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31701B - 一种序列检测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序列检测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31701B
CN114731701B CN201980102264.9A CN201980102264A CN114731701B CN 114731701 B CN114731701 B CN 114731701B CN 201980102264 A CN201980102264 A CN 201980102264A CN 114731701 B CN114731701 B CN 1147317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sequences
cross
differential
time do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1022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31701A (zh
Inventor
龚名新
曲秉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731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1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31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1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6Acquisition of further OFDM parameters, e.g. bandwidth, subcarrier spacing, or guard interval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55ZCZ [zero correlation zone]
    • H04J13/0059CAZAC [constant-amplitude and zero auto-correlation]
    • H04J13/0062Zadoff-Chu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2Symbol synchronisation
    • H04L27/2663Coarse synchronisation, e.g. by corre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8Details of algorithms
    • H04L27/2673Details of algorithms characterised by synchronisation parameters
    • H04L27/2675Pilot or known symb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8Details of algorithms
    • H04L27/2681Details of algorithm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aints
    • H04L27/2684Complex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序列检测方法及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先根据接收的第一序列的差分结果以及候选频域根序列的差分结果,筛选出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只需根据第一序列与这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确定该第一序列究竟对应于哪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即可。例如候选频域根序列有U个,则相当于目前的计算量为需要计算U*Cs个互相关值,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量为只需计算L*U+K*Cs,其中,Cs为时域循环移位值的采样个数,L为差分粒度的个数。如果K小于U,则本申请实施例所需的计算量大大小于目前在检测序列时所需的计算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极大地简化信号接收端的检测复杂度,提高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序列检测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序列检测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信道,可用于估计上行信号的传播时延,通过传播时延可以确定终端设备的上行时间提前量(timeadvance,TA),从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行TA调整上行信号的发射时间。
而终端设备在发射RACH序列时,是不知道上行TA的。作为RACH信号的接收端的基站需要检测本小区配置的序列集合中所有序列是否发送,由于基站不知道终端设备到基站的距离,即,不知道RACH序列的传播时延,因此基站接收到的RACH序列可能是终端设备发送的RACH序列经时域循环移位得到的。因此,基站需要计算接收的RACH序列与本小区所有RACH序列的所有可能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的互相关值,并根据得到的互相关值的峰值确定接收的RACH序列究竟是哪个RACH序列,以完成对RACH序列的检测。
可见,目前基站需要计算接收的RACH序列与本小区所有RACH序列的所有可能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的互相关值,计算复杂度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序列检测方法及设备,用于降低在检测序列时的复杂度。
第一方面,提供第一种序列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承载在多个子载波上的第一序列;对所述第一序列按照L种粒度进行差分,得到包含L个序列的第一差分序列集合,L为正整数;根据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获得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其中,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所述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第l个第一互相关值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与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一互相关值,l=1,2,...,L,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经所述L种粒度进行差分得到的序列集合,且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与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对应的差分粒度相同,u=1,2,...,U,U为正整数;根据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确定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K为小于U的整数;根据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确定所述第一序列对应的候选频域根序列和时域循环移位值。
该方法可由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或能够支持通信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网络设备中的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芯片,或者为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其他部件。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第一通信装置是网络设备为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接收端(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先根据接收的第一序列的差分结果以及候选频域根序列的差分结果,筛选出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只需根据第一序列与这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确定该第一序列究竟对应于哪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即可。例如候选频域根序列有U个,则相当于目前的计算量为需要计算U*Cs个互相关值,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量为只需计算L*U+K*Cs,其中,Cs为时域循环移位值的采样个数,L为差分粒度的个数。如果K小于U,则本申请实施例所需的计算量大大小于目前在检测序列时所需的计算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极大地简化信号接收端的检测复杂度,提高信号接收端的检测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u个候选根序列为ZC序列、ZC序列的截断序列、或ZC序列的循环扩充序列,或,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n=0,1,2,...,N-1,N表示所述第u个频域根序列的长度,Su(n)表示所述第u个频域根序列的第n个元素,α为非零复数,为实数,β为实数,j表示复数中的虚数符号,mod表示取模运算,u1和u2为所述第u个频域根序列的根指标,u1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者等于P-1的正整数,u2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者等于P-1的自然数,P为质数。
例如,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的类型都是相同的,例如都为ZC序列,或者都为ZC序列的截断序列,或者都为ZC序列的循环扩充序列,或者都满足如上关系等。或者,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的类型也可以不同,例如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有的候选频域根序列是ZC序列,有的频域根序列满足如上关系,还有的频域根序列为ZC序列的循环扩充序列,等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dl(n)=r(n)×r((n+l)mod N)*
其中,n=0,1,2,...,N-1,或n=0,1,2,...,N-1-l,dl(n)表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表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的共轭,r(n)表示所述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l表示差分粒度,l∈{1,2,...,L},mod表示取模运算。
网络设备对该第一序列按照L种粒度进行差分,可以得到L个序列,例如也可以将这L个序列称为L个第一差分序列。例如L个第一差分序列属于第一差分序列集合。将第一序列按照差分粒度l进行差分,例如一种方式为,将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乘以第(n+l)个元素的共轭,得到一个新的序列,即L个第一差分序列中的一个第一差分序列。例如L=2,则l可以分别取1和2,则网络设备将第一序列按照差分粒度1进行差分,得到一个第一差分序列,该第一差分序列可以满足,dl(n)=r(n)×r((n+1)mod N)*;以及,网络设备将第一序列按照差分粒度2进行差分,可以得到另一个第一差分序列,该第一差分序列可以满足,dl(n)=r(n)×r((n+2)mod N)*。通过这种差分方式,可以根据第一序列得到一个或多个差分序列,方式较为简单易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cu,l(n)=Su(n)×Su((n+l)mod N)*
其中,n=0,1,2,...,N-1,或n=0,1,2,...,N-1-l,cu,l(n)表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表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的共轭,Su(n)表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的第n个元素,u∈{1,2,...,U},l表示差分粒度,l∈{1,2,...,L},mod表示取模运算。
网络设备可以对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按照L种差分粒度进行差分,得到第二差分序列集合,第二差分序列集合包括L个序列,例如也可以将这L个序列称为L个第二差分序列,则第二差分序列集合包括L个第二差分序列。网络设备对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均可以按照L种差分粒度进行差分,对于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都可以得到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例如L=2,则l可以分别取1和2,则网络设备将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按照差分粒度1进行差分,得到一个第二差分序列,该第二差分序列可以满足,cu,l(n)=Su(n)×Su((n+1)mod N)*;以及,网络设备将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按照差分粒度2进行差分,得到一个第二差分序列,该第二差分序列可以满足,cu,l(n)=Su(n)×Su((n+2)mod N)*。网络设备在对第一序列进行差分和对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进行差分时,采用的都是相同的L种差分粒度,因此从差分粒度的角度来看,第一序列的差分结果(即,得到的L个第一差分序列)和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的差分结果(即,得到的L个第二差分序列)可以是一一对应的,或者说,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L个第一差分序列和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L个第二差分序列可以是一一对应的。这里的对应,是指差分粒度相同。将频域根序列和第一序列按照相同的粒度进行差分,使得差分的结果(即,第一差分序列和第二差分序列)一一对应,从而便于网络设备做后续的处理。例如,网络设备可以获得相互对应的第一差分序列和第二差分序列之间的第一互相关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确定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得到所述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
根据U个互相关系数,确定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
即,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接收的第一序列的差分结果以及候选频域根序列的差分结果,筛选出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只需根据第一序列与这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确定该第一序列究竟对应于哪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即可。例如候选频域根序列有U个,则相当于目前的计算量为需要计算U*Cs个互相关值,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量为只需计算L*U+K*Cs,其中,Cs为时域循环移位值的采样个数,L为差分粒度的个数。如果K小于U,则本申请实施例所需的计算量大大小于目前在检测序列时所需的计算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极大地简化网络设备的检测复杂度,提高网络设备的检测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之和;或,
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第一互相关值的平均值;或,
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第一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
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或者说根据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得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例如一种方式为,网络设备将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相加,得到的结果就作为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或者说,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之和。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互相关系数,是综合考虑了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得到的,使得所确定的互相关系数更为准确。
或者,另一种方式为,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该最大值就可以作为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或者说,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这种方式只需从L个第一互相关值中选择一个最大值即可,无需对L个第一互相关值做其他处理,实现较为简单。
或者,又一种方式为,网络设备可以获得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的平均值,得到的平均值就作为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或者说,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的平均值。这里的平均值可以是算术平均值,也可以是加权平均值,如果是加权平均值,则L个第一互相关值所对应的权值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或者通过协议规定等。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互相关系数,是综合考虑了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得到的,使得所确定的互相关系数更为准确。而且平均后得到的互相关系数的取值较小,也可以减小后续判决时的计算量。
当然这里只是列举了几种可能性,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网络设备获得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的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U-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U-K个互相关系数;或,
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第一门限。
在得到U个互相关系数后,网络设备可以根据U个互相关系数从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选择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从U个互相关系数中选择取值较大的K个互相关系数,K个互相关系数就对应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也就是说,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U-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U-K个互相关系数。其中,U-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是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除了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之外的其他的候选频域根序列。或者,网络设备也可以不将U个互相关系数彼此之间进行比较,而是将U个互相关系数与第一门限进行比较,选择互相关系数大于第一门限的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第一门限例如由网络设备配置,或者由核心网设备配置,或者也可以通过协议规定等。无论通过如上哪种方式选择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网络设备所选择的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都是比较大的。而互相关系数与接收的第一序列有关,互相关系数越大,表明该候选频域根序列与接收的第一序列有关的可能性越大。因此网络设备可以筛选出与接收的第一序列的相关性较大的候选频域根序列,再从这些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确定与接收的第一序列对应的候选频域根序列,既可以尽量保证对第一序列的检测成功率,又可以减小检测的复杂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确定所述第一序列对应的候选频域根序列和时域循环移位值,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的第二互相关值;
根据第二互相关值,确定所述第一序列对应的候选频域根序列和时域循环移位值。
例如,网络设备可以获得所述的第一序列和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每个时域循环移位序列的互相关值,例如将这里的互相关值称为第二互相关值。在得到所述的第一序列和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每个时域循环移位序列的第二互相关值后,网络设备可以判定第二互相关值是否大于门限值,大于门限值的第二互相关值所对应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就是所述的第一序列所对应的序列。可选的,网络设备在判定第二互相关值是否大于门限值之前可以将第二互相关值进行噪声归一化,然后进行门限值判定。而大于门限值的互相关值对应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会对应一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以及对应一个时域循环移位值,这就相当于网络设备确定了第一序列对应的候选频域根序列和时域循环移位值。
在确定了第一序列对应的候选频域根序列和时域循环移位值之后,例如网络设备可以确定是否有终端设备发射了RACH信号以及发射的RACH信号是基于哪个序列生成的,还可以根据该时域循环移位值来确定终端设备的时延,从而根据时延为终端设备确定上行TA。网络设备可以将所确定的上行TA告知终端设备,从而终端设备就可以根据该上行TA调整上行信号的发射时间,例如传播时延越大的终端设备,上行TA可以越大,即上行信号的发射时间越早,这样就可以尽量保证所有终端设备的信号到达网络设备的时间基本相同。或者,网络设备还可以对该候选频域根序列和/或该时域循环移位值有其它的应用。
第二方面,提供第二种序列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承载在多个子载波上的第一序列;将所述第一序列从频域变换到时域,得到第二序列;将所述第二序列按照L种粒度进行差分,得到包含L个序列的第一差分序列集合,L为正整数;根据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获得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其中,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所述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第l个第一互相关值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与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一互相关值,l=1,2,...,L,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经所述L种粒度进行差分得到的序列集合,且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与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对应的差分粒度相同,u=1,2,...,U,U为正整数;根据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确定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K个基本时域序列,K为小于U的整数;根据所述第二序列和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确定所述第二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和频域循环移位值。
