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31616B - 寻呼冲突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寻呼冲突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31616B
CN114731616B CN201980102301.6A CN201980102301A CN114731616B CN 114731616 B CN114731616 B CN 114731616B CN 201980102301 A CN201980102301 A CN 201980102301A CN 114731616 B CN114731616 B CN 1147316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ging
terminal device
information
random access
network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1023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31616A (zh
Inventor
韩锋
耿婷婷
晋英豪
杨晨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9/12768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112794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731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16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316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16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寻呼冲突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该方法包括:当终端设备检测到其在第一驻留小区和第二驻留小区内的寻呼时机存在冲突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寻呼参数,并可以向第一驻留小区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第一寻呼参数的第一信息;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包括第二寻呼参数的第二信息;终端设备基于接收到的第二信息中的第二寻呼参数确定出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二寻呼时机;终端设备在第二寻呼时机内监听第一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该第二寻呼时机与终端设备的第二身份识别卡在第二驻留小区内的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不存在重叠。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避免终端设备在监听寻呼消息时的寻呼冲突。

Description

寻呼冲突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寻呼冲突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终端设备为了节省电量,通常会进入空闲(idle)态或非活跃(inactive)态休眠。在终端设备的休眠过程中,当终端设备的寻呼时机(pagingoccasion,PO)到来时,终端设备会唤醒自己以监听网络设备是否寻呼自己。如果终端设备在寻呼时机内监听到网络设备寻呼自己,则终端设备从空闲(idle)态或非活跃(inactive)态切换到活跃(active)态。如果终端设备在寻呼时机内未监听到网络设备寻呼自己,则终端设备继续保持当前状态。
目前,单终端设备上携带多张用户身份识别(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module,SIM)卡(例如双卡双待的终端设备)已经越来越普及,比如,一个终端设备可以被配置使用SIM卡1和SIM卡2。虽然一个终端设备可以使用多张SIM卡通信,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很多携带多张SIM卡的终端设备仅支持同时从一个网络内接收消息(即单收终端设备)。因此,对于携带多张SIM卡(比如SIM卡1和SIM卡2)的终端设备来说,因为该终端设备可能驻留在两个不同的小区,所以如果该终端设备在两个驻留小区上的寻呼时机存在重叠,且该终端设备仅支持同时从一个网络内接收消息,则该终端设备在一个驻留小区内监听寻呼消息时,很可能错过另外一个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导致终端设备监听寻呼消息时发生寻呼冲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寻呼冲突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可以避免终端设备在监听寻呼消息时的寻呼冲突,从而使携带多张身份识别卡的终端设备可以成功接收两个不同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
下面从不同的方面介绍本申请,应理解的是,下面的不同方面的实施方式和有益效果可以互相参考。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寻呼冲突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当终端设备检测到其在第一驻留小区与第二驻留小区内的寻呼时机存在冲突(即在时间上存在重叠)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寻呼参数,并可以向第一驻留小区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包括该第一寻呼参数的第一信息;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第一信息后,向终端设备发送包括第二寻呼参数的第二信息;终端设备接收包括该第二寻呼参数的第二信息,并基于该第二寻呼参数确定出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二寻呼时机;终端设备在该第二寻呼时机内监听该第一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其中,该第二寻呼时机与终端设备的第二身份识别卡在第二驻留小区内的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不存在重叠。该第一寻呼参数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一寻呼时机,该第一寻呼时机与该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也不存在重叠。
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主动请求修改在某个驻留小区中的寻呼参数,使原本在时间上存在重叠的两个寻呼时机,在时间上错开,从而避免寻呼冲突,使携带多张身份识别卡的终端设备可以成功接收两个不同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寻呼参数可以与上述第一寻呼参数相同。上述第二寻呼时机也与上述第一寻呼时机相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上报的寻呼参数与第一网络设备返回的寻呼参数相同,可以进一步保证终端设备在监听寻呼消息时不会发送寻呼冲突。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可以具体为:终端设备发送包括上述第一信息的RRC消息。该RRC消息可以为MSG3或MSG5。MSG3可以为RRC建立请求(RRC setup Request)消息、RRC继续请求(RRC resume request)消息、RRC重建请求(RRC reestablishment request)消息或新定义的RRC消息,如RRC寻呼信息请求(RRCPaging Information Request)消息。MSG5可以为RRC连接建立完成(RRC connectionsetup complete)消息、RRC继续完成(RRC resume complete)或RRC重建完成(RRCreestablishment complete)。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将第一信息携带于现有的随机接入消息中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减少寻呼冲突处理过程中的消息/信令开销。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还可以具体为:终端设备将携带随机接入序列和MSG3消息的MSGA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发送包括上述第一信息的RRC消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给终端设备分配终端设备用于发送第一信息时为接入网络时所使用的随机接入资源,并可以广播随机接入资源指示;终端设备接收随机接入资源指示,该随机接入资源指示用于指示该随机接入资源,该随机接入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序列;终端设备发送该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序列中的第一随机接入序列,该第一随机接入序列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需要传输寻呼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发送包括上述第一信息的RRC消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分配终端设备用于发送第一信息时为接入网络时所使用的随机接入资源,并可以广播随机接入资源指示;终端设备接收随机接入资源指示,该随机接入资源指示用于指示该随机接入资源,该随机接入资源包括时频资源;终端设备在该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二随机接入序列,该时频资源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需要传输寻呼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给终端设备分配寻呼需要的随机接入资源,可以避免随机接入资源之间的冲突。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UE_ID。当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处于idle态或inactive态时,终端设备将自己的UE_ID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以便于第一网络设备知道是哪个UE发起的上行信息并处理。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寻呼参数和上述第二寻呼参数可以均包括以下寻呼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寻呼帧偏移量PF_offset、寻呼时机索引i_s、寻呼帧PF、寻呼时机PO或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Ns。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寻呼冲突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向其第一驻留小区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第一寻呼参数的第一信息;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并发送包括第二寻呼参数的第二信息,在该第二寻呼参数确定出的第二寻呼时机内发送寻呼消息。其中,该第二寻呼参数可以基于第一寻呼参数确定,该第二寻呼参数用于确定该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二寻呼时机,该第二寻呼时机可以与该终端设备的第二身份识别卡在第二驻留小区内的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不存在重叠。该第一寻呼参数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一寻呼时机,该第一寻呼时机与该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也不存在重叠。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请求修改寻呼参数的信息(即第一信息)后,重新确定终端设备在某个驻留小区中的寻呼参数,使原本在时间上存在重叠的两个寻呼时机,在时间上错开,从而避免寻呼冲突,使携带多张身份识别卡的终端设备可以成功接收两个不同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寻呼参数可以与上述第一寻呼参数相同。上述第二寻呼时机也与上述第一寻呼时机相同。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返回的寻呼参数与终端设备上报的寻呼参数相同,可以进一步保证终端设备在监听寻呼消息时不会发送寻呼冲突。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具体可以为: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的RRC消息。该RRC消息可以为MSG3或MSG5。MSG3可以为RRC建立请求(RRC setup Request)消息、RRC继续请求(RRCresume request)消息、RRC重建请求(RRC reestablishment request)消息或新定义的RRC消息,如RRC寻呼信息请求(RRC Paging Information Request)消息。MSG5可以为RRC连接建立完成(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RRC继续完成(RRC resume complete)或RRC重建完成(RRC reestablishment complete)。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具体可以为: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携带随机接入序列和MSG3消息的MSGA。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的RRC消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分配终端设备用于发送第一信息时为接入网络时所使用的随机接入资源,并可以广播随机接入资源指示,该随机接入资源指示用于指示该随机接入资源,该随机接入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序列;第一网络设备接收该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序列中的第一随机接入序列,该第一随机接入序列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需要传输寻呼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的RRC消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给终端设备分配终端设备用于发送第一信息时为接入网络时所使用的随机接入资源,并可以广播随机接入资源指示,该随机接入资源指示用于指示该随机接入资源,该随机接入资源包括时频资源;第一网络设备在该时频资源上接收第二随机接入序列,该时频资源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需要传输寻呼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第二寻呼参数的第二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基于上述第一寻呼参数确定第二寻呼参数。