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10810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10810A
CN114710810A CN202210609676.5A CN202210609676A CN114710810A CN 114710810 A CN114710810 A CN 114710810A CN 202210609676 A CN202210609676 A CN 202210609676A CN 114710810 A CN114710810 A CN 114710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data
cpe
auxiliary
upf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096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10810B (zh
Inventor
杨学金
徐永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0967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108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10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08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108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08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6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 H04W28/0861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between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core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主CPE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后,将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通过主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并通过辅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辅CPE将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侧的主UPF接收部分目标数据包和剩余目标数据包,并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服务器。不需要在CPE和UPF两端额外增加其他设备,可以将用户终端和服务器间通信的数据同时在两个无线网络中传输,实现双网冗余传输,避免因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数据无法传输成功的问题,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有效避免网络出现传输抖动而导致数据传输时延增加。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5G主要应用于增强移动宽带、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和海量机器通信的业务中。高可靠低时延通信主要应用于工业控制、远程控制、远程制造等。另外,为进一步提高5G网络传输数据的可靠性,可以采用冗余备份机制来避免因5G网络中的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数据无法成功传输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冗余备份机制如图1所示,在图1中,在用户终端与用户前置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之间和在服务器与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Function,UPF)设备之间各增加一个路由器,分别为路由器1和路由器2,其中,路由器1与路由器2之间通过等价路由实现双发选收。以上行传输为例,用户终端将数据发送给路由器1,路由器1将接收到的数据复制为两个,并在传输两个数据的TCP报文中增加相同的序列号。然后,将增加序列号的一个数据发送给CPEA,将增加序列号的另一个数据发送给CPEB。CPEA接收到的数据经过基站A、UPFA后到达路由器2,同样,CPEB接收到的数据经过基站B、UPFB后到达路由器2。路由器2将先到达的数据转发给服务器,后到达的数据丢弃。
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加两个路由器来增加数据备份和双发选收的功能,这样虽然可以减小因5G网络中的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数据无法成功传输的问题,但是,增加的路由器也可能出现故障,从而导致5G网络中传输的数据无法成功传输。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以部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用户终端、服务器,以及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服务器之间设置的多个用户前置设备CPE,所述CPE包括:主CPE和辅CPE;
所述用户终端,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主CPE;
所述主CPE,对接收到的所述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并通过所述主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及,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辅CPE;
所述辅CPE,通过所述辅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用户终端、服务器,以及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服务器之间设置的多个用户面功能UPF设备,所述UPF设备包括:主UPF设备和辅UPF设备;
所述服务器,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主UPF设备;
所述主UPF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并通过所述主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以及,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辅UPF设备;
所述辅UPF设备,通过所述辅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的主用户前置设备CPE,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
对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
通过所述主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及,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设置的辅CPE,以使所述辅CPE通过所述辅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的主用户面功能UPF设备,包括:
接收与所述主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用户前置设备CPE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以及,接收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的辅UPF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辅UPF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包是所述辅UPF设备接收与所述辅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CPE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后得到;
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所述服务器。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的主用户面功能UPF设备,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
对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
通过所述主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以及,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设置的辅UPF设备,以使所述辅UPF设备通过所述辅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的主用户前置设备CPE,包括:
接收与所述主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用户面功能UPF设备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以及,接收服务器与用户终端之间设置的辅CPE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辅CPE发送的目标数据包是所述辅CPE接收与所述辅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UPF设备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后得到;
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所述用户终端。
本说书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
复制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主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以及,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设置的辅CPE,以使所述辅CPE通过所述辅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本说书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与主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用户前置设备CPE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以及,接收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的辅UPF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辅UPF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包是所述辅UPF设备接收与所述辅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CPE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后得到;
转发模块,用于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所述服务器。
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
复制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主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用户终端;以及,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设置的辅UPF设备,以使所述辅UPF设备通过所述辅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本说书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与主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用户面功能UPF设备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以及,接收服务器与用户终端之间设置的辅CPE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辅CPE发送的目标数据包是所述辅CPE接收与所述辅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UPF设备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后得到;
转发模块,用于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所述用户终端。
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主CPE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后,将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并通过主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将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辅CPE,以使辅CPE通过辅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侧的主UPF接收部分目标数据包和剩余目标数据包,并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服务器。同样,可以通过主UPF与辅UPF各自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传输至用户终端。在此方法中,不需要在CPE和UPF两端额外增加其他设备,可以将用户终端和服务器间通信的数据自动同时在两个无线网络中传输,实现双网冗余传输,这样既能够减少硬件设备成本,还可以避免因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数据无法传输成功的问题,从而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还可以有效避免网络出现传输抖动而导致数据传输时延增加。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说明书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本说明书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说明书,并不构成对本说明书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采用冗余备份机制的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单个UPF设备的数据传输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4a~图4b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两个UPF设备的数据传输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目标数据包的完整过程的示意图;
