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18288A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18288A
CN114718288A CN202210375525.8A CN202210375525A CN114718288A CN 114718288 A CN114718288 A CN 114718288A CN 202210375525 A CN202210375525 A CN 202210375525A CN 114718288 A CN114718288 A CN 1147182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rod
wall
plate
elastic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755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37552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182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18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82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00Scaffolds primarily resting on the ground
    • E04G1/18Scaffolds primarily resting on the ground adjustable in heigh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00Scaffolds primarily resting on the ground
    • E04G1/24Scaffolds primarily resting on the ground comprising essentially special base construction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special ground-engaging parts, e.g. inclined struts, whee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5/02Scaffold feet, e.g. with arrangements for adjust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5/14Rail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5/14Railings
    • E04G5/141Railings with an access door or the like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00Scaffolds primarily resting on the ground
    • E04G1/24Scaffolds primarily resting on the ground comprising essentially special base construction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special ground-engaging parts, e.g. inclined struts, wheels
    • E04G2001/242Scaffolds movable on wheels or tracks
    • E04G2001/244Scaffolds movable on wheels or tracks mechanically operat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2005/008Hois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as part of a scaffold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行走组件,底座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工人活动的维护台,维护台外壁转动连接有门板,维护台内设置有用于锁住门板的第一防护组件,且维护台内还设置有用于限制行走组件移动的第二防护组件,底座外壁两侧均设置有用于维护台高空作业的升降机构;本发明便于降低维修过程中的劳动量,保证维修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施工维修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部分的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中引用的BIM技术能够实时对建筑体的户型配置、构件预置,建造成本分析和装配式建筑智能拆分等进行信息跟踪录入并同步到BIM模型当中,方便现场施工的协调。
传统的装配式建筑在装配过程中出现问题,特别是需要维护较高的位置时就需要工人通过施工平台进行高空作业。