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将该第一寻呼参数确定为第二寻呼参数,即该第一寻呼参数与该第二寻呼参数相同。另一可选的,如果第一寻呼参数中包括多组寻呼参数,则第一网络设备从该第一寻呼参数的多组寻呼参数中选择出/确定出一组寻呼参数作为第二寻呼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第二寻呼参数的第二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一信息;第一网络设备从该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第二寻呼参数。其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DU,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CU。该第一消息可以为初始上行RRC消息传递消息(Initial UL RRC Message Transfer),该第二消息可以为寻呼信息更新消息(Paging Information Update消息,或者下行RRC消息传递(DL RRC MessageTransfer)消息,或者F1AP寻呼(Paging)消息,或者其他F1AP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的交互,提供一种CU/DU分离情况下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UE_ID。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寻呼参数和上述第二寻呼参数可以均包括以下寻呼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寻呼帧偏移量PF_offset、寻呼时机索引i_s、寻呼帧PF、寻呼时机PO或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Ns。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又一种寻呼冲突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寻呼参数;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寻呼参数确定第二寻呼参数;第二网络设备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该第二寻呼参数。其中,该第二寻呼参数用于确定该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二寻呼时机,该第二寻呼时机可以与该终端设备的第二身份识别卡在第二驻留小区内的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不存在重叠。其中,第一消息可以为初始上行RRC消息传递消息(Initial UL RRC MessageTransfer),第二消息可以为寻呼信息更新消息(Paging Information Update消息,或者下行RRC消息传递(DL RRC Message Transfer)消息,或者F1AP寻呼(Paging)消息,或者其他F1AP消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寻呼参数确定第二寻呼参数具体可以为:第二网络设备将该第一寻呼参数确定为第二寻呼参数,即该第一寻呼参数与该第二寻呼参数相同。可选的,如果第一寻呼参数中包括多组寻呼参数,则第二网络设备从该第一寻呼参数的多组寻呼参数中选择出/确定出一组寻呼参数作为第二寻呼参数。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或可用于设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和/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的单元和/或模块,因此也能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所具备的有益效果(或优点)。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可以为第一网络设备或可用于设置于第一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和/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的单元和/或模块,因此也能实现第二方面提供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所具备的有益效果(或优点)。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可以为第二网络设备或可用于设置于第二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和/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的单元和/或模块,因此也能实现第三方面提供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所具备的有益效果(或优点)。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收发器用于收发各种信息或消息,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该处理器运行该程序指令时,使得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其中,收发器可以为终端设备中的射频模块,或,射频模块和天线的组合,或,芯片或电路的输入输出接口。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收发器用于收发各种信息或消息,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该处理器运行该程序指令时,使得该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其中,收发器可以为网络设备中的射频模块,或,射频模块和天线的组合,或,芯片或电路的输入输出接口。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为集中单元DU,该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收发器用于收发各种信息或消息,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该处理器运行该程序指令时,使得该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其中,收发器可以为网络设备中的射频模块,或,射频模块和天线的组合,或,芯片或电路的输入输出接口。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又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为分布单元CU,该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收发器用于收发各种信息或消息,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该处理器运行该程序指令时,使得该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其中,收发器可以为网络设备中的射频模块,或,射频模块和天线的组合,或,芯片或电路的输入输出接口。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其中:该终端设备为上述第四方面描述的装置或上述第七方面描述的终端设备,该第一网络设备为上述第五方面描述的装置或上述第八方面描述的网络设备。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第一网络设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其中:该终端设备为上述第四方面描述的装置或上述第七方面描述的终端设备,该第一网络设备为上述第五方面描述的装置或上述第九方面描述的网络设备,该第二网络设备为上述第六方面描述的装置或上述第十方面描述的网络设备。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又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程序产品,当其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被执行。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程序产品,当其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被执行。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程序产品,当其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被执行。
第十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一项或多项,或,上述第一方面、上述第二方面或上述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一项或多项提供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可选的,该芯片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与该处理器通过电路或电线连接。进一步可选的,该芯片还包括通信接口,该处理器与该通信接口连接。该通信接口用于接收需要处理的数据和/或信息,该处理器从该通信接口获取该数据和/或信息,并对该数据和/或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该通信接口输出处理结果。该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可选的,上述的处理器与存储器可以是物理上相互独立的单元,或者,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避免终端设备在监听寻呼消息时的寻呼冲突,从而使携带多张身份识别卡的终端设备可以成功接收两个不同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CU和DU分离的基站分割示意图;
图2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寻呼冲突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第三以及第四寻呼时机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的交互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寻呼时机与第三寻呼时机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的一种交互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中所涉及的部分术语(名词)进行简单说明:
一、非连续接收周期(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ycle,DRX cycle)
在无线网络中,当有数据需要传输时,终端设备比如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需要一直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根据网络侧发送的指示消息对数据进行收发,从而导致UE的功耗和数据传输的时延增大。因此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标准协议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引入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来降低UE的功耗。具体地,UE在空态(idle)态或非活跃(inactive)态进行休眠的过程中,可在DRX周期(DRX cycle)的特定时间单元内唤醒自己,监听网络设备是否寻呼自己,在DRX周期的其余时间可以休眠以降低功耗,从而提升电池使用时间。可以理解的,处于空态(idle)态或非活跃(inactive)态的UE在DRX周期内的大部分时间处于休眠状态,只在DRX周期的特定时间单元到来时唤醒自己,监听寻呼消息。
二、寻呼帧(paging frame,PF)和寻呼时机(paging occasion,PO)
一个DRX周期内可以包括多个寻呼帧(PF),一个寻呼帧PF是一个无线帧,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寻呼时机(PO);寻呼时机PO是寻呼帧PF中的子帧。一个UE只需要在一个DRX周期内的某一个PO上接收寻呼消息。UE监听寻呼消息的特定时间单元即为寻呼时机。这里的寻呼时机还可称为寻呼时刻。其中,PF的帧号和PO的子帧号可通过寻呼参数计算得到。PF的帧号(即系统帧号(system frame number,SFN),当前UE所在帧号)可以满足公式(1-1):
(SFN+PF_offset)mod T=(T div N)*(UE_ID mod N),(1-1)
寻呼参数PF_offset为寻呼帧偏移量,由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block,SIB)1中的nAndPagingFrameOffset指示。寻呼参数T为UE的非连续接收(DRX)周期值,其取值为UE特定(UE specific)DRX周期值和小区广播的DRX周期值的最小值。寻呼参数N为在周期T内的寻呼帧总数,其取值为1、2、4、8或16,并由SIB1中的nAndPagingFrameOffset指示。UE_ID为5G-S-TMSI对1024的取余,其中5G-S-TMSI(5G S-Temporary Mobile Subscription Identifier)为UE的临时移动用户码。mod表示求余运算,div表示整除运算。
PO的子帧号(即PO索引i_s)可以满足公式(1-2):
i_s=floor(UE_ID/N)mod Ns,(1-2)
寻呼参数i_s为一个PF对应的PO索引号,即某个UE的i_s指示该UE要接收该PF内的第i_s+1个PO内的paging消息。寻呼参数Ns为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其取值可以为4、2或1。Ns在SIB1中广播。floor(x)表示求小于或等于x的最大整数。
三、消息3(message 3,MSG3)和消息5(message 5,MSG5)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包括4条消息,分别为消息1(message 1,MSG1)、消息2(message 2,MSG2)、消息3(message 3,MSG3)以及消息4(message 4,MSG4)。MSG1指的是UE向基站发送的第一条消息,即发送前导(preamble)序列的过程。MSG2指的是某一时刻基站接收到MSG1回复的确认(acknowledge,ACK)消息。MSG3指的是UE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建立请求或重建请求消息,如RRC setup Request消息。MSG4指的是基站发给UE的RRC建立或重建命令。MSG5指的是UE回复的RRC建立或重建完成消息。
四、消息A(message A,MSGA)和消息B(message B,MSGB)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包括4个步骤,分别为:步骤1,UE发送标识其身份的preamble序列,进行上行同步;步骤2,基站对preamble序列进行检测,完成序列检测后,发送随机接入响应,UE检测到属于自己的随机接入响应,该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UE进行上行传输的资源调度信息;步骤3,UE发送RRC消息;步骤4,基站发送冲突解决响应。可以理解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步骤1对应MSG1,步骤2对应MSG2,步骤3对应MSG3,步骤4对应MSG4。可选的,可以将步骤1和步骤3合并到一条消息中发送,该消息为MSGA,将步骤2和步骤4合并到另一条消息中发送,该消息为MSGB。