图6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单个CPE的数据传输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8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数据包的整体过程的示意图;
图9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6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7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传输方法旨在通过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VRRP)从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的多个用户前置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选择出一个CPE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的CPE,作为主CPE,并将多个CPE中的其他CPE,作为辅CPE。同样,可以通过VRRP从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的多个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设备选择出一个UPF设备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或将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服务器的UPF设备,作为主UPF设备,并将多个UPF设备中的其他UPF设备,作为辅CPE。并在主CPE、辅CPE、主UPF设备、辅UPF设备中设置多发选收模块,多发选收模块用于同时向多个数据传输链路发送数据和从多个数据中选择出一个数据进行转发。这样,不需要额外增加路由器就可以实现数据的冗余备份,可以避免因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数据无法成功传输的问题,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即,提高5G网络传输数据的可靠性。
为使本说明书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说明书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说明书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数据传输系统至少包括: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设置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第一设备设置于发送设备同侧,第二设备设置于接收设备同侧。发送设备可以是指发送数据的设备,接收设备可以是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的设备。其中,第一设备可以是服务器或用户终端,第二设备可以是服务器或用户终端。
当发送设备为用户终端,接收设备为服务器时,位于发送设备同侧的第一设备可以是CPE,位于接收设备同侧的第二设备可以是UPF设备。相反,当发送设备为服务器,接收设备为用户终端时,位于发送设备同侧的第一设备可以是UPF设备,位于接收设备同侧的第二设备可以是CPE。
另外,本说明书中的数据传输系统采用冗余备份机制,将同一数据通过不同的数据传输链路进行传输,因此,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可以设置多个第一设备和/或多个第二设备。
在本说明书中,当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设置多个第一设备和/或多个第二设备时,由于发送设备或接收设备只能与一个IP地址的设备进行通信,并为了不增加额外的路由器,可以通过VRRP从多个第一设备中选择出一个第一设备,作为第一主设备,多个第一设备中的其他设备作为第一辅设备。同样的,可以通过VRRP从多个第二设备中选择出一个第二设备,作为第二主设备,多个第二设备中的其他设备作为第二辅设备。其中,第一主设备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第二主设备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转发给接收设备。第二辅设备用于接收第一主设备发送的数据,第二辅设备用于接收第二主设备发送的数据。
当发送设备为用户终端,接收设备为服务器时,若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设置多个第一设备和多个第二设备,第一主设备为主CPE,第一辅设备为辅CPE,第二主设备为主UPF设备,第二辅设备为辅UPF设备。当发送设备为服务器,接收设备为用户终端时,若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设置多个第一设备和多个第二设备,第一主设备为主UPF设备,第一辅设备为辅UPF设备,第二主设备为主CPE,第二辅设备为辅CPE。另外,多个第一设备中的第一主设备并非固定不变的,多个第二设备中的第二主设备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即,在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可以随时更换第一主设备或第二主设备。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当数据传输系统启动后,可以通过VRRP,从多个第一设备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第一设备,作为第一主设备,或从多个第一设备中选择出最先启动的第一设备,作为第一主设备。同样的,可以通过VRRP,从多个第二设备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第二设备,作为第一主设备,或从多个第二设备中选择出最先启动的第二设备,作为第二主设备。
接下来,分别以传输上行数据和传输下行数据为例,对本说明书中的数据传输系统进行说明。
针对传输上行数据:
当发送设备为用户终端,接收设备为服务器时,用户终端向服务器传输上行数据。可以在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设置多个CPE和/或多个UPF设备。即,若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设置多个第一设备和多个第二设备,第一主设备为主CPE,第一辅设备为辅CPE,第二主设备为主UPF设备,第二辅设备为辅UPF设备。
针对传输上行数据的情况,本说明书中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数据传输系统至少包括:用户终端、服务器、以及用户终端和服务器之间设置的多个CPE,多个CPE可以包括:主CPE和辅CPE。其中,可以通过VRRP从多个CPE中确定出主CPE和辅CPE。主CPE和辅CPE中设置有多发选收模块,并且主CPE和辅CPE之间存在多个有线连接通道,比如,多个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通道。另外,主CPE和辅CPE之间存在的多个有线连接通道,可以包括:VRRP通道、上行数据通道、下行数据通道。VRRP通道用于传输VRRP通告报文,上行数据通道用于传输上行数据,下行数据通道用于传输下行数据。
在用户终端侧,用户终端可以基于VRRP所确定出的虚拟IP地址,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主CPE。主CPE的多发选收模块可以根据设置于用户终端的CPE数量,对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然后,主CPE的多发选收模块通过主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以及,将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通过上行数据通道发送给辅CPE。辅CPE的多发选收模块通过辅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其中,目标数据包是指包含目标数据的IP数据包,目标数据可以包括:请求数据、反馈数据等上行数据,本说明书对此不作限制。
主CPE在将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通过不同的数据传输链路进行传输时,主CPE在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的每个目标数据包的IP包头的指定字段中添加数据标识,并将添加数据标识后的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以及,将添加数据标识后的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辅CPE,其中,数据标识用于表示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包含相同的数据内容,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添加的数据标识可以是相同标识或存在关联关系的不同标识。
比如:目标数据包1和目标数据包2为包含相同的数据内容,可以在目标数据包1的指定字段中添加a,在目标数据包2的指定字段中也添加a。
另外,在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为了防止主CPE出现故障而导致数据无法传输,主CPE可以周期性向辅CPE发送VRRP通告报文,主CPE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用于表示主CPE的配置信息和工作状态,配置信息包括优先级等,工作状态包括数据传输速率等。
辅CPE根据接收到的VRRP通告报文,判断辅CPE是否取代主CPE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
具体的,若辅CPE在预设周期内未接收到主CPE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确定主CPE出现故障,并根据主CPE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中主CPE的配置信息以及辅CPE的配置信息,判断辅CPE是否取代主CPE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
若存在一个辅CPE,当该辅CPE在预设周期内未接收到主CPE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时,该辅CPE取代主CPE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若存在多个辅CPE时,根据主CPE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中主CPE的配置信息以及辅CPE的配置信息,将多个辅CPE中优先级最高的辅CPE重新确定为主CPE。
此外,辅CPE可以根据主CPE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中主CPE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传输阈值,判断辅CPE是否取代主CPE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
在服务器侧,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服务器侧的一个或多个UPF设备。
在服务器侧若设置一个UPF设备,主CPE和辅CPE通过不同的基站与一个UPF设备相连,该UPF设备接收通过主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以及接收通过辅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该UPF设备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服务器,服务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中的数据标识,对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去重。
当该UPF设备中设置有多发选收模块时,该UPF设备的多发选收模块可以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转发给服务器。具体的,该UPF设备的多发选收模块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的IP包中指定字段的数据标识,判断UPF设备是否转发过相同数据内容的数据包,若未转发过,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作为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并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服务器。若转发过,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丢弃。也就是,将最先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服务器。其中,指定字段可以是IP包的选项字段(Options)。
基于上述对数据传输系统的说明,本说明书中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框架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图3中,在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用户终端侧设置有主CPE和辅CPE,服务器侧设置有一个UPF设备,并且,用户终端分别与主CPE和辅CPE相连,主CPE和辅CPE与该UPF设备相连,该UPF设备与服务器相连。
在服务器侧若设置多个UPF设备,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的多个UPF设备可以包括:主UPF设备和辅UPF设备,主UPF设备与辅UPF设备之间存在多个有线连接通道,可以包括:VRRP通道、上行数据通道、下行数据通道。
主UPF设备接收与主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CPE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同时,辅UPF设备接收与辅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CPE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并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通过上行数据通道发送给主UPF设备。最后,主UPF设备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服务器。即,将最先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服务器。
当与主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CPE为主CPE时,与辅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CPE为辅CPE,这种情况下,主CPE发送的目标数据包是从用户终端获取到的,辅UPF设备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是从辅CPE获取到的,且辅CPE的目标数据包是从主CPE获取到的。
