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26775A - 一种路由信息发送方法、报文发送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路由信息发送方法、报文发送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26775A
CN114726775A CN202210214579.6A CN202210214579A CN114726775A CN 114726775 A CN114726775 A CN 114726775A CN 202210214579 A CN202210214579 A CN 202210214579A CN 114726775 A CN114726775 A CN 114726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ing information
node
area
aggregated
orig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145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26775B (zh
Inventor
兰如钦
徐国其
陈闯
刘国权
汪祖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1457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267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26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67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267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67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2Flo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04L45/021Ensuring consistency of routing table updates, e.g. by using epoch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04L45/03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by updating link state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04L45/04Interdomain routing, e.g. hierarchical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44Distributed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6Routing software
    • H04L45/566Routing instructions carried by the data packet, e.g. activ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04L45/245Link aggregation, e.g. trun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路由信息的发送方法、数据报文发送方法及相关装置。该方法应用于网络中,网络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中的第一节点获取聚合路由信息,聚合路由信息由多个原始路由信息聚合而成,多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网段内的N个节点,网段包括在第一区域内,网段内的N个节点具有相同的灵活算法flex‑algo,聚合路由信息中携带用于指示flex‑algo的算法标识和用于指示网段的网段标识;第一节点向第二区域发送聚合路由信息,该聚合路由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区域内的节点基于聚合路由信息向网段内的N个节点发送报文。通过这种方法,减少了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发送的路由信息的数量,提升路由“泛洪”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路由信息发送方法、报文发送方法及相关装置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是202010592661.3,针对分案申请号是202011055888.0,原申请日是2020年6月24日,原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由信息发送方法、报文发送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路由“泛洪”(flooding)是指一个路由节点(简称节点)向相邻节点发送自己的路由信息,例如所述路由信息包括在链路状态报文(link state packet,LSP),用于实现链路状态数据库(link state data base,LSDB)的同步。相邻节点将该路由信息传送到除发送该路由信息的节点外的其它邻居节点,这样逐级将所述路由信息传送到所有节点。通过这种“泛洪”方式,所有节点都可以拥有所述路由信息,可以保持LSDB同步。保持LSDB同步的节点之间可以实现数据报文的传输。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ISO)提出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IS-IS),ISIS将一个域(domain)划分为多个区域。其中,所述多个区域中跨区域的节点也需要路由“泛洪”,才能进行数据报文的传输。以区域1向区域2“泛洪”为例,具体的实现方式为,区域1中的每个节点将路由信息发送给区域2。倘若区域1内的节点的数量较多,那么区域1需要向区域2发送大量的路由信息,耗时多,泛洪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路由信息发送方法、报文发送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以提升路由信息的发送(泛洪)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路由信息的发送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网络中,所述网络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方法包括:第一区域中的第一节点获取聚合路由信息,所述聚合路由信息由多个原始路由信息聚合而成,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网段内的N个节点,所述网段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网段内的所述N个节点具有相同的灵活算法flex-algo,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flex-algo的算法标识和用于指示所述网段的网段标识;N为正整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区域发送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所述聚合路由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区域内的节点基于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向所述网段内的所述N个节点发送报文。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泛洪时,可以向第二区域发送聚合路由信息,降低了需要发送的路由信息的数量,提升路由“泛洪”效率。而且,聚合路由信息中携带网段标识和算法标识,这样的话,第二区域内的节点通过聚合路由信息可以确定第一区域内的网段以及网段内节点的算法,以便第二区域中的节点向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网段中的节点发送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中每个原始路由信息包括所述算法标识和子网标识,所述子网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每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所在的子网,所述子网包括在所述网段中。
原始路由信息中包括算法标识和子网标识。其中,原始路由信息中的算法标识用于确定所述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使用的算法,原始路由信息中的子网标识用于确定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所在的子网,通过所述子网可以用于确定所述节点所在的网段。因此,第一节点将具有相同的算法标识、且属于同一网段的多个原始路由信息聚合得到聚合路由信息。这样的话,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泛洪时,可以向第二区域发送聚合路由信息,无需发送被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所聚合的多个原始路由信息,减少需要发送的路由信息的数量,提升路由“泛洪”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携带的所述网段标识是根据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中的子网标识确定的。
原始路由信息中包括算法标识和子网标识,子网标识用于确定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所在的子网,通过所述子网可以用于确定所述节点所在的网段。因此,第一节点将具有相同的算法标识、且属于同一网段的多个原始路由信息聚合得到聚合路由信息。这样的话,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泛洪时,可以向第二区域发送聚合路由信息,无需发送被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所聚合的多个原始路由信息,减少需要发送的路由信息的数量,提升路由“泛洪”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中第一原始路由信息中的子网标识发生变化,并且所述第一原始路由信息包括的所述算法标识不变时,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的所述网段标识和所述算法标识均不变。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发送聚合路由信息之后,若第一区域发生路由震荡,无需重新向第二区域泛洪。其中,第一区域发生路由震荡包括第一区域内的某个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发生变化,例如,被聚合路由信息所聚合的多个原始路由信息中的一个原始路由信息中的子网标识发生变化而算法标识不变,这种情况下,聚合路由信息保持不变,即聚合路由信息中的所述网段标识和所述算法标识保持不变。因此,第一区域无需重新向第二区域发送聚合路由信息,节省功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聚合第三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所述第三节点为在所述网段中新添加的节点,且所述第三节点具有所述flex-algo。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发送聚合路由信息之后,当第一区域内添加新节点时,第一节点可以在聚合路由信息中聚合该新添加的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因此,第一区域内新添加节点时,无需重新向第二区域泛洪,也无需向第二区域发送新添加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节省功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节点在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聚合第三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包括:第一节点在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对应的原始路由信息集合中添加所述第三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所述原始路由信息集合中包括由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所聚合的所有原始路由信息。
第一节点中可以存储聚合路由信息、以及聚合路由信息对应的原始路由信息集合。因此,第一节点在聚合路由信息中聚合新添加的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时,可以将该新添加的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添加到原始路由信息集合中。因此,第一区域内新添加节点时,对聚合路由信息无影响,第一区域无需重新向第二区域泛洪,也无需向第二区域发送新添加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节省功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节点是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连接节点;或者,所述第一节点是所述第一区域内中除去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其中,所述区域连接节点同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内。
第一节点可以是第一区域内的任意一个节点,比如区域连接节点或除去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第一节点是所述区域连接节点时,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区域发送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区域内的除去所述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发送所述聚合路由信息。
