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7987A - 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第三网元 - Google Patents

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第三网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7987A
CN114697987A CN202011602663.2A CN202011602663A CN114697987A CN 114697987 A CN114697987 A CN 114697987A CN 202011602663 A CN202011602663 A CN 202011602663A CN 114697987 A CN114697987 A CN 1146979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network element
measurement
report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0266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慧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0266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798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3492 priority patent/WO202214291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697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79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第三网元,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数据阈值或者确定定位上报估计值,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用于指示传输信息的数据量的上限,所述定位上报估计值是对第一网元的定位上报数据量的估计值;直接或间接发送定位信息至所述第一网元,所述定位信息用于承载定位相关信息,所述第一网元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网元。本发明可以使得第三网元更加了解第一网元的情况,进而在直接或间接发送信息至所述第一网元后,使得第一网元根据收到的信息进行定位测量并上报,有效摆脱现有的正常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的限制,提高基于SDT/EDT的定位测量上报效率。

Description

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第三网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第三网元。
背景技术
基于移动通信系统来进行定位,自第三代(3rd Generation,3G)开始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进行讨论,已经形成了丰富的解决方案,既包括基于无线接入网的定位技术,即RAT-dependent定位技术,也包括独立于无线接入网的定位技术,即RAT-independent定位技术。
在3GPP#112e次会议中,同意支持在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非连接态(RRC_Inactive)下的定位功能。为了支持RRC_Inactive下的定位,对于用户终端-辅助(UE-assisted)定位方法而言,UE需要向核心网网元位置管理功能(LocationManagement Function,LMF)提供定位的测量数据。对于基于用户终端(UE-based)定位方法(又称为UE主导的定位方法)而言,如果有需要,UE需要将定位估计结果上报给网络。
另外,后续标准中还可能支持在RRC空闲态(RRC_Idle)下支持定位功能,为了支持RRC_Idle态下的定位,对于用户终端辅助的定位方法而言,UE需要向核心网网元LMF提供定位的测量数据。对于基于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如果有需要,用户需要将定位估计结果上报给网络。
亟需一种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可以实现在RRC_Inactive下支持小数据包(SmallData Transmission,SDT)的传输,或者在RRC_Idle下利用早期数据传输(Early DataTransmission,EDT),传输定位数据,并且有效提高基于SDT/EDT的定位测量上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第三网元,可以使得第三网元更加了解第一网元的情况,进而在直接或间接发送信息至所述第一网元后,使得第一网元根据收到的信息进行定位测量并上报定位测估结果,有效摆脱现有的正常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的限制,提高基于SDT/EDT的定位测量上报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第一数据阈值或者确定定位上报估计值,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用于指示传输信息的数据量的上限,所述定位上报估计值是对第一网元的定位上报数据量的估计值;直接或间接发送定位信息至所述第一网元,所述定位信息用于承载定位相关信息,所述第一网元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网元。
可选的,确定第一数据阈值包括:所述第一数据阈值来自第二网元;所述第二网元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网元。
可选的,确定第一数据阈值包括:所述第一数据阈值承载在NRPPa消息或者LPPa消息中。
可选的,直接或间接发送定位信息至所述第一网元包括:确定定位指示信息,所述定位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元定位测量、定位上报;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所述定位指示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定位指示信息进行定位测量并上报。
可选的,所述定位指示信息包括测量精度指示信息,所述测量精度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元定位测量的测量精度;确定定位指示信息包括:确定第一网元定位测量的一个或多个用于指示测量精度的精度参数。
可选的,确定定位指示信息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确定所述第一网元定位测量的各个精度参数的大小并配置所述测量精度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用于指示测量精度的精度参数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定位测量的分辨率、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信号数量。
可选的,所述定位指示信息包括测量对象指示信息,所述测量对象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元定位测量的测量对象;确定定位指示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确定第一网元定位测量的一个或多个测量对象;采用所述一个或多个测量对象配置所述测量对象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测量对象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第一网元周边预设范围内分布密度位于预设密度范围内的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值大于预设RSRP阈值的参考信号。
可选的,所述定位指示信息包括上报路径指示信息,所述上报路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元上报测量结果的上报路径;确定定位指示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确定第一网元上报测量结果的一条或多条上报路径;采用所述一条或多条上报路径配置所述上报路径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上报路径包括直视径(Line of Sight,LOS)。
可选的,所述定位指示信息包括分段合并指示信息,所述分段合并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元是否对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进行分段或合并;确定定位指示信息包括:比较所述定位上报估计值与所述第一数据阈值,并基于比较结果确定是否需要第一网元对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进行分段或合并。
