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74101A - 冰箱及湿度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冰箱及湿度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74101A
CN114674101A CN202210174830.0A CN202210174830A CN114674101A CN 114674101 A CN114674101 A CN 114674101A CN 202210174830 A CN202210174830 A CN 202210174830A CN 114674101 A CN114674101 A CN 1146741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exchange
humidity
storage space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48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起彪
邓涵
陆文怡
李凯
牛二帅
钟胜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017483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741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74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41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42Air treating means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5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4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 F25D2317/041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 F25D2317/0411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5D2317/04111Control means therefor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冰箱及湿度调节方法,制冷组件对换热风道的空气进行降温,进而位于换热风道内的空气在第二风机的作用下会对第一换热端进行降温,第一换热端与第二换热端热交换进而对第二换热端进行降温。第一储物空间和冷藏风道之间的循环空气在在第一风机的作用下循环流动,并能够在位于冷藏风道的第二换热端处得到降温。换热器将冷藏风道和换热风道进行分隔,第一换热端和第二换热端进行热交换的方式传递冷量;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储物空间的湿度,控制器根据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信息,控制第一风机转速和/或第二风机的转速和/或风门的开度以调整第一储物空间内的空气湿度。

Description

冰箱及湿度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及湿度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风冷冰箱在使用时通过风道与风门将冰箱内的空气经过蒸发腔室冷却后送到各个间室中然后在回到蒸发腔室,如此循环。
传统的风冷冰箱内的循环空气在经过冷藏室时,循环空气的湿度较大,在返回蒸发腔室时,容易在蒸发器上凝结成霜,如此后续循环空气的湿度则会有所降低;在风冷冰箱对蒸发器进行除霜时又会加大冷藏室的湿度,导致冷藏室的湿度波动较大,影响食物的存储。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风冷冰箱中冷藏室的湿度波动较大,影响食物的存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冰箱及湿度调节方法,该冰箱及湿度调节方法在使用时,可以使得第一储物空间内的湿度满足食物储存需求。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冰箱,包括:
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设有换热空间、制冷组件及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换热空间内将所述换热空间分隔为冷藏风道和换热风道,所述换热器包括相互导热的第一换热端和第二换热端,所述第一换热端设置于所述换热风道内,所述第二换热端设置于所述冷藏风道内,所述制冷组件用于对所述换热风道内的空气进行制冷降温;
冷藏单元,所述冷藏单元设有第一储物空间,所述第一储物空间与所述冷藏风道连通;
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用于驱使位于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气流经过所述第二换热端后通过所述冷藏风道返回至所述第一储物空间;所述第二风机用于驱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换热风道内的制冷空气吹向所述第一换热端;
风门,所述风门设置于所述换热风道内的空气吹向所述第一换热端的路径上用于控制所述换热风道内的制冷空气吹向所述第一换热端的风量;
