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31870A - 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 - Google Patents

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31870A
CN114731870A CN202210475227.6A CN202210475227A CN114731870A CN 114731870 A CN114731870 A CN 114731870A CN 202210475227 A CN202210475227 A CN 202210475227A CN 114731870 A CN114731870 A CN 1147318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enhouse
carbon dioxide
main body
greenhouse main
pla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752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卜东
赵广家
袁小宁
赵军
王栋
裴昌胜
韩飙
侯思明
冯雪
雷浩
白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Qingshuichuan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Qingshuichuan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Qingshuichuan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Qingshuichuan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7522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318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31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18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14Greenhou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18Greenhouses for treating plants with carbon dioxide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22Shades or blinds for greenhouse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24Devices or systems for heating, ventilating, regulating temperature, illuminating, or watering, in greenhouses, forcing-frame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24Devices or systems for heating, ventilating, regulating temperature, illuminating, or watering, in greenhouses, forcing-frames, or the like
    • A01G9/24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24Devices or systems for heating, ventilating, regulating temperature, illuminating, or watering, in greenhouses, forcing-frames, or the like
    • A01G9/247Watering arrang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 C02F1/3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with ultraviolet 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04Disinfe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20Prevention of biofoul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02F3/32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use of algae
    • C02F3/325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use of algae as symbiotic combination of algae and bacter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7/00Aeration of stretches of w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包括:温室主体、种植区和水处理区,种植区和水处理区设置在温室主体内部;温室主体的一侧面上开设有门,温室主体与门的相对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第一通风窗;种植区设置有贯穿温室主体的二氧化碳输入管。本申请提供的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集二氧化碳吸收处理、污水处理和温室种植为一体,不仅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还能将污水净化,使净化后的污水达到再次回收利用的标准,具有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以及水资源再利用的特点,并且还能实时调控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具有及时、无需人工操作的特点。