可选的,确定定位指示信息还包括:如果需要第一网元对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进行分段,则在所述分段合并指示信息中指示对所述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进行分割的分割信息;如果需要第一网元对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进行合并,则在所述分段合并指示信息中指示需要对所述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进行合并的合并信息。
可选的,满足一项或多项:所述分割信息包括对所述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分割为多少个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所述分割信息包括对所述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进行分割后的每个PDU的上限;所述合并信息包括对所述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中的多少个PDU进行合并上报;所述合并信息包括对所述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中的多个PDU进行合并的每个PDU的上限。
可选的,所述定位指示信息是采用辅助数据消息或位置请求消息承载的。
可选的,确定第一数据阈值包括:从第二网元接收所述第一数据阈值;或者,响应于从第一网元接收到请求,向所述第二网元请求所述传输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
可选的,直接或间接发送定位信息至所述第一网元包括:发送所述定位上报估计值至第二网元,以使所述第二网元确定所述第一网元的第二数据阈值,并将所述第二数据阈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网元,以使得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数据阈值进行定位测估结果的上报。
可选的,发送所述定位上报估计值至第二网元包括:所述定位上报估计值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消息传输:NRPPa消息、LPPa消息。
可选的,确定定位上报估计值包括:根据为所述第一网元的定位测量进行配置后的配置参数估算出的数据量;或者,根据所述第一网元的历史上报数据估算出的数据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测量上报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数据阈值或者确定定位上报估计值,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用于指示传输信息的数据量的上限,所述定位上报估计值是对第一网元的定位上报数据量的估计值;发送模块,用于直接或间接发送定位信息至所述第一网元,所述定位信息用于承载定位相关信息,所述第一网元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网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定位测量上报方法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三网元,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定位测量上报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三网元确定第一数据阈值或者确定定位上报估计值,可以使得第三网元更加了解第一网元的情况,进而在直接或间接发送信息至所述第一网元后,使得第一网元根据收到的信息进行定位测量并上报定位测估结果,有效摆脱现有的正常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的限制,提高基于SDT/EDT的定位测量上报效率。
进一步,在确定第一数据阈值的前提下,确定定位指示信息,所述定位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元定位测量、定位上报;然后向第一网元发送所述定位指示信息,可以使得第三网元能够根据已确定的第一数据阈值对第一网元进行客制化配置,从而有利于第一网元的测估过程和测估结果更加符合第一数据阈值,有效避免由于现有的正常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的限制导致通信错漏,提高基于SDT/EDT的定位测量上报效率。
进一步,采用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指示信息包括测量精度指示信息,确定定位指示信息包括:确定第一网元定位测量的一个或多个用于指示测量精度的精度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确定所述第一网元定位测量的各个精度参数的大小并配置所述测量精度指示信息。可以使得第三网元能够根据已确定的第一数据阈值对第一网元的测量精度进行客制化配置,例如在第一数据阈值较小时降低测量精度,从而有利于第一网元在测估过程中调整测量精度后,得到的测估结果更加符合第一数据阈值。
进一步,采用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指示信息包括测量对象指示信息,确定定位指示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确定第一网元定位测量的一个或多个测量对象;采用所述一个或多个测量对象配置所述测量对象指示信息。可以使得第三网元能够根据已确定的第一数据阈值对第一网元的测量对象进行客制化配置,例如在第一数据阈值较小时减少测量对象,从而有利于第一网元在测估过程中调整测量对象后,得到的测估结果更加符合第一数据阈值。
进一步,采用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指示信息包括上报路径指示信息,确定定位指示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确定第一网元上报测量结果的一条或多条上报路径;采用所述一条或多条上报路径配置所述上报路径指示信息。可以使得第三网元能够根据已确定的第一数据阈值对第一网元的上报路径进行客制化配置,例如在第一数据阈值较小时调整为占用数据量较小的上报路径,从而有利于第一网元调整上报路径后,更加符合第一数据阈值。
进一步,采用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指示信息包括分段合并指示信息,确定定位指示信息包括:比较所述定位上报估计值与所述第一数据阈值,并基于比较结果确定是否需要第一网元对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进行分段或合并。可以使得第三网元能够根据已确定的第一数据阈值对第一网元的数据包大小进行客制化配置,例如在第一数据阈值较小时将较大的数据包分割为较小的数据包,从而有利于第一网元调整数据包大小后,更加符合第一数据阈值。
进一步,采用第五种具体实施方式,发送所述定位上报估计值至第二网元,以使所述第二网元确定所述第一网元的第二数据阈值,并将所述第二数据阈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网元,以使得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数据阈值进行定位测估结果的上报,可以使得第二网元能够根据接收到的估计值对第一网元实际传输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进行客制化配置,从而有利于第一网元的测估过程和测估结果更加符合第一数据阈值,有效避免由于现有的正常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的限制导致通信错漏,提高基于SDT/EDT的定位测量上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定位测量上报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定位测量上报方法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定位测量上报方法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定位测量上报方法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定位测量上报方法的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定位测量上报方法的第五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定位测量上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前所述,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解决方案,既包括基于无线接入网的定位技术,也包括独立于无线接入网的定位技术。
具体地,业界提出的解决方案大致有如下3类:
