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4286A - 一种应用程序登录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程序登录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4286A
CN114764286A CN202011615817.1A CN202011615817A CN114764286A CN 114764286 A CN114764286 A CN 114764286A CN 202011615817 A CN202011615817 A CN 202011615817A CN 114764286 A CN114764286 A CN 1147642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in
electronic device
interface
control
application progr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58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颖
李元峰
林力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158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6428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7538 priority patent/WO2022143130A1/zh
Priority to EP21913871.6A priority patent/EP4261665A1/en
Publication of CN114764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42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5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an additional device, e.g. smartcard, SIM or a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9Identity-dependent
    • H04W12/77Graphical ident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6Devices for calling a subscriber
    • H04M1/27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 H04M1/274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 H04M1/2745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using static electronic memories, e.g. chips
    • H04M1/2753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using static electronic memories, e.g. chips providing data content
    • H04M1/2755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using static electronic memories, e.g. chips providing data content by optical 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程序登录方法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的蜂窝通信功能可用。第一电子设备被配置为:在启动待登录的应用程序之后,显示登录界面,该登录界面包括第二控件,该第二控件用于提供第一登录方式;该第一登录方式为,借助第二电子设备的蜂窝通信功能从认证服务器获取登录信息,以根据登录信息登录该应用程序;在检测到用户对第二控件的操作之后,通过第一登录方式登录该应用程序。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程序登录系统,第一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用户对该第二控件的操作之后,即可借助第二电子设备的蜂窝通信功能登录应用程序,用户操作简便,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程序登录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程序登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屏幕的电子设备(简称大屏设备,包括智能电视、笔记本电脑等)在登录应用程序时,通常采用的登录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账号密码登录;(2)短信验证码登录;(3)二维码登录等。
对于方式(1),用户需要在大屏设备上输入应用账号和密码。对于方式(2),用户需要在大屏设备上输入手机号码,再输入手机接收到的验证码。对于方式(3),用户通常需要给手机安装并登录手机版应用程序,并使用手机版应用程序扫描大屏设备上的二维码,才能控制大屏设备登录电脑版应用程序。由此可见,针对大屏设备,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方式登录应用程序,用户需要执行的操作都比较复杂,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程序登录方法及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屏设备在登录应用程序时,用户操作复杂,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程序登录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的蜂窝通信功能可用;
第一电子设备被配置为:在启动待登录的应用程序之后,显示登录界面,该登录界面包括第二控件,第二控件用于提供第一登录方式;其中,第一登录方式为,借助第二电子设备的蜂窝通信功能从认证服务器获取登录信息,以根据该登录信息登录该应用程序;以及,在检测到用户对第二控件的操作之后,通过第一登录方式登录该应用程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为第一类电子设备中的任意一个,例如智能电视。第二电子设备为第二类电子设备中的任意一个,例如手机。其中,第一类电子设备的蜂窝通信功能不可用,第二类电子设备的蜂窝通信功能不可用。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系统,第一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用户对第二控件(例如“一键登录”图标的操作之后),即可以借助蜂窝通信功能可用的第二电子设备,从运营商的认证服务器获取登录信息,并根据该登录信息登录对应的应用程序。通过该系统登录应用程序时,用户无需进行复杂的字符输入操作,也无需在第二电子设备上安装并登录手机版的应用程序,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的蜂窝通信功能不可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电子设备已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授权时,该登录界面还显示有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该标识信息可以为手机号掩码、设备名称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用户对第二控件的操作之后,即可直接登录应用程序。对于用户而言,用户仅需执行一步操作即可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登录应用程序,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电子设备未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授权时,第一电子设备还被配置为:在检测到用户对第二控件的操作之后,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授权,并通过第一登录方式登录该应用程序。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第一电子设备未使用过该第二电子设备登录该应用程序的场景,第一电子设备在通过第一登录方式登录该应用程序之前,需要确定第二电子设备并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授权。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授权的过程中,第一电子设备被配置为:
显示设备选择界面,该设备选择界面中包括至少一个可用主机,该可用主机为能够配合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登录方式登录该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
响应于用户从至少一个可用主机中选择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授权请求,该授权请求用于请求第二电子设备配合第一电子设备使用第一登录方式登录该应用程序;
第二电子设备被配置为:
在接收到授权请求之后,显示授权请求界面,该授权请求界面包括第六控件和第七控件,第六控件用于拒绝该授权请求,第七控件用于接受该授权请求;