当与主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CPE为辅CPE时,与辅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CPE为主CPE,这种情况下,辅CPE发送的目标数据包是从主CPE获取到的,辅UPF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是从主CPE获取到的。
在主UPF设备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服务器时,主UPF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的IP包头的指定字段中的数据标识,判断主UPF设备是否转发过相同数据内容的数据包。若未转发过,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作为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并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服务器;若转发过,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丢弃。
另外,在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主UPF设备通过VRRP通道周期性向辅UPF设备发送VRRP通告报文,主UPF设备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用于表示主UPF设备的配置信息和工作状态。其中,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优先级等,工作状态可以包括:数据传输速率等。辅UPF设备根据接收到的VRRP通告报文,判断辅UPF设备是否取代主UPF设备转发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
具体的,若辅UPF设备在预设周期内未接收到主UPF设备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确定主UPF设备出现故障,并根据主UPF设备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中主UPF设备的配置信息以及辅UPF设备的配置信息,判断辅UPF设备是否取代主UPF设备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
若存在一个辅UPF设备时,该辅UPF设备在预设周期内未接收到主UPF设备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该辅UPF设备取代主UPF设备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
若存在多个辅UPF设备时,根据主UPF设备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中主UPF设备的配置信息以及辅UPF设备的配置信息,将多个辅UPF设备中优先级最高的辅UPF设备重新确定为主UPF设备。
此外,辅UPF设备可以根据主UPF设备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中主UPF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传输阈值,判断辅UPF设备是否取代主UPF设备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
基于上述对数据传输系统的说明,本说明书中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框架示意图,如图4a~4b所示。在图4a~4b中,在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用户终端侧设置有主CPE和辅CPE,并分别与用户终端相连,服务器侧设置有主UPF设备和辅UPF设备,并分别与服务器相连。由于CPE和UPF设备之间存在不同的连接方式,图4a中,主CPE通过基站A与主UPF设备相连,辅CPE通过基站B与辅UPF设备相连。图4b中,主CPE通过基站A与辅UPF设备相连,辅CPE通过基站B与主UPF设备相连。
接下来,以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的主CPE、辅CPE、主UPF设备和辅UPF设备为例,对用户终端向服务器传输上行的目标数据包的完整过程进行说明。
若主CPE通过基站A与辅UPF设备相连,辅CPE通过基站B与主UPF设备相连,且辅UPF设备和辅CPE只有一个。另外,主CPE、辅CPE、主UPF设备和辅UPF设备中设置有多发选收模块、VRRP通道、上行数据通道、下行数据通道之外,还设置有上联接口和下联接口。其中,VRRP通道可以是VLAN1,上行数据通道可以是VLAN2、下行数据通道可以是VLAN3。
用户终端通过VRRP将目标数据包发送至主CPE的下联接口,并由主CPE的下联接口传输至主CPE的多发选收模块。主CPE的多发选收模块判断目标数据包中的IP地址是否为上行,检测主CPE是否为多个CPE中的主设备,若判断出目标数据包中的IP地址为上行,检测出主CPE为多个CPE中的主设备,主CPE的多发选收模块根据多个CPE的数量,对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两个目标数据包,并在两个目标数据包的IP包头的指定字段中添加数据标识。然后,将添加数据标识的一个目标数据包通过主CPE的上联接口发送给基站A,基站A将目标数据包发送至辅UPF设备的下联接口,并通过辅UPF设备的下联接口传输至辅UPF设备的多发选收模块。辅UPF设备的多发选收模块判断目标数据包中的IP地址是否为上行,检测辅UPF设备是否为多个UPF设备中的辅设备,若目标数据包中的IP地址为上行,检测辅UPF设备为多个UPF设备中的辅设备,辅UPF设备的多发选收模块将目标数据包通过VLAN2发送给主UPF设备的多发选收模块。
同时,主CPE的多发选收模块将添加数据标识的另一个目标数据包通过VLAN2发送给辅CPE。辅CPE的多发选收模块接收主CPE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后,判断目标数据包中的IP地址是否为上行,检测辅CPE是否为多个CPE中的辅设备。若判断出目标数据包中的IP地址为上行,检测出辅CPE为多个CPE中的辅设备,辅CPE的多发选收模块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通过辅CPE的上联接口发送给基站B,基站B将目标数据包发送至主UPF设备的下联接口,并通过主UPF设备的下联接口传输至主UPF设备的多发选收模块。
最终,主UPF设备的多发选收模块接收各目标数据包,根据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的IP包头的指定字段中的数据标识,判断主UPF设备的多发选收模块是否转发过数据内容的数据包,若未转发过,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中的数据标识删除,并将删除数据标识后的目标数据包通过主UPF设备的上联接口转发给服务器。若转发过,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丢弃。如图5所示。其中,当图5中的主CPE或主UPF设备出现故障时,上行的目标数据包的数据流向用虚线表示,当主CPE或主UPF设备未出现故障时,上行的目标数据包的数据流向用实线表示。
针对传输下行数据:
当发送设备为服务器,接收设备为用户终端时,服务器向用户终端传输下行数据。可以在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设置多个CPE和/或多个UPF设备。即,若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设置多个第一设备和多个第二设备,第一主设备为主UPF设备,第一辅设备为辅UPF设备,第二主设备为主CPE,第二辅设备为辅CPE。
针对传输下行数据的情况,本说明书中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数据传输系统至少包括:用户终端、服务器、以及用户终端和服务器之间设置的多个UPF设备,多个UPF设备可以包括:主UPF设备和辅UPF设备。其中,可以通过VRRP从多个UPF设备中确定出主UPF设备和辅UPF设备。主UPF设备和辅UPF设备中设置有多发选收模块,并且主UPF设备和辅UPF设备之间存在多个有线连接通道,比如,多个VLAN通道。另外,主UPF设备和辅UPF设备之间存在的多个有线连接通道,可以包括:VRRP通道、上行数据通道、下行数据通道。VRRP通道用于传输VRRP通告报文,上行数据通道用于传输上行数据,下行数据通道用于传输下行数据。
在服务器侧,服务器可以基于VRRP所确定出的虚拟IP地址,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主UPF设备。主UPF设备的多发选收模块可以根据设置于服务器的UPF设备数量,对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然后,主UPF设备的多发选收模块通过主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以及,将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通过下行数据通道发送给辅UPF设备。辅UPF设备的多发选收模块通过辅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其中,目标数据包是指包含目标数据的IP数据包,目标数据可以包括:业务数据等下行数据,本说明书对此不作限制。
主UPF设备在将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通过不同的数据传输链路进行传输时,主UPF设备在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的每个目标数据包的IP包头的指定字段中添加数据标识,并将添加数据标识后的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以及,将添加数据标识后的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辅UPF设备,其中,数据标识用于表示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包含相同的数据内容,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添加的数据标识可以是相同标识或存在关联关系的不同标识。
另外,在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为了防止主UPF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数据无法传输,主UPF设备可以周期性向辅UPF设备发送VRRP通告报文,主UPF设备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用于表示主UPF设备的配置信息和工作状态,配置信息包括优先级等,工作状态包括数据传输速率等。
辅UPF设备根据接收到的VRRP通告报文,判断辅UPF设备是否取代主UPF设备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
具体的,若辅UPF设备在预设周期内未接收到主UPF设备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确定主UPF设备出现故障,并根据主UPF设备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中主UPF设备的配置信息以及辅UPF设备的配置信息,判断辅UPF设备是否取代主UPF设备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
若存在多个辅UPF设备时,将多个辅UPF设备中优先级最高的辅UPF设备重新确定为主UPF。
此外,辅UPF设备可以根据主UPF设备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中主UPF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传输阈值,判断辅UPF设备是否取代主UPF设备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
在用户终端侧,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用户终端侧的一个或多个CPE。
在用户终端侧若设置一个CPE,主UPF设备和辅UPF设备通过不同的基站与一个CPE相连,该CPE接收通过主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以及接收通过辅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该CPE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中的数据标识,对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去重。
当该CPE中设置有多发选收模块时,该CPE的多发选收模块可以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转发给用户终端。具体的,该CPE的多发选收模块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的IP包中指定字段的数据标识,判断CPE是否转发过相同数据内容的数据包,若未转发过,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作为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并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用户终端。若转发过,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丢弃。也就是,将最先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用户终端。其中,指定字段可以是IP包的选项字段(Options)。
基于上述对数据传输系统的说明,本说明书中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框架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图7中,在服务器与用户终端之间,服务器侧设置有主UPF设备和辅UPF设备,用户终端侧设置有一个CPE,并且,服务器分别与主UPF设备和辅UPF设备相连,主UPF设备和辅UPF设备与该CPE相连,该CPE与用户终端相连。
在用户终端侧若设置多个CPE,服务器与用户终端之间设置的多个CPE可以包括:主CPE和辅CPE,主CPE与辅CPE之间存在多个有线连接通道,可以包括:VRRP通道、下行数据通道、下行数据通道。
主CPE接收与主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UPF设备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同时,辅CPE接收与辅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UPF设备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并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通过下行数据通道发送给主CPE。最后,主CPE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用户终端。即,将最先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用户终端。
