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31285B - 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31285B
CN114731285B CN202080079611.3A CN202080079611A CN114731285B CN 114731285 B CN114731285 B CN 114731285B CN 202080079611 A CN202080079611 A CN 202080079611A CN 114731285 B CN114731285 B CN 1147312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ration
terminal device
signal transmission
reordering timer
pdcp reord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96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31285A (zh
Inventor
付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731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1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31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12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方法包括: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连接,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根据第一信息调整PDCP重排序定时器,如此,终端设备可以灵活调整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该时长是指终端设备在接收到一个PDCPPDU后,对于之前已传输但还没有正确接收的PDCP PDU可以等待的最长时间,从而,在关闭下行HARQ反馈功能且不支持ARQ重传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可避免数据过早或过晚地丢包,提高终端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体验。

Description

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正在研究非地面通信网络(Non Terrestrial Network,NTN)技术,NTN一般采用卫星通信的方式向地面用户提供通信服务。相比地面蜂窝网通信,卫星通信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首先,卫星通信不受用户地域的限制,其次,卫星通信覆盖范围广。卫星通信在边远山区、贫穷落后的国家或地区都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覆盖到,再次,卫星通信距离远,且通信距离增大通讯的成本没有明显增加,最后,卫星通信的稳定性高,不受自然灾害的限制。通信卫星按照轨道高度的不同分为低地球轨道(Low-Earth Orbit,LEO)卫星、中地球轨道(Medium-EarthOrbit,MEO)卫星、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高椭圆轨道(High Elliptical Orbit,HEO)卫星等等。目前阶段主要研究的是LEO和GEO。
在NTN系统中,特别是在非GEO场景下,终端设备与卫星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时延具有快速变化的特性。在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中,新无线(New Radio,NR)有两级重传机制:媒质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终端设备st,HARQ)机制和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的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终端设备st,ARQ)机制。
目前NR中,终端设备侧的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参数反映的是终端设备在接收到一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后,对于之前已传输但还没有正确接收的PDCP PDU可以等待的最长时间。在NR中,出现这种PDCP PDU乱序到达接收端的情况主要是由于MAC层的HARQ传输机制和RLC ARQ机制导致的,比如有2个PDCP PDU先后被传输出去,先传输的PDCP PDU 1在经历了HARQ重传和/或ARQ重传才被接收端接收到,后传输的PDCP PDU 2在MAC经历了1次初传就被接收端正确接收,则终端设备就有可能先接收到PDCP PDU 2,此时终端设备会启动PDCP重排序定时器,在该定时器运行时间内等待接收PDCP PDU 1。
与传统NR采用的蜂窝网络相比,NTN中终端设备与卫星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大幅增加,需要关闭HARQ反馈功能以降低数据传输时延。在关闭HARQ反馈功能的情况下,如果网络设备同时也不支持(没有配置)盲调度,即每个MACPDU在MAC层只有一次传输机会,由于没有MAC重传,如果同时该无线承载对应的RLC实体也不支持ARQ功能,在非GEO场景,由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时延不断变化,如果按照现有机制静态配置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方式,不能很好的适应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时延的不断变化,会造成过早或者过晚地PDCP丢包。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能够避免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中传输数据过早或过晚丢包。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由所述终端设备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和调整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由所述终端设备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连接,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根据第一信息调整PDCP重排序定时器,如此,终端设备可以灵活调整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该时长是指终端设备在接收到一个PDCPPDU后,对于之前已传输但还没有正确接收的PDCP PDU可以等待的最长时间,从而,在关闭下行HARQ反馈功能且不支持ARQ重传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可避免数据过早或过晚地丢包,提高终端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5G SA组网架构的通信系统的示例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5G NSA组网架构的通信系统的示例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与卫星之间信号传输时延变大的演示示意图;
图2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与卫星之间信号传输时延变小的演示示意图;
图2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与卫星之间信号传输时延先变小后变大的演示示意图;
图2E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演示示意图;
图2F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置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演示示意图;
图2G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置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演示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新无线(NewRadio,NR)系统中,丢失或出错的数据的重传主要是由MAC层的HARQ机制处理的,并由RLC层的重传功能进行补充。MAC层的HARQ机制能够提供快速重传,RLC层的ARQ机制能够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HARQ使用停等协议(Stop-and-Wait Protocol)来发送数据。在停等协议中,发送端发送一个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后,就停下来等待确认信息。这样,每次传输后发送端就停下来等待确认,会导致用户吞吐量很低。因此,NR使用多个并行的HARQ进程,当一个HARQ进程在等待确认信息时,发送端可以使用另一个HARQ进程来继续发送数据。这些HARQ进程共同组成了一个HARQ实体,这个实体结合了停等协议,允许数据连续传输。HARQ有上行HARQ和下行HARQ之分。上行HARQ针对上行数据传输,下行HARQ针对下行数据传输。两者相互独立。
基于目前NR协议的规定,终端设备对应每个服务小区都有各自的HARQ实体。每个HARQ实体维护一组并行的下行HARQ进程和一组并行的上行HARQ进程。目前每个上下行载波均支持最大16个HARQ进程。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可以根据网络部署情况通过RRC信令半静态配置向终端设备指示最大的HARQ进程数。如果网络没有提供相应的配置参数,则下行缺省的HARQ进程数为8,上行每个载波支持的最大HARQ进程数始终为16。每个HARQ进程对应一个HARQ进程ID。对于下行,BCCH使用一个专用的广播HARQ进程。对于不支持下行空分复用的终端设备,每个下行HARQ进程只能同时处理1个TB;对于支持下行空分复用的终端设备,每个下行HARQ进程可以同时处理1个或者2个TB。终端设备的每个上行HARQ进程同时处理1个TB。HARQ在时域上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类,在频域上分为非自适应和自适应两类。NR上下行均使用异步自适应HARQ机制。异步HARQ即重传可以发生在任意时刻,同一个TB的重传与上一次传输的时间间隔是不固定的。自适应HARQ即可以改变重传所使用的频域资源和MCS。
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都有一个RLC实体。一个RLC实体可以配置为透传模式(Transparent Mode,TM)、非确认模式(Unacknowledged Mode,UM)、确认模式(Acknowledged Mode,AM)三种模式之一。其中,只有AM模式可以支持出错检测和ARQ重传。在网络设备侧或终端设备侧,一个AM实体既包含接收侧,又包含发送侧,即能够同时收发数据。AM实体提供了双向的数据传输服务。AM实体发送/接收2种类型的PDU,即RLC数据PDU和RLC控制PDU。其中,RLC数据PDU用于传输数据,RLC控制PDU用于传输状态报告。对于AM RLC实体,通过检测接收到的RLC数据PDU的辅节点(Secondary Node,SN),接收端可以知道丢失了哪些PDU(或其分段),并要求发送端重传丢失的PDU(或其分段)。接收端会通过发送状态报告告诉发送端成功接收了哪些确认模式数据(Acknowledged Mode Data,AMD)PDU,以及哪些AMD PDU或分段还没有成功接收到。发送端在收到状态报告后,会发起ARQ重传。
PDCP层为映射为下行控制信道(Downlink Control Channel,DCCH)和专用传输信道(Dedicated Transmission CHannel)DTCH逻辑信道的无线承载提供传输服务。每个无线承载对应一个PDCP层实体,每个PDCP层对应1个,2个,或者4个RLC实体(根据单向传输/双向传输,承载分割/不分割,RLC模式等确定)。如果承载不分割,则一个PDCP实体对应1个UMRLC(单向),或者2个UM RLC实体(双向各一个),或者1个AM RLC实体。如果承载分割,则一个PDCP实体对应2个UM RLC(单向),或者4个UM RLC实体(双向各一个),或者2个AM RLC实体。
NR PDCP层支持重排序和按序传递功能。PDCP实体的接收方有一个PDCP PDU的缓存,用于PDCP PDU的重排序,以保证按序传递给上层。如果网络配置了某个无线承载是不需要按序递交的,那么这个缓存是不存在的,PDCP接收方把收到的PDCP PDU进行处理后直接递交给上层。为了支持终端设备PDCP接收的重排序和按序递交功能,网络RRC为终端设备的PDCP接收方配置一个PDCP重排序定时器,通过PDCP重排序定时器来控制终端设备侧等待前面未接收到的PDCP PDU的时间。如果从PDCP层收到一个PDCP PDU,并且在位于该PDCP PDU之前的至少一个PDCP PDU还没有被接收到,而且PDCP重排序定时器当前没有运行,则启动PDCP重排序定时器。这些前面的未接收到的PDCP PDU需要在PDCP重排序定时器超时之前按序收到,否则,在PDCP重排序定时器超时后,已接收到的PDCP PDU就会被强制投递给上层,同时未收到的这些PDCP PDU被丢弃。
