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0554A - 一种夹耳式耳机的麦克风管理方法、装置及夹耳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耳式耳机的麦克风管理方法、装置及夹耳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0554A
CN114760554A CN202210309637.3A CN202210309637A CN114760554A CN 114760554 A CN114760554 A CN 114760554A CN 202210309637 A CN202210309637 A CN 202210309637A CN 114760554 A CN114760554 A CN 114760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hone
earphone
positional relationship
clip
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096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智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0963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605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60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05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41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08Earpieces of the supra-aural or circum-aur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8Manufacture or assembly
    • H04R1/1075Mountings of transducers in earphones or head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夹耳式耳机的麦克风管理方法、装置、夹耳式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夹耳式耳机设置有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第二麦克风间隔预设距离,所述麦克风管理方法包括:在所述夹耳式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相对位置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第二麦克风中相对靠近音源的麦克风;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分别设置所述第一麦克风及所述第二麦克风的功能。通过本申请方案,可灵活设置夹耳式耳机的各麦克风的功能,使得用户即使是盲戴夹耳式耳机,也能实现最佳的耳机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夹耳式耳机的麦克风管理方法、装置及夹耳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耳式耳机的麦克风管理方法、装置、夹耳式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此处的陈述仅提供与本申请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对于夹耳式耳机来说,用户可通过将其夹持在人耳的耳轮上实现佩戴。由于夹耳式耳机不用入耳佩戴,且佩戴时未能包裹耳部,因而用户在佩戴夹耳式耳机时,仍可能受到环境噪音的干扰。
在夹耳式耳机已设置有通话麦克风的基础上,可考虑通过增设一降噪麦克风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由于夹耳式耳机在其出厂时就已经设置好了麦克风的功能,这导致用户在佩戴夹耳式耳机前,需要仔细辨别其为左耳耳机还是右耳耳机,才可实现最佳的耳机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夹耳式耳机的麦克风管理方法、麦克风管理装置、夹耳式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灵活设置夹耳式耳机的各麦克风的功能,使得用户即使是盲戴夹耳式耳机,也能实现最佳的耳机使用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夹耳式耳机的麦克风管理方法,夹耳式耳机设置有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间隔预设距离,麦克风管理方法包括:
在夹耳式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的情况下,确定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该相对位置关系用于指示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中相对靠近音源的麦克风;
根据相对位置关系分别设置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的功能。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夹耳式耳机的麦克风管理装置,夹耳式耳机设置有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间隔预设距离,麦克风管理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夹耳式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的情况下,确定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该相对位置关系用于指示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中相对靠近音源的麦克风;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相对位置关系分别设置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的功能。