第一节点可以是第一区域中的区域连接节点,由于区域连接节点同时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内,所以,第一节点可以向第二区域内除去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发送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实现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的路由泛洪。由于第一区域需要发送的路由信息的数量较少,路由“泛洪”效率较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第一节点是所述第一区域中除去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时,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区域发送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发送给所述区域连接节点,以通过所述区域连接节点将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区域中除去所述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
第一节点可以是第一区域内除去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此时,第一节点可以通过区域连接节点向第二区域发送聚合路由信息,实现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的路由泛洪。由于第一区域需要发送的路由信息的数量较少,路由“泛洪”效率较高。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应用于网络中,所述网络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一节点获取聚合路由信息,所述聚合路由信息由多个原始路由信息聚合而成,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网段内的N个节点,所述网段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N个节点具有相同的灵活算法flex-algo,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flex-algo的算法标识和用于指示所述网段的网段标识;N为正整数;所述第一节点基于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向所述网段内的所述N个节点发送报文。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泛洪时,可以向第二区域发送聚合路由信息,即需要发送的路由信息的数量较少,提升路由“泛洪”效率。而且,聚合路由信息中携带网段标识和算法标识,这样的话,第二区域内的节点通过聚合路由信息可以确定第一区域内的网段以及网段内节点的算法,以便第二区域中的节点向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网段中的节点发送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中每个原始路由信息包括所述算法标识和子网标识,所述子网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每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所在的子网,所述子网包括在所述网段中。
原始路由信息中包括算法标识和子网标识。其中,原始路由信息中的算法标识用于确定所述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使用的算法,原始路由信息中的子网标识用于确定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所在的子网,通过所述子网可以用于确定所述节点所在的网段。因此,第一节点将具有相同的算法标识、且属于同一网段的多个原始路由信息聚合得到聚合路由信息。这样的话,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泛洪时,可以向第二区域发送聚合路由信息,无需发送被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所聚合的多个原始路由信息,减少需要发送的路由信息的数量,提升路由“泛洪”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携带的所述网段标识是根据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中的子网标识确定的。
原始路由信息中包括算法标识和子网标识,子网标识用于确定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所在的子网,通过所述子网可以用于确定所述节点所在的网段。因此,第一节点将具有相同的算法标识、且属于同一网段的多个原始路由信息聚合得到聚合路由信息。这样的话,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泛洪时,可以向第二区域发送聚合路由信息,无需发送被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所聚合的多个原始路由信息,减少需要发送的路由信息的数量,提升路由“泛洪”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节点是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连接节点;或者,所述第一节点是所述第二区域内除去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其中,所述区域连接节点同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内。
第一节点可以是第二区域内的任意一个节点,比如区域连接节点或除去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节点是所述第二区域内除去所述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时,所述第一节点获取聚合路由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节点从所述区域连接节点处获取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所述区域连接节点中包括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以及由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所聚合的所有原始路由信息。
第一节点可以是第二区域中的区域连接节点,由于区域连接节点同时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内,所以,第一节点可以从区域连接节点接收聚合路由信息,实现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的路由泛洪。由于第一区域需要发送的路由信息的数量较少,路由“泛洪”效率较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获取报文,所述报文与所述聚合路由信息相匹配,所述报文的目的节点是所述网段中的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基于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将所述报文发送给所述区域连接节点,以使所述区域连接节点将所述报文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发送方法中,第二区域向第一区域发送报文之前,无需获取第一区域中的大量的原始路由信息,只需获取由多个原始路由信息所聚合而成的聚合路由信息即可,提升了路由泛洪效率。而且,聚合路由信息中携带网段标识和算法标识,这样的话,第二区域内的节点通过聚合路由信息可以确定第一区域内的网段以及网段内节点的算法,以便第二区域中的节点向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网段中的节点发送报文。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路由节点,所述节点是网络中一个节点,所述网络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节点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节点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获取聚合路由信息,所述聚合路由信息由多个原始路由信息聚合而成,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网段内的N个节点,所述网段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N个节点具有相同的灵活算法flex-algo,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flex-algo的算法标识和用于指示所述网段的网段标识;N为正整数;
收发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向所述网段内的所述N个节点发送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中每个原始路由信息包括所述算法标识和子网标识,所述子网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每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所在的子网,所述子网包括在所述网段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携带的所述网段标识是根据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中的子网标识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中第一原始路由信息中的子网标识发生变化,并且所述第一原始路由信息包括的所述算法标识不变时,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的所述网段标识和所述算法标识均不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聚合第三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所述第三节点为在所述网段中新添加的节点,且所述第三节点具有所述flex-algo。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对应的原始路由信息集合中添加所述第三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所述原始路由信息集合包括由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所聚合的所有原始路由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节点是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连接节点;或者,所述节点是所述第一区域内中除去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其中,所述区域连接节点同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节点是所述区域连接节点时,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区域发送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时,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区域内的除去所述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发送所述聚合路由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节点是所述第一区域中除去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时,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区域发送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时,具体用于:将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发送给所述区域连接节点,以通过所述区域连接节点将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区域中除去所述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路由节点,所述节点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所述网络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节点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所述节点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获取聚合路由信息,所述聚合路由信息由多个原始路由信息聚合而成,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网段内的N个节点,所述网段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N个节点具有相同的灵活算法flex-algo,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flex-algo的算法标识和用于指示所述网段的网段标识;N为正整数;
收发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向所述网段内的所述N个节点发送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中每个原始路由信息中包括所述算法标识和子网标识,所述子网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每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节点所在的子网,所述子网包括在所述网段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携带的所述网段标识是根据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中的子网标识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节点是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连接节点;或者,所述节点是所述第二区域内除去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其中,所述区域连接节点同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节点是所述第二区域内除去所述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时,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区域连接节点处获取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所述区域连接节点中包括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以及由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所聚合的所有原始路由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报文,所述报文与所述聚合路由信息相匹配,所述报文的目的节点是所述网段中的节点;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将所述报文发送给所述区域连接节点,以使所述区域连接节点将所述报文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
