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2790A -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2790A
CN114692790A CN202011639661.0A CN202011639661A CN114692790A CN 114692790 A CN114692790 A CN 114692790A CN 202011639661 A CN202011639661 A CN 202011639661A CN 114692790 A CN114692790 A CN 1146927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g
reader
information
writer
capab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396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玺宝
吴毅凌
曲韦霖
李晨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3966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2790A/zh
Priority to EP21913505.0A priority patent/EP4258164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30071 priority patent/WO202214276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692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2790A/zh
Priority to US18/342,967 priority patent/US20230342572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6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being adapted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08Gener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reading of electronic memory record carriers, independent of its reading method, e.g. power transf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11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sensing being preceded by at least one preliminary step
    • G06K7/1013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sensing being preceded by at least one preliminary step the step consisting of determining the type of record carrier, e.g. to determine if the record carrier is an RFID tag of the long or short range type, or to determine the preferred communication protocol of the RFID ta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29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rotocols designed for non-contact record carriers such as RFIDs NFCs, e.g. ISO/IEC 14443 and 18092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01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resolving collis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simultaneously or concurrently interrogated record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Fina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射频识别通信系统,该射频识别通信系统包括读写器以及与读写器连接的标签。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读写器接收标签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为盘存过程中读写器接收标签发送的第一条信息;读写器根据标签主动上报标签的能力,在盘存过程中,读写器可以识别不同类型的标签。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作为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发展,射频识别技术具有阅读速度快、作用范围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系统包括读写器和标签,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传输的特性,实现对静止或移动物品的自动识别。RFID可以用来追踪和管理很多领域的管理对象,具有准确率高、读取距离远、存储数据量大、耐用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产品生产、物流、销售等环节中。
但是,读写器对多个标签的交互过程是相同的,在盘存过程中,读写器无法识别不同类型的标签。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读写器接收到第一信息之后,读写器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标签的能力,进而区分该标签与其他标签。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读写器执行,也可以由读写器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该方法应用于射频识别通信系统,射频识别通信系统包括读写器以及与读写器连接的标签,该方法包括:读写器接收标签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为盘存过程中读写器接收标签发送的第一条信息;读写器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标签的能力,能力用于读写器区分标签与其他标签。
本申请实施例中,读写器接收到第一信息之后,读写器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标签的能力,进而区分该标签与其他标签。读写器根据标签主动上报标签的能力,在盘存过程中,读写器可以识别不同类型的标签。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中的标签的能力对应的分类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标签是否为节省能耗的标签;标签是否为传输距离大于阈值的标签;标签是否为支持信道编码的标签;标签是否为支持调制的标签;标签是否为支持与传感器共用内存的标签。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一标签对应的分类的多种情况,便于读写器管理不同分类的标签。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中的标签的能力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标签所支持读写器下发的命令;标签所支持的信道编码方式;标签所支持的调制方式;标签所支持的传感器类型;标签所支持节的数量,节用于读写器管理多个标签;标签中的存储空间大小。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读写器可以根据上述具体能力区分该标签与其他标签。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中的第一信息包括16比特随机数以及能力信息,16比特随机数用于标签识别读写器向标签发送的信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标签的能力。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读写器可以根据能力信息直接确定标签的能力。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中的第一信息为16比特随机数,16比特随机数包括第一目标位和第二目标位,第一目标位用于指示标签的能力,第二目标位用于标签识别读写器向标签发送的信息;读写器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标签的能力,包括:读写器根据第一目标位确定标签的能力。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读写器根据RN16中的第一目标位确定标签的能力,在后续交互过程中可以节省包括随机数信息的比特。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还包括:读写器向标签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中的随机数没有第一目标位。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在随机数中减去第一目标位,节省信息的比特。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还包括:读写器向标签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16比特随机数。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中的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确认信息,确认信息用于读写器获取标签的出厂编号;随机数请求信息,随机数请求信息用于读写器获取新的16比特随机数。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读写器向标签发送的确认信息、随机数请求信息中可以减少第一目标位,减少信息的大小。