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储物空间内的空气湿度;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及所述风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信息,控制所述第一风机转速和/或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和/或所述风门的开度以调整所述第一储物空间内的空气湿度。
上述冰箱在使用时,制冷组件对换热风道的空气进行降温,进而位于换热风道内的空气在第二风机的作用下会对第一换热端进行降温,第一换热端与第二换热端热交换进而对第二换热端进行降温。第一储物空间和冷藏风道之间的循环空气在在第一风机的作用下循环流动,并能够在位于冷藏风道的第二换热端处得到降温,如此可以确保第一储物空间内空气的低温。进一步地,换热器将冷藏风道和换热风道进行分隔,第一换热端和第二换热端进行热交换的方式传递冷量,进而冷藏风道湿度较高的空气不会直接进入换热风道内,进而避免了传统的冰箱中出现的制冷组件结霜引起的湿度降低或者是除霜过程中引起的湿度变大的问题;进一步地,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储物空间的湿度,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信息,控制所述第一风机转速和/或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和/或所述风门的开度以调整所述第一储物空间内的空气湿度,以降低第一储物空间的湿度波动使得第一储物空间的湿度满足食物的储藏需求。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组件包括蒸发器及压缩机,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换热风道内,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蒸发器相互连通以使所述蒸发器能够降低所述换热风道内的空气温度,所述压缩机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单元还包括第一回风风道,所述蒸发器的回风口通过所述第一回风风道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所述第一回风风道用于将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一换热端换热后的空气引导回至所述蒸发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冰箱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换热端的温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冰箱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储物空间内的空气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选用肋片换热器、热管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中的一者。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应用于前述任一实施例的冰箱的湿度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当前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湿度H1;
当检测到当前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湿度H1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设定湿度H0时,提升所述风门的开度,降低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
当检测到当前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湿度H1小于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设定湿度H0时,维持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湿度H1在需求湿度内。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需求湿度为H0-5%-H0+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当检测到当前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湿度H1小于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设定湿度H0时,维持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湿度H1在需求湿度内的步骤中包括:
当检测到当前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湿度H1小于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设定湿度H0时,检测当前所述第二换热端的温度T1,以及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空气温度T2,根据T2以及H0计算所述第一储物空间内在当前温度及湿度环境下空气的露点温度T3,
