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9109B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99109B
CN110399109B CN201810382830.3A CN201810382830A CN110399109B CN 110399109 B CN110399109 B CN 110399109B CN 201810382830 A CN201810382830 A CN 201810382830A CN 110399109 B CN110399109 B CN 1103991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main body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828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99109A (zh
Inventor
肖军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8283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991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99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9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991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91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46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isplay composed of modules, e.g. video w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屏组件、主板组件及第二显示屏组件,第一显示屏组件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正面显示主体、第一连接显示主体及背面显示主体,且正面显示主体与背面显示主体相对设置以与第一连接显示主体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主板组件可活动的插置于容置空间;第二显示屏组件设置于主板组件上,以在主板组件与第一显示屏组件相对活动时,容纳或伸出于容置空间,从而在电子设备不需要显示时,容纳于容置空间,提高电子设备的便携性,在需要显示时,伸出于容置空间,与第一显示屏组件共同显示,提高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积。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的发展,全面屏的应用越来越多,全面屏的应用能够增加手机的显示面积,但是基于手机尺寸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比如观看视频时,全面屏的显示面积也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屏组件,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正面显示主体、第一连接显示主体及背面显示主体,且所述正面显示主体与所述背面显示主体相对设置以与所述第一连接显示主体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主板组件,可活动的插置于所述容置空间;第二显示屏组件,设置于所述主板组件上,以在所述主板组件与所述第一显示屏组件相对活动时,容纳或伸出于所述容置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屏组件、主板组件及第二显示屏组件,第一显示屏组件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正面显示主体、第一连接显示主体及背面显示主体,且正面显示主体与背面显示主体相对设置以与第一连接显示主体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主板组件可活动的插置于容置空间;第二显示屏组件设置于主板组件上,以在主板组件与第一显示屏组件相对活动时,容纳或伸出于容置空间,从而在电子设备不需要显示时,容纳于容置空间,提高电子设备的便携性,在需要显示时,伸出于容置空间,与第一显示屏组件共同显示,提高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显示屏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主板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中主板组件装配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导向槽与导向部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图5中导向槽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图5中导向槽另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图3中插接件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第二显示屏组件容纳于容置空间的状态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第二显示屏组件伸出于容置空间的状态示意图;
图12是图1中第二显示屏组件容纳于容置空间又一实施例的状态示意图;
图13是图1中第二显示屏组件伸出于容置空间又一实施例的状态示意图;
图14是图1中第二显示屏组件容纳于容置空间另一实施例的状态示意图;
图15是图1中第二显示屏组件伸出于容置空间另一实施例的状态示意图;
图16是图5中限位槽与图6中限位件的卡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10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包括第一显示屏组件11、主板组件12及第二显示屏组件13。
参阅图2,第一显示屏组件11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正面显示主体11a、第一连接显示主体11b及背面显示主体11c,且正面显示主体11a与背面显示主体11c相对设置以与第一连接显示主体11b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101。
具体的,第一显示屏组件11包括第一盖板111及第一显示面板112,第一盖板111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正面盖板主体1111、第一连接盖板主体1112及背面盖板主体1113,且正面盖板主体1111与背面盖板主体1113相对设置,第一显示面板112贴设于盖板111的内侧,并与盖板111对应设置以共同形成上述的正面显示主体11a、第一连接显示主体11b及背面显示主体11c。
其中,第一盖板111为柔性盖板,第一显示面板112为柔性显示面板。