目前NR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一个PDCPPDU后,对于之前已传输但还没有正确接收的PDCP PDU,需要进行等待,在NR中,出现PDCP PDU乱序到达接收端的情况主要是由于MAC层的HARQ传输机制和RLC ARQ机制导致的,比如有2个PDCP PDU先后被传输出去,先传输的PDCP PDU 1在经历了HARQ重传和/或ARQ重传才被接收端接收到,后传输的PDCP PDU 2在MAC经历了1次初传就被接收端正确接收,则终端设备就有可能先接收到PDCP PDU 2,此时终端设备会启动PDCP重排序定时器,在该定时器运行时间内等待接收PDCP PDU 1。
与传统NR采用的蜂窝网络相比,NTN中终端设备与卫星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大幅增加,需要关闭HARQ反馈功能以降低数据传输时延,在关闭HARQ反馈功能的情况下,如果基站同时也不支持(没有配置)盲调度,即每个MACPDU在MAC层只有一次传输机会,由于没有MAC重传,如果同时该无线承载对应的RLC实体也不支持ARQ功能,对于GEO场景,由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时延是基本不变或者变化很慢,此时可以配置PDCP重排序定时器时长为0;而对于非GEO场景,由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时延不断变化,如果按照现有机制静态配置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方式,不能很好的适应终端设备与网络之间时延的不断变化,会造成过早或者过晚地PDCP丢包,从而影响用户的业务体验。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方法,应用于5G NR组网架构,该组网架构可以是如图1A所示的非独立NSA组网的通信网络,也可以是如图1B所示的独立组网的通信网络,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唯一限定。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网络设备包括基站或核心网设备等。
请参阅图2A,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方法,应用于5GSA或NSA组网系统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其中,在关闭下行HARQ反馈功能且不支持ARQ重传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由终端设备调整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第一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第一初始时长、第一调整周期和第一调整步长、第一时长、最大时长。其中,第一初始时长是指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指示的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用于对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更新;第一调整周期是指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新的调整周期,用于对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调整周期进行更新;第一调整步长是指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指示的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新的调整步长,用于对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周期性调整;第一时长是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指示的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用于对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更新;最大时长是指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指示的PDCP重排序定时器能够配置的最大时长。
步骤202,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
具体实现中,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的调整可以由网络控制,也可以由终端设备自主调整。不同的第一信息对应不同的调整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方式。
其中,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初始时长、第一调整周期或第一调整步长,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的调整由网络控制,具体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初始时长、第一调整周期或第一调整步长,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初始时长对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更新,根据第一调整周期或第一调整步长对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周期性调整。
其中,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长,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的调整由网络控制,具体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时长,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时长对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更新。
其中,若第一信息包括最大时长,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由终端设备自主调整,具体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最大时长,终端设备根据最大时长自行确定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连接,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根据第一信息调整PDCP重排序定时器,如此,终端设备可以灵活调整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该时长是指终端设备在接收到一个PDCPPDU后,对于之前已传输但还没有正确接收的PDCP PDU可以等待的最长时间,从而,在关闭下行HARQ反馈功能且不支持ARQ重传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可避免数据过早或过晚地丢包,提高终端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体验。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步骤2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初始时长;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初始时长配置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
其中,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RRC信令,RRC信令携带网络RCC配置信息,终端设备根据该网络RCC配置信息为每个无线承载(除信令承载(Signalling Radio Bearer,SRB)0外)配置一个PDCP实体,得到至少一个PDCP实体,网络RCC配置信息可包括PDCP重排序定时器对应的第二初始时长,即PDCP重排序定时器时长的初始值。
可选地,第二初始时长为所述终端设备所在小区对应的覆盖范围内距离卫星最远的地面位置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
具体实施中,若网络设备未获取到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可将终端设备所在小区对应的覆盖范围内距离卫星最远的地面位置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作为第二初始时长。
可选地,所述第二初始时长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得到,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初始时长时所述终端设备所处的位置。
其中,上述运动参数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卫星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等。
具体实施中,若网络设备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可根据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第二初始时长。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若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大,确定所述第二初始时长为0。
本可能的示例中,网络设备可根据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和卫星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等运动参数确定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请参阅图2B,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与卫星之间信号传输时延变大的演示示意图,其中,卫星围绕地球做轨道运动,时间从t1到t2,再到t3,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大,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二初始时长为0。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若所述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小,确定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第一最大时延和卫星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当前时延之间的第三差值;若所述第三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最大时长,将所述最大时长作为第二初始时长;若所述第三差值小于所述最大时长,将所述第三差值作为所述第二初始时长。
本可能的示例中,网络设备可根据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和卫星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等运动参数确定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请参阅图2C,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与卫星之间信号传输时延变小的演示示意图,其中,卫星围绕地球做轨道运动,时间从t1到t2,再到t3,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小,网络设备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第二初始时长:
Ti1=min{(max_delay-current_delay),TRm},
其中,Ti1为第二初始时长;max_delay为当前卫星为终端设备提供服务期间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第一最大时延,例如,假定当前卫星为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时间为t1到t3,第一最大时延为t1到t3之间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最大时延;current_delay为卫星当前与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时延,可以根据卫星的运动参数和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确定。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若所述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先变小后变大,或者先变大后变小,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已经经历过的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第二最大时延和卫星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当前时延之间的第四差值;若所述第四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最大时长,将所述最大时长作为第二初始时长;若所述第四差值小于所述最大时长,将所述第四差值作为所述第二初始时长。