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中的第一信息包括前导头;读写器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标签的能力,包括:读写器根据前导头确定标签的能力。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读写器可以根据接收到信息的前导头确定标签的能力。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还包括:读写器向标签发送查询信息,查询信息用于读写器获取标签的能力。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标签可以是被动上报标签的能力,在读写器向标签发送查询信息之后,标签才向读写器上报标签的能力。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还包括:若读写器接收标签发送的第一信息数量是多个,则读写器合并多个第一信息,以提升读写器的覆盖范围。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重复发送第一信息的方式,提升读写器的覆盖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标签执行,也可以由标签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该方法应用于射频识别通信系统,射频识别通信系统包括读写器以及与读写器连接的标签,方法包括:标签向读写器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为盘存过程中标签向读写器发送的第一条信息,第一信息用于读写器确定标签的能力,能力用于读写器区分标签与其他标签。
本申请实施例中,标签可以主动向读写器上报标签的能力,使得读写器可以根据标签的能力区分标签。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中的标签的能力对应的分类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标签是否为节省能耗的标签;标签是否为传输距离大于阈值的标签;标签是否为支持信道编码的标签;标签是否为支持调制的标签;标签是否为支持与传感器共用内存的标签。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一标签对应的分类的多种情况,便于读写器管理不同分类的标签。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中的标签的能力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标签所支持读写器下发的命令;标签所支持的信道编码方式;标签所支持的调制方式;标签所支持的传感器类型;标签所支持节的数量,节用于读写器管理多个标签;标签中的存储空间大小。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读写器可以根据上述具体能力区分该标签与其他标签。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中的第一信息包括16比特随机数以及能力信息,16比特随机数用于标签识别读写器向标签发送的信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标签的能力。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读写器根据RN16中的第一目标位确定标签的能力,在后续交互过程中可以节省包括随机数信息的比特。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中的第一信息为16比特随机数,16比特随机数包括第一目标位和第二目标位,第一目标位用于指示标签的能力,第二目标位用于标签识别读写器向标签发送的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在随机数中减去第一目标位,节省信息的比特。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还包括:标签接收读写器发送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中的随机数没有第一目标位。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在随机数中减去第一目标位,节省信息的比特。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还包括:标签接收读写器发送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16比特随机数。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中的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确认信息,确认信息用于读写器获取标签的出厂编号;随机数请求信息,随机数请求信息用于读写器获取新的16比特随机数。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读写器向标签发送的确认信息、随机数请求信息中可以减少第一目标位,减少信息的大小。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中的第一信息包括前导头,前导头用于读写器识别标签的能力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读写器可以根据接收到信息的前导头确定标签的能力。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还包括:标签接收读写器发送的查询信息,查询信息用于读写器获取标签的能力。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标签可以是被动上报标签的能力,在读写器向标签发送查询信息之后,标签才向读写器上报标签的能力。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还包括:标签重复执行标签向读写器发送第一信息的步骤,以提升第一信息的传输范围。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重复发送第一信息的方式,提升第一信息的传输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读写器,该读写器应用于射频识别通信系统,射频识别通信系统包括读写器以及与读写器连接的标签,读写器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标签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为盘存过程中读写器接收标签发送的第一条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标签的能力,能力用于读写器区分标签与其他标签。
可选地,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标签的能力对应的分类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标签是否为节省能耗的标签;标签是否为传输距离大于阈值的标签;标签是否为支持信道编码的标签;标签是否为支持调制的标签;标签是否为支持与传感器共用内存的标签。
可选地,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标签的能力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标签所支持读写器下发的命令;标签所支持的信道编码方式;标签所支持的调制方式;标签所支持的传感器类型;标签所支持节的数量,节用于读写器管理多个标签;标签中的存储空间大小。
可选地,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第一信息包括16比特随机数以及能力信息,16比特随机数用于标签识别读写器向标签发送的信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标签的能力。
可选地,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第一信息为16比特随机数,16比特随机数包括第一目标位和第二目标位,第一目标位用于指示标签的能力,第二目标位用于标签识别读写器向标签发送的信息;上述读写器的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一目标位确定标签的能力。
可选地,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读写器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标签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中的随机数没有第一目标位。
可选地,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读写器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标签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16比特随机数。
可选地,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确认信息,确认信息用于读写器获取标签的出厂编号;随机数请求信息,随机数请求信息用于读写器获取新的16比特随机数。
可选地,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第一信息包括前导头;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前导头确定标签的能力。
可选地,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读写器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标签发送查询信息,查询信息用于读写器获取标签的能力。
可选地,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读写器还包括:合并单元,用于若读写器接收标签发送的第一信息数量是多个,则合并多个第一信息,以提升读写器的覆盖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标签,该标签应用于射频识别通信系统,射频识别通信系统包括读写器以及与读写器连接的标签,标签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读写器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为盘存过程中标签向读写器发送的第一条信息,第一信息用于读写器确定标签的能力,能力用于读写器区分标签与其他标签。
可选地,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标签的能力对应的分类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标签是否为节省能耗的标签;标签是否为传输距离大于阈值的标签;标签是否为支持信道编码的标签;标签是否为支持调制的标签;标签是否为支持与传感器共用内存的标签。
