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77188B - 适用于无纸化凭证数据的全量采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无纸化凭证数据的全量采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77188B
CN114677188B CN202210576668.5A CN202210576668A CN114677188B CN 114677188 B CN114677188 B CN 114677188B CN 202210576668 A CN202210576668 A CN 202210576668A CN 114677188 B CN114677188 B CN 1146771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bill
information
data
identification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766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77188A (zh
Inventor
陈树国
丁伟斌
蓝飞
项忠正
刘明辉
朱佳
王韦
李皓
徐忱
徐焱
沈韬
孙长青
段顶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Zhejiang Huay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Yuanguang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Zhejiang Huay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Yuanguang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Zhejiang Huay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Yuanguang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7666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771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77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7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77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71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4Billing or invoic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7Use of message hash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9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involving key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无纸化凭证数据的全量采集方法及装置,包括:开票端在接收到开票请求和开票数据后生成相应的第一开票数据以及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对相对应的第一票据验证权限和第一票据识别码;对第一开票数据、第一票据验证权限、第一票据识别码进行加密后发送至服务器;采集端获取第二票据识别码后提取其自身所绑定的验证属性信息,将所述第二票据识别码、验证属性信息分别发送至服务器;确定相对应的目标存储区域,获取所述目标存储区域所对应的预设验证结构树;选中预设验证结构树中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将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相应的采集端;对第一开票数据中的信息进行采集,对全量化采集信息表进行更新得到无纸化凭证数据。

Description

适用于无纸化凭证数据的全量采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无纸化凭证数据的全量采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记账凭证,会计专业术语,是财会部门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载经济业务简要内容,确定会计分录,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记账凭证亦称分录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按照登记账簿的要求、确定账户名称、记账方向和金额的一种记录,是登记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的依据。
在现有技术中,凭证都是会计进行手动采集、录入的,使得凭证在采集过程中极易出现错误。在某些场景下,用户也可能会基于机器视觉等手段对某一给票据进行数据的采集得到相应的凭证,但是并无法对全量化的数据进行自动的采集,效率较低。
并且在实际的凭证数据的采集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较多的集团公司中,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凭证数据采集、总公司对分公司的凭证数据采集,现有技术中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相应的数据采集时也无法实现自动化。
所以亟需一种自动化的凭证数据采集方法,能够在多个主体之间对全量化的数据进行自动的采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无纸化凭证数据的全量采集方法及装置,能够在多个主体之间对全量化的数据进行自动的采集,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以及在采集过程中进行自动的验证、加密,避免数据泄露。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适用于无纸化凭证数据的全量采集方法,包括:
开票端在接收到开票请求和开票数据后生成相应的第一开票数据以及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对相对应的第一票据验证权限和第一票据识别码,基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和第一票据识别码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第一票据密钥;
开票端基于所述第一票据密钥对第一开票数据、第一票据验证权限、第一票据识别码进行加密后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将第一开票数据、第一票据验证权限、第一票据识别码存储于目标存储区域;
采集端获取第二票据识别码后提取其自身所绑定的验证属性信息,将所述第二票据识别码、验证属性信息分别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根据所述验证属性信息确定相对应的目标存储区域,若能够基于所述第二票据识别码选取相对应的第一票据识别码,则获取所述目标存储区域所对应的预设验证结构树;
服务器基于第一票据验证权限和验证属性信息选中预设验证结构树中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若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相同或所述第一节点属于所述第二节点的垂直下维节点,则将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相应的采集端;
采集端基于预先配置的全量化采集信息表对第一开票数据中的信息进行采集,对全量化采集信息表进行更新得到无纸化凭证数据。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开票端在接收到开票请求和开票数据后生成相应的第一开票数据以及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对相对应的第一票据验证权限和第一票据识别码,基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和第一票据识别码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第一票据密钥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开票请求选择相对应的票据模板,将所述开票数据中的第一方信息、第二方信息以及附加信息与所述票据模板组合生成第一开票数据;
提取所述第一方信息中的第一名称,根据所述第一名称生成相对应的第一票据验证权限,根据所述第一开票数据生成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相对应的第一票据识别码;
获取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和第一票据识别码分别对应的第一字符和第二字符,对第一字符和第二字符组合后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相对应的第一哈希值,根据所述第一哈希值生成第一票据密钥。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将第一开票数据、第一票据验证权限、第一票据识别码存储于目标存储区域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服务器获取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所对应的第一名称,获取与所述第一名称所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区域;