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夹耳式耳机,该夹耳式耳机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可在上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对于设置有两个麦克风,也即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的夹耳式耳机来说,各麦克风的功能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在夹耳式耳机被佩戴后,根据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而灵活设置的。这可使得夹耳式耳机能够在佩戴完成后实现麦克风功能的智能设置。基于此,用户无需在佩戴前刻意区分该夹耳式耳机需要佩戴于左耳还是右耳,使得在用户盲戴的应用场景下夹耳式耳机也能实现最佳的耳机使用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耳式耳机的结构示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在夹耳式耳机上的位置示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在夹耳式耳机上的另一位置示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耳式耳机的麦克风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耳式耳机的正确佩戴方式的示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耳式耳机的麦克风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耳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下面先对该夹耳式耳机作出简单介绍:请参阅图1,图1给出了仰视图下,夹耳式耳机的结构示例。夹耳式耳机1包括中框10、两个耳机盖20和装饰盖30,其中,中框10具有开口101和内孔102,并且中框10的相对两端可弹性开合,使得中框10能够夹持在人耳的耳廓上。而两个耳机盖20分别与中框10的两个端部扣接形成两个用于容纳收发声组件或电源组件的容纳腔,装饰盖30分别与两个耳机盖20扣接,并且封盖在中框10远离开口101的侧部。
在一个耳机盖20上,设置有两个收音,图1中仅示出1个收音孔201。每个收音孔的内侧均覆盖有一性能相同的电容式麦克风。为便于说明,将这两个麦克风分别记作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出于后文可读性的考虑,将收音孔的位置近似看作对应的麦克风的位置。
为了保障这两个麦克风的拾音效果,这两个麦克风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间隔;也即,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之间间隔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可基于夹耳式麦克风的规格及形状而设定,此处不对该预设距离作出限定。仅作为示例,可以采用通过线路板(例如主板)隔开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的方式,使得二者之间能够间隔预设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障夹耳式耳机能够在左右耳通用,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可以在同一耳机盖所在的一侧对称设置。具体地,将能够平分中框、两个耳机盖和装饰盖的平面确定为指定平面,则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可以在同一耳机盖所在的一侧相对该指定平面对称设置;也即,该第一麦克风及该第二麦克风关于该指定平面互为对称。
请参阅图2,图2给出了主视图下,第一麦克风21及第二麦克风22基于指定平面23在夹耳式耳机上对称设置的位置示例。
请参阅图3,图3给出了右视图下,第一麦克风21及第二麦克风22基于指定平面23在夹耳式耳机上对称设置的位置示例。
基于上文所提出的夹耳式耳机,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夹耳式耳机的麦克风管理方法作出说明。请参阅图4,该麦克风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步骤401,在夹耳式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的情况下,确定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
用户只有在使用夹耳式耳机时,才有可能会对其麦克风有使用需求;反之,如果夹耳式耳机未被任何用户使用,则无论其麦克风的功能如何,均没有实际使用意义。而在使用夹耳式耳机时,一般认为靠近音源(也即用户嘴部)的麦克风主要可承担通话的作用,远离音源(也即用户嘴部)的麦克风主要可承担降噪的作用,其原因在于:
两个麦克风所处的位置不同,收集到的语音信号也不同。简单来说,靠近用户嘴部的麦克风收集的用户语音多一些,远离用户嘴部的麦克风收集的环境噪音多一些,这会导致两个麦克风收集到的声音产生音量差。基于此,夹耳式耳机的处理器可对这两个麦克风收集到的两路音频信号进行处理,产生与环境噪音相反的声波,用来主动抵消环境噪音,由此可有效地抵御夹耳式耳机周边的环境噪音的干扰,提升用户输入的语音的清晰度。
基于此,夹耳式耳机可通过红外感应器对自身的佩戴状态进行监测:在监测到其自身处于未佩戴状态的情况下,夹耳式耳机可保持待机;在监测到其自身处于已佩戴状态的情况下,夹耳式耳机可判断哪一麦克风距离音源更近。
实际应用场景中,用户经常是在站姿或坐姿的场景下使用耳机。而在站姿或坐姿的场景下,用户嘴部通常在重力方向上处于用户耳部的下方。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为简化判断流程,可将判断哪一麦克风距离音源更近的问题转换为判断哪一麦克风相对位置更靠下的问题。也即,夹耳式耳机可在监测到其自身处于已佩戴状态的情况下根据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判断哪一麦克风更靠近音源。
步骤402,根据相对位置关系分别设置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的功能。