Description

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温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
背景技术
社会不断进步,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新型的农业设施受到业界人士的追捧。所谓新型的农业设施,其实主要就是温室设施,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高原、深山、沙漠等特殊环境下进行农业生产。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升温),是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的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如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薄膜温室、塑料板温室。但是现有的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功能单一,基本只能用于种植作物,难以实现多功能用途。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用以解决上述现有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功能单一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包括:温室主体、种植区和水处理区,种植区和水处理区设置在温室主体内部;
水处理区沿污水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紫外光消毒池、曝气池、第一生态池、第二生态池和砂滤池;
紫外光消毒池靠近温室主体的一侧面上开设有污水入口;砂滤池靠近温室主体的一侧面底部开设有第一净化水出口;砂滤池靠近种植区的一侧面底部开设有第二净化水出口;
种植区包括种植行,种植行包括滴灌管和种植平台;滴灌管设置在种植平台上方,用于灌溉种植平台上的植物,滴灌管和第二净化水出口连接;
温室主体的一侧面上开设有门,温室主体与门相对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第一通风窗;
种植区设置有贯穿温室主体的二氧化碳输入管;
二氧化碳输入管上设置有自动调节阀门,种植区内设置有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与自动调节阀门联锁。
可选地,温室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遮光栅板;温室主体内的上部设置有悬挂架;悬挂架上设置有灯和风扇;悬挂架的位置高于第一通风窗。
可选地,紫外光消毒池内设置有紫外灯;曝气池连接有空气泵,空气泵用于向曝气池输送空气;第一生态池连接有液位泵。
可选地,温室主体靠近第一通风窗的外侧延伸设置有微气候调节室。
可选地,微气候调节室远离第一通风窗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第二通风窗,且第二通风窗的顶部与第一通风窗的底部平齐;
种植平台的下方设置有传输管,传输管处于种植区内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开口连通温室主体和微气候调节室;传输管两侧分别开设有小孔。
可选地,微气候调节室的底部设置有雾化器,雾化器的出口与传输管对齐,雾化器与第一净化水出口连接;
传输管靠近微气候调节室的一端的内部设置有负压风扇,负压风扇靠近微气候调节室的一侧设置有保护罩。
可选地,微气候调节室内设置有控制板,控制板的顶部设置有栅板,控制板设置在传输管和第二通风窗之间。
可选地,控制板包括堆叠设置的加热板、制冷板和除湿器;
加热板包括导管和翅片;翅片固定设置在导管的外表面;
制冷板和加热板的结构相同。
可选地,雾化器与第一净化水出口之间还设置有精密过滤器。
可选地,种植平台上设置有环境监测器。
本申请提供的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集二氧化碳吸收处理、污水处理和温室种植为一体,不仅能够吸收处理二氧化碳,还能将生活污水、商业污水、表面径流等污水净化,使其达到再次回收利用(比如灌溉)的标准,具有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以及水资源再利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室大棚内部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室大棚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室大棚内部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室大棚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负压风扇和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温室主体;
101、门;
102、二氧化碳输入管;
103、第一通风窗;
104、遮光栅板;
105、悬挂架;
106、灯;
107、风扇;
108、自动调节阀门;
109、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
2、种植区;
201、种植行;
2011、滴灌管;
2012、种植平台;
2013、环境检测器;
202、传输管;
2021、负压风扇;
2022、保护罩;
3、水处理区;
301、污水入口;
302、第一净化水出口;
303、紫外光消毒池;
304、曝气池;
305、第一生态池;
306、第二生态池;
307、砂滤池;
308、空气泵;
309、液位泵;
310、第二净化水出口;
4、微气候调节室;
401、第二通风窗;
402、雾化器;
403、栅板;
404、控制板;
4041、加热板;
40411、导管;
40412、翅片;
4042、制冷板;
4043、除湿器;
405、精密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也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包括:温室主体1、种植区2和水处理区3,种植区2和水处理区3设置在温室主体1内部;