可选地,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标签的能力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标签所支持读写器下发的命令;标签所支持的信道编码方式;标签所支持的调制方式;标签所支持的传感器类型;标签所支持节的数量,节用于读写器管理多个标签;标签中的存储空间大小。
可选地,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第一信息包括16比特随机数以及能力信息,16比特随机数用于标签识别读写器向标签发送的信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标签的能力。
可选地,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第一信息为16比特随机数,16比特随机数包括第一目标位和第二目标位,第一目标位用于指示标签的能力,第二目标位用于标签识别读写器向标签发送的信息。
可选地,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标签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读写器发送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中的随机数没有第一目标位。
可选地,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标签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读写器发送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16比特随机数。
可选地,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确认信息,确认信息用于读写器获取标签的出厂编号;随机数请求信息,随机数请求信息用于读写器获取新的16比特随机数。
可选地,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第一信息包括前导头,前导头用于读写器识别标签的能力信息。
可选地,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标签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读写器发送的查询信息,查询信息用于读写器获取标签的能力。
可选地,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发送单元,还用于重复执行标签向读写器发送第一信息的步骤,以提升第一信息的传输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标签,该标签应用于射频识别通信系统,标签所支持的状态机包括:就绪、仲裁、应答、确认、安全的状态,但不包括开和/或灭活的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标签,该标签应用于射频识别通信系统,标签的存储空间未存有访问密码和/或灭活密码。
本申请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一种标签,该标签应用于射频识别通信系统,标签支持4个节中的2个节,节用于读写器管理多个标签。
本申请实施例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读写器,该读写器或读写器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标签,该标签或标签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执行前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该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读写器,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读写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标签,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标签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其中,第三、第八、第十、第十一、第十二方面或者其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不同可能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十、第十一、第十三方面或者其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不同可能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读写器接收到第一信息之后,读写器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标签的能力,进而区分该标签与其他标签。读写器根据标签主动上报标签的能力,在盘存过程中,读写器可以识别不同类型的标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读写器/标签操作以及标签状态示意图;
图3为RFID中的盘存流程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标签状态机以及信令工作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的标签的存储空间划分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读写器/标签操作以及标签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标签状态机以及信令工作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标签的存储空间划分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读写器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读写器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标签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标签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读写器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标签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读写器接收到第一信息之后,读写器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标签的能力,进而区分该标签与其他标签。
下面将结合各个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现原理、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对应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一些术语或概念进行解释,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RFID技术是指以识别和数据交换为目的,利用感应、无线电波或微波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的自动识别技术,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对所有物理对象的追踪和管理。
图1示出了RFID系统的架构示例。该RFID系统包括RFID读写器(也可以称为读写器、读卡器等,以下简称读写器)101和RFID标签(以下简称标签)1102,其中,该RFID读写器101和RFID标签102之间可以通过射频(radio frequency,RF)信号进行通信。
RFID读写器101可以发射询问RF信号,位于该RFID读写器101附近的RFID标签102可以探测到RFID读写器101发送的询问RF信号,并向该RFID读写器101返回应答RF信号,该应答RF信号可以携带该RFID标签102的自身相关信息。
RFID读写器101可以探测并解析该应答RF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标签102按照能源的供给方式可以分为无源标签、有源标签以及半有源标签。如果标签102是无源标签,即标签102自身不具有电源,则标签102可以从询问RF信号获得能量。
有源标签(active tag)有源电子标签又称主动标签,使用卡内电池为微型芯片提供全部或部分能量,但不会为标签与应答器之间传送数据提供能量,识别距离较长(可达十几米),但是它的寿命有限(3至l0年),且价格较高。一个有源RFID读写器能够监测100米范围内的所有有源标签。
半无源标签(semi-passive tag)内的电池供电仅对标签内要求供电维持数据的电路或者标签芯片工作所需电压的辅助支持,本身耗电很少的标签电路供电。标签未进人工作状态前,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相当于无源标签,标签内部电池能量消耗很少,因而电池可维持几年,甚至长达10年有效;当标签进入阅读器的读出区域时,受到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激励,进人工作状态时,标签与阅读器之间信息交换的能量支持以阅读器供应的射频能量为主(反射调制方式),标签内部电池的作用主要在于弥补标签所处位置的射频场强不足,标签内部电池的能量并不转换为射频能量。
无源标签不含电池,没有内装电池,在阅读器的读出范围之外时,电子标签处于无源状态,在阅读器的读出范围之内时,电子标签从阅读器发出的射频能量中提取其工作所需的电源。无源电子标签一般均采用反射调制方式完成电子标签信息向阅读器的传送。无源标签的实用范围大约在10厘米至几米左右。重量和体积较小,使用寿命长,但它的发射距离受限制,而且要求读写器的发射功率大,应答器工作电路的功耗小。
可以理解的是,RFID标签还可以有其他的分类方式:根据调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主动式、被动式、半主动式。根据存储信息是否被改写可分为只读式标签和可读写标签。根据封装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信用卡标签、线形标签、纸状标签、玻璃管标签、圆形标签以及特殊用途的异形标签等。