当与主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UPF设备为主UPF设备时,与辅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UPF设备为辅UPF设备,这种情况下,主UPF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包是从服务器获取到的,辅CPE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是从辅UPF设备获取到的,且辅UPF设备的目标数据包是从主UPF设备获取到的。
当与主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UPF设备为辅UPF设备时,与辅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UPF设备为主UPF设备,这种情况下,辅UPF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包是从主UPF设备获取到的,辅UPF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是从主UPF设备获取到的。
在主CPE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用户终端时,主CPE根据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的IP包头的指定字段中的数据标识,判断主CPE是否转发过相同数据内容的数据包。若未转发过,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作为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并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用户终端;若转发过,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丢弃。
另外,在服务器与用户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主CPE通过VRRP通道向辅CPE发送VRRP通告报文,主CPE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用于表示主CPE的配置信息和工作状态。其中,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优先级等,工作状态可以包括:数据传输速率等。辅CPE根据接收到的VRRP通告报文,判断辅CPE是否取代主CPE转发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
具体的,若辅CPE在预设周期内未接收到主CPE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确定主CPE出现故障,并根据主CPE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中主CPE的配置信息以及辅CPE的配置信息,判断辅CPE是否取代主CPE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
若存在多个辅CPE时,将多个辅CPE中优先级最高的辅CPE重新确定为主CPE。
此外,辅CPE可以根据主CPE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中主CPE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传输阈值,判断辅CPE是否取代主CPE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在用户终端侧若设置多个CPE的数据传输系统的框架示意图,如图4a~4b所示,但是数据是由UPF传输给CPE的。
接下来,以服务器与用户终端之间设置的主UPF设备、辅UPF设备、主CPE和辅CPE为例,对服务器向用户终端传输下行的目标数据包的完整过程进行说明。
若主UPF设备通过基站A与辅CPE相连,辅UPF设备通过基站B与主CPE相连,且辅UPF设备和辅CPE只有一个。另外,主UPF设备、辅UPF设备、主CPE和辅CPE中设置有多发选收模块、VRRP通道、下行数据通道、下行数据通道之外,还设置有上联接口和下联接口。其中,VRRP通道可以是VLAN1,上行数据通道可以是VLAN2、下行数据通道可以是VLAN3。
服务器通过VRRP将目标数据包发送至主UPF设备的上联接口,并由主UPF设备的上联接口传输至主UPF设备的多发选收模块。主UPF设备的多发选收模块判断目标数据包中的IP地址是否为下行,检测主UPF设备是否为多个UPF设备中的主设备,若判断出目标数据包中的IP地址为下行,检测出主UPF设备为多个UPF设备中的主设备,主UPF设备的多发选收模块根据多个UPF设备的数量,对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两个目标数据包,并在两个目标数据包的IP包头的指定字段中添加数据标识。然后,将添加数据标识的一个目标数据包通过主UPF设备的下联接口发送给基站A,基站A将目标数据包发送至辅CPE的上联接口,并通过辅CPE的上联接口传输至辅CPE的多发选收模块。辅CPE的多发选收模块判断目标数据包中的IP地址是否为下行,检测辅CPE是否为多个CPE中的辅设备,若目标数据包中的IP地址为下行,检测辅CPE为多个CPE中的辅设备,辅CPE的多发选收模块将目标数据包通过VLAN3发送给主CPE的多发选收模块。
同时,主UPF设备的多发选收模块将添加数据标识的另一个目标数据包通过VLAN3发送给辅UPF设备。辅UPF设备的多发选收模块接收主UPF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后,判断目标数据包中的IP地址是否为下行,检测辅UPF设备是否为多个UPF设备中的辅设备。若判断出目标数据包中的IP地址为下行,检测出辅UPF设备为多个UPF设备中的辅设备,辅UPF设备的多发选收模块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通过辅UPF设备的下联接口发送给基站B,基站B将目标数据包发送至主CPE的上联接口,并通过主CPE的上联接口传输至主CPE的多发选收模块。
最终,主CPE的多发选收模块接收各目标数据包,根据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的IP包头的指定字段中的数据标识,判断主CPE的多发选收模块是否转发过数据内容的数据包,若未转发过,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中的数据标识删除,并将删除数据标识后的目标数据包通过主CPE的下联接口转发给用户终端。若转发过,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丢弃。如图8所示。其中,当图8中的主CPE或主UPF设备出现故障时,下行的目标数据包的数据流向用虚线表示,当主CPE或主UPF设备未出现故障,下行的目标数据包的数据流向用实线表示。
基于上述对传输上行数据的数据传输系统的描述,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的主CPE,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900: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
S902:对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
S904:通过所述主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及,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设置的辅CPE,以使所述辅CPE通过所述辅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主CPE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并根据设置于用户终端侧的CPE数量,对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其中,目标数据包是包含目标数据的IP数据包,目标数据可以包括请求数据等上行数据。
在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每个目标数据包的IP包头的指定字段中添加数据标识,并通过主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添加数据标识后的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同时,将添加数据标识后的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辅CPE,以使辅CPE通过辅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其中,数据标识用于表示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包含相同的数据内容。
另外,在用户终端向服务器传输上行数据过程中,主CPE向辅CPE发送VRRP通告报文,以使辅CPE根据接收到的VRRP通告报文,判断辅CPE是否取代主CPE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主CPE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用于表示主CPE的工作状态。
基于用户终端侧传输上行数据的描述,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的辅CPE,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1000:辅CPE接收主CPE发送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剩余目标数据包是所述主CPE在复制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后得到的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除通过所述主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发送给服务器的部分目标数据包之外的剩余目标数据包。
S1002:通过所述辅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主CPE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并根据设置于用户终端侧的CPE数量,对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主CPE通过主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同时,将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辅CPE。辅CPE接收主CPE发送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并通过辅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
另外,在用户终端向服务器传输上行数据过程中,主CPE向辅CPE发送VRRP通告报文。辅CPE接收主CPE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并根据接收到的VRRP通告报文,判断辅CPE是否取代主CPE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主CPE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用于表示主CPE的工作状态。
辅CPE若在预设周期内未接收到主CPE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辅CPE可以取代主CPE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
基于上述传输上行数据的传输系统的描述,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用户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的主UPF设备,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1100:接收与所述主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用户前置设备CPE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以及,接收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的辅UPF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辅UPF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包是所述辅UPF设备接收与所述辅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CPE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后得到。
S1102: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所述服务器。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主UPF设备接收与主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用户前置设备CPE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以及接收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的辅UPF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辅UPF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包是辅UPF设备接收与辅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CPE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后得到。
当与主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CPE为主CPE时,与辅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CPE为辅CPE,这种情况下,主CPE发送的目标数据包是从用户终端获取到的,辅UPF设备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是从辅CPE获取到的,且辅CPE的目标数据包是从主CPE获取到的。
当与主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CPE为辅CPE时,与辅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CPE为主CPE,这种情况下,辅CPE发送的目标数据包是从主CPE获取到的,辅UPF设备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是从主CPE获取到的。
在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服务器时,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的IP包头的指定字段中的数据标识,判断主UPF设备是否转发过相同数据内容的数据包。若未转发过,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作为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并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服务器。若转发过,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丢弃。也就是,将最先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服务器。其中,主CPE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主UPF设备之前,在需要发送的目标数据包的IP包的指定字段中添加数据标识,数据标识用于表示需要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包含的数据内容是否相同。
