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56095B - 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56095B
CN114756095B CN202210444547.5A CN202210444547A CN114756095B CN 114756095 B CN114756095 B CN 114756095B CN 202210444547 A CN202210444547 A CN 202210444547A CN 114756095 B CN114756095 B CN 1147560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groove
connecting piece
wearable device
display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445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56095A (zh
Inventor
张国诚
田怀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2104445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560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56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560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56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560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4Hand-worn 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e.g. data glov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控制部和显示部,控制部和显示部中的二者之一设有第一连接件,控制部和显示部中的二者之另一设有与第一连接件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一卡接端,第二连接件设有多个第二卡接端;其中,可穿戴设备具有显示部遮盖控制部的第一状态以及控制部的部分结构凸出于显示部的边缘的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时,第一卡接端与一第二卡接端卡接固定;在第二状态时,第一卡接端与另一第二卡接端卡接固定。本发明提出的可穿戴设备的交互体验更好。

Description

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可穿戴智能设备接受程度的提高,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智能设备受到市场的广泛推崇,并在规格样式和数量上呈现出了爆发式增长。为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健康管理需求,可穿戴智能设备上更为完善的生理信息监测功能设计已经成为各厂商研究的方向。
在相关技术中,各大厂商为了实现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差异化设计,往往只注重外在的形式表现,比如需要新的监测功能,就在可穿戴智能设备上增加相应的监测模块,在系统内增加调用相应检测模块的操作菜单。这种产品迭代更新的方式停留在增加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外观特征的层次,可穿戴设备需要进入相应的交互功能时,需经由多级软件操作界面并经过多次点击操作才能进入,交互功能的激活步骤繁琐,产品交互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旨在改善可穿戴设备的使用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控制部和显示部,所述控制部和所述显示部中的二者之一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控制部和所述显示部中的二者之另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一卡接端,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多个第二卡接端;
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具有所述显示部遮盖所述控制部的第一状态以及所述控制部的部分结构凸出于所述显示部的边缘的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卡接端与一所述第二卡接端卡接固定;
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卡接端与另一所述第二卡接端卡接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端为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呈弧面设置,多个所述卡槽沿所述显示部的移动方向分布,所述第二卡接端为活动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卡块;
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与所述卡块连接的弹性件,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对所述卡块施加朝向所述卡槽方向的作用力,以使所述卡块与一所述卡槽的内壁抵接限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卡块的外周面呈弧面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于任意相邻两个卡槽之间形成有凸部,所述凸部面向所述卡块的表面呈弧面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两个止挡部,各所述卡槽位于两个所述止挡部之间,所述止挡部用于阻止所述卡块脱离所述第一连接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沿所述卡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卡槽的底壁的方向延伸;
