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2260B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唤醒通信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唤醒通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2260B
CN114762260B CN201980102694.0A CN201980102694A CN114762260B CN 114762260 B CN114762260 B CN 114762260B CN 201980102694 A CN201980102694 A CN 201980102694A CN 114762260 B CN114762260 B CN 1147622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ignal
communication device
w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1026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62260A (zh
Inventor
H·斯约兰德
L·维尔赫姆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14762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22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62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22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LAUTOMATIC CONTROL, STARTING, SYNCHRONISATION OR STABILISATION OF GENERATORS OF ELECTRONIC OSCILLATIONS OR PULSES
    • H03L7/00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 H03L7/06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using a reference signal applied to a frequency- or phase-locked loop
    • H03L7/08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 H03L7/099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concerning mainly the controlled oscillator of the loop
    • H03L7/0991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concerning mainly the controlled oscillator of the loop the oscillator being a digital oscillator, e.g. composed of a fixed oscillator followed by a variable frequency divi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04W52/0267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controlling user interface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通信设备(100)包括第一收发机(110),其包括第一频率合成器(112),第一频率合成器(112)包括第一数控振荡器(DCO1)和晶体振荡器(XO)。无线通信设备(100)还包括第二收发机(120),其包括唤醒接收机(Rx2)、第二发射机(Tx2)以及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被连接到唤醒接收机(Rx2)和第二发射机(Tx2)。无线通信设备(100)还包括控制单元(170),其被配置为控制无线通信设备的操作。第二发射机(Tx2)被配置为向基站周期性地发送信号。该信号由标识无线通信设备(100)的码来调制并且以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所设置的频率被发送。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唤醒通信
技术领域
本文的实施例涉及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唤醒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基站以及其中的方法。特别地,本文的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唤醒收发机以及在唤醒收发机与基站之间的唤醒通信。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具有超低功耗的设备的趋势很强烈。这些设备可以是小型传感器节点,其中电池应当使用很多年,或者其中使用能量收集来实现无电池操作。当无线通信系统要与这样的设备进行通信时,必须在设备中操作接收机。为了实现短响应时间,必须定期操作接收机。然后,必须限制接收机的功耗。因此通常使用一种特殊的超低功率专用接收机,即,所谓的唤醒接收机。但是,唤醒接收机的能力是有限的,并且它仅能够检测唤醒请求的存在。当存在这样的请求时,启动更高性能和更高功率的主接收机以能够接收实际通信。
为了实现超低功耗(例如,低于100uW),唤醒接收机通常基于开关键控(OOK)信号的幅度检测。从而,可以避免使用高耗电的锁相环(PLL)来生成准确的本地振荡器(LO)信号。但是,因为来自自激(free-running)振荡器的LO信号的频率不准确,所以在幅度检测之前仅可以实现适度的滤波。
由于在幅度检测之前的滤波量有限,因此唤醒接收机非常容易受到干扰。所有进入幅度检测器的在与唤醒信号相同的频率范围内具有幅度调制的干扰和噪声将屏蔽唤醒信号。在此应当理解,相同的频率并不意味着使用相同的频率信道来发送干扰。相反,因为滤除与唤醒信号相邻的信号的能力有限,所以应当理解,在相邻频率信道和可能甚至更远的频率信道中被发送的信号实际上也将具有与同信道干扰物一样的有害影响。替代地,为了能够有效地滤除相邻干扰,频率生成必须具有高精度并且消耗大量功率。此外,幅度检测器也是高度非线性的,并且因此针对弱输入信号产生非常小的输出。假设幅度检测器针对小信号具有二次特性意味着输入信号级别每降低10dB,信噪比降低20dB。在检测器输入端具有少量干扰的情况下,这很快变得非常不利,因为干扰的存在将限制输入信号可以被放大的程度。因此,必须在幅度检测之前进行更多滤波,以实现具有高抗干扰能力的唤醒接收机。但是,为了采用这样的滤波,需要准确的频率LO信号,因此必须提供用于以低功耗创建这样的信号的手段。
