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78225A - 超级电容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储能电源及机车 - Google Patents

超级电容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储能电源及机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78225A
CN114678225A CN202210396305.3A CN202210396305A CN114678225A CN 114678225 A CN114678225 A CN 114678225A CN 202210396305 A CN202210396305 A CN 202210396305A CN 114678225 A CN114678225 A CN 1146782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th
copper bar
electric connection
shell
super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963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78225B (zh
Inventor
付亚娥
李玉梅
付鹏
黄泰然
罗凯宇
文午
王雪莲
赵胤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963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782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78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8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78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82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4Terminals, e.g. extensions of current col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84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hybrid or EDL capacitor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级电容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储能电源及机车。模组具有外壳、绝缘板、转接电路单元、电压均衡单元、散热结构。第i个绝缘板上具有分别容纳Qi个铜排板体的Qi个容纳区域。在模组中,第一电路中相互电连接在一起的超级电容单体的极柱与同一个铜排板体接触,每个极柱均与相应的铜排板体接触。第i个绝缘板上开设有第i个凹槽通道,第i个凹槽通道容纳有Qi个电连接线路且与Qi个铜排板体均具有公共边。Qi个电连接线路、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电压均衡单元依次电连接。Qi个电连接线路分别与Qi个铜排板体对应电连接,或Qi个电连接线路分别通过Qi个第一电连接接头与Qi个铜排板体对应电连接。

Description

超级电容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储能电源及机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级电容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储能电源及机车,属于有轨车辆、无轨车辆储能电源装置;超级电容装置等。
背景技术
目前超级电容的模块化程度逐渐提升。在机车中,现有超级电容模组主要采用单串、2并8串、3并6串等结构方式,这些结构一般都是采用车辆空调废排来带走超级电容单体外表面的热量,超级电容模组一般采用敞开式结构。模组上的电压均衡单元的采集方式一般通过超级电容单体极柱、电路板与螺栓共同完成,即通过螺栓与电路板连接,通过螺栓与信号采集线路电连接实现信号采集。如果一个模组内采集点位较多,则因螺栓与电路板固定时的拧紧力,有可能导致电路板形变,影响电路板上电子元器件的寿命,而且电压均衡单元信号采集方式较繁琐,检修维护不方便。因此,现有储能电源的组装时间较长、组装过程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机车的超级电容模组中电压均衡单元的信号采集时通过螺栓与电路板连接可能导致电路板形变的问题,提供一种超级电容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储能电源及机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级电容模组,所述超级电容模组具有构成第一电路的M个超级电容单体,M≥2;
所述超级电容模组还包括转接电路单元、电压均衡单元、间隔设置的K个绝缘板;各个绝缘板均平行于第一平面;各个绝缘板相互固定连接,K≥2;
所述转接电路单元具有K个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
每个超级电容单体的两个极柱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绝缘板对应固定连接;
第i个绝缘板上具有Qi个容纳区域,所述Qi个容纳区域分别对应容纳有Qi个铜排板体,在第i个绝缘板上相邻的两个铜排板体之间通过绝缘板上的绝缘材料隔开,i=1,2,…,K;
在所述超级电容模组中,在第一电路中相互电连接在一起的超级电容单体的极柱与同一个铜排板体接触,每个极柱均与相应的铜排板体接触;
第i个绝缘板上开设有在第i个绝缘板所在平面上延伸的第i个凹槽通道,各个凹槽通道的开口位于同侧;
第i个凹槽通道与第i个绝缘板上设置的Qi个铜排板体均具有公共边;
第i个凹槽通道中容纳有Qi个电连接线路;
第i个第一转接头的Qi个电连接点分别与所述Qi个电连接线路对应电连接;
各个第一转接头分别与第二转接头电连接,从而使得各个第一转接头的电连接点分别与第二转接头的N个电连接点对应电连接,N=Q1+Q2+…+QK
所述电压均衡单元的接头与第二转接头电连接,从而使得第二转接头的N个电连接点分别与电压均衡单元的N个输入端对应电连接;
(U1)所述Qi个电连接线路分别与Qi个铜排板体对应电连接,对于每个电连接线路,该电连接线路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与该电连接线路对应的铜排板体与相应的凹槽通道的公共边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相互交叉;或
(U2)所述Qi个电连接线路分别通过Qi个第一电连接接头与Qi个铜排板体对应电连接,对于每个电连接线路,与该电连接线路对应的第一电连接接头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与该电连接线路对应的铜排板体与相应的凹槽通道的公共边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相互交叉。
本发明中,在所述超级电容模组中,在第一电路中相互电连接在一起的超级电容单体的极柱与同一个铜排板体接触,每个极柱均与相应的铜排板体接触。这样设置,使得在第一电路中相互电连接的极柱可通过与铜排板体接触,不仅实现了电容的固定,还可以通过采集铜排板体的电信号实现对与该铜排板体对应的电路中的一个电连接点的信号的采集,从而无需采集每个电容极柱的信号,大大减少电压均衡单元所需的信号采集线路。另外,申请人在研究时,发现由于考虑到绝缘的要求,相邻铜排之间有一定间隔,因此利用了相邻铜排之间的间隔,在绝缘板上开设凹槽通道。由于第i个凹槽通道与第i个绝缘板上设置的Qi个铜排板体均具有公共边,使得可以在凹槽通道中布置Qi个电连接线路,在与铜排板体对应的公共边位置,将电连接线路与铜排板体电连接,或电连接线路通过第一电连接接头与铜排板体电连接,从而实现铜排板体信号的采集,而且采集信号的路径较短,且各个第一电连接线路与各个铜排板体的线路连接可以互不交叉,避免因误接触造成信号采集错误的问题。线路依次通过铜排板体、相应的电连接线路、相应的第二电连接接头、相应的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电压均衡单元的接头,即可实现从各个极柱将线路引出到电压均衡单元的输入端,即可实现超级电容模组内的各个极柱的电压由电压均衡单元采集。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板上在每个公共边上相对应的位置均由绝缘材料形成隔板,每个隔板上均开设凹槽;
