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5723A - 听力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听力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5723A
CN114765723A CN202210008762.0A CN202210008762A CN114765723A CN 114765723 A CN114765723 A CN 114765723A CN 202210008762 A CN202210008762 A CN 202210008762A CN 114765723 A CN114765723 A CN 1147657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hearing device
conductor connection
coupling element
galvanic s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087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vanto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vantos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vantos Pte Ltd filed Critical Sivantos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765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57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60Mounting or interconnection of hearing aid parts, e.g. inside tips, housings or to ossicles
    • H04R25/609Mounting or interconnection of hearing aid parts, e.g. inside tips, housings or to ossicles of circuit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65Housing parts, e.g. shells, tips or moulds, or their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50Customised settings for obtaining desired overall acoustical characteristics
    • H04R25/505Customised settings for obtaining desired overall acoustical characteristics using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55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using an external connection, either wireless or wired
    • H04R25/552Binaur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55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using an external connection, either wireless or wired
    • H04R25/554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using an external connection, either wireless or wired us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e.g. between microphone and amplifier or using T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60Mounting or interconnection of hearing aid parts, e.g. inside tips, housings or to ossicles
    • H04R25/604Mounting or interconnection of hearing aid parts, e.g. inside tips, housings or to ossicles of acoustic or vibrational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25/00Details of deaf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25/021Behind the ear [BTE] hearing ai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25/00Details of deaf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25/51Aspects of antennas or their circuitry in or for hearing a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听力设备(2),该听力设备尤其被构造为经典的听力辅助设备,其具有用于处理输入信号并且用于输出输出信号的数据处理装置(8)、带有扬声器(6)和导体连接(10)的扬声器单元(6、10)以及带有耦合元件(14)的发射和接收单元(12),扬声器(6)通过导体连接与信号处理装置(8)导电连接,其中,越过至少一个电流分离点,在耦合元件(14)和导体连接(10)之间形成耦合,从而扬声器单元(6、10)的至少一部分在发射和接收运行中被用作天线结构。

Description

听力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听力设备并且尤其涉及一种构造为经典的听力辅助设备的听力设备。
背景技术
听力设备通常是经典的听力辅助设备,其用于照顾听力障碍人士。但是,在更广泛的意义中,该术语也指构造用于支持听力正常的人的设备。用于支持听力正常的人的听力设备也被称为“个人声音放大产品(Personal Sound Amplification Product)”或“个人声音放大设备”(Personal Sound Amplification Device,简称“PSAD”)。与经典的听力辅助设备不同地,这种听力设备并非设置用于补偿听力损失,而是有针对性地用于支持和改进特定的听力情况下的正常的人类听力,例如,用于在动物观察方面提供支持,以便能够更好地感知动物声音和其他的由动物产生的噪声;用于支持猎人狩猎;用于支持体育记者,以便能够在复杂的背景噪声中实现语音改进和/或语音理解;用于支持音乐家,以便减小听觉器官的负担等。
与设置的使用目的无关,听力设备通常具有至少一个输入转换器、信号处理装置和输出转换器作为主要部件。至少一个输入转换器在此通常由声电转换器形成,即例如由麦克风或由电磁接收器、例如感应线圈形成。在许多情况下,安装有多个输入转换器、即例如一个或多个声电转换器和电磁接收器。电声转换器、例如微型扬声器(也称被为“听筒”)或机电转换器、例如骨传导听筒通常用作输出转换器。信号处理装置通常由在电路板上实现的电子电路实现,并且与之无关地通常具有放大器。
此外,听力设备通常配备有发射和/或接收单元,其能够实现与其他的电子设备、尤其与其他的听力设备(例如用于形成双耳听力设备系统或听力辅助设备系统)、遥控器、编程设备或移动电话进行无线通信。在此,无线通信通常借助在从500kHz到5GHz的无线电频率范围内、即例如在从1MHz到50MHz的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进行,或者例如在使用蓝牙技术的情况下在大约2.4GHz中进行。
在具有这种发射和/或接收单元的听力设备的情况下的问题是,实现为此所需的天线,因为常见的天线设计基于与上述的频率范围相应的大于10cm的自由空间波长和常见的听力设备的在电气方面小的体积不能容易地被使用。随着听力设备小型化的进展,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说明一种有利地构造的听力设备。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问题通过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特征的听力设备来解决。优选的改进方案包含在本发明中。
在此,相应的听力设备通常按照开头描述的听力设备中的一个的方式来构造,并且尤其作为经典的听力辅助设备来构造。与之无关地,听力设备具有信号处理装置,该信号处理装置被设计用于处理输入转换器的电输入信号并且用于输出电输出信号。在此,通常利用信号处理装置实现放大器或放大器功能。听力设备还具有扬声器单元,该扬声器单元具有作为输出转换器的扬声器并且具有导体连接,通过该导体连接,扬声器与信号处理装置导电连接,以用于将电输出信号从信号处理装置传输到扬声器。在此,扬声器单元通常是功能单元,但不一定是结构单元。此外,听力设备具有带有耦合元件的发射和接收单元,尤其用于与其他的电子设备进行开头描述的无线通信,其中,越过至少一个电流分离点、即该耦合的电流分离点,在耦合元件和导体连接之间形成耦合。