水处理区3沿污水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紫外光消毒池303、曝气池304、第一生态池305、第二生态池306和砂滤池307;
紫外光消毒池303靠近温室主体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污水入口301;砂滤池307靠近温室主体1的一侧面底部开设有第一净化水出口302;砂滤池307靠近种植区2的一侧面底部开设有第二净化水出口310;
种植区2包括种植行201,种植行包括滴灌管2011和种植平台2012;滴灌管2011设置在种植平台2012上方,用于灌溉种植平台2012上的植物,滴灌管2011和第二净化水出口310连接;
温室主体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门101,温室主体1与门101相对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第一通风窗103;
种植区2设置有贯穿温室主体1的二氧化碳输入管102;
二氧化碳输入管102上设置有自动调节阀门108,种植区2内设置有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109,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109与自动调节阀门108联锁。
本申请中,将温室主体1内部划分为种植区2和水处理区3,其中种植区2内种植植物,比如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或其他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比如花卉等;水处理区3用于处理污水,比如氮磷含量高的生活污水、商业污水、表面径流等污水。温室主体1上设置的二氧化碳输入管102用于向温室主体1内供给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比如是加气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供给进来的二氧化碳可被种植区2内种植的植物吸收利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对实现低碳目标有着积极意义。
在二氧化碳输入管102上设置有自动调节阀门108,且自动调节阀门108与温室主体1中种植区2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109联锁,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109设置在种植区2的中间位置,以保证所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准确性。
在使用中,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109用于监测温室主体1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并将数据反馈给自动调节阀门108,若温室主体1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预设值,则自动调节阀门108打开,向温室主体1中供给二氧化碳;若温室主体1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预设值,则自动调节阀门108关闭,停止向温室主体1中供给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109与自动调节阀门108的联锁,实现实时动态调控温室主体1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具有及时、无需人工操作的特点。
水处理区3包括紫外光消毒池303、曝气池304、第一生态池305、第二生态池306和砂滤池307。
污水首先经由污水入口301输入至紫外光消毒池303中,在搅拌的条件下经紫外光消毒灭杀其中的微生物,被杀灭的微生物又可作为曝气池304接种的菌群的养分,设置紫外光消毒池303能减少后续水池处理污水时的压力。经由紫外光消毒的污水溢流至曝气池304中,曝气池304中装填有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可根据所要处理的污水的类别不同而选择相应的驯化后的活性污泥,比如针对高含氮的污水,可采用含硝化细菌多的活性污泥驯化后使用。曝气池304中的污水经处理后溢流至第一生态池305中,第一生态池305底层为驯化后的活性污泥,水中培养有水藻,比如小球藻、金鱼藻、聚球藻、针杆藻等藻类,污水液面上以浮床的形式养殖有水生植物,比如是香蒲、芦苇、美人蕉、水雍菜、空心菜、旱伞草等,第一生态池305中构成菌-藻-浮床的净化污水的微生态系统,用于将污水进一步净化。
第二生态池306中,养殖有净化水质的水草、水藻和贝壳、虾、蟹等,水草比如水松草、水竹叶、浮萍等;水藻比如金鱼藻、鱼腥藻、小球藻等。在第二生态池中,水草-水藻-水生动物构成的另一微生态系统,能进一步净化污水水质,使其水质可回用。
砂滤池307中装填有石英砂,石英砂的颗粒装填按照上疏下密的形式装填,能将水中的颗粒物分级过滤,避免长期使用造成堵塞,而且上疏下密的装填形式也便于对砂滤池307进行反冲洗涤。第二生态池306中经过生态处理的水溢流至砂滤池307中,经过砂滤池307的过滤,能除掉水中的悬浮颗粒物,降低出水的浊度。此外,砂滤池307中反冲洗涤的水可以逆流溢流至第二生态池306中再次处理,这样可以减少用于维护砂滤池307的污水的排放。经由砂滤池307处理后得到的净化水,可由第一净化水出口302排出,收集回用;也可经由第二净化水出口310排出,净化水可用于浇灌种植区2内的植物。
此外由于水处理区3利用生化技术处理污水,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气体,比如二氧化碳,这些气体若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在本申请的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水处理区3和种植区均设置在温室主体1内,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可以被种植区2内的植物吸收除掉,其中,种植区2内可根据要处理的污水的类别有针对性地种植。此过程无需额外的清洁手段,因而也具有降低处理成本、保护环境的优点。
