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0602B - 全息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全息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0602B
CN114760602B CN202210404722.8A CN202210404722A CN114760602B CN 114760602 B CN114760602 B CN 114760602B CN 202210404722 A CN202210404722 A CN 202210404722A CN 114760602 B CN114760602 B CN 1147606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ervice
holographic
calling
cal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047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60602A (zh
Inventor
彭莉
袁晓志
马金兰
朱晓洁
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0472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606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60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06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60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06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全息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主叫用户向被叫用户发起的全息通信呼叫请求,全息通信呼叫请求携带主叫用户对应的业务标识;基于业务标识获取主叫用户签约的全息通信业务的第一业务逻辑信息;发送第一业务逻辑信息对应的第一采集指令至主叫用户的主叫终端,以便主叫终端采集全息通信业务对应的第一视频流;将全息通信呼叫请求发送至被叫用户的被叫终端,以便被叫终端和主叫终端建立全息通信连接;确定主叫终端匹配的第一算力节点;将第一算力节点的地址发送至主叫终端,以便主叫终端在全息通信连接建立后将第一视频流发送至第一算力节点进行第一处理后再发送至被叫终端。

Description

全息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全息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全息技术是一种可以立体重现包括人体、设备、建筑、自然景观等在内的任意物体的技术。
全息通信是一种可以把通信网络的传送能力、信息交互能力和全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为进行视频通信的用户提供三维立体的沉浸式全息交互体验的通信方法。
相关技术中,通信双方通常在当前5G业务网络的支持下进行视频通信。
发明内容
发明人注意到,相关技术中,当前的业务网络无法支持视频流的全息处理和传输,从而无法实现全息通信业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全息通信方法,包括:接收主叫用户向被叫用户发起的全息通信呼叫请求,所述全息通信呼叫请求携带与所述主叫用户对应的业务标识;基于所述业务标识获取所述主叫用户签约的全息通信业务的第一业务逻辑信息;发送与所述第一业务逻辑信息对应的第一采集指令至所述主叫用户的主叫终端,以便所述主叫终端采集所述全息通信业务对应的第一视频流;将所述全息通信呼叫请求发送至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终端,以便所述被叫终端和所述主叫终端建立全息通信连接;确定与所述主叫终端匹配的第一算力节点;将所述第一算力节点的地址发送至所述主叫终端,以便所述主叫终端在所述全息通信连接建立后将所述第一视频流发送至所述第一算力节点进行第一处理后再发送至所述被叫终端,所述第一处理包括全息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业务逻辑信息,确定除所述主叫终端之外需要唤醒的第一采集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业务逻辑信息对应的第二采集指令至所述第一采集终端,以便所述第一采集终端采集所述全息通信业务对应的第二视频流;将所述第一算力节点的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一采集终端,以便所述第一采集终端将所述第二视频流发送至所述第一算力节点进行第二处理后再发送至所述被叫终端,所述第二处理包括全息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业务逻辑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采集终端的第一唤醒策略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唤醒策略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采集终端的数量需求和终端能力需求中的至少一个需求,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业务逻辑信息,确定除所述主叫终端之外需要唤醒的第一采集终端包括:根据所述主叫终端的当前位置,确定与所述主叫终端之间的距离在第一预设范围内且注册有所述全息通信业务的至少一个第一业务终端;根据每个第一业务终端与所述主叫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或每个第一业务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业务终端中选取满足所述至少一个需求的所述第一采集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唤醒策略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采集终端的终端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全息通信呼叫请求还携带所述主叫用户的第一标识;所述确定与所述主叫终端匹配的第一算力节点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所述主叫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确定所述主叫终端的第一算力需求;将满足所述第一算力需求的算力节点确定为与所述主叫终端匹配的第一算力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主叫终端发送的第一注册请求,所述第一注册请求携带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主叫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在确认所述主叫用户已签约所述全息通信业务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主叫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对应地存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主叫用户签约的所述全息通信业务的第一服务质量QOS指标参数发送至网络侧,以便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第一QOS指标参数控制所述第一视频流的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叫终端接入的第一会话管理模块接收所述全息通信呼叫请求;将所述全息通信呼叫请求发送至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终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将所述全息通信呼叫请求发送至所述被叫终端接入的第二会话管理模块;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模块将所述全息通信呼叫请求发送至所述被叫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业务标识还与所述被叫用户对应,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业务标识获取所述被叫用户签约的所述全息通信业务的第二业务逻辑信息;发送与所述第二业务逻辑信息对应的第三采集指令至所述被叫终端,以便所述被叫终端采集所述全息通信业务对应的第三视频流;确定与所述被叫终端匹配的第二算力节点;将所述第二算力节点的地址发送至所述被叫终端,以便所述被叫终端在所述全息通信连接建立后将所述第三视频流发送至所述第二算力节点进行全息处理后再发送至所述主叫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二业务逻辑信息,确定除所述被叫终端之外需要唤醒的第二采集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二业务逻辑信息对应的第四采集指令至所述第二采集终端,以便所述第二采集终端采集所述全息通信业务对应的第四视频流;将所述第二算力节点的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二采集终端,以便所述第二采集终端将所述第四视频流发送至所述第二算力节点进行全息处理后再发送至所述主叫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业务逻辑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采集终端的第二唤醒策略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唤醒策略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采集终端的数量需求和终端能力需求中的至少一个需求,所述基于所述第二业务逻辑信息,确定除所述被叫终端之外需要唤醒的第二采集终端包括:根据所述被叫终端的当前位置,确定与所述被叫终端之间的距离在第二预设范围内且注册有所述全息通信业务的至少一个第二业务终端;根据每个第二业务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或每个第二业务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业务终端中选取满足所述至少一个需求的所述第二采集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唤醒策略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采集终端的终端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全息通信呼叫请求还携带所述被叫用户的第二标识;所述确定与所述被叫终端匹配的第二算力节点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所述被叫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确定所述被叫终端的第二算力需求;将满足所述第二算力需求的算力节点确定为与所述被叫终端匹配的第二算力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