发明内容
因此,本文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设备与基站之间的唤醒通信的改进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文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通过一种无线通信设备来实现该目的。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第一收发机,所述第一收发机包括第一频率合成器,所述第一频率合成器包括第一数控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还包括第二收发机,所述第二收发机包括唤醒接收机、第二发射机以及第二数控振荡器,所述第二数控振荡器被连接到所述唤醒接收机和所述第二发射机。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操作。所述第二发射机被配置为向基站周期性地发送信号。所述信号由标识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码来调制并且以所述第二数控振荡器所设置的频率被发送。
根据本文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通过一种在具有多个天线的基站中执行的方法来实现该目的。所述基站从无线通信设备接收信号。所述信号以由在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中包括的唤醒收发机中的数控振荡器所设置的频率被发送。所述基站确定在所述唤醒接收机中的所述数控振荡器的频率,以及基于所接收的信号,更新要作为唤醒信号被发送到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的波束权重。所述基站以基于所确定的所述数控振荡器的频率的频率向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所述唤醒信号。
换句话说,在根据本文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中,唤醒接收机附带超低功率(ULP)发射机,即,第二发射机。在唤醒接收机中的本地振荡器(即,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自激以最小化功耗,因此它的频率将随时间漂移。ULP发射机被用于以频繁的时间间隔发出信号。这些信号由标识无线通信设备的码来调制。唤醒接收机中的自激本地振荡器将被用于设置从ULP发射机发送的信号的频率。在发送之后,无线通信设备能够使用唤醒接收机以与先前用于发送的频率相同的频率(使用同一个自激本地振荡器)来侦听唤醒消息。
在基站侧,基站接收来自ULP发射机的传输,然后基站可以确定在唤醒接收机中的自激本地振荡器的频率。定期传输针对基站提供了定时参考,以使得基站还将知道唤醒接收机何时处于活动,因此可以接收消息。这将允许唤醒接收机减少它的搜索空间,从而节省功率以及降低误报的风险。
来自ULP发射机的频繁和定期传输允许基站不仅跟踪无线通信设备的频率,而且还跟踪无线通信设备的波束权重。然后,唤醒接收机能够以增加的强度和更少的干扰来接收来自基站的信号。然后,唤醒传输还能够被以高精度指向无线通信设备,从而改进预期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级别以及减少对其他设备的干扰。
此外,通过定期获得与无线通信设备的本地振荡器频率有关的信息,基站能够向唤醒接收机发送消息以调整唤醒接收机的频率,从而在不涉及无线通信设备中的频率控制回路的情况下保持唤醒接收机受控。基站还能够在不唤醒无线通信设备的情况下改变唤醒通信的频率。
基站中的多个天线允许基站接收来自ULP发射机的弱信号。多个天线还允许在唤醒时向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更强的信号,而对其他设备的干扰较低。这将增大唤醒通信的范围,并且仍然具有低唤醒功耗。唤醒接收机中的本地振荡器的准确已知的频率将允许基站以具有良好针对性的频率来发送唤醒消息,使得能够在唤醒接收机中使用窄带滤波器。因此,唤醒接收机能够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两者,同时使用与低功耗兼容的自激本地振荡器。此外,多天线基站的高性能允许唤醒收发机中的第二发射机具有低输出功率,使得第二发射机的功耗能够与唤醒接收机的功耗相当。
因此,本文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设备与基站之间的唤醒通信的改进方法和装置。
附图说明
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文的实施例的示例,这些附图是:
图1是示出根据本文的实施例的包括唤醒收发机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2中的(a)、(b)和(c)是示出根据本文的实施例的不同校准替代方案的示意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文的实施例的在基站中执行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4是示出具有多个天线的基站的实施例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文的实施例的包括低功率唤醒收发机的无线通信设备100的架构。
从图1可以看出,存在两个收发机,即,第一主收发机(主TRX 110)和第二收发机(唤醒收发机WuTRX 120)。第一TRX 110包括第一接收机Rx1、第一发射机Tx1、第一频率合成器112,第一频率合成器112包括第一数控振荡器DCO1和晶体振荡器XO。第一收发机TRX 110通过天线开关140和频带选择滤波器150被连接到天线130。第一接收机Rx1和第一发射机Tx1被连接到第一频率合成器112,第一频率合成器112通过使用锁相环(PLL)来生成从晶体振荡器XO导出的准确频率。
第二收发机WuTRX 120包括第二接收机Rx2(即,唤醒接收机)和第二发射机Tx2(即,唤醒发射机)。
WuTRX 120经由匹配网络160、天线开关140和频带选择滤波器150被连接到天线130。匹配网络160将天线阻抗上变换到高得多的级别,这增大了唤醒接收机Rx2中的电压级别,从而在低功耗下实现增加的灵敏度。增大的阻抗还实现了第二发射机Tx2的更高效率,同时提供非常低的输出功率级别。