本可能的示例中,网络设备可根据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和卫星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等运动参数确定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请参阅图2D,图2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与卫星之间信号传输时延先变小后变大的演示示意图,其中,卫星围绕地球做轨道运动,时间从t1到t2,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小,时间从t2到t3,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大,网络设备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第二初始时长:
Ti1=min{(current_max_delay-current_delay),TRm}
其中,Ti1为第二初始时长;current_max_delay为当前卫星为终端设备提供服务期间,该终端设备已经经历过的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第二最大时延,例如,假定当前卫星为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时间为t1到t3,终端设备已经经历过的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时间为t1到t2,第二最大时延为t1到t2之间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最大时延;current_delay为卫星当前与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时延,可以根据卫星的运动参数和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确定。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步骤2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调整周期和第二调整步长;
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调整周期和第二调整步长对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周期性调整。
其中,第二调整周期和第二调整步长可以是与第二初始时长一起,由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具体实施中,网络设备可根据卫星相对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确定第二调整周期和第二调整步长。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初始时长、第一调整周期和第一调整步长,上述步骤202中,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可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初始时长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根据所述第一调整周期和所述第一调整步长对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周期性调整。
具体实施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初始时长、第二调整周期,第二调整步长后,终端设备将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为第二初始时长,根据第二调整周期和第二调整步长对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周期性调整。随着卫星围绕地球做轨道运动,导致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号时延可能发生变化,因此,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初始时长、第一调整周期和第一调整步长,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初始时长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将第一初始时长作为PDCP重排序定时器时长的新的初始值,并以第一调整周期和第一调整步长对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周期性调整。从而,可动态地对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调整。
本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二位置,根据所述第二位置确定所述第一初始时长、所述第一调整周期和第一调整步长。
其中,第一信息可以是通过RRC信令或者媒质接入控制MAC控制单元(ControlElement)CE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具体地,网络设备可通过RRC信令将第一初始时长、第一调整周期和第一调整步长发送至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可通过MAC CE将第一初始时长、第一调整周期和第一调整步长发送至终端设备。
具体实现中,网络设备可自行获取终端设备的第二位置,也可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二位置,进而,根据第二位置确定第一初始时长、第一调整周期和第一调整步长,其中,根据第二位置确定第一初始时长的方式可参考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第二初始时长的方式,此处不再赘述。网络设备可根据终端设备处于第二位置时,卫星相对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确定第一调整周期和第一调整步长。
举例说明,请参阅图2E,图2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演示示意图,其中,在关闭下行HARQ反馈功能且不支持ARQ重传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RRC信令,RRC信令包括第二初始时长Ti1、第二调整周期T1和第二调整步长△1,终端设备将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配置为TR0=第二初始时长Ti1。终端设备以第二调整周期T1和第二调整步长△1对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周期性调整,经过T1后,终端设备将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调整为TR1=TR0+△1,若终端设备启动PDC P重排序定时器,此时,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为TR1。当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或者MAC CE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一初始时长Ti2、第一调整周期T2和第一调整步长△2后,PDC 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调整为TR2=Ti2,若终端设备启动PDCP重排序定时器,此时,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为TR2。终端设备以第一调整周期T2和第一调整步长△2对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周期性调整,经过T2后,终端设备将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调整为TR3=TR2+△2,若终端设备重启PDCP重排序定时器,此时,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为TR3。再经过T2后,终端设备将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调整为TR4=TR3+△2。
可见,网络设备可通过RRC信令或者MAC CE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一初始时长、第一调整周期和第一调整步长,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初始时长、第一调整周期和第一调整步长对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调整,从而,当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发生变化时,终端设备可更加准确地确定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避免数据过早或过晚地丢包。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长,上述步骤202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可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时长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具体实施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初始时长后,终端设备将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的初始值配置为第二初始时长,随着卫星围绕地球做轨道运动,导致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号时延可能发生变化,因此,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时长,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长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从而,可动态地对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调整。
其中,第一信息可以是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指示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具体地,在动态调度的下行传输中,网络设备可通过PDCCH指示信令将第一时长发送至终端设备。
可选地,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MAC CE将第一时长发送至终端设备。具体地,在在动态调度的下行传输,或者,在预配置资源的下行传输中,网络设备可通过MAC CE将第一时长发送至终端设备。
其中,若网络设备确定第一时长与上一次下行传输时所指示的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没有发生变化,网络设备可以在本次下行传输中不携带终端设备的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指示,即不将第一时长发送至终端设备。
其中,若本次下行MAC传输对应于多个逻辑信道的下行传输,由于每个配置了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逻辑信道分别对应一个PDCP重排序定时器,可以在PDCCH或者MAC CE中分别针对每个配置了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逻辑信道对应的分别指示一个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第一时长,即针对多个逻辑信道对应的多个PDCP重排序定时器中每一PDCP重排序定时器发送一个第一时长。
