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85461A - 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与过渡金属配合物和手性联芳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与过渡金属配合物和手性联芳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85461A
CN114685461A CN202011565081.1A CN202011565081A CN114685461A CN 114685461 A CN114685461 A CN 114685461A CN 202011565081 A CN202011565081 A CN 202011565081A CN 114685461 A CN114685461 A CN 114685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ituted
aryl
chiral
formula
grou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650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青华
罗祎迩
何艳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riority to CN2020115650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854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85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854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405/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5/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directly linked by a ring-member-to-ring-member bo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B01J31/16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coordination complexes
    • B01J31/18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coordination complexes containing nitrogen, phosphorus, arsenic or antimony as complexing atoms, e.g. in pyridine ligands, or in resonance therewith, e.g. in isocyanide ligands C=N-R or as complexed central atoms
    • B01J31/1805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coordination complexes containing nitrogen, phosphorus, arsenic or antimony as complexing atoms, e.g. in pyridine ligands, or in resonance therewith, e.g. in isocyanide ligands C=N-R or as complexed central atoms the liga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BGENER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APPARATUS THEREFOR
    • C07B37/00Reactions without formation or introduc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involving either the formation of a carbon-to-carbon bond between two carbon atoms not directly linked already or the disconnection of two directly linked carbon atoms
    • C07B37/04Substitu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1/00Preparation of ethers;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 C07C41/01Preparation of ethers
    • C07C41/18Preparation of ethers by reactions not forming ether-oxygen bonds
    • C07C41/30Preparation of ethers by reactions not forming ether-oxygen bonds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e.g. by oligomeri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5/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 C07C45/61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 = O groups
    • C07C45/67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 = O groups by isomerisation; by change of size of the carbon skeleton
    • C07C45/68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 = O groups by isomerisation; by change of size of the carbon skeleton by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1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317/0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hetero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3
    • C07D317/4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hetero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3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317/4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hetero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3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condensed with one six-membered ring
    • C07D317/48Methylenedioxybenzenes or hydrogenated methylenedioxybenzenes, unsubstituted on the hetero ring
    • C07D317/50Methylenedioxybenzenes or hydrogenated methylenedioxybenzenes, unsubstituted on the hetero ring with only hydrogen atoms,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atoms of the carbocyclic ring
    • C07D317/54Radicals substituted by oxyge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15/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8, 9, 10 or 18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15/0006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8, 9, 10 or 18 of the Periodic Table compounds of the platinum group
    • C07F15/006Palladium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31/00Catalytic reactions performed with catalysts classified in B01J31/00
    • B01J2231/40Substitution reactions at carbon centres, e.g. C-C or C-X, i.e. carbon-hetero atom, cross-coupling, C-H activation or ring-opening reactions
    • B01J2231/42Catalytic cross-coupling, i.e. connection of previously not connected C-atoms or C- and X-atoms without rearrangement
    • B01J2231/4205C-C cross-coupling, e.g. metal catalyzed or Friedel-Crafts type
    • B01J2231/4211Suzuki-type, i.e. RY + R'B(OR)2, in which R, R' are optionally substituted alkyl, alkenyl, aryl, acyl and Y is the leaving grou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531/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garding catalytic systems classified in B01J31/00
    • B01J2531/80Complexes comprising metals of Group VIII as the central metal
    • B01J2531/82Metals of the platinum group
    • B01J2531/824Palladiu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不对称合成技术领域,公开了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与过渡金属配合物和手性联芳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能够作为手性配体用于过渡金属催化芳基卤代物与芳基硼酸的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具有优异的催化反应活性和对映选择性。

Description

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与过渡金属配合物和手性联芳基化 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对称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与过渡金属配合物和手性联芳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联芳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分子中间体以及功能材料分子中,钯催化的不对称Suzuki-Miyaura反应是构筑联芳基化合物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因此,发展应用于不对称Suzuki-Miyaura反应中的高效手性配体成为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手性单膦配体、手性双膦配体、手性卡宾配体等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不对称Suzuki-Miyaura反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手性含氮配体在不对称Suzuki-Miyaura反应中的报道还十分有限。