WuTRX 120包括被连接到唤醒接收机Rx2和第二发射机Tx2的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DCO2生成本地振荡器(LO)信号。在唤醒接收机Rx2中,本地振荡器信号被连接到下变频混频器,而在第二发射机Tx2中,LO信号可以被连接到上变频混频器,或者通过门控而开启-关闭以针对被包括在第二发射机Tx2中的功率放大器直接生成开-关键控(OOK)信号。
无线通信设备100还包括控制单元170,其被配置为控制无线通信设备100的操作。控制单元170被连接到除了频带选择滤波器150之外的所有块,并且控制包括两个收发机的无线通信设备100的整个系统的操作。控制单元170还控制频率合成器和第二数控振荡器的频率设置。
无线通信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电源管理180。所有活动块被连接到控制这些活动块是被通电还是被断电的电源管理180。
可以看出,唤醒接收机Rx2附带第二发射机Tx2,第二发射机Tx2是超低功率(ULP)发射机。为了最小化功耗,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自激,因此它的频率将随时间漂移。第二发射机Tx2被用于以频繁的时间间隔发出信号。这些信号将由标识无线通信设备100的码来调制。自激DCO2将被用于设置传输的频率。
基站将从第二发射机Tx2接收传输,然后基站可以确定自激DCO2的频率。基站还将知道唤醒接收机Rx2何时处于活动,因此可以接收消息。当WuTRX并非始终开启,而是在占空比模式下运行以进一步降低功耗时,该特征很有用。唤醒接收机本地振荡器DCO2的准确已知的频率将允许基站以具有良好针对性的频率来发送唤醒消息。
在发送之后,无线通信设备100能够使用唤醒接收机Rx2以与先前用于发送的频率相同的频率(使用同一个自激DCO2)来侦听唤醒消息。
因此,根据本文的实施例,第二发射机Tx2被配置为向基站周期性地发送信号。该信号由标识无线通信设备100的码来调制并且以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所设置的频率被发送。
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第二收发机120可以被配置为使用与在向基站发送信号时使用的用于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的频率设置相同的用于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的频率设置来从基站接收该信号。
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第二收发机120还可以被配置为从基站接收信号以调整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的频率。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具有与唤醒接收机Rx2的连接,以用于由基站命令的频率调整而不唤醒无线通信设备。命令可以是将第二DCO2的频率设置增大或减小一定数量的步长或一定数量的MHz。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收发机WuTRX 120还可以被配置为使用用于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的调整后的频率设置来从基站接收信号。
存在不同的替代方案以在唤醒通信开始之前校准或设置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的频率。
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可以通过在第一收发机110被断电之前将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连接到第一频率合成器112以调谐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的频率,设置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的频率。图2中的(a)示出了该实施例,其中使用了单个PLL频率合成器PLL1。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具有与第一频率合成器112中的PLL1的连接,以在休眠周期开始时进行准确校准。在活动模式下,第一数控振荡器DCO1被连接到PLL1并且生成从XO导出的准确频率。当要进入休眠模式时,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改为被连接到PLL1,然后在稳定之后将生成与第一数控振荡器DCO1之前生成的频率相同的频率。然后,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的数控字(即,用于第二DCO2的频率设置)被用于休眠模式。与第一数控振荡器DCO1相比,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是低功率振荡器,并且PLL1以及第一DCO1在校准之后被断电以进入休眠模式。
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可以通过将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连接到第二频率合成器PLL2以调谐第二DCO2的频率,设置第二DCO2的频率。第二频率合成器PLL2被连接到第一频率合成器112的晶体振荡器XO并且在第一收发机110被断电时被断电。图2中的(b)示出了该实施例,其中单独的第二PLL2被用于第二DCO2校准。两个PLL和第一DCO1被断电以进入休眠模式,然后XO也可以被断电。
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可以通过在后面跟着低通滤波器和比较器的相位频率检测器中将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的频率与第一数控振荡器DCO1进行比较,设置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的频率。在第一收发机110被断电时,相位频率检测器、低通滤波器和比较器被断电。图2中的(c)示出了该实施例。第一频率合成器112中的PLL1在活动模式期间操作,然后第二DCO2被校准以生成与第一DCO1相同的频率。两个振荡器DCO1和DCO2的频率在相位频率检测器PFD、低通滤波器LPF和比较器Comp的链中被直接比较。比较器将输出关于哪个频率更高的二进制决定。然后,控制块Ctrl使用该信息来寻找用于第二DCO2的最小化频率差的控制字。然后,所找到的控制字被用于休眠模式下的第二DCO2,然后所有其他器件可以被断电。
取决于无线通信设备的不同类型、无线通信设备的不同应用和不同操作模式,向基站发送信号的周期和持续时间可能不同:
a)连续操作:
当第二收发机WuTRX 120始终开启(即,处于连续操作模式)时,WuTRX 120处于作为默认模式的接收模式,偶尔它切换到低功率发送模式以便允许第二发射机Tx2发送信号以使基站能够确定自激振荡器DCO2的当前频率和波束权重。此后,WuTRX 120被切换回接收模式。
多久进行一次用于校准的传输可以取决于自激振荡器的漂移率以及WuTRX 120可接受的频率不确定度。它还可以取决于设备的移动性,即设备移动的速度。另一方面,用于校准的传输的持续时间可以是固定的或者可以是可变的,以使得在已知信道衰减相对较高时使用更长的传输持续时间。替代地,还可以使得被用于校准的传输的持续时间可变并且取决于被用于校准信号的传输功率,以使得当校准信号的传输功率降低时使用更长的持续时间。
因此,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向基站发送信号的周期可以是基于第二DCO2的漂移率和唤醒接收机Rx2的频率误差容限。替代地,向基站发送信号的周期可以是基于信道随时间变化的速率,即,在无线通信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无线信道随时间变化的速度。如果信道变化较快,则可以使向基站发送信号的周期较短。被发送到基站的信号的持续时间可以是基于发射功率和信道质量。
b)占空比操作:
在灵敏度要求相对高的一些应用中,可能无法将功耗降低到期望的级别。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使唤醒接收机以占空比运行,即,唤醒接收机将仅在一小部分时间内开启,以使得平均功耗处于期望的级别,即使唤醒接收机在被开启时消耗更多功率。例如,如果占空比为10%,则平均功耗大约降低至1/10。
因此,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唤醒收发机WuTRX 120可以被配置处于具有占空比的开启-关闭操作模式,并且第二发射机Tx2可以被配置为在每个开启周期开始时向基站发送信号。开启周期还可以被称为开启持续时间或开启时隙。
根据该实施例,占空比模式的选择是至少部分地基于对频率和波束权重校准的需要。具体地说,可以在以占空比运行时的开启周期的开始进入WuTRX 120的低功率发送模式,以使得当WuTRX 120被开启时,它首先发送校准信号并且然后切换到接收模式。这将确保对于该开启周期,基站将对自激DCO2的频率具有非常好的估计,因为可以假设在开启周期内的频率漂移相当小,因为开启持续时间通常将相当小。
如果开启周期很短并且出现相对频繁(例如,每50ms出现5ms),则在开启周期之间的时间(即,本示例中的50ms)内,频率漂移可能如此之小,以致于不需要在每个开启时隙中发送用于校准的低功率信号。在这种情况下,仅在一小部分开启时隙(例如,五分之一或十分之一)开始时发送低功率校准信号。
因此,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唤醒收发机WuTRX 120可以被配置处于具有占空比的开启-关闭操作模式,并且第二发射机Tx2被配置为在每第N个开启周期开始时向基站发送信号,其中N是大于1的整数。
c)唤醒信号的带宽
唤醒接收机中用于确保在干扰受限环境中具有良好性能的关键部分是滤除相邻信道干扰(ACI)的能力。用于执行该操作的标准方法是使用带宽与唤醒信号的带宽相似的信道选择性滤波器。然后,必须确保唤醒信号与唤醒接收机之间的准确频率对齐,因为未对齐意味着唤醒信号将不在信道选择性滤波器的通带中。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简单地发送比接收机滤波器的带宽更宽的信号来以替代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这将意味着仅部分的发射信号能量对接收机有用,即,落在接收机滤波器的通带内的部分。这还意味着接收机滤波器的确切中心频率不是关键的,而是至少部分发射信号落在接收机滤波器的通带内便已足够。
作为一个示例,在IEEE 802.11ba中,唤醒信号的带宽约为4MHz,因此接收机滤波器的合适带宽将为4MHz。但是,4MHz唤醒信号的传输是在20MHz信道的中心完成的,唤醒信号的任一侧都没有信号。也就是说,唤醒信号的每一侧将有8MHz未被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原则上可以发送20MHz唤醒信号而不是4MHz唤醒信号。只要唤醒接收机中的频率误差不超过8MHz,唤醒接收机便将接收到4MHz有用信号。
根据该实施例,可以通过有意发送具有更宽带宽的唤醒信号来利用可用信道带宽远宽于信号带宽的事实。这允许对唤醒接收机中的频率精度的要求放宽。具体地说,是否以及多久发送一次低功率校准信号将至少取决于要被发送的唤醒信号可以比接收机滤波器宽多少。
因此,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向基站发送信号的周期可以是基于要由基站发送的唤醒信号的带宽和在唤醒接收机Rx2中的信道选择性滤波器的带宽。
WuTRX 120切换到发射模式的频率(即,向基站发送信号的周期)以及传输持续多长时间(即,传输的持续时间)可以使用主收发机TRX110来协商或传送。当使用占空比时,基站通常知道唤醒接收机何时开启的确切模式,以使得仅当唤醒接收机Rx2开启时才发送唤醒信号。还可以使用唤醒收发机WuTRX 120进行合适的占空比模式的协商和决定。
因此,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收发机TRX 110可以被配置为在被断电之前向基站发送信号,以指示要由第二收发机WuTRX 120发送的信号的传输调度和传输码。
将参考图3描述在具有多个天线的基站中执行的用于向无线通信设备发送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可以以任何合适的顺序执行的以下动作。
动作310
基站从无线通信设备接收信号。该信号以由在无线通信设备中包括的唤醒收发机中的DCO所设置的频率被发送。
从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信号是ULP信号。为了接收ULP信号,基站可以使用多个天线。在多个天线处接收的信号被转换到基带,然后被同相合并以实现高灵敏度,并且抑制来自其他方向的噪声和干扰。因此,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基站可以同相合并从多个天线接收的信号。
为了使基站能够找到所发送的信号并且进行同步,当无线通信设备进入休眠模式时,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使用它的主收发机与基站就ULP传输调度和传输码达成一致。例如,如上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被断电之前向基站发送信号,以指示要由无线通信设备中的第二收发机WuTRX 120发送的信号的传输调度和传输码。
动作320
基站确定在唤醒接收机中的DCO的频率。唤醒接收机中的自激DCO可以最初被校准为由无线通信设备中的主收发机使用的频率。因此,使用与主收发机相同的频率来发送ULP信号。这将允许基站从该初始点起随时间跟踪无线通信设备的频率。