在此,该耦合适宜地被构造为电感式和/或电容式的耦合。由于该耦合,在听力设备的发射和接收运行中,越过至少一个电流分离点地传输电能。因为电能由此根据能量流的方向被耦合输入到耦合元件或导体连接中,所以耦合的至少一个电流分离点接下来也被称为至少一个耦合点。于是通过耦合,在听力设备的发射和接收运行中,扬声器单元的至少一部分被用作天线结构。
通常,此外不仅在耦合的至少一个电流分离点处没有形成电流连接,而且在耦合元件和导体连接之间也没有形成电流连接。与之无关地,耦合的至少一个电流分离点通常不构造在耦合元件的整个延伸范围和/或导体连接的整个延伸范围上,而是构造在有限的空间区域内。仅在该空间区域(也被称为耦合空间区域)中,耦合至少在发射和接收运行中是有效的或至少明显有效的。适宜地,该空间区域通过耦合的设计在结构上被预设,即尤其是也通过耦合是否被构造为电感式和/或电容式的耦合来预设。
通过因此形成的耦合,在发射和接收运行中,扬声器单元的至少一部分被用作天线结构。在此,天线结构、即尤其是导体连接的至少一部分和/或扬声器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形成通过耦合元件馈电的天线。替换地,天线结构补充耦合元件,并且例如形成一种无源的天线结构。也就是说,天线结构、即尤其是导体连接的至少一部分和/或扬声器的至少一部分至少在发射和接收运行中作为听力设备的有效的天线工作,或至少作为听力设备的有效的天线的一部分工作。于是该天线补充发射和接收单元,从而能够实现与其他的电子设备进行开头描述的无线通信。在此,在发射运行中,由天线结构、即尤其是由导体连接的至少一部分和/或由扬声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在一些情况下此外也由耦合元件发射出电磁波,并且在接收运行中接收电磁波。
此外,发射和接收单元通常被设计用于产生天线信号,并且因此在发射运行中向天线馈电。此外,发射和接收单元适宜地被设计用于处理天线信号,该天线信号在接收运行中从天线转发到发射和接收单元。为此,发射和接收单元例如具有所谓的RF芯片(RF:RadioFrequency,射频)、即RFIC元件(RFIC: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射频集成电路)。由此,无线通信通常借助在从500kHz到5GHz的无线电频率范围内并且尤其是在从500MHz到5GHz的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进行,即例如在使用蓝牙技术的情况下在大约2.4GHz中进行。
根据应用情况,耦合进一步被构造为直接或间接的耦合,其中,在直接耦合的情况下,耦合元件直接与导体连接耦合,并且其中,在间接耦合的情况下,耦合元件经由桥接元件间接与导体连接耦合。适宜地,该桥接元件是附加的构件或附加的结构组件。
尤其如果设置有前面提到的桥接元件,那么此外以下设计方案是适宜的,在其中,在耦合元件和导体连接之间形成耦合的至少两个电流分离点或两个耦合点,它们优选在空间上彼此分离,并且尤其在一定程度上串联连接。在一些情况下,耦合元件和导体连接之间的耦合通常由两个部分耦合组成,即由越过耦合的至少两个电流分离点中的一个电流分离点的第一部分耦合和越过耦合的至少两个电流分离点中的另外的电流分离点的第二部分耦合组成。根据设计变型方案,例如将第一部分耦合构造为电感式的或至少主要电感式的耦合,而将第二部分耦合构造为电容式的或主要电容式的耦合,从而在耦合元件和导体连接之间的耦合总体上不仅是电感式的,而且是电容式的。
在具有桥接元件的听力设备的实施变型方案中,桥接元件在一些情况下具有第一桥接部分和第二桥接部分。在此,例如在第一桥接部分和第二桥接部分之间形成耦合的至少一个电流分离点。也就是说,例如,在耦合元件和导体连接之间中间连接具有两个连接臂的电容器,其中,这两个连接臂中的一个与耦合元件导电连接,并且其中,两个连接臂中的另一个与导体连接导电连接。根据实施变型方案,相应的电容器在此由所谓的SMD结构件(SMD:Surface-mounted device,表面安装设备)构造。
在具有桥接元件的听力设备的实施方案中,以下设计方案也是有利的,在其中,耦合元件和/或导体连接与桥接元件电流连接,更确切地说尤其使得将桥接元件构造为一种从耦合元件或导体连接分岔的分岔件。根据实施变型方案,耦合元件和桥接元件之间的或导体连接和桥接元件之间的相应的电流连接具有至少一个电阻器和/或钎焊连接、融焊连接、粘合连接或压接连接。
此外,以下实施方案是适宜的,在其中,桥接元件被构造在电路板上、尤其是柔性的电路板上,并且例如具有一定数量的构造在电路板上的导体线路。
与听力设备是否具有前面描述的桥接元件无关,此外有利的是,耦合的至少一个电流分离点形成在电路板上、即例如在前面提到的电路板上。如果耦合的至少一个电流分离点通过两个电容式或至少主要电容式耦合的电极元件形成,那么耦合的至少一个电流分离点在电路板上的这种构造尤其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特别简单地实现电极元件的对于电容式的耦合所需的相对布置和相对取向。