该方法可由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或能够支持通信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示例性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网络设备中的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芯片,或者为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其他部件。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第二通信装置是网络设备为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接收端(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先根据接收的第一序列对应的第二序列的差分结果以及候选的基本时域序列的差分结果,筛选出K个基本时域序列,只需根据第二序列与这K个基本时域序列确定该第二序列究竟对应于哪个基本时域序列即可。例如候选的基本时域序列有U个,则相当于目前的计算量为需要计算U*Cs个互相关值,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量为只需计算L*Cs+K*U,其中,Cs为时域循环移位值的采样个数(例如,U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基本序列中的每个基本序列对应的时域循环移位值的个数都相同,均为Cs),L为差分粒度的个数。如果K小于U,则本申请实施例所需的计算量大大小于目前在检测序列时所需的计算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极大地简化信号接收端的检测复杂度,提高信号接收端的检测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n=0,1,2,...,N-1,N表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的长度,xu(n)表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的第n个元素,α为非零复数,为实数,j表示复数中的虚数符号,mod表示取模运算,u1为所述基本时域序列的指标,u1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者等于P-1的正整数,m为所述基本时域序列的时域循环移位值,m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等于P-1的自然数,P为质数。
例如,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均可以满足如上关系,或者,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部分基本时域序列可以满足如上关系,而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除了所述的部分基本时域序列外剩余的基本时域序列可以不满足如上关系,例如可以满足其他关系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fl(n)=t(n)×t((n+l)mod N)*
其中,n=0,1,2,...,N-1,或n=0,1,2,...,N-1-l,fl(n)表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表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的共轭,t(n)表示所述第二序列的第n个元素,l表示差分粒度,l∈{1,2,...,L},mod表示取模运算。
网络设备对该第二序列按照L种粒度进行差分,可以得到L个序列,例如也可以将这L个序列称为L个第一差分序列。例如L个第一差分序列属于第一差分序列集合。将第二序列按照差分粒度l进行差分,例如一种方式为,将第二序列的第n个元素乘以第(n-l)个元素的共轭,得到一个新的序列,即L个第一差分序列中的一个第一差分序列。例如L=2,则l可以分别取1和2,则网络设备将第二序列按照差分粒度1进行差分,得到一个第一差分序列,该第一差分序列可以满足,fl(n)=t(n)×t((n+1)mod N)*;以及,网络设备将第二序列按照差分粒度2进行差分,可以得到另一个第一差分序列,该第一差分序列可以满足,fl(n)=t(n)×t((n+2)mod N)*。通过这种差分方式,可以根据第一序列得到一个或多个差分序列,方式较为简单易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gu,l(n)=xu(n)×xu((n+l)mod N)*
其中,n=0,1,2,...,N-1,或n=0,1,2,...,N-1-l,gu,l(n)表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表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的共轭,xu(n)表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的第n个元素,u∈{1,2,...,U},l表示差分粒度,l∈{1,2,...,L},mod表示取模运算。
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对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按照L种差分粒度进行差分,得到第二差分序列集合,第二差分序列集合包括L个序列,例如也可以将这L个序列称为L个第二差分序列。例如L个第二差分序列属于第二差分序列集合。网络设备可以对U个基本时域序列均可以按照L种差分粒度进行了差分,对于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都可以得到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例如L=2,则l可以分别取1和2,则网络设备将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按照差分粒度1进行差分,得到一个第二差分序列,该第二差分序列可以满足,gu,l(n)=xu(n)×xu((n+1)mod N)*;以及,网络设备将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按照差分粒度2进行差分,得到一个第二差分序列,该第二差分序列可以满足,gu,l(n)=xu(n)×xu((n+2)modN)*。网络设备在对第二序列进行差分和对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进行差分时,采用的都是相同的L种差分粒度,因此从差分粒度的角度来看,第二序列的差分结果(即,得到的L个第一差分序列)和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的差分结果(即,得到的L个第二差分序列)可以是一一对应的,或者说,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L个第一差分序列和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L个第二差分序列可以是一一对应的。这里的对应,是指差分粒度相同。将基本时域序列和第二序列按照相同的粒度进行差分,使得差分的结果(即,第一差分序列和第二差分序列)一一对应,从而便于网络设备做后续的处理。例如,网络设备可以获得相互对应的第一差分序列和第二差分序列之间的第一互相关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确定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K个基本时域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得到所述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
根据U个互相关系数,确定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
即,网络设备可以先根据接收的第一序列对应的第二序列的差分结果以及候选的基本时域序列的差分结果,筛选出K个基本时域序列,只需根据第二序列与这K个基本时域序列确定该第二序列究竟对应于哪个基本时域序列即可。例如候选的基本时域序列有U个,则相当于目前的计算量为需要计算U*Cs个互相关值,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量为只需计算L*Cs+K*U,其中,Cs为时域循环移位值的采样个数(例如,U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基本序列中的每个基本序列对应的时域循环移位值的个数都相同,均为Cs),L为差分粒度的个数。如果K小于U,则本申请实施例所需的计算量大大小于目前在检测序列时所需的计算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极大地简化接收端的检测复杂度,提高接收端的检测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之和;或,
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的L个互相关值的平均值;或,
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的L个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
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或者说根据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得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例如一种方式为,网络设备将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相加,得到的结果就作为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或者说,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之和。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互相关系数,是综合考虑了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得到的,使得所确定的互相关系数更为准确。
或者,另一种方式为,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该最大值就可以作为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或者说,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这种方式只需从L个第一互相关值中选择一个最大值即可,无需对L个第一互相关值做其他处理,实现较为简单。
或者,又一种方式为,网络设备可以获得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的平均值,得到的平均值就作为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或者说,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的平均值。这里的平均值可以是算术平均值,也可以是加权平均值,如果是加权平均值,则L个第一互相关值所对应的权值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或者通过协议规定等。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互相关系数,是综合考虑了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得到的,使得所确定的互相关系数更为准确。而且平均后得到的互相关系数的取值较小,也可以减小后续判决时的计算量。
当然这里只是列举了几种可能性,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网络设备获得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的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U-K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U-K个互相关系数;或,
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第一门限。
在得到U个互相关系数后,网络设备可以根据U个互相关系数从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选择K个基本时域序列。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从U个互相关系数中选择取值较大的K个互相关系数,K个互相关系数就对应K个基本时域序列,也就是说,K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U-K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U-K个互相关系数。其中,U-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是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除了K个基本时域序列之外的其他的基本时域序列。或者,网络设备也可以不将U个互相关系数彼此之间进行比较,而是将U个互相关系数与第一门限进行比较,选择互相关系数大于第一门限的K个基本时域序列。第一门限例如由网络设备配置,或者由核心网设备配置,或者也可以通过协议规定等。无论通过如上哪种方式选择K个基本时域序列,网络设备所选择的K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都是比较大的,而互相关系数与接收的第一序列有关,互相关系数越大,表明与接收的第一序列有关的可能性越大。因此网络设备可以筛选出与接收的第一序列的相关性较大的基本时域序列,再从这些基本时域序列中确定与接收的第一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既可以尽量保证对第一序列的检测成功率,又可以减小检测的复杂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二序列和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确定所述第二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和频域循环移位值,包括:
获得所述第二序列和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循环移位序列的第二互相关值;
根据第二互相关值,确定所述第二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和频域循环移位值。
例如,网络设备可以获得所述的第二序列和K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每个频域循环移位序列的互相关值,例如将这里的互相关值称为第二互相关值。在得到所述的第二序列和K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每个频域循环移位序列的第二互相关值后,网络设备可以判定第二互相关值是否大于门限值,大于门限值的互相关值所对应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就是所述的第一序列所对应的序列。可选的,网络设备在判定第二互相关值是否大于门限值之前可以将第二互相关值进行噪声归一化,然后进行门限值判定。而大于门限值的第二互相关值对应的频域循环移位序列会对应一个基本时域序列,以及对应一个频域循环移位值,这就相当于网络设备确定了第二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和频域循环移位值。而第二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和频域循环移位值,也就是所述的第一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和频域循环移位值。
在确定了第二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和频域循环移位值之后,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基本时域序列和/或该频域循环移位值来确定是否有终端设备发射了RACH信号以及发射的RACH信号是基于哪个序列生成的,还可以确定终端设备的时延,从而根据时延为终端设备确定上行TA。网络设备可以将所确定的上行TA告知终端设备,从而终端设备就可以根据该上行TA调整上行信号的发射时间,例如传播时延越大的终端设备,上行TA可以越大,即上行信号的发射时间越早,这样就可以尽量保证所有终端设备的信号到达网络设备的时间基本相同。或者,网络设备还可以对该基本时域序列和/或该频域循环移位值有其它的应用。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为如前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例如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示例性地,收发模块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分别实现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能够实现接收功能和发送功能。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或者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示例性地,所述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下面以第一通信装置是网络设备为例。例如,所述收发模块也可以通过收发器实现,所述处理模块也可以通过处理器实现。或者,发送模块可以通过发送器实现,接收模块可以通过接收器实现,发送器和接收器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如果第一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收发器例如通过通信设备中的天线、馈线和编解码器等实现。或者,如果第一通信装置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那么收发器(或,发送器和接收器)例如为芯片中的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与通信设备中的射频收发组件连接,以通过射频收发组件实现信息的收发。在第三方面的介绍过程中,继续以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是网络设备,以及,以所述处理模块和所述收发模块为例进行介绍。其中,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承载在多个子载波上的第一序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序列按照L种粒度进行差分,得到包含L个序列的第一差分序列集合,L为正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获得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其中,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所述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第l个第一互相关值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与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一互相关值,l=1,2,...,L,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经所述L种粒度进行差分得到的序列集合,且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与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对应的差分粒度相同,u=1,2,...,U,U为正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确定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K为小于U的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确定所述第一序列对应的候选频域根序列和时域循环移位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u个候选根序列为ZC序列、ZC序列的截断序列、或ZC序列的循环扩充序列,或,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n=0,1,2,...,N-1,N表示所述第u个频域根序列的长度,Su(n)表示所述第u个频域根序列的第n个元素,α为非零复数,为实数,β为实数,j表示复数中的虚数符号,mod表示取模运算,u1和u2为所述第u个频域根序列的根指标,u1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者等于P-1的正整数,u2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者等于P-1的自然数,P为质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dl(n)=r(n)×r((n+l)mod N)*
其中,n=0,1,2,...,N-1,或n=0,1,2,...,N-1-l,dl(n)表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表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的共轭,r(n)表示所述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l表示差分粒度,l∈{1,2,...,L},mod表示取模运算。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cu,l(n)=Su(n)×Su((n+l)mod N)*
其中,n=0,1,2,...,N-1,或n=0,1,2,...,N-1-l,cu,l(n)表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表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的共轭,Su(n)表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的第n个元素,u∈{1,2,...,U},l表示差分粒度,l∈{1,2,...,L},mod表示取模运算。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如下方式,根据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确定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
根据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得到所述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
根据U个互相关系数,确定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之和;或,
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第一互相关值的平均值;或,
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第一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U-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U-K个互相关系数;或,
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第一门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如下方式根据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确定所述第一序列对应的候选频域根序列和时域循环移位值:
获得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的第二互相关值;
根据第二互相关值,确定所述第一序列对应的候选频域根序列和时域循环移位值。
关于第三方面或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对于第一方面或相应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为如前所述的第二通信装置。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例如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示例性地,收发模块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分别实现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能够实现接收功能和发送功能。示例性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或者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示例性地,所述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下面以第二通信装置是网络设备为例。例如,所述收发模块也可以通过收发器实现,所述处理模块也可以通过处理器实现。或者,发送模块可以通过发送器实现,接收模块可以通过接收器实现,发送器和接收器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如果第二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收发器例如通过通信设备中的天线、馈线和编解码器等实现。或者,如果第二通信装置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那么收发器(或,发送器和接收器)例如为芯片中的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与通信设备中的射频收发组件连接,以通过射频收发组件实现信息的收发。在第四方面的介绍过程中,继续以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是网络设备,以及,以所述处理模块和所述收发模块为例进行介绍。其中,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承载在多个子载波上的第一序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序列从频域变换到时域,得到第二序列;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序列按照L种粒度进行差分,得到包含L个序列的第一差分序列集合,L为正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获得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其中,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所述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第l个第一互相关值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与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一互相关值,l=1,2,...,L,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经所述L种粒度进行差分得到的序列集合,且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与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对应的差分粒度相同,u=1,2,...,U,U为正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确定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K个基本时域序列,K为小于U的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序列和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确定所述第二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和频域循环移位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n=0,1,2,...,N-1,N表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的长度,xu(n)表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的第n个元素,α为非零复数,为实数,j表示复数中的虚数符号,mod表示取模运算,u1为所述基本时域序列的指标,u1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者等于P-1的正整数,m为所述基本时域序列的时域循环移位值,m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等于P-1的自然数,P为质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fl(n)=t(n)×t((n+l)mod N)*