将所述第一开票数据、第一票据验证权限、第一票据识别码分别存储于至少一个目标存储区域。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服务器根据所述验证属性信息确定相对应的目标存储区域,若能够基于所述第二票据识别码选取相对应的第一票据识别码,则获取所述目标存储区域所对应的预设验证结构树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服务器获取验证属性信息中的第三名称,根据所述第三名称确定相对应的目标存储区域,每个第三名称对应至少一个目标存储区域;
将第二票据识别码与目标存储区域内的所有第一票据识别码进行比对,确定与所述第二票据识别码相对应的第一票据识别码;
获取与目标存储区域所对应的预设验证结构树,所述预设验证结构树中的节点中至少对应一个公司。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服务器基于第一票据验证权限和验证属性信息选中预设验证结构树中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若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相同或所述第一节点属于所述第二节点的垂直下维节点,则将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相应的采集端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票据验证权限中的第一名称,确定预设验证结构树中与所述第一名称相对应的节点作为第一节点;
获取所述验证属性信息中的第三名称,确定预设验证结构树中与所述第三名称相对应的节点作为第二节点;
若判断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为相同的节点,则将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具有验证属性信息的采集端处;
若判断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为不相同的节点,则获取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预设验证结构树中所处的垂直节点路径,若判断所述第一节点属于垂直节点路径中第二节点的垂直下维节点,则将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具有验证属性信息的采集端处。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若判断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为不相同的节点,则获取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预设验证结构树中所处的垂直节点路径,若判断所述第一节点属于垂直节点路径中第二节点的垂直下维节点,则将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具有验证属性信息的采集端处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若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为不相同的节点,则确定第一节点和预设验证结构树的根节点,将所述第一节点与根节点连接得到垂直节点路径;
若所述第二节点为与垂直节点路径中相同的任意一个节点,则判断第一节点属于垂直节点路径中第二节点的垂直下维节点;
获取所述第二节点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与所述IP地址相对应的采集端处。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采集端基于预先配置的全量化采集信息表对第一开票数据中的信息进行采集,对全量化采集信息表进行更新得到无纸化凭证数据具体包括:
确定全量化采集信息表中与第二名称所对应的所有第一栏目,提取所述附加信息中的第一时间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在所有第一栏目中确定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在所述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的相邻位置处生成第二栏目,所述第二栏目包括与第一栏目所对应的全量的信息填充栏;
采集所述第一开票数据中与全量的信息填充栏所对应的全量的信息,将全量的信息填充至相应的信息填充栏内,得到更新后的全量化采集信息表、无纸化凭证数据。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在所有第一栏目中确定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在所述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的相邻位置处生成第二栏目,所述第二栏目包括与第一栏目所对应的全量的信息填充栏包括:
获取所有第一栏目分别所对应的第二时间信息,对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二时间信息分别量化处理得到第一时间量化值和第二时间量化值;
若判断所有的第二时间量化值均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则将最小的第二时间量化值所对应的第一栏目作为第一分隔栏,在所述第一分隔栏的上部生成第二栏目;
若判断所有的第二时间量化值均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则将最大的第二时间量化值所对应的第一栏目作为第二分隔栏,在所述第二分隔栏的下部生成第二栏目;
若判断分别存在大于和小于第一时间量化值的第二时间量化值,则将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且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最接近的第二时间量化值所对应的第一栏目作为第一分隔栏,将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且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最接近的第二时间量化值所对应的第一栏目作为第二分隔栏,在所述第一分隔栏和第二分隔栏之间生成第二栏目。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服务器若判断第一开票数据中的金额信息大于预设金额信息,则获取所述第一开票数据中的第一名称;
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名称确定相对应的第一节点,确定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节点上一个维度的节点作为验证节点,将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相应验证节点所对应的采集端处;
采集端确定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在全量化采集信息表中所对应的第三栏目,提取所述第三栏目所对应的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所对应的全量化信息;
若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所对应的全量化信息分别大于所述预设金额信息则不输出提醒信息;
若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所对应的全量化信息分别小于所述预设金额信息则输出提醒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适用于无纸化凭证数据的全量采集装置,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使开票端在接收到开票请求和开票数据后生成相应的第一开票数据以及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对相对应的第一票据验证权限和第一票据识别码,基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和第一票据识别码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第一票据密钥;
存储模块,用于使开票端基于所述第一票据密钥对第一开票数据、第一票据验证权限、第一票据识别码进行加密后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将第一开票数据、第一票据验证权限、第一票据识别码存储于目标存储区域;
提取模块,用于使采集端获取第二票据识别码后提取其自身所绑定的验证属性信息,将所述第二票据识别码、验证属性信息分别发送至服务器;
确定模块,用于使服务器根据所述验证属性信息确定相对应的目标存储区域,若能够基于所述第二票据识别码选取相对应的第一票据识别码,则获取所述目标存储区域所对应的预设验证结构树;
发送模块,用于使服务器基于第一票据验证权限和验证属性信息选中预设验证结构树中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若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相同或所述第一节点属于所述第二节点的垂直下维节点,则将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相应的采集端;
