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22455B - 一种联合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的三维工程控制网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联合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的三维工程控制网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22455B
CN114722455B CN202210203260.3A CN202210203260A CN114722455B CN 114722455 B CN114722455 B CN 114722455B CN 202210203260 A CN202210203260 A CN 202210203260A CN 114722455 B CN114722455 B CN 1147224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post
observation
observed
laser trac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032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22455A (zh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63653 Troops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63653 Troops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63653 Troops of PLA filed Critical 63653 Troops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21020326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224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22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24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224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24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5/00Surveying instrum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3/00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02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G01S17/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7/08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1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solving equations, e.g. nonlinear equations, general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10Numerical model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lgebra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联合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的三维工程控制网构建方法,属于测量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设定的初始单位权中误差与每类观测值的初始方差,确定出各类观测值的验后方差估计值与验后单位权中误差;通过不断对单位权中误差与观测值方差的更新迭代,重新计算每次更新后的验后方差估计值,直至与前一次验后方差估计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设定正数时,确定此次验后方差估计值对应的权矩阵为最优权矩阵,利用该最优矩阵实现高精度三维工程控制网的构建。相比于现有先验精度定权的方式,本发明根据实际观测数据的平差结果调整权值,能够更好地发挥全站仪高精度角度观测值和激光跟踪仪超高精度距离观测值的作用,提高了三维工程控制网的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联合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的三维工程控制网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合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的三维工程控制网构建方法,属于测量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三维工程控制网在精密工程和工业安装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粒子加速器等大科学装置,航天器、飞机、船舶、水轮发电机组等大型设备,都需要建立三维控制网来提供高精度的坐标框架,以解决精密、复杂的元件按照设计位置在大尺寸空间中精确定位问题。