其中,n=0,1,2,...,N-1,或n=0,1,2,...,N-1-l,fl(n)表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表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的共轭,t(n)表示所述第二序列的第n个元素,l表示差分粒度,l∈{1,2,...,L},mod表示取模运算。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gu,l(n)=xu(n)×xu((n+l)mod N)*
其中,n=0,1,2,...,N-1,或n=0,1,2,...,N-1-l,gu,l(n)表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表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的共轭,xu(n)表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的第n个元素,u∈{1,2,...,U},l表示差分粒度,l∈{1,2,...,L},mod表示取模运算。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如下方式,根据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确定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K个基本时域序列:
根据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得到所述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
根据U个互相关系数,确定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之和;或,
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的L个互相关值的平均值;或,
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的L个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U-K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U-K个互相关系数;或,
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第一门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如下方式根据所述第二序列和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确定所述第二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和频域循环移位值:
获得所述第二序列和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循环移位序列的第二互相关值;
根据第二互相关值,确定所述第二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和频域循环移位值。
关于第四方面或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对于第二方面或相应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例如为如前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处理器和存储器相互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第一通信装置也可以不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可以位于第一通信装置外部。可选的,第一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与其他装置或设备进行通信。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相互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例如,当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时,使第一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或者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示例性的,所述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
其中,如果第一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通信接口例如通过所述通信设备中的收发器(或者,发送器和接收器)实现,例如所述收发器通过所述通信设备中的天线、馈线和编解码器等实现。或者,如果第一通信装置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那么通信接口例如为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例如输入/输出管脚等,该通信接口与通信设备中的射频收发组件连接,以通过射频收发组件实现信息的收发。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例如为如前所述的第二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处理器和存储器相互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第二通信装置也可以不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可以位于第二通信装置外部。可选的,第二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与其他装置或设备进行通信。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相互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例如,当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时,使第二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示例性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或者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示例性的,所述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
其中,如果第二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通信接口例如通过所述通信设备中的收发器(或者,发送器和接收器)实现,例如所述收发器通过所述通信设备中的天线、馈线和编解码器等实现。或者,如果第二通信装置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那么通信接口例如为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例如输入/输出管脚等,该通信接口与通信设备中的射频收发组件连接,以通过射频收发组件实现信息的收发。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或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或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
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系统和第八方面所述的通信系统,可以是同一个通信系统,或者也可以是不同的通信系统。例如,当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系统和第八方面所述的通信系统是同一个通信系统时,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或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与第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或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是同一通信装置,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通信系统里的不同的通信装置。又例如,当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系统和第八方面所述的通信系统是不同的通信系统时,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或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与第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或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是不同的通信系统里的不同的通信装置。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例如候选频域根序列有U个,则相当于目前的计算量为需要计算U*Cs个互相关值,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量为只需计算L*U+K*Cs。如果K小于U,则本申请实施例所需的计算量大大小于目前在检测序列时所需的计算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极大地简化网络设备的检测复杂度,提高网络设备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给RACH序列增加CP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序列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序列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序列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序列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终端设备,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体的,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的设备,或包括向用户提供数据连通性的设备,或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或数据,或与RAN交互语音和数据。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终端设备、车到一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终端设备、机器到机器/机器类通信(machine-to-machine/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2M/MTC)终端设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终端设备、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 device)等。例如,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移动装置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例如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或智能穿戴式设备等,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头盔、智能首饰等。
而如上介绍的各种终端设备,如果位于车辆上(例如放置在车辆内或安装在车辆内),都可以认为是车载终端设备,车载终端设备例如也称为车载单元(on-board unit,OBU)。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中继(relay)。或者理解为,能够与基站进行数据通信的都可以看作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设备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是终端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2)网络设备,例如包括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设备,例如基站(例如,接入点),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口通过一个或多个小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或者例如,一种车到一切(vehicle-to-everything,V2X)技术中的网络设备为路侧单元(roadside unit,RSU)。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IP网络。RSU可以是支持V2X应用的固定基础设施实体,可以与支持V2X应用的其他实体交换消息。网络设备还可协调对空口的属性管理。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包括LTE系统或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advanced,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B),或者也可以包括5G NR系统(也简称为NR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node B,gNB)或者也可以包括云接入网(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loud RAN)系统中的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核心网设备。本申请实施例由于主要涉及接入网,因此在后文中如无特殊说明,则所述的网络设备均是指接入网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网络设备中。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网络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3)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及,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例如,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序列,而并不是表示这两个序列的内容、发送顺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等的不同。
前文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一些名词概念,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技术特征。
不同的终端设备与基站的距离不同,因此在没有上行TA的情况下,不同终端设备的信号到达基站的时间不同。一般来说,终端设备离基站越远,信号的传播时延越大,到达基站的时间越晚。RACH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信道,可用于估计上行信号的传播时延,通过传播时延可以确定终端设备的上行TA,终端设备根据上行TA可以调整上行信号的发射时间。传播时延越大的终端设备,对应的上行TA越大,即发射时间需要越早,这样就可以保证所有终端设备的信号到达基站的时间基本相同。
在发射RACH序列时,由于终端设备尚未获知上行TA,则不同的终端设备发射的RACH序列到达基站的时间不同。为了克服RACH序列到达基站的时间不同的问题,终端设备所发送的RACH序列还增加了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可参考图1,为RACH序列增加CP的示意图。
目前的RACH序列,一般采用ZC(Zadoff-Chu)序列,例如139长的ZC序列,或者839长的ZC序列等。长度为N的ZC序列,共有N-1个不同的根序列(root sequences)。同一个根序列可以通过时域循环移位值生成多个时域循环移位序列(即RACH序列)。一个小区会有多个RACH序列,供小区中的终端设备使用。
在接入的终端设备的个数较多的情况下,RACH序列的个数可能会不够用。因此,可以使用Alltop序列对RACH序列进行扩充,使得每个小区可以分配更多的RACH序列。其中,Alltop序列包括ZC序列,也就是说,如果ZC序列的个数不足以满足需求,则可以将Alltop序列作为RACH序列。一个长度为N的Alltop序列,共有N(N-1)个不同的根序列。同一个根序列可以通过时域循环移位值生成多个时域循环移位序列(即RACH序列)。
作为RACH序列的接收端的基站,需要检测本小区配置的所有RACH序列是否都被终端设备发送。由于基站不知道终端设备到基站的距离,即,不知道RACH序列的传播时延,因此基站接收到的RACH序列可能是终端设备发送的RACH序列经时域循环移位得到的。因此,基站需要计算接收的RACH序列与本小区所有RACH序列的所有可能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的互相关值,并根据得到的互相关值的峰值确定接收的RACH序列究竟是哪个RACH序列,以完成对RACH序列的检测。
基站的一种常用的计算互相关值的方法如下:
例如本小区配置了U个根序列,分别为s0(n),s1(n),...,sU-1(n),n=0,1,2,...,N-1。基站将接收的RACH序列(r(n),n=0,1,2,...,N-1),与本小区所有的根序列在频域上进行逐元素的共轭相乘,得到U个相乘后的序列,U个相乘后的序列中的第u个相乘后的序列为cu(n)=r(n)*su(n)*,n=0,1,2,...,N-1,u=0,1,2,...,M。之后基站将该U个相乘后的序列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得到接收的RACH序列与本小区所有RACH序列的所有可能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的互相关值。
可见,这种计算方式,需要计算U*Cs个互相关值,其中Cs为时域循环移位值的采样个数。计算的复杂度较高,例如计算的复杂度与根序列的个数成线性关系,如果根序列的个数较多,则计算量会非常大。
鉴于此,提供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先根据接收的第一序列的差分结果以及候选频域根序列的差分结果,筛选出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只需根据第一序列与这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确定该第一序列究竟对应于哪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即可。例如候选频域根序列有U个,则相当于目前的计算量为需要计算U*Cs个互相关值,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量为只需计算L*U+K*Cs,其中,Cs为时域循环移位值的采样个数,L为差分粒度的个数。如果K小于U,则本申请实施例所需的计算量大大小于目前在检测序列时所需的计算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极大地简化接收端的检测复杂度,提高接收端的检测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generation,4G)系统中,例如LTE系统,或可以5G系统中,例如NR系统,或者还可以应用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或其他类似的通信系统,具体的不做限制。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侧行链路(sidelink,SL),例如可以应用于D2D场景,可以是NR D2D场景也可以是LTED2D场景等,或者可以应用于V2X场景,可以是NR V2X场景也可以是LTE V2X场景等,例如可应用于车联网,例如V2X、LTE-V、V2V等,或可用于智能驾驶,智能网联车等领域。或者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的场景或其他的通信系统,具体的不做限制。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网络架构。请参考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一种网络架构。
图2中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RACH序列或其他的上行信号,网络设备可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对来自终端设备的RACH序列或其他上行信号进行检测。图2中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只是举例,在实际应用中,网络设备可以为多个终端设备提供服务。
图2中的网络设备例如为基站。其中,网络设备在不同的系统对应不同的设备,例如在4G系统中可以对应eNB,在5G系统中对应5G中的接入网设备,例如gNB。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也可以应用于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因此图2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对应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图2以网络设备是基站为例,实际上参考前文的介绍,网络设备还可以是RSU等设备。另外,图2中的终端设备以手机为例,实际上根据前文对于终端设备的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不限于手机。
接下来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一种序列检测方法,请参见图3,为该方法的流程图。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该方法应用于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
为了便于介绍,在下文中,以该方法由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执行为例。因为本实施例是以应用在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因此,下文中所述的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下文中所述的网络设备可以实现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网络设备的功能。
S31、网络设备接收承载在多个子载波上的第一序列。
终端设备根据需求可以在所述的多个子载波上发送序列,因此第一序列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序列(图3只以一个终端设备为例,实际上第一序列可能是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也可能包括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序列),也有可能不包含任何终端设备发送的序列,即只包含噪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序列例如为RACH序列,RACH序列例如为ZC序列或Alltop序列等。或者,所述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序列也可以是其他的序列。
S32、网络设备对所述第一序列按照L种粒度进行差分,得到包含L个序列的第一差分序列集合,L为正整数。
例如,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可以表示为r(n),n=0,1,2,...,N。网络设备对该第一序列按照L种粒度进行差分,可以得到L个序列,例如也可以将这L个序列称为L个第一差分序列。例如L个第一差分序列属于第一差分序列集合。其中,第一差分序列集合可以是实际存在的,即,网络设备会将L个第一差分序列放入一个集合中,该集合就是第一差分序列集合。或者,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也可能并不存在,网络设备只是得到了L个第一差分序列,并未将L个第一差分序列放入一个集合中。
