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31179B - 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基于发送功率参数的子带预编码配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基于发送功率参数的子带预编码配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31179B
CN114731179B CN202080073183.3A CN202080073183A CN114731179B CN 114731179 B CN114731179 B CN 114731179B CN 202080073183 A CN202080073183 A CN 202080073183A CN 114731179 B CN114731179 B CN 1147311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coders
subband
precoder
encoders
subban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31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31179A (zh
Inventor
黄轶
A.马诺拉科斯
杨桅
陈万士
J.K.桑达拉拉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731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11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31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11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26Power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 H04B7/0465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taking power constraints at power amplifier or emission constraints, e.g. constant modulus,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45Variable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Abstract

提供无线通信系统和在系统中与无线通信相关的方法。用户设备(UE)可以从基站(BS)接收基于发送功率参数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的子带预编码配置,其中多个预编码器中的每个预编码器被配置用于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另外,UE可以使用多个预编码器在多个子带中向BS发送通信信号,其中所发送的通信信号满足发送功率参数。

Description

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基于发送功率参数的子带预编码配置
交叉引用相关申请和优先权要求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9月15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6/948,360号和于2019年10月25日提交的希腊临时专利申请第20190100476号的优先权和权益,两者均在下面通过引用被整体并入,如同在下文中充分阐述并用于所有适用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涉及基于发送功率参数的子带预编码配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诸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传递、广播等。这些系统可能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时间、频率和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基站(BS),每个基站同时支持对于多个通信设备的通信,这些通信设备可以另外称为用户设备(UE)。
为了满足对扩展的移动宽带连接不断增长的需求,无线通信技术正在从长期演进(LTE)技术向可称为第5代(5G)的下一代新无线电(NR)技术发展。例如,NR被设计为提供比LTE更低的延迟、更高的带宽或更高的吞吐量以及更高的可靠性。NR被设计为在广泛的频谱范围(例如从低于约1吉赫(GHz)的低频带和从约1GHz到约6GHz的中频带到高频带(诸如毫米波(mmWave)频带))上操作。NR还被设计为跨不同频谱类型(从授权频谱到非授权共享频谱)操作。频谱共享使得运营商能够有机会聚合频谱以动态支持高带宽服务。频谱共享可以将NR技术的优势扩展到可能无法接入授权频谱的操作实体。
UE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天线向BS发送数据流。UE可将预编码器应用于映射到多个子带的符号。在传统宽带预编码中,UE对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分配的所有子带仅应用一个预编码器(″公共预编码器″)。在子带预编码中,UE可为跨PUSCH分配的多个子带应用多个预编码器。
发明内容
以下总结了本公开的一些方面以提供对所讨论技术的基本理解。该概述不是对本公开的所有预期特征的广泛概述,并且既不旨在标识本公开的所有方面的关键或重要要素,也不旨在划定本公开的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概述形式呈现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作为稍后呈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奏。
在本公开一个方面中,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用户设备(UE)从基站(BS)接收子带预编码配置,该子带预编码配置基于发送功率参数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其中多个预编码器中的每个预编码器被配置用于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该方法还包括UE使用多个预编码器在多个子带中向BS发送通信信号,其中,所发送的通信信号满足发送功率参数。
在本公开一个方面中,一种装置,包括:收发器,被配置为:由UE从BS接收子带预编码配置,该子带预编码配置基于发送功率参数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其中,多个预编码器中的每个预编码器被配置用于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以及由UE使用多个预编码器在多个子带中向BS发送通信信号,其中,所发送的通信信号满足发送功率参数。
在本公开一个方面中,一种其上记录有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使UE从BS接收子带预编码配置的代码,该子带预编码配置基于发送功率参数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其中多个预编码器中的每个预编码器被配置用于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和使UE使用多个预编码器在多个子带中向BS发送通信信号的代码,其中,所发送的通信信号满足发送功率参数。
在本公开一个方面中,一种装置,包括:用于从BS接收子带预编码配置的装置,该子带预编码配置基于发送功率参数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其中,多个预编码器中的每个预编码器被配置用于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和用于使用多个预编码器在多个子带中向BS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其中,所发送的通信信号满足发送功率参数。
在本公开一个方面中,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由BS向UE发送子带预编码配置,该子带预编码配置基于发送功率参数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其中多个预编码器中的每个预编码器被配置用于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该方法还包括由BS基于多个预编码器在多个子带中从UE接收通信信号。
在本公开一个方面中,一种装置,包括:收发器,其被配置为:由BS向UE发送子带预编码配置,该子带预编码配置基于发送功率参数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其中多个预编码器中的每个预编码器被配置用于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并且由BS基于多个预编码器在多个子带中从UE接收通信信号。
在本公开一个方面中,一种其上记录有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使BS向UE发送子带预编码配置的代码,该子带预编码配置基于发送功率参数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其中多个预编码器中的每个预编码器被配置用于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以及用于使BS基于多个预编码器器在多个子带中从UE接收通信信号的代码。
在本公开一个方面中,一种装置,包括:用于向UE发送子带预编码配置的装置,该子带预编码配置基于发送功率参数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其中多个预编码器中的每个预编码器被配置用于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以及用于基于多个预编码器在多个子带中从UE接收通信信号的装置。
在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后,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特征和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虽然本发明的特征可以关于下面的某些实施例和附图进行讨论,但是本公开的所有实施例都可以包括这里讨论的一个或多个有利特征。换言之,虽然可以将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讨论为具有某些有利特征,但也可以根据本文讨论的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使用这样的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以类似方式,虽然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下文中作为设备、系统或方法实施例进行讨论,但应当理解,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各种设备、系统和方法中实现。
附图说明
图1图示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无线通信网络。
图2是图示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传输帧结构的时序图。
图3图示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用户设备(UE)的示例。
图4图示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上行链路(UL)子带预编码配置方案。
图5图示导致UL通信信号的非恒定功率谱密度(PSD)的示例子带预编码通信方案。
图6图示导致UL通信信号的非恒定PSD的示例子带预编码通信方案。
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具有两天线端口的UE的单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的码本子集的表。
图8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具有天线端口的UE的两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的码本子集的表。
图9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具有四天线端口的UE的单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的码本子集的表。
图10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具有四天线端口的UE的两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的码本子集的表。
图1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具有四天线端口的UE的三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的码本子集的表。
图12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具有四天线端口的UE的四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的码本子集的表。
图13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UE的框图。
图14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基站(BS)的框图。
图15图示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具有固定子带大小的子带预编码配置方案。
图16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子带预编码配置通信方法的信令图。
图17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发信号通知对于具有两个天线端口的UE的最大两层、三层或四层传输的子带预编码配置的信息的表。
图18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对于四个天线端口和最大两层、三层或四层传输的子带预编码信令信息的表。
图19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发信号通知对于具有四个天线端口的UE的最大单层传输的子带预编码配置的信息的表。
图20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对于四个天线端口和最大单层传输的子带预编码信令信息的表。
图2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发信号通知对于具有两个天线端口的UE的最大两层传输的子带预编码配置的信息的表。
图22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对于两个天线端口和最大两层传输的子带预编码信令信息的表。
图23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发信号通知对于具有两个天线端口的UE的最大单层传输的子带预编码配置的信息的表。
图24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对于两个天线端口和最大单层传输的子带预编码信令信息的表格。
图25图示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具有固定子带数的子带预编码配置方案。
图26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发信号通知对于具有两个天线端口的UE的最大两层、三层或四层传输的子带预编码配置的信息的表。
图27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发信号通知对于具有四个天线端口的UE的最大单层传输的子带预编码配置的信息的表。
图28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9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描述旨在作为对各种配置的描述,并且不旨在表示可以实践本文描述的概念的唯一配置。详细描述包括特定细节,目的是提供对各种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清楚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这些概念。在某些情况下,众所周知的结构和组件以框图形式显示,以避免混淆这些概念。
本公开一般地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也称为无线通信网络。在各种实施例中,这些技术和装置可以用于无线通信网络,诸如码分多址(CDMA)网络、时分多址(TDMA)网络、频分多址(FDMA)网络、正交FDMA(OFDMA)网络、单载波FDMA(SC-FDMA)网络、LTE网络、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第五代(5G)或新无线电(NR)网络以及其他通信网络。如本文所述,术语″网络″和″系统″可以互换使用。
OFDMA网络可以实现无线电技术,诸如演进的UTRA(E-UTRA)、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IEEE 802.16、IEEE 802.20、flash-OFDM等。UTRA、E-UTRA和GSM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具体而言,长期演进(LTE)是使用E-UTRA的UMTS版本。UTRA、E-UTRA、GSM、UMTS和LTE在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提供的文档中进行了描述,cdma2000在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提供的文档中进行了描述。这些各种无线电技术和标准是已知的或正在开发中。例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是电信协会团体之间的合作,旨在定义全球适用的第三代(3G)移动电话规范。3GPP长期演进(LTE)是一个3GPP项目,旨在改进UMTS手机标准。3GPP可以定义下一代移动网络、移动系统和移动设备的规范。本公开涉及无线技术从LTE、4G、5G、NR及以后的演进,其中使用新的和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或无线电空中接口的集合在网络之间共享无线频谱。
特别是,5G网络考虑了多样化的部署、多样化的频谱以及多样化的服务和设备,这些服务和设备可以使用基于OFDM的统一空中接口来实现。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除为开发5GNR网络的新无线电技术外,还考虑进一步增强LTE和LTE-A。5G NR将能够扩展以:(1)向具有超高密度(例如,~1M节点/km2)、超低复杂度(例如,~10s比特/秒)、超低能量(例如,约10年以上的电池寿命)的大规模物联网(IoT)提供覆盖和具有能够到达挑战性位置的深度覆盖;(2)包括具有强大安全性以保护敏感的个人、财务或机密信息的关键任务控制、超高可靠性(例如,~99.9999%的可靠性)、超低延迟(例如,~1毫秒)以及具有宽范围的移动性或缺乏移动性的用户;(3)具有增强的移动宽带,包括极高的容量(例如,~10Tbps/km2)、极高的数据速率(例如,多Gbps速率、100+Mbps的用户体验速率)以及具有高级发现和优化能力的深度感知。
