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3660A - 临床路径维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临床路径维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43660A
CN114743660A CN202210546228.5A CN202210546228A CN114743660A CN 114743660 A CN114743660 A CN 114743660A CN 202210546228 A CN202210546228 A CN 202210546228A CN 114743660 A CN114743660 A CN 114743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auxiliary
diagnosis
clinical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462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清如
位思华
张世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oodwill Meik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oodwill Meik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oodwill Meik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oodwill Meik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462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436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43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36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4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e.g. scheduling maintenance or upgra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2Matching criteria, e.g. proximity measur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7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refere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临床路径维护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在预设时间段内执行临床路径的患者和出现指定并发症的患者对应的诊疗信息生成辅助路径,并将辅助路径与临床路径关联,实现了根据医生之前做出的诊疗信息数据自动生成辅助路径,进而使得医生在使用临床路径时自动关联到并发症相关信息,避免了医生在面对每个并发症时手动修改临床路径带来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也为医生在治疗疾病时提供了更多有效信息,提高了医生诊疗效率和诊疗准确率。

Description

临床路径维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临床路径维护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临床路径是相对于传统路径而实施的,传统路径即是每位医师的个人路径,不同地区、不同医院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针对某一疾病可能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采用临床路径后,可以避免传统路径使同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间出现不同的治疗方案,避免了其随意性,提高准确性、预后等等的可评估性。
进入临床治疗阶段,经常会出现其他病种的并发症,医生需要根据并发症出现的频率高低对路径内容进行更改,大大增加了医生沟通工作的成本以及路径维护工作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路径维护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提高医生的诊疗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临床路径维护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执行待维护临床路径的第一患者集合以及第一患者集合中出现指定并发症的第二患者集合;根据第一患者集合和第二患者集合确定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是否满足辅助路径生成条件;其中,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为在预设时间段内医生为出现指定并发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治疗方案;如果是,根据诊疗信息确定指定并发症对应的辅助路径;将辅助路径与待维护临床路径关联,生成带有辅助路径的临床路径。
进一步地,上述根据第一患者集合和第二患者集合确定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是否满足辅助路径生成条件的步骤,包括:计算第一患者集合的患者总数和第二患者集合的患者总数之间的比值;如果比值大于第一阈值,确定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满足辅助路径生成条件。
进一步地,上述根据诊疗信息确定指定并发症对应的辅助路径的步骤,包括:在诊疗信息中确定出满足预设第一条件的至少一个目标诊疗信息;将至少一个目标诊疗信息构成的集合确定为指定并发症对应的辅助路径。
进一步地,上述在诊疗信息中确定出满足预设第一条件的至少一个目标诊疗信息的步骤,包括:计算相同内容的诊疗信息的出现次数;将出现次数大于第二阈值的诊疗信息确定为满足预设第一条件的目标诊疗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判断与待维护临床路径关联的辅助路径的数量是否大于第三阈值;如果是,根据与待维护临床路径关联的辅助路径中相似度大于第四阈值的至少两个辅助路径确定合并后的辅助路径;使用合并后的辅助路径替换至少两个辅助路径。