将第一序列按照差分粒度l进行差分,例如一种方式为,将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乘以第(n-l)个元素的共轭,得到一个新的序列,即L个第一差分序列中的一个第一差分序列。例如,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第一差分序列可以满足如下的关系:
dl(n)=r(n)×r((n+l)mod N)* (公式1)
其中,n=0,1,2,...,N-1,或n=0,1,2,...,N-1-l。dl(n)表示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第一差分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表示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第一差分序列的第n个元素的共轭。r(n)表示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l表示差分粒度,l∈{1,2,...,L}。mod表示取模运算。r((n+l)mod N)*表示(r(n+l)mod N)的共轭。
例如L=2,则l可以分别取1和2,则网络设备将第一序列按照差分粒度1进行差分,得到一个第一差分序列,该第一差分序列可以满足,dl(n)=r(n)×r((n+1)mod N)*;以及,网络设备将第一序列按照差分粒度2进行差分,可以得到另一个第一差分序列,该第一差分序列可以满足,dl(n)=r(n)×r((n+2)mod N)*
S33、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差分序列集合,获得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
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频域根序列例如均为ZC序列,或者均为Alltop序列,或者,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部分频域根序列为ZC序列,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除了所述部分的频域根序列外剩余的频域根序列为Alltop序列。例如,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的类型都是相同的,例如都为ZC序列,或者都为ZC序列的截断序列,或者都为ZC序列的循环扩充序列,或者都满足如上关系等。或者,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的类型也可以不同,例如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有的候选频域根序列是ZC序列,有的频域根序列满足如上关系,还有的频域根序列为ZC序列的循环扩充序列,等等。
例如,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第u个候选根序列为ZC序列、ZC序列的截断序列、或ZC序列的循环扩充序列,或,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可以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n=0,1,2,...,N-1,N为第u个频域根序列的长度,Su(n)表示第u个频域根序列的第n个元素,α为非零复数,为实数,β为实数,j表示复数中的虚数符号,mod表示取模运算,u1和u2为第u个频域根序列的根指标,u1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者等于P-1的正整数,u2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者等于P-1的自然数,P为质数。
或者,如果第u个候选根序列为ZC序列,则ZC序列可以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u为根指标。
其中,对于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可以获得包含L个互相关值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为了避免与后续出现的其他的互相关值混淆,这里将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包括的互相关值称为第一互相关值。例如,对于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可以获得包含L个第一互相关值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u=1,2,...,U,U为正整数。
例如,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的第l个第一互相关值为,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第一差分序列与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互相关值,l=1,2,...,L。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为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经所述的L种粒度进行差分得到的序列集合,且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第一差分序列与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对应的差分粒度相同,u=1,2,...,U,U为正整数。
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对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按照L种差分粒度进行差分,得到第二差分序列集合,第二差分序列集合包括L个序列,例如也可以将这L个序列称为L个第二差分序列,则第二差分序列集合包括L个第二差分序列。其中,第二差分序列集合可以是实际存在的,即,网络设备会将L个第二差分序列放入一个集合中,该集合就是第二差分序列集合。或者,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也可能并不存在,网络设备只是得到了L个第二差分序列,并未将L个第二差分序列放入一个集合中。
既然u=1,2,...,U,说明网络设备对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均可以按照L种差分粒度进行差分,对于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都可以得到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可以包括第一小区的全部候选频域根序列,或者包括第一小区的部分候选频域根序列。第一小区为网络设备接收第一序列的小区。
例如,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第二差分序列可以满足如下的关系:
cu,l(n)=Su(n)×Su((n+l)mod N)* (公式4)
其中,n=0,1,2,...,N-1,或n=0,1,2,...,N-1-l。cu,l(n)表示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第二差分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表示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的共轭。Su(n)表示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的第n个元素,u∈{1,2,...,U}。l表示差分粒度,l∈{1,2,...,L}。
例如L=2,则l可以分别取1和2,则网络设备将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按照差分粒度1进行差分,得到一个第二差分序列,该第二差分序列可以满足,cu,l(n)=Su(n)×Su((n+1)mod N)*;以及,网络设备将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按照差分粒度2进行差分,得到一个第二差分序列,该第二差分序列可以满足,cu,l(n)=Su(n)×Su((n+2)mod N)*
网络设备在对第一序列进行差分和对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进行差分时,采用的都是相同的L种差分粒度,因此从差分粒度的角度来看,第一序列的差分结果(即,得到的L个第一差分序列)和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的差分结果(即,得到的L个第二差分序列)可以是一一对应的,或者说,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L个第一差分序列和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L个第二差分序列可以是一一对应的。这里的对应,是指差分粒度相同。例如,L个第一差分序列中,有一个第一差分序列的差分粒度是1,L个第二差分序列中,有一个第二差分序列的差分粒度也是1,则该第一差分序列和该第二差分序列就是对应的。又例如,L个第一差分序列中,有一个第一差分序列的差分粒度是2,L个第二差分序列中,有一个第二差分序列的差分粒度也是2,则该第一差分序列和该第二差分序列就是对应的。
如果L=1,则计算方式较为简单,第一差分序列集合只需包括一个第一差分序列,第二差分序列集合只需包括一个第二差分序列,能够减小计算量。但是,如果网络设备同时接收了来自两个终端设备的序列,第一序列是由这两个序列以及噪声叠加得到,且这两个序列是对同一个候选频域根序列采用不同的时域循环移位值得到的,则这两个序列的时域循环移位值之差可能是最大时域循环移位值的一半。如果L=1,则对第一序列进行差分,差分后的结果可能两个序列会相互抵消,这导致网络设备无法通过差分序列互相关值判断这两个序列是否发送,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对这两个序列都无法检测到。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L还可以大于1,由于在对第一序列进行差分时会采用多种差分粒度,即使在一种差分粒度下不同的序列的差分结果相互抵消,而在其他的差分结果下依然会得到正常的差分后的序列,那么即使网络设备同时接收的第一序列包含来自两个或更多个终端设备的序列,也能正常得到检测结果,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对第一序列的检测更为准确。
那么,网络设备可以获得第一差分序列集合和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相互对应的第一差分序列和第二差分序列的第一互相关值。其中,要计算两个复数序列的互相关值,一种计算方式为,将这两个复数序列进行逐元素的共轭相乘,对所有乘积求和,再对求和的结果取模,就得到了这两个复数序列的互相关值。例如,网络设备计算一对相互对应的第一差分序列和第二差分序列的第一互相关值,具体可以将dl(n)与su(n)×su((n+l)mod N)*相乘,将所有乘积求和,再对求和的结果取模,就得到了第一差分序列和第二差分序列的第一互相关值。
由于第一差分序列集合包括L个第一差分序列,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包括L个第二差分序列,L个第一差分序列和L个第二差分序列一一对应,相当于网络设备对于第一序列和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可以得到L个第一互相关值。例如L个第一互相关值属于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其中,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可以是实际存在的,即,网络设备会将L个第一互相关值放入一个集合中,该集合就是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或者,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也可能并不存在,网络设备对于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只是得到了L个第一互相关值,并未将L个第一互相关值放入一个集合中。
对于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网络设备就共可以得到U×L个第一互相关值。例如U×L个第一互相关值可以属于U个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
S34、网络设备根据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确定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K为小于U的整数。
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可以根据U×L个第一互相关值,从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选择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这里提供网络设备的一种选择方式。
例如,对于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或者说根据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得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对于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网络设备均可以进行类似的操作,从而得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U个互相关系数。
在得到U个互相关系数后,网络设备可以根据U个互相关系数从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选择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从U个互相关系数中选择取值较大的K个互相关系数,K个互相关系数就对应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也就是说,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U-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U-K个互相关系数。其中,U-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是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除了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之外的其他的候选频域根序列。或者,网络设备也可以不将U个互相关系数彼此之间进行比较,而是将U个互相关系数与第一门限进行比较,选择互相关系数大于第一门限的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第一门限例如由网络设备配置,或者由核心网设备配置,或者也可以通过协议规定等。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或者说根据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得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例如一种方式为,网络设备将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相加,得到的结果就作为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或者说,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之和。或者,另一种方式为,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该最大值就可以作为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或者说,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或者,又一种方式为,网络设备可以获得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的平均值,得到的平均值就作为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或者说,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的平均值。这里的平均值可以是算术平均值,也可以是加权平均值,如果是加权平均值,则L个第一互相关值所对应的权值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或者通过协议规定等。当然这里只是列举了几种可能性,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网络设备获得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的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选择的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是比较大的,而互相关系数与接收的第一序列有关,互相关系数越大,表明该候选频域根序列与接收的第一序列有关的可能性越大。因此网络设备可以筛选出与接收的第一序列的相关性较大的候选频域根序列,再从这些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确定与接收的第一序列对应的候选频域根序列,既可以尽量保证对第一序列的检测成功率,又可以减小检测的复杂度。
S35、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确定所述第一序列对应的候选频域根序列和时域循环移位值。
网络设备在确定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后,就可以进一步确定第一序列究竟对应于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
例如,网络设备可以确定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时域循环移位值,根据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每个时域循环移位值,都可以得到对应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则,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又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时域循环移位序列。网络设备可以获得所述的第一序列和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每个时域循环移位序列的互相关值,例如将这里的互相关值称为第二互相关值。在得到所述的第一序列和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每个时域循环移位序列的第二互相关值后,网络设备可以判定第二互相关值是否大于门限值,大于门限值的第二互相关值所对应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就是所述的第一序列所对应的序列。可选的,网络设备在判定第二互相关值是否大于门限值之前可以将第二互相关值进行噪声归一化,然后进行门限值判定。而大于门限值的互相关值对应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会对应一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以及对应一个时域循环移位值,这就相当于网络设备确定了第一序列对应的候选频域根序列和时域循环移位值。
在确定了第一序列对应的候选频域根序列和时域循环移位值之后,例如网络设备可以确定是否有终端设备发射了RACH信号以及发射的RACH信号是基于哪个序列生成的,还可以根据该时域循环移位值来确定终端设备的时延,从而根据时延为终端设备确定上行TA。网络设备可以将所确定的上行TA告知终端设备,从而终端设备就可以根据该上行TA调整上行信号的发射时间,例如传播时延越大的终端设备,上行TA可以越大,即上行信号的发射时间越早,这样就可以尽量保证所有终端设备的信号到达网络设备的时间基本相同。或者,网络设备还可以对该候选频域根序列和/或该时域循环移位值有其它的应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先根据接收的第一序列的差分结果以及候选频域根序列的差分结果,筛选出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只需根据第一序列与这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确定该第一序列究竟对应于哪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即可。例如候选频域根序列有U个,则相当于目前的计算量为需要计算U*Cs个互相关值,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量为只需计算L*U+K*Cs个互相关值,其中,Cs为时域循环移位值的采样个数(例如,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时域循环移位值的个数都相同,均为Cs),L为差分粒度的个数。如果K小于U,则本申请实施例所需的计算量大大小于目前在检测序列时所需的计算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极大地简化接收端的检测复杂度,提高接收端的检测效率。
对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有一种特例,即L=1的情况,下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二种序列检测方法,用于介绍这种情况。请参见图4,为该方法的流程图。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该方法应用于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
为了便于介绍,在下文中,以该方法由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执行为例。因为本实施例是以应用在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因此,下文中所述的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下文中所述的网络设备可以实现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网络设备的功能。
S41、网络设备接收来承载在多个子载波上的第一序列。
终端设备根据需求可以在所述的多个子载波上发送序列,因此第一序列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序列(图4只以一个终端设备为例,实际上第一序列可能是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也可能包括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序列),也有可能不包含任何终端设备发送的序列,即只包含噪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序列例如为RACH序列,RACH序列例如为ZC序列或Alltop序列等。或者,所述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序列也可以是其他的序列。
S42、网络设备对所述第一序列进行差分,得到第一差分序列。
例如,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可以表示为r(n),n=0,1,2,...,N。网络设备对该第一序列进行差分,可以得到一个序列,将该序列称为第一差分序列。
将第一序列进行差分,例如一种方式为,将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乘以第(n-1)个元素的共轭,得到一个新的序列,即第一差分序列。例如,第一差分序列可以满足如下的关系:
dl(n)=r(n)×r((n+1)mod N)* (公式5)
其中,n=0,1,2,...,N-1,或n=0,1,2,...,N-1-l。dl(n)表示第一差分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表示第一差分序列的第n个元素的共轭。r(n)表示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mod表示取模运算。r((n+1)mod N)*表示(r(n-1)mod N)的共轭。
例如,一种理解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一序列进行差分时,是以差分粒度是1为例。
S43、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差分序列,获得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一互相关值。
关于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例如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频域根序列例如均为ZC序列,或者均为Alltop序列,或者,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部分频域根序列为ZC序列,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除了所述部分的频域根序列外剩余的频域根序列为Alltop序列,等等内容,可参考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S33的相关介绍。
其中,对于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可以获得一个互相关值,为了避免与后续出现的其他的互相关值混淆,将这里的互相关值称为第一互相关值。u=1,2,...,U,U为正整数。
例如,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一互相关值为,第一差分序列与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的互相关值。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为,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经差分得到的序列。例如,一种理解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候选频域根序列进行差分时,也以差分粒度是1为例。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对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进行差分,就可以得到第二差分序列。