采集模块,用于使采集端基于预先配置的全量化采集信息表对第一开票数据中的信息进行采集,对全量化采集信息表进行更新得到无纸化凭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设计的所述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无纸化凭证数据的全量采集方法及装置,能够使得开票人通过开票端进行相应的开票操作,并将相应的票据数据传输至服务器内进行存储,服务器会将相应的信息、数据存储于目标存储区域,并且结合预设验证结构树确定具有采集相应信息、数据权限的采集端,使得多个具有相应权限的采集端能够根据识别码即自动的进行全量化的信息采集,得到更新后的全量化采集信息表、无纸化凭证数据。并且在相应的信息、数据传输过程中,可以通过哈希算法进行加密,并结合哈希值进行数据的校验,保障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确定相应的采集端是否具有权限采集相应第一开票数据的数据时,会在预设验证结构树中确定相应的垂直节点路径,结合垂直节点路径快速的确定采集端的权限,使得在集团公司中具有更高维度、权限的公司对较低维度的公司的数据进行采集时,也能够进行同步的数据采集,使得上级公司在对下级公司进行某项业务抽查、生成相应无纸化凭证数据时都能够快速完成。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采集第一开票数据中的全量信息、对全量化采集信息表进行更新时,会通过名称维度、时间维度进行相应的定位,得到相对应的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并基于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确定最终的信息填充栏,使得所采集的具有全量信息的信息填充栏能够定位存储至较为适宜的位置,易于用户在后期进行凭证数据的管理,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适用于无纸化凭证数据的全量采集方法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适用于无纸化凭证数据的全量采集方法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为预设验证结构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适用于无纸化凭证数据的全量采集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包含A、B和C”、“包含A、B、C”是指A、B、C三者都包含,“包含A、B或C”是指包含A、B、C三者之一,“包含A、B和/或C”是指包含A、B、C三者中任1个或任2个或3个。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与A对应的B”、“与A相对应的B”、“A与B相对应”或者“B与A相对应”,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他信息确定B。A与B的匹配,是A与B的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包括开票端、服务器以及采集端,开票端可以看作是开票人所持有的终端,开票人可以通过开票端进行开票操作并生成相应的第一票据识别码,并且将相应的信息、数据发送至服务器。采集人通过采集端对第一票据识别码进行识别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相应信息、数据,实现全量信息的自动采集。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无纸化凭证数据的全量采集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S110、开票端在接收到开票请求和开票数据后生成相应的第一开票数据以及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对相对应的第一票据验证权限和第一票据识别码,基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和第一票据识别码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第一票据密钥。开票端在接收到开票人的开票请求及开票数据后进行处理,生成相应的第一开票数据,第一开票数据可以是电子发票或者是电子发票中所具有的相应的信息。本发明会得到与第一开票数据对相对应的第一票据验证权限和第一票据识别码,第一票据验证权限可以看作是具有采集第一开票数据的采集端的权限,第一票据识别码可以是条形码、二维码等等,不同的第一开票数据具有不同的第一票据识别码。本发明会在得到第一开票数据和第一票据识别码后,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相对应的第一票据密钥,该种方式,使得本发明所得到的密钥都是动态的,使得不同的第一开票数据会具有不同的密钥。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步骤S110具体包括:
步骤S1101、基于所述开票请求选择相对应的票据模板,将所述开票数据中的第一方信息、第二方信息以及附加信息与所述票据模板组合生成第一开票数据。在实际的开票过程中,不同的用户可能会具有不同的需求,例如有些用户可能会选择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有些用户可能会选择开增值税普通发票等等,不同的发票可能会具有不同的、预先设置的票据模板。
第一方面信息可以是买受人信息(被开票人信息),第二方面信息可以是出卖人信息(开票人信息),附加信息可以是票据金额信息、种类信息等等。此时本发明会根据以上的信息结合票据模板得到相对应的第一开票数据。
步骤S1102、提取所述第一方信息中的第一名称,根据所述第一名称生成相对应的第一票据验证权限,根据所述第一开票数据生成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相对应的第一票据识别码。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会得到第一方信息中的第一名称,第一名称是被开票人的名称,所以此时会生成对应被开票人的第一票据验证权限,即该被开票人可以有权对第一票数据进行采集。本发也会根据第一开票数据生成相对应的第一票据识别码。
步骤S1103、获取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和第一票据识别码分别对应的第一字符和第二字符,对第一字符和第二字符组合后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相对应的第一哈希值,根据所述第一哈希值生成第一票据密钥。在得到第一开票数据和第一票据识别码后,本发明会通过哈希算法进行计算得到相应的第一哈希值。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第一开票数据的字符都是不同的,第一票据识别码也是不同的,所以此时第一字符和第二字符相对来说都是唯一的,本发明会对第一字符和第二字符组合后进行哈希运算得到相应的哈希值,并且得到相对应的第一票据密钥,该种方式使得每个第一开票数据都会具有与其唯一对应的密钥,使得本发明在得到每一个第一开票数据时都是保密的。
步骤S120、开票端基于所述第一票据密钥对第一开票数据、第一票据验证权限、第一票据识别码进行加密后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将第一开票数据、第一票据验证权限、第一票据识别码存储于目标存储区域。本发明在得到第一票据密钥后,会通过第一票据密钥对第一开票数据、第一票据验证权限、第一票据识别码进行加密,然后发送至服务器,使得服务器所接收到的信息、数据都是被加密的。
服务器在接收加密后的数据时,可以是通过其他通讯链路接收开票端发送的第一票据密钥,也可以是通过移动存储介质传输第一票据密钥,服务器会通过第一票据密钥对第一开票数据、第一票据验证权限、第一票据识别码进行解密,然后提取第一票据密钥中相应字段的第一哈希值,对第一开票数据和第一票据识别码的第三字符和第四字符组合后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相对应的第二哈希值,如果第一哈希值和第二哈希值相同,则认为此时服务器所收到的第一开票数据和第一票据识别码都是正确的。通过以上的步骤,使得服务器在接收到相应的信息、数据后会进行主动的验证。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20具体包括:
服务器获取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所对应的第一名称,获取与所述第一名称所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区域。服务器会预先在相应的存储介质内划分多个目标存储区域,每个目标存储区域对应至少一个第一名称,该第一名称可以是公司名称。
将所述第一开票数据、第一票据验证权限、第一票据识别码分别存储于至少一个目标存储区域。开票端在把相应的数据、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后,服务器会根据第一名称确定相对应的目标存储区域,以此实现对第一开票数据进行的主动分发。
步骤S130、采集端获取第二票据识别码后提取其自身所绑定的验证属性信息,将所述第二票据识别码、验证属性信息分别发送至服务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开票端可以将所生成的第一票据识别码发送至采集端处,采集端可以对该第二票据识别码(开票端所发送的第一票据识别码)进行识别,然后得到其自身的验证属性信息,该验证属性信息可以是采集端所对应的公司名称等等。
步骤S140、服务器根据所述验证属性信息确定相对应的目标存储区域,若能够基于所述第二票据识别码选取相对应的第一票据识别码,则获取所述目标存储区域所对应的预设验证结构树。服务器可以根据采集端所发送的验证属性信息确定相应的目标存储区域,可以这样理解,本发明会针对不同的公司、组织等分别设置不同的目标存储区域,该目标存储区域内所存储的第一开票数据都是与相应的公司、组织对应的。在某些场景下,每个目标存储区域可能会具有与其对应、预先设置的预设验证结构树。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40具体包括:
服务器获取验证属性信息中的第三名称,根据所述第三名称确定相对应的目标存储区域,每个第三名称对应至少一个目标存储区域。服务器会得到验证属性信息中的第三名称,此时的第三名称也可以是公司名称,可以这样理解,第三名称即为需要访问其所对应的目标存储区域的采集端的公司名称。
将第二票据识别码与目标存储区域内的所有第一票据识别码进行比对,确定与所述第二票据识别码相对应的第一票据识别码。本发明会将第二票据识别码与第一票据识别码之间进行比对,确定相对应的第一票据识别码,达到对服务器中所存储的第一开票数据进行锁定的目的。
获取与目标存储区域所对应的预设验证结构树,所述预设验证结构树中的节点中至少对应一个公司。在实际的工作场景中,某些集团公司可能会具有与其对应的预设验证结构树,如图4所示,预设验证结构树会包括多个公司,通过多个公司形成相对应的集团公司架构,一个总公司对应多个子公司,一个子公司对应多个孙公司。根节点与母公司对应、子节点与子公司对应、孙节点与孙公司对应。
步骤S150、服务器基于第一票据验证权限和验证属性信息选中预设验证结构树中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若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相同或所述第一节点属于所述第二节点的垂直下维节点,则将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相应的采集端。服务器会结合第一票据验证权限和验证属性信息确定相对应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不同的节点会代表不同的公司。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如果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相同则证明此时验证属性信息所对应的公司与第一票据验证权限所对应的公司是同一个公司,所以此时可以直接将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相应的采集端,即第一票据验证权限所对应的公司可以查看相应的第一开票数据。
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票据可能是对某个集团公司中的子公司、孙公司、分公司开的,较上维度的公司具有查看子公司、孙公司、分公司的相应的票据的权限,所以此时如果第一节点属于所述第二节点的垂直下维节点,则证明此时采集端所对应的公司是相应第一票据验证权限所对应的公司的上级公司,该采集端具有查看相应第一开票数据的权限。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50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票据验证权限中的第一名称,确定预设验证结构树中与所述第一名称相对应的节点作为第一节点。本发明首先会得到第一票据验证权限中的第一名称,并确定预设验证结构树与第一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节点,通过第一节点的位置能够反映出第一票据验证权限所对应的公司所处的等级维度。
获取所述验证属性信息中的第三名称,确定预设验证结构树中与所述第三名称相对应的节点作为第二节点。本发明会再得到验证属性信息中的第三名称,并确定预设验证结构树与第三名称相对应的第二节点,通过第二节点的位置能够反映出验证属性信息所对应的公司所处的等级维度。
若判断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为相同的节点,则将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具有验证属性信息的采集端处。在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为同一个节点时,则证明此时第一开票数据中的被开票公司与采集端需要进行信息、数据采集的公司是同一个公司,所以此时可以将第一开票数据直接进行发送至具有验证属性信息的采集端处,实现对采集端的权限验证及数据的分发。
若判断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为不相同的节点,则获取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预设验证结构树中所处的垂直节点路径,若判断所述第一节点属于垂直节点路径中第二节点的垂直下维节点,则将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具有验证属性信息的采集端处。在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不为同一个节点时,则证明此时第一开票数据中的被开票公司与采集端需要进行信息、数据采集的公司并不是同一个公司,所以此时并不可以直接将第一开票数据直接进行发送,需要对验证属性信息和第一开票数据中的公司进行维度的验证,在进行维度的验证的过程中,本发明会得到第一节点在所述预设验证结构树中所处的垂直节点路径,垂直节点路径中的所有节点都与第一节点存在一定的关系,垂直节点路径中位于第一节点上部的节点可以理解为是具有对第一节点的公司具有管辖、控制权利的节点,垂直节点路径中位于第一节点下部的节点可以理解为是被第一节点的公司所管辖、控制的节点。如果第一节点属于垂直节点路径中第二节点的垂直下维节点,则证明此时第一节点的公司属于被第二节点的公司所管辖,所以此时可以将对第一节点的公司的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具有验证属性信息的采集端处,达到与被开票公司不同的相关联公司进行数据自动采集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包括:
若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为不相同的节点,则确定第一节点和预设验证结构树的根节点,根节点对应母公司,将所述第一节点与根节点连接得到垂直节点路径。本发明在得到垂直节点路径时,会将第一节点和预设验证结构树的根节点进行连接,垂直节点路径中除第一节点以外的其他所有节点都是第一节点的上维度的节点,对第一节点都具有相应的管辖权,所以此时可以通过垂直节点路径快速确定到具有垂直维度管辖的权利的其他节点。
若所述第二节点为与垂直节点路径中相同的任意一个节点,则判断第一节点属于垂直节点路径中第二节点的垂直下维节点。如果第二节点为与垂直节点路径中任意一个节点相同的节点,则证明此时第二节点能够对相应的第一节点进行管辖,即认为第一节点属于垂直节点路径中第二节点的垂直下维节点。
获取所述第二节点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与所述IP地址相对应的采集端处。本发明会主动获取第二节点的IP地址,将相应的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相应的采集端处,实现具有管辖权利的采集端能够采集被管辖的公司的第一开票数据,进而得到对该公司的第一开票数据进行审核、校验的目的。
步骤S160、采集端基于预先配置的全量化采集信息表对第一开票数据中的信息进行采集,对全量化采集信息表进行更新得到无纸化凭证数据。本发明中的采集端在接收到相应的第一开票数据后,会根据预先设置的全量化采集信息表进行信息的采集,采集的内容可以包括第一公司名称、第二公司名称、附加信息等等,对于全量化采集信息表中所采集的具体信息本发明不做任何限定。本发明在通过全量化采集信息表进行完全的信息采集后,相较于先前时刻的全量化采集信息表进行了更新,此时可以得到更新后的、相对应的无纸化凭证数据。
采集端获取第一票据密钥的方式可以与服务器得到第一票据密钥的方式相似,即可以是通过其他通讯链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第一票据密钥,也可以是通过移动存储介质传输第一票据密钥,采集端会通过第一票据密钥对第一开票数据、第一票据验证权限、第一票据识别码进行解密。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60具体包括:
确定全量化采集信息表中与第二名称所对应的所有第一栏目,提取所述附加信息中的第一时间信息。一般来说,附加信息会包括发票代码、发票号码、开票日期等等。本发明在得到第一开票数据时可以得到相对应的开票时间,开票可以是具体到相应的日期,也可以是具体到相应的小时、分钟、秒等等。本发明会确定全量化采集信息表中与第二名称所对应的所有第一栏目,即此时本发明能够快速的确定到所有为第二名称所对应的公司所开具的进项票、发票、票据等等。
基于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在所有第一栏目中确定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在所述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的相邻位置处生成第二栏目,所述第二栏目包括与第一栏目所对应的全量的信息填充栏。本发明会根据第一时间信息在所有第一栏目中确定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可以理解为是将当前的所有第二名称所对应的第一栏目组成的序列进行分隔的栏目,并根据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生成第二栏目、确定第二栏目的位置,此时的第二栏目包括与第一栏目所对应的全量的信息填充栏。
通过以上的方式,使得本发明在进行全量信息的采集时,能够对先前所统计的所有信息按照第二名称的不同、时间的不同进行规整,使得本发明能够快速的确定到第二栏目的最佳位置,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数据、信息的管理处理时效率更高。
采集所述第一开票数据中与全量的信息填充栏所对应的全量的信息,将全量的信息填充至相应的信息填充栏内,得到更新后的全量化采集信息表、无纸化凭证数据。在确定第二栏目的位置以及生成相对应的第二栏目后,本发明会将采集与全量的信息填充栏所对应的全量的信息,并填充至信息填充栏内,实现对信息填充栏的更新,得到相对应的无纸化凭证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在所有第一栏目中确定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在所述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的相邻位置处生成第二栏目,所述第二栏目包括与第一栏目所对应的全量的信息填充栏,包括:
获取所有第一栏目分别所对应的第二时间信息,对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二时间信息分别量化处理得到第一时间量化值和第二时间量化值。本发明会分别对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二时间信息量化处理,例如2021年04月01日21:25:12量化处理后的值即为20210401212512,可以这样理解,时间越是靠近当前,则量化处理后的时间量化值就越大。
若判断所有的第二时间量化值均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则将最小的第二时间量化值所对应的第一栏目作为第一分隔栏,在所述第一分隔栏的上部生成第二栏目。此时第一开票数据的开票时间可以理解为是早于所有第一栏目所对应的其他开票数据的,所以此时可以将最小的第二时间量化值所对应的第一栏目作为第一分隔栏,此时在第一分隔栏的上部生成第二栏目,该种方式能够使全量化采集信息表中,所有的第二名称的企业的相应数据都按照时间的维度有序的排列。
若判断所有的第二时间量化值均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则将最大的第二时间量化值所对应的第一栏目作为第二分隔栏,在所述第二分隔栏的下部生成第二栏目。此时第一开票数据的开票时间可以理解为是晚于所有第一栏目所对应的其他开票数据的,所以此时可以将最大的第二时间量化值所对应的第一栏目作为第二分隔栏,此时在第二分隔栏的下部生成第二栏目,该种方式能够使全量化采集信息表中,所有的第二名称的企业的相应数据都按照时间的维度有序的排列。
若判断分别存在大于和小于第一时间量化值的第二时间量化值,则将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且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最接近的第二时间量化值所对应的第一栏目作为第一分隔栏,将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且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最接近的第二时间量化值所对应的第一栏目作为第二分隔栏,在所述第一分隔栏和第二分隔栏之间生成第二栏目。此时第一开票数据的开票时间可以理解为位于多个第一栏目中间的,所以此时确定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且最接近的第二时间量化值所对应的第一栏目作为第一分隔栏,确定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且最接近的第二时间量化值所对应的第一栏目作为第二分隔栏。使得本发明能够在多个第一栏目之间生成相对应的第二栏目。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服务器若判断第一开票数据中的金额信息大于预设金额信息,则获取所述第一开票数据中的第一名称。此时第一开票数据中的金额信息已经较大,所以此时需要确定第一开票数据中的第一名称,即被开票人的公司名称。
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名称确定相对应的第一节点,确定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节点上一个维度的节点作为验证节点,将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相应验证节点所对应的采集端处。服务器会得到被开票人的公司名称的所对应的上一个维度的节点作为验证节点,即将该被开票人的公司的母公司作为验证节点,本发明会将第一开票数据直接发送至相应验证节点所对应的采集端处,并不需要采集端发送相应的采集请求。
采集端确定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在全量化采集信息表中所对应的第三栏目,提取所述第三栏目所对应的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所对应的全量化信息。采集端在接收到第一开票数据后,会主动确定其相对应的全量化采集信息表的第三栏目,该第三栏目可以看作是对服务器主动发送的第一开票数据所存储的栏目,此时也会得到该第三栏目所对应的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
若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所对应的全量化信息分别大于所述预设金额信息则不输出提醒信息。在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的全量化信息中,会分别具有相应的金额信息,如果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所对应的金额信息分别大于预设金额信息,则证明此时第一开票数据中的金额较大也属于是正常的情况,所以此时不输出提醒信息。
若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所对应的全量化信息分别小于所述预设金额信息则输出提醒信息。如果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所对应的金额信息分别小于预设金额信息,则证明此时第一开票数据中的金额较大也可能是异常的情况,所以此时需要输出提醒信息。
通过以上的技术方案,可以是使得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子公司进行交易时,如果出现交易金额较大等情况时,根据以往、最近的交易习惯进行主动的验证,控制相应的采集端进行主动的数据采集,保障相应的交易安全、交易秩序。
为了实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无纸化凭证数据的全量采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适用于无纸化凭证数据的全量采集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使开票端在接收到开票请求和开票数据后生成相应的第一开票数据以及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对相对应的第一票据验证权限和第一票据识别码,基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和第一票据识别码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第一票据密钥;
存储模块,用于使开票端基于所述第一票据密钥对第一开票数据、第一票据验证权限、第一票据识别码进行加密后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将第一开票数据、第一票据验证权限、第一票据识别码存储于目标存储区域;
提取模块,用于使采集端获取第二票据识别码后提取其自身所绑定的验证属性信息,将所述第二票据识别码、验证属性信息分别发送至服务器;
确定模块,用于使服务器根据所述验证属性信息确定相对应的目标存储区域,若能够基于所述第二票据识别码选取相对应的第一票据识别码,则获取所述目标存储区域所对应的预设验证结构树;
发送模块,用于使服务器基于第一票据验证权限和验证属性信息选中预设验证结构树中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若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相同或所述第一节点属于所述第二节点的垂直下维节点,则将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相应的采集端;
采集模块,用于使采集端基于预先配置的全量化采集信息表对第一开票数据中的信息进行采集,对全量化采集信息表进行更新得到无纸化凭证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其中,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通信介质。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例如,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s,简称: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通信设备中。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设备实施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在上述终端或者服务器的实施例中,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适用于无纸化凭证数据的全量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票端在接收到开票请求和开票数据后生成相应的第一开票数据以及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对相对应的第一票据验证权限和第一票据识别码,基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和第一票据识别码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第一票据密钥;
开票端基于所述第一票据密钥对第一开票数据、第一票据验证权限、第一票据识别码进行加密后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将第一开票数据、第一票据验证权限、第一票据识别码存储于目标存储区域;