所述卡块的部分结构滑动限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活动套接于所述卡块远离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一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面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设有安装柱,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安装柱。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面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有限位凸部;
所述扭簧远离所述卡块的一端套接于所述限位柱,并位于所述限位凸部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面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连接件于所述第一通槽槽口的周缘形成有两个导向折边,所述导向折边沿所述显示部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通槽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折边之间;
所述第二连接件面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两侧壁形成有沿所述显示部移动方向设置的第二导向槽,每一所述导向折边滑动限位于一所述第二导向槽内;
所述卡槽形成于所述第一通槽的侧壁,所述卡块位于所述第一通槽的内壁和所述第二通槽的内壁围合形成的空间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导向槽内设有滑轨,所述滑轨沿所述第二导向槽延伸设置,并与一所述导向折边滑动配合。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控制部上设置第一连接件,在第一连接件上设置第一卡接端;在显示部上设置第二连接件,在第二连接件上设置多个第二卡接端;使显示部能够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的活动连接相对于控制部移动,从而在用户不需使用交互功能时,通过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一卡接端与第二连接件上的一第二卡接端卡接固定,使显示部能够遮挡控制部,缩减可穿戴设备的体积,改善可穿戴设备的穿戴体验。在用户需使用交互功能时,能够拨动显示部相对于控制部移动,使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一卡接端与第二连接件上的另一第二卡接端卡接固定,此时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该显示部的移动激活相应的交互功能,可穿戴设备的交互功能激活能够通过用户对显示部的移动操作直达,省去了在调用相应交互功能时用户对软件界面的繁琐操作流程,有利于强化可穿戴设备的软硬件交互关联,改善用户使用本可穿戴设备时的交互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可穿戴设备在一种交互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3为图1中的可穿戴设备在另一交互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4为图1中可穿戴设备的爆炸结构图;
图5为图4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结构图;
图6为图5中第二连接件的结构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控制部 212 限位柱
11 第一连接件 2121 限位凸部
111 导向折边 213 滑轨
11a 第一通槽 21a 第二通槽
12 第一卡接端 21b 第一导向槽
13 止挡部 22 第二卡接端
2 显示部 23 弹性件
21 第二连接件 2a 第二导向槽
211 安装柱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全文中出现的“和/或”、“且/或”的含义相同,均表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且/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为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3所示,该可穿戴设备包括控制部1和显示部2,控制部1和显示部2中的二者之一设有第一连接件11,控制部1和显示部2中的二者之另一设有与第一连接件11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件21,第一连接件11设有第一卡接端12,第二连接件21设有多个第二卡接端22;其中,可穿戴设备具有显示部2遮盖控制部1的第一状态以及控制部1的部分结构凸出于显示部2的边缘的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时,第一卡接端12与一第二卡接端22卡接固定;在第二状态时,第一卡接端12与另一第二卡接端22卡接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部2用于图像显示,显示部2可包括面壳和设于面壳的显示屏,该显示屏可为LED显示屏、LCD显示屏、OLED显示屏、电子墨水屏等。控制部1用于驱动和控制显示部2显示,控制部1可包括底壳和设于底壳内的控制电路模块、电源等,控制电路模块可包括控制芯片和相关电路,控制部1可通过导线、金属电极等导体与显示部2电连接。
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21可通过轨槽配合滑动连接,此时显示部2可相对于控制部1直线移动;第一连接件11亦可通过孔轴配合与第二连接件21转动连接,此时显示部2可相对于控制部1转动。第一连接件11设于显示部2,且第二连接件21设于控制部1;或者,第一连接件11设于控制部1,且第二连接件21设于显示部2。示例性地,第一连接件11为滑轨,第二连接件21为与滑轨匹配的滑槽时,第一连接件11可设置在显示部2上,此时第二连接件21设置在控制部1上;或者,第一连接件11设置在控制部1上,此时第二连接件21设置在显示部2上;控制部1通过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21的滑动配合与显示部2活动连接。第一卡接端12和第二卡接端22可为相适配的楔形卡块或第一卡接端12和第二卡接端22中的二者之一为卡块,且二者之另一为卡槽,此处不做限定。在显示部2以不同方向移动或移动到不同位置时可相应地激活不同的交互功能,以显示部2相对于控制部1直线移动为例,如图2所示,当显示部2相对于控制部1下移并使控制部1的顶端显露出时,可启动可穿戴设备上的摄像头的摄像功能;当显示部2相对于控制部1上移并使控制部1的底端显露时,可启动可穿戴设备上的检测模块的生理数据检测功能。