(1)基于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的定位技术,又具体包括多种方法,例如增强小区标识定位法(Enhanced Cell ID,E-CID)、下行到达时间观测差定位法(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OTDOA)、上行到达时间观测差定位法(Uplink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UTDOA)、E-CID+OTDOA、OTDOA+UTDOA等。
(2)独立于无线接入网的定位技术,又具体包括多种方法,例如辅助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定位(network-Assisted GNSS methods,A-GNSS)、基于蓝牙(Bluetooth)的定位、基于WiFi的定位、基于定位传感器的惯性测量单元(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定位、A-GNSS+IMU、A-GNSS+WiFi等。
(3)基于RAT和独立RAT的混合定位技术,又具体包括A-GNSS+OTDOA、A-GNSS+UTDOA等多种方法。
基于无线接入网的定位技术,如果要实现对UE的定位,可以由核心网网元定位服务器参与,所述定位服务器可以是通过测量和其他定位信息来管理UE定位的一个物理或逻辑实体,如位置管理功能(Lo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LMF)或者安全用户面定位(Secure User Plane Location)定位平台(Location Platform),或者E-SMLC。为完成UE定位,定位服务器可能会向UE提供一些辅助数据。定位服务器可能会计算(UE辅助的)或者确认(UE主导的)最终的定位结果。
进一步地,定位方法根据做最终计算定位结果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UE-assisted,UE-based两种。
UE-assisted定位,由UE向定位服务器(LMF)提供测量结果,在OTDOA场景下即RSTD测量结果,定位服务器负责计算定位结果。
UE-based定位,UE不仅负责定位相关的测量,还负责定位结果的计算。
NRPPa(The NR Positioning Protocol A)是负责在基站和定位服务器间传输信息的协议,负责收集基站处数据,如每秒请求数(Request Per Second,RPS)的配置信息;传输辅助信息,传输定位的测量信息等等。NR定位协议A(NR Positioning Protocol A,NRPPa)协议对网络协议(Action Message Format,AMF)是透明的,AMF基于路由(Routing)ID透传NRPPa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s)。
在3GPP#112e次会议中,同意支持在RRC非连接态(RRC_Inactive)下的定位功能。为了支持RRC_Inactive下的定位,对于用户终端-辅助(UE-assisted)定位方法而言,UE需要向核心网网元定位服务器(LMF)提供定位的测量数据。对于基于用户终端(UE-based)定位方法而言,如果有需要,UE需要将定位估计结果上报给网络。
因此,RRC_Inactive下定位需要UE支持在RRC_Inactive下,向网络上报定位测估结果/估计结果给网络。目前NR(New Radio)中还不支持该功能。在正在进行的R17的小数据包的传输(Small data transmission,SDT)课题中,正在研究在RRC_Inactive下支持小数据包的传输。定位中可以使用该课题的解决方案传输定位数据。
另外,后续标准中还可能支持在RRC空闲态(RRC_Idle)下支持定位功能,为了支持RRC_Idle态下的定位,对于用户终端辅助的定位方法而言,UE需要向核心网网元LMF提供定位的测量数据。对于基于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如果有需要,用户需要将定位估计结果上报给网络。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UE如果需要传输数据给网络只有处于连接态才可以,如果UE在RRC_IDLE或RRC_Inactive态,需要转入连接态来传输数据。
小数据传输课题研究的就是UE保留在Inactive态或者Idle传输上行、下行数据报的传输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小数据传输(Small data transmission,SDT)和早期数据传输(Early data transmission,EDT)方法。其中,SDT课题的解决方案分两种,一种是基于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的解决方案,即RACH-based的解决方案,一种是基于免调度的解决方案,即Configured grant-based的解决方案。RACH-based解决方案在2-step/4-step RACH中的信息(Massage,MSG)A/3中将小数据包发送给网络,而不需要转入连接态。在小数据传输中,是否支持小数据传输是网络每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bearer,DRB)配置的。但在具体实施时还会配置一个第一数据阈值,即如果当前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小于第一数据阈值时,UE使用SDT/EDT传输数据,如果当前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大于等于第一数据阈值时,UE转到连接态传输。设置该第一数据阈值的目的是保证正常数据传输仍然需要转到连接态来进行,而对于小数据传输可以保留在RRC_Inactive态或者RRC_Idle态进行。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小包传输的数据量一般在几十到300byte之间,然而,定位数据,特别是定位测量结果的数据量一般都大于300byte,所以,如果定位的第一数据阈值和上述正常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一样的话,对于定位数据而言,可能大部分数据传输都需要转到连接态进行。那进行SDT/EDT传输就没有太大增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三网元确定传输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或者对第一网元的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的数据量进行估计以得到估计值,可以使得第三网元更加了解第一网元的情况,进而在直接或间接发送信息至所述第一网元后,使得第一网元根据收到的信息进行定位测量并上报定位测估结果,有效摆脱现有的正常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的限制,提高基于SDT/EDT的定位测量上报效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定位测量上报方法的流程图。所述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可以用于第三网元,还可以包括步骤S11至步骤S12:
步骤S11:确定第一数据阈值或者确定定位上报估计值,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用于指示传输信息的数据量的上限,所述定位上报估计值是对第一网元的定位上报数据量的估计值;
步骤S12:直接或间接发送定位信息至所述第一网元,所述定位信息用于承载定位相关信息,所述第一网元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网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网元可以为核心网。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核心网可以是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5G核心网(5G Core Network),还可以是未来通信系统中的新型核心网。5G CoreNetwork由一组设备组成,并实现移动性管理等功能的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提供数据包路由转发和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管理等功能的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提供会话管理、IP地址分配和管理等功能的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等。EPC可由提供移动性管理、网关选择等功能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提供数据包转发等功能的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提供终端地址分配、速率控制等功能的公用数据网(Public Data Network,PDN)Gateway(P-GW)组成。
在步骤S11的具体实施中,所述传输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可以由第二网元确定,例如采用适用的常规方式确定。所述SDT/EDT可以供第一网元传输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网元可以为终端,所述第二网元可以为基站。
