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7369A -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7369A
CN114697369A CN202210228992.8A CN202210228992A CN114697369A CN 114697369 A CN114697369 A CN 114697369A CN 202210228992 A CN202210228992 A CN 202210228992A CN 114697369 A CN114697369 A CN 1146973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ent
intelligent
determining
recogni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289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贵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2899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73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97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73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8Safety,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3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data acquisition, e.g. workpiece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3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programme execu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182Level alarms, e.g. alarms responsive to variables exceeding a threshol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185Electrical failure alar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2Status alarm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r absence of pers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16Controlling appliance services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by calling their functiona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23Reporting information sensed by appliance or service execution status of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3Processing of data at an internetworking point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04L12/2834Switching of information between an external network and a hom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4Pc safety
    • G05B2219/24024Safety, surveill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方法包括:确定运行于目标区域的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事件;在检测到第一对象进入目标区域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第一对象进行对象识别,以确定第一对象对于第一智能设备的对象行为事件;在根据预设互斥事件集确定设备控制事件和对象行为事件互斥的情况下,向第一智能设备发送与第一对象的对象行为事件对应的调整控制指令,解决智能设备的安全防控效率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算法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在家电领域中,为了能够解决用户的迫切需求,不断提高智能家电的智能化。传统的智慧家庭场景中,为了提供家电的安全防护,通常是将各个智能设备独立开来,由各个家电各自实现家电安全的监护等职责,独立承担使用安全的问题,但是这种方案受到家电放置位置及功能区域的限制,无法与自由活动的用户产生实时互动,也无法满足用户在智慧家庭场景下的智慧体验,还会带来安全隐患。
相关技术中,存在智能设备的安全防控效率较低的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智能设备的安全防控效率较低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智能设备的安全防控效率较低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确定运行于目标区域的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事件;在检测到第一对象进入所述目标区域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所述第一对象进行对象识别,以确定所述第一对象对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对象行为事件;在根据预设互斥事件集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互斥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第一对象的对象行为事件对应的调整控制指令,以调整所述第一对象对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使用权限。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第二对象在所述目标区域对第一智能设备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第二对象进行对象识别,以确定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事件;所述智能设备包括:所述第一智能设备。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第二对象进行对象识别,以确定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事件,包括:通过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第二对象进行对象识别,得到第一识别结果;其中,所述识别功能至少包括以下之一:人脸识别功能,语音识别功能,图像识别功能,红外识别功能;从所述第一识别结果中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二对象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设备控制事件至少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二对象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所述第一对象进行对象识别,以确定所述第一对象对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对象行为事件,包括:通过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第一对象进行对象识别,得到第二识别结果;其中,所述识别功能至少包括以下之一:人脸识别功能,语音识别功能,图像识别功能,红外识别功能;从所述第二识别结果中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对象的当前状态,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对象行为事件至少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对象的当前状态,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根据预设互斥事件集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互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智能设备的历史使用记录;根据所述历史使用记录确定与所述设备控制事件为互斥关系的历史对象行为事件,并根据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历史对象行为事件确定所述预设互斥事件集;或者,将目标对象设置的互斥事件确定为所述预设互斥事件集,其中,所述目标对象包括所述第二对象。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预设互斥事件集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是否互斥,包括:根据对所述第一对象的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年龄值与所述第一对象的操作权限;在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年龄值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存在互斥;在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年龄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对第一对象的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当前操作类型;在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操作权限与所述第一对象的预设操作类型不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存在互斥。