第五方面,还提供一种路由节点,所述节点是网络中一个节点,所述网络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节点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域内,包括:
处理器,用于获取聚合路由信息,所述聚合路由信息由多个原始路由信息聚合而成,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网段内的N个节点,所述网段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N个节点具有相同的灵活算法flex-algo,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flex-algo的算法标识和用于指示所述网段的网段标识;N为正整数;
收发器,用于向所述第二区域发送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所述聚合路由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区域内的节点基于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向所述网段内的所述N个节点发送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中每个原始路由信息包括所述算法标识和子网标识,所述子网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每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所在的子网,所述子网包括在所述网段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携带的所述网段标识是根据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中的子网标识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中第一原始路由信息中的子网标识发生变化,并且所述第一原始路由信息包括的所述算法标识不变时,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的所述网段标识和所述算法标识均不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聚合第三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所述第三节点为在所述网段中新添加的节点,且所述第三节点具有所述flex-algo。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在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对应的原始路由信息集合中添加所述第三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所述原始路由信息集合包括由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所聚合的所有原始路由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节点是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连接节点;或者,所述节点是所述第一区域内中除去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其中,所述区域连接节点同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节点是所述区域连接节点时,所述收发器用于向所述第二区域发送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时,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区域内的除去所述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发送所述聚合路由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节点是所述第一区域中除去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时,所述收发器用于向所述第二区域发送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时,具体用于:将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发送给所述区域连接节点,以通过所述区域连接节点将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区域中除去所述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
第六方面,还提供一种路由节点,所述节点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所述网络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节点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包括:
处理器,用于获取聚合路由信息,所述聚合路由信息由多个原始路由信息聚合而成,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网段内的N个节点,所述网段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N个节点具有相同的灵活算法flex-algo,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flex-algo的算法标识和用于指示所述网段的网段标识;N为正整数;
收发器,用于基于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向所述网段内的所述N个节点发送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中每个原始路由信息包括所述算法标识和子网标识,所述子网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每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所在的子网,所述子网包括在所述网段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携带的所述网段标识是根据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中的子网标识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节点是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连接节点;或者,所述节点是所述第二区域内除去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其中,所述区域连接节点同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节点是所述第二区域内除去所述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时,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从所述区域连接节点处获取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所述区域连接节点中包括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以及由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所聚合的所有原始路由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报文,所述报文与所述聚合路由信息相匹配,所述报文的目的节点是所述网段中的节点;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基于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将所述报文发送给所述区域连接节点,以使所述区域连接节点将所述报文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
第七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路由系统,包括:
第一节点,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二节点,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是网络中的节点,所述网络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节点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第二节点包括在所述第二区域内。
第八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路由网络,所述网络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第一节点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第二节点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与数据接口,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数据接口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指令,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存储的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还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与数据接口,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数据接口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指令,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存储的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二方面中的方法。
上述第三方面至第十四方面的有益效果,请参见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有益效果描述,在此不重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个节点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路由信息发送方法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的第四种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的第五种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发送方法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一种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另一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先介绍本申请中的相关名词的解释。
(1)、路由节点,具有路由信息的生成、发送(或转发)、接收、路径选择等等功能的网络设备。示例性的,路由节点可以是路由器或其它路由模块,可以是一个单独的设备,或者是一个设备内的一个装置模块或一个设备内的多个装置模块的集合;或者,是多个设备的集合,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下文中为了方面描述,将路由节点简称为节点。
(2)、路由信息,本申请中涉及的路由信息包括原始路由信息和聚合路由信息。其中,原始路由信息对应背景技术部分提及的节点泛洪的路由信息,也可以称为“待聚合路由信息”、“待处理路由信息”或者“节点路由信息”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名称不作限定。
聚合路由信息是由多个原始路由信息聚合而成,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可以对应N个节点,N为正整数。也就是说,原始路由信息和节点可以是一对一关系,也可以是多对一的关系。下文中主要以一对一为例介绍。
(3)、路由“泛洪”,是指一个节点向相邻节点发送自己的原始路由信息,所述原始路由信息例如链路状态报文(link state packet,LSP)。相邻节点再将该原始路由信息传送到除发送该原始路由信息的节点外的其它邻居节点,这样逐级将所述原始路由信息传送到所有节点。通过这种“泛洪”方式,所有节点中每个节点都可以拥有所述原始路由信息,可以保持链路状态数据库(link state data base,LSDB)的同步。保持LSDB同步的多个路由节点之间可以实现数据报文的传输。
(4)、报文,包括协议报文和数据报文;协议报文可以理解为包含各种路由协议(比如ISIS路由协议)的报文。比如,用于建立和维系邻居关系的hello报文、序列号报文(sequence number PDUs,SNP)报文等等。数据报文区别于协议报文,是指包含要发送的信息的报文。这里所述的包含“信息”的报文中的“信息”可以是终端设备执行业务的过程中产生的业务数据包。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业务”可以包括终端设备运行各类应用程序。比如,终端设备运行微信应用与联系人进行语音通话的场景中,所述“信息”可以是语音数据包,那么数据报文是包括语音数据包的报文。再比如,终端设备运行短信应用,用户编辑短信内容并向联系人发送短信内容的场景中,所述“信息”可以是文字信息等,那么数据报文是包含文字信息的报文。
(5)、区域,多个节点被划分到不同的区域,以隔离节点的一种方式,即两个区域之间相互隔离;这里所述的“隔离”可以理解为,两个区域中的节点的LSDB相互独立、不同步。具体而言,以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为例,第一区域内的节点的LSDB同步,所以第一区域内的不同节点之间可以进行协议报文的传输。同理,第二区域内的节点的LSDB同步,节点之间可以进行协议报文的传输;但跨区域的节点的LSDB不同步,无法实现协议报文的传输。