上述内容简要阐述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中所涉及的部分术语(名词),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的系统架构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比如,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2G/3G/4G/5G)或者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先对移动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进行简要介绍。
参见图1A,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携带多张身份识别卡(如SIM卡)的终端设备(图1A的终端设备110)和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图1A的网络设备120和网络设备130)。本申请实施例中,身份识别卡也可以称为身份识别单元,用于唯一标识一个终端设备或终端用户,可以是物理上与终端设备可分离的一张卡,也可以是嵌入到终端设备中的嵌入式SIM卡(embedded SIM,eSIM),也可以是软SIM(soft SIM)卡等。可选的,该移动通信系统还可包括至少一个核心网设备,如图1A的核心网设备140和核心网设备150。终端设备110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与网络设备120和/或网络设备130连接。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网络设备120可以接入核心网设备140,网络设备130可以接入核心网设备150。可选的,网络设备120和网络设备130也可以共同接入一个核心网设备。图1A只是示意图,该移动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或无线回传设备,在图1A中未画出。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的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或核心网设备的数量不做限定。
其中,终端设备110可以是用户侧的一种用于接收或发射信号的实体,如手机UE。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Terminal、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MT)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等支持多张身份识别卡(如SIM卡)的终端设备。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携带多张身份识别卡的终端设备110可以认为是多个独立的用户如UE,比如携带两张身份识别卡的终端设备可以认为是两个独立的UE,携带身份识别卡1的终端设备可以认为是UE1,携带身份识别卡2的终端设备可以认为是UE2,UE1和UE2属于同一物理实体。可选的,如果终端设备110的身份识别卡1(或UE1)驻留在网络设备120管理的小区中,则终端设备110的身份识别卡1(或UE1)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与网络设备120通信。如果终端设备110的身份识别卡2(或UE2)驻留在网络设备130管理的小区中,则终端设备110的身份识别卡2(或UE2)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与网络设备130通信。可以理解的,如果携带多张身份识别卡的终端设备驻留在两个不同的小区,且这两个不同的小区分别属于不同的网络设备管理,则终端设备可以分别与这两个小区中的网络设备通信。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该移动通信系统可以为双连接或多连接架构,即终端设备110可以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比如,终端设备110可以通过双连接(dualconnectivity,DC)技术与网络设备120和网络设备130通信。
网络设备可以是网络侧的一种用于发射或接收信号的实体,如gNB。网络设备也可以为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到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接入设备,如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NodeB、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可以为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分离的基站(这里指gNB)。参见图1B,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CU和DU分离的基站分割示意图。如图1B所示,一个基站(这里指gNB)可以包含一个CU和多个DU,CU和DU之间可通过F1接口连接。图1B仅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CU和两个DU的关系。CU可以分为集中单元控制面(CU-control plane,CU-CP)和集中单元用户面(CU-userplane,CU-UP)。其中,CU-CP和CU-UP可以在不同的物理设备上,CU-CP和CU-UP之间可通过E1接口连接。CU-CP与DU之间可通过F1-C接口连接,CU-UP与DU之间可通过F1-U接口连接。一个CU-CP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CU-UP,一个CU-UP只能连接一个CU-CP。CU-CP可以包括无线资源控制层(RRC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控制面;CU-UP可以包括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和PDCP用户面。DU可以包括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层)、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以及物理(physical,PHY)层。
可选的,如图1B所示,一个DU只能连接一个CU-CP,一个DU在同一个CU-CP的控制下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CU-UP,一个CU-UP在同一个CU-CP的控制下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DU。一个DU可以支持一个或多个小区(cell),每个小区只能由一个DU支持。
核心网设备可以是4G核心网设备,也可以是5G核心网设备。可选的,CU与5G核心网之间可以通过NG接口连接。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
上述内容阐述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的系统架构,下面将结合本申请所涉及的寻呼冲突(paging collision)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对于携带多张身份识别卡(如SIM卡)的终端设备来说,基于终端设备的收发能力不同,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的终端设备,分别为单收/单发(single Rx/single Tx)、单收/双发(single Rx/dual Tx)、双收/单发(dual Rx/single Tx)以及双收/双发(dual Rx/dualTx)的终端设备。当终端设备支持单收(single Rx)时,终端设备不能同时从两个网络内接收消息(比如寻呼消息);当终端设备支持双收(dual Tx)时,终端设备可以同时从两个网络内接收消息(比如寻呼消息)。当终端设备支持单发(single Tx)时,终端设备不能同时向两个网络发送消息;当终端设备支持双发(dual Tx)时,终端设备可以同时向两个网络发送消息。
由于终端设备可以携带多张身份识别卡(如SIM卡),所以在多SIM下的终端设备可能会驻留在不同的小区。例如,参见图2,图2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寻呼冲突示意图。如图2所示,终端设备的SIM卡1驻留在小区1(cell 1)、SIM卡2驻留在小区2(cell 2),在320毫秒(ms)内,小区1有2个PO,分别为PO1和PO2。小区2有1个PO,为PO3。如果终端设备为单收(包括单收/单发和单收/双发两种类型)的终端设备,且终端设备被配置在PO1和PO3内接收寻呼(paging)消息,则由于PO1和PO3在时间上存在重叠,所以终端设备在监听PO1内是否存在寻呼消息时,很可能错过PO3内的寻呼消息,即终端设备在此种情况下存在寻呼冲突。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寻呼冲突处理方法,当终端设备分别驻留在不同的小区且发现可能存在寻呼冲突时,通过修改终端设备在某个驻留小区的寻呼参数间接修改寻呼时机,来避免终端设备在两个不同驻留小区中的寻呼冲突,从而使携带多张身份识别卡的终端设备可以成功接收两个不同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
可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携带多张身份识别卡。为便于描述,下面以终端设备携带两张身份识别卡为例进行说明。由于携带两张身份识别卡的终端设备可以被认为是两个不同的UE,这两个不同的UE可以分别拥有自己的UE_ID,比如,UE1(这里指携带身份识别卡1的UE)的UE_ID为146,UE2(这里指携带身份识别卡2的UE)的UE_ID为147,即携带两张身份识别卡的终端设备拥有两个不同的UE_ID。可选的,这两个不同的UE可以分别驻留在不同的小区,比如UE1(这里指携带身份识别卡1的UE)驻留在小区1,UE2(这里指携带身份识别卡2的UE)驻留在小区2,UE1和UE2属于同一物理实体。为便于描述,下面以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或UE1)驻留在第一驻留小区以及终端设备的第二身份识别卡(或UE2)驻留在第二驻留小区为例进行说明。
还可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为支持单收能力的终端设备,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不能同时从两个网络/小区接收寻呼消息。
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301,终端设备发送包括第一寻呼参数的第一信息。相应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信息。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寻呼参数,该第一寻呼参数可以包括寻呼帧偏移量PF_offset、寻呼时机索引i_s、寻呼帧PF、寻呼时机PO、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Ns、终端设备的DRX周期值T或在周期T内的寻呼帧总数N中的一种或多种。另一实施例中,当Ns大于1时,该第一寻呼参数可以包括寻呼时机索引i_s。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寻呼参数可以包括建议的小区广播的DRX周期值。值得指出的是,当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设备(如基站)的DRX周期值时,其T取值为UE特定(UE specific)DRX周期值和传递给终端设备的DRX周期值的最小值。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寻呼参数可以包括UE的非连续接收(DRX)周期值,其取值为UE特定(UE specific)DRX周期值。该第一寻呼参数可以为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期望的寻呼参数。该第一寻呼参数确定出的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寻呼时机(即第一寻呼时机)与终端设备的第二身份识别卡在第二驻留小区内的第三寻呼时机不存在寻呼冲突,即在时间上不存在重叠。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周期性广播各个小区(这里的小区指该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的寻呼参数。网络设备广播的寻呼参数可以包括寻呼帧偏移量PF_offset、终端设备的DRX周期值T、在周期T内的寻呼帧总数N和/或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Ns中的一项或多项。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其驻留小区内的寻呼参数。可选的,当终端设备的身份识别卡在其驻留小区内处于idle态或inactive态时,终端设备接收该驻留小区内广播的寻呼参数。可理解的,当终端设备的身份识别卡在其驻留小区内处于连接(connected)态时,终端设备同样可以接收该驻留小区内广播的寻呼参数,用于系统信息修改。
为便于描述,下面将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网络设备广播的第一驻留小区(这里指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驻留的小区)的寻呼参数作为第四寻呼参数,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网络设备广播的第二驻留小区(这里指终端设备的第二身份识别卡驻留的小区)的寻呼参数作为第三寻呼参数进行描述。终端设备接收到该第四寻呼参数之后,可以根据该第四寻呼参数确定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的第四寻呼时机。比如,终端设备基于第四寻呼参数按照上述公式(1-1)和上述公式(1-2)计算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的第四寻呼时机。同理,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该第三寻呼参数确定终端设备的第二身份识别卡在第二驻留小区的第三寻呼时机。终端设备可以检测该第四寻呼时机和该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是否存在重叠。如果该第四寻呼时机与该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不存在重叠,说明终端设备在监听寻呼消息时不存在寻呼冲突,则终端设备在该第四寻呼时机内监听该第一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在该第三寻呼时机内监听该第二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可理解的,该第三寻呼参数和该第四寻呼参数均包括寻呼帧偏移量PF_offset、终端设备的DRX周期值T、在周期T内的寻呼帧总数N或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Ns中的一项或多项。
如果该第四寻呼时机与该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存在重叠,说明终端设备在监听寻呼消息时可能存在寻呼冲突,则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第四寻呼时机和该第三寻呼时机确定在该第一驻留小区和该第二驻留小区中任一驻留小区内期望的寻呼参数。为便于描述,下面以终端设备确定第一驻留小区内期望的寻呼参数(即第一寻呼参数)为例进行描述。终端设备可以向该第一驻留小区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包括该第一寻呼参数的第一信息。相应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可以用于请求第一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在该第一驻留小区内的寻呼参数从该第四寻呼参数修改为该第一寻呼参数。该第一寻呼参数可以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一寻呼时机,该第一寻呼时机与该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不存在重叠,说明如果终端设备在该第一寻呼时机内监听该第一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在该第三寻呼时机内监听该第二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则不会发生寻呼冲突。