当检测到T1≥T3时,维持当前冰箱的运行状态;
当检测到T1<T3时,降低所述风门的开度,增加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当检测到T1<T3时,降低所述风门的开度,增加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当前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空气温度T4,当T4小于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设定温度时,降低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其中,所述制冷组件包括蒸发器及压缩机,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换热风道内,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蒸发器相互连通以使所述蒸发器能够降低所述换热风道内的空气温度。
上述湿度调节方法在使用时,检测当前第一储物空间的湿度H1,当检测到当前第一储物空间的湿度H1大于或等于第一储物空间的设定湿度H0时,说明第一储物空间的湿度较高,需要进行除湿,此时通过提升风门的开度,增加对第一换热端换热的冷量来降低第二换热端的温度,通过降低第一风机的转速来降低第一储物空间和冷藏风道内循环空气与第二换热端的换热效率,从而降低第二换热端的温度,使得第一储物空间内的空气冷凝或者凝结成霜,进而降低第一储物空间的湿度。当检测到当前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湿度H1小于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设定湿度H0时,维持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湿度H1在需求湿度内。如此,可以确保第一储物空间内的湿度满足食物的储藏需要。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书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图1为一实施例的冰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冰箱的其中一个视角下的剖视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另一个视角下的剖视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冰箱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的湿度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冰箱;100、换热单元;110、换热风道;112、第一换热风道;114、第二换热风道;120、制冷组件;122、蒸发器;124、压缩机;130、换热器;132、第一换热端;134、第二换热端;140、风门;150、第一回风风道;200、冷藏单元;210、冷藏风道;220、第一储物空间;300、冷冻单元;310、第二储物空间;410、第一风机;420、第二风机;500、接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传统的风冷冰箱内的循环空气在经过冷藏室时,循环空气的湿度较大,在返回蒸发腔室时,容易在蒸发器上凝结成霜,如此后续循环空气的湿度则会有所降低;在风冷冰箱对蒸发器进行除霜时又会加大冷藏室的湿度,导致冷藏室的湿度波动较大,影响食物的存储。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冰箱及湿度调节方法,该冰箱及湿度调节方法在使用时,可以使得第一储物空间内的湿度满足食物储存需求。
请参照图1至图4,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冰箱10,包括换热单元100,换热单元100设有换热空间、制冷组件120及换热器130,换热器130设置于换热空间内将换热空间分隔为冷藏风道210和换热风道110,换热器130包括相互导热的第一换热端132和第二换热端134,第一换热端132设置于换热风道110内,第二换热端134设置于冷藏风道210内,制冷组件120用于对换热风道110内的空气进行制冷降温。可选地,换热器130选用肋片换热器130、热管换热器130、板翅式换热器130中的一者。
需要指出的是,冷藏风道210与换热风道110之间被换热器130分隔,冷藏风道210和换热风道110之间空气互相不流通或者是两者之间的空气流动较少。
请参照图1至图4,该冰箱10还包括冷藏单元200,冷藏单元200设有第一储物空间220,第一储物空间220与冷藏风道210连通,第一储物空间220空间和冷藏风道210之间的空气可以相互连通;具体地,该冰箱10还包括第一风机410,第一风机410用于驱使位于第一储物空间220的气流经过第二换热端134后通过冷藏风道210返回至第一储物空间220,由于第二换热端134设置于冷藏风道210内,因此冷藏风道210内的空气可以与第二换热端134换热。该冰箱10还包括第二风机420,第二风机420用于驱使换热风道110内的空气吹向第一换热端132,在第一换热端132上进行换热。
请参照图1,该冰箱10还包括风门140,风门140设置于换热风道110内的空气吹向第一换热端132的路径上,用于控制换热风道110内的空气吹向第一换热端132的风量。
具体地,请参照图1,换热风道110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换热风道112和第二换热风道114,第二风机420设置于第一换热风道112,制冷组件120用于对第一换热风道112进行换热降温,第一换热端132和风门140设置于第二换热风道114,如此,第二风机420用于驱使第一换热风道112中与制冷组件120换热后的空气进入第二换热风道114与第一换热端132换热,此时风门140通过调整自身开度控制第一换热风道112内的空气吹向第二换热风道114内的风量。可选地,第一风机410可以是离心风机或者是轴流风机,第二风机420可以为轴流风机或者是离心风机。