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02011510867.3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建筑施工用支撑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有防护机构,所述固定板上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固定连接有挡板,该发明可避免工作人员所携带的工具从防护栏的空隙中掉落,给下方人员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缺陷,该发明中的防护机构在使用时需要工作人员人为手动的对其进行驱动调整,才可以保证工作人员高空作业的安全性,但步骤较繁琐,影响工人的整体施工维修效率,且工人若因疏忽未关闭锁死门板,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工人高空作业时仍需要手动调整平台底部的滑轮上移避免平台施工时移动,使得工人的施工维修效率进一步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行走组件,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工人活动的维护台,所述维护台外壁转动连接有门板,所述维护台内设置有用于锁住门板的第一防护组件,且所述维护台内还设置有用于限制行走组件移动的第二防护组件,所述底座外壁两侧均设置有用于维护台高空作业的升降机构,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解除第一防护组件对门板锁定的释放组件。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设在底座底壁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底座并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丝杆外壁螺纹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与维护台的外壁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维护台包括连接在两个套筒之间的防护围板,所述防护围板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防护组件设置在第二固定板内,所述第二防护组件设置在第一固定板内,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转轴与门板相连,所述转轴与第一固定板周向之间设置有用于门板复位的扭簧,所述防护围板内滑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
优选的,所述底板外壁两侧均设置有滑块,所述防护围板内壁开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二固定板内部的U形槽,所述U形槽内部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与U形槽的内壁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二弹性元件和第三弹性元件,所述第一活塞远离第二弹性元件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穿过第二固定板并与底板活动相抵,所述第二活塞远离第三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插杆,所述第一防护组件还包括开设在门板远离转轴一侧底壁的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杆活动连接在第一插孔内。
优选的,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对称固设在底座底部两侧的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滚轮,所述行走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行走组件对称设置在底座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护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一固定板内的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所述第三活塞与第一活动槽内壁之间设置有第四弹性元件,所述第三活塞外壁还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远离第三活塞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板并与底板活动相抵,所述第二防护组件还包括开设在底座内的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与第一活动槽之间连通有导气管,所述第二活动槽内壁滑动连接有第四活塞,所述第四活塞外壁连接有第二插杆,所述第二插杆外壁套接有第五弹性元件,所述第五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与第四活塞和第二活动槽的内壁相连,所述转动杆外壁开设有呈圆周分布且与第二插杆相配合的第二插孔。
优选的,所述底座外壁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壁设置有绕线筒,所述导气管缠绕连接在绕线筒上,且所述绕线筒外壁设置有螺旋设置的隔板,所述转动轴远离支板的一端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丝杆外壁连接有与从动锥齿轮相互啮合的主动锥齿轮。
优选的,所述释放组件包括开设在底座上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壁连接有第六弹性元件,所述第六弹性元件远离滑动槽内壁的一端连接有移动插杆,所述移动插杆上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移动插杆的一端连接有受力块,所述受力块上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套筒活动相抵,所述释放组件还包括开设在底座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凹槽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七弹性元件,所述凸块与底板活动相抵,所述凸块上还开设有与移动插杆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移动插杆上设置有第二斜面。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需要维护装配式建筑时,通过行走组件的滚轮将装置移动至待维护区域,工作人员拨开维护台处的门板,携带工具进入至维护台内部,随后松开门板,门板在扭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随后控制驱动电机运行,使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丝杆转动,使丝杆外侧的套筒在丝杆外侧上移,进而使两个套筒之间的维护台上移,将工作人员送至高处;
