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09240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09240A
CN114709240A CN202210290765.8A CN202210290765A CN114709240A CN 114709240 A CN114709240 A CN 114709240A CN 202210290765 A CN202210290765 A CN 202210290765A CN 114709240 A CN114709240 A CN 1147092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region
light emitting
area
pixel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907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云
辛燕霞
赵彧
李雪萍
卓永
吴奕昊
李海博
姜晓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9076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092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09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092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8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omprising two independent displays, e.g. for emitting information from two major sides of the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以及第三显示区域;第一显示区域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器件;第二显示区域包括:多个第二发光器件、与多个第一发光器件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以及与多个第二发光器件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每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与一个第一发光器件连接。这样能使得低灰阶下出现的显示不均现象集中分布在第二显示区域,有利于在提高第一显示区域透过率的同时,保证产品的画质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全面屏的概念已在显示产品市场受到广泛的关注,也是未来显示产品的发展方向。对于具有前置摄像功能的显示产品如手机,前置摄像头是阻碍其全面屏发展的重要组件。市面上出现的刘海屏、水滴屏以及挖孔屏等设计,都无法实现真正的全面屏。对此,屏下摄像头(Full Display with Camera,FDC)技术应运而生,被誉为实现全面屏显示产品的终极解决方案。然而,对于FDC技术来讲,如何在提高FDC区域的透过率以保障拍照效果的同时,保证产品的画质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以及第三显示区域,其中:
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器件;
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包括:多个第二发光器件、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以及与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器件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每个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与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器件连接;
所述第三显示区域包括:多个第三发光器件以及与所述多个第三发光器件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三像素驱动电路,每个所述第三像素驱动电路与一个所述第三发光器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每间隔M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设置一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进一步地,所间隔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数量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面积呈正相关。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排布密度与特征距离呈负相关,其中,所述特征距离为所述子区域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每个子区域均每间隔若干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设置一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子区域中所间隔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数量与特征距离呈负相关。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轮廓形状呈现为用户标识图样。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轮廓形状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轮廓形状共同构成用户标识图样。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轮廓形状呈现为以下几种图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字母、数字以及图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显示区域至少包括一个环状子区域,所述环状子区域环绕所述第一显示区域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显示区域的面积大于第二显示区域的面积,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面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面板中布设第二显示区域,压缩第二显示区域自身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排布空间,将驱动第一显示区域中第一发光器件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集中设置到第二显示区域,从而使得低灰阶下出现的显示不均现象集中分布在第二显示区域,以提高第三显示区域的画质显示效果,有利于在提高第一显示区域透过率的同时,保证产品的画质效果。并且,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第二显示区域的面积大小以及轮廓形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例如,可以根据用户标识图样如logo图样来定制第二显示区域的轮廓形状,这样就可以使得低灰阶下的显示不均呈现为有助于提高整体观感的指定图样,有利于改善显示不均带来的画面观感,提高用户体验。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显示面板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排布示意图一;