与膦配体和卡宾配体相比,手性邻二胺配体化学稳定性较高,易于大量制备,催化反应的条件也并不苛刻,且在已报道的不对称催化反应中表现出优秀的反应活性及对映选择性,因此,手性邻二胺配体近年来也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
2008年,Lassaletta首次将基于腙结构的手邻性二胺应用于不对称Suzuki-Miyaura反应中,获得了优异的对映选择性,揭示了手性邻二胺配体在此类反应中的巨大潜能。而手性邻二伯(仲、叔)胺配体在不对称Suzuki-Miyaura反应中的应用目前仅有一例。
同时,含冠醚的手性邻二胺配体更是鲜有研究,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并探索其在不对称催化,尤其是不对称Suzuki-Miyaura反应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作为配体用于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Suzuki-Miyaura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催化反应活性及对映选择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011
其中,在式(1)中,
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氟、氯、硝基、羟基、乙酰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8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0的芳基;且R1和R2中任选存在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原子、硝基、甲基、甲氧基、三氟甲基、羟基和乙酰氨基中的至少一种;
A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0的芳基;且Ar中任选存在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氟、氯、硝基、羟基、乙酰氨基、C1-10的烷基、由1-10个氟原子取代的C1-10的烷基、由1-10个氯原子取代的C1-10的烷基、由1-10个羟基取代的C1-10的烷基、由1-10个乙酰氨基取代的C1-10的烷基、C1-8的烷氧基、由1-10个氟原子取代的C1-8的烷氧基、由1-10个氯原子取代的C1-8的烷氧基、由1-10个羟基取代的C1-8的烷氧基、C7-21的芳苄基、由1-10个氟原子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由1-10个氯原子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由1-10个羟基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由1-10个甲基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由1-10个三氟甲基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由1-10个硝基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由1-10个乙酰氨基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由1-10个甲氧基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C6-20的芳基、由1-10个氟原子取代的C6-20的芳基、由1-10个氯原子取代的C6-20的芳基、由1-10个羟基取代的C6-20的芳基、由1-10个甲基取代的C6-20的芳基、由1-10个三氟甲基取代的C6-20的芳基、由1-10个硝基取代的C6-20的芳基、由1-10个乙酰氨基取代的C6-20的芳基、由1-10个甲氧基取代的C6-20的芳基中的至少一种;
n为1、2、3、4或5。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备具有式(1)所示结构的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第一溶剂中,在第一过渡金属盐和第一碱性物质存在下,将式(2)所示的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与式(3)所示的化合物I进行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得到所述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021
其中,在式(1)、式(2)和式(3)中,R1、R2、Ar和n与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R1、R2、Ar和n的定义对应相同;
在式(2)中,X为氯、溴、碘或三氟甲烷磺酸基。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过渡金属配合物,该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式(4)所示的结构: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022
其中,在式(4)中,
R1、R2、Ar和n与前述R1、R2、Ar和n的定义对应相同;
M为Pd或Ni;
q1、q2各自独立地选自Cl-、Br-、[CH3COO]-、[CF3COO]-和BF4 -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制备式(4)所示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有机溶剂中,在保护气氛下,将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与第二过渡金属盐进行配合反应,其中,所述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为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023
在式(4)中,R1、R2、Ar、n、M、q1和q2与前述定义对应相同。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前述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和/或前述过渡金属配合物在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手性联芳基化合物,该手性联芳基化合物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031
本发明第七方面提供一种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合成手性联芳基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第三溶剂中,在过渡金属配合物和第二碱性物质存在下,将芳基卤代物与芳基硼酸进行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其中,所述过渡金属配合物为前述过渡金属配合物。
本发明第八方面提供由前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势:
本发明提供的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能够作为配体用于催化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且在过渡金属特别是钯催化的芳基卤代物与芳基硼酸的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催化反应活性和对映选择性;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的方法,减少了冠醚苯硼酸的脱硼酸副反应,能以较高产率得到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能够高效、高选择性地合成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在本文中,针对以下术语先提供解释:
本发明中,所述C1-10的烷基是指碳原子总数为1-10的烷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环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环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环戊基、正己基、异己基、环己基等。
本发明中,所述C1-8的烷氧基是指碳原子总数为1-8的烷氧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环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环丁氧基、正戊氧基、异戊氧基、新戊氧基、环戊氧基、正己氧基、异己氧基、环己氧基等。
本发明中,C7-21的芳苄基是指碳原子总数为7-21的芳苄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C6H5CH2-、CH3C6H4CH2-等。
本发明中,C6-20的芳基是指碳原子总数为6-20的芳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苯基、萘基、蒽基等。
本发明中,由1-10个氟原子取代的C1-10的烷基是指C1-10的烷基中的1-10个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而形成的基团,例如包括但不限于-CF3、-CH2CF3、-CH2CF2H、-CF2CF3、-CF2CH2CF2H、-CH2CF2CF2H等。
本发明中,由1-10个羟基取代的C1-10的烷基、由1-10个乙酰氨基取代的C1-10的烷基、由1-10个氟原子取代的C1-8的烷氧基、由1-10个氯原子取代的C1-8的烷氧基、由1-10个羟基取代的C1-8的烷氧基、由1-10个氟原子取代的C7-21芳苄基、由1-10个氯原子取代的C7-21芳苄基、由1-10个羟基取代的C7-21芳苄基、由1-10个甲基取代的C7-21芳苄基、由1-10个三氟甲基取代的C7-21芳苄基、由1-10个硝基取代的C7-21芳苄基、由1-10个乙酰氨基取代的C7-21芳苄基、由1-10个甲氧基取代的C7-21芳苄基、由1-10个氟原子取代的C6-20芳基、由1-10个氯原子取代的C6-20芳基、由1-10个羟基取代的C6-20芳基、由1-10个甲基取代的C6-20芳基、由1-10个三氟甲基取代的C6-20芳基、由1-10个硝基取代的C6-20芳基、由1-10个乙酰氨基取代的C6-20芳基、由1-10个甲氧基取代的C6-20芳基,与上述定义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041
其中,在式(1)中,
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氟、氯、硝基、羟基、乙酰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8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7-21芳苄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0的芳基;且R1和R2中任选存在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原子、硝基、甲基、甲氧基、三氟甲基、羟基和乙酰氨基中的至少一种;