5G NR可实施为使用优化的基于OFDM的波形,具有可扩展的参数集和传输时间间隔(TTI);具有通用、灵活的框架以便利用动态、低延迟时分双工(TDD)/频分双工(FDD)设计有效地复用服务和特征;以及利用高级无线技术,诸如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稳健的毫米波(mmWave)传输、高级信道编码和以设备为中心的移动性。5G NR中参数集的可扩展性(具有子载波间隔(SCS)的扩展)可以有效地解决跨不同频谱和不同部署的操作不同服务的问题。例如,在小于3GHz FDD/TDD实现的各种室外和宏覆盖部署中,SCS可能以15kHz发生,例如超过5、10、20MHz等带宽(BW)。对于超过3GHz的TDD的其他各种室外和小型小区覆盖部署,SCS可能会在80/100MHz带宽上以30kHz发生。对于其他各种室内宽带实施,在5GHz频带的非授权部分上使用TDD,SCS可能在160MHz带宽上以60kHz发生。最后,对在28GHz的TDD下使用毫米波组件进行传输的各种部署,SCS可能会在500MHz带宽上以120kHz发生。
5G NR的可扩展参数集有助于满足各种延迟和服务质量(QoS)要求的可扩展TTI。例如,较短的TTI可用于低延迟高可靠性,而较长的TTI可用于较高的频谱效率。长TTI和短TTI的有效复用以允许在符号边界上开始传输。5G NR还考虑了一种自包含的集成子帧设计,具有在同一子帧中的UL/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数据和确认。自包含的集成子帧支持在非授权或基于竞争的共享频谱、可以在每个小区的基础上灵活配置的自适应上行链路/下行链路中的通信,以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之间动态切换来以满足当前的业务需求。
下文进一步描述了本公开的各种其他方面和特征。应当清楚,本文中的教导可以多种形式体现,并且本文中公开的任何特定结构、功能或两者仅是代表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基于本文的教导,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文公开的一个方面可以独立于任何其他方面来实施,并且这些方面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以各种方式组合。例如,可以使用本文阐述的任意数量的方面或示例来实施装置或实施方法。此外,可以除了在此阐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之外还使用其他结构、功能或结构和功能,或者可以使用在此阐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之外的其他结构、功能或结构和功能来实施这种装置或实施这种方法。例如,方法可以实现为系统、设备、装置的一部分和/或实现为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以用于在处理器或计算机上执行的指令。此外,一个方面可以包括权利要求的至少一个要素。
在传统宽带预编码中,UE对跨PUSCH分配的所有子带仅应用一个预编码器(″通用预编码器″)。在子带预编码中,UE可以为跨PUSCH分配的多个子带应用多个预编码器。BS可以向UE发送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的子带预编码配置。BS可以通过禁用或启用变换预编码来配置变换预编码。TPMI索引或矩阵W可以指示UE要为子带应用的预编码器。
使用子带预编码而不是宽带预编码的优点可提供波束成形增益。预编码器的选择(例如,经由TPMI索引或矩阵W)可用作选择特定波束或波束成形的机制。BS和UE可使用波束来传递信息,并且BS和UE中的每一个都可将其能量导向特定方向,从而在该过程中获得阵列增益并桥接链路预算。波束成形技术可用于在使用例如毫米波频率时增加设备接收的信号电平并避免传输损失。波束成形器在其目标/预期方向上增强能量,在给定方向上获得一定的天线增益的同时在其他方向上具有衰减。波束成形组合来自天线阵列中多个天线元件的信号,以便在若干信号相位对齐(相长干扰)时组合信号电平增大。来自每个天线元件的信号以略微不同的相位(延迟)被发送,以产生指向接收器的窄波束。因此,可基于每个子带产生波束成形增益。
基于每个子带的改进的波束成形增益可用于考察信道频率选择性。此外,基于每个子带的改进的波束成形增益也可用于考察干扰水平的变化。不同RB上的干扰可能不同。此外,基于每个子带的改进的波束成形增益也可用于考察跨PUSCH分配的多用户(MU)模式的变化。MU可以指使用相同RB进行传输的多个UE。MU可能适用于某些RB但不适用于其他RB。在不同的RB上,可能需要选择不同的预编码器来匹配MU模式。
然而,可以以牺牲信道估计处理增益为代价来提高波束成形增益。作为UE使用子带预编码的结果,BS可能会遭受损失。BS通常在子带内执行信道估计并且通常不跨多个不同子带执行信道估计。由于在传输中使用不同预编码器,所以跨多个子带的联合信道估计可能是困难的。因此,BS可能损失信道估计处理增益。
使用子带预编码的另一优点可以提供为PUSCH分配中的不同子带配置不同预编码器的灵活性。例如,基于信道条件,可以为UL传输选择或使用不同的预编码器。然而,由于子带预编码的灵活性,可能存在大数量的预编码器-子带组合。因此,当BS向UE发信号通知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的子带预编码配置以用于PUSCH分配时,子带预编码可能导致大量的信令开销。例如,BS可以在DCI中以每个子带为基础发送预编码索引信息。因此,子带预编码可能导致DCI中的大量信令开销。例如,为了BS向UE发信号通知多个预编码器中的哪些预编码器应用于多个子带中的哪些子带,BS可以发信号通知四个不同索引或不同预编码器。相比之下,对于宽带预编码,BS的信令简单,因为只使用一个索引或预编码器并将其应用于跨PUSCH传输的所有RB。
本申请提供了通过对用于UL子带预编码的预编码器选择施加一个或多个规则、约束或限制来减少信令开销的机制。在一些示例中,BS向UE发送子带预编码配置,所述子带预编码配置基于发送功率参数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在一示例中,发送功率参数可以是恒定功率谱密度(PSD)。PSD是信号功率内容相对于频率的度量。例如,PSD是由UE发送的信号的频率响应并且可以指示作为频率函数的平均功率分布在哪里。恒定PSD可以指恒定的信号功率。恒定PSD限制可以避免模块间/带外发送,从而有效地减少相邻频带干扰的量。本申请提供了使UE能够使用多个预编码器在多个子带中发送通信信号的机制,其中所发送的通信信号满足发送功率参数。
图1图示了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无线通信网络100。网络100可以是5G网络。网络100包括多个基站(BS)105(分别标记为105a、105b、105c、105d、105e和105f)和其他网络实体。BS 105可以是与UE 115通信的站并且还可以被称为演进节点B(eNB)、下一代eNB(gNB)、接入点等。每个BS 105可以为特定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在3GPP中,术语″小区″可以指BS105的这个特定地理覆盖区域和/或服务于覆盖区域的BS子系统,这取决于使用该术语的上下文。
BS 105可以为宏小区或小小区(诸如微微小区或毫微微小区)和/或其他类型的小区提供通信覆盖。宏小区通常覆盖相对较大的地理区域(例如,半径几千米)并且可以允许具有对网络提供商的服务订阅的UE不受限制地接入。诸如微微小区之类的小小区通常将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并且可以允许具有对网络提供商的服务订阅的UE不受限制地接入。诸如毫微微小区之类的小小区通常也将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例如,家庭)并且除了不受限制的接入之外还可以提供与毫微微小区相关联的UE(例如,封闭用户组(CSG)中的UE、家庭用户的UE等)的受限接入。用于宏小区的BS可以被称为宏BS。用于小小区的BS可被称为小小区BS、微微BS、毫微微BS或家庭BS。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BS 105d和105e可以是常规宏BS,而BS 105a-105c可以是启用了三维(3D)、全维(FD)或大规模MIMO之一的宏BS。BS 105a-105c可以利用其更高维度的MIMO能力来利用仰角波束成形和方位角波束成形两者中的3D波束成形以增加覆盖范围和容量。BS 105f可以是小小区BS,其可以是家庭节点或便携式接入点。BS 105可支持一个或多个(例如,2、3、4等)小区。
网络100可支持同步操作或异步操作。对于同步操作,BS可能具有相似的帧时序,并且来自不同BS的传输可能在时间上大致对齐。对于异步操作,BS可能具有不同的帧时序,并且来自不同BS的传输可能不会在时间上对齐。
UE 115分散在整个无线网络100中,并且每个UE 115可是固定的或移动的。UE 115也可被称为终端、移动台、用户单元、站等。UE 115可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设备、平板电脑、膝上型电脑、无绳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等。在一个方面,UE 115可是包括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的设备。在另一方面,UE可是不包括UICC的设备。在一些方面,不包括UICC的UE 115也可被称为IoT设备或万物互联(IoE)设备。UE 115a-115d是接入网络100的移动智能电话类型设备的示例。UE 115也可是专门配置用于连接通信的机器,连接通信包括机器类型通信(MTC)、增强型MTC(eMTC)、窄带物联网(NB-IoT)等。UE 115e-115h是配置用于接入网络100的通信的各种机器的示例。UE115i-115k是配备有配置用于接入网络100的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车辆的示例。UE 115可能能够与任何类型的BS(无论是宏BS、小小区等)通信。在图1中,闪电(例如,通信链路)指示UE 115和服务BS 105之间的无线传输(该服务BS 105是被指定在下行链路(DL)和/或上行链路(UL)上为UE 115服务的BS)、在BS 105之间的期望的传输、在BS之间的回程传输或在UE115之间的侧链路传输。
在操作中,BS 105a-105c可使用3D波束成形和协调空间技术(诸如,协调多点(CoMP)或多连接)来服务UE 115a和115b。宏BS 105d可与BS 105a-105c以及小小区BS 105f执行回程通信。宏BS 105d还可发送由UE 115c和115d订阅和接收的多播服务。这样的多播服务可包括移动电视或流视频,或者可包括用于提供社区信息的其他服务,诸如天气紧急情况或警报(诸如琥珀警报(Amber alert)或灰色警报(gray alert))。
BS 105还可与核心网络通信。核心网络可提供用户认证、接入许可、跟踪、网际协议(IP)连接以及其他接入、路由或移动功能。至少一些BS 105(例如,其可是gNB或接入节点控制器(ANC)的示例)可通过回程链路(例如,NG-C、NG-U等)与核心网络接口(interface)并且可执行用于与UE 115通信的无线电配置和调度。在各种示例中,BS 105可通过可是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的回程链路(例如X1、X2等)直接或间接(例如,通过核心网络)彼此通信。
网络100还可支持具有用于任务关键设备(诸如UE 115e-其可是无人机)的超可靠和冗余链路的任务关键通信。与UE 115e的冗余通信链路可包括来自宏BS 105d和105e的链路以及来自小小区BS 105f的链路。其他机器类型设备(诸如UE 115f(例如,温度计)、UE115g(例如,智能仪表)和UE 115h(例如,可穿戴设备))可通过网络100与BS(诸如小小区BS105f和宏BS 105e)直接通信,或在多步长配置中通过与将其信息中继到网络的另一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另一用户设备诸如将温度测量信息传送给智能电表UE 115g的UE 115f,该信息然后通过小小区BS 105f报告给网络。网络100还可通过动态、低延迟TDD/FDD通信(诸如在UE 115i-115k之间的车辆到车辆(V2V)通信、在UE115i、115j或115k和其他UE 115之间的车辆到一切(V2X)通信和/或在UE 115i、115j或115k与BS 105之间的车辆到基础设施(V2I)通信)提供额外的网络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网络100利用基于OFDM的波形进行通信。基于OFDM的系统可将系统BW划分为多个(K)个正交子载波,这些子载波通常也被称为副载波、音调(tone)、间隔(bin)等。每个子载波可用数据调制。在某些情况下,相邻子载波之间的SCS可是固定的,并且子载波的总数(K)可取决于系统BW。系统BW也可被划分成子带。在其他情况下,SCS和/或TTI的持续时间可是可扩展的。
在一些方面,BS 105可为网络100中的DL和UL传输分配或调度传输资源(例如,以时频资源块(RB)的形式)。DL是指从BS 105到UE 115的传输方向,而UL是指从UE 115到BS105的传输方向。通信可采取无线电帧的形式。一个无线电帧可被划分为多个子帧或时隙,例如大约10个。每个时隙可进一步被划分为小时隙。在FDD模式中,同时UL和DL传输可能发生在不同频带中。例如,每个子帧包括UL频带中的UL子帧和DL频带中的DL子帧。子帧也可称为时隙。在TDD模式中,UL和DL传输发生在使用相同频带的不同时间段。例如,无线电帧中的子帧(例如,DL子帧)的子集可用于DL传输,且无线电帧中的子帧的另一子集(例如,UL子帧)可用于UL传输。
DL子帧和UL子帧可进一步分为几个区域。例如,每个DL或UL子帧可具有用于传输参考信号、控制信息和数据的预定义区域。参考信号是促进BS 105和UE 115之间的通信的预定信号。例如,参考信号可具有特定的导频模式或结构,其中导频音调可以跨越操作BW或频带,每个导频音调都位于预定义的时间和预定义的频率。例如,BS 105可发送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以使得UE 115能够估计DL信道。类似地,UE 115可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以使得BS 105能够估计UL信道。控制信息可包括资源分配和协议控制。数据可包括协议数据和/或操作数据。在一些方面,BS 105和UE 115可使用自包含子帧进行通信。自包含子帧可包括用于DL通信的部分和用于UL通信的部分。自包含子帧可以以DL为中心或以UL为中心。自包含子帧可以以DL为中心或以UL为中心。以DL为中心的子帧可包括比用于UL通信长的用于DL通信的持续时间。以UL为中心的子帧可包括比用于DL通信长的用于UL通信的持续时间。
在一些方面,网络100可是部署在授权频谱上的NR网络。BS 105可在网络100中发送用于促进同步的同步信号(例如,包括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助同步信号(SSS))。BS 105可广播与网络100相关联的系统信息(例如,包括主信息块(MIB)、剩余系统信息(RMSI)和其他系统信息(OSI))以促进初始网络接入。在一些情况下,BS 105可通过物理广播信道(PBCH)以同步信号块(SSB)的形式广播PSS、SSS和/或MIB,并且可通过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广播RMSI和/或OSI。
在一些方面,尝试接入网络100的UE 115可通过检测来自BS 105的PSS来执行初始小区搜索。PSS可使能周期定时的同步并且可以指示物理层标识值。UE 115然后可接收SSS。SSS可以使能无线电帧同步,并且可提供小区标识值,该小区标识值可与物理层标识值结合以识别小区。PSS和SSS可位于载波的中心部分或载波内的任何合适的频率。
在接收到PSS和SSS后,UE 115可接收可在物理广播信道(PBCH)中传输的MIB。MIB可以包括用于初始网络接入的系统信息和用于RMSI和/或OSI的调度信息。在对MIB进行解码后,UE 115可接收RMSI、OSI和/或一个或多个系统信息块(SIB)。RMSI和/或OSI可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息,该RRC信息与随机接入信道(RACH)过程、寻呼、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监视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物理UL控制信道(PUCCH)、物理UL共享信道(PUSCH)、功率控制和SRS相关。
在获得MIB、RMSI和/或OSI后,UE 115可执行随机接入过程以与BS 105建立连接。在建立连接后,UE 115和BS 105可进入正常操作阶段,其中可交换操作数据。例如,BS 105可调度UE 115进行UL和/或DL通信。BS 105可经由PDCCH向UE 115发送UL和/或DL调度授权。调度授权可以以DL控制信息(DCI)的形式被发送。BS 105可根据DL调度授权经由PDSCH向UE115发送DL通信信号(例如,携带数据)。UE 115可根据UL调度授权经由PUSCH和/或PUCCH向BS 105发送UL通信信号。在一些方面,BS 105可使用HARQ技术与UE 115通信以提高通信可靠性,例如提供URLLC服务。
在一些方面,网络100可在系统BW或分量载波(CC)BW上操作。网络100可将系统BW划分为多个BWP(例如,部分)。BS 105可动态地分配UE 115在某个BWP(例如,系统BW的某个部分)上操作。分配的BWP可称为活动BWP。UE 115可监视用于来自BS 105的信令信息的活动BWP。BS 105可调度UE 115以在活动BWP中进行UL或DL通信。在一些方面,BS 105可将CC内的一对BWP分配给UE 115以用于UL和DL通信。例如,BWP对可包括一个用于UL通信的BWP和一个用于DL通信的BWP。
在一些方面,网络100可在可包括共享频带或非授权频带的共享信道上操作。例如,网络100可是在非授权频带上操作的NR非授权(NR-U)网络。在这样的方面,BS 105和UE115可由多个网络操作实体操作。
图2是说明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传输帧结构200的时序图。传输帧结构200可以在诸如网络100的网络中由诸如BS 105的BS和诸如UE 115的UE使用以用于通信。特别地,BS可以使用如传输帧结构200中所示配置的时频资源与UE通信。在图2中,x轴以某些任意单位表示时间,y轴以某些任意单位表示频率。传输帧结构200包括无线电帧201。无线电帧201的持续时间可以根据各方面而不同。在一个示例中,无线电帧201可以具有大约10毫秒的持续时间。无线电帧201包括M个时隙202,其中M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正整数。在一个示例中,M可以约为10。
每个时隙202包括频率上的多个子载波204和时间上的多个符号206。时隙202中的子载波204的数量和/或符号206的数量可以根据例如信道带宽、子载波间隔(SCS)和/或CP模式而不同。频率上的一个子载波204和时间上的一个符号206形成一个用于传输的资源元素(RE)212。资源块(RB)210由频率上的多个连续子载波204和时间上的多个连续符号206形成。
在示例中,BS(例如,图1中的BS 105)可以以时隙202或微时隙208的时间粒度调度UE(例如,图1中的UE 115)以用于UL通信和/或DL通信。每个时隙202可以被在时间上划分成K个微时隙208。每个微时隙208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符号206。时隙202中的微时隙208可以具有可变长度。例如,当时隙202包括N个符号206时,微时隙208的长度可以在一个符号206和(N-1)个符号206之间。在一些方面,微时隙208的长度可以是大约2个符号206、大约4个符号206或大约7个符号206。在一些示例中,BS可以以RB210的频率粒度(例如,包括大约12个子载波204)来调度UE。资源块组(RBG)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RB并且也可以称为子带111。