为保护控制模块和降低可穿戴设备的整体体积,可穿戴设备在第一状态时,显示部2遮挡控制部1,此时显示部2的边缘与控制部1的边缘重合。在需要使用交互功能时,用户可拨动显示部2相对于控制部1移动,使显示部2与控制部1错位而部分凸出于控制部1的外边缘,通过显示部2的移动激活相应的交互功能,实现相应交互功能的直达。为在显示部2移动时启动相应的交互功能,控住部可对应显示部2设置位移传感器或角度传感器等传感模块,以在传感模块检测到显示部2移动预定角度或产生预定位移行程时,通过控制部1控制和激活相应的交互功能,比如摄像功能、语音识别功能、生理参数检测功能等,此时显示部2上可立即与交互功能相对应的交互界面,从而使用户可通过拨动显示部2移动的硬件操作方式,实现相应软件交互界面的直达,而无需通过多次点击多级操作菜单去访问交互功能的界面,再启动硬件交互模块,强化了交互功能中的硬件和软件的交互操作的关联,降低了调用交互功能的操作繁琐性,提升了可穿戴设备的硬件和软件交互体验。
本实施例通过在控制部1上设置第一连接件11,在第一连接件11上设置第一卡接端12;在显示部2上设置第二连接件21,在第二连接件21上设置多个第二卡接端22;使显示部2能够通过第二连接件21与第一连接件11的活动连接相对于控制部1移动,从而在用户不需使用交互功能时,通过第一连接件11上的第一卡接端12与第二连接件21上的一第二卡接端22卡接固定,使显示部2能够遮挡控制部1,缩减可穿戴设备的体积,改善可穿戴设备的穿戴体验。在用户需使用交互功能时,能够拨动显示部2相对于控制部1移动,使第一连接件11上的第一卡接端12与第二连接件21上的另一第二卡接端22卡接固定,此时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该显示部2的移动激活相应的交互功能,可穿戴设备的交互功能激活能够通过用户对显示部2的移动操作直达,省去了在调用相应交互功能时用户对软件界面的繁琐操作流程,有利于强化可穿戴设备的软硬件交互关联,改善用户使用本可穿戴设备时的交互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上述第一卡接端12为形成于第一连接件11的卡槽,卡槽的内壁呈弧面设置,多个卡槽沿显示部2的移动方向分布,第二卡接端22为活动设于第二连接件21的卡块;第二连接件21设有与卡块连接的弹性件23,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时,弹性件23对卡块施加朝向卡槽方向的作用力,以使卡块与一卡槽的内壁抵接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21滑动连接,比如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21中的二者之一为导轨,二者之另一为滑块,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21通过轨槽配合滑动连接。显示部2通过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21的滑动配合与控制部1滑动连接,显示部2可相对于控制部1沿第一方向或第一方向的逆方向移动,该第一方向可为直线方向或圆周方向。以第一方向为直线方向为例,此时多个卡槽沿显示部2的移动方向也即第一方向分布,各卡槽可间隔分布或依次连续分布。为便于卡块在不同卡槽之间顺畅移动,每一卡槽的内壁呈弧面设置,该弧面具有顶点。卡块可通过轨槽配合等滑动连接的方式与第二连接件21连接,以在显示部2相对于控制部1移动时,在弹性件23的弹性作用下,卡块能够相对于第二连接件21移动并贴紧卡槽的内壁,卡块的移动轨迹随卡槽的弧形内壁起伏而大体呈波浪形。卡块沿一个卡槽的内壁滑动并卡入另一卡槽内,当卡块滑动到卡槽的弧形内壁的顶点处时,卡块与卡槽的卡接配合趋于稳定,此时显示部2相对于控制部1固定,以此,用户能够通过拨动显示部2使卡块在不同的卡槽之间移动,来使可穿戴设备在上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快速切换,方便地启动相应的交互功能。其中,弹性件23包括但不限于为弹簧或弹性套筒,弹性件23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件21,弹性件23的另一端连接卡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上述卡块的外周面呈弧面设置,第一连接件11于任意相邻两个卡槽之间形成有凸部,凸部面向卡块的表面呈弧面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卡块的外周面呈弧面设置,使卡块成为圆柱状结构,卡块的外周面将能够与卡槽的弧形内壁相适配,同时相邻两个卡槽之间通过具有弧形表面的凸部进行平滑过渡,能够提升卡块沿卡槽内壁滑动时的顺畅性,改善本可穿戴设备的硬件操作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上述第一连接件11设有两个止挡部13,各卡槽位于两个止挡部13之间,止挡部13用于阻止卡块脱离第一连接件11。
在本实施例中,在显示部2相对于控制部1直线移动时,显示部2可能沿卡槽的弧形内壁移动而滑脱于第一连接件11,这将导致显示部2与控制部1脱离。本实施例通过在位于第一连接件11上最外侧的两个卡槽外侧设置止挡部13,使移动到最外侧的卡槽内的卡块在继续移动时被止挡部13止挡,而使卡块不会滑脱于该卡槽,以此保证用户在拨动显示部2移动时,显示部2不会出现与控制部1脱离的情况,保证本可穿戴设备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5和图6所示,上述第二连接件21设有第一导向槽21b,第一导向槽21b沿卡槽的槽口朝向卡槽的底壁的方向延伸;卡块的部分结构滑动限位于第一导向槽21b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导向槽21b对卡块的部分结构进行限位,以及对卡块的移动进行导向,使用户拨动显示部2相对于控制部1移动时,卡块在弹性件23弹性作用和卡槽内壁的抵推作用下沿第一导向槽21b往复移动,卡块的移动平稳可靠,卡块与卡槽的限位配合紧密可靠,以此能够改善显示部2移动的顺畅性和可穿戴设备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5和图6所示,上述弹性件23为扭簧,扭簧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21连接,扭簧的另一端活动套接于卡块远离第一导向槽21b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在需要实现等效的弹性作用力时,扭簧将比弹簧更容易设计为短长度,采用扭簧作为弹性件23能够有效缩短弹性件23的长度,扭簧将占据第二连接件21上更小的空间,更有利于缩减第二连接件21的体积,便于第二连接件21在可穿戴设备上安装和布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5和图6所示,上述第二连接件21面向第一连接件11的一侧设有安装柱211,扭簧套设于安装柱211。