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作为构建三维工程控制网的两种重要工具,建网方式常以自由设站法为主。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在建立三维控制网时各有优势,全站仪具有较高的测角精度,激光跟踪仪具有极高的测距精度。现有技术中,为了得到更加精密的三维控制网,将这两种测量系统的优势相结合,即采用全站仪结合激光跟踪仪一起建立三维控制网。例如,文献名为“激光跟踪仪结合全站仪的三维控制网测量及其精度分析”中,采用激光跟踪仪和全站仪相结合的方式,施测了总长285m的三维控制网利用SA软件解算的点位精度达0.03mm;文献名为“长直轨道精密准直测量方案研究与应用”中,采用激光跟踪仪结合全站仪的方法进行平面准直测量,110m的实验轨道平面直线准直精度优于0.2mm。通过联合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进行三维控制网的构建,发挥出全站仪与激光跟踪仪各自的优势,但是现有技术均是按照观测值先验精度确定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在建立三维控制网时的权重,随着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的使用,其先验精度也会发生变化,采用先验精度确定的权值并不一定反应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的真实精度,所确定的权值无法代表实际器件的情况,进而影响控制网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联合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的三维工程控制网构建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根据先验精度定权时导致构建的控制网精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联合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的三维工程控制网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获取目标区域内各个测站上所观测控制点的六类观测值,根据获取的控制点观测值确定每一类观测值的初始方差,并设定初始单位权中误差;根据初始单位权中误差和每一类观测值的方差确定六类观测值对应的初始权矩阵和初始协方差矩阵;
2)根据得到的初始权矩阵和初始协方差矩阵对获取的控制点观测值进行平差,得到每一类观测值的平差改正数,并根据所述平差改正数计算验后单位权中误差与每一类观测值的验后方差估计值;
3)利用得到的每一类观测值的验后方差估计值对每一类观测值的初始方差进行更新,同时利用得到的验后单位权中误差对初始单位权中误差进行更新;根据更新后的每一类观测值的验后方差估计值与验后单位权中误差,重新计算六类观测值对应的权矩阵和协方差矩阵,利用重新计算后的权矩阵和协方差矩阵重新对获取的控制点观测值进行平差,并重新计算的验后单位权中误差与每一类观测值的验后方差估计值,直至与前一次的验后方差估计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设定阈值,将本次验后方差估计值对应的权矩阵作为最优权矩阵;
4)利用最优权矩阵实现三维工程控制网的构建。
本发明基于设定的初始单位权中误差与计算出的每一类观测值的初始方差,确定出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各类观测值的验后方差估计值与单位权中误差,通过不断对单位权中误差与各类观测值方差的更新迭代,确定与前一次验后方差估计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设定正数时的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各类观测值的权矩阵,将此作为最优权矩阵,以实现高精度三维工程控制网的构建,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基于测量仪器的先验精度定权的方式,本发明根据控制点实际观测数据的平差结果调整权值,更贴合仪器的实际使用情况,能够更好地发挥全站仪高精度角度观测值和激光跟踪仪超高精度距离观测值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三维工程控制网的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六类观测值包括全站仪水平方向观测值、全站仪天顶距观测值、全站仪斜距观测值、激光跟踪仪水平方向观测值、激光跟踪仪天顶距观测值、激光跟踪仪斜距观测值。
进一步地,所述六类观测值的权矩阵为:
ik=B∑LBT
式中,σ0为单位权中误差,ik为第i测站观测第k个控制点笛卡尔坐标下(iXk,iYk,iZk)的方差-协方差矩阵,分别代表水平方向观测值H、天顶距观测值V和斜距观测值S对应的方差。
进一步地,所述六类观测值的协方差矩阵为:
式中,分别为全站仪水平方向观测值、天顶距观测值和斜距观测值的方差,Q11、Q22、Q33分别为全站仪水平方向观测值、天顶距观测值和斜距观测值的协因数阵;/>分别为激光跟踪仪水平方向观测值、天顶距观测值和斜距观测值的方差,Q44、Q55、Q66分别为激光跟踪仪水平方向观测值、天顶距观测值和斜距观测值的协因数阵。
通过上述公式确定每一类观测值的权矩阵,再基于每一类观测值的权矩阵确定每一类观测值的协因数阵,并根据每一类观测值对应的方差,确定每一类观测值的协方差矩阵,通过确定的每一类观测值的权矩阵和对应的协方差阵对获取的观测值进行平差,以得到各类观测值的平差改正数,用于后续方差分量估计。
进一步地,所述验后方差估计值为:
式中,Vq为第q类观测值的平差改正数,Pq为第q类观测值的权矩阵,mq为第q类观测值的个数,q=1,2,…,6。
根据上述公式确定每一类观测值的方差分量估值,不断迭代计算每一次更新方差后的协方差矩阵和权矩阵,通过不断迭代计算确定最优方差分量估值,并以此找到对应的最优权矩阵,用于三维工程控制网的构建,以提高三维工程控制网的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验后单位权中误差为:
为验后单位权中误差,n为总观测数,t为未知参数个数,V为观测值的平差改正数矩阵,P为观测值的权矩阵。
进一步地,所述设定正数为0.0001。
在不断迭代计算过程中,当与上一次求得的方差分量估值小于0.0001时,便认为此次结果已达到最优,此时对应的权矩阵即为最优权矩阵,以此确定出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各类观测值的权重,建立更高精度的三维工程控制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联合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的三维工程控制网构建的具体流程图;
图2是模拟实验中控制点空间分布图;
图3(a)是模拟实验中采用方案一平差的点位误差椭球分布图;
图3(b)是模拟实验中采用方案二平差的点位误差椭球分布图;
图3(c)是模拟实验中采用方案三平差的点位误差椭球分布图;
图3(d)是模拟实验中采用本发明方法平差的点位误差椭球分布图;
图4(a)是实测实验中全站仪观测时控制点与测站的分布图;
图4(b)是全站仪实测场景中控制点与测站的对应关系展示图;
图5(a)是实测实验中激光跟踪仪观测时控制点与测站的分布图;
图5(b)是激光跟踪仪实测场景中控制点与测站的对应关系展示图;
图6(a)是实测实验中采用方案一平差的点位误差椭球分布图;
图6(b)是实测实验中采用方案二平差的点位误差椭球分布图;
图6(c)是实测实验中采用方案三平差的点位误差椭球分布图;
图6(d)是实测实验中采用本发明方法平差的点位误差椭球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
本发明提出一种联合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的三维工程控制网构建方法,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本发明利用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获取目标区域内控制点的六类观测值,再基于设定的初始单位权中误差与计算出的每一类观测值的初始方差,确定出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各类观测值的验后方差估计值与验后单位权中误差,然后通过不断对单位权中误差与各类观测值方差的更新迭代,重新计算每一次更新后的验后方差估计值,直至与前一次验后方差估计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设定正数时,确定此次验后方差估计值对应的权矩阵为最优权矩阵,最后利用该最优矩阵实现高精度三维工程控制网的构建。
步骤1.获取数据
在目标区域内自由设站,通过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对目标区域内的控制点进行观测,得到控制点在这两种仪器下的水平方向观测值H、天顶距观测值V和斜距观测值S,最终可以得到六类观测值,包括全站仪水平方向观测值、全站仪天顶距观测值、全站仪斜距观测值、激光跟踪仪水平方向观测值、激光跟踪仪天顶距观测值、激光跟踪仪斜距观测值。例如图4(a)和图4(b)所示,利用全站仪在目标区域内自由设站,共架设三个测站,每个测站上观测所有控制点,得到各个控制点的全站仪水平方向观测值、天顶距观测值和斜距观测值;如图5(a)和图5(b)所示;利用激光跟踪仪在目标区域内自由设站,共架设6个测站,每个测站上观测距测站100米内的所有控制点,得到控制点的激光跟踪仪水平方向观测值天顶距观测值和斜距观测值。其中,每一测站观测控制点的个数可以根据控制点距测站距离及观测仪器的实际测量精度进行确定;测站的个数也可以根据目标区域的大小进行设置。
步骤2.平差解算与权值的计算
基于获取的数据进行平差解算,以构建准确的三维工程控制网满足实际工程需要,本实施例中采用光束法平差模型进行平差解算。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都属于空间球坐标测量系统,以激光跟踪仪为例,通过其水平度盘和垂直度盘可以获得水平方向和天顶距读数,通过测距模块可以获取仪器中心到目标点的距离,从而建立起以仪器中心为坐标原点的球坐标系。设激光跟踪仪观测某一目标点的水平方向观测值为H,天顶距观测值为V,斜距观测值为S,则球坐标(H,V,S)变换到笛卡尔直角坐标(X,Y,Z)的公式为:
取第1测站为基准测站和全局坐标系的原点,则第i测站的笛卡尔坐标系到第1测站笛卡尔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模型为:
式中,(1X,1Y,1Z)为第1测站笛卡尔坐标系中的坐标,(iX,iY,iZ)为第i测站笛卡尔坐标系中的坐标,(TXi,TYi,TZi)为第i测站到第1测站的平移参数,α、β、γ分别为第i测站坐标系向第1测站坐标系变换时绕X轴、Y轴、Z轴的旋转角。由于球坐标测量系统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各测站之间的尺度因子c可取为1。假设仪器在观测前均已调平,则α和β的值应该很小,考虑到地球曲率的影响,
式(3)和式(4)中,RG表示地球半径,可取RG=6371km。
假设某次测量共布设了m个测站,对p个控制点进行了测量,则未知参数个数为:
t=6(m-1)+3p (5)
设总观测数为n,则多余观测数:
r=n-t (6)
根据式(1),将第i测站观测第k个控制点的角度和距离观测值转换为笛卡尔坐标(iXk,iYk,iZk),以(iXk,iYk,iZk)为观测值,以1Xk1Yk1Zk(k=1,...,p)及αi、βi、γi、TXi、TYi、TZi(i=2,..,m)为未知参数,建立线性化后的误差方程
V=AδX+l (7)
式中,X0=[1Xk0,1Yk0,1Zk0,1αi0,1βi0,1γi0,TXi0,TYi0,TZi0]T为未知参数的初值,δX=[d1Xk,d1Yk,d1Zk,d1αi,d1βi,d1γi,d1TXi,d1TYi,d1TZi]T
其中,权比的确定对于平差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有着直接影响,根据测量仪器的先验精度来确定各类观测值的权比是一种常用的定权方式,但当采用两种不同的球坐标测量系统进行观测时,就需要合理确定不同仪器、不同类型观测值的权重。受到测量环境、仪器检校等因素的影响,观测值的先验精度并不一定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出该类观测值的测量质量,本发明根据观测值的改正数向量来估计各类观测值的方差和协方差来更加合理地确定各类观测值的权比。各类观测值权值的计算过程如下:
S1:确定初始权矩阵和初始协方差矩阵
(1)确定初始方差和方差-协方差矩阵
根据测量得到的控制点的六类观测值,计算控制点每一类观测值的初始方差,可以得到全站仪水平方向观测值的初始方差全站仪天顶距观测值的初始方差/>全站仪斜距观测值的初始方差/>激光跟踪仪水平方向观测值的初始方差/>激光跟踪仪天顶距观测值的初始方差/>激光跟踪仪斜距观测值的初始方差/>
取第一测站为基准测站和全局坐标系的原点,将第i测站第k个控制点的角度观测值(水平方向观测值)和距离观测值(天顶距观测值和斜距观测值)转换为笛卡尔坐标系(iXk,iYk,iZk),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可以得到控制点笛卡尔坐标对应的方差-协方差矩阵ik,计算公式如下:
ik=B∑LBT (8)
(2)确定初始权矩阵
根据上述方差-协方差矩阵ik确定初始权矩阵,求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σ0为初始单位权中误差,可以根据测量仪器的先验精度自由设定的。
因此可以得到这六类观测值的初始权矩阵,如下所示:
其中,全站仪水平方向观测值的权为PH1,天顶距观测值的权为PV1,斜距观测值的权为PS1;激光跟踪仪水平方向观测值的权为PH2,天顶距观测值的权为PV2,斜距观测值的权为PS2
(3)确定初始协方差矩阵
根据步骤(1)计算出的各类观测值的初始方差与步骤(2)确定的初始权矩阵,计算六类观测值的初始协方差矩阵,公式如下:
式中,分别为全站仪水平方向值、天顶距和斜距的方差,Q11、Q22、Q33分别为全站仪水平方向值、天顶距和斜距观测值的协因数阵;/> 分别为激光跟踪仪水平方向值、天顶距和斜距的方差,Q44、Q55、Q66分别为激光跟踪仪水平方向值、天顶距和斜距观测值的协因数阵。其中,每类观测值的协因素阵为对应观测值权矩阵的逆矩阵。
S2:计算验后方差和验后单位权中误差
本发明采用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方法进行验后估计,分别采用 代表/>的验后方差估计值,对观测值进行最小二乘平差,得到每一类的平差改正数Vq,q=1,2,…,6,分别对应观测值的6种类别;再根据计算得到的平差改正数Vq及其二次型Vq TPqVq计算每一类观测值的验后方差估计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mq为第q类观测值的个数。
同时可以计算出验后单位权中误差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验后单位权中误差,n为总观测数,t为未知参数个数,V为观测值的平差改正数矩阵,P为观测值的权矩阵。
步骤3.确定最优权矩阵,构建三维工程控制网
根据步骤2得到的验后方差估计值对初始方差进行更新,同时根据得到的验后单位权中误差对初始单位权中误差进行更新,利用更新后的方差和单位权中误差按照步骤S1的过程再次得到每类观测值的协方差矩阵。即将得到的验后方差估计值代入公式(8)-(9),重新计算控制点的方差-协方差矩阵,得到第一次验后方差-协方差矩阵;再将验后单位权中误差和第一次验后方差-协方差矩阵代入公式(11)和(12)中,得到第一次验后每类观测值的权矩阵,并对该权矩阵求逆,得到第一次验后每类观测值的协因素阵;将验后方差和第一次验后协因素阵代入公式(13)中计算,得到第一次验后每类观测值的协方差矩阵。