采集端获取第二票据识别码后提取其自身所绑定的验证属性信息,将所述第二票据识别码、验证属性信息分别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根据所述验证属性信息确定相对应的目标存储区域,若能够基于所述第二票据识别码选取相对应的第一票据识别码,则获取所述目标存储区域所对应的预设验证结构树;
服务器基于第一票据验证权限和验证属性信息选中预设验证结构树中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若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相同或所述第一节点属于所述第二节点的垂直下维节点,则将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相应的采集端;
采集端基于预先配置的全量化采集信息表对第一开票数据中的信息进行采集,对全量化采集信息表进行更新得到无纸化凭证数据;
所述开票端在接收到开票请求和开票数据后生成相应的第一开票数据以及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对相对应的第一票据验证权限和第一票据识别码,基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和第一票据识别码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第一票据密钥,包括:
基于所述开票请求选择相对应的票据模板,将所述开票数据中的第一方信息、第二方信息以及附加信息与所述票据模板组合生成第一开票数据;
提取所述第一方信息中的第一名称,根据所述第一名称生成相对应的第一票据验证权限,根据所述第一开票数据生成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相对应的第一票据识别码;
获取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和第一票据识别码分别对应的第一字符和第二字符,对第一字符和第二字符组合后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相对应的第一哈希值,根据所述第一哈希值生成第一票据密钥;
在服务器根据所述验证属性信息确定相对应的目标存储区域,若能够基于所述第二票据识别码选取相对应的第一票据识别码,则获取所述目标存储区域所对应的预设验证结构树的步骤中,包括:
服务器获取验证属性信息中的第三名称,根据所述第三名称确定相对应的目标存储区域,每个第三名称对应至少一个目标存储区域,第三名称为需要访问其所对应的目标存储区域的采集端的公司名称;
将第二票据识别码与目标存储区域内的所有第一票据识别码进行比对,确定与所述第二票据识别码相对应的第一票据识别码;
获取与目标存储区域所对应的预设验证结构树,所述预设验证结构树中的节点中至少对应一个公司;
在服务器基于第一票据验证权限和验证属性信息选中预设验证结构树中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若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相同或所述第一节点属于所述第二节点的垂直下维节点,则将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相应的采集端的步骤中,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票据验证权限中的第一名称,确定预设验证结构树中与所述第一名称相对应的节点作为第一节点;
获取所述验证属性信息中的第三名称,确定预设验证结构树中与所述第三名称相对应的节点作为第二节点;
若判断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为相同的节点,则将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具有验证属性信息的采集端处;
若判断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为不相同的节点,则获取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预设验证结构树中所处的垂直节点路径,若判断所述第一节点属于垂直节点路径中第二节点的垂直下维节点,则将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具有验证属性信息的采集端处;
所述采集端基于预先配置的全量化采集信息表对第一开票数据中的信息进行采集,对全量化采集信息表进行更新得到无纸化凭证数据,包括:
确定全量化采集信息表中与第二名称所对应的所有第一栏目,提取所述附加信息中的第一时间信息,第二名称为接收相关票据的公司名称;
基于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在所有第一栏目中确定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在所述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的相邻位置处生成第二栏目,所述第二栏目包括与第一栏目所对应的全量的信息填充栏,第一栏目为显示相关票据的栏目,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为将当前的所有第二名称所对应的第一栏目组成的序列进行分隔的栏目;
采集所述第一开票数据中与全量的信息填充栏所对应的全量的信息,将全量的信息填充至相应的信息填充栏内,得到更新后的全量化采集信息表、无纸化凭证数据;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在所有第一栏目中确定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在所述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的相邻位置处生成第二栏目,所述第二栏目包括与第一栏目所对应的全量的信息填充栏,包括:
获取所有第一栏目分别所对应的第二时间信息,对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二时间信息分别量化处理得到第一时间量化值和第二时间量化值;
若判断所有的第二时间量化值均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则将最小的第二时间量化值所对应的第一栏目作为第一分隔栏,在所述第一分隔栏的上部生成第二栏目;
若判断所有的第二时间量化值均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则将最大的第二时间量化值所对应的第一栏目作为第二分隔栏,在所述第二分隔栏的下部生成第二栏目;
若判断分别存在大于和小于第一时间量化值的第二时间量化值,则将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且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最接近的第二时间量化值所对应的第一栏目作为第一分隔栏,将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且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最接近的第二时间量化值所对应的第一栏目作为第二分隔栏,在所述第一分隔栏和第二分隔栏之间生成第二栏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无纸化凭证数据的全量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将第一开票数据、第一票据验证权限、第一票据识别码存储于目标存储区域的步骤中,包括:
服务器获取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所对应的第一名称,获取与所述第一名称所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区域;
将所述第一开票数据、第一票据验证权限、第一票据识别码分别存储于至少一个目标存储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无纸化凭证数据的全量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若判断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为不相同的节点,则获取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预设验证结构树中所处的垂直节点路径,若判断所述第一节点属于垂直节点路径中第二节点的垂直下维节点,则将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具有验证属性信息的采集端处的步骤中,包括:
若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为不相同的节点,则确定第一节点和预设验证结构树的根节点,将所述第一节点与根节点连接得到垂直节点路径;
若所述第二节点为与垂直节点路径中相同的任意一个节点,则判断第一节点属于垂直节点路径中第二节点的垂直下维节点;
获取所述第二节点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与所述IP地址相对应的采集端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无纸化凭证数据的全量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服务器若判断第一开票数据中的金额信息大于预设金额信息,则获取所述第一开票数据中的第一名称;
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名称确定相对应的第一节点,确定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节点上一个维度的节点作为验证节点,将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相应验证节点所对应的采集端处;