A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0的芳基;且Ar中任选存在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氟、氯、硝基、羟基、乙酰氨基、C1-10的烷基、由1-10个氟原子取代的C1-10的烷基、由1-10个氯原子取代的C1-10的烷基、由1-10个羟基取代的C1-10的烷基、由1-10个乙酰氨基取代的C1-10的烷基、C1-8的烷氧基、由1-10个氟原子取代的C1-8的烷氧基、由1-10个氯原子取代的C1-8的烷氧基、由1-10个羟基取代的C1-8的烷氧基、C7-21的芳苄基、由1-10个氟原子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由1-10个氯原子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由1-10个羟基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由1-10个甲基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由1-10个三氟甲基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由1-10个硝基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由1-10个乙酰氨基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由1-10个甲氧基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C6-20的芳基、由1-10个氟原子取代的C6-20的芳基、由1-10个氯原子取代的C6-20的芳基、由1-10个羟基取代的C6-20的芳基、由1-10个甲基取代的C6-20的芳基、由1-10个三氟甲基取代的C6-20的芳基、由1-10个硝基取代的C6-20的芳基、由1-10个乙酰氨基取代的C6-20的芳基、由1-10个甲氧基取代的C6-20的芳基中的至少一种;
n为1、2、3、4或5。
根据本发明,对各个任选存在的取代基的取代位置以及取代数量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在任意能够取代的位置进行取代。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式(1)中,
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氟、氯、硝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C1-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4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7-17芳苄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C6-16的芳基;且R1和R2中任选存在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氟、氯、硝基、甲基、甲氧基、三氟甲基、羟基和乙酰氨基中的至少一种;
A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16的芳基;且Ar中任选存在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氟、氯、硝基、羟基、乙酰氨基、C1-6的烷基、由1-5个氟原子取代的C1-6的烷基、由1-5个氯原子取代的C1-6的烷基、由1-5个羟基取代的C1-6的烷基、由1-5个乙酰氨基取代的C1-6的烷基、C1-4的烷氧基、由1-5个氟原子取代的C1-4的烷氧基、由1-5个氯原子取代的C1-4的烷氧基、由1-5个羟基取代的C1-4的烷氧基、C7-17的芳苄基、由1-5个氟原子取代的C7-17的芳苄基、由1-5个氯原子取代的C7-17的芳苄基、由1-5个羟基取代的C7-17的芳苄基、由1-5个甲基取代的C7-17的芳苄基、由1-5个三氟甲基取代的C7-17的芳苄基、由1-5个硝基取代的C7-17的芳苄基、由1-5个乙酰氨基取代的C7-17的芳苄基、由1-5个甲氧基取代的C7-17的芳苄基、C6-16的芳基、由1-5个氟原子取代的C6-16的芳基、由1-5个氯原子取代的C6-16的芳基、由1-5个羟基取代的C6-16的芳基、由1-5个甲基取代的C6-16的芳基、由1-5个三氟甲基取代的C6-16的芳基、由1-5个硝基取代的C6-16的芳基、由1-5个乙酰氨基取代的C6-16的芳基、由1-5个甲氧基取代的C6-16的芳基中的至少一种;
n为1、2、3、4或5。
根据本发明另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式(1)中,
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氟、氯、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三氟甲基、氯乙基(1-氯乙基)、甲氧基、乙氧基、苄基、苯基、对甲基苯基、对甲氧基苯基、对三氟甲基苯基、对氟代苯基;
A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且Ar中任选存在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氟、三氟甲基、甲氧基、乙氧基、羟基、乙酰氨基和C1-6的烷基中的至少一种;
n为1、2、3、4或5。
根据本发明又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选自下式化合物、下式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和下式化合物的消旋体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051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061
根据本发明再一种更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选自式(1-1)至式(1-6)所示化合物、式(1-1)至式(1-6)所示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和式(1-1)至式(1-6)所示化合物的消旋体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具有上述优选具体实施方式的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优选具有式(1-1)至式(1-9)所示结构,特别优选具有式(1-1)至式(1-6)所示结构的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用于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具有更优的催化反应活性和对映选择性。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具有式(1)所示结构的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第一溶剂中,在第一过渡金属盐和第一碱性物质存在下,将式(2)所示的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与式(3)所示的化合物I进行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得到所述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062
其中,在式(1)、式(2)和式(3)中,R1、R2、Ar和n与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R1、R2、Ar和n的定义对应相同;
在式(2)中,X为氯、溴、碘或三氟甲烷磺酸基(OTf)。
优选地,所述化学物I(苯并冠醚硼酸化合物)选自苯并12冠4-硼酸、苯并15冠5-硼酸、苯并18冠6-硼酸、苯并21冠7-硼酸和苯并24冠8-硼酸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对所述化合物I的来源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通过商购得到,也可以根据有机合成领域的知识采用现有方法自制得到。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渡金属盐选自Pd(PPh3)4、Pd(PPh3)2Cl2、PdCl2、Pd(OAc)2、PdCl2(dffp)、(tBu3P)2Pd、(PCy3)2Pd、Pd(PCy3)2Cl2、Pd-Xphos、Pd-tBuXphosG3(甲烷磺酸(2-二叔丁基膦基-2',4',6'-三异丙基-1,1'-联苯基)(2'-氨基-1,1'-联苯-2-基)钯(II))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渡金属盐、式(2)所示的手性邻二胺化合物和所述化合物I的用量摩尔比为1:10-100:10-150。
优选地,所述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与所述化合物I的用量摩尔比为10-100:10-150。
更优选地,所述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与所述化合物I的用量摩尔比为1:1-3,例如包括但不限于1:1、1:1.5、1:2、1:2.5、1:3。
优选地,所述第一碱性物质选自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铷、氢氧化铯、氢氧化钡、磷酸钠、磷酸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氟化钠、氟化钾、氟化铯、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二胺、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化合物I与所述第一碱性物质的用量摩尔比为1:1-50。
优选地,所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的条件包括:在惰性气氛中进行,温度为0-100℃,时间为0.5-48h。
根据本发明,所述惰性气氛由选自氮气和惰性气体中的至少一种物质提供。
优选地,所述第一溶剂选自苯、甲苯、氯苯、乙醚、甲醇、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甲酸、乙酸、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单甲醚和水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溶剂的用量使得以所述第一溶剂、所述手性邻二胺化合物和所述化合物I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手性邻二胺化合物和所述化合物I的总浓度为0.2-20重量%。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本发明对所述手性邻二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所述手性邻二胺化合物的结构式,采用本领域现有的制备手性邻二胺化学物的方法制备得到。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手性邻二胺化合物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在第二溶剂中,在手性催化剂和氢气存在下,将式(II)所示的化合物II与式(III)所示的化合物III进行分子间还原胺化-不对称氢化串联反应,得到所述手性邻二胺化合物;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071
Ar-NH2式(III)。
优选地,所述手性催化剂、所述化合物II与所述化合物III的用量摩尔比为1:10-1000:10-1000。
优选地,所述化合物II与所述化合物III的用量摩尔比为10-1000:10-1000。
优选地,所述还原胺化-不对称氢化串联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为0-50℃,时间为6-120h,压力为0.1-70MPa。根据本发明,所述还原胺化-不对称氢化串联反应的压力条件由氢气提供。
优选地,所述还原胺化-不对称氢化串联反应在酸存在下进行,所述酸选自甲酸、乙酸、三氟甲磺酸、樟脑磺酸和对甲苯磺酸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酸与所述手性催化剂的用量摩尔比为0-100:100-1000。
优选地,所述第二溶剂选自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乙酸乙酯、四氢呋喃、苯、甲苯、二甲苯、氯代苯、乙醚、乙二醇二甲醚、二氧六环、丙酮、C1-10的一元醇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二溶剂的用量使得以所述第二溶剂、所述化合物II和所述化合物III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化合物II和所述化合物III的总浓度为0.2-20重量%。
根据本发明,针对所述手性催化剂提供以下几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1