夹耳式耳机根据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获知在重力方向上哪一麦克风相对更靠下,也即哪一麦克风更靠近音源。根据前文所描述的不同麦克风主要承担的作用可知,为保障各麦克风均能发挥其最大价值,夹耳式耳机可将在重力方向上相对更靠下的麦克风的功能设置为通话功能,将在重力方向上相对更靠上的麦克风的功能设置为降噪功能。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夹耳式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的情况下,可将在重力方向上相对更靠下的麦克风理解为最靠近音源的麦克风。
可以理解,通话功能指的是:稳定保持清晰通话;也即,麦克风的功能被设置为通话功能后,该麦克风即为通话麦克风。降噪功能指的是:物理主动消除噪音,通过收集外界的声音进行处理后,发出与噪音相反的声波,利用抵消原理消除噪音;也即,麦克风的功能被设置为降噪功能后,该麦克风即为降噪麦克风。
由上可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对于设置有两个麦克风,也即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的夹耳式耳机来说,各麦克风的功能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在夹耳式耳机被佩戴后,根据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而灵活设置的。这可使得夹耳式耳机能够在佩戴完成后实现麦克风功能的智能设置。基于此,用户无需在佩戴前刻意区分该夹耳式耳机需要佩戴于左耳还是右耳,使得在用户盲戴的应用场景下夹耳式耳机也能实现最佳的耳机使用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5给出了该夹耳式耳机的正确佩戴方式的示例。由图5可知,正确佩戴时,用户应将该夹耳式耳机夹持于耳轮与内耳轮的中间,使得耳轮的中部能够置于中框的内孔处。再结合图2及图3可知,理想状态下,正确佩戴时,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呈现上下对称关系,也即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基于水平面对称。然而,在该夹耳式耳机实际投入使用时,用户有一定可能发生佩戴错误的情况,例如用户将夹耳式耳机夹持于耳轮的顶部,也即三角窝附近。在佩戴错误的情况下,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接近于平行,这导致麦克风的功能设置丧失了其意义。基于此,在步骤401之后,该麦克风管理方法还可包括:
检测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的位置关系条件。
一般而言,在正确佩戴时,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应有着明显的高度差。考虑到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在夹耳式耳机上的位置已知,二者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在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之间的高度差较大的情况下,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之间的连线与重力方向(也即竖直方向)的夹角就较小;也即,该高度差与该夹角呈现反相关关系。因而,该位置关系条件具体可以是: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之间的连线与重力方向的夹角小于预设的夹角阈值。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出的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之间的连线为一标量,因而该连线与重力方向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90°]。其中,该连线与重力方向的夹角为0时,该连线与重力方向平行;该连线与重力方向的夹角为90°时,该连线与重力方向垂直。
相对应地,该夹角阈值的取值范围为(0,90°)。仅作为示例,该夹角阈值的取值范围可以是(10°,30°),此处不作限定。
其中,夹耳式耳机的厂商可预先通过测试获得正确佩戴时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的连线与重力方向所可能呈现的夹角范围,并通过该夹角范围来设置该夹角阈值,此处不对该夹角阈值的设定方式作出限定。
可以理解,在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该位置关系条件时,可认为夹耳式耳机当前被正确佩戴;反之,在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不满足该位置关系条件时,可认为夹耳式耳机当前未被正确佩戴。当然,夹耳式耳机除了可以通过相对位置关系判断夹耳式耳机当前是否被正确佩戴外,该夹耳式耳机上还可以设置有提示按键,该提示按键用于提示用户确认夹耳式耳机当前是否被正确佩戴。
可选地,在夹耳式耳机被正确佩戴的情况下,步骤402可具体表现为:在相对位置关系满足位置关系条件的情况下,在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中,设置处于第一方位的麦克风的功能为通话功能,设置处于第二方位的麦克风的功能为降噪功能。其中,第一方位与第二方位相对,该第一方位指的是靠近音源的方位,该第二方位指的是远离音源的方位。
反之,在夹耳式耳机未被正确佩戴的情况下,即便设置了不同麦克风的功能,这些功能也可能无法发挥出最佳效果。为确保用户后续仍能够获得最佳的使用效果,夹耳式耳机可输出一提醒消息,该提醒消息可用于提示用户调整夹耳式耳机的佩戴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对该提醒消息的输出形式作出限定,例如,该提醒消息可以语音的形式输出,或者,也可以文字的形式输出。仅作为示例,该提醒消息可以是“请查阅说明书佩戴示例,正确佩戴耳机”。
可选地,在相对位置关系满足位置关系条件,且处于第一方位的麦克风的功能不是通话功能的情况下,夹耳式耳机可将处于第一方位的麦克风的功能设置为通话功能。
可选地,在相对位置关系满足位置关系条件,且处于第二方位的麦克风的功能不是降噪功能的情况下,夹耳式耳机可将处于第二方位的麦克风的功能设置为降噪功能。
仅作为示例,在相对位置关系满足位置关系条件的情况下,夹耳式耳机确定处于第一方位的麦克风的功能为降噪功能,而处于第二方位的麦克风的功能为通话功能,则夹耳式耳机可以至少将处于第一方位的麦克风的功能从降噪功能设置为通话功能。可选地,还可以将处于第二方位的麦克风的功能从通话功能设置为降噪功能或者其他功能或者不具有任何功能。
