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58398A -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58398A
CN114758398A CN202210455034.4A CN202210455034A CN114758398A CN 114758398 A CN114758398 A CN 114758398A CN 202210455034 A CN202210455034 A CN 202210455034A CN 114758398 A CN114758398 A CN 1147583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face
information
client
imag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550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康欣
曾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22104550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583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58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583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生物识别及金融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获取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参数;将图像参数与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获得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若判断获知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为是活体采集,则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人脸识别。所述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通过对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中的图像参数与相对应的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判断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是否为由客户端根据应用端服务器发送的拍摄指示信息拍摄的图像信息,从而防止待进行人脸识别的图像信息被恶意替换,提升了人脸识别过程中对恶意图像替换的防护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APP的认证环节,利用设备的摄像头采集用户人脸信息,将拍摄到的视频或者照片发送到后台,通过和目标人脸信息进行比对,达到人脸识别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人脸识别环节中存在恶意对人脸视频或者照片进行替换后进行人脸识别的情况。
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在前端客户端拍摄人脸图像时,对人脸进行活体检测,在前端确保采集的人脸图像是现场真实采集的情况下,将所述图像发送至后端进行人脸识别。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活体检测大多发生在前端,后端仅负责人脸识别,前端后端之间缺少强关联,当他人恶意绕过前端活体检测,直接在后端使用替换过的图像进行人脸识别时,后端无法识别,导致人脸识别对图像替换的防护能力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能够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
获取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参数;
将所述图像参数与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获得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
若判断获知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为是活体采集,则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人脸识别。
进一步的,还包括:
将拍摄指示信息发送至客户端以使客户端根据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对用户进行拍照,得到用户对应的图像信息;
其中,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包括拍摄指令和图像参数标准值。
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图像参数与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获得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包括:
若判断获知所述图像参数与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相同,则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为是活体采集。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为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焦距和焦点位置中至少一种的组合;相应的,所述图像参数为所述图像信息对应的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焦距和焦点位置中至少一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是预先随机产生的或预先设置的。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包括:
接收应用端服务器发送的拍摄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对用户进行拍照,得到用户对应的图像信息;
将所述用户图像信息发送至应用端服务器进行人脸识别;
其中,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包括拍摄指令和图像参数标准值。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为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焦距和焦点位置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是随机产生的或预先设置的。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参数;
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图像参数与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获得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
判断识别模块,用于判断获知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为是活体采集,则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人脸识别。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人脸识别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人脸识别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通过对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中的图像参数与相对应的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判断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是否为由客户端根据应用端服务器发送的拍摄指示信息拍摄的图像信息,从而防止待进行人脸识别的图像信息被恶意替换,提升了人脸识别过程中对恶意图像替换的防护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系统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下面以应用端服务器作为执行主体为例,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的实现过程。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的执行主体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包括:
S101: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
该步骤中,应用端服务器接收来自客户端的图像信息。