然而替换地,耦合的至少一个电流分离点通过两个电容式耦合的电极元件形成也可以在没有电路板的情况下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引线元件形成电子元件。为了实现期望的彼此的相对布置和相对取向,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两个引线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例如被绝缘体包裹、例如被漆包裹,并且引线元件优选通过该绝缘体或引线元件的绝缘体相互连接、即尤其材料配合地相互连接。
与之无关地适宜的是,至少一个之前提到的部分耦合或越过至少一个电流分离点的耦合被构造为电容式或至少主要电容式的耦合。这样的部分耦合或耦合例如借助电容器来实现。根据实施变型方案,这种电容器例如中间连接在耦合元件和导体连接之间、桥接元件和耦合元件之间、桥接元件和导体连接之间或第一桥接部分和第二桥接部分之间,其中,电容器尤其具有或形成耦合的至少一个电流分离点。根据实施变型方案,相应的电容器在此由之前提到的SMD结构件形成。替换地,这种电容式的或至少主要电容式的部分耦合或耦合借助两个之前提到的电极元件形成。
同样适宜的是,至少一个之前提到的越过至少一个电流分离点的部分耦合或耦合被构造为电感式的或至少主要电感式的耦合。这样的部分耦合或耦合例如借助两个耦合的导体环来实现。在此,相应的导体环优选在大于等于180°的角度上延伸。
如果现在之前提到的越过至少一个电流分离点的部分耦合或耦合被构造为电容式的或至少主要电容式的耦合,并且如果这种电容式的或至少主要电容式的部分耦合或耦合借助两个之前提到的电极元件形成,那么这些电极元件通常彼此平行地布置。在此优选地,电极元件分别具有大于等于2mm、进一步优选地大于等于5mm、并且尤其是大于等于10mm的长度L。如果电子元件在此由引线元件或导体线路形成,那么引线元件的彼此平行或至少基本上彼此平行布置的区段或导体线路的彼此平行或至少基本上彼此平行布置的区段具有之前提到的长度L。
在一种有利的扩展方案中,之前提到的电极元件或之前提到的引线元件或导体线路的尤其平行布置的区段相互以间距A布置,该间距小于等于5mm、进一步优选地小于等于2mm并且尤其小于等于0.5mm。此外,在间距A=x的情况下,长度L优选在0.25x和0.55x之间并且尤其在0.35x和0.45x之间、即例如是4x。
此外,先前描述的耦合元件和导体连接之间的耦合的方案在所谓的HdO听力设备(HdO:Hinter-dem-Ohr,耳后式)中是特别有利的,并且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听力设备优选被构造为这种HdO听力设备。相应的听力设备通常具有主壳体或HdO壳体,该HdO壳体被构造用于佩戴在用户耳朵的后方,并且信号处理装置、具有导体连接的扬声器以及具有耦合元件的发射和接收单元定位在该HdO壳体中。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随后借助示意性的附图详细阐述。附图中:
图1以俯视图示出了听力设备的结构组件的第一实施方案,该听力设备具有耦合元件,并且具有通过耦合与耦合元件耦合的连接导体,该连接导体用于将扬声器与信号处理单元连接;
图2以俯视图示出了听力设备的结构组件的第二实施方案;
图3以俯视图示出了听力设备的结构组件的第三实施方式;
图4以俯视图示出了听力设备的结构组件的第四实施方式;
图5以俯视图示出了听力设备的结构组件的第五实施方式;
图6以俯视图示出了听力设备的结构组件的第六实施方式;
图7以俯视图示出了听力设备的结构组件的第七实施方式;
图8以俯视图示出了听力设备的结构组件的第八实施方式;
图9以俯视图示出了听力设备的结构组件的第九实施方式;
图10以俯视图示出了听力设备的结构组件的第十实施方式。
彼此相应的部分在所有附图中分别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示例性描述的听力设备2被设计为所谓的HdO听力设备,并且优选被构造为经典的听力辅助设备。在此,听力设备2具有HdO壳体4,其被设计用于佩戴在用户耳朵的后方。在该HdO壳体4中布置有至少一个未明确示出的麦克风和扬声器6,该麦克风用于基于采集的声学输入信号产生电输入信号,该扬声器用于产生声学输出信号。
此外,用于处理电输入信号的信号处理装置8定位在HdO壳体4中。在此,信号处理装置8通过导体连接10与扬声器6导电连接,并且信号处理装置8被设计用于处理至少一个麦克风的电输入信号并且根据电输入信号产生电输出信号。该电输出信号然后经由导体连接10被输送到扬声器6并且在此被转换成声学输出信号。扬声器6和导体连接10在此是扬声器单元的一部分。听力设备2和尤其是信号处理装置8此外被设计为,使得在运行中实现或将在运行中实现一种放大器功能,通过该放大器功能,声学输入信号或声学输入信号的至少一部分被放大,并且作为声音输出信号输出。
