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8101A -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8101A
CN114698101A CN202011640420.8A CN202011640420A CN114698101A CN 114698101 A CN114698101 A CN 114698101A CN 202011640420 A CN202011640420 A CN 202011640420A CN 114698101 A CN114698101 A CN 1146981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terminal device
message
voice call
network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404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郑斌
孔德卫
张劲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4042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810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6688 priority patent/WO202214307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698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81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涉及通信领域,解决了目前终端设备需要频繁与网络设备建立RRC连接导致的功耗过高的问题。具体方案为: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语音呼叫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有推送消息。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通信过程中,被传输的数据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进行传输。
在一些场景下,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数据的传输,需要维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有效性。比如,终端设备可以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向网络设备(如服务器)发送心跳包,以便服务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心跳包,确定终端设备在线(或称为存活)。由此使得服务器知晓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处于有效的状态。这样,在服务器需要向终端设备传输数据时,就可以通过该有效的通信链路进行数据的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心跳包的发送可以基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实现。比如,该连接可以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为了使得该连接对应的资源可以被更加灵活地调度,网络设备会在建立RRC连接之后很短时间内(如20秒)释放该RRC连接的资源。这样,就使得终端设备每次向网络设备发送心跳包时,都需要重新与网络设备建立RRC连接。而频繁建立RRC连接会使得终端设备的功耗显著提升,在网络未配置连接态非连续接收(Connect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CDRX)的情况下,会导致更大的功耗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解决了目前终端设备需要频繁与网络设备建立RRC连接导致的功耗过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语音呼叫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有推送消息。
基于该方案,提供了一种不需频繁建立RRC连接即可实现终端设备知晓有推送消息需要被接收的方案。在该示例中,该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语音push网关。语音push网关可以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如业务服务器、push服务器)的请求,据此语音push服务器就可以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以便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特定的语音呼叫的情况下,知晓有推送消息需要接收,进而执行后续的操作。可以看到,通过该方案,终端设备并不需要频繁地向网络设备发送心跳包以告知网络设备,当前终端设备还处于存活的状态。另外,也不需要经过会引入额外费用的短信服务。因此能够在节省频繁发送心跳包导致的频繁建立RRC连接而引入的功耗开销,同时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通信费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对应的标识,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包括:根据终端设备对应的标识,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基于该方案,提供了一种语音push网关确定对应终端设备的机制。在该示例中,在语音push网关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时,还能够通过该消息中包括的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需要向哪个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不同的终端设备,可以具有不同的标识。因此,语音push网关可以根据该终端设备的标识,准确地确定需要发起语音呼叫的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对应的标识是终端设备的电话号码。基于该方案,提供了一种具体的终端设备对应的标识的示例。比如,该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为对应终端设备的电话号码。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的标识还可以是其他能够唯一识别该终端设备的标识,比如终端设备的UE ID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终端设备对应的标识,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包括:根据终端设备对应的标识,确定终端设备的电话号码,并对电话号码进行语音呼叫。基于该方案,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的机制示例。在该示例中,以终端设备的标识为电话号码为例,语音push网关可以直接向该电话号码发起呼叫。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在该终端设备的标识为UE ID时,那么语音push网关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UE ID与对应电话号码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该UE ID对应的电话号码并发起呼叫。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获取push号码段。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配置消息,第一配置消息包括push号码段,以便于第二网络设备将push号码段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配置消息,第二配置消息包括push号码段,以便于第一网络设备将push号码段发送给终端设备。基于该方案,提供了一种获取用于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的push号码的机制。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示例中涉及的语音呼叫并非普通的呼叫,因此,需要为其配置特定的push号码,以便于终端设备能够确定该语音呼叫的用途(如提示有新的推送消息)。在该示例中,语音push网关可以获取包括多个push号码的push号码段,并通过第一配置消息,将该push号码段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比如业务服务器),以便于业务服务器可以直接将该push号码段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通过push服务器将该push号码段发送给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的呼出号码包括在push号码段中。