S2:工作人员在进入维护台后,上移时的维护台的底板不再与凸块相抵,底板在工作人员的重力压迫下下移,第一弹性元件被压缩,在此过程中,底板对第一滑杆作用力,使第一滑杆推动第一活塞在U形槽内下移,第二弹性元件被压缩,第一活塞挤压U形槽内的空气并使这些空气对第二活塞作用力,第二活塞在U形槽内上移,第三弹性元件被拉伸,使第二活塞推动第一插杆上移穿过第二固定板并进入门板底部的第一插孔内,对门板进行固定;
S3:底板下移时,底板同样会对第二滑杆作用力,使第二滑杆带动第三活塞在第一活动槽内下移,第四弹性元件被压缩,第三活塞挤压第一活动槽内的空气并通过导气管进入第二活动槽,进入第二活动槽内的空气对第四活塞作用力,第五弹性元件被压缩,第四活塞带动第二插杆下移并插入转动杆的第二插孔内,实现对转动杆的锁定,进而对行走组件进行锁定;
S4:而套筒在丝杆转动上移时,套筒对受力块抵压,使受力块移动并通过连杆带动移动插杆移动,使第六弹性元件被压缩,移动插杆不再对凸块进行限制,凸块在第七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上移复位,当维护工作结束后,控制驱动电机反转,丝杆上的套筒带动维护台下移,当维护台下移至底座时,凸块对底板起到支撑作用,使底板相对于下降的防护围板上移,进而使第一弹性元件不再被压缩,底板与防护围板底部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距离变大,直至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与底座相接,使得底板不再对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作用力,从而自动解除对门板及行走组件的锁定,此时工作人员可以打开门板自维护台走出,继续控制丝杆转动,使维护台及底板继续下移,底板对凸块继续相抵并作用力,使凸块开始受力第七弹性元件被压缩,使移动插杆在第六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插入限位槽,对凸块进行锁定,随后丝杆反转,带动维护台上移一段距离,使底板远离凸块,为下次维护台上的门板自锁做准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行走组件对装置进行移动,节省体力输出,同时在施工维护过程中,通过第一防护组件和第二防护组件对维护台和行走组件进行自动锁定,且在维修结束后,自动解除锁定,减少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进而营造安全的施工维修环境,本发明便于降低维修过程中的劳动量,保证维修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施工维修效率。
2、该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底板对第一滑杆作用力,使第一滑杆推动第一活塞在U形槽内下移,第二弹性元件被压缩,第一活塞挤压U形槽内的空气并使这些空气对第二活塞作用力,第二活塞在U形槽内上移,第三弹性元件被拉伸,使第二活塞推动第一插杆上移穿过第二固定板并进入门板底部的第一插孔内,对门板进行自动固定,无需工人手动操作,进而提高工人的施工维护效率,防止门板忘记锁死而意外开启,使得施工人员在高处时门板处于锁死状态,无法开启,消除工人维修时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3、该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底板对第二滑杆作用力,使第二滑杆带动第三活塞在第一活动槽内下移,第四弹性元件被压缩,第三活塞挤压第一活动槽内的空气并通过导气管进入第二活动槽,进入第二活动槽内的空气对第四活塞作用力,第五弹性元件被压缩,第四活塞带动第二插杆下移并插入转动杆的第二插孔内,实现对转动杆的锁定,进而对行走组件进行自动锁定,避免工作人员维护工作时,装置移动,影响工作人员的维护工作及产生安全事故。
4、该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控制驱动电机反转,使丝杆上的套筒带动维护台下移,当维护台下移至底座时,凸块对底板起到支撑作用,使底板相对于下降的防护围板上移,进而使第一弹性元件不再被压缩,底板与防护围板底部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距离变大,使得底板不再对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作用力,从而自动解除对门板及行走组件的锁定,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参与,便于提高施工维护的工作效率。
5、该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绕线筒对导气管进行放线,保证导气管在维护台上移的过程中,适用于第一活动槽与第二活动槽之间逐渐变大的距离,当维护台下移时,通过绕线筒对导气管进行收起,避免过长的导气管影响维护台的升降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维护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3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3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固定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行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绕线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底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维护台;201、门板;3、升降机构;301、驱动电机;302、丝杆;3021、主动锥齿轮;303、套筒;304、限位板;4、防护围板;401、第一固定板;402、第二固定板;403、底板;4031、滑块;