更进一步地,确定第一数据阈值包括:所述第一数据阈值来自第二网元;所述第二网元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网元。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指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mobile station,建成MS)、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简称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简称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base station,简称BS),也可称为基站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RAN)用以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例如在2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基地无线收发站(英文: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3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节点B(NodeB),在4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演进的节点B(evolvedNodeB,eNB),在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简称WLAN)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5G新无线(New Radio,简称NR)中的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gNB,以及继续演进的节点B(ng-eNB),其中gNB和终端之间采用NR技术进行通信,ng-eNB和终端之间采用E-UTRA(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技术进行通信,gNB和ng-eNB均可连接到5G核心网。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还包含在未来新的通信系统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控制器,是一种管理基站的装置,例如2G网络中的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简称BSC)、3G网络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简称RNC)、还可指未来新的通信系统中控制管理基站的装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三网元确定第一数据阈值或者确定定位上报估计值,进而在直接或间接发送信息至所述第一网元后,使得第一网元根据收到的信息进行定位测量并上报定位测估结果,有效摆脱现有的正常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的限制,提高基于SDT/EDT的定位测量上报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传输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或者所述估计值,直接或间接发送信息至所述第一网元的步骤(即步骤S12)可以包括:确定定位指示信息,所述定位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元定位测量、定位上报;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所述定位指示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定位指示信息进行定位测量并上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数据阈值的前提下,确定定位指示信息,所述定位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元定位测量、定位上报;然后向第一网元发送所述定位指示信息,可以使得第三网元能够根据已确定的第一数据阈值对第一网元进行客制化配置,从而有利于第一网元的测估过程和测估结果更加符合第一数据阈值,有效避免由于现有的正常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的限制导致通信错漏,提高基于SDT/EDT的定位测量上报效率。
以下结合所述定位测量上报方法的多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定位测量上报方法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所述定位测量上报方法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用于第三网元,还可以包括步骤S21至步骤S24:
步骤S21:确定第一数据阈值;
步骤S22:确定第一网元定位测量的一个或多个用于指示测量精度的精度参数;
步骤S23: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确定所述第一网元定位测量的各个精度参数的大小并配置所述测量精度指示信息;
步骤S24:向第一网元发送所述定位指示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定位指示信息进行定位测量并上报。
其中,所述定位指示信息包括测量精度指示信息,所述测量精度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元定位测量的测量精度。
在步骤S21的具体实施中,确定传输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的步骤可以包括:从第二网元接收所述传输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或者,响应于从第一网元接收到请求,向所述第二网元请求所述传输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
具体地,传输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又可以理解为可以供第一网元传输数据的SDT/EDT的数据量大小的上限,可以是由第二网元主动提供给第三网元的;还可以是第三网元响应于第一网元的请求信息,主动向第二网元请求所述传输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然后从第二网元接收到的。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网元在进行数据传输时,首先计算当前缓冲区中支持小数据包传输的所有逻辑信道的数据量大小,并将所述缓冲区中的数据量和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相比较。若所述缓存中的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数据阈值,采用所述小数据包传输方式,包括且不限于SDT,EDT;若所述缓存中的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一数据阈值,所述第一网元转换到RRC_Connected状态,进行数据传输。
更进一步地,确定第一数据阈值包括:所述第一数据阈值承载在NRPPa消息或者LPPa消息中。
具体地,当所述第二网元是基站,第三网元是核心网时,可以是通过NRPPa消息传输所述传输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的。
其中,NR定位协议A(NR Positioning Protocol A,NRPPa)可以是基站和核心网定位服务器之间的协议,在基站和核心网定位服务器之间传输定位测量请求信息、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激活去激活信息、基站侧的参考信号等配置信息。具体的NRPPa信息可以包括适当的常规消息,例如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OTDOA信息响应,定位信息响应,定位信息更新,TRP信息响应,定位激活响应,测量响应,测量报告(OTDOAInformation Response,Positioning Information Response,Positioning InformationUpdate,TRP information response,positioning Activation Response,MeasurementResponse,measurement report)等,还可以包括其他适当的消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其中,定位服务器:是一个物理或逻辑实体(如,E-SMLC(Enhanced ServingMobile Location Centre,增强业务移动定位中心),位置服务器(Location ManagementFunction,位置管理功能),SUPL SLP(SUPL(Secure User Plane Location,安全用户面定位)Location Platform,SUPL定位平台)),为目标终端管理定位相关功能,从一个或多个定位单元中获取定位测量结果并为定位单元提供辅助信息来获取上述测量结果,并计算最终的位置估计结果或对最终的位置估计结果做验证位置服务器。后续版本中,该网元可能会修改成其他名称,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其中,所述第一网元的请求例如可以是第一网元发出的定位请求信息。