进一步地,上述根据与待维护临床路径关联的辅助路径中相似度大于第四阈值的至少两个辅助路径确定合并后的辅助路径的步骤,包括:计算与待维护临床路径关联的辅助路径中任意两个辅助路径对应的工作内容之间的相似度;其中,相似度用于表征任意两个辅助路径对应的工作内容的重复程度;如果相似度大于第四阈值,获取任意两个辅助路径对应的工作内容的并集,将并集确定为合并后的辅助路径。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第一用户输入的第三患者的并发症信息,将第三患者的并发症信息对应的辅助路径列表显示给第一用户;其中,第三患者的并发症信息对应的辅助路径列表为与第三患者当前执行的临床路径关联的并发症信息对应的辅助路径;接收第一用户对辅助路径列表中第二辅助路径的选择请求,将第二辅助路径确定为第三患者的辅助路径。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临床路径维护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执行待维护临床路径的第一患者集合以及第一患者集合中出现指定并发症的第二患者集合;条件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患者集合和第二患者集合确定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是否满足辅助路径生成条件;其中,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为在预设时间段内医生为出现指定并发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治疗方案;辅助路径确定模块,用于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满足辅助路径生成条件时,根据诊疗信息确定指定并发症对应的辅助路径;关联模块,用于将辅助路径与待维护临床路径关联,生成带有辅助路径的临床路径。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临床路径维护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临床路径维护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临床路径维护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根据在预设时间段内执行临床路径的患者和出现指定并发症的患者对应的诊疗信息生成辅助路径,并将辅助路径与临床路径关联,实现了根据医生之前做出的诊疗信息数据自动生成辅助路径,进而使得医生在使用临床路径时自动关联到并发症相关信息,避免了医生在面对每个并发症时手动修改临床路径带来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也为医生在治疗疾病时提供了更多有效信息,提高了医生诊疗效率和诊疗准确率。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临床路径维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助路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中临床路径维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临床路径维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临床路径是相对于传统路径而实施的,传统路径即是每位医师的个人路径,不同地区、不同医院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针对某一疾病可能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采用临床路径后,可以避免传统路径使同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间出现不同的治疗方案,避免了其随意性,提高准确性、预后等等的可评估性。
临床路径通过设立并制订针对某个可预测治疗结果病人群体或某项临床症状的特殊的文件、教育方案、患者调查、焦点问题探讨、独立观察、标准化规范等,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执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随着国家对于临床路径的支持,临床路径在全国医院的覆盖率越来越高;而随着医生对于临床路径的使用频繁化,临床路径的准确性,完善性也逐步提高。但是因为每个人体质或者所处环境的不同,在患一种病后出现另一个病逐步成为了一个大概率事件,同时不同的患者还可能出现不同的并发症;若因为一种并发症就修改一次路径,不单单增加了医生维护路径的工作量,对于路径患者可能出现许多不必要的工作,从而影响路径的使用率和变异率。
在此前提下,随发明临床路径—辅助路径功能,可以有一条临床路径为主的前提下,出现一个或多个辅助路径并行执行,针对不同的患者并发症,接入不同的辅助路径,在不影响主临床路径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治疗此项病的准确率,降低了路径的负变异率,同时还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量,提高医院临床路径的使用率。
在已制定标准临床路径后,患者在纳入临床路径后,进入临床治疗阶段,经常会出现其他病种的并发症;例如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出现乳酸性酸中毒之类的并发症,此时按照临床路径规则,可能医生会做出直接退出路径的操作。而在退出患者的变多,医生需要根据并发症出现的频率高低对路径内容进行更改,同时护士也需要对护理工作进行修改。在增加患者路径负变异率和退出率,同时,也大大的加了医生沟通工作以及路径维护工作。而辅助路径的出现就是为了减少医生护士路径维护的工作量,同时降低路径负变异率,退出率以及提高患者病种信息统计的准确性。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临床路径维护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提高医生的诊疗效率。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之前,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医疗领域专业术语进行解释如下:
His(Hospital InformationSystem):医院信息系统,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的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形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