响应于用户对第七控件的操作,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授权通知,该授权通知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已接受授权请求。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用户仅需执行两步操作即可获取到第二电子设备的授权,第一步操作是在设备选择界面中选择第二电子设备,第二步操作是在第二电子设备的授权请求界面选择第七控件,授权过程简便、快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还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授权通知之后,更新登录界面,更新后的登录界面显示有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响应于用户对更新后的登录界面上的第二控件的操作,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登录方式登录该应用程序。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第一电子设备首次使用该第二电子设备登录该应用程序时,第一电子设备在更新登录界面后,用户仅需执行一步操作(即选择第二控件),即可登录该应用程序,用户操作简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还被配置为:向第一电子设备所在局域网内的路由器广播设备信息获取请求;接收局域网内至少一个可用主机发送的设备信息;根据该至少一个可用主机发送的设备信息显示设备选择界面。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从其所在的局域网中选择可用一个电子设备作为第二电子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还被配置为:向第一电子设备所登录的设备账号对应的云服务器发送设备信息获取请求;接收该云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可用主机的设备信息;根据该至少一个可用主机发送的设备信息显示设备选择界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不受同一局域网的限制,只要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登录同一设备账号,第一电子设备即可远程使用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一登录方式登录应用程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被配置为:显示主应用界面,该主应用界面包括第一控件,该第一控件用于控制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登录界面;响应于用户对第一控件的操作,显示登录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登录界面还包括短息验证码登录控件、二维码登录控件和账号密码登录控件中的至少一个。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电子设备根据第一登录方式登录失败之后,也可以根据用户指令选择其他登录方式登录该应用程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还被配置为: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登录请求,第一登录请求用于请求获取登录信息;
第二电子设备还被配置为:向认证服务器发送该第一登录请求;接收认证服务器发送的登录信息;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该登录信息;
第一电子设备还被配置为:根据该登录信息登录该应用程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还被配置为:向该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登录请求,第二登录请求包括登录信息,该第二登录请求用于应用服务器根据该登录信息登录该应用程序;接收该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登录结果通知。其中,该登录结果通知包括登录成功通知和登录失败通知。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为同一局域网内的电子设备时,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通过局域网内的路由器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登录同一设备账号时,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设备账号对应的云服务器通信,或者,通过点对点连接通信。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程序登录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在启动待登录的应用程序之后,显示登录界面,该登录界面包括第二控件,第二控件用于提供第一登录方式;其中,第一登录方式为,借助第二电子设备的蜂窝通信功能从认证服务器获取登录信息,以根据登录信息登录该应用程序;
第一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用户对第二控件的操作之后,通过第一登录方式登录该应用程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的蜂窝通信功能不可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电子设备已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授权时,该登录界面还显示有该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用户对第二控件的操作之后,通过第一登录方式登录该应用程序,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用户对第二控件的操作之后,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授权,并通过第一登录方式登录该应用程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授权,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显示设备选择界面,该设备选择界面中包括至少一个可用主机,可用主机为能够配合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登录方式登录该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
响应于用户从该至少一个可用主机中选择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授权请求,该授权请求用于请求第二电子设备配合第一电子设备使用第一登录方式登录该应用程序;
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授权请求之后,显示授权请求界面,该授权请求界面包括第六控件和第七控件,第六控件用于拒绝该授权请求,该第七控件用于接受该授权请求;
响应于用户对第七控件的操作,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授权通知,授权通知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已接受该授权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授权通知之后,更新登录界面,更新后的登录界面显示有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响应于用户对更新后的登录界面上的第二控件的操作,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登录方式登录该应用程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显示设备选择界面,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所在局域网内的路由器广播设备信息获取请求;
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局域网内至少一个可用主机发送的设备信息;
第一电子设备根据至少一个可用主机发送的设备信息显示设备选择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显示设备选择界面,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所登录的设备账号对应的云服务器发送设备信息获取请求;以及,根据至少一个可用主机发送的设备信息显示设备选择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登录界面,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显示主应用界面,主应用界面包括第一控件,该第一控件用于控制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登录界面;以及,响应于用户对第一控件的操作,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登录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登录界面还包括短息验证码登录控件、二维码登录控件和账号密码登录控件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登录方式登录该应用程序,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登录请求,第一登录请求用于请求获取登录信息;
第二电子设备向认证服务器发送该第一登录请求;
第二电子设备接收认证服务器发送的登录信息;
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该登录信息;
第一电子设备根据该登录信息登录该应用程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根据登录信息登录应用程序,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向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登录请求,第二登录请求包括登录信息,第二登录请求用于应用服务器根据该登录信息登录该应用程序;
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登录结果通知。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为同一局域网内的电子设备时,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通过局域网内的路由器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登录同一设备账号时,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该设备账号对应的云服务器通信,或者,通过点对点连接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视第一界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视第二界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视第三界面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目标主机的授权请求界面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视授权后的登录界面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视第一界面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视第一界面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视第一界面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视第二界面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视第二界面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运行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向用户提供对应的服务。这些应用程序包括但不限于视频播放应用、音频播放应用、购物应用、游戏应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健身应用等。此外,这些应用程序可以是电子设备下载并安装在本地的应用程序,也可以是电子设备从网页中调取并运行的应用程序,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电子设备的蜂窝通信功能是否可用,电子设备可以分为第一类电子设备和第二类电子设备。其中,第一类电子设备的蜂窝通信功能不可用,例如智能电视、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慧屏幕、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大屏设备,以及未安装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或者e-SIM卡(即电子SIM卡)的手机、智能手表等。第二类电子设备蜂窝通信功能可用,例如安装有SIM卡或者e-SIM卡的手机、智能手表等。