此外,听力设备2具有带有耦合元件14的发射和接收单元12,该发射和接收单元同样布置在HdO壳体4中。在此,发射和接收单元12用于与其他的电子设备、尤其是与其他的听力设备(例如用于形成双耳听力设备系统或听力辅助设备系统)、遥控器、编程设备或移动电话进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在此通常借助在从500kHz到5GHz的无线电频率范围内并且尤其是在从500MHz到5GHz的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进行,即例如在使用蓝牙技术的情况下在大约2.4GHz中进行。
之前提到的通向扬声器6的导体连接10和之前提到的发射和接收单元12的耦合元件14此外是结构组件的一部分,该结构组件在图1至图10的图示中在不同的实施变型方案中示意性示出。在所有实施变型方案中,在此,在耦合元件14和导体连接10之间形成耦合,通过该耦合能够传输电能或电功率并且还在发射和接收单元12的发射和接收运行中进行。耦合在此被构造为电感式和/或电容式的耦合,通过该耦合,耦合元件14和导体连接10越过至少一个电流分离点耦合。
在图1中示出之前提到的结构组件的第一实施变型方案。在此,信号处理装置8以未详细示出的方式构造在电路板16上、尤其是柔性的电路板上,并且通向扬声器6的导体连接10至少部分地,即尤其在一个区段中,通过下面被称为连接线的引线元件DE构造。在此,连接线将电路板16与扬声器6导电连接。此外,在该实施变型方案中,耦合元件14至少部分地,即尤其在一个区段中,通过下面被称为耦合线的引线元件DE构造。
在此,耦合线例如在扬声器6和电池18或听力设备2的蓄电池之间的间隙中被引导,并且延伸远离位于电路板16上的发射和接收单元12。在扬声器6和电池18或蓄电池之间的中间区域中,连接线的一个区段和耦合线的一个区段现在基本上相互平行地延伸,并且由此越过引线元件DE的这些线区段构造出电容式的或至少主要电容式的耦合。相应的区域、即在其中提供耦合的耦合空间区域KR通过具有虚线的框架标记。
在此优选地,引线元件DE在其中平行延伸的区段至少具有大于等于2mm、进一步优选大于等于5mm并且尤其大于等于10mm的长度L。此外优选地,这些区段相互以间距A布置,该间距小于等于5mm、进一步优选小于等于2mm并且尤其小于等于0.5mm。
根据有利的扩展方案,两个引线元件DE、即一方面耦合线和另一方面连接线通过漆线构造,漆线优选越过平行延伸的区段相互连接并且例如粘合在一起,从而由此固定预设的平行走向和预设的间距。
在图2和图3中示出之前提到的结构组件的两个另外的实施变型方案。在此,在左侧利用加粗的点划线画出的第一框架R1相应示出了听力设备2的在电路板16上实现的元件,并且在右侧利用未加粗的点划线画出的第二框架R2示出了听力设备2的与电路板16分开实现的元件。
在根据图2的实施方案变型中,耦合元件14完全构造在电路板16上,更确切地说通过导体线路LB构造在电路板16上,该导体线路接下来也被称为耦合线路。相反,导体连接10部分构造在电路板16上,并且部分通过将电路板16与扬声器6连接的引线元件DE构造。导体连接10的构造在电路板16上的部分由导体线路LB构造,该导体线路接下来也被称为连接线路。在该实施变型方案中,导体连接10和耦合元件14之间的耦合现在实现在电路板16上的一个区域中,在该区域中,连接线路和耦合线路至少在一个区段中平行延伸。相应的区域、即在其中提供耦合的耦合空间区域KR又通过具有虚线的框架标记。
在这种情况下,导体线路LB在其中平行延伸的区段在此也至少具有大于等于2mm、进一步优选大于等于5mm并且尤其大于等于10mm的长度L。此外,这些区段优选相互以间距A布置,该间距小于等于5mm、进一步优选小于等于2mm并且尤其小于等于0.5mm。
在图3中示出了根据图2的实施变型方案的修改。在此,耦合没有实施为电容式的或主要电容式的耦合,而是实施为电感式的或至少主要电感式的耦合。为此,耦合线路和导体线路分别形成导体环LS。相应的区域、即在其中提供耦合的耦合空间区域KR在此也通过具有虚线的框架标记。与根据图1的电容式的或至少主要电容式的耦合类似地,也可以替换地与电路板16分开地实现类似的电感式的或至少主要电感式的耦合。在此例如,引线元件DE形成导体环LS。
与耦合的精确的设计无关地,耦合元件14和导体连接10越过至少一个电流分离点耦合。在此,不仅在耦合的至少一个电流分离点处没有形成电流连接,而且在耦合元件14和导体连接10之间也没有形成电流连接。耦合的至少一个电流分离点仍然通常不构造在耦合元件14的整个延伸范围和/或导体连接10的整个延伸范围上,而是构造在有限的空间区域内。仅在该空间区域中,即在之前提到的耦合空间区域K中,耦合至少在发射和接收运行中是有效的或至少明显有效的。适宜地,该空间区域通过耦合的设计在结构上被预设,即尤其是也通过耦合是否构造为电感式和/或电容式的耦合来预设。
为了说明这种情况,图4示出了电容式或至少主要电容式的耦合。在此,耦合元件14和导体连接10分别形成电极元件EE,其中,电极元件EE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布置。在这种情况下,耦合元件14和导体连接10的那些基本上平行延伸的并且在其中耦合有效的区段、即在标记的耦合空间区域K中的区段被理解为电极元件EE。例如通过根据图1的先前描述的引线元件DE或根据图2的先前描述的导体线路LB形成的这些区段至少具有大于等于2mm、进一步优选大于等于5mm并且尤其大于等于10mm的长度L。此外,这些区段优选相互以间距A布置,该间距小于等于5mm、进一步优选小于等于2mm并且尤其小于等于0.5mm。