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互斥事件集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互斥,包括:获取所述智能设备的事件池,其中,所述智能设备的事件池用于存储具有互斥关系的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在从所述智能设备的事件池中获取到与所述设备控制事件互斥的对象行为事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与所述对象行为事件互斥。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根据预设互斥事件集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互斥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第一对象的对象行为事件对应的调整控制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所述第一对象进行对象识别,得到第三识别结果;从所述第三识别结果中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当前位置;在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当前位置位于安全区域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对象当前为安全状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运行模块,用于确定运行于目标区域的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事件;识别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第一对象进入所述目标区域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所述第一对象进行对象识别,以确定所述第一对象对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对象行为事件;调整模块,用于在根据预设互斥事件集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互斥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第一对象的对象行为事件对应的调整控制指令,以调整所述第一对象对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使用权限。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处理器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的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确定运行于目标区域的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事件;在检测到第一对象进入所述目标区域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所述第一对象进行对象识别,以确定所述第一对象对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对象行为事件;在根据预设互斥事件集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互斥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第一对象的对象行为事件对应的调整控制指令,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智能设备的安全防控效率较低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智能设备的安全防控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设备的控制原理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计算机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计算机终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计算机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终端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等同功能或比图1所示功能更多的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机终端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计算机终端,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确定运行于目标区域的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事件;
步骤S204,在检测到第一对象进入所述目标区域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所述第一对象进行对象识别,以确定所述第一对象对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对象行为事件;
步骤S206,在根据预设互斥事件集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互斥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第一对象的对象行为事件对应的调整控制指令,以调整所述第一对象对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使用权限。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对象行为事件可以理解为根据第一对象对第一智能设备的使用权限设置的行为事件,例如,第一对象为10岁的孩子,第一智能设备为空调,10岁孩子对空调的使用权限包括打开空调和关闭空调,那么根据第一对象对第一智能设备的使用权限的对象行为事件为控制空调开关。
通过上述步骤,确定运行于目标区域的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事件;在检测到第一对象进入所述目标区域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所述第一对象进行对象识别,以确定所述第一对象对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对象行为事件;在根据预设互斥事件集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互斥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第一对象的对象行为事件对应的调整控制指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智能设备的安全防控效率较低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智能设备的安全防控效率。
可选的,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步骤S202中如何确定运行于目标区域的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事件,可以在第二对象在所述目标区域对第一智能设备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第二对象进行对象识别,以确定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事件,所述智能设备包括:所述第一智能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设备控制事件可以包括为智能设备预先设置的控制事件,其中,可以根据智能设备的设备类型设置设备控制事件,例如,在智能设备的设备类型为门锁的情况下,可以设置门锁的控制事件为打开门锁或者关闭门锁,在智能设备的设备类型为音箱的情况下,可以设置音箱的控制事件为切换歌曲。或者根据智能设备支持的设备功能设置设备控制事件。例如,在智能设备支持语音通话的情况下,可以设置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事件为选择通话对象。
可选的,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理解如何通过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第二对象进行对象识别,以确定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事件,可以通过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第二对象进行对象识别,得到第一识别结果;其中,所述识别功能至少包括以下之一:人脸识别功能,语音识别功能,图像识别功能,红外识别功能;从所述第一识别结果中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二对象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设备控制事件至少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二对象的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应于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在智能设备上安装识别装置。例如,可以通过在智能设备上安装摄像装置实现人脸识别功能或图像识别功能,也可以通过在智能设备上安装语音装置实现语音识别功能,或者,通过在智能设备上安装传感装置实现红外识别功能,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上述智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家电设备。
