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79669A - 扬声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79669A
CN114679669A CN202011574224.5A CN202011574224A CN114679669A CN 114679669 A CN114679669 A CN 114679669A CN 202011574224 A CN202011574224 A CN 202011574224A CN 114679669 A CN114679669 A CN 114679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ishbone
rod part
piezoelectric ceramic
mounted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742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俊龙
张天羽
薛亮
原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sh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sh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sh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sh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7422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796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79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96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7/00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For Audible Ba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及车辆,涉及车载扬声器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扬声器,包括:激振组件和车载玻璃,激振组件抵接于车载玻璃,且激振组件用于驱动车载玻璃振动并发声。本发明提供的扬声器,利用车载玻璃作为振膜,增大了振膜面积,无需单独为风挡扬声器设置振膜,以车内空间作为振动空腔,缩小了布置扬声器所需的空间。

Description

扬声器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扬声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扬声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扬声器系统一般为锥盆动圈扬声器,动圈式扬声器主要由振动部分、磁路部分和辅助部分组成,其中振动部分包括振膜、音圈和振膜支架等。动圈式重低音扬声器是由音频信号通过音圈导线时,磁场对音圈产生作用,使得音圈产生运动,音圈进一步推动振膜整体做活塞式运动,从而发出声音。为了达到良好的声腔效果,通常需要尽量的加大振膜面积,进而导致扬声器布置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及车辆,利用车载玻璃作为振膜,增大了振膜面积,并且优化了布置空间。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扬声器,包括:激振组件和车载玻璃,所述激振组件抵接于所述车载玻璃,且所述激振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车载玻璃振动并发声。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激振组件包括压电陶瓷激振器;
所述压电陶瓷激振器包括:压电陶瓷晶体、第一鱼骨形放大器件和第二鱼骨形放大器件;
所述压电陶瓷晶体安装在所述第一鱼骨形放大器件和所述第二鱼骨形放大器件之间,所述第一鱼骨形放大器件和所述第二鱼骨形放大器件皆用于在受到所述压电陶瓷晶体推拉时驱动所述车载玻璃振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鱼骨形放大器件和所述第二鱼骨形放大器件皆包括:主杆部、第一侧杆部和第二侧杆部;
所述主杆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电陶瓷晶体,且所述主杆部的另一端向背离所述压电陶瓷晶体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侧杆部连接于所述主杆部接近所述车载玻璃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杆部连接于所述主杆部背离所述车载玻璃的一侧;
自连接所述压电陶瓷晶体的一端至远离所述压电陶瓷晶体的一端,所述第一侧杆部和所述第二侧杆部分别向背离所述主杆部的方向倾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压电陶瓷激振器还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
