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3934B - 射频识别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射频识别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3934B
CN102043934B CN200910179819.8A CN200910179819A CN102043934B CN 102043934 B CN102043934 B CN 102043934B CN 200910179819 A CN200910179819 A CN 200910179819A CN 102043934 B CN102043934 B CN 1020439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state
reader
order
random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98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43934A (zh
Inventor
杜江
王立
张永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7981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4393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1322 priority patent/WO201014525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043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3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43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39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08Gener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reading of electronic memory record carriers, independent of its reading method, e.g. power transf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29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rotocols designed for non-contact record carriers such as RFIDs NFCs, e.g. ISO/IEC 14443 and 18092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射频识别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该射频识别系统的标签的状态包括断电状态、初始状态、清点状态、确认状态、访问状态和杀死状态,该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阅读器清点标签,获取标签生成的随机数和标签的标签ID;阅读器根据随机数或标签ID访问标签,包括:当标签处于初始状态、清点状态或确认状态时,阅读器通过携带有标签ID的直接访问命令访问标签;当标签处于访问状态时,阅读器通过携带有标签ID的直接访问命令或通过携带有随机数的一般访问命令访问标签。本发明能够保证标签状态正常转移,不会出现状态机死循环的情况,同时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访问接口,提高了访问的效率。

Description

射频识别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射频识别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无源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y)系统包括标签和阅读器。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其工作原理如下:
阅读器通过调制射频载波信号发送信息到一个或多个标签,标签通过阅读器的RF电磁场来获得工作电源能量;标签信息按照一定的编码方式编码;标签通过反向散射调制射频载波的幅度或者相位来传送信息;阅读器通过发送一个未经调制的RF载波并侦听标签的反向散射的回复来获得标签的信息;阅读器对标签信息译码;阅读器和标签之间的通讯是半双工的。
无源标签主要由天线系统、射频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器等构成。它从阅读器获得的能量一部分被内部电路消耗,另一部分通过天线发射出去。标签的应答信号是将基带信号调制到阅读器发过来的高频载波上,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到阅读器。在RFID系统中,标签的逻辑单元中是以状态机进行逻辑处理,使得标签在接收到阅读器命令后能够正确进行处理响应。标签在不同的状态下对各种命令有不同的响应,这是依靠标签状态机来进行处理的,标签状态机要能够保证标签适应空口协议中所有的命令,同时不会出现状态机锁死情况。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EPC协议中的标签状态转移图,主要包括准备、判断、应答、确认、开放、加密和杀死状态。其状态转移如下:
准备状态用以表示那些既没有被杀死也没有当前正在参与一轮清点的已上电的标签。在进入到一个射频激活区域之后,标签如果没有被杀死,则将进入准备状态。标签会一直保持准备状态直到它收到查询命令。标签会产生一个随机数,并将该随机数存入时隙计数器,如果该随机数不为零,则标签转入判断状态,如果随机数为零,则标签转入应答状态。如果标签在任何一个状态,除了杀死状态,掉电,它在重新得到能量时进入准备状态。
判断状态用以表示那些参与到当前清点轮次中,但是时隙计数器值非零的那部分标签。处于判断状态的标签可以在每次收到重复查询命令后减少时隙计数器的值,当时隙计数器到达0的时候,标签转入应答状态。否则将保持在判断状态。