图3图示了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UE 315的示例。UE 315可类似于图1中的UE115。UE 315包括天线元件302、304、306和308。天线元件也可称为天线、天线端口或端口。尽管UE 315被示为具有4个天线元件,但应该理解,在其他示例中,UE 315可包括更少的天线元件(例如,1、2或3个)或更多的天线元件(例如,5、6、7、8个等)。一对节点(例如,BS和UE)之间的通信信道不仅包括物理信道,还包括射频(RF)收发器链,射频收发器链例如包括天线、低噪声放大器(LNA)、混频器、RF滤波器、模数(A/D)转换器和同相正交相位(I/Q)不平衡,在不同节点和/或不同天线之间射频收发器链可能不同。
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天线元件302、304、306和308位于UE 315的不同边缘,从而产生分集并提供定向通信。UE 315可以使用天线元件302、304、306和/或308中的至少一个来发送通信信号(例如,SRS信号)以使BS(例如,BS 105)能够估计UL信道。UE 315包括用于使用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的UL传输的基带340和发送路径310。基带340可执行数据编码、循环前缀(CP)-OFDM和/或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快速傅里叶变换(DFT-s-FFT)调制以生成基带信号。发送路径310包括发送链312、314、316和318。虽然UE 315被示为具有4个发送链,但是应当理解,在其他示例中UE 315可以包括更少的发送链(例如,1、2或3个)或更多发送链(例如,5、6、7、8个等)。每个发送链可以包括数模转换器(DAC)、混频器和将基带信号转换为射频(RF)信号以进行发送的功率放大器。此外,RF链可以通过移相器和/或开关路由到多个天线(包括所有天线)。发送链也可以指RF链。
UE 315可通过使用发送链的组合发送SRS来探测端口332、334、336和/或338。端口332、334、3236和/或338可具有或不具有到天线元件302、304、306和/或308的一对一映射。当存在一对一映射时,每个天线元件302、304、306和/或308可映射到端口332、334、336和/或338之一。当端口332、334、336和/或338是逻辑端口或虚拟端口时,UE可针对不同端口不同地配置发送链以产生具有不同功率和/或不同方向的信号。UE可通过应用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符(TPMI)预编码器330将来自发送链的信号的复合信号报告给作为虚拟端口的BS。尽管关于发送链说明了TPMI预编码器330,但是TPMI预编码器330可应用在基带340中。
在其中UE 315进行操作的网络可支持UE的三个级别的相干能力:完全相干、部分相干和非相干。具有完全相干性的UE可被称为完全相干UE并且可在所有天线端口上相干地进行发送。完全相干UE可控制在UE的所有发送链312、314、316和318之间的相对相位。换言之,完全相干UE能够跨UE的所有天线元件302、304、306和308保持相对相位。如果跨两个天线的相位被锁定和/或跨UL传输保持相同,则这两个天线元件保持相对相位。例如,完全相干UE中的每个天线元件可以由相同的RF模块驱动,该RF模块跨天线中的每一个保持相对相位。
具有部分相干性的UE可以被称为部分相干UE并且可以在天线端口对上相干地进行发送。部分相干UE能够跨天线元件302、304、306和308的多个子集保持相对相位。在示例中,第一对天线元件302和306可以被称为相对于彼此的相干天线并且可以由跨这两个天线元件保持相对相位的第一公共RF模块驱动。此外,第二对天线元件304和308可以被称为相对于彼此的相干天线并且可以由跨这两个天线元件保持相对相位的第二公共RF模块驱动。第一对天线元件302和306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独立于第二对天线元件304和308操作,因为这两对天线元件由不同的RF模块驱动。UE可能无法跨这两对天线元件保持相位相干性。
具有非相干性的UE可以被称为非相干UE并且可能无法在任何天线端口对或天线端口集上相干地进行发送。例如,非相干UE可能不能够跨任何天线元件302、304、306和308保持相对相位。
在传统宽带预编码中,UE仅对PUSCH分配的所有子带应用一个预编码器(″通用预编码器″)。在子带预编码中,UE可以将多个预编码器应用于PUSCH分配上的多个子带。BS可以向UE发送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的子带预编码配置。BS可以通过禁用或启用它来配置变换预编码。TPMI索引或矩阵W可以指示UE应用于子带的预编码器。
图4图示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UL子带预编码配置方案400。方案400可被诸如网络100的网络中的诸如UE 115、315的UE和诸如BS 105的BS采用。在图4中,频带402包括32个RB 3101、3102、......31032,并且BS向UE分配包括32个RB的PUSCH分配以用于UL传输。BS可将频带402划分成多个子带,这些子带包括子带404、406、408和410。子带404、406、408和410中的每一个包括8个RB 310。例如,子带404包括RB 3101、3102、...3108,子带406包括RB3109、31010、...31016,子带408包括RB 31017、31018、...31024,且子带410包括RB 31025、31026、…31032。每个子带可包括任何合适数量的RB。
BS可以确定指示用于多个子带(例如,子带404、406、408和410)的多个预编码器(例如,预编码器412、414、416和418)的子带预编码配置,并且多个预编码器中的每一个预编码器被配置用于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在示例中,BS通过向UE发送子带预编码配置来为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配置多个预编码器中的每一个预编码器。子带预编码配置可以指示预编码器412应该用于子带404中的UL通信,预编码器414应该用于子带406中的UL通信,预编码器416应该用于子带408中的UL通信以及预编码器418应该用于子带410中的UL通信。
UE接收子带预编码配置。对于多个子带中的每个子带,UE可基于子带预编码配置来确定对于相应子带在多个预编码器中要使用的预编码器。如果UE基于子带预编码配置确定要在子带中使用一个预编码器,则该预编码器对应于一个子带。UE然后可使用多个预编码器在多个子带中发送通信信号,其中UE将不同预编码器应用于频域中的不同子带用于生成通信信号。例如,UE可通过应用对应于每个子带的预编码器来在频带402中发送通信信号。在这点上,UE可通过将预编码器412应用到映射到子带404的调制符号和/或DMRS符号、将预编码器414应用到映射到子带406的调制符号和/或DMRS符号、将预编码器416应用于映射到子带408的调制符号和/或DMRS符号以及将预编码器418应用于映射到子带410的调制符号和/或DMRS符号来生成通信信号。
由于子带预编码的灵活性,子带预编码配置可能存在大量的预编码器-子带组合。为了减少当BS向UE发信号通知子带预编码配置时的信令开销,可以根据发送功率参数来减少预编码器-子带组合的数量。例如,发送功率参数可以是恒定PSD。PSD是信号功率内容相对于频率的度量。例如,PSD是由UE发送的信号的频率响应并且可以指示作为频率的函数的平均功率分布在哪里。恒定PSD可以指的是信号的功率在整个频率上是恒定的。恒定PSD限制可以避免模块间/带外发送,从而有效地减少相邻频带干扰的量。
如果UE具有单个天线端口,则UE可以在所有RB上使用相同的预编码器在多个子带中发送通信信号。这种传输导致恒定PSD。然而,对于子带预编码,不同子带的不同预编码器组合可能会导致不同的PSD。导致非恒定PSD的预编码器组合可能是不可取的。例如,非恒定PSD可能会导致相邻频带干扰。另外,BS可以滤除或排除导致非恒定PSD的那些预编码器组合以减少子带预编码配置内可能的预编码器组合的总数并因此减少其信令开销。
图5和6图示导致UL通信信号的非恒定PSD的子带预编码通信方案的示例。图5图示导致UL通信信号的非恒定PSD的示例子带预编码通信方案500。x轴以某些任意单位表示频率。将结合图3讨论图5以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一些概念。在图5中,TX 0是指来自图3中UE315的天线元件302上的UL传输的传输能量,TX 1是指来自UE 315的天线元件304上的UL传输的传输能量。另外,子带预编码配置501指示分别用于子带504、506、508和510的预编码器512、514、516和518。在预编码器512、514、516和518中,第一行可对应于使用天线元件302的传输,第二行可对应于使用天线元件304的传输,第3行可对应于使用天线元件306的传输,并且第4行可对应于使用天线元件308的传输。矩阵或预编码器中的第一值(例如,″0″)可指示对应于第一值的天线元件不用于UL传输。与矩阵中的第一值不同的第二值(例如,″1″)可以指示对应于第二值的天线元件被用于UL传输。
当UE使用预编码器512在子带504中发送通信信号时,所有的传输能量都用在天线元件302上。当UE使用预编码器514/>在子带506中发送通信信号时,所有的传输能量都用在天线元件304上。当UE使用预编码器516/>在子带508中发送通信信号,所有的传输能量都用在天线元件302上。当UE使用预编码器518/>在子带510中发送通信信号时,所有的传输能量都用于天线元件304上。
如图5所示,对应于天线元件302的TX 0的传输能量具有″开(ON)-关(OFF)″模式。如果对于UL传输UE使用一天线元件来发送通信信号,则所述天线元件的传输能量被称为″开″。相反,如果对于UL传输UE在不使用一天线元件的情况下发送通信信号,则所述天线元件的传输能量被称为″关″。例如,在子带504中传输能量为″开″(使用天线元件302的UL传输),则在子带506中传输能量为″关″(不使用天线元件302的UL传输),则在子带508中传输能量为″开″,则在子带510中传输能量为″关″。对于对应于天线元件304的TX 1,天线元件上的能量也具有″开-关″模式。例如,在子带504中传输能量为″关″,则在子带506中传输能量为″开″,则在子带508中传输能量为″关″,则在子带510中传输能量为″开″。
在子带预编码配置501中提供的预编码组合可能导致非恒定PSD。″开-关″模式可能会在每个天线的基础上产生问题,因为每个能量传输都会有带外发射。因此,可能需要选择导致恒定PSD而不是非恒定PSD的子带预编码配置以减少相邻带干扰的量。
图6图示了导致UL通信信号的非恒定PSD的示例子带预编码通信方案600。x轴以某些任意单位表示频率。将结合图3讨论图6以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一些概念。在图6中,TX 0是指来自图3中UE 315的天线元件302上的UL传输的传输能量。另外,子带预编码配置601指示分别用于子带604和606的预编码器612和614。在预编码器612和614中,第一行可以对应于使用天线元件302的传输,第二行可以对应于使用天线元件304的传输,第3行可以对应于使用天线元件306的传输以及第4行可以对应于使用天线元件308的传输。
当UE使用预编码器612在子带604中发送通信信号时,基于UL传输的总传输能量在两个天线元件202和206之间分配。因此,这种传输使用每个元件202和206的总能量的一半,这是因为没有使用其他两个天线元件204和206。当UE使用预编码器614/>在子带606中发送通信信号时,基于UL传输的总传输能量在四个天线元件202、204、206和208之间分配,因此这种传输每个天线元件使用总能量的四分之一,因为使用了所有四个天线元件。
如图6所示,对于与天线元件302对应的TX 0,子带604中的第一传输使用两个天线元件并且因此经由天线元件302使用总传输能量的一半。另外,子带606中的第二传输使用四个天线元件并且因此经由天线元件302使用总传输能量的四分之一。
在子带预编码配置601中提供的预编码器组合可能导致非恒定PSD并且每个能量传输将具有带外发射。频率范围内的功率分配不均可能会在每个天线或聚合天线的基础上产生问题,因为每个能量传输都会有带外发射。因此,可能期望为保持恒定PSD而不是非恒定PSD的多个子带选择多个预编码器。例如,非恒定PSD可能会导致相邻频带干扰。此外,BS可以滤除那些导致非恒定PSD的预编码器组合以减少子带预编码配置内可能的预编码器组合的总数,并因此减少其信令开销。
BS可通过施加一组规则来过滤掉预编码器组合。一个规则可指定选择用于包含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的预编码器的组合导致恒定PSD。例如,如果UE具有多于一个的天线端口,则BS可应用一组规则来基于恒定PSD确定子带预编码配置。该组规则可将一些预编码器排除出包含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
网络可以支持非相干预编码器、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和/或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如果UE使用非相干预编码器,则UE可能无法维持UE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对相位。如果UE使用部分相干的预编码器,则UE可能能够维持UE的多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对相位。如果UE使用完全相干的预编码器,则UE可能能够维持UE的所有天线端口之间的相对相位。
BS向UE发送子带预编码配置,该子带预编码配置基于发送功率参数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其中多个预编码器中的每个预编码器被配置用于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UE接收子带预编码配置并且对于多个子带中的每个子带,UE确定要使用的多个预编码器中的正确预编码器。UE使用多个预编码器在多个子带中向BS发送通信信号。BS接收满足发送功率参数的通信信号。
NR网络可以支持两个类型的UL数据传输。第一类型的支持UL数据传输可以是基于授权的PUSCH,也可以称为动态授权PUSCH。第二类型的支持UL数据传输可以是免授权PUSCH,也可以称为配置的授权的PUSCH。预编码器限制(例如,恒定PSD、非相干预编码器、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和/或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可以应用于两个类型的PUSCH传输。在一些示例中,DCI方面可以仅应用于基于授权的PUSCH。在一些示例中,对于配置的授权的PUSCH,预编码信息和资源分配(例如,子带大小和/或子带数)经由RRC信号来配置。UE可以使用多个预编码器在多个子带中发送通信信号,其中通信信号是具有配置的授权的PUSCH传输。在该示例情况下,子带数、子带大小和/或用于每个子带的预编码器可以经由RRC信令(而不是DCI)来接收,该RRC信令可以配置具有配置的授权的PUSCH传输。
图7-12是可以在不同场景中使用并且指示功率传输的缩放因子的码本子集的表。预编码器和缩放因子取决于例如UL传输中的层数、UE的天线端口数以及是启用还是禁用变换预编码。这些表包括″TPMI索引″列和预编码器矩阵″W″列。TPMI索引可以引用或指示可以表示预编码器的矩阵W,并且矩阵W按照TPMI索引的升序从左到右排序。在本公开中,术语″矩阵″可以与术语″预编码器″互换使用。
此外,可关于图3来讨论图7-12以更好地理解本公开一些概念。在矩阵W中,第一行对应于UE 315的第一天线端口(例如天线元件302),第二行对应于UE 315的第二天线端口(例如,天线元件304),第三行对应于UE 315的第三天线端口(例如,天线元件306),第四行对应于UE 315的第四天线端口(例如,天线元件308)。另外,矩阵W中的列数对应于层数。例如,具有单个列的预编码矩阵对应单层传输,具有两个列的预编码矩阵对应两层传输,具有三个列的预编码矩阵对应三层传输,具有四个列的预编码矩阵对应四层传输,其中第一列对应第一层,第二列对应第二层,第三列对应第三层,第四列对应第四层。此外,矩阵中的第一值(例如,″0″)可以指示对应于第一值的天线元件不用于UL传输。与矩阵中的第一值不同的第二值(例如,″1″)可指示对应于第二值的天线元件用于UL传输。
BS可将一组规则应用到例如图7-12中的码本集以排除如下讨论的多个预编码器组合,从而减少用于向UE发信号通知子带预编码配置的信令开销。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多个预编码器可以基于UE的UE能力。UE能力可以基于UE是完全相干UE、是部分相干UE还是非相干UE。
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具有两个天线端口的UE的单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的码本子集的表700。BS和/或UE可以使用表700来采用与关于图4和15描述的方案400和/或1500中类似的机制、与图7中的通信方法1600类似的机制、分别关于图28和29描述的方法288和/或2900相似的机制、与附录A(Appendix A)中类似的机制。
附录A提供关于每个子带的比特字段到索引的映射的更多细节(对于单层、两层、三层和/或四层传输以及具有两个和四个天线端口的UE)。应当理解,在附录A中使用了一些缩写。例如,″2TX″可指两个天线端口,″4TX″可指四个天线端口,″L1F″可指单层传输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L1PA″可指单层传输和第一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合,″L1PA″可指单层传输和第一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合(例如,图9中的第一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合904),″L1PB″可指单层传输和第二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合(例如,图9中的第二部分相干预编码器906集合),″L2F″可指两层传输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L2P″可指两层传输和部分相干预编码器,″L3F″可指三层传输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L3P″可指三层传输和部分相干预编码器,″L4F″可指四层传输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L4P″可能指四层传输和部分相干预编码器中,″L1″可指单层传输,″L2″可指两层传输。
在表700中,发送端口数为2,PUSCH的层数为1。此外,功率传输的缩放因子是非相干预编码器集702包括前两个矩阵,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集704包括其余四个矩阵。/>
如果UE使用对应于矩阵的非相干预编码器(由TPMI索引0指示)发送通信信号并且使用对应于矩阵/>的非相干预编码器(由TPMI索引1指示)来发送通信信号,则使用这样的非相干预编码器可能会导致上面讨论的″开-关″模式所示的非恒定PSD(参见图5)。
用于UL子带预编码的非相干预编码器规则可以指定非相干预编码器不能用于子带预编码,除非传输端口(例如,天线端口)数等于PUSCH的层数。如果发送端口数与PUSCH的层数相同,则每个信号用于不同的层并且因此天线之间的相位变得无关紧要。
在表700中,发送端口数(2)不等于PUSCH的层数(1)。因此,非相干预编码器集702被排除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多个预编码器之外。另外,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集704中的一个或多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可以包括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多个预编码器中。因此,对于具有两个天线端口的UE的单层PUSCH传输,只有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可以用于PUSCH的子带预编码。这样的子带预编码配置导致恒定PSD。
