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0362A - 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0362A
CN114760362A CN202210660928.7A CN202210660928A CN114760362A CN 114760362 A CN114760362 A CN 114760362A CN 202210660928 A CN202210660928 A CN 202210660928A CN 114760362 A CN114760362 A CN 114760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server
user side
scheduling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609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60362B (zh
Inventor
陈晓波
杨金钰
王亚华
郑建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Malant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Malant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Malant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Malant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6092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603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60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0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60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03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04L43/0829Packet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用户端发起网络参会请求,调度服务器根据IDC键值查询探测服务器列表信息,若IDC键值为空,则查询所有探测服务器列表信息,并返回到用户端,用户端向列表信息中的所有探测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根据请求数据包判断用户端和探测服务器是否在同一运营商网络,并计算平均网络时延和丢包率;通过平均网络时延和丢包率,分别计算用户端到不同探测服务器的网络质量分数,并根据运营商网络信息、网络质量分数,判断得到最优探测服务器;调度服务器根据最优探测服务器的信息,将用户端接入到对应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提高了接入效率,并降低了网络资源的拥堵率。

Description

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全球云上协同办公大趋势下,视频会议在各种场景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分布式部署的视频会议,用户可在跨地区、跨网络运营商的任意地方,通过就近加速网络,请求从相应的加速点进入,进行会议相关服务请求操作,实现网络协同会议。
在相关技术中,视频会议媒体服务器分散部署在不同地区、不同运营商机房的数据中心,若只是单纯地依据网络时延和丢包率进行调度控制,通常无法准确将用户访问服务请求调度到最优的数据中心,同时也难以满足利用企业内网部署进行混合云加速的需求。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对网络用户请求进行接入调度时,效率低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对网络用户请求进行接入调度时,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用户端发起网络参会请求的情况下,调度服务器根据IDC键值在数据库中查询对应数据中心的探测服务器列表信息,若IDC键值为空,则查询所有数据中心的探测服务器列表信息;
所述调度服务器将查询到的列表信息返回到用户端,用户端向所述列表信息中的所有探测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根据请求数据包判断用户端和探测服务器是否在同一运营商网络,并计算平均网络时延和丢包率;
通过所述平均网络时延和丢包率,分别计算用户端到不同探测服务器的网络质量分数,根据用户端与探测服务器是否在同一运营商网络的信息,以及所述网络质量分数,判断得到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并将所述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的信息发送给所述调度服务器;
所述调度服务器根据所述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的信息,将用户端调度接入到对应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用户端发起网络参会请求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端向业务服务器发起登录请求,通过所述业务服务器进行鉴权,当用户端的待登录用户为企业成员时,获取集群IDC数据,否则IDC数据为空。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用户端调度接入到对应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包括:
在超过预设流量的情况下,根据自定义分配原则将不同用户端调度接入到数据中心的不同服务器上。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将用户端调度接入到对应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还包括:
计算用户端请求接入量,若超过预设范围,则将预设数量的用户端调度接入到IDC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其余的均调度接入到外部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请求数据包判断用户端和探测服务器是否在同一运营商网络,并计算平均网络时延和丢包率包括:
所述探测服务器根据用户端的服务请求数据包,获得用户端的公网地址IP,通过所述IP获取用户端的运营商信息,与所述探测服务器所在的运营商信息进行比较,判断用户端和所述探测服务器是否在同一运营商网络;
用户端每隔预设时间向所述探测服务器发送UDP数据包,持续发送预设时间,所述探测服务器将获取的UDP数据包中的时间戳和包序列信息,写入应答数据包中,返回给用户端;
用户端根据所述应答数据包里的时间戳信息,计算出网络时延,并记录是否收到对应的包序列信息,若没有收到,则标记此次应答数据包为网络丢包;