所述电连接线路穿过对应的凹槽从而与对应的铜排板体电连接,或所述第一电连接接头穿过对应的凹槽从而将对应的第一电连接接头、对应的铜排板体电连接。
本发明中,通过由绝缘材料形成隔板,可以使得铜排板体仅通过穿过凹槽的电连接线路或第一电连接接头进行电连接,避免铜排板体与凹槽通道内的其他电连接线路误接触而导致线路错误。
进一步地,所述超级电容模组具有外壳,所述外壳围成封闭空间,所述M个超级电容单体容纳在外壳内;
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转接电路单元与外壳固定,所述转接电路单元位于第一开口位置且封闭第一开口;
各个凹槽通道的开口均靠近第一开口设置;
所述K个第一转接头位于外壳内,所述第二转接头朝向外壳外侧设置;
所述第一开口外侧设置有与外壳固定连接的电压均衡单元;所述电压均衡单元设置于外壳外侧且与外壳固定连接;
与第一电路两端分别对应设置的两个铜排板体分别与第一电连接件、第二电连接件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第二电连接件均从外壳上开设的开口向外伸出或延伸至外壳上开设的开口内;
申请人在研究时发现,原有超级电容模组一般采用的敞开式结构容易由于外部因素产生短路,而且,在组装储能电源装置时,各个超级电容模组间的电连接铜排还需要通过人工相互紧固。本发明中,由于每个超级电容模组的铜排板体均位于该模组的外壳内,当设置多个超级电容模组时,也无需将属于不同超级电容模组的铜排相互固定,从而简化了组装过程。由于每个超级电容模组位于外壳内,可以对超级电容单体进行保护,例如降低潮湿环境、外界尘土环境的影响。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三开口;
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为从第二开口向外伸出或延伸至第二开口内的第一插座或第一插头;
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为从第三开口向外伸出或延伸至第三开口内的第二插座或第二插头;
所述第一插座的尺寸与第二开口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插座的尺寸与第三开口的尺寸相匹配;
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第二电连接件均与外壳固定连接;
当第一电连接件为第一插座时,所述第一插座的插槽朝向外壳外侧设置;
当第二电连接件为第二插座时,所述第二插座的插槽朝向外壳外侧设置;
所述与第一电路两端分别对应设置的两个铜排板体分别位于靠近第二开口的位置、靠近第三开口的位置;
所述与第一电路两端分别对应设置的两个铜排板体分别与第一电连接件的朝向外壳内侧一端、第二电连接件的朝向外壳内侧一端接触。
本发明中,通过将对应的插座安装在外壳上的对应开口(即第二开口、第三开口),使得无需将铜排与外壳外的电路直接接触,仅需要通过插头、插座方式即可将第一电路与其他电路电连接,从而保护铜排,连接方式较为简单,且电接触较为可靠。
进一步地,K=2,各个超级电容单体的主体结构均位于两个绝缘板之间;两个第一转接头背对彼此、且分别朝向两个绝缘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开设有防水透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超级电容模组具有外壳,所述外壳围成封闭空间,所述M个超级电容单体容纳在外壳内;
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转接电路单元与外壳固定,所述转接电路单元位于第一开口位置且封闭第一开口;
各个凹槽通道的开口均靠近第一开口设置;
所述K个第一转接头位于外壳内,所述第二转接头朝向外壳外侧设置;
所述第一开口外侧设置有与外壳固定连接的电压均衡单元;
所述电压均衡单元设置于外壳外侧且与外壳固定连接;
所述超级电容模组还包括用于对各个超级电容单体散热的散热结构。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由第二面板、第一面板、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板围成箱型结构,所述两个第一侧板分别与第二面板固定连接,从而围成U形结构,所述两个第二侧板分别位于所述U形结构的两侧开口且均与两个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面板位于所述U形结构的顶部开口;
所述第二侧板为散热板且平行于第一平面;
朝向第二侧板的铜排板体上设置有导热垫;
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所述第二侧板、所述导热垫,或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所述第二侧板、所述导热垫以及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穿过外壳上设置的开口,所述冷却管路靠近铜排板体设置或与铜排板体接触。
本发明中,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外壳的结构较易于组装。另外,通过设置导热垫、作为散热板的第二侧板,使得电容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依次通过电容的极柱、铜排板体、导热垫、第二侧板传递到外壳外壳,从而实现散热,保证电容工作时的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超级电容模组还包括K个柔性电路板;
第i个凹槽通道中容纳有第i个柔性电路板,所述Qi个电连接线路为第i个柔性电路板的Qi个相互独立的印制线路;第i个柔性电路板与第i个绝缘板固定连接;
第i个柔性电路板的位于或靠近第i个凹槽通道的位置设置有第i个第二电连接接头;
第i个第二电连接接头与第i个第一转接头电连接,从而使得第i个第一转接头的Qi个电连接点分别与第i个柔性电路板上的Qi个电连接线路对应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连接接头为插接件,所述第一电连接接头的两个接头端分别与柔性电路板上设置的接头、铜排板体上设置的接头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连接接头为焊接材料;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连接接头、第一转接头分别为相互配合的插针、插槽,或分别为相互配合的插槽、插针。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K个柔性电路板,使得可以根据凹槽通道的形状尺寸对柔性电路板进行加工,由于柔性电路板易于裁剪,因此可在方形的柔性电路板上与凹槽通道形状、尺寸相适应的位置印制电连接线路,再裁剪得到柔性电路板,将柔性电路板容纳于相应凹槽通道中,并进行相应连接件的电连接,使得线路依次通过铜排板体、相应的第一电连接接头、相应的电连接线路、相应的第二电连接接头、相应的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电压均衡单元的接头,即可实现从各个极柱将线路引出到位于外壳外侧的电压均衡单元的输入端,即可实现超级电容模组内的电压均衡。
进一步地,所述Qi个电连接线路为Qi个线缆。
本发明中,可以将线缆作为电连接线路,从而无需制备柔性电路板,节省加工时间、降低成本。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通道的槽底上设置有对各个电连接线路进行限位、导向的凸起结构。