在前面描述的借助电极元件EE的耦合中,电极元件EE的在空间上紧密的布置是典型的。也就是说,在此,耦合元件14和导体连接10至少在一个区段中相互以预先规定的间距A布置。尤其是在不能够实现和/或不期望空间上的紧密的情况下,以下实施变型方案是适宜的,在其中,电容器20中间连接在耦合元件14和导体连接10之间,如在根据图5的实施例中那样,和/或在其中,桥接元件22中间连接在耦合元件14和导体连接10之间,如在根据图6至图10的实施例中那样。
在根据图6至图10的实施例中,耦合被构造为间接耦合,其中,耦合元件14通过桥接元件22间接与导体连接10耦合。该桥接元件22适宜地是附加的构件或附加的结构组件。
根据应用情况,具有桥接元件22的听力设备2的实施方案是有利的,其中,耦合元件14和/或导体连接10与桥接元件22电流连接,更确切地说尤其使得桥接元件22构造为一种从耦合元件14或导体连接10分岔的分岔件。根据实施变型方案,耦合元件14和桥接元件22之间的或导体连接10和桥接元件22之间的相应的电流连接具有至少一个电阻器和/或钎焊连接、融焊连接、粘合连接或压接连接。
在根据图6的实施例中,现在在导体连接10和桥接元件22之间形成这样的电流连接。桥接元件22在此可以被识别为附加的构件或附加的结构组件,其方法例如是,导体连接10由导体线路LB形成并且桥接元件22由引线元件DE形成,或者其方法例如是,通过不同的引线元件DE形成导体连接10和桥接元件22。此外,借助前面描述的电极元件EE,在桥接元件22和耦合元件14之间形成耦合。
在未示出的替换的实施变型方案中,耦合元件14和导体连接10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互换。在此,在耦合元件14和桥接元件22之间形成这样的电流连接,并且借助前面描述的电极元件EE,在桥接元件22和导体连接10之间形成耦合。
此外,以下设计方案是适宜的,在这些设计方案中,在耦合元件14和导体连接10之间形成耦合的至少两个电流分离点或两个耦合点,其通过桥接元件22在空间上彼此分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串联连接。在这些情况下,耦合元件14和导体连接10之间的耦合由两个部分耦合组成,即由越过耦合的至少两个电流分离点中的一个电流分离点的第一部分耦合和越过耦合的至少两个电流分离点中的另外的电流分离点的第二部分耦合组成。
图7示出了这样的越过两个耦合点的耦合。在此,第一耦合点和第一部分耦合构造在导体连接10和桥接元件22之间,并且第二耦合点和第二部分耦合构造在耦合元件14和桥接元件22之间。在根据图7的实施例中,第一部分耦合借助电容器20形成,并且第二部分耦合借助之前描述的电极元件EE形成。
在未示出的替换的实施变型方案中,耦合元件14和导体连接10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再次被互换。根据另一未示出的实施变型方案,两个部分耦合分别借助电容器20形成,并且在根据图8的实施变型方案中,两个部分耦合分别借助先前描述的电极元件EE形成。
根据另外的未示出的实施变型方案,两个部分耦合中的一个被构造为电感式或至少主要电感式的耦合,而另一部分耦合被构造为电容式的或主要电容式的耦合,从而在耦合元件14和导体连接10之间的耦合总体上不仅是电感式的,而且是电容式的。在此,部分耦合按照前面描述的部分耦合或前面描述的耦合的方式设计。
在图10中,桥接元件22和耦合元件22之间的耦合被构造为电感式的或至少主要电感式的耦合。此外,在导体连接10和桥接元件22之间形成设计为分岔的电流连接。
此外,以下实施方案是适宜地,在其中,桥接元件22具有第一桥接部分24和第二桥接部分26,如图10所示的那样。在此,尤其形成第一桥接部分24和第二桥接部分26之间的耦合的至少一个电流分离点。在图10中,示例性地,第一桥接部分24和第二桥接部分26电感式地或至少主要感应式地耦合。
在导体连接10和第一桥接部分24之间的以及在第二桥接部分26和耦合元件14之间的在图10中示出的具有实线的框架表示占位符PH1、PH2。每个占位符PH1、PH2以任意的组合代表根据前面描述的类型的部分耦合或前面描述的类型的电流连接。因此,例如,在导体连接10和第一桥接部分24之间形成构造为分岔的和/或通过电阻器构造的电流连接,并且借助前面描述的电极元件EE,在第二桥接部分26和耦合元件14之间形成电容式的或主要电容式的耦合。
附图标记列表
2 听力设备
4 HdO壳体
6 扬声器
8 信号处理装置
10 导体连接
12 发射和接收单元
14 耦合元件
16 电路板
18 电池
20 电容器
22 桥接元件
24 第一桥接部分
26 第二桥接部分
DE 引线元件
LB 导体线路
LS 导体环
EE 电极元件
K 耦合空间区域
R1 第一框架
R2 第二框架
L 长度
A 间距
PH1 占位符1
PH2 占位符2

Claims (14)