在步骤S22的具体实施中,第三网元可以确定第一网元定位测量的一个或多个用于指示测量精度的精度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指示测量精度的精度参数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定位测量的分辨率、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信号数量。
具体地,所述定位测量的分辨率可以是NR-实时动态码相位差分技术(Real TimeDifferential,RTD)的分辨率,通过改变NR-RTD的分辨率,可以改变测量到的数据量的大小。
通过挑选出合适的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信号数量,例如减少或增大测量的参考信号的数量,可以改变测量到的数据量的大小。
在步骤S23的具体实施中,第三网元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确定所述第一网元定位测量的各个精度参数的大小并配置所述测量精度指示信息。
具体地,第三网元可以对第一网元测量及估算出的结果进行预估,并根据预估值适配第一数据阈值,确定用于指示测量精度的精度参数的大小,进而配置所述测量精度指示信息。
在步骤S24的具体实施中,向第一网元发送所述定位指示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定位指示信息进行定位测量并上报所述定位测估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指示信息是采用辅助数据消息或位置请求消息承载的。
具体地,所述第三网元可以通过适当的消息向第一网元发送所述定位指示信息,例如可以采用辅助数据(assistance data)消息或者位置请求消息(RequestLocationInformation)发送,如可以修改assistance data的配置信息或者是RequestLocationInformation的配置信息,实现将测量精度指示信息通知至第三网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指示信息包括测量精度指示信息,确定定位指示信息包括:确定第一网元定位测量的一个或多个用于指示测量精度的精度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确定所述第一网元定位测量的各个精度参数的大小并配置所述测量精度指示信息。可以使得第三网元能够根据已确定的第一数据阈值对第一网元的测量精度进行客制化配置,例如在第一数据阈值较小时降低测量精度,从而有利于第一网元在测估过程中调整测量精度后,得到的测估结果更加符合第一数据阈值。
参照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定位测量上报方法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所述定位测量上报方法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用于第三网元,还可以包括步骤S31至步骤S34:
步骤S31:确定第一数据阈值;
步骤S32: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确定第一网元定位测量的一个或多个测量对象;
步骤S33:采用所述一个或多个测量对象配置所述测量对象指示信息;
步骤S34:向第一网元发送所述定位指示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定位指示信息进行定位测量并上报。
其中,所述定位指示信息包括测量对象指示信息,所述测量对象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元定位测量的测量对象。
有关步骤S31以及步骤S34的更多内容,可以参照前文以及步骤S21以及步骤S24的具体描述进行执行,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S32的具体实施中,第三网元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确定第一网元定位测量的一个或多个测量对象。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对象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第一网元周边预设范围内分布密度位于预设密度范围内的TRP;RSRP值大于预设RSRP阈值的参考信号。
具体地,第三网元可以指示第一网元需要上报哪些测量结果,其他测量结果可以不上报。
以TDOA定位方法为例,第三网元可以配置上报的测量对象可以包括所在位置分散的比较均匀的TRP的测量结果,如在第一网元周边预设范围内,例如可以为选择测试范围内,分布密度过大或过小的不予采用,而是采用分布密度位于预设密度范围内的TRP,即较为均匀分布的TRP的测量结果。
第三网元可以配置上报的测量对象还可以包括RSRP值大于预设RSRP阈值的参考信号,通过设置预设RSRP阈值,可以避免对信号强度过小的RSRP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进行上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指示信息包括测量对象指示信息,确定定位指示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确定第一网元定位测量的一个或多个测量对象;采用所述一个或多个测量对象配置所述测量对象指示信息。可以使得第三网元能够根据已确定的第一数据阈值对第一网元的测量对象进行客制化配置,例如在第一数据阈值较小时减少测量对象,从而有利于第一网元在测估过程中调整测量对象后,得到的测估结果更加符合第一数据阈值。
参照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定位测量上报方法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所述所述定位测量上报方法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用于第三网元,还可以包括步骤S41至步骤S44:
步骤S41:确定第一数据阈值;
步骤S42: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确定第一网元上报测量结果的一条或多条上报路径;
步骤S43:采用所述一条或多条上报路径配置所述上报路径指示信息;
步骤S44:向第一网元发送所述定位指示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定位指示信息进行定位测量并上报。
其中,所述定位指示信息包括上报路径指示信息,所述上报路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元上报测量结果的上报路径。
有关步骤S41以及步骤S44的更多内容,可以参照前文以及步骤S21以及步骤S24的具体描述进行执行,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S42的具体实施中,第三网元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确定第一网元上报测量结果的一条或多条上报路径。
进一步地,所述上报路径可以包括LOS径。
具体地,第三网元可以指示第一网元需要采用哪些上报路径上报,并且不通过其他上报路径上报。
以TDOA定位方法为例,第三网元可以配置上报路径仅为LOS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指示信息包括上报路径指示信息,确定定位指示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确定第一网元上报测量结果的一条或多条上报路径;采用所述一条或多条上报路径配置所述上报路径指示信息。可以使得第三网元能够根据已确定的第一数据阈值对第一网元的上报路径进行客制化配置,例如在第一数据阈值较小时调整为占用数据量较小的上报路径,从而有利于第一网元调整上报路径后,更加符合第一数据阈值。
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定位测量上报方法的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所述定位测量上报方法的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用于第三网元,还可以包括步骤S51至步骤S54:
步骤S51:确定第一数据阈值;
步骤S52:对第一网元的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的数据量进行估计以得到估计值;
步骤S53:比较所述估计值与所述第一数据阈值,并基于比较结果确定是否需要第一网元对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进行分段或合并;