此外,在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传输上行数据过程中,主UPF设备向辅UPF设备发送VRRP通告报文,以使辅UPF设备根据接收到的VRRP通告报文,判断辅UPF设备是否取代主UPF设备转发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其中,主UPF设备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用于表示主UPF设备的工作状态。
基于上述传输上行数据的传输系统的描述,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用户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的辅UPF设备,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1200:辅UPF设备接收与辅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用户前置设备CPE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当与辅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CPE为主CPE时,辅UPF设备接收的目标数据包是从主CPE获取到的,当与辅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CPE为辅CPE时,辅UPF设备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是从主CPE获取到的。
S1202: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发送给主UPF设备,以使主UPF设备将辅UPF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与接收到的所述主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CPE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中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服务器。
在本说明书实施中,当与辅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CPE为主CPE时,主CPE将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复制后的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发送给辅UPF设备,辅UPF设备将接收的目标数据包发送给主UPF设备。
当与辅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CPE为辅CPE时,主CPE将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复制后的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主UPF,同时,将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发送给辅CPE,辅CPE将接收到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辅UPF设备,辅UPF设备将接收到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主UPF设备。
主UPF设备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服务器。即,将最先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服务器。
此外,在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传输上行数据过程中,主UPF设备向辅UPF设备发送VRRP通告报文。辅UPF设备接收主UPF设备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根据接收到的VRRP通告报文,判断辅UPF设备是否取代主UPF设备转发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其中,主UPF设备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用于表示主UPF设备的工作状态。
辅UPF设备若在预设周期内未接收到主UPF设备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辅UPF设备可以取代主UPF设备转发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
基于上述对传输下行数据的数据传输系统的描述,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与用户终端之间设置的主UPF设备,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1300: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
S1302:对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
S1304:通过所述主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以及,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设置的辅UPF设备,以使所述辅UPF设备通过所述辅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主UPF设备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并根据设置于服务器侧的UPF设备数量,对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其中,目标数据包是包含目标数据的IP数据包,目标数据可以包括请求数据等下行数据。
在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每个目标数据包的IP包头的指定字段中添加数据标识,并通过主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添加数据标识后的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用户终端。同时,将添加数据标识后的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辅UPF设备,以使辅UPF设备通过辅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用户终端。其中,数据标识用于表示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包含相同的数据内容。
另外,在服务器向用户终端传输下行数据过程中,主UPF设备向辅UPF设备发送VRRP通告报文,以使辅UPF设备根据接收到的VRRP通告报文,判断辅UPF设备是否取代主UPF设备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主UPF设备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用于表示主UPF设备的工作状态。
基于服务器侧传输下行数据的描述,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与用户终端之间设置的辅UPF设备,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1400:辅UPF设备接收主UPF设备发送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剩余目标数据包是所述主UPF设备在复制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后得到的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除通过所述主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发送给用户终端的部分目标数据包之外的剩余目标数据包。
S1402:通过所述辅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主UPF设备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并根据设置于服务器侧的UPF设备数量,对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主UPF设备通过主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用户终端。同时,将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辅UPF设备。辅UPF设备接收主UPF设备发送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并通过辅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用户终端。
另外,在服务器向用户终端传输下行数据过程中,主UPF设备向辅UPF设备发送VRRP通告报文。辅UPF设备接收主UPF设备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并根据接收到的VRRP通告报文,判断辅UPF设备是否取代主UPF设备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主UPF设备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用于表示主UPF设备的工作状态。
辅UPF设备若在预设周期内未接收到主UPF设备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辅UPF设备可以取代主UPF设备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
基于上述传输下行数据的传输系统的描述,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用户与用户终端之间设置的主CPE,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1500:所述主CPE接收与所述主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用户前置设备UPF设备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以及,接收服务器与用户终端之间设置的辅CPE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辅CPE发送的目标数据包是所述辅CPE接收与所述辅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UPF设备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后得到。
S1502: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所述用户终端。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主CPE接收与主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用户前置设备UPF设备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以及接收服务器与用户终端之间设置的辅CPE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辅CPE发送的目标数据包是辅CPE接收与辅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UPF设备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后得到。
当与主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UPF设备为主UPF设备时,与辅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UPF设备为辅UPF设备,这种情况下,主UPF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包是从服务器获取到的,辅CPE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是从辅UPF设备获取到的,且辅UPF设备的目标数据包是从主UPF设备获取到的。
当与主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UPF设备为辅UPF设备时,与辅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UPF设备为主UPF设备,这种情况下,辅UPF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包是从主UPF设备获取到的,辅CPE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是从主UPF设备获取到的。
在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用户终端时,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的IP包头的指定字段中的数据标识,判断主CPE是否转发过相同数据内容的数据包。若未转发过,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作为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并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用户终端。若转发过,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丢弃。也就是,将最先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用户终端。其中,主UPF设备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主CPE之前,在需要发送的目标数据包的IP包的指定字段中添加数据标识,数据标识用于表示需要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包含的数据内容是否相同。
此外,在服务器与用户终端之间传输下行数据过程中,主CPE向辅CPE发送VRRP通告报文,以使辅CPE根据接收到的VRRP通告报文,判断辅CPE是否取代主CPE转发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其中,主CPE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用于表示主CPE的工作状态。
基于上述传输下行数据的传输系统的描述,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用户与用户终端之间设置的辅CPE,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1600:辅CPE接收与辅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用户前置设备UPF设备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当与辅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UPF设备为主UPF设备时,辅CPE接收的目标数据包是从主UPF设备获取到的,当与辅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UPF设备为辅UPF设备时,辅CPE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是从主UPF设备获取到的。