1.一种听力设备(2),所述听力设备尤其被构造为经典的听力辅助设备,所述听力设备具有:
-数据处理装置(8),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用于处理输入信号并且用于输出输出信号,
-带有扬声器(6)和导体连接(10)的扬声器单元(6,10),所述扬声器(6)通过所述导体连接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8)导电连接,以及
-带有耦合元件(14)的发射和接收单元(12),
其中,越过至少一个电流分离点,在所述耦合元件(14)和所述导体连接(10)之间形成耦合,从而所述扬声器单元(6,10)的至少一部分在发射和接收运行中被用作天线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力设备(2),其中,所述耦合元件(14)与所述导体连接(10)直接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力设备(2),其中,所述耦合元件(14)通过桥接元件(22)与所述导体连接(10)间接耦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听力设备(2),其中,在所述耦合元件(14)和所述导体连接(10)之间形成至少两个电流分离点,所述电流分离点在空间上彼此分离并且串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听力设备(2),其中,所述桥接元件(22)具有第一桥接部分(24)和第二桥接部分(26),并且其中,在第一桥接部分(24)和第二桥接部分(26)之间形成至少一个电流分离点。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听力设备(2),其中,从耦合元件(14)和导体连接(10)选出的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与桥接元件(22)电流连接,并且其中,所述桥接元件(22)尤其被构造为分岔件。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听力设备(2),其中,所述桥接元件(22)被构造在电路板(16)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听力设备(2),其中,电容器(20)形成电流分离点中的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听力设备(2),其中,两个耦合的导体环(LS)形成电流分离点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听力设备(2),其中,所述电流分离点中的至少一个被构造在电路板(16)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听力设备(2),其中,所述电流分离点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两个电容式耦合的电极元件(EE)形成,所述电极元件尤其通过引线元件(DE)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听力设备(2),其中,两个电极元件(EE)相互平行地布置,并且分别具有大于等于2mm、并且尤其是大于等于10mm的长度L。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听力设备(2),其中,两个电极元件(EE)相互平行地布置,并且以间距A彼此平行地延伸,所述间距小于等于5mm并且尤其小于等于0.5mm。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听力设备(2),其中,所述听力设备被构造为HdO听力设备并且具有HdO壳体(4),所述信号处理装置(8)、带有扬声器(6)和导体连接(10)的扬声器(6、10)以及带有耦合元件(14)的发射和接收单元(12)定位在所述壳体中。
CN202210008762.0A 2021-01-12 2022-01-06 听力设备 Pending CN1147657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1200195.5A DE102021200195B4 (de) 2021-01-12 2021-01-12 Hörgerät
DE102021200195.5 2021-01-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5723A true CN114765723A (zh) 2022-07-19

Family