被叫终端发送的第二注册请求,所述第二注册请求携带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被叫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在确认所述被叫用户已签约所述全息通信业务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被叫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对应地存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被叫用户签约的所述全息通信业务的第二QOS指标参数发送至网络侧,以便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第二QOS指标参数控制所述第三视频流的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加密请求,所述第一终端所述主叫终端是和所述被叫终端中的一个;根据所述第一加密请求生成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一解密密钥;将所述第一加密密钥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以便所述第一终端利用所述第一加密密钥对初始视频流进行加密以得到所述第一视频流和所述第三视频流中的一个;将所述第一解密密钥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便所述第二终端利用所述第一解密密钥对所述第一视频流和所述第三视频流中的所述一个进行解密,所述第二终端是所述主叫终端是和所述被叫终端中的另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初始视频流包括待加密的第一视频数据,所述第一加密请求携带有所述待加密的第一视频数据的第一类型;根据所述第一加密请求生成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一解密密钥包括:生成与所述第一类型对应的第一加密子密钥和第一解密子密钥,所述第一加密密钥包括所述第一加密子密钥,所述第一解密密钥包括所述第一解密子密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初始视频流还包括待加密的第二视频数据,所述第一加密请求携带有所述待加密的第二视频数据的第二类型;根据所述第一加密请求生成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一解密密钥还包括:生成与所述第二类型对应的第二加密子密钥和第二解密子密钥,所述第一加密密钥还包括所述第二加密子密钥,所述第一解密密钥还包括所述第二解密子密钥,所述第二加密子密钥和所述第一加密子密钥不同,所述第二解密子密钥和所述第一解密子密钥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第一算法生成所述第一加密子密钥和所述第一解密子密钥;利用第二算法生成所述第二加密子密钥和所述第二解密子密钥,所述第二算法和所述第一算法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被叫用户的数量为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全息通信业务为全息医疗、全息会议或全息教育。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全息通信装置,包括: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主叫用户向被叫用户发起的全息通信呼叫请求,所述全息通信呼叫请求携带与所述主叫用户对应的业务标识;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业务标识获取所述主叫用户签约的全息通信业务的第一业务逻辑信息;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发送与所述第一业务逻辑信息对应的第一采集指令至所述主叫用户的主叫终端,以便所述主叫终端采集所述全息通信业务对应的第一视频流;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全息通信呼叫请求发送至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终端,以便所述被叫终端和所述主叫终端建立全息通信连接;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与所述主叫终端匹配的第一算力节点;第三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算力节点的地址发送至所述主叫终端,以便所述主叫终端在所述全息通信连接建立后将所述第一视频流发送至所述第一算力节点进行第一处理后再发送至所述被叫终端,所述第一处理包括全息处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全息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以及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的指令执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全息通信系统,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全息通信装置;以及所述第一算力节点,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视频流进行所述第一处理后再发送至所述被叫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所述主叫终端,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采集指令,采集所述第一视频流,以及接收所述第一算力节点的地址,并在所述全息通信连接建立后将所述第一视频流发送至所述第一算力节点。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中,根据业务标识可以获取主叫用户签约的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逻辑信息,进而可以发送该业务逻辑信息对应的采集指令至主叫用户的主叫终端,以便主叫终端采集全息通信业务对应的视频流。并且,通过确定与主叫终端匹配的第一算力节点并将第一算力节点的地址发送至主叫终端,可以使主叫终端在全息通信连接建立后将视频流发送至第一算力节点进行包括全息处理在内的处理后再发给被叫终端。在这种方式下,不仅可以确保主叫终端采集的是实现全息通信业务所需的视频流,还可以确保第一算力节点能够对主叫终端发送的视频流进行全息处理,从而实现了业务质量可靠的全息通信业务。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全息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全息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再一些实施例的全息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又一些实施例的全息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还一些实施例的全息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全息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还一些实施例的全息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全息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全息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全息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全息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步骤102,接收主叫用户向被叫用户发起的全息通信呼叫请求。
这里,全息通信呼叫请求中可以携带与主叫用户对应的业务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全息通信呼叫请求中可以携带主叫用户的第一标识。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全息通信呼叫请求中还可以携带被叫用户的第二标识。例如,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分别可以是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在注册全息通信业务时采用的用户名。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主叫用户的主叫终端接入的第一会话管理模块接收主叫用户向被叫用户发起的全息通信呼叫请求。
在步骤104,基于业务标识获取主叫用户签约的全息通信业务的第一业务逻辑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由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基于全息通信呼叫请求中携带的业务标识获取主叫用户签约的全息通信业务的第一业务逻辑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全息通信业务可以是全息医疗、全息会议或者全息教育。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业务逻辑信息可以包括体现主叫用户签约的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逻辑的计算机程序。
需要说明的是,与某个用户对应的业务标识可以理解为与该用户签约的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逻辑对应的唯一标识。例如,两个不同的用户签约的全息通信业务均为全息会议,但这两个用户签约的全息会议的业务逻辑并不相同,那么与每个用户对应的业务标识可以唯一标识该用户签约的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逻辑,从而可以根据每个用户对应的业务标识获取到该用户签约的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逻辑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主叫用户签约的全息通信业务的上架过程中,将与主叫用户对应的业务标识和该全息通信业务的第一业务逻辑信息对应地存储。
在步骤106,发送与第一业务逻辑信息对应的第一采集指令至主叫用户的主叫终端,以便主叫终端采集全息通信业务对应的第一视频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由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发送与第一业务逻辑信息对应的第一采集指令至主叫用户的主叫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与第一业务逻辑信息对应的第一采集指令可以指示主叫终端采集实现全息通信业务所需的视频内容,以便主叫终端接收到第一采集指令后可以采集包括该视频内容的第一视频流。