标签进入到应答状态后会反射一个RN16。如果标签收到一个有效的应答命令,它将转入判断状态,返回它的PC,EPC以及CRC-16。如果标签没有接收到应答命令,或者接收到无效的应答命令,则转入判断状态。
处于确认状态的标签可以转换到除了杀死状态之外的所有状态,这依赖于接收到的指令。处于确认状态的标签,如果它的访问密码非零,在接收到重新申请RN指令时就会转入开放状态,发送一个新的RN16,阅读器就可以在后来的命令中使用这个RN16,标签也可以在后来的回复中使用这个RN16。标签处于开放状态是可以执行除了锁死以外的所有访问命令。标签处于开放状态时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命令转换到除了确认状态之外的所有状态。
处于确认状态的标签,如果它的访问密码为零,则在接收到重新申请RN命令后转入加密状态,发送一个新的RN16,阅读器就可以在后来的命令中使用这个RN16,标签也可以在后来的回复中使用这个RN16。处于开放状态的标签,如果访问密码非零,则在接收到有效的访问命令时转入到加密状态,并且保持着之前从确认状态转入到开放状态时发射的相同的RN16。处于加密状态的标签可以执行所有的访问命令。处于加密状态的标签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命令转入到除了开放和确认状态外所有的状态。
处于开放或者加密状态的标签,在接收到一个带有有效的非零杀死密码以及有效的RN16的杀死指令后会转入到杀死状态。杀死使一个标签永久的丧失能力。标签一旦进入到杀死状态会通知阅读器杀死操作成功,并且以后都不会响应阅读器。杀死标签会在任何环境下都保持在杀死状态,再下一次上电之后也会立即进入到杀死状态。杀死操作是不可逆的。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的ISO18000-6B协议中的标签状态转移图,主要包括断电、准备、识别、数据交换状态。其状态转移如下:
标签没有供电的时候,处于断电状态;标签上电之后进入准备状态;在准备状态的标签收到选择命令以后,进入识别状态,进行标签碰撞识别;收到读命令进入数据交换状态进行数据访问;在识别状态被正确识别的标签如果收到数据读命令,则进入数据交换状态进行数据访问;访问完成后,标签返回准备状态。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射频识别系统只能支持一种访问方式,从而访问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射频识别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访问效率较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方法,该射频识别系统的标签的状态包括初始状态、清点状态、确认状态和访问状态,该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阅读器清点标签,获取标签生成的随机数和标签的标签ID;阅读器根据随机数或标签ID访问标签,包括:当标签处于初始状态、清点状态或确认状态时,阅读器通过携带有标签ID的直接访问命令访问标签;当标签处于访问状态时,阅读器通过携带有标签ID的直接访问命令或通过携带有随机数的一般访问命令访问标签。
优选地,标签的状态还包括断电状态和杀死状态,在阅读器清点标签,获取标签生成的随机数和标签的标签ID之前还包括:当标签处于断电状态时,标签进入阅读器的射频电磁场接收到其射频信号后上电;若标签为被杀死标签,则标签进入杀死状态,否则标签进入初始状态。
优选地,阅读器清点标签,获取标签产生的随机数和标签的标签ID包括:阅读器向标签发送选择命令;当标签处于初始状态时,标签根据接收到的选择命令进入清点状态,进行清点;处于清点状态的标签生成随机数,并将随机数发送给阅读器;阅读器按照防碰撞算法进行碰撞清点,在接收并记录标签的随机数后,向标签发送获取标签的标签ID的命令;标签接收到获取标签的标签ID的命令后,进入确认状态,并将其标签ID发送给阅读器;阅读器接收并记录标签的标签ID,并向标签发送成功命令;处于确认状态的标签若接收到成功命令,则返回初始状态,若未接收到成功命令或携带有标签ID的直接访问命令,则返回清点状态,重新进行清点。
优选地,当标签处于初始状态时,阅读器通过携带有标签ID的直接访问命令访问标签包括:阅读器将记录的该标签的标签ID写入直接访问命令,并广播直接访问命令;当标签完成清点返回初始状态时,标签根据接收到的直接访问命令向阅读器发送应答消息,并保持初始状态。
优选地,当标签处于访问状态时,阅读器通过携带有随机数的一般访问命令访问标签包括:当标签处于初始状态时,标签根据接收到的来自阅读器的随机数请求指令应答标签的随机数并进入访问状态;处于访问状态的标签根据接收到的来自阅读器的一般访问命令进行响应。
优选地,一般访问命令包括读命令、写命令、锁命令和杀死命令,当处于访问状态的标签接收到来自阅读器的杀死命令时,标签进入杀死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射频识别系统,包括阅读器和标签,阅读器用于清点标签,获取标签生成的随机数和标签的标签ID,并根据随机数或标签ID访问标签,其中阅读器还用于当标签处于初始状态、清点状态或确认状态时,通过携带有标签ID的直接访问命令访问标签;当标签处于访问状态时,通过携带有标签ID的直接访问命令或通过携带有随机数的一般访问命令访问标签。
优选地,标签的状态还包括断电状态和杀死状态,标签包括:状态转移模块,用于当标签处于断电状态时,在标签进入阅读器的射频电磁场接收到其射频信号并上电后,判断标签是否为被杀死标签,若是则使标签进入杀死状态,否则使标签进入初始状态。
优选地,阅读器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标签发送选择命令;还用于在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并记录标签的随机数后,向标签发送获取标签的标签ID的命令;还用于在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并记录标签的标签ID后,向标签发送成功命令;
处理模块用于按照防碰撞算法进行碰撞清点;
标签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第二接收模块和执行模块,其中