图3为图2在低灰阶下的显示灰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排布示意图二;
图5为图4在高灰阶下的显示灰阶示意图;
图6为图4在低灰阶下的显示灰阶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图7在高灰阶下的显示灰阶示意图;
图9为图7在低灰阶下的显示灰阶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对FDC(Full Display with Camera,屏下摄像头)技术进行了长期研究,采用了将影响透过率的金属膜层移出摄像头区域的方式,提高FDC区域的透过率,以保障拍照效果。例如,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包括:聚酰亚胺(Polyimide,PI)层113、阻挡缓冲(Barrier and Buffer,BP)层120、多晶硅(P-si)有源层111、栅绝缘(Gate Insulator,GI)层110、栅极(Gate)层109、源漏(Source and Drain,SD)层108、平坦(Planarization,PLN)层112、阳极(Anode,AND)层106、发光(Emitting Layer,EL)层105、阴极(Cathode,CTD)层104、第一化学气相沉积(CVD1)层103、喷墨印刷(Ink Jet Printing,IJP)层102、第二化学气相沉积(CVD2)层101以及蒸镀封装(Evaporation and Encapsulation,EVEN)层121。此时,可以将FDC区域中影响透过率的金属膜层,如形成像素驱动电路的膜层:P-si层111、GI层110、Gate层109和SD层108移出。并对显示面板中非FDC区域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排布空间进行压缩,挤压出FDC区域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排布位置,再通过绕线107,将相应信号连接到FDC区域排布的发光器件。但是,对于非FDC区域来讲,自身像素驱动电路的压缩、金属膜层的移入以及布设的绕线如氧化铟锡(ITO)绕线,会导致寄生电容/电阻增加,使得这些区域与正常显示区之间存在负载(Loading)差,从而导致产品显示画质存在差异。
例如,如图2所示,将显示面板划分为FDC区a1、FDC过渡区a21以及有效显示区a22,FDC过渡区a21位于FDC区a1与有效显示区a22之间。如果将FDC过渡区a21与有效显示区a22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排布均进行压缩,如每7个像素驱动电路压缩出一个像素驱动电路的排布空间,这里简称为“7压1”。区别为FDC过渡区a21增设的像素驱动电路(图2中用斜线填充的实线矩形框表示)为FDC区a1中的发光器件提供驱动,而有效显示区a22增设的是虚设驱动电路(Dummy Poly)(图2中用斜线填充的虚线矩形框表示)不连接信号。
此时,在显示面板频率为60Hz、分辨率(Pixels Per Inch,简称PPI)为400、FDC区a1尺寸较小的情况下,如果采用双Gamma、双Demura算法,能够实现高灰阶(如L255灰阶)的画质均一,无异常。但是,在低灰阶下补偿效果差,画面Mura无法消除。如图3所示,在L32灰阶下,有效显示区a22的显示灰阶表现为L32,FDC过渡区a21的显示灰阶表现为L27,FDC区a1的显示灰阶表现为L16,使得整体画质分3层显示。
然而,随着市场对高频(如120Hz等)以及FDC区a1大尺寸设计的需求提升,PPI 400不变,为扩大屏下摄像头区域,对面板中非FDC区域的像素驱动电路压缩趋于紧张如从上述“7压1”变成“4压1”甚至更低。这样就会导致像素驱动压缩密集,寄生电容变大,电阻变大,显示Mura加重(如点状Dirty、竖向或云状等),各种光学画质变差。以图4示出的“3压1”排布方式为例,高灰阶如L255灰阶下的显示如图5所示,有效显示区a22的显示灰阶表现为L255,但存在竖向以及云状Mura,FDC过渡区a21的显示灰阶表现为L127,FDC区a1的显示灰阶表现为L87。低灰阶如L32灰阶下的画质显示进一步恶化,如图6所示,视觉效果极差,极大地影响了用户体验,不符合市场需求。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面板中布设第二显示区域,压缩第二显示区域自身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排布空间,将驱动第一显示区域中第一发光器件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集中设置到第二显示区域,从而使得低灰阶下出现的显示不均现象集中分布在第二显示区域,以提高第三显示区域的画质效果,有利于在提高第一显示区域的透过率以保障拍照效果的同时,保证产品的画质效果。并且,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第二显示区域的面积大小以及轮廓形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例如,可以根据用户标识图样如logo图样来定制第二显示区域的轮廓形状,这样就可以使得低灰阶下的显示不均呈现为有助于提高整体观感的指定图样,有利于改善显示不均带来的画面观感,提高用户体验。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7所示,从平面区域上划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的显示面板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区域A1、第二显示区域A2以及第三显示区域A3。例如,第二显示区域A2可以围绕第一显示区域A1设置,第三显示区域A3为第一显示区域A1与第二显示区域A2之间的显示区域。其中,第一显示区域A1为透光显示区,既可以透光,又可以显示画面。例如,第一显示区域A1可以为显示面板中对应布设屏下摄像头的区域,能够在实现屏下摄像头图像采集的同时,显示画面。
另外,从层级结构上划分,显示面板可以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像素单元,而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器件,像素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发光器件。例如,发光器件可以有红光发光器件、绿色发光器件以及蓝色发光器件。
发光器件排布在第一显示区域A1、第二显示区域A2以及第三显示区域A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分辨率不均一导致的屏幕显示差异,保证显示效果,第一显示区域A1、第二显示区域A2以及第三显示区域A3的分辨率可以相同,即单位面积布设的发光器件数量相同。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述三个区域的分辨率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显示区域A1中单位面积的发光器件数量可以小于第二显示区域A2以及第三显示区域A3中单位面积的发光器件数量,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的需要配置。