步骤S54:如果需要第一网元对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进行分段,则在所述分段合并指示信息中指示对所述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进行分割的分割信息;
步骤S55:如果需要第一网元对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进行合并,则在所述分段合并指示信息中指示需要对所述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进行合并的合并信息;
步骤S56:向第一网元发送所述定位指示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定位指示信息进行定位测量并上报。
其中,所述定位指示信息包括分段合并指示信息,所述分段合并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元是否对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进行分段或合并。
有关步骤S51以及步骤S56的更多内容,可以参照前文以及步骤S21以及步骤S24的具体描述进行执行,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S52的具体实施中,第三网元可以采用适当的常规方式估算第一网元上报的数据量。例如可以根据其配置的定位指示信息进行估算,还可以根据该第一网元的测量数据上报历史数据进行估计。
在步骤S53的具体实施中,第三网元可以比较所述估计值与所述第一数据阈值,如果估计值大于甚至远大于第一数据阈值,则可以确定需要第一网元对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进行分段,如果估计值小于甚至远小于第一数据阈值,则可以确定需要第一网元对待上报的多个定位测估结果进行合并。
在步骤S54的具体实施中,所述分割信息可以包括对所述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分割为多少个PDU;所述分割信息可以包括对所述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进行分割后的每个PDU的上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分割信息包括PDU的数量,或者包括每个PDU的上限,可以实现准确分割。
在步骤S55的具体实施中,所述合并信息可以包括对所述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中的多少个PDU进行合并上报;所述合并信息可以包括对所述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中的多个PDU进行合并的每个PDU的上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分割信息包括PDU的数量,或者包括每个PDU的上限,可以实现准确合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指示信息包括分段合并指示信息,确定定位指示信息包括:对第一网元的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的数据量进行估计以得到估计值;比较所述估计值与所述第一数据阈值,并基于比较结果确定是否需要第一网元对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进行分段或合并。可以使得第三网元能够根据已确定的第一数据阈值对第一网元的数据包大小进行客制化配置,例如在第一数据阈值较小时将较大的数据包分割为较小的数据包,从而有利于第一网元调整数据包大小后,更加符合第一数据阈值。
进一步地,还可以根据对第一网元的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的数据量进行估计以得到的估计值,实现定位测量上报。
参照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定位测量上报方法的第五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所述定位测量上报方法的第五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用于第三网元,还可以包括步骤S61:
步骤S61:发送所述定位上报估计值至第二网元,以使所述第二网元确定所述第一网元的第二数据阈值,并将所述第二数据阈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网元,以使得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数据阈值进行定位测估结果的上报。在步骤S61的具体实施中,第三网元将定位测量结果数据量的估计值(UE上报的定位测量数据量的推荐值)提供给第二网元。
进一步地,根据为所述第一网元的定位测量进行配置后的配置参数估算出的数据量;或者,根据所述第一网元的历史上报数据估算出的数据量。
具体地,该定位上报估计值可以是第三网元根据其配置估算出的值,也可以是第三网元根据第一网元的测量数据上报历史估计出的值。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定位测量结果数据量的估计值是第三网元对单次测量上报的数据量大小的估计,仅对上报次数为单次进行限制,并不对数据包的数量进行限制,可能是一个数据包的大小也可能是多个数据包的大小。
进一步地,发送所述定位上报估计值至第二网元包括:所述定位上报估计值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消息传输:NRPPa消息、LPPa消息。
上述定位上报估计值可以通过NRPPa消息发送至第二网元,第二网元可以根据该信息,结合自身的负载状况等因素,确定SDT/EDT的门限值。第二网元后将该确定的阈值信息通过RRCRelease消息或者系统信息发送给第一网元。
如前所述,具体的NRPPa信息可以包含一种或多种适当的消息。
进一步地,在步骤S61之前,即对第一网元的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的数据量进行估计以得到估计值之前,还可以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网元采用的定位方法为UE-assisted的定位方法。
具体地,图6示出的方法更适用于UE-assisted定位方法,即第三网元仅在定位方法是UE-assisted时,才会发送数据估计值信息给第二网元。这是因为在另一种UE-based定位方法中,第一信元只需要上报定位估计结果,数据量有限,不需要修改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第五种具体实施方式,将所述估计值发送至第二网元,以使第二网元基于所述估计值与传输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确定实际供所述第一网元传输SDT/EDT的实际第一数据阈值,并将所述实际第一数据阈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网元,可以使得第二网元能够根据接收到的估计值对第一网元实际传输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进行客制化配置,从而有利于第一网元的测估过程和测估结果更加符合第一数据阈值,有效避免由于现有的正常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的限制导致通信错漏,提高基于SDT/EDT的定位测量上报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三网元确定传输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或者对第一网元的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的数据量进行估计以得到估计值,可以使得第三网元更加了解第一网元的情况,进而在直接或间接发送信息至所述第一网元后,使得第一网元根据收到的信息进行定位测量并上报定位测估结果,有效摆脱现有的正常SDT/EDT的第一数据阈值的限制,提高基于SDT/EDT的定位测量上报效率。
参照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定位测量上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定位测量上报装置可以包括:
确定模块71,用于确定第一数据阈值或者确定定位上报估计值,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用于指示传输信息的数据量的上限,所述定位上报估计值是对第一网元的定位上报数据量的估计值;
发送模块72,用于直接或间接发送定位信息至所述第一网元,所述定位信息用于承载定位相关信息,所述第一网元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网元。