状态转移模块还用于当标签处于初始状态时,根据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来自阅读器的选择命令使标签进入清点状态;还用于在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来自阅读器的获取标签的标签ID的命令后,使标签进入确认状态;还用于在标签处于确认状态时,若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来自阅读器的成功命令,则使标签返回初始状态,若第二接收模块未接收到来自阅读器的成功命令或携带有标签ID的直接访问命令,则使标签返回清点状态;
执行模块用于在标签处于清点状态时生成随机数;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标签进入确认状态后将标签的标签ID发送给阅读器;还用于将执行模块生成的随机数发送给阅读器。
优选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将记录的该标签的标签ID写入直接访问命令,并广播直接访问命令;
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标签完成清点返回初始状态时,根据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来自阅读器的直接访问命令向阅读器发送应答消息。
优选地,状态转移模块还用于当标签处于初始状态时,根据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来自阅读器的随机数请求指令使标签进入访问状态;
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标签处于初始状态时,根据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来自阅读器的随机数请求指令应答标签的随机数;
执行模块还用于当标签处于访问状态时,根据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来自阅读器的一般访问命令进行响应。
优选地,一般访问命令包括读命令、写命令、锁命令和杀死命令,状态转移模块还用于当标签处于访问状态时根据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来自阅读器的杀死命令时,使标签进入杀死状态。
因为提供了两种标签状态访问方式,一种为阅读器通过向标签发送携带有标签的随机数的一般访问命令访问标签(命名为一般访问),另一种为通过发送携带有标签的标签ID的直接访问命令访问标签(命名为直接访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访问效率较低的问题,从而能够保证标签状态正常转移,不会出现状态机死循环的情况,同时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访问接口,提高了访问的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EPC协议中的标签状态转移图;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的ISO18000-6B协议中的标签状态转移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射频识别系统的标签状态转移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标签清点后在初始状态对直接访问命令的响应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标签清点后在初始状态对一般访问命令的响应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标签清点后在初始状态对再次清点的响应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射频识别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方法的流程图,该射频识别系统的标签的状态包括初始状态、清点状态、确认状态和访问状态,其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阅读器清点标签,获取标签生成的随机数和标签的标签ID;
步骤S20,阅读器根据随机数或标签ID访问标签,包括:当标签处于初始状态、清点状态或确认状态时,阅读器通过携带有标签ID的直接访问命令访问标签;当标签处于访问状态时,阅读器通过携带有标签ID的直接访问命令或通过携带有随机数的一般访问命令访问标签。
该实施例因为提供了两种标签状态访问方式,一种为阅读器通过向标签发送携带有标签的随机数的一般访问命令访问标签(命名为一般访问),另一种为通过发送携带有标签的标签ID的直接访问命令访问标签(命名为直接访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访问效率较低的问题,从而能够保证标签状态正常转移,不会出现状态机死循环的情况,同时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访问接口,提高了访问的效率。
本发明的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方法中,标签状态主要包括:断电状态、初始状态、清点状态、确认状态、访问状态和杀死状态。
如图4所示,标签的状态转移如下:
1、标签没有接到阅读器的信号,没有供电的时候,处于断电状态。
2、当标签进入阅读器的通信场,收到阅读器信号后,上电,如果标签是被杀死标签,则进入杀死状态,对所有命令没有响应;如果标签没有被杀死,那么就进入初始状态。
3、初始状态的标签如果收到选择命令(如包含厂家等参数),同时本标签满足选择命令的逻辑条件,则进入清点状态,可以被清点。
4、在清点过程中,标签使用随机数作为识别符,因此当标签被成功清点后,进入确认状态,在确认状态中是为了使得阅读器能够获得被清点标签的ID信息。
5、确认状态中,标签ID被成功读取后,标签就返回初始状态,等待后续流程。如果确认状态中标签收到的不是Success命令(即成功命令)或直接访问命令,说明阅读器没有成功读取标签ID,那么标签就返回清点状态,重新进行清点。
6、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两种标签访问方式,一种是一般访问,另一种是直接访问。一般访问为阅读器将标签的随机数写入命令中,并向标签发送携带有随机数的一般访问命令,标签接收到该一般访问命令后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则认为是发送给自己的,对该一般访问命令进行响应;直接访问与一般访问类似,只需将其中的随机数替换为标签ID即可。