而像素驱动电路排布在第二显示区域A2以及第三显示区域A3。其中,第二显示区域A2除了布设驱动本区域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以外,还需要布设驱动第一显示区域A1中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也就是说,将第一显示区域A1的像素驱动移出并集中布设到预先定义的第二显示区域A2,减少影响透过率的金属膜层,从而提高第一显示区域A1的透过率。
为了便于区分,本文中将第一显示区域A1分布的发光器件称为第一发光器件,将第二显示区域A2分布的发光器件称为第二发光器件,将第三显示区域A3分布的发光器件称为第三发光器件。将用于驱动第一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称为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将用于驱动第二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称为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将用于驱动第三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称为第三像素驱动电路。
由此,第一显示区域A1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器件(图中未示出),以使得该区域能够实现画面显示。第二显示区域A2包括:多个第二发光器件(图中未示出)、与上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图中未示出)、以及与上述多个第二发光器件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图中未示出)。每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与一个第一发光器件连接,每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与一个第二发光器件连接。第三显示区域A3包括:多个第三发光器件(图中未示出)以及与上述多个第三发光器件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三像素驱动电路(图中未示出),每个第三像素驱动电路与一个第三发光器件连接。
例如,第一显示区域A1包括M个第一发光器件,则需要压缩第二显示区域A2中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排布,从而在第二显示区域A2增设M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然后再布设绕线如ITO信号线将M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一一对应连接到M个第一发光器件,为相应第一发光器件提供驱动信号。
通过压缩第二显示区域A2自身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排布空间,将驱动第一显示区域A1中第一发光器件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集中设置到第二显示区域A2,能够使得低灰阶下出现的显示不均现象集中分布在第二显示区域A2,以保证第三显示区域A3的画质显示效果,有利于在提高第一显示区域A1透过率的同时,保证产品的画质效果。例如,可以将第三显示区域A3作为有效显示区域,其面积大于第二显示区域A2和第一显示区域A1的面积之和。通过上述方案,保证第三显示区域A3的画质显示效果,就能够使得产品整体呈现较好的画质效果,从而保证用户的观感。
具体实施时,第二显示区域A2的面积可以根据第一显示区域A1的面积确定,也可以说是根据第一显示区域A1中布设的第一发光器件数量确定。通常来讲,第二显示区域A2的面积大于第一显示区域A1的面积,而第三显示区域A3大于第二显示区域A2的面积。更甚地,第三显示区域A3的面积大于第一显示区域A1与第二显示区域A2的面积之和。
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在第二显示区域A2中的排布方式可以有多种,具体可以根据第一显示区域A1所需要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数量、第二显示区域A2的轮廓形状以及第二显示区域A2的面积等因素确定。为了方便加工,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第二显示区域A2中每间隔M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设置一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也就是说,压缩M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排布,挤压出一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的排布空间,从而将第一像素驱动电路集中布设到第二显示区域A2。例如,M可以为4、7或9等。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M值即所间隔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数量与第二显示区域A2的面积呈正相关。第一显示区域A1中的第一发光器件数量确定后,就可以确定所需要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数量,在此基础上,第二显示区域A2的面积越大,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在第二显示区域A2的排布密度就可以越小,从而排布第一像素驱动电路所间隔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数量就可以越多,反之,所间隔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数量越少。
考虑到排布在第二显示区域A2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需要通过绕线与第一显示区域A1的第一发光器件连接,以为其提供驱动信号,而绕线的排布也会带来负载的增加,影响画质显示。因此,为了尽量减少信号线布设带来的负载增加。第二显示区域A2可以邻近第一显示区域A1设置,第二显示区域A2中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也可以尽量在靠近第一显示区域A1的位置设置。
进一步地,可以对第二显示区域A2进行分区,根据与第一显示区域A1的距离远近来分别设置各子区域中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的排布密度。例如,第二显示区域A2包括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排布密度与特征距离呈负相关。其中,特征距离为子区域与第一显示区域A1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距离第一显示区域A1越近的子区域,第一像素驱动电路排布密度越高,距离第一显示区域A1越远的子区域,排布密度可以越低。这样可以尽量减少由于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的迁移增加的绕线负载,同时也能够平衡远近子区域的寄生电容/电阻,有利于提高第二显示区域A2中各子区域的显示均一性,使得低灰阶下呈现出的第二显示区域A2图样灰阶较为均匀。