当然,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以包括在不同进程(process)中,或者是包括在同一进程中的不同区域。
(5)、网段与子网,一个区域内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网段。一个网段可以包括多个子网。网段标识可以用于区分不同网段。子网标识用于分别不同子网。例如,上述网段和子网均包括多个IP地址。
以第四代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为例,一个IPv4地址为:192.168.0.1/64;另一个IPV4地址为:192.168.0.2/64;这两个IPv4地址包含于同一网段192.168.0.0/64中,而192.168.0.0/64即所述网段的网段标识。其中,IPv4地址中的“/64”表示子网掩码的位数,本申请不限定子网掩码具体取值,可以是64位、32位等等。具体来说,IPv4地址分别是192.168.0.1/64和192.168.0.2/64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确定这里两个IPv4地址属于同一网段,具体的确定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多赘述。或者,一个IPv4地址为:192.168.2.1/64;另一个IPV4地址为:192.168.2.2/64;这两个IPv4地址包含于同一网段192.168.2.0/64,而192.168.0.0/64即所述网段的网段标识。
上述192.168.0.0/64与192.168.2.0/64属于不同网段。
以第六代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为例,为了增加网络地址的数量,IPv6地址的位数(bit)相对于IPv4地址的位数增多,比如128位。以128位为例,为了表述方便,把一个长度为128个bit的IPv6地址分成8个16位的二进制段、每一个16位的二进制段用4位的16进制数表示,相邻二进制段之间用“:”(冒号)隔开,比如,一个IPv6地址表示为:1000:0000:0000:0000:000A:000B:000C:000D;其中,0可以允许省略,所以可以缩写为:1000:0:0:0:A:B:C:D。为了进一步简化,相邻出现的0使用双冒号“::”代替,所以最终简化为1000::A:B:C:D。以上是以128位的IPv6地址为例,其它位数的IPv6地址也是同样原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与IPv4类似,假设多个IPv6地址分别是4:1::/64、4:2::/64、4:3::/64、4:4::/64、4:5::/64;所述多个IPv6地址包含于同一网段4:0::/32(由于中间包括一个0,可以进一步缩写成4::/32),该4::/32即所述网段的网段标识。或者,再假设多个Pv6地址分别是3:1::/64、3:2::/64;所述多个IPV6地址属于同一网段3:0::/32(由于中间包括一个0,可以进一步缩写成3::/32),那么该3::/32即所述网段的网段标识。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网段标识用于标识网段,以上面的IPv4为例,网段标识例如可以是:192.168.0.0/64,子网标识可以是192.168.0.1/64、192.168.0.2/64等。以上面的IPv6为例,网段标识可以是4::/32,子网标识可以是4:1::/64、4:2::/64、4:3::/64、4:4::/64、4:5::/64等。
(6)、灵活算法(flexible algorithm,flex-algo),根据draft-ietf-lsr-flex-algo的定义,flex-algo与段路由(SR)前缀段标识(prefix-SID)或部署在第六代互联网协议数据平面上的段路由(SRv6)定位符(locator)相关联,每个关联flex-algo的SR prefix-SID或SRv6 locator可以代表根据该flex-algo计算的路径。每种算法定义一种规则,节点可以按照对应的算法的规则来计算不同的拓扑,用于报文的传输。
区别于传统的算法(例如IGP、SPF等),flex-algo可以在传统算法的基础上,增加其它约束进行拓扑计算。所述约束即灵活算法定义(flexible algorithm definition,FAD),包括一组参数,例如包括三个参数,分别为:计算类型(metric type)、参数类型(calc-type)、约束条件(topo-constraints)。
为了方便区分传统算法和flex-algo,每种算法相应的算法标识来标识。比如,0-255之间的数值用于标识不同的算法,比如,0用于标识SPF;1用于标识严格的SPF;128-255用于标识不同的flex-algo,比如,128用于标识一种flex-algo(下文简称为flex-algo128),129用于标识另一种flex-algo(下文简称flex-algo19)。其中,flex-algo 128的FAD包括:1)计算类型:时延;2)参数类型:spf;3)约束条件:exclude red。flex-algo 129的FAD包括:1)计算类型:te metric;2)参数类型:spf;3)约束条件:exclude red。
具有相同flex-algo的节点可以进行协议报文的传输。比如,参见图1A,节点0和节点9均具有flex-algo128和flex-algo129。节点1至节点4具有flex-algo128,节点5至节点8具有flex-algo129。当节点0根据flex-algo128计算拓扑时,所述拓扑包括节点1至节点4中的一个或多个节点,即节点0通过节点1至节点4中的一个或多个节点向节点9发送协议报文。当节点0根据flex-algo129计算拓扑时,所述拓扑可以包括节点5至节点8中的一个或多个节点,即节点0通过节点5至节点8中的一个或多个节点向节点9发送协议报文。
(7)、类型-长度-数据(type-length-value,TLV),一种信息编码格式,也可以理解为对报文的一种封装格式,其中,Value表示报文中的数据区(或信息区),用于存储需要发送的信息,Type即用表示报文中Value的类型,Length表示Value的大小(例如字节大小)。
例如,上文所述的原始路由信息或聚合路由信息可以基于子网标识TLV封装。例如,原始路由信息或聚合路由信息可以基于SRv6 locator TLV封装。
(8)、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多个,是指大于或等于两个。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所述”、“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这种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是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以上是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相关名词作出解释,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或网络架构)的一种示意图。所述网络中包括两个区域,即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中包括多个节点,第二区域中包括多个节点。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相互隔离,即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LSDB相互独立、不同步,所以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需要路由“泛洪”,实现两个区域的LSDB同步,才能实现跨区域的报文的传输。需要说明的是,图1B中以网络中包括两个区域为例,实际上可以包括更多的区域。
一种可能的路由“泛洪”方式为,以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泛洪”为例,第一区域中的每个节点将自己的原始路由信息发送给第二区域。其中,每个节点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原始路由信息。假设第一区域包括多个节点,多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一个或多个原始路由信息,那么第一区域需要向第二区域“泛洪”大量的原始路由信息,那么,存在泛洪效率较低,且路由表项数量庞大的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区域可以向第二区域发送聚合路由信息,该聚合路由信息是由第一区域内的多个原始路由信息聚合而成。因此,被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所聚合的多个原始路由信息无需发送到第二区域,降低了需要发送的路由信息的数量,提升泛洪效率,且节省路由表项的数量。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或网络架构)的另一种示意图。所述网络中包括两个区域,即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节点,第二区域中包括一个或多个节点。区别于图1B所示的网络,图2所示的网络中第一区域内包括多个网段,即第一网段和第二网段,一个网段内包括一个或多个节点。因此,图2所示的网络也可以理解为图1B所示的网络的细化。应理解,图2中以第一区域包括两个网段为例,实际上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网段,第二区域内也可以包括更多的网段。
同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需要进行路由“泛洪”。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发送聚合路由信息,该聚合路由信息是由第一区域中的多个原始路由信息聚合而成,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网段内的N个节点,所述网段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N个节点具有相同的灵活算法flex-algo。比如,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可以是图2中第一网段内的多个原始路由信息聚合而成。因此,第一区域无需将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发送给第二区域,降低了需要发送的路由信息的数量,提升泛洪效率,且节省路由表项的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第四代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 version 4,IPv4)、第六代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SRv6,或者未来可能的互联网协议。
作为一种示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例如图1B或图2所示的网络)可以是ISIS的两级分层架构。示例性的,参见图3所示,网络中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属于不同层级(level),两个level内的节点无法发送协议报文。其中,第一区域可以表示为level-1,第二区域可以表示为level-2。通常,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一个区域是骨干区域,另一区域是常规区域。比如,第一区域level-1是常规区域,第二区域level-2是骨干区域。level-1需要通过level-2连接到骨干网络。
其中,Level-1包括level-1区域内的节点(简称Level-1内节点)和区域连接节点。比如,图3中节点1-节点4是Level-1内节点,节点5是区域连接节点。同样,Level-2包括level-2区域内的节点(简称Level-2内节点)和区域连接节点。比如,图3中节点6-节点7是Level-2内节点,节点5是区域连接节点。区域连接节点可以表示为Level-1-2节点,同时位于level-1和level-2内,表征level-1和level-2的连接节点,比如level-1内节点可以通过Level-1-2节点向level-2内节点发送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3中未示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不同网段,然而实际上第一区域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网段,第二区域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网段。第一区域内的节点与第二区域内的节点属于不同网段,比如Level-1内节点和Level-2内节点属于不同的网段。
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由信息发送方法的示意图。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图2或图3所示的网络中,所述网络中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图4以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泛洪”为例介绍。如图4所示,该方法的流程包括:
S401,第一区域内的第一节点获取聚合路由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聚合路由信息由网段内的多个原始路由信息聚合而成,所述网段包括在第一区域内,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具有相同的灵活算法flex-algo。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具有相同的flex-algo,包括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具有相同的一个flex-algo,或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具有相同的多个flex-algo。以图3为例,假设第一区域中节点1至节点5是同一网段内的节点,其中,节点1至节点5具有相同的flex-algo,比如flex-algo128,则节点1至节点5的原始路由信息聚合得到聚合路由信息。
考虑到第一区域内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网段,下文分别以第一区域包括一个网段,和第一区域包括多个网段为例进行介绍。
第一种示例,以第一区域中包括一个网段为例。
以图3为例,第一区域包括一个网段,该网段包括多个节点,即节点1至节点5。
第一种情况,第一节点是区域连接节点即节点5。其中,区域连接节点可以有多种方式获取聚合路由信息。比如如下方式1或方式2。
方式1,区域连接节点自己生成聚合路由信息。此时,第一节点获取聚合路由信息,即第一节点生成聚合路由信息。
方式2,区域连接节点从其它节点处接收聚合路由信息。此时,第一节点获取聚合路由信息,即第一节点接收聚合路由信息。
对于上述方式1,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第一区域内每个节点向第一区域内所有其它节点发送自己的原始路由信息,这样,第一区域内每个节点知道第一区域内所有其它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因此,区域连接节点即节点5可以知道节点1至节点4中每个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每个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中包括算法标识和子网标识。所述子网标识可以是SRv6网络中的子网标识,也可以称为SRv6 locator。