7、在初始状态的标签如果收到随机数请求指令(RN_access命令),则应答随机数并进入访问状态。
8、在访问状态的标签可以响应一般读、写、锁、杀死命令,其它状态的标签无法响应这些命令。接收到杀死命令的标签进入杀死状态。
9、标签在初始状态、确认状态、清点状态和访问状态还可以对直接访问命令进行响应,响应后不改变其状态。
10、杀死状态的标签无法应答任何命令。
11、标签在无法正常供电的情况下,返回断电状态。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标签清点后在初始状态对直接访问命令的响应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2,标签完成清点返回初始状态;
步骤S504,阅读器如果需要对标签进行直接访问,则以标签ID为参数发送直接访问命令;
步骤S506,标签收到直接访问命令后,按照命令要求向阅读器应答要求的信息;
步骤S508,标签的状态不变,仍为初始状态。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标签清点后在初始状态对一般访问命令的响应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2,标签完成清点返回初始状态;
步骤S604,阅读器如果需要对标签进行访问,则发送RN_access命令向标签请求随机数;
步骤S606,标签收到RN_access命令后,通过随机数发生器生成阅读器要求的随机数,应答给阅读器;
步骤S608,标签的状态跳转到访问状态;
步骤S610,阅读器收到随机数以后,以这个随机数作为标识参数进行标签数据访问,标签在访问状态下对阅读器的访问命令(携带有随机数的一般访问命令)进行响应。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标签清点后在初始状态对再次清点的响应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02,标签完成清点返回初始状态;
步骤S704,阅读器如果需要对标签再次进行清点,则发送选择命令;
步骤S706,标签收到选择命令后,进入清点状态,按照防碰撞算法的要求进行碰撞清点。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射频识别系统的示意图,包括阅读器10和标签20,阅读器10用于清点标签,获取标签生成的随机数和标签的标签ID,并根据随机数或标签ID访问标签,其中阅读器10还用于当标签处于初始状态、清点状态或确认状态时,通过携带有标签ID的直接访问命令访问标签;当标签处于访问状态时,通过携带有标签ID的直接访问命令或通过携带有随机数的一般访问命令访问标签。
优选地,标签的状态还包括断电状态和杀死状态,标签20包括:状态转移模块201,用于当标签处于断电状态时,在标签进入阅读器的射频电磁场接收到其射频信号并上电后,判断标签是否为被杀死标签,若是则使标签进入杀死状态,否则使标签进入初始状态。
优选地,阅读器10包括第一发送模块101、第一接收模块102和处理模块103,其中
第一发送模块101用于向标签发送选择命令;还用于在第一接收模块102接收并记录标签的随机数后,向标签20发送获取标签的标签ID的命令;还用于在第一接收模块102接收并记录标签20的标签ID后,向标签20发送成功命令;
处理模块103用于按照防碰撞算法进行碰撞清点;
标签20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202、第二接收模块203和执行模块204,其中
状态转移模块201还用于当标签处于初始状态时,根据第二接收模块203接收到的来自阅读器10的选择命令使标签进入清点状态;还用于在第二接收模块203接收到来自阅读器10的获取标签的标签ID的命令后,使标签进入确认状态;还用于在标签处于确认状态时,若第二接收模块203接收到来自阅读器10的成功命令,则使标签返回初始状态,若第二接收模块203未接收到来自阅读器10的成功命令或携带有标签ID的直接访问命令,则使标签返回清点状态;
执行模块204用于在标签处于清点状态时生成随机数;
第二发送模块202用于在标签进入确认状态后将标签的标签ID发送给阅读器10;还用于将执行模块204生成的随机数发送给阅读器10。
优选地,第一发送模块101还用于将记录的标签20的标签ID写入直接访问命令,并广播直接访问命令;第二发送模块202还用于当标签完成清点返回初始状态时,根据第二接收模块203接收到的来自阅读器10的直接访问命令向阅读器10发送应答消息。
优选地,状态转移模块201还用于当标签处于初始状态时,根据第二接收模块203接收到的来自阅读器10的随机数请求指令使标签进入访问状态;第二发送模块202还用于当标签处于初始状态时,根据第二接收模块203接收到的来自阅读器10的随机数请求指令应答标签的随机数;执行模块204还用于当标签处于访问状态时,根据第二接收模块203接收到的来自阅读器10的一般访问命令进行响应。
优选地,一般访问命令包括读命令、写命令、锁命令和杀死命令,状态转移模块201还用于当标签处于访问状态时根据第二接收模块203接收到的来自阅读器10的杀死命令时,使标签进入杀死状态。
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射频识别系统中的阅读器10和标签20的工作方法以及标签的状态转移方法采用如图3至图7所示的优选实施例。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因为提供了两种标签状态访问方式,一种为阅读器通过向标签发送携带有标签的随机数的一般访问命令访问标签(命名为一般访问),另一种为通过发送携带有标签的标签ID的直接访问命令访问标签(命名为直接访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访问效率较低的问题,从而能够保证标签状态正常转移,不会出现状态机死循环的情况,同时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访问接口,提高了访问的效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识别系统的标签的状态包括初始状态、清点状态、确认状态和访问状态,所述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阅读器向所述标签发送选择命令;
当所述标签处于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标签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选择命令进入所述清点状态,进行清点;