举例说明,请参阅图2F,图2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置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演示示意图,其中,在关闭下行HARQ反馈功能且不支持ARQ重传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RRC信令,RRC信令包括第二初始时长Ti1,终端设备将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配置为TR0=第二初始时长Ti1。当网络设备通过PDCCH指示信令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一时长TR1后,终端设备将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调整为TR1,若终端设备启动PDCP重排序定时器,此时,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为TR1。网络设备通过PDCCH指示信令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一时长TR2,终端设备将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调整为TR2。若网络设备通过PDCCH指示信令向终端设备指示下行调度,但没有指示第一时长,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不变,若终端设备启动PDCP重排序定时器,此时,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为TR2。网络设备通过PDCCH指示信令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一时长TR3,终端设备将PD 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调整为TR3。若终端设备重启PDCP重排序定时器,此时,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为TR3。
可见,网络设备可通过PDCCH指示信令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一时长,由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时长对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调整,从而,当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发生变化时,终端设备可更加准确地确定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避免数据过早或过晚地丢包。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最大时长,所述最大时长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无线承载的QoS时延确定得到。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是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具体地,网络设备可通过RRC信令将最大时长发送至终端设备。
本可能的示例中,上述步骤202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可包括以下步骤:
在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最大时长时,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和卫星的运动参数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其中,上述运动参数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卫星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等。
具体实施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最大时长后,终端设备可根据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和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随着卫星围绕地球做轨道运动,卫星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导致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号时延可能发生变化,因此,终端设备可持续地确定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和卫星的运动参数,根据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和卫星的运动参数的位置更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从而,可动态地对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调整。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和卫星的运动参数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若所述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大,确定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为0。
本可能的示例中,终端设备可根据当前位置和卫星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等运动参数确定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请参阅图2B,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与卫星之间信号传输时延变大的演示示意图,其中,卫星围绕地球做轨道运动,时间从t1到t2,再到t3,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大,网络设备可以确定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为0。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和卫星的运动参数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若所述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小,确定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第一最大时延和卫星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当前时延之间的第一差值;若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时长,根据所述最大时长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最大时长,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本可能的示例中,终端设备可根据当前位置和卫星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等运动参数确定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请参阅图2C,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与卫星之间信号传输时延变小的演示示意图,其中,卫星围绕地球做轨道运动,时间从t1到t2,再到t3,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小,网络设备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t-Reordering=min{(max_delay-current_delay),TRm},
其中,t-Reordering为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max_delay为当前卫星为终端设备提供服务期间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第一最大时延,例如,假定当前卫星为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时间为t1到t3,第一最大时延为t1到t3之间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最大时延;current_delay为卫星当前与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时延,可以根据卫星的运动参数和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确定;TRm为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最大时长。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和卫星的运动参数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若所述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先变小后变大,或者先变大后变小,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已经经历过的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第二最大时延和卫星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当前时延之间的第二差值;若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时长,根据所述最大时长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若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所述最大时长,根据所述第二差值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本可能的示例中,终端设备可根据当前位置和卫星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等运动参数确定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请参阅图2D,图2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与卫星之间信号传输时延先变小后变大的演示示意图,其中,卫星围绕地球做轨道运动,时间从t1到t2,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小,时间从t2到t3,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大,网络设备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t-Reordering=min{(current_max_delay-current_delay),TRm},
其中,t-Reordering为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current_max_delay为当前卫星为终端设备提供服务期间,该终端设备已经经历过的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第二最大时延,例如,假定当前卫星为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时间为t1到t3,终端设备已经经历过的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时间为t1到t2,第二最大时延为t1到t2之间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最大时延;current_delay为卫星当前与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时延,可以根据卫星的运动参数和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确定。
举例说明,请参阅图2G,图2G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置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演示示意图,其中,在关闭下行HARQ反馈功能且不支持ARQ重传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RRC信令,RRC信令包括最大时长TRm,终端设备处于初始位置A0,卫星当时的运动参数为Pr0,终端设备自主设置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为TR0。终端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为A1,卫星的运动参数为Pr1,终端设备自主设置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为TR1,若终端设备启动PDCP重排序定时器,此时,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为TR1。终端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为A2,卫星的运动参数为Pr2,终端设备自主设置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为TR2,若终端设备重启PDCP重排序定时器,此时,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为TR2。