4032、滑槽;404、第一弹性元件;5、U形槽;501、第一活塞;5011、第一滑杆;502、第二活塞;5021、第一插杆;503、第二弹性元件;504、第三弹性元件;6、第一插孔;7、固定块;701、转动杆;702、滚轮;8、第一活动槽;801、第三活塞;802、第四弹性元件;803、第二滑杆;9、第二活动槽;901、第四活塞;902、第二插杆;903、第五弹性元件;10、第二插孔;11、导气管;12、支板;121、转动轴;1211、从动锥齿轮;122、绕线筒;123、隔板;13、凸块;131、限位槽;14、滑动槽;141、第六弹性元件;142、移动插杆;143、连杆;144、受力块;15、凹槽;151、第七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行走组件,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工人活动的维护台2,维护台2外壁转动连接有门板201,维护台2内设置有用于锁住门板201的第一防护组件,且维护台2内还设置有用于限制行走组件移动的第二防护组件,底座1外壁两侧均设置有用于维护台2高空作业的升降机构3,底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解除第一防护组件对门板201锁定的释放组件。
具体的,当需要维护装配式建筑时,通过行走组件的滚轮702将装置移动至待维护区域,工作人员拨开维护台2处的门板201,携带工具进入至维护台2内部,随后控制升降机构3工作运行,将维护台2运送至高处,同时在上升过程中,通过第一防护组件和第二防护组件对维护台2和行走组件进行自动锁定,且在维修结束后,自动解除锁定,进而营造安全的施工维修环境,减少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本发明便于降低维修过程中的劳动量,保证维修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施工维修效率。
参照图1、图2和图3,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升降机构3包括固设在底座1底壁的驱动电机301,驱动电机301的输出端穿过底座1并连接有丝杆302,丝杆302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板304,丝杆302外壁螺纹连接有套筒303,套筒303与维护台2的外壁固定相连;控制驱动电机301运行,使驱动电机301的输出端带动丝杆302转动,使丝杆302外侧的套筒303在丝杆302外侧上移,进而使两个套筒303之间的维护台2上移,将工作人员送至高处。
参照图1、图2和图3,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维护台2包括连接在两个套筒303之间的防护围板4,防护围板4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2,第一防护组件设置在第二固定板402内,第二防护组件设置在第一固定板401内,第一固定板401通过转轴与门板201相连,转轴与第一固定板401周向之间设置有用于门板201复位的扭簧,防护围板4内滑动连接有底板403,底板403与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2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404;工作人员拨开维护台2处的门板201,携带工具进入至维护台2内部,随后松开门板201,门板201在扭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随后控制升降机构3工作,使维护台2上移,将工作人员送至高处,在此过程中,进入维护台2内的工作人员对底板403产生压力,底板403下移,第一弹性元件404被压缩,底板403下移后,第一防护组件和第二防护组件工作,通过第一防护组件对门板201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工作人员维护工作时,门板201打开,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第二防护组件对行走组件进行锁定,避免工作人员维护工作时,装置移动,影响工作人员的维护工作及产生安全事故。
参照图1、图3和图5,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底板403外壁两侧均设置有滑块4031,防护围板4内壁开设有与滑块4031相配合的滑槽4032;使底板403下移时,滑块4031滑动在滑槽4032内,提高底板403移动的稳定性。
参照图1、图2和图6,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防护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二固定板402内部的U形槽5,U形槽5内部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501和第二活塞502,第一活塞501和第二活塞502与U形槽5的内壁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二弹性元件503和第三弹性元件504,第一活塞501远离第二弹性元件503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滑杆5011,第一滑杆5011穿过第二固定板402并与底板403活动相抵,第二活塞502远离第三弹性元件50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插杆5021,第一防护组件还包括开设在门板201远离转轴一侧底壁的第一插孔6,第一插杆5021活动连接在第一插孔6内;底板403在工作人员的重力压迫下下移,第一弹性元件404被压缩,在此过程中,底板403对第一滑杆5011作用力,使第一滑杆5011推动第一活塞501在U形槽5内下移,第二弹性元件503被压缩,第一活塞501挤压U形槽5内的空气并使这些空气对第二活塞502作用力,第二活塞502在U形槽5内上移,第三弹性元件504被拉伸,使第二活塞502推动第一插杆5021上移穿过第二固定板402并进入门板201底部的第一插孔6内,对门板201进行固定,防止出现门板201忘记锁死而意外开启出现安全隐患,使得施工人员在高处时门板201处于锁死状态,无法开启,消除安全隐患。