ID=78829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08762.0A Pending CN114765723A (zh) 2021-01-12 2022-01-06 听力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82410B2 (zh)
EP (1) EP4027657A1 (zh)
CN (1) CN114765723A (zh)
DE (1) DE102021200195B4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443918T5 (es) * 2007-12-27 2017-06-06 Oticon A/S Dispositivo de audición y procedimiento para la recepción y / o el envío inalámbricos de datos
US8867765B2 (en) * 2008-02-06 2014-10-21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Antenna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onductors for an audio transducer
WO2015127973A1 (en) * 2014-02-27 2015-09-03 Sonova Ag Hearing instrument comprising an rf antenna
DK2942979T3 (en) * 2014-05-07 2018-11-05 Jay Rabel IMPROVING ANTENNA PERFORMANCE FOR WIRELESS HEARINGS
EP3182728B1 (en) * 2015-12-14 2019-11-20 GN Hearing A/S Hearing aid
DK3343953T3 (da) 2016-12-29 2022-08-29 Oticon As Høreanordning der indbefatter en ekstern antenne og et indvendigt parasitisk el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1200195B4 (de) 2024-02-22
EP4027657A1 (de) 2022-07-13
DE102021200195A1 (de) 2022-07-14
US11882410B2 (en) 2024-01-23
US20220225038A1 (en) 2022-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76065B2 (en) Hear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a wireless receiving and/or sending of data
EP3110171B1 (en) Hearing aid bowtie antenna optimized for ear to ear communications
CN110012404B (zh) 包括电池天线的听力仪器
US10951998B2 (en) Antenna with flared cross-feed in a hearing assistance device
CN108076423B (zh) 具有电子器件框架和集成在其中的天线的助听器
CN108289274B (zh) 包括外部天线和内部寄生元件的听力设备
US20210306773A1 (en) Hearing device with an antenna
EP3890354A1 (en) Hearing device with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and output transducer
CN110460943B (zh) 具有电子器件支架和集成在其中的天线的助听设备
CN109996164B (zh) 包括寄生电池天线元件的听力仪器
US11678099B2 (en) Hearing device with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CN112995872B (zh) 听力装置的电路板
US11570559B2 (en) Hearing instrument comprising a parasitic battery antenna element
CN114765723A (zh) 听力设备
EP4057639A1 (en) Hearing device comprising a module
US20230388726A1 (en) Hearing device having a multi-feed antenna apparatus and multi-feed antenna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