可见,网络设备可通过RRC信令向终端设备指示最大时长,由终端设备自主根据卫星的运动参数和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和对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调整,从而,当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发生变化时,终端设备可更加准确地确定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避免数据过早或过晚地丢包。
与上述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3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终端设备300包括处理器310、存储器320、通信接口330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321,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321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320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310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321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如此,终端设备可以灵活调整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该时长是指终端设备在接收到一个PDCPPDU后,对于之前已传输但还没有正确接收的PDCP PDU可以等待的最长时间,从而,在关闭下行HARQ反馈功能且不支持ARQ重传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可避免数据过早或过晚地丢包,提高终端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体验。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初始时长、第一调整周期和第一调整步长,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方面,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321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初始时长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根据所述第一调整周期和所述第一调整步长对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周期性调整。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321还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
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初始时长、所述第一调整周期和第一调整步长。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长,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方面,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321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时长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前,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321还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初始时长;
根据所述第二初始时长配置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前,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321还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调整周期和第二调整步长;
根据所述第二调整周期和第二调整步长对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周期性调整。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二初始时长为所述终端设备所在小区对应的覆盖范围内距离卫星最远的地面位置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二初始时长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得到,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初始时长时所述终端设备所处的位置。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最大时长,所述最大时长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无线承载的QoS时延确定得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方面,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321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
在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最大时长时,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和卫星的运动参数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和卫星的运动参数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方面,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321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
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若所述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大,确定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为0。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和卫星的运动参数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方面,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321还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
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若所述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小,确定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第一最大时延和卫星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当前时延之间的第一差值;若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时长,根据所述最大时长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最大时长,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和卫星的运动参数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方面,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321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
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若所述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先变小后变大,或者先变大后变小,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已经经历过的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第二最大时延和卫星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当前时延之间的第二差值;若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时长,根据所述最大时长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若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所述最大时长,根据所述第二差值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4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网络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10、存储器420、通信接口430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421,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421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420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410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421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
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由所述终端设备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由所述终端设备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如此,可以灵活调整终端设备的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该时长是指终端设备在接收到一个PDCPPDU后,对于之前已传输但还没有正确接收的PDCP PDU可以等待的最长时间,从而,在关闭下行HARQ反馈功能且不支持ARQ重传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可避免数据过早或过晚地丢包,提高终端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体验。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初始时长、第一调整周期和第一调整步长,所述第一初始时长用于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调整至所述第一初始时长;所述第一调整周期和所述第一调整步长用于由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周期性调整。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321还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二位置,根据所述第二位置确定所述第一初始时长、所述第一调整周期和第一调整步长。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是通过RRC信令或者媒质接入控制控制单元MAC CE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用于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长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是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指示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321还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初始时长,所述第二初始时长用于由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321还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调整周期和第二调整步长;所述第二调整周期和第二调整步长用于由所述终端设备对对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周期性调整。