在持续发送预设时间后,根据多次发送的请求数据包,计算得到所述平均网络时延和所述丢包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平均网络时延和丢包率,分别计算用户端到不同探测服务器的网络质量分数包括:
通过自定义算法分别计算所述网络时延的扣除分数和所述丢包率的扣除分数,通过所述网络时延的扣除分数和所述丢包率的扣除分数计算得到所述网络质量分数。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用户端与探测服务器是否在同一运营商网络的信息,以及所述网络质量分数,判断得到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包括:
比较用户端与不同探测服务器所在的运营商网络是否为同一运营商,若均为是,或者均为否,则直接比较用户端到不同探测服务器的网络质量分数,选择网络质量分数最高的探测服务器;
若用户端与不同探测服务器所在的网络,部分为同一运营商,部分为不同运营商,则比较网络质量分数,若用户端到不同探测服务器的网络质量分数均大于等于预设分数,则选择与用户端同一运营商的探测服务器,否则选择网络质量分数最大的探测服务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查询模块,用于在用户端发起网络参会请求的情况下,调度服务器根据IDC键值在数据库中查询对应数据中心的探测服务器列表信息,若IDC键值为空,则查询所有数据中心的探测服务器列表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所述调度服务器将查询到的列表信息返回到用户端,用户端向所述列表信息中的所有探测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根据请求数据包判断用户端和探测服务器是否在同一运营商网络,并计算平均网络时延和丢包率,
通过所述平均网络时延和丢包率,分别计算用户端到不同探测服务器的网络质量分数,根据用户端与探测服务器是否在同一运营商网络的信息,以及所述网络质量分数,判断得到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并将所述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的信息发送给所述调度服务器;
接入模块,用于所述调度服务器根据所述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的信息,将用户端调度接入到对应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
相比于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在用户端发起网络参会请求的情况下,调度服务器根据IDC键值在数据库中查询对应数据中心的探测服务器列表信息,若IDC键值为空,则查询所有数据中心的探测服务器列表信息;调度服务器将查询到的列表信息返回到用户端,用户端向该列表信息中的所有探测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根据请求数据包判断用户端和探测服务器是否在同一运营商网络,并计算平均网络时延和丢包率;然后,通过平均网络时延和丢包率,分别计算用户端到不同探测服务器的网络质量分数,并根据用户端与探测服务器是否在同一运营商网络的信息,以及网络质量分数,判断得到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并将该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的信息发送给调度服务器;最后,调度服务器根据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的信息,将用户端调度接入到对应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
本申请引入了运营商标识、混合云IDC标识,通过智能算法调度达到准确快速地将用户端服务请求调度接入到最优的数据中心的目的。解决了对网络用户请求进行接入调度时,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接入效率,并降低了网络资源的拥堵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端调度接入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描述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申请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申请公开的内容不充分。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所涉及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所涉及的“一”、“一个”、“一种”、“该”等类似词语并不表示数量限制,可表示单数或复数。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以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申请所涉及的“连接”、“相连”、“耦接”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气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本申请所涉及的“多个”是指大于或者等于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终端11与服务器10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在用户端所在的终端11发起网络参会请求的情况下,调度服务器根据IDC键值在数据库中查询对应数据中心的探测服务器列表信息,若IDC键值为空,则查询所有数据中心的探测服务器列表信息;调度服务器将查询到的列表信息返回到用户端,用户端向该列表信息中的所有探测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根据请求数据包判断用户端和探测服务器是否在同一运营商网络,并计算平均网络时延和丢包率;然后,通过平均网络时延和丢包率,分别计算用户端到不同探测服务器的网络质量分数,并根据用户端与探测服务器是否在同一运营商网络的信息,以及网络质量分数,判断得到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并将该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的信息发送给调度服务器;最后,调度服务器根据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的信息,将用户端调度接入到对应数据中心的服务器10上。其中,终端11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服务器10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在用户端发起网络参会请求的情况下,调度服务器根据IDC键值在数据库中查询对应数据中心的探测服务器列表信息,若IDC键值为空,则查询所有数据中心的探测服务器列表信息;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用户端发起网络参会请求之前,用户端会向业务服务器发起登录请求,通过业务服务器进行鉴权,鉴权成功后,如果用户端的待登录用户是某混合云部署的企业成员,则会获取集群IDC企业标识的IDC_Cluster数据;而如果用户不是某混合云部署的企业成员,则IDC_Cluster数据为空。