参照图1和图7,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行走组件包括对称固设在底座1底部两侧的固定块7,两个固定块7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701,转动杆701的两端均设置有滚轮702,行走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行走组件对称设置在底座1两侧;装置需要移动时,通过底座1下方的滚轮702进行移动,避免人力搬运,节省人工成本。
参照图1、图3、图4和图5,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防护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一固定板401内的第一活动槽8,第一活动槽8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801,第三活塞801与第一活动槽8内壁之间设置有第四弹性元件802,第三活塞801外壁还连接有第二滑杆803,第二滑杆803远离第三活塞801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板401并与底板403活动相抵,第二防护组件还包括开设在底座1内的第二活动槽9,第二活动槽9与第一活动槽8之间连通有导气管11,第二活动槽9内壁滑动连接有第四活塞901,第四活塞901外壁连接有第二插杆902,第二插杆902外壁套接有第五弹性元件903,第五弹性元件903的两端分别与第四活塞901和第二活动槽9的内壁相连,转动杆701外壁开设有呈圆周分布且与第二插杆902相配合的第二插孔10;底板403下移时,底板403同样会对第二滑杆803作用力,使第二滑杆803带动第三活塞801在第一活动槽8内下移,第四弹性元件802被压缩,第三活塞801挤压第一活动槽8内的空气并通过导气管11进入第二活动槽9,进入第二活动槽9内的空气对第四活塞901作用力,第五弹性元件903被压缩,第四活塞901带动第二插杆902下移并插入转动杆701的第二插孔10内,实现对转动杆701的锁定,进而对行走组件进行锁定,避免工作人员维护工作时,装置移动,影响工作人员的维护工作及产生安全事故。
参照图3、图5和图8,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底座1外壁连接有支板12,支板12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21,转动轴121外壁设置有绕线筒122,导气管11缠绕连接在绕线筒122上,且绕线筒122外壁设置有螺旋设置的隔板123,转动轴121远离支板12的一端连接有从动锥齿轮1211,丝杆302外壁连接有与从动锥齿轮1211相互啮合的主动锥齿轮3021;丝杆302转动时,使丝杆302外侧的主动锥齿轮3021与转动轴121外侧的从动锥齿轮1211相互啮合,进而使转动轴121带动绕线筒122进行旋转,使绕线筒122随着维护台2的上升或下降对导气管11进行收线或放线,避免导气管11散乱,影响维护台2的升降活动,且绕线筒122外侧设置有螺旋的隔板123,避免导气管11之间相互挤压,导致空气不流通,影响第二防护组件的工作。
参照图1、图3和图9,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释放组件包括开设在底座1上的滑动槽14,滑动槽14内壁连接有第六弹性元件141,第六弹性元件141远离滑动槽14内壁的一端连接有移动插杆142,移动插杆142上连接有连杆143,连杆143远离移动插杆142的一端连接有受力块144,受力块144上设置有第一斜面,第一斜面与套筒303活动相抵,释放组件还包括开设在底座1上的凹槽15,凹槽15内滑动连接有凸块13,凸块13与凹槽15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七弹性元件151,凸块13与底板403活动相抵,凸块13上还开设有与移动插杆142相配合的限位槽131,移动插杆142上设置有第二斜面;当维护工作结束后,控制驱动电机301反转,丝杆302上的套筒303带动维护台2下移,当维护台2下移至底座1时,凸块13对底板403起到支撑作用,使底板403相对于下降的防护围板4上移,进而使第一弹性元件404不再被压缩,底板403与防护围板4底部的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2之间的距离变大,直至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2与底座1相接,使得底板403不再对第一滑杆5011和第二滑杆803作用力,从而自动解除对门板201及行走组件的锁定。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需要维护装配式建筑时,通过行走组件的滚轮702将装置移动至待维护区域,工作人员拨开维护台2处的门板201,携带工具进入至维护台2内部,随后松开门板201,门板201在扭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随后控制驱动电机301运行,使驱动电机301的输出端带动丝杆302转动,使丝杆302外侧的套筒303在丝杆302外侧上移,进而使两个套筒303之间的维护台2上移,将工作人员送至高处;
S2:工作人员在进入维护台2后,底板403在工作人员的重力压迫下下移,第一弹性元件404被压缩,在此过程中,底板403对第一滑杆5011作用力,使第一滑杆5011推动第一活塞501在U形槽5内下移,第二弹性元件503被压缩,第一活塞501挤压U形槽5内的空气并使这些空气对第二活塞502作用力,第二活塞502在U形槽5内上移,第三弹性元件504被拉伸,使第二活塞502推动第一插杆5021上移穿过第二固定板402并进入门板201底部的第一插孔6内,对门板201进行固定;
S3:底板403下移时,底板403同样会对第二滑杆803作用力,使第二滑杆803带动第三活塞801在第一活动槽8内下移,第四弹性元件802被压缩,第三活塞801挤压第一活动槽8内的空气并通过导气管11进入第二活动槽9,进入第二活动槽9内的空气对第四活塞901作用力,第五弹性元件903被压缩,第四活塞901带动第二插杆902下移并插入转动杆701的第二插孔10内,实现对转动杆701的锁定,进而对行走组件进行锁定;
