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10446A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10446A
CN114710446A CN202210292432.9A CN202210292432A CN114710446A CN 114710446 A CN114710446 A CN 114710446A CN 202210292432 A CN202210292432 A CN 202210292432A CN 114710446 A CN114710446 A CN 114710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acket loss
sending
electronic device
end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924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10446B (zh
Inventor
黄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924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104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10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044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2501 priority patent/WO202317953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104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04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数据传输领域。该方法包括:在数据传输中断、且确定发生丢包事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消息,上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任一项: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在数据传输恢复的情况下,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上述第一消息和数据恢复信息;其中,上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丢失数据包;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丢包内容信息,丢包事件信息;上述丢包内容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序列号SN范围,丢失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SN编号。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是普遍应用的数据传输协议。
在通过TCP/IP协议传输数据的过程中,在发送端电子设备向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数据包,接收端电子设备接收成功后,将会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后续数据包的发送指示信息。若网络连接中断,为了保证数据传输尽可能完整,在相关技术中,协议一般会指定丢弃中断发生时传输中的数据包,并暂时在发送端电子设备缓存新产生的数据包及之前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待网络连接恢复后,发送端电子设备将缓存的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电子设备,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丢包情况。
然而,由于网络连接中断的过程中,很有可能有大量数据包缓存在发送端电子设备中,因此,在网络连接成功后,缓存的大量数据包全部发送至接收端电子设备时,接收端电子设备会连续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大量的发送指示信息,进而导致发送端电子设备拥堵,最终造成数据传输速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网络连接中断时,发送端电子设备数据传输拥堵,最终造成数据传输速率降低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数据传输中断、且确定发生丢包事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消息,上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任一项: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在数据传输恢复的情况下,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上述第一消息和数据恢复信息;其中,上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丢失数据包;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丢包内容信息,丢包事件信息;上述丢包内容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序列号SN范围,丢失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SN编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丢包内容信息,丢包事件信息;上述丢包内容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序列号SN范围,丢失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SN编号;接收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恢复信息;在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不触发第一机制,上述第一机制包括:拥塞避免机制。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上述装置包括:生成模块和发送模块;上述生成模块,用于在数据传输中断、且确定发生丢包事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消息,上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任一项: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上述发送模块,用于在数据传输恢复的情况下,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上述生成模块生成的上述第一消息和数据恢复信息;其中,上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丢失数据包;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丢包内容信息,丢包事件信息;上述丢包内容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序列号SN范围,丢失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SN编号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上述装置包括:上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和执行模块;上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丢包内容信息,丢包事件信息;上述丢包内容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序列号SN范围,丢失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SN编号;上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恢复信息;上述执行模块,用于在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不触发第一机制,上述第一机制包括:拥塞避免机制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数据传输中断、且接收端电子设备确定发生丢包事件的情况下,接收端电子设备将生成包括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丢失数据包)或者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之后,在数据传输恢复的情况下,接收端电子设备将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上述第一消息和数据恢复信息。如此,在数据传输中断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的数量或者直接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避免数据传输拥堵,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如图1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接收端电子设备,包括以下步骤301和步骤302:
步骤301:在数据传输中断、且确定发生丢包事件的情况下,接收端电子设备生成第一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任一项: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丢失数据包;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丢包内容信息,丢包事件信息;上述丢包内容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序列号(Serial Number,SN)范围,丢失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SN编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丢包事件可以由接收端电子设备确定,具体的,接收端电子设备确定丢包事件的方式可以参照下述内容。