其中,当电子设备的蜂窝通信功能可用时,该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ed,CS)、长期演进语音承载(Voice over Long-Term Evolution,VoLTE)、新空口语音承载(Voice over New Radio,VoNR)或者基于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的语音通话(Voice over WiFi,VoWiFi)等技术和运营商设备进行通信。
通常情况下,电子设备基于应用账号登录应用程序,该应用账号可以是电话号码、邮箱号码、身份证号码、用户名等唯一用户标识。电子设备在登录应用程序后,可以将用户数据保存在应用服务器中对应的应用账号下。用户通过任何电子设备登录该应用程序之后,都可以从应用服务器中获取对应账号下的用户数据。
目前,第一类电子设备(例如智能电视)在登录应用程序时,通常采用的登录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账号密码登录;(2)短信验证码登录;(3)二维码登录等。
对于方式(1),电子设备需要根据用户输入的应用账号和密码才能登录应用程序。但是,应用账号和密码包括的字符数通常较多,用户输入过程耗时且操作不便,导致登录效率低、用户体验不佳。
对于方式(2),电子设备需要获取用户输入的手机号码,以及手机接收到的验证码,才能登录应用程序。由于手机号码和验证码的字符数通常也较多,也存在用户输入过程耗时且操作不便的问题,导致登录效率低、用户体验不佳。
此外,通过短信验证码的方式登录应用程序,还存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安全问题,短信验证码易被拦截,无法保障用户的信息和财产安全。
对于方式(3),用户通常需要给其他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安装并登录手机版应用程序后,再使用手机版应用程序扫描大屏设备登录界面上的二维码,才能控制大屏设备登录电脑版应用程序,用户体验不佳。
由此可见,针对第一类电子设备,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方式登录应用程序,用户需要执行的操作都比较复杂,导致用户体验不佳。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程序登录方法,涉及第一类电子设备借助第二类电子设备的蜂窝通信功能登录应用程序的过程。该方法能够提高第一类电子设备登录应用程序的效率,提高用户体验。
下面结合图1所示,以第一类电子设备是智能电视,第二类电子设备是手机为例,通过智能电视借助手机的蜂窝通信功能登录目标应用程序的过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以目标应用程序是AI健身为例,智能电视在打开AI健身之后,当AI健身处于未登录状态时,智能电视通常显示第一界面(也称为主应用界面,即应用程序启动之后首先显示的界面),该第一界面中包括第一控件。其中,该第一控件用于控制智能电视显示第二界面。示例性的,该第一界面可以是图1所示的应用主界面。该第一控件可以为图2中示出“登录”图标,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图标,例如“点击登录”图标、“登录/注册”图标、“立即登录”图标等。
响应于用户对第一界面中第一控件的操作,智能电视可以显示第二界面(也称为登录界面)。针对智能电视未使用过目标主机(即用户选中的第二类电子设备)登录应用程序的场景,该第二界面中至少包括第二控件,该第二控件用于提供第一登录方式,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借助第二类电子设备的蜂窝通信功能登录应用程序的方式。可选的,该第二界面还可以包括其他控件,例如第三控件、第四控件和第五控件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第三控件、第四控件和第五控件分别用于提供其他不同的登录方式。
例如,智能电视在检测到用户通过遥控器选择第一界面中的“登录”图标之后,可以显示例如图3所示的第二界面。该第二界面中包括的第二控件至第五控件分别为:“一键登录”图标、“短信验证码登录”图标、二维码和“账号密码登录”图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对某一控件的操作包括通过遥控器选择该控件,通过鼠标点击该控件,或者通过触摸操作单击、双击、长按、重力按压该控件,或者通过语音控制选择该控件等,本实施例对其具体方式不进行限制。
响应于用户对第二控件的操作,智能电视显示第三界面(也称为设备选择界面),第三界面中包括智能电视的可用主机的设备信息。其中,可用主机是指可以配合智能电视登录应用程序的第二类电子设备。第三界面中显示的设备信息可以为设备名称或者设备型号等。
例如,智能电视在检测到用户通过遥控器选择“一键登录”图标之后,可以显示例如图4所示的第三界面。该第三界面中显示有设备名称“手机A”和“手机B”。或者,第三界面中可以显示可用主机的设备型号,例如HUAWEI P40、Mate30、Nova7等。用户可以根据需求,从第三界面中选择任意一个可用主机作为目标主机来配合智能电视登录应用程序。
响应于用户选择目标主机的操作,目标主机显示授权请求界面。该授权请求界面中包括请求说明信息、第六控件和第七控件。其中,请求说明信息用于说明智能电视请求目标主机执行的事项,第六控件用于控制拒绝智能电视的授权请求,第七控件用于控制同意智能电视的授权请求,授权配合智能电视登录应用程序。响应于用户对第七控件的操作,目标主机授权配合智能电视登录应用程序。
例如,响应于用户在例如图4所示的第三界面中通过遥控器选择手机A作为目标主机,手机A显示例如图5所示的授权请求界面。在该授权请求界面中,请求说明信息为“智能电视请求登录AI健身”,第六控件为“拒绝”图标,第七控件为“同意”图标。手机A在检测到用户操作“同意”图标之后,授权配合智能电视登录AI健身。
针对智能电视首次使用目标主机登录应用程序的场景,智能电视在获得目标主机的授权之后,可以显示授权后的登录界面,也可以不显示授权后的登录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智能电视显示授权后的登录界面时,目标主机可以将其手机号掩码发送给智能电视,以由智能电视显示授权后的登录界面。授权后的登录界面可以在原有第二界面的基础上突出显示第二控件,并显示目标主机的手机号掩码。智能电视显示该授权后的登录界面之后,代表获得其所显示的手机号掩码所对应的目标主机的授权,智能电视可以借助该目标主机的蜂窝通信功能登录目标应用程序。
例如,更新后的第二界面可以如图6所示,突出显示第二控件“一键登录”图标,并且显示目标主机的手机号掩码183****2879。其中,手机号掩码为通过预设的加密算法加密后的手机号码。例如,手机号码183XXXX2879对应的掩码为“183****2879”。
响应于用户对授权后的登录界面中第二控件的操作,智能电视即可登录应用程序。例如,参见图6所示,当智能电视检测到用户对“一键登录”图标的操作之后,即可登录应用程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目标主机在授权配合智能电视登录应用程序之后,也可以不通知智能电视显示授权后的登录界面,而是直接配合智能电视登录目标应用程序。
在登录成功之后,智能电视更新第一界面,更新后的第一界面中不显示第一控件,而显示用户信息,例如用户名、应用账号、用户图像等。例如,对于AI健身,智能电视在借助183XXXX2879对应的目标主机登录AI健身之后,智能电视可以显示例如图7所示的第一界面,该第一界面中显示用户信息“用户183****2879”。
此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8所示,智能电视在打开目标应用程序之后,也可以直接在第一界面显示第二控件(如“一键登录”图标)。响应于用户对该第二控件的操作,智能电视也可以不显示第二界面,而直接显示第三界面(例如图4所示)。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用户在首次使用某目标主机登录应用程序时,在经过简单操作获取该目标主机的授权之后,即可直接或者通过一键操作(例如点击“一键登录”图标)登录应用程序,操作简便,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
当智能电视中应用程序的登录时间超过预设时间(例如两周)之后,或者该应用账号在其他设备登录之后,或者用户操作退出登录该应用账号之后,智能电视上登录的应用账号会失效。此后,智能电视需要重新登录该应用程序。
针对智能电视非首次借助某目标主机(例如手机A)的蜂窝通信功能登录目标应用程序,由于智能电视已获得手机A的授权,且本地存储有手机A的手机号掩码。因此,智能电视无需再次获取手机A的授权,即可直接借助手机A登录该应用程序。具体如下所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智能电视在打开目标应用程序之后,首先显示例如图2所示的第一界面。响应于用户对第一界面中第一控件的操作,智能电视显示例如图6所示的授权后的登录界面。响应于用户对授权后的登录界面中第二控件(如“一键登录”图标)的操作,智能电视即可登录目标应用程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智能电视在打开目标应用程序之后,可以直接显示例如图9所示的第一界面,该第一界面中包括第二控件(如“一键登录”图标)以及“其他登录方式”图标。其中,该第二控件用于使用目标主机的手机号码(如183XXXX2879)登录应用程序。智能电视在检测到用户对第二控件的操作之后,直接使用目标主机的手机号码登录应用程序。具体地,响应于用户对第二控件的操作,智能电视即可登录目标应用程序。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用户在非首次使用某目标主机登录应用程序时,通过一键操作(例如点击“一键登录”图标)即可直接登录应用程序,操作简便,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智能电视非首次使用某目标主机登录目标程序的过程中,也可以更换其他目标主机。例如,智能电视在检测到用户对图6中“更换手机号码”图标的操作后,可以重新搜索确定新的目标主机,并获取新的目标主机的授权,以及使用新的目标主机登录应用程序。具体过程可参见前文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电视在使用目标主机登录应用程序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授权失败、手机蜂窝网络异常等原因导致登录失败。智能电视在检测到登录失败之后,可以更新第二界面。更新后的第二界面突出显示第一登录方式以外的其他登录方式,并显示登录失败提示信息。示例性的,参见图10所示,更新后的第二界面显示的登录失败提示信息可以为:“一键登录失败,请使用其他方式登录”,并突出显示短信验证码登录的方式。