所述手性催化剂为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072
其中,在式(I)中,
M’选自钌、铑和铱;
L1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η6-苯配位基、取代或未取代的η5-茂配位基;且L1中任选存在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C1-10的烷基中的至少一种;
A选自Cl-、Br-、I-、CH3COO-、NO3 -、HSO4 -、H2PO4 -、BF4 -、SbF6 -、PF6 -、二(三氟甲磺酰)亚胺负离子、三氟甲磺酸负离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24-32四芳基硼负离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2-36二芳基磷酸负离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2-36联芳基二酚衍生的磷酸负离子;且A中任选存在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氟、氯、溴、硝基、甲基、甲氧基、三氟甲基、羟基和乙酰氨基中的至少一种;
R'选自C1-10的烷基、三氟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且R'中任选存在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C1-10的烷基、甲氧基、氟、氯、溴、硝基、三氟甲基中的至少一种;
R”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苄基、C1-10的烷基;且R”中任选存在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C1-10的烷基、甲氧基、氟、氯、溴、硝基、三氟甲基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实施方式2
定义式(I)中的配位基为式(I’)所示的基团,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081
形成式(I’)所示配位基的化合物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082
在式(I’-1)和式(I’-5)中,
Ar1、A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且Ar1、Ar2中任选存在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C1-4的烷基、C1-4的烷氧基、C1-4的羟烷基、卤素原子、羟基、羧基中的至少一种;
在式(I’-3)和式(I’-7)中,
R选自C1-8的烷基、三氟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且R中任选存在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C1-8的烷基、甲氧基、氟、氯、溴、硝基和三氟甲基中的至少一种;
在式(I’-1)至式(I’-8)中,
R'选自C1-10的烷基、三氟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且R'中任选存在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C1-10的烷基、甲氧基、氟、氯、溴、硝基、三氟甲基中的至少一种;
R”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苄基、C1-10的烷基;且R”中任选存在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C1-10的烷基、甲氧基、氟、氯、溴、硝基、三氟甲基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实施方式3
在式(I)中,
L1选自η6-苯配位基、η6-1,4-二甲基苯配位基、η6-1-甲基-4-异丙基苯配位基、η6-1,3,5,-三甲基苯配位基、η6-1,2,3,4,5-五甲基苯配位基、η6-1,2,3,4,5,6-六甲基苯配位基、η5-茂配位基、η5-五甲基茂配位基;
A选自Cl-、BF4 -、PF6 -、SbF6 -、二(三氟甲磺酰)亚胺负离子、三氟甲磺酸负离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24-32四芳基硼负离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2-36二芳基磷酸负离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2-36联芳基二酚衍生的磷酸负离子;且A中任选存在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氟、氯、溴、硝基、甲基、甲氧基、三氟甲基、羟基和乙酰氨基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实施方式4
L1选自η6-苯配位基、η6-1-甲基-4-异丙基苯配位基和η6-1,2,3,4,5,6-六甲基苯配位基;
A选自Cl-、BF4 -、PF6 -、SbF6 -、二(三氟甲磺酰)亚胺负离子、三氟甲磺酸负离子、四苯基硼负离子、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硼负离子、二苯基磷酸负离子、二对甲基苯基磷酸负离子、二(2,4,6-三甲基苯基)磷酸负离子、二对甲氧基苯基磷酸负离子、二对氟甲基苯基磷酸负离子、二对三氟甲基苯基磷酸负离子、式(II’-1)至式(II’-5)所示结构的负离子;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091
具体实施方式5
所述手性催化剂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092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101
其中,A选自Cl-、BF4 -、PF6 -、SbF6 -、二(三氟甲磺酰)亚胺负离子、三氟甲磺酸负离子、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硼负离子、二苯基膦酸负离子、2,2’-联苯磷酸负离子、(R)-2,2’-联二萘磷酸负离子、(S)-2,2’-联二萘磷酸负离子。
根据本发明,对所述手性催化剂的来源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通过商购得到,也可以采用本领域现有的制备方法自制得到。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还包括纯化、重结晶、萃取、洗涤、干燥等本领域公知的常规后处理操作,本发明对此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选择,只要能够得到本发明具有相应优异性能的所述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学物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的方法,大大减少了冠醚苯硼酸的脱硼酸副反应,能以较高产率得到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能够高效、高选择性地合成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过渡金属配合物,该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式(4)所示的结构: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102
其中,在式(4)中,
R1、R2、Ar和n与前述R1、R2、Ar和n的定义对应相同;
M为Pd或Ni;
q1、q2各自独立地选自Cl-、Br-、[CH3COO]-、[CF3COO]-和BF4 -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式(4)中,R1、R2、Ar和n与前述R1、R2、Ar和n的定义对应相同;
M为Pd;
q1、q2各自独立地选自Cl-、Br-、[CH3COO]-、[CF3COO]-和BF4 -,优选地,q1、q2相同且选自Cl-、Br-、[CH3COO]-、[CF3COO]-和BF4 -
根据本发明另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式(4)中,R1、R2、Ar和n与前述R1、R2、Ar和n的定义对应相同;
M为Ni;
q1、q2各自独立地选自Cl-、Br-、[CH3COO]-、[CF3COO]-和BF4 -,优选地,q1、q2相同且选自Cl-、Br-、[CH3COO]-、[CF3COO]-和BF4 -
根据本发明又一种更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过渡金属配合物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111
根据本发明再一种更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过渡金属配合物选自式(4-1)至式(4-6)所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过渡金属配合物的使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将所述过渡金属配合物不脱溶或脱溶制成可存放的固体,然后用于催化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例如芳基卤代物(如芳基碘代物)与芳基硼酸的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式(4)所示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有机溶剂中,在保护气氛下,将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与第二过渡金属盐进行配合反应,其中,所述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为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112
在式(4)中,R1、R2、Ar、n、M、q1和q2与前述定义对应相同。
根据本发明,式(4)所示过渡金属配合物为所述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与所述第二过渡金属盐的配合物。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为前述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在此不再对所述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的性质进行赘述。
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渡金属盐选自二氯化钯、二溴化钯、醋酸钯、三氟乙酸钯、二乙腈二氯化钯、环辛二烯二氯化钯、二苯腈二氯化钯、四(乙腈)四氟硼酸钯(II)、二氯化镍、二溴化镍和醋酸镍中的至少一种。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渡金属盐选自二氯化钯、二溴化钯、醋酸钯、三氟乙酸钯、二乙腈二氯化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与所述第二过渡金属盐的用量摩尔比为0.5-2:1。
优选地,所述配合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时间为1-48h,反应温度为0-100℃。
优选地,相对于1mL的所述有机溶剂,所述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的用量为0.001-1mmol。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选自重蒸二氯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乙酸乙酯、丙酮、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乙腈、苯、甲苯、二甲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保护气氛下由选自氮气、氩气和氦气中的至少一种物质提供。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前述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和/或前述过渡金属配合物在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为芳基卤代物与芳基硼酸的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手性联芳基化合物,该手性联芳基化合物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121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131