可选的,上述第一寻呼时机与上述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不重叠,且该第一寻呼时机与该第三寻呼时机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目标值。该目标值可以为预定义的值。该目标值可以用于反映第一寻呼时机与第三寻呼时机之间的时间间隔尽可能的靠近,但第一寻呼时机与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不重叠,即时间间隔大于0。例如,假设第一寻呼时机在前,第三寻呼时机在后,则第一寻呼时机与第三寻呼时机之间的时间间隔定义为第三寻呼时间的起始时刻与第一寻呼时机的结束时刻之间的差值。例如,假设第一寻呼时机在前,第三寻呼时机在后,则第一寻呼时机与第三寻呼时机之间的时间间隔定义为第三寻呼时间的起始时刻与第一寻呼时机的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在保证不会发生寻呼冲突的前提下,尽可能将第一寻呼时机与第三寻呼时机靠近,以使终端设备在一次唤醒内监听两个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减少终端设备唤醒的次数,从而减少终端设备的功耗。
例如,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第三以及第四寻呼时机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驻留小区为小区A(cell A),第二驻留小区为小区B(cell B);第一寻呼时机为POa,第三寻呼时机为POc,第四寻呼时机为POd。如图4的4a所示,第四寻呼时机POd与第三寻呼时机POc在时间上存在重叠或冲突(collision)。如图4的4b所示,第一寻呼时机POa与第三寻呼时机POc在时间上不存在重叠或冲突,且POa与POc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目标值。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果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处于idle态或inactive态、第二身份识别卡在第二驻留小区内也处于idle态或inactive态,则终端设备可以将上述第一信息包含于RRC消息中发送给该第一驻留小区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相应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包含该第一信息的RRC消息。其中,该RRC消息可以为MSG3或MSG5。MSG3可以为RRC建立请求(RRC setup Request)消息、RRC继续请求(RRC resumerequest)消息、RRC重建请求(RRC reestablishment request)消息或新定义的RRC消息,如RRC寻呼信息请求(RRC Paging Information Request)消息。MSG5可以为RRC连接建立完成(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RRC继续完成(RRC resume complete)或RRC重建完成(RRC reestablishment complete)。其中,因为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处于idle态或inactive态,所以该第一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UE_ID。该第一信息中包括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指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即UE1)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UE_ID可以为UE的临时移动用户码5G-S-TMSI、5G-S-TMSI对1024的取余或非活跃-无线网络临时标识(inactive-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I-RNTI)。I-RNTI是UE处于inactive状态的一个临时ID。
可选的,终端设备将上述第一信息包含于RRC消息中发送给该第一驻留小区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之前,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给终端设备分配该终端设备用于发送第一信息时为接入网络时所使用的随机接入资源,并可以广播随机接入资源指示。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接入网络时使用的随机接入资源,分配合适的MSG3的尺寸大小,和/或时频资源,从而允许终端设备发送包括上述第一信息的MSG3消息。例如,该随机接入资源可以不同于终端设备其他情况下接入网络时所用的随机接入资源,从而避免了相互间的冲突,极大避免了网络拥塞时,终端设备无法发送第一信息的情形。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该随机接入资源指示。该随机接入资源指示,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用于发送第一信息时为接入网络时所使用的随机接入资源。该随机接入资源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序列(这里的随机接入序列指preamble序列)、和/或时频资源。例如,该随机接入资源指示用于指示按需寻呼参数改变请求(on demand paging parameters change request)的随机接入资源。该按需寻呼参数改变请求的随机接入资源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序列(这里的随机接入序列指preamble序列)、和/或时频资源。
当上述第四寻呼时机与上述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存在重叠时,说明终端设备在监听寻呼消息时可能存在寻呼冲突,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序列中的第一随机接入序列,该第一随机接入序列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需要传输寻呼参数。或者,另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该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随机接入序列,该时频资源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需要传输寻呼参数。可选的,该第二随机接入序列可以为任意随机接入序列。或者,又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该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序列中的第一随机接入序列,该第一随机接入序列和该时频资源均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需要传输寻呼参数。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序列(第一随机接入序列或第二随机接入序列)后,可以将上述第一信息包含于MSG3消息中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
其中,该按需寻呼参数改变请求的随机接入资源可以区别于系统信息需要(ondemand系统信息)的随机接入资源。比如,上述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序列中的第一随机接入序列不同于系统信息需要的随机接入资源中的随机接入序列,和/或按需寻呼参数改变请求的随机接入资源中的时频资源不同于系统信息需要的随机接入资源中的时频资源。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给终端设备分配寻呼需要的随机接入资源,可以避免随机接入资源之间的冲突。
可选的,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序列(第一随机接入序列或第二随机接入序列)后,可以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的RRC连接请求消息(如RRCconnection request消息)。相应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RRC连接请求消息之后,向终端设备返回随机接入的RRC连接建立消息(如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到该RRC连接建立消息之后,终端设备将上述第一信息包含于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如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即MSG5消息中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
可选的,终端设备接收到随机接入资源指示后,可以将携带随机接入序列(第一随机接入序列或第二随机接入序列)和MSG3消息(即包括上述第一信息的RRC建立请求或RRC寻呼信息请求)的MSGA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
在另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果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处于连接(connected)态、第二身份识别卡在第二驻留小区内处于idle态或inactive态,则终端设备向该第一驻留小区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包括上述第一信息的请求消息。相应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包括该第一信息的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更新第一网络设备的系统消息的寻呼配置。该请求消息可以为新定义的RRC消息,如RRC寻呼信息请求(RRCPaging Information Request)消息。由于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处于connected态,说明终端设备在第一驻留小区内有专用的信道资源,则终端设备可以直接通过该专用的信道资源发送包括该第一信息的该请求消息,无需通过随机接入的RRC消息(这里指MSG3和MSG5)或MSGA发送该第一信息。其中,该第一信息包括上述第一寻呼参数。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示例性地示出了终端设备向一个驻留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在实际应用中,终端设备可以分别向第一驻留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向第二驻留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信息。该第一信息可以包括上述第一寻呼参数,该第三信息可以包括第五寻呼参数。该第一寻呼参数可以为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期望的寻呼参数,该第五寻呼参数可以为终端设备的第二身份识别卡在第二驻留小区内期望的寻呼参数。该第一信息可以用于请求该第一驻留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在该第一驻留小区内的寻呼参数从上述第四寻呼参数修改为该第一寻呼参数。该第三信息可以用于请求该第二驻留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在该第二驻留小区内的寻呼参数从上述第三寻呼参数修改为该第五寻呼参数。该第一寻呼参数可以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一寻呼时机,该第五寻呼参数可以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的第二身份识别卡在第二驻留小区内的第五寻呼时机。该第一寻呼时机与该第五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不重叠。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驻留小区和上述第二驻留小区可以属于同一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该第一驻留小区和该第二驻留小区也可以属于不同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可理解的,每个网络设备均可周期性广播其管理的小区的寻呼参数。
可理解的,如果携带第一身份识别卡和第二身份识别卡的终端设备被认为是两个独立的UE,假设携带第一身份识别卡的UE为UE1,携带第二身份识别卡的UE为UE2,则步骤S301中发送包括第一寻呼参数的第一信息的终端设备可以认为是UE1。
S302,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二寻呼参数。
S303,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第二寻呼参数的第二信息。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第二信息。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信息可以包括第二寻呼参数,该第二寻呼参数可以基于上述第一寻呼参数确定。该第二寻呼参数可以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二寻呼时机,该第二寻呼时机与终端设备的第二身份识别卡在第二驻留小区内的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不存在重叠。该第三寻呼时机可以由上述第三寻呼参数确定。该第二寻呼参数可以包括寻呼帧偏移量PF_offset、寻呼时机索引i_s、寻呼帧PF、寻呼时机PO、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Ns、终端设备的DRX周期值T或在周期T内的寻呼帧总数N中的一种或多种。该第二寻呼参数中可以包括与该第一寻呼参数相同类型的寻呼参数和/或至少一个不同类型的寻呼参数。比如,如果第一寻呼参数包括寻呼帧偏移量,则第二寻呼参数也包括寻呼帧偏移量;或者,如果第一寻呼参数包括寻呼帧偏移量,则第二寻呼参数包括寻呼帧偏移量和寻呼时机索引。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上述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寻呼参数。第一网络设备将接收到的该第一寻呼参数确定为第二寻呼参数,说明第一网络设备同意将终端设备在该第一驻留小区内的寻呼参数从上述第四寻呼参数修改为该第一寻呼参数,并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括该第二寻呼参数。该第二寻呼参数与该第一寻呼参数相同。该第二信息用于确认终端设备在该第一驻留小区内的寻呼参数从上述第四寻呼参数修改为该第一寻呼参数(即第二寻呼参数)。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寻呼参数中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期望的多组寻呼参数。该第一寻呼参数中的每组寻呼参数确定出的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寻呼时机与上述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均不存在重叠。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包括该第一寻呼参数的第一信息之后,可以从该第一寻呼参数的多组寻呼参数中确定(或选择)出一组寻呼参数作为第二寻呼参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括该第二寻呼参数。