在获取IDC数据之后,用户端发起网络参会请求,例如,视频会议参会请求,然后,调度服务器Dispatcher根据IDC键值在数据库中查询对应数据中心的探测服务器列表信息Prober_List,若IDC键值为空,则会查询所有数据中心的探测服务器列表信息,并将查询到的所有列表信息返回给用户端。
本实施例中获取运营商标识、混合云IDC标识,有利于后续通过这些标识将用户端快速准确的调度接入到最优数据中心中;
步骤S202,调度服务器将查询到的列表信息返回到用户端,用户端向列表信息中的所有探测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根据请求数据包判断用户端和探测服务器是否在同一运营商网络,并计算平均网络时延和丢包率;
如图3所示,调度服务器将查询到的所有列表信息Prober_List返回给用户端之后,用户端获取这些列表信息,假定Prober_List列表信息中包含两个探测服务器信息Prober_1和Prober_2;
此时,用户端向列表信息中的所有探测服务器Prober_1、Prober_2同时发起连接请求,根据请求数据包判断用户端和探测服务器是否在同一运营商网络,并计算平均网络时延和丢包率;优选的,具体过程如下:
以探测服务器Prober_1为例,
S1、探测服务器Prober_1根据用户端的服务请求数据包,获得用户端的公网地址IP_UserA,然后,通过查询IP数据库获得IP_UserA对应的运营商信息,并与探测服务器Prober_1所处的运营商信息进行比较,判断用户端和探测服务器Prober_1是否处在同一运营商网络中,并得到相应的结果IsSameIsp1;
S2、用户端每隔预设时间,如10ms,向prober_1发送1000字节的UDP数据包request_package,持续发送预设时间,如1500ms。其中,该UDP数据包中包含了发送时的时间戳信息timestamp和从1开始递增的包序列号信息seq;
S3、Prober_1收到request_package后,立即将原request_package里的timestamp时间戳信息和seq包序列号信息写入应答数据包response_package中,返回给用户端;
S4、用户端A根据收到的response_package里的timestamp时间戳信息,计算出网络时延delay1,并记录是否收到对应的包序列信息。若没有收到对应序列号seq,则标记此次应答数据包request_package为网络丢包;
S5、在持续发送预设时间,如1500ms后,根据期间发送的150次网络探测请求数据包及收到的应答数据包,计算得到平均网络时延delay和丢包率lossRate。
步骤S203,通过平均网络时延和丢包率,分别计算用户端到不同探测服务器的网络质量分数,根据用户端与探测服务器是否在同一运营商网络的信息,以及网络质量分数,判断得到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并将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的信息发送给调度服务器;
通过平均网络时延和丢包率,分别计算用户端到不同探测服务器的网络质量分数,优选的,可通过自定义算法分别计算网络时延的扣除分数和丢包率的扣除分数,最后通过网络时延的扣除分数和丢包率的扣除分数计算得到网络质量分数。
例如,计算用户端到探测服务器prober_1之间的网络质量分数networkQuality,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质量分数在0~100范围内,其中,100为质量最优。
以5为参照系数,计算网络时延的扣除分数delayDeduction,其中,最高分数为100。使用自定义算法进行计算:delayDeduction=delay/5,if (delayDeduction > 100)delayDeduction=100;
接着,计算丢包率的扣除分数lossDeduction,最高为100。以50%丢包率为分界线,使用自定义算法进行计算。代码如下:
if (lossRate < 50.0f)
lossDeduction = 3 * (100.0f - lossRate) * lossRate / 100;
else
lossDeduction = 100.0f - (100.0f - lossRate) * lossRate / 100;
最后,通过网络时延的扣除分数和丢包率的扣除分数计算得到网络质量分数,networkQuality=100.0f–0.8 * lossDeduction–0.2 * delayDeduction。
同理,计算得到用户端到其他探测服务器,例如prober_2,的网络质量分数networkQuality2。
进一步地,通过上述得到的用户端与探测服务器是否在同一运营商网络的信息IsSameISP,以及计算得到的不同的网络质量分数networkQuality,判断得到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具体过程如下:
比较用户端与不同探测服务器Prober_1、Prober_2所在的运营商网络是否为同一运营商,若均为是,或者均为否,如:IsSameIsp1和IsSameIsp2同时为true或同时为false时,则直接比较用户端到不同探测服务器Prober_1、Prober_2的网络质量分数networkQuality1、networkQuality2,选择网络质量分数最高的探测服务器;
若用户端与不同探测服务器所在的网络,部分为同一运营商,部分为不同运营商,如:IsSameIsp1为true、IsSameIsp2为false,或者IsSameIsp1为false、IsSameIsp2为true时,比较网络质量分数,若用户端到不同探测服务器的网络质量分数,如networkQuality1和networkQuality2,均大于等于预设分数,如90时,则选择与用户端同一运营商的探测服务器,否则选择网络质量分数最大的探测服务器。
其中,上述过程的代码如下:
if ((IsSameISP1 && IsSameISP2) || (!IsSameISP1 && !IsSameISP2))
return networkQuality1 > networkQuality2;
else {
if (networkQuality1 > 90.0f && networkQuality2 > 90.0f)
return IsSameISP1;
else if (networkQuality1 > 90.0f)
return true;
else if (networkQuality2 > 90.0f)
return false;
else
return networkQuality1 > networkQuality2;
}
最后,如图3所示,用户端将上述得到的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的信息发送给调度服务器Dispatcher;
