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6491A - 用于防治南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及农药杀菌剂 - Google Patents

用于防治南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及农药杀菌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6491A
CN114766491A CN202210536380.5A CN202210536380A CN114766491A CN 114766491 A CN114766491 A CN 114766491A CN 202210536380 A CN202210536380 A CN 202210536380A CN 114766491 A CN114766491 A CN 114766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opicolide
cyazofamid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anthracnose
m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363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
金立
王毅
陈克付
郑向辉
程春平
王政
江川安
罗受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Fengle Agro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Fengle Ag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Fengle Agr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Fengle Ag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363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664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66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64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3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01N43/4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4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501,3-Diazoles; Hydrogenated 1,3-diazol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南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及农药杀菌剂,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活性成分为氟吡菌胺和氰霜唑,通过氟吡菌胺和氰霜唑的复配获得的杀菌组合物对于由瓜类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brevisporum)引起的南瓜炭疽病能够产生增效作用,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并且该杀菌组合物的用量低、成本低,同时副作用低,不会对南瓜安全性和产量等造成影响,具有较大的防治谱。

Description

用于防治南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及农药杀菌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南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还涉及一种含该杀菌组合物的农药杀菌剂。
背景技术
南瓜炭疽病,病原为瓜类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brevisporum),与其他炭疽病原不同,Colletotrichum brevisporum为2018年首次报道并被分离鉴定,其生物学特性及其药剂防治研究尚未进行,目前国内外关于南瓜炭疽病菌研究的报道较少。此种病原可危害南瓜的叶片、叶柄、蔓、果柄和果实,染病初期叶片有黄色水渍状圆形小斑,后小斑逐渐扩展并附有同心轮纹,无论是种植在保护地还是露地,都有可能发病。该病不仅发生在植物生长的苗期至成长期,还发生在南瓜的运输和贮藏阶段。一般田间发病率为5%-20%,产量损失为5%-15%。严重的温室病害发生率可达100%,产量损失可高达50%以上,尤其是南方高温多雨地区,发生时期长,危害严重,扩散极为迅速,难以有效防治。
氟吡菌胺(Fluopicolide),吡唑酰胺类广谱杀菌剂,氰霜唑(Cyazofamid),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二者均广泛应用于蔬菜、果树等作物,用于卵菌门真菌引起的霜霉病、疫病、晚疫病、猝倒病等的重要病害的防控。南瓜炭疽病属半知菌亚门,氟吡菌胺和氰霜唑单剂均对卵菌门真菌活性较高,对半知菌亚门炭疽病原尚无研究,目前国内尚无登记用于该病害的药剂或组合产品,如能将氟吡菌胺与氰霜唑进行组合,继而进行对新病害的防治,作用机理不同于常规药剂,有助于防止和克服害虫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效,具有较高的创新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防治南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由氟吡菌胺和氰霜唑组成,用于防治由瓜类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brevisporum)引起的南瓜炭疽病具有优异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南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活性成分为氟吡菌胺和氰霜唑。
进一步方案,所述杀菌组合物中,氟吡菌胺和氰霜唑的质量比为1:5-5:1。
进一步方案,所述杀菌组合物中,氟吡菌胺和氰霜唑的质量比为1:2-2:1。