具体的,后端服务器接收的图像信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当需要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验证时,客户端接收到应用端服务器发送的拍摄指示信息后,调用所述设备的摄像头对用户面部进行拍照,得到并发送至后端服务器用于人脸识别的图像信息;第二种是使用预先拍摄/录制好的图像信息对客户端实时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替换,并发送至后端服务器用于人脸识别的图像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针对于后端服务器可能接收到达两类图像信息进行甄别,排除其中使用预先拍摄/录制好的图像信息对客户端实时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替换,并发送至后端服务器用于人脸识别的图像信息,从而提升后端服务器对图像信息替换的防护能力。
S102:获取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参数;
该步骤中,应用端服务器从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中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参数,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中包括客户端调用摄像头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得到的用户面部图像。
具体的,所述用户面部图像的格式可以是jpg或者RAW格式(RAW Image Format),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取,本发明实施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获取图像信息中的图像参数是指获取所述用户面部图像的拍摄参数,由于所述用户面部图像的格式为jpg或者RAW等格式,上述格式均包含了图像的拍摄属性信息,即拍摄时摄像头/相机的拍摄参数,所述拍摄参数的类型包括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焦距和焦点位置等。
S103:将所述图像参数与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获得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
该步骤中,应用端服务器将S102中获取的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参数与预设的相应的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比对,得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包括是活体采集和非活体采集。
其中,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是应用端服务器在采集用户图像信息前储存在服务器上,并向客户端发送的随机生成的或者预先设置好的拍摄参数,所述拍摄参数的类型包括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焦距和焦点位置等,客户端接收到与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和拍摄指令时,调用摄像头/相机,按照图像参数标准值调整摄像头/相机的拍摄参数对用户面部进行拍照得到用户面部图像。
具体的,当S102中获取的图像参数与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相同时,表示客户端是根据图像参数标准值调用摄像头/相机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的,因此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为是活体采集,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为是活体采集表示当前人脸识别过程中该用户图像信息没有被他人恶意替换为预先拍摄好的用户图像信息,后端服务器可以开始人脸识别流程。
当S102中获取的图像参数与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不同时,表示客户端不是根据图像参数标准值调用摄像头/相机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的,因此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为非活体采集,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为非活体采集表示当前人脸识别过程中该用户图像信息是被他人恶意替换的预先拍摄好的用户图像信息,后端服务器拒绝开始人脸识别流程,并向客户端发送相应告警信息。
S104:若判断获知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为是活体采集,则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人脸识别。
该步骤中,应用端服务器根据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对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为是活体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人脸识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通过对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中的图像参数与相对应的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判断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是否为由客户端根据应用端服务器发送的拍摄指示信息拍摄的图像信息,从而防止待进行人脸识别的图像信息被恶意替换,提升了人脸识别过程中对恶意图像替换的防护能力。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在S101前,还包括:
S100:将拍摄指示信息发送至客户端以使客户端根据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对用户进行拍摄,得到用户对应的图像信息;
其中,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包括拍摄指令和图像参数标准值。
该步骤中,应用端服务器将拍摄指示信息发送至客户端,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包括拍摄指令和用于拍摄的图像参数标准值,客户端收到拍摄指令后,调用客户端的相机/摄像头,根据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调参后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得到用户对应的图像信息。
具体的,当客户端向应用端服务器发起需要人脸识别的认证请求时,应用端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需要人脸识别的认证请求后,将拍摄指示信息发送至客户端,客户端根据拍摄指示信息调用摄像头/相机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得到用户对应的图像信息。
此时客户端将所述用户对应的图像信息发送至应用端服务器,继续进行步骤S101-步骤S104,在完成对人脸信息活体识别后,进行人脸识别。
具体的,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包括拍摄指令和图像参数标准值。
所述拍摄指令用于指示客户端根据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对摄像头/相机进行调参,并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
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是预先设置并储存在应用端服务器中的,当应用端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起的需要人脸识别的认证请求时,将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与所述拍摄指令一同发送至客户端。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是预先设置好的摄像头/相机拍摄参数,所述拍摄参数的类型包括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焦距和焦点位置等,客户端接收到与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和拍摄指令时,调用摄像头/相机,按照图像参数标准值调整摄像头/相机的拍摄参数对用户面部进行拍照得到用户面部图像。
并且,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储存在应用端服务器中,当应用端服务器接收到图像信息后,将所述图像信息的图像参数与储存的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从而判断接收到的所述图像信息是按照应用端服务器下发的拍摄指示信息实时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而到的还是通过恶意的提前录制的方式得到的。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图像参数与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获得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包括如下步骤:
若判断获知所述图像参数与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相同,则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为是活体采集。