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二初始时长、所述第二调整周期或所述第二调整步长是通过RRC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二初始时长为所述终端设备所在小区对应的覆盖范围内距离卫星最远的地面位置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二初始时长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得到,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初始时长时所述终端设备所处的位置。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321还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若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大,确定所述第二初始时长为0。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321还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若所述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小,确定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第一最大时延和卫星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当前时延之间的第三差值;若所述第三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最大时长,将所述最大时长作为所述第二初始时长;若所述第三差值小于所述最大时长,将所述第三差值作为所述第二初始时长。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321还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若所述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先变小后变大,或者先变大后变小,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已经经历过的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第二最大时延和卫星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当前时延之间的第四差值;若所述第四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最大时长,将所述最大时长作为所述第二初始时长;若所述第四差值小于所述最大时长,将所述第四差值作为所述第二初始时长。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最大时长,所述最大时长是根据无线承载的QoS时延确定得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是通过RRC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终端设备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5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装置500应用于终端设备,具体包括:处理单元502和通信单元503。处理单元502用于对终端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单元502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2A中的步骤202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单元503用于支持终端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501,用于存储终端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单元5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503可以是通信接口、收发器、收发电路等,存储单元501可以是存储器。当处理单元502为处理器,通信单元503为通信接口,存储单元501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为图3所示的终端设备。
具体实现时,所述处理单元502用于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任一步骤,且在执行诸如发送等数据传输时,可选择的调用所述通信单元503来完成相应操作。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通信单元503,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5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初始时长、第一调整周期和第一调整步长,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方面,所述处理单元502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初始时长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根据所述第一调整周期和所述第一调整步长对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周期性调整。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通信单元503还用于:
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初始时长、所述第一调整周期和第一调整步长。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长,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方面,所述处理单元5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时长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前,所述通信单元503,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初始时长;
所述处理单元5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初始时长配置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前,所述通信单元503,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调整周期和第二调整步长;
所述处理单元5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调整周期和第二调整步长对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周期性调整。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二初始时长为所述终端设备所在小区对应的覆盖范围内距离卫星最远的地面位置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二初始时长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得到,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初始时长时所述终端设备所处的位置。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最大时长,所述最大时长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无线承载的QoS时延确定得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方面,所述处理单元502具体用于:
在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最大时长时,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和卫星的运动参数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和卫星的运动参数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方面,所述处理单元5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若所述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大,确定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为0。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和卫星的运动参数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方面,所述处理单元5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若所述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小,确定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第一最大时延和卫星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当前时延之间的第一差值;若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时长,根据所述最大时长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最大时长,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和卫星的运动参数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方面,所述处理单元5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若所述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先变小后变大,或者先变大后变小,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已经经历过的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第二最大时延和卫星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当前时延之间的第二差值;若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时长,根据所述最大时长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若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所述最大时长,根据所述第二差值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6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装置600应用于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单元602和通信单元603。处理单元602用于对网络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单元502用于支持网络设备执行图2A中的步骤201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单元603用于支持网络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601,用于存储终端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单元6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603可以是通信接口、收发器、收发电路等,存储单元601可以是存储器。当处理单元602为处理器,通信单元603为通信接口,存储单元601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为图4所示的网络设备。
所述处理单元602,用于控制所述通信单元603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由所述终端设备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初始时长、第一调整周期和第一调整步长,所述第一初始时长用于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调整至所述第一初始时长;所述第一调整周期和所述第一调整步长用于由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周期性调整。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通信单元603,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二位置;