既然u=1,2,...,U,说明网络设备对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均可以进行差分。对于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都可以得到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可以包括第一小区的全部候选频域根序列,或者包括第一小区的部分候选频域根序列。第一小区为网络设备接收第一序列的小区。
例如,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可以满足如下的关系:
cu,l(n)=Su(n)×Su((n+1)mod N)* (公式6)
其中,n=0,1,2,...,N-1,或n=0,1,2,...,N-1-l。cu,l(n)表示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表示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的第n个元素的共轭。Su(n)表示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的第n个元素,u∈{1,2,...,U}。
那么,网络设备可以获得第一差分序列和第二差分序列的第一互相关值。其中,要计算两个复数序列的互相关值,一种计算方式为,将这两个复数序列进行逐元素的共轭相乘,对所有乘积求和,再对求和的结果取模,就得到了这两个复数序列的互相关值。例如,网络设备计算第一差分序列和第二差分序列的第一互相关值,具体可以将dl(n)与su(n)×su((n+l)mod N)*相乘,将所有乘积求和,再对求和的结果取模,就得到了第一差分序列和第二差分序列的第一互相关值。
网络设备对于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频域根序列,都可以得到一个第一互相关值,从而对于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网络设备共可以得到U个第一互相关值。
S44、网络设备根据U个第一互相关值,确定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K为小于或等于U的整数。
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可以根据U个第一互相关值,从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选择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这里提供网络设备的一种选择方式。
例如,对于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一互相关值,得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对于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网络设备均可以进行类似的操作,从而得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U个互相关系数。
在得到U个互相关系数后,网络设备可以根据U个互相关系数从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选择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从U个互相关系数中选择取值较大的K个互相关系数,K个互相关系数就对应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也就是说,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U-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U-K个互相关系数。其中,U-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是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除了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之外的其他的候选频域根序列。或者,网络设备也可以不将U个互相关系数彼此之间进行比较,而是将U个互相关系数与第一门限进行比较,选择互相关系数大于第一门限的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第一门限例如由网络设备配置,或者由核心网设备配置,或者也可以通过协议规定等。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一互相关值,得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例如一种方式为,网络设备将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一互相关值作为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或者说,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一互相关值。或者,另一种方式为,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a×P,其中P为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一互相关值,a为系数,a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或者通过协议规定等。或者,网络设备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确定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选择的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是比较大的,而互相关系数与接收的第一序列有关,互相关系数越大,表明该候选频域根序列与接收的第一序列有关的可能性越大。因此网络设备可以筛选出与接收的第一序列的相关性较大的候选频域根序列,再从这些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确定与接收的第一序列对应的候选频域根序列,既可以尽量保证对第一序列的检测成功率,又可以减小检测的复杂度。
S45、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确定所述第一序列对应的候选频域根序列和时域循环移位值。
网络设备在确定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后,就可以进一步确定第一序列究竟对应于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
关于S45的更多内容,可参考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对于S35的介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先根据接收的第一序列的差分结果以及候选频域根序列的差分结果,筛选出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只需根据第一序列与这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确定该第一序列究竟对应于哪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即可。例如候选频域根序列有U个,则相当于目前的计算量为需要计算U*Cs个互相关值,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量为只需计算U+K*Cs,其中,Cs为时域循环移位值的采样个数(例如,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时域循环移位值的个数都相同,均为Cs)。如果K小于U,则本申请实施例所需的计算量大大小于目前在检测序列时所需的计算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极大地简化接收端的检测复杂度,提高接收端的检测效率。
图3所示的实施例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都是从频域解决问题,下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三种序列检测方法,可以从时域解决问题。请参见图5,为该方法的流程图。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该方法应用于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
为了便于介绍,在下文中,以该方法由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执行为例。因为本实施例是以应用在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因此,下文中所述的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下文中所述的网络设备可以实现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网络设备的功能。
S51、网络设备接收承载在多个子载波上的第一序列。
终端设备根据需求可以在所述的多个子载波上发送序列,因此第一序列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序列(图5只以一个终端设备为例,实际上第一序列可能是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也可能包括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序列),也有可能不包含任何终端设备发送的序列,即只包含噪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序列例如为RACH序列,RACH序列例如为ZC序列或Alltop序列等。或者,所述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序列也可以是其他的序列。
S52、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序列从频域变换到时域,得到第二序列。
例如,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可以表示为r(n),n=0,1,2,...,N。网络设备可以将该第一序列变换到时域,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对该第一序列进行IFFT,以将该第一序列变换到时域,得到第二序列。
S53、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序列按照L种粒度进行差分,得到包含L个序列的第一差分序列集合,L为正整数。
例如,第二序列的第n个元素可以表示为t(n),n=0,1,2,...,N。网络设备对该第二序列按照L种粒度进行差分,可以得到L个序列,例如也可以将这L个序列称为L个第一差分序列。例如L个第一差分序列属于第一差分序列集合。其中,第一差分序列集合可以是实际存在的,即,网络设备会将L个第一差分序列放入一个集合中,该集合就是第一差分序列集合。或者,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也可能并不存在,网络设备只是得到了L个第一差分序列,并未将L个第一差分序列放入一个集合中。
将第二序列按照差分粒度l进行差分,例如一种方式为,将第二序列的第n个元素乘以第(n-l)个元素的共轭,得到一个新的序列,即L个第一差分序列中的一个第一差分序列。例如,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第一差分序列可以满足如下的关系:
fl(n)=t(n)×t((n+l)mod N)* (公式7)
其中,n=0,1,2,...,N-1,或n=0,1,2,...,N-1-l。fl(n)表示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第一差分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表示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的共轭。t(n)表示第二序列的第n个元素。l表示差分粒度,l∈{1,2,...,L}。mod表示取模运算。t((n+l)mod N)*表示(t(n+l)mod N)的共轭。
例如L=2,则l可以分别取1和2,则网络设备将第二序列按照差分粒度1进行差分,得到一个第一差分序列,该第一差分序列可以满足,fl(n)=t(n)×t((n+1)mod N)*;以及,网络设备将第二序列按照差分粒度2进行差分,可以得到另一个第一差分序列,该第一差分序列可以满足,fl(n)=t(n)×t((n+2)mod N)*
S54、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差分序列集合,获得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
例如,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时域序列都可以是Alltop序列。例如,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可以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n=0,1,2,...,N-1,N表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的长度,xu(n)表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的第n个元素,α为非零复数,为实数,j表示复数中的虚数符号,mod表示取模运算,u1为所述基本时域序列的指标,u1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者等于P-1的正整数,m为所述基本时域序列的时域循环移位值,m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等于P-1的自然数,P为质数。
例如,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都可以满足公式8所示的关系,或者,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部分基本时域序列可以满足公式8所示的关系,而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除了所述的部分基本时域序列外剩余的基本时域序列可以不满足公式8所示的关系,例如可以满足其他关系。
其中,对于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可以获得包含L个互相关值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为了避免与后续出现的其他的互相关值混淆,这里将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包括的互相关值称为第一互相关值。例如,对于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可以获得包含L个第一互相关值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u=1,2,...,U,U为正整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实际上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基本序列所对应的全部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或部分时域循环移位序列,因此才称为“基本时域序列”。例如,第一小区共有候选的一个或多个基本序列,这一个或多个基本序列中的每个基本序列又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时域循环移位值,其中的每个时域循环移位值可以对应一个时域循环移位序列,因此,一个或多个基本序列中的每个基本序列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时域循环移位序列。S54中的U个基本时域序列,就是指基本序列所对应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这U个基本时域序列,可以是指第一小区对应的全部基本序列所对应的全部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或者,这U个基本时域序列,可以是指第一小区对应的部分基本序列所对应的全部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或者,这U个基本时域序列,可以是指第一小区对应的全部基本序列所对应的部分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第一小区为在S51中网络设备接收第一序列的小区。
例如,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的第l个第一互相关值为,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第一差分序列与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互相关值,l=1,2,...,L。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为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经所述的L种粒度进行差分得到的序列集合,且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第一差分序列与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对应的差分粒度相同,u=1,2,...,U,U为正整数。
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对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按照L种差分粒度进行差分,得到第二差分序列集合,第二差分序列集合包括L个序列,例如也可以将这L个序列称为L个第二差分序列。例如L个第二差分序列属于第二差分序列集合。其中,第二差分序列集合可以是实际存在的,即,网络设备会将L个第二差分序列放入一个集合中,该集合就是第二差分序列集合。或者,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也可能并不存在,网络设备只是得到了L个第二差分序列,并未将L个第二差分序列放入一个集合中。
既然u=1,2,...,U整数,说明网络设备可以对U个基本时域序列均可以按照L种差分粒度进行了差分,对于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都可以得到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
例如,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第二差分序列可以满足如下的关系:
gu,l(n)=xu(n)×xu((n+l)mod N)* (公式9)
其中,n=0,1,2,...,N。gu,l(n)表示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第二差分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表示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第二差分序列的第n个元素的共轭。xu(n)表示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的第n个元素,u∈{1,2,...,U}。l表示差分粒度,l∈{1,2,...,L}。mod表示取模运算。例如L=1,则l=1,则公式9为gu,l(n)=xu(n)×xu((n+1)mod N)*
例如L=2,则l可以分别取1和2,则网络设备将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按照差分粒度1进行差分,得到一个第二差分序列,该第二差分序列可以满足,gu,l(n)=xu(n)×xu((n+1)mod N)*;以及,网络设备将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按照差分粒度2进行差分,得到一个第二差分序列,该第二差分序列可以满足,gu,l(n)=xu(n)×xu((n+2)mod N)*
网络设备在对第二序列进行差分和对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进行差分时,采用的都是相同的L种差分粒度,因此从差分粒度的角度来看,第二序列的差分结果(即,得到的L个第一差分序列)和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的差分结果(即,得到的L个第二差分序列)可以是一一对应的,或者说,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L个第一差分序列和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L个第二差分序列可以是一一对应的。这里的对应,是指差分粒度相同。例如,L个第一差分序列中,有一个第一差分序列的差分粒度是1,L个第二差分序列中,有一个第二差分序列的差分粒度也是1,则该第一差分序列和该第二差分序列就是对应的。又例如,L个第一差分序列中,有一个第一差分序列的差分粒度是2,L个第二差分序列中,有一个第二差分序列的差分粒度也是2,则该第一差分序列和该第二差分序列就是对应的。
如果L=1,则计算方式较为简单,第一差分序列集合只需包括一个第一序列,第二差分序列集合只需包括一个第二序列,能够减小计算量。但是,如果网络设备同时接收了来自两个终端设备的序列,第一序列是由这两个序列以及噪声叠加得到,且这两个序列是对同一个基本时域序列采用不同的频域循环移位值得到的,则这两个序列的频域循环移位值之差可能是最大频域循环移位值的一半。如果L=1,则对第一序列进行差分,差分后的结果可能两个序列会相互抵消,这导致网络设备无法通过差分序列互相关值判断这两个序列是否发送,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对这两个序列都无法检测到。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L还可以大于1,由于在对第一序列进行差分时会采用多种差分粒度,即使在一种差分粒度下不同的序列的差分结果相互抵消,而在其他的差分结果下依然会得到正常的差分后的序列,那么即使网络设备同时接收的第一序列包含来自两个或更多个终端设备的序列,也能正常得到检测结果,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对第一序列的检测更为准确。
那么,网络设备可以获得第一差分序列集合和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相互对应的第一差分序列和第二差分序列的第一互相关值。其中,要计算两个复数序列的互相关值,一种计算方式为,将这两个复数序列进行逐元素的共轭相乘,对所有乘积求和,再对求和的结果取模,就得到了这两个复数序列的互相关值。例如,网络设备计算相互对应的第一差分序列和第二差分序列的第一互相关值,具体可以将fl(n)与xu(n)×xu((n+l)mod N)*相乘,将所有乘积求和,再对求和的结果取模,就得到了第一差分序列和第二差分序列的第一互相关值。
由于第一差分序列集合包括L个第一差分序列,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包括L个第二差分序列,L个第一差分序列和L个第二差分序列一一对应,相当于网络设备对于第二序列和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可以得到L个第一互相关值。例如L个第一互相关值属于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其中,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可以是实际存在的,即,网络设备会将L个第一互相关值放入一个集合中,该集合就是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或者,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也可能并不存在,网络设备对于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只是得到了L个第一互相关值,并未将L个第一互相关值放入一个集合中。
对于U个基本时域序列,网络设备就共可以得到U×L个第一互相关值。例如U×L个第一互相关值可以属于U个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
S55、网络设备根据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确定K个基本时域序列。K为小于U的整数。可选的,K可以大于0。
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可以根据U×L个第一互相关值,从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选择K个基本时域序列。这里提供网络设备的一种选择方式。
例如,对于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或者说根据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得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对于U个基本时域序列,网络设备均可以进行类似的操作,从而得到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U个互相关系数。