综上所述,相比于现有的短信验证码登录、账号密码登录等登录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操作简便,登录速度快,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此外,相比于现有的扫描二维码登录,用户无需在目标主机上安装并登录手机版的目标应用程序,同样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
图1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架构图。参见图1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智能电视、手机、应用服务器和认证服务器。
其中,智能电视为待登录目标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手机为用户选择的目标主机,应用服务器提供目标应用程序,认证服务器为蜂窝通信网络运营商(简称运营商)的服务器。其中,智能电视和手机之间可以通过局域网中的路由器通信,或者通过云服务器通信,或者通过网络地址转换技术(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s,NAT)建立点对点(peer-to-peer,P2P)连接进行通信。手机通过蜂窝网络和认证服务器通信。智能电视可以通过局域网和应用服务器通信。应用服务器可以通过局域网和认证服务器通信。
智能电视和手机中均设置有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framework,FWK)、无线接口层(radio interface layer,RIL)以及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协议栈。此外,手机还设置有调制解调器(Modem)。
当智能电视和手机通过路由器或者P2P连接通信时,智能电视和手机在获取到对方的IP地址之后,可以基于路由器或者P2P技术,在智能电视的RIL和手机的RIL之间建立第一Socket连接,在智能电视的IP协议栈和手机的IP协议栈之间建立第二Socket连接。其中,第一Socket连接用于传输信令消息(包括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例如下文中涉及的授权请求、授权通知、拒绝通知、第一登录请求、第二登录请求、登录成功通知等。第二Socket连接用于传输数据信息,例如下文中涉及的手机号掩码、登录信息等。
当智能电视和手机通过云服务器通信时,手机和云服务器、智能电视与云服务器分别保持心跳连接。云服务器作为信息中转设备,将智能电视发送的消息转发给手机,将手机发送的消息转发给智能电视。当智能电视和手机通过云服务器通信时,信令消息在智能电视的RIL和手机的RIL之间传输,数据消息在智能电视的IP协议栈和手机的IP协议栈之间传输。
下面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系统,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进行具体的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包括如下两部分内容:(一)目标主机的确定与获取授权;(二)使用目标主机登录应用程序。其中,内容(一)可以仅在智能电视首次借助该目标主机登录应用程序时进行,在后续登录过程中,智能电视无需再次获得该目标主机的授权。下面结合附图分别对这两部分内容进行说明。
(一)目标主机的确定与获取授权
针对智能电视首次使用某目标主机登录目标应用程序,智能电视可以主动搜索确定该目标主机,获取目标主机的授权。例如,智能电视可以扫描其所连接的局域网内的可用主机,并从可用主机中确定目标主机,获取目标主机的授权。也可以通过云服务器确定与其登录同一设备账号的可用主机,并从这些可用主机中选择目标主机,获取目标主机的授权。此外,智能电视还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手机号码确定目标主机,获取目标主机的授权。
图1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的示意图,涉及局域网内目标主机的确定及获取授权的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201-S1207。
S1201,响应于用户对第二控件的操作,智能电视广播设备信息获取请求。
其中,第二控件可以是例如图3所示的第二界面中的“一键登录”图标,也可以是例如图8所示的第一界面中的“一键登录”图标。智能电视在检测到用户对上述“一键登录”图标的操作之后,广播设备信息获取请求。示例性的,该设备信息获取请求可以为REQUEST_DEVICE_INFORMATION。
在局域网中,各个电子设备之间通过路由器连接。因此,在一个示例中,智能电视可以通过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广播,向路由器的特定端口发送设备信息获取请求。局域网内的各个电子设备通过监听该端口接收设备信息获取请求。其中,设备信息获取请求携带有智能电视的设备信息,例如设备名称、设备型号、IP地址等。
S1202,智能电视接收可用主机的设备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在接收到设备信息获取请求之后,可以根据其是否安装有SIM卡/e-SIM卡判断其蜂窝通信功能是否可用。如果电子设备安装有SIM卡/e-SIM卡,则说明其蜂窝通信功能可用,为可用主机。如果电子设备未安装有SIM卡/e-SIM卡,则说明其蜂窝通信功能不可用,不是可用主机。其中,可用主机可以根据智能电视的IP地址,向智能电视发送自身的设备信息。示例性的,设备信息可以包含在RESPONSE_DEVICE_INFORMATION消息内。
以局域网内连接的电子设备包括手机A、手机B、笔记本电脑、蓝牙音箱、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为例,其中,手机A和手机B分别安装有SIM卡,其蜂窝通信功能可用,为可用主机。而笔记本电脑、蓝牙音箱、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未安装SIM卡,其蜂窝通信功能不可用,不是可用主机。因此,这些电子设备在接收到设备信息获取请求后,仅由手机A和手机B分别向发送智能电视发送自身的设备信息,而笔记本电脑、蓝牙音箱、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等则不向智能电视发送设备信息。
S1203,智能电视显示第三界面,该第三界面包括可用主机的设备信息。
智能电视在接收到可用主机的设备信息之后,将其显示在第三界面中的可用主机列表中。以智能电视接收到手机A和手机B的设备信息为例,参见图4所示,智能电视可以在第三界面中显示设备名称:手机A和手机B。
S1204,智能电视接收用户输入的目标主机选择操作。
用户可以选择第三界面中任意一个可用主机作为目标主机,配合智能电视登录应用程序。例如,参见图4所示,智能电视可以根据用户指令,选择手机A作为目标主机。
S1205,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目标主机选择操作,智能电视向目标主机发送授权请求。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目标主机选择操作,智能电视可以通过路由器建立与手机A之间的第一Socket连接和第二Socket连接。随后,通过该第一Socket连接向手机A发送授权请求。授权请求中包括智能电视的设备信息,例如IP地址和设备名称。示例性的,该授权请求可以为REQUEST_LOGIN_AUTHORIZATION。
S1206,目标主机显示授权请求界面,授权请求界面中包括第七控件。
示例性的,目标主机在接收到授权请求之后,可以显示例如图5所示的授权请求界面。用户可以在该授权请求界面中通过操作第六控件(例如“拒绝”控件),来控制目标主机拒绝智能电视的授权请求。此外,用户也可以通过操作该授权请求界面中的第七控件(例如“同意”控件),来控制目标主机配合智能电视登录应用程序。
S1207,响应于用户对授权请求界面中第七控件的操作,目标主机向智能电视发送授权通知。
目标主机可以通过基于路由器建立的第一Socket连接向智能电视发送授权通知。其中,授权通知用于指示目标主机已接受智能电视的授权请求,授权智能电视在本次及以后登录目标应用程序(例如AI健身)的过程中,使用目标主机蜂窝通信功能登录应用程序。示例性的,该授权通知可以为RESPONSE_LOGIN_AUTHORIZATION。授权通知中通常也包括手机A的设备信息,例如IP地址和设备名称。
目标主机向智能电视发送授权通知后,可以与智能电视建立加密通道,以便在应用程序登录过程中相互通信。此外,目标主机和智能电视之间的通信通道也可以不加密,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此外,响应于用户对授权请求界面中第六控件(例如“拒绝”图标的操作,)目标主机还可以通过基于路由器建立的第一Socket连接向智能电视发送拒绝通知。该拒绝通知用于指示目标主机已拒绝智能电视的授权请求,智能电视无法使用该目标主机登录目标应用程序。示例性的,该拒绝通知可以为REFUSE_LOGIN_AUTHORIZATION。当智能电视接收到拒绝通知后,可以显示例如图10所示的第二界面。
通过上述步骤S1201-S1207,智能电视即可确定目标主机并获取目标主机的授权。此后,智能电视即可借助目标主机的蜂窝通信功能登录目标应用程序。
图13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的示意图,涉及同一设备账号下目标主机的确定及获取授权的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301-S1308。
S1301,响应于用户对第二控件的操作,智能电视向云服务器发送设备信息获取请求。
其中,第二控件可以是例如图3所示的第二界面中的“一键登录”图标,也可以是例如图8所示的第一界面中的“一键登录”图标。智能电视在检测到用户对“一键登录”图标的操作之后,广播设备信息获取请求。示例性的,该设备信息获取请求可以为REQUEST_HW_DEVICE_INFORMATION。该设备信息获取请求包括智能电视的设备信息,如IP地址和设备名称。
通常情况下,同一生产商的各类电子设备支持登录同一设备账号,以实现相互关联、共享信息,例如智能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各个电子设备之间通过生产商所提供的云服务器相互连接。云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存储有该设备账号下,所有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例如设备名称、IP地址、设备型号等)。因此,在S1301中,智能电视可以向云服务器发送设备信息获取请求,以从云服务器获取该设备账号下所有可用主机的设备信息。
S1302,云服务器查询智能电视所关联的设备账号下,所有可用主机的设备信息。
可选的,当云服务器接收到设备信息获取请求之后,可以通过消息询问该设备账号下的各个电子设备的蜂窝通信功能是否可用,将蜂窝通信功能可用的电子设备确定为可用主机,并从本地数据库中查找这些可用主机的设备信息。
S1303,云服务器将向智能电视发送所有可用主机的设备信息。
示例性的,云服务器可以通过RESPONSE_HW_DEVICE_INFORMATION消息,将所有可用主机的设备信息发送给智能电视。
S1304,智能电视显示第三界面,该第三界面包括可用主机的设备信息。
S1305,智能电视接收用户输入的目标主机选择操作。
其中,S1304-S1305请参见S1203-S1204,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306,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目标主机选择操作,智能电视向目标主机发送授权请求。