本申请中,种植平台2012用于种植植物。在种植行201内设置滴灌管2011。采用滴灌的形式灌溉植物,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植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滴灌不破坏土壤结构,土壤内部水、肥、气、热保持适宜于植物生长的良好状况,蒸发损失小,不产生地面径流,几乎没有深层渗漏,是一种省水的灌水方式。滴灌的灌水周期短,可以做到小水勤灌;需要的工作压力低,能够较准确地控制灌水量,可减少无效的棵间蒸发,不会造成水的浪费;滴灌还具有自动化管理的优点。本申请中种植行201设置有多个,相应地,种植平台2012和滴灌管2011也与种植行201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
本申请中,温室主体1上开设的门101和第一通风窗103相对设置,便于温室内外的空气循环对流。
本申请中,将温室主体1内部划分为种植区2和水处理区3,其中种植区2内种植植物;水处理区3用于处理污水,处理污水过程产生的气体又可以被种植区2内的植物吸收除去,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并且温室中的植物还能将外界输入的二氧化碳吸收利用,因而具有降低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积极意义。本申请提供的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集二氧化碳吸收处理、污水处理和温室种植为一体,不仅能够吸收处理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能将生活污水、商业污水、表面径流等污水净化,使其达到再次回收利用(比如灌溉)的标准,具有节能减排、降低处理成本、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以及水资源再生利用的特点。
可选地,紫外光消毒池303内设置有紫外灯;曝气池304连接有空气泵308,空气泵308用于向曝气池304输送空气;第一生态池305连接有液位泵309。
本申请中,紫外光消毒池303内设置有紫外灯,紫外灯的照射强度如下: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为70~200μW/cm2。高强度的紫外灯照射能提升紫外光消毒池303的消毒灭菌效率。
曝气池304连接有空气泵308,空气泵308向曝气池304中输入空气,起到增加曝气池304中污水的氧含量和搅拌的作用。
第一生态池305连接有液位泵309,用于及时补充第一生态池305的水位。
如图2所示,可选地,温室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遮光栅板104;温室主体1内的上部设置有悬挂架105;悬挂架105上设置有灯106和风扇107;悬挂架105的位置高于第一通风窗103。
本申请中,遮光栅板104类似百叶窗的结构,可以调节栅板的角度从而改变入射光的强度,每个栅板可以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不仅起到遮光的作用,还能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以减少生产成本。悬挂架105上设置有灯106,用于向种植区2内的植物在比如夜晚、阴雨天补充光照,此外还具有照明的作用,灯106可以设置多个。风扇107用于促使温室内的气体流动,风扇107可设置多个。
如图3和图4所示,可选地,温室主体1靠近第一通风窗103的外侧延伸设置有微气候调节室4。
本申请中温室主体1靠近第一通风窗103的外侧延伸设置微气候调节室4,微气候调节室4可调节温室主体1内的温度、湿度、气流循环等。
可选地,微气候调节室4远离第一通风窗103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第二通风窗401,且第二通风窗401的顶部与第一通风窗103的底部平齐。
种植平台2012的下方设置有传输管202,传输管202处于种植区2内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开口连通温室主体1和微气候调节室4;传输管202两侧分别开设有小孔。
本申请中微气候调节室4设置第二通风窗401,且第二通风窗401与第一通风窗103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这种错开的设置有利于增强空气对流。
将传输管202设置在种植平台2012的下方,便于雾化后的水直接作用于植物,减少损耗;传输管202两侧分别开设有小孔,用于将输入传输管202的气流分散,使得从传输管202输入种植区2内的气流分布均匀,并且小孔还具有减压的作用,能有效将输入传输管202的气流的压力分散而降低,使得输出的气流平缓、柔和,降低气流对植物或种植区2内其他装置的冲击,从而也具有保护植物和装置的作用;本申请中的传输管202与种植平台2012一一对应地设置有多个。
可选地,微气候调节室4的底部设置有雾化器402,雾化器402的出口与传输管202对齐,雾化器402与第一净化水出口302连接。
如图5所示,传输管202靠近微气候调节室4的一端的内部设置有负压风扇2021,负压风扇2021靠近微气候调节室4的一侧设置有保护罩2022。
雾化器402与第一净化水出口302连接,用于将净化水雾化,雾化器402比如是超声雾化器。本申请中,传输管202靠近微气候调节室4中的雾化器402的一端设置有负压风扇2021,在实际工作时,被雾化器402雾化的净化水,在负压风扇2021的作用下吸入传输管202内,再通过传输管202两侧的小孔排出至种植区2内,用以调节种植区2的湿度,本申请中,雾化器402可与传输管202一一对应地设置有多个。
雾化器402的出口与传输管202对齐,这种设置方式也能减少雾化水在流动过程中的损耗。
如图4所示,可选地,微气候调节室4内设置有控制板404,控制板404的顶部设置有栅板403,控制板404设置在传输管202和第二通风窗401之间。
如图6和图7所示,可选地,控制板404包括堆叠设置的加热板4041、制冷板4042和除湿器4043;加热板4041包括导管40411和翅片40412;翅片40412固定设置在导管40411的外表面;制冷板4042和加热板4041的结构相同。
本申请中,栅板403兼具通气和悬挂控制板404的作用,控制板404包括加热板4041和制冷板4042,加热板4041的结构与翅片式加热管相同,在导管40411的外部密布翅片40412,导管40411内流动加热介质,比如温度为50~60℃的水或导热油;制冷板4042的结构与加热板4041的结构相同,所不同的是导管40411内流动致冷介质比如冷冻盐水或循环水;除湿器4043用于对空气除湿,降低空气的湿度,保证种植区2内植物的正常生长。上述加热板4041、制冷板4042和除湿器4043堆叠设置,其堆叠设置次序不做限定,且加热板4041、制冷板4042和除湿器4043分别独立工作。