应理解,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RFID读写器110和一个RFID标签120,在图1的架构中,一个RFID读写器110可以与多个RFID标签120通信,并且RFID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RFID读写器110,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标签102目前的协议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主要是通过状态机跳转加信令的模式完成标签工作。
其中,读写器管理标签群(即多个标签)通过三种基本操作(选择、盘存、访问)实现,RFID系统中的标签支持7个状态,分别为就绪(ready)、仲裁(arbitrate)、应答(reply)、确认(acknowledge)、开(open)、安全(secured)、灭活(killed)。
下面对上述三种基本操作以及7个状态进行描述:
1、选择(select)过程。
读写器选择标签数量进行盘存和访问的操作。读写器下发select命令,select命令可以根据用户指定的准则连续地选择特定数量的标签。
2、盘存(inventory)过程。
对于上述不同分类的标签102,在盘存流程上没有差异。
读写器识别标签的操作。读写器在4个节(sessions)中的一个节里通过发送查询(query)命令开始一个盘存周期(inventory round)。一个或多个标签可能响应,响应的标签需要满足碰撞时隙为0才会对接收的盘存命令进行应答,应答消息中携带标签自己产生的RN16,读写器检测到一个单一的标签应答并请求该标签的PC、EPC、CRC-16。
如图3所示,盘存包括多个命令,盘存周期操作一次仅能在一个节中进行。
盘存包括步骤301至步骤307。下面描述各个步骤:
步骤301、读写器向标签发送查询类命令,例如:查询(query)、调节查询(adjustquery)、重复查询(query rep)等。
步骤302、标签向读写器发送16比特随机数(RN16)。
标签根据接收到的查询类命令向读写器发送RN16。
步骤303、读写器向标签发送确认(acknowledge,ACK)信息,ACK信息可以携带有RN16。
步骤304、若ACK信息中的RN16与标签存储的RN16相同,则标签确定该ACK信息是有效的ACK信息,并向读写器发送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编号、扩展协议控制(extended protocol control,XPC)、产品电子代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等出厂编号。
步骤305、读写器向标签发送随机数请求(Req_RN)信息,Req_RN信息可以携带有RN16。
步骤306、标签收到Req_RN信息之后,若Req_RN的访问密码(acsess password)不是0,则标签,则标签会向读写器发送新的RN16,即柄(handle)。
步骤307、读写器收到新的RN16之后,后续向标签发送命令(command)时,携带新的RN16。
3、访问(access)过程。
读写器与标签的通信(从标签读或者向标签写)操作。单个标签在访问前必须首先被唯一地识别。访问包括多条命令,其中的一些命令采用一次性的基于读写器到标签链路的掩饰编码。
目前,标签102支持7个状态。分别由不同的读写器命令触发状态转移。具体信令及状态转移对应关系如图4所示。
对应上述读写器管理标签群的信令进一步解释如下:标签上电非killed,状态机处于ready态,标签将保持在该状态直到接收到query命令,且其盘存参数(节的指定由query命令确定)和query命令中的sel与标签当前的标志状态相一致。匹配的标签将从其随机数发生器(random numeral generator,RNG)中取出某位数据,并将该数据装入时隙(slot)计数器中,并且在时隙计数器为非零时转入arbitrate状态,为零时转入reply状态。当标签进入应答状态时,应回答一个RN16。如果标签接收一个合法确认(ACK),它应转移到确认状态,并回答它的PC、EPC和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16。如果标签未能接收一个ACK,或接收到一个非法ACK,它应回到仲裁状态。标签和读写器应满足时序要求。
处于确认状态的标签,当它接收到一条Req_RN命令时,如果它的acsess password是非零,应转移到开状态,同时回答一个新的RN16(即handle)。读写器将在此后的命令中使用该handle,标签在此后的应答中使用该handle。处于开状态的标签能执行除了Lock命令之外的所有访问命令。处于开状态的标签可以转移到除了确认状态之外的任何状态。
处于确认状态的标签,当它接收到一条Req_RN命令时,如果它的acsess password是零,应转移到安全状态,同时回答一个新的RN16,即handle。读写器将在此后的命令中使用该handle,标签在此后的应答中使用该handle。处于开状态的标签,当它接收到一条合法的access命令时,如果它的acsess password是非零,应转移到安全状态,同时保持它从确认状态转移到开状态时回答的handle。处于安全状态的标签能执行所有访问命令。处于安全状态的标签可以转移到任何状态,除了开状态和确认状态。
标签应实现灭活状态。处于开状态或安全状态的标签接收到一条带有合法非零灭活密码(kill password)和合法handle的灭活命令时,将进入灭活状态。灭活永久不使能标签。当进入灭活状态时,标签应通知读写器:灭活操作成功,从此应不再响应读写器的命令。被灭活的标签在所有环境中均应保持灭活状态,上电时立即进入灭活状态。灭活操作不可逆转。
上述过程中,涉及到的EPC、access password等获取方式,在标签上是存储在指定的存储空间。从逻辑上,标签的存储区被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存储区,每一个库区由一个以上的存储字组成。逻辑存储映射表如图5所示,这些存储区分别为:
1、保留存储区(reserved区)。
用于存储kill和access功能所需的密码(例如:kill password、acess password等)。其中,存储地址00h到1Fh存储kill password,20h到3Fh存储acess password。没有执行过kill password和/或acess password的标签,犹如具有零值的密码,并被永久的读/写锁定,在保留存储区里的密码存储区中也就不用保存零值的密码。
2、电子产品代码存储区(EPC区)。
从地址00h到0Fh存储CRC-16,地址10h到1Fh存储协议控制位(PC),20h及其大于20h的地址存储用于识别标签附着对象的代码(例如:EPC码)。对PC进行子划分,在地址10h到14h存储EPC码长度,15h到17h存储RFU,18h到1Fh存储编号系统标识符(numeric systemidentifier,NSI)。CRC-16、PC和EPC以高位在先的方式进行存储(EPC码的高位存储在20h地址)。
3、标签识别号存储区(TID区)。
在地址00h到07h存储一个8位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for standardization,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commission,IEC)15693分配的类识别码(EPC global的代码为11100010_2)。TID存储库在地址07h以上的区域应含有充足的识别信息,使读写器能唯一识别标签所支持的定制命令和(或)可选择性命令。对于ISO/IEC 15693分配类号为11100010_2的标签,这些识别信息将构成一个12位字长的标签掩膜设计者标识符(EPC global成员免费)和一个12位字长的标签模型码,标签掩膜设计者标识符存储在08h到13h,模型号码存储在地址14h到1Fh。标签可以在TID区域地址大于1Fh的区域存储标签和提供商的特有数据(例如,标签的序列号)。
4、用户存储区(user区)。
允许用户特有数据的存储,该存储区的存储组织结构是由用户定义的。
符合EPC Class1 Gen2(简称G2)协议的标签和读写器,应该支持必备的命令有十一条:select(选择),query(查询),queryAdjust(调节查询),queryRep(重复查询),ACK(EPC答复),NAK(转向裁断),Req_RN(随机数请求),read(读),Write(写),Kill(灭活),Lock(锁定)。
符合G2协议的标签和读写器,支持也可以不支持可选的命令有三条:Access(访问),BlockWrite(块写),BlockErase(块擦除)。
对于上述描述中的RFID系统,读写器对多个标签的处理方式是相同的,即读写器不能区分标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通过标签上报能力的方式,使得读写器可以根据标签的能力区分该标签与其他标签。
下面结合图1的通信系统以及图3的盘存流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RFID通信系统,该通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步骤601、读写器向标签发送查询信息,本步骤是可选地。
可选地,在标签数量为多个时,为了避免标签的RN16碰撞,读写器可以通过标签的能力对标签进行分类,在不同类别的标签接近读写器时一定程度可以降低RN16的碰撞概率。或者通过读写器获取标签具体能力的方式区分不同能力的标签,以便于读写器后续管理标签。
读写器向标签发送查询信息,该查询信息用于读写器获取标签的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中标签的能力对应的分类方式包括多种,下面简单举几个例子进行示意性描述:
1、标签是否为节省能耗的标签;
可选地,节省能耗的标签可以理解为该标签减少了某些不必要的命令(下面有说明)、标签状态机的状态没有open和/或kill,标签的保留存储区是空的、标签支持节的数量小于4个(下面会具体描述)等中的至少一个。
2、标签是否为传输距离大于阈值的标签;
可选地,传输距离大于阈值的标签,可以理解为传输范围广的标签,标签可以通过对信息进行信道编码的方式或重复发送信息的方式增加反向链路的覆盖范围。该反向链路为标签到读写器的链路。
可选地,对于标签可以主动开启或关闭的能力(例如:信道编码能力),若读写器一开始未开启这些能力,读写器并不感知标签的信道编码能力,标签可以通过在信息加上特定前导头的方式,使得读写器获知该信息所使用的信道编码方式。
可选地,对于标签可以主动开启或关闭的能力,这些能力可以存在延迟开启。其中,标签在发送第一信息之后是否使用能力,可以是默认的,也可以是取决于读写器对标签的配置。
若是重复发送信息的方式,读写器可以盲检、合并多个信息,进而提升读写器的覆盖范围。
3、标签是否为支持信道编码的标签;
4、标签是否为支持调制的标签;
5、标签是否为支持与传感器共用内存的标签。
可选地,该传感器可以是光传感器、热传感器等不同种类的传感器。以热传感器为例,读写器可以根据标签对该标签所附着的物品进行监控、报警的操作。具体可以是,读写器获知标签支持与传感器共用内存,则向标签配置门限,当标签存储的温度值大于门限时,触发报警。
可选地,标签与传感器共用的内存可以是上述图5所示4个存储区中的至少一个,例如:标签与传感器共用的内存是用户存储区(user区)。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几种分类方式只是举例,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标签能力对应的其他方式分类,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标签的能力可以分为支持协议栈的能力、PHY层的能力、存储的能力等,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标签的具体能力包括多种,下面简单举几个例子进行描述:
1、标签所支持读写器下发的命令(也可以理解为与空口相关的能力);
可选地,该命令包括必备命令和可选命令。
其中,必备命令可以包括:select(选择),query(查询),queryAdjust(调节查询),queryRep(重复查询),ACK(EPC答复),NAK(转向裁断),Req_RN(随机数请求),read(读),Write(写),Kill(灭活),Lock(锁定)等,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可选命令可以包括:Access(访问),BlockWrite(块写),BlockErase(块擦除)等,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标签可以支持必备命令且不支持可选命令。或者标签可以支持必备命令且支持可选命令中的至少一种命令。
可选地,若标签向读写器发送的第一信息为RN16,RN16中的第一目标位用于指示标签的能力。则后续读写器与标签之间传输包括随机数的信息中可以减少第一目标位,即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16比特,可以减少1比特或更少比特的第一目标位,进而节省空口传输的信息量。
2、标签所支持的信道编码方式;
可选地,该信道编码方式可以包括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极性(polar)码等编码方式,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3、标签所支持的调制方式;
可选地,该调制方式可以包括调幅、调频、调相。还可以包括具体的调制方式,例如:差分相移键控(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keying,DPSK)或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等,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4、标签所支持的传感器类型;
可选地,该传感器的类型可以是光传感器、热传感器等,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5、标签所支持节的数量,节用于读写器管理多个标签;
目前,标签所支持的节可以是2个,可以是session0和session2,也可以是session1和session3,还可以是session0和session1,还可以是session2和session3等,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即,读写器可以知道标签支持哪个节,进而可以使得支持不同节的标签可以分开进行盘存,减少标签之间的碰撞。
6、标签中的存储空间。
可选地,标签中的存储空间可以是指标签中的存储空间是否如前面图5所示,即标签包括几个存储区,标签中的存储空间还可以是指标签中的存储空间是否存储有访问密码和/或灭活密码等,若标签不支持某些节,则标签中的存储空间还可以不存储某些节的标志位,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7、标签所支持的状态机状态。
可选地,标签所支持的状态机状态,可以是指标签是否支持某种状态。或者标签不支持某种状态。
示例性的,标签不支持的状态机状态可以是Open态和/或Killed态。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标签的几种具体能力只是举例,实际应用中,标签还可以包括其他形式的具体能力,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步骤602、标签向读写器发送第一信息。
标签可以主动上报第一信息(例如:间隔一段时间,上报一次第一信息),也可以被动上报第一信息(即标签在接收到读写器发送的查询信息之后,在向读写器发送第一信息),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息的有多种形式,下面分别描述:
一、第一信息包括RN16,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标签的分类或标签的具体能力(也可以理解为,读写器可以根据第一信息识别该标签的能力),该RN16用于标签从读写器的广播信息中识别自己的信息(也可以理解为,RN16用于标签识别读写器发给自己的信息)。
可选地,第一信息可以包括RN16以及能力信息,该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标签的分类或标签的具体能力。
可选地,标签发送的第一信息是一条用户专用的控制命令。
可选地,若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标签的分类,可以根据标签的极简特性将标签分为不同种类(category),例如:category分为:category0和category1,其中,category0代表普通标签(normal),category1代表极简标签(save)。极简标签具有的能力可以是前述步骤602中所描述多个能力中的至少一个,标签的分类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第一信息的一种格式可以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877996420000131
其中,通过增加1比特的方式指示标签的类别,0表示普通标签,1表示极简标签。当然,也可以是0表示极简标签,1表示普通标签,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用多比特的方式指示标签的类别,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可选地,若标签的分类为是否支持信道编码能力,第一信息可以通过一个比特或多个比特的方式指示读写器,该标签是否支持信道编码能力。例如:标签分为支持信道编码能力的标签(support)与不支持信道编码能力的标签(not support)。
示例性的,第一信息的另一种格式可以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2877996420000132
其中,通过增加1比特的方式指示标签是否支持信道编码能力,0表示不支持信道编码能力,1表示支持信道编码能力。当然,也可以是0表示支持信道编码能力,1表示不支持信道编码能力,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用多比特的方式指示标签是否支持信道编码能力,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可选地,若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标签的具体能力,第一信息中可以通过一个比特或多个比特标识标签的能力,标签具有的能力可以是前述步骤602中所描述多个能力中的至少一个,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二、第一信息为RN16,RN16包括第一目标位和第二目标位,该第一目标位用于指示标签的能力,第二目标位用于标签从读写器的广播信息中识别自己的信息(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目标位用于标签识别读写器发给自己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目标位与第二目标位占用的比特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下面仅以1比特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可选地,RN16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比特用于表示标签的类别信息。
示例性的,RN16中的第一位用于表示标签为普通标签还是极简标签,0表示普通标签,1表示极简标签。当然,也可以是0表示极简标签,1表示普通标签。
示例性的,RN16中的第二位用于表示标签是否支持信道编码能力,0表示不支持信道编码能力,1表示支持信道编码能力。
可选地,RN16中的第一位用于表示标签的具体能力,0表示不支持某个分类的能力,1表示支持某个分类的能力。其中,该分类的能力可参考前述步骤601对能力的描述,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息的有多种形式,上面几种只是举例,在实际应用中,第一信息还有其他形式,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读写器可以提升第一信息传输范围,本申请实施例中,标签提升第一信息传输范围的方式有多种,下面分别描述:
一、标签支持信道编码能力。
可选地,支持信道编码能力与不支持信道编码能力的标签发送的第一信息的前导头不相同。
示例性的,第一信息采用polar码等支持的能力进行编码,第一条消息的前导头不同于不支持信道编码能力的前导头,让读写器可以识别这条消息使用了其他编码方式。读写器和标签能力对齐,可以是默认配置,也可以是读写器通过Select、Query等广播类命令中指示要求具体信道编码的能力或某些确定的能力的标签才能使用特殊的前导头,也可以指示多种前导头以支持不同的信道编码能力。
可选地,对于具有某种能力的标签,标签上报能力之后,可以默认开启,也可以在后续与读写器的通信中,通过专有信令由读写器发送开始指示命令。
示例性的,在能力位信道编码能力时,该命令的一种特征可以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2877996420000141
其中,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命令可以包括ChannelENcode与ChannelENcodeRely,ChannelENcode为读写器向标签发送的控制信息,ChannelENcodeRely为标签对于该控制信息的回复信息。其中Code为编码,Length为长度(例如:比特数),Mandatory Command表示该信息是不是强制信息,ReplyType表示该条信息是否要延时回复等多种特征,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对于读写器向标签发送的控制信息的格式可以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BDA0002877996420000151
其中,various表示可变长度,various长度内容可以包括信道编码参数,例如:码率、编码方式、配置等,具体此处不做限定。0表示不可用(disable),1表示可用(able),当然,也可以是0表示可用(able),1表示不可用(disable),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对于标签向读写器发送的回复信息可以携带新的RN16作为新的句柄用户后续带有信道编码的消息的处理,回复信息的格式可以如表5所示:
表5
Figure BDA0002877996420000152