示例性的,当上述第一消息为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时,在后续数据传输恢复后,接收端电子设备将向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进一步地,在接收端设备生成上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之前,第一信息的传输方式为:目标传输方式,该目标传输方式传输的第一信息的数量与第一数量不同,具体的,该目标传输方式可以详细参照下述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之前的技术方案中的传输方式,即目标传输方式可以通过下述例1说明。例1:假设发送端电子设备需要向接收端电子设备传输4个数据包,该四个数据包具备各自的编号,分别为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则,在接收端电子设备接收到数据包1后,会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请发送数据包2”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为本申请上述的第一信息。在发生数据传输中断后,在接收端电子设备接收到数据包1后,依旧会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请发送数据包2”的指示信息,但由于数据传输中断,因此,发送端电子设备向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是数据包4,本应发送的数据包2和数据包3由于数据传输中断成为了丢失数据包,在该种情况下,接收端电子设备会不间断的发送“请发送数据包2”的指示信息,此时该指示信息称为第一信息,相应的,不间断的发送“请发送数据包2”的指示信息的传输方式为:发送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之前使用的传输方式。
进一步的,在上述例1中,若不间断的发送“请发送数据包2”的指示信息,在发送该“请发送数据包2”的指示信息(即第一信息)到达预定次数的情况下,会触发发送端的拥塞避免机制,进而导致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数据拥堵、瘫痪,无法正常传输数据信息。
在一种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信息可以为重复确认字符(duplicate Acknowledgecharacter,duplicate ACK)。进一步地,在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duplicate ACK后,相应的,发送端电子设备会恢复相同数量的TCP序列号(TCP Serial Number TCP SN)。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数量可以为提前预设的,也可以为用户自定义的。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数量应当小于导致发送端电子设备触发拥塞避免机制的预定次数。
例2:若发送端电子设备触发拥塞避免机制的预定次数为3次,即发送端电子设备接收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请发送数据包2”的指示信息(即第一信息)达到3次时发送端电子设备触发拥塞避免机制,则可以将第一数量设置为2次。即在发生数据传输中断,接收端电子设备无法接收到第一信息指示的数据包的情况下,更新第一信息的发送数量为第一数量,设定在数据传输恢复后,接收端电子设备最多传输2次上述第一信息,该“最多传输2次上述第一信息”即为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
示例性的,当第一消息包括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时,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用于确定并告知发送端电子设备发生丢包事件(即丢包事件信息),和/或丢包事件中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编号信息(即丢包内容信息),具体的,包括上述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序列号SN范围,丢失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SN编号。
例3:接收端电子设备在确认发生丢包事件后,将生成用于指示丢包事件的丢包事件信息和/或丢包内容信息。
步骤302:在数据传输恢复的情况下,接收端电子设备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上述第一消息和数据恢复信息。
示例性的,上述数据恢复信息用于指示接收端电子设备和发送端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恢复正常。
进一步的,该数据恢复信息可以用于告知发送端电子设备开启正常传输数据的传输过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数据传输恢复的情况需要接收端电子设备自行确认。具体的,接收端电子设备通过内部模块进行确认,接收端电子设备内部的确认方式可以参照下述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接收端电子设备中,不同的模块具备不同的功能。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其中,上述第一模块用于确定发生丢包事件,上述第二模块用于更新数据传输协议,数据传输协议用于控制接收端电子设备和发送端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第一模块可以为5G调制解调模块(5G modem模块),上述第二模块可以为TCP协议栈模块。
示例性的,在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数据恢复信息时,其具体发送过程为,通过上述第一模块将向上述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数据恢复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数据传输恢复的状态接收端电子设备的第一模块确认,并由第一模块生成数据恢复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至发送端电子设备。
如此,在数据传输恢复后,接收端电子设备将数据恢复信息发送至发送端电子设备,以便于发送端电子设备及时进行数据传输,从而有利于提高网络中断发生后的数据传输效率。
例4:结合上述例2,在数据传输恢复,接收端电子设备无法接收到第一信息指示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向发送端电子设备传输2次上述第一信息(即上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和数据恢复信息。
例5:结合上述例3,在数据传输恢复,接收端电子设备无法接收到第一信息指示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向发送端电子设备传输丢包事件信息和丢包内容信息以及数据恢复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丢包内容信息中,上述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序列号SN范围可以为接收端电子设备推算出的。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序列号SN范围可以为接收端电子设备的第二模块推算出的。
例6:假设发送端电子设备需要向接收端电子设备传输4个数据包,该四个数据包具备各自的编号,分别为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则,当接收端电子设备接收到数据包1后,会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请发送数据包2”的指示信息,然而,由于在发生数据传输中断后,发送端电子设备向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为数据包4,则根据数据包的SN编码信息,接收端电子设备的TCP协议栈模块将计算出丢失数据包对应的SN范围为:第二个数据包和第三个数据包,对应对的丢失数据包为数据包2和数据包3。
进一步的,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的第二模块可以用于生成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第二丢包信息,并向上述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上述第二丢包信息。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上述丢包内容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序列号SN范围时,相当于接收端电子设备将直接告知发送端电子设备丢失数据包对应的SN编号。
例7:结合上述例6,在接收端电子设备的TCP协议栈模块将计算出丢失数据包对应的SN范围后,接收端电子设备的TCP协议栈模块(即上述第二模块)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上述数据包2和数据包3(即丢失数据包)对应的SN范围,则后续发送端将向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数据包2和数据包3。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上述丢包内容信息包括丢失数据包之后的SN编号时,接收端电子设备告知发送端电子设备在丢失数据包之后的SN编号之前的SN编号对应的数据包均为丢失数据包。
例8:结合上述例7,在接收端电子设备的TCP协议栈模块将计算出丢失数据包对应的SN范围后,接收端电子设备的TCP协议栈模块(即上述第二模块)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数据包4的SN编号(即上述丢失数据包之后的SN编号),则后续发送端将向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数据包1、数据包2和数据包3。
如此,在发生数据传输中断进而丢失数据包的事件时,接收端电子设备可以将丢包信息发送至发送端电子设备,并告知发送端电子设备后续需要补传的内容,从而可以节约传输资源,并提高后续的数据传输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数据传输中断、且接收端电子设备确定发生丢包事件的情况下,接收端电子设备将生成包括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丢失数据包)或者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之后,在数据传输恢复的情况下,接收端电子设备将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上述第一消息和数据恢复信息。如此,在数据传输中断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的数量或者直接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避免数据传输拥堵,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一消息为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上述步骤302中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上述第一消息和数据恢复信息中,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可以包括如下步骤A:
步骤A:接收端电子设备在第一预定时长内,向上述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上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和上述数据恢复信息。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预定时长包括以下任一项: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和上述发送端电子设备约定的时长,自数据传输中断起至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接收到上述丢失数据包之间的时长。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在上述步骤302中的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上述第一消息和数据恢复信息之前,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步骤B:
步骤B:接收端电子设备确定上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对应的传输方式。
示例性的,上述传输方式包括以下任一项:在数据传输恢复的情况下,接收到的N个数据包的接收时间间隔小于预定时间间隔的情况下,在上述第一预定时长内发送上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N为正整数;在上述第一预定时长内,发送上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后暂停发送上述第一信息;在上述第一预定时长内按照预定间隔发送上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
对上述三种传输方式的解释如下:
第一传输方式为:在数据传输恢复的情况下,接收到的N个数据包的接收时间间隔小于预定时间间隔的情况下,在上述第一预定时长内发送上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N为正整数。具体的,在数据传输恢复的情况下,接收端电子设备先行获取接收到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的N个数据包之间的时间间隔,并将N个数据包之间的时间间隔与数据传输中断之前接收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之间的时间间隔(即预定时间间隔)进行对比,在N个数据包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数据传输终端之前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之间的时间间隔的情况下,接收端电子设备在第一预定时长内暂停发送N个数据包对应的第一信息或者仅发送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直至接收到的数据包对应的时间间隔恢复至数据传输中断之前的时间间隔(即预定时间间隔)。其中,N个数据包为数据传输恢复的情况下,接收端电子设备最先接收的若干数据包。
可以理解的是,在数据传输畅通稳定的情况下,接收端电子设备接收到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之间的时间间隔也为稳定的,例如,接收数据包的时间间隔为1.1秒-2秒;而在数据中断后再次连接的情况下,发送端电子设备会将缓存的数据包快速的发送至接收端电子设备,此时,接收端电子设备接收数据包的时间间隔很可能会大大减小,例如,从时间间隔为1.1秒-2秒变为0.2秒-0.5秒
第二传输方式为:上述第一预定时长内按照预定间隔发送上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具体的,在上述第一预定时长内,发送上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后暂停发送上述第一信息。具体的,在数据传输恢复的情况下,接收端电子设备在第一预定时长内,在发送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后,暂停发送第一信息,在第一预定时长内,再恢复使用目标传输方式时发送第一信息。
第三传输方式为:在上述第一预定时长内按照预定间隔发送上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具体的,在数据传输恢复的情况下,接收端电子设备在第一预定时长内,增大发送第一信息的发送间隔,即按照预定间隔发送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其中,上述预定间隔可以根据第一预定时长和第一数量确定,在一种实施例中,预定间隔=第一预定时长/第一数量,上述预定间隔也可以随机确定,例如,接收端电子设备连续接收多个数据包后,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一次第一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一消息包括上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上述步骤302之后,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可以包括如下步骤C:
步骤C: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将上述第一消息的传输方式更新为目标传输方式。
示例性地,上述目标传输方式为上述发送上述第一消息之前使用的传输方式。
示例性地,上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任一项:上述发送第一消息的时长达到第一预定时长,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接收到上述丢失数据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目标传输方式为:传输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之前的第一信息的传输方式。例如,结合上述内容,目标传输方式可以为:发送大于或者等于预定次数“请发送数据包2”的指示信息(即第一信息)。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一条件包括上述发送第一消息的时长达到第一预定时长的情况下,上述第一预定时长可以为接收端电子设备和发送端电子设备提前约定的,也可以为用户自定义设定的。
例9:结合上述例2和例3,若第一预定时长为3秒,则在接收端电子设备将第一信息的传输方式更新为发送所述第一消息之前使用的传输方式,即传输第一信息的时长达到3秒后,将第一信息的传输方式更新为目标传输方式。
在一种示例中,在上述第一条件包括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接收到上述丢失数据包的情况下,接收端电子设备将在接收到第一信息指示的丢失数据包后更新传输方式。
例10:结合上述例2和例3,在接收端电子设备接收到数据包2、数据包3后,将第一信息的传输方式(即传输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更新回目标传输方式。
如此,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发送第一消息的时长达到第一预定时长或者接收端电子设备接收到上述丢失数据包),将上述第一信息的传输方式更新为目标传输方式。如此,在数据传输中断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第一信息的传输方式,避免数据传输拥堵,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消息为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上述步骤301中,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可以包括如下步骤D1至步骤D2:
步骤D1:在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中的第一模块确定发生丢包事件的情况下,生成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第一丢包信息,并将上述第一丢包信息传输至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中的第二模块。
进一步的,在步骤D1的基础上,生成第一消息,包括:
步骤D2:在上述第二模块接收到上述第一丢包信息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第二模块将生成第一消息。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丢包信息包括丢包事件信息。
示例性的,在上述第二模块接收到上述丢包事件信息后,即可确定发生了丢包事件。
进一步的,在确定丢包事件的情况下,即可确定发生了数据传输中断。
例11:在第一模块为5G modem模块,第二模块为TCP协议栈模块的情况下,5Gmodem模块在确定发生丢包事件后,将生成用于表征丢包事件的第一丢包信息,并将该第一丢包信息发送至TCP协议栈模块,TCP协议栈模块将更新duplicate ACK(即第一信息)的传输方式,具体的,TCP协议栈模块将控制发送duplicate ACK的数量。
如此,通过接收端电子设备内部模块的信息传输,更加快捷准确的发现丢包事件和数据传输中断事件,从而尽快的检测丢失数据包,进而保证减小信息损耗的前提下,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步骤301中的接收端电子设备确定发生丢包事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可以包括如下步骤E1和步骤E2:
步骤E1: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检测目标参数。
步骤E2:在上述目标参数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确定发生上述丢包事件。
示例性的,上述目标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数据无线承载DRB,层1误块率L1BLER(Layer1,Block Error Rate),无线链路控制层的确认传输模式序列号(Layer2Acknowledge Mode Sequence Number,L2 AM SN)。
示例性的,上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上述DRB处于删除状态;上述L1 BLER对应的值高于第一阈值且无法通过预定机制恢复;上述L2 AM SN对应的目标数据处于丢弃状态。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检测目标参数的执行过程可以为接收端电子设备的第一模块完成的。例如:5G modem模块。
示例性的,上述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处于删除状态对应的删除方式可以为:接收端电子设备直接通过重配置消息进行的删除,也包括其他删除方式,例如无线资源控制重建(RRC establishment)失败,进而造成DRB的删除。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阈值可以为预设的。
示例性的,上述预定机制可以为预设的,在一种示例中,上述预定机制可以为层2的重传机制,即L2的重传机制,在一种示例中,上述L2的重传机制可以为非确认传输模式(Unacknowledge Mode,UM)。
示例性的,上述L2 AM SN对应的目标数据处于丢弃状态是指:在L2 AM SN处于乱序状态进而发生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重建立,在该重建立过程中造成的目标数据丢弃,从而使得目标数据处于丢弃状态。
如此,接收端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上述多种方式确定发生丢包事件,进而确定数据传输中断,从而可以及时触发后续相关数据传输操作步骤,保证数据传输的高效流畅。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步骤302之前,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可以包括如下步骤F:
步骤F:通过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的第一模块向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的第二模块发送数据恢复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接收端电子设备中,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的第一模块用于数据恢复状态,并生成数据恢复信息,之后,由第一模块向第二模块发送数据恢复信息,从而触发第二模块使用发送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
如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电子设备的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之间信息通畅,降低网络传输中断事件带来的数据传输效率降低的影响,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还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如图2所示,应用于发送端电子设备,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401至步骤403:
步骤401:上述发送端电子设备接收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丢包内容信息,丢包事件信息;上述丢包内容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序列号SN范围,丢失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SN编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丢包内容信息和丢包事件信息的描述可以参照前述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2:上述发送端电子设备接收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恢复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数据恢复信息可以参照前述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3:上述发送端电子设备在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不触发第一机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机制包括:拥塞避免机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三条件可以为以下任一项:发送端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第二丢包信息第二预定时长内,发送端电子设备在接收到SN范围内的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发送指示信息之前,具体的,可以参照下述内容。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技术方案之前,发送端电子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多个第一信息后,即会触发拥塞避免机制。该拥塞避免机制会导致数据传输速率下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电子设备在接收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丢包内容信息和/或丢包事件信息)的情况下,接收到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恢复信息后,在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不触发拥塞避免机制。如此,可以在数据传输中断的情况下,避免数据传输速率降低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维持之前的数据传输速率,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为上述丢包内容信息的情况下,在上述步骤403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G:
步骤G:发送端电子设备根据上述丢包内容信息,在接收到上述SN范围内的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发送指示信息时,不触发第一机制。
示例性的,上述SN范围内的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发送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上述丢失数据包对应的SN范围内的数据包,丢失数据包之后的SN编号之前SN编号对应的数据包。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SN范围内的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发送指示信息可以用于告知发送端电子设备在接收到发送指示信息时,不要触发第一机制。
例12:假设发送端电子设备需要向接收端电子设备传输4个数据包,该四个数据包具备各自的编号,分别为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则,在接收端电子设备接收到数据包1后,会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请发送数据包2”的指示信息(即上述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为本申请上述的第一信息。在发生数据传输中断后,在接收端电子设备接收到数据包1后,依旧会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请发送数据包2”的指示信息,但由于数据传输中断,因此,发送端电子设备向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是数据包4,本应发送的数据包2和数据包3由于数据传输中断成为了丢失数据包,在该种情况下,接收端电子设备会不间断的发送“请发送数据包2”的指示信息,发送端电子设备也会不间断的接收到“请发送数据包2”的指示信息。
进一步的,在接收端电子设备确定发生丢包事件后,将包括丢包事件信息和丢包内容信息的丢包信息发送至发送端电子设备处,该丢包内容信息包括:数据包2和数据包3对应的SN范围、数据包2和数据包3之后的SN编号。则发送端电子设备在接收到该丢包信息后,在接收到上述“请发送数据包2”的指示信息时,不会触发拥塞避免机制。
如此,发送端电子设备通过丢包内容信息,可以提前确定具体哪些数据包为丢失数据包,进而在收到指示其发送丢失数据包的发送指示信息时,不会触发拥塞避免机制,从而避免了数据传输中断的情况下的数据传输降低概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为上述丢包事件信息的情况下,上述步骤403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H1和步骤H2:
步骤H1:发送端电子设备获取第二预定时长。
步骤H2:发送端电子设备在上述第二预定时长内,不触发第一机制。
示例性的,上述第二预定时长包括以下任一项:上述发送端电子设备和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约定的时长,上述发送端电子设备根据上述丢包信息计算的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H1和步骤H2中,无需接收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丢包内容信息。
例13:结合上述例12,在发送端电子设备也会不间断的接收到“请发送数据包2”的指示信息的情况下,在接收端电子设备将包括丢包事件信息的丢包信息发送至发送端电子设备处,该丢包事件信息用于告知发送端电子设备当前发生了丢包事件。则发送端电子设备在接收到该丢包信息后,在第二预定时长内时,不会触发拥塞避免机制。
如此,发送端电子设备通过丢包事件信息,可以尽早确认丢包事件,进而第二预定时长内,不会触发拥塞避免机制,从而避免了数据传输中断的情况下的数据传输降低概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二预定时长为上述发送端电子设备根据上述丢包信息计算的时长的情况下,上述步骤H1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I1和步骤I2:
步骤I1:上述发送端电子设备根据第一信息,计算丢失数据包的数量。
步骤I2:上述发送端电子设备根据上述丢失数据包的数量及上述丢失数据包的传输信息,确定上述第二预定时长。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信息为接收端电子设备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的丢包信息对应的发送指示信息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丢失数据包。
示例性的,上述丢失数据包的传输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上述丢失数据包的传输速率、接收上述丢失数据包对应的确认字符ACK信息的耗费时长。
可以理解的是,若发送端电子设备没有接收到所发数据包对应的发送指示信息,则不会删除发送端电子设备这一侧的数据包。例如,结合上述例1,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数据包1之后,中间发送的数据包2和数据包3均发生丢包,接收端接收到了数据包4,对于发送端而言,其并未收到与数据包2对应的发送指示信息“请发送数据包3”和与数据包3对应的发送指示信息“请发送数据包4”,因此,发送端电子设备会缓存数据包2和数据包3的信息,直至收到上述数据包2和数据包3对应的发送指示信息。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上述丢失数据包的传输信息为上述丢失数据包的传输速率时,发送端电子设备可以根据丢包事件开始前的数据传输速率,结合丢包的数量,确认重新传输这些丢失数据包所需要的时间。
例14:结合上述例12,在发送端电子设备不间断的接收到“请发送数据包2”的指示信息的情况下,在接收到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恢复信息后,发送端电子设备会计算传输数据包2至数据包4的数据包数量,再结合数据包传输速率,计算传输上述数据包2至数据包4所需要的时长(即上述第二预定时长)。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上述丢失数据包的传输信息为接收上述丢失数据包对应的ACK信息的耗费时长时,发送端电子设备可以根据丢失数据包的数量以及接收ACK信息所需要的时长,即往返时长(Round-Trip Time,RTT),确定第二预定时长。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ACK信息可以为上述第一信息。
例15:结合上述例12,在发送端电子设备也会不间断的接收到“请发送数据包2”的指示信息的情况下,在发送端电子设备不间断的接收到“请发送数据包2”的指示信息的情况下,在接收到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恢复信息后,在接收到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恢复信息后,发送端电子设备会计算传输数据包2至数据包4的数据包数量,再计算接收到数据包2至数据包4的数据包对应的ACK信息,即“请发送数据包3”的发送指示信息、“请发送数据包4”的发送指示信息、“请发送数据包5”的发送指示信息所需要的时长,计算传输上述数据包2至数据包4所需要的时长(即上述第二预定时长)。