举例来讲,每个子区域均每间隔若干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设置一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那么,这些子区域中,所间隔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数量与特征距离呈负相关。
以图7示出的第二显示区域A2为例,第二显示区域A2包括三个子区域,其中,子区域A21环绕第一显示区域A1设置,子区域A22和子区域A23设置在子区域A21的两侧,且与第一显示区域A1的间距相等。这种情况下,子区域A22和子区域A23中所间隔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数量可以相等,且大于子区域A21中所间隔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数量,从而平衡子区域A21、子区域A22以及子区域A23的寄生电容/电阻。例如,子区域A22和子区域A23中,第一像素驱动电路所间隔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数量可以均为9个,即采用“9压1”的电路压缩设计,而子区域A21中可以是4个,即采用“4压1”的电路压缩设计。
此时,如图8所示,在高灰阶如L255下,第一显示区域A1的显示灰阶表现为L56;第二显示区域A2中,子区域A21的显示灰阶表现为L72,子区域A22和子区域A23的显示灰阶表现为L87;第三显示区域A3中,除涉及绕线布设的区域以外,显示灰阶表现为L255。其中,绕线布设区域为布设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与第一发光器件之间绕线的区域,如图8示出的虚线框区域需要布设子区域A22以及子区域A23中第一像素驱动电路连接到第一发光器件的绕线,其显示灰阶表现为L127。由此,可以看出高灰阶下即使出现显示不均,也会集中在第二显示区域A2,呈现为第二显示区域A2对应的图样。
如图9所示,在低灰阶如L32下,第一显示区域A1的显示灰阶表现为L8;第二显示区域A2中,子区域A21的显示灰阶表现为L16,子区域A22和子区域A23的显示灰阶表现为L20;第三显示区域A3中,绕线布设区域的显示灰阶表现为L27,绕线布设区域以外的区域显示灰阶表现为L32。也就是说,低灰阶下第二显示区域A2对应的图样可能会更明显,但第三显示区域A3的显示效果仍然无明显异常。由此说明,通过设置上述第二显示区域A2,有利于在确保第三显示区域A3显示效果的同时,提升产品画质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显示区域A2中划分的各子区域可以是相互连通的,也可以是相互不连通的,具体根据实际第二显示区域A2的轮廓设计确定。
具体实施时,第二显示区域A2的轮廓形状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用户需要定制,并根据实际规划的第一显示区域A1的轮廓形状和位置进行调整。通过将第二显示区域A2的轮廓形状定制为有助于提高整体观感的指定图样如产品logo或好看的图形,有利于改善显示不均带来的画面观感,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显示区域A2的轮廓形状呈现为用户标识图样。或者,第二显示区域A2的轮廓形状也可以是与第一显示区域A1的轮廓形状共同构成用户标识图样。这样在低灰阶下的显示不均就会主要集中在第二显示区域A2,且呈现为用户标识图样,有利于改善显示不均带来的画面观感,提高用户体验。
举例来讲,第二显示区域A2的轮廓形状可以呈现为字母、数字以及图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图7中第二显示区域A2的轮廓形状所呈现的图样“×○×”仅为示意,具体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设置。如图10所示,第一显示区域A1的轮廓形状可以设置为椭圆形,第二显示区域A2的轮廓形状设置为蝴蝶翅膀的形状,共同呈现为蝴蝶图样,有利于提升用户观感。
当然,除了上述图样以外,第二显示区域A2的轮廓形状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定制的图样如符号图样,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出现显示不均时的画面呈现效果,第二显示区域A2可以与第一显示区域A1配合设置。例如,第二显示区域A2可以至少包括一个环状子区域,该环状子区域环绕第一显示区域A1设置。例如,第一显示区域A1为圆形或椭圆形区域,则第二显示区域A2中可以设置一个圆环状子区域,环绕在第一显示区域A1外侧,如图7示出的子区域A21。另外,也可以根据第二显示区域A2中环状子区域的位置设置第一显示区域A1的位置,如图11所示,第二显示区域A2的轮廓形状所呈现的图样“××○”,则第一显示区域A1可以位于屏幕右上方。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2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201以及图像采集器件202。其中,显示面板201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上文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图像采集器件202的收光面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显示区域A1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以便接收从第一显示区域A1透射的光。
举例来讲,显示面板201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OLED)显示面板或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面板等。图像采集器件202可以是指纹识别器、摄像头或3D成像等光学传感器。显示装置可以是智能显示屏、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或其他具有摄像功能以及显示功能的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术语“多个”表示两个以上,包括两个或大于两个的情况。

Claims (11)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以及第三显示区域,其中:
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器件;
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包括:多个第二发光器件、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以及与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器件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每个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与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器件连接;