优选地,所述手性联芳基化合物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132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141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合成手性联芳基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第三溶剂中,在过渡金属配合物和第二碱性物质存在下,将芳基卤代物与芳基硼酸进行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其中,所述过渡金属配合物为前述过渡金属配合物。
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所述的方法,所述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与前述过渡金属配合物相同的性质,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芳基卤代物、所述芳基硼酸与所述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用量摩尔比为10-1500:10-2000:1,进一步优选为20-1000:20-1800:1。
优选地,所述第二碱性物质不包括LiF。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碱性物质选自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铯、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磷酸钠、磷酸钾、氟化钾、氟化钠、氟化铯、氟化铷、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叔丁醇钾、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三乙胺、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和四丁基氢氧化铵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选自碳酸钾、磷酸钾和氟化钾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芳基卤代物与所述第二碱性物质的用量摩尔比为0.1-1:0.1-2。
优选地,所述第三溶剂不包括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1,4-dioxane)。
更优选地,所述第三溶剂选自水、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乙酸乙酯、苯、甲苯、二甲苯、氯代苯、乙醚、乙二醇二甲醚、乙腈、C1-10的一元醇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甲醇和/或乙醇。
优选地,所述第三溶剂的用量使得所述芳基卤代物的浓度为0.1-1mol/L;所述第二碱性物质的浓度为0.1-2mol/L。
优选地,所述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的条件包括:在惰性气氛下进行,温度为0-100℃;时间为12-120h。所述惰性气氛由选自氮气和惰性气体中的至少一种物质提供。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由前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
本发明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压力均指表压。
以下将通过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实例中,在没有特别说明下,所用原料均来自于商购:
式(II)所示的化合物II为市售品,购自天津希恩思科技有限公司;
式(III)所示的化合物III为市售品,购自北京伊诺凯科技有限公司;
式(I)所示的手性催化剂根据现有文献公开的方法自制得到;
式(3)所示结构的化合物I根据现有文献公开的方法自制得到;
芳基卤代物购自萨恩化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芳基硼酸购自天津希恩思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实例中,涉及到的性能是通过以下方法测试得到的:
(1)收率
收率=目的产物的实际生成量/目的产物的理论生成量×100%。
(2)ee值(对映体过量值)
本发明中产物的对映体过量(即ee值的绝对值),是纯化后的产物通过手性高压液相色谱图(手性OD-H柱、手性AD-H柱、手性IC-H柱、手性IA-H柱、或手性OJ-H柱)中(S)-构型产物与(R)-构型产物的峰面积分别看做(S)-构型产物与(R)-构型产物的浓度,并按照下述公式进行计算得到。
ee值=(R-S)/(R+S)×100%。
以下实例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室温是指25±2℃。
制备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手性邻二胺化合物的制备。
制备例1
将15mmol的8-溴喹啉-2-甲醛(化合物II)与15mmol苯胺(化合物III,式III-1)加到大试管中,加入相对于8-溴喹啉-2-甲醛10mol%的手性催化剂、100mL异丙醇(IPA)作为溶剂,加入相对于8-溴喹啉-2-甲醛10mol%的三氟甲磺酸(TfOH)搅拌10min。将试管放入反应釜中,充入50个大气压的氢气,室温反应3天进行还原胺化-不对称氢化串联反应。反应混合物减压除去异丙醇,粗产物经柱层析纯化(洗脱液为EA/PE),得到的固体产物用DCM/PE重结晶,得到式(2-1)手性邻二胺化合物,并且对其进行了表征,具体反应过程如下式所示。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151
制备例2-6
采用与制备例1相似的方式制备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不同的是,分别采用等摩尔量的式(III-2)至式(III-6)所示的化合物代替制备例1中的苯胺;
其余均与制备例1相同,分别得到式(2-2)至式(2-6)所示的手性邻二胺化合物,测试各制备例得到的手性邻二胺化合物的ee值,ee值和收率如表1所示。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152
表1
制备例 式(III)所示结构化合物 式(2)所示结构化合物 收率/% ee/%
1 式(III-1) 式(2-1) 67 >99
2 式(III-2) 式(2-2) 56 >99
3 式(III-3) 式(2-3) 36 >99
4 式(III-4) 式(2-4) 74 >99
5 式(III-5) 式(2-5) 60 99
6 式(III-6) 式(2-6) 49 >99
实施例A1-A9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含冠醚手性二胺产物的制备。
实施例A1
将2mmol的溴代手性二胺(手性邻二胺化合物,式2-1),2.2mmol冠醚苯硼酸(化合物I,式3-1),相对于溴代手性二胺的5mol%双(三环己基膦)二氯化钯(第一过渡金属盐,Pd(PCy3)2Cl2),20mmol碳酸钠(第一碱性物质),10mL甲苯(Toluene),10mL乙醇(EtOH),10mL水混合后,置换三次氮气,90℃下搅拌5h进行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然后冷却到室温,加入30mL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粗产物经柱层析(DCM和MeOH混合溶剂)分离纯化,得到式(1-1)所示的含冠醚手性二胺产物,反应过程如下式所示。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161
实施例A2-A9
采用与实施例A1相似的方式制备含冠醚手性二胺产物,不同的是,采用的式(2)所示的手性邻二胺化合物和式(3)所示化合物I的种类不同(具体如表2所示);
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分别得到式(1-2)至式(1-9)所示的含冠醚手性二胺产物。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162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171
表2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172
实施例B1-B9用于说明本发明中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制备。
实施例B1
在反应容器中,在氮气气氛下,加入0.2mmol的式(1-1)结构所示的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0.2mmol的二乙腈二氯化钯(Pd(MeCN)2Cl2,第二过渡金属盐)和5mL的重蒸二氯甲烷,室温搅拌反应1小时,然后将二氯甲烷进行减压旋除后,得到式(4-1)所示的过渡金属配合物。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173
实施例B2-B9
采用与实施例B1相似的方式,不同的是,采用的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的种类不同,具体的,分别用等摩尔量的式(1-2)至式(1-9)所示的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代替实施例B1的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
其余均与实施例B1相同,分别得到式(4-2)至式(4-9)所示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具体如表3所示。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181
表3
实施例 式(1)所示的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 式(4)所示的过渡金属配合物
B1 式(1-1) 式(4-1)
B2 式(1-2) 式(4-2)
B3 式(1-3) 式(4-3)
B4 式(1-4) 式(4-4)
B5 式(1-5) 式(4-5)
B6 式(1-6) 式(4-6)
B7 式(1-7) 式(4-7)
B8 式(1-8) 式(4-8)
B9 式(1-9) 式(4-9)
实施例C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的制备。
实施例C1
在反应瓶中,加入1.0ml的甲醇(第三溶剂)、0.15mmol的氟化钾(第二碱性物质)、0.005mmol的式(4-1)所示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将0.15mmol的1-萘硼酸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182
(芳基硼酸)和0.1mmol的2-甲氧基-1-碘萘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183
(芳基卤代物)在氮气气氛下,45℃混合搅拌反应12h进行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然后将溶剂减压旋除之后,采用柱层析纯化,得到如式(8-1)所示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测试制备得到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的ee值,ee值和收率如表4所示。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191
实施例CR2-CR8
采用与实施例C1相似的方式,不同的是,采用的溶剂的种类不同,用量相同(具体如表4所示);
其余均与实施例C1相同,得到式(8-1)所示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测试各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的ee值和收率如表4所示。