动作330
来自无线通信设备的频繁和定期传输允许基站不仅跟踪无线通信设备的频率,而且还跟踪无线通信设备的波束权重。
基站基于从无线通信设备接收的信号,更新要作为唤醒信号被发送到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的波束权重。这是基于每个天线单元处的接收信号相位和幅度。可以通过在来自每个天线单元的基带信号与合并后的接收基带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来确定波束权重。因此,根据所接收的信号,基站还可以跟踪无线通信设备的移动。波束权重可以被更新,以使得信号功率和方向是基于无线通信设备的移动。然后,唤醒接收机能够以增大的强度和更少的干扰来接收来自基站的信号。然后,唤醒传输还能够被以高精度指向无线通信设备,从而改进预期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级别以及减少对其他设备的干扰。
动作340
基站以基于所确定的DCO的频率的频率向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唤醒信号。
基站可以以与DCO的频率相同的频率来发送唤醒信号。
基站可以以从DCO的频率偏移的频率来发送唤醒信号。
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基站可以基于所接收的信号的接收时间来向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唤醒信号,以使得唤醒信号在自接收时间起的预定时间之后被发送。
定期传输针对基站唤醒消息传输提供了定时参考。这将允许唤醒接收机减少它的搜索空间,从而节省功率以及降低误报的风险。
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基站还可以向无线通信设备发送信号以促进唤醒收发机中的DCO的频率调整。通过定期获得与无线通信设备的本地振荡器频率有关的信息,基站能够向唤醒接收机发送消息以调整唤醒接收机的频率,从而在不涉及无线通信设备中的频率控制回路的情况下保持唤醒接收机受控。基站还能够在不唤醒无线通信设备的情况下改变唤醒通信的频率。
图4示出了具有多个天线的基站400的框图。基站400包括例如接收机410、发射机420、处理单元430、存储器440等以执行参考图3描述的方法动作310-340。
概括地说,本文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唤醒接收机和超低功率(ULP)发射机两者为特征的低功率无线通信设备。ULP发射机发出消息,这些消息允许基站跟踪ULP发射机的自激本地振荡器的频率,该振荡器也被用于唤醒接收机。唤醒接收机本地振荡器的准确已知的频率将允许基站以具有良好针对性的频率来发送唤醒消息。这允许更窄的带宽,并且因此允许灵敏和选择性的唤醒接收机,同时仍然使用具有极低功耗的自激振荡器。来自超低功率发射机的消息还允许基站更新多天线装置的波束权重,以增大双向唤醒通信的信干噪比。来自超低功率发射机的消息还将提供定时信息,其能够被用于降低唤醒接收机功率和误报率。基站还可以通过发送命令无线通信设备更新无线通信设备的本地振荡器频率的信号,控制唤醒接收机的频率而不唤醒无线通信设备。
多个天线允许基站接收来自无线通信设备的弱信号,并且它们还允许在唤醒时向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更强的信号,而对其他设备的干扰较低。这将增大系统的范围,并且仍然具有低唤醒功耗。多天线基站的高性能允许通信设备的唤醒收发机中的发射机具有低输出功率,使得该发射机的功耗能够与唤醒接收机的功耗相当。
为了评估所提出的架构如何影响整体能耗,合理的是,假设PLL消耗几百uW(微瓦)。使用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避免了对PLL的需求,而是需要具有低功率的第二发射机。如果-20dBm(10uW)的发射功率可以足够,则第二发射机可以被设计为消耗小于100uW。即使发射功率可能增加到例如-15dBm(30uW),第二发射机的总功耗可能仍远低于PLL的功耗。
当使用单词“包括”或“包含”时,它将被解释为非限制性的,即,意味着“至少由…组成”。
本文的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优选实施例。可以使用各种替代物、修改物和等同物。因此,上述实施例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21)

1.一种无线通信设备(100),包括:
第一收发机(110),其包括第一频率合成器(112),所述第一频率合成器(112)包括第一数控振荡器(DCO1)和晶体振荡器(XO);
第二收发机(120),其包括唤醒接收机(Rx2)、第二发射机(Tx2)以及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所述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被连接到所述唤醒接收机(Rx2)和所述第二发射机(Tx2);
控制单元(170),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操作;
其中,所述第二发射机(Tx2)被配置为向基站周期性地发送信号,所述信号由标识所述无线通信设备(100)的码来调制并且以所述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所设置的频率被发送,
其中,所述第二收发机(120)还被配置为:通过将基于在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信号时使用的用于所述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的频率设置的频率设置用于所述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来从所述基站接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100),其中,通过在所述第一收发机(110)被断电之前将所述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连接到所述第一频率合成器(112)以调谐所述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的频率,设置所述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的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100),其中,通过将所述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连接到第二频率合成器(PLL2)以调谐所述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的频率,设置所述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的频率,所述第二频率合成器(PLL2)被连接到所述第一频率合成器(112)的所述晶体振荡器(XO)并且在所述第一收发机(110)被断电时被断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100),其中,通过在后面跟着低通滤波器(LPF)和比较器(Comp)的相位频率检测器(PFD)中将所述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的频率与所述第一数控振荡器(DCO1)进行比较,设置所述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的频率,在所述第一收发机(110)被断电时,所述相位频率检测器(PFD)、所述低通滤波器(LPF)和所述比较器(Comp)被断电。