如此,发送端电子设备通过已知信息进行计算,可以确定到第二预定时长,从而更加精准的确定不触发第一机制的时长,从而在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的同时,保证数据传输系统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数据传输装置,或者该数据传输装置中的用于执行数据传输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数据传输装置执行数据传输的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
图3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上述数据传输装置600包括:上述生成模块601,用于在数据传输中断、且确定发生丢包事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消息,上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任一项: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上述发送模块602,用于在数据传输恢复的情况下,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上述生成模块601生成的上述第一消息和数据恢复信息;其中,上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丢失数据包;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丢包内容信息,丢包事件信息;上述丢包内容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序列号SN范围,丢失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SN编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中,在数据传输中断、且接收端电子设备确定发生丢包事件的情况下,接收端电子设备将生成包括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丢失数据包)或者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之后,在数据传输恢复的情况下,接收端电子设备将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上述第一消息和数据恢复信息。如此,在数据传输中断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的数量或者直接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避免数据传输拥堵,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一消息为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上述发送模块602,用于在第一预定时长内,向上述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上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和上述数据恢复信息;其中,上述第一预定时长包括以下任一项: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和上述发送端电子设备约定的时长,自数据传输中断起至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接收到上述丢失数据包之间的时长。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上述装置600还包括:确定模块603;上述确定模块603,用于确定上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对应的传输方式;其中,上述传输方式包括以下任一项:在数据传输恢复的情况下,接收到的N个数据包的接收时间间隔小于预定时间间隔的情况下,在上述第一预定时长内发送上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N为正整数;在上述第一预定时长内,发送上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后暂停发送上述第一信息;在上述第一预定时长内按照预定间隔发送上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一消息包括上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上述装置600还包括更新模块604;上述更新模块604,用于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将上述生成模块生成的上述第一消息的传输方式更新为目标传输方式;其中,上述目标传输方式为上述发送上述第一消息之前使用的传输方式;上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任一项:上述发送第一消息的时长达到第一预定时长,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接收到上述丢失数据包。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装置600还包括检测模块605和确定模块603;上述检测模块605,用于检测目标参数;上述确定模块603,用于在上述检测模块检测的上述目标参数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确定发生上述丢包事件;其中,上述目标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数据无线承载DRB,层1误块率L1 BLER,无线链路控制层的确认传输模式序列号L2 AM SN;上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上述DRB处于删除状态;上述L1 BLER对应的值高于第一阈值且无法通过预定机制恢复;上述L2 AM SN对应的目标数据处于丢弃状态。
图4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二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上述数据传输装置700包括:接收模块701和执行模块702;上述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丢包内容信息,丢包事件信息;上述丢包内容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序列号SN范围,丢失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SN编号;上述接收模块701,还用于接收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恢复信息;上述执行模块702,用于在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不触发第一机制,上述第一机制包括:拥塞避免机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中,数据传输装置在接收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丢包内容信息和/或丢包事件信息),接收到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恢复信息后,在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不触发拥塞避免机制。如此,可以在数据传输中断的情况下,避免数据传输速率降低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维持之前的数据传输速率,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为上述丢包内容信息的情况下,上述执行模块702,具体用于根据上述丢包内容信息,在接收到上述SN范围内的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发送指示信息时,不触发第一机制。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为上述丢包事件信息的情况下,上述装置700还包括获取模块703;上述获取模块703,用于获取第二预定时长,上述第二预定时长包括以下任一项:上述发送端电子设备和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约定的时长,上述发送端电子设备根据上述丢包信息计算的时长;上述执行模块702,具体用于在上述获取模块获取的上述第二预定时长内,不触发第一机制。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二预定时长为上述发送端电子设备根据上述丢包信息计算的时长的情况下,上述装置700还包括:计算模块704和确定模块705;上述计算模块704,用于根据第一信息,计算丢失数据包的数量,上述第一信息为接收端电子设备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的丢包信息对应的发送指示信息,上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丢失数据包;上述确定模块705,用于根据上述计算模块704计算的上述丢失数据包的数量及上述丢失数据包的传输信息,确定上述第二预定时长,上述丢失数据包的传输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上述丢失数据包的传输速率、接收上述丢失数据包对应的确认字符ACK信息的耗费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数据传输装置600中一定包括的模块用实线框示意,如生成模块601;数据传输装置600中可以包括也可以不包括的模块用虚线框示意,如检测模块604;如图4所示,数据传输装置700中一定包括的模块用实线框示意,如接收模块701;数据传输装置700中可以包括也可以不包括的模块用虚线框示意,如计算模块704。