BS基于发送功率参数(例如,恒定PSD)确定子带预编码配置。在示例中,BS可以发送子带预编码配置,该子带预编码配置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集704中的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但不指示任何非相干预编码器。UE接收子带预编码配置并且可以使用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在多个子带中发送通信信号,发送的通信信号满足恒定PSD。在示例中,UE具有用于PUSCH传输的两个天线端口,并且对于单层传输来说,多个预编码器中没有非相干预编码器并且进一步没有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对于单层传输来说,多个预编码器可以仅包括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因此,发送的通信信号可以满足恒定PSD。BS从UE接收通信信号。
图8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具有多个天线端口的UE的两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的码本子集的表800,其中变换预编码被禁用。如果变换预编码被禁用,则发送的波形对应于CP-OFDM。BS和/或UE可以使用表800来采用与关于图4和15描述的方案400和/或1500中类似的机制、图7中的通信方法1600中类似的机制、与分别关于图28和29描述的方法2800和/或2900中类似的机制及与附录A中类似的机制。此外,对于非相干预编码器集802,功率传输的缩放因子是而对于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集804,功率传输的缩放因子是/>非相干预编码器集802包括第一矩阵(由TPMI索引0指示),并且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集804包括其余的两个矩阵(由TPMI索引1-2指示)。
非相干预编码器规则可以指定非相干预编码器不能用于子带预编码,除非发送端口数等于PUSCH的层数。在表800中,发送端口数(2)等于PUSCH的层数(2)。基于在非相干预编码器规则中提供的例外,该非相干预编码器集802可以被包括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多个预编码器中。另外,规则可以指定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集704中的一个或多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可以包括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多个预编码器中。因此,对于具有两个天线端口的UE的两层PUSCH传输,非相干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都可以用于PUSCH的子带预编码。这样的子带预编码配置导致恒定PSD。
在示例中,BS可以发送子带预编码配置,该子带预编码配置指示该非相干预编码器集802中的一个或多个非相干预编码器和/或指示该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集804中的一个或多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用于多个子带。UE接收子带预编码配置并且可以使用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非相干和/或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在多个子带中发送通信信号,发送的通信信号满足恒定PSD。在示例中,UE具有用于PUSCH传输的两个天线端口,并且对于两层传输,多个预编码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一个或多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或一个或多个非相干预编码器。因此,发送的通信信号可以满足恒定PSD。BS从UE接收通信信号。
图9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具有四个天线端口的UE的单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的码本子集的表900,其中变换预编码被禁用。如果变换预编码被禁用,则发送的波形对应于CP-OFDM。BS和/或UE可以使用表900来采用与关于图4和15描述的方案400和/或1500中类似的机制、图7中描述的通信方法1600中类似的机制、分别关于图28和29描述的方法2800和/或2900中类似的机制以及与附录A中类似的机制。此外,功率传输的缩放因子是非相干预编码器集902包括前四个矩阵(由TPMI索引0-3指示),第一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904包括接下来的四个矩阵(由TPMI索引4-7指示),第二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906包括接下来的四个矩阵(由TPMI索引8-11指示),完全相干的预编码器集908包括其余的十六个矩阵(由TPMI索引12-27指示)。
非相干预编码器规则可以指定非相干预编码器不能用于子带预编码,除非发送端口数等于PUSCH的层数。在表900中,发送端口数(4个)不等于PUSCH的层数(1个)。因此,一组非相干预编码器集902被排除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多个预编码器之外。
对于具有四个天线端口的UE的单层传输,用于UL子带预编码的规则可以指定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不能同时用于同一PUSCH传输的子带预编码。如果对于同一PUSCH传输的子带预编码UE使用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则预编码组合可能会导致非恒定PSD。因此,如果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多个预编码器中包括第一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904或第二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906的任何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则该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集908没有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包括在该多个预编码器中。相反,如果该完全相干预编码器908集中的任何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包括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多个预编码器中,则在该多个预编码器中不包括部分相干预编码器。
对于具有四个天线端口的UE的单层传输,用于UL子带预编码的另一规则可以指定包括在第一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904中的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和包括在第二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906中的部分相干预编码器不能同时用于同一PUSCH传输的子带预编码。如果UE使用第一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904和第二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906中的部分相干预编码器用于同一PUSCH传输中的子带预编码,则预编码组合可能导致非恒定PSD,因为″第一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904中一对″开″天线端口和第二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906中的一对″开″天线端口是不相干的。因此,如果第一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904的任何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包括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多个预编码器中,则第二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906的部分相干预编码器不包括在该多个预编码器中。相反,如果第二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906的任何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包括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多个预编码器中,则第一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904的部分相干预编码器不包括在该多个预编码器中。
可以组合一个或多个规则用于基于发送功率参数来确定子带预编码配置。在一个示例中,BS可以发送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部分相干预编码器或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之一的子带预编码配置。在该示例中,如果子带预编码配置指示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则子带预编码配置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第一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904或第二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906中的一个。UE接收子带预编码配置并且可以使用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预编码器在多个子带中发送通信信号,其中发送的通信信号满足恒定PSD。在示例中,UE具有用于PUSCH传输的四个天线端口,并且对于单层传输,多个预编码器没有非相干预编码器。对于单层传输,多个预编码器包括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集或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中的一个。另外,该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包括第一子集的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和第二子集的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并且如果多个预编码器包括该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则多个子带包括第一子集或第二子集中的一个。因此,发送的通信信号可以满足恒定PSD。BS从UE接收通信信号。
图10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具有四个天线端口的UE的两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的码本子集的表1000,其中变换预编码被禁用。如果变换预编码被禁用,则发送的波形对应于CP-OFDM。BS和/或UE可以使用表1000来采用与关于图4和15描述的方案400和/或1500中类似的机制、图7中描述的通信方法1600中类似的机制、与分别关于图28和29描述的方法2800和/或2900中类似的机制与附录A类似的机制。在表1000中,发送端口数为4,PUSCH的层数为2。此外,对于非相干预编码器集1004和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1006,功率传输的缩放因子是对于完全相干的预编码器集1008缩放因子是/>非相干预编码器集1004包括前六个矩阵(由TPMI索引0-5指示),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1006包括接下来的八个矩阵(由TPMI索引6-13指示),以及完全相干的预编码器集1008包括其余的八个矩阵(由TPMI索引14-21指示)。
图1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具有四个天线端口的UE的三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的码本子集的表1100,其中变换预编码被禁用。如果变换预编码被禁用,则发送的波形对应于CP-OFDM。BS和/或UE可以使用表1100来采用与关于图4和15描述的方案400和/或1500中类似的机制、与图7中描述的通信方法1600中类似的机制、与分别关于图28和29描述的方法2800和/或2900中类似的机制以及与附录A类似的机制。在表1100中,发送端口数为四个,PUSCH的层数为三个。此外,对于非相干预编码器集1102和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1104,功率传输的缩放因子是对于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集1106,缩放因子是/>该非相干预编码器集1102包括第一矩阵(由TPMI索引0指示),该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1104包括接下来的两个矩阵(由TPMI索引1和2指示),以及该完全相干的预编码器集1106包括其余的四个矩阵(由TPMI索引3-6指示)。
非相干预编码器规则可以指定非相干预编码器不能用于子带预编码,除非发送端口数等于PUSCH的层数。在图10中,发送端口数(4)与PUSCH的层数(2)不同;在图11中,发送端口数(4个)与PUSCH的层数(3个)不同。因此,对于使用具有四个天线端口的UE的两层传输(图10)或三层传输(图11)来说,非相干预编码器被排除在基于恒定PSD的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多个预编码器之外。
另外,对于使用具有四个天线端口的UE的两层传输(图10)或三层传输(图11)来说,用于UL子带预编码的规则可以指定部分相干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两者可以同时用于同一PUSCH传输的子带预编码。例如,在图10中,该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1006中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和/或该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集1008中的一个或多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可以包括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多个预编码器中。在另一个示例中,在图11中,该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1104中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和/或该完全相干预编码器1106集中的一个或多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可以包括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多个预编码器中。
在一个示例中,BS可以发送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和/或指示一个或多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的子带预编码配置。UE接收子带预编码配置并且可以使用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部分相干和/或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在多个子带中发送通信信号,发送的通信信号满足恒定PSD。在示例中,UE具有用于PUSCH传输的四个天线端口,并且对于两层或三层传输,多个预编码器中没有非相干预编码器。在该示例中,多个预编码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或一个或多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因此,发送的通信信号可以满足恒定PSD。BS从UE接收通信信号。
图12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具有四个天线端口的UE的四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的码本子集的表1200,其中变换预编码被禁用。如果变换预编码被禁用,则发送的波形对应于CP-OFDM。BS和/或UE可以使用表1200来采用与关于图4和15描述的方案400和/或1500中类似的机制、与图7中描述的通信方法1600中类似的机制、与分别关于图28和29描述的方法2800和/或2900中类似的机制以及与附录A中类似的机制。另外,对于非相干预编码器集1202,功率传输的缩放因子是对于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1204,缩放因子是并且对于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集1206,缩放因子是/>该非相干预编码器1202集包括第一矩阵(由TPMI索引0指示),该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1204包括接下来的两个矩阵(由TPMI索引1和2指示),并且该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集1206包括其余的两个矩阵(由TPMI索引3和4指示)。
非相干预编码器规则可以指定非相干预编码器不能用于子带预编码,除非传输端口数等于PUSCH的层数。在表1200中,发送端口数(4)与PUSCH的层数(4)相等。基于在非相干预编码器规则中提供的例外,该非相干预编码器集1202可以被包括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多个预编码器中。另外,规则可以指定该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1204中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和/或该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集1206中的一个或多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可以包括在子带中指示的多个预编码器中预编码配置。因此,对于具有四个天线端口的UE的四层PUSCH传输,所有预编码器(例如,非相干、部分相干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可用于同一PUSCH传输的子带预编码。这样的子带预编码配置导致恒定PSD。
在示例中,BS可以发送指示该非相干预编码器集1202中的一个或多个非相干预编码器、该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1204中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和/或该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集1206中的一个或多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的子带预编码配置用于多个子带。UE接收子带预编码配置并且可以使用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预编码器在多个子带中发送通信信号,其中发送的通信信号满足恒定PSD。在示例中,UE具有用于PUSCH传输的四个天线端口,并且对于四层传输,多个预编码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一个或多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或一个或多个非相干预编码器。因此,发送的通信信号可以满足恒定PSD。BS从UE接收通信信号。