基于该方案,明确了向终端设备发起的语音呼叫对应的呼出号码在该push号码段中,以便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语音呼叫的对应的呼入号码与push号码段进行对照,确定该语音呼入的作用,并执行对应的操作。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呼叫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语音呼叫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有推送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呼叫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终端设备对应的标识,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对应的标识是终端设备的电话号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呼叫单元,用于根据终端设备对应的标识,确定终端设备的电话号码,并对电话号码进行语音呼叫。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还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push号码段。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配置消息,第一配置消息包括push号码段,以便于第二网络设备将push号码段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配置消息,第二配置消息包括push号码段,以便于第一网络设备将push号码段发送给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的呼出号码包括在push号码段中。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使得网络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和接口。该处理电路用于从存储介质中调用并运行该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指令,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根据指令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六方面提供的方案,均能够对应到第一方面或其可能的设计中,因此能够获取的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语音呼叫;确定语音呼叫的来电号码;在来电号码是推送的push号码时,向push号码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连接请求,连接请求用于建立与第一网络设备的通信连接;通过通信连接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推送消息。
基于该方案,提供了一种不需频繁发送心跳包以保持TCP长连接,同时能够快速准确地接收到推送消息的方案。比如,该方案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在该示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接收来自语音push网关的语音呼叫,并确定该呼入号码为push号码,确定有新的推送消息需要接收。接着,终端设备就可以向第一网络设备(如业务服务器、push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以便于通过该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连接接收推送消息。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该方案,由于不需要频繁发送心跳包,因此不需要频繁建立RRC连接,因此能够节省频繁建立RRC连接引起的功耗开销。另外,由于该方案不需要引入其他付费服务(比如短信服务),因此也不会产生额外的费用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来电号码包括在存储的push号码段中时,来电号码是push号码。基于该方案,提供了一种确定呼入的语音呼叫对应的号码为push号码的机制。比如,在终端设备中可以存储有push号码段,该push号码段可以包括多个push号码。在呼入号码落入该push号码段时,即可确定该呼入号码为push号码,进而确定该语音呼叫用于提示终端设备有新的推送消息需要被查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确定语音呼叫的来电号码,包括:非接入层NAS解析语音呼叫对应的空口消息,确定语音呼叫的来电号码。方法还包括:在来电号码是push号码时,NAS拒接语音呼叫。基于该方案,提供了一种具体应对push号码对应的语音呼入的机制。在该示例中,确定来电号码以及对应的操作可以是在终端设备中的NAS层进行的。比如,NAS层可以在确定呼入号码为push号码时,直接在底层挂断,而不需要将该语音呼入对应的信息上传给上层,以便提升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push号码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连接请求,包括:向push号码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以便建立与第一网络设备的RRC连接。通过通信连接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推送消息,包括:通过RRC连接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推送消息。基于该方案,提供了一种获取推送消息的具体示例。比如,在确定有新的推送消息时,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向第一网络设备(如业务服务器)发起RRC连接请求,以便于获取业务服务器为其配置的RRC资源,并在该RRC资源上获取推送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配置消息,第一配置消息包括push号码段。存储push号码段。基于该方案,提供了一种push号码段的获取机制。比如,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包括高push号码段的配置消息,通过存储该push号码段,以便于后续鉴别后续的呼入号码是否为push号码。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语音呼叫。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语音呼叫的来电号码。发送单元,用于在来电号码是推送的push号码时,向push号码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连接请求,连接请求用于建立与第一网络设备的通信连接。接收单元,还用于通过通信连接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推送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来电号码包括在存储的push号码段中时,来电号码是push号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确定单元对应于所述通信装置中设置的非接入层NAS,所述确定单元用于解析语音呼叫对应的空口消息,确定语音呼叫的来电号码。该装置还包括:拒接单元,用于在来电号码是push号码时,NAS拒接语音呼叫。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单元,用于向push号码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以便建立与第一网络设备的RRC连接。接收单元,用于通过RRC连接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推送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配置消息,第一配置消息包括push号码段。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push号码段。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如第七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和接口。该处理电路用于从存储介质中调用并运行该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第七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如第七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指令,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根据指令执行如第七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第八方面至第十二方面提供的方案,均能够对应到第七方面或其可能的设计中,因此能够获取的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向终端设备推送消息。发送第二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进行语音呼叫。