本发明中,由于每个凹槽通道中容纳有多个线缆,因此通过设置凸起结构,可以对各个线缆进行导向、限位,从而使得线路整洁,避免线缆相互缠在一起,从而提高电路安全性。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线路从位于电连接线路两侧的凸起结构之间穿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储能电源,所述储能电源包括所述超级电容模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机车,所述机车的储能装置包括所述储能电源。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外侧设置有用于对外壳散热的散热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超级电容模组组装方法,所述超级电容模组具有构成第一电路的M个超级电容单体,M≥2;
所述超级电容模组还包括转接电路单元、电压均衡单元、K个柔性电路板、间隔设置的K个绝缘板;
所述转接电路单元具有K个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
各个绝缘板相互固定连接且均平行于第一平面;每个超级电容单体的两个极柱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绝缘板对应固定连接;
第i个绝缘板上具有Qi个容纳区域,每个容纳区域均安装有铜排板体,相邻的两个铜排板体之间通过绝缘板上的绝缘材料隔开,i=1,2,…,K;
在所述超级电容模组中,在第一电路中相互电连接在一起的超级电容单体的极柱与同一个铜排板体接触,每个极柱均与相应的铜排板体接触;
第i个绝缘板上开设有在第i个绝缘板所在平面上延伸的第i个凹槽通道;各个凹槽通道的开口位于同侧;
第i个凹槽通道与第i个绝缘板上设置的Qi个铜排板体均具有公共边;
各个第一转接头分别与第二转接头电连接,从而使得各个第一转接头的电连接点分别与第二转接头的N个电连接点对应电连接,N=Q1+Q2+…+QK
所述电压均衡单元的接头与第二转接头电连接,从而使得第二转接头的N个电连接点分别与电压均衡单元的N个输入端对应电连接;
所述超级电容模组组装方法包括:
步骤S1:根据第i个凹槽通道的形状尺寸、第i个绝缘板上各个铜排板体的位置,对第i个矩形电路板上的相互独立的Qi个电连接线路进行加工,使得第i个矩形电路板上的Qi个电连接线路所在区域在第i个凹槽通道上的投影不超过第i个凹槽通道的范围;
其中,所述矩形电路板为柔性的,所述电连接线路为印制线路;
步骤S2:根据第i个矩形电路板上的Qi个电连接线路所在区域,裁剪第i个矩形电路板,得到第i个柔性电路板;
步骤S3:将第i个柔性电路板容纳在第i个凹槽通道中,且将第i个柔性电路板与第i个绝缘板固定连接;将第i个柔性电路板上设置的第i个第二电连接接头与第i个第一转接头电连接,从而使得第i个第一转接头的Qi个电连接点分别与第i个柔性电路板上的Qi个电连接线路对应电连接;其中,第i个第二电连接接头位于第i个柔性电路板的位于或靠近第i个凹槽通道的开口的位置;将第i个柔性电路板上的Qi个电连接线路分别通过Qi个第一电连接接头与Qi个铜排板体对应电连接;其中,对于每个电连接线路,与该电连接线路对应的第一电连接接头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与该电连接线路对应的铜排板体与相应的凹槽通道的公共边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相互交叉。
本发明中,根据凹槽通道的形状尺寸、绝缘板上各个铜排板体的位置,对矩形电路板进行加工得到柔性电路板,再将柔性电路板安装到对应的凹槽通道内。本发明无需根据每个凹槽通道的形状、尺寸设计特制电路板,仅根据需要加工柔性电路板上的电连接线路(即印制线路),然后再根据柔性电路板易于裁剪的特点裁剪为与对应的凹槽通道相适应的形状,再将柔性电路板安装在凹槽通道中,并连接相应的线路,从而实现超级电容模组的组装。本发明提出的组装方法可根据实际凹槽通道尺寸形状设计柔性电路板,因此适应性好,且相较于设计与凹槽通道相适应的特殊形状的电路板,本发明的方法加工方式加单、成本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超级电容单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沿着垂直于第二侧板方向看的超级电容模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拆卸第二侧板后的超级电容模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两个绝缘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C1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位于图3所示绝缘板背后的绝缘板的示意图;
图7表示图3中柔性电路板、转接电路单元、电压均衡单元相互连接的结构爆炸图;
图8为图3中转接电路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拆卸第二侧板、未放置柔性电路板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平行于第一侧板的超级电容模组的内部剖视示意图;
图11为图2中第一面板的俯视图,其中电压均衡单元、第一插头、第二插头、第一插座、第二插座均未安装;
图12为图11的安装第一插座、第二插座后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安装第一插头、第二插头、电压均衡单元后的示意图;
图14为图2中沿着垂直于第二侧板方向看的外壳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G-G剖视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U型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7、图18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沿垂直于第二侧板方向看、垂直于第一面板方向看的密封件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连接线路与凸起结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表示外壳,11表示第一面板,12表示第二侧板,13表示U形结构,131表示第一侧板,132、表示第二面板,13表示U型结构,14表示密封件,15表示安装螺座,16表示超级电容单体焊接框架,17表示正负极铜排板体孔,18表示凸台,101表示第一开口,102表示第二开口,103表示第三开口,2表示绝缘板,21表示铜排板体,211表示安装孔,22表示凹槽通道,221表示凸起结构,222表示凹槽通道开口,23表示导热垫,241表示输出正极,242表示输出负极,25表示隔板,251表示凹槽,26表示容纳槽,27表示安装杆,271表示螺栓,3表示柔性电路板,301表示第一电连接接头,302表示第二电连接接头,4表示转接电路单元,41表示第一转接头,42表示第二转接头,5表示连接器,501表示第一插座,501A表示第一插头,502表示第二插座,502A表示第二插头,52表示绝缘包裹层,53表示固定平面,6表示电压均衡单元,601表示电压均衡单元的接头,7表示防水透气阀,100表示超级电容模组,1A表示超级电容单体,1B表示极柱,1C表示主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1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超级电容模组,所述超级电容模组100具有外壳1、容纳在外壳1内的M个超级电容单体1A,M个超级电容单体1A构成第一电路,M≥2,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第一开口101;
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级电容模组100还包括间隔设置的K个绝缘板2、与外壳1固定且位于第一开口101位置的转接电路单元4;各个绝缘板2均平行于第一平面;各个绝缘板2相互固定连接;
所述转接电路单元4具有位于外壳1内的K个第一转接头41、朝向外壳1外侧设置的第二转接头42;
所述第一开口101外侧设置有与外壳1固定连接的电压均衡单元6;
每个超级电容单体1A的两个极柱1B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绝缘板2对应固定连接;