采集端确定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在全量化采集信息表中所对应的第三栏目,提取所述第三栏目所对应的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所对应的全量化信息;
若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所对应的全量化信息分别大于所述预设金额信息则不输出提醒信息;
若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所对应的全量化信息分别小于所述预设金额信息则输出提醒信息。
5.适用于无纸化凭证数据的全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使开票端在接收到开票请求和开票数据后生成相应的第一开票数据以及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对相对应的第一票据验证权限和第一票据识别码,基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和第一票据识别码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第一票据密钥;
存储模块,用于使开票端基于所述第一票据密钥对第一开票数据、第一票据验证权限、第一票据识别码进行加密后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将第一开票数据、第一票据验证权限、第一票据识别码存储于目标存储区域;
提取模块,用于使采集端获取第二票据识别码后提取其自身所绑定的验证属性信息,将所述第二票据识别码、验证属性信息分别发送至服务器;
确定模块,用于使服务器根据所述验证属性信息确定相对应的目标存储区域,若能够基于所述第二票据识别码选取相对应的第一票据识别码,则获取所述目标存储区域所对应的预设验证结构树;
发送模块,用于使服务器基于第一票据验证权限和验证属性信息选中预设验证结构树中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若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相同或所述第一节点属于所述第二节点的垂直下维节点,则将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相应的采集端;
采集模块,用于使采集端基于预先配置的全量化采集信息表对第一开票数据中的信息进行采集,对全量化采集信息表进行更新得到无纸化凭证数据;
所述开票端在接收到开票请求和开票数据后生成相应的第一开票数据以及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对相对应的第一票据验证权限和第一票据识别码,基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和第一票据识别码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第一票据密钥,包括:
基于所述开票请求选择相对应的票据模板,将所述开票数据中的第一方信息、第二方信息以及附加信息与所述票据模板组合生成第一开票数据;
提取所述第一方信息中的第一名称,根据所述第一名称生成相对应的第一票据验证权限,根据所述第一开票数据生成与所述第一开票数据相对应的第一票据识别码;
获取所述第一开票数据和第一票据识别码分别对应的第一字符和第二字符,对第一字符和第二字符组合后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相对应的第一哈希值,根据所述第一哈希值生成第一票据密钥;
在服务器根据所述验证属性信息确定相对应的目标存储区域,若能够基于所述第二票据识别码选取相对应的第一票据识别码,则获取所述目标存储区域所对应的预设验证结构树的步骤中,包括:
服务器获取验证属性信息中的第三名称,根据所述第三名称确定相对应的目标存储区域,每个第三名称对应至少一个目标存储区域,第三名称为需要访问其所对应的目标存储区域的采集端的公司名称;
将第二票据识别码与目标存储区域内的所有第一票据识别码进行比对,确定与所述第二票据识别码相对应的第一票据识别码;
获取与目标存储区域所对应的预设验证结构树,所述预设验证结构树中的节点中至少对应一个公司;
在服务器基于第一票据验证权限和验证属性信息选中预设验证结构树中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若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相同或所述第一节点属于所述第二节点的垂直下维节点,则将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相应的采集端的步骤中,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票据验证权限中的第一名称,确定预设验证结构树中与所述第一名称相对应的节点作为第一节点;
获取所述验证属性信息中的第三名称,确定预设验证结构树中与所述第三名称相对应的节点作为第二节点;
若判断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为相同的节点,则将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具有验证属性信息的采集端处;
若判断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为不相同的节点,则获取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预设验证结构树中所处的垂直节点路径,若判断所述第一节点属于垂直节点路径中第二节点的垂直下维节点,则将第一开票数据发送至具有验证属性信息的采集端处;
所述采集端基于预先配置的全量化采集信息表对第一开票数据中的信息进行采集,对全量化采集信息表进行更新得到无纸化凭证数据,包括:
确定全量化采集信息表中与第二名称所对应的所有第一栏目,提取所述附加信息中的第一时间信息,第二名称为接收相关票据的公司名称;
基于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在所有第一栏目中确定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在所述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的相邻位置处生成第二栏目,所述第二栏目包括与第一栏目所对应的全量的信息填充栏,第一栏目为显示相关票据的栏目,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为将当前的所有第二名称所对应的第一栏目组成的序列进行分隔的栏目;
采集所述第一开票数据中与全量的信息填充栏所对应的全量的信息,将全量的信息填充至相应的信息填充栏内,得到更新后的全量化采集信息表、无纸化凭证数据;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在所有第一栏目中确定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在所述第一分隔栏目和/或第二分隔栏目的相邻位置处生成第二栏目,所述第二栏目包括与第一栏目所对应的全量的信息填充栏,包括:
获取所有第一栏目分别所对应的第二时间信息,对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二时间信息分别量化处理得到第一时间量化值和第二时间量化值;
若判断所有的第二时间量化值均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则将最小的第二时间量化值所对应的第一栏目作为第一分隔栏,在所述第一分隔栏的上部生成第二栏目;
若判断所有的第二时间量化值均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则将最大的第二时间量化值所对应的第一栏目作为第二分隔栏,在所述第二分隔栏的下部生成第二栏目;
若判断分别存在大于和小于第一时间量化值的第二时间量化值,则将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且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最接近的第二时间量化值所对应的第一栏目作为第一分隔栏,将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且与所述第一时间量化值最接近的第二时间量化值所对应的第一栏目作为第二分隔栏,在所述第一分隔栏和第二分隔栏之间生成第二栏目。
CN202210576668.5A 2022-05-25 2022-05-25 适用于无纸化凭证数据的全量采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6771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6668.5A CN114677188B (zh) 2022-05-25 2022-05-25 适用于无纸化凭证数据的全量采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6668.5A CN114677188B (zh) 2022-05-25 2022-05-25 适用于无纸化凭证数据的全量采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7188A CN114677188A (zh) 2022-06-28
CN114677188B true CN114677188B (zh) 2022-08-26

Family