所述处理单元6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位置确定所述第一初始时长、所述第一调整周期和第一调整步长。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是通过RRC信令或者媒质接入控制控制单元MAC CE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用于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长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是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指示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所述通信单元603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初始时长,所述第二初始时长用于由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所述通信单元603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调整周期和第二调整步长;所述第二调整周期和第二调整步长用于由所述终端设备对对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周期性调整。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二初始时长、所述第二调整周期或所述第二调整步长是通过RRC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二初始时长为所述终端设备所在小区对应的覆盖范围内距离卫星最远的地面位置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二初始时长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得到,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初始时长时所述终端设备所处的位置。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602,还用于: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若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大,确定所述第二初始时长为0。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602,还用于: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若所述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小,确定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第一最大时延和卫星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当前时延之间的第三差值;若所述第三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最大时长,将所述最大时长作为所述第二初始时长;若所述第三差值小于所述最大时长,将所述第三差值作为所述第二初始时长。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602,还用于: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若所述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先变小后变大,或者先变大后变小,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已经经历过的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第二最大时延和卫星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当前时延之间的第四差值;若所述第四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最大时长,将所述最大时长作为所述第二初始时长;若所述第四差值小于所述最大时长,将所述第四差值作为所述第二初始时长。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最大时长,所述最大时长是根据无线承载的QoS时延确定得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是通过RRC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其中,该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接入网设备、目标网络设备或核心网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接入网设备、目标网络设备或核心网设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9)

1.一种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
其中,若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最大时长,所述最大时长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无线承载的QoS时延确定得到,则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和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
若所述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小,确定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第一最大时延和所述卫星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当前时延之间的第一差值;若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时长,根据所述最大时长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最大时长,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初始时长、第一调整周期和第一调整步长,则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初始时长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根据所述第一调整周期和所述第一调整步长对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周期性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初始时长、所述第一调整周期和所述第一调整步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长,则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时长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初始时长;
根据所述第二初始时长配置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调整周期和第二调整步长;
根据所述第二调整周期和所述第二调整步长对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周期性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初始时长为所述终端设备所在小区对应的覆盖范围内距离所述卫星最远的地面位置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初始时长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得到,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初始时长时所述终端设备所处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和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大,确定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为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和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先变小后变大,或者先变大后变小,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已经经历过的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第二最大时延和所述卫星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当前时延之间的第二差值;若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时长,根据所述最大时长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若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所述最大时长,根据所述第二差值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11.一种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初始时长,所述第二初始时长用于由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所述第二初始时长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和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得到,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初始时长时所述终端设备所处的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
若所述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小,确定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第一最大时延和所述卫星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当前时延之间的第三差值;若所述第三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最大时长,将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最大时长作为所述第二初始时长;若所述第三差值小于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最大时长,将所述第三差值作为所述第二初始时长;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由所述终端设备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初始时长、第一调整周期和第一调整步长,所述第一初始时长用于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初始时长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所述第一调整周期和所述第一调整步长用于由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周期性调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二位置,根据所述第二位置确定所述第一初始时长、所述第一调整周期和所述第一调整步长。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是通过RRC信令或者媒质接入控制MAC控制单元CE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用于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长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是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指示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调整周期和第二调整步长;所述第二调整周期和第二调整步长用于由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周期性调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初始时长、所述第二调整周期或所述第二调整步长是通过RRC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初始时长为所述终端设备所在小区对应的覆盖范围内距离所述卫星最远的地面位置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大,确定所述第二初始时长为0。