该步骤中,将所述图像信息的图像参数与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若所述图像信息的拍摄参数与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相同,则表示所述图像信息是客户端调用摄像头/相机根据应用端服务器下发的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拍摄的,即所述图像信息并未被预先录制好的图像信息恶意替换,是实时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从而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因此,可以继续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人脸识别。
若判断获知所述图像信息的图像参数与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不相同,则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为非活体采集。
该步骤中,将所述图像信息的图像参数与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若所述图像信息的拍摄参数与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不同,则表示所述图像信息不是客户端调用摄像头/相机根据应用端服务器下发的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拍摄的,即所述图像信息被预先录制好的图像信息恶意替换,而非是实时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从而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因此,不能继续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人脸识别。
具体的,所述图像参数是通过所述图像信息得到的,所述图像参数是所述图像信息的拍摄参数。如前所述,所述图像信息为jpg格式或RAW格式,上述中格式中储存了所述信息拍摄是的摄像头/相机的拍摄参数。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包含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焦距和焦点位置中至少一种的组合;相应的,所述图像参数为所述图像信息对应的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焦距和焦点位置中至少一种的组合。
其中,所述快门速度为摄像头/相机中的图像传感器,如CCD、CMOS等的曝光时间,例如,快门速度为1/10秒、1/60秒、1/2000秒等,快门速度越快,曝光时间越长,所述快门速度根据实际拍摄场景的需求进行选取,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所述光圈为镜头焦距与镜头有效口径直径的比值,以光圈数F表示,光圈数F值越小,通光孔径越大,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越多。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0,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4,F/64,以F/2.0,F/2.8为例,当光圈从F/2.8调整到F/2.0时,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增加一倍。所述光圈根据实际拍摄场景的需求进行选取,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所述感光度(ISO值)是摄像头/相机的图像传感器,例如CCD和CMOS对于光的灵敏度,所述ISO值越高,表示图像传感器对光的敏感度越高,相应的为了保证拍摄的图像画质清晰且亮度事宜,可以选取较快的快门速度或较大的光圈值。所述感光度根据实际拍摄场景的需求进行选取,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所述焦距(focal length),是从镜头的镜片中间点到光线能清晰聚焦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摄像头/相机可以通过调焦或数码变焦进行调整。所述焦距根据实际拍摄场景的需求进行选取,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所述焦点位置为对焦点的位置,摄像头/相机在拍摄时会根据用户偏好或自动选择拍摄画面的对焦点位置,并以此为对焦点进行对焦拍摄。所述焦点位置根据实际拍摄场景的需求进行选取,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和所述图像参数是上述参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客户端摄像头/相机根据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调参拍摄时,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为做出规定的参数则由摄像头/相机的测光模块根据当前光照条件,在确保能够得到清楚明亮的用户面部图像信息的前提下,进行自动选取。
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例如,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为快门速度1/100秒,光圈f=6.3,相应的,若应用端服务器接收的所述图像信息的图像参数中的快门速度也为1/100秒,光圈也为f=6.3,则表示所述图像信息是客户端调用摄像头/相机根据应用端服务器下发的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得到的。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是随机产生的或预先设置的。
具体的,应用端服务器在接收到当客户端发起的需要人脸识别的认证请求时,随机生成并储存相应的图像参数标准值,所述随机产生的图像参数标准值是从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焦距和焦点位置等参数类型中随机选取一种或多种参数类型进行组合,并随机生成各个参数的值。
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还可以是预先设置好并储存在应用端服务器中的,当应用端服务器在接收到当客户端发起的需要人脸识别的认证请求时,将所述预先设置好的图像参数标准值发送至客户端。
下面以客户端作为执行主体为例,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的实现过程。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的执行主体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包括:
S301:接收应用端服务器发送的拍摄指示信息;
该步骤中,客户端接收应用端服务器发送的拍摄指示信息,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包括拍摄指令和预先设置的图像参数标准值。
具体的,客户端向应用端服务器发起需要人脸识别的认证请求时,应用端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需要人脸识别的认证请求后,将拍摄指示信息发送至客户端。
S302:根据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对用户进行拍摄,得到用户对应的图像信息;
该步骤中,客户端根据所述拍摄指示信息调用设备上的摄像头/相机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得到用户对应的图像信息。
具体的,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包括拍摄指令和图像参数标准值。
客户端在拍摄指令的指示下根据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对摄像头/相机进行调参后,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
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是预先设置并储存在应用端服务器中的,当应用端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起的需要人脸识别的认证请求时,将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与所述拍摄指令一同发送至客户端。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是预先设置好的摄像头/相机拍摄参数,所述拍摄参数的类型包括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焦距和焦点位置等,客户端接收到与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和拍摄指令时,调用摄像头/相机,按照图像参数标准值调整摄像头/相机的拍摄参数对用户面部进行拍照得到用户面部图像。
并且,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储存在应用端服务器中,当应用端服务器接收到图像信息后,将所述图像信息的图像参数与储存的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从而判断接收到的所述图像信息是按照应用端服务器下发的拍摄指示信息实时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而到的还是通过恶意的提前录制的方式得到的。
S303:将所述用户图像信息发送至应用端服务器进行人脸识别;
该步骤中,客户端在根据S302中的拍摄指示信息调用摄像头/相机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得到用户对应的图像信息后,将所述用户图像信息发送至应用端服务器进行人脸识别。