基于该方案,提供了一种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如语音push网关)发起特定语音呼叫的机制。其中,该方法可以应用于push服务器。该特定语音呼叫可以用于提示终端设备有新的推送消息。比如,push服务器可以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如业务服务器)的业务请求,由于在该场景下,终端设备并未直接与push服务器建立连接,因此,push服务器可以通过第二请求消息,告知语音push网关使用push号码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以便于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来自push号码的呼叫,确定有新的推送消息,进而向业务服务器发起通信连接获取该推送消息。可以看到,在该方案中,由于终端设备不需要频繁发送心跳包,因此不需要频繁建立RRC连接,因此能够节省频繁建立RRC连接引起的功耗开销。另外,由于该方案不需要引入其他付费服务(比如短信服务),因此也不会产生额外的费用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在发送第二请求消息之前,方法还包括: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终端设备的电话号码,发送第二请求消息,包括:通过第二请求消息,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电话号码。基于该方案,提供了一种确定需要接收推送消息的终端设备的机制。比如,push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一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该终端设备对应的电话号码,并将该电话号码下发给语音push网关,以便于语音push网关可以对该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当然,在另一些实现中,该第一请求消息中还可直接包括对应终端设备的电话号码,也就是说,该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为终端设备的电话号码,那么,push服务器就可以直接将该电话号码下发给语音push网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发送第二请求消息,包括:通过第二请求消息,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标识。基于该方案,提供了又一种确定需要接收推送消息的终端设备的方案。比如,push服务器可以直接将接收到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下发给第二网络设备(如语音push网关),以便于语音push网关可以根据该标识确定需要发起语音呼叫对应的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配置消息,第一配置消息包括push号码段。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消息,第二配置消息包括push号码段。基于该方案,提供了一种向终端设备推送push号码段的机制。比如,业务服务器或者语音push网关可以在获取push号码段之后,将该push号码段通过push服务器推送给终端设备,以便于终端设备可以存储该push号码段,并据此确定后续的呼入号码是否为push号码。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向终端设备推送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二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进行语音呼叫。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在发送第二请求消息之前,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终端设备的电话号码。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第二请求消息,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电话号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第二请求消息,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配置消息,第一配置消息包括push号码段。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消息,第二配置消息包括push号码段。
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使得网络设备执行如第七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六方面,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和接口。该处理电路用于从存储介质中调用并运行该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第七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如第七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指令,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根据指令执行如第七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第十四方面至第十八方面提供的方案,均能够对应到第十三方面或其可能的设计中,因此能够获取的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如第三方面提供的网络设备,如第九方面提供的终端设备,以及如第十五方面提供的网络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心跳包的发送示意图;
图2为一种通信场景的示意图;
图3为又一种通信场景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架构的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架构的组成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芯片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网络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芯片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终端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接收来自不同网络设备的推送消息。一般而言,终端设备可以与推送消息的网络设备(如推送服务器)保持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长连接,即在完成一次基于TCP连接的数据传输之后,不关闭该TCP连接,以便在需要进行下一次数据传输时,推送服务器可以基于该TCP连接,快速准确地向终端设备传输数据。
目前,为了保持TCP长连接,终端设备可以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如2到10分钟不等),向推送对应消息的网络设备发送心跳包,以使得该网络设备可以知晓终端设备始终在线,即保持TCP长连接。
示例性的,结合图1,以终端设备为手机101,推送消息的网络设备为推送(push)服务器102为例。手机101可以在每次需要向推送服务器102发送心跳包时,与推送服务器102建立RRC连接,以便通过该RRC连接对应的上行数据传输资源,向推送服务器102发送心跳包。一般而言,为了能够更加灵活地调度资源,推送服务器102可以在建立RRC连接一段时间后(如20秒)就断开该连接,以使得该RRC连接对应的资源可以被重新分配。因此,在手机101想要再次向推送服务器102发送心跳包时,就需要重复上述过程,即先建立RRC连接,之后在对应的资源上再发送心跳包。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述图1所说明的方法,保持与推送服务器的TCP长连接。这样,推送服务器就可以在需要向终端设备推送消息时,快速准确地将对应的数据发送给终端设备。结合图2,示出了一种推送消息的下发和反馈场景。其中,以推送消息为请求终端设备(如手机203)进行定位并反馈定位结果的定位指令为例。如图2所示,业务服务器201可以通过推送服务器202向手机203下发该定位指令。响应于该定位指令,手机203可以执行对应的定位操作,以获取与定位指令对应的定位信息作为定位结果。在获取该定位结果信息之后,手机203就可以将其传输给业务服务器201。由此即可完成一次手机的定位。其中,由于推送服务器202与手机203保持了TCP长连接,因此在接收到定位指令之后,推送服务器202可以快速准确地通过该TCP长连接,将定位指令下发给手机203,以便提升消息推送的效率。
