT为断开支路h后,支路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网拓扑结构或注入功率发生变化时,进行快速的有功潮流计算,可用于潮流追踪损耗分摊,以及可预测线路故障后出现过载的情况,预估故障的严重程度等。通过对有功潮流的计算提高了对电力系统进行稳态分析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310,用于获取电力系统在基态下的拓扑结构和量测数据;
潮流确定模块320,用于根据拓扑结构和量测数据确定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
分布因子确定模块330,用于确定拓扑结构变化时各非故障支路的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根据各非故障支路的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对应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和对应支路在基态下的初始有功功率,确定拓扑结构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
分析模块340,用于根据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和拓扑结构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对电力系统进行稳态运行分析。
可选的,潮流确定模块320包括:
矩阵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拓扑结构和量测数据确定基态网络支路导纳矩阵和节点阻抗矩阵;
有功潮流转移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基态网络支路导纳矩阵和节点阻抗矩阵确定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
可选的,矩阵确定单元包括:
向量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支路电流列向量和支路电压列向量确定基态网络支路导纳矩阵;
节点阻抗矩阵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基态网络支路导纳矩阵和节点关联矩阵确定节点导纳矩阵,根据节点导纳矩阵获取节点阻抗矩阵。
可选的,有功潮流转移量确定单元包括:
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基态网络支路导纳矩阵和节点阻抗矩阵确定注入功率变化时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
注入功率变化向量子单元,用于根据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和节点注入功率变化向量,确定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
可选的,分布因子确定模块330包括:
互阻抗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注入功率变化时断开支路的网络端口与各未断开支路的网络端口之间的互阻抗;
自阻抗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注入功率变化时断开支路的自阻抗;
未断开支路的阻抗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注入功率变化时各未断开支路的阻抗;
断开支路的阻抗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注入功率变化时断开支路的阻抗;
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互阻抗、自阻抗、各未断开支路的阻抗和断开支路的阻抗,确定拓扑结构变化时各未断开支路的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
可选的,分析模块340包括:
单一支路有功潮流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拓扑结构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和基态下对应支路的初始有功功率,生成单一支路有功潮流;
状态运行单元,用于根据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进行对应支路的稳态运行状态。
可选的,状态运行单元包括:
输电损耗分摊信息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单一支路有功潮流确定对应支路的输电损耗分摊信息;
或者,故障严重程度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单一支路有功潮流预测线路过载时的故障严重程度。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分析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分析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4
图4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的电子设备10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如头盔、眼镜、手表等)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发明的实现。
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1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1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如只读存储器(ROM)12、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3等,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1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1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3中,还可存储电子设备1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11、ROM 12以及RAM 13通过总线1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5也连接至总线14。
电子设备1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15,包括:输入单元1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1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1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1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19允许电子设备1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处理器1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处理器1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处理器1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一种电力系统分析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电力系统分析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单元1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12和/或通信单元1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电子设备1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13并由处理器1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一种电力系统分析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1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一种电力系统分析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计算机程序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使得计算机程序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计算机程序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备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电子设备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电子设备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电子设备。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区块链网络和互联网。
计算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又称为云计算服务器或云主机,是云计算服务体系中的一项主机产品,以解决了传统物理主机与VPS服务中,存在的管理难度大,业务扩展性弱的缺陷。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明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力系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电力系统在基态下的拓扑结构和量测数据;
根据所述拓扑结构和量测数据确定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
确定拓扑结构变化时各非故障支路的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根据各非故障支路的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对应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和对应支路在基态下的初始有功功率,确定拓扑结构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
根据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和拓扑结构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对电力系统进行稳态运行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拓扑结构和量测数据确定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包括:
根据所述拓扑结构和量测数据确定基态网络支路导纳矩阵和节点阻抗矩阵;
根据所述基态网络支路导纳矩阵和节点阻抗矩阵确定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拓扑结构和量测数据确定基态网络支路导纳矩阵和节点阻抗矩阵,包括:
根据支路电流列向量和支路电压列向量确定基态网络支路导纳矩阵;
根据所述基态网络支路导纳矩阵和节点关联矩阵确定节点导纳矩阵,根据所述节点导纳矩阵获取节点阻抗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态网络支路导纳矩阵和节点阻抗矩阵确定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包括:
根据所述基态网络支路导纳矩阵和节点阻抗矩阵确定注入功率变化时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
根据所述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和节点注入功率变化向量,确定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拓扑结构变化时各非故障支路的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包括:
获取注入功率变化时断开支路的网络端口与各未断开支路的网络端口之间的互阻抗;
获取注入功率变化时断开支路的自阻抗;
获取注入功率变化时各未断开支路的阻抗;
获取注入功率变化时断开支路的阻抗;
根据所述互阻抗、自阻抗、各未断开支路的阻抗和断开支路的阻抗,确定所述拓扑结构变化时各未断开支路的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和拓扑结构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对电力系统进行稳态运行分析,包括:
根据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拓扑结构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和基态下对应支路的初始有功功率,生成单一支路有功潮流;
根据所述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进行对应支路的稳态运行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进行对应支路的稳态运行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单一支路有功潮流确定对应支路的输电损耗分摊信息;
或者,根据所述单一支路有功潮流预测线路过载时的故障严重程度。
8.一种电力系统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力系统在基态下的拓扑结构和量测数据;
潮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拓扑结构和量测数据确定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
分布因子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拓扑结构变化时各非故障支路的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根据各非故障支路的有功潮流转移分布因子、对应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和对应支路在基态下的初始有功功率,确定拓扑结构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
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注入功率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和拓扑结构变化后的单一支路有功潮流转移量,对电力系统进行稳态运行分析。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系统分析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系统分析方法。
CN202210583065.8A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电力系统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7848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83065.8A CN114784804A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电力系统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83065.8A CN114784804A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电力系统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4804A true CN114784804A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08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83065.8A Pending CN114784804A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电力系统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8480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82456A (zh) * 2023-03-03 2023-03-31 浙江浙能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规模电网潮流的电力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82456A (zh) * 2023-03-03 2023-03-31 浙江浙能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规模电网潮流的电力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882456B (zh) * 2023-03-03 2023-05-23 浙江浙能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规模电网潮流的电力控制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79639B (zh) 基于响应的受端电网电压稳定全过程态势评估及防控方法
CN110389282A (zh) 适用于多电源配电线路的精确故障测距方法
CN114784804A (zh) 一种电力系统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esherwani et al. An efficient holomorphic embedded based approach for 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 evaluation
Xiao et al. Design and tests of a super real‐time simulation‐based power system real‐time decision‐making emergency control system
CN113595246B (zh) 微电网状态在线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368588A (zh) 一种电压相序一致性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Khare et al. Optimal PMU placement using matrix modification bas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CN117473384A (zh) 一种电网线路安全约束辨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96635A (zh) 一种配电网参数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Hojabri et al. 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 calculation
Kesherwani et al. Synchrophasor measurement‐based approach for online 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 evaluation
Rocchetta et al. POWER GRID ROBUSTENSS TO SEVERE FAILURES: TOPOLGICAL AND FLOW BASED METRICS COMPARISION
CN113887005B (zh) 一种交直流电力系统仿真建模方法、装置
Song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critical nodes for the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 based on complex networks and unified energy flows
CN117972495A (zh) 台区线损阈值调整方法以及装置
CN115453271A (zh) 一种配电网问题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65814A (zh) 配电线路电压异常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ang et al. Microgrid Cyber-physical modeling and Channel Fault Analysis
Li et al. Identifying key nodes in the power system considering node properties
CN115275988A (zh) 一种日线损异常原因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undarajoo et al.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ased Voltage Stability Online Monitoring Approach for Distributed Generation Integrated Distribution System
CN114841575A (zh) 一种配电项目的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422260A (zh)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状态估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482565A (zh) 一种电源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