在得到U个互相关系数后,网络设备可以根据U个互相关系数从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选择K个基本时域序列。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从U个互相关系数中选择取值较大的K个互相关系数,K个互相关系数就对应K个基本时域序列,也就是说,K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U-K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U-K个互相关系数。其中,U-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是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除了K个基本时域序列之外的其他的基本时域序列。或者,网络设备也可以不将U个互相关系数彼此之间进行比较,而是将U个互相关系数与第一门限进行比较,选择互相关系数大于第一门限的K个基本时域序列。第一门限例如由网络设备配置,或者由核心网设备配置,或者也可以通过协议规定等。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或者说根据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得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例如一种方式为,网络设备将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相加,得到的结果就作为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或者说,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之和。或者,另一种方式为,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该最大值就可以作为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或者说,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或者,又一种方式为,网络设备可以获得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的平均值,得到的平均值就作为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或者说,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的平均值。这里的平均值可以是算术平均值,也可以是加权平均值,如果是加权平均值,则L个第一互相关值所对应的权值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或者通过协议规定等。当然这里只是列举了几种可能性,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网络设备获得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的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选择的K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是比较大的,而互相关系数与接收的第一序列有关,互相关系数越大,表明与接收的第一序列有关的可能性越大。因此网络设备可以筛选出与接收的第一序列的相关性较大的基本时域序列,再从这些基本时域序列中确定与接收的第一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既可以尽量保证对第一序列的检测成功率,又可以减小检测的复杂度。
S56、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序列和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确定所述第二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和频域循环移位值。
网络设备在确定K个基本时域序列后,就可以进一步确定第二序列究竟对应于K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
例如,网络设备可以确定K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频域循环移位值,根据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每个频域循环移位值,都可以得到对应的频域循环移位序列,则,K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又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频域循环移位序列。网络设备可以获得所述的第二序列和K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每个频域循环移位序列的互相关值,例如将这里的互相关值称为第二互相关值。在得到所述的第二序列和K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每个频域循环移位序列的第二互相关值后,网络设备可以判定第二互相关值是否大于门限值,大于门限值的互相关值所对应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就是所述的第一序列所对应的序列。可选的,网络设备在判定第二互相关值是否大于门限值之前可以将第二互相关值进行噪声归一化,然后进行门限值判定。而大于门限值的第二互相关值对应的频域循环移位序列会对应一个基本时域序列,以及对应一个频域循环移位值,这就相当于网络设备确定了第二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和频域循环移位值。而第二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和频域循环移位值,也就是所述的第一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和频域循环移位值。
在确定了第二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和频域循环移位值之后,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基本时域序列和/或该频域循环移位值来确定是否有终端设备发射了RACH信号以及发射的RACH信号是基于哪个序列生成的,还可以确定终端设备的时延,从而根据时延为终端设备确定上行TA。网络设备可以将所确定的上行TA告知终端设备,从而终端设备就可以根据该上行TA调整上行信号的发射时间,例如传播时延越大的终端设备,上行TA可以越大,即上行信号的发射时间越早,这样就可以尽量保证所有终端设备的信号到达网络设备的时间基本相同。或者,网络设备还可以对该基本时域序列和/或该频域循环移位值有其它的应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先根据接收的第一序列对应的第二序列的差分结果以及候选的基本时域序列的差分结果,筛选出K个基本时域序列,只需根据第二序列与这K个基本时域序列确定该第二序列究竟对应于哪个基本时域序列即可。例如候选的基本时域序列有U个,则相当于目前的计算量为需要计算U*Cs个互相关值,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量为只需计算L*Cs+K*U个互相关值,其中,Cs为频域循环移位值的采样个数(例如,U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基本序列中的每个基本序列对应的频域循环移位值的个数都相同,均为Cs),L为差分粒度的个数。如果K小于U,则本申请实施例所需的计算量大大小于目前在检测序列时所需的计算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极大地简化接收端的检测复杂度,提高接收端的检测效率。
对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有一种特例,即L=1的情况,下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四种序列检测方法,用于介绍这种情况。请参见图6,为该方法的流程图。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该方法应用于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
为了便于介绍,在下文中,以该方法由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执行为例。因为本实施例是以应用在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因此,下文中所述的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下文中所述的网络设备可以实现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网络设备的功能。
S61、网络设备接收承载在多个子载波上的第一序列。
终端设备根据需求可以在所述的多个子载波上发送序列,因此第一序列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序列(图6只以一个终端设备为例,实际上第一序列可能是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也可能包括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序列),也有可能不包含任何终端设备发送的序列,即只包含噪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序列例如为RACH序列,RACH序列例如为ZC序列或Alltop序列等。或者,所述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序列也可以是其他的序列。
S62、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序列从频域变换到时域,得到第二序列。
例如,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可以表示为r(n),n=0,1,2,...,N-1,或n=0,1,2,...,N-1-l。网络设备可以将该第一序列变换到时域,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对该第一序列进行IFFT,以将该第一序列变换到时域,得到第二序列。
S63、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序列进行差分,得到第一差分序列。
例如,第二序列的第n个元素可以表示为t(n),n=0,1,2,...,N-1,或n=0,1,2,...,N-1-l。网络设备对该第二序列进行差分,可以得到一个序列,将该序列称为第一差分序列。
将第二序列进行差分,例如一种方式为,将第二序列的第n个元素乘以第(n-1)个元素的共轭,得到一个新的序列,即第一差分序列。例如,第一差分序列可以满足如下的关系:
fl(n)=t(n)×t((n+1)mod N)* (公式10)
其中,n=0,1,2,...,N,或n=0,1,2,...,N-1-l。fl(n)表示第一差分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表示第一差分序列的第n个元素的共轭。t(n)表示第二序列的第n个元素。mod表示取模运算。t((n+1)mod N)*表示(t(n+1)mod N)的共轭。
例如,一种理解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二序列进行差分时,是以差分粒度是1为例。
S64、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差分序列,获得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一互相关值。
关于U个基本时域序列,例如U个基本时域序列均可以是Alltop序列等内容,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54的相关介绍。
其中,对于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可以获得一个互相关值。为了避免与后续出现的其他的互相关值混淆,将这里的互相关值称为第一互相关值。u=1,2,...,U,U为正整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实际上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基本序列所对应的全部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或部分时域循环移位序列,因此才称为“基本时域序列”。例如,第一小区共有候选的一个或多个基本序列,这一个或多个基本序列中的每个基本序列又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时域循环移位值,其中的每个时域循环移位值可以对应一个时域循环移位序列,因此,一个或多个基本序列中的每个基本序列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时域循环移位序列。S64中的U个基本时域序列,就是指基本序列所对应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这U个基本时域序列,可以是指第一小区对应的全部基本序列所对应的全部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或者,这U个基本时域序列,可以是指第一小区对应的部分基本序列所对应的全部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或者,这U个基本时域序列,可以是指第一小区对应的全部基本序列所对应的部分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第一小区为在S61中网络设备接收第一序列的小区。
例如,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一互相关值为,第一差分序列与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的互相关值。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为,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经差分得到的序列。例如,一种理解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基本时域序列进行差分时,也以差分粒度是1为例。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对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进行差分,就可以得到第二差分序列。
既然u=1,2,...,U,说明网络设备对U个基本时域序列均可以进行差分。对于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都可以得到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
例如,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可以满足如下的关系:
gu,l(n)=xu(n)×xu((n+1)mod N)* (公式11)
其中,n=0,1,2,...,N,或n=0,1,2,...,N-1-l。gu,l(n)表示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表示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的第n个元素的共轭。xu(n)表示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的第n个元素,u∈{1,2,...,U}。mod表示取模运算。
那么,网络设备可以获得第一差分序列和第二差分序列的第一互相关值。其中,要计算两个复数序列的互相关值,一种计算方式为,将这两个复数序列进行逐元素的共轭相乘,对所有乘积求和,再对求和的结果取模,就得到了这两个复数序列的互相关值。例如,网络设备计算相互对应的第一差分序列和第二差分序列的第一互相关值,具体可以将fl(n)与xu(n)×xu((n+1)mod N)*相乘,将所有乘积求和,再对求和的结果取模,就得到了第一差分序列和第二差分序列的第一互相关值。
网络设备对于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都可以得到一个第一互相关值,从而对于U个基本时域序列,网络设备共可以得到U个第一互相关值。
S65、网络设备根据U个第一互相关值,确定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K个基本时域序列。K为小于U的整数。可选的,K可以大于或等于0。
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可以根据U个第一互相关值,从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选择K个基本时域序列。这里提供网络设备的一种选择方式。
例如,对于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一互相关值,得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对于U个基本时域序列,网络设备均可以进行类似的操作,从而得到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U个互相关系数。
在得到U个互相关系数后,网络设备可以根据U个互相关系数从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选择K个基本时域序列。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从U个互相关系数中选择取值较大的K个互相关系数,K个互相关系数就对应K个基本时域序列,也就是说,K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U-K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U-K个互相关系数。其中,U-K个基本时域序列是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除了K个基本时域序列之外的其他的基本时域序列。或者,网络设备也可以不将U个互相关系数彼此之间进行比较,而是将U个互相关系数与第一门限进行比较,选择互相关系数大于第一门限的K个基本时域序列。第一门限例如由网络设备配置,或者由核心网设备配置,或者也可以通过协议规定等。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一互相关值,得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例如一种方式为,网络设备将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一互相关值作为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或者说,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一互相关值。或者,另一种方式为,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a×P,其中P为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一互相关值,a为系数,a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或者通过协议规定等。或者,网络设备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确定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选择的K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是比较大的,而互相关系数与接收的第一序列有关,互相关系数越大,表明与接收的第一序列有关的可能性越大。因此网络设备可以筛选出与接收的第一序列的相关性较大的基本时域序列,再从这些基本时域序列中确定与接收的第一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或者说,确定与第二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既可以尽量保证对第一序列的检测成功率,又可以减小检测的复杂度。
S66、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序列和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确定所述第二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和频域循环移位值。
网络设备在确定K个基本时域序列后,就可以进一步确定第二序列究竟对应于K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
关于S66的更多内容,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对于S56的介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先根据接收的第一序列对应的第二序列的差分结果以及候选的基本时域序列的差分结果,筛选出K个基本时域序列,只需根据第二序列与这K个基本时域序列确定该第二序列究竟对应于哪个基本时域序列即可。例如候选的基本时域序列有U个,则相当于目前的计算量为需要计算U*Cs个互相关值,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量为只需计算Cs+K*U,其中,Cs为时域循环移位值的采样个数(例如,U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基本序列中的每个基本序列对应的时域循环移位值的个数都相同,均为Cs)。如果K小于U,则本申请实施例所需的计算量大大小于目前在检测序列时所需的计算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极大地简化接收端的检测复杂度,提高接收端的检测效率。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任一个实施例的介绍过程中,均是以上行过程为例,也就是说,是由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序列,由网络设备检测该第一序列。而在另外的场景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也可以应用于下行过程,由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序列,由终端设备检测第一序列,终端设备的检测方式也可以类似于如上所介绍的网络设备的检测方式。或者,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也可以应用于侧行过程,由终端设备1发送第一序列,由终端设备2检测第一序列,终端设备2的检测方式也可以类似于如上所介绍的网络设备的检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来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因此,上文中的内容均可以用于后续实施例中,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700的示意性框图。示例性地,通信装置700例如为网络设备700。
网络设备700包括处理模块710和收发模块720。示例性地,网络设备70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具有上述网络设备功能的组合器件、部件等。当网络设备700是网络设备时,收发模块720可以是收发器,收发器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等,处理模块710可以是处理器,处理器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当网络设备700是具有上述网络设备功能的部件时,收发模块720可以是射频单元,处理模块710可以是处理器。当网络设备700是芯片系统时,收发模块720可以是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处理模块710可以是芯片系统的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
例如,处理模块710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全部操作,例如S32~S35,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收发模块720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例如S31,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又例如,处理模块710可以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全部操作,例如S42~S45,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收发模块720可以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例如S41,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另外,收发模块720可以是一个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既能完成发送操作也能完成接收操作,例如收发模块720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或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和接收操作,例如,在执行发送操作时,可以认为收发模块720是发送模块,而在执行接收操作时,可以认为收发模块720是接收模块;或者,收发模块720也可以包括两个功能模块,收发模块720可以视为这两个功能模块的统称,这两个功能模块分别为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用于完成发送操作,例如发送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或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接收模块用于完成接收操作,例如接收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或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接收操作。
其中,收发模块720,用于接收承载在多个子载波上的第一序列;
处理模块710,用于对所述第一序列按照L种粒度进行差分,得到包含L个序列的第一差分序列集合,L为正整数;
处理模块71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获得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其中,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所述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第l个第一互相关值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与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一互相关值,l=1,2,...,L,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经所述L种粒度进行差分得到的序列集合,且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与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对应的差分粒度相同,u=1,2,...,U,U为正整数;
处理模块710,还用于根据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确定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K为小于U的整数;