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100),其中,向基站发送信号的周期是基于所述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的漂移率和所述唤醒接收机(Rx2)的频率误差容限。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100),其中,向基站发送信号的周期是基于在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的无线信道随时间变化的速率。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100),其中,所述信号向基站的传输持续时间是基于发射功率和信道质量。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100),其中,所述唤醒接收机(Rx2)被配置处于具有占空比的开启-关闭操作模式,并且所述第二发射机(Tx2)被配置为在每个开启周期开始时向基站发送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100),其中,所述唤醒接收机(Rx2)被配置处于具有占空比的开启-关闭操作模式,并且所述第二发射机(Tx2)被配置为在每第N个开启周期开始时向基站发送信号,其中,N是大于1的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100),其中,向基站发送信号的周期进一步基于要由所述基站发送的唤醒信号的带宽和在所述唤醒接收机(Rx2)中的信道选择性滤波器的带宽。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100),其中,所述第二收发机(120)还被配置为使用与在向所述基站发送信号时使用的用于所述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的频率设置相同的用于所述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的频率设置来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100),其中,所述第二收发机(120)还被配置为从所述基站接收信号以调整所述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的频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100),其中,所述第二收发机(120)还被配置为使用用于所述第二数控振荡器(DCO2)的调整后的频率设置来从所述基站接收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100),其中,所述第一收发机(110)被配置为在被断电之前向所述基站发送信号,以指示要由所述第二收发机(120)发送的所述信号的传输调度和传输码。
15.一种在具有多个天线的基站中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无线通信设备接收(310)信号,其中,所述信号以由在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中包括的唤醒接收机中的数控振荡器DCO所设置的频率被发送;
确定(320)在所述唤醒接收机中的所述DCO的频率;
基于所接收的信号,更新(330)要作为唤醒信号被发送到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的波束权重;
以基于所确定的所述DCO的频率的频率向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发送(340)所述唤醒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无线通信设备接收信号包括:同相合并从所述多个天线接收的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5-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确定的所述DCO的频率向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所述唤醒信号包括:以与所述DCO的频率相同的频率来发送所述唤醒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5-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确定的所述DCO的频率向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所述唤醒信号包括:以偏离于所述DCO的频率的频率来发送所述唤醒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5-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向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所述唤醒信号还基于所接收的信号的接收时间,以使得所述唤醒信号在自所述接收时间起的预定时间之后被发送。
20.根据权利要求15-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发送信号以允许所述唤醒接收机中的所述DCO的频率调整。