所述压电陶瓷晶体、所述第一鱼骨形放大器件和所述第二鱼骨形放大器件皆安装在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之间,所述第一侧杆部背离所述主杆部的端部与所述第一盖体连接,所述第二侧杆部背离所述主杆部的端部与所述第二盖体连接;
所述第一盖体抵接于所述车载玻璃,所述第二盖体抵接于支撑梁。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激振组件还包括胶条,所述胶条安装在所述压电陶瓷激振器和所述车载玻璃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激振组件安装于支撑加强件,且所述支撑加强件贴合于支撑梁的表面。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支撑加强件弯折形成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具有空腔;
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激振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支撑梁贴合。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激振组件与所述第一延伸部通过紧固件连接;
所述紧固件自所述空腔穿过所述第一延伸部,并与所述激振组件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车辆安装有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扬声器。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车载玻璃与车身钣金之间设有弹性器件。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激振组件抵接于车载玻璃,通过激振组件驱动车载玻璃振动并发声,利用车载玻璃替代常规振膜产生振动,从而可以形成较大的振膜面积,无需在扬声器内部设置振膜,缩小了布置扬声器所需的空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A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的压电陶瓷激振器的示意图。
图标:100-激振组件;110-压电陶瓷激振器;111-压电陶瓷晶体;112-第一鱼骨形放大器件;1121-主杆部;1122-第一侧杆部;1123-第二侧杆部;113-第二鱼骨形放大器件;114-第一盖体;115-第二盖体;120-胶条;200-车载玻璃;300-支撑加强件;301-空腔;310-第一延伸部;320-第二延伸部;400-支撑梁;50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公式中的物理量,如无单独标注,应理解为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基本量,或者,由基本量通过乘、除、微分或积分等数学运算导出的导出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包括:激振组件100和车载玻璃200,激振组件100抵接于车载玻璃200,且激振组件100用于驱动车载玻璃200振动并发声。
具体地,提供激振组件100驱动车载玻璃200振动,并通过车载玻璃200带动周围空气振动,从而实现发声,省去了常规的振膜,可以充分利用车载玻璃200,实现扬声器与车载玻璃200集成化,缩小了布置扬声器所需的空间。车载玻璃200包括风挡玻璃、天幕玻璃或天窗玻璃,以车载玻璃200作为振膜,增大了振膜面积,以较小的振膜位移便可以推动较大范围的空气,可以获得更好的声场效果,并且节省了扬声器的布置空间。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激振组件100包括压电陶瓷激振器110;
压电陶瓷激振器110包括:压电陶瓷晶体111、第一鱼骨形放大器件112和第二鱼骨形放大器件113;
压电陶瓷晶体111安装在第一鱼骨形放大器件112和第二鱼骨形放大器件113之间,第一鱼骨形放大器件112和第二鱼骨形放大器件113皆用于在受到压电陶瓷晶体111推拉时驱动车载玻璃200振动。
具体的,当压电陶瓷晶体111伸缩并推拉第一鱼骨形放大器件112和第二鱼骨形放大器件113时,第一鱼骨形放大器件112和第二鱼骨形放大器件113可产生在垂直于压电陶瓷晶体111伸缩方向上的尺寸变化,进而可以改变振动方向,通过第一鱼骨形放大器件112和第二鱼骨形放大器件113共同驱动车载玻璃200振动,增大了车载玻璃200的受力面积,且可通过第一鱼骨形放大器件112和第二鱼骨形放大器件113将压电陶瓷晶体111伸缩幅度放大并传递至车载玻璃200,进而增大车载玻璃200的振动幅度。
进一步的,第一鱼骨形放大器件112和第二鱼骨形放大器件113皆包括:主杆部1121、第一侧杆部1122和第二侧杆部1123;
主杆部1121的一端连接于压电陶瓷晶体111,且主杆部1121的另一端向背离压电陶瓷晶体111的方向延伸;
第一侧杆部1122连接于主杆部1121接近车载玻璃200的一侧,第二侧杆部1123连接于主杆部1121背离车载玻璃200的一侧;
自连接压电陶瓷晶体111的一端至远离压电陶瓷晶体111的一端,第一侧杆部1122和第二侧杆部1123分别向背离主杆部1121的方向倾斜。
具体的,当压电陶瓷晶体111推动主杆部1121向远离压电陶瓷晶体111的方向移动时,第一侧杆部1122和第二侧杆部1123之间的夹角增大,进而可以增大第一鱼骨形放大器件112和第二鱼骨形放大器件113的厚度尺寸。通过主杆部1121驱动第一侧杆部1122和第二侧杆部1123之间角度变化,不仅可以改变振动方向,而且可以通过第一侧杆部1122和第二侧杆部1123的夹角变化将压电陶瓷晶体111的振动幅度放大,通过第一侧杆部1122将放大后的激振力传递至车载玻璃200,以便车载玻璃200产生振动并发声。
进一步的,压电陶瓷激振器110还包括:第一盖体114和第二盖体115;