可选的,在相对位置关系满足位置关系条件,且处于第一方位的麦克风的功能已经为通话功能的情况下,夹耳式耳机可以继续以通话功能作为该处于第一方位的麦克风的功能。类似地,在相对位置关系满足位置关系条件,且处于第二方位的麦克风的功能已经为降噪功能的情况下,夹耳式耳机可以继续以降噪功能作为该处于第二方位的麦克风的功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场景中,在夹耳式耳机具有内部存储空间的情况下,若夹耳式耳机的内部存储空间中存储了音频,则夹耳式耳机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播放该内部存储空间所存储的音频。这种情况下,夹耳式耳机可设置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功能均为降噪功能。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场景中,该夹耳式耳机可以通过与其建立通讯连接的设备(比如智能手机)来获取需要播放的音频资源。比如,夹耳式耳机可以为用户播放智能手机中的音频、视频或语音聊天等。显然,并非所有的使用场景都需要耳机的麦克风采集用户的语音。由此可知,与语音采集相比,播放音频应为耳机最主要的作用。基于此,步骤401包括:
在夹耳式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的情况下,确定与夹耳式耳机建立通讯连接的设备当前所处的状态。
在确定该设备处于等待语音输入的状态的情况下,确定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
每当设备的状态发生变更时,该设备即可根据自身当前所处的状态(也即变更后的状态),生成一状态消息并向夹耳式耳机发送。其中,该状态消息内包含有状态标识符,用于表示设备当前所处的状态。仅作为示例,当设备处于等待语音输入的状态时,生成的状态消息中所包含的状态标识符可以为第一值,例如“1”;反之,当设备未处于等待语音输入的状态时,生成的状态消息中所包含的状态标识符可以为第二值,例如“0”。
设备可通过如下过程确定其状态:若设备正在通话中,则确定设备处于等待语音输入的状态;若设备未处于通话中,则确定当前运行中的应用程序;若当前运行中的应用程序里存在目标应用程序,则确定设备处于等待语音输入的状态;若当前运行中的应用程序里不存在目标应用程序,则确定设备未处于等待语音输入的状态。其中,目标应用程序为;具备麦克风权限的应用程序。
夹耳式耳机可通过最新接收到的状态消息中所包含的状态标识符,确定该设备当前所处的状态。只有在确定该设备处于等待语音输入的状态的情况下,才认为用户有可能会通过夹耳式耳机进行语音输入,此时才需要确定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设置不同麦克风的功能。这可一定程度上节约夹耳式耳机的资源消耗,避免夹耳式耳机进行无谓的麦克风功能设置。
仅作为示例,在夹耳式耳机连接手机,且用户使用手机进行语音聊天时,夹耳式耳机可以设置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均为通话功能,或者设置处于第一方位的麦克风的功能为通话功能。可选地,在设置处于第一方位的麦克风的功能为通话功能的情况下,另一麦克风(也即处于第二方位的麦克风)的功能可以是降噪功能,也可以不是降噪功能,或者该麦克风可以处于不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耳式耳机的线路板上设置有一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够对夹耳式耳机的位姿进行感应。夹耳式耳机的处理器可对该传感器所输出的数据进行运算,以确定出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仅作为示例,该传感器可以是三轴重力传感器、六轴重力传感器、三轴陀螺仪、六轴陀螺仪或九轴陀螺仪等,此处不作限定。
以传感器是重力传感器为例:该重力传感器可将重力分解至各个轴,得到各个轴上的重力分解值。由于重力传感器、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在夹耳式耳机上的位置均已知且固定,因而夹耳式耳机的处理器可基于这些各个轴上的重力分解值,先计算得到重力传感器的位姿(实际也等价于夹耳式耳机的位姿),再根据该位姿确定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与夹耳式耳机建立通讯连接的设备当前未处于等待语音输入的状态的情况下,可知用户此时不存在语音输入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夹耳式耳机无需确定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直接设置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的功能均为降噪,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夹耳式耳机的音频播放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夹耳式耳机由已佩戴状态切换至未佩戴状态的情况下,夹耳式耳机可清除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所被设置的功能。也即,当用户取下夹耳式耳机时,各麦克风的功能可被重置为空,以节约夹耳式耳机的资源消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夹耳式耳机由已佩戴状态切换至未佩戴状态的情况下,夹耳式耳机可将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的功能均设置为默认功能(比如,降噪或者通话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该夹耳式耳机的音频接收方式作出限定,也即该夹耳式耳机可以是无线耳机,也可以是有线耳机。在夹耳式耳机为无线耳机时,需注意其应设置两个相同的无线数据收发模块。并且,与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类似,这两个无线数据收发模块也可在同一耳机盖所在的一侧对称设置。通过这种方式,左右耳可对应同一夹耳式耳机,也即从生产开始就不再区分左右耳,免去了生产过程中物料需要区分左右和混料的问题,不仅可以使夹耳式耳机的产量翻倍,且还可以节约对模具的需求,有利于降低采购时的物料成本。
仅作为示例,该无线数据收发模块可以包括蓝牙单元及无线网络(Wi-Fi)单元等,具体可基于该夹耳式耳机所支持的无线连接方式而确定,此处不作限定。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某一具体应用场景为例,对该麦克风管理方法做出说明:
T0时刻,夹耳式耳机与设备建立通讯连接,但用户还未佩戴该夹耳式耳机。此时夹耳式耳机的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均未设置任何功能。