示例性的,原始路由信息例如下表1:
表1
Figure BDA0003533882120000131
上述表1中,以一个节点对应一个原始路由信息为例,实际上一个节点可以对应多个原始路由信息。比如,节点1对应原始路由信息1和原始路由信息2,其中原始路由信息1中算法标识是128,子网标识是4:1::/64,原始路由信息2中算法标识是129,子网标识是4:6::/64。
继续参见表1,每个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中包括算法标识和子网标识,所述算法标识用于指示每个节点的flex-algo,子网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每个节点所在的子网。因此,第一节点获取每个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之后,通过原始路由信息中的算法标识可以确定每个节点的灵活算法,即原始路由信息中算法标识相同的节点具有相同的灵活算法。第一节点通过原始路由信息中的子网标识可以确定每个节点所在的网段,进而确定哪些节点在同一网段内。其中,通过子网标识确定两个节点是否在同一网段的过程已经在前文介绍,在此不重复赘述。
节点5(第一节点)得到节点1至节点4的原始路由信息之后,将具有相同算法标识的多个原始路由信息聚合得到聚合路由信息。可选的,节点5还可以通过子网标识确定节点1至节点4是否在同一网段,若是,将节点1至节点4的原始路由信息聚合得到聚合路由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继续以图3为例,假设原始路由信息的发送路径为节点2、节点4、节点3、节点1、节点5。即,节点2向节点4发送节点2的原始路由信息,节点4接收到节点2的原始路由信息之后,将自身的原始路由信息与节点2的原始路由信息聚合得到聚合路由信息1,节点4将聚合路由信息1发送给节点3,节点3将自身的原始路由信息和所述聚合路由信息1进一步聚集得到聚合路由信息2,节点3将聚合路由信息2发送给节点1,节点1将自身的原始路由信息和所述聚合路由信息2进一步聚集得到聚合路由信息3,节点1将聚合路由信息3发送给节点5,节点1将自身的原始路由信息和所述聚合路由信息3进一步聚集得到最终的聚合路由信息。此时,第一节点获取聚合路由信息,即第一节点生成聚合路由信息。
对于上述方式2,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第一区域内除去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用于生成聚合路由信息,然后将该聚合路由信息发送给区域连接节点(第一节点)。比如,继续以图3为例,节点1生成聚合路由信息并将聚合路由信息发送给节点5。其中,节点1生成聚合路由信息的方式与上述节点5生成聚合路由信息的方式类似,不重复赘述。或者,继续以图3为例,节点2也可以生成聚合路由信息,然后将聚合路由信息发送给节点5(比如,通过节点1将聚合路由信息发送给节点5)。此时,第一节点获取聚合路由信息,即第一节点接收聚合路由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聚合路由信息中可以携带用于指示flex-algo的算法标识和用于指示网段的网段标识。示例性的,参见下表2,为多个原始路由信息聚合得到聚合路由信息的示例。
表2
Figure BDA0003533882120000141
这种情况下,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发送一个聚合路由信息,相比于现有技术(第一区域需要向第二区域发送节点1至节点5各自的原始路由信息,即5个节点路由定向),节省了路由信息的数量,提升效率,且节省路由表项。
上面的例子(表1和表2)中以节点1至节点5具有相同的flex-algo为例,在一些情况下,节点1至节点5可能具有不同的flex-algo,比如,参见下表3:
表3
Figure BDA0003533882120000142
Figure BDA0003533882120000151
其中,节点1至节点3是flex-algo128,节点4至节点5是flex-algo129。这种情况下,节点1至节点3的原始路由信息聚合得到一个聚合路由信息,该聚合路由信息中算法标识为128、网段标识为4::/32。节点4至节点5的原始路由信息聚合得到另一个聚合路由信息,该聚合路由信息中算法标识为129、网段标识为4::/32。
这种情况下,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发送两个聚合路由信息,相比于现有技术(第一区域需要向第二区域发送节点1至节点5各自的原始路由信息,即5个节点路由定向),节省了路由信息的数量,提升效率,且节省路由表项。
考虑到一种可能的情况,第一区域内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未被聚合到聚合路由信息中。比如,继续以图3为例,节点1是flex-algo129,节点2至节点5是flex-algo128,节点2至节点5的原始路由信息聚合得到聚合路由信息,该聚合路由信息中没有聚合节点1的原始路由信息。这种情况下,除了所述聚合路由信息,第一区域可以向第二区域发送节点1的原始路由信息。
对于上述第一种情况(第一节点是区域连接节点),考虑到一种可能的情况,区域连接节点的数量可能不止一个。比如,参见图5所示,第一区域中包括节点3至节点7,第二区域包括节点0至节点4,其中,节点3和节点4是区域连接节点。这种情况下,第一区域可以在多个区域连接节点中确定一个区域连接节点(比如随机选择),该区域连接节点为第一节点,比如,节点3作为第一节点,节点3将节点3至节点7的原始路由信息聚合得到聚合路由信息,并将该聚合路由信息发送给第二区域。
或者,以两个区域连接节点为例,一个区域连接节点将部分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聚合得到一个聚合路由信息,所述部分节点具有相同的flex-algo比如flex-algo128;另一个区域连接节点将另一部分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聚合得到另一个聚合路由信息,所述另一部分节点具有相同的flex-algo比如flex-algo129。
第二种情况,第一节点是第一区域中除去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可以称为非区域连接节点)。继续以图3为例的话,第一节点是节点1至节点4中任意一个节点。这种情况下,第一节点获取聚合路由信息的方式有多种,比如:第一节点自己生成聚合路由信息。或者,第一节点从其它节点处接收聚合路由信息。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与前述第一种情况类似,在此不重复赘述。此时,第一节点获取聚合路由信息,包括第一节点生成聚合路由信息或第一节点接收聚合路由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情况下,第一节点是非区域连接节点,第一节点获取聚合路由信息之后,可以通过区域连接节点将聚合路由信息发送给第二区域。
第二种示例,以第一区域包括多个网段为例。
参见图6所示,第一区域包括多个网段,比如,第一网段和第二网段。其中,第一网段内包括节点1至节点3,其中,节点1是区域连接节点,第二网段内包括节点4至节点5。
一种可能的情况为,第一网段内的第一节点获取第一聚合路由信息,该第一聚合路由信息由第一网段中的多个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聚合而成,所述第一网段内的所述多个节点具有相同的灵活算法。其中,第一节点可以是第一网段内的任意一个节点,比如,第一节点可以是区域连接节点即节点1。假设节点1和节点2具有相同flex-algo比如flex-algo129,则节点1将节点1和节点2的原始路由信息聚合得到聚合路由信息。第二网段内的第一节点获取第二聚合路由信息,该第二聚合路由信息由第二网段中的多个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聚合而成,所述第二网段中的所述多个节点具有相同的灵活算法。其中,第一节点可以是第二网段内的任意一个节点,比如节点4。
也就是说,每个网段内的节点生成所述每个网段对应的聚合路由信息(每个网段对应的聚合路由信息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例如,一种可能的场景为,第一网段内具有区域连接节点,第二网段也具有区域连接节点。第一网段内的区域连接节点生成第一网段对应的聚合路由信息并将聚合路由信息发送到第二区域,或者,第一网段内的其它节点生成第一网段对应的聚合路由信息通过区域连接节点发送给第二区域。第二网段内的区域连接节点生成第二网段对应的聚合路由信息;或者,第二网段内的其它节点生成第二网段对应的聚合路由信息通过第二网段内区域连接节点发送给第二区域。
因此,第一区域可以向第二区域发送多个聚合路由信息,多个聚合路由信息可以对应不同网段。
另一些可能的情况中,第一网段中的第一节点获取上述第一聚合路由信息和第二聚合路由信息;或者,第二网段内的第一节点获取上述第一聚合路由信息和第二聚合路由信息;或者,第二网段中的第一节点获取上述第一聚合路由信息,第一网段中的第一节点获取上述第二聚合路由信息,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一种可能的场景为,继续参见图6所述,第一网段内具有区域连接节点,第二网段不具有区域连接节点,所以第二聚合路由信息由第一网段中的第一节点(比如区域连接节点)生成并发送给第二区域。或者,第二网络内的一个节点(非区域连接节点)获取第二聚合路由信息,由于第二网段中不包括区域连接节点,第二网段可以将第二聚合路由信息发送给第一网段,通过第一网段中的区域连接节点发送给第二区域。
S202,第一区域内的第一节点向第二区域发送所述聚合路由信息。
以图3为例,第一节点可以是第一区域中网段内的任意一个节点。比如当第一节点是区域连接节点(比如节点5)时,第一节点将聚合路由信息发送给第二区域,比如,第一节点将聚合路由信息发送给第二区域内除去区域连接节点(即节点5)之外的其它节点比如节点6,通过节点6发送给第二区域内的其它节点。再比如,当第一节点是除去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比如节点1时,节点1获取到聚合路由信息之后,将聚合路由信息发送给区域连接节点即节点5,节点5将聚合路由发送给第二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中存在一个或多个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未被聚合路由信息聚合。以图5为例,第一区域中除了节点3至节点7,还包括节点8(图中未示出),若节点8的灵活算法与节点3至节点7不同,或者,节点8不在节点3至节点7对应的网段内。这种情况下,聚合路由信息聚合了节点3至节点7的原始路由信息,并未聚合节点8的原始路由信息。因此,除了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之外,第一区域还需要将节点8的原始路由信息发送给第二区域。
下面以图5为例,介绍本申请提供的路由“泛洪”方式的有益效果。
假设第一区域中包括M个节点,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每个节点配置N个灵活算法,N为大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128的整数;每个节点可以配置P个子网标识,P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如果第一区域将每个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发送给第二区域,那么第一区域共需要发送的原始路由信息的数量为M*N*P。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果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M个节点位于同一网段,且M个节点具有相同灵活算法,这M个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聚合成一个聚合路由信息。那么,第一区域只需要发送一条聚合路由信息即可,大大降低了发送的路由信息的数量,减少具有表项的数量。
S203,第二区域基于聚合路由信息向第一区域内所述网段内所述多个节点发送报文。
因此,第二区域获取到来自第一区域的聚合路由信息后,可以基于该聚合路由信息向第一区域发送报文。
参见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发送方法的示意图。该方法流程中的步骤也可以理解为上述图2中步骤203的细化步骤。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S701,第二节点获取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报文中可以携带的原始路由信息,比如,所述原始路由信息中包括算法标识128,包括子网标识4:1::/64,即所述报文的目的节点是第一区域内网段的节点即节点7(以图5为例)。所述报文可以是协议报文或数据报文。
S702,第二节点根据报文中携带的原始路由信息确定与所述报文匹配的聚合路由信息。
应理解,第二节点获取的聚合路由信息有多个,所述多个聚合路由信息可能来自多个不同区域,或者来自一个区域(比如第一区域)等等。因此,第二节点接收到报文之后,可以根据报文中携带的原始路由信息,在众多聚合路由信息中确定与所述报文匹配的聚合路由信息。
示例性的,假设第二节点中存储多个聚合路由信息,参见下表4:
表4
聚合路由信息 内容
聚合路由信息1 算法标识128,网段标识4::/32
聚合路由信息2 算法标识129,网段标识5::/32
第二节点确定出的与报文相匹配的聚合路由信息满足: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的算法标识与报文中携带的原始路由信息中算法标识相同,并且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网段标识所指示的网段包含所述原始路由信息中子网标识所指示的子网。假设第二节点获取的报文中携带的原始路由信息包括算法标识128,子网标识4:1::/64,第二节点在上表5中确定聚合路由信息1与报文匹配。
S703,第二节点根据聚合路由信息将报文发送给区域连接节点。
以上表4为例,第二节点中存储聚合路由信息1和聚合路由信息2。其中,聚合路由信息1是第二节点从区域连接节点1处获取的,聚合路由信息2是第二节点从区域连接节点2处获取的。那么,聚合路由信息1可以指示区域连接节点1,或者说,该聚合路由信息1指示的下一跳节点是区域连接节点1,所以,如果第二节点根据报文匹配出聚合路由信息1的话,第二节点可以将报文发送给聚合路由信息1所指示的区域连接节点1。同理,聚合路由信息2可以指示区域连接节点2,或者说,该聚合路由信息2指示的下一跳节点是区域连接节点2,所以,如果第二节点根据报文匹配出聚合路由信息2,可以将报文发送给聚合路由信息2所指示的区域连接节点2。
其中,聚合路由信息1指示区域连接节点1的方式有多种,比如,聚合路由信息1中携带一个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区域连接节点1的节点标识。
假设第二节点从区域连接节点1接收聚合路由信息1的路径是路径1,第二节点向区域连接节点1发送报文的路径是路径2,路径2可以是路径1的相反路径,或者,路径2是与路径1的反向路径部分重合的路径。
S704,区域连接节点将报文发送给第一区域中的目标节点。
如前文所述,一种可能的情况为,区域连接节点生成聚合路由信息,所以区域连接节点中存储有聚合路由信息以及由聚合路由信息所聚合的所有原始路由信息,以及每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标识(可以是节点编号或其他用于标识节点的标识),例如下表5:
表5
Figure BDA0003533882120000181
区域连接节点接收到报文之后,确定与报文中携带的原始路由信息(算法标识128,子网标识4:1::/64)对应的节点是节点7,则区域连接节点根据原始路由信息将报文发送给节点7。