第i个绝缘板2上具有Qi个容纳区域,所述Qi个容纳区域分别对应容纳有Qi个铜排板体21,相邻的两个铜排板体21之间通过绝缘板2上的绝缘材料隔开,i=1,2,…,K;
在所述超级电容模组100中,在第一电路中相互电连接在一起的超级电容单体1A的极柱1B与同一个铜排板体21接触,每个极柱1B均与相应的铜排板体21接触;
第i个绝缘板2上开设有在第i个绝缘板2所在平面上延伸的第i个凹槽通道22,各个凹槽通道22的开口位于同侧(即x方向上的同侧)且均靠近第一开口101设置;
第i个凹槽通道22与第i个绝缘板2上设置的Qi个铜排板体21均具有公共边;
第i个凹槽通道22中容纳有Qi个电连接线路;
第i个第一转接头41的Qi个电连接点分别与所述Qi个电连接线路对应电连接;
各个第一转接头41分别与第二转接头42电连接,从而使得各个第一转接头41的电连接点分别与第二转接头42的N个电连接点对应电连接,N=Q1+Q2+…+QK
所述电压均衡单元6的接头601与第二转接头42电连接,从而使得第二转接头42的N个电连接点分别与电压均衡单元6的N个输入端对应电连接;
与第一电路两端分别对应设置的两个铜排板体21分别与第一电连接件、第二电连接件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第二电连接件均从外壳1上开设的开口向外伸出;
所述超级电容模组100还包括用于对各个超级电容单体1A散热的散热结构;
所述Qi个电连接线路分别通过Qi个第一电连接接头301与Qi个铜排板体21对应电连接,对于每个电连接线路,与该电连接线路对应的第一电连接接头301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为第一投影,与该电连接线路对应的铜排板体21与相应的凹槽通道22的公共边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为第二投影,第一投影、第二投影相互交叉。
优选地,电连接线路与第一电连接接头之间、第一电连接接头与铜排板体21之间,均通过插接(插头插座形式)或焊接形式电连接。
所述绝缘板2上在每个公共边上相对应的位置均由绝缘材料形成隔板25,每个隔板25上均开设凹槽251;所述第一电连接接头301穿过对应的凹槽251从而将对应的第一电连接接头301、对应的铜排板体21电连接。
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第二开口102、第三开口103;
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为从第二开口102向外伸出或延伸至第二开口102内的第一插座501;
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为从第三开口103向外伸出或延伸至第三开口103内的第二插座502;
所述第一插座501的尺寸与第二开口102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插座502的尺寸与第三开口103的尺寸相匹配;
所述第一插座501、第二插座502均与外壳1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插座501的插槽、第二插座502的插槽均朝向外壳1外侧设置;
所述与第一电路两端分别对应设置的两个铜排板体21分别位于靠近第二开口102的位置、靠近第三开口103的位置。第一电路两端即超级电容模组中各个超级电容构成电路结构(第一电路)的输入端、输出端。
所述与第一电路两端分别对应设置的两个铜排板体21分别与第一插座501的朝向外壳1内侧一端、第二插座502的朝向外壳1内侧一端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102、第三开口103均开设于外壳1的同一个端面。
本实施例中,K=2,各个超级电容单体1A的主体结构1C均位于两个绝缘板2之间;两个第一转接头41背对彼此、且分别朝向两个绝缘板2设置。
所述外壳1由第二面板132、第一面板11、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131、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板12围成箱型结构,所述两个第一侧板131分别与第二面板132固定连接,从而围成U形结构13,所述两个第二侧板12分别位于所述U形结构13的两侧开口且均与两个第一侧板1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面板11位于所述U形结构13的顶部开口;
所述第二侧板12为散热板且平行于第一平面;
朝向第二侧板12的铜排板体21上设置有导热垫23;
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所述第二侧板12、所述导热垫23,或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所述第二侧板12、所述导热垫23以及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穿过外壳1上设置的开口,所述冷却管路靠近铜排板体21设置或与铜排板体21接触。
所述超级电容模组100还包括K个柔性电路板3;
第i个凹槽通道22中容纳有第i个柔性电路板3,所述Qi个电连接线路为第i个柔性电路板3的Qi个相互独立的印制线路;第i个柔性电路板3与第i个绝缘板2固定连接;
第i个柔性电路板3的靠近第一开口103的位置设置有第i个第二电连接接头302;
第i个第二电连接接头302与第i个第一转接头41电连接,从而使得第i个第一转接头41的Qi个电连接点分别与第i个柔性电路板3上的Qi个电连接线路对应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连接接头301为插接件(例如两端具有插头的导线),所述第一电连接接头301的两个接头端分别与柔性电路板3上设置的接头、铜排板体21上设置的接头电连接(例如插接或焊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连接接头301为焊接材料;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连接接头302、第一转接头41分别为相互配合的插针、插槽,或分别为相互配合的插槽、插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储能电源,所述储能电源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超级电容模组10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机车,所述机车的储能装置包括如上述储能电源。
优选地,所述外壳1外侧设置有用于对外壳1散热的散热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超级电容模组组装方法,所述超级电容模组100具有外壳1,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第一开口101,M个超级电容单体1A构成第一电路,M≥2;
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级电容模组100还包括K个柔性电路板3、间隔设置的K个绝缘板2、与外壳1固定且位于第一开口101位置的转接电路单元4;
所述转接电路单元4具有朝向外壳1外侧设置的第二转接头42、位于外壳1内的K个第一转接头41;
所述第一开口101外侧设置有与外壳1固定连接的电压均衡单元6;
各个绝缘板2相互固定连接;各个绝缘板2均平行于第一平面;每个超级电容单体1A的两个极柱1B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绝缘板2对应固定连接;
第i个绝缘板2上具有Qi个容纳区域,每个容纳区域均安装有铜排板体21,相邻的两个铜排板体21之间通过绝缘板2上的绝缘材料隔开,i=1,2,…,K;
在所述超级电容模组100中,在第一电路中相互电连接在一起的超级电容单体1A的极柱1B与同一个铜排板体21接触,每个极柱1B均与相应的铜排板体21接触;
第i个绝缘板2上开设有在第i个绝缘板2所在平面上延伸的第i个凹槽通道22;
第i个凹槽通道22与第i个绝缘板2上设置的Qi个铜排板体21均具有公共边;
各个第一转接头41分别与第二转接头42电连接,从而使得各个第一转接头41的电连接点分别与第二转接头42的N个电连接点对应电连接,N=Q1+Q2+…+QK