在S1306中,智能电视可以通过云服务器向目标主机发送授权请求。此外,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目标主机选择操作,智能电视和目标主机可以基于P2P技术建立第一Socket连接和第二Socket连接。随后,通过该第一Socket连接向目标主机发送授权请求。示例性的,该授权请求可以为REQUEST_LOGIN_AUTHORIZATION。
S1307,目标主机显示授权请求界面,授权请求界面中包括第七控件。S1307请参见S1206,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308,响应于用户对第七控件的操作,目标主机向智能电视发送授权通知。
在S1308中,目标主机可以通过云服务器向智能电视发送授权通知,也可以通过基于P2P技术建立的第一Socket连接向智能电视发送授权通知。示例性的,该授权通知可以为RESPONSE_LOGIN_AUTHORIZATION。
目标主机向智能电视发送授权通知后,可以与智能电视建立加密通道,以便在应用程序登录过程中相互通信。此外,目标主机和智能电视之间的通信通道也可以不加密,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此外,响应于用户对授权请求界面中第六控件(例如“拒绝”图标的操作,)目标主机还可以通过云服务器或者基于P2P技术建立的第一Socket连接向智能电视发送拒绝通知。该拒绝通知用于指示目标主机已拒绝智能电视的授权请求,智能电视无法使用该目标主机登录目标应用程序。示例性的,该拒绝通知可以为REFUSE_LOGIN_AUTHORIZATION。当智能电视接收到拒绝通知后,可以显示例如图10所示的第二界面。
通过上述步骤S1301-S1308,智能电视即可确定目标主机并获取目标主机的授权。此后,智能电视即可借助目标主机的蜂窝通信功能登录目标应用程序。
以目标应用程序是AI健身为例,智能电视根据用户输入的手机号码确定目标主机,并获取目标主机授权的过程具体如下所示。
响应于用户对第一界面中第一控件(例如“登录”图标)的操作,智能电视显示的第二界面中可以包括第二控件和手机号码输入区。用户可以在手机号码输入区中输入手机号码,智能电视将该手机号码对应的手机确定为目标主机。
例如,参见图14所示,该第二界面包括手机号码输入区、第二控件(如“一键登录”图标)、第三控件(“短信验证码登录”图标)、第四控件(二维码)和第五控件(如“账号密码登录”图标)。智能电视可以将用户输入的手机号码“183XXXX2879”对应的手机确定为目标主机。
图15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的示意图,涉及智能电视根据用户输入的手机号码确定目标主机,并获取目标主机授权的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501-S1504。
S1501,获取用户输入的目标主机的电话号码。其中,S1501可参见图14的相关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502,智能电视向目标主机发送授权请求,授权请求携带目标主机的电话号码。
当智能电视检测到用户输入合法的手机号码后,响应于用户对第二控件(例如“一键登录”图标)的操作,智能电视可以直接向该手机号码对应的手机发送授权请求。示例性的,该授权请求可以为REQUEST_LOGIN_AUTHORIZATION。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智能电视可以通过UDP广播向路由器的特定端口广播授权请求,局域网内的各个电子设备通过监听该端口接收授权请求。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智能电视可以向其所登录的设备账号的云服务器发送授权请求。云服务器将该授权请求转发给登录该设备账号的其他电子设备。
S1503,当目标主机的电话号码与本机号码相同时,电子设备显示授权请求界面,该授权请求界面中包括第六控件和第七控件。
各个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授权请求之后,判断目标主机的电话号码是否与本机号码相同。如果相同,则说明该电子设备是目标主机,该电子设备显示授权请求界面。该授权请求界面可以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用户可以在该授权请求界面中通过操作第六控件(例如“拒绝”控件),来控制目标主机拒绝智能电视的授权请求。此外,用户也可以通过操作该授权请求界面中的第七控件(例如“同意”控件),来授权目标主机配合智能电视登录应用程序。
S1504,响应于用户对授权请求界面中第七控件的操作,目标主机向智能电视发送授权通知。
当智能电视和目标主机是同一局域网内的电子设备时,响应于用户对授权请求界面中第七控件的操作,目标主机和智能电视可以通过路由器建立第一Socket连接和第二Socket连接。随后,通过该基于路由器建立的第一Socket连接向智能电视发送授权通知。示例性的,该授权通知可以为RESPONSE_LOGIN_AUTHORI ZATION。
当智能电视和目标主机登录相同的设备账号时,目标主机可以通过云服务器向智能电视发送授权通知。此外,智能电视和目标主机也可以响应于用户对授权请求界面中第七控件的操作,通过P2P技术建立第一Socket连接和第二Socket连接。随后,通过该基于P2P技术建立的第一Socket连接向智能电视发送授权通知。
目标主机向智能电视发送授权通知后,可以与智能电视建立加密通道,以便在应用程序登录过程中相互通信。此外,目标主机和智能电视之间的通信通道也可以不加密,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此外,响应于用户对授权请求界面中第六控件(例如“拒绝”图标的操作,)目标主机还可以向智能电视发送拒绝通知。该拒绝通知用于指示目标主机已拒绝智能电视的授权请求,智能电视无法使用该目标主机登录目标应用程序。示例性的,该拒绝通知可以为REFUSE_LOGIN_AUTHORIZATION。当智能电视接收到拒绝通知后,可以显示例如图10所示的第二界面。
其中,当智能电视和目标主机是同一局域网内的电子设备时,目标主机通过基于路由器建立的第一Socket连接向智能电视发送拒绝通知。当智能电视和目标主机登录相同的设备账号时,目标主机可以通过云服务器或者基于P2P技术建立的第一Socket连接向智能电视发送拒绝通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授权通知中还可以包括手机A的设备信息,例如IP地址、设备名称、设备型号等。可以理解,目标主机也可以将手机A的设备信息作为一个单独的消息发送给智能电视,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赘述。
通过上述步骤S1501-S1504,智能电视即可确定目标主机并获取目标主机的授权。此后,智能电视即可借助目标主机的蜂窝通信功能登录目标应用程序。
综上所述,智能电视在获取目标主机的授权之后,即可在目标主机的配合之下,借助目标主机的蜂窝通信功能,使用目标主机的电话号码登录目标应用程序。需要说明的是,目标主机仅需要对智能电视进行一次授权,当智能电视后续再次以该手机号码登录应用程序时,无需目标主机再次授权。
(二)智能电视使用目标主机登录应用程序
针对智能电视首次借助目标主机的蜂窝通信功能登录目标应用程序,智能电视取得目标主机的授权之后,目标主机和智能电视可以直接登录目标应用程序,也可以根据用户指令登录目标应用程序。下面以目标主机是手机A为例分别对其进行说明。
图16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的示意图,涉及智能电视在首次使用目标主机登录应用程序的过程中,目标主机向智能电视发送授权通知后,直接配合智能电视登录应用程序的过程。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601-S1610。
S1601,智能电视向手机A发送第一登录请求。
其中,第一登录请求用于请求获取登录目标应用程序(例如AI健身)所需要的登录信息(token),该登录信息包括手机A的手机号掩码、加密算法和秘钥等。示例性的,该第一登录请求可以为MSG_LOGIN。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手机A和智能电视是同一局域网内的电子设备,智能电视可以通过基于路由器建立的第一Socket连接向手机A发送第一登录请求。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手机A和智能电视登录同一设备账号,那么智能电视可以通过云服务器向手机A发送第一登录请求。此外,智能电视和手机A也可以通过基于P2P技术建立的第一Socket连接向手机A发送第一登录请求。
S1602,手机A向认证服务器发送第一登录请求。
手机A在接收到第一登录请求后,手机A对其安装的认证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进行初始化。在认证SDK初始化成功之后,手机A向认证服务器发送第一登录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认证服务器属于运营商的管理设备,只有蜂窝通信功能可用的电子设备才能访问该认证服务器。由于智能电视的蜂窝通信功能不可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智能电视在登录应用程序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手机A从认证服务器获取登录信息。在一个示例中,手机A可以通过调用运营商提供的登录信息获取接口(login token validate),向认证服务器发送该第一登录请求。
S1603,认证服务器向手机A发送登录信息。
认证服务器接收到手机A的第一登录请求之后,根据手机A的手机号码生成对应的登录信息,并将登录信息发送给手机A的Modem。
S1604,手机A向智能电视发送登录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手机A和智能电视是同一局域网内的电子设备,那么手机A可以通过基于路由器建立的第二Socket连接向智能电视发送登录信息。智能电视的IP协议栈在接收到登录信息之后,将登录信息发送给应用程序层进行进一步处理。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手机A和智能电视登录同一设备账号,那么手机A可以通过云服务器向智能电视发送登录信息。此外,手机A也可以通过基于P2P技术建立的第二Socket连接向智能电视发送登录信息。
S1605,智能电视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登录请求,第二登录请求中携带登录信息。
以智能电视目标应用程序是AI健身为例,智能电视向AI健身对应的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登录请求。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登录请求携带登录信息(即手机A的手机号掩码、加密算法和秘钥),用于请求应用服务器根据该登录信息登录应用程序。
S1606,应用服务器向认证服务器发送第二登录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需要根据手机A的手机号码登录应用程序,但是登录信息中并不包括手机A的手机号码,并且应用服务器无法确定该登录信息是否合法。因此,应用服务器需要将手机A发送的登录信息发送给认证服务器,以由认证服务器校验该登录信息是否合法,并确定其对应的手机号码。
S1607,认证服务器根据第二登录请求中携带的登录信息,认证手机号码。