T1时刻,用户启动设备的音乐类应用程序(不具备麦克风权限)播放音乐,并正确佩戴夹耳式耳机于左耳,此时,第一麦克风在下,第二麦克风在上。夹耳式耳机确定该设备当前未处于等待语音输入的状态,直接设置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的功能均为降噪功能。
T2时刻,设备接听一来电,导致音乐播放被中止。夹耳式耳机确定该设备当前已切换至等待语音输入的状态。夹耳式耳机紧接着确定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并检测发现该相对位置关系满足位置关系条件。夹耳式耳机随后设置在下的第一麦克风的功能为通话功能,在上的第二麦克风的功能为降噪功能。
T3时刻,设备结束通话,并自动恢复音乐播放。夹耳式耳机确定该设备的状态已切换,该设备当前未处于等待语音输入的状态,直接设置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的功能均为降噪功能。
上述过程说明了:设备的状态发生更改时,夹耳式耳机的部分麦克风的功能也可随之更改,以适应设备的状态。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另一具体应用场景为例,对该麦克风管理方法做出说明:
T0时刻,夹耳式耳机与设备建立通讯连接,但用户还未佩戴该夹耳式耳机。此时夹耳式耳机的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均未设置任何功能。
T1时刻,用户在设备上启动社交类应用程序(具备麦克风权限),并正确佩戴夹耳式耳机于左耳,此时,第一麦克风在下,第二麦克风在上。夹耳式耳机确定该设备当前处于等待语音输入的状态。夹耳式耳机紧接着确定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并检测发现该相对位置关系满足位置关系条件。夹耳式耳机随后设置在下的第一麦克风的功能为通话功能,在上的第二麦克风的功能为降噪功能。
T2时刻,用户将夹耳式耳机从左耳取下。夹耳式耳机清除对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所设置的功能。
T3时刻,用户正确佩戴夹耳式耳机于右耳,此时,第二麦克风在下,第一麦克风在上。夹耳式耳机确定该设备当前处于等待语音输入的状态。夹耳式耳机紧接着确定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并检测发现该相对位置关系满足位置关系条件。夹耳式耳机随后设置在下的第二麦克风的功能为通话功能,在上的第一麦克风的功能为降噪功能。
T4时刻,用户在设备上退出该社交类应用程序。夹耳式耳机确定该设备的状态已切换,该设备当前未处于等待语音输入的状态,直接设置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的功能均为降噪。
上述过程说明了:夹耳式耳机的佩戴位置发生更改时,夹耳式耳机的各麦克风的功能也可随之更改,以实现夹耳式耳机的左右耳通用。
对应于上文所提供的夹耳式耳机的麦克风管理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夹耳式耳机的麦克风管理装置。该夹耳式耳机设置有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该第一麦克风与该第二麦克风间隔预设距离。如图6所示,该麦克风管理装置6包括:
确定模块601,用于在上述夹耳式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的情况下,确定上述第一麦克风与上述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上述相对位置关系用于指示上述第一麦克风与上述第二麦克风中相对靠近音源的麦克风;
设置模块602,用于根据上述相对位置关系分别设置上述第一麦克风及上述第二麦克风的功能。
可选地,上述麦克风管理装置6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上述确定模块601确定上述第一麦克风与上述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之后,检测上述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的位置关系条件;
相应地,上述设置模块602,具体用于在上述相对位置关系满足上述位置关系条件的情况下,根据上述相对位置关系分别设置上述第一麦克风及上述第二麦克风的功能。
可选地,上述位置关系条件为:上述第一麦克风与上述第二麦克风之间的连线与重力方向的夹角小于预设的夹角阈值;
上述设置模块602,具体用于在上述相对位置关系满足上述位置关系条件的情况下,将上述第一麦克风及上述第二麦克风中,处于第一方位的麦克风的功能设置为通话功能,以及处于第二方位的麦克风的功能设置为降噪功能,其中,上述第一方位与上述第二方位相对,上述第一方位为靠近音源的方位,上述第二方位为远离音源的方位。
可选地,上述麦克风管理装置6还包括:
输出模块,用于在上述检测模块检测出上述相对位置关系不满足上述位置关系条件的情况下,输出提醒消息,上述提醒消息用于提示调整上述夹耳式耳机的佩戴位置。
可选地,在上述相对位置关系满足上述位置关系条件的情况下,上述第一麦克风与上述第二麦克风在上述夹耳式耳机上基于上下对称关系而设置。
可选地,上述确定模块601,包括:
设备状态确定单元,用于在上述夹耳式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的情况下,确定与上述夹耳式耳机建立通讯连接的设备当前所处的状态;
位置关系确定单元,用于在确定上述设备处于等待语音输入的状态的情况下,确定上述第一麦克风及上述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
可选地,上述夹耳式耳机的线路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夹耳式耳机的位姿的传感器,上述第一麦克风与上述第二麦克风位于上述线路板两侧,上述确定上述第一麦克风及上述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通过上述传感器确定上述第一麦克风及上述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
由上可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对于设置有两个麦克风,也即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的夹耳式耳机来说,各麦克风的功能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在夹耳式耳机被佩戴后,根据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而灵活设置的。这可使得夹耳式耳机能够在佩戴完成后实现麦克风功能的智能设置。基于此,用户无需在佩戴前刻意区分该夹耳式耳机需要佩戴于左耳还是右耳,使得在用户盲戴的应用场景下夹耳式耳机也能实现最佳的耳机使用效果。