可选的,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步骤S204中如何通过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所述第一对象进行对象识别,以确定所述第一对象对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对象行为事件,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具体步骤包括:通过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第一对象进行对象识别,得到第二识别结果;其中,所述识别功能至少包括以下之一:人脸识别功能,语音识别功能,图像识别功能,红外识别功能;从所述第二识别结果中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对象的当前状态,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对象行为事件至少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对象的当前状态,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
通过上述实施例,通过智能设备的多种识别功能,提供了多种获取对象行为事件与设备控制事件的方式,提高了对对象行为事件和设备控制事件的识别准确率。
可选的,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根据预设互斥事件集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互斥之前,还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具体步骤包括:获取所述智能设备的历史使用记录;根据所述历史使用记录确定与所述设备控制事件为互斥关系的历史对象行为事件,并根据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历史对象行为事件确定所述预设互斥事件集;或者,将目标对象设置的互斥事件确定为所述预设互斥事件集,其中,所述目标对象包括所述第二对象。
可选的,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步骤S206如何按照预设互斥事件集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是否互斥,可以根据对所述第一对象的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年龄值与所述第一对象的操作权限;在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年龄值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存在互斥;在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年龄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对第一对象的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当前操作类型;在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操作权限与所述第一对象的预设操作类型不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存在互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阈值、上述第二阈值和上述第二对象的预设操作权项可以直接由第二对象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例中,在确定儿童(相当于上述第一对象)的年龄值为3,儿童的预设操作权限为禁止操作,且上述第一阈值为5的情况下,如果根据对儿童的识别结果确定儿童的当前操作类型为打开冰箱,则确定儿童对应的对象行为事件与打开冰箱对应的设备控制事件为互斥事件,进而向冰箱发送调整控制指令,以指示冰箱根据调整控制指令调整儿童对冰箱的使用权限,例如将儿童对冰箱的使用权限调整为禁止使用。
可选的,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步骤S206中如何按照预设互斥事件集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是否互斥,还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具体步骤包括:获取所述智能设备的事件池,其中,所述智能设备的事件池用于存储具有互斥关系的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在从所述智能设备的事件池中获取到与所述设备控制事件互斥的对象行为事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与所述对象行为事件互斥。
可选的,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根据预设互斥事件集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互斥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第一对象的对象行为事件对应的调整控制指令,以调整所述第一对象对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使用权限之后,还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具体步骤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所述第一对象进行对象识别,得到第三识别结果;从所述第三识别结果中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当前位置;在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当前位置位于安全区域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对象当前为安全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安全区域可以理解为上述第一对象所处的无法操作第一智能设备的区域,例如,在上述第一智能设备为放置在厨房的烤箱的情况下,安全区域可以包括浴室、客厅、餐厅等不是厨房的区域,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的,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存在互斥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第一对象的对象行为事件对应的调整控制指令,,以调整所述第一对象对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使用权限之后,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具体步骤包括:通过所述识别功能对所述智能设备进行识别,得到第四识别结果;从所述第四识别结果中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在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为运行,且所述第一对象的当前位置位于危险区域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对象当前为危险状态;使用第二智能设备对所述第二对象发出警告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为距离所述第二对象最近的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危险区域可以理解为上述第一对象所处的能够操作第一智能设备的区域,例如,在上述第一智能设备为放置在客厅的空调的情况下,安全区域可以包括厨房、卧室、餐厅等不是客厅的区域,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的过程,以下再结合可选实施例对上述智能设备的控制的实现方法流程进行说明,但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接下来结合图3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设备的控制原理的示意图,本实施例基于一种多模态的互斥事件的智慧家庭安全防护系统,主要由分布于家庭各空间的智能设备、智慧大脑两部分组成。
其中,设置家庭空间类型(相当于上述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用t表示,t的取值范围为[0,∞]。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t=0,表示家庭空间类型为阳台。t=1,表示家庭空间类型为客厅,但不限于此。
设置设备类型(相当于上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用d表示,d的取值范围为[0,∞]。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d=0,表示设备类型为洗衣机。d=1,表示设备类型为晾衣架,d=2,表示设备类型为电视,但不限于此。
设置设备状态类型(相当于上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用c表示,c的取值范围为[0,∞]。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设备类型为洗衣机的情况下,c=0表示设备状态类型为运行烘干。c=1表示设备状态类型为洗衣物,但不限于此。
设置用户行为场景(相当于上述第一对象的当前状态或者第二对象的当前状态)用b表示,b的取值范围为[0,∞]。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b=0表示第二对象的当前状态为睡眠,b=1表示第二对象的当前状态为洗浴,b=3表示第二对象的当前状态为离家,但不限于此。