具体的,所述用户图像信息在应用端服务器进行人脸识别的步骤参见上文所述,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通过对客户端根据应用端服务器发送的图像参数标准值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并将拍摄得到的图像信息发送至应用端服务器,应用端服务器将图像信息中的图像参数与相对应的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判断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是否为经由实时拍照获取的图像信息,从而防止待进行人脸识别的图像信息被恶意替换,提升了人脸识别过程中对恶意图像替换的防护能力。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获取模块402,用于获取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参数;对比模块403,用于将所述图像参数与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获得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其中,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是预先设置的;判断识别模块404,用于判断获知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为是活体采集,则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人脸识别。其中:
第一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来自客户端的图像信息。
获取模块402,用于从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中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参数,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中包括客户端调用摄像头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得到的用户面部图像。
对比模块403,用于将获取模块402中获取的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参数与预设的相应的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比对,得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包括是活体采集和非活体采集。
判断识别模块404,用于根据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对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为是活体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人脸识别。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还包括指令发送模块400,用于将拍摄指示信息发送至客户端以使客户端根据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对用户进行拍摄,得到用户对应的图像信息;其中,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包括拍摄指令和图像参数标准值。其中:
指令发送模块400,用于将拍摄指示信息发送至客户端,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包括拍摄指令和用于拍摄的图像参数标准值,客户端收到拍摄指令后,调用客户端的相机/摄像头,根据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调参后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得到用户对应的图像信息。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对比模块403具体用于判断获知所述图像参数与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相同,则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为是活体采集,其中:
对比模块403具体用于将所述图像信息的图像参数与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若所述图像信息的拍摄参数与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相同,则表示所述图像信息是客户端调用摄像头/相机根据应用端服务器下发的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拍摄的,即所述图像信息并未被预先录制好的图像信息恶意替换,是实时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从而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因此,可以继续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人脸识别。
对比模块403具体还用于将所述图像信息的图像参数与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若所述图像信息的拍摄参数与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不同,则表示所述图像信息不是客户端调用摄像头/相机根据应用端服务器下发的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拍摄的,即所述图像信息被预先录制好的图像信息恶意替换,而非是实时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从而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因此,不能继续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人脸识别。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包含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焦距和焦点位置中至少一种的组合;相应的,所述图像参数为所述图像信息对应的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焦距和焦点位置中至少一种的组合。
其中,所述快门速度为摄像头/相机中的图像传感器,如CCD、CMOS等的曝光时间,例如,快门速度为1/10秒、1/60秒、1/2000秒等,快门速度越快,曝光时间越长,所述快门速度根据实际拍摄场景的需求进行选取,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所述光圈为镜头焦距与镜头有效口径直径的比值,以光圈数F表示,光圈数F值越小,通光孔径越大,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越多。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0,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4,F/64,以F/2.0,F/2.8为例,当光圈从F/2.8调整到F/2.0时,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增加一倍。所述光圈根据实际拍摄场景的需求进行选取,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所述感光度(ISO值)是摄像头/相机的图像传感器,例如CCD和CMOS对于光的灵敏度,所述ISO值越高,表示图像传感器对光的敏感度越高,相应的为了保证拍摄的图像画质清晰且亮度事宜,可以选取较快的快门速度或较大的光圈值。所述感光度根据实际拍摄场景的需求进行选取,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所述焦距(focal length),是从镜头的镜片中间点到光线能清晰聚焦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摄像头/相机可以通过调焦或数码变焦进行调整。所述焦距根据实际拍摄场景的需求进行选取,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所述焦点位置为对焦点的位置,摄像头/相机在拍摄时会根据用户偏好或自动选择拍摄画面的对焦点位置,并以此为对焦点进行对焦拍摄。所述焦点位置根据实际拍摄场景的需求进行选取,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和所述图像参数是上述参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客户端摄像头/相机根据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调参拍摄时,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为做出规定的参数则由摄像头/相机的测光模块根据当前光照条件,在确保能够得到清楚明亮的用户面部图像信息的前提下,进行自动选取。
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例如,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为快门速度1/100秒,光圈f=6.3,相应的,若应用端服务器接收的所述图像信息的图像参数中的快门速度也为1/100秒,光圈也为f=6.3,则表示所述图像信息是客户端调用摄像头/相机根据应用端服务器下发的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得到的。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是随机产生的或预先设置的。