步骤S204,调度服务器根据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的信息,将用户端调度接入到对应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端调度接入示意图,如图4所示,调度服务器Dispatcher根据用户端反馈的最优探测服务器的信息 ,将用户端调度连接到对应的最优数据中心Cluster的媒体服务器MediaServer上,完成接入流程。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将用户端调度接入到对应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包括:设置流量限定范围,在超过预设流量的情况下,根据自定义分配原则将不同用户端调度接入到数据中心Cluster的不同服务器MediaServer上。需要说明的是,本实例中的自定义分配原则包括:轮询分配、按比例分配,平均分配、随机分配等。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将用户端调度接入到对应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还包括:计算用户端请求接入量,若超过预设范围,则将预设数量的用户端调度接入到IDC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其余的均调度接入到外部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能有效降低了网络资源的拥堵率。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预设数量和预设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设定。
通过上述步骤S201至步骤S204,本实施例引入了运营商标识、混合云IDC标识,通过智能算法调度达到准确快速地将用户端服务请求调度接入到最优的数据中心的目的。解决了对网络用户请求进行接入调度时,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接入效率,并降低了网络资源的拥堵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流程中或者附图的流程图中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系统,该系统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单元”、“子单元”等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系统包括查询模块51、计算模块52和接入模块53:
查询模块51,用于在用户端发起网络参会请求的情况下,调度服务器根据IDC键值在数据库中查询对应数据中心的探测服务器列表信息,若IDC键值为空,则查询所有数据中心的探测服务器列表信息;计算模块52,用于调度服务器将查询到的列表信息返回到用户端,用户端向列表信息中的所有探测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根据请求数据包判断用户端和探测服务器是否在同一运营商网络,并计算平均网络时延和丢包率,通过平均网络时延和丢包率,分别计算用户端到不同探测服务器的网络质量分数,根据用户端与探测服务器是否在同一运营商网络的信息,以及网络质量分数,判断得到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并将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的信息发送给调度服务器;接入模块53,用于调度服务器根据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的信息,将用户端调度接入到对应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
通过上述系统,本实施例引入了运营商标识、混合云IDC标识,通过智能算法调度达到准确快速地将用户端服务请求调度接入到最优的数据中心的目的。解决了对网络用户请求进行接入调度时,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接入效率,并降低了网络资源的拥堵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可以是功能模块也可以是程序模块,既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对于通过硬件来实现的模块而言,上述各个模块可以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还可以按照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来实现。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通过内部总线连接的处理器、网络接口、内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该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内存储器用于为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数据库用于存储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电子设备的限定,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用户端发起网络参会请求的情况下,调度服务器根据IDC键值在数据库中查询对应数据中心的探测服务器列表信息,若IDC键值为空,则查询所有数据中心的探测服务器列表信息;
所述调度服务器将查询到的列表信息返回到用户端,用户端向所述列表信息中的所有探测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根据请求数据包判断用户端和探测服务器是否在同一运营商网络,并计算平均网络时延和丢包率;
通过所述平均网络时延和丢包率,分别计算用户端到不同探测服务器的网络质量分数,根据用户端与探测服务器是否在同一运营商网络的信息,以及所述网络质量分数,判断得到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并将所述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的信息发送给所述调度服务器;
所述调度服务器根据所述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的信息,将用户端调度接入到对应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户端发起网络参会请求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端向业务服务器发起登录请求,通过所述业务服务器进行鉴权,当用户端的待登录用户为企业成员时,获取集群IDC数据,否则IDC数据为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用户端调度接入到对应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包括:
在超过预设流量的情况下,根据自定义分配原则将不同用户端调度接入到数据中心的不同服务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用户端调度接入到对应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还包括:
计算用户端请求接入量,若超过预设范围,则将预设数量的用户端调度接入到IDC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其余的均调度接入到外部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请求数据包判断用户端和探测服务器是否在同一运营商网络,并计算平均网络时延和丢包率包括:
所述探测服务器根据用户端的服务请求数据包,获得用户端的公网地址IP,通过所述IP获取用户端的运营商信息,并与所述探测服务器所在的运营商信息进行比较,判断用户端和所述探测服务器是否在同一运营商网络;
用户端每隔预设时间向所述探测服务器发送UDP数据包,持续发送预设时间,所述探测服务器将获取的UDP数据包中的时间戳和包序列信息,写入应答数据包中,返回给用户端;
用户端根据所述应答数据包里的时间戳信息,计算出网络时延,并记录是否收到对应的包序列信息,若没有收到,则标记此次应答数据包为网络丢包;
在持续发送预设时间后,根据多次发送的请求数据包,计算得到所述平均网络时延和所述丢包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平均网络时延和丢包率,分别计算用户端到不同探测服务器的网络质量分数包括:
通过自定义算法分别计算所述网络时延的扣除分数和所述丢包率的扣除分数,通过所述网络时延的扣除分数和所述丢包率的扣除分数计算得到所述网络质量分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用户端与探测服务器是否在同一运营商网络的信息,以及所述网络质量分数,判断得到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包括:
比较用户端与不同探测服务器所在的运营商网络是否为同一运营商,若均为是,或者均为否,则直接比较用户端到不同探测服务器的网络质量分数,选择网络质量分数最高的探测服务器;
若用户端与不同探测服务器所在的网络,部分为同一运营商,部分为不同运营商,则比较网络质量分数,若用户端到不同探测服务器的网络质量分数均大于等于预设分数,则选择与用户端同一运营商的探测服务器,否则选择网络质量分数最大的探测服务器。
8.一种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查询模块,用于在用户端发起网络参会请求的情况下,调度服务器根据IDC键值在数据库中查询对应数据中心的探测服务器列表信息,若IDC键值为空,则查询所有数据中心的探测服务器列表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所述调度服务器将查询到的列表信息返回到用户端,用户端向所述列表信息中的所有探测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根据请求数据包判断用户端和探测服务器是否在同一运营商网络,并计算平均网络时延和丢包率,
通过所述平均网络时延和丢包率,分别计算用户端到不同探测服务器的网络质量分数,根据用户端与探测服务器是否在同一运营商网络的信息,以及所述网络质量分数,判断得到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并将所述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的信息发送给所述调度服务器;
接入模块,用于所述调度服务器根据所述网络最优的探测服务器的信息,将用户端调度接入到对应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
9.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
CN202210660928.7A 2022-06-13 2022-06-13 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7603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0928.7A CN114760362B (zh) 2022-06-13 2022-06-13 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0928.7A CN114760362B (zh) 2022-06-13 2022-06-13 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0362A true CN114760362A (zh) 2022-07-15
CN114760362B CN114760362B (zh) 2022-09-02

Family

ID=82336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60928.7A Active CN114760362B (zh) 2022-06-13 2022-06-13 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60362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55405A (ko) * 1999-12-10 2001-07-04 박종섭 비동기 전송 모드망에서의 분산형 멀티미디어 서비스를위한 동기화 방법
JP2003196170A (ja) * 2001-12-28 2003-07-11 Amano Corp 標準時刻供給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CN101252788A (zh) * 2008-04-11 2008-08-27 北京首信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RADIUS协议的Diameter-AAA服务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1505252A (zh) * 2008-02-04 2009-08-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为定位业务提供服务质量映射和端到端优先级支持的方法
CN101588287A (zh) * 2008-05-20 2009-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等网络数据调度和下载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209119A (zh) * 2013-03-11 2013-07-17 苏州汉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嵌入式云智能网关
CN103716414A (zh) * 2014-01-13 2014-04-09 深圳市鼎信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弹性云的VoIP带宽质量提升方法及系统
US20160173394A1 (en) * 2014-12-10 2016-06-16 Limelight Networks, Inc. Strategically scheduling tcp stream transmissions
CN107786620A (zh) * 2016-08-31 2018-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资源的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7919971A (zh) * 2016-10-09 2018-04-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音视频通讯连接容灾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817911A (zh) * 2020-06-23 2020-10-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67910A (zh) * 2021-06-30 2021-10-01 乐视云计算有限公司 基于业务等级的过载保护调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55405A (ko) * 1999-12-10 2001-07-04 박종섭 비동기 전송 모드망에서의 분산형 멀티미디어 서비스를위한 동기화 방법