根据第一次验后每类观测值的协方差矩阵再一次通过步骤S2对观测值进行最小二乘平差,得到第一次验后每类观测值的改正数,重新计算每一类观测值的验后方差估计值、验后单位权中误差,得到第二次每一类观测值的验后方差估计值、验后单位权中误差。
根据第二次每一类观测值的验后方差估计值、验后单位权中误差对方差、单位权中误差再次更新,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最后计算得到的验后方差估计值与上一次计算得到的验后方差估计值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此时,将这一次所对应的权矩阵作为最优权矩阵,通过最优权矩阵构建更为精密的三维工程控制网。其中设定阈值为一个较小的正数,本实施例中将其设置为0.0001。
为了验证本发明方法构建三维控制网的可靠性及其精度,通过模拟实验和实测实验进行验证。这两个实验均是通过四种方案对控制网进行平差解算,通过对比不同方案精度来验证本发明方法构建的三维控制网的精度。四种方案具体如下:
方案一:全站仪控制网按光束法平差模型解算,根据观测值先验精度定权。
方案二:激光跟踪仪控制网按光束法平差模型解算,根据观测值先验精度定权。
方案三:联合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的观测值按光束法平差模型解算,根据观测值先验精度定权。
方案四(本发明方法):联合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的观测值按光束法平差模型解算,根据本发明方法验后定权。
1.模拟实验
该实验模拟了呈长方体状分布的16个控制点CP1~CP12,其坐标见表1,空间分布如图2所示。实验设计了3个测站位置,三维坐标分别为(10m,5m,1.5m)、(30m,5m,1.5m)、(50m,5m,1.5m)。选用型号为Leica MS60的全站仪,其标称的测角精度为±0.5″,
测距精度为±(1mm+1.5mm/km×D)。选用型号为Leica AT402的激光跟踪仪,其标称的测距精度为±(15mm+6mm/m×D),当D=20m时,测角精度约为±1.4″;测距精度全量程优于±10μm。在3个测站上依次架设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按照标称精度生成模拟观测值,并按照上述四种方案平差解算。
表1:
四种方案平差结果的精度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方案四中验后方差估计前后各类观测值的中误差以及权重如表3所示,四种方案平差后的点位坐标与设计坐标的三维坐标偏差如表4所示,各个控制点的误差椭球分布如图3(a)-3(d)所示。
表2:
表3:
表4:
由表2可以看出,方案三的点位误差均方根和最大点位中误差小于方案一与方案二,表明联合联合两种仪器构建的三维控制网的点位精度优于单种测量系统构建的三维控制网的点位精度。方案四(即本发明)的点位误差均方根和最大点位中误差小于方案三,结合表3中基于本发明方法定权前后(验前和验后),各类观测值权重的变化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方法定权能够使全站仪与激光跟踪仪观测值的权重更加合理,从而提高平差结果的精度。表4中,方案三的三维坐标偏差均方根小于方案一和方案二,方案四的三维坐标偏差均方根小于方案三,与表2反映出的规律一致。
观察图3(a)-3(d)中点位误差椭球的分布,图3(a)中全站仪控制网的误差椭球的第一主轴近似分布在X轴方向,也即沿着距离观测值的方向,这与全站仪的距离观测值精度较低、角度观测值精度较高的客观实际相符;图3(b)中激光跟踪仪控制网的误差椭球第一主轴方向近似分布在Y轴方向,也即垂直于距离观测值的方向,这与激光跟踪仪距离观测值精度很高、角度观测值精度较低的客观实际相符。对比图3(c)与图3(a)可以看出,联合平差的点位误差椭球体积小于全站仪控制网平差的点位误差椭球体积,且控制点在X轴方向上的精度有明显提高;对比图3(c)与图3(b)可以看出,联合平差的点位误差椭球体积小于激光跟踪仪控制网平差的点位误差椭球体积,且控制点在Y轴方向上的精度有明显提高,表明联合平差有效发挥了全站仪高精度角度观测值和激光跟踪仪高精度距离观测值的作用,使得联合平差的精度优于单系统观测值平差的精度。对比图3(d)与图3(c)可以看出,经本发明方法定权后,点位误差椭球的第一主轴长度变短,椭球体积变小,表明点位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实测实验
在某廊道内建立长约200m的室内直伸型三维控制网,利用1台Leica MS60全站仪在廊道内自由设站,共架设3个测站,每个测站上双面2测回观测所有控制点,测量场景如图4(a)和图4(b)所示。利用1台Leica AT402激光跟踪仪在廊道内自由设站,共架设6个测站,每个测站上观测100m内的所有控制点,测量场景如图5(a)和图5(b)所示。按照上述四种方案进行平差解算。
四种方案平差结果的精度对比如表5所示,本发明方法方差估计前后各类观测值的中误差以及权重如表6所示,四种方案点位误差椭球的分布如图6(a)-6(d)所示。
表5
表6
由表5可以看出,方案三的点位误差均方根和最大点位中误差小于方案一和方案二的结果,与表2中模拟观测数据反映的规律一致,说明联合平差的点位精度高于单系统平差结果的点位精度。方案四的点位误差均方根和最大点位中误差进一步减小,结合表6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方法定权与按先验精度定权相比,能够根据验后信息更加合理地确定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测角、测距观测值的权重,进一步提高平差结果的精度。