可选地,雾化器402与第一净化水出口302之间还设置有精密过滤器405。
精密过滤器(又称作保安过滤器),其外壳一般采用不锈钢材质制造,内部采用PP熔喷、线烧、折叠、钛滤芯、活性炭滤芯等管状滤芯作为过滤元件,根据不同的过滤介质及设计工艺选择不同的过滤元件,以达到出水水质的要求。设置精密过滤器405,能过滤拦截砂滤池307未能拦截的净化水中的悬浮物,避免净化水中的悬浮物堵塞雾化器402。
可选地,种植平台2012上设置有环境监测器2013。
环境监测器2013用于实时监控温室主体1内的温度、湿度、氧值等大气指标,并将所监测到的上述指标数据发送给数据处理终端比如计算机,操作人员根据上述数据对温室主体内的各指标和设备进行实时调控,本申请中,环境监测器2013可与种植平台2012一一对应地设置有多个。
本申请的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将温室主体1内部划分为种植区2和水处理区3,在实际使用中,根据温室主体1内的环境指标,向温室主体1内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种植区2的植物将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光合作用进行回收利用;而待处理的污水则进入水处理区3内,经过紫外光消毒池303消毒灭杀大部分微生物后,溢流至曝气池304中,在曝气池304中经活性污泥分解除掉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可溶性的无机盐,降低污水的COD值,同时产生可供植物利用的有机质,曝气池304中处理后的污水,再次溢流至第一生态池305中,并被第一生态池305中的水藻和水生植物进一步分解利用,也即进一步净化污水;进入第二生态池306中的污水被净化水质的水草、水藻和贝壳、虾、蟹等再次净化,以达到可灌溉的标准,最后被净化的污水经过砂滤池307过滤、输出,一部分输出至其他需水的场景,另一部分则用来灌溉种植区2内的植物,水处理区3处理污水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如二氧化碳也可被种植区2内的植物吸收。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温室主体1靠近第一通风窗103的外侧延伸设置有微气候调节室4;微气候调节室4远离第一通风窗103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第二通风窗401,微气候调节室4内设置有雾化器402、控制板404,其中控制板404包含加热板4041、制冷板4042和除湿器4043,可加热也可致冷还可除湿。微气候调节室4与种植区2通过设置的传输管202连通。
在实际使用中,若需要对温室主体1内的环境进行升温(或降温),则关闭第二通风窗401,打开第一通风窗103、控制板404上的加热板4041(或制冷板4042)和传输管202内的负压风扇2021,温室主体1内的气流由第一通风窗103进入微气候调节室4,经过控制板404加热(或制冷),被加热(或制冷)的气流再由传输管202输入至温室主体1内,由此完成一个对温室主体1内环境升温(或降温)的气流循环。
若需要降低温室主体1内环境的湿度,则关闭第二通风窗401,打开第一通风窗103、控制板404上的除湿器4043和传输管202内的负压风扇2021,温室主体1内的气流由第一通风窗103进入微气候调节室4,经过控制板404上的除湿器4043除湿干燥,被除湿干燥的气流再进入传输管202内,由传输管202输入至温室主体1内,由此完成一个对温室主体1内环境除湿的气流循环。
若需要提高温室主体1内环境的湿度,则关闭第二通风窗401,打开第一通风窗103、雾化器402和传输管202内的负压风扇2021,温室主体1内的气流由第一通风窗103进入微气候调节室4,雾化器402将来自砂滤池307的净化水雾化,被雾化后的净化水连同温室主体1进入微气候调节室4内的气流一起进入传输管202内,由传输管202输入至温室主体1内,由此完成一个对温室主体1内环境加湿的循环。
若需要对温室主体1内环境通风,则打开第一通风窗103、打开第二通风窗401和传输管202内的负压风扇2021,室外的气流经过传输管202进入温室主体1内,完成一次通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室主体(1)、种植区(2)和水处理区(3),所述种植区(2)和水处理区(3)设置在所述温室主体(1)内部;
所述水处理区(3)沿污水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紫外光消毒池(303)、曝气池(304)、第一生态池(305)、第二生态池(306)和砂滤池(307);
所述紫外光消毒池(303)靠近所述温室主体(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污水入口(301);所述砂滤池(307)靠近所述温室主体(1)的一侧面底部开设有第一净化水出口(302);所述砂滤池(307)靠近所述种植区(2)的一侧面底部开设有第二净化水出口(310);
所述种植区(2)包括种植行(201),所述种植行包括滴灌管(2011)和种植平台(2012);所述滴灌管(2011)设置在所述种植平台(2012)上方,用于灌溉所述种植平台(2012)上的植物,所述滴灌管(2011)和所述第二净化水出口(310)连接;
所述温室主体(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门(101),所述温室主体(1)与所述门(101)相对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第一通风窗(103);
所述种植区(2)设置有贯穿所述温室主体(1)的二氧化碳输入管(102);
所述二氧化碳输入管(102)上设置有自动调节阀门(108),所述种植区(2)内设置有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109),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109)与所述自动调节阀门(108)联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遮光栅板(104);