处于所述清点状态的所述标签生成随机数,并将所述随机数发送给所述阅读器;
所述阅读器按照防碰撞算法进行碰撞清点,在接收并记录所述标签的所述随机数后,向所述标签发送获取标签的标签ID的命令;
所述标签接收到所述获取标签的标签ID的命令后,进入所述确认状态,并将其标签ID发送给所述阅读器;
所述阅读器接收并记录所述标签的所述标签ID,并向所述标签发送成功命令;
处于所述确认状态的所述标签若接收到所述成功命令,则返回所述初始状态,若未接收到所述成功命令或携带有所述标签ID的直接访问命令,则返回所述清点状态,重新进行清点;
所述阅读器根据所述随机数或所述标签ID访问所述标签,包括:
当所述标签处于所述初始状态、所述清点状态或所述确认状态时,所述阅读器通过携带有所述标签ID的直接访问命令访问所述标签;
当所述标签处于所述访问状态时,所述阅读器通过携带有所述标签ID的直接访问命令或通过携带有所述随机数的一般访问命令访问所述标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的状态还包括断电状态和杀死状态,在阅读器清点所述标签,获取所述标签生成的随机数和所述标签的标签ID之前还包括:
当所述标签处于所述断电状态时,所述标签进入所述阅读器的射频电磁场接收到其射频信号后上电;若所述标签为被杀死标签,则所述标签进入所述杀死状态,否则所述标签进入所述初始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标签处于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阅读器通过携带有所述标签ID的直接访问命令访问所述标签包括:
所述阅读器将记录的所述标签的标签ID写入直接访问命令,并广播所述直接访问命令;
当所述标签完成清点返回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标签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直接访问命令向所述阅读器发送应答消息,并保持所述初始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标签处于所述访问状态时,所述阅读器通过携带有所述随机数的一般访问命令访问所述标签包括:
当所述标签处于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标签根据接收到的来自所述阅读器的随机数请求指令应答所述标签的所述随机数并进入所述访问状态;
处于所述访问状态的所述标签根据接收到的来自所述阅读器的所述一般访问命令进行响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般访问命令包括读命令、写命令、锁命令和杀死命令,当处于所述访问状态的所述标签接收到来自所述阅读器的所述杀死命令时,所述标签进入所述杀死状态。
6.一种射频识别系统,包括阅读器和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阅读器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标签发送选择命令;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并记录所述标签的随机数后,向所述标签发送获取标签的标签ID的命令;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并记录所述标签的所述标签ID后,向所述标签发送成功命令;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按照防碰撞算法进行碰撞清点;
所述标签还包括状态转移模块、第二发送模块、第二接收模块和执行模块,其中所述状态转移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标签处于初始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来自所述阅读器的所述选择命令使所述标签进入所述清点状态;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来自所述阅读器的所述获取标签的标签ID的命令后,使所述标签进入确认状态;还用于在所述标签处于所述确认状态时,若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来自所述阅读器的所述成功命令,则使所述标签返回所述初始状态,若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未接收到来自所述阅读器的所述成功命令或携带有所述标签ID的直接访问命令,则使所述标签返回所述清点状态;所述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标签处于所述清点状态时生成所述随机数;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标签进入所述确认状态后将所述标签的标签ID发送给所述阅读器;还用于将所述执行模块生成的所述随机数发送给所述阅读器;
所述阅读器还用于根据所述随机数或所述标签ID访问所述标签,其中所述阅读器还用于当所述标签处于初始状态、清点状态或确认状态时,通过携带有所述标签ID的直接访问命令访问所述标签;当所述标签处于访问状态时,通过携带有所述标签ID的直接访问命令或通过携带有所述随机数的一般访问命令访问所述标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的状态还包括断电状态和杀死状态,所述标签包括:
状态转移模块,用于当所述标签处于所述断电状态时,在所述标签进入所述阅读器的射频电磁场接收到其射频信号并上电后,判断所述标签是否为被杀死标签,若是则使所述标签进入所述杀死状态,否则使所述标签进入所述初始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将记录的所述标签的标签ID写入直接访问命令,并广播所述直接访问命令;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标签完成清点返回所述初始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来自所述阅读器的所述直接访问命令向所述阅读器发送应答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状态转移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标签处于所述初始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来自所述阅读器的随机数请求指令使所述标签进入所述访问状态;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标签处于所述初始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来自所述阅读器的所述随机数请求指令应答所述标签的所述随机数;