可以看到,在基于TCP长连接的消息推送方案中,保持该TCP长连接是必要的。由此也使得终端设备需要频繁发起RRC连接,向推送服务器发送心跳包以保持该TCP长连接。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在发起RRC连接时,需要唤醒其中设置的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Processor,AP)和调制解调器(Modem)等部件。结合上述说明,由于终端设备需要经常建立RRC连接,因此就会导致AP和Modem经常被唤醒。由此也就会带来频繁唤醒AP和Modem产生的额外功耗。
现有技术中,为了节省终端设备的功耗开销,可以采用其他手段替代维持TCP长连接的方案,由此使得终端设备不需要频繁与推送服务器建立RRC连接,进而能够节省AP和Modem被频繁唤醒导致的功耗开销。
在该方案中增设了用于提供短信服务(Short Message Service,SMS)的短信推送服务器。该短信推送服务器可以用于接收来自推送服务器的推送消息,并据此生成对应的短信息消息。短信推送服务器可以将该短信息消息,发送给终端设备,以提示终端设备向网络侧(如推送服务器或者业务服务器)索取推送消息,并执行对应的操作和反馈。
示例性的,结合图3,示出了一种结合短信服务器的消息推送方案。其中,依然以推送消息为请求手机进行定位并反馈定位结果的定位指令为例。对比如图2所示的通信场景,在如图3所示的方案中,增设短信服务器301。相应的,不同于如图2所示的通信流程,在业务服务器需要推送消息时,可以将定位指令下发给推送服务器。推送服务器可以将该推送消息发送给短信服务器301。短信服务器301可以根据该推送消息,生成对应的短信息消息,并将该短信息消息发送给手机。手机在接收到该短信息消息后,手机可以解析该短信息消息,并根据该短信息消息,知晓当前在业务服务器中有消息需要接收处理。接着,手机就可以向业务服务器发起通信连接,比如RRC连接,并从推送服务器获取对应的推送消息。在获取推送消息(如定位指令)之后,手机可以进行对应的定位操作,并将获取的定位结果反馈给业务服务器。
可以看到,基于如图3所示的方案,终端设备并不需要与网络设备(如推送服务器)保持TCP长连接,由此可以使得终端设备不需要频繁地唤醒AP和Modem来建立RRC连接,进而节省对应的功耗开销。
但是,该方案也存在明显的问题。比如,由于SMS服务一般都是第三方(如运营商)有偿提供的。而每条推送消息都需使用一个短信息,也就会产生一个短信息对应的费用。而由于推送消息数量庞大,由此产生的费用也不容忽视。另外,对于一些无法使用SMS服务的终端设备而言(比如不能插卡的终端设备,又如使用物联网卡的终端设备),该方案就无法实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案,使得终端设备不需要保持与网络设备的TCP长连接,同时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推送消息。由于不需要与网络设备保持TCP长连接,因此,终端设备就不需要频繁唤醒AP和Modem,由此能够节省对应的功耗开销。另外,本方案不需要使用SMS服务,因此,更加适用于各种终端设备。同时,本方案由于使用语音push的方法,因此也不会产生额外的费用(比如使用SMS服务所产生的费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架构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通信架构400可以包括业务服务器401,推送模块402,以及多个终端设备(如终端1-终端N)。示例性的,该多个终端设备可以为在推送模块402的服务范围之内的终端设备。
其中,业务服务器401可以用于为终端提供业务服务。该业务服务可以包括下发推送消息,还可以包括接收来自终端的反馈信息等。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实现中,该业务服务器401还可以包括应用服务器对应的组件或模块。或者,该业务服务器401也可以与独立的应用服务器连接,以便辅助应用服务器实现与相关应用对应的功能。
推送模块402可以用于接收业务服务器401下发的推送消息,并将该推送消息推送给终端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现中,该推送模块402可以为一个独立的设备,也可以包括多个设备。
作为一种示例,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通信架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推送模块402可以包括push服务器501,以及语音push网关502。在一些实现方式中,push服务器501可以与语音push网关502集成在一个设备中,实现推送模块402的功能。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push服务器501也可以与语音push网关501分别独立设置,以配合实现推送模块402的功能。
如图5所示,该通信架构中还可以包括与push服务器501通信的业务服务器401,以及与语音push网关502通信的终端403。在一种实现中,结合图5,该终端可以为儿童手表等可穿戴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应用于具有如图4所示的通信架构中。当然,该方案也可以适用于如图5所示的具体架构组成中。为了便于说明,以下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案应用于如图5所示的架构中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601、业务服务器向push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
示例性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请求消息可以是业务服务器在需要向终端设备发送推送消息时,向push服务器发送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实现场景中,该第一请求消息的内容可以不同。
比如,在一些场景中,该第一请求消息可以包括push请求。该push请求可以用于告知push服务器,业务服务器有向终端设备发送推送消息的需求。
在另一些场景中,该第一请求消息可以包括推送消息具体对应的业务信息。以便于push服务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业务信息,确定业务服务器有向终端设备发送推送消息的需求。
为了便于说明,以下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push请求为例进行说明。
S602、push服务器向语音push网关发送第二请求消息。
在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后,push服务器可以根据该第一请求消息,向语音push网关发送第二请求消息。
在不同实现中,该第二请求消息的内容也可相同或不同。比如,在push服务器接收到包括push请求的第一请求消息后,可以直接将该push请求转发给语音push网关。又如,在push服务器接收到包括业务信息的第一请求消息后,可以直接将该业务信息转发给语音push网关。又如,在push服务器接收到包括业务信息的第一请求消息后,可以向语音push网关发送与业务信息对应的push请求。
S603、语音push网关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
在接收到包括push请求和/或业务信息的第二请求消息之后,语音push网关就可以知晓,业务服务器有向终端设备推送消息的需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终端设备没有与网络侧(如push服务器)保持TCP长连接,因此,语音push网关就需要告知终端设备,当前需要与网络侧建立连接,以便接收该推送消息。
示例性的,语音push网关可以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其中,该语音呼叫可以为基于2G/3G的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ed,CS)域的传统语音呼叫。该语音呼叫也可以是基于4G/5G/6G的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PS)域的语音呼叫。以便于终端设备根据该语音呼叫知晓需要与网络侧(如业务服务器)建立连接以获取对应的推送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该语音呼叫用于提示终端设备需要与网络侧建立连接。因此,该语音呼叫与普通的语音通话并不相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语音push网关可以采用预先配置的号码段,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以便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来电号码确定该语音呼叫是用于提示终端设备需要与网络侧建立连接的呼叫。
S604、终端设备识别呼叫号码为push请求号码。
S605、终端设备拒绝接听,并执行对应的操作。
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语音呼叫时,可以根据语音呼叫对应的来电号码,确定后续操作。