S4:而套筒303在丝杆302转动上移时,套筒303对受力块144抵压,使受力块144移动并通过连杆143带动移动插杆142移动,使第六弹性元件141被压缩,移动插杆142不再对凸块13进行限制,凸块13在第七弹性元件151的弹力作用下上移复位,当维护工作结束后,控制驱动电机301反转,丝杆302上的套筒303带动维护台2下移,当维护台2下移至底座1时,凸块13对底板403起到支撑作用,使底板403相对于下降的防护围板4上移,进而使第一弹性元件404不再被压缩,底板403与防护围板4底部的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2之间的距离变大,直至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2与底座1相接,使得底板403不再对第一滑杆5011和第二滑杆803作用力,从而自动解除对门板201及行走组件的锁定,此时工作人员可以打开门板201自维护台2走出,继续控制丝杆302转动,使维护台2及底板403继续下移,底板403对凸块13继续相抵并作用力,使凸块13开始受力第七弹性元件151被压缩,使移动插杆142在第六弹性元件141的弹力作用下插入限位槽131,对凸块13进行锁定,随后丝杆302反转,带动维护台2上移一段距离,使底板403远离凸块13,为下次维护台2上的门板201自锁做准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行走组件,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工人活动的维护台(2),所述维护台(2)外壁转动连接有门板(201),所述维护台(2)内设置有用于锁住门板(201)的第一防护组件,且所述维护台(2)内还设置有用于限制行走组件移动的第二防护组件,所述底座(1)外壁两侧均设置有用于维护台(2)高空作业的升降机构(3),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解除第一防护组件对门板(201)锁定的释放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固设在底座(1)底壁的驱动电机(301),所述驱动电机(301)的输出端穿过底座(1)并连接有丝杆(302),所述丝杆(302)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板(304),所述丝杆(302)外壁螺纹连接有套筒(303),所述套筒(303)与维护台(2)的外壁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护台(2)包括连接在两个套筒(303)之间的防护围板(4),所述防护围板(4)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2),所述第一防护组件设置在第二固定板(402)内,所述第二防护组件设置在第一固定板(401)内,所述第一固定板(401)通过转轴与门板(201)相连,所述转轴与第一固定板(401)周向之间设置有用于门板(201)复位的扭簧,所述防护围板(4)内滑动连接有底板(403),所述底板(403)与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2)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4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03)外壁两侧均设置有滑块(4031),所述防护围板(4)内壁开设有与滑块(4031)相配合的滑槽(403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二固定板(402)内部的U形槽(5),所述U形槽(5)内部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501)和第二活塞(502),所述第一活塞(501)和第二活塞(502)与U形槽(5)的内壁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二弹性元件(503)和第三弹性元件(504),所述第一活塞(501)远离第二弹性元件(503)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滑杆(5011),所述第一滑杆(5011)穿过第二固定板(402)并与底板(403)活动相抵,所述第二活塞(502)远离第三弹性元件(50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插杆(5021),所述第一防护组件还包括开设在门板(201)远离转轴一侧底壁的第一插孔(6),所述第一插杆(5021)活动连接在第一插孔(6)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对称固设在底座(1)底部两侧的固定块(7),两个所述固定块(7)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701),所述转动杆(701)的两端均设置有滚轮(702),所述行走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行走组件对称设置在底座(1)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一固定板(401)内的第一活动槽(8),所述第一活动槽(8)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801),所述第三活塞(801)与第一活动槽(8)内壁之间设置有第四弹性元件(802),所述第三活塞(801)外壁还连接有第二滑杆(803),所述第二滑杆(803)远离第三活塞(801)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板(401)并与底板(403)活动相抵,所述第二防护组件还包括开设在底座(1)内的第二活动槽(9),所述第二活动槽(9)与第一活动槽(8)之间连通有导气管(11),所述第二活动槽(9)内壁滑动连接有第四活塞(901),所述第四活塞(901)外壁连接有第二插杆(902),所述第二插杆(902)外壁套接有第五弹性元件(903),所述第五弹性元件(903)的两端分别与第四活塞(901)和第二活动槽(9)的内壁相连,所述转动杆(701)外壁开设有呈圆周分布且与第二插杆(902)相配合的第二插孔(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外壁连接有支板(12),所述支板(12)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21),所述转动轴(121