所述电压均衡单元6的接头601与第二转接头42电连接,从而使得第二转接头42的N个电连接点分别与电压均衡单元6的N个输入端对应电连接;
与第一电路两端分别对应设置的两个铜排板体21分别与第一电连接件、第二电连接件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第二电连接件均从外壳1上开设的开口向外伸出;
所述超级电容模组100还包括用于对各个超级电容单体1A散热的散热结构;
所述超级电容模组组装方法包括:
步骤S1:根据第i个凹槽通道22的形状尺寸、第i个绝缘板2上各个铜排板体21的位置,对第i个矩形电路板上的相互独立的Qi个电连接线路进行加工,使得第i个矩形电路板上的Qi个电连接线路所在区域在第i个凹槽通道22上的投影不超过第i个凹槽通道22的范围;
其中,所述矩形电路板为柔性的,所述电连接线路为印制线路;
步骤S2:根据第i个矩形电路板上的Qi个电连接线路所在区域,裁剪第i个矩形电路板,得到第i个柔性电路板3;
步骤S3:将第i个柔性电路板3容纳在第i个凹槽通道22中,且将第i个柔性电路板3与第i个绝缘板2固定连接;
步骤S4:将各个绝缘板2形成的结构容纳于超级电容模组100的外壳1内;其中,各个凹槽通道22的开口位于同侧且均靠近第一开口101设置;
将第i个柔性电路板3上设置的第i个第二电连接接头302与第i个第一转接头41电连接,从而使得第i个第一转接头41的Qi个电连接点分别与第i个柔性电路板3上的Qi个电连接线路对应电连接;其中,第i个第二电连接接头302位于第i个柔性电路板3的靠近第一开口103的位置;
将第i个柔性电路板3上的Qi个电连接线路分别通过Qi个第一电连接接头301与Qi个铜排板体21对应电连接;其中,对于每个电连接线路,与该电连接线路对应的第一电连接接头301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与该电连接线路对应的铜排板体21与相应的凹槽通道22的公共边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相互交叉;
完成组装。
本发明具体描述如下:
对于模组电连接,本发明无裸露超级电容极柱和模组输出铜排板体,具备保持超级电容模组内外压力平衡的防水透气阀7。
当本发明的模组用于储能电源时,模组间电连接采用连接器方式,无需配备电连接紧固件,也无需触摸铜排板体、极柱等部件。
如图3、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超级电容模组(也称为模组)有40个超级电容。如图3所示的绝缘板2(即图4所示的位于上侧的绝缘板2),此面显示各个超级电容的1个极柱,各个超级电容的另一个极柱在如图6所示的绝缘板上(即图4所示的位于下侧的绝缘板2)。
如图3、图4所示,A区域的铜排板体21与其中5个超级电容单体的1个极柱电连接,依次类推,可以明显看出B区域的铜排板体21、C区域的铜排板体21、D区域的铜排板体21、E区域的铜排板体21与极柱的连接关系。凹槽通道22与A、B、C、D、E区域均具有公共边。
如图4、图6所示,F区域的铜排板体21与其中10个超级电容单体的另一个极柱电连接,依次类推,可以明显看出G区域的铜排板体21、H区域的铜排板体21、J区域的铜排板体21与极柱的连接关系。图6的虚线区域A’区域的各个对应的极柱与图3中A区域的各个对应的极柱分别属于同一个超级电容单体,图6的虚线区域B’区域的各个对应的极柱与图3中B区域的各个对应的极柱分别属于同一个超级电容单体,依次类推可以确定图6的C’区域、D’区域、E’区域与图3的C区域、D区域、E区域的对应关系。
其中,图4的容纳槽26用于容纳超级电容单体1A的主体结构,两个绝缘板2的安装孔211分别容纳超级电容单体的两个极柱1B。安装杆27、螺栓271用于两个绝缘板2的相互固定。
结合图3、图4、图6可以看出,A区域的5个超级电容组成的并联结构与R区域的5个超级电容组成的并联结构相互串联。结合图3、图4、图6,可以得到40个超级电容单体的串并联关系。
在实际中,当电容串联、并联形式、数量与本实施例1不同时,仍可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因此铜排板体之间绝缘要求,相邻铜排板体之间需间隔一定距离,从而可以有空间设置凹槽通道。
电压均衡单元6信号采集可无需紧固线缆或电路板,采用连接器对插即可,且接口处可做到防水防尘,即电压均衡单元6与外壳1的第一面板11之间可设置密封圈。
超级电容模组包括外壳1、柔性电路板3、转接电路单元4、连接器5、电压均衡单元6和防水透气阀7。
如图2、图10、图14-16所示,超级电容外壳1可采用全封闭结构,无裸露超级电容极柱和模组输出铜排板体,可做到防水等级5、防尘等级5。外壳1可由第一面板11、第二侧板12、U型结构13及密封件14拼装完成。
其中第一面板11可采用为无卤阻燃环氧板,第二侧板12、U型结构13可采用铝合金板。
在结构上,第一面板11和第二侧板12均通过U型结构13自带安装螺座进行固定,组装过程中采用单面带粘性的密封件14保证模组的防水防尘。U型结构13自带前后对称的安装螺座15是根据模组内的空间采用三角形、倒角结构,内表面与超级电容单体焊接框架16平面接触、表面对齐的结构。即两个绝缘板2的外形与U形结构内壁形状相配合。U型结构13前后对称的安装螺座15中间采用内部掏空的设计,满足强度的同时进行模组减重。
第一面板11上与超级电容单体1A的输出正极241、输出负极242对应的位置开设通孔171、172,将超级电容单体1A输出正负极241、输出负极242设计成第一插座501,第一插座501绝缘包裹层52设置成口字形内部掏空的固定平面53,将第一插座501绝缘包裹层52安装在第一面板1的凸台18上,第一插座501与第一面板11的凸台18形成内扣(相互扣合)的结构,中间增加密封件14用于防水防尘。
如图7、图10所示,电压均衡单元6在对外信号接口42正上方。
插座与凸台18可通过螺栓固定。
如图11-13所示,第一面板11上设置防水透气阀7,能有效防止灰尘、水或其它有害物质进入模组内部,同时保持超级电容模组内外压力平衡。防水透气阀7为现有结构产品。
超级电容模组内部采用柔性电路板3激光焊接至铜排板体21的工艺,将柔性电路板3从超级电容模组100的极柱面(即铜排板体)单独采集数据,让整个模组规整可靠安全,并根据超级电容模组100内部的凹槽通道22来定制柔性电路板3的尺寸,告别依靠粗电线采集超级电容单体数据的方式,杜绝因摩擦导致短路风险。本申请中,极柱面由各个铜排板体形成。
如图7-图13所示,柔性电路板3可将采集到的超级电容单体1A铜排板体21数据发送通过转接电路单元4的内部接收信号接口41传送至转接电路单元4设置的对外信号接口42。
转接电路单元的内部接收信号接口41可朝向柔性电路板,方便采集数据,对外信号接口42可从第一面板上的通孔向外凸出,从而方便与电压均衡单元电连接。
电压均衡单元6安装在第一面板11上,转接电路单元4设置的对外信号接口42从第一面板11向外凸出,对外信号接口42与电压均衡单元6直插或通过外部线束引至电压均衡单元6来实现数据传输。电压均衡单元6安装到第一面板11采用螺栓、密封件14的结构,实现信号采集及监控用电连接处都能做到防尘防水。
如图11-13所示,第一插座501可与外壳1外侧的第一插头501A插接,第二插座502可与外壳1外侧的第二插头502A插接。
超级电容模组的散热通过超级电容单体1A的两侧极柱上贴导热垫23,导热垫23将超级电容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外壳1的第二侧板12,外部的冷却风或冷却装置将热量带走。各个导热垫23相互独立设置,从而不影响布置柔性电路板等设备的布置。导热垫23将超级电容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外壳1的第二侧板12,紧贴传热。
超级电容模组在保证将超级电容单体1A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导至两侧的第二侧板12,通过外部冷却风或冷却装置将热量带走的,然后将外壳1通过第一面板11、第二侧板12、U型结构13及密封件14组装成全封闭结构,充分利用超级电容单体焊接框架16的空余缝隙,设计出自带前后对称安装螺座15的U型结构13,第一面板11、第二侧板12加密封件14固定在U型结构13的安装螺座15上,使外壳1的机械接口形成全封闭结构。
外壳1的第一面板11上超级电容单体1A的输出正极、输出负极位置开孔(即102、103),将超级电容单体1A输出正极、输出负极分别设计成第一插座501、第二插座502。第一插座501绝缘包裹层52设置成口字形内部掏空的固定平面53,将第一插座501绝缘包裹层52安装在第一面板1的凸台18上,第一插座501与第一面板11的凸台18形成内扣的结构,实现超级电容模组主电路形成全封闭结构。