在步骤108,将全息通信呼叫请求发送至被叫用户的被叫终端,以便被叫终端和主叫终端建立全息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叫终端接入的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可以向数据仓库模块发送被叫终端接入的会话管理模块的查询请求。数据仓库模块接收到该查询请求后对被叫终端接入的是哪个会话管理模块进行查询,并将对应的查询结果(例如被叫终端接入的是第二会话管理模块)发送至第一会话管理模块。进而,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可以将接收的全息通信呼叫请求发送至被叫终端接入的第二会话管理模块,并由第二会话管理模块将全息通信呼叫请求发送至被叫终端,以使得被叫终端和主叫终端建立全息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仓库模块中可以存储有各种全息通信业务的签约用户信息和签约业务信息,以及各类终端信息和注册信息等,其中,注册信息可以包括各类终端注册全息通信业务时接入的会话管理模块的信息。
在步骤110,确定与主叫终端匹配的第一算力节点。
这里,第一算力节点与主叫终端匹配可以理解为第一算力节点具有可以对主叫终端发送的视频流进行包括全息处理在内的处理的能力。后文将结合一些实施例对步骤110进行进一步说明。
在步骤112,将第一算力节点的地址发送至主叫终端,以便主叫终端在全息通信连接建立后将第一视频流发送至第一算力节点进行第一处理后再发送至被叫终端。
这里,第一处理包括全息处理。例如,全息处理可以是利用全息技术对视频流进行的相关处理,以使得全息处理后的视频流可以立体重现视频流中的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由主叫终端接入的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将第一算力节点的地址发送至主叫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被叫用户的数量可以为多个。这种情况下,第一处理还可以包括视频流的复制处理。例如,被叫用户的数量为3个,第一算力节点在对主叫终端发送的第一视频流进行全息处理后,可以将全息处理后的第一视频流复制为3份,并一一对应发送至3个被叫用户的被叫终端。
应理解,在被叫用户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可以将主叫终端向多个被叫用户发起的多个全息通信呼叫请求一一对应发送至这多个被叫用户的被叫终端,以便主叫终端和这多个被叫终端一一对应地建立全息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一些全息通信业务而言,仅需主叫侧采集并发送视频流至被叫侧,而被叫侧无需采集并发送视频流至主叫侧(即被叫侧仅需被动地接收主叫侧发送的视频流)。例如,在全息教育的业务场景下,可以仅由主叫用户(例如老师)发起全息通信呼叫请求,并由主叫终端采集相关视频流(例如黑板内容)并发送至被叫用户(例如学生),而被叫用户无需采集并发送视频流至主叫用户。
对于另一些全息通信业务而言,不仅需要主叫侧采集并发送视频流至被叫侧,也需要被叫侧采集并发送视频流至主叫侧。后文将对此进行进一步说明。
应理解,步骤104、步骤108以及步骤110的执行顺序不限。
上述实施例中,根据业务标识可以获取主叫用户签约的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逻辑信息,进而可以发送该业务逻辑信息对应的采集指令至主叫用户的主叫终端,以便主叫终端采集全息通信业务对应的视频流。并且,通过确定与主叫终端匹配的第一算力节点并将第一算力节点的地址发送至主叫终端,可以使主叫终端在全息通信连接建立后将视频流发送至第一算力节点进行包括全息处理在内的处理后再发给被叫终端。在这种方式下,不仅可以确保主叫终端采集的是实现全息通信业务所需的视频流,还可以确保第一算力节点能够对主叫终端发送的视频流进行全息处理,从而实现了业务质量可靠的全息通信业务。
下面结合一些实施例对图1所示的全息通信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2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全息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比,图2所示实施例还包括步骤202至步骤206。
在步骤202,基于第一业务逻辑信息,确定除主叫终端之外需要唤醒的第一采集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业务逻辑信息可以包括第一采集终端的第一唤醒策略信息。基于不同的第一唤醒策略信息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确定除主叫终端之外需要唤醒的第一采集终端,后文将结合一些实施例对此进行说明。
在步骤204,发送与第一业务逻辑信息对应的第二采集指令至第一采集终端,以便第一采集终端采集全息通信业务对应的第二视频流。
在步骤206,将第一算力节点的地址发送至第一采集终端,以便第一采集终端将第二视频流发送至第一算力节点进行第二处理后再发送至被叫终端。
这里,第二处理包括全息处理。类似地,在被叫用户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第二处理还可以包括视频流的复制处理。
应理解,第二视频流包括第一采集终端采集的实现全息通信业务所需的视频内容。第二视频流和第一视频流一起可以更全面的反映实现全息通信业务所需的视频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由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将第一算力节点的地址发送至第一采集终端。
步骤204至步骤206与前述步骤106及步骤112类似,具体说明可以参照前述步骤106和步骤112中的相关实施例,在此不在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基于主叫用户的签约的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逻辑信息,可以确定除主叫终端之外需要唤醒的第一采集终端。进而,还可以唤醒第一采集终端采集与全息通信业务对应的第二视频流,并将第二视频流发送至第一算力节点进行包含全息处理在内的处理后再发给被叫终端。如此,被叫用户可以获得由第一视频流和第二视频流共同呈现的画面,从而实现了业务质量更可靠的全息通信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唤醒策略信息可以包括第一采集终端的数量需求和终端能力需求中的至少一个需求。这种情况下,可以按照如下步骤确定除主叫终端之外需要唤醒的第一采集终端。
首先,可以根据主叫终端的当前位置,确定与主叫终端之间的距离在第一预设范围内且注册有全息通信业务的至少一个第一业务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业务终端可以是主叫侧预先部署的注册有该全息通信业务的终端。第一业务终端的相关信息(例如部署位置、终端能力信息等)可以存储在数据仓库模块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范围可以是在主叫终端接入的第一会话管理模块中预先设置的范围。例如,可以预先将以主叫终端的当前位置为圆心、以5米为半径的圆所在的区域设置为第一预设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叫终端接入的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可以将主叫终端的当前位置发送至数据仓库模块,以便数据仓库模块确定与主叫终端之间的距离在第一预设范围内且注册有全息通信业务的至少一个第一业务终端。
然后,可以根据每个第一业务终端与主叫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或每个第一业务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从至少一个第一业务终端中选取满足该至少一个需求的第一采集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业务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可以包括该第一业务终端所支持的视频编解码类型等信息。第一采集终端的终端能力需求可以包括对第一采集终端能够支持的视频编码或解码类型的要求。
例如,在第一唤醒策略信息包括对第一采集终端所能支持的视频编码类型的要求(即终端能力需求)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每个第一业务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从至少一个第一业务终端中选取能够支持该视频编码类型(即满足该终端能力需求)的第一采集终端。
再例如,在第一唤醒策略信息包括对第一采集终端的数量的要求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每个第一业务终端与主叫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每个第一业务终端与主叫终端之间的距离远近,并按照距离由近至远的顺序从至少一个第一业务终端中选取该数量的第一采集终端。
又例如,在第一唤醒策略信息包括对第一采集终端的数量(即数量需求)以及所能支持的视频编码类型的要求的情况下,可以结合每个第一业务终端与主叫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每个第一业务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从至少一个第一业务终端中选取该数量的能够支持该视频编码类型的第一采集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叫终端接入的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可以将第一唤醒策略信息发送至数据仓库模块。数据仓库模块可以从至少一个第一业务终端中确定满足第一唤醒策略信息中的该至少一个需求的第一采集终端,并将结果发送至第一会话管理模块,以便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发送对应的第二采集指令至第一采集终端。
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业务逻辑信息中的第一唤醒策略信息包括第一采集终端的需求的情况下,可以先确定主叫终端附近同样注册有全息通信业务的至少一个第一业务终端,然后结合每个第一业务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等已知信息从至少一个第一业务终端中选取满足该需求的第一采集终端。如此,可以确保确定的第一采集终端能够满足全息通信业务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唤醒策略信息可以包括第一采集终端的终端标识。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第一采集终端的终端标识直接确定除主叫终端之外需要唤醒的第一采集终端。如此,可以提前存储除主叫终端之外还需唤醒的第一采集终端的终端标识,以便在实时进行全息通信业务的过程中无需其他操作便能够直接确定第一采集终端,从而提高了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处理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10中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可以根据主叫用户的第一标识对应的主叫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确定主叫终端的第一算力需求。
例如,主叫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可以包括主叫终端所支持的视频编解码类型等信息。相应地,第一算力需求可以包括根据主叫终端所支持的视频编码类型确定的对该主叫终端发送的视频流进行编解码时所需的算力。
然后,可以将满足第一算力需求的算力节点确定为与主叫终端匹配的第一算力节点。
