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27232A - 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27232A
CN114727232A CN202210272354.6A CN202210272354A CN114727232A CN 114727232 A CN114727232 A CN 114727232A CN 202210272354 A CN202210272354 A CN 202210272354A CN 114727232 A CN114727232 A CN 114727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alling
time slot
voice data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723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27232B (zh
Inventor
高苇杭
郁洋
边境
徐永辉
商绍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Hytera Technolog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Hytera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Hytera Technolog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Hytera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7235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272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27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72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27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72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主叫终端确定目标终端具有主讲话语权;主叫终端向目标终端发起双工组呼,并为建立双工组呼的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分别配置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之间间隔至少一个时隙;主叫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向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第一对呼语音数据,并在自身对应的接收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接收第二对呼语音数据,第二对呼语音数据为目标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向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的对呼语音数据。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直通模式DMO通信的组呼时不能两个终端讲话的问题。

Description

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TETRA(Terrestrial Trunked Radio,陆上集群无线电)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是基于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数字时分多址)技术的专业移动通信系统;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可在同一技术平台上提供指挥调度、数据传输和电话服务,它不仅提供多群组的调度功能,而且还可以提供短数据信息服务、分组数据服务以及数字化的全双工移动电话服务,以及支持功DMO(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Direct Mode Operation,直通)模式,可实现鉴权、空中接口加密和端对端加密。
相关技术中,TETRA的DMO模式只支持半双工的个呼和组呼,呼叫过程中只能有一个人在讲话,其它人收听,无法实现个呼或组呼中有两个终端讲话;同时,TETRA的TMO模式(Trunked Mode Operation,集群模式)也不支持双工组呼,即在个呼呼叫时,个呼的两个终端都可以讲话并同时接收对方讲话语音,但在组呼时只能有一个终端讲话,其它组内终端只能接听语音不能讲话。
针对相关技术中直通模式DMO通信的组呼时不能两个终端讲话的问题,尚未存在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直通模式DMO通信的组呼时不能两个终端讲话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方法,包括:主叫终端确定目标终端具有主讲话语权,其中,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为同一呼叫群组中的终端,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呼叫群组中除所述主叫终端外的任一终端;所述主叫终端向所述目标终端发起双工组呼,并为建立双工组呼的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分别配置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其中,所述发射时隙和所述接收时隙分别为预设的双工呼叫业务信道的多个时隙中的一个时隙,且所述发射时隙和所述接收时隙之间间隔至少一个时隙;所述主叫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向所述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第一对呼语音数据,并在自身对应的接收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接收第二对呼语音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对呼语音数据为所述目标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向所述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的对呼语音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装置,应用于主叫终端,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终端具有主讲话语权,其中,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为同一呼叫群组中的终端,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呼叫群组中除所述主叫终端外的任一终端;配置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终端发起双工组呼,并为建立双工组呼的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分别配置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其中,所述发射时隙和所述接收时隙分别为预设的双工呼叫业务信道的多个时隙中的一个时隙,且所述发射时隙和所述接收时隙之间间隔至少一个时隙;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主叫终端对应的发射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向所述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第一对呼语音数据,并在所述主叫终端对应的接收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接收第二对呼语音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对呼语音数据为所述目标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向所述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的对呼语音数据。