具体的,应用端服务器在接收到当客户端发起的需要人脸识别的认证请求时,随机生成并储存相应的图像参数标准值,所述随机产生的的图像参数标准值是从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焦距和焦点位置等参数类型中随机选取一种或多种参数类型进行组合,并随机生成各个参数的值。
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还可以是预先设置好并储存在应用端服务器中的,当应用端服务器在接收到当客户端发起的需要人脸识别的认证请求时,将所述预先设置好的图像参数标准值发送至客户端。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应用端服务器发送的拍摄指示信息;图片采集模块602,用于根据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对用户进行拍照,得到用户对应的图像信息;发送模块603,用于将所述用户图像信息发送至应用端服务器进行人脸识别;其中,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包括拍摄指令和图像参数标准值,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是预先设置的。其中:
第二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应用端服务器发送的拍摄指示信息,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包括拍摄指令和预先设置的图像参数标准值。
图片采集模块602,用于根据所述拍摄指示信息调用设备上的摄像头/相机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得到用户对应的图像信息。
发送模块603,用于将根据拍摄指示信息调用摄像头/相机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得到的用户对应的图像信息,发送至应用端服务器进行人脸识别。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为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焦距和焦点位置中至少一种的组合。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是随机产生的或预先设置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实施例具体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其功能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可用于金融领域,也可用于除金融领域之外的任意技术领域,本发明实施例对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的应用领域不做限定。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系统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系统包括:应用端服务器701,用于接收客户端702发送的图像信息,获取客户端701发送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参数后,将所述图像参数与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获得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若判断获知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为是活体采集,则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人脸识别,以及将拍摄指示信息发送至客户端702;客户端702,用于接收应用端服务器701发送的拍摄指示信息,根据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对用户进行拍照,得到用户对应的图像信息,将所述用户图像信息发送至应用端服务器701进行人脸识别。其中:
应用端服务器701用于接收来自客户端702的图像信息;从客户端702发送的图像信息中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参数,客户端702发送的图像信息中包括客户端调用摄像头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得到的用户面部图像;将客户端702发送的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参数与预设的相应的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比对,得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包括是活体采集和非活体采集;根据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对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为是活体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人脸识别。以及将拍摄指示信息发送至客户端702,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包括拍摄指令和用于拍摄的图像参数标准值,使客户端702收到拍摄指令后,调用客户端的相机/摄像头,根据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调参后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得到用户对应的图像信息。
客户端702用于收应用端服务器701发送的拍摄指示信息,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包括拍摄指令和预先设置的图像参数标准值;根据所述拍摄指示信息调用设备上的摄像头/相机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得到用户对应的图像信息;将根据拍摄指示信息调用摄像头/相机对用户面部进行拍摄,得到的用户对应的图像信息,发送至应用端服务器进行人脸识别。
值得一提的是,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对数据的获取、存储、使用、处理等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801、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802、存储器(memory)803和通信总线804,其中,处理器801,通信接口802,存储器803通过通信总线8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801可以调用存储器803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如下方法: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获取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参数;将所述图像参数与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获得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其中,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是预先设置的;若判断获知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为是活体采集,则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人脸识别。或者接收应用端服务器发送的拍摄指示信息;根据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对用户进行拍摄,得到用户对应的图像信息;将所述用户图像信息发送至应用端服务器进行人脸识别;其中,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包括拍摄指令和图像参数标准值,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是预先设置的。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803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获取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参数;将所述图像参数与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获得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其中,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是预先设置的;若判断获知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为是活体采集,则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人脸识别。或者接收应用端服务器发送的拍摄指示信息;根据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对用户进行拍摄,得到用户对应的图像信息;将所述用户图像信息发送至应用端服务器进行人脸识别;其中,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包括拍摄指令和图像参数标准值,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是预先设置的。