超级电容模组内部采用柔性电路板3激光焊接至超级电容单体1A的铜排板体21上进行信号采集,根据超级电容单体1A内部的绝缘隔离件开槽22来定制柔性电路板3的尺寸,柔性电路板3薄、轻、可裁剪等特点,使柔性电路板3能充分利用超级电容单体1A内部隔离件开槽22这些已有空间,实现数据采集规整可靠安全。柔性电路板3将采集的数据发送到转接电路单元4,由转接电路单元4发送至外壳1的第一面板11上安装的电压均衡单元6上,数据的传输过程是柔性电路板3传输至转接电路单元4,转接电路单元4传输至电压均衡单元6,均采用电路板自带的连接器接口进行对插。电压均衡单元6安装到第一面板11时采用螺栓、密封件14的结构,实现信号采集及监控用电连接处都能做到全封闭结构。
超级电容模组2、铜排板体21为主电路,通过铜排板体;柔性电路板3与转接电路单元4之间的连接采用连接器,转接电路单元4与电压均衡单元6之间采用连接器、线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Qi个电连接线路为Qi个线缆;所述电连接线路穿过对应的凹槽251从而与对应的铜排板体21电连接;所述Qi个电连接线路分别与Qi个铜排板体21对应电连接,对于每个电连接线路,该电连接线路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为第三投影、与该电连接线路对应的铜排板体21与相应的凹槽通道22的公共边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为第二投影,第三投影、第二投影相互交叉。
优选地,电连接线路与铜排板体21之间通过插接(插头插座形式)或焊接形式电连接。
如图19所示,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通道22的槽底上设置有对各个电连接线路进行限位、导向的凸起结构221。
如图19所示,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线路从位于电连接线路两侧的凸起结构221之间穿过。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超级电容模组,所述超级电容模组(100)具有构成第一电路的M个超级电容单体(1A),M≥2;
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级电容模组(100)还包括转接电路单元(4)、电压均衡单元(6)、间隔设置的K个绝缘板(2);各个绝缘板(2)均平行于第一平面;各个绝缘板(2)相互固定连接,K≥2;
所述转接电路单元(4)具有K个第一转接头(41)、第二转接头(42);
每个超级电容单体(1A)的两个极柱(1B)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绝缘板(2)对应固定连接;
第i个绝缘板(2)上具有Qi个容纳区域,所述Qi个容纳区域分别对应容纳有Qi个铜排板体(21),在第i个绝缘板(2)上相邻的两个铜排板体(21)之间通过绝缘板(2)上的绝缘材料隔开,i=1,2,…,K;
在所述超级电容模组(100)中,在第一电路中相互电连接在一起的超级电容单体(1A)的极柱(1B)与同一个铜排板体(21)接触,每个极柱(1B)均与相应的铜排板体(21)接触;第i个绝缘板(2)上开设有在第i个绝缘板(2)所在平面上延伸的第i个凹槽通道(22),各个凹槽通道的开口(222)位于同侧;
第i个凹槽通道(22)与第i个绝缘板(2)上设置的Qi个铜排板体(21)均具有公共边;
第i个凹槽通道(22)中容纳有Qi个电连接线路,
第i个第一转接头(41)的Qi个电连接点分别与所述Qi个电连接线路对应电连接;
各个第一转接头(41)分别与第二转接头(42)电连接,从而使得各个第一转接头(41)的电连接点分别与第二转接头(42)的N个电连接点对应电连接,N=Q1+Q2+…+QK
所述电压均衡单元(6)的接头(601)与第二转接头(42)电连接,从而使得第二转接头(42)的N个电连接点分别与电压均衡单元(6)的N个输入端对应电连接;
(U1)所述Qi个电连接线路分别与Qi个铜排板体(21)对应电连接,对于每个电连接线路,该电连接线路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与该电连接线路对应的铜排板体(21)与相应的凹槽通道(22)的公共边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相互交叉;或
(U2)所述Qi个电连接线路分别通过Qi个第一电连接接头(301)与Qi个铜排板体(21)对应电连接,对于每个电连接线路,与该电连接线路对应的第一电连接接头(301)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与该电连接线路对应的铜排板体(21)与相应的凹槽通道(22)的公共边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相互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电容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板(2)上在每个公共边上相对应的位置均由绝缘材料形成隔板(25),每个隔板(25)上均开设凹槽(251);
所述电连接线路穿过对应的凹槽(251)从而与对应的铜排板体(21)电连接,或所述第一电连接接头(301)穿过对应的凹槽(251)从而将对应的第一电连接接头(301)、对应的铜排板体(21)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电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级电容模组(100)具有外壳(1),所述外壳(1)围成封闭空间,所述M个超级电容单体(1A)容纳在外壳(1)内;
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第一开口(101),所述转接电路单元(4)与外壳(1)固定,所述转接电路单元(4)位于第一开口(101)位置且封闭第一开口(101);
各个凹槽通道(22)的开口均靠近第一开口(101)设置;
所述K个第一转接头(41)位于外壳(1)内,所述第二转接头(42)朝向外壳(1)外侧设置;
所述第一开口(101)外侧设置有与外壳(1)固定连接的电压均衡单元(6);所述电压均衡单元(6)设置于外壳(1)外侧且与外壳(1)固定连接;
与第一电路两端分别对应设置的两个铜排板体(21)分别与第一电连接件、第二电连接件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第二电连接件均从外壳(1)上开设的开口(102,103)向外伸出或延伸至外壳上开设的开口(102,103)内;
优选地,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第二开口(102)、第三开口(103);
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为从第二开口(102)向外伸出或延伸至第二开口(102)内的第一插座(501)或第一插头;
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为从第三开口(103)向外伸出或延伸至第三开口(103)内的第二插座(502)或第二插头;
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的尺寸与第二开口(102)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的尺寸与第三开口(103)的尺寸相匹配;
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第二电连接件均与外壳(1)固定连接;
当第一电连接件为第一插座(501)时,所述第一插座(501)的插槽朝向外壳(1)外侧设置;当第二电连接件为第二插座(502)时,所述第二插座(502)的插槽朝向外壳(1)外侧设置;所述与第一电路两端分别对应设置的两个铜排板体(21)分别位于靠近第二开口(102)的位置、靠近第三开口(103)的位置;
所述与第一电路两端分别对应设置的两个铜排板体(21)分别与第一电连接件的朝向外壳(1)内侧一端、第二电连接件的朝向外壳(1)内侧一端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电容模组,其特征在于,K=2,各个超级电容单体(1A)的主体结构(1C)均位于两个绝缘板(2)之间;两个第一转接头(41)背对彼此、且分别朝向两个绝缘板(2)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电容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级电容模组(100)具有外壳(1),所述外壳(1)围成封闭空间,所述M个超级电容单体(1A)容纳在外壳(1)内;