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能够实现图1和图2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存储在存储器8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8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801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6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101、网络模块102、音频输出单元103、输入单元104、传感器105、显示单元106、用户输入单元107、接口单元108、存储器109、以及处理器1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5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在第一电子设备中,处理器110,在数据传输中断、且确定发生丢包事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消息,上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任一项: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射频单元101,用于在数据传输恢复的情况下,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上述第一消息和数据恢复信息;其中,上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丢失数据包;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丢包内容信息,丢包事件信息;上述丢包内容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序列号SN范围,丢失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SN编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中,在数据传输中断、且接收端电子设备确定发生丢包事件的情况下,接收端电子设备将生成包括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丢失数据包)或者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之后,在数据传输恢复的情况下,接收端电子设备将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上述第一消息和数据恢复信息。如此,在数据传输中断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的数量或者直接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避免数据传输拥堵,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可选地,在上述第一消息为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处理器110,具体用于在第一预定时长内,向上述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上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和上述数据恢复信息;其中,上述第一预定时长包括以下任一项: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和上述发送端电子设备约定的时长,自数据传输中断起至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接收到上述丢失数据包之间的时长。
可选地,在上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处理器110,还用于确定上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对应的传输方式;其中,上述传输方式包括以下任一项:在数据传输恢复的情况下,接收到的N个数据包的接收时间间隔小于预定时间间隔的情况下,在上述第一预定时长内发送上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N为正整数;在上述第一预定时长内,发送上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后暂停发送上述第一信息;在上述第一预定时长内按照预定间隔发送上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
可选地,在上述第一消息包括上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处理器110,还用于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将上述第一消息的传输方式更新为目标传输方式;其中,上述目标传输方式为上述发送上述第一消息之前使用的传输方式;上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任一项:上述发送第一消息的时长达到第一预定时长,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接收到上述丢失数据包。
可选地,处理器110,还用于检测目标参数;处理器110,还用于在上述目标参数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确定发生上述丢包事件;其中,上述目标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数据无线承载DRB,层1误块率L1 BLER,无线链路控制层的确认传输模式序列号L2 AM SN;上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上述DRB处于删除状态;上述L1 BLER对应的值高于第一阈值且无法通过预定机制恢复;上述L2 AM SN对应的目标数据处于丢弃状态。
其中,在第二电子设备中,上述射频单元101,用于接收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丢包内容信息,丢包事件信息;上述丢包内容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序列号SN范围,丢失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SN编号;上述射频单元101,还用于接收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恢复信息;上述处理器110,用于在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不触发第一机制,上述第一机制包括:拥塞避免机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丢包内容信息和/或丢包事件信息),接收到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恢复信息后,在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不触发拥塞避免机制。如此,可以在数据传输中断的情况下,避免数据传输速率降低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维持之前的数据传输速率,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可选地,在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为上述丢包内容信息的情况下,上述射频单元101,用于根据上述丢包内容信息,在接收到上述SN范围内的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发送指示信息时,不触发第一机制。
可选地,在上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为上述丢包事件信息的情况下,上述发送端电子设备在数据传输恢复,且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上述处理器110,具体用于获取第二预定时长,上述第二预定时长包括以下任一项:上述发送端电子设备和上述接收端电子设备约定的时长,上述发送端电子设备根据上述丢包信息计算的时长;处理器110,具体用于在上述第二预定时长内,不触发第一机制。
可选地,在上述第二预定时长为上述发送端电子设备根据上述丢包信息计算的时长的情况下,处理器110,具体用于根据第一信息,计算丢失数据包的数量,上述第一信息为接收端电子设备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的丢包信息对应的发送指示信息,上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丢失数据包;处理器110,具体用于根据上述丢失数据包的数量及上述丢失数据包的传输信息,确定上述第二预定时长,上述丢失数据包的传输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上述丢失数据包的传输速率、接收上述丢失数据包对应的确认字符ACK信息的耗费时长。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1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1041和麦克风1042,图形处理器1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106可包括显示面板1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61。用户输入单元107包括触控面板1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72。触控面板1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1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1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存储器1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处理器1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2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接收端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数据传输中断、且确定发生丢包事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任一项: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所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
在数据传输恢复的情况下,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和数据恢复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丢失数据包;所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丢包内容信息,丢包事件信息;所述丢包内容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序列号SN范围,丢失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SN编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消息为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和数据恢复信息,包括:
在第一预定时长内,向所述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和所述数据恢复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时长包括以下任一项:所述接收端电子设备和所述发送端电子设备约定的时长,自数据传输中断起至所述接收端电子设备接收到所述丢失数据包之间的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和数据恢复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对应的传输方式;
其中,所述传输方式包括以下任一项:
在数据传输恢复的情况下,接收到的N个数据包的接收时间间隔小于预定时间间隔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长内发送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N为正整数;
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长内,发送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后暂停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长内按照预定间隔发送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和和数据恢复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消息的传输方式更新为目标传输方式;
其中,所述目标传输方式为所述发送所述第一消息之前使用的传输方式;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任一项:所述发送第一消息的时长达到第一预定时长,所述接收端电子设备接收到所述丢失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发生丢包事件,包括:
检测目标参数;
在所述目标参数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确定发生所述丢包事件;
其中,所述目标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数据无线承载DRB,层1误块率L1 BLER,无线链路控制层的确认传输模式序列号L2 AM SN;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DRB处于删除状态;
所述L1 BLER对应的值高于第一阈值且无法通过预定机制恢复;
所述L2 AM SN对应的目标数据处于丢弃状态。
6.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发送端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所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丢包内容信息,丢包事件信息;所述丢包内容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序列号SN范围,丢失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SN编号;
接收所述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恢复信息;
在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不触发第一机制,所述第一机制包括:拥塞避免机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为所述丢包内容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发送端在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不触发第一机制,包括:
根据所述丢包内容信息,在接收到所述SN范围内的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发送指示信息时,不触发第一机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为所述丢包事件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在数据传输恢复,且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不触发第一机制,包括:
获取第二预定时长,所述第二预定时长包括以下任一项:所述发送端电子设备和所述接收端电子设备约定的时长,所述发送端电子设备根据所述丢包信息计算的时长;
在所述第二预定时长内,不触发第一机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预定时长为所述发送端电子设备根据所述丢包信息计算的时长的情况下,所述获取第二预定时长,包括:
根据第一信息,计算所述丢失数据包的数量,所述第一信息为接收端电子设备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的丢包信息对应的发送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丢失数据包;
根据所述丢失数据包的数量及所述丢失数据包的传输信息,确定所述第二预定时长,所述丢失数据包的传输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所述丢失数据包的传输速率、接收所述丢失数据包对应的确认字符ACK信息的耗费时长。
10.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生成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在数据传输中断、且确定发生丢包事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任一项: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所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在数据传输恢复的情况下,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第一消息和数据恢复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丢失数据包;所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丢包内容信息,丢包事件信息;所述丢包内容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序列号SN范围,丢失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SN编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消息为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预定时长内,向所述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和所述数据恢复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时长包括以下任一项:所述接收端电子设备和所述发送端电子设备约定的时长,自数据传输中断起至所述接收端电子设备接收到所述丢失数据包之间的时长。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对应的传输方式;
其中,所述传输方式包括以下任一项:
在数据传输恢复的情况下,接收到的N个数据包的接收时间间隔小于预定时间间隔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长内发送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N为正整数;
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长内,发送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后暂停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长内按照预定间隔发送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所述装置还包括更新模块;
所述更新模块,用于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第一消息的传输方式更新为目标传输方式;
其中,所述目标传输方式为所述发送所述第一消息之前使用的传输方式;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任一项:所述发送第一消息的时长达到第一预定时长,所述接收端电子设备接收到所述丢失数据包。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和确定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目标参数;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的所述目标参数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接收端电子设备确定发生所述丢包事件;
其中,所述目标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数据无线承载DRB,层1误块率L1 BLER,无线链路控制层的确认传输模式序列号L2 AM SN;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DRB处于删除状态;
所述L1 BLER对应的值高于第一阈值且无法通过预定机制恢复;
所述L2 AM SN对应的目标数据处于丢弃状态。
15.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和执行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所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丢包内容信息,丢包事件信息;所述丢包内容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序列号SN范围,丢失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SN编号;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端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恢复信息;
所述执行模块,用于在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不触发第一机制,所述第一机制包括:拥塞避免机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为所述丢包内容信息的情况下,
所述执行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丢包内容信息,在接收到所述SN范围内的丢失数据包对应的发送指示信息时,不触发第一机制。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丢包事件对应的信息为所述丢包事件信息的情况下,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预定时长,所述第二预定时长包括以下任一项:所述发送端电子设备和所述接收端电子设备约定的时长,所述发送端电子设备根据所述丢包信息计算的时长;
所述执行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二预定时长内,不触发第一机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预定时长为所述发送端电子设备根据所述丢包信息计算的时长的情况下,所述装置还包括:计算模块和确定模块;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信息,计算丢失数据包的数量,所述第一信息为接收端电子设备向发送端电子设备发送的丢包信息对应的发送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丢失数据包;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计算模块计算的所述丢失数据包的数量及所述丢失数据包的传输信息,确定所述第二预定时长,所述丢失数据包的传输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所述丢失数据包的传输速率、接收所述丢失数据包对应的确认字符ACK信息的耗费时长。