21.一种具有多个天线的基站(400),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5-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80102694.0A 2019-12-02 2019-12-02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唤醒通信 Active CN1147622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9/083293 WO2021110233A1 (en) 2019-12-02 2019-12-02 Wakeup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2260A CN114762260A (zh) 2022-07-15
CN114762260B true CN114762260B (zh) 2024-04-12

Family

ID=68762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102694.0A Active CN114762260B (zh) 2019-12-02 2019-12-02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唤醒通信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417852A1 (zh)
EP (1) EP4070462B1 (zh)
JP (1) JP7393546B2 (zh)
KR (1) KR102674478B1 (zh)
CN (1) CN114762260B (zh)
MX (1) MX2022006571A (zh)
WO (1) WO2021110233A1 (zh)
ZA (1) ZA2022052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509955A (zh) * 2023-02-14 2024-08-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6996082B (zh) * 2023-09-26 2023-12-0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差分输出的唤醒接收机射频电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5975A (zh) * 2015-06-18 2018-02-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嵌入式唤醒信令
CN107820721A (zh) * 2015-06-22 2018-03-2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使用和不使用低功率伴随接收机操作的设备的系统的下行链路复用和mac信令
CN109842925A (zh) * 2017-11-28 2019-06-04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无线接收机装置、唤醒式接收机以及频带校正方法
CN110326335A (zh) * 2017-02-17 2019-10-1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唤醒信号发送
CN110383701A (zh) * 2017-03-13 2019-10-2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接收机、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109475A (ko) * 2000-06-01 2001-12-10 윌리엄 이. 갈라스 장거리 양방향 저전력 통신 장치 및 통신 장치 활성화 방법
JP4472862B2 (ja) 2000-11-15 2010-06-02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無線通信方法
JP2007082057A (ja) 2005-09-16 2007-03-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移動体通信端末装置
JP2010118855A (ja) 2008-11-12 2010-05-27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
US20130242828A1 (en) * 2011-10-31 2013-09-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timized wakeup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9585091B2 (en) 2012-08-17 2017-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w power wake up signal and operations for WLAN
EP3047619B1 (en) * 2013-09-20 2018-08-01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Wake-up receiver with automatic interference rejection
US9572106B2 (en) * 2014-10-31 2017-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bandwidth switching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GB2538980B (en) * 2015-06-02 2019-11-13 Advanced Risc Mach Ltd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US10609644B2 (en) 2016-05-10 2020-03-31 Zte Corporation Low power receiv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7770851B (zh) * 2016-08-16 2020-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唤醒无线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11700B (zh) 2016-10-31 2021-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指示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5975A (zh) * 2015-06-18 2018-02-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嵌入式唤醒信令