表4
实施例 溶剂 收率/% ee/%
实施例C1 甲醇(MeOH) 69 66
实施例CR2 乙醇(EtOH) 74 59
实施例CR3 异丙醇(IPA) 28 14
实施例CR4 叔戊醇(t-AmylOH) 30 rac
实施例CR5 四氢呋喃(THF) <5
实施例CR6 1,4-二氧六环(1,4-dioxane) <5
实施例CR7 乙腈(MeCN) 15 18
实施例CR8 甲苯(Toluene) 43 36
注:表4中,“—”表示没有测量;“rac”表示消旋,ee值为0,下同。
实施例CJ2-CJ10
采用与实施例C1相似的方式,不同的是,采用的第二碱性物质的种类不同,用量相同(具体如表5所示);
其余均与实施例C1相同,得到式(8-1)所示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测试各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的ee值,ee值和收率如表5所示。
表5
实施例 第二碱性物质 收率/% ee/%
实施例C1 KF 69 66
实施例CJ2 Na<sub>2</sub>CO<sub>3</sub> 83 29
实施例CJ3 K<sub>2</sub>CO<sub>3</sub> 89 59
实施例CJ4 Cs<sub>2</sub>CO<sub>3</sub> 85 14
实施例CJ5 K<sub>3</sub>PO<sub>4</sub> 95 46
实施例CJ6 Na<sub>3</sub>PO<sub>4</sub> 92 29
实施例CJ7 LiF <5
实施例CJ8 NaF 14 50
实施例CJ9 RbF 61 54
实施例CJ10 CsF 86 45
实施例CL2-CL6
采用与实施例C1相似的方式,不同的是,采用的氟化钾(第二碱性物质)的用量不同(具体如表6所示);
其余均与实施例C1相同,得到式(8-1)所示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测试各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的ee值,ee值和收率如表6所示。
表6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192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201
实施例CP1
在反应瓶中,加入1.0mL的甲醇(第三溶剂)、1mmol的氟化钾(第二碱性物质)、0.005mmol的式(4-1)所示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将0.15mmol的1-萘硼酸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202
(芳基硼酸)和0.1mmol的2-甲氧基-1-碘萘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203
(芳基卤代物)在氮气氛围下,25℃混合搅拌反应24h进行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然后将溶剂减压旋除之后,采用柱层析纯化,得到如式(8-1)所示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测试制备得到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的ee值,ee值和收率如表7所示。
实施例CP2-CP6
采用与实施例CP1相似的方式制,不同的是,采用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种类不同,具体的,分别用相同摩尔量的式(4-2)至式(4-6)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代替实施例CP1中的式(4-1);
其余均与实施例CP1相同,得到式(8-1)所示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测试各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的ee值,ee值和收率如表7所示。
表7
实施例 过渡金属配合物 收率/% ee/%
实施例CP1 式(4-1) 93 77
实施例CP2 式(4-2) 82 75
实施例CP3 式(4-3) 79 84
实施例CP4 式(4-4) 80 41
实施例CP5 式(4-5) 90 -15
实施例CP6 式(4-6) 91 73
实施例CH1
在反应瓶中,加入1.0mL甲醇(第三溶剂)、0.15mmol的氟化钠(第二碱性物质)和0.005mmol的式(4-7)所示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将0.15mmol的1-萘硼酸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204
和0.1mmol的2-甲氧基-1-碘萘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205
在氮气氛围下,25℃混合搅拌反应24h进行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然后将溶剂减压旋除之后,采用柱层析纯化,得到如式(8-1)所示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测试制备得到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的ee值,ee值和收率如表8所示。
实施例CH2-CH3
采用与实施例CH1相似的方式制,不同的是,采用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种类不同,具体的,分别用相同摩尔量的式(4-8)至式(4-9)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代替实施例CH1中的式(4-7);
其余均与实施例CH1相同,得到式(8-1)所示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测试各实施例得到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的ee值,ee值和收率如表8所示。
表8
实施例 过渡金属配合物 收率/% ee/%
实施例CH1 式(4-7) 23 70
实施例CH2 式(4-8) 14 30
实施例CH3 式(4-9) 20 -44
实施例CY1
在反应瓶中,加入1.0mL甲醇(第三溶剂)、1mmol的氟化钾(第二碱性物质)、0.005mmol的式(4-3)所示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将0.15mmol的1-萘硼酸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211
(芳基硼酸)和0.1mmol的2-甲氧基-1-碘萘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212
(芳基卤代物)在氮气氛围下,25℃混合搅拌反应48小时进行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然后将溶剂减压旋除之后,采用柱层析纯化,得到式(8-1)所示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测试制备得到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的ee值,ee值和收率如表9所示。
实施例CY2-CY20
采用与实施例CY1相似的方式,不同的是,采用的芳基卤代物和芳基硼酸的种类不同,具体的,分别用等摩尔量的式(9)所示的芳基卤代物和式(10)所示的芳基硼酸代替实施例CY1中的1-萘硼酸和2-甲氧基-1-碘萘(具体见表9);
其余均与实施例CY1相同,分别制备得到式(8-2)至式(8-20)所示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测试各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的ee值,ee值和收率如表9所示。
式(9)和式(10)所示的化合物的具体结构如下: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213
其中,MeO指甲氧基、EtO指乙氧基、BnO指苄氧基。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221
表9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222
实施例CS1
在反应瓶中,加入1.0mL甲醇(第三溶剂)、1mmol的氟化钾(第二碱性物质)、0.005mmol的式(4-3)所示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将0.15mmol的式(12-1)所示的2-甲酰基苯硼酸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231
(芳基硼酸)和0.1mmol的2-甲氧基-1-碘萘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232
(芳基卤代物)在氮气氛围下,25℃混合搅拌反应48小时进行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然后将溶剂减压旋除之后,采用柱层析纯化,得到如式(11-1)所示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测试制备得到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的ee值,ee值和收率如表10所示。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233
实施例CS2-CS18
采用与实施例CS1相似的方式,不同的是,采用的芳基卤代物和芳基硼酸的种类不同,具体的,分别用等摩尔量的式(9)所示的芳基卤代物和式(12)所示的芳基硼酸代替实施例CS1中的2-甲酰基苯硼酸和2-甲氧基-1-碘萘(具体见表10);
其余均与实施例CS1相同,分别制备得到式(11-2)至式(11-18)所示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测试各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的ee值,ee值和收率如表10所示。
表10中,式(12)所示的化合物的具体结构如下: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234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241
表10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242
为了说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的性能及表征过程,本发明示例性地提供了制备例1-6制备的手性邻二胺化合物和实施例A1-A9制备的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的鉴定结果和过程,具体如表11和表12所示。
表11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243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251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261
表12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262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271
为了直观的说明利用本发明的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用于催化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中的应用,本发明示例性地提供了实施例CY1-CY20和实施例CS1-CS18的制得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的鉴定结果和过程,如表13和表14所示。
表13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272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281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291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301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311