EMR(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电子病历,指通过电子设备(计算机、健康卡等)保存、管理、传输和重现的数字化的医疗记录,用以取代手写纸张病历。它的内容包括纸张病历的所有信息。美国国立医学研究所将定义为:EMR是基于一个特定系统的电子化病人记录,该系统提供用户访问完整准确的数据、警示、提示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能力。
CP(Clinical pathway):临床路径,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并发症:并发症的定义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指一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引起另一种疾病或症状的发生,后者即为前者的并发症,如消化性溃疡可能有幽门梗阻、胃穿孔或大出血等并发症。另一种并发症是指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病人由患一种疾病合并发生了与这种疾病有关的另一种或几种疾病。
参照图1所示的电子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系统可以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临床路径维护方法和装置。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电子系统1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设备102、一个或多个存储装置104。可选地,电子系统100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106、输出装置108以及一个或多个信息采集设备110,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12和/或其它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应当注意,图1所示的电子系统100的组件和结构只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根据需要,电子系统可以具有图1中的部分组件,也可以具有其他组件和结构。
处理设备102可以为服务器、智能终端,或者是包含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它形式的处理单元的设备,可以对电子系统100中的其它组件的数据进行处理,还可以控制电子系统100中的其它组件以执行临床路径维护功能。
存储装置10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设备102可以运行程序指令,以实现下文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由处理设备实现)的客户端功能以及/或者其它期望的功能。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还可以存储各种应用程序和各种数据,例如应用程序使用和/或产生的各种数据等。
输入装置106可以是用户用来输入指令的装置,并且可以包括键盘、鼠标、麦克风和触摸屏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输出装置108可以向外部(例如,用户)输出各种信息(例如,图像或声音),并且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信息采集设备110可以获取待处理信息,并且将该待处理信息存储在存储装置104中以供其它组件使用。
示例性地,用于实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临床路径维护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中的各器件可以集成设置,也可以分散设置,诸如将处理设备102、存储装置104、输入装置106和输出装置108集成设置于一体,而将信息采集设备110设置于可以采集到信息的指定位置。当上述电子系统中的各器件集成设置时,该电子系统可以被实现为诸如相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车载终端等智能终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临床路径维护方法,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临床路径维护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2: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执行待维护临床路径的第一患者集合以及第一患者集合中出现指定并发症的第二患者集合;
第一患者集合为医生纳入同一个临床路径的患者构成的集合。第二患者集合为纳入同一个临床路径的患者中又产生了相同的并发症的患者构成的集合,因此,第二患者集合为第一患者集合的子集。
实际应用中,首先医生在电子病历或者his中下达患者的诊断,根据对应的诊断匹配相应的所有路径,医生根据病情选择所对应的路径进行纳入操作,下面为一个标准的临床路径的执行过程,该过程在临床路径与辅助路径均建立完毕并发布到各个医生所在科室后的医生执行过程:
1)在电子病历或者his处保存患者对应的住院诊断,程序通过诊断与科室的匹配弹出可供医生选择的患者病症对应的路径,由医生手动进行患者路径纳入。
2)在根据患者对应诊断及病情情况纳入路径后,根据患者住院天数,恢复情况,进行手动操作执行下一节点。
3)医生根据路径节点中已经存在的医嘱,和his方进行交互,医生点击路径内医嘱发送,将数据发送给his端。
4)his端在医生给患者下达对应的医嘱后,his将对应数据发送给临床路径,临床路径进行对应数据标记完成。
5)在患者路径执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会认定为病情变异,随即弹出变异弹窗让医生进行变异信息输入 :
(1)医嘱必做未作
(2)路径维护外的医嘱
(3)路径节点超时
(4)路径超时
(5)患者退出路径
6)患者完成路径后,医生对其住院期间基本情况进行填写,为患者下次住院或者其他诊断为相同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支持。
7)并发症输入,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此病症之外的其他症状,录入后方便医生对患者病症进行更加精准的判断,随即设计更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8)护理工作,在患者路径执行过程中,每一个节点护理工作,需要护士根据患者对应的情况进行手动签名完成。