进一步方案,所述杀菌组合物中,氟吡菌胺和氰霜唑的质量比为1:1。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南瓜炭疽病的农药杀菌剂,其含有如前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进一步方案,所述农药杀菌剂的剂型为液体制剂。
进一步方案,所述农药杀菌剂还包括功能试剂、溶剂和辅料。
进一步方案,所述农药杀菌剂中,氟吡菌胺的质量为1-25%,氰霜唑的质量为1-35%。
进一步方案,所述农药杀菌剂中,氟吡菌胺的质量为15%,氰霜唑的质量为15%。
进一步方案,所述农药杀菌剂中,以质量百分数计,还包括:1-5%分散剂、1.8-7.5%润湿剂、0.1-1.5%增稠剂、1.0-4%防腐剂、1.0-6.0%抗冻剂以及余量的水。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主要活性成分为氟吡菌胺和氰霜唑组成的杀菌组合物,其对于由瓜类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brevisporum)引起的南瓜炭疽病能够产生增效作用,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且该杀菌组合物的用量低、成本低,同时副作用低,不会对南瓜安全性和产量等造成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南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活性成分为氟吡菌胺和氰霜唑。通过采用氟吡菌胺和氰霜唑进行复配,两者能够产生明显的增效作用,从而针对由瓜类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brevisporum)引起的南瓜炭疽病具有优异的杀菌效果,且较大的防治谱。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所述杀菌组合物中,氟吡菌胺和氰霜唑的质量比为1:5-5:1;进一步优选的,氟吡菌胺和氰霜唑的质量比为1:2-2:1;更优选的,氟吡菌胺和氰霜唑的质量比为1:1。
该杀菌组合物可作为杀菌成分用于制成各种剂型的杀菌剂,从而对南瓜炭疽病产生很好的杀菌效果,且不会对植株正常生长造成影响。
本发明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南瓜炭疽病的农药杀菌剂,其含有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本发明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农药杀菌剂的剂型为液体制剂,优选为悬浮制剂。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农药杀菌剂中,氟吡菌胺的质量为1-25%,氰霜唑的质量为1-35%;优选的,氟吡菌胺的质量为15%,氰霜唑的质量为15%。
可以理解的是,在农药杀菌剂中,除了杀菌组合物,还可以包括本领域中常见的功能试剂、溶剂和辅料等。所述的功能试剂可以为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防腐剂、防冻剂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农药杀菌剂中,以质量百分数计,还包括:1.0-5.0%分散剂、1.8-7.5%润湿剂、0.1-1.5%增稠剂、1.0-4.0%防腐剂、1.0-6.0%抗冻剂以及余量的水。对于功能试剂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定,本领域中常规采用的均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分散剂可以为但不限于木质素磺酸钠;润湿剂可以为但不限于十二烷基硫酸钠等表面活性剂;增稠剂可以为但不限于黄原胶等;防腐剂可以为但不限于苯甲酸钠等,防冻剂可以为但不限于乙二醇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另外,如无特别说明,未具体记载条件或者步骤的方法均为常规方法,所采用的试剂和材料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的的有效成分为氟吡菌胺和氰霜唑,且氟吡菌胺、氰霜唑的质量比为1:5。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的的有效成分为氟吡菌胺和氰霜唑,且氟吡菌胺、氰霜唑的质量比为1:2。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的的有效成分为氟吡菌胺和氰霜唑,且氟吡菌胺、氰霜唑的质量比为1:1。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的的有效成分为氟吡菌胺和氰霜唑,且氟吡菌胺、氰霜唑的质量比为2:1。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的的有效成分为氟吡菌胺和氰霜唑,且氟吡菌胺、氰霜唑的质量比为5: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农药杀菌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其成分如下表1:
表1农药杀菌剂中各组分用量配比
成分名称 含量(%)
氟吡菌胺 5
氰霜唑 25
木质素磺酸钠 1.5
十二烷基硫酸钠 2.8
黄原胶 0.2
苯甲酸钠 1.2
乙二醇 2.3
补足余量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农药杀菌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其成分如下表2:
表2农药杀菌剂中各组分用量配比
成分名称 含量(%)
氟吡菌胺 10
氰霜唑 20
木质素磺酸钠 2.0
十二烷基硫酸钠 3.3
黄原胶 0.5
苯甲酸钠 2.1
乙二醇 2.4
补足余量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农药杀菌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其成分如下表3:
表3农药杀菌剂中各组分用量配比
成分名称 含量(%)
氟吡菌胺 15
氰霜唑 15
木质素磺酸钠 1.1
十二烷基硫酸钠 1.4
黄原胶 0.12
苯甲酸钠 0.75
乙二醇 0.83
补足余量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农药杀菌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其成分如下表4:
表4农药杀菌剂中各组分用量配比
成分名称 含量(%)
氟吡菌胺 20
氰霜唑 10
木质素磺酸钠 4.0
十二烷基硫酸钠 4.3
黄原胶 0.8
苯甲酸钠 2.2
乙二醇 4.0
补足余量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农药杀菌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其成分如下表5:
表5农药杀菌剂中各组分用量配比
成分名称 含量(%)
氟吡菌胺 25
氰霜唑 5
木质素磺酸钠 5.0
十二烷基硫酸钠 6.3
黄原胶 4.0
苯甲酸钠 2.1
乙二醇 3.8
补足余量
测试例1生物活性测试
根据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1156.6-2006,通过测定氟吡菌胺、氰霜唑及其不同质量比例混配对南瓜炭疽病的效果,筛选这两种杀菌剂的最优混合质量比。
南瓜炭疽病(Colletotrichum brevisporum)由安徽丰乐农化有限公司生测室提供;试验药剂为氟吡菌胺原药,97%,采自德州绿霸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氰霜唑原药,94%,采自如东众意化工有限公司;其中,氰霜唑和氟吡菌胺的混合质量比分别为1:5;1:2;1:1;2:1;5:1。具体的配制浓度见表6:
表6杀菌组合物各物质用量配比
Figure BDA0003648415270000061
用水琼脂培养基(pH=7.0)配制分别含下列药剂浓度的带毒平板,并设不加药水琼脂平板作对照,每处理重复3次。采用NY/T1156.6-2006的平皿菌丝生长抑制法。将南瓜炭疽病在水琼脂平板上、25±1℃预培养15d,然后用直径为5mm的打孔器在靠近菌落边缘的同一圆周上打取菌饼(保证同一重复的供试病菌的菌龄相同),并用接种针在无菌条件下将菌饼接种到带毒水琼脂培养基平板中央,菌丝面朝上,置于黑暗下培养。
待对照的菌落边缘接近皿壁时测量菌落直径,求出3次重复的平均值,得出各处理的平均菌落增长直径(=平均菌落直径-5mm)。
采用DPS软件计算单剂及各配比混剂的EC50及95%置信限、EC90及95%置信限,并根据Wadley(1945)方法计算出不同配比下的增效系数SR,以SR值判断药剂混配后的联合作用方式,测试结果见表7。
SR<0.5为拮抗作用;
1.2≥SR≥0.5为相加作用;
SR>1.5为增效作用。
其中:
Figure BDA0003648415270000071
Figure BDA0003648415270000072
Figure BDA0003648415270000073
表7生物活性测试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648415270000074
通过表7中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氰霜唑和氟吡菌胺单剂及其各混合比例对南瓜炭疽病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两个单剂混合后的联合毒力,氰霜唑:氟吡菌胺在试验配比下表现为相加作用和增效作用,其中氰霜唑:氟吡菌胺配比为1:1时表现为增效作用,其增效系数为1.63,EC50为27.448mg/L、EC90为103.300mg/L。
测试例2田间药效试验
取实施例8中的农药杀菌剂用于田间南瓜炭疽病的防治。
1、试验方法
实验地点:合肥长丰县吴山镇。试验田面积6亩,土壤pH值6.6,有机质含量2.0%。试验作物为蜜本南瓜,于2021年3月8日播种。栽培管理按照当地科学的栽培措施进行。试验靶标为炭疽病。施药方法为常规喷雾法,施药时间:2021年5月21日南瓜成株期。采用的各药剂试验用量具体见表8。
表8各药剂试验用量表
Figure BDA0003648415270000081
2、药效计算方法
采用EXCEL计算病指和防效,DPS9.5软件Duncan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其中,病情指数按照公式(1)计算:
Figure BDA0003648415270000082
防治效果按照公式(2)计算:
Figure BDA0003648415270000083
公式(2)中,CK-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PT-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3、试验结果
不同药剂处理对南瓜炭疽病田间防治效果见表9。
表9不同药剂处理对南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Figure BDA0003648415270000091
通过表9中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8制剂用药量为15毫升/亩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在88.5%,显著优于两个对照药剂防效。经田间观察,上述供试药剂和对照药剂处理,都对试验作物南瓜安全,没有发现药害症状(如矮化、褪绿、畸形等)。
通过以上实施例和测试例的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中采用的杀菌组合物和杀菌剂对于由瓜类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brevisporum)引起的南瓜炭疽病能够产生增效作用,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且该杀菌组合物的用量低、成本低,同时副作用低,不会对南瓜安全性和产量等造成影响。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防治南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活性成分为氟吡菌胺和氰霜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中,氟吡菌胺和氰霜唑的质量比为1:5-5: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中,氟吡菌胺和氰霜唑的质量比为1:2-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中,氟吡菌胺和氰霜唑的质量比为1:1。
5.一种用于防治南瓜炭疽病的农药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其含有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药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杀菌剂的剂型为液体制剂。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农药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杀菌剂还包括功能试剂、溶剂和辅料。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药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杀菌剂中,氟吡菌胺的质量为1-25%,氰霜唑的质量为1-35%。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药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杀菌剂中,氟吡菌胺的质量为15%,氰霜唑的质量为15%。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农药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杀菌剂中,以质量百分数计,还包括:1-5%分散剂、1.8-7.5%润湿剂、0.1-1.5%增稠剂、1.0-4%防腐剂、1.0-6.0%抗冻剂以及余量的水。