设置用户ID(相当于第二对象的标识信息或者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用u表示,u的取值范围为[0,∞]。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u=0表示第二对象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为女主人,u=1表示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为孩子,但不限于此。
则,将家电事件(相当于上述设备控制事件)定义为ei(ti,di,cj,ui),将用户行为事件(相当于上述对象行为事件)定义为mj(tj,dj,uj,bj),那么可以根据互斥事件的决策方案sj得到智慧大脑端的定义互斥事件集为{...,(ei,mj,sj),…},其中,i,j为自然数。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如下:
步骤1,通过智慧大脑预置多模态的互斥事件集。
步骤2,用户ui在家庭空间ti中通过语音、图像、红外、或手动等途径触发设备di,发生设备状态ci,产生并上报设备控制事件ei(ti,di,ci,ui),根据设备控制事件ei中的家庭空间类型、设备类型、设备状态类型和用户ID更新事件池(相当于上述智能设备的事件池)。
步骤3,用户ui在家庭空间tj中通过图像、语音、红外、或手动途径触发设备dj,识别用户行为bj,产生并上报用户事件mj(tj,dj,uj,bj),那么可以根据家庭空间类型、设备类型、用户ID和用户行为场景更新事件池。例如,在用户通过玄关,并打开屋门离开家的情况下,通过玄关门铃的内屏摄像头检测到的用户uj的出门行为即用户事件mj
步骤4,智慧大脑通过检索事件池,判断事件池中是否存在与上述用户事件mj(tj,dj,uj,bj)互斥的设备控制事件,如果存在,则向设备bj发送预置的决策方案sj。否则,不向设备bj发送预置的决策方案sj
在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例中,可以在智慧大脑端定义设备控制事件“烤箱工作”与对象行为事件“家长离家”为互斥事件,或者定义设备控制事件“烤箱工作”与对象行为事件“儿童进入厨房”为互斥事件,则,在家长(相当于上述第二对象)在厨房语音操作烤箱开始烘烤食物后离开家门的情况下,位于玄关的门铃摄像头通过人脸识别检测到家长,这时门铃摄像头会语音提醒家长“烤箱正在工作,是否关闭烤箱后再离开”,能够减小烤箱烤糊食物的概率,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还能够减小烤箱的安全隐患,提高使用烤箱的安全性。如果儿童在家长未关闭烤箱就离家的情况下进入厨房,通过设置的烤箱上的摄像头检测到儿童出现在烤箱附近的危险区域,则立刻向儿童发出警报,并控制烤箱停止工作,减小儿童烫伤的概率。
本实施例通过在智慧大脑中融合人脸、图像、语音、红外等多模态事件,定义互斥的对象行为事件与设备控制事件,并在智慧大脑捕捉到互斥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向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第一对象的对象行为事件对应的调整控制指令,实现智慧家庭全空间的安全防护,解决智能设备的安全防控效率较低的问题,提高了智能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和安全防护能力。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包括:
运行模块42,用于确定运行于目标区域的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事件;
识别模块44,用于在检测到第一对象进入所述目标区域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所述第一对象进行对象识别,以确定所述第一对象对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对象行为事件;
调整模块46,用于在根据预设互斥事件集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互斥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第一对象的对象行为事件对应的调整控制指令,以调整所述第一对象对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使用权限。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对象行为事件可以理解为根据第一对象对第一智能设备的使用权限设置的行为事件,例如,第一对象为10岁的孩子,第一智能设备为空调,10岁孩子对空调的使用权限包括打开空调和关闭空调,那么根据第一对象对第一智能设备的使用权限的对象行为事件为控制空调开关。
通过上述装置,确定运行于目标区域的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事件;在检测到第一对象进入所述目标区域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所述第一对象进行对象识别,以确定所述第一对象对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对象行为事件;在根据预设互斥事件集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互斥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第一对象的对象行为事件对应的调整控制指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智能设备的安全防控效率较低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智能设备的安全防控效率。
可选的,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运行模块还用于,在第二对象在所述目标区域对第一智能设备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第二对象进行对象识别,以确定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事件,所述智能设备包括:所述第一智能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设备控制事件可以包括为智能设备预先设置的控制事件,其中,可以根据智能设备的设备类型设置设备控制事件,例如,在智能设备的设备类型为门锁的情况下,可以设置门锁的控制事件为打开门锁或者关闭门锁,在智能设备的设备类型为音箱的情况下,可以设置音箱的控制事件为切换歌曲。或者根据智能设备支持的设备功能设置设备控制事件。例如,在智能设备支持语音通话的情况下,可以设置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事件为选择通话对象。
可选的,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运行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第二对象进行对象识别,得到第一识别结果;其中,所述识别功能至少包括以下之一:人脸识别功能,语音识别功能,图像识别功能,红外识别功能;从所述第一识别结果中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二对象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设备控制事件至少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二对象的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应于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在智能设备上安装识别装置。例如,可以通过在智能设备上安装摄像装置实现人脸识别功能或图像识别功能,也可以通过在智能设备上安装语音装置实现语音识别功能,或者,通过在智能设备上安装传感装置实现红外识别功能,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的,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识别模块还用于,通过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第一对象进行对象识别,得到第二识别结果;其中,所述识别功能至少包括以下之一:人脸识别功能,语音识别功能,图像识别功能,红外识别功能;从所述第二识别结果中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对象的当前状态,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对象行为事件至少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对象的当前状态,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
通过上述实施例,通过智能设备的多种识别功能,提供了多种获取对象行为事件与设备控制事件的方式,提高了对对象行为事件和设备控制事件的识别准确率。
可选的,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智能设备的控制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智能设备的历史使用记录;根据所述历史使用记录确定与所述设备控制事件为互斥关系的历史对象行为事件,并根据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历史对象行为事件确定所述预设互斥事件集;或者,将目标对象设置的互斥事件确定为所述预设互斥事件集,其中,所述目标对象包括所述第二对象。
可选的,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调整模块还用于,根据对所述第一对象的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年龄值与所述第一对象的操作权限;在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年龄值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存在互斥;在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年龄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对第一对象的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当前操作类型;在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操作权限与所述第一对象的预设操作类型不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存在互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阈值、上述第二阈值和上述第二对象的预设操作权项可以直接由第二对象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例中,在确定儿童(相当于上述第一对象)的年龄值为3,儿童的预设操作权限为禁止操作,且上述第一阈值为5的情况下,如果根据对儿童的识别结果确定儿童的当前操作类型为打开冰箱,则确定儿童对应的对象行为事件与打开冰箱对应的设备控制事件为互斥事件,进而向冰箱发送调整控制指令,以指示冰箱根据调整控制指令调整儿童对冰箱的使用权限,例如将儿童对冰箱的使用权限调整为禁止使用。