其中,various表示可变长度,various长度内容可以包括信道编码参数,例如:码率、编码方式、配置等,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二、标签不支持信道编码能力或者标签没开启信道编码能力,即重复发送第一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重复发送第一信息的情况有多种,下面分别描述:
1、标签重复执行向读写器发送第一信息的动作,即标签向读写器多次发送第一信息。
2、标签将第一信息的数据重复在一起后向读写器发送,即第一信息包括多个重复的数据,该数据可以是比特级的重复,也可以是块重复。
本申请实施例中,读写器可以提升第一信息传输范围有多种情况,上面几种只是举例,在实际应用中,读写器可以提升第一信息传输范围还有其他方式,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步骤603、读写器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标签的能力。
读写器接收到第一信息之后,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标签的能力。
可选地,读写器可以通过预设规则、或通过Select、Query等广播类命令的方式指示标签如何上报标签的能力。
若第一信息的形式如上述的第一种情况,即第一信息包括RN16以及能力信息。由于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标签的能力,则读写器可以根据能力信息确定标签的能力。
若第一信息的形式如上述的第二种情况,即第一信息为RN16,RN16包括第一目标位和第二目标位。则读写器可以根据第一目标位确定标签的能力。
可选地,读写器还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的前导头确定标签的能力。例如:支持某种能力的标签发送的第一信息才可以使用特定的前导头。
示例性的,支持信道编码能力的标签发送的第一信息的前导头与不支持信道编码能力的标签发送的第一信息的前导头不同。
可选地,若读写器接受标签发送的第一信息数量是多个且第一信息未进行编码,则读写器进行盲检、合并多个第一信息,以提升读写器的覆盖范围。
可选地,若标签上报的是类别的分类,则读写器还可以对标签进行配置,进而指示标签具体使用哪种能力。
示例性的,若读写器确定标签支持信道编码能力,且该标签支持LDPC码和polar码,则读写器可以对标签进行配置,进而指示标签使用LDPC码还是polar码。
步骤604、读写器向标签发送第二信息。
读写器确定标签的能力之后,可以向标签发送第二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信息可以包括确认信息(即ACK信息)、随机数请求信息(即Req_RN)等。确认信息用于读写器获取标签的出厂编号(例如:PC、XPC、EPC等)。随机数请求信息用于读写器获取新的16比特随机数(也可以称为柄)。
可选地,若标签用隐式的方式上报能力,第二信息可以包括RN16。或者第二信息中的随机数可以没有第一目标位(即第一信息包括不完整的RN16)。
相当于,若RN16中的第一目标位用于指示标签的能力,读写器收到第一信息之后,可以确定第一目标位是0还是1。在后续读写器向标签发送信息,或者标签向读写器发送信息时,可以节省第一目标位,进而可以节省能耗。
可选地,读写器区分标签的类别之后,可以通过一些命令的搭配实现对多个标签的多功能管理,例如:可以通过Select选择某一类标签,再根据Query盘存该类标签,进而实现对标签群的多功能管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读写器可以通过标签上报的第一信息确定标签的能力,进而可以根据区分多个标签,可以实现对不同能力的标签进行不同的操作。避免现有技术中,读写器与所有标签的交互流程都一样,使得可以节省能耗的标签无法节省能耗。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标签(可以称为节能标签),该标签应用于RFID系统,该标签所支持状态机包括:就绪、仲裁、应答、确认、安全的状态,但不包括开和/或灭活的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标签(可以称为节能标签),该标签应用于RFID系统,该标签的存储空间未存有访问密码和/或灭活密码。
如图7所示,对于某些可选信令不再支持,如:Access,不存在open态后,不会有从Open到Secured命令;对于某些备选信令不再支持,如:Kill。其中,Open态和Killed态可在节能标签都不支持,在Tag上减少2个状态机跳转,减少至少2类空口消息逻辑处理,状态机裁剪后如图8所示。当标签在确认态时,如果收到的Req_RN是有效的,则直接进入安全态。如果收到的Req_RN是无效的,则不响应。
当然,也可以裁剪上述2个状态机(Open态和Killed态)中的至少一种,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若节能标签裁剪Open态后,无需保存访问密码。若节能标签裁剪Killed态后,无需保存灭活密码。从而节省标签的存储空间。
可选地,若标签裁减了Open态和Killed态,即无需保存访问密码和灭活密码,则该节能标签的存储空间如图9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标签(可以称为极简标签),该标签应用于RFID系统,标签支持4个节(session)中的2个节,节用于读写器管理多个标签。
极简标签或者支持session0和session2,session1和session3,session0和session1,session2和session3等中的一种。
可选地,可以通过响应Qurey中Session字段的2比特来指示极简标签支持哪两个节。例如:Query中session字段中的00表示session0,01表示session1,10表示session2,11表示session3。因此,Session为X0表示选中支持session0和session2的节能标签。即session0和session2的倒数第一位都是0。
当标签识别到自己不支持的session,不需要再通过查询自己的session状态标志位等处理,直接等待下一次盘存消息。进而可以节省标签的能耗。
上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读写器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0,本申请实施例中读写器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接收单元1001,用于接收标签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为盘存过程中读写器接收标签发送的第一条信息;
确定单元1002,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标签的能力,能力用于读写器区分标签与其他标签。
本实施例中,读写器中各单元所执行的操作与前述图6所示实施例中描述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接收单元1001接收到第一信息之后,确定单元1002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标签的能力,进而区分该标签与其他标签。
请参阅图11,本申请实施例中读写器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接收单元1101,用于接收标签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为盘存过程中读写器接收标签发送的第一条信息;
确定单元1102,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标签的能力,能力用于读写器区分标签与其他标签。
本实施例中的读写器还包括:
发送单元1103,用于向标签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中的随机数没有第一目标位。
发送单元1103,用于向标签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16比特随机数。
发送单元1103,用于向标签发送查询信息,查询信息用于读写器获取标签的能力。
合并单元1104,用于若读写器接收标签发送的第一信息数量是多个,则合并多个第一信息,以提升读写器的覆盖范围。
本实施例中,读写器中各单元所执行的操作与前述图6所示实施例中描述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接收单元1101接收到第一信息之后,确定单元1102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标签的能力,进而区分该标签与其他标签。发送单元1103可以使得标签上报标签的能力。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标签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2,本申请实施例中标签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发送单元1201,用于向读写器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为盘存过程中标签向读写器发送的第一条信息,第一信息用于读写器确定标签的能力,能力用于读写器区分标签与其他标签。
本实施例中,标签中各单元所执行的操作与前述图6所示实施例中描述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发送单元1201可以向读写器上报标签的能力,使得读写器可以根据标签的能力区分标签。
请参阅图13,本申请实施例中标签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发送单元1301,用于向读写器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为盘存过程中标签向读写器发送的第一条信息,第一信息用于读写器确定标签的能力,能力用于读写器区分标签与其他标签。
本实施例中的标签还包括:
接收单元1302,用于接收读写器发送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中的随机数没有第一目标位。
接收单元1302,用于接收读写器发送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16比特随机数。
接收单元1302,用于接收读写器发送的查询信息,查询信息用于读写器获取标签的能力。
本实施例中,标签中各单元所执行的操作与前述图6所示实施例中描述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发送单元1301可以向读写器上报标签的能力,使得读写器可以根据标签的能力区分标签。进一步的,接收单元1302可以接收到查询信息之后,发送单元1301向读写器上报标签的能力。
请参阅图1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读写器1400的一种可能的示意图,该读写器1400具体可以为前述实施例中的读写器,该读写器14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1401、通信端口1402、存储器1403、总线1404,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401用于对读写器1400的动作进行控制处理。