对应于上文所提供的应用于夹耳式耳机的麦克风管理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夹耳式耳机,该夹耳式耳机设置有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且该第一麦克风及该第二麦克风间隔预设距离。请参阅图7,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夹耳式耳机7包括:存储器701,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2(图7中仅示出一个)以及存储在存储器701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存储器701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单元,处理器7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01的软件程序以及单元,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以获取上述预设事件对应的资源。具体地,处理器7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01的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上述夹耳式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的情况下,确定上述第一麦克风与上述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上述相对位置关系用于指示上述第一麦克风与上述第二麦克风中相对靠近音源的麦克风;
根据上述相对位置关系分别设置上述第一麦克风及上述第二麦克风的功能。
假设上述为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则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确定上述第一麦克风及上述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之后,处理器7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01的上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上述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的位置关系条件;
相应地,上述根据上述相对位置关系分别设置上述第一麦克风及上述第二麦克风的功能,包括:
在上述相对位置关系满足上述位置关系条件的情况下,根据上述相对位置关系分别设置上述第一麦克风及上述第二麦克风的功能。
在上述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位置关系条件为:上述第一麦克风与上述第二麦克风之间的连线与重力方向的夹角小于预设的夹角阈值;
上述在上述相对位置关系满足上述位置关系条件的情况下,根据上述相对位置关系分别设置上述第一麦克风及上述第二麦克风的功能,包括:
在上述相对位置关系满足上述位置关系条件的情况下,将上述第一麦克风及上述第二麦克风中,处于第一方位的麦克风的功能设置为通话功能,以及处于第二方位的麦克风的功能设置为降噪功能,其中,上述第一方位与上述第二方位相对,上述第一方位为靠近音源的方位,上述第二方位为远离音源的方位。
在上述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检测上述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的位置关系条件之后,处理器7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01的上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上述相对位置关系不满足上述位置关系条件的情况下,输出提醒消息,上述提醒消息用于提示调整上述夹耳式耳机的佩戴位置。
在上述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相对位置关系满足上述位置关系条件的情况下,上述第一麦克风与上述第二麦克风在上述夹耳式耳机上基于上下对称关系而设置。
在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在上述夹耳式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的情况下,确定上述第一麦克风与上述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
在上述夹耳式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的情况下,确定与上述夹耳式耳机建立通讯连接的设备当前所处的状态;
在确定上述设备处于等待语音输入的状态的情况下,确定上述第一麦克风及上述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或者在上述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或者在上述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或者在上述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或者在上述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或者在上述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夹耳式耳机的线路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夹耳式耳机的位姿的传感器,上述第一麦克风与上述第二麦克风位于所述线路板两侧,上述确定上述第一麦克风及上述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
通过上述传感器确定上述第一麦克风及上述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称处理器70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701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702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701的一部分或全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701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别的信息。