上述过程为现有临床工作中临床路径的基本执行过程,现有临床路径为一个病种一条路径,每条路径的诊疗工作,医嘱工作,护理工作为固定数量,若想增加一个模块的内容,需要重新制作发布这个路径的版本。大大的增加了医生维护路径的工作量;同时,患者经常性会在进入一个路径治疗后,出现一个或者多个并发症的情况,这种情况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但也会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此时,若修改了路径维护的内容,增加并发症内容,那么对于没有此并发症的患者,增加的这一部分内容的作用微乎其微,如果不加,那么并发症的患者将会丢失一部分治疗内容,又或者将这部分内容加入到变异范围,这些都是不被希望发生的情况。
因各医院对于路径的要求,以及患者病种各方面治疗的不同,在临床路径维护系统增加自动生成辅助路径的配置,由医院根据各自情况决定是否要开启。
在患者纳入路径后,如果出现并发症或者合并症,医生则在电子病历或者his下达对应并发症或合并症的诊断,在由电子病历或者his通过webservice接口的方式实时将并发症或合并症相关信息传递给临床路径,临床路径在接到该并发症数据后,将其保存到数据库中。
例如,预设时间段设置为1个月,那么在这1个月内,患有胃炎的患者为100个,均纳入胃炎相对应的临床路径中,而这100人中有30人发生了胆结石的并发症,那么这30个人的并发症的诊断信息均保存到数据库中,以便后续支持生成胆结石的辅助路径。那么这100个人构成了第一患者集合,30人构成了第二患者集合。
S204:根据第一患者集合和第二患者集合确定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是否满足辅助路径生成条件;其中,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为在预设时间段内医生为出现指定并发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治疗方案;
其中,辅助路径生成条件可以是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的数量达到了预设的数量要求。例如,可以设置当某一并发症数量达到100个,即确定该第二患者对应的诊疗信息满足辅助路径生成条件。
在使用辅助路径的前期,因程序没有足够的并发症、合并症的相关数据的支持,则需要程序在检测到患者并发症诊断信息传递过来以后,以并发症或合并症名称为辅助路径的名称,调取诊断库,将与并发症诊断为同支的诊断提取出来,然后与辅助路径名称保存到辅助路径诊断表中。
随后程序自动开启患者节点工作监控状态,将医生对患者下达的医嘱,执行的诊疗工作,护理工作,与当前路径中的不同点记录到对应的数据库表中。
S206:如果是,根据诊疗信息确定指定并发症对应的辅助路径;
辅助路径中的信息为医生对该指定并发症的诊疗信息的汇总,具体实施时,第二患者集合中的诊疗信息不是一个医生做出的,不同医生对于同一个疾病的治疗方案可能并不相同,所以,在辅助路径生成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所有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可以将诊疗信息结合,也可以将诊疗信息中的重复信息合并,还可以只提取多次重复的诊疗信息,因为多次重复的诊疗信息代表多数医生采用这种治疗方式治疗该并发症,该诊疗信息可信程度较高。
如果没有满足辅助路径生成条件,则将当前的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保存。
S208:将辅助路径与待维护临床路径关联,生成带有辅助路径的临床路径。
在患者进入路径的过程中,可以将确定出的辅助路径与临床路径关联,生成带有辅助路径的临床路径。这样,在后续纳入该临床路径的患者出现了该指定并发症时,医生可以直接调取该辅助路径,极大提高了医生的诊疗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临床路径维护方法,根据在预设时间段内执行临床路径的患者和出现指定并发症的患者对应的诊疗信息生成辅助路径,并将辅助路径与临床路径关联,实现了根据医生之前做出的诊疗信息数据自动生成辅助路径,进而使得医生在使用临床路径时自动关联到并发症相关信息,避免了医生在面对每个并发症时手动修改临床路径带来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也为医生在治疗疾病时提供了更多有效信息,提高了医生诊疗效率和诊疗准确率。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是否满足辅助路径生成条件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计算第一患者集合的患者总数和第二患者集合的患者总数之间的比值;
(2)如果比值大于第一阈值,确定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满足辅助路径生成条件。
随着数据库中出现的并发症患者的增多,程序获取开始监控节点状态的时间之前生成辅助路径诊断的时间(即上面生成辅助路径诊断表里面此条辅助路径诊断的时间),以此时间为开始时间,获取一段时间内出现相同并发症的患者的数量,以这段时间所有纳入此临床路径的患者总数为基数,计算某一条并发症的患者出现的比例,若大于第一阈值,将此前监控患者节点工作时记录下的临床路径以外的诊疗工作,医嘱工作,护理工作提取出来,生成辅助路径信息。
例如,纳入胃炎的临床路径的有10个患者,其中有4个患者有A并发症,设定第一阈值为1/3,那么4/10大于1/3,则此处生成一条名称为A 的辅助路径。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助路径的生成方法,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满足辅助路径生成条件时,可以根据以下方法生成辅助路径:
S302:在诊疗信息中确定出满足预设第一条件的至少一个目标诊疗信息;
其中,第一条件可以是某个目标诊疗信息出现的次数,或者是某两个诊疗信息的相似度,基于此,可以按照以下方法确定目标诊疗信息:
(1)计算相同内容的诊疗信息的出现次数;
(2)将出现次数大于第二阈值的诊疗信息确定为满足预设第一条件的目标诊疗信息。
例如,可以设置第二阈值为50%,那么在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中,筛选出现比例大于50%的诊疗信息数据,以临床路径的节点数为辅助路径的节点数,将比例大于50%的诊疗工作、护理工作和医嘱工作保存到辅助路径的节点中,至此,得到了对应于临床路径的并发症的辅助路径。
例如,以医嘱工作为例,有10个发生A并发症患者,其中5个及以上的患者有同一个临床路径外的医嘱工作,则将此医嘱工作提取出来,保存到该并发症A对应的辅助路径工作表中。
S304:将至少一个目标诊疗信息构成的集合确定为指定并发症对应的辅助路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辅助路径的生成方式,从诊疗信息中提取出出现次数较多的诊疗信息,可以去除掉个别医生制定的不适于大多数患者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升辅助路径治疗该并发症的效果。