)外壁设置有绕线筒(122),所述导气管(11)缠绕连接在绕线筒(122)上,且所述绕线筒(122)外壁设置有螺旋设置的隔板(123),所述转动轴(121)远离支板(12)的一端连接有从动锥齿轮(1211),所述丝杆(302)外壁连接有与从动锥齿轮(1211)相互啮合的主动锥齿轮(30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组件包括开设在底座(1)上的滑动槽(14),所述滑动槽(14)内壁连接有第六弹性元件(141),所述第六弹性元件(141)远离滑动槽(14)内壁的一端连接有移动插杆(142),所述移动插杆(142)上连接有连杆(143),所述连杆(143)远离移动插杆(142)的一端连接有受力块(144),所述受力块(144)上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套筒(303)活动相抵,所述释放组件还包括开设在底座(1)上的凹槽(15),所述凹槽(15)内滑动连接有凸块(13),所述凸块(13)与凹槽(15)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七弹性元件(151),所述凸块(13)与底板(403)活动相抵,所述凸块(13)上还开设有与移动插杆(142)相配合的限位槽(131),所述移动插杆(142)上设置有第二斜面。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当需要维护装配式建筑时,通过行走组件的滚轮(702)将装置移动至待维护区域,工作人员拨开维护台(2)处的门板(201),携带工具进入至维护台(2)内部,随后松开门板(201),门板(201)在扭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随后控制驱动电机(301)运行,使驱动电机(301)的输出端带动丝杆(302)转动,使丝杆(302)外侧的套筒(303)在丝杆(302)外侧上移,进而使两个套筒(303)之间的维护台(2)上移,将工作人员送至高处;
S2:工作人员在进入维护台(2)后,底板(403)在工作人员的重力压迫下下移,第一弹性元件(404)被压缩,在此过程中,底板(403)对第一滑杆(5011)作用力,使第一滑杆(5011)推动第一活塞(501)在U形槽(5)内下移,第二弹性元件(503)被压缩,第一活塞(501)挤压U形槽(5)内的空气并使这些空气对第二活塞(502)作用力,第二活塞(502)在U形槽(5)内上移,第三弹性元件(504)被拉伸,使第二活塞(502)推动第一插杆(5021)上移穿过第二固定板(402)并进入门板(201)底部的第一插孔(6)内,对门板(201)进行固定;
S3:底板(403)下移时,底板(403)同样会对第二滑杆(803)作用力,使第二滑杆(803)带动第三活塞(801)在第一活动槽(8)内下移,第四弹性元件(802)被压缩,第三活塞(801)挤压第一活动槽(8)内的空气并通过导气管(11)进入第二活动槽(9),进入第二活动槽(9)内的空气对第四活塞(901)作用力,第五弹性元件(903)被压缩,第四活塞(901)带动第二插杆(902)下移并插入转动杆(701)的第二插孔(10)内,实现对转动杆(701)的锁定,进而对行走组件进行锁定;
S4:而套筒(303)在丝杆(302)转动上移时,套筒(303)对受力块(144)抵压,使受力块(144)移动并通过连杆(143)带动移动插杆(142)移动,使第六弹性元件(141)被压缩,移动插杆(142)不再对凸块(13)进行限制,凸块(13)在第七弹性元件(151)的弹力作用下上移复位,当维护工作结束后,控制驱动电机(301)反转,丝杆(302)上的套筒(303)带动维护台(2)下移,当维护台(2)下移至底座(1)时,凸块(13)对底板(403)起到支撑作用,使底板(403)相对于下降的防护围板(4)上移,进而使第一弹性元件(404)不再被压缩,底板(403)与防护围板(4)底部的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2)之间的距离变大,直至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2)与底座(1)相接,使得底板(403)不再对第一滑杆(5011)和第二滑杆(803)作用力,从而自动解除对门板(201)及行走组件的锁定,此时工作人员可以打开门板(201)自维护台(2)走出,继续控制丝杆(302)转动,使维护台(2)及底板(403)继续下移,底板(403)对凸块(13)继续相抵并作用力,使凸块(13)开始受力第七弹性元件(151)被压缩,使移动插杆(142)在第六弹性元件(141)的弹力作用下插入限位槽(131),对凸块(13)进行锁定,随后丝杆(302)反转,带动维护台(2)上移一段距离,使底板(403)远离凸块(13),为下次维护台(2)上的门板(201)自锁做准备。
CN202210375525.8A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47182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5525.8A CN114718288A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5525.8A CN114718288A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18288A true CN114718288A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44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75525.8A Pending CN114718288A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1828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07917A (zh) * 2024-04-08 2024-05-10 山西省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土建施工用支架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200090A (en) * 1912-01-01 1912-04-25 August Sperlich Improvements in Pneumatically Operated Door-latches.