如前文所述,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为,以图5为例,区域连接节点(即节点3)接收来自节点5的聚合路由信息(比如该聚合路由信息由节点5生成),所以区域连接节点中存储有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没有存储被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所聚合的原始路由信息。这种情况下,区域连接节点可以根据聚合路由信息继续将报文发送给节点5。由于节点5中存储聚合路由信息、被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所聚合的所有原始路由信息以及每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标识(例如上表5),所以节点5根据上表5确定与报文中的原始路由信息(算法标识128,子网标识4:1::/64)对应的节点是节点7,则节点5将报文发送给节点7。
需要说明的是,图7所示的流程是以第二节点是第二区域中的非区域连接节点为例,在实际应用中,第二节点也可以是区域连接节点,如果以图5为例,第二节点可以是节点3-节点4。由于区域连接节点可以获知第一区域内所有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所以,区域连接节点获取报文之后,根据最长匹配原则直接与对应第一区域内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匹配,而不会与聚合路由信息匹配,从而直接基于原始路由信息确定与该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然后将所述报文发送给所述节点即可。比如,报文中携带的原始路由信息是算法标识128,子网标识4:1::/64,区域连接节点中存储第一区域中每个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可以确定与所述报文中携带的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是节点7,则将报文发送给节点7。
上文中,以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路由“泛洪”为例,第二区域向第一区域路由“泛洪”的过程类似,不重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发送聚合路由信息之后,若第一区域发生路由震荡,对聚合路由信息的影响较小。其中,第一区域发生路由震荡包括第一区域内的某个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发生变化,例如,第一区域内的第三节点的子网标识发生变化、但算法标识不变,这种情况下,聚合路由信息保持不变,即聚合路由信息中的网段标识和算法标识保持不变。继续以图5为例,假设节点7的子网标识由4:1::/64改变为4:6::/64,这种情况下,不影响聚合路由信息(4::/32)。或者说,第一区域无需重新向第二区域聚合路由信息。
当然,如果是第一区域中的区域连接节点生成聚合路由信息,当第一区域内的第三节点的子网标识发生变化时,区域连接节点需要更新存储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为聚合路由信息、由聚合路由信息所聚合的所有原始路由信息,以及每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之间的对应关系,比如上表5。继续以图5为例,假设节点7的子网标识由4:1::/64改变为4:6::/64,则上表5中节点7对应的子网标识由4:1::/64更新为4:6::/64。
或者,当第一区域内添加新节点时,第一节点可以在聚合路由信息中聚合该新添加的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继续以图5为例,第一区域内添加第四节点比如节点8,该第四节点与节点3-节点7位于同一网段,且具有相同的灵活算法,那么聚合路由信息(4::/32)中可以聚合节点8的原始路由信息。具体而言,第一节点可以在聚合路由信息对应的原始路由信息集合(包括由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所聚合的所有原始路由信息)中添加节点8的原始路由信息。比如,第一节点在上述表5中添加节点8的原始路由信息之后,上表5更新为下表6:
表6
Figure BDA0003533882120000191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发送聚合路由信息之后,若第一区域发生路由震荡,对聚合路由信息无影响,无需重新向第二区域发送聚合路由信息,节省功耗。
与上述构思相同,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800,该装置800包括收发单元802和处理单元801。
一示例中,装置8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一节点的功能。例如,该装置可以是第一节点,也可以是第一节点中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其中,第一节点是网络中一个节点,所述网络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节点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域内。
处理单元801,用于获取聚合路由信息,所述聚合路由信息由多个原始路由信息聚合而成,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网段内的N个节点,所述网段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N个节点具有相同的灵活算法flex-algo,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flex-algo的算法标识和用于指示所述网段的网段标识;N为正整数;
收发单元802,用于向所述第二区域发送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所述聚合路由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区域内的节点基于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向所述网段内的所述N个节点发送报文。
可选的,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中每个原始路由信息包括所述算法标识和子网标识,所述子网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每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所在的子网,所述子网包括在所述网段中。
可选的,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携带的所述网段标识是根据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中的子网标识确定的。
可选的,当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中第一原始路由信息中的子网标识发生变化,并且所述第一原始路由信息包括的所述算法标识不变时,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的所述网段标识和所述算法标识均不变。
可选的,处理单元801还用于:在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聚合第三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所述第三节点为在所述网段中新添加的节点,且所述第三节点具有所述flex-algo。
可选的,处理单元801具体用于:在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对应的原始路由信息集合中添加所述第三节点的原始路由信息;所述原始路由信息集合包括由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所聚合的所有原始路由信息。
可选的,所述节点是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连接节点;或者,所述节点是所述第一区域内中除去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其中,所述区域连接节点同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内。
可选的,当所述节点是所述区域连接节点时,所述收发单元801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区域内的除去所述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发送所述聚合路由信息。
可选的,当所述节点是所述第一区域中除去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时,所述收发单元802具体用于:将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发送给所述区域连接节点,以通过所述区域连接节点将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区域中除去所述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
一示例中,装置8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的第二节点的功能。该装置可以是第二节点,也可以是第二节点中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第二节点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所述网络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节点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
处理单元801,用于获取聚合路由信息,所述聚合路由信息由多个原始路由信息聚合而成,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网段内的N个节点,所述网段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N个节点具有相同的灵活算法flex-algo,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flex-algo的算法标识和用于指示所述网段的网段标识;N为正整数;
收发单元802,用于基于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向所述网段内的所述N个节点发送报文。
可选的,装置800是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连接节点;或者,所述节点是所述第二区域内除去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其中,所述区域连接节点同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内。
可选的,装置800是所述第二区域内除去所述区域连接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时,所述处理单元801具体用于:从所述区域连接节点处获取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所述区域连接节点中包括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以及由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所聚合的所有原始路由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801,还用于获取报文,所述报文与所述聚合路由信息相匹配,所述报文的目的节点是所述网段中的节点;
所述收发单元802,还用于基于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将所述报文发送给所述区域连接节点,以使所述区域连接节点将所述报文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
关于处理单元801、收发单元802的具体执行过程,可参见上方法实施例中的记载。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变形,该装置可以为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示例性地,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该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其中,处理器完成上述处理单元801的功能,接口完成上述收发单元802的功能。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处理器执行该程序时实现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与上述构思相同,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900。该装置900中包括:通信接口901、至少一个处理器902、至少一个存储器903。通信接口901,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用于装置90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存储器90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902调用存储器903存储的计算机程序,通过通信接口901收发数据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示例性地,当该装置900为第一节点时,存储器90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902调用存储器903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节点执行的方法。当该装置900为第二节点时,存储器90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902调用存储器903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第二节点执行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接口901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处理器9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存储器903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存储器903和处理器902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隔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作为另一种实现,存储器903还可以位于装置900之外。处理器902可以和存储器903协同操作。处理器902可以执行存储器903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903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包括于处理器902中。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901、处理器902以及存储器903之间的连接介质。例如,本申请实施例在图9中以存储器903、处理器902以及通信接口901之间可以通过总线连接,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可以理解的,上述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装置800可以以图8所示的装置800实现。具体的,处理单元901可以由处理器902实现,收发单元902可以由通信接口901实现。