JP2003196170A (ja) * 2001-12-28 2003-07-11 Amano Corp 標準時刻供給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CN101505252A (zh) * 2008-02-04 2009-08-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为定位业务提供服务质量映射和端到端优先级支持的方法
CN101252788A (zh) * 2008-04-11 2008-08-27 北京首信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RADIUS协议的Diameter-AAA服务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1588287A (zh) * 2008-05-20 2009-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等网络数据调度和下载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209119A (zh) * 2013-03-11 2013-07-17 苏州汉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嵌入式云智能网关
CN103716414A (zh) * 2014-01-13 2014-04-09 深圳市鼎信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弹性云的VoIP带宽质量提升方法及系统
US20160173394A1 (en) * 2014-12-10 2016-06-16 Limelight Networks, Inc. Strategically scheduling tcp stream transmissions
CN107786620A (zh) * 2016-08-31 2018-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资源的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7919971A (zh) * 2016-10-09 2018-04-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音视频通讯连接容灾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817911A (zh) * 2020-06-23 2020-10-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67910A (zh) * 2021-06-30 2021-10-01 乐视云计算有限公司 基于业务等级的过载保护调度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EI WANG等: "HAS Dynamic Buffer-Driven Resource Management to Enhance QoE in Mobile Network", 《中国通信》 *
张文嘉等: "BLE智能锁的Android设计与实现", 《工业控制计算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0362B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02434B (zh) 服务器适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213523B (zh) 视频会议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8006872A1 (zh) 一种混合云的接口调用方法及装置
CN107786621B (zh) 一种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访问处理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CN110868465A (zh) 一种容器云的负载均衡系统及方法
CN110830565B (zh) 资源下载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889133B2 (en) Burst traffic processing method, computer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3206785B (zh) 网络请求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CN115242798B (zh) 一种基于边缘云的任务调度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00693A (zh) 业务请求的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153581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9211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CN113361913A (zh) 一种通信业务编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965359B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4338063A (zh) 消息队列系统、业务处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88918B (zh) 一种交互方法、客户端设备及服务端设备
CN109743357B (zh) 一种业务访问连续性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0769045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770203B (zh) 一种服务请求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930482A (zh) 基于节点集群的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60362B (zh) 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582090A (zh) 一种cdn调度方法、调度系统和mec网元
CN113596119B (zh) 边缘能力分发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03337A (zh) 访问请求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3746909A (zh)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