例如,第一寻呼参数中包括3组寻呼参数,分别为寻呼帧偏移量1、寻呼帧偏移量2以及寻呼帧偏移量3。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信息之后,从第一信息包括的第一寻呼参数中选择出寻呼帧偏移量3作为第二寻呼参数,并向终端设备发送包括第二寻呼参数的第二信息。此时,第二寻呼参数为寻呼帧偏移量3。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果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DU,则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述第一信息之后,可以将该第一信息携带于第一消息中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相应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一消息。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CU。该第一消息可以为初始上行RRC消息传递消息(Initial UL RRC Message Transfer)。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该第一消息之后,可以基于该第一信息中包括的第一寻呼参数确定第二寻呼参数,并可以将该第二寻呼参数携带于第二消息中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相应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可以为寻呼信息更新消息(Paging Information Update消息),或者下行RRC消息传递(DL RRC Message Transfer)消息,或者F1AP寻呼(Paging)消息,或者其他F1AP消息。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第二消息后,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包括该第二寻呼参数的第二信息。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二信息。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第二消息后,保存第二寻呼参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二寻呼参数,对终端设备进行寻呼。
例如,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的交互流程图。如图5所示,第一信息包含于RRC寻呼信息请求(RRC Paging InformationRequest)消息中,第二信息包含于RRC寻呼信息响应(RRC Paging Information Response)消息中;第一消息为初始上行RRC消息传递消息(Initial UL RRC Message Transfer),第二消息为下行RRC消息传递消息(DL RRC Message Transfer消息)。第一网络设备为DU,第二网络设备为CU,发送第一信息的终端设备为UE1。如图5所示,S1、UE1向DU发送RRC PagingInformation Request消息;S2、DU向CU发送Initial UL RRC Message Transfer;S3、CU向DU发送DL RRC Message Transfer消息;S4、DU向UE1发送RRC Paging InformationResponse消息。
可选的,第二网络设备基于该第一信息中包括的第一寻呼参数确定第二寻呼参数,具体可以为:第二网络设备直接将接收到的该第一寻呼参数确定为第二寻呼参数。或者,当第一寻呼参数中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期望的多组寻呼参数时,第二网络设备从该第一寻呼参数的多组寻呼参数中确定(或选择)出一组寻呼参数作为第二寻呼参数。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上述第二信息包含于RRC建立响应(RRC setup Response)消息或RRC寻呼信息响应(RRC Paging Information Response)消息中发送给终端设备。可理解的,如果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的第一信息包含于RRC建立请求(RRC setup Request)消息中,则第一网络设备将该第二信息包含于RRC建立响应消息中发送给终端设备。如果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的第一信息包含于RRC寻呼信息请求(RRCPaging Information Request)消息中,则第一网络设备将该第二信息包含于RRC寻呼信息响应消息中发送给终端设备。
在另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果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的第一信息包含于MSGA消息中,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该第二信息包含于MSGB消息中发送给终端设备。可选的,如果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的第一信息包含于MSG5消息(即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中,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该第二信息包含于RRC连接建立完成响应(RRC connectionsetup complete Response)消息,或者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 Reconfiguration),或者其他RRC消息中发送给终端设备。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处于idle态或inactive态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单播或广播的形式向终端设备发送包括上述第二寻呼参数的第二信息。如果第一网络设备通过单播的形式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则将改变第一驻留小区中接收到该第二信息的这个终端设备的寻呼时机。如果第一网络设备通过广播的形式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则将改变第一驻留小区中处于idle态或inactive态的多个终端设备的寻呼时机。
在另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处于connected态时,说明终端设备在第一驻留小区内有专用的信道资源,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单播的形式发送包括上述第二寻呼参数的第二信息。
S304,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二寻呼参数确定出的第二寻呼时机内发送寻呼消息。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寻呼参数可以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二寻呼时机。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二寻呼参数和/或广播的上述第四寻呼参数,确定出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二寻呼时机。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以广播的形式在该第二寻呼时机内发送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该寻呼消息中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UE_ID。
可以理解的,如果上述第二寻呼参数中包括了用于计算公式(1-1)中系统帧号SFN所需的参数、和用于计算公式(1-2)中寻呼时机索引i_s所需的参数,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直接将该第二寻呼参数代入公式(1-1)和公式(1-2)中计算出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一寻呼时机。如果第二寻呼参数中包括了计算SFN所需的部分参数或i_s所需的部分参数,则第一网络设备将该第二寻呼参数以及第四寻呼参数中除与该第二寻呼参数类型相同的参数外的其他参数代入公式(1-1)和公式(1-2)计算出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一寻呼时机。
例如,假设第二寻呼参数包括寻呼帧偏移量和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第四寻呼参数包括寻呼帧偏移量、终端设备的DRX周期值、在DRX周期内的寻呼帧总数以及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第四寻呼参数中与第二寻呼参数类型相同的参数为寻呼帧偏移量和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二寻呼参数包括的寻呼帧偏移量和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以及第四寻呼参数包括的DRX周期值和在DRX周期内的寻呼帧总数代入上述公式(1-1)和公式(1-2)中计算出第二寻呼时机。
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得到该第二寻呼参数之后,可以更新其系统信息的寻呼配置。具体地,第一网络设备按照第二寻呼参数更新系统信息中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的寻呼参数。例如,假设第二寻呼参数包括的寻呼帧偏移量PF_offset为10。第四寻呼参数包括的PF_offset为5、终端设备的DRX周期值T为300毫秒(ms)、在周期T内的寻呼帧总数N为64、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Ns为1。在更新第一网络设备的系统信息的寻呼配置之前,该系统信息中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的寻呼参数为第四寻呼参数。第一网络设备将系统信息中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的寻呼参数的寻呼帧偏移量PF_offset更新为10,其他参数不变,即DRX周期值T为300ms,在周期T内的寻呼帧总数N为64、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Ns为1。
S305,终端设备基于第二寻呼参数确定第二寻呼时机。
S306,终端设备在第二寻呼时机内监听第一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接收到上述第二信息之后,可以从该第二信息中提取出第二寻呼参数。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二寻呼参数和/或上述第四寻呼参数确定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二寻呼时机。
例如,假设第二寻呼参数包括寻呼帧偏移量和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第四寻呼参数包括寻呼帧偏移量、终端设备的DRX周期值、在DRX周期内的寻呼帧总数以及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二寻呼参数包括的寻呼帧偏移量和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以及第四寻呼参数中的DRX周期值、在DRX周期内的寻呼帧总数代入上述公式(1-1)和公式(1-2)中计算出第二寻呼时机。又如,假设第二寻呼参数包括寻呼帧PF或寻呼时机PO,由第四寻呼参数确定出的SFN为76,i_s为0,则终端设备将第二寻呼参数中寻呼帧PF的第i_s+1(即0+1=1)个PO确定为第二寻呼时机,或者终端设备将第四寻呼参数确定出的SFN的PO(这个PO是第二寻呼参数包括的PO)确定为第二寻呼时机。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寻呼消息中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UE_ID(这里的UE_ID是指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即UE1的UE_ID)。终端设备可以在该第二寻呼时机内监听第一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可选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在上述第三寻呼时机内监听第二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该第二寻呼时机与该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不存在重叠。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终端设备主动请求修改在某个驻留小区中的寻呼参数,使原本在时间上存在重叠的两个寻呼时机,在时间上错开,从而避免寻呼冲突,使携带多张身份识别卡的终端设备可以成功接收两个不同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
例如,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寻呼时机与第三寻呼时机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如图6所示,第一驻留小区为小区A(cell A),第二驻留小区为小区B(cell B);第二寻呼时机为POb,第三寻呼时机为POc。第一寻呼时机POb与第二寻呼时机POc在时间上不存在重叠或冲突,且POb与POc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目标值。可选的,如果第一寻呼参数与第二寻呼参数相同,则第一寻呼时机与第二寻呼时机相同。