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第一开口(101),所述转接电路单元(4)与外壳(1)固定,所述转接电路单元(4)位于第一开口(101)位置且封闭第一开口(101);
各个凹槽通道的开口(222)均靠近第一开口(101)设置;
所述K个第一转接头(41)位于外壳(1)内,所述第二转接头(42)朝向外壳(1)外侧设置;
所述第一开口(101)外侧设置有与外壳(1)固定连接的电压均衡单元(6);
所述电压均衡单元(6)设置于外壳(1)外侧且与外壳(1)固定连接;
所述超级电容模组(100)还包括用于对各个超级电容单体(1A)散热的散热结构;
优选地,所述外壳(1)由第二面板(132)、第一面板(11)、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131)、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板(12)围成箱型结构,所述两个第一侧板(131)分别与第二面板(132)固定连接,从而围成U形结构(13),所述两个第二侧板(12)分别位于所述U形结构(13)的两侧开口且均与两个第一侧板(1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面板(11)位于所述U形结构(13)的顶部开口;所述第二侧板(12)为散热板且平行于第一平面;朝向第二侧板(12)的铜排板体(21)上设置有导热垫(23);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所述第二侧板(12)、所述导热垫(23),或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所述第二侧板(12)、所述导热垫(23)以及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穿过外壳(1)上设置的开口,所述冷却管路靠近铜排板体(21)设置或与铜排板体(21)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超级电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级电容模组(100)还包括K个柔性电路板(3);
第i个凹槽通道(22)中容纳有第i个柔性电路板(3),所述Qi个电连接线路为第i个柔性电路板(3)的Qi个相互独立的印制线路;第i个柔性电路板(3)与第i个绝缘板(2)固定连接;
第i个柔性电路板(3)的位于或靠近第i个凹槽通道的开口(222)位置设置有第i个第二电连接接头(302);
第i个第二电连接接头(302)与第i个第一转接头(41)电连接,从而使得第i个第一转接头(41)的Qi个电连接点分别与第i个柔性电路板(3)上的Qi个电连接线路对应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连接接头(301)为插接件,所述第一电连接接头(301)的两个接头端分别与柔性电路板(3)上设置的接头、铜排板体(21)上设置的接头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连接接头(301)为焊接材料;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连接接头(302)、第一转接头(41)分别为相互配合的插针、插槽,或分别为相互配合的插槽、插针。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超级电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Qi个电连接线路为Qi个线缆;
优选地,所述凹槽通道(22)的槽底上设置有对各个电连接线路进行限位、导向的凸起结构(221);
优选地,所述电连接线路从位于电连接线路两侧的凸起结构(221)之间穿过。
8.一种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源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超级电容模组(100)。
9.一种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车的储能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电源;
优选地,所述外壳(1)外侧设置有用于对外壳(1)散热的散热装置。
10.一种超级电容模组组装方法,所述超级电容模组(100)具有构成第一电路的M个超级电容单体(1A),M≥2;
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级电容模组(100)还包括转接电路单元(4)、电压均衡单元(6)、K个柔性电路板(3)、间隔设置的K个绝缘板(2);
所述转接电路单元(4)具有K个第一转接头(41)、第二转接头(42);
各个绝缘板(2)相互固定连接且均平行于第一平面;每个超级电容单体(1A)的两个极柱(1B)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绝缘板(2)对应固定连接;
第i个绝缘板(2)上具有Qi个容纳区域,每个容纳区域均安装有铜排板体(21),相邻的两个铜排板体(21)之间通过绝缘板(2)上的绝缘材料隔开,i=1,2,…,K;
在所述超级电容模组(100)中,在第一电路中相互电连接在一起的超级电容单体(1A)的极柱(1B)与同一个铜排板体(21)接触,每个极柱(1B)均与相应的铜排板体(21)接触;第i个绝缘板(2)上开设有在第i个绝缘板(2)所在平面上延伸的第i个凹槽通道(22);各个凹槽通道的开口(222)位于同侧;
第i个凹槽通道(22)与第i个绝缘板(2)上设置的Qi个铜排板体(21)均具有公共边;
各个第一转接头(41)分别与第二转接头(42)电连接,从而使得各个第一转接头(41)的电连接点分别与第二转接头(42)的N个电连接点对应电连接,N=Q1+Q2+…+QK
所述电压均衡单元(6)的接头(601)与第二转接头(42)电连接,从而使得第二转接头(42)的N个电连接点分别与电压均衡单元(6)的N个输入端对应电连接;
所述超级电容模组组装方法包括:
步骤S1:根据第i个凹槽通道(22)的形状尺寸、第i个绝缘板(2)上各个铜排板体(21)的位置,对第i个矩形电路板上的相互独立的Qi个电连接线路进行加工,使得第i个矩形电路板上的Qi个电连接线路所在区域在第i个凹槽通道(22)上的投影不超过第i个凹槽通道(22)的范围;
其中,所述矩形电路板为柔性的,所述电连接线路为印制线路;
步骤S2:根据第i个矩形电路板上的Qi个电连接线路所在区域,裁剪第i个矩形电路板,得到第i个柔性电路板(3);
步骤S3:将第i个柔性电路板(3)容纳在第i个凹槽通道(22)中,且将第i个柔性电路板(3)与第i个绝缘板(2)固定连接;将第i个柔性电路板(3)上设置的第i个第二电连接接头(302)与第i个第一转接头(41)电连接,从而使得第i个第一转接头(41)的Qi个电连接点分别与第i个柔性电路板(3)上的Qi个电连接线路对应电连接;其中,第i个第二电连接接头(302)位于第i个柔性电路板(3)的位于或靠近第i个凹槽通道的开口(222)位置;将第i个柔性电路板(3)上的Qi个电连接线路分别通过Qi个第一电连接接头(301)与Qi个铜排板体(21)对应电连接;其中,对于每个电连接线路,与该电连接线路对应的第一电连接接头(301)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与该电连接线路对应的铜排板体(21)与相应的凹槽通道(22)的公共边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相互交叉。