S1602: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发送给主CPE,以使主CPE将辅CPE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与接收到的所述主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UPF设备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中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用户终端。
在本说明书实施中,当与辅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UPF设备为主UPF设备时,主UPF设备将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复制后的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发送给辅CPE,辅CPE将接收的目标数据包发送给主CPE。
当与辅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UPF设备为辅UPF设备时,主UPF设备将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复制后的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主UPF,同时,将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发送给辅UPF设备,辅UPF设备将接收到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辅CPE,辅CPE将接收到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主CPE。
主CPE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用户终端。即,将最先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用户终端。
此外,在服务器与用户终端之间传输下行数据过程中,主CPE向辅CPE发送VRRP通告报文。辅CPE接收主CPE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根据接收到的VRRP通告报文,判断辅CPE是否取代主CPE转发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其中,主CPE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用于表示主CPE的工作状态。
辅CPE若在预设周期内未接收到主CPE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辅CPE可以取代主CPE转发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有获取目标数据包的动作都是在遵照所在地国家相应的数据保护法规政策的前提下,并获得由相应装置所有者给予授权的情况下进行的。
通过上述图2和图6所示的系统以及图9~图16所示的方法可见,本说明书中主CPE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后,将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和添加数据标识,得到添加数据标识后的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并通过主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主UPF设备,将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辅CPE,以使辅CPE通过辅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主UPF设备。主UPF设备通过目标数据包中的数据标识,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服务器。同样,可以通过主UPF与辅UPF各自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传输至用户终端。在此方法中,不需要在CPE和UPF两端额外增加其他设备(比如:路由器),可以将用户终端和服务器间通信的数据自动同时在两个无线网络中传输,实现双网冗余传输,这样既能够减少硬件设备成本,还可以避免因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数据无法传输成功的问题,从而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还可以有效避免网络出现传输抖动而导致数据传输时延增加。
以上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基于同样的思路,本说明书还提供了相应的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图17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701,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
复制模块1702,用于对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
发送模块1703,用于通过主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以及,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设置的辅CPE,以使所述辅CPE通过所述辅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1703,具体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的IP包头的指定字段中添加数据标识,并通过所述主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添加数据标识后的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将添加数据标识后的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辅CPE,其中,所述数据标识用于表示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包含相同的数据内容。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1703,还用于向所述辅CPE发送VRRP通告报文,以使所述辅CPE根据接收到的VRRP通告报文,判断所述辅CPE是否取代所述主CPE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VRRP通告报文用于表示所述主CPE的工作状态。
图18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801,用于辅CPE接收主CPE发送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剩余目标数据包是所述主CPE在复制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后得到的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除通过所述主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发送给服务器的部分目标数据包之外的剩余目标数据包;
转发模块1802,用于通过所述辅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图19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901,用于接收与主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用户前置设备CPE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以及,接收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的辅UPF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辅UPF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包是所述辅UPF设备接收与所述辅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CPE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后得到;
转发模块1902,用于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所述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转发模块1902,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的IP包头的指定字段中的数据标识,判断所述主UPF设备是否转发过相同数据内容的数据包;若未转发过,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作为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并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服务器;若转发过,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丢弃。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1903;
所述发送模块1903,用于向所述辅UPF设备发送VRRP通告报文,以使所述辅UPF设备根据接收到的VRRP通告报文,判断所述辅UPF设备是否取代所述主UPF设备转发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VRRP通告报文用于表示所述主UPF设备的工作状态。
图20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2001,用于辅UPF设备接收与辅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用户前置设备CPE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当与辅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CPE为主CPE时,辅UPF设备接收的目标数据包是从主CPE获取到的,当与辅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CPE为辅CPE时,辅UPF设备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是从主CPE获取到的;
发送模块2002,用于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发送给主UPF设备,以使主UPF设备将辅UPF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与接收到的所述主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CPE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中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服务器。
图2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2101,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
复制模块2102,用于对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
发送模块2103,用于通过主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用户终端;以及,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设置的辅UPF设备,以使所述辅UPF设备通过所述辅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2103,具体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的IP包头的指定字段中添加数据标识,并将添加数据标识后的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将添加数据标识后的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辅UPF设备,其中,所述数据标识用于表示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包含相同的数据内容。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2103,还用于向所述辅UPF设备发送VRRP通告报文,以使所述辅UPF设备根据接收到的VRRP通告报文,判断所述辅UPF设备是否取代所述主UPF设备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VRRP通告报文用于表示所述主UPF设备的工作状态。
图2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2201,用于辅UPF设备接收主UPF设备发送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剩余目标数据包是所述主UPF设备在复制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后得到的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除通过所述主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发送给用户终端的部分目标数据包之外的剩余目标数据包。
发送模块2202,用于通过所述辅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图2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2301,用于接收与主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用户面功能UPF设备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以及,接收服务器与用户终端之间设置的辅CPE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辅CPE发送的目标数据包是所述辅CPE接收与所述辅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UPF设备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后得到;
转发模块2302,用于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所述用户终端。