由上可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对于设置有两个麦克风,也即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的夹耳式耳机来说,各麦克风的功能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在夹耳式耳机被佩戴后,根据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而灵活设置的。这可使得夹耳式耳机能够在佩戴完成后实现麦克风功能的智能设置。基于此,用户无需在佩戴前刻意区分该夹耳式耳机需要佩戴于左耳还是右耳,使得在用户盲戴的应用场景下夹耳式耳机也能实现最佳的耳机使用效果。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上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外部设备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联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上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可读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包括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夹耳式耳机的麦克风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耳式耳机设置有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第二麦克风间隔预设距离,所述麦克风管理方法包括:
在所述夹耳式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相对位置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第二麦克风中相对靠近音源的麦克风;
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分别设置所述第一麦克风及所述第二麦克风的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麦克风及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之后,所述麦克风管理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的位置关系条件;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分别设置所述第一麦克风及所述第二麦克风的功能,包括:
在所述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位置关系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分别设置所述第一麦克风及所述第二麦克风的功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麦克风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关系条件为: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第二麦克风之间的连线与重力方向的夹角小于预设的夹角阈值;
所述在所述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位置关系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分别设置所述第一麦克风及所述第二麦克风的功能,包括:
在所述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位置关系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麦克风及所述第二麦克风中,处于第一方位的麦克风的功能设置为通话功能,以及处于第二方位的麦克风的功能设置为降噪功能,其中,所述第一方位与所述第二方位相对,所述第一方位为靠近音源的方位,所述第二方位为远离音源的方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麦克风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所述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的位置关系条件之后,所述麦克风管理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相对位置关系不满足所述位置关系条件的情况下,输出提醒消息,所述提醒消息用于提示调整所述夹耳式耳机的佩戴位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麦克风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位置关系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第二麦克风在所述夹耳式耳机上基于上下对称关系而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夹耳式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
在所述夹耳式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夹耳式耳机建立通讯连接的设备当前所处的状态;
在确定所述设备处于等待语音输入的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麦克风及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麦克风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耳式耳机的线路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夹耳式耳机的位姿的传感器,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第二麦克风位于所述线路板两侧,所述确定所述第一麦克风及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
通过所述传感器确定所述第一麦克风及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