关于该定位测量上报装置的原理、具体实现和有益效果请参照前文描述的关于定位测量上报方法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非挥发性存储器(non-volatile)或者非瞬态(non-transitory)存储器,还可以包括光盘、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等。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简称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简称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M,简称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简称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简称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简称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简称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简称DR RAM)。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三网元,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第三网元可以为核心网网元,有关核心网网元的更多内容请参照前文,此处不再赘述。
本方明技术方案可适用于5G(5Generation)通信系统,还可适用于4G、3G通信系统,还可适用于未来新的各种通信系统,例如6G、7G等。
本方明技术方案也适用于不同的网络架构,包括但不限于中继网络架构、双链接架构、Vehicle-to-Everything(车辆到任何物体的通信)架构等架构。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侧network是指为终端提供通信服务的通信网络,包含无线接入网的基站,还可以包含无线接入网的基站控制器,还可以包含核心网侧的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定义接入网到终端的单向通信链路为下行链路,在下行链路上传输的数据为下行数据,下行数据的传输方向称为下行方向;而终端到接入网的单向通信链路为上行链路,在上行链路上传输的数据为上行数据,上行数据的传输方向称为上行方向。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描述,仅作示意与区分描述对象之用,没有次序之分,也不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设备个数的特别限定,不能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连接”是指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等各种连接方式,以实现设备间的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第一数据阈值或者确定定位上报估计值,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用于指示传输信息的数据量的上限,所述定位上报估计值是对第一网元的定位上报数据量的估计值;
直接或间接发送定位信息至所述第一网元,所述定位信息用于承载定位相关信息,所述第一网元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网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第一数据阈值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阈值来自第二网元,所述第二网元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网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第一数据阈值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阈值承载在NRPPa消息或者LPPa消息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直接或间接发送定位信息至所述第一网元包括:
确定定位指示信息,所述定位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元定位测量、定位上报;
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所述定位指示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定位指示信息进行定位测量并上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指示信息包括测量精度指示信息,所述测量精度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元定位测量的测量精度;
确定定位指示信息包括:
确定第一网元定位测量的一个或多个用于指示测量精度的精度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定位指示信息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确定所述第一网元定位测量的各个精度参数的大小并配置所述测量精度指示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指示测量精度的精度参数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定位测量的分辨率、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信号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指示信息包括测量对象指示信息,所述测量对象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元定位测量的测量对象;
确定定位指示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确定第一网元定位测量的一个或多个测量对象;
采用所述一个或多个测量对象配置所述测量对象指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对象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第一网元周边预设范围内分布密度位于预设密度范围内的TRP;
RSRP值大于预设RSRP阈值的参考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指示信息包括上报路径指示信息,所述上报路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元上报测量结果的上报路径;
确定定位指示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确定第一网元上报测量结果的一条或多条上报路径;
采用所述一条或多条上报路径配置所述上报路径指示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路径包括LOS径。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指示信息包括分段合并指示信息,所述分段合并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元是否对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进行分段或合并;
确定定位指示信息包括:
比较所述定位上报估计值与所述第一数据阈值,并基于比较结果确定是否需要第一网元对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进行分段或合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定位指示信息还包括:
如果需要第一网元对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进行分段,则在所述分段合并指示信息中指示对所述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进行分割的分割信息;
如果需要第一网元对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进行合并,则在所述分段合并指示信息中指示需要对所述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进行合并的合并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满足一项或多项:所述分割信息包括对所述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分割为多少个PDU;
所述分割信息包括对所述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进行分割后的每个PDU的上限;
所述合并信息包括对所述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中的多少个PDU进行合并上报;
所述合并信息包括对所述待上报的定位测估结果中的多个PDU进行合并的每个PDU的上限。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指示信息是采用辅助数据消息或位置请求消息承载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第一数据阈值包括:
从第二网元接收所述第一数据阈值;
或者,
响应于从第一网元接收到请求,向所述第二网元请求所述第一数据阈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直接或间接发送定位信息至所述第一网元包括:
发送所述定位上报估计值至第二网元,以使所述第二网元确定所述第一网元的第二数据阈值,并将所述第二数据阈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网元,以使得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数据阈值进行定位测估结果的上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所述定位上报估计值至第二网元包括:
所述定位上报估计值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消息传输:NRPPa消息、LPPa消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定位上报估计值包括:
根据为所述第一网元的定位测量进行配置后的配置参数估算出的数据量;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网元的历史上报数据估算出的数据量。
20.一种定位测量上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数据阈值或者确定定位上报估计值,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用于指示传输信息的数据量的上限,所述定位上报估计值是对第一网元的定位上报数据量的估计值;
发送模块,用于直接或间接发送定位信息至所述第一网元,所述定位信息用于承载定位相关信息,所述第一网元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网元。
21.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所述定位测量上报方法的步骤。
22.一种第三网元,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所述定位测量上报方法的步骤。
CN202011602663.2A 2020-12-29 2020-12-29 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第三网元 Pending CN1146979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2663.2A CN114697987A (zh) 2020-12-29 2020-12-29 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第三网元
PCT/CN2021/133492 WO2022142916A1 (zh) 2020-12-29 2021-11-26 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第三网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2663.2A CN114697987A (zh) 2020-12-29 2020-12-29 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第三网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7987A true CN114697987A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33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02663.2A Pending CN114697987A (zh) 2020-12-29 2020-12-29 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第三网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97987A (zh)
WO (1) WO202214291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0160A1 (zh) * 2022-09-22 2024-03-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67447B2 (en) * 2011-03-31 2015-10-20 Mediatek Inc. Failure event report for initial connection setup failure
CN106793170B (zh) * 2016-09-29 2019-03-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及数据的传输方法
CN111404774B (zh) * 2020-03-11 2021-12-10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0160A1 (zh) * 2022-09-22 2024-03-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42916A1 (zh) 2022-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21818B1 (en) Location services
US906630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supported network information for positioning
US619893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ime of arrival positioning measurements based upon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CN110913472B (zh) 定位管理方法、装置、5g无线接入网节点及核心网节点
CN113973260B (zh) 上行信号定位的方法、通信基站和测量基站及ue
WO2022166862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发送ue、网络设备以及接收ue
EP2360959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ng a femtocell using measurement reports
US11601909B2 (en) Increasing mobile device positioning accuracy
US8059582B2 (en) Pico cell system access using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220342028A1 (en) User equipment location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device
EP411410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sitioning confidence score
CN108521876B (zh) 蓝牙设备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US9883341B2 (en) Wireless device, a radio network node, a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US806885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posi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by using pilot strength measurement message
US2020022912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positioning signal
JP5536827B2 (ja) 基地局測位装置、基地局測位方法及び基地局測位プログラム
US5991620A (en) Positioning busy indicator and queuing mechanism
KR20050110664A (ko)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위치 확인 요청 및 측정 응답 및방법
US2024006468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terminal, device, and medium
WO2022142916A1 (zh) 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第三网元
WO2022194115A1 (zh) 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246565B (zh) 一种终端定位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JP2004064538A (ja)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携帯端末
CN108401499B (zh) 确定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