进一步地,在实际临床过程中,如果辅助路径的数量过多,某个患者出现并发症时,需要在众多的辅助路径中选择匹配的路径,会造成辅助路径的确认过程效率较低,此时需要对辅助路径进行去重合并处理。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实施例中的临床路径维护方法,还可以包括:
L11:判断与待维护临床路径关联的辅助路径的数量是否大于第三阈值;
当辅助路径的数量到达一定量后(例如可以将第三阈值设定成50条),会自动触发辅助路径合并规则。
L12:如果是,根据与待维护临床路径关联的辅助路径中相似度大于第四阈值的至少两个辅助路径确定合并后的辅助路径;
具体合并时使用查重算法,将辅助路径进行对比,将路径间工作内容重复率到达第四阈值的多条辅助路径进行合并。例如,在某个临床路径中,有A和B两条辅助路径,其中A路径里面的工作内容,包括护理工作,诊疗工作,医嘱工作,设定第四阈值为60%,A路径中的百分之70的数据都在B路径中出现,那么则将A和B两条路径进行去重合并,并将A和B两条路径的诊断进行合并生成一条新的路径。
再例如,A和B两条辅助路径中,A路径中工作内容有1,2,3,并发症为a和b;B路径中工作内容为2,3,4;并发症为b和c。则新生成的路径为1,2,3,4,入径条件为a,b,c。
基于以上描述,本实施例中的辅助路径的合并方法可以是:
(1)计算与待维护临床路径关联的辅助路径中任意两个辅助路径对应的工作内容之间的相似度;其中,相似度用于表征任意两个辅助路径对应的工作内容的重复程度;
(2)如果相似度大于第四阈值,获取任意两个辅助路径对应的工作内容的并集,将并集确定为合并后的辅助路径。
L13:使用合并后的辅助路径替换至少两个辅助路径。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给医生提供更灵活的治疗方案的确定方法,可以在医生将患者纳入临床路径后,再次下达并发症对应诊断的时候,会自动弹出是辅助路径纳入弹框,并出现三种选项,分别是不纳入,暂时不纳入,纳入;由医生决定是否纳入,点击不纳入以后,若患者的诊断此后不发生变化则不再弹出提示;点击暂时不纳入后,则在医生点击临床路径执行到下一节点后再次弹出辅助路径,点击纳入后则进入到辅助路径;
在患者纳入辅助路径后,为不增加医生工作量,医生对患者的操作,自动进行辅助路径内容匹配及标记完成。同时医生对于患者临床路径节点的操纵,会同步执行到辅助路径中,例如临床路径执行到下一节点,则辅助路径同步执行到下一节点,临床路径完成或者退出,辅助路径随之完成及退出。目的在于不增加医生工作量的同时增加临床路径的准确性,降低路径负变异率和退出率。
针对于临床路径的医嘱提示功能(在路径中的患者,点击下达医嘱按钮会弹出之前在临床路径维护系统维护好的医嘱供医生进行选择),辅助路径的医嘱提示框以临床路径为基础,同时增加此医嘱出现的比例,便于更好的给予医生提示。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临床路径的维护方法,可以自动为并发症生成辅助路径,降低医生手动建立辅助路径的时间和精力,在实际应用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为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选择和确定辅助路径:
L21:响应于第一用户输入的第三患者的并发症信息,将第三患者的并发症信息对应的辅助路径列表显示给第一用户;其中,第三患者的并发症信息对应的辅助路径列表为与第三患者当前执行的临床路径关联的并发症信息对应的辅助路径;
L22:接收第一用户对辅助路径列表中第二辅助路径的选择请求,将第二辅助路径确定为第三患者的辅助路径。
除此之外,在His、电子病历或者其他临床路径系统的后台自动生成一条辅助路径后,医生用户可以在临床路径维护系统看到对应的辅助路径,可以随时打开路径节点可以对其中内容进行修改,以便于更加精确针对病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临床路径的维护方法,该方法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参见图4,该实施例重点描述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中的临床路径的生成流程:
S1:基本临床路径生成过程:
医生将某个患者纳入临床的临床路径,在患者发生并发症后,医生针对该并发症进行对应诊断,生成诊疗信息。
S2:辅助路径判断过程:
医院的His系统或者电子病例系统自动判断该并发症是否存在辅助路径,如果是,进入辅助路径的纳入过程S3,否则,进入辅助路径的生成过程S4。
S3:辅助路径纳入过程:
系统首先弹出辅助路径纳入的弹框,询问医生是否需要纳入辅助路径。
如果医生选择暂时不纳入,那么则在临床的临床路径当前节点不纳入辅助路径,在后续节点持续监控是否纳入辅助路径。
如果医生选择不纳入,则不纳入该辅助路径。
如果医生选择纳入该辅助路径,则患者的后续治疗过程中均同时参考临床路径和辅助路径,在临床路径进入下一个节点时,辅助路径也自动进入下一个节点,在临床路径完成治疗时,辅助路径也自动完成。
S4:辅助路径生成过程:
将医生对当前患者的并发症的相关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
同时,将医生在临床路径中各个节点的医嘱工作、诊疗工作和护理工作均进行监控,将临床路径以外的其他工作保存在数据库中。
当同一并发症的数据量到达一定数量时,生成该并发症对应的辅助路径。
当同一个临床路径对应的辅助路径的条数到达一定数量时,对辅助路径进行合并去重。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临床路径维护装置,参见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502,用于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执行待维护临床路径的第一患者集合以及第一患者集合中出现指定并发症的第二患者集合;
条件确定模块504,用于根据第一患者集合和第二患者集合确定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是否满足辅助路径生成条件;其中,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为在预设时间段内医生为出现指定并发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治疗方案;
辅助路径确定模块506,用于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满足辅助路径生成条件时,根据诊疗信息确定指定并发症对应的辅助路径;
关联模块508,用于将辅助路径与待维护临床路径关联,生成带有辅助路径的临床路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临床路径维护装置,根据在预设时间段内执行临床路径的患者和出现指定并发症的患者对应的诊疗信息生成辅助路径,并将辅助路径与临床路径关联,实现了根据医生之前做出的诊疗信息数据自动生成辅助路径,进而使得医生在使用临床路径时自动关联到并发症相关信息,避免了医生在面对每个并发症时手动修改临床路径带来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也为医生在治疗疾病时提供了更多有效信息,提高了医生诊疗效率和诊疗准确率。