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方法的步骤。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主叫终端确定目标终端具有主讲话语权,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为同一呼叫群组中的终端,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呼叫群组中除所述主叫终端外的任一终端;所述主叫终端向所述目标终端发起双工组呼,并为建立双工组呼的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分别配置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所述发射时隙和所述接收时隙分别为预设的双工呼叫业务信道的多个时隙中的一个时隙,且所述发射时隙和所述接收时隙之间间隔至少一个时隙;所述主叫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向所述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第一对呼语音数据,并在自身对应的接收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接收第二对呼语音数据,所述第二对呼语音数据为所述目标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向所述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的对呼语音数据,解决了直通模式DMO通信的组呼时不能两个终端讲话的问题,实现了DMO模式下的全双工组呼,可以同时有两个终端进行讲话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双工组呼的时隙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双工组呼时主讲话语权分配的状态图一;
图4是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双工组呼时主讲话语权分配的状态图二;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之前,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方法所应用的场景及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如下说明。
在串行通信中,数据通常是在两个站(如终端UE和微机)之间进行传送,按照数据流的方向可分成三种基本的传送方式:全双工、半双工及单工、半双式方式(half duplex)。
若使用同一根传输线既作接收又作发送,虽然数据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送,但通信双方不能同时收发数据,也就是半双工制;采用半双工方式时,通信系统每一端的发送器和接收器,通过收/发开关转接到通信线上,进行方向的切换,因此,会产生时间延迟。
全双工方式(full duplex)当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分流,分别由两根不同的传输线传送时,通信双方都能在同一时刻进行发送和接收操作,也就是全双工制;在全双工方式下,通信系统的每一端都设置了发送器和接收器,因此,能控制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送。全双工方式无需进行方向的切换,因此,没有切换操作所产生的时间延迟。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主叫终端确定目标终端具有主讲话语权,其中,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为同一呼叫群组中的终端,目标终端为呼叫群组中除主叫终端外的任一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主叫终端是呼叫群组中发起双工直通组呼的终端,并且,当一呼叫群组中,有终端发起双工直通组呼,则可以确定该终端为主叫终端,同时,在该终端确定为主叫终端之后,则被设定为具有主叫话语权,并还具有能够指定另一终端可以具有主讲话语权的权限,例如:一呼叫群组中具有终端A、终端B、终端C和终端D,当终端A主动发起双工直通组呼后,终端A变为主叫终端,同时,还具有指定终端B、终端C、终端D具有主讲话语权的权限。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终端为进行请求获取另一路主讲话语权的终端,所谓获取,包括主叫终端指定的终端具有主讲话语权或在另一路主讲话语权空闲时,对应的终端进行自主申请获取对应的主讲话语权;而当主叫终端指定对应的终端可以进行主讲时,也表示该终端获取另一路主讲话语权,主叫终端会将另一路主讲话语权直接下发给指定的终端;而当自主申请该另一路主讲话语权的终端将对应的请求发送至主叫终端时,主叫终端会下发对应的主讲话语权。
在本实施例中,由主叫终端指定具有主讲话语权的终端为目标终端,且目标终端在响应该主讲话语权之后,能在主叫终端不讲话时进行讲话。
步骤S102,主叫终端向目标终端发起双工组呼,并为建立双工组呼的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分别配置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其中,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分别为预设的双工呼叫业务信道的多个时隙中的一个时隙,且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之间间隔至少一个时隙。
在本实施例中,主叫终端在确定目标终端具有主讲话语权时,则表示可以进行所期望的双工组呼,也就是,在同一呼叫群组中,有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获得话语权)两个终端可以进行讲话,而同一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进行接听两个可以讲话的终端所发送的对应的语音数据;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所期望的双工组呼,则需要为呼叫群组中的终端配设对应的时隙,具体是配设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进一步的是为建立双工组呼的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分别配置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对于同一呼叫群组中的除开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之外的其他终端而言,也设定为向其配置对应的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在本实施例中,对应的其他终端配置的发射时隙是不使用的,也就是在对应的发射时隙始终不会发射数据,当然,还可以不配置对应的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但至少需要配置时隙用于接收对应的语音数据,而配置的时隙的时间长短是与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对应配置的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匹配对应的,也就是主叫终端或目标终端分别在自身对应是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对应进行语音数据的收发时,其他终端在配置的时隙内能够接收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可利用现有通信系统的4个时隙的特点,使用其中两个时隙作为具有主讲话语权的两个终端的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例如:第一个时隙和第三个时隙,而其他的终端则在对应的两个时隙内进行接听语音;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具有主讲话语权的终端(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的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是相互错开的,也就是主叫终端对应为发射时隙时,获取到主讲话语权的目标终端对应的时隙为接收时隙,从而使的主叫终端在第一个时隙内发射,在第三个时隙内接收,同时,目标终端也是在第一个时隙内发射,在第三个时隙内接收。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不同的功能设定,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之间间隔至少一个时隙,其中间隔的时隙可以用于配置给实现对应的功能,例如:在异频双工模式下,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之间间隔一个用于频点切换的频段切换时隙。