此试验中的廊道控制网为狭长型的空间结构,测站与控制点的连线与廊道纵向近似平行。图6(a)中,全站仪控制网的误差椭球第一主轴方向与廊道纵向近似平行,表明测站与控制点连线方向上的精度较低,反映出全站仪的距离观测值精度较低,与图3(a)中的规律一致。图6(b)中,激光跟踪仪控制网的误差椭球第一主轴方向与廊道横向近似平行,表明垂直于测站与控制点连线方向上的精度较低,反映出激光跟踪仪的角度观测值精度较低,与图3(b)中的规律一致。对比图6(c)与图6(a)、图6(b)可以看出,联合平差的点位误差椭球小于单测量系统平差的点位误差椭球,表明联合平差比单系统控制网平差的点位精度更高。图6(d)中的点位误差椭球与图6(c)中的点位误差椭球相比,体积有所减小,表明采用本发明方法定权的联合平差点位精度优于按先验精度定权的联合平差结果。

Claims (5)

1.一种联合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的三维工程控制网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获取目标区域内各个测站上所观测控制点的六类观测值,根据获取的控制点观测值确定每一类观测值的初始方差,并设定初始单位权中误差;根据初始单位权中误差和每一类观测值的方差确定六类观测值对应的初始权矩阵和初始协方差矩阵;
2)根据得到的初始权矩阵和初始协方差矩阵对获取的控制点观测值进行平差,得到每一类观测值的平差改正数,并根据所述平差改正数计算验后单位权中误差与每一类观测值的验后方差估计值;
3)利用得到的每一类观测值的验后方差估计值对每一类观测值的初始方差进行更新,同时利用得到的验后单位权中误差对初始单位权中误差进行更新;根据更新后的每一类观测值的验后方差估计值与验后单位权中误差,重新计算六类观测值对应的权矩阵和协方差矩阵,利用重新计算后的权矩阵和协方差矩阵重新对获取的控制点观测值进行平差,并重新计算的验后单位权中误差与每一类观测值的验后方差估计值,直至与前一次的验后方差估计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设定阈值,将本次验后方差估计值对应的权矩阵作为最优权矩阵;
4)利用最优权矩阵实现三维工程控制网的构建;
所述六类观测值包括全站仪水平方向观测值、全站仪天顶距观测值、全站仪斜距观测值、激光跟踪仪水平方向观测值、激光跟踪仪天顶距观测值、激光跟踪仪斜距观测值;
所述六类观测值的权矩阵为:
iΣk=BΣLBT
式中,σ0为单位权中误差,iΣk为第i测站观测第k个控制点笛卡尔坐标下(iXk,iYk,iZk)的方差-协方差矩阵,分别代表水平方向观测值H、天顶距观测值V和斜距观测值S对应的方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的三维工程控制网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六类观测值的协方差矩阵为:
式中,分别为全站仪水平方向观测值、天顶距观测值和斜距观测值的方差,Q11、Q22、Q33分别为全站仪水平方向观测值、天顶距观测值和斜距观测值的协因数阵;分别为激光跟踪仪水平方向观测值、天顶距观测值和斜距观测值的方差,Q44、Q55、Q66分别为激光跟踪仪水平方向观测值、天顶距观测值和斜距观测值的协因数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的三维工程控制网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后方差估计值为:
式中,为第q类观测值的验后方差估计值,Vq为第q类观测值的平差改正数,Pq为第q类观测值的权矩阵,mq为第q类观测值的个数,q=1,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的三维工程控制网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后单位权中误差为:
为验后单位权中误差,n为总观测数,t为未知参数个数,V为观测值的平差改正数矩阵,P为观测值的权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的三维工程控制网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阈值为0.0001。
CN202210203260.3A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联合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的三维工程控制网构建方法 Active CN1147224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3260.3A CN114722455B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联合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的三维工程控制网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3260.3A CN114722455B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联合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的三维工程控制网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2455A CN114722455A (zh) 2022-07-08
CN114722455B true CN114722455B (zh) 2024-05-07