例如,可以根据当前可调度的算力节点以及算力节点所能提供的算力为主叫终端匹配满足第一算力需求的第一算力节点。
上述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算力节点的过程中,考虑了基于主叫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确定的第一算力需求。如此,可以进一步地确保第一算力节点能够对主叫终端发送的视频流进行包括全息处理在内的处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叫终端在和被叫终端在建立全息通信连接之前可以先进行全息通信业务的注册。
由此,在步骤108之前,可以通过主叫终端接入的第一会话管理模块接收主叫终端发送的第一注册请求,第一注册请求中可以携带有主叫用户的第一标识和主叫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在确认主叫用户已签约全息通信业务的情况下,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可以将第一标识和主叫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对应地存储,并通知主叫终端注册成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可以将第一注册请求转发给数据仓库模块,数据仓库模块可以根据第一注册请求中携带的主叫用户的第一标识,查询主叫用户的全息通信业务签约信息,以确认主叫用户是否已签约全息通信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认主叫用户已签约全息通信业务的情况下,数据仓库模块还可以将主叫用户的第一标识以及主叫用户接入的第一会话管理模块的信息对应地存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认主叫用户已签约全息通信业务的情况下,数据仓库模块还可以将主叫用户的全息通信业务签约信息发送至第一会话管理模块,以便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可以将第一标识、第一终端能力信息以及主叫用户的全息通信业务签约信息对应地存储。
应理解,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在接收到主叫用户向被叫用户发起的全息通信呼叫请求后,可以根据全息通信呼叫请求中携带的主叫用户的第一标识查询主叫用户的全息通信业务签约信息,以便确认主叫用户是否有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权限。在确认主叫用户具有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权限的情况下,第一会话管理模块才会处理该全息通信呼叫请求。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会话管理模块通过处理主叫终端发送的第一注册请求,可以将主叫用户的第一标识以及主叫终端的第一终端能力信息对应地存储,以便在处理主叫用户发起的全息通信呼叫请求时可以直接调用相应的信息,从而提高了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处理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主叫用户签约的全息通信业务的第一服务质量(Qualityof Service,QOS)指标参数发送至网络侧,以便网络侧根据第一QOS指标参数控制主叫终端发送的第一视频流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QOS指标参数可以是全息通信过程中网络侧控制视频流在传输起点、中间节点和传输终点之间传输的过程中应满足的时延、带宽和抖动等参数。例如,第一QOS指标参数可以是网络侧控制第一视频流从主叫终端(传输起点)传输至第一算力节点(中间节点)以及从第一算力节点(中间节点)传输至被叫终端(传输终点)的传输过程中满足的时延、带宽和抖动等参数。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主叫用户签约的全息通信业务的第一QOS指标参数发送至网络侧,可以使网络侧按照对应的参数控制主叫终端发送的视频流的传输,提高了视频流在传输过程中的传输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某些全息通信业务,不仅需要主叫侧采集并发送视频流至被叫侧,也需要被叫侧采集并发送视频流至主叫侧。这种情况下,业务标识还可以与被叫用户对应。
图3是根据本公开再一些实施例的全息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比,图3所示实施例还包括步骤302至步骤308。
在步骤302,基于业务标识获取被叫用户签约的全息通信业务的第二业务逻辑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由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基于业务标识获取被叫用户签约的全息通信业务的第二业务逻辑信息,并将第二业务逻辑信息发送至被叫终端接入的第二会话管理模块。
在步骤304,发送与第二业务逻辑信息对应的第三采集指令至被叫终端,以便被叫终端采集全息通信业务对应的第三视频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由第二会话管理模块发送与第二业务逻辑信息对应的第三采集指令至被叫用户的被叫终端。
步骤302至步骤304与前述步骤104至步骤106类似,其他说明可以参照前述步骤104至步骤106中的相关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306,确定与被叫终端匹配的第二算力节点。
这里,第二算力节点与被叫终端匹配可以理解为第二算力节点具有可以对被叫终端发送的视频流进行全息处理的能力。后文将结合一些实施例对步骤306进行进一步说明。
在步骤308,将第二算力节点的地址发送至被叫终端,以便被叫终端在全息通信连接建立后将第三视频流发送至第二算力节点进行全息处理后再发送至主叫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由被叫终端接入的第二会话管理模块将第二算力节点的地址发送至被叫终端。
应理解,被叫用户和主叫用户签约的是同一种全息通信业务。
上述实施例中,在为实现全息通信业务还需要被叫侧采集并发送视频流至主叫侧的情况下,可以确保被叫终端采集的也是实现全息通信业务所需的视频流,并可以确保第二算力节点能够对被叫终端发送的视频流进行全息处理,从而实现了业务质量可靠的全息通信业务。
图4是根据本公开又一些实施例的全息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与图3所示实施例相比,图4所示实施例还包括步骤402至步骤406。
在步骤402,基于第二业务逻辑信息,确定除被叫终端之外需要唤醒的第二采集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业务逻辑信息可以包括第二采集终端的第二唤醒策略信息。基于不同的第二唤醒策略信息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确定除被叫终端之外需要唤醒的第二采集终端,后文将结合一些实施例对此进行进一步说明。
在步骤404,发送与第二业务逻辑信息对应的第四采集指令至第二采集终端,以便第二采集终端采集全息通信业务对应的第四视频流。
在步骤406,将第二算力节点的地址发送至第二采集终端,以便第二采集终端将第四视频流发送至第二算力节点进行全息处理后再发送至主叫终端。
应理解,第四视频流包括第二采集终端采集的实现全息通信业务所需的视频内容。第四视频流可以和第三视频流一起更全面的反映实现全息通信业务所需的视频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由第二会话管理模块将第二算力节点的地址发送至第二采集终端。
步骤402至步骤406与前述步骤304和步骤308类似,具体说明可以参照前述步骤304和步骤308的相关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主叫用户也可以获得由第四视频流和第三视频流共同呈现的画面,从而实现了业务质量更可靠的全息通信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唤醒策略信息包括第二采集终端的数量需求和终端能力需求中的至少一个需求。这种情况下,可以按照如下步骤确定除被叫终端之外需要唤醒的第二采集终端。
首先,可以根据被叫终端的当前位置,确定与被叫终端之间的距离在第二预设范围内且注册有全息通信业务的至少一个第二业务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业务终端可以是被叫侧预先部署的注册有全息通信业务的终端。第二业务终端的相关信息(例如部署位置、终端能力信息等)也可以存储在数据仓库模块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预设范围可以是在被叫终端接入的第二会话管理模块中预先设置的范围。例如,可以预先将以被叫终端的当前位置为圆心、以3米为半径的圆所在的区域设置为第二预设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被叫终端接入的第二会话管理模块可以将被叫终端的当前位置发送至数据仓库模块,以便数据仓库模块确定与被叫终端之间的距离在第二预设范围内且注册有全息通信业务的至少一个第二业务终端。
然后,可以根据每个第二业务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或每个第二业务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从至少一个第二业务终端中选取满足至少一个需求的第二采集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二业务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可以包括该第二业务终端所支持的视频编解码类型等信息。第二采集终端的终端能力需求可以包括对第二采集终端能够支持的视频编码或解码类型的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被叫终端接入的第二会话管理模块可以将第二唤醒策略信息发送至数据仓库模块。数据仓库模块可以从至少一个第二业务终端中确定满足第二唤醒策略信息中的该至少一个需求的第二采集终端,并将结果发送至第二会话管理模块,以便第二会话管理模块发送对应的第四采集指令至第二采集终端。
如此,可以确保确定的第二采集终端可以满足全息通信业务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唤醒策略信息可以包括第二采集终端的终端标识。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第二采集终端的终端标识确定除被叫终端之外需要唤醒的第二采集终端。如此,可以提前存储除被叫终端之外还需唤醒的第二采集终端的终端标识,以提高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处理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06中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根据被叫用户的第二标识对应的被叫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确定被叫终端的第二算力需求。
例如,被叫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可以包括被叫终端所支持的视频编解码类型等信息。相应地,第二算力需求可以包括根据被叫终端所支持的视频编码类型确定的对该被叫终端发送的视频流进行编解码时所需的算力。
然后,可以将满足第二算力需求的算力节点确定为与被叫终端匹配的第二算力节点。
例如,可以根据当前可调度的算力节点以及算力节点所能提供的算力为被叫终端匹配满足第二算力需求的第二算力节点。