US5149157A (en) * 1990-06-05 1992-09-22 Mecanismes Electroniques Realises Innovation Conception Brevets Device for locking an emergency exit
CN205468706U (zh) * 2016-01-15 2016-08-17 张勇 车厢自启自锁闭车门
CN208870367U (zh) * 2018-09-20 2019-05-17 湖南新汇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墙面施工用防坠落施工支撑台
CN211444947U (zh) * 2019-12-02 2020-09-08 安徽安固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幕墙安装用便携式升降架
CN212666105U (zh) * 2020-04-26 2021-03-09 张洁 一种工业机器人安装底座
CN212743296U (zh) * 2020-06-24 2021-03-19 丁崇 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CN215055109U (zh) * 2021-04-22 2021-12-07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一种用于空调维修的防坠落平台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200090A (en) * 1912-01-01 1912-04-25 August Sperlich Improvements in Pneumatically Operated Door-latches.
US5149157A (en) * 1990-06-05 1992-09-22 Mecanismes Electroniques Realises Innovation Conception Brevets Device for locking an emergency exit
CN205468706U (zh) * 2016-01-15 2016-08-17 张勇 车厢自启自锁闭车门
CN208870367U (zh) * 2018-09-20 2019-05-17 湖南新汇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墙面施工用防坠落施工支撑台
CN211444947U (zh) * 2019-12-02 2020-09-08 安徽安固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幕墙安装用便携式升降架
CN212666105U (zh) * 2020-04-26 2021-03-09 张洁 一种工业机器人安装底座
CN212743296U (zh) * 2020-06-24 2021-03-19 丁崇 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CN215055109U (zh) * 2021-04-22 2021-12-07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一种用于空调维修的防坠落平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07917A (zh) * 2024-04-08 2024-05-10 山西省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土建施工用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18288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482361A (zh) 一种基于bim的工程施工装置
CN106426005B (zh) 一种升降式天花板打孔机
CN114543764B (zh) 一种全屋轴线放样型数据采集方法及设备
CN115898139A (zh) 一种电力施工现场用电力设施安全防护设备
CN115771872A (zh) 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用升降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1998709U (zh) 一种建筑移动平台
CN211473310U (zh) 一种可调节的建筑工地用脚手架
CN114439259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的墙体定位装置
CN111502218A (zh) 一种建筑施工架
CN112922306B (zh) 一种建筑用独立柱操作平台
CN218990831U (zh) 一种墙体砌筑设备
CN219864267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
CN219863962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爬架
CN214832461U (zh) 一种启闭机、闸门一体装置
CN214784768U (zh) 一种狭窄场地房建施工布置结构
CN114016890B (zh) 一种电力维护辅助梯
CN220889359U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平台
CN214196148U (zh) 一种生态绿色工程支撑架
CN219604812U (zh) 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爬架
CN220620955U (zh) 一种建筑工程升降式操作台
CN220686670U (zh) 一种安全施工架
CN214835389U (zh) 一种承插式定型化防护结构
CN216076202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建筑用室内施工架
CN220505040U (zh) 一种隧道工程开挖施工台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