Family

ID=82235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03260.3A Active CN114722455B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联合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的三维工程控制网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224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50921A (zh) * 2022-12-06 2023-05-23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稳健测量控制网精度估算方法
CN117745096B (zh) * 2023-12-21 2024-08-2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控制网布测方案评价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74357A1 (zh) * 2013-11-20 2015-05-28 天津大学 室内空间测量定位系统的精密控制场精度溯源方法
CN113295149A (zh) * 2021-05-17 2021-08-24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联合观测量的cpⅲ坐标计算方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74357A1 (zh) * 2013-11-20 2015-05-28 天津大学 室内空间测量定位系统的精密控制场精度溯源方法
CN113295149A (zh) * 2021-05-17 2021-08-24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联合观测量的cpⅲ坐标计算方法、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大尺寸高精度三维控制网技术探讨;杨凡;范百兴;李广云;杨再华;;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50415(第0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2455A (zh) 2022-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22455B (zh) 一种联合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的三维工程控制网构建方法
CN112415493B (zh) 三维扫描激光雷达坐标误差修正方法
CN110849338B (zh) 一种控制网测量方法
CN103454619B (zh) 一种星载微波跟瞄雷达的电轴光学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方法
CN110793508B (zh) 三维控制网中控制点的观测数据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10487182B (zh) 一种基于多维动态标准器的坐标转换方法
CN108226982A (zh) 单线阵卫星激光联合高精度定位处理方法
CN107727118B (zh) 大型飞行器中的gnc分系统设备姿态测量系统标定方法
CN111811396B (zh) 一种基于平面约束的多边法激光跟踪三维坐标测量方法
CN111891176A (zh) 基于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的轨道测量数据整体平差方法
CN110779503B (zh) 一种三维精密控制网测量方法
CN113804219A (zh) 基于天体测量的抛物面天线角度误差系数标定方法及设备
CN109186639B (zh) 一种高精度姿态变化量测量方法
CN114812520B (zh) 高速磁浮轨道安装测控三维控制网的测设方法及系统
CN107991684B (zh) 大型飞行器中的gnc分系统设备姿态测量系统
CN107860309B (zh) 提高激光跟踪仪测量精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2161612B (zh) 一种不稳定锚碇基础的悬索桥锚固系统空间姿态测定方法
CN111208481B (zh) 一种基于精密星历的空间目标监视雷达基线指向修正方法
CN114485554A (zh) 一种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墩顶水准标志高程联测方法
CN110044342B (zh) 一种三维交会测量方法
CN118519132B (zh) 一种基于角反射器的星载单光子激光高精度检校方法
CN115267649B (zh) 一种星载固面天线机械指向精度测量方法
CN110794385B (zh) 一种激光器零重力指向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Harvey Telescope axes surveys
CN115097380A (zh) 基于绝对测距类仪器非自由设站的三维控制网构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