可选地,所述转发模块2302,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的IP包头的指定字段中的数据标识,判断所述主CPE是否转发过相同数据内容的数据包;若未转发过,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作为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并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用户终端;若转发过,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丢弃。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2303;
发送模块2303,用于向所述辅CPE发送VRRP通告报文,以使所述辅CPE根据接收到的VRRP通告报文,判断所述辅CPE是否取代所述主CPE转发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VRRP通告报文用于表示所述主CPE的工作状态。
图2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2401,用于辅CPE接收与辅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用户前置设备UPF设备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当与辅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UPF设备为主UPF设备时,辅CPE接收的目标数据包是从主UPF设备获取到的,当与辅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UPF设备为辅UPF设备时,辅CPE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是从主UPF设备获取到的。
发送模块2402,用于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发送给主CPE,以使主CPE将辅CPE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与接收到的所述主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UPF设备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中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用户终端。
本说明书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用于执行上述图9~图16提供的数传输据方法。
基于图9~图16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图25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5,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内部总线、网络接口、内存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中然后运行,以实现上述图9~图1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说明书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在20世纪90年代,对于一个技术的改进可以很明显地区分是硬件上的改进(例如,对二极管、晶体管、开关等电路结构的改进)还是软件上的改进(对于方法流程的改进)。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当今的很多方法流程的改进已经可以视为硬件电路结构的直接改进。设计人员几乎都通过将改进的方法流程编程到硬件电路中来得到相应的硬件电路结构。因此,不能说一个方法流程的改进就不能用硬件实体模块来实现。例如,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就是这样一种集成电路,其逻辑功能由用户对器件编程来确定。由设计人员自行编程来把一个数字系统“集成”在一片PLD上,而不需要请芯片制造厂商来设计和制作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而且,如今,取代手工地制作集成电路芯片,这种编程也多半改用“逻辑编译器(logic compiler)”软件来实现,它与程序开发撰写时所用的软件编译器相类似,而要编译之前的原始代码也得用特定的编程语言来撰写,此称之为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HDL),而HDL也并非仅有一种,而是有许多种,如ABEL(Advanced Boolean Expression Language)、AHDL(Altera Hardware DescriptionLanguage)、Confluence、CUPL(Cornell University Programming Language)、HDCal、JHDL(Java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Lava、Lola、MyHDL、PALASM、RHDL(Ruby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等,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是VHDL(Very-High-Speed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与Verilog。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清楚,只需要将方法流程用上述几种硬件描述语言稍作逻辑编程并编程到集成电路中,就可以很容易得到实现该逻辑方法流程的硬件电路。
控制器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控制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控制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微控制器:ARC 625D、Atmel AT91SAM、Microchip PIC18F26K20 以及Silicone Labs C8051F320,存储器控制器还可以被实现为存储器的控制逻辑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说明书是参照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说明书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说明书,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用户终端、服务器,以及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服务器之间设置的多个用户前置设备CPE,所述CPE包括:主CPE和辅CPE;
所述用户终端,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主CPE;
所述主CPE,对接收到的所述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并通过所述主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及,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辅CPE;
所述辅CPE,通过所述辅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2.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用户终端、服务器,以及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服务器之间设置的多个用户面功能UPF设备,所述UPF设备包括:主UPF设备和辅UPF设备;
所述服务器,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主UPF设备;
所述主UPF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并通过所述主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以及,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辅UPF设备;
所述辅UPF设备,通过所述辅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的主用户前置设备CPE,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
对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
通过主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及,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设置的辅CPE,以使所述辅CPE通过所述辅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主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具体包括:
在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的IP包头的指定字段中添加数据标识,并通过所述主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添加数据标识后的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设置的辅CPE,具体包括:
将添加数据标识后的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辅CPE,其中,所述数据标识用于表示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包含相同的数据内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辅CPE发送VRRP通告报文,以使所述辅CPE根据接收到的VRRP通告报文,判断所述辅CPE是否取代所述主CPE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VRRP通告报文用于表示所述主CPE的工作状态。
6.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的主用户面功能UPF设备,包括:
接收与主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用户前置设备CPE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以及,接收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的辅UPF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辅UPF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包是所述辅UPF设备接收与所述辅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CPE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后得到;
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所述服务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所述服务器,具体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的IP包头的指定字段中的数据标识,判断所述主UPF设备是否转发过相同数据内容的数据包;
若未转发过,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作为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并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服务器;
若转发过,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丢弃。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辅UPF设备发送VRRP通告报文,以使所述辅UPF设备根据接收到的VRRP通告报文,判断所述辅UPF设备是否取代所述主UPF设备转发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VRRP通告报文用于表示所述主UPF设备的工作状态。
9.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的主用户面功能UPF设备,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
对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
通过主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以及,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设置的辅UPF设备,以使所述辅UPF设备通过所述辅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主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具体包括:
在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的IP包头的指定字段中添加数据标识,并将添加数据标识后的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设置的辅UPF设备,具体包括:
将添加数据标识后的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辅UPF设备,其中,所述数据标识用于表示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包含相同的数据内容。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辅UPF设备发送VRRP通告报文,以使所述辅UPF设备根据接收到的VRRP通告报文,判断所述辅UPF设备是否取代所述主UPF设备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VRRP通告报文用于表示所述主UPF设备的工作状态。
12.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的主用户前置设备CPE,包括:
接收与主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用户面功能UPF设备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以及,接收服务器与用户终端之间设置的辅CPE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辅CPE发送的目标数据包是所述辅CPE接收与所述辅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UPF设备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后得到;
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所述用户终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所述用户终端,具体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的IP包头的指定字段中的数据标识,判断所述主CPE是否转发过相同数据内容的数据包;