所述温室主体(1)内的上部设置有悬挂架(105);所述悬挂架(105)上设置有灯(106)和风扇(107);所述悬挂架(105)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通风窗(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消毒池(303)内设置有紫外灯;所述曝气池(304)连接有空气泵(308),所述空气泵(308)用于向所述曝气池(304)输送空气;所述第一生态池(305)连接有液位泵(3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主体(1)靠近所述第一通风窗(103)的外侧延伸设置有微气候调节室(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候调节室(4)远离所述第一通风窗(103)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第二通风窗(401),且所述第二通风窗(401)的顶部与所述第一通风窗(103)的底部平齐;
所述种植平台(2012)的下方设置有传输管(202),所述传输管(202)处于种植区(2)内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开口连通所述温室主体(1)和所述微气候调节室(4);所述传输管(202)两侧分别开设有小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候调节室(4)的底部设置有雾化器(402),所述雾化器(402)的出口与所述传输管(202)对齐,所述雾化器(402)与所述第一净化水出口(302)连接;
所述传输管(202)靠近所述微气候调节室(4)的一端的内部设置有负压风扇(2021),所述负压风扇(2021)靠近所述微气候调节室(4)的一侧设置有保护罩(202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候调节室(4)内设置有控制板(404),所述控制板(404)的顶部设置有栅板(403),所述控制板(404)设置在所述传输管(202)和所述第二通风窗(40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404)包括堆叠设置的加热板(4041)、制冷板(4042)和除湿器(4043);
所述加热板(4041)包括导管(40411)和翅片(40412);所述翅片(40412)固定设置在导管(40411)的外表面;
所述制冷板(4042)和所述加热板(4041)的结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402)与所述第一净化水出口(302)之间还设置有精密过滤器(405)。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平台(2012)上设置有环境监测器(2013)。
CN202210475227.6A 2022-04-29 2022-04-29 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 Pending CN1147318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5227.6A CN114731870A (zh) 2022-04-29 2022-04-29 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5227.6A CN114731870A (zh) 2022-04-29 2022-04-29 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1870A true CN114731870A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84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75227.6A Pending CN114731870A (zh) 2022-04-29 2022-04-29 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3187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5358636B2 (en) High density soilless plant growth system and method
CN105104158A (zh) 智能水培蔬菜种植柜
CN205018017U (zh) 智能水培蔬菜种植柜
CN108432506A (zh) 一种半封闭植物工厂
Lu et al. Protocols, issues and potential improvements of current cultivation systems
CN113661911A (zh) 种植箱及种植箱水平衡系统
CN216906126U (zh) 用于边防和野外站点的农作物种植方舱及电力供给、淋雨式灌溉和出风除湿系统
CN110235638A (zh) 人工光封闭型植物工厂
CN202396257U (zh) 立体组合式温控光控育种床
CN113661910A (zh) 种植环境控制系统
EP4057796A1 (en) Hydroponic growth system and assembly
CN218388940U (zh) 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
RU2676316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ультивирования растений
CN108286737B (zh) 一种生态型空气净化器
KR20070013422A (ko) 통합 축사 정화 시스템
CN114731870A (zh) 可控制二氧化碳的环保温室
CN206024765U (zh) 一种豆芽养殖装置
CN210808671U (zh) 集装箱水培蔬菜种植系统
CN212910967U (zh) 一种智能植物加代育种舱
CN210247716U (zh) 阳光节能型植物工厂
CN113661912A (zh) 智能种植系统及种植箱
CN104641980A (zh) 一种通风保温型植物种植培育装置
CN100464626C (zh) 一种动植物温室养殖种植方法及装置
EA036252B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ультивирования растений
CN218634856U (zh) 一种应用于高原的草甸孵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