示例性的,在终端设备接收到语音呼叫,并且确定该语音呼叫的来电号码为预先配置的用于提示终端设备需要与网络侧建立连接的呼叫对应的号码(如push请求号码)。在本示例中,该来电号码,也就是语音push网关的呼叫号码可以是预先配置的。该号码对应的号码段也可称为push号码段。
这样,终端设备可以在用户不感知(如不在界面上显示来电界面等)的情况下,主动拒接该语音呼叫。在一些实现中,该识别push请求号码以及拒接的操作,可以是在终端设备中的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中执行的。
作为一种示例,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与语音push网关之间的交互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述,语音push网关可以在接收到第二请求消息的情况下,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即执行S701)。可以理解的是,在接收到语音呼叫时,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到与该语音呼叫对应的空口消息,该空口消息可以包括来电号码等信息。终端设备可以在收到空口消息后,解析来电号码,将该号码与保存的push号码段列表比较,若匹配上号码段(比如该来电号码在push号码段列表中存在对应项),则直接在NAS层拒接(即执行S702)。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场景下,为了使得语音push网关能够知晓终端设备已经解析成功,终端设备还可以向语音push网关发送挂断指示(即执行S703)。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语音呼叫,与网络侧发起连接。比如终端设备可以与网络侧的业务服务器或者push服务器建立RRC连接,以便从网络侧快速准确地接收推送消息。示例性的,在一些场景下,以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业务信息为例。终端设备可以直接与push服务器发起RRC连接,并通过该RRC连接对应的资源,从push服务器获取对应的包括业务信息的推送消息。在另一些场景下,以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push请求为例。终端设备可以与业务服务器发起通信连接,并通过对应的资源从业务服务器获取包括业务信息的推送消息,或者,通过对应的资源经push服务器中转,从业务服务器获取包括业务信息的推送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语音push网关的语音呼叫范围内可能存在多个终端设备,而并非所有的终端设备都需要接收业务服务器的推送消息。因此,为了能够使得语音push网关选取准确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第一次与push网关建立连接时,可以通过其中设置的Push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向Push服务器发送申请消息,该申请消息可以用于向push服务器申请与该终端设备对应的标记(token),push服务器可以向对应的终端设备配置token。接着,该token与终端设备的对应关系可以被终端设备或者push服务器上报给业务服务器。以便于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该token与终端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在需要向对应的终端设备下发推送消息时,在第一请求消息中携带该终端设备对应的token,进而使得push服务器可以将该token携带在第二请求消息中告知语音push网关,使得语音push网关可以根据token确定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号码进行语音呼叫。
示例性的,以push服务器可以向4个终端设备(如UE1,UE2,UE3以及UE4)推送消息,第一请求消息包括push请求为例。在UE1第一次与push服务器建立连接时,可以向push服务器申请对应的token,push服务器可以向该UE1配置token1。对应的,push服务器可以向UE2配置token2,UE3配置token3,UE4配置token4。该UE1与token1对应,UE2与token2对应,UE3与token3对应以及UE4与token4对应的对应关系,可以被push服务器上报给UE1、UE2、UE3以及UE4所使用应用对应的业务服务器。在业务服务器想要给UE1推送消息时,则可以在向push服务器的push请求中携带token1。类似的,在业务服务器想要给UE2推送消息时,则可以在向push服务器的push请求中携带token2。在业务服务器想要给UE3推送消息时,则可以在向push服务器的push请求中携带token3。在业务服务器想要给UE4推送消息时,则可以在向push服务器的push请求中携带token4。
可以理解的是,push服务器在接收到携带token1的第一请求消息后,可以将该token1携带在第二请求消息中发送给语音push网关。语音push网关可以根据该token1确定需要向UE1发起语音呼叫。接着语音push网关可以向UE1对应的号码发起语音呼叫。这样,语音push网关就实现了准确地找到UE1并发起呼叫。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些实现中,业务服务器下发的push请求还可以包括设备标示、电话号码、Push内容中的一项或多项。以便于语音push网关可以更加准确地找到对应的终端设备进行语音呼叫。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现中,push服务器可以在接收到token1之后,确定UE1的号码,直接将该号码发送给语音push网关。语音push网关可以直接向接收到的号码发起语音呼叫。
类似的,在业务服务器想要向UE2或UE3或UE4推送消息时,也可参考上述过程,将对应的token携带在第一请求消息中下发,以便语音push网关可以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当然,在业务服务器想要向多个终端设备推送消息时,也可在第一请求消息中同时携带这些终端设备的token,以便语音push网关可以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
为了更加清楚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说明,以下结合实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请参考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推送消息的流程示意图。其中,以业务服务器想要向终端设备推送定位请求,业务服务器向push服务器发送push请求为例。如图8所示,该流程可以包括:
S801、业务服务器向push服务器发送push请求。
结合上述说明,该push请求中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对应的token(或者token标识,比如token ID),设备标示、电话号码、Push内容等信息。
S802、push服务器向语音push网关转发push请求。
S803、语音push网关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
语音push网关可以根据token确定要发起语音呼叫的被叫方(即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号码,并向该号码发起语音呼叫。
S804、终端设备识别呼叫号码为push请求号码。
S805、终端设备拒绝接听。
S806、终端设备向业务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
S807、业务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请求。
S808、终端设备获取定位请求对应的定位信息。
S809、终端设备向业务服务器发送定位信息。
基于如图8所示的示例,业务服务器可以通过上述S801-S806实现与终端设备的通信连接。这样,使得不需要终端设备始终保持与网络侧(如push服务器)的TCP长连接,也可以使得业务服务器的推送消息可以快速准确地传输给终端设备。进一步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推送消息,执行对应的操作,比如上述示例中的进行定位,获取定位信息,接着将该定位信息反馈给业务服务器。由此实现了在用户不感知的情况下的推送消息的接收和处理。
在上述方案的说明中,语音push网关需要通过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以便于终端设备根据来电号码,确定push请求号码。在本申请的一些实现中,该语音push网关的呼叫号码(即语音push网关自身的号码)可以是预先配置的。在本示例中,该号码对应的号码段也可称为push号码段。
示例性的,图9示出一种终端获取预设的push号码段的方法。如图9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901、语音push网关获取push号码段。
其中,语音push网关可以从运营商处获取对应配置的push号码段。该push号码段可以用于作为语音push网关的呼叫号码,向终端设备进行语音呼叫。
S902、语音push网关将push号码段发送给业务服务器。
S903、终端设备将特征信息发送给业务服务器。