压电陶瓷晶体111、第一鱼骨形放大器件112和第二鱼骨形放大器件113皆安装在第一盖体114和第二盖体115之间,第一侧杆部1122背离主杆部1121的端部与第一盖体114连接,第二侧杆部1123背离主杆部1121的端部与第二盖体115连接;
第一盖体114抵接于车载玻璃200,第二盖体115抵接于支撑梁400。
其中,第一鱼骨形放大器件112和第二鱼骨形放大器件113的第一侧杆部1122分别与第一盖体114连接,第一鱼骨形放大器件112和第二鱼骨形放大器件113的第二侧杆部1123分别与第二盖体115连接。当压电陶瓷晶体111推动主杆部1121时,第一侧杆部1122在第一盖体114和主杆部1121共同作用下产生摆转,并使第一侧杆部1122与主杆部1121之间的夹角增大;并且,第二侧杆部1123在第二盖体115和主杆部1121共同作用下产生摆转,并使第二侧杆部1123与主杆部1121之间的夹角增大,进而第一侧杆部1122与第二侧杆部1123的夹角增大,第一盖体114与第二盖体115的间距增大。反之,当压电陶瓷晶体111拉动主杆部1121时,第二侧杆部1123与主杆部1121之间的夹角减小,第一盖体114与第二盖体115的间距减小。通过第一盖体114与第二盖体115的间距变化可以改变压电陶瓷激振器110的厚度尺寸,进而产生激振力,通过第一盖体114抵接于车载玻璃200,可以将激振力传递至车载玻璃200。
如图1和图2所示,激振组件100还包括胶条120,胶条120安装在压电陶瓷激振器110和车载玻璃200之间。
具体的,压电陶瓷激振器110通过胶条120粘接于车载玻璃200边缘处的表面,胶条120具有弹性,通过胶条120可将压电陶瓷激振器110的激振力传递至车载玻璃200。
进一步的,激振组件100安装于支撑加强件300,且支撑加强件300贴合于支撑梁400的表面。
其中,支撑梁400可包括车辆的前风窗下横梁上板,通过支撑梁400作为支撑,以便激振组件100的激振力在传递至车载玻璃200时,车载玻璃200能够相对于车身产生振动。激振组件100可安装在支撑加强件300上,且支撑加强件300具有与支撑梁400相贴合的端面,通过支撑加强件300可增强支撑梁400的刚性,以便激振组件100的激振力充分作用于车载玻璃200。
进一步的,支撑加强件300弯折形成第一延伸部310和第二延伸部320,第一延伸部310和第二延伸部320之间具有空腔301;
第一延伸部310与激振组件100连接,第二延伸部320与支撑梁400贴合。
具体的,第一延伸部310和第二延伸部320具有夹角,通过支撑加强件300可适配支撑梁400与车载玻璃200之间的夹角,以便激振组件100通过支撑加强件300以支撑梁400为支撑,并将激振力施加在车载玻璃200上。
进一步的,激振组件100与第一延伸部310通过紧固件500连接;
紧固件500自空腔301穿过第一延伸部310,并与激振组件100连接。
具体的,紧固件500包括螺栓,螺栓自空腔301穿过第一延伸部310,且螺栓与激振组件100配合,通过紧固件500可将激振组件100与第一延伸部310连接。
实施例二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安装有实施例一提供的扬声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具有扬声器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载玻璃200与车身钣金之间设有弹性器件。
通过弹性器件可使车载玻璃200以类悬浮状态安装于车身风窗框架,进而减弱车身传递至车载玻璃200的振动,避免产生异响。车载玻璃200在安装时,车载玻璃200的上边沿通过定位凸起固定于车身钣金,车载玻璃200下边沿通过胶条120粘接压电陶瓷激振器110,从而使压电陶瓷激振器110的激振力能够作用于车载玻璃200的表面。车载玻璃200的左右两侧分别弹簧片,且弹簧片位于车载玻璃200和车身钣金之间,避免玻璃和钣金的刚性接触。通过调节紧固件500,从而调整激振组件100作用于车载玻璃200的预紧力,此时,车载玻璃200以上边沿处的定位凸起为支点,可产生微量摆动。在激振组件100的作用下车载玻璃200振动。车辆的车厢则替代了常规的扬声器腔体,车载玻璃200带动车厢内空气振动,具有较佳的重低音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激振组件(100)和车载玻璃(200),所述激振组件(100)抵接于所述车载玻璃(200),且所述激振组件(100)用于驱动所述车载玻璃(200)振动并发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振组件(100)包括压电陶瓷激振器(110);
所述压电陶瓷激振器(110)包括:压电陶瓷晶体(111)、第一鱼骨形放大器件(112)和第二鱼骨形放大器件(113);
所述压电陶瓷晶体(111)安装在所述第一鱼骨形放大器件(112)和所述第二鱼骨形放大器件(113)之间,所述第一鱼骨形放大器件(112)和所述第二鱼骨形放大器件(113)皆用于在受到所述压电陶瓷晶体(111)推拉时驱动所述车载玻璃(200)振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鱼骨形放大器件(112)和所述第二鱼骨形放大器件(113)皆包括:主杆部(1121)、第一侧杆部(1122)和第二侧杆部(1123);
所述主杆部(112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电陶瓷晶体(111),且所述主杆部(1121)的另一端向背离所述压电陶瓷晶体(111)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侧杆部(1122)连接于所述主杆部(1121)接近所述车载玻璃(200)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杆部(1123)连接于所述主杆部(1121)背离所述车载玻璃(200)的一侧;