若未转发过,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作为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并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用户终端;
若转发过,将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丢弃。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辅CPE发送VRRP通告报文,以使所述辅CPE根据接收到的VRRP通告报文,判断所述辅CPE是否取代所述主CPE转发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VRRP通告报文用于表示所述主CPE的工作状态。
15.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
复制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主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以及,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设置的辅CPE,以使所述辅CPE通过所述辅CPE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16.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与主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用户前置设备CPE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以及,接收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的辅UPF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辅UPF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包是所述辅UPF设备接收与所述辅UPF设备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CPE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后得到;
转发模块,用于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所述服务器。
1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
复制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进行复制,得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主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部分目标数据包发送给用户终端;以及,将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数据包中的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设置的辅UPF设备,以使所述辅UPF设备通过所述辅UPF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将所述剩余目标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18.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与主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用户面功能UPF设备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以及,接收服务器与用户终端之间设置的辅CPE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其中,所述辅CPE发送的目标数据包是所述辅CPE接收与所述辅CPE处于同一数据传输链路上的UPF设备所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后得到;
转发模块,用于将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数据包转发给所述用户终端。
CN202210609676.5A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47108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9676.5A CN114710810B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9676.5A CN114710810B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10810A true CN114710810A (zh) 2022-07-05
CN114710810B CN114710810B (zh) 2023-04-25

Family

ID=82177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09676.5A Active CN114710810B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1081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80465A (zh) * 2022-09-29 2023-01-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专网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65732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转发芯片及网络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8921A (zh) * 2016-11-24 2017-05-3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cpe冗余链路系统及方法
WO2019047197A1 (en) * 2017-09-11 2019-03-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GRATING FIXED ACCESS IN A CONVERGED 5G HEART
CN111512691A (zh) * 2017-12-29 2020-08-0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为冗余用户平面路径提供双连接性的方法和相关网络节点
WO2021109752A1 (zh) * 2019-12-04 2021-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客户前置设备、用户设备以及网络侧设备
WO2021147402A1 (zh) * 2020-01-21 2021-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10306879A1 (en) * 2018-08-10 2021-09-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dundancy hand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22001735A1 (zh) * 2020-06-28 2022-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up设备及cp设备
CN114079974A (zh) * 2020-08-12 2022-02-2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网络能力开放方法、装置、upf实体及cpe网元
WO2022037451A1 (zh) * 2020-08-21 2022-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068342A1 (zh) * 2020-09-29 2022-04-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8921A (zh) * 2016-11-24 2017-05-3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cpe冗余链路系统及方法
WO2019047197A1 (en) * 2017-09-11 2019-03-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GRATING FIXED ACCESS IN A CONVERGED 5G HEART
CN111512691A (zh) * 2017-12-29 2020-08-0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为冗余用户平面路径提供双连接性的方法和相关网络节点
US20210306879A1 (en) * 2018-08-10 2021-09-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dundancy hand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21109752A1 (zh) * 2019-12-04 2021-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客户前置设备、用户设备以及网络侧设备
WO2021147402A1 (zh) * 2020-01-21 2021-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2001735A1 (zh) * 2020-06-28 2022-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up设备及cp设备
CN114079974A (zh) * 2020-08-12 2022-02-2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网络能力开放方法、装置、upf实体及cpe网元
WO2022037451A1 (zh) * 2020-08-21 2022-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068342A1 (zh) * 2020-09-29 2022-04-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80465A (zh) * 2022-09-29 2023-01-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专网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80465B (zh) * 2022-09-29 2024-05-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专网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65732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转发芯片及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10810B (zh) 202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10810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027949A1 (zh) 一种路由方法及装置
CN111247869B (zh) 提升业务可靠性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682927B (zh) 一种基于mlag环境的报文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909448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reception path between server and mobile terminal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environment
US11323310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hot reservation for in-line deployed network functions with multiple network interfaces
JP5302409B2 (ja) データをクライアントに提供する方法
US8238309B1 (en) Stateful home agent recovery protocol (SHARP)
CN11364520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A3206792A1 (en) Local edge offload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offloading service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EP2209263B1 (en) Method, system and installation for forwarding data transmission frames
CN11433994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1698142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31396B (zh) 一种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中的故障回切方法及装置
CN115022120A (zh) 一种vxlan网络中mlag的报文抑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EP2966927B1 (en) Combined vo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in a distributed hybrid allocation and reservation multiple access mobile wireless network
CN114422427A (zh) 一种流量均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833981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hot reservation for in-line deployed network functions with multiple network interfaces
CN114362893A (zh)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325895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595915A (zh) 转发报文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473536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726909B (zh) 基于融合组网的包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11013477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packet in real time
JP7547629B2 (ja) 通信方法及び関連デバイ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