该冰箱10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未示出)及控制器(未示出),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储物空间220内的空气湿度,控制器与湿度传感器、第一风机410、第二风机420及风门140通信连接,控制器根据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信息,控制第一风机410转速和/或第二风机420的转速和/或风门140的开度以调整第一储物空间220内的空气湿度。
可选地,控制器可以为微控制单元或者是单片机。湿度传感器可以为湿度计。
需要指出的是,通信连接方式可以为电性连接或者是无线传输的方式连接。
上述冰箱10在使用时,制冷组件120对换热风道110的空气进行降温,进而位于换热风道110内的空气在第二风机420的作用下会对第一换热端132进行降温,第一换热端132与第二换热端134热交换进而对第二换热端134进行降温。第一储物空间220和冷藏风道210之间的循环空气在在第一风机410的作用下循环流动,并能够在位于冷藏风道210的第二换热端134处得到降温,如此可以确保第一储物空间220内空气的低温。进一步地,换热器130将冷藏风道210和换热风道110进行分隔,第一换热端132和第二换热端134进行热交换的方式传递冷量,进而冷藏风道210湿度较高的空气不会直接进入换热风道110内,进而避免了传统的冰箱10中出现的制冷组件120结霜引起的湿度降低或者是除霜过程中引起的湿度变大的问题;进一步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储物空间220的湿度,控制器根据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信息,控制第一风机410转速和/或第二风机420的转速和/或风门140的开度以调整第一储物空间220内的空气湿度,以降低第一储物空间220的湿度波动使得第一储物空间220的湿度满足食物的储藏需求。
请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冷组件120包括蒸发器122及压缩机124,蒸发器122设置于换热风道110内,压缩机124与蒸发器122连接并连通。位于换热风道110内的空气可以通过蒸发器122进行换热。具体地,蒸发器122均设置于第一换热风道112内。
请参照图1,该冰箱10还包括冷冻单元300,冷冻单元300设有第二储物空间310及冷冻风道(未示出),换热风道110设有冷冻风口(未示出),冷冻风道用于连通冷冻风口及第二储物空间310。如此,在换热风道110中的制冷空气部分与第一换热端132换热,部分通过冷冻风口进入冷冻风道并通过冷冻风道进入第二储物空间310内,对第二储物空间310内的食物进行冷冻保存。
具体地,第一换热风道112设有冷冻风口,在使用时,第一换热风道112内的部分制冷空气进入第二换热风道114与第一换热端132进行换热降温,第一换热风道112内的部分制冷空气通过冷冻风口进入冷冻风道并通过冷冻风道进入第二储物空间310内,对第二储物空间310内的食物进行冷冻保存。
请参照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单元100还包括第一回风风道150,制冷组件120的回风口通过第一回风风道150与换热风道110连通,第一回风风道150用于将与第一换热端132换热后的空气引导回至制冷组件120。如此,对第一换热端132换热后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回风风道150回到制冷组件120处继续利用,在制冷组件120中再度继续降温,从而循环使用。具体地,蒸发器122的回风口通过第一回风风道150与换热风道110连通,第一回风风道150用于将与第一换热端132换热后的空气引导回至蒸发器122,因此,对第一换热端132换热后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回风风道150回到蒸发器122中再度进行降温。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冻单元300还包括第二回风风道,制冷组件120的回风口通过第二回风风道与第二储物空间310的回风口连通,第二回风风道用于将第二储物空间310内的换热后的空气引导回至制冷组件120。如此,在第二储物空间310换热后的空气通过第二回风风道回到制冷组件120处继续利用,在制冷组件120中再度继续降温,从而循环使用。具体地,在第二储物空间310换热后的空气通过第二回风风道回到蒸发器122中再度进行降温。
该冰箱10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未示出)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未示出),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换热端134处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储物空间220处的空气温度。具体地,第一储物空间220形成有冷藏间室,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冷藏间室内的空气温度。控制器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风机410、第二风机420及风门140通信连接,控制器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信息,控制第一风机410和/或第二风机420的转速和/或风门140的开度以调整第二换热端134的温度及第一储物空间220的空气温度。