一示例中,装置9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一节点的功能。具体而言,处理器902,用于获取聚合路由信息,所述聚合路由信息由多个原始路由信息聚合而成,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网段内的N个节点,所述网段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N个节点具有相同的灵活算法flex-algo,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flex-algo的算法标识和用于指示所述网段的网段标识;N为正整数;
通信节点901,用于向所述第二区域发送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所述聚合路由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区域内的节点基于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向所述网段内的所述N个节点发送报文。
一示例中,装置9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的第二节点的功能。具体而言,处理器902,用于获取聚合路由信息,所述聚合路由信息由多个原始路由信息聚合而成,所述多个原始路由信息对应网段内的N个节点,所述网段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网段内的所述多个节点具有相同的灵活算法flex-algo,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flex-algo的算法标识和用于指示所述网段的网段标识;N为正整数;
通信节点901,用于基于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向所述网段内的所述N个节点发送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路由系统,包括:第一节点,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一节点的功能;第二节点,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二节点的功能;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是网络中的节点,所述网络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节点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第二节点包括在所述第二区域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路由信息发送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简称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以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简称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 SSD)等。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但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7)

1.一种路由信息的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中,所述网络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区域发送聚合路由信息,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携带用于指示灵活算法flex-algo的算法标识和网段标识,所述聚合路由信息用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节点向所述网段标识指示的目标网络区域内发送报文,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目标网络区域;
所述第一节点配置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对应的第一原始路由信息,所述第一原始路由信息包括所述算法标识和第一子网标识,所述第一原始路由信息用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节点向所述第一子网标识指示的第一子网络区域内发送报文,所述目标网络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子网络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上还配置有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对应的第二原始路由信息,所述第二原始路由信息包括所述算法标识和第二子网标识,所述第二原始路由信息用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节点向所述第二子网标识指示的第二子网络区域内发送报文,所述目标网络区域包括所述第二子网络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原始路由信息不向所述第二区域发送。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网标识为部署在第六代互联网协议数据平面上的段路由SRv6定位符locator,所述网段标识为SRv6 locator。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为应用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S-IS协议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通过链路状态报文发送所述聚合路由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包括在所述链路状态报文的子网标识类型-长度-数据TLV字段中。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是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连接节点。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获取聚合路由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聚合路由信息包括:生成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或接收所述聚合路由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使得所述第一区域内的具有所述算法标识的多个原始路由信息被聚合。
12.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应用于网络中,所述网络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二节点发送聚合路由信息,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携带用于指示灵活算法flex-algo的算法标识和网段标识,所述聚合路由信息用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节点向所述网段标识指示的目标网络区域内发送报文,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目标网络区域;
所述第二节点基于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向所述目标网络区域内发送报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配置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对应的第一原始路由信息,所述第一原始路由信息包括所述算法标识和第一子网标识,所述第一原始路由信息用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节点向所述第一子网标识指示的第一子网络区域内发送报文,所述目标网络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子网络区域;
所述第二节点基于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向所述目标网络区域内发送报文,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基于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报文;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基于所述第一原始路由信息向所述第一子网络区域内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节点上还配置有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对应的第二原始路由信息,所述第二原始路由信息包括所述算法标识和第二子网标识,所述第二原始路由信息用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节点向所述第二子网标识指示的第二子网络区域内发送报文,所述目标网络区域包括所述第二子网络区域。
15.如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原始路由信息不向所述第二区域发送。
16.如权利要求12-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网标识为部署在第六代互联网协议数据平面上的段路由SRv6定位符locator,所述网段标识为SRv6 locator。
17.根据权利要求12-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为应用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S-IS协议的区域。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通过链路状态报文发送所述聚合路由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路由信息包括在所述链路状态报文的子网标识类型-长度-数据TLV字段中。
20.如权利要求12-1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是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连接节点。
21.如权利要求12-2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获取聚合路由信息。
22.如权利要求12-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聚合路由信息包括:生成所述聚合路由信息,或接收所述聚合路由信息。
23.如权利要求12-2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路由信息使得所述第一区域内的具有所述算法标识的多个原始路由信息被聚合。
24.一种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指令以使得所述网络节点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5.一种网络系统,所述网络节点包括第一区域中的第一节点和第二区域中的第二节点,所述网络系统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2-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在处理器上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3任一所述的方法。
27.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含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处理器上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3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210214579.6A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路由信息发送方法、报文发送方法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147267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4579.6A CN114726775B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路由信息发送方法、报文发送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4579.6A CN114726775B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路由信息发送方法、报文发送方法及相关装置
CN202010592661.3A CN113839867A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路由信息的发送方法、报文发送方法及相关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92661.3A Division CN113839867A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路由信息的发送方法、报文发送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6775A true CN114726775A (zh) 2022-07-08
CN114726775B CN114726775B (zh) 2023-04-28

Family