可选的,第一盖板111为柔性玻璃盖板,第一盖板111与第一显示面板112通过粘接胶粘接。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屏组件11还包括保护层113,保护层113贴设于第一显示面板112远离第一盖板111的一侧,以与第一显示面板112、第一盖板111以共同形成上述的正面显示主体11a、第一连接显示主体11b及背面显示主体11c。
可选的,保护层113为泡棉。
可以理解的,上述的正面显示主体11a、第一连接显示主体11b及背面显示主体11c均可以用于显示。
可选的,第一显示屏组件11还包括第二连接显示主体11d,第二连接显示主体11d与正面显示主体11a远离第一连接显示主体11b的一端连接,并与第一连接显示主体11b相对设置,且第二连接显示主体11d与背面显示主体11c彼此对接。
进一步参阅图1,背面显示主体11c还设有连通容置空间101的安装孔102。
共同参阅图1、图3及图4,主板组件12可活动的插置于容置空间101。
其中,主板组件12包括组件本体121及插接件122,组件本体121设置于容置空间101内,插接件122与组件本体121滑动连接,以使得插接件122在插入或伸出于容置空间101的方向上相对于组件本体121滑动,进而可活动的插置于容置空间101。
共同参阅图3、图4、图5及图6,组件本体121包括中框121a,如图5所示的,中框121a与插接件122中的一个设有导向槽1211,中框121a与插接件122中的另一个设有与导向槽1211配合的配合部1221,以使得插接件122如图6所示的,通过导向槽1211与配合部1221在插入容置空间101的方向B或伸出于容置空间101的方向C上相对于中框121a滑动,本实施例中,以中框121a设有导向槽1211、插接件122设有配合部1221为例。
可选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插接件1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插接件122在容置空间101相对的两侧插入或伸出于容置空间101,原理与上述的一个插接件122插入或伸出于容置空间10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中框121a设有容置槽1212,以在插接件122相对于中框121a滑动时,容纳或伸出于容置槽1212。
可选的,配合部1201为导轨或导向柱。
参阅图7,导向槽121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正面显示主体11a,以使得插接件122在平行于正面显示主体11a的方向上滑动。
参阅图8,在另一实施例中,导向槽1211在插接件122的伸出方向C上,朝向正面显示主体11a或背面显示主体11c延伸,图8中以导向槽1211朝向正面显示主体11a为例。
进一步参阅图3及图6,中框121a与插接件122中的一个设有限位件123,中框121a与插接件122中的另一个设有与限位件123配合的限位槽1222,本实施例中以中框121a设有限位件123、插接件122设有限位槽1222为例。
可选的,限位件123为弹性限位件。
可选的,限位槽1222设有背离插接件122的伸出方向C设置的止挡面1223。
可选的,限位槽1222还设有背离插接件122的插入方向B设置的倾斜导引面1224。
参阅图9,在又一实施例中,插接件122还设有限位柱122c,该限位柱122c的轴向垂直于插接件122的滑动方向。
进一步参阅图3及图4,组件本体121还包括电池121b、主板121c及覆板121d,电池121b与主板121c设置于中框121a的容置槽1212内,覆板121d覆盖于电池121b与主板121c,以对电池121b及主板121c起保护作用。
其中,主板121c上设有驱动电子设备10工作的器件,比如驱动芯片等。
共同参阅图10及图11,第二显示屏组件13设置于主板组件12上,以在主板组件12与第一显示屏组件11相对活动时,容纳或伸出于容置空间101,从而在电子设备10不需要显示时,容纳于容置空间101,提高电子设备10的便携性,在需要显示时,伸出于容置空间101,并与第一显示屏组件11共同显示,提高电子设备10的显示面积。
具体的,第二显示屏组件13设置于插接件122上,以使得插接件122在插入或伸出容置空间101的方向上滑动时,容纳或伸出于容置空间101。
其中,第二显示屏组件13的一端在插接件122的滑动方向上与正面显示主体11a或背面显示主体11c连接,本实施例中以与正面显示主体11a连接为例,第二显示屏组件13的另一端面向插接件122的伸出方向C设置,以在插接件122滑动时,带动第二显示屏组件13的另一端在插接件的插入方向B或伸出方向C上相对于第一显示屏组件11运动,以使得第二显示屏组件13容纳或伸出于容置空间101。
具体的,第二显示屏组件13的另一端与插接件122固定连接,以在插接件122滑动时,第二显示屏组件13的另一端与插接件122相对于第一显示屏组件11同步运动,进而如图10所示的,插接件122在插入容置空间101的方向B滑动时,第二显示屏组件13的另一端在插接件122的带动下将第二显示屏组件13拉入容置空间101,如图11所示的,插接件122在伸出容置空间101的方向C滑动时,第二显示屏组件13的一端将第二显示屏组件13拉出容置空间101。
共同参阅图9、图12及图13,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屏组件13的一端在插接件122的滑动方向上与正面显示主体11a或背面显示主体11c连接,另一端可活动的设置于插接件122上,且穿过插接件122与限位柱122c之间,以使得第二显示屏组件13绕设于限位柱122c,以在插接件122滑动时,第二显示屏组件13的另一端在插接件122的插入方向或伸出方向上相对于插接件122运动,进而在该相对于插接件122运动的过程中,第二显示屏组件13容纳或伸出于容置空间101,也即如图12所示,当插接件122在伸出方向C上滑动时,如图13所示,第二显示屏组件13的一端将第二显示屏组件13拉出容置空间101,在拉出过程中,由于限位柱122c的限制作用,且第二显示屏组件13的一端与另一端在相反的方向上运动,因此,第二显示屏组件13的拉出行程是插接件122在伸出方向上的滑动行程的两倍,也即第二显示屏组件13的另一端在伸出方向C上的速度是插接件122的两倍,同理,当插接件122在插入方向B上滑动时,第二显示屏组件13的另一端在插入B上的速度也是插接件122的两倍,可以理解的,由于第二显示屏组件13的另一端在伸出方向C上的速度大于插接件122的速度,因此,合理设置限位柱122c的位置,可使得第二显示屏组件13最大程度的伸出于容置空间101,从而最大化的提高电子设备10的显示面积。
进一步参阅图11,第二显示屏组件13与第一显示屏组件11一体设置,以使得第二显示屏组件13与第一显示屏组件11之间光滑且无缝过渡,从而在第二显示屏组件13伸出于容置空间101且与第一显示屏组件11共同显示时,提高显示效果。
其中,第二显示屏组件13包括第二盖板131及第二显示面板132,第二盖板131、第二显示面板132分别与第一盖板111和第一显示面板112一体设置,第二盖板131可通过粘接胶与第二显示面板132粘接。
进一步的,第二显示屏组件13为柔性显示屏组件13,也即第二盖板131及第二显示面板132分别为柔性盖板及柔性显示面板。
共同参阅图8、图14及图15,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的,第二显示屏组件13设置于插接件122上,且在第二显示屏组件13如图15所示的,伸出容置空间101时,与正面显示主体11a或背面显示主体11c平齐,图15中以与正面显示主体11a平齐为例,也即当插接件122通过在伸出方向上朝向正面显示主体11a或背面显示主体11c方向延伸的导向槽1211滑动时,插接件122在伸出容置空间101的过程中,朝向正面显示主体11a或背面显示主体11c移动,从而使得设置于插接件122上的第二显示屏组件13也朝向正面显示主体11a或背面显示主体11c移动,直至与正面显示主体11a或背面显示主体11c平齐,进而与正面显示主体11a或背面显示主体11c共同显示。