表14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312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321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331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341
Figure BDA0002861573080000351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能够作为配体用于催化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在钯催化的芳基卤代物与芳基硼酸的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催化反应活性和对映选择性;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的方法,能够高产率、高选择性地合成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
Figure FDA0002861573070000011
其中,在式(1)中,
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氟、氯、硝基、羟基、乙酰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1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8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0的芳基;且R1和R2中任选存在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原子、硝基、甲基、甲氧基、三氟甲基、羟基和乙酰氨基中的至少一种;
A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0的芳基;且Ar中任选存在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氟、氯、硝基、羟基、乙酰氨基、C1-10的烷基、由1-10个氟原子取代的C1-10的烷基、由1-10个氯原子取代的C1-10的烷基、由1-10个羟基取代的C1-10的烷基、由1-10个乙酰氨基取代的C1-10的烷基、C1-8的烷氧基、由1-10个氟原子取代的C1-8的烷氧基、由1-10个氯原子取代的C1-8的烷氧基、由1-10个羟基取代的C1-8的烷氧基、C7-21的芳苄基、由1-10个氟原子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由1-10个氯原子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由1-10个羟基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由1-10个甲基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由1-10个三氟甲基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由1-10个硝基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由1-10个乙酰氨基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由1-10个甲氧基取代的C7-21的芳苄基、C6-20的芳基、由1-10个氟原子取代的C6-20的芳基、由1-10个氯原子取代的C6-20的芳基、由1-10个羟基取代的C6-20的芳基、由1-10个甲基取代的C6-20的芳基、由1-10个三氟甲基取代的C6-20的芳基、由1-10个硝基取代的C6-20的芳基、由1-10个乙酰氨基取代的C6-20的芳基、由1-10个甲氧基取代的C6-20的芳基中的至少一种;
n为1、2、3、4或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其中,在式(1)中,
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氟、氯、硝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C1-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4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7-17芳苄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C6-16的芳基;且R1和R2中任选存在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氟、氯、硝基、甲基、甲氧基、三氟甲基、羟基和乙酰氨基中的至少一种;
A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16的芳基;且Ar中任选存在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氟、氯、硝基、羟基、乙酰氨基、C1-6的烷基、由1-5个氟原子取代的C1-6的烷基、由1-5个氯原子取代的C1-6的烷基、由1-5个羟基取代的C1-6的烷基、由1-5个乙酰氨基取代的C1-6的烷基、C1-4的烷氧基、由1-5个氟原子取代的C1-4的烷氧基、由1-5个氯原子取代的C1-4的烷氧基、由1-5个羟基取代的C1-4的烷氧基、C7-17的芳苄基、由1-5个氟原子取代的C7-17的芳苄基、由1-5个氯原子取代的C7-17的芳苄基、由1-5个羟基取代的C7-17的芳苄基、由1-5个甲基取代的C7-17的芳苄基、由1-5个三氟甲基取代的C7-17的芳苄基、由1-5个硝基取代的C7-17的芳苄基、由1-5个乙酰氨基取代的C7-17的芳苄基、由1-5个甲氧基取代的C7-17的芳苄基、C6-16的芳基、由1-5个氟原子取代的C6-16的芳基、由1-5个氯原子取代的C6-16的芳基、由1-5个羟基取代的C6-16的芳基、由1-5个甲基取代的C6-16的芳基、由1-5个三氟甲基取代的C6-16的芳基、由1-5个硝基取代的C6-16的芳基、由1-5个乙酰氨基取代的C6-16的芳基、由1-5个甲氧基取代的C6-16的芳基中的至少一种;
n为1、2、3、4或5;
优选地,在式(1)中,
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氟、氯、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三氟甲基、氯乙基、甲氧基、乙氧基、苄基、苯基、对甲基苯基、对甲氧基苯基、对三氟甲基苯基、对氟代苯基;
A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且Ar中任选存在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氟、三氟甲基、甲氧基、乙氧基、羟基、乙酰氨基和C1-6的烷基中的至少一种;
n为1、2、3、4或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其中,所述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选自下式化合物、下式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和下式化合物的消旋体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FDA0002861573070000031
4.一种制备具有式(1)所示结构的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第一溶剂中,在第一过渡金属盐和第一碱性物质存在下,将式(2)所示的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与式(3)所示的化合物I进行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得到所述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
Figure FDA0002861573070000041
其中,在式(1)、式(2)和式(3)中,R1、R2、Ar和n与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R1、R2、Ar和n的定义对应相同;
在式(2)中,X为氯、溴、碘或三氟甲烷磺酸基;
优选地,所述化合物I选自苯并12冠4-硼酸、苯并15冠5-硼酸、苯并18冠6-硼酸、苯并21冠7-硼酸和苯并24冠8-硼酸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过渡金属盐选自Pd(PPh3)4、Pd(PPh3)2Cl2、PdCl2、Pd(OAc)2、PdCl2(dffp)、(tBu3P)2Pd、(PCy3)2Pd、Pd(PCy3)2Cl2、Pd-Xphos、Pd-tBuXphosG3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碱性物质选自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铷、氢氧化铯、氢氧化钡、磷酸钠、磷酸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氟化钠、氟化钾、氟化铯、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二胺、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与所述化合物I的用量摩尔比为1:1-3;
优选地,所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的条件包括:在惰性气氛中进行,温度为0-100℃,时间为0.5-48h。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通过如下步骤制备所述手性邻二胺化合物;
在第二溶剂中,在手性催化剂和氢气存在下,将式(II)所示的化合物II与式(III)所示的化合物III进行分子间还原胺化-不对称氢化串联反应,得到所述手性邻二胺化合物;
Figure FDA0002861573070000051
7.一种过渡金属配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式(4)所示的结构:
Figure FDA0002861573070000052
其中,在式(4)中,
R1、R2、Ar和n与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R1、R2、Ar和n的定义对应相同;
M为Pd或Ni;
q1、q2各自独立地选自Cl-、Br-、[CH3COO]-、[CF3COO]-和BF4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其中,在式(4)中,
M为Pd;
q1、q2各自独立地选自Cl-、Br-、[CH3COO]-、[CF3COO]-和BF4 -
优选地,所述过渡金属配合物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FDA0002861573070000061
9.一种制备式(4)所示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有机溶剂中,在保护气氛下,将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与第二过渡金属盐进行配合反应,其中,所述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为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
Figure FDA0002861573070000071
在式(4)中,R1、R2、Ar、n、M、q1和q2与权利要求7或8的定义对应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渡金属盐选自二氯化钯、二溴化钯、醋酸钯、三氟乙酸钯、二乙腈二氯化钯、环辛二烯二氯化钯、二苯腈二氯化钯、四(乙腈)四氟硼酸钯(II)、二氯化镍、二溴化镍和醋酸镍中的至少一种。
10.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和/或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在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为芳基卤代物与芳基硼酸的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
11.一种手性联芳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手性联芳基化合物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FDA0002861573070000081