CN202210396305.3A 2022-04-15 2022-04-15 超级电容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储能电源及机车 Active CN1146782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6305.3A CN114678225B (zh) 2022-04-15 2022-04-15 超级电容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储能电源及机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6305.3A CN114678225B (zh) 2022-04-15 2022-04-15 超级电容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储能电源及机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8225A true CN114678225A (zh) 2022-06-28
CN114678225B CN114678225B (zh) 2023-09-05

Family

ID=82078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96305.3A Active CN114678225B (zh) 2022-04-15 2022-04-15 超级电容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储能电源及机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7822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0502A (zh) * 2022-10-09 2022-12-06 烯晶碳能电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电容模组结构
CN117175306A (zh) * 2023-11-02 2023-12-05 北京玖行智研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换电站的电源转换系统的转接头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93345A1 (en) * 2015-04-03 2016-10-06 Samhwa Capacitor Co., Ltd. Capacitor module
CN207883784U (zh) * 2018-03-13 2018-09-1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CN108806992A (zh) * 2017-04-27 2018-11-13 上海稊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电容模组结构
CN108885945A (zh) * 2016-03-16 2018-11-23 Ls美创有限公司 能量储存模块用连接结构体
CN210925775U (zh) * 2019-12-31 2020-07-03 烯晶碳能电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超级电容储能模组
CN111384347A (zh) * 2018-12-29 2020-07-07 东莞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池连接模块
CN211017194U (zh) * 2019-12-30 2020-07-14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大容量动力电池模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93345A1 (en) * 2015-04-03 2016-10-06 Samhwa Capacitor Co., Ltd. Capacitor module
CN108885945A (zh) * 2016-03-16 2018-11-23 Ls美创有限公司 能量储存模块用连接结构体
CN108806992A (zh) * 2017-04-27 2018-11-13 上海稊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电容模组结构
CN207883784U (zh) * 2018-03-13 2018-09-1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CN111384347A (zh) * 2018-12-29 2020-07-07 东莞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池连接模块
CN211017194U (zh) * 2019-12-30 2020-07-14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大容量动力电池模组
CN210925775U (zh) * 2019-12-31 2020-07-03 烯晶碳能电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超级电容储能模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0502A (zh) * 2022-10-09 2022-12-06 烯晶碳能电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电容模组结构
CN117175306A (zh) * 2023-11-02 2023-12-05 北京玖行智研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换电站的电源转换系统的转接头
CN117175306B (zh) * 2023-11-02 2024-03-01 北京玖行智研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换电站的电源转换系统的转接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8225B (zh) 202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8473B (zh) 电池模块的连接构造、电池模块及电池模块端子组装方法
CN114678225A (zh) 超级电容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储能电源及机车
CN101438462B (zh) 在成排接线端子结构中的多极的过压放电器
US20040147172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electrically coupling photovoltaic modules
KR20110089443A (ko) 전기 에너지 모듈을 조립하기 위한 시스템
CA2777364A1 (en) Power inverter docking system for photovoltaic modules
KR102307980B1 (ko) 셀 연결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모듈
CN107810599B (zh) 用于太阳能接线盒的端子
CN107093687A (zh) 一种电池模组结构
US9615470B2 (en) Wiring combiner box
CN107346811B (zh) 低压动力电池包
CN116317926A (zh) 通用光伏层压板
CN113097627B (zh) 一种电池包
CN214227086U (zh) 一种采样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06742340U (zh) 一种电池模组结构
CN101803119A (zh) 反向共面电连接器
CN205723706U (zh) 低压动力电池包
KR20200144422A (ko)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CN115842503A (zh) Bipv光伏瓦片
CN112564592A (zh) 点支式光伏组件
JP2022168869A (ja) 導電モジュール及び導電システム
CN113394508A (zh) 电池模块
CN218827699U (zh) 电池模组及储能电源
WO2024113949A1 (zh) 信号采集组件及电池模组
JP6452402B2 (ja) 蓄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