图13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UE 1300的框图。UE 1300可以是上面在图1中讨论的UE 115或上面在图3中讨论的UE 315。如图所示,UE 1300可以包括处理器1302、存储器1304、子带预编码模块1308、包括调制解调器子系统1312和射频(RF)单元1314的收发器1310以及一个或多个天线1316。这些元件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相互通信,例如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
处理器1302可以包括配置为执行这里描述的操作的中央处理单元(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控制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设备、另一个硬件设备、固件设备或前述的任何组合。处理器1302还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结合或任何其他这样的配置。
存储器1304可以包括高速缓冲存储器(例如,处理器1302的高速缓冲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阻RAM(M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固态存储器件、硬盘驱动器、其他形式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或不同类型的存储器的组合。在一方面,存储器1304包括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器1304可存储或已在其上记录指令1306。指令1306可包括当由处理器1302执行时使处理器1302执行结合本公开的各方面(例如图1-4和7-28的方面)和附录A参考UE 115,315描述的各操作。指令1306也可以称为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可以用于使无线通信设备执行这些操作,例如通过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诸如处理器1302)控制或命令无线通信设备执行这些操作。术语″指令″和″代码″应广义解释为包括任何类型的计算机可读语句。例如,术语″指令″和″代码″可以指一个或多个程序、例程、子例程、函数、过程等。″指令″和″代码″可以包括单个计算机可读语句或许多计算机-可读的语句。
子带预编码模块1308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子带预编码模块1308可以实现为处理器、电路和/或存储在存储器1304中并由处理器1302执行的指令1306。在一些情况下,子带预编码模块1308可以集成在调制解调器子系统1312内。子带预编码模块1308可以通过调制解调器子系统1312内的软件组件(例如,由DSP或通用处理器执行)和硬件组件(例如,逻辑门和电路)的组合来实现。可以将子带预编码模块1308用于本公开的各个方面,例如图1-4和7-28及附录A中的各方面。
在一些方面,子带预编码模块1308可以被配置为从BS接收基于发送功率参数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的子带预编码配置,其中多个预编码器中的每个预编码器被配置为用于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在一个示例中,发送功率参数是恒定PSD。UE可以基于子带预编码配置来确定要用于发送通信信号的一组天线端口。子带预编码模块1308可以被配置为使用多个预编码器在多个子带中向BS发送通信信号,其中发送的通信信号满足发送功率参数。子带预编码配置可以根据图1-4和7-28及附录A中的各方面。
如图所示,收发器1310可以包括调制解调器子系统1312和RF单元1314。收发器1310可以被配置为与诸如BS 105或BS 1400的其他设备进行双向通信。调制解调器子系统1312可以被配置为根据调制和编码方案(MCS)(例如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方案、turbo编码方案、卷积编码方案、数字波束成形方案等)对来自存储器1304和/或子带预编码模块1308的数据进行调制和/或编码。RF单元1314可以被配置为处理(例如,执行模数转换或数模转换等)来自调制解调器子系统1312(出站传输)的调制/编码数据或源自诸如UE115、315或BS 105、1400之类的另一源的传输的调制/编码数据。RF单元1314还可以被配置为结合数字波束成形来执行模拟波束成形。尽管示为在收发器1310中集成在一起,但是调制解调器子系统1312和RF单元1314可以是在UE 115处耦合在一起以使UE 115能够与其他设备通信的单独设备。RF单元1314可以对应于包括在发送链中的RF发送链,如本公开中所讨论的。
RF单元1314可提供调制和/或处理的数据,例如,数据分组(或更一般地,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和其他信息的数据消息)到天线1316以用于到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的传输。天线1316还可接收从其他设备发送的数据消息。天线1316可提供接收的数据消息以在收发器1310处进行处理和/或解调。收发器1310可将解调和解码的数据(例如,最大发送功率能力或发送预编码配置的指示)提供给子带预编码模块1308进行处理。天线1316可包括具有相似或不同设计的多个天线以便维持多个传输链路。RF单元1314可配置天线1316。
天线1316可以对应于本公开中讨论的天线元件或端口。
在一些方面,通过与子带预编码模块1308协调,收发器1310被配置为接收基于发送功率参数来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的子带预编码配置,其中多个预编码器中的每个预编码器被配置用于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在一些方面,通过与子带预编码模块1308协调,收发器1310被配置为使用多个预编码器在多个子带中发送通信信号,其中发送的通信信号满足发送功率参数。
在一些方面,UE 1300可以包括多个收发器1310,它们实现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例如,NR和LTE)。在一方面,UE 1300可以包括实现多个RAT(例如,NR和LTE)的单个收发器1310。在一方面,收发器1310可以包括各种组件,其中组件的不同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的RAT。
图14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BS 1400的框图。BS 1400可以是如上面在图1中讨论的BS 105。如图所示,BS 1400可以包括处理器1402、存储器1404、子带预编码模块1408、包括调制解调器子系统1412和RF单元1414的收发器1410以及一个或多个天线1416。这些元件可以彼此直接或间接通信,例如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
处理器1402可以具有作为特定类型处理器的各种特征。例如,这些可以包括配置为执行本文描述的操作的CPU、DSP、ASIC、控制器、FPGA器件、另一硬件设备、固件设备或前述的任何组合。处理器1402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结合或任何其他这样的配置。
存储器1404可包括高速缓冲存储器(例如,处理器1402的高速缓冲存储器)、RAM、MRAM、ROM、PROM、EPROM、EEPROM、闪存、固态存储设备、一个或多个硬盘驱动器、基于忆阻器的阵列、其他形式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或不同类型存储器的组合。在一些方面,存储器1404可包括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器1404可存储指令1406。指令1406可包括当由处理器1402执行时使处理器1402执行本文描述的操作的指令,例如图1,2,4和图7-27,29及附录A的各方面。指令1406也可以称为代码,其可被广义地解释为包括如上文关于图13所讨论的任何类型的计算机可读语句。
子带预编码模块1408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子带预编码模块1408可以实现为处理器、电路和/或存储在存储器1404中并由处理器1402执行的指令1406。在一些情况下,子带预编码模块1408可以集成在调制解调器子系统1412内。子带预编码模块1408可以通过调制解调器子系统1412内的软件组件(例如,由DSP或通用处理器执行)和硬件组件(例如,逻辑门和电路)的组合来实现。可以将子带预编码模块1408用于本公开的各个方面,例如,图1、2、4和7-27、29以及附录A的各方面。
在一些方面,子带预编码模块1408可以被配置为向UE发送子带预编码配置,该子带预编码配置基于发送功率参数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其中多个预编码器中的每个预编码器被配置用于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子带预编码模块1408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规则(例如,关于图7-12所讨论的)来确定子带预编码配置,使得包括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的预编码器组合产生恒定PSD。子带预编码模块1408可以被配置为使用多个预编码器在多个子带中从UE接收通信信号,其中发送的通信信号满足发送功率参数。
如图所示,收发器1410可以包括调制解调器子系统1412和RF单元1414。收发器1410可以被配置为与诸如UE 115、315和/或1300、BS和/或另一核心网络元素的其他设备进行双向通信。调制解调器子系统1412可以被配置为根据MCS(例如LDPC编码方案、turbo编码方案、卷积编码方案、数字波束成形方案等)来调制和/或编码数据。RF单元1414可以被配置为处理(例如,执行模数转换或数模转换等)来自调制解调器子系统1412(在出站传输上)的调制/编码数据(例如,授权、资源分配)或源自诸如UE 115、315或1300的另一源的传输的调制/编码数据。RF单元1414还可被配置为执行模拟波束成形连同数字波束成形。尽管示为在收发器1410中集成在一起,但是调制解调器子系统1412和/或RF单元1414可以是在BS 105处耦合在一起以使BS 105能够与其他设备通信的单独设备。RF单元1414可以对应于包括在发送链中的RF发送链,如本公开中所讨论的。
RF单元1414可以提供调制和/或处理的数据,例如,数据分组(或更一般地,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和其他信息的数据消息)到天线1416以用于传输到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这可以包括例如信息的传输以完成对网络的附接以及与驻留的UE 115、315或1300的通信。天线1416可以进一步接收从其他设备发送的数据消息并且提供接收的数据消息以在收发器1410处进行处理和/或解调。收发器1410可以将解调和解码的数据(例如,预编码器或子带)提供给子带预编码模块1408进行处理。天线1416可以包括具有相似或不同设计的多个天线以便维持多个传输链路。
在示例中,通过与子带预编码模块1408协调,收发器1410被配置为发送子带预编码配置,该子带预编码配置基于发送功率参数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其中多个预编码器中的每个预编码器被配置用于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在一个示例中,通过与子带预编码模块1408协调,收发器1410被配置为在多个子带中接收通信信号,其中发送的通信信号满足发送功率参数。
在一些方面,BS 1400可以包括实现不同RAT(例如,NR和LTE)的多个收发器1410。在一方面,BS 1400可以包括实现多个RAT(例如,NR和LTE)的单个收发器1410。在一方面,收发器1410可以包括各种组件,其中组件的不同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的RAT。
BS可以在例如DCI中发送子带预编码配置。DCI可以是UL授权DCI。DCI可以向UE指示哪个预编码器应用于哪个子带。UE可以接收DCI并且基于DCI确定哪些预编码器应用于哪些子带。
在一些示例中,BS固定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子带的大小。子带的大小是包含在子带中的RB的数量。BS可以经由RRC信令向UE发送信号,该信号指示固定子带大小。BS还可以向UE指示用于每个子带的特定预编码器的使用。
图15图示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具有固定子带大小的子带预编码配置方案1500。子带预编码方案1500可以由诸如BS 105、1400的BS和诸如UE115、315、1300的UE用于在诸如网络100的网络中进行通信。在图15中,BS可在多个子带中以RB 1506的形式向UE 1502分配或调度传输资源并且以RB 1508的形式向UE 1504分配或调度传输资源用于网络中的UL传输。每个子带1510、1512、1514、1516、1518、1520、1522和1524的大小是四个。
例如,BS可以在同一PUSCH传输中向UE 1502分配子带1510中的四个RB 15061、15062、15063和15064;子带1512中的四个RB 15065、15066、15067和15068;子带1514中的四个RB 15069、150610、150611和150612;子带1516中的四个RB 150613、150614、150615和150616;子带1518中的四个RB 150617、150618、150619和150620;子带1520中的四个RB 150621、150622、150623和150624;子带1522中的四个RB 150625、150626、150627和150628;子带1524中的四个RB150629、150630、150631和150632。分配给UE 1502的RB 15061、15062、......和150632对应于同一PUSCH传输,并且八个子带被分配给PUSCH传输。
BS也可以在同一PUSCH传输中向UE 1504分配子带1512中的四个RB15081、15082、15083和15084;子带1516中的四个RB 15085、15086、15087和15088;子带1522中的四个RB15089、150810、150811和150812;子带1524中的四个RB 150813、150814、150815和150816。分配给UE 1504的RB 15081、15082、......和150816对应于相同的PUSCH传输,并且四个子带被分配给PUSCH传输。
在子带预编码中,BS可发信号通知每个子带一个TPMI索引或矩阵,以供UE在相应子带中应用。通过固定子带大小,可对齐不同UE之间的子带边界,从而潜在地降低小区内MU干扰和小区间干扰。MU/干扰常数可以以子带粒度设置。从UE的角度来看,MU MIMO造成的干扰在特定子带内可能是恒定的。此外,不同子带的干扰可能不同。例如,在图15中,从UE1502的角度来看,在子带1510中没有MU干扰,并且在子带1512中存在恒定的MU干扰。子带1512中的恒定MU干扰可能是干扰UE(例如,UE 1504)的结果。例如,恒定的MU干扰可能是干扰UE的功率在子带1512中恒定和/或子带1512在UE 1502和UE 1504之间对齐的结果。然而,通过固定子带大小,分配给PUSCH传输的子带数可能会不同。RB的数量可以随着不同的PUSCH分配而改变。例如,取决于UE的数据速率传输或UE请求发送多少数据,BS可在一个时隙中调度20个RB并且在另一时隙中调度100个RB以用于PUSCH传输。在图15中,BS针对PUSCH传输中的32个RB调度UE 1502并且针对PUSCH传输中的16个RB调度UE 1504。由于每个子带大小为四个RB,UE 1502的PUSCH传输跨越8个子带,而UE 1504的PUSCH传输跨越4个子带。
如果BS在DCI中发信号通知子带预编码配置,则在DCI中用于通知子带预编码配置的比特数可以是动态的或可变的。在该示例中,对应于每个PUSCH传输的DCI大小可以取决于分配给PUSCH传输的子带数。DCI大小可以指DCI比特数。例如,如果BS使用DCI中的五个比特来指示每个子带的预编码器,则用于在DCI中发信号通知子带预编码配置的比特数取决于分配给PUSCH传输的子带数。如果UE不知道DCI大小,则UE可能会尝试不同DCI大小的大量组合来解码DCI,这潜在地增加UE的DCI解码复杂度。
在一些示例中,BS可以实现用于向UE发信号通知子带预编码配置的两级DCI框架。两级DCI框架可以克服上面讨论的DCI大小模糊问题。图16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子带预编码配置通信方法1600的信令图。方法1600可以在BS 1605和UE 1615之间实现,并且可以采用与关于图4描述的方案400类似的机制、与分别关于图28和29描述的方法2800和/或2900中类似的机制以及与附录A中类似的机制。BS 1605可以类似于BS 105、1400并且UE1615可以类似于UE 115、315、1300。另外,BS 1605和UE 1615可以在诸如网络100的网络中操作。如图所示,方法1600包括多个列举的步骤,但是方法1600的实施例可以包括在列举的步骤之前、之后和之间的附加步骤。在一些方面,一个或多个列举的步骤可以被省略或以不同的顺序执行。
在步骤1610,BS 1605发送第一DCI,该第一DCI包括引用在第二DCI中的子带预编码配置的指针,该子带预编码配置基于发送功率参数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并且多个预编码器中的每个预编码器被配置用于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在一些示例中,第一DCI包括用于UE接收第二DCI的起始RB索引并且还包括第二DCI的大小(例如,包括在第二DCI中的比特数)。第一DCI还可包括在PUSCH分配中包含的RB的数量。第一DCI指示包括在第二DCI中的第一比特数。指针引用或指向承载第二DCI的RB的位置。指针和第二DCI大小可由包括在第一DCI中的第二比特数来表示,并且第二比特数可以是固定的,使得UE 1615知道第一DCI中有多少比特用于指示子带预编码配置的大小。在一示例中,第二比特数是五。在其他示例中,第二比特数可大于或小于五。UE 1615在步骤1610接收由BS发送的第一DCI。
在步骤1620,UE 1615基于第一DCI确定用于在第二DCI中发信号通知子带预编码配置的第一比特数。UE 1615可以知道在第一DCI中的用于发信号通知子带预编码配置的大小的第二比特数。
在步骤1630中,BS 1605向UE 1615发送指示子带预编码配置的第二DCI。UE 1615在步骤1630中接收由BS发送的第二DCI。
在步骤1640,UE 1615基于包括在第二DCI中的第一数量的比特来确定子带预编码配置。在一个示例中,UE 1615基于包括在第一DCI中的第二DCI大小来确定第一数量的比特。
在步骤1650中,UE 1615使用多个预编码器在多个子带中向BS 1605发送通信信号,发送的通信信号满足发送功率参数。例如,UE 1615可以将对应的预编码器应用到每个子带。
在一些示例中,BS可在DCI中将预编码信息和传输层的数量发信号通知给UE。对于PUSCH中的X个子带,信令可符合DCI格式(例如,DCI格式0_1)。在一示例中,BS可发信号通知用于PUSCH传输的层数,且可进一步发信号通知X个子带当中的第一子带的预编码器。DCI可包括″子带PMI″字段,″子带PMI″字段中的比特数取决于例如UE处的天线端口数、码本子集、PUSCH传输的层数、最大层数以及用于PUSCH传输的子带预编码的预编码器类型(例如,非相干、部分相干或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对于剩余的(X-1)个子带,BS可指示″子带PMI″字段的比特数,其中X是PUSCH的子带数。子带PMI可指TPMI,″子带PMI″信令的内容包含在第二DCI中。