上述条件确定模块504还用于,计算第一患者集合的患者总数和第二患者集合的患者总数之间的比值;如果比值大于第一阈值,确定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满足辅助路径生成条件。
上述辅助路径确定模块506还用于,在诊疗信息中确定出满足预设第一条件的至少一个目标诊疗信息;将至少一个目标诊疗信息构成的集合确定为指定并发症对应的辅助路径。
上述在诊疗信息中确定出满足预设第一条件的至少一个目标诊疗信息的过程,包括:计算相同内容的诊疗信息的出现次数;将出现次数大于第二阈值的诊疗信息确定为满足预设第一条件的目标诊疗信息。
上述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与待维护临床路径关联的辅助路径的数量是否大于第三阈值;合并模块,用于在如果是的情况下,根据与待维护临床路径关联的辅助路径中相似度大于第四阈值的至少两个辅助路径确定合并后的辅助路径;替换模块,用于使用合并后的辅助路径替换至少两个辅助路径。
上述根据与待维护临床路径关联的辅助路径中相似度大于第四阈值的至少两个辅助路径确定合并后的辅助路径的过程,包括:计算与待维护临床路径关联的辅助路径中任意两个辅助路径对应的工作内容之间的相似度;其中,相似度用于表征任意两个辅助路径对应的工作内容的重复程度;如果相似度大于第四阈值,获取任意两个辅助路径对应的工作内容的并集,将并集确定为合并后的辅助路径。
上述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用户输入的第三患者的并发症信息,将并发症信息对应的辅助路径列表显示给第一用户;其中,并发症信息对应的辅助路径列表为与第三患者当前执行的临床路径关联的并发症信息对应的辅助路径;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对辅助路径列表中第二辅助路径的选择请求,将第二辅助路径确定为第三患者的辅助路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临床路径维护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上述装置的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临床路径维护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6所示,为该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1501和存储器1502,该存储器1502存储有能够被该处理器1501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处理器1501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临床路径维护方法。
在图6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该电子设备还包括总线1503和通信接口1504,其中,处理器1501、通信接口1504和存储器1502通过总线1503连接。
其中,存储器1502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504(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系统网元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总线1503可以是ISA(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PCI(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所述总线150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15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5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5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1501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实施例的临床路径维护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实现上述临床路径维护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临床路径维护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步骤、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并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临床路径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执行待维护临床路径的第一患者集合以及所述第一患者集合中出现指定并发症的第二患者集合;
根据所述第一患者集合和所述第二患者集合确定所述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是否满足辅助路径生成条件;其中,所述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为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医生为出现所述指定并发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治疗方案;
如果是,根据所述诊疗信息确定所述指定并发症对应的辅助路径;
将所述辅助路径与所述待维护临床路径关联,生成带有辅助路径的临床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患者集合和所述第二患者集合确定所述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是否满足辅助路径生成条件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患者集合的患者总数和所述第二患者集合的患者总数之间的比值;
如果所述比值大于第一阈值,确定所述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满足辅助路径生成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诊疗信息确定所述指定并发症对应的辅助路径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诊疗信息中确定出满足预设第一条件的至少一个目标诊疗信息;