所述第三显示区域包括:多个第三发光器件以及与所述多个第三发光器件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三像素驱动电路,每个所述第三像素驱动电路与一个所述第三发光器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每间隔M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设置一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间隔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数量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面积呈正相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排布密度与特征距离呈负相关,其中,所述特征距离为所述子区域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子区域均每间隔若干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设置一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子区域中所间隔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数量与所述特征距离呈负相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轮廓形状呈现为用户标识图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轮廓形状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轮廓形状共同构成用户标识图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轮廓形状呈现为以下几种图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字母、数字以及图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至少包括一个环状子区域,所述环状子区域环绕所述第一显示区域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显示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面积,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面积。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10290765.8A 2022-03-23 2022-03-2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47092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0765.8A CN114709240A (zh) 2022-03-23 2022-03-2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0765.8A CN114709240A (zh) 2022-03-23 2022-03-2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09240A true CN114709240A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69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90765.8A Pending CN114709240A (zh) 2022-03-23 2022-03-2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092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2102A (zh) * 2022-10-18 2022-12-13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图案显示装置及图案显示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2102A (zh) * 2022-10-18 2022-12-13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图案显示装置及图案显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27972A1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2015789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0916186B2 (en) Display apparatus,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acquiring and displaying image by display apparatus
US20210265430A1 (en) Oled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0756136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20069023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30354656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20093699A1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1083003A1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20037428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10351255A1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1670229B2 (en) Pixel structur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driver circuit,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1223908B (zh) 屏下摄像显示模组以及电致发光显示屏
WO2020087799A1 (zh)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US20220158117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143043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710708B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752240B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489584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30132145A1 (en) Display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70924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3958244A1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circuit
CN11183439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805692B2 (e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image acquisition method
CN113451534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