其中,终端设备的特征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电话号码,账号信息等信息。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该特征信息,业务服务器就能够区分不同的终端设备。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在首次使用与业务服务器对应的应用程序时,向业务服务器上报对应的特征信息。
S904、业务服务器向push服务器下发push号码段。
S905、push服务器将push号码段推送给终端设备。
在获取push号码段,以及各个终端设备的特征信息之后,业务服务器可以通过push服务器将push号码段分别推送给各个终端设备。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终端设备会在首次与业务服务器进行交互时上传对应的特征信息,因此,业务服务器能够知晓这些终端设备均存在消息推送的需求的可能。由此,业务服务器可以通过push服务器将push号码段分别推送给各个终端设备。
S906、终端设备接收并存储push号码段。
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到push服务器推送的push号码段之后,存储该push号码段,以便在接收到语音push网关的语音呼叫时,可以根据该push号码段,对来电号码进行匹配,以确定可以对该语音呼叫进行拒接,并与网络侧发起通信连接,由此接收来自业务服务器的推送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在接收到push号码段后,向业务服务器反馈对应的信息,以便提示业务服务器已经接收到push号码段。
在上述示例中,是以语音push网关获取push号码段后通过业务服务器下发给终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的。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现方式中,语音push网关还可以在获取push号码段之后,直接通过push服务器推送给终端设备。其具体实现过程不再赘述。另外,上述示例中,是以语音push网关获取push号码段,通过业务服务器以及push服务器下发给终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的。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现中,push号码段还可以通过其他路径被传输给终端设备。比如,语音push网关可以在获取push号码段之后,将该push号码段发送给业务服务器,业务服务器可以在接收到push号码段之后,直接通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资源,将该push号码段下发给终端设备。
可以看到,结合上述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的是,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终端设备可以不需与push服务器保持TCP长连接,即可实现对推送消息的接收。由此也就能够节省终端设备由于需要频繁发送心跳包而导致的AP和Modem被频繁唤醒产生的功耗开销。可以理解的是,由于Modem被唤醒之后需要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因此,也会产生额外的功耗开销。另外,由于本方案采用了语音push网关进行语音呼叫的方式,提示终端设备向网络侧发起通信连接,而基于语音呼叫的即时性,因此,终端设备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与网络侧建立通信连接并获取对应的推送消息。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上述各个网元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请参考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1000的组成示意图。在一些实现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在语音push网关中。如图10所示,该通信装置100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001,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呼叫单元1002,用于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语音呼叫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有推送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呼叫单元1002,具体用于根据终端设备对应的标识,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对应的标识是终端设备的电话号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呼叫单元1002,用于根据终端设备对应的标识,确定终端设备的电话号码,并对电话号码进行语音呼叫。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还包括:获取单元1003,用于获取push号码段。发送单元1004,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配置消息,第一配置消息包括push号码段,以便于第二网络设备将push号码段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发送单元1004,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配置消息,第二配置消息包括push号码段,以便于第一网络设备将push号码段发送给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的呼出号码包括在push号码段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1示出了的一种网络设备1100的组成示意图。该网络设备1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1和存储器1102。该存储器110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示例性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该处理器1101执行该存储器1102存储的指令时,可以使得该网络设备1100执行上述示例中网络设备(如语音push网关)需要执行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2示出了的一种芯片系统1200的组成示意图。该芯片系统1200可以包括:处理器1201和通信接口1202,用于支持网络设备(如语音push网关)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芯片系统1200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网络设备(如语音push网关)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1200,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1300的组成示意图。在一些是示例中,该通信装置1300可以设置在上述示例中涉及的终端设备中。
如图13所示,该通信装置130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301,用于接收语音呼叫。确定单元1302,用于确定语音呼叫的来电号码。发送单元1303,用于在来电号码是推送的push号码时,向push号码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连接请求,连接请求用于建立与第一网络设备的通信连接。接收单元1301,还用于通过通信连接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推送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来电号码包括在存储的push号码段中时,来电号码是push号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确定单元1302对应于所述通信装置中设置的非接入层NAS,所述确定单元1302用于解析语音呼叫对应的空口消息,确定语音呼叫的来电号码。该装置还包括:拒接单元1304,用于在来电号码是push号码时,NAS拒接语音呼叫。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单元1303,用于向push号码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以便建立与第一网络设备的RRC连接。接收单元1301,用于通过RRC连接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推送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单元1301,还用于接收第一配置消息,第一配置消息包括push号码段。