BS和UE可以经由可变大小的DCI进行通信以发信号通知子带预编码配置。PUSCH的子带数可以根据以下等式(1):
X=ceiling(向上取整)((PUSCH的RB数)/(P)) 等式(1),
其中X是PUSCH的子带数,P是固定子带大小。
BS和/或UE可以根据图17-24而基于发送功率参数(例如,恒定PSD)确定在″子带PMI″字段中使用的比特数和信令细节。
图17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如果变换预编码器被禁用则发信号通知针对具有两个天线端口的UE的最大两层、三层或四层传输的子带预编码配置的信息的表1700。如果变换预编码被禁用,则发送的波形对应于CP-OFDM。BS和/或UE可使用表1700来采用与关于图4和15描述的方案400和/或1500中类似的机制、与图7中的通信方法1600中类似的机制、与关于图28和29描述的方法2800和/或2900中类似的机制以及与附录A中类似的机制。
表1700包括包含完全相干、部分相干和非相干预编码器的码本子集的第一组条目1701。包括与第一组条目1701相关的完全相干、部分相干和非相干预编码器的码本子集示于图9-12中。在第一组条目1701的行1702中,单层传输可以使用部分相干的预编码器。如关于图9讨论的,对于具有四个天线端口的UE的单层PUSCH传输,可以指定用于UL子带预编码的一个或多个规则。第一规则可以指定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不能同时用于同一PUSCH传输的子带预编码。第二规则可指定来自第一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904和第二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906的预编码器不能同时用于同一PUSCH传输的子带预编码。基于第一和第二规则,如果部分相干预编码器用于子带预编码,则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可以指示来自第一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904或第二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906中任一个的四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任一个。因此,每个子带两个比特可用于发信号通知四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一个。如第一组条目1701中的行1702所示,总数″2(X-1)″的比特用于″子带PMI″字段,以用于使用部分相干预编码器的单层PUSCH传输。
在第一组条目1701的行1704中,单层传输可以使用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基于第一和第二规则,如果完全相干预编码器用于子带预编码,则可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来自图9中的该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集908的十六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任何一个。因此,每个子带四个比特可用于发信号通知十六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一个。如第一组条目1701中的行1704所示,总数″4(X-1)″的比特用于″子带PMI″字段以用于使用完全相干预编码器的单层PUSCH传输。
在第一组条目1701的行1706中,两层传输可使用部分相干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如上面关于图10讨论的,对于具有四个天线端口的UE的两层PUSCH传输,用于UL子带预编码的规则可指定部分相干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可同时用于同一PUSCH传输的子带预编码。基于该规则,可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该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1006的八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任何一个和/或该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集1008的八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任何一个。因此,每个子带四个比特可用于发信号通知十六个部分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一个。如第一组条目1701中的行1706中所示,总数″4(X-1)″的比特用于″子带PMI″字段,以用于使用部分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的两层PUSCH传输。
在第一组条目1701的行1708中,三层传输可以使用部分相干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如上面关于图11讨论的,对于具有四个天线端口的UE的三层PUSCH传输,用于UL子带预编码的规则可以指定部分相干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可以同时用于同一PUSCH传输的子带预编码。基于该规则,可以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该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1104的两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任何一个和/或该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集1008的四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任何一个。因此,每个子带三个比特可用于发信号通知六个部分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一个(例如,总共两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和四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如第一组条目1701中的行1708中所示,总数″3(X-1)″的比特用于″子带PMI″字段以用于使用部分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的三层PUSCH传输。
在第一组条目1701的行1710中,四层传输可以使用非相干、部分相干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如上面关于图12讨论的,对于具有四个天线端口的UE的四层PUSCH传输,该非相干预编码器集1202的一个非相干预编码器、该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1204的两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以及该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集1206中的两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任何一个可以同时用于同一PUSCH传输的子带预编码。因此,每个子带三个比特可用于发信号通知五个非相干、部分相干和/或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一个(例如,总共一个非相干预编码器、两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和两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如第一组条目1701中的行1710中所示,总数″3(X-1)″的比特用于″子带PMI″字段以用于使用部分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的四层PUSCH传输。
表1700包括包含部分相干和非相干预编码器的码本子集的第二组条目1712。包括与第二组条目1712相关的部分相干和非相干预编码器的码本子集在图9-12中示出。在第二组条目1712的行1702中,单层传输可使用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如关于图9讨论的,对于具有四个天线端口的UE的单层PUSCH传输,可指定用于UL子带预编码的一个或多个规则。基于第一和第二规则(如关于第一组条目1712中的行1702讨论的),如果部分相干预编码器用于子带预编码,则可以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来自第一中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904或第二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906中任一个的四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任一个。因此,每个子带两个比特可用于发信号通知四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一个。如第二组条目1712中的行1702所示,总数″2(X-1)″的比特用于″子带PMI″字段以用于使用部分相干预编码器的单层PUSCH传输。
在第二组条目1712的行1704中,两层传输可以使用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如上面关于图10讨论的,对于具有四个天线端口的UE的两层PUSCH传输,用于UL子带预编码的规则可以指定部分相干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可以同时用于同一PUSCH传输的子带预编码。基于该规则,可以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该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1006的八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任何一个。因此,每个子带三个比特可用于发信号通知八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一个。如第二组条目1712中的行1704中所示,总数″3(X-1)″的比特用于″子带PMI″字段以用于使用部分相干预编码器的两层PUSCH传输。
在第二组条目1712的行1706中,三层传输可以使用部分相干的预编码器。如上面关于图11讨论的,对于具有四个天线端口的UE的三层PUSCH传输,用于UL子带预编码的规则可以指定部分相干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两者可以同时用于同一PUSCH传输的子带预编码。基于该规则,可以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1104的两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任何一个。因此,每个子带一比特可用于发信号通知两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一个。如第二组条目1712中的行1706中所示,总数″1(X-1)″的比特用于″子带PMI″字段以用于使用部分相干预编码器的3层PUSCH传输。
在第二组条目1712的行1708中,四层传输可使用非相干、部分相干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如上面关于图12讨论的,对具有四个天线端口的UE的四层PUSCH传输,该非相干预编码器集1202的一个非相干预编码器、该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1204的两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以及该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集1206中的两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任一个可同时用于同一PUSCH传输的子带预编码。因此,每个子带两个比特可用于发信号通知三个非相干和部分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一个(例如,总共一个非相干预编码器和三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如第二组条目1712中的行1708所示,总数″2(X-1)″的比特用于″子带PMI″字段以用于使用非相干和部分相干预编码器的四层PUSCH传输。
图18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如果变换预编码器被禁用则对于四个天线端口和最大两层、三层或四层传输的子带预编码信令信息的表1800。表1800提供与表1700相关的预编码信息、层数和子带PMI信令细节。
表1800包括具有四列的条目1802。第一列″映射到索引的比特字段″存储值″12″。第两列″解释″存储″1层:TPMI=4″,指示UE可以为PUSCH传输发送单个层并且可以为传输的第一子带应用TPMI=4。第三列″#用于子带PMI的比特″存储″+2(X-1)″,指示UE可能需要DCI中的另外2(X-1)个比特来确定用于剩余(X-1)个子带的预编码器,其中每个子带使用两个比特来确定对应的TPMI。第四列″子带PMI信号表″存储″4TX-L1PA″,指示对于每个子带,UE可以基于标记为TPMI信息的4Tx-L1PA的表来确定两个比特中的每一个比特如何映射到特定TPMI。
图19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如果变换预编码器被禁用则发信号通知具有四个天线端口的UE的最大单层传输的子带预编码配置的信息的表1900。如果变换预编码被禁用,则发送的波形对应于CP-OFDM。BS和/或UE可使用表1900来采用与关于图4和15描述的方案400和/或1500中类似的机制、与图7中的通信方法1600中类似的机制、分别关于图28和图29描述的方法2800和/或2900中类似的机制以及与附录A中类似的机制。
表1900包括包含完全相干、部分相干和非相干预编码器的码本子集的第一组条目1901。图19中示出与表1900相关的包括完全相干、部分相干和非相干预编码器的码本子集。在第一组条目1901的行1902中,单层传输可以使用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如关于图9讨论的,对于具有四个天线端口的UE的单层PUSCH传输,可以指定用于UL子带预编码的一个或多个规则。基于第一和第二规则(如关于第一组条目1712中的行1702讨论的),如果部分相干预编码器用于子带预编码,则来自第一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904或第二部分相干预编码器906集中任一个的四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任一个预编码器可以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因此,每个子带两个比特可用于发信号通知四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一个。如第一组条目1901中的行1902所示,总数″2(X-1)″的比特用于″子带PMI″字段以用于使用部分相干预编码器的单层PUSCH传输。
在第一组条目1901的行1904中,单层传输可以使用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基于第一和第二规则,如果完全相干预编码器用于子带预编码,则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可以指示来自图9中的该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集908的十六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任何一个。因此,每个子带四个比特可用于发信号通知十六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一个。如第一组条目1901中的行1904所示,总数″4(X-1)″的比特用于″子带PMI″字段以用于使用完全相干预编码器的单层PUSCH传输。
表1900包括包含部分相干和非相干预编码器的码本子集的第二组条目1912。与第二组条目1912相关的包括部分相干和非相干预编码器的码本子集在图9中示出。在第二组条目1912的行1902中,单层传输可使用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如关于图9讨论的,对于具有四个天线端口的UE的单层PUSCH传输,可指定用于UL子带预编码的一个或多个规则。基于第一和第二规则(如关于第一组条目1712中的行1702讨论的),如果部分相干预编码器用于子带预编码,则可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来自第一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904或第二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906中任一个的四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任一个预编码器。因此,每个子带两个比特可用于发信号通知四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一个。如第二组条目1912中的行1902中所示,总数″2(X-1)″的比特用于″子带PMI″字段以用于使用部分相干预编码器的单层PUSCH传输。
图20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如果变换预编码器被禁用针对四个天线端口和最大单层传输的子带预编码信令信息的表2000。表2000提供与表1800相关的预编码信息、层数和子带PMI信令细节。
图2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如果变换预编码器被禁用发信号通知对于具有两个天线端口的UE的最大两层传输的子带预编码配置的信息的表2100。如果变换预编码被禁用,则发送的波形对应于CP-OFDM。BS和/或UE可使用表2100来采用与关于图4和15描述的方案400和/或1500中类似的机制、与图7中的通信方法1600中类似的机制、与分别关于图28和29描述的方法2800和/或2900中类似的机制以及与附录A中类似的机制。
表2100包括包含完全相干、部分相干和非相干预编码器的码本子集的第一组条目2101。与表2100相关的包括完全相干、部分相干和非相干预编码器的码本子集在图7中示出。在第一组条目2101的行2102中,单层传输可以使用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如关于图7讨论的,对于具有两个天线端口的UE的单层PUSCH传输,该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集704的四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任何一个可以包括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多个预编码器中。因此,每个子带两个比特可用于发信号通知四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一个。如第一组条目2101中的行2102所示,总数″2(X-1)″的比特用于″子带PMI″字段以用于使用完全相干预编码器的单层PUSCH传输。