2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先变小后变大,或者先变大后变小,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已经经历过的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第二最大时延和卫星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当前时延之间的第四差值;若所述第四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最大时长,将所述最大时长作为所述第二初始时长;若所述第四差值小于所述最大时长,将所述第四差值作为所述第二初始时长。
2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最大时长,所述最大时长是根据无线承载的QoS时延确定得到。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是通过RRC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24.一种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
其中,若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最大时长,所述最大时长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无线承载的QoS时延确定得到,则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方面,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和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
若所述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小,确定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第一最大时延和所述卫星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当前时延之间的第一差值;若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时长,根据所述最大时长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最大时长,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更新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25.一种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通信单元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初始时长,所述第二初始时长用于由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所述第二初始时长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和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得到,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初始时长时所述终端设备所处的位置;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卫星的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所述信号传输时延变化信息用于指示信号传输时延变小,确定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第一最大时延和所述卫星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当前时延之间的第三差值;若所述第三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最大时长,将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最大时长作为所述第二初始时长;若所述第三差值小于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最大时长,将所述第三差值作为所述第二初始时长;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由所述终端设备调整所述PDCP重排序定时器。
2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27.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28.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0或11-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0或11-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80079611.3A 2020-01-19 2020-01-19 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ctive CN1147312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073054 WO2021142848A1 (zh) 2020-01-19 2020-01-19 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1285A CN114731285A (zh) 2022-07-08
CN114731285B true CN114731285B (zh) 2023-07-14

Family

ID=76863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9611.3A Active CN114731285B (zh) 2020-01-19 2020-01-19 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31285B (zh)
WO (1) WO20211428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5806A (zh) * 2021-12-24 2022-04-05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收发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37501A1 (zh) * 2018-01-12 2019-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9242755A1 (zh) * 2018-06-21 2019-1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98982A1 (en) * 2014-12-18 2016-06-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onfiguring a pdcp reordering tim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20160338074A1 (en) * 2015-05-15 2016-11-17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Latency Measurement for LTE-WLAN Aggregation
US10251052B2 (en) * 2015-08-27 2019-04-02 Mediatek Inc. Method of dynamic PDCP status report polling for LTE-WLAN aggregation
EP3402304B1 (en) * 2016-01-30 2020-02-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EP3453131B1 (en) * 2016-05-04 2023-05-03 Apple Inc. User equipment (ue) and methods for reception of packets on a split radio bearer
WO2018227511A1 (zh) * 2017-06-15 2018-1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845318B (zh) * 2017-09-28 2020-03-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处理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37501A1 (zh) * 2018-01-12 2019-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9242755A1 (zh) * 2018-06-21 2019-1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42848A1 (zh) 2021-07-22
CN114731285A (zh) 2022-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3499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lling transmission statu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802619B1 (ko) 무선 링크 제어 프로토콜에 따르는 수신기에서의 알엘씨데이터 수신 윈도우 처리 방법
CN102685913B (zh) 无线通讯系统中改善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
EP2045950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iggering a poll fun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210194557A1 (en) Accurate Sidelink CSI Report
EP2467963A1 (en) Introducing a delay in the transmission of a nack for a packet received employing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CN112313894A (zh) 数据传输涉及的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21081908A1 (zh) 为上行逻辑信道分配资源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US11621803B2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KR20220085783A (ko) Harq 프로세스/엔티티 기반 업링크 다중화
CN114556832A (zh) 基于服务的上行链路重传
CN114731285B (zh) Pdcp重排序定时器配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4731238B (zh) 配置授权定时器的使用方法与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580380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US20100046442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arameter change and radio base station
CN114642028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84317A1 (zh) 生效时间的确定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21068224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1174411A1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51964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40039623A1 (en) Methods for enhancing rlc in iot ntn
CN115277608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US20230421306A1 (en) Timer operating method and device according to harq activation
WO2022001797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4290794A1 (en) Survival time processing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