如此,可以进一步确保第二算力节点能够对被叫终端发送的视频流进行全息处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被叫终端在和主叫终端在建立全息通信连接之前也可以先进行全息通信业务的注册。
由此,在步骤108之前,可以通过被叫终端接入的第二会话管理模块接收被叫终端发送的第二注册请求,第二注册请求中可以携带有被叫用户的第二标识和被叫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在确认被叫用户已签约全息通信业务的情况下,第二会话管理模块可以将第二标识和被叫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对应地存储,并通知被叫终端注册成功。
被叫终端进行全息通信业务的注册与主叫终端进行全息通信业务的注册类似,具体说明可以参照前述主叫终端的注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被叫用户签约的全息通信业务的第二QOS指标参数发送至网络侧,以便网络侧根据第二QOS指标参数控制被叫终端发送的第二视频流的传输。如此,可以使网络侧按照对应的参数控制被叫终端发送的视频流的传输,提高了视频流在传输过程中的传输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质量。
图5是根据本公开还一些实施例的全息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与图3所示实施例相比,图5所示实施例还包括步骤502至步骤508。
在步骤502,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加密请求。
这里,第一终端可以是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中的一个。
例如,第一终端可以对未加密的初始视频流中的数据进行识别以确定初始视频流中是否存在待加密的数据。若初始视频流中包含指纹、面部、步态等待加密的数据,则第一终端将发送第一加密请求。
应理解,初始视频流是未经加密的视频流,例如可以是第一终端采集的原始视频流,也可以是对原始视频流进行其他处理后的视频流。
在步骤504,根据第一加密请求生成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一解密密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密密钥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加密子密钥,第一解密密钥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解密子密钥。
在步骤506,将第一加密密钥发送至第一终端,以便第一终端利用第一加密密钥对初始视频流进行加密以得到第一视频流和第二视频流中的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终端为主叫终端,则可以由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将第一加密密钥发送至主叫终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终端为被叫终端,则可以由第二会话管理模块将第二加密密钥发送至被叫终端。
在步骤508,将第一解密密钥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便第二终端利用第一解密密钥对第一视频流和第二视频流中的一个进行解密。
这里,第二终端是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中的另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终端为主叫终端,则第二终端为被叫终端。例如,可以由第二会话管理模块将第一解密密钥发送至被叫终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终端为被叫终端,则第二终端为主叫终端。例如,可以由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将第一解密密钥发送至主叫终端。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接收主叫终端(或被叫终端)发送的加密请求可以生成对应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以便主叫终端(或被叫终端)在传输视频流之前可以根据加密密钥对初始视频流进行加密,相应地,被叫终端(或主叫终端)可以根据解密密钥对加密后的视频流进行解密,提高了视频流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了全息通信业务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初始视频流中可以包括待加密的第一视频数据。第一加密请求可以携带有待加密的第一视频数据的第一类型。例如,待加密的第一视频数据可以是面部数据,其类型为面部类型。
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第一加密请求可以生成与第一类型对应的第一加密子密钥和第一解密子密钥。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初始视频流中待加密的视频数据的类型生成对应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进一步提高了视频流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全息通信业务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初始视频流中还可以包括待加密的第一视频数据和待加密的第二视频数据。第一加密请求中可以携带有待加密的第一视频数据的第一类型以及待加密的第二视频数据的第二类型。
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第一加密请求可以生成第一类型对应的第一加密子密钥和第一解密子密钥、以及生成第二类型对应的第二加密子密钥和第二解密子密钥,其中,第一加密子密钥和第二加密子密钥不同,第一解密子密钥和第二解密子密钥不同。
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初始视频流中待加密的视频数据的不同类型生成不同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更进一步提高了视频流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全息通信业务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第一算法生成第一加密子密钥和第一解密子密钥、以及利用第二算法生成第二加密子密钥和第二解密子密钥,其中,第一算法和第二算法不同。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算法生成不同的加密子密钥以及不同的解密子密钥,更进一步提高了视频流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全息通信业务的安全性。
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全息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全息通信系统600可以包括业务服务层、业务控制层和混媒体分布式接入及计算层。
业务服务层包括业务服务管理模块以及业务服务仓库模块1至业务服务仓库模块n等多个业务服务仓库模块。业务控制层包括会话管理模块、数据仓库模块、敏感媒体安全管控模块、混媒体算力资源智能调度模块和QOS规则引擎模块,其中,会话管理模块中还包括业务服务控制模块。混媒体分布式接入及计算层包括混媒体算力模块1至混媒体算力模块n等多个混媒体算力模块。
业务服务层被配置为提供各类全息通信业务的数据管理服务。
业务服务管理模块被配置为提供各种全息通信业务的上架、下架以及对应的业务逻辑信息的数据管理等服务。例如,业务服务管理模块可以接收全息通信业务的上架请求,并在确认该全息通信业务合法的情况下,将该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标识与业务逻辑信息对应地存储在某个业务服务仓库模块中。
每个业务服务仓库模块均被配置为提供各种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逻辑信息的存储和管理服务。例如,每个业务服务仓库模块均可以接受业务服务管理模块的控制,将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标识与业务逻辑信息对应地存储。
业务控制层被配置为提供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流程控制服务。
会话管理模块被配置为提供全息通信业务签约用户的各类终端的注册、认证鉴权、业务数据管理、业务流程控制以及呼叫会话控制等服务。其中,业务流程控制服务可以由会话管理模块中的业务服务控制模块提供。
业务服务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业务标识从业务服务层中调用对应的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逻辑信息,并基于所调用的业务逻辑信息提供业务流程控制等服务。
数据仓库模块被配置为提供全息通信业务签约用户的用户信息、业务信息以及各类终端的注册信息等信息的统一存储和管理的服务。
敏感媒体安全管控模块被配置为提供全息通信过程中传输的需要加密的信息(例如指纹、影像、步态等信息)的加密管理服务。
混媒体算力资源智能调度模块被配置为全息通信过程中需要进行全息处理的各类视频流提供部署在网络中的混媒体算力模块的智能调度服务。
混媒体算力资源智能调度模块被配置为存储可调度的算力节点的信息(例如可调度的算力节点的算力以及地址等信息),以便在接收到终端的算力需求时,可以为终端分配满足该算力需求的算力节点。
QOS规则引擎模块被配置提供各类用户签约的全息通信业务的QOS指标参数的统一存储和管理的服务。QOS指标参数可以是全息通信过程中网络侧控制视频流在传输起点、中间节点和传输终点之间传输的过程中应满足的时延、带宽和抖动等参数。
混媒体分布式接入及计算层被配置为提供对全息通信过程中传输的视频流进行全息处理的服务。
每个混媒体算力模块均被配置为在混媒体算力资源智能调度模块的调度下完成对各类视频流的全息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混媒体算力模块可以是图1至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算力节点。
如此,全息通信系统600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全息通信业务。
图7是根据本公开还一些实施例的全息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所示实施例中涉及的各个模块的具体说明可以参见图6所示实施例。
在步骤702,第一会话管理模块接收主叫终端发送的全息通信呼叫请求。
这里,第一会话管理模块是主叫终端接入的会话管理模块。全息通信呼叫请求是由主叫用户向被叫用户发起的,该全息通信呼叫请求中携带有与主叫用户对应的业务标识、主叫用户的第一标识以及被叫用户的第二标识。
在步骤704,第一会话管理模块确认主叫用户是否具有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权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会话管理模块中可以对应地存储有主叫用户的第一标识以及全息通信业务签约信息,以便可以根据全息通信呼叫请求中携带的主叫用户的第一标识查询主叫用户的全息通信业务签约信息,进而确认主叫用户是否有全息通信业务权限。