可选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可以为感温包或者是光纤式传感器。
在前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冰箱10还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未示出),冷藏单元200设有与第一储物空间220连通的进风口(未示出),第一储物空间220通过进风口与冷藏风道210连通,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进风口处的空气温度。可选地,第三温度传感器可以为光纤传感器或者是感温包。
进一步地,通过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进风口处的温度,当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该进风口的温度过低时,例如低于0℃时,则通过驱使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风机410加速转动或者通过控制风门140的开度调整与第一换热端132的换热风量。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温度传感器可以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如此,通过控制器接收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息来控制风门140的开度和第一风机410的转速。具体地,控制器可以为微控制单元或者是单片机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冰箱10还包括第四温度传感器(未示出),冷藏单元200设有与第一储物空间220连通的冷藏回风口(未示出),第一储物空间220通过冷藏回风口与冷藏风道210连通,第四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位于冷藏回风口处的空气温度。可选地,第四温度传感器可以为光纤传感器或者是感温包。
进一步地,前述实施例中,通过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了进风口处的空气温度,第四温度传感器检测了冷藏回风口处的空气温度,通过计算冷藏回风口处的空气温度及进风口处的空气温度的差值,就可以判断出第一储物空间220内的空度温度的均匀性。当两者差值较大时,则判断出第一储物空间220内的空度温度的均匀性较差,即可以通过调整第一风机410的转速来提升第一储物空间220和冷藏风道210之间空气流动的速率。当两者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时,说明第一储物空间220内的空度温度的均匀性较佳,则可以使冰箱10保持目前运行状态。
具体地,第四温度传感器可以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控制器通信连接,通过控制器接收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并计算两者差值,根据差值的大小来控制第一风机410的转速。
请参照图1和图5,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冰箱10还包括接水盘500,接水盘500用于引导第二换热端134滴落的水。接水盘500上开设有排水孔。
请参照图6,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应用于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冰箱10的湿度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H100:检测当前第一储物空间220的湿度H1;
具体地,可以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第一储物空间220的湿度。
H200:当检测到当前第一储物空间220的湿度H1大于或等于第一储物空间220的设定湿度H0时,提升风门140的开度,降低第一风机410的转速;
具体地,第一储物空间220的设定湿度可以是用户在使用时在冰箱10的湿度档位开关上设定,湿度档位开关可以包括50%、70%、90%(或干燥、正常、保湿)等多个档位。
H300:当检测到当前第一储物空间220的湿度H1小于第一储物空间220的设定湿度H0时,维持第一储物空间220的湿度H1在需求湿度。
具体地,需求湿度可以为H0-5%-H0+5%,当然了需求湿度的具体大小和范围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限定,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上述湿度调节方法在使用时,检测当前第一储物空间220的湿度H1,当检测到当前第一储物空间220的湿度H1大于或等于第一储物空间220的设定湿度H0时,说明第一储物空间220的湿度较高,需要进行除湿,此时通过提升风门140的开度,增加对第一换热端132换热的冷量来降低第二换热端134的温度,通过降低第一风机410的转速来降低第一储物空间220和冷藏风道210内循环空气与第二换热端134的换热效率,从而降低第二换热端134的温度,使得第一储物空间220内的空气冷凝或者凝结成霜,进而降低第一储物空间220的湿度。
具体地,第一储物空间220的设定湿度可以是用户在使用时在冰箱10的湿度档位开关上设定,湿度档位开关可以包括50%、70%、90%(或干燥、正常、保湿)等多个档位。