步骤S103,主叫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向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第一对呼语音数据,并在自身对应的接收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接收第二对呼语音数据,其中,第二对呼语音数据为目标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向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的对呼语音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双工模式包括同频双工和异频双工。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第一对呼语音数据的其他终端是呼叫群组中的除了主叫终端的终端,是包括目标终端的;而接收第二对呼语音数据的其他终端是呼叫群组中不包括目标终端的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同一呼叫群组的终端完成的双工组呼的过程如下:主叫终端与目标终端进行双工直通组呼,主叫终端讲话,主叫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发送第一对呼语音数据,目标终端和同一呼叫群组中只能接听对应的对呼语音数据的终端在此时的时隙内会对应接收第一对呼语音数据;在主叫终端对应的时隙为接收时隙时,目标终端对应的时隙为发射时隙,目标终端会向主叫终端及同一呼叫群组中只能接听对应的对呼语音数据的终端发送第二对呼语音数据,如此,循环进行并完成双工组呼;而目标终端进行讲话时,目标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发送第二对呼语音数据,主叫终端和同一呼叫群组中只能接听对应的对呼语音数据的终端在此时的时隙内会对应接收第二对呼语音数据;在目标终端对应的时隙为接收时隙时,主叫终端对应的时隙为发射时隙,主叫终端会向目标终端及同一呼叫群组中只能接听对应的对呼语音数据的终端发送第一对呼语音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进行的讲话并不能在一个发射时隙内完成,也就是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讲话是在双工组呼对应的信道的多个时隙中的多个发射时隙,进行多次的发送第一对呼语音数据实现的,而在主叫终端或目标终端未完成讲话时,目标终端在对应的发射时隙发送的对应的第二对呼语音数据为空,当然,主叫终端和同一呼叫群组中只能接听对应的对呼语音数据的终端接听的第二对呼语音数据也为空;当主叫终端完成讲话后,目标终端基于对应的主讲话语权进行讲话,并依次在对应的多个发射时隙进行第二对呼语音数据的发送,而在多个发射时隙之间的多个接收时隙内,因主叫终端未进行讲话,因此,对应的第一对呼语音数据是为空的,也就是,虽然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可以接收对应的对呼语音数据,但因主叫终端并未进行主讲,从而主叫终端发送的第一对呼语音数据为空。
通过上述步骤S101至步骤S103,采用主叫终端确定目标终端具有主讲话语权;主叫终端向目标终端发起双工组呼,并为建立双工组呼的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分别配置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主叫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向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第一对呼语音数据,并在自身对应的接收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接收第二对呼语音数据,第二对呼语音数据为目标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向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的对呼语音数据,解决了直通模式DMO通信的组呼时不能两个终端讲话的问题,实现了DMO模式下的全双工组呼,可以同时有两个终端进行讲话的有益效果。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1中的主叫终端确定目标终端具有主讲话语权,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主叫终端向目标终端分配主讲话语权,并根据目标终端对分配的主讲话语权的应答,确定目标终端是否具有主讲话语权。
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主叫终端在将另一路主讲话语权下发之后,会根据不同的终端,确定该终端是否应答对应的主讲话语权;当目标终端为主叫终端指定的终端时,则需要根据该终端是否接受另一路主讲话语权,来确定目标终端是否应答对应的主讲话语权;当目标终端为主动申请另一路主讲话语权的终端时,则主叫终端可以直接确定目标终端响应对应的主讲话语权。
在本实施例中,当主叫终端确定目标终端应答对应的主讲话语权,则确定目标终端能够进行主讲,而位于同一呼叫群组内的除开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的其他终端则可以接听目标终端与主叫终端的讲话。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03中的主叫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向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第一对呼语音数据,并在自身对应的接收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接收第二对呼语音数据之后,还实现如下步骤:
步骤21,主叫终端确定目标终端释放主讲话语权。
在本实施例中,当始终具有主讲话语权的终端,也就是主叫终端与目标终端建立双工组呼后,此时,可以对目标终端具有的主讲话语权进行切换,也就是将目标终端具有的主讲话语权释放并分配给其他除了主叫终端的其他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在切换主讲话语权之前,需要确定目标终端已经完成对主讲话语权的释放,籍以使的另一路主讲话语权处于空闲状态。
步骤22,主叫终端从同一个呼叫群组中除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外的终端中的选取备选终端,其中,备选终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指定终端、主动申请主讲话语权的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当另一路主讲话语权处于空闲状态,主叫终端可以将该另一路主讲话语权指定给对应的终端,或者是其他终端(同一个呼叫群组中除主叫终端外的终端)主动进行申请而将该另一路主讲话语权进行分配。
步骤23、主叫终端将主讲话语权分配给备选终端,并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向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第三对呼语音数据,并在自身对应的接收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接收第四对呼语音数据,其中,第四对呼语音数据为备选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向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的对呼语音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当确定备选终端、且另一路主讲话语权处于空闲状态,此时,可以进行主讲话语权的切换,也就是将主讲话语权分配给备选终端,籍以使的主叫终端和备选终端同时具有主讲话语权,并对应进行双工呼叫,也就是主叫终端和备选终端可以在呼叫群组内进行讲话,其他的非主叫终端接听第一主叫终端和备选终端的讲话,例如:当同一呼叫群组内的终端包括终端A、终端B、终端C、终端D和终端E,终端A界定为主叫终端,终端B为切换话语权之前的目标终端,终端C、终端D和终端E为切换话语权之前的其他终端,终端B主动释放主讲话语权,终端A指定终端C获取主讲话语权,在终端C接受该主讲话语权时,终端A与同终端C能够在呼叫群组内进行讲话,终端B、终端D及终端E能够进行接听进行。