其中,当第二显示屏组件13与正面显示主体11a或背面显示主体11c平齐时,与正面显示主体11a或背面显示主体11c彼此对接。
可选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屏组件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显示屏组件13分别在容置空间101相对的两侧容纳或伸出于容置空间101。
具体的,在该其他实施例中,两个第二显示屏组件13设置于两个插接件122上,以在容置空间101相对的两侧容纳或伸出于容置空间101,原理与上述一个第二显示屏组件13容纳或伸出于容置空间10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参阅图5及图16,当第二显示屏组件13伸出于容置空间101时,限位件123与限位槽1222呈卡合状态,且通过限位槽1222的止挡面1223在插接件122的伸出方向C上止挡插接件122,以使得第二显示屏13保持在伸出于容置空间101的状态。
进一步的,当插接件122在插入容置空间101的方向B滑动时,限位件123在限位槽1222的倾斜导引面1224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以与限位槽1222脱离卡合状态,从而使得插接件122可插入容置空间101,进而使得第二显示屏组件13容纳于容置空间。
进一步参阅图1及图4,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还包括功能器件组14,该功能器件组14与主板组件12连接。
具体的,主板组件12通过安装孔102外露,功能器件组14穿过该安装孔102与主板组件1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功能器件组14穿过安装孔102与组件本体121连接。
其中,功能器件组33可为摄像头模组、指纹模组或光感模组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屏组件、主板组件及第二显示屏组件,第一显示屏组件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正面显示主体、第一连接显示主体及背面显示主体,且正面显示主体与背面显示主体相对设置以与第一连接显示主体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主板组件可活动的插置于容置空间;第二显示屏组件设置于主板组件上,以在主板组件与第一显示屏组件相对活动时,容纳或伸出于容置空间,从而在电子设备不需要显示时,容纳于容置空间,提高电子设备的便携性,在需要显示时,伸出于容置空间,与第一显示屏组件共同显示,提高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显示屏组件,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正面显示主体、第一连接显示主体及背面显示主体,且所述正面显示主体与所述背面显示主体相对设置以与所述第一连接显示主体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
主板组件,可活动的插置于所述容置空间;
第二显示屏组件,设置于所述主板组件上,以在所述主板组件与所述第一显示屏组件相对活动时,容纳或伸出于所述容置空间;
其中,所述主板组件包括组件本体及插接件,所述组件本体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插接件与所述组件本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显示屏组件设置于所述插接件上,以使得所述插接件在插入或伸出于所述容置空间的方向上滑动时,容纳或伸出于所述容置空间;
所述第二显示屏组件的一端在所述插接件的滑动方向上与所述正面显示主体或背面显示主体连接,另一端面向所述插接件的伸出方向设置,以在所述插接件滑动时,带动所述第二显示屏组件的另一端在所述插接件的插入方向或伸出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组件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二显示屏组件容纳或伸出于所述容置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屏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插接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屏组件的另一端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插接件上,所述插接件设有限位柱,所述第二显示屏组件绕设于所述限位柱,以使得所述插接件滑动时,所述第二显示屏组件的另一端在所述插入方向或伸出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插接件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屏组件与所述第一显示屏组件一体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屏组件为柔性显示屏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本体包括中框,所述中框与所述插接件中的一个设有导向槽,所述中框与所述插接件中的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配合部,以使得所述插接件通过所述导向槽与所述配合部相对于所述中框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在所述插接件的伸出方向上,朝向所述正面显示主体或所述背面显示主体延伸,以使得所述第二显示屏组件伸出于所述容置空间时,与所述正面显示主体或所述背面显示主体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与所述插接件中的一个设有限位件,所述中框与所述插接件中的另一个设有与所述限位件配合的限位槽,且在所述第二显示屏组件伸出于所述容置空间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限位槽呈卡合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屏组件与所述正面显示主体或所述背面显示主体平齐时,与所述正面显示主体或所述背面显示主体彼此对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设有背离所述插接件的伸出方向设置的止挡面,所述止挡面用于在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限位槽呈卡合状态时,在所述伸出方向上止挡所述插接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弹性限位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进一步设有背离所述插接件的插入方向设置的倾斜导引面,并在所述插接件插入所述容置空间时,所述限位件在所述倾斜导引面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以与所述限位槽脱离卡合状态,进而使得所述第二显示屏组件容纳于所述容置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二连接显示主体,所述第二连接显示主体与所述正面显示主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显示主体的一端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显示主体相对设置,所述背面显示主体与所述第二连接显示主体彼此对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显示主体设有外露所述主板组件的安装孔,所述电子设备进一步包括功能器件组,所述功能器件组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主板组件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屏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二显示屏组件分别在所述容置空间相对的两侧容纳或伸出于所述容置空间。