此外,处理器14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该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14所示读写器具体可以用于实现图6对应方法实施例中读写器所执行的步骤的功能,并实现读写器对应的技术效果,图14所示读写器的具体实现方式,均可以参考图6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请参阅图1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标签1500的一种可能的示意图,该标签1500具体可以为前述实施例中的标签,该标签15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1501、通信端口1502、存储器1503、总线1504,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501用于对标签1500的动作进行控制处理。
此外,处理器15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该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15所示标签具体可以用于实现图6对应方法实施例中标签所执行的步骤的功能,并实现标签对应的技术效果,图15所示标签的具体实现方式,均可以参考图6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33)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射频识别通信系统,所述射频识别通信系统包括读写器以及与所述读写器连接的标签,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读写器接收所述标签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为盘存过程中所述读写器接收所述标签发送的第一条信息;
所述读写器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标签的能力,所述能力用于所述读写器区分所述标签与其他标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的能力对应的分类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标签是否为节省能耗的标签;
所述标签是否为传输距离大于阈值的标签;
所述标签是否为支持信道编码的标签;
所述标签是否为支持调制的标签;
所述标签是否为支持与传感器共用内存的标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的能力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标签所支持所述读写器下发的命令;
所述标签所支持的信道编码方式;
所述标签所支持的调制方式;
所述标签所支持的传感器类型;
所述标签所支持节的数量,所述节用于所述读写器管理多个所述标签;
所述标签中的存储空间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16比特随机数以及能力信息,所述16比特随机数用于所述标签识别所述读写器向所述标签发送的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标签的能力。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为16比特随机数,所述16比特随机数包括第一目标位和第二目标位,所述第一目标位用于指示所述标签的能力,所述第二目标位用于所述标签识别所述读写器向所述标签发送的信息;
所述读写器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标签的能力,包括:
所述读写器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位确定所述标签的能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读写器向所述标签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的随机数没有所述第一目标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读写器向所述标签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16比特随机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认信息,所述确认信息用于所述读写器获取所述标签的出厂编号;
随机数请求信息,所述随机数请求信息用于所述读写器获取新的16比特随机数。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前导头;
所述读写器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标签的能力,包括:
所述读写器根据所述前导头确定所述标签的能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写器接收标签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读写器向所述标签发送查询信息,所述查询信息用于所述读写器获取所述标签的能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读写器接收所述标签发送的所述第一信息数量是多个,则所述读写器合并多个所述第一信息,以提升所述读写器的覆盖范围。
1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射频识别通信系统,所述射频识别通信系统包括读写器以及与所述读写器连接的标签,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标签向所述读写器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为盘存过程中所述标签向所述读写器发送的第一条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读写器确定所述标签的能力,所述能力用于所述读写器区分所述标签与其他标签。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的能力对应的分类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标签是否为节省能耗的标签;
所述标签是否为传输距离大于阈值的标签;
所述标签是否为支持信道编码的标签;
所述标签是否为支持调制的标签;
所述标签是否为支持与传感器共用内存的标签。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的能力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标签所支持所述读写器下发的命令;
所述标签所支持的信道编码方式;
所述标签所支持的调制方式;
所述标签所支持的传感器类型;
所述标签所支持节的数量,所述节用于所述读写器管理多个所述标签;
所述标签中的存储空间大小。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16比特随机数以及能力信息,所述16比特随机数用于所述标签识别所述读写器向所述标签发送的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标签的能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为16比特随机数,所述16比特随机数包括第一目标位和第二目标位,所述第一目标位用于指示所述标签的能力,所述第二目标位用于所述标签识别所述读写器向所述标签发送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标签接收所述读写器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的随机数没有所述第一目标位。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标签接收所述读写器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16比特随机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认信息,所述确认信息用于所述读写器获取所述标签的出厂编号;
随机数请求信息,所述随机数请求信息用于所述读写器获取新的16比特随机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2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前导头,所述前导头用于所述读写器识别所述标签的所述能力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2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向读写器发送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标签接收所述读写器发送的查询信息,所述查询信息用于所述读写器获取所述标签的能力。
22.根据权利要求12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标签重复执行所述标签向所述读写器发送所述第一信息的步骤,以提升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范围。
23.一种读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写器应用于射频识别通信系统,所述射频识别通信系统包括所述读写器以及与所述读写器连接的标签,所述读写器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标签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为盘存过程中所述读写器接收所述标签发送的第一条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标签的能力,所述能力用于所述读写器区分所述标签与其他标签。
24.一种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应用于射频识别通信系统,所述射频识别通信系统包括读写器以及与所述读写器连接的所述标签,所述标签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读写器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为盘存过程中所述标签向所述读写器发送的第一条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读写器确定所述标签的能力,所述能力用于所述读写器区分所述标签与其他标签。