可选的,终端设备在第二寻呼时机内监听第一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的方式具体可以为: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即UE1)在该第二寻呼时机上醒来,并监听该第一驻留小区中使用寻呼-无线网络临时标识(paging-RNTI,P-RNTI)加扰的PDCCH。如果终端设备在该第二寻呼时机内检测到使用P-RNTI加扰的PDCCH,则终端设备读取寻呼记录列表(pagingRecord List)中的每一个寻呼记录(paging Record),寻呼记录(paging Record)中包括被寻呼的UE的标识ue-Identity。如果终端设备发现自己的UE标识与某个寻呼记录中的ue-Identity一致,则终端设备将该寻呼记录中的ue-Identity和核心网域(core networkdomain,cn-Domain)的寻呼发往上层继续处理。如果终端设备在该寻呼记录列表(pagingRecord List)中没有找到寻呼记录包括的ue-Identity与自己的UE标识一致,则终端设备丢弃接收到的paging消息,并进入休眠。同理,终端设备在第三寻呼时机内监听第二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可参考其在第二寻呼时机内监听第一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S304和步骤S305-步骤S306之间的执行顺序不做限定。例如,步骤S304可以在步骤S305-步骤S306之前执行,步骤S304也可以在步骤S305-步骤S306之后执行,步骤S304还可以与步骤S305-步骤S306同时执行,等等。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终端设备向第一驻留小区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第一寻呼参数的第一信息。相应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一信息。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第一信息之后,可以基于该第一信息中的第一寻呼参数确定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一寻呼时机,并可以在该第一寻呼时机内发送寻呼消息。终端设备在该第一寻呼参数确定出的第一寻呼时机内监听第一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可以理解的,终端设备发送包括第一寻呼参数的第一信息之后,默认第一网络设备会在第一寻呼参数确定出的第一寻呼时机内发送寻呼消息,即无需第一网络设备针对第一信息回复响应消息。其中,该第一寻呼时机与终端设备的第二身份识别卡在第二驻留小区的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不存在重叠。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第一信息之后,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确认(acknowledge,ACK)消息,该确认消息可以用于确认终端设备在第一寻呼参数确定出的第一寻呼时机内监听第一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该确认消息携带的信息或数据可以为空。第一网络设备基于该第一信息中的第一寻呼参数确定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一寻呼时机,并可以在该第一寻呼时机内发送寻呼消息。终端设备接收到该ACK消息之后,可以在该第一寻呼时机内监听第一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ACK消息可以为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a accesscontrol)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CE)消息。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第一信息之后,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MAC CE消息。其中该MAC CE消息中包括UE_ID。第一网络设备基于该第一信息中的第一寻呼参数确定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一寻呼时机,并可以在该第一寻呼时机内发送寻呼消息。终端设备接收到该MAC CE消息之后,可以在该第一寻呼时机内监听第一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在上述步骤S301之前,当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处于idle态或inactive态时,终端设备可以在该第一驻留小区进行随机接入,以使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该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状态从idle态或inactive态切换到connected态。当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状态切换到connected态或活跃active态后,终端设备向该第一驻留小区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1比特的数据,该1比特(bit)的数据可以用于提醒第一网络设备有上行请求消息。在一种实施例中,该1bit的数据可在MSG5中发送。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1比特的数据之后,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UE信息请求(UE Information Request)消息,该UE信息请求消息可以用于调度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到该UE信息请求消息之后,步骤S301可以为:终端设备将包括第一寻呼参数的第一信息携带于UE信息响应消息中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
例如,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的一种交互流程图。如图7所示,S10、终端设备在第一驻留小区进行随机接入;S20、终端设备向第一驻留小区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1比特数据;S30、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UEInformation Request;S40、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UE Information Request,UEInformation Request中携带包括第一寻呼参数的第一信息。
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上述UE信息响应消息之后,可以基于该UE信息响应消息中的第一寻呼参数确定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一寻呼时机,并可以在该第一寻呼时机内发送寻呼消息。终端设备在该第一寻呼参数确定出的第一寻呼时机内监听第一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
作为又一个可选实施例,如果终端设备携带一张身份识别卡,则终端设备为了节能,也可以向其驻留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发送建议的寻呼参数。该驻留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到该建议的寻呼参数后,可以基于该建议的寻呼参数发送寻呼消息。终端设备可以在该建议的寻呼参数确定出的寻呼时机内监听寻呼消息。该建议的寻呼参数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DRX周期值T、在周期T内的寻呼帧总数N或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Ns中的一项或多项。例如,终端设备在其驻留小区中原来的DRX周期为100ms,说明终端设备每100ms需要唤醒自己一次以监听寻呼消息;为了节能,终端设备建议的寻呼参数DRX周期为500ms,说明终端设备希望每500ms唤醒自己一次以监听寻呼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携带多张身份识别卡的终端设备分别驻留在两个小区,且终端设备检测到潜在的寻呼冲突时,终端设备向其驻留的两个小区中某个驻留小区(比如第一驻留小区)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期望的寻呼参数(即第一寻呼参数),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基于该期望的寻呼参数确定出的寻呼参数(即第二寻呼参数)。第一网络设备在该第二寻呼参数确定出的寻呼时机内发送寻呼消息,终端设备在该第二寻呼参数确定出的寻呼时机内监听第一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该第二寻呼参数确定出的寻呼时机与终端设备在另一个驻留小区(即第二驻留小区)的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不重叠。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修改终端设备在某个驻留小区中的寻呼参数,使原本在时间上存在重叠的两个寻呼时机,在时间上错开,从而避免寻呼冲突,使携带多张身份识别卡的终端设备可以成功接收两个不同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
上述详细阐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为了便于更好地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方案,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装置或设备。
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可以设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如图8所示,该装置1可包括:
收发模块11,用于发送包括第一寻呼参数的第一信息,接收包括第二寻呼参数第二信息;监听模块12,用于在第二寻呼参数确定出的第二寻呼时机内监听第一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其中,该第二寻呼参数可以基于第一寻呼参数确定,该第二寻呼参数用于确定装置1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二寻呼时机,该第二寻呼时机可以与该装置1的第二身份识别卡在第二驻留小区内的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不存在重叠。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寻呼参数可以与上述第一寻呼参数相同。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寻呼参数用于确定该装置1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一寻呼时机,该第一寻呼时机可以与上述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不存在重叠。可选的,当该第一寻呼参数与该第二寻呼参数相同时,该第一寻呼时机也与该第二寻呼时机相同。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收发模块11具体用于发送包括上述第一信息的RRC消息。该RRC消息可以为MSG3或MSG5。MSG3可以为RRC建立请求(RRC setup Request)消息或新定义的RRC消息,如RRC寻呼信息请求(RRC Paging Information Request)消息。MSG5可以为RRC连接建立完成(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收发模块11还用于:接收随机接入资源指示,该随机接入资源指示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资源,该随机接入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序列;发送该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序列中的第一随机接入序列,该第一随机接入序列用于指示该装置1需要传输寻呼参数。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收发模块11还用于接收随机接入资源指示,该随机接入资源指示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资源,该随机接入资源包括时频资源;在该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二随机接入序列,该时频资源用于指示该装置1需要传输寻呼参数。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UE_ID。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寻呼参数和上述第二寻呼参数可以均包括以下寻呼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寻呼帧偏移量PF_offset、寻呼时机索引i_s、寻呼帧PF、寻呼时机PO或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Ns。
其中,上述监听模块12可以为处理模块。
具体实现中,各个模块或单元的实现还可以对应参照图3、图5或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相应描述,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和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1(终端设备)主动请求修改在某个驻留小区中的寻呼参数,使原本在时间上存在重叠的两个寻呼时机,在时间上错开,从而避免寻呼冲突,使携带多张身份识别卡的终端设备可以成功接收两个不同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
参见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为第一网络设备,或者,可以设置于第一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DU。如图9所示,该装置2可包括:
第一收发模块2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发送包括第二寻呼参数的第二信息,并在该第二寻呼参数确定出的第二寻呼时机内发送寻呼消息。其中,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寻呼参数,该第二寻呼参数可以基于第一寻呼参数确定,该第二寻呼参数用于确定该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二寻呼时机,该第二寻呼时机可以与该终端设备的第二身份识别卡在第二驻留小区内的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不存在重叠。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寻呼参数可以与上述第一寻呼参数相同。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寻呼参数用于确定该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一寻呼时机,该第一寻呼时机可以与上述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不存在重叠。可选的,当该第一寻呼参数与该第二寻呼参数相同时,该第一寻呼时机也与该第三寻呼时机相同。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收发模块21具体用于接收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的RRC消息。该RRC消息可以为MSG3或MSG5。MSG3可以为RRC建立请求(RRC setupRequest)消息或新定义的RRC消息,如RRC寻呼信息请求(RRC Paging InformationRequest)消息。MSG5可以为RRC连接建立完成(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收发模块21还用于:发送随机接入资源指示,该随机接入资源指示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资源,该随机接入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序列;接收该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序列中的第一随机接入序列,该第一随机接入序列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需要传输寻呼参数。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收发模块21还用于:发送随机接入资源指示,该随机接入资源指示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资源,该随机接入资源包括时频资源;在该时频资源上接收第二随机接入序列,该时频资源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需要传输寻呼参数。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2还包括第一确定模块22。该第一确定模块22用于基于上述第一寻呼参数确定第二寻呼参数。可选的,该第一确定模块22具体用于将该第一寻呼参数确定为第二寻呼参数,即该第一寻呼参数与该第二寻呼参数相同。另一可选的,如果第一寻呼参数中包括多组寻呼参数,则该第一确定模块22具体用于从该第一寻呼参数的多组寻呼参数中选择出/确定出一组寻呼参数作为第二寻呼参数。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收发模块21还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一信息;从该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第二寻呼参数。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UE_ID。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寻呼参数和上述第二寻呼参数可以均包括以下寻呼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寻呼帧偏移量PF_offset、寻呼时机索引i_s、寻呼帧PF、寻呼时机PO或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Ns。