可选的,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调整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智能设备的事件池,其中,所述智能设备的事件池用于存储具有互斥关系的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在从所述智能设备的事件池中获取到与所述设备控制事件互斥的对象行为事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与所述对象行为事件互斥。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上述智能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运行模块42、识别模块44、调整模块46、安全状态确定模块52和危险状态确定模块54。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安全状态确定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所述第一对象进行对象识别,得到第三识别结果;从所述第三识别结果中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当前位置;在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当前位置位于安全区域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对象当前为安全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安全区域可以理解为上述第一对象所处的无法操作第一智能设备的区域,例如,在上述第一智能设备为放置在厨房的烤箱的情况下,安全区域可以包括浴室、客厅、餐厅等不是厨房的区域,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危险状态确定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识别功能对所述智能设备进行识别,得到第四识别结果;从所述第四识别结果中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在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为运行,且所述第一对象的当前位置位于危险区域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对象当前为危险状态;使用第二智能设备对所述第二对象发出警告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为距离所述第二对象最近的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危险区域可以理解为上述第一对象所处的能够操作第一智能设备的区域,例如,在上述第一智能设备为放置在客厅的空调的情况下,安全区域可以包括厨房、卧室、餐厅等不是客厅的区域,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上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的方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确定运行于目标区域的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事件;
S2,在检测到第一对象进入所述目标区域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所述第一对象进行对象识别,以确定所述第一对象对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对象行为事件;
S3,在根据预设互斥事件集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互斥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第一对象的对象行为事件对应的调整控制指令,以调整所述第一对象对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使用权限。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确定运行于目标区域的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事件;
S2,在检测到第一对象进入所述目标区域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所述第一对象进行对象识别,以确定所述第一对象对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对象行为事件;
S3,在根据预设互斥事件集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互斥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第一对象的对象行为事件对应的调整控制指令,以调整所述第一对象对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使用权限。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申请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运行于目标区域的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事件;
在检测到第一对象进入所述目标区域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所述第一对象进行对象识别,以确定所述第一对象对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对象行为事件;
在根据预设互斥事件集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互斥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第一对象的对象行为事件对应的调整控制指令,以调整所述第一对象对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使用权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运行于目标区域的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事件,包括:
在第二对象在所述目标区域对第一智能设备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第二对象进行对象识别,以确定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事件,所述智能设备包括:所述第一智能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第二对象进行对象识别,以确定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事件,包括:
通过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第二对象进行对象识别,得到第一识别结果;其中,所述识别功能至少包括以下之一:人脸识别功能,语音识别功能,图像识别功能,红外识别功能;
从所述第一识别结果中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二对象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设备控制事件至少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二对象的标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所述第一对象进行对象识别,以确定所述第一对象对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对象行为事件,包括:
通过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第一对象进行对象识别,得到第二识别结果;其中,所述识别功能至少包括以下之一:人脸识别功能,语音识别功能,图像识别功能,红外识别功能;
从所述第二识别结果中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对象的当前状态,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对象行为事件至少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对象的当前状态,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预设互斥事件集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互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智能设备的历史使用记录;
根据所述历史使用记录确定与所述设备控制事件为互斥关系的历史对象行为事件,并根据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历史对象行为事件确定所述预设互斥事件集;
或者,将目标对象设置的互斥事件确定为所述预设互斥事件集,其中,所述目标对象包括所述第二对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设互斥事件集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互斥,包括:
根据对所述第一对象的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年龄值与所述第一对象的操作权限;
在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年龄值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存在互斥;
在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年龄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对第一对象的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当前操作类型;
在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当前操作权限与所述第一对象的预设操作类型不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存在互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互斥事件集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互斥,包括:
获取所述智能设备的事件池,其中,所述智能设备的事件池用于存储具有互斥关系的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
在从所述智能设备的事件池中获取到与所述设备控制事件互斥的对象行为事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与所述对象行为事件互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预设互斥事件集确定所述设备控制事件和所述对象行为事件互斥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第一对象的对象行为事件对应的调整控制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识别功能对所述第一对象进行对象识别,得到第三识别结果;
从所述第三识别结果中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当前位置;
在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当前位置位于安全区域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对象当前为安全状态。
9.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2210228992.8A 2022-03-08 2022-03-08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46973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28992.8A CN114697369A (zh) 2022-03-08 2022-03-08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28992.8A CN114697369A (zh) 2022-03-08 2022-03-08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7369A true CN114697369A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37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28992.8A Pending CN114697369A (zh) 2022-03-08 2022-03-08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97369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6314A (zh) * 2010-09-21 2011-02-16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权限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4935661A (zh) * 2015-06-18 2015-09-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家电控制方法、装置、路由器及终端
WO2016141199A1 (en) * 2015-03-05 2016-09-09 Google Inc. Gene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household policies for the smart home
US20190219976A1 (en) * 2018-01-16 2019-07-18 Michael E. Giorgi Facilitating automating home control
CN113485134A (zh) * 2021-06-25 2021-10-08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1232798A1 (zh) * 2020-05-18 2021-11-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783992A (zh) * 2021-08-11 2021-1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6314A (zh) * 2010-09-21 2011-02-16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权限控制方法和系统
WO2016141199A1 (en) * 2015-03-05 2016-09-09 Google Inc. Gene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household policies for the smart home
CN104935661A (zh) * 2015-06-18 2015-09-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家电控制方法、装置、路由器及终端
US20190219976A1 (en) * 2018-01-16 2019-07-18 Michael E. Giorgi Facilitating automating home control
WO2021232798A1 (zh) * 2020-05-18 2021-11-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485134A (zh) * 2021-06-25 2021-10-08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783992A (zh) * 2021-08-11 2021-1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5732B (zh)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227055A (zh) 一种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方法、服务器和网关
CN105353641B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105306318B (zh) 智能场景配置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05182786A (zh) 智能家居管理装置和系统
CN109753034B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25925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家居配备系统
CN106888140A (zh) 智能家居中数据集中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445290A (zh) 一种基于智能门锁管理智能家电的方法及智能门锁
CN114244644B (zh) 智能家居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205067996U (zh) 智能家居管理装置
CN108427310A (zh)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98002A1 (zh) 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9410386A (zh) 开锁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10658727B (zh) 一种基于操作系统的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TW201703456A (zh) 認證方法
CN106972993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647734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操作系统的设备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14697150A (zh) 命令的下发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0298953B (zh) 智能家居操作系统中设备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80994A (zh) 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设备
CN114697369A (zh)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2365633A (zh) 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84018B (zh) 一种操作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743741B (zh) 智能家庭整合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