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诊疗信息构成的集合确定为所述指定并发症对应的辅助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诊疗信息中确定出满足预设第一条件的至少一个目标诊疗信息的步骤,包括:
计算相同内容的所述诊疗信息的出现次数;
将所述出现次数大于第二阈值的诊疗信息确定为满足预设第一条件的目标诊疗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与所述待维护临床路径关联的辅助路径的数量是否大于第三阈值;
如果是,根据与所述待维护临床路径关联的辅助路径中相似度大于第四阈值的至少两个辅助路径确定合并后的辅助路径;
使用所述合并后的辅助路径替换所述至少两个辅助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与所述待维护临床路径关联的辅助路径中相似度大于第四阈值的至少两个辅助路径确定合并后的辅助路径的步骤,包括:
计算与所述待维护临床路径关联的辅助路径中任意两个辅助路径对应的工作内容之间的相似度;其中,所述相似度用于表征所述任意两个辅助路径对应的工作内容的重复程度;
如果所述相似度大于第四阈值,获取所述任意两个辅助路径对应的工作内容的并集,将所述并集确定为合并后的辅助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第一用户输入的第三患者的并发症信息,将所述第三患者的并发症信息对应的辅助路径列表显示给所述第一用户;其中,所述第三患者的并发症信息对应的辅助路径列表为与所述第三患者当前执行的临床路径关联的并发症信息对应的辅助路径;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辅助路径列表中第二辅助路径的选择请求,将所述第二辅助路径确定为所述第三患者的辅助路径。
8.一种临床路径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执行待维护临床路径的第一患者集合以及所述第一患者集合中出现指定并发症的第二患者集合;
条件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患者集合和所述第二患者集合确定所述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是否满足辅助路径生成条件;其中,所述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为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医生为出现所述指定并发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治疗方案;
辅助路径确定模块,用于所述第二患者集合对应的诊疗信息满足所述辅助路径生成条件时,根据所述诊疗信息确定所述指定并发症对应的辅助路径;
关联模块,用于将所述辅助路径与所述待维护临床路径关联,生成带有辅助路径的临床路径。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546228.5A 2022-05-20 2022-05-20 临床路径维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7436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6228.5A CN114743660A (zh) 2022-05-20 2022-05-20 临床路径维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6228.5A CN114743660A (zh) 2022-05-20 2022-05-20 临床路径维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3660A true CN114743660A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87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46228.5A Pending CN114743660A (zh) 2022-05-20 2022-05-20 临床路径维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4366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91743A (zh) * 2023-01-05 2023-02-03 神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医院临床大数据的临床数据路径生成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7607A (zh) * 2010-12-28 2012-07-1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临床路径信息系统
CN103617355A (zh) * 2013-11-25 2014-03-05 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 临床路径的生成装置和临床路径的生成方法
CN103617474A (zh) * 2013-09-30 2014-03-05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一种基于动态选路算法的临床路径变异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US20150324543A1 (en) * 2012-10-05 2015-11-12 Alan F. List Pathways for treating patients
WO2018010379A1 (zh) * 2016-07-14 2018-01-18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临床路径自动生成系统和方法
CN112365976A (zh) * 2020-11-14 2021-02-12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复合病种临床路径构建方法及系统
US20210225467A1 (en) * 2018-03-09 2021-07-22 Koninklijke Philips N.V. Pathway informat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7607A (zh) * 2010-12-28 2012-07-1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临床路径信息系统
US20150324543A1 (en) * 2012-10-05 2015-11-12 Alan F. List Pathways for treating patients