所述执行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标签处于所述访问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来自所述阅读器的所述一般访问命令进行响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般访问命令包括读命令、写命令、锁命令和杀死命令,所述状态转移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标签处于所述访问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来自所述阅读器的所述杀死命令时,使所述标签进入所述杀死状态。
CN200910179819.8A 2009-10-12 2009-10-12 射频识别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Active CN1020439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9819.8A CN102043934B (zh) 2009-10-12 2009-10-12 射频识别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PCT/CN2010/071322 WO2010145259A1 (zh) 2009-10-12 2010-03-25 射频识别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9819.8A CN102043934B (zh) 2009-10-12 2009-10-12 射频识别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3934A CN102043934A (zh) 2011-05-04
CN102043934B true CN102043934B (zh) 2014-12-10

Family

ID=43355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9819.8A Active CN102043934B (zh) 2009-10-12 2009-10-12 射频识别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43934B (zh)
WO (1) WO20101452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4585A (zh) * 2011-07-22 2012-01-11 上海聚星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射频识别标签安全通信的测试方法
EP3333754B1 (en) * 2016-12-12 2019-11-27 EM Microelectronic-Marin SA Method for providing identification and access with respect to a radio-frequency tag
CN110334553B (zh) * 2019-05-08 2023-03-24 广东识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识别传感数据的链接方法及传感标签节点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9872A (zh) * 2006-06-13 2007-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fid系统中阅读器与标签的通信方法
CN101441699A (zh) * 2007-11-20 2009-05-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射频识别的多标签防碰撞方法
CN101499117A (zh) * 2008-01-29 2009-08-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识别防碰撞的预先分裂非0分支标签的控制方法
CN101499119A (zh) * 2008-01-31 2009-08-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射频识别的标签识别方法、系统、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9872A (zh) * 2006-06-13 2007-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fid系统中阅读器与标签的通信方法
CN101441699A (zh) * 2007-11-20 2009-05-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射频识别的多标签防碰撞方法
CN101499117A (zh) * 2008-01-29 2009-08-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识别防碰撞的预先分裂非0分支标签的控制方法
CN101499119A (zh) * 2008-01-31 2009-08-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射频识别的标签识别方法、系统、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3934A (zh) 2011-05-04
WO2010145259A1 (zh) 2010-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27315B2 (en) Ahead-of-time scheduling of commands in RFID reader systems