处理模块71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确定所述第一序列对应的候选频域根序列和时域循环移位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u个候选根序列为ZC序列、ZC序列的截断序列、或ZC序列的循环扩充序列,或,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n=0,1,2,...,N-1,N为所述第u个频域根序列的长度,Su(n)表示所述第u个频域根序列的第n个元素,α为非零复数,为实数,β为实数,j表示复数中的虚数符号,mod表示取模运算,u1和u2为所述第u个频域根序列的根指标,u1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者等于P-1的正整数,u2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者等于P-1的自然数,P为质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dl(n)=r(n)×r((n+l)mod N)*
其中,n=0,1,2,...,N-1,或n=0,1,2,...,N-1-l,dl(n)表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表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的共轭,r(n)表示所述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l表示差分粒度,l∈{1,2,...,L},mod表示取模运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cu,l(n)=Su(n)×Su((n+l)mod N)*
其中,n=0,1,2,...,N-1,或n=0,1,2,...,N-1-l,cu,l(n)表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表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的共轭,Su(n)表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的第n个元素,u∈{1,2,...,U},l表示差分粒度,l∈{1,2,...,L},mod表示取模运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模块710用于通过如下方式,根据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确定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
根据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得到所述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
根据U个互相关系数,确定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之和;或,
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第一互相关值的平均值;或,
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第一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U-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U-K个互相关系数;或,
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第一门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模块710用于通过如下方式根据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确定所述第一序列对应的候选频域根序列和时域循环移位值:
获得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的第二互相关值;
根据第二互相关值,确定所述第一序列对应的候选频域根序列和时域循环移位值。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800的示意性框图。示例性地,通信装置800例如为网络设备800。
网络设备800包括处理模块810和收发模块820。示例性地,网络设备80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具有上述网络设备功能的组合器件、部件等。当网络设备800是网络设备时,收发模块820可以是收发器,收发器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等,处理模块810可以是处理器,处理器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当网络设备800是具有上述网络设备功能的部件时,收发模块820可以是射频单元,处理模块810可以是处理器。当网络设备800是芯片系统时,收发模块820可以是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处理模块810可以是芯片系统的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
例如,处理模块810可以用于执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全部操作,例如S52~S56,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收发模块820可以用于执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例如S51,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又例如,处理模块810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全部操作,例如S62~S66,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收发模块820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例如S61,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另外,收发模块820可以是一个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既能完成发送操作也能完成接收操作,例如收发模块820可以用于执行图5所示的实施例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和接收操作,例如,在执行发送操作时,可以认为收发模块820是发送模块,而在执行接收操作时,可以认为收发模块820是接收模块;或者,收发模块820也可以包括两个功能模块,收发模块820可以视为这两个功能模块的统称,这两个功能模块分别为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用于完成发送操作,例如发送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图5所示的实施例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接收模块用于完成接收操作,例如接收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图5所示的实施例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接收操作。
其中,收发模块820,用于接收承载在多个子载波上的第一序列;
处理模块810,用于将所述第一序列从频域变换到时域,得到第二序列;
处理模块810,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序列按照L种粒度进行差分,得到包含L个序列的第一差分序列集合,L为正整数;
处理模块81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获得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其中,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所述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第l个第一互相关值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与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一互相关值,l=1,2,...,L,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经所述L种粒度进行差分得到的序列集合,且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与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对应的差分粒度相同,u=1,2,...,U,U为正整数;
处理模块810,还用于根据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确定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K个基本时域序列,K为小于U的整数;
处理模块81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序列和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确定所述第二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和频域循环移位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n=0,1,2,...,N-1,N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的长度,xu(n)表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的第n个元素,α为非零复数,为实数,j表示复数中的虚数符号,mod表示取模运算,u1为所述基本时域序列的指标,u1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者等于P-1的正整数,m为所述基本时域序列的时域循环移位值,m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等于P-1的自然数,P为质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fl(n)=t(n)×t((n+l)mod N)*
其中,n=0,1,2,...,N-1,或n=0,1,2,...,N-1-l,fl(n)表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表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的共轭,t(n)表示所述第二序列的第n个元素,l表示差分粒度,l∈{1,2,...,L},mod表示取模运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gu,l(n)=xu(n)×xu((n+l)mod N)*
其中,n=0,1,2,...,N-1,或n=0,1,2,...,N-1-l,gu,l(n)表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表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的共轭,xu(n)表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的第n个元素,u∈{1,2,...,U},l表示差分粒度,l∈{1,2,...,L},mod表示取模运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模块810用于通过如下方式,根据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确定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K个基本时域序列:
根据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得到所述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
根据U个互相关系数,确定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之和;或,
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的L个互相关值的平均值;或,
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的L个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U-K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U-K个互相关系数;或,
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第一门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模块810用于通过如下方式根据所述第二序列和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确定所述第二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和频域循环移位值:
获得所述第二序列和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循环移位序列的第二互相关值;
根据第二互相关值,确定所述第二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和频域循环移位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装置为网络设备时,该装置可以如图9所示。装置900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如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910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也可称为数字单元,digital unit,DU)920。所述RRU 910可以称为收发模块。该收发模块可以与图7中的收发模块720对应,或者,该收发模块可以与图8中的收发模块820对应。可选地,该收发模块还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911和射频单元912。所述RRU 910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例如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BBU 910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所述RRU 910与BBU 920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
所述BBU 920为基站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模块,可以与图7中的处理模块710对应,或者可以与图8中的处理模块810对应,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例如所述BBU(处理模块)可以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例如,生成上述指示信息等。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BBU 920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络),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络,5G网络或其他网络)。所述BBU 920还包括存储器921和处理器922。所述存储器921用以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所述处理器922用于控制基站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所述存储器921和处理器9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一通信系统。第一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上述的图3所示的实施例或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例如为图7中的网络设备700或图9中的装置90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二通信系统。第一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上述的图5所示的实施例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例如为图8中的网络设备800或图9中的装置900。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图3所示的实施例或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网络设备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图5所示的实施例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网络设备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图3所示的实施例或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网络设备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图5所示的实施例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网络设备相关的流程。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处理器可以是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需要说明的是,当处理器为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时,存储器(存储模块)集成在处理器中。
应注意,本文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6)

1.一种序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承载在多个子载波上的第一序列;
对所述第一序列按照L种粒度进行差分,得到包含L个序列的第一差分序列集合,L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获得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其中,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所述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第l个第一互相关值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与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一互相关值,l=1,2,…,L,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经所述L种粒度进行差分得到的序列集合,且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与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对应的差分粒度相同,u=1,2,…,U,U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确定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K为小于U的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确定所述第一序列对应的候选频域根序列和时域循环移位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为ZC序列、ZC序列的截断序列、或ZC序列的循环扩充序列,或,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n=0,1,2,…,N-1,N为所述第u个频域根序列的长度,Su(n)表示所述第u个频域根序列的第n个元素,α为非零复数,为实数,β为实数,j表示复数中的虚数符号,mod表示取模运算,u1和u2为所述第u个频域根序列的根指标,u1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者等于P-1的正整数,u2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者等于P-1的自然数,P为质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dl(n)=r(n)×r((n+l)mod N)*
其中,n=0,1,2,…,N-1,或n=0,1,2,…,N-1-l,dl(n)表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第n个元素的共轭,r(n)表示所述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l表示差分粒度,l∈{1,2,…,L},mod表示取模运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cu,l(n)=Su(n)×Su((n+l)mod N)*
其中,n=0,1,2,…,N-1,或n=0,1,2,…,N-1-l,cu,l(n)表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第n个元素的共轭,Su(n)表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的第n个元素,u∈{1,2,…,U},l表示差分粒度,l∈{1,2,…,L},mod表示取模运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确定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得到所述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
根据U个互相关系数,确定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之和;或,
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第一互相关值的平均值;或,
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第一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U-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U-K个互相关系数;或,
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第一门限。
8.根据权利要求1、2、6或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确定所述第一序列对应的候选频域根序列和时域循环移位值,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的第二互相关值;
根据第二互相关值,确定所述第一序列对应的候选频域根序列和时域循环移位值。
9.一种序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承载在多个子载波上的第一序列;
将所述第一序列从频域变换到时域,得到第二序列;
将所述第二序列按照L种粒度进行差分,得到包含L个序列的第一差分序列集合,L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获得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其中,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所述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第l个第一互相关值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与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一互相关值,l=1,2,…,L,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经所述L种粒度进行差分得到的序列集合,且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与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对应的差分粒度相同,u=1,2,…,U,U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确定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K个基本时域序列,K为小于U的整数;
根据所述第二序列和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确定所述第二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和频域循环移位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n=0,1,2,…,N-1,N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的长度,xu(n)表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的第n个元素,α为非零复数,为实数,j表示复数中的虚数符号,mod表示取模运算,u1为所述基本时域序列的指标,u1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者等于P-1的正整数,m为所述基本时域序列的时域循环移位值,m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等于P-1的自然数,P为质数。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fl(n)=t(n)×t((n+l)mod N)*
其中,n=0,1,2,…,N-1,或n=0,1,2,…,N-1-l,fl(n)表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第n个元素的共轭,t(n)表示所述第二序列的第n个元素,l表示差分粒度,l∈{1,2,…,L},mod表示取模运算。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gu,l(n)=xu(n)×xu((n+l)mod N)*