通过上述步骤21至步骤23中的主叫终端确定目标终端释放主讲话语权;主叫终端从同一个呼叫群组中除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外的终端中的选取备选终端;主叫终端将主讲话语权分配给备选终端,并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向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第三对呼语音数据,并在自身对应的接收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接收第四对呼语音数据,其中,第四对呼语音数据为备选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向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的对呼语音数据,实现了在一路呼叫中有两个终端讲话,其它终端接听,并能进行话语权切换。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1中的主叫终端确定目标终端释放主讲话语权,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通过偷帧方式使能目标终端释放主讲话语权,或,检测到目标终端主动释放主讲话语权。
在本实施例中,主叫终端与目标终端建立双工对呼并拥有主讲话语权时,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进行话语权的切换。
第一种,目标终端主动释放主讲话语权,且在目标终端释放主讲话语权之后,除了目标终端之外其他终端均可申请该主讲话语权。
第二种,主叫终端通过偷帧方式通知目标终端释放主讲话语权,并选择指定除开目标终端和主叫终端的其他终端获取该主讲话语权,或者,使该一路主讲话语权处于空闲状态,由除开目标终端和主叫终端的终端自主进行申请。
在本实施例中,主叫终端通过偷帧方式使能目标终端释放主讲话语权是指:主叫终端使用快速随路控制信道(Fast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FACCH)偷帧方式通知目标终端进行主讲话语权释放,也就是通过FACCH偷帧方式将对应的释放主讲话语权的控制信令传输给目标终端;在本实施例中,使能是指对目标终端进行控制或者是将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告知。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偷帧是指在通信中,FACCH因未分配专用信道,FACCH借用TCH的信道作为FACCH信道,并借用20ms的话音突发脉冲序列来传输信令,也就是发送一帧信令帧,对应的终端根据信令帧的内容执行相关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实现主讲话语权的释放及切换,籍以确定目标终端是否完成主讲话语权的释放。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主叫终端在确定目标终端拒绝接受主讲话语权时,还实施如下步骤:
步骤31、主叫终端将主讲话语权分配给呼叫群组中除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外的终端中,接受主讲话语权的第一终端,其中,第一终端为以下其中一种:指定终端、主动申请主讲话语权的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当主叫终端确定目标终端拒绝接受主讲话语权时,只有主叫终端具备主讲话语权,另一路主讲话语权处于空闲状态,除主叫终端、目标终端外的其他终端可以进行申请,此时,当对应的其他终端申请主讲话语权时,可以是通过主叫终端进行指定完成的,也可以是对应的其他终端主动申请完成的,例如:当对应的其他终端中的一个主动申请主讲话语权,对应的,主叫终端将空闲的主讲话语权分配给该主动申请的终端;在本实施例中,主叫终端指定或对应的其他终端的主动申请,均表示对应的终端接受该主讲话语权,其中,主叫终端指定的,也是能接受该主讲话语权的终端。
步骤32、主叫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向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第五对呼语音数据,并在自身对应的接收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接收第六对呼语音数据,其中,第六对呼语音数据为第一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向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的对呼语音数据。
通过上述步骤31至步骤32中的主叫终端将主讲话语权分配给呼叫群组中除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外的终端中,接受主讲话语权的第一终端;主叫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向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第五对呼语音数据,并在自身对应的接收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接收第六对呼语音数据,实现了在目标终端拒绝建立双工直通组呼时,进行话语权切换,籍以使的一路呼叫中同时有两个终端讲话,其它终端接听。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图2为本申请中双工组呼的时隙数据传输示意图,参考图2,为实现同频双工组呼,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为同一频率内间隔至少一个时隙的两个时隙,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采用同频进行相应的对呼语音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同一个呼叫群组中除开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的其他终端在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内均采用同频接听相应的对呼语音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双工呼叫时隙分配,主叫终端在时隙1发射,在时隙3接收,目标终端在时隙3接收,在时隙1发射。同一个呼叫群组内的对应的其他终端在时隙1和时隙3采用同频接收,整个过程都在相同频点上。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为实现异频双工组呼,双工模式为异频双工模式,主叫终端还为建立双工组呼的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以及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配置频点切换时隙,也就是在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之间设置频点切换时隙(例如时隙2),主叫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向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第一对呼语音数据,并在自身对应的接收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接收第二对呼语音数据,包括:主叫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发送第一对呼语音数据后,在自身对应的频点切换时隙进行频点切换,以在自身对应的接收时隙接收第二对呼语音数据,其中,目标终端在自身对应的频点切换时隙进行频点切换,以在自身对应的接收时隙接收第一对呼语音数据,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均在在自身对应的频点切换时隙进行频点切换,以对应接收第一对呼语音数据和第二对呼语音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双工呼叫时隙分配,主叫终端在时隙1发射,在时隙3接收,在时隙2进行频点切换,目标终端在时隙3接收,在时隙2进行频点切换,在时隙1发射;同一个呼叫群组内的对应的其他终端在时隙1和时隙3采用异频接收,在时隙2的时候进行频点切换,让同一个呼叫群组内的终端能够接收双频点。