1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或者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2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或者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CN202210292432.9A 2022-03-23 2022-03-23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7104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2432.9A CN114710446B (zh) 2022-03-23 2022-03-23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CT/CN2023/082501 WO2023179538A1 (zh) 2022-03-23 2023-03-20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2432.9A CN114710446B (zh) 2022-03-23 2022-03-23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10446A true CN114710446A (zh) 2022-07-05
CN114710446B CN114710446B (zh) 2024-04-26

Family

ID=82171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92432.9A Active CN114710446B (zh) 2022-03-23 2022-03-23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10446B (zh)
WO (1) WO202317953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9538A1 (zh) * 2022-03-23 2023-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99980B (zh) * 2023-12-29 2024-03-12 深圳市飞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8941A (zh) * 2010-11-18 2012-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丢包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796235A (zh) * 2015-04-13 2015-07-2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丢包率的卫星通信自适应拥塞控制方法
CN105245317A (zh) * 2015-10-20 2016-01-13 北京小鸟听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和数据传输系统
WO2017133014A1 (zh) * 2016-02-06 2017-08-10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Tcp传输流中基于接收端的网络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2165355A (zh) * 2020-10-23 2021-01-0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一种面向卫星网络的基于udp的可靠数据传输方法
CN112688876A (zh) * 2020-12-18 2021-04-20 北京华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cp拥塞快速恢复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4718B (zh) * 2012-04-28 2015-09-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无线侧tcp数据重传的方法和设备
CN106792262A (zh) * 2016-12-05 2017-05-31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视频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104742A (zh) * 2017-06-20 2018-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拥塞窗口调整方法及发送设备
JPWO2019244966A1 (ja) * 2018-06-22 2021-06-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435866B (zh) * 2019-01-14 2023-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141314B (zh) * 2021-04-20 2023-04-14 上海卓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4302451A (zh) * 2021-12-31 2022-04-08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4710446B (zh) * 2022-03-23 2024-04-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8941A (zh) * 2010-11-18 2012-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丢包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796235A (zh) * 2015-04-13 2015-07-2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丢包率的卫星通信自适应拥塞控制方法
CN105245317A (zh) * 2015-10-20 2016-01-13 北京小鸟听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和数据传输系统
WO2017133014A1 (zh) * 2016-02-06 2017-08-10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Tcp传输流中基于接收端的网络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2165355A (zh) * 2020-10-23 2021-01-0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一种面向卫星网络的基于udp的可靠数据传输方法
CN112688876A (zh) * 2020-12-18 2021-04-20 北京华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cp拥塞快速恢复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9538A1 (zh) * 2022-03-23 2023-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10446B (zh) 2024-04-26
WO2023179538A1 (zh) 2023-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10446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023683B (zh) 一种发送报文的方法、装置、芯片及终端
CN104168081B (zh)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184753B (zh)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7124985A1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0943998B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JP5625748B2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方法
KR20070033292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그날링 데이터 메시지들을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7757148B2 (en) Method to suspen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reset
WO2014187114A1 (zh)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234124B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JP2007208571A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輻輳制御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WO2020119347A1 (zh) 一种消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437474B (zh) 信息传输方法和信息传输装置
CN109981385B (zh) 一种实现丢包检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836310A (zh) Uci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EP3633890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data
KR20070107625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수신측을 단독으로 재구축할 때무선링크제어 리셋 절차의 변수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100190501A1 (en) Mobile terminal, server,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422747A (zh) 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10266446B (zh) 一种基于sack模式调整乱序时长的方法和装置
CN113242318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039702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468982B (zh) 呼叫方法和呼叫装置
CN111654355B (zh)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