其中,上述第一确定模块22可以为处理模块。
具体实现中,各个模块或单元的实现还可以对应参照图3、图5或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的相应描述,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和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2(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请求修改寻呼参数的信息(即第一信息)后,重新确定终端设备在某个驻留小区中的寻呼参数,使原本在时间上存在重叠的两个寻呼时机,在时间上错开,从而避免寻呼冲突,使携带多张身份识别卡的终端设备可以成功接收两个不同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
参见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为第二网络设备,或者,可以设置于第二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该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CU。如图10所示,该装置3可包括:
第二收发模块31,用于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寻呼参数;第二确定模块32,用于基于该第一寻呼参数确定第二寻呼参数;该第二收发模块31,还用于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该第二寻呼参数。其中,该第二寻呼参数用于确定该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二寻呼时机,该第二寻呼时机可以与该终端设备的第二身份识别卡在第二驻留小区内的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不存在重叠。
其中,上述第二确定模块32可以为处理模块。
具体实现中,各个模块或单元的实现还可以对应参照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的相应描述,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和功能。
参见图11,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000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收发器1003和总线系统1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第一网络设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上述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和收发器1003通过总线系统1004连接。
上述存储器1002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1002包括但不限于是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或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图11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当然,存储器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多个。存储器1002也可以是处理器1001中的存储器,在此不做限制。
存储器10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单元或者数据结构,或者它们的子集,或者它们的扩展集:
操作指令:包括各种操作指令,用于实现各种操作。
操作系统:包括各种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上述处理器1001控制通信装置1000的操作,处理器100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在处理器1001是一个CPU的情况下,该CPU可以是单核CPU,也可以是多核CPU。
具体的应用中,通信装置1000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004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0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1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004。为便于表示,图11中仅是示意性画出。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3、图5或图7任一种,或者上述各个实施例揭示的终端设备的方法;或者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3、图5或图7任一种,或者上述各个实施例的第一网络设备的方法;或者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5,或者上述各个实施例的第二网络设备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001中,或者由处理器1001实现。处理器10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0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0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002,处理器1001读取存储器10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执行图3、图5或图7任一种所描述的终端设备的方法步骤;或者结合其硬件执行图3、图5或图7任一种所描述的第一网络设备的方法步骤;或者结合其硬件执行图5所描述的第二网络设备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图3、图5或图7所描述的终端设备的方法步骤;或者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图3、图5或图7所描述的第一网络设备的方法步骤;或者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图5所描述的第二网络设备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可以为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图3、图5或图7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可选的,该芯片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与该处理器通过电路或电线连接。进一步可选的,该芯片还包括通信接口,该处理器与该通信接口连接。该通信接口用于接收需要处理的数据和/或信息,该处理器从该通信接口获取该数据和/或信息,并对该数据和/或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该通信接口输出处理结果。该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可选的,上述的处理器与存储器可以是物理上相互独立的单元,或者,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或者,该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第一网络设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可以为图3所提供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或图5或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图3所提供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或图5或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可以为图3所提供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或图5或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图3所提供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或图5或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图3所提供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或图5中的第二网络设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该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5)

1.一种寻呼冲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寻呼参数,所述第一寻呼参数包括以下寻呼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寻呼时机索引i_s、寻呼帧PF、寻呼时机PO或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Ns;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第二寻呼参数,所述第二寻呼参数基于所述第一寻呼参数确定,所述第二寻呼参数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二寻呼时机,所述第二寻呼时机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身份识别卡在第二驻留小区内的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不存在重叠;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寻呼时机内监听所述第一驻留小区的寻呼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寻呼参数与所述第一寻呼参数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寻呼参数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一寻呼时机,所述第一寻呼时机与所述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不存在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一信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一信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随机接入资源指示,所述随机接入资源指示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资源,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序列;
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序列中的第一随机接入序列,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序列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需要传输寻呼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一信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随机接入资源指示,所述随机接入资源指示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资源,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包括时频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二随机接入序列,所述时频资源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需要传输寻呼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寻呼参数包括以下寻呼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
寻呼帧偏移量PF_offset、寻呼时机索引i_s、寻呼帧PF、寻呼时机PO或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Ns。
9.一种寻呼冲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寻呼参数,所述第一寻呼参数包括以下寻呼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寻呼时机索引i_s、寻呼帧PF、寻呼时机PO或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Ns;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第二寻呼参数,所述第二寻呼参数基于所述第一寻呼参数确定,所述第二寻呼参数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二寻呼时机,所述第二寻呼时机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身份识别卡在第二驻留小区内的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不存在重叠;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二寻呼时机内发送寻呼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寻呼参数与所述第一寻呼参数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寻呼参数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一寻呼时机,所述第一寻呼时机与所述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不存在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的RRC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的RRC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资源指示,所述随机接入资源指示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资源,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序列;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序列中的第一随机接入序列,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序列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需要传输寻呼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的RRC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资源指示,所述随机接入资源指示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资源,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包括时频资源;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所述时频资源上接收第二随机接入序列,所述时频资源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需要传输寻呼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9-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寻呼参数。