ID=82079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76668.5A Active CN114677188B (zh) 2022-05-25 2022-05-25 适用于无纸化凭证数据的全量采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771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96889B (zh) * 2023-01-10 2023-04-18 开鑫科技信息服务(南京)有限公司 适用于交易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15983875B (zh) * 2023-03-16 2023-05-26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绿色环境权益价值数据溯源方法及溯源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5084A (zh) * 2018-08-28 2019-01-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票据查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9561117A (zh) * 2017-09-26 2019-04-02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10599266A (zh) * 2019-09-16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票据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99207A (zh) * 2019-09-20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发票验证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610430A (zh) * 2019-08-13 2019-12-24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票据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66893A (zh) * 2021-01-11 2021-05-07 山东交通学院 跨企业协同会计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应用
CN113592450A (zh) * 2021-07-30 2021-11-02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中台发票中心的发票勾选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0111A (zh) * 2018-12-12 2019-07-2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发票访问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CN110659906B (zh) * 2019-09-20 2022-06-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票据信息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介质
CN112396423B (zh) * 2021-01-20 2021-04-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交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58857A (zh) * 2021-04-09 2021-07-23 陈世海 电子记账凭证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1117A (zh) * 2017-09-26 2019-04-02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9255084A (zh) * 2018-08-28 2019-01-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票据查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0610430A (zh) * 2019-08-13 2019-12-24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票据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99266A (zh) * 2019-09-16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票据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99207A (zh) * 2019-09-20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发票验证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766893A (zh) * 2021-01-11 2021-05-07 山东交通学院 跨企业协同会计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应用
CN113592450A (zh) * 2021-07-30 2021-11-02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中台发票中心的发票勾选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保险公司增值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张晴晴;《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20180415(第4期);第I138-1369页 *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 electronic invoicing solution to integrate SMEs with a tax-collection egovernment-platform";Abraham Matus 等;《2017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emocracy & eGovernment (ICEDEG)》;20170703;第94-101页 *
实现票据电子化的技术研究分析;冯晓等;《软件产业与工程》;20150310(第02期);第39-4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7188A (zh) 202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77188B (zh) 适用于无纸化凭证数据的全量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8734528B (zh) 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入账方法
CN107239954B (zh) 一种提高区块产生速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0409206C (zh) 交互式发票接口
US8443185B2 (en) System for management and processing of electronic vendor mail
US11824838B2 (en) Providing assertions regarding entities
CN104599408B (zh) 基于动态二维码的第三方账户自动柜员机取款方法及系统
CN108734457B (zh) 一种统一收银系统下的退款方法
CN105593867B (zh) 用于评估证件的方法
JPH11265411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バに対するプリペイドリンク
CN112199575A (zh) 虚拟银行开户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779698B (zh) 一种支付标记的分发及其安全支付方法、系统及装置
US8666849B2 (en) Computer implemented method for bill analysis over the internet
CN100374966C (zh) 用于存储和传送电子证书的方法
CN115952220A (zh) 基于区块链的票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0796531A (zh) 基于web的记账凭证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1145031B (zh) 一种保险业务定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762727B (zh) 一种事件驱动的财务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CA2970301C (en) Improved network for onboarding and delivery of electronic payments to payees
JP2001307008A (ja) 帳票イメージ処理装置
CN114493820B (zh) 适用于财务数据的关联验证式采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782175A (zh) 银行贷款数据请求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817867A (zh) 基于互联网的出版物发行平台
CN109670763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终端和服务器
JP2008305147A (ja) データ課金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課金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