在确认主叫用户具有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权限的情况下,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将执行后续步骤706。
在步骤706,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向数据仓库模块发起被叫用户接入的会话管理模块的第一查询请求。
这里,第一查询请求中可以携带有被叫用户的第二标识。
例如,数据仓库模块可以根据被叫用户的第二标识查询到被叫用户接入的会话管理模块为第二会话管理模块。
在步骤708,数据仓库模块将查询到的被叫用户接入的是第二会话管理模块的查询结果发送至第一会话管理模块。
在步骤710,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将全息通信呼叫请求转发给第二会话管理模块。
在步骤712,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向业务服务管理模块发起存储有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逻辑信息的业务服务仓库模块的第二查询请求。
这里,第二查询请求中可以携带有主叫用户对应的业务标识。
例如,可以由第一会话管理模块中的业务服务控制模块向业务服务管理模块发起第二查询请求,业务服务管理模块可以根据业务标识查询到存储有该业务逻辑信息的业务服务仓库模块为业务服务仓库模块1。
在步骤714,业务服务管理模块可以将业务服务仓库模块的查询结果发送至第一会话管理模块。
在步骤716,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向业务服务仓库模块1发起全息通信业务的业务逻辑信息的获取请求。
这里,获取请求中可以携带由主叫用户对应的业务标识。
例如,可以由第一会话管理模块中的业务服务控制模块向业务服务服务仓库1发起该获取请求,以获取第一业务逻辑信息。
在步骤718,业务服务仓库模块1将主叫用户签约的全息通信业务的第一业务逻辑信息发送至第一会话管理模块。
在步骤720,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发送与第一业务逻辑信息对应的第一采集指令至主叫用户的主叫终端,以便主叫终端采集全息通信业务对应的第一视频流。
在步骤722,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将主叫终端的第一算力需求发送至混媒体算力资源智能调度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可以根据主叫用户的第一标识对应的主叫终端的第一终端能力信息确定主叫终端的第一算力需求。
在步骤724,混媒体算力资源智能调度模块确定与主叫终端匹配的混媒体算力模块1。
在步骤726,混媒体算力资源智能调度模块将混媒体算力模块1的地址发送至第一会话管理模块。
在步骤728,第一会话管理模块接收主叫终端发送的第一加密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叫终端可以对初始视频流中的数据进行识别以确定初始视频流中是否存在待加密的数据。若初始视频流中包含指纹、面部、步态等待加密的数据,则主叫终端将向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发送第一加密请求。
在步骤730,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将第一加密请求转发至敏感媒体安全管控模块。
在步骤732,敏感媒体安全管控模块根据第一加密请求生成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一解密密钥。
敏感媒体安全管控模块接收第一加密请求后,可以按照步骤504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生成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一解密密钥。具体说明可以参照步骤504中的相关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734,敏感媒体安全管控模块将第一加密密钥发送至第一会话管理模块。
在步骤736,敏感媒体安全管控模块将第一解密密钥发送至第二会话管理模块。
在步骤738,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向QOS规则引擎模块发起第一QOS请求。
这里,第一QOS请求中可以携带有主叫用户的第一标识,以便QOS规则引擎模块可以根据第一标识确定主叫用户签约的全息通信业务的第一QOS指标参数。
在步骤740,QOS规则引擎模块将第一QOS指标参数发送至网络侧,以便网络侧根据第一QOS指标参数控制第一视频流的传输。
在步骤742,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将第一加密密钥发送至主叫终端,以便主叫终端利用第一加密密钥对采集的初始视频流进行加密以得到第一视频流。
在步骤744,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将混媒体算力模块1的地址发送至主叫终端,以便主叫终端在全息通信连接建立后将第一视频流发送至混媒体算力模块1进行包括全息处理在内的处理后再发给被叫终端。
在步骤746,第二会话管理模块会将第一解密密钥发送至被叫终端,以便被叫终端对接收的第一视频流进行解密。
在步骤748,第二会话管理模块将全息通信呼叫请求发送至被叫终端,以便被叫终端和主叫终端建立全息通信连接。
在步骤750,主叫终端将第一视频流发送至混媒体算力模块1。
在步骤752,混媒体算力模块1对第一视频流进行第一处理。
这里,第一处理包括全息处理。
在步骤754,混媒体算力模块1将第一处理后的第一视频流发送至被叫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为实现全息通信业务还需要被叫侧采集并发送视频流至主叫侧的情况下,第一会话管理模块还可以根据业务标识获取被叫用户签约的该全息通信业务的第二业务逻辑信息,以便发送对应的第二采集指令给被叫终端,具体实施方式与前述步骤712至步骤718所示的实施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相应地,第二会话管理模块在接收到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发送的全息通信呼叫请求后,可以结合混媒体算力资源智能调度模块、敏感媒体安全管控模块以及QOS规则引擎模块执行全息通信过程中被叫终端的相关步骤,具体实施方式与前述步骤722至步骤746所示的实施方式类似。被叫终端在全息通信连接建立后可以将第二视频流发送至对应的混媒体算力模块进行全息处理后再发给主叫终端,具体实施方式与前述步骤750至754中的实施方式类似。在此均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图8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全息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全息通信装置800包括接收模块801、获取模块802、第一发送模块803、第二发送模块804、确定模块805以及第三发送模块806。
接收模块801被配置为接收主叫用户向被叫用户发起的全息通信呼叫请求,其中,全息通信呼叫请求携带与主叫用户对应的业务标识。
获取模块802被配置为基于业务标识获取主叫用户签约的全息通信业务的第一业务逻辑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803被配置为发送与第一业务逻辑信息对应的第一采集指令至主叫用户的主叫终端,以便主叫终端采集全息通信业务对应的第一视频流。
第二发送模块804被配置为将全息通信呼叫请求发送至被叫用户的被叫终端,以便被叫终端和主叫终端建立全息通信连接。
确定模块805被配置为确定与主叫终端匹配的第一算力节点。
第三发送模块806被配置为将第一算力节点的地址发送至主叫终端,以便主叫终端在全息通信连接建立后将第一视频流发送至第一算力节点进行第一处理后再发送至被叫终端,其中,第一处理包括全息处理。
图9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全息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全息通信装置900包括存储器901以及耦接至该存储器901的处理器902,处理器902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器901中的指令,执行前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存储器901例如可以包括系统存储器、固定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等。系统存储器例如可以存储有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 Loader)以及其他程序等。
全息通信装置9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903、网络接口904、存储接口905等。这些接口903、904、905之间、以及存储器901与处理器902之间例如可以通过总线906连接。输入输出接口903为显示器、鼠标、键盘、触摸屏等输入输出设备提供连接接口。网络接口904为各种联网设备提供连接接口。存储接口905为SD卡、U盘等外置存储设备提供连接接口。
图10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全息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全息通信系统1000可以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全息通信装置(例如全息通信装置800/900)以及第一算力节点1001。
第一算力节点1001被配置为对第一视频流进行第一处理后再发送至被叫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全息通信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主叫终端1002。主叫终端1002可以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算力节点1001的地址,并在全息通信连接建立后将第一视频流发送至第一算力节点1001。
在一些实施例中,全息通信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被叫终端。被叫终端可以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算力节点发送的第一处理后的第一视频流。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本公开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公开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非瞬时性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公开是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中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中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9)

1.一种全息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主叫用户向被叫用户发起的全息通信呼叫请求,所述全息通信呼叫请求携带与所述主叫用户对应的业务标识;
基于所述业务标识获取所述主叫用户签约的全息通信业务的第一业务逻辑信息;
发送与所述第一业务逻辑信息对应的第一采集指令至所述主叫用户的主叫终端,以便所述主叫终端采集所述全息通信业务对应的第一视频流;