图3是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双工组呼时主讲话语权分配的状态图一,图4是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双工组呼时主讲话语权分配的状态图二,参考图3至图4,在其中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设定同一呼叫群组内的终端包括终端A、终端B、终端C、终端D和终端E,且整体的业务流程如下:
终端A发起双工组呼并指定终端B可以同时进行讲话;终端B收到呼叫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如果终端B接受,终端B会进入呼叫并和终端A同时获得主讲话语权进行讲话,如果终端B拒绝,呼叫建立成功后只有终端A有主讲话语权,另一路主讲话语权空闲,其它终端可以申请;终端C、终端D、终端E进入呼叫后可以同时接听终端A和终端B的讲话,并且当有主讲话语权空闲时可以申请主讲话语权。
当终端B结束讲话,并释放主讲话语权时,第二路主讲话语权进入空闲状态,终端C申请双工话语权,此时终端C和终端A可以同时讲话,终端B,终端D,终端E接听到终端A和终端C的讲话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装置,应用于主叫终端,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单元”、“子单元”等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在以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51,用于确定目标终端具有主讲话语权,其中,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为同一呼叫群组中的终端,目标终端为呼叫群组中除主叫终端外的任一终端;
配置模块52,与确定模块51耦合连接,用于向目标终端发起双工组呼,并为建立双工组呼的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分别配置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其中,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分别为预设的双工呼叫业务信道的多个时隙中的一个时隙,且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之间间隔至少一个时隙;
处理模块53,与配置模块52耦合连接,用于在主叫终端对应的发射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向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第一对呼语音数据,并在主叫终端对应的接收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接收第二对呼语音数据,其中,第二对呼语音数据为目标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向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的对呼语音数据。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采用主叫终端确定目标终端具有主讲话语权;主叫终端向目标终端发起双工组呼,并为建立双工组呼的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分别配置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主叫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向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第一对呼语音数据,并在自身对应的接收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接收第二对呼语音数据,第二对呼语音数据为目标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向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的对呼语音数据,解决了直通模式DMO通信的组呼时不能两个终端讲话的问题,实现了DMO模式下的全双工组呼,可以同时有两个终端进行讲话的有益效果。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该确定模块51还用于:向目标终端分配主讲话语权,并根据目标终端对分配的主讲话语权的应答,确定目标终端是否具有主讲话语权。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进一步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目标终端释放主讲话语权;
第一选取单元,与第一确定单元耦合连接,用于从呼叫群组中除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外的终端中选取备选终端,其中,备选终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指定终端、主动申请主讲话语权的终端;
第一处理单元,与第一选取单元耦合连接,用于将主讲话语权分配给备选终端,并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向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第三对呼语音数据,并在自身对应的接收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接收第四对呼语音数据,其中,第四对呼语音数据为备选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向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的对呼语音数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通过偷帧方式使能目标终端释放主讲话语权,或,检测到目标终端主动释放主讲话语权。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目标终端拒绝接受主讲话语权时,该装置还用于:将主讲话语权分配给呼叫群组中除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外的终端中,接受主讲话语权的第一终端,其中,第一终端为以下其中一种:指定终端、主动申请主讲话语权的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向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第五对呼语音数据,并在自身对应的接收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接收第六对呼语音数据,其中,第六对呼语音数据为第一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向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的对呼语音数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双工模式为异频双工模式,该装置还为建立双工组呼的主叫终端和目标终端以及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配置频点切换时隙,并用于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发送第一对呼语音数据后,在自身对应的频点切换时隙进行频点切换,以在自身对应的接收时隙接收第二对呼语音数据,其中,目标终端在自身对应的频点切换时隙进行频点切换,以在自身对应的接收时隙接收第一对呼语音数据,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均在在自身对应的频点切换时隙进行频点切换,以对应接收第一对呼语音数据和第二对呼语音数据。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61、通信接口62、存储器63和通信总线64,其中,处理器61,通信接口62,存储器63通过通信总线6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6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61,用于执行存储器6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图1中的方法步骤。