H300:当检测到当前第一储物空间220的湿度H1小于第一储物空间220的设定湿度H0时,维持第一储物空间220的湿度H1在需求湿度。
进一步地,当检测到当前第一储物空间220的湿度H1大于或等于第一储物空间220的设定湿度H0时,提升风门140的开度,降低第一风机410的转速,同时在保证第一储物空间220内的空气温度不低于第一储物空间220的设定温度时,增大压缩机124的运行频率,使得第二换热端134表面温度下降,使得第一储物空间内的空气被冷凝成水或凝结成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H300的步骤包括:
当检测到当前第一储物空间220的湿度H1小于第一储物空间220的设定湿度H0时,检测当前第二换热端134的温度T1,以及第一储物空间220的空气温度T2,根据T2以及H0计算第一储物空间220内在当前温度及湿度环境下空气的露点温度T3;
具体地,露点温度是通过饱和水汽压公式直接反算得到的。例如可以采用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戈夫-格雷奇(Goff-Gratch)公式计算得到,具体的计算过程在此不作过多阐述。
当检测到T1≥T3时,维持当前冰箱10的运行状态;
当检测到T1<T3时,降低风门140的开度,提升第一风机410的转速。当T1<T3时,说明此时冷藏风道210内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第二换热端134处冷凝成水或者凝结成霜,此时可以降低风门140的开度来减少与第一换热端132换热的冷量,通过提升第一风机410的转速来提高冷藏风道210的空气与第二换热端134的换热效率,以提升第二换热端134的温度T1。
具体地,与前述实施例相似,风门140的开度及第一风机410的转速可以通过控制器进行调节。
由于在降低了风门140的开度及提升了第一风机410的转速会对应提升第二换热端134的温度,此时需要保证第一储物空间220的温度在设定温度内。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当检测到T1<T3时,降低风门140的开度,提升第一风机410的转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当前第一储物空间220的空气温度T4,当T4小于第一储物空间220的设定温度时,降低第二风机420的转速,降低压缩机124的运行频率;其中,蒸发器122设置于第一换热风道112内,压缩机124与蒸发器122连接并连通。此时,说明在检测到T1<T3时,通过实施降低风门140的开度,提升第一风机410的转速的措施后,仍然能保证第一储物空间220的制冷要求,此时,通过降低第二风机420的转速,降低压缩机124的运行频率的方式使得第二换热端134的温度上升,避免第一储物空间220的湿度下降。
具体地,与前述实施例相似,压缩机124的运行频率及第二风机420的转速可以通过控制器进行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第一储物空间220的空气温度指的是在检测到T1<T3时,通过降低风门140的开度,提升第一风机410的转速后提升第二换热端134的温度T1后第一储物空间220的空气温度,包括如下步骤:
L100:检测第二换热端134的温度T5;
具体地,可以通过相应的第四传感器检测第二换热端134处的温度。
L200:当检测到T5≤0℃时,提升第一风机410的转速,降低风门140的开度,使得T5>0℃;或者提升第一风机410的转速,降低风门140的开度,降低第二风机420的转速,降低压缩机124的运行频率,使得T5>0℃,其中,蒸发器122设置于第一换热风道112内,压缩机124与蒸发器122连接并连通。
当T5≤0℃时,说明在第二换热端134处会结霜,通过提升第一风机410的转速可以驱使第一储物空间220和冷藏风道210之间的空气流动速率加快,进而提升空气与第二换热端134的换热效率,从而提升第二换热端134的温度;同时通过降低风门140开度和降低第二风机420的转速,可以降低与第一换热端132换热的冷量,从而提升第二换热端134的温度。
具体地,第一风机410的转速,风门140的开度以及压缩机124的运行频率都可以通过前述实施例中的控制器进行控制。
L300:检测第一储物空间220内的空气温度T6。在提升第二换热端134的温度后,会对第一储物空间220内的空气温度产生影响,此时通过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三传感器检测第一储物空间220内的空气温度。
L400:当检测到T6大于或等于第一储物空间220的设定温度时,提升第一风机410的转速,增加风门140的开度,但仍然维持T5>0℃;或者提升第一风机410的转速,增加风门140的开度,增加第二风机420转速,提升压缩机124的运行频率,但仍然维持T5>0℃。
当T6大于或等于第一储物空间220的设定温度时,说明此时第一储物空间220的空气温度无法满足第一储物空间220的制冷需求。基于前述描述,通过增加风门140的开度可以增加与第一换热端132换热的冷量,通过提升第一风机410的转速可以加速第一储物空间220中空气的流动,进而降低第一储物空间220的空气温度,但是此时必须维持T5>0℃,避免第二换热端134结霜。在提升第一风机410的转速和增加风门140的开度的同时还可以增加第二风机420转速,提升压缩机124的运行频率,来增加对第一换热端132换热的冷量,但是此时必须维持T5>0℃,避免第二换热端134结霜。
L500:当检测到T6小于第一储物空间220的设定温度时,维持冰箱10的当前运行状态。