CN103617474A (zh) * 2013-09-30 2014-03-05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一种基于动态选路算法的临床路径变异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03617355A (zh) * 2013-11-25 2014-03-05 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 临床路径的生成装置和临床路径的生成方法
WO2018010379A1 (zh) * 2016-07-14 2018-01-18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临床路径自动生成系统和方法
US20210225467A1 (en) * 2018-03-09 2021-07-22 Koninklijke Philips N.V. Pathway information
CN112365976A (zh) * 2020-11-14 2021-02-12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复合病种临床路径构建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旭等: "医院信息系统中临床路径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智慧健康》 *
辛文贤: "具有并发症的心血管疾病二级临床路径规划",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医药卫生科技辑》 *
邹超等: "路网式临床路径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现代医院》 *
郑树森: "《数字化临床路径建设》", 31 October 2012, 科学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91743A (zh) * 2023-01-05 2023-02-03 神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医院临床大数据的临床数据路径生成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14224B2 (en) Patient data mining for quality adherence
KR102558021B1 (ko) 임상 의사결정 지원 앙상블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임상 의사결정 지원 방법
CN111145844B (zh) 综合医疗监管平台
CN112071425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881293B2 (en) Methods for automatic cohort selection in epidemiologic studies and clinical trials
US11923094B2 (en) Monitoring predictive models
US2023038667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commending treatment plans, preventive actions, and preparedness actions
US20190287661A1 (en)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 for correlating medical data and diagnostic and health treatment follow-up conditions of patients monitored in real-time
CN111475713A (zh) 医生信息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1276496B2 (en) Method and systems for a healthcare provider assistance system
WO2021148967A1 (en) A computer-implemen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outputting a prediction of a probability of a hospitaliza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order
EP3799074A1 (en) Healthcare network
US20120041784A1 (en) Computerized Surveillance of Medical Treatment
CN115762771A (zh) 一种老年人健康风险预警系统和操作方法
CN114783580B (zh) 一种医疗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5512817A (zh) 一种基于儿童远程医疗的医生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14743660A (zh) 临床路径维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Hossain et al. A Medical Cyber-physical system for predicting maternal heal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using machine learning
CN114334175A (zh) 医院疫情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431339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relevant patient information
CN113140323B (zh) 一种健康画像生成方法、系统、介质及服务器
Varner et al. Maternal emergency department use before pregnancy and infant emergency department use after birth
US20160162650A1 (en) Method for automating medical billing
US20240186021A1 (en) Monitoring predictive models
Pouzols et al. Development of a predictive model for hospital-acquired pressure injur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