自连接所述压电陶瓷晶体(111)的一端至远离所述压电陶瓷晶体(111)的一端,所述第一侧杆部(1122)和所述第二侧杆部(1123)分别向背离所述主杆部(1121)的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激振器(110)还包括:第一盖体(114)和第二盖体(115);
所述压电陶瓷晶体(111)、所述第一鱼骨形放大器件(112)和所述第二鱼骨形放大器件(113)皆安装在所述第一盖体(114)和所述第二盖体(115)之间,所述第一侧杆部(1122)背离所述主杆部(1121)的端部与所述第一盖体(114)连接,所述第二侧杆部(1123)背离所述主杆部(1121)的端部与所述第二盖体(115)连接;
所述第一盖体(114)抵接于所述车载玻璃(200),所述第二盖体(115)抵接于支撑梁(40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振组件(100)还包括胶条(120),所述胶条(120)安装在所述压电陶瓷激振器(110)和所述车载玻璃(20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振组件(100)安装于支撑加强件(300),且所述支撑加强件(300)贴合于支撑梁(400)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加强件(300)弯折形成第一延伸部(310)和第二延伸部(320),所述第一延伸部(310)和所述第二延伸部(320)之间具有空腔(301);
所述第一延伸部(310)与所述激振组件(100)连接,所述第二延伸部(320)与所述支撑梁(400)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振组件(100)与所述第一延伸部(310)通过紧固件(500)连接;
所述紧固件(500)自所述空腔(301)穿过所述第一延伸部(310),并与所述激振组件(100)连接。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安装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玻璃(200)与车身钣金之间设有弹性器件。
CN202011574224.5A 2020-12-25 2020-12-25 扬声器及车辆 Pending CN1146796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4224.5A CN114679669A (zh) 2020-12-25 2020-12-25 扬声器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4224.5A CN114679669A (zh) 2020-12-25 2020-12-25 扬声器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9669A true CN114679669A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71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74224.5A Pending CN114679669A (zh) 2020-12-25 2020-12-25 扬声器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7966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16880B2 (en) Transducer
KR100897686B1 (ko) 스피커
JP3907616B2 (ja) 電子機器
CN102395092B (zh) 基于压电悬臂梁的压电扬声器
US20140270192A1 (en) Acoustic transducers
US8027503B2 (en) Diaphragm for speaker device, speaker device and mobile phone
JP4700323B2 (ja) フラットパネルスピーカ
KR19990063674A (ko) 개선된 승객실 가청주파 시스템용 압전 스피커
EP1283002B1 (en) Loudspeaker having an acoustic panel and an electrical driver
EP1084591A1 (en) Resonant panel-form acoustic devices
JP4219732B2 (ja) パネル型スピーカ付き表示端末装置
CN102082987B (zh) 音响致动装置及音响致动装置系统
KR102261837B1 (ko) 유리 가진용 익사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KR101119495B1 (ko) 평판형 스피커의 자석 플레이트 및 베이스 프레임 구조
JP2014506413A (ja) 音響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音響アクチュエータシステム
KR100899721B1 (ko) 스피커
WO2005004535A1 (ja) パネル型スピーカ
KR20210005217A (ko) 분산 모드 스피커용 강화 액추에이터
CN204669603U (zh) 一种双膜片扬声器
WO2007091515A1 (ja) スピーカ
WO2007066561A1 (ja) スピーカ
CN114679669A (zh) 扬声器及车辆
JP3905814B2 (ja) スピーカ
CN210381291U (zh) 移动终端
KR20060126957A (ko) 라우드 스피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