8.一种夹耳式耳机的麦克风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耳式耳机设置有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第二麦克风间隔预设距离,所述麦克风管理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夹耳式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相对位置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第二麦克风中相对靠近音源的麦克风;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分别设置所述第一麦克风及所述第二麦克风的功能。
9.一种夹耳式耳机,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309637.3A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夹耳式耳机的麦克风管理方法、装置及夹耳式耳机 Pending CN1147605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9637.3A CN114760554A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夹耳式耳机的麦克风管理方法、装置及夹耳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9637.3A CN114760554A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夹耳式耳机的麦克风管理方法、装置及夹耳式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0554A true CN114760554A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27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09637.3A Pending CN114760554A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夹耳式耳机的麦克风管理方法、装置及夹耳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6055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77111B1 (en) 2022-10-28 2024-01-16 Shenzhen Shokz Co., Ltd. Earphones
WO2024087494A1 (zh) * 2022-10-28 2024-05-02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77111B1 (en) 2022-10-28 2024-01-16 Shenzhen Shokz Co., Ltd. Earphones
US11930317B1 (en) 2022-10-28 2024-03-12 Shenzhen Shokz Co., Ltd. Earphones
WO2024087494A1 (zh) * 2022-10-28 2024-05-02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60554A (zh) 一种夹耳式耳机的麦克风管理方法、装置及夹耳式耳机
CN113225693A (zh)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US9851705B2 (en) Termin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rminal apparatus
KR20160119831A (ko) 웨어러블 전자 시스템
CN108549206A (zh) 一种带具有语音交互功能耳机的智能手表
CN110839190B (zh) 一种耳机佩戴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EP3267666B1 (en) A wireless earphone system comprising a first earphone and a second earphone
WO2020107604A1 (zh) 一种无线播放设备及其播放控制方法和装置
US11197142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device cases
WO2020019820A1 (zh)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0419838B1 (en) Headset with proximity user interface
CN109358832A (zh) 音频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4427101A (zh) 电子设备、可佩戴设备、状态切换及标识信息发送方法
JP2024001031A (ja) モジュール化された眼鏡システム、装置、および方法のためのハードウェア・アーキテクチャ
CN109151669A (zh) 耳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08037747A1 (en) Compact rechargeable headset and corresponding charging assembly
CN114650484B (zh) 具有自动降噪功能的无线耳机及其使用方法
WO2023020322A1 (zh) 无线耳机、耳机盒及无线耳机系统
WO2022199222A1 (zh) 音频播放设备的降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22170925A1 (zh) 耳机佩戴错误识别方法及相关设备
CN215835545U (zh) 一种智能自适应半入耳anc-tws耳机
CN212934151U (zh) 智能眼镜控制电路、线路板及智能眼镜
CN108989578B (zh) 提醒信息的展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0019822A1 (zh)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US20230275617A1 (en) Audio device with hall effect sensor proximity detection and independent coup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