将所述全息通信呼叫请求发送至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终端,以便所述被叫终端和所述主叫终端建立全息通信连接;
确定与所述主叫终端匹配的第一算力节点;
将所述第一算力节点的地址发送至所述主叫终端,以便所述主叫终端在所述全息通信连接建立后将所述第一视频流发送至所述第一算力节点进行第一处理后再发送至所述被叫终端,所述第一处理包括全息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业务逻辑信息,确定除所述主叫终端之外需要唤醒的第一采集终端;
发送与所述第一业务逻辑信息对应的第二采集指令至所述第一采集终端,以便所述第一采集终端采集所述全息通信业务对应的第二视频流;
将所述第一算力节点的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一采集终端,以便所述第一采集终端将所述第二视频流发送至所述第一算力节点进行第二处理后再发送至所述被叫终端,所述第二处理包括全息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业务逻辑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采集终端的第一唤醒策略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唤醒策略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采集终端的数量需求和终端能力需求中的至少一个需求,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业务逻辑信息,确定除所述主叫终端之外需要唤醒的第一采集终端包括:
根据所述主叫终端的当前位置,确定与所述主叫终端之间的距离在第一预设范围内且注册有所述全息通信业务的至少一个第一业务终端;
根据每个第一业务终端与所述主叫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或每个第一业务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业务终端中选取满足所述至少一个需求的所述第一采集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唤醒策略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采集终端的终端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全息通信呼叫请求还携带所述主叫用户的第一标识;
所述确定与所述主叫终端匹配的第一算力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所述主叫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确定所述主叫终端的第一算力需求;
将满足所述第一算力需求的算力节点确定为与所述主叫终端匹配的第一算力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主叫终端发送的第一注册请求,所述第一注册请求携带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主叫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
在确认所述主叫用户已签约所述全息通信业务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主叫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对应地存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主叫用户签约的所述全息通信业务的第一服务质量QOS指标参数发送至网络侧,以便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第一QOS指标参数控制所述第一视频流的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叫终端接入的第一会话管理模块接收所述全息通信呼叫请求;
将所述全息通信呼叫请求发送至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终端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模块将所述全息通信呼叫请求发送至所述被叫终端接入的第二会话管理模块;
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模块将所述全息通信呼叫请求发送至所述被叫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业务标识还与所述被叫用户对应,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业务标识获取所述被叫用户签约的所述全息通信业务的第二业务逻辑信息;
发送与所述第二业务逻辑信息对应的第三采集指令至所述被叫终端,以便所述被叫终端采集所述全息通信业务对应的第三视频流;
确定与所述被叫终端匹配的第二算力节点;
将所述第二算力节点的地址发送至所述被叫终端,以便所述被叫终端在所述全息通信连接建立后将所述第三视频流发送至所述第二算力节点进行全息处理后再发送至所述主叫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业务逻辑信息,确定除所述被叫终端之外需要唤醒的第二采集终端;
发送与所述第二业务逻辑信息对应的第四采集指令至所述第二采集终端,以便所述第二采集终端采集所述全息通信业务对应的第四视频流;
将所述第二算力节点的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二采集终端,以便所述第二采集终端将所述第四视频流发送至所述第二算力节点进行全息处理后再发送至所述主叫终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业务逻辑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采集终端的第二唤醒策略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唤醒策略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采集终端的数量需求和终端能力需求中的至少一个需求,所述基于所述第二业务逻辑信息,确定除所述被叫终端之外需要唤醒的第二采集终端包括:
根据所述被叫终端的当前位置,确定与所述被叫终端之间的距离在第二预设范围内且注册有所述全息通信业务的至少一个第二业务终端;
根据每个第二业务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或每个第二业务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业务终端中选取满足所述至少一个需求的所述第二采集终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唤醒策略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采集终端的终端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全息通信呼叫请求还携带所述被叫用户的第二标识;
所述确定与所述被叫终端匹配的第二算力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所述被叫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确定所述被叫终端的第二算力需求;
将满足所述第二算力需求的算力节点确定为与所述被叫终端匹配的第二算力节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被叫终端发送的第二注册请求,所述第二注册请求携带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被叫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
在确认所述被叫用户已签约所述全息通信业务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被叫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对应地存储。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被叫用户签约的所述全息通信业务的第二QOS指标参数发送至网络侧,以便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第二QOS指标参数控制所述第三视频流的传输。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加密请求,所述第一终端所述主叫终端是和所述被叫终端中的一个;
根据所述第一加密请求生成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一解密密钥;
将所述第一加密密钥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以便所述第一终端利用所述第一加密密钥对初始视频流进行加密以得到所述第一视频流和所述第三视频流中的一个;
将所述第一解密密钥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便所述第二终端利用所述第一解密密钥对所述第一视频流和所述第三视频流中的所述一个进行解密,所述第二终端是所述主叫终端是和所述被叫终端中的另一个。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初始视频流包括待加密的第一视频数据,所述第一加密请求携带有所述待加密的第一视频数据的第一类型;
根据所述第一加密请求生成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一解密密钥包括:
生成与所述第一类型对应的第一加密子密钥和第一解密子密钥,所述第一加密密钥包括所述第一加密子密钥,所述第一解密密钥包括所述第一解密子密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初始视频流还包括待加密的第二视频数据,所述第一加密请求携带有所述待加密的第二视频数据的第二类型;
根据所述第一加密请求生成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一解密密钥还包括:
生成与所述第二类型对应的第二加密子密钥和第二解密子密钥,所述第一加密密钥还包括所述第二加密子密钥,所述第一解密密钥还包括所述第二解密子密钥,所述第二加密子密钥和所述第一加密子密钥不同,所述第二解密子密钥和所述第一解密子密钥不同。
21.根据权利要求20述的方法,其中:
利用第一算法生成所述第一加密子密钥和所述第一解密子密钥;
利用第二算法生成所述第二加密子密钥和所述第二解密子密钥,所述第二算法和所述第一算法不同。
22.根据权利要求1-21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被叫用户的数量为多个。
23.根据权利要求1-21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全息通信业务为全息医疗、全息会议或全息教育。
24.一种全息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主叫用户向被叫用户发起的全息通信呼叫请求,所述全息通信呼叫请求携带与所述主叫用户对应的业务标识;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业务标识获取所述主叫用户签约的全息通信业务的第一业务逻辑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发送与所述第一业务逻辑信息对应的第一采集指令至所述主叫用户的主叫终端,以便所述主叫终端采集所述全息通信业务对应的第一视频流;