认证服务器根据与加密规则对应的解密规则,将登录信息中的手机号掩码解密为完整的手机号码。如果解密后的手机号码合法,则说明登录信息认证通过,认证服务器将解密后的手机号码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如果解密后的手机号码不合法,则说明登录信息可能异常,认证失败。此时,认证服务器可以向应用服务器发送认证失败通知。
S1608,认证服务器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目标主机经过认证的手机号码。
S1609,应用服务器根据认证后的手机号码登录应用程序。
S1610,应用服务器向智能电视发送登录成功通知。以目标应用程序是AI健身为例,智能电视成功登录应用程序之后,可以显示例如图6所示的第一界面。
此外,当应用程序登录失败后,应用服务器还会向智能电视发送登录失败通知。智能电视在接收到登录失败通知之后,可以显示例如图10所示的登录界面。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用户在首次使用某目标主机登录应用程序时,通过简单的操作获取目标主机的授权之后,智能电视即可直接登录应用程序,操作简便,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
图17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的示意图,涉及智能电视在首次使用目标主机登录应用程序的过程中,目标主机根据用户的指令登录应用程序的过程。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701-S1715。
S1701,智能电视向手机A发送手机号掩码获取请求。
在智能电视首次使用手机A登录目标应用程序的过程中,智能电视获取目标主机的授权之后,直接向手机A发送手机号掩码获取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手机A和智能电视是同一局域网内的电子设备,那么智能电视可以通过基于路由器建立的第一Socket连接向手机A发送手机号掩码获取请求。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手机A和智能电视登录同一设备账号,那么智能电视可以通过云服务器向手机A发送手机号掩码获取请求。此外,智能电视也可以通过基于P2P技术建立的第一Socket连接向手机A发送手机号掩码获取请求。
S1702,手机A向认证服务器发送手机号掩码获取请求。
具体地,手机A在接收到手机号掩码获取请求后,使用Modem通过蜂窝网络,向认证服务器发送手机号掩码获取请求。
S1703,认证服务器将手机A对应的手机号掩码发送给手机A。
认证服务器根据预设的加密算法,将手机A的手机号码转换为手机号掩码,并将该手机号掩码通过蜂窝网络发送给手机A,手机A通过Modem接收该手机号掩码。
S1704,手机A向智能电视发送手机号掩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手机A和智能电视是同一局域网内的电子设备,那么手机A可以通过基于路由器建立的第二Socket连接向智能电视发送手机号掩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手机A和智能电视登录同一设备账号,那么手机A可以通过云服务器向智能电视发送手机号掩码。此外,手机A也通过基于P2P技术建立的第二Socket连接向智能电视发送手机号掩码。
S1705,智能电视显示第二登录界面,该第二登录界面包括手机号掩码和登录控件。
在一个示例中,智能电视在接收到手机号掩码之后,可以显示例如图14所示的第二登录界面。参见图6所示,该第二登录界面的手机号掩码为“183****2879”,登录控件包括第二控件(如”一键登录”图标)、第三控件(如“短信验证码登录”图标)、第四控件(如登录二维码)和第五控件(如“账号密码登录”图标)。
S1706,响应于用户对第二登录界面中第二控件的操作,智能电视向手机A发送第一登录请求。
S1707,手机A向认证服务器发送第一登录请求。
S1708,认证服务器向手机A发送登录信息。
S1709,手机A向智能电视发送登录信息。
S1710,智能电视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登录请求,第二登录请求携带登录信息。
S1711,应用服务器向认证服务器发送第二登录请求。
S1712,认证服务器根据第二登录请求中携带的登录信息,认证手机号码。
S1713,认证服务器将经过认证的手机号码发送给应用服务器。
S1714,应用服务器根据该手机号码登录应用服务器。
S1715,应用服务器向智能电视发送登录成功通知。
具体地,S1706-S1715请参见上述步骤S1601-S1610,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不受同一局域网的限制,可以远程控制登录应用程序。
需要说明的是,在获得目标主机的授权之后,智能电视在借助目标主机的蜂窝通信功能一键登录应用程序的过程中,目标主机的上层应用是无感知的,目标主机的界面中也不显示任何相关的信息。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用户在首次使用某目标主机登录应用程序时,在获取目标主机的授权之后,通过一键操作(例如点击“一键登录”图标)即可登录应用程序,操作简便,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
针对智能电视非首次使用目标主机(例如手机A)登录应用程序的过程中,用户通过在例如图6所示的第二界面,或者例如图9所示的第一界面操作第二控件之后,智能电视即可直接登录应用程序。具体地,智能电视通过执行S1706-S1715登录应用程序。
由此可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用户在非首次使用某目标主机登录应用程序时,通过一键操作(例如点击“一键登录”图标)即可登录应用程序,操作简便,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相对于扫描二维码登录,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无需给目标主机安装并登录手机版应用程序。并且,相对于现有的短信验证码登录、账号密码登录等登录方式,无需用户进行复杂的字符输入操作。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可以快速登录应用程序,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除了适用于第一类电子设备,还适用于未安装目标SIM卡/e-SIM卡的第二类电子设备。其中,目标SIM卡/e-SIM卡是指以手机号码作为应用账号登录应用程序时,该手机号码所对应的SIM卡/e-SIM卡。
例如,手机A对应手机号码A,手机B对应手机号码B,当手机B使用手机号码A作为应用账号登录应用程序时,手机B就是未安装目标SIM卡(即手机号A对应的SIM卡)的第二类电子设备。此时,手机B可以通过上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借助手机A中目标SIM卡的蜂窝通信功能,使用手机号码A作为应用账号登录应用程序。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性示意性图。该电子设备100包括:处理器110、存储器120、通信接口130、总线140。
其中,该处理器110可以与存储器120连接。该存储器120可以用于存储该程序代码和数据。因此,该存储器120可以是处理器110内部的存储单元,也可以是与处理器110独立的外部存储单元,还可以是包括处理器110内部的存储单元和与处理器110独立的外部存储单元的部件。
可选的,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总线140。其中,存储器120、通信接口130可以通过总线140与处理器110连接。总线140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140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8中仅用一条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110可以采用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或者该处理器110采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该存储器1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并向处理器110提供指令和数据。处理器11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处理器11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在电子设备100运行时,该处理器110执行存储器120中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上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8)

1.一种应用程序登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蜂窝通信功能可用;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被配置为:
在启动待登录的应用程序之后,显示登录界面,所述登录界面包括第二控件,所述第二控件用于提供第一登录方式;其中,所述第一登录方式为,借助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蜂窝通信功能从认证服务器获取登录信息,以根据所述登录信息登录所述应用程序;
在检测到用户对所述第二控件的操作之后,通过所述第一登录方式登录所述应用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蜂窝通信功能不可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已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授权时,所述登录界面还显示有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未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授权时,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被配置为:在检测到用户对所述第二控件的操作之后,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授权,并通过所述第一登录方式登录所述应用程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授权的过程中,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被配置为:
显示设备选择界面,所述设备选择界面中包括至少一个可用主机,所述可用主机为能够配合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登录方式登录所述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
响应于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可用主机中选择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授权请求,所述授权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配合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使用所述第一登录方式登录所述应用程序;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被配置为:
在接收到所述授权请求之后,显示授权请求界面,所述授权请求界面包括第六控件和第七控件,所述第六控件用于拒绝所述授权请求,所述第七控件用于接受所述授权请求;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七控件的操作,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授权通知,所述授权通知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已接受所述授权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被配置为:
在接收到所述授权通知之后,更新所述登录界面,更新后的登录界面显示有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更新后的登录界面上的所述第二控件的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登录方式登录所述应用程序。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被配置为:
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在局域网内的路由器广播设备信息获取请求;
接收所述局域网内至少一个可用主机发送的设备信息;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可用主机发送的设备信息显示所述设备选择界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被配置为:
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登录的设备账号对应的云服务器发送设备信息获取请求;
接收所述云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可用主机的设备信息;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可用主机发送的设备信息显示所述设备选择界面。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被配置为:
显示主应用界面,所述主应用界面包括第一控件,所述第一控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登录界面;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一控件的操作,显示所述登录界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界面还包括短息验证码登录控件、二维码登录控件和账号密码登录控件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被配置为:
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登录请求,所述第一登录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登录信息;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被配置为:
向所述认证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登录请求;
接收所述认证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登录信息;
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登录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登录信息登录所述应用程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被配置为:
向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登录请求,所述第二登录请求包括所述登录信息,所述第二登录请求用于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登录信息登录所述应用程序;
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登录结果通知。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同一局域网内的电子设备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局域网内的路由器通信。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登录同一设备账号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设备账号对应的云服务器通信,或者,通过点对点连接通信。
15.一种应用程序登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在启动待登录的应用程序之后,显示登录界面,所述登录界面包括第二控件,所述第二控件用于提供第一登录方式;所述第一登录方式为,借助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蜂窝通信功能从认证服务器获取登录信息,以根据所述登录信息登录所述应用程序;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用户对所述第二控件的操作之后,通过所述第一登录方式登录所述应用程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蜂窝通信功能不可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已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授权时,所述登录界面还显示有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用户对所述第二控件的操作之后,通过所述第一登录方式登录所述应用程序,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用户对所述第二控件的操作之后,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授权,并通过所述第一登录方式登录所述应用程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授权,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设备选择界面,所述设备选择界面中包括至少一个可用主机,所述可用主机为能够配合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登录方式登录所述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
响应于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可用主机中选择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授权请求,所述授权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配合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使用所述第一登录方式登录所述应用程序;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授权请求之后,显示授权请求界面,所述授权请求界面包括第六控件和第七控件,所述第六控件用于拒绝所述授权请求,所述第七控件用于接受所述授权请求;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七控件的操作,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授权通知,所述授权通知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已接受所述授权请求。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授权通知之后,更新所述登录界面,更新后的登录界面显示有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更新后的登录界面上的所述第二控件的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登录方式登录所述应用程序。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设备选择界面,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在局域网内的路由器广播设备信息获取请求;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局域网内至少一个可用主机发送的设备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可用主机发送的设备信息显示所述设备选择界面。
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设备选择界面,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登录的设备账号对应的云服务器发送设备信息获取请求;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云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可用主机的设备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可用主机发送的设备信息显示所述设备选择界面。
23.根据权利要求15-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登录界面,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主应用界面,所述主应用界面包括第一控件,所述第一控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登录界面;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一控件的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登录界面。
24.根据权利要求15-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界面还包括短息验证码登录控件、二维码登录控件和账号密码登录控件中的至少一个。