在本实施例中,扭簧的中部呈螺纹环状设置,扭簧的中部套接于安装柱211的外周壁,以使扭簧的中部能够通过安装柱211限位固定,避免扭簧受力形变时出现不可控的晃动,以提升扭簧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5和图6所示,上述第二连接件21面向第一连接件11的一侧设有限位柱212,限位柱212远离第二连接件21的一侧设有限位凸部2121;扭簧远离卡块的一端套接于限位柱212,并位于限位凸部2121和第二连接件2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扭簧远离卡块的一端弯曲或弯折并形成过孔,扭簧通过该过孔套接于限位柱212的外周壁,并使扭簧的该端部限位于第二连接件21和限位凸部2121之间,防止扭簧的该端部滑脱于限位柱212,以此能够使扭簧远离卡块的端部通过限位柱212可靠定位于第二连接件21,从而避免扭簧受力形变时出现不可控的晃动,以提升扭簧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5和图6所示,上述第一连接件11面向第二连接件21的一侧设有第一通槽11a,第一连接件11于第一通槽11a槽口的周缘形成有两个导向折边111,导向折边111沿显示部2的移动方向延伸,第一通槽11a位于两个导向折边111之间;第二连接件21面向第一连接件11的一侧设有第二通槽21a,第二通槽21a的两侧壁形成有沿显示部2移动方向设置的第二导向槽2a,每一导向折边111滑动限位于一第二导向槽2a内;卡槽形成于第一通槽11a的侧壁,卡块位于第一通槽11a的内壁和第二通槽21a的内壁围合形成的空间内。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导向折边111平行延伸设置,两个第二导向槽2a沿导向折边111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每一导向折边111的至少部分结构容纳于一第二导向槽2a内,并与该第二导向槽2a的内壁滑动抵接。通过导向折边111与第二导向槽2a的滑动限位配合,能够提升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21滑动配合的紧密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实现显示部2的平稳移动和提升可穿戴设备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每一第二导向槽2a内设有滑轨213,滑轨213沿第二导向槽2a延伸设置,并与一导向折边111滑动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为降低导向折边111与第二导向槽2a槽壁的滑动摩擦阻力,在第二导向槽2a内设置表面光滑的滑轨213,使导向折边111滑动限位于滑轨213的滑槽内,实现导向折边111与滑轨213的滑动配合。以此,能够提升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21相对滑动时的顺畅性,改善可穿戴设备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控制部和显示部,所述控制部和所述显示部中的二者之一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控制部和所述显示部中的二者之另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一卡接端,所述第一卡接端为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呈弧面设置,多个所述卡槽沿所述显示部的移动方向分布;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多个第二卡接端,所述第二卡接端为活动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卡块,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一导向槽和与所述卡块连接的弹性件;所述第一导向槽沿所述卡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卡槽的底壁的方向延伸;所述卡块的部分结构滑动限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
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具有所述显示部遮盖所述控制部的第一状态以及所述控制部的部分结构凸出于所述显示部的边缘的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卡接端与一所述第二卡接端卡接固定;
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卡接端与另一所述第二卡接端卡接固定;
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对所述卡块施加朝向所述卡槽方向的作用力,以使所述卡块与一所述卡槽的内壁抵接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的外周面呈弧面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于任意相邻两个卡槽之间形成有凸部,所述凸部面向所述卡块的表面呈弧面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两个止挡部,各所述卡槽位于两个所述止挡部之间,所述止挡部用于阻止所述卡块脱离所述第一连接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活动套接于所述卡块远离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面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设有安装柱,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安装柱。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面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有限位凸部;