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全息通信呼叫请求发送至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终端,以便所述被叫终端和所述主叫终端建立全息通信连接;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与所述主叫终端匹配的第一算力节点;
第三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算力节点的地址发送至所述主叫终端,以便所述主叫终端在所述全息通信连接建立后将所述第一视频流发送至所述第一算力节点进行第一处理后再发送至所述被叫终端,所述第一处理包括全息处理。
25.一种全息通信装置,包括:
存储器;以及
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权利要求1-2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全息通信系统,包括:
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全息通信装置;
所述第一算力节点,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视频流进行所述第一处理后再发送至所述被叫终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所述主叫终端,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采集指令,采集所述第一视频流,以及接收所述第一算力节点的地址,并在所述全息通信连接建立后将所述第一视频流发送至所述第一算力节点。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2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2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404722.8A 2022-04-18 2022-04-18 全息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7606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04722.8A CN114760602B (zh) 2022-04-18 2022-04-18 全息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04722.8A CN114760602B (zh) 2022-04-18 2022-04-18 全息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0602A CN114760602A (zh) 2022-07-15
CN114760602B true CN114760602B (zh) 2024-03-19

Family

ID=82331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04722.8A Active CN114760602B (zh) 2022-04-18 2022-04-18 全息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606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80449B (zh) * 2022-09-23 2023-11-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全息通信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4265A (zh) * 2011-05-23 2011-08-2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视频通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07395551A (zh) * 2016-05-16 2017-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架构及其实现呼叫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51262A (zh) * 2019-01-16 2019-03-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全息视频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10012257A (zh) * 2019-02-21 2019-07-1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通话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21088690A1 (zh) * 2019-11-08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497764A (zh) * 2021-08-02 2021-10-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路由方法、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3742701A (zh) * 2020-05-27 2021-12-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开通ar/vr业务的系统及方法、网关设备、ar/vr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71774B1 (en) * 2016-09-29 2018-01-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cured file transfer management on augmented reality (AR) and virtual reality (VR)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4265A (zh) * 2011-05-23 2011-08-2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视频通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07395551A (zh) * 2016-05-16 2017-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架构及其实现呼叫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51262A (zh) * 2019-01-16 2019-03-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全息视频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10012257A (zh) * 2019-02-21 2019-07-1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通话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21088690A1 (zh) * 2019-11-08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742701A (zh) * 2020-05-27 2021-12-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开通ar/vr业务的系统及方法、网关设备、ar/vr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97764A (zh) * 2021-08-02 2021-10-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路由方法、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0602A (zh) 2022-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82644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347206A (zh) 一种网络访问方法和装置
EP3479540A1 (en) Multi-hop secure content routing based on cryptographic partial blind signatures and embedded terms
CN109525388B (zh) 一种密钥分离的组合加密方法及系统
CN113901512A (zh) 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09995739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239403A (zh)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14119021A (zh) 图像文件安全多方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4760602B (zh) 全息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88260B (zh) 一种对称密钥管理系统、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231309A (zh) 纵向联邦数据统计的去重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3761594B (zh) 一种基于身份的三方可认证密钥协商和数据共享方法
CN114173328A (zh) 密钥交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12235290B (zh)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设备管理方法及第一物联网设备
CN112100145B (zh) 数字化模型共享学习系统及方法
CN111709053B (zh) 基于松散耦合交易网络的作业方法及作业装置
CN106487761B (zh) 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1581673B (zh) 一种sap电子签章方法及系统
CN115733882A (zh) 全息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55913B (zh) 网络连接方法、安全节点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6743377B (zh) 基于区块链密钥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68309A (zh) 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3434845B (zh) 业务办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521092B (zh) 一种区块链数据回流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3297587B (zh) 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