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1305,用于存储push号码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4示出了的一种终端设备1400的组成示意图。该终端设备1400可以包括:处理器1401和存储器1402。该存储器140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示例性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该处理器1401执行该存储器1402存储的指令时,可以使得该终端设备1400执行上述示例中终端设备需要执行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5示出了的一种芯片系统1500的组成示意图。该芯片系统1500可以包括:处理器1501和通信接口1502,用于支持终端设备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芯片系统1500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终端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1500,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1600的组成示意图。在一些实现中,该通信装置1600可以设置在push服务器中。
如图16所示,该通信装置1600包括:接收单元1601,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向终端设备推送消息。发送单元1602,用于发送第二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进行语音呼叫。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该通信装置1600还包括:确定单元1603,用于在发送第二请求消息之前,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终端设备的电话号码。发送单元1602,用于通过第二请求消息,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电话号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发送单元1602,用于通过第二请求消息,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单元1601,还用于接收第一配置消息,第一配置消息包括push号码段。发送单元1602,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消息,第二配置消息包括push号码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7示出了的一种网络设备1700的组成示意图。该网络设备1700可以包括:处理器1701和存储器1702。该存储器170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示例性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该处理器1701执行该存储器1702存储的指令时,可以使得该网络设备1700执行上述示例中网络设备(如push服务器)需要执行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8示出了的一种芯片系统1800的组成示意图。该芯片系统1800可以包括:处理器1801和通信接口1802,用于支持网络设备(如push服务器)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芯片系统1800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网络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1800,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的功能或动作或操作或步骤等,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9)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向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所述语音呼叫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有推送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标识,
所述向所述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标识,向所述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标识是所述终端设备的电话号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标识,向所述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标识,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电话号码,并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语音呼叫。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push号码段;
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配置消息包括所述push号码段,以便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将所述push号码段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或者,
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配置消息包括所述push号码段,以便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push号码段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终端设备发起语音呼叫的呼出号码包括在所述push号码段中。
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语音呼叫;
确定所述语音呼叫的来电号码;
在所述来电号码是推送的push号码时,向所述push号码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通信连接;
通过所述通信连接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推送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来电号码包括在存储的push号码段中时,所述来电号码是所述push号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所述语音呼叫的来电号码,包括:
非接入层NAS解析所述语音呼叫对应的空口消息,确定所述语音呼叫的来电号码;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来电号码是所述push号码时,所述NAS拒接所述语音呼叫。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push号码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连接请求,包括:
向所述push号码对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以便建立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RRC连接;
所述通过所述通信连接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推送消息,包括:
通过所述RRC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推送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配置消息包括push号码段;
存储所述push号码段。
1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向终端设备推送消息;
发送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语音呼叫。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所述发送第二请求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电话号码,
所述发送第二请求消息,包括:通过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电话号码。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
所述发送第二请求消息,包括:通过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配置消息包括push号码段;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配置消息包括所述push号码段。