CN202210536380.5A 2022-05-17 2022-05-17 用于防治南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及农药杀菌剂 Pending CN1147664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6380.5A CN114766491A (zh) 2022-05-17 2022-05-17 用于防治南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及农药杀菌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6380.5A CN114766491A (zh) 2022-05-17 2022-05-17 用于防治南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及农药杀菌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6491A true CN114766491A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37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6380.5A Pending CN114766491A (zh) 2022-05-17 2022-05-17 用于防治南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及农药杀菌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66491A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6546A (zh) * 2012-06-09 2016-07-13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吡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6546A (zh) * 2012-06-09 2016-07-13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吡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U, L. P. ET AL.: "First Report of Colletotrichum brevisporum Causing Anthracnose on Pumpkin in China", 《PLANT DISEASE》 *
余德勉等: "30% 氟吡菌胺·氰霜唑悬浮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农药科学与管理》 *
张亚男等: "不同杀菌剂对柑橘果实采后炭疽病菌室内毒力测定", 《生物灾害科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9524B (zh) 一种含有环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14617127B (zh) 一种农药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897198B (zh) 中生菌素和丁子香酚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234389B (zh) 一种含氟噻唑吡乙酮和小檗碱的农药组合物
CN102293200B (zh) 一种含有苯酰菌胺和松脂酸铜的杀菌组合物
CN116267928A (zh) 一种含有溴硝醇的杀菌组合物
CN114766491A (zh) 用于防治南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及农药杀菌剂
CN111758736B (zh) 含丙硫菌唑、抑霉唑、杀螟丹的水稻种子处理剂及其应用
CN104886122B (zh) 含毒氟磷和吡唑酰胺类杀菌剂的复配组合物及杀菌剂
CN114041473A (zh) 一种含叶菌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273475A (zh) 一种高效的杀菌组合物
SK18952000A3 (sk) Pesticíd proti bakteriálnym chorobám v poľnohospodárstve a záhradníctve a spôsob potlačenia bakteriálnych chorôb v poľnohospodárstve a záhradníctve
CN111436449B (zh) 丙硫唑和蛇床子素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243379B (zh) 一种含有噻霉酮和戊菌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705325B (zh) 一种含有中生菌素和氯溴异氰尿酸的杀菌组合物
CN112586501B (zh) 一种包含氰氟草酯和甲氧咪草烟的除草组合物
CN115568474B (zh) 用于防治洋葱紫斑病的杀菌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CN107711864A (zh) 用于经济作物的农用杀菌组合物及用途
CN108651468B (zh) 一种含l-焦谷氨酸的农药组合物、可溶性粉剂、可溶性液剂和应用
CN114982770A (zh) 一种防治芝麻枯萎病的组合物及应用
CN108432759B (zh) 一种用于防治镰刀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组合物
CN115363034A (zh) 一种农药制剂用于防治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用途
CN115413670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柑橘树脂病的用途
CN106212476A (zh) 一种含氟噻唑吡乙酮和松脂酸铜的杀菌组合物
CN115024320A (zh) 一种含大黄素甲醚和蛇床子素的农用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