US700949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identify multiple RFID tags
US8570157B1 (en) Local processing of received RFID tag responses
US7982584B2 (en) Mobile RFID read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7920046B1 (en) RFID readers and systems initializing after antenna switch and methods
US8237562B1 (en) Dealing with rogue RFID readers using tag identifiers
US8044774B1 (en) RFID tag chips and tags able to be partially killed and methods
US10719671B1 (en) Tag-to-tag communication using RFID readers
US8115632B1 (en) RFID tag capable of modifying internal operations for a sensed environment
US20070236331A1 (en) Preventing timeout of RFID tag in timed state of air-interface protocol
US8120494B1 (en) RFID readers and systems with antenna switching upon detecting too few tags and methods
WO200403202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identify multiple rf tags
WO2022142762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US9405941B2 (en) Simultaneous programming of selected tags
KR100766973B1 (ko) Rfid 판독기능 및 인터넷 통신기능이 통합된 장치 및그 방법
CN102043934B (zh) 射频识别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KR100897802B1 (ko) 무선인식 리더들간의 충돌방지 방법 및 무선인식 리더
CN102129541B (zh) 一种射频识别系统、读写器、标签及通信方法
CN102682250A (zh) 一种电池辅助式rfid标签芯片信号反射方法
KR101268542B1 (ko) 다수의 rfid 태그를 인식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6502655A (zh) 基于无线射频识别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Ahmad An improved accelerated frame slotted ALOHA (AFSA) algorithm for tag collision in RFID
Yu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Low‐Cost Universal RFID Wireless Logistics Terminal in the Process of Logistics Traceability
CN103632173A (zh) 标签的访问、访问处理方法及装置
KR20150066750A (ko) Rfid 태그의 전원 공급 제어장치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14

Address after: 300308 Tianjin Airport Economic Zone, Binhai New Area seven East Road No. 2 Zhongxing Industrial Base

Patentee after: ZTE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Road, No. 55, No.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401, building 12, east area, airport business park, No. 80, Huanhe North Road, free trade zone (Airport Economic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000

Patentee after: Gaoxing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308, Zhongxing Industrial base, 2 East seven, Airport Economic Zone,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Patentee before: ZTE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401, building 12, East Airport Business Park, 80 Huanhe North Road,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pilot free trade zone (Airport Economic Zone)

Patentee after: Zte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1, building 12, East Airport Business Park, 80 Huanhe North Road,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pilot free trade zone (Airport Economic Zone)

Patentee before: Gaoxing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