该服务器中的处理实现图1中的方法步骤,所带来的技术效果与上述实施例执行图1中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方法的技术效果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终端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终端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任意一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叫终端确定目标终端具有主讲话语权,其中,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为同一呼叫群组中的终端,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呼叫群组中除所述主叫终端外的任一终端;
所述主叫终端向所述目标终端发起双工组呼,并为建立双工组呼的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分别配置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其中,所述发射时隙和所述接收时隙分别为预设的双工呼叫业务信道的多个时隙中的一个时隙,且所述发射时隙和所述接收时隙之间间隔至少一个时隙;
所述主叫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向所述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第一对呼语音数据,并在自身对应的接收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接收第二对呼语音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对呼语音数据为所述目标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向所述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的对呼语音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叫终端确定目标终端具有主讲话语权,包括:
所述主叫终端向所述目标终端分配所述主讲话语权,并根据所述目标终端对分配的所述主讲话语权的应答,确定所述目标终端是否具有所述主讲话语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叫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向所述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第一对呼语音数据,并在自身对应的接收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接收第二对呼语音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叫终端确定所述目标终端释放所述主讲话语权;
所述主叫终端从所述呼叫群组中除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外的终端中选取备选终端,其中,所述备选终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指定终端、主动申请所述主讲话语权的终端;
所述主叫终端将所述主讲话语权分配给所述备选终端,并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向所述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第三对呼语音数据,并在自身对应的接收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接收第四对呼语音数据,其中,所述第四对呼语音数据为所述备选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向所述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的对呼语音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叫终端确定所述目标终端释放所述主讲话语权,包括:所述主叫终端通过偷帧方式使能所述目标终端释放所述主讲话语权,或,所述主叫终端检测到所述目标终端主动释放所述主讲话语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叫终端在确定所述目标终端拒绝接受所述主讲话语权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叫终端将所述主讲话语权分配给所述呼叫群组中除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外的终端中,接受所述主讲话语权的第一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以下其中一种:指定终端、主动申请所述主讲话语权的终端;
所述主叫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向所述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第五对呼语音数据,并在自身对应的接收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接收第六对呼语音数据,其中,所述第六对呼语音数据为所述第一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向所述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的对呼语音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模式为同频双工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模式为异频双工模式,所述主叫终端还为建立双工组呼的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以及所述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配置频点切换时隙,所述主叫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向所述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第一对呼语音数据,并在自身对应的接收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接收第二对呼语音数据,包括:所述主叫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发送所述第一对呼语音数据后,在自身对应的频点切换时隙进行频点切换,以在自身对应的接收时隙接收所述第二对呼语音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终端在自身对应的频点切换时隙进行频点切换,以在自身对应的接收时隙接收所述第一对呼语音数据,所述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均在在自身对应的频点切换时隙进行频点切换,以对应接收所述第一对呼语音数据和所述第二对呼语音数据。
8.一种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装置,应用于主叫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终端具有主讲话语权,其中,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为同一呼叫群组中的终端,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呼叫群组中除所述主叫终端外的任一终端;