16.根据权利要求9-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
17.根据权利要求9-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寻呼参数包括以下寻呼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
寻呼帧偏移量PF_offset、寻呼时机索引i_s、寻呼帧PF、寻呼时机PO或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Ns。
18.一种装置,所述装置为终端设备或用于设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单元或模块。
19.一种装置,所述装置为第一网络设备或设置于第一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寻呼参数,所述第一寻呼参数包括以下寻呼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寻呼时机索引i_s、寻呼帧PF、寻呼时机PO或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Ns;
所述第一收发模块,用于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第二寻呼参数,所述第二寻呼参数基于所述第一寻呼参数确定,所述第二寻呼参数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二寻呼时机,所述第二寻呼时机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身份识别卡在第二驻留小区内的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不存在重叠;
所述第一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寻呼时机内发送寻呼消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寻呼参数与所述第一寻呼参数相同。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寻呼参数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识别卡在第一驻留小区内的第一寻呼时机,所述第一寻呼时机与所述第三寻呼时机在时间上不存在重叠。
22.根据权利要求19-2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发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的RRC消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发模块,还用于:
发送随机接入资源指示,所述随机接入资源指示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资源,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序列;
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序列中的第一随机接入序列,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序列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需要传输寻呼参数。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发模块,还用于:
发送随机接入资源指示,所述随机接入资源指示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资源,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包括时频资源;
在所述时频资源上接收第二随机接入序列,所述时频资源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需要传输寻呼参数。
25.根据权利要求19-2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发模块还用于:
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寻呼参数。
26.根据权利要求19-2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
27.根据权利要求19-2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寻呼参数包括以下寻呼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
寻呼帧偏移量PF_offset、寻呼时机索引i_s、寻呼帧PF、寻呼时机PO或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Ns。
28.一种装置,所述装置为第二网络设备或设置于第二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收发模块,用于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寻呼参数,所述第一寻呼参数包括以下寻呼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寻呼时机索引i_s、寻呼帧PF、寻呼时机PO或一个寻呼帧内的寻呼时机总数Ns;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寻呼参数确定第二寻呼参数;
所述第二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寻呼参数。
2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收发器用于收发信息或消息,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集中单元DU,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收发器用于收发信息或消息,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使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9-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1.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分布单元CU,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收发器用于收发信息或消息,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使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
32.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其中:
所述终端设备为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权利要求19-2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33.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设备、第一网络设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其中:
所述终端设备为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权利要求19-2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
34.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运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35.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运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9-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CN201980102301.6A 2019-12-23 寻呼冲突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147316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127681 WO2021127948A1 (zh) 2019-12-23 2019-12-23 寻呼冲突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1616A CN114731616A (zh) 2022-07-08
CN114731616B true CN114731616B (zh) 2024-05-10

Family

I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1935A (zh) * 2008-02-27 2009-09-02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多路无线通信服务的方法与通信装置
WO2018161244A1 (en) * 2017-03-07 2018-09-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ging offset negotiation
CN109246850A (zh) * 2017-05-05 2019-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控制方法、分布式单元、集中式单元及基站系统
CN110572876A (zh) * 2019-09-16 2019-12-1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多卡单收发设备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1935A (zh) * 2008-02-27 2009-09-02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多路无线通信服务的方法与通信装置
WO2018161244A1 (en) * 2017-03-07 2018-09-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ging offset negotiation
CN109246850A (zh) * 2017-05-05 2019-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控制方法、分布式单元、集中式单元及基站系统
CN110572876A (zh) * 2019-09-16 2019-12-1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多卡单收发设备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2-1911208 Solution for Key Issue#2 Paging collision avoidance;OPPO;SA WG2 Meeting #136;第1、6.X节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70913A1 (zh) 一种系统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EP2755429A1 (en) Mobility and connection management of low pow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CN115023981B (zh) 用于rrc非活动状态的寻呼的wus
CN113747571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9344859B2 (en) Method of receiving multicast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KR102241163B1 (ko) 새로운 무선 비인가 대역 내의 디바이스-능력-기반 및 독립형 페이징
CN114080042A (zh) 促进侧链路模式2随机选择以用于支持侧链路drx
US20200092805A1 (en) Reception scheme
US20180103429A1 (en) Power saving method of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s
US20220322286A1 (en) Paging collis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13632585A (zh) 终端设备的非连续接收配置
CN113557773A (zh) 用以针对无线网络调节ue的寻呼定时的第二ue标识的指配
CN114731616B (zh) 寻呼冲突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913296A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21233527A1 (en) Multiple subscription management for user equipment with single receive chain
CN11464109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5362724A (zh) 基于增强非连续接收的寻呼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35122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energy-saving signal monitoring occasion,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23124823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130276A1 (zh) 确定可用参考信号配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3098212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US20230224853A1 (en) Remote user equipment direct to indirect path switching in sidelink relay
WO2023024009A1 (zh) 一种节能信号的传输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WO202119703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WO2021026835A1 (zh) 一种系统信息的获取方法、发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