CN107820721A (zh) * 2015-06-22 2018-03-2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使用和不使用低功率伴随接收机操作的设备的系统的下行链路复用和mac信令
CN110326335A (zh) * 2017-02-17 2019-10-1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唤醒信号发送
CN110383701A (zh) * 2017-03-13 2019-10-2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接收机、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09842925A (zh) * 2017-11-28 2019-06-04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无线接收机装置、唤醒式接收机以及频带校正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93546B2 (ja) 2023-12-06
KR20220093179A (ko) 2022-07-05
EP4070462A1 (en) 2022-10-12
EP4070462B1 (en) 2023-11-22
WO2021110233A1 (en) 2021-06-10
MX2022006571A (es) 2022-07-01
CN114762260A (zh) 2022-07-15
JP2023503367A (ja) 2023-01-27
US20220417852A1 (en) 2022-12-29
ZA202205279B (en) 2023-01-25
KR102674478B1 (ko) 2024-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99542B (zh) 一种反向散射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US8396431B2 (en) Mobile station traffic state antenna tun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8929191B2 (en) Base station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OFDM signal including a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unit
US6970680B1 (en) Device for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interference waves
US664727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transceive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having a power control loop
CN114762260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唤醒通信
US5621756A (en) Method super-regenerative transceiver, and computer system for provid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with reduced current drain
JP2001511336A (ja) Cdma移動電話機を同期する回路
Schumacher et al. A review of ultra-low-power and low-cost transceiver design
US8855097B2 (en) Method using a blanking signal to reduce the leakage transmitter-receiver
CN114097280B (zh) 无线设备
US2005005436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 power control during a group call to a plurality of devices
US2007015534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frequencies of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KR100663476B1 (ko) 통신 시스템의 무선 단말기에서 송수신 장치의 이득을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20220064229A (ko) 송수신부 공급 전압을 캘리브레이션하는 통신 장치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US20240205801A1 (en) Discovery resource selection based on rsrp value of a uu link
Chakraborty et al. Noise content based intelligent tuning of front-end of a cognitive radio receiver
US20240106482A1 (en) Sensing circuitry for radio frequency exposure compliance
US11368200B2 (en) Dynamic control of beam correspondence
WO2024008299A1 (en) Transmitter for operation with restricted power consumption
KR100257930B1 (ko) 송수신기의 기준 주파수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WO2024008296A1 (en) Monitoring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in sleep mode
WO2024008298A1 (en) Control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in sleep mode
US20110243189A1 (en) Frequency alignment for narrow band radios
EP1204213A1 (en)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