优选地,所述手性联芳基化合物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FDA0002861573070000091
12.一种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合成手性联芳基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第三溶剂中,在过渡金属配合物和第二碱性物质存在下,将芳基卤代物与芳基硼酸进行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其中,所述过渡金属配合物为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过渡金属配合物;
优选地,所述第二碱性物质选自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铯、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磷酸钠、磷酸钾、氟化钾、氟化钠、氟化铯、氟化铷、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叔丁醇钾、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三乙胺、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和四丁基氢氧化铵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选自碳酸钾、磷酸钾和氟化钾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芳基卤代物、所述芳基硼酸与所述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用量摩尔比为10-1500:10-2000:1,进一步优选为20-1000:20-1800:1;
优选地,所述不对称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的条件包括:在惰性气氛下进行,温度为0-100℃;时间为12-120h。
13.由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手性联芳基化合物。
CN202011565081.1A 2020-12-25 2020-12-25 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与过渡金属配合物和手性联芳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ending CN1146854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5081.1A CN114685461A (zh) 2020-12-25 2020-12-25 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与过渡金属配合物和手性联芳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5081.1A CN114685461A (zh) 2020-12-25 2020-12-25 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与过渡金属配合物和手性联芳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85461A true CN114685461A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30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65081.1A Pending CN114685461A (zh) 2020-12-25 2020-12-25 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与过渡金属配合物和手性联芳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8546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72316A (zh) * 2022-11-11 2023-01-06 五邑大学 一种室温催化suzuki反应的含冠醚钳型配体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5739189A (zh) * 2022-11-10 2023-03-07 五邑大学 室温下快速催化铃木反应的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2980A (zh) * 2019-04-11 2019-07-12 浙江大学 一种钯催化不对称萘基化的方法及其在合成轴手性联芳基醛类催化剂中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2980A (zh) * 2019-04-11 2019-07-12 浙江大学 一种钯催化不对称萘基化的方法及其在合成轴手性联芳基醛类催化剂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TN REG 数据库公开记录", STN REG 数据库公开记录 *
CHATTERJEE ANAMITRA 等: "An enantioselective artificial Suzukiase based on the biotin-streptavidin technology", CHEMICAL SCIENCE, vol. 07, no. 01, pages 673 - 677 *
IANNUCCI GRAZIA 等: "Pd(II) complexes of monodentate deoxycholic acid derived binaphthyl diamido phosphites as chiral catalysts in the asymmetric Suzuki-Miyaura cross-coupling", TETRAHEDRON: ASYMMETRY, vol. 28, no. 11, pages 1618 - 1625, XP085293686, DOI: 10.1016/j.tetasy.2017.09.012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39189A (zh) * 2022-11-10 2023-03-07 五邑大学 室温下快速催化铃木反应的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739189B (zh) * 2022-11-10 2024-02-13 五邑大学 室温下快速催化铃木反应的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572316A (zh) * 2022-11-11 2023-01-06 五邑大学 一种室温催化suzuki反应的含冠醚钳型配体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5572316B (zh) * 2022-11-11 2024-05-24 五邑大学 一种室温催化suzuki反应的含冠醚钳型配体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ang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chiral NHC–palladium complex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copper-free Sonogashira reactions
CN109153623B (zh) 酯到醇的选择性还原
CN114685461A (zh) 含冠醚手性邻二胺化合物与过渡金属配合物和手性联芳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uo et al. Inherently chiral 6, 7-diphenyldibenzo [e, g][1, 4] diazocine: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as a ligand platform
Zhang et al. Direct construction of NOBINs via domino arylation and sigmatropic rearrangement reactions
Ma et al. A New Phosphine‐Amine‐Oxazoline Ligand for Ru‐Catalyzed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N‐Phosphinylimines
CN114436949B (zh) 一种四齿配体及金属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140187809A1 (en) Novel ruthenium complex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optically active alcohol compound using same as catalyst
CN102076634A (zh) 手性胺的合成
CN111662158B (zh) 一种轴手性联芳基化合物及手性芴醇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US8759524B2 (en) Production process of optically active 3-quinuclidinol derivative
Yu et al. Unsymmetric-1, 3-disubstituted imidazolium salt for palladium-catalyzed Suzuki–Miyaura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of aryl bromides
Kawamura et al. Synthesis of a novel photoresponsive axially chiral phosphine ligand containing an arylazo group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alladium‐catalyzed asymmetric allylic alkylation
CN112441974B (zh) 手性邻二胺化合物和手性氮杂环卡宾化合物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116450B (zh) 一种轴手性萘胺方酰胺类有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5042438B2 (ja) シン立体配置を有するβ−アミノアルコール類の製造方法
Wang et al. Highly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tertiary alcohols: C 2-symmetric N, N′-dioxide-Sc (iii) complex promoted direct aldol reaction of α-ketoesters and diazoacetate esters
Shi et al. Palladium-catalyzed aminations of aryl halides with phosphine-functionalized imidazolium ligands
CN109824600B (zh) 一种钯催化2-羟基嘧啶化合物的不对称氢化合成手性环状脲的方法
CN113999207B (zh) 含吡啶基手性nnn三齿配体、其不对称催化氢化合成及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Šebesta et al. Imidazolium-tagged ferrocene ligands
CN111217847A (zh) 一种硫代硅烷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芳基硼化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JP2020518576A (ja) D2oからの重水素化エタノールの調製方法
Anderson et al. Synthesis of planar chiral ferrocenyl cyclopentadienyl chelate ligand precursors
CN112654630B (zh) 四齿二氨基二膦配体、过渡金属络合物及它们的制造方法以及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