配置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终端发起双工组呼,并为建立双工组呼的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分别配置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其中,所述发射时隙和所述接收时隙分别为预设的双工呼叫业务信道的多个时隙中的一个时隙,且所述发射时隙和所述接收时隙之间间隔至少一个时隙;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主叫终端对应的发射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向所述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第一对呼语音数据,并在所述主叫终端对应的接收时隙按照预设的双工模式接收第二对呼语音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对呼语音数据为所述目标终端在自身对应的发射时隙向所述呼叫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发送的对呼语音数据。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0272354.6A 2022-03-18 2022-03-18 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7272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72354.6A CN114727232B (zh) 2022-03-18 2022-03-18 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72354.6A CN114727232B (zh) 2022-03-18 2022-03-18 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7232A true CN114727232A (zh) 2022-07-08
CN114727232B CN114727232B (zh) 2024-05-17

Family

ID=82238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72354.6A Active CN114727232B (zh) 2022-03-18 2022-03-18 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2723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4894A (zh) * 2006-07-27 2008-01-3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无中心通信系统的同频全双工通信方法
CN103533507A (zh) * 2013-09-26 2014-01-22 北京市万格数码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内实现全双工组呼的方法
WO2015009680A1 (en) * 2013-07-19 2015-01-22 Motorola Solutions, Inc. Full duplex individual call via linked single frequency repeaters
CN105519015A (zh) * 2013-07-19 2016-04-20 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 在tdma系统中使用相邻时隙的全双工直接模式单独和群组呼叫
CN112004199A (zh) * 2019-05-27 2020-11-27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4894A (zh) * 2006-07-27 2008-01-3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无中心通信系统的同频全双工通信方法
WO2015009680A1 (en) * 2013-07-19 2015-01-22 Motorola Solutions, Inc. Full duplex individual call via linked single frequency repeaters
CN105519015A (zh) * 2013-07-19 2016-04-20 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 在tdma系统中使用相邻时隙的全双工直接模式单独和群组呼叫
CN103533507A (zh) * 2013-09-26 2014-01-22 北京市万格数码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内实现全双工组呼的方法
CN112004199A (zh) * 2019-05-27 2020-11-27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7232B (zh) 2024-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583017A2 (en) Transmission trunked radio system with voice buffering and off-line dialling
EP0606282B1 (en) Method for realising a group call in a digital radio network
EP0941622B1 (en) Maintenance of group cal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21586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low overhead floor control in a distributed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9257087B (zh) 卫星集群实时话音组呼控制方法
US6804529B1 (en) Trunked radio repeater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home channel aliasing and call grouping
JPH09182165A (ja) 直接モードチャンネルで通信する移動ユニットにスピーチ項目を割り当てる方法
EP1715700A1 (en) A method for user uplink preempting in the trunked group
CN109257086B (zh) 卫星集群终端协议栈实现方法
KR100196880B1 (ko) 이동 유닛 간에 단일 무선 채널을 공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4554677A (en) Queued community repeater controller
CN102187595A (zh) 在传统多站点通信系统中控制对信道的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CN114727232B (zh) 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双工组呼的方法及装置
US8576871B2 (en) Collision avoidance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78787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avoiding audio truncation in trunked systems
GB2344726A (en) Providing passive group call subscribers with half-duplex connections
JP259075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17096507A1 (zh) 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及装置
EP1517567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and method
KR0148898B1 (ko) 분산제어방식의 주파수 공용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통화대기방법
CN114390372B (zh) 一种带激活鉴权的智能均衡式多信道对讲组网系统
US2005002659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otifying callers
CN110166950B (zh) 一种接听反馈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JPS59230338A (ja) 無線電話交換方式
WO2021088046A1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