上述除霜方法在使用时,检测所述第二换热端134的温度T5,当检测到T5≤0℃时,说明此时第二换热端134处存在结霜的风险或者已经存在结霜,此时,提升所述第一风机410的转速来增加所述第一储物空间220与冷藏风道210之间的空气流动速率,提升空气与第二换热端134换热效率来提升第二换热端134的温度,降低所述风门140的开度来降低与第一换热端132换热的冷量提升第二换热端134的温度,使得T5>0℃;或者在提升所述第一风机410的转速,降低所述风门140的开度的同时,再采用降低所述第二风机420的转速,降低压缩机124的运行频率的方式进一步降低与第一换热端132换热的冷量提升第二换热端134的温度,使得T5>0℃。随后,检测所述第一储物空间220内的空气温度T6,当检测到T6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储物空间220的设定温度时,说明此时第一储物空间220的空气温度无法满足制冷需求,此时提升所述第一风机410的转速来增加所述第一储物空间220与冷藏风道210之间的空气流动速率来增加第一储物空间220的冷量,增加所述风门140的开度的方式来增加与第一换热端132换热的冷量从而降低第二换热端134的温度,以降低第一储物空间220内的空气温度,但为了避免第二换热端134结霜,此时仍然维持T5>0℃;或者在提升所述第一风机410的转速,增加所述风门140的开度的同时,增加所述第二风机420转速,提升所述压缩机124的运行频率,来增加与第一换热端132换热的冷量从而降低第二换热端134的温度,但仍然维持T5>0℃;当检测到T6小于所述第一储物空间220的设定温度时,说明此时第一储物空间220的空气温度可以满足制冷需求,进而维持冰箱10的当前运行状态,进而降低第二换热端134处结霜的风险或者在第二换热端134结霜时也可以降低第一储物空间的温度波动,确保第一储物空间的制冷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L400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L600:当检测到T6仍然大于或等于第一储物空间220的设定温度时,继续提升第一风机410的转速,增加风门140的开度;或者继续提升第一风机410的转速,增加风门140的开度,增加第二风机420转速,提升压缩机124的运行频率。如此,降低第一储物空间220的温度。
需要指出的是,当检测到T6仍然大于或等于第一储物空间220的设定温度时,通过前述实施例的方式降低第一储物空间220的温度时,此时第二换热端134的温度T5可以小于或等于0℃,如此优先确保第一储物空间220的温度满足制冷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L600之后还包括:
L700:获取第二换热端134持续处于T5≤0℃的状态的持续时间t1;
具体地,可以通过相应的计时模块计算持续时间t1。
L800:当持续时间t1等于冰箱10的设定除霜间隔t2时,关闭风门140预设时间段或减小风门140的开度,直至T5>0℃;或,关闭风门140预设时间段或减小风门140的开度,以及减小第二风机420的转速,降低压缩机124的运行频率,直至T5>0℃。此时冰箱10进入化霜模式,关闭风门140或减少风门140的开度、减小第二风机420的转速或降低压缩机124的运行频率均可以使得与第一换热端132的冷量降低,从而提升第二换热端134的温度。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应用于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冰箱10的温度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检测冷藏风道210输送至第一储物空间220的空气温度T7;
具体地,可以通过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进风口处的空气温度来得到T7。
S200:当检测到T7≤0℃时,提升第一风机410的转速;或提升第一风机410的转速并降低风门140的开度;
具体地,可以通过前述实施例中的控制器第一风机410提升转速,同样风门140的开度也可以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
其中,基于前述实施例中的冰箱10中,第一风机410设置于冷藏风道210内,第一风机410用于驱使位于第一储物空间220和冷藏风道210之间的空气循环流动并控制空气流动速率,风门140位于换热风道110的空气吹向第一换热端132的路径上,风门140用于控制换热风道110内的制冷空气吹向第一换热端132的风量。
上述温度调节方法在使用时,检测冷藏风道210输送至第一储物空间220的空气温度T7,当检测到T7≤0℃时,提升第一风机410的转速,此时,可以加速第一储物空间220和冷藏风道210之间空气的流动速率,进而提升空气与第二换热端134的换热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第二换热端134的温度升高,从而使得第一储物空间220和冷藏风道210之间空气温度升高,避免第一储物空间220的进风口处的因为温度过低导致靠近该处的食物结冰;或者在提升第一风机410的转速的同时,降低风门140的开度,使得对第一换热端132降温的风量降低,进而间接的提升第二换热端134的温度,避免第一储物空间220的进风口处的因为温度过低导致靠近该处的食物被冻伤。
在S200中包括如下步骤:
当检测到T7≤0℃时,检测当前第一风机410的转速,当第一风机410的转速低于预设转速时,提升第一风机410的转速;
具体地,可以通过检测第一风机410的电机的转速来检测第一风机410的转速。
当检测到第一风机410的转速达到第一预设值时,仍然检测到T7≤0℃时,降低风门140的开度。
需要指出的是,预设转速可以为第一风机410的最高转速或者是最大转速附近值,或者预设转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减小风门140的开度会使对第一换热端132换热的冷量减少不利于第一储物空间220保持低温。当检测到T7≤0℃时,如果第一风机410的转速未达到第一预设值时,优选提升第一风机410的转速来提升第一储物空间220及冷藏风道210之间空气的流动速率,从而提升T7值,而保持风门140的开度来维持与第一换热端132换热的冷量。当第一风机410的转速已达到第一预设值时,再通过减小风门140开度。