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获取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参数;将所述图像参数与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获得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其中,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是预先设置的;若判断获知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为是活体采集,则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人脸识别。或者接收应用端服务器发送的拍摄指示信息;根据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对用户进行拍摄,得到用户对应的图像信息;将所述用户图像信息发送至应用端服务器进行人脸识别;其中,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包括拍摄指令和图像参数标准值,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是预先设置的。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具体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例如”、“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
获取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参数;
将所述图像参数与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获得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
若判断获知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为是活体采集,则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人脸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拍摄指示信息发送至客户端以使客户端根据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对用户进行拍摄,得到用户对应的图像信息;
其中,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包括拍摄指令和图像参数标准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图像参数与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获得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包括:
若判断获知所述图像参数与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相同,则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为是活体采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包含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焦距和焦点位置中至少一种的组合;相应的,所述图像参数为所述图像信息对应的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焦距和焦点位置中至少一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是随机产生的或预先设置的。
6.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应用端服务器发送的拍摄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对用户进行拍摄,得到用户对应的图像信息;
将所述图像信息发送至应用端服务器进行人脸识别;
其中,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包括拍摄指令和图像参数标准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为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焦距和焦点位置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参数标准值是随机产生的或预先设置的。
9.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参数;
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图像参数与图像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获得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
判断识别模块,用于判断获知所述人脸信息活体识别结果为是活体采集,则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人脸识别。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455034.4A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47583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5034.4A CN114758398A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5034.4A CN114758398A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58398A true CN114758398A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32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55034.4A Pending CN114758398A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5839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48154B1 (en) Object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under out of focus conditions
US9402033B2 (en)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1309357B (zh) 具有图像抖动检测功能的摄像装置
CN105872363A (zh) 人脸对焦清晰度的调整方法及调整装置
CN111915505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090034748A (ko) 화상 처리 장치 및 화상 처리 방법
US20160261796A1 (en) Video Apparatus and Photography Method thereof
CN112004046A (zh) 一种基于视频会议的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JP2014123805A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16471480A (zh) 对焦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JP5223663B2 (ja) 撮像装置
CN110677580A (zh) 拍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JP2010154306A (ja) 撮像制御装置、撮像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撮像制御方法
CN112565604A (zh) 视频录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758398A (zh)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1314608B (zh) 一种图像定焦提示方法、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59768B (zh) 图像的选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5847700A (zh) 拍照的方法及装置
CN112689089B (zh) 拍摄信息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54204B (zh) 拍照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2911148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7298709B2 (ja) パラメータ決定装置、パラメータ決定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CN107026980B (zh) 一种删除失焦照片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12399073A (zh) 一种拍照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547577A (zh) 人脸认证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