所述扭簧远离所述卡块的一端套接于所述限位柱,并位于所述限位凸部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面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连接件于所述第一通槽槽口的周缘形成有两个导向折边,所述导向折边沿所述显示部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通槽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折边之间;
所述第二连接件面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两侧壁形成有沿所述显示部移动方向设置的第二导向槽,每一所述导向折边滑动限位于一所述第二导向槽内;
所述卡槽形成于所述第一通槽的侧壁,所述卡块位于所述第一通槽的内壁和所述第二通槽的内壁围合形成的空间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导向槽内设有滑轨,所述滑轨沿所述第二导向槽延伸设置,并与一所述导向折边滑动配合。
CN202210444547.5A 2022-04-26 2022-04-26 可穿戴设备 Active CN1147560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4547.5A CN114756095B (zh) 2022-04-26 2022-04-26 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4547.5A CN114756095B (zh) 2022-04-26 2022-04-26 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56095A CN114756095A (zh) 2022-07-15
CN114756095B true CN114756095B (zh) 2024-04-30

Family

ID=82332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44547.5A Active CN114756095B (zh) 2022-04-26 2022-04-26 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5609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13404U (zh) * 2012-07-06 2013-01-30 刘明 一种滑盖式手表手机
CN104994190A (zh) * 2015-07-10 2015-10-21 深圳市华锐博光电有限公司 无边框超薄滑盖手机
CN204731542U (zh) * 2015-05-26 2015-10-28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CN113180342A (zh) * 2021-05-11 2021-07-30 郑义彬 基于运动定位追踪的报警辅助装置
CN113451898A (zh) * 2021-07-13 2021-09-28 福建智力电气有限公司 便于操作的配电柜
CN113933163A (zh) * 2021-11-05 2022-01-14 湖南贝恩叮当猫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纸尿裤质量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13404U (zh) * 2012-07-06 2013-01-30 刘明 一种滑盖式手表手机
CN204731542U (zh) * 2015-05-26 2015-10-28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CN104994190A (zh) * 2015-07-10 2015-10-21 深圳市华锐博光电有限公司 无边框超薄滑盖手机
CN113180342A (zh) * 2021-05-11 2021-07-30 郑义彬 基于运动定位追踪的报警辅助装置
CN113451898A (zh) * 2021-07-13 2021-09-28 福建智力电气有限公司 便于操作的配电柜
CN113933163A (zh) * 2021-11-05 2022-01-14 湖南贝恩叮当猫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纸尿裤质量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56095A (zh) 2022-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52366B2 (ja) サポートアセンブリ、文字盤とスマートブレスレット
CN111258377B (zh) 键盘装置
CN110557480B (zh) 电子设备
JP2020503589A (ja) フレームアセンブリ、文字盤とスマートブレスレット
EP352214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0933210B (zh) 电子设备
CN109862151A (zh) 电子设备
CN114756095B (zh) 可穿戴设备
CN109785752A (zh) 显示装置
US8717296B2 (en) Mouse with detachable cover
CN209282096U (zh) 终端设备
CN110399109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327740B (zh) 一种折叠显示装置、移动终端及显示方法
TW202219707A (zh) 滑鼠裝置
CN210640921U (zh) 电子设备
CN109994857B (zh) 终端设备
CN111627329A (zh) 外折叠柔性屏支撑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519426B (zh) 移动终端
CN102681685B (zh) 卷线式鼠标
CN210518444U (zh) 电子设备
CN218938692U (zh) 一种镜腿及智能眼镜
CN216486021U (zh) 一种智能手表侧键组件
EP3674855B1 (en) Pen-shaped folding mouse
CN111459230B (zh) 折叠式电子设备
CN219176600U (zh) 伸缩杆及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