在第一组条目2101的行2104中,两层传输可使用完全相干和非相干预编码器。与表2100相关的包括完全相干、部分相干和非相干预编码器的码本子集在图8中示出。在第一组条目2101的行2104中,两层传输可使用完全相干和非相干预编码器。如关于图8讨论的,规则可以指定该非相干预编码器集802中的非相干预编码器和/或该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集804中的一个或多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可被包括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多个预编码器中。因此,每个子带两个比特可用于发信号通知三个非相干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一个。如第一组条目2101中的行2104所示,总数″2(X-1)″的比特用于″子带PMI″字段以用于使用完全相干和非相干的两层PUSCH传输预编码器。
图22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如果禁用变换预编码器则针对两个天线端口和最大两层传输的子带预编码信令信息的表2200。表2200提供与表2100相关的预编码信息、层数和子带PMI信令细节。
图23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如果变换预编码器被禁用则发信号通知针对具有两个天线端口的UE的最大两层传输的子带预编码配置的信息的表2300。如果变换预编码被禁用,则发送的波形对应于CP-OFDM。BS和/或UE可以使用表2300来采用与关于图4和15描述的方案400和/或1500中类似的机制、与图7中的通信方法1600中类似的机制、与分别关于图28和29描述的方法2800和/或2900中类似的机制以及与附录A中类似的机制。
表2300包括码本子集的一组条目,包括完全相干、部分相干和非相干预编码器。与表2300相关的包括完全相干、部分相干和非相干预编码器的码本子集在图7中示出。在行2302中,单层传输可使用完全相干的预编码器。如关于图7讨论的,对具有两个天线端口的UE的单层PUSCH传输,该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集704的四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任何一个可包括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多个预编码器中。因此,每个子带两个比特可用于发信号通知四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中的一个。如行2302所示,总数″2(X-1)″的比特用于″子带PMI″字段以用于使用完全相干预编码器的单层PUSCH传输。
图24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如果变换预编码器被禁用则两个天线端口和最大单层传输的子带预编码信令信息的表2400。表2400提供与表2300相关的预编码信息、层数和子带PMI信令细节。
在一些示例中,BS固定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子带数。BS可以经由RRC信令向UE发送信号,该信号指示子带的固定数。BS还可以向UE指示用于每个子带的特定预编码器的使用。
图25图示了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具有固定数的子带的子带预编码配置方案2500。子带预编码方案2500可以由诸如网络100的网络中的诸如BS105、1400的BS和诸如UE115、315、1300的UE使用来通信。在图25中,BS可以在用于网络中的UL传输的多个子带中以RB 2506的形式向UE 2502及以RB 2508的形式向UE 2504分配或调度传输资源。子带预编码配置指示用于四个子带2510、2512、2514和2516中的每一个子带的预编码器。
例如,BS可以在相同的PUSCH传输中向UE 2502分配子带2510中的八个RB 25061、25062、......、25068;子带2512中的八个RB 25069、250610、...、250616;子带2514中的八个RB 250617、250618、......、250624;以及子带2516中的8个RB 250625、250626、...、250632。分配给UE 2502的RB 25061、25062、...和250632对应于相同的PUSCH传输,并且四个子带被分配给PUSCH传输。
BS也可在相同的PUSCH传输中向UE 2504分配子带2530中的四个RB25081、25082、25083和25084;子带2532中的四个RB 25085、25086、25087和25088;子带2534中的四个RB25089、250810、250811和250812;以及子带2536中的四个RB 250813、250814、250815和250816。分配给UE 2504的RB 25081、25082、…和250816对应于相同的PUSCH传输,且四个子带被分配给PUSCH传输。
在子带预编码中,BS可每个子带发信号通知一个TPMI索引或矩阵,以供UE在相应子带中应用。尽管子带数在子带预编码配置方案2500中是恒定的,但是每个PUSCH分配的子带大小可以变化。子带内的RB数可以随着不同的PUSCH分配而改变。在图25中,对于PUSCH传输中的四个子带上的三十二个RB,BS调度UE 2502,以及对于PUSCH传输中的四个子带上的十六个RB,BS调度UE 2504。
如果BS在DCI中用信号通知子带预编码配置,则在DCI中用于发信号通知子带预编码配置的比特数可以是恒定的。然而,通过固定包括在子带预编码配置中的子带数,不同UE之间的子带边界可能会错位,从而潜在地增加小区内MU干扰和小区间干扰。固定子带数的优点可以提供固定的DCI大小以发信号通知子带预编码配置。在一些示例中,M经由每个UE的RRC信令被半静态地配置。响应于接收到RRC配置,UE可以确定用于在子带预编码被启用的情况下调度PUSCH的确切DCI大小。
回到图17,在第一组条目1701的行1706中,对于具有四个天线端口和使用部分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的两层PUSCH传输的UE,总数″4(X-1)″的比特用于″子带PMI″字段。在第一组条目1701中的行1708中,总数″3(X-1)″的比特用于″子带PMI″字段以用于使用部分和完全相干预编码器的三层PUSCH传输。相应地,在DCI中使用″4(X-1)″比特与使用″3(X-1)″比特之间存在模糊性。在DCI中使用″4(X-1)″比特与使用″3(X-1)″比特(例如,在″子带PMI″字段中)的模糊性可以通过使用图26和27中的方面来消除,这假设了对于比特数的最坏情况。在消除了模糊性的情况下,BS和/或UE可以基于发送功率参数(例如,恒定PSD)确定在″子带PMI″字段中使用的比特数和根据图26和27的信令细节。
图26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如果变换预编码器被禁用则发信号通知对于具有两个天线端口的UE的最大两层、三层或四层传输的子带预编码配置的信息的表2600。如果变换预编码被禁用,则发送的波形对应于CP-OFDM。BS和/或UE可以使用表2600来采用与关于图4和15描述的方案400和/或1500中类似的机制、与分别关于图28和29描述的方法2800和/或2900中类似的机制以及与附录A中类似的机制。
BS和/或UE可以基于天线端口数、层数和/或码本子集(例如,预编码器的类型)来确定用于发信号通知子带预编码配置的″子带PMI中的比特数″。BS和/或UE可以比较一个或多个比特数并且确定比较中的最大比特数是DCI比特大小。BS可以将空白比特插入DCI以匹配最坏情况(最大比特数),使得DCI中的总比特数是常数。
表2600包括包含完全相干、部分相干和非相干预编码器的码本子集的第一组条目2601。可以将表2600中的第一组条目2601与表1700中的第一组条目1701进行比较。在第一组条目1701中,UE可以比较行1702中的″2(X-1)″比特、行1704中的″4(X-1)″比特、行1706中的″4(X-1)″比特、行1708中的″3(X-1)″比特以及行1710中的″3(X-1)″比特,并基于比较结果来识别最大比特数。第一组条目2601中的″子带PMI中的比特数″中的值等于第一组条目1701中的最大比特数,即″4(X-1)″比特。框2602、框2604和框2606示出了更新的″子带PMI中的比特数″(″4(X-1)″比特),用于在各个框中发信号通知子带预编码配置。
表2600包括包含部分相干和非相干预编码器的码本子集的第二组条目2612。可以将表2600中的第二组条目2612与表1700中的第二组条目1712进行比较。在第二组条目2612中,UE可以比较行1702中的″2(X-1)″比特、行1704中的″3(X-1)″比特、行1706中的″1(X-1)″比特和行1708中的″2(X-1)″比特,并基于比较结果来识别最大比特数。第一组条目2612中的″子带PMI中的比特数″中的值等于第二组条目1712中的最大比特数,即″3(X-1)″比特。框2608、框2610和框2611示出了更新的″子带PMI中的比特数″(″3(X-1)″比特),用于在各个框中发信号通知子带预编码配置。
另外,图18中的表180提供了与表2600有关的预编码信息、层数和子带PMI信令细节。
图27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存储用于如果变换预编码器被禁用发信号通知则对于具有四个天线端口的UE的最大单层传输的子带预编码配置的信息的表2700。如果变换预编码被禁用,则发送的波形对应于CP-OFDM。BS和/或UE可以使用表2700来采用与关于图4和15描述的方案400和/或1500中类似的机制、与分别关于图28和29描述的方法2800和/或2900中类似的机制以及与附录A中类似的机制。
表2700包括包含完全相干、部分相干和非相干预编码器的码本子集的第一组条目2701。可将表2700中的第一组条目2701与表1900中的第一组条目1901进行比较。在第一组条目1901中,UE可比较行1902中的″2(X-1)″比特和行1904中的″4(X-1)″比特,并根据比较结果来识别最大比特数。第一组条目2901中的″子带PMI中的比特数″中的值等于第一组条目1901中的最大比特数,即″4(X-1)″比特。框2702示出更新的″子带PMI中的比特数″(″4(X-1)″比特),用于在各个框中发信号通知子带预编码配置。
另外,图20中的表2000提供了与表2700相关的预编码信息、层数和子带PMI信令细节。
如果变换预编码器被禁用,则对于两个天线端口和最多两层传输,在表2100中不存在子带PMI中的比特数的模糊性。因此,当向UE发信号通知子带预编码配置时,BS可以使用表2100中的值来确定DCI大小。表2200提供与表2100相关的预编码信息、层数和子带PMI信令细节。
如果变换预编码器被禁用,则对于两个天线端口和对于最大单层传输,在表2300中不存在子带PMI中的比特数的模糊性。因此,当向UE发信号通知子带预编码配置时,BS可以使用表2300中的值来确定DCI大小。表2400提供与表2300相关的预编码信息、层数和子带PMI信令细节。
图28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通信方法2800的流程图。方法2800的步骤可以由无线通信设备的计算设备(例如,处理器、处理电路和/或其他合适的组件)或用于执行这些步骤的其他合适的装置来执行。例如,诸如UE 115、UE 315、UE 1300、UE 1502和UE 2502的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组件(诸如处理器1302、存储器1304、子带预编码模块1308、收发器1310、调制解调器1312和一个或多个天线1316)来执行方法2800的步骤。如图所示,方法2800包括多个列举的步骤,但是方法2800的方面可以在列举的步骤之前、之后以及之间包括额外步骤。在一些方面,一个或多个列举的步骤可以被省略或以不同的顺序执行。
在步骤2810,方法2800由用户设备(UE)从基站(BS)接收子带预编码配置,该子带预编码配置基于发送功率参数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其中多个预编码器中的每个预编码器被配置用于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在示例中,UE可以接收第一DCI,该第一DCI包括引用第二DCI中的子带预编码配置的指针和第二DCI的大小。UE可以基于第一DCI来确定用于在第二DCI中发信号通知子带预编码配置的第一比特数。UE可以接收指示子带预编码配置的第二DCI,并且因此基于包括在第二DCI中的第一数量的比特来确定子带预编码配置。在另一示例中,对于一组预编码器类型的预编码器类型的一个或多个组合,UE确定用于发信号通知子带预编码配置的比特数,该比特数基于PUSCH传输的层数和相应的预编码器类型的组合。UE可以基于比较一个或多个比特数来识别最大比特数,其中接收子带预编码配置包括接收指示子带预编码配置的DCI。另外,UE可以基于最大比特数来确定子带预编码配置。在该示例中,每个PUSCH传输的子带数可以是固定的。
在步骤2820,方法2800包括由UE使用多个预编码器在多个子带中向BS发送通信信号,其中发送的通信信号满足发送功率参数。
在一些方面,对于一组预编码器类型的一个或多个预编码器类型的组合,UE确定用于发信号通知子带预编码配置的比特数。比特数可以基于用于PUSCH传输的层数和预编码器类型的相应组合。另外,UE可以基于比较一个或多个比特数来识别最大比特数,其中接收子带预编码配置可以包括接收指示子带预编码配置的DCI。UE可以基于最大比特数来确定子带预编码配置。每个PUSCH传输的子带数可以是固定的。另外,UE可以基于分配的RB的总数和子带数来确定PUSCH传输的子带大小。
图29是根据本公开一些方面的通信方法2900的流程图。方法2900的步骤可由无线通信设备的计算设备(例如,处理器、处理电路和/或其他合适的组件)或用于执行这些步骤的其他合适的装置来执行。例如,诸如BS 105、BS 1400和/或BS 1605的无线通信设备可利用一个或多个组件(诸如处理器1402、存储器1404、子带预编码模块1408、收发器1410、调制解调器1412和一个或多个天线1416)以执行方法2900的步骤。如图所示,方法2900包括多个列举的步骤,但是方法2900的方面可包括在列举的步骤之前、之后和之间的额外步骤。在一些方面,一个或多个列举的步骤可被省略或以不同的顺序执行。
在步骤2910,方法2900包括由BS向UE发送子带预编码配置,该子带预编码配置基于发送功率参数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其中多个预编码器中的每个预编码器被配置用于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在示例中,BS可以发送第一DCI,该第一DCI包括引用第二DCI中的子带预编码配置的指针和第二DCI的大小。该指针可以包括在第二DCI中发信号通知子带预编码配置的第一比特数。BS可以发送指示子带预编码配置的第二DCI,并且因此基于包括在第二DCI中的第一数量的比特来发送子带预编码配置。在另一示例中,对于一组预编码器类型的一个或多个预编码器类型的组合,BS确定用于发信号通知子带预编码配置的比特数,该比特数基于用于PUSCH传输的层数和相应的预编码器类型的组合。BS可以基于比较一个或多个比特数来识别最大比特数,其中发送子带预编码配置包括发送指示子带预编码配置的DCI。在该示例中,每个PUSCH传输的子带数可以是固定的。
在步骤2920,方法2900包括由BS基于多个预编码器在多个子带中从UE接收通信信号。
信息和信号可使用多种不同技术和技艺中的任何一种来表示。例如,在整个以上描述中可能引用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芯片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粒子、光场或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
结合本文公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块和模块可以用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执行此处描述的功能的前述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备选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传统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结合或任何其他这样的配置)。
这里描述的功能可以以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如果以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实现,则这些功能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或发送。其他示例和实现处于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例如,由于软件的性质,上述功能可以使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硬件、固件、硬接线或这些的任何组合来实现。实现功能的特征也可以物理地位于不同的位置,包括被分布以使得功能的各部分在不同的物理位置实现。此外,如本文所用(包括权利要求中),在项目列表(例如,以诸如″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的短语开头的项目列表)中使用的″或″表示包含性列表,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个]的列表表示A或B或C或AB或AC或BC或ABC(即A和B和C)。
如本领域的一些技术人员到目前为止将理解的并且取决于手头的特定应用,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的材料、设备、配置和使用设备的方法进行许多修改、替换和变化。鉴于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限于本文所示和描述的特定实施例的范围,因为它们仅作为其一些示例,而是应与所附权利要求及其功能性等同物的范围完全相称。

Claims (30)

1.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从基站BS接收子带预编码配置,所述子带预编码配置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其中,所述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所述多个预编码器基于恒定功率谱密度PSD,以及其中,所述多个预编码器中的每个预编码器被配置用于所述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和
所述UE使用所述多个预编码器在所述多个子带中向所述BS发送通信信号,其中,所发送的通信信号满足所述恒定PSD。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预编码器基于所述UE的UE能力,以及其中,所述UE能力基于所述UE是完全相干UE、是部分相干UE还是非相干UE。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E具有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传输的四个天线端口,并且对于单层传输,所述多个预编码器中没有非相干预编码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所述单层传输,所述多个预编码器包括完全相干预编码器集或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之一,其中,所述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包括第一子集的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和第二子集的部分相干预编码器,并且其中,如果所述多个预编码器包括所述部分相干预编码器集,则所述多个子带包括所述第一子集或第二子集之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E具有用于PUSCH传输的四个天线端口,并且对于两层传输,所述多个预编码器中没有非相干预编码器,其中,所述多个预编码器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个或多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或一个或多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E具有用于PUSCH传输的四个天线端口,并且对于三层传输,所述多个预编码器中没有非相干预编码器,其中,所述多个预编码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或一个或多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E具有用于PUSCH传输的四个天线端口,并且对于四层传输,所述多个预编码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一个或多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或一个或多个非相干预编码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E具有用于PUSCH传输的两个天线端口,并且对于单层传输,所述多个预编码器中没有非相干预编码器并且进一步没有部分相干预编码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E具有用于PUSCH传输的两个天线端口,并且对于单层传输,所述多个预编码器仅包括完全相干预编码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E具有用于PUSCH传输的两个天线端口,并且对于两层传输,所述多个预编码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一个或多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或一个或多个非相干预编码器。