CN201810382830.3A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3991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2830.3A CN110399109B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2830.3A CN110399109B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9109A CN110399109A (zh) 2019-11-01
CN110399109B true CN110399109B (zh) 2023-04-14

Family

ID=68320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82830.3A Active CN110399109B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991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0524B (zh) * 2020-04-01 2021-06-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866560A (zh) * 2020-07-16 2020-10-30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终端、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99470A (zh) * 2021-01-28 2021-05-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3769A (zh) * 2017-09-25 2018-01-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显示屏组件以及用于保护终端显示屏的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62915B2 (en) * 2013-05-09 2016-02-16 KERBspace, Inc Intelligent urban communications portal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3769A (zh) * 2017-09-25 2018-01-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显示屏组件以及用于保护终端显示屏的组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模块化设计在手机行业中的应用;刘伟等;《机械制造》;20160720(第07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9109A (zh) 2019-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70574B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eal member
CN110399109B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1042444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key button
US10061358B2 (en) Mobile terminal
CN106850897B (zh) 终端
US969033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bining device, and detaching method
US8913380B2 (en) Docking st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2765479A2 (en) Flexible portable terminal
US9461384B2 (en) Connection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US10728371B2 (en) Mobile terminal
EP2663056A1 (en) Mobile terminal
US2015012625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ocket device
CN110677519A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7150844A1 (ko) 멀티 수용부를 갖는 커넥터 장치
US9280178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expanding platform thereof
KR20160081450A (ko) 하우징 결합 구조 및 그것을 갖는 전자 장치
CN114070342A (zh) 卡托固定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CN110401736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480189B (zh) 显示设备
CN108521479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US8441455B2 (en) Touch control device
EP2993875B1 (en) Cover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cover device
US20130050977A1 (en) Housing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US8602830B2 (en) Terminal component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09965482U (zh) 保护套及电子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