25.一种读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26.一种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权利要求12至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27.一种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应用于射频识别通信系统,所述标签所支持的状态机包括:就绪、仲裁、应答、确认、安全的状态,但不包括开和/或灭活的状态。
28.一种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应用于射频识别通信系统,所述标签的存储空间未存有访问密码和/或灭活密码。
29.一种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应用于射频识别通信系统,所述标签支持4个节中的2个节,所述节用于所述读写器管理多个所述标签。
30.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31.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权利要求12至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32.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读写器,和/或,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标签。
33.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2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639661.0A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46927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9661.0A CN114692790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EP21913505.0A EP4258164A1 (en) 2020-12-31 2021-11-11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PCT/CN2021/130071 WO2022142762A1 (zh) 2020-12-31 2021-11-11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8/342,967 US20230342572A1 (en) 2020-12-31 2023-06-28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9661.0A CN114692790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2790A true CN114692790A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35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39661.0A Pending CN114692790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42572A1 (zh)
EP (1) EP4258164A1 (zh)
CN (1) CN114692790A (zh)
WO (1) WO202214276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37516A1 (zh) * 2022-08-18 2024-0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4067443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示方法、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
WO2024078613A1 (zh) * 2022-10-13 2024-04-1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标签盘存方法、装置、节点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60639A (zh) * 2022-08-04 2024-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4036418A1 (en) * 2022-08-13 2024-0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device commun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62096B2 (en) * 2005-10-07 2011-06-14 Psion Teklogix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RFID transponder file system
CN101377820B (zh) * 2007-08-31 2012-05-30 西门子公司 一种在射频识别系统中进行标签查询的方法和读写器
CN104778484B (zh) * 2015-04-09 2017-12-01 深圳市鸿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fid读写器识别电子标签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678352A (zh) * 2015-12-31 2016-06-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超高频rfid的远距离高速数据传输系统
CN105916102B (zh) * 2016-05-25 2019-04-26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非正交多址的多rfid标签同时读取方法
CN109472177B (zh) * 2018-11-06 2022-02-22 南京杰思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读取电子标签tid号的盘存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37516A1 (zh) * 2022-08-18 2024-0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4067443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示方法、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
WO2024078613A1 (zh) * 2022-10-13 2024-04-1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标签盘存方法、装置、节点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58164A1 (en) 2023-10-11
US20230342572A1 (en) 2023-10-26
WO2022142762A1 (zh) 2022-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9279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US7872582B1 (en) RFID tag chips and tags with alternative memory lock bits and methods
EP2377067B1 (en) Inclusive or exclusive rfid tag interrogation and query round
CN100501758C (zh) 一种rfid系统中阅读器与标签的通信方法
US20070236331A1 (en) Preventing timeout of RFID tag in timed state of air-interface protocol
US20090002129A1 (en) Method of Preventing Collisions Between Rfid Readers in Rfid System
US20080001725A1 (en) Read locking of an RFID tag
US11055498B2 (en) RFID reader discipline
US8174367B1 (en) Causing RFID tags to backscatter more codes
CN102024163B (zh) 一种带有分组预览机制的防碰撞方法
US9317725B1 (en) RFID protocol
US9405941B2 (en) Simultaneous programming of selected tags
Chunli et al.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FID technique
Cho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active RFID system platform
CN102682313A (zh) 射频识别系统中读写器与标签的通信方法
CN205318416U (zh) 一种基于rfid的设备管理系统
CN108875879A (zh) 一种基于国密安全算法的双向授权认证方法及装置
CN207182282U (zh) 一种基于国密安全算法的双向授权认证装置
CN211319271U (zh) 可测温的rfid无源芯片、rfid测温标签
Yu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Low-Cost Universal RFID Wireless Logistics Terminal in the Process of Logistics Traceability
CN103632173A (zh) 标签的访问、访问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1500188B1 (ko) Rfid 시스템에서 태그 충돌 감지 방법 및 장치
CN107567008B (zh) 一种基于crfid标签的epc c1g2协议改进方法
JP2011107894A (ja) Rfidシステム及びアンチコリジョン処理方法
CN104700130A (zh) 一种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防碰撞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