其中,n=0,1,2,…,N-1,或n=0,1,2,…,N-1-l,gu,l(n)表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第n个元素的共轭,xu(n)表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的第n个元素,u∈{1,2,…,U},l表示差分粒度,l∈{1,2,…,L},mod表示取模运算。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确定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K个基本时域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得到所述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
根据U个互相关系数,确定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之和;或,
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的L个互相关值的平均值;或,
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的L个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U-K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U-K个互相关系数;或,
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第一门限。
16.根据权利要求9、10、14或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序列和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确定所述第二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和频域循环移位值,包括:
获得所述第二序列和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循环移位序列的第二互相关值;
根据第二互相关值,确定所述第二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和频域循环移位值。
17.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承载在多个子载波上的第一序列;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序列按照L种粒度进行差分,得到包含L个序列的第一差分序列集合,L为正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获得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其中,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所述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第l个第一互相关值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与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一互相关值,l=1,2,…,L,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经所述L种粒度进行差分得到的序列集合,且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与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对应的差分粒度相同,u=1,2,…,U,U为正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确定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K为小于U的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确定所述第一序列对应的候选频域根序列和时域循环移位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为ZC序列、ZC序列的截断序列、或ZC序列的循环扩充序列,或,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n=0,1,2,…,N-1,N为所述第u个频域根序列的长度,Su(n)表示所述第u个频域根序列的第n个元素,α为非零复数,为实数,β为实数,j表示复数中的虚数符号,mod表示取模运算,u1和u2为所述第u个频域根序列的根指标,u1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者等于P-1的正整数,u2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者等于P-1的自然数,P为质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dl(n)=r(n)×r((n+l)mod N)*
其中,n=0,1,2,…,N-1,或n=0,1,2,…,N-1-l,dl(n)表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第n个元素的共轭,r(n)表示所述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l表示差分粒度,l∈{1,2,…,L},mod表示取模运算。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cu,l(n)=Su(n)×Su((n+l)mod N)*
其中,n=0,1,2,…,N-1,或n=0,1,2,…,N-1-l,cu,l(n)表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第n个元素的共轭,Su(n)表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的第n个元素,u∈{1,2,…,U},l表示差分粒度,l∈{1,2,…,L},mod表示取模运算。
21.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如下方式根据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确定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
根据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得到所述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
根据U个互相关系数,确定所述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之和;或,
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第一互相关值的平均值;或,
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第一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U-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U-K个互相关系数;或,
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第一门限。
24.根据权利要求17、18、22或23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如下方式根据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确定所述第一序列对应的候选频域根序列和时域循环移位值:
获得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K个候选频域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频域根序列所对应的时域循环移位序列的第二互相关值;
根据第二互相关值,确定所述第一序列对应的候选频域根序列和时域循环移位值。
25.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承载在多个子载波上的第一序列;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序列从频域变换到时域,得到第二序列;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序列按照L种粒度进行差分,得到包含L个序列的第一差分序列集合,L为正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获得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其中,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所述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第l个第一互相关值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与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一互相关值,l=1,2,…,L,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经所述L种粒度进行差分得到的序列集合,且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与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对应的差分粒度相同,u=1,2,…,U,U为正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确定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K个基本时域序列,K为小于U的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序列和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确定所述第二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和频域循环移位值。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n=0,1,2,…,N-1,N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的长度,xu(n)表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的第n个元素,α为非零复数, 为实数,j表示复数中的虚数符号,mod表示取模运算,u1为所述基本时域序列的指标,u1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者等于P-1的正整数,m为所述基本时域序列的时域循环移位值,m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等于P-1的自然数,P为质数。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fl(n)=t(n)×t((n+l)mod N)*
其中,n=0,1,2,…,N-1,或n=0,1,2,…,N-1-l,fl(n)表示所述第一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t(n)表示所述第二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第n个元素的共轭,l表示差分粒度,l∈{1,2,…,L},mod表示取模运算。
28.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满足如下关系:
gu,l(n)=xu(n)×xu((n-l)mod N)*
其中,n=0,1,2,…,N-1,或n=0,1,2,…,N-1-l,gu,l(n)表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第二差分序列集合中的第l个序列的第n个元素,或第n个元素的共轭,xu(n)表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的第n个元素,u∈{1,2,…,U},l表示差分粒度,l∈{1,2,…,L},mod表示取模运算。
29.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如下方式根据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确定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K个基本时域序列:
根据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得到所述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
根据U个互相关系数,确定所述U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的L个第一互相关值之和;或,
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的L个互相关值的平均值;或,
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为所述第u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差分序列互相关值集合中的L个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U-K个基本时域序列所对应的U-K个互相关系数;或,
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K个互相关系数,大于第一门限。
32.根据权利要求25、26、30或31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如下方式根据所述第二序列和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确定所述第二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和频域循环移位值:
获得所述第二序列和所述K个基本时域序列中的每个基本时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循环移位序列的第二互相关值;
根据第二互相关值,确定所述第二序列对应的基本时域序列和频域循环移位值。
33.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或包括如权利要求25~3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
3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9~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35.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包括:
通信接口,用于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
处理器,用于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系统的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9~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3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9~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80102264.9A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序列检测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47317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123104 WO2021109040A1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序列检测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1701A CN114731701A (zh) 2022-07-08
CN114731701B true CN114731701B (zh) 2023-11-28

Family

ID=76221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102264.9A Active CN114731701B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序列检测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12503A1 (zh)
EP (1) EP4057761A4 (zh)
CN (1) CN114731701B (zh)
WO (1) WO20211090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2786A (zh) * 2019-10-31 2021-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US11889450B2 (en) * 2020-05-06 2024-0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mpensating timing advance for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5999A (zh) * 2008-06-27 2008-10-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前导的检测方法
CN101977170A (zh) * 2010-10-15 2011-02-16 北京星河亮点通信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Td-lte系统中的随机接入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3079227A (zh) * 2013-02-05 2013-05-01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lte系统的随机接入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4918336A (zh) * 2014-03-12 2015-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环境下随机接入信号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150468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8666B (zh) * 2005-08-22 2011-06-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以及移动台装置
KR101196897B1 (ko) * 2006-01-20 2012-11-01 에릭슨 엘지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 내에서 랜덤 액세스 채널에 주파수 대역을 할당하는 방법 및 장치와, 그의 랜덤 액세스 채널 상에서의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8144819B2 (en) * 2007-04-30 2012-03-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nchronization for chirp sequences
CN101355383B (zh) * 2008-09-10 2012-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信道的信号检测方法
EP4280485A3 (en) * 2013-01-18 2024-03-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8130311A1 (en) * 2017-01-16 2018-07-19 Mistbase Ab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a narrowband 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CN109039978B (zh) * 2017-08-11 2020-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序列的信号处理方法、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8833070B (zh) * 2017-09-08 2020-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序列的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675444A1 (en) * 2018-12-28 2020-07-01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mmunications in device-to-device networks
EP3949181B1 (en) * 2019-04-01 2023-11-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cting 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pss) in a wireles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5999A (zh) * 2008-06-27 2008-10-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前导的检测方法
CN101977170A (zh) * 2010-10-15 2011-02-16 北京星河亮点通信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Td-lte系统中的随机接入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3079227A (zh) * 2013-02-05 2013-05-01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lte系统的随机接入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4918336A (zh) * 2014-03-12 2015-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环境下随机接入信号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150468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57761A1 (en) 2022-09-14
CN114731701A (zh) 2022-07-08
EP4057761A4 (en) 2022-11-16
US20220312503A1 (en) 2022-09-29
WO2021109040A1 (zh) 2021-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00233A1 (zh) 传输导频序列的方法和装置
TWI746573B (zh) 傳輸訊號的方法、網路設備和終端設備
CN108289016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220312503A1 (en) Sequence de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21097597A1 (zh) 信号传输的方法和装置、反射器以及接收器
CN109428695A (zh) 一种测量间隙确定方法、用户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0830212B (zh) 一种参考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JP2022121622A (ja) シーケンス生成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8171507A1 (zh) 一种收发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序列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82294B (zh)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TWI710235B (zh) 傳輸數據的方法、信道估計的方法和裝置
US2022017395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22166320A (ja) Pucch伝送方法、端末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側機器
CN111092835B (zh) 一种序列解调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50493A (zh) 用于传输信号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8476059B (zh)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及系统
WO2024032693A1 (zh) 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CN110868279A (zh)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WO2022262532A1 (zh) 符号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5278512A (zh) 一种识别终端设备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JP7323452B2 (ja) 基準信号送信方法、基準信号受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および端末デバイス
WO2020063930A9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7354857A (zh) 一种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267354A (zh) 一种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发送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145439A (zh) 信道估计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