11.一种装置,包括:
收发器,被配置为:
通过用户设备UE从基站BS接收子带预编码配置,所述子带预编码配置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其中,所述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所述多个预编码器基于恒定功率谱密度PSD,以及其中,所述多个预编码器中的每个预编码器被配置用于所述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和
通过所述UE使用所述多个预编码器在所述多个子带中向所述BS发送通信信号,其中,所发送的通信信号满足所述恒定PSD。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个预编码器基于所述UE的UE能力,并且其中,所述UE能力基于所述UE是完全相干UE、是部分相干UE还是非相干UE。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被配置为:
对于预编码器类型集中的预编码器类型的一个或多个组合,确定用于发信号通知所述子带预编码配置的比特数,所述比特数基于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传输的层数和预编码器类型的相应组合;
基于比较所述一个或多个比特数来识别最大比特数,其中,接收所述子带预编码配置包括接收指示所述子带预编码配置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和
基于所述最大比特数确定所述子带预编码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每个PUSCH传输的子带数是固定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基于分配的RB的总数和子带数来确定所述PUSCH传输的子带大小。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发送的通信信号的多个子带上层数相同。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信信号是具有配置的授权的PUSCH传输。
18.如权利要求17的装置,其中,所述收发器还被配置为:通过经由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从BS接收在所述多个子带中包括的子带数、所述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的子带大小以及用于所述多个子带中的每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中的一个预编码器来接收所述子带预编码配置。
19.一种其上记录有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
使用户设备UE从基站BS接收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的子带预编码配置,其中,所述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所述多个预编码器基于恒定功率谱密度PSD,以及其中,所述多个预编码器中的每个预编码器被配置用于所述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和
使所述UE使用所述多个预编码器在所述多个子带中向所述BS发送通信信号,其中,所发送的通信信号满足所述恒定PSD。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通信信号是具有配置的授权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传输。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多个预编码器基于所述UE的UE能力,并且其中,所述UE能力基于所述UE是完全相干UE、是部分相干UE还是非相干UE。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UE具有用于PUSCH传输的四个天线端口,并且对于单层传输,所述多个预编码器中没有非相干预编码器。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UE具有用于PUSCH传输的四个天线端口,并且对于两层传输,所述多个预编码器中没有非相干预编码器,并且其中,所述多个预编码器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个或多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或一个或多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UE具有用于PUSCH传输的四个天线端口,并且对于三层传输,所述多个预编码器中没有非相干预编码器,并且其中,所述多个预编码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或一个或多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
25.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
用于从基站BS接收基于发送功率参数指示用于多个子带的多个预编码器的子带预编码配置的装置,其中,所述子带预编码配置中指示的所述多个预编码器基于恒定功率谱密度PSD,以及其中,所述多个预编码器中的每个预编码器被配置用于所述多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和
用于使用所述多个预编码器在所述多个子带中向所述BS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其中,所发送的通信信号满足所述恒定PSD。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UE,其中,所述通信信号是具有配置的授权的PUSCH传输。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UE,其中,所述UE具有用于PUSCH传输的四个天线端口,并且对于四层传输,所述多个预编码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一个或多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或一个或多个非相干预编码器。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UE,其中,所述UE具有用于PUSCH传输的两个天线端口,并且对于单层传输,所述多个预编码器中没有非相干预编码器并且进一步没有部分相干预编码器。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UE,其中,所述UE具有用于PUSCH传输的两个天线端口,并且对于单层传输,所述多个预编码器仅包括完全相干预编码器。
30.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UE,其中,所述UE具有用于PUSCH传输的两个天线端口,并且对于两层传输,所述多个预编码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完全相干预编码器、一个或多个部分相干预编码器、或一个或多个非相干预编码器。
CN202080073183.3A 2019-10-25 2020-09-16 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基于发送功率参数的子带预编码配置 Active CN1147311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R20190100476 2019-10-25
GR20190100476 2019-10-25
US16/948,360 2020-09-15
US16/948,360 US11394434B2 (en) 2019-10-25 2020-09-15 Subband precoding configuration based on a transmit power parameter for uplink communications
PCT/US2020/051141 WO2021080712A1 (en) 2019-10-25 2020-09-16 Subband precoding configuration based on a transmit power parameter for uplink communica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1179A CN114731179A (zh) 2022-07-08
CN114731179B true CN114731179B (zh) 2024-03-26

Family

ID=75585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3183.3A Active CN114731179B (zh) 2019-10-25 2020-09-16 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基于发送功率参数的子带预编码配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94434B2 (zh)
EP (1) EP4049378A1 (zh)
CN (1) CN114731179B (zh)
WO (1) WO20210807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36766A1 (en) 2020-05-22 2021-11-25 Apple Inc. Network slice specific authentication and authorization (nssaa) 5g new radio (nr) procedures
US20230064591A1 (en) * 2021-09-02 2023-03-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codebook configuration for dynamic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WO2023037450A1 (ja) * 2021-09-08 2023-03-1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US20230094010A1 (en) * 2021-09-24 2023-03-30 Apple Inc. Control signaling for uplink frequency selective precoding
US20230128411A1 (en) * 2021-10-08 2023-04-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stage dci for uplink precoding
WO2024009128A1 (en) * 2022-07-06 2024-01-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low overhead and power efficient subband precoding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0962A (zh) * 2017-12-27 2019-04-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预编码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50018B2 (en) * 2011-12-16 2017-08-2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channel bandwidth modes coexistence
CN109076584B (zh) * 2016-06-29 2021-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2572619B1 (ko) * 2016-08-23 2023-08-3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다수의 배열 안테나를 사용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송을 위한 프리코딩 정보 시그날링 방법 및 장치
US20180367193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Nokia Technologies Oy Determination of sub-band allocation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BR112020008535A2 (pt) * 2017-11-17 2020-10-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étodo de transmissão de dados, métodos implementados por uma estação base e por um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e, estação base
US11025456B2 (en) * 2018-01-12 2021-06-01 Apple Inc. 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0962A (zh) * 2017-12-27 2019-04-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预编码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Discussion on codebook based transmission for UL".3GPP tsg_ran\WG1_RL1.2017,全文. *
Ericsson. "UL MIMO for codebook based transmission".3GPP tsg_ran\WG1_RL1.2017,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49378A1 (en) 2022-08-31
WO2021080712A1 (en) 2021-04-29
CN114731179A (zh) 2022-07-08
US11394434B2 (en) 2022-07-19
US20210126681A1 (en) 2021-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31179B (zh) 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基于发送功率参数的子带预编码配置
TW201937866A (zh) 用於新無線電未授權(nr-u)中的次頻帶存取的頻寬部分(bwp)配置
KR101789598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용 확장가능하고 스케일가능한 제어 채널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2021521680A (ja) 新無線(nr)における直流(dc)トーンロケーションのアップリンクシグナリング
CN114451025B (zh) 针对最大功率支持的用户设备(ue)能力信令
CN112154620A (zh) 新无线电非授权(nr-u)中自主上行链路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传输
CN115152293A (zh)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中的信息的指示
CN115088328A (zh) 用于高分辨率多发送接收点(多trp)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的开销降低
CN114747156A (zh) 用于全双工系统中的a-csi-rs的qcl确定
CN116530182A (zh)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上行链路取消指示配置
US11924863B2 (en) Subband precoding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5211193A (zh) 动态探通参考信号(srs)资源分配
US20230040860A1 (en) Frequency selective precoder indication
WO2021168789A1 (en) Bandwidth part (bwp) partition and sub-bwp hopping
CN112913183B (zh) 混合带内同频全双工和偏频全双工无线通信
CN115280867A (zh) 用于覆盖增强的多模式配置
WO2021151258A1 (en) Port multiplexing for csi-rs with the same sd-basis precoder grouping
US20230189159A1 (en) Power control parameter configurations for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s in the presence of spatial division multiplexing
CN115136531B (zh) 用于数据辅助接收机的基于约束的码块交织器
WO2021232365A1 (en) Uplink configuration for communication of signals based on multiple antenna panels
WO2022061730A1 (en)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uplink power control with partial frequency sounding
KR20220099541A (ko) 하나 이상의 코드북들에 기반한 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의 송신
CN114731687A (zh) 基于优先级规则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的传输
CN111742597A (zh) 基于新无线电无执照(nr-u)交织的资源分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