ID=7408633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14579.6A Active CN114726775B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路由信息发送方法、报文发送方法及相关装置
CN202011055888.0A Active CN112187641B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路由信息发送方法、报文发送方法及相关装置
CN202010592661.3A Pending CN113839867A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路由信息的发送方法、报文发送方法及相关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55888.0A Active CN112187641B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路由信息发送方法、报文发送方法及相关装置
CN202010592661.3A Pending CN113839867A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路由信息的发送方法、报文发送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409310A1 (zh)
EP (1) EP3930270A1 (zh)
JP (1) JP7235804B2 (zh)
KR (1) KR102579060B1 (zh)
CN (3) CN114726775B (zh)
BR (1) BR102021012443B1 (zh)
MX (1) MX202100765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14640A (zh) * 2021-06-22 2022-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CN116032825A (zh) * 2021-10-22 2023-04-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性路由的计算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4014A (zh) * 2007-02-09 2007-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聚合方法、报文转发方法以及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
CN103338252A (zh) * 2013-06-27 2013-10-02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分布式数据库并发存储虚拟请求机制
CN104320336A (zh) * 2014-10-29 2015-01-28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mpls te链路带宽信息发布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661711A (zh) * 2018-06-29 2020-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生成标签转发表的方法、报文发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912795A (zh) * 2018-09-14 2020-03-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控制方法、节点、网络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932895A (zh) * 2019-11-26 2020-03-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片的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10944357A (zh) * 2018-09-25 2020-03-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片的方法及装置
US10637768B1 (en) * 2018-11-02 2020-04-28 Juniper Networks, Inc. Enabling non-flexible-algorithm routers to participate in flexible-algorithm routing protocols
WO2020107977A1 (zh) * 2018-11-27 2020-06-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构建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5556A (zh) * 2005-03-18 2005-08-1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动态聚合树模型的路由方法
US7483387B2 (en) * 2005-05-23 2009-01-27 Cisco Technology, Inc. Hierarchical label distribution for inter-area summarization of edge-device addresses
US7630392B2 (en) * 2005-05-31 2009-12-08 Cisco Technology, Inc. Multi-homing using controlled route leakage at a backup service provider
JP4885819B2 (ja) * 2007-10-22 2012-02-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CN102413033B (zh) * 2010-09-26 2015-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路由聚合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8830867B2 (en) * 2011-07-21 2014-09-0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network elements operable to specify and determine complete sets of link state messages for link state routing protocols
CN103001872B (zh) * 2011-09-13 2016-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分配方法及聚合设备
CN110636008B (zh) * 2018-06-22 2022-02-0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拓扑信息采集方法、网络拓扑构建系统和边界路由器
US10601724B1 (en) * 2018-11-01 2020-03-24 Cisco Technology, Inc. Scalable network slice based queuing using segment routing flexible algorithm
CN112054960B (zh) * 2019-02-13 2024-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计算方法、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4014A (zh) * 2007-02-09 2007-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聚合方法、报文转发方法以及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
CN103338252A (zh) * 2013-06-27 2013-10-02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分布式数据库并发存储虚拟请求机制
CN104320336A (zh) * 2014-10-29 2015-01-28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mpls te链路带宽信息发布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661711A (zh) * 2018-06-29 2020-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生成标签转发表的方法、报文发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912795A (zh) * 2018-09-14 2020-03-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控制方法、节点、网络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944357A (zh) * 2018-09-25 2020-03-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片的方法及装置
US10637768B1 (en) * 2018-11-02 2020-04-28 Juniper Networks, Inc. Enabling non-flexible-algorithm routers to participate in flexible-algorithm routing protocols
CN111147373A (zh) * 2018-11-02 2020-05-12 瞻博网络公司 实现非灵活算法路由器参与灵活算法路由协议
WO2020107977A1 (zh) * 2018-11-27 2020-06-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构建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932895A (zh) * 2019-11-26 2020-03-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片的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 MATSUSHIMA;SOFTBANK; C. FILSFILS;M. KOHNO;P. CAMARILLO; CISCO SYSTEMS等: "Segment Routing IPv6 for Mobile User Plane draft-ietf-dmm-srv6-mobile-uplane-01", 《IETF 》 *
叶发达: "分层自组网中支持节点移动的路由算法研究", 《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电子期刊网》 *
周明等: "基于ICMP扩展的链路状态检测方法", 《计算机系统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9867A (zh) 2021-12-24
MX2021007653A (es) 2021-12-27
BR102021012443B1 (pt) 2023-03-28
BR102021012443A2 (pt) 2022-01-04
EP3930270A1 (en) 2021-12-29
KR102579060B1 (ko) 2023-09-14
CN114726775B (zh) 2023-04-28
US20210409310A1 (en) 2021-12-30
KR20210158807A (ko) 2021-12-31
CN112187641B (zh) 2022-03-11
JP2022008220A (ja) 2022-01-13
CN112187641A (zh) 2021-01-05
JP7235804B2 (ja) 2023-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24633A1 (en) Bier forwarding entry constru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0401599B (zh) 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0661711B (zh) 生成标签转发表的方法、报文发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EP3496345B1 (e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7770073B (zh) 一种信息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968750B (zh)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节点
US11411858B2 (en) Method for updating route in network,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CN112511428A (zh) 报文封装方法、报文转发方法、通告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9300569B2 (en) Compressing data packet routing information using bloom filters
CN111510386A (zh) 用于处理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CN112187641B (zh) 一种路由信息发送方法、报文发送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491718A (zh) 报文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8270673A (zh) 报文发送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3765800B (zh) 传输报文的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1784919B2 (en) Method for sending BIERv6 packet and first network device
EP4274124A1 (en) Information flood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4079629B (zh) 最大传输单元mtu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314150A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6032817A (zh) BGP-intent路由的接收方法和BGP-intent路由的通告方法
CN116800660A (zh) 转发表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7749700A (zh) 对应关系的获取方法、参数通告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