16.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1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18.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19.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设备,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设备。
CN202011640420.8A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Pending CN1146981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0420.8A CN114698101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PCT/CN2021/136688 WO2022143070A1 (zh) 2020-12-31 2021-12-09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0420.8A CN114698101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8101A true CN114698101A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36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40420.8A Pending CN114698101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98101A (zh)
WO (1) WO2022143070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42763A1 (en) * 2001-03-28 2002-10-03 Kolsky Amir David Initiating a push session by dialing the push target
CN1964406A (zh) * 2005-11-11 2007-05-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推送方法和系统
CN102946636A (zh) * 2012-10-11 2013-02-27 福建慧翰微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信令通知的后台对移动终端进行数据推送和交互方法
CN103024696A (zh) * 2012-12-27 2013-04-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端向移动终端发送消息的方法及系统和相关设备
CN103067881A (zh) * 2011-10-18 2013-04-24 深圳市哗宇通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令的内容推送方法和系统
CN104065824A (zh) * 2014-06-30 2014-09-2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电话拦截提示处理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0827123A (zh) * 2019-10-29 2020-02-21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73917A1 (en) * 2003-04-30 2004-11-03 Atlinks Fixed line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without SMS notif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42763A1 (en) * 2001-03-28 2002-10-03 Kolsky Amir David Initiating a push session by dialing the push target
CN1964406A (zh) * 2005-11-11 2007-05-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推送方法和系统
CN103067881A (zh) * 2011-10-18 2013-04-24 深圳市哗宇通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令的内容推送方法和系统
CN102946636A (zh) * 2012-10-11 2013-02-27 福建慧翰微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信令通知的后台对移动终端进行数据推送和交互方法
CN103024696A (zh) * 2012-12-27 2013-04-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端向移动终端发送消息的方法及系统和相关设备
CN104065824A (zh) * 2014-06-30 2014-09-2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电话拦截提示处理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0827123A (zh) * 2019-10-29 2020-02-21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43070A1 (zh) 2022-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41786B (zh) 一种进行通信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EP2847979B1 (en) Multiple versions of call invites
US9565635B2 (en) Activating a mobile terminal from mobile network side
CN110519824B (zh) 一种终端路由选择策略更新的方法和装置
JP2015535414A (ja) 未準備端末の呼
EP4336815A1 (en) Incoming call response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796133A (zh) 使用第一sim网络接收第二sim网络的呼入服务通知的方法和系统
EP279728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CN110856213B (zh) 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337079B (zh) 一种5g网络通信的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及服务器
US9668292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serve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3607324B (zh) 用于Java消息服务的数据处理方法及Java消息客户端和服务器
CN104541557B (zh) 集成寻呼技术
CN112136346A (zh) 增加使用省电特征的设备的电池性能
CN114698101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CN114501490B (zh) 业务转移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13185642A1 (zh) 用于处理应用代理客户端异常的方法和装置
CN111836247A (zh) 终端的近距发现业务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WO2024061143A1 (zh) 应用程序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EP4072174A1 (en)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CN116321110B (zh) 服务订阅方法、装置、服务提供网元及存储介质
WO2022198417A1 (zh) 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信息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14501487B (zh) 通信转移的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3051507A1 (zh) Ue的能力变更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JP2019071573A (ja) IoT機器とのデータの送受信を行うための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