25.根据权利要求15-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登录方式登录所述应用程序,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登录请求,所述第一登录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登录信息;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向所述认证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登录请求;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认证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登录信息;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登录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登录信息登录所述应用程序。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登录信息登录所述应用程序,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登录请求,所述第二登录请求包括所述登录信息,所述第二登录请求用于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登录信息登录所述应用程序;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登录结果通知。
27.根据权利要求15-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同一局域网内的电子设备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局域网内的路由器通信。
28.根据权利要求15-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登录同一设备账号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设备账号对应的云服务器通信,或者,通过点对点连接通信。
CN202011615817.1A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应用程序登录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47642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5817.1A CN114764286A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应用程序登录方法及系统
PCT/CN2021/137538 WO2022143130A1 (zh) 2020-12-30 2021-12-13 一种应用程序登录方法及系统
EP21913871.6A EP4261665A1 (en) 2020-12-30 2021-12-13 Application program login method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5817.1A CN114764286A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应用程序登录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4286A true CN114764286A (zh) 2022-07-19

Family

ID=82258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5817.1A Pending CN114764286A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应用程序登录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261665A1 (zh)
CN (1) CN114764286A (zh)
WO (1) WO202214313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8116A (zh) * 2022-10-20 2022-11-15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工业互联网的网页登录方法和装置、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8687A (zh) * 2013-08-08 2015-02-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代授权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483503A (zh) * 2017-09-28 2017-12-15 深圳市口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登录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947147B1 (en) * 2017-03-04 2018-04-17 TrueLite Trace, Inc. Vehicle electronic logging authorization and handover system
CN109862078A (zh) * 2019-01-08 2019-06-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客户端登录方法、装置和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1723889A (zh) * 2020-07-31 2020-09-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扫码登录方法、图形码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8687A (zh) * 2013-08-08 2015-02-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代授权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9947147B1 (en) * 2017-03-04 2018-04-17 TrueLite Trace, Inc. Vehicle electronic logging authorization and handover system
CN107483503A (zh) * 2017-09-28 2017-12-15 深圳市口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登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862078A (zh) * 2019-01-08 2019-06-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客户端登录方法、装置和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1723889A (zh) * 2020-07-31 2020-09-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扫码登录方法、图形码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8116A (zh) * 2022-10-20 2022-11-15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工业互联网的网页登录方法和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5348116B (zh) * 2022-10-20 2023-03-03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工业互联网的网页登录方法和装置、设备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61665A1 (en) 2023-10-18
WO2022143130A1 (zh) 2022-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83715B (zh) 终端与设备通信的方法和系统、终端、存储介质
EP3384655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calable-factor authentication
US10038772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9906949B2 (en) Addressing wireless nodes
EP2405622B1 (en) Device communication
US9154955B1 (en) Authenticated delivery of premium communication services to trusted devices over an untrusted network
US20160007144A1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KR102339713B1 (ko) 기기의 네트워크 구성 방법, 장치 및 매체
WO2017107550A1 (zh) 网络连接方法和装置
US2012015897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ccess point in mobile terminal
CN113490207B (zh) 物联网设备绑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30093838A (ko) 자동 로그인 방법 및 자동 로그인 시스템
CN114697879A (zh) 蓝牙配对方法、电子设备、芯片和存储介质
US9154949B1 (en) Authenticated delivery of premium communication services to untrusted devices over an untrusted network
EP4261665A1 (en) Application program login method and system
US11178145B2 (en) Network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2512097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5550415B (zh) 设备连接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3212934A1 (zh) 一种中继通信方法、接入方法、装置及设备
KR102133903B1 (ko) 전자 기기 및 이의 개인 클라우드 기기 등록 방법
KR102353474B1 (ko) 단말기별 이종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콘텐츠 제공 서버 및 그 제어방법과, 이러한 콘텐츠 제공 서버와 통신하는 통신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102780B1 (ko) 전자 기기 및 이의 개인 클라우드 기기 등록 방법
EP4336801A1 (en)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2199533A1 (zh) 基于蓝牙的解锁方法、终端设备、智能锁及存储介质
KR20140005756A (ko) 통신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휴대 단말기의 원격 통신을 제공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