一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应用于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冰箱10的温度调节方法,包括:
T100:检测冷藏风道210输送至第一储物空间220的空气温度T8、以及检测第一储物空间220输送至冷藏风道210的空气温度T9,记T9-T8为ΔT;
具体地,可以通过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进风口处的空气温度来获取T8,通过第四温度传感器检测冷藏回风口的空气温度来获取T9。
T200:当ΔT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提升第一风机410的转速;
具体地,可以通过前述实施例中的控制器控制第一风机410提升自身转速。
T300:当ΔT小于第二预设值时,保持冰箱10的当前运行状态;其中,第一风机410设置于冷藏风道210内,第一风机410用于驱使位于第一储物空间220和冷藏风道210之间的空气循环流动并控制空气流动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预设值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设置。
上述温度调节方法在使用时,检测冷藏风道210输送至第一储物空间220的空气温度T8、以及检测第一储物空间220输送至冷藏风道210的空气温度T9,记T9-T8为ΔT,其中ΔT的大小反应出第一储物空间220和冷藏风道210之间空气的温度均匀性;当ΔT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说明第一储物空间220和冷藏风道210之间空气的温度均匀性较差,此时可以通过提升第一风机410的转速,加速第一储物空间220和冷藏风道210之间空气的流动;当ΔT小于第二预设值时,说明第一储物空间220和冷藏风道210之间空气的温度均匀性较好,此时保持冰箱10的当前运行状态即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T200之后的步骤包括:
检测第一储物空间220的温度T10;
具体地,可以通过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第一储物空间220的空气温度。
当检测到T10小于或等于第一储物空间220的设定温度的最小值时,降低风门140的开度;或降低风门140的开度,减小第二风机420的转速,减小压缩机124的运行频率。当T10小于或等于第一储物空间220的设定温度的最小值时,说明此时输入的第一储物空间220内的冷量较大,不利于食物的储藏,此时通过降低风门140的开度来调整与第一换热端132换热的冷量;或者降低风门140的开度的同时,减小第二风机420的转速,减少压缩机124的运行频率进一步降低与第一换热端132换热的冷量。
当检测到T10在第一储物空间220的设定温度的范围内时,维持当前冰箱10的运行状态。
需要说明的时,第一储物空间220的设定温度的范围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设定的,冰箱10具备相同的档位开关,通过在档位开关上设定相应的温度。
其中,基于前述实施例中的冰箱10结构,风门140位于换热风道110的空气吹向第一换热端132的路径上,风门140用于控制换热风道110内的制冷空气吹向第一换热端132的风量,蒸发器122设置于换热风道110内,压缩机124与蒸发器122连接并连通,蒸发器122用于与换热风道110内空气换热,第二风机420设置于换热风道110内,第二风机420用于驱使位于换热风道110内的气流吹向第一换热端132并控制换热风道110内与第一换热端132换热的风量。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设有换热空间、制冷组件及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换热空间内将所述换热空间分隔为冷藏风道和换热风道,所述换热器包括相互导热的第一换热端和第二换热端,所述第一换热端设置于所述换热风道内,所述第二换热端设置于所述冷藏风道内,所述制冷组件用于对所述换热风道内的空气进行制冷降温;
冷藏单元,所述冷藏单元设有第一储物空间,所述第一储物空间与所述冷藏风道连通;
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用于驱使位于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气流经过所述第二换热端后通过所述冷藏风道返回至所述第一储物空间;所述第二风机用于驱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换热风道内的制冷空气吹向所述第一换热端;
风门,所述风门设置于所述换热风道内的空气吹向所述第一换热端的路径上用于控制所述换热风道内的制冷空气吹向所述第一换热端的风量;
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储物空间内的空气湿度;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及所述风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信息,控制所述第一风机转速和/或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和/或所述风门的开度以调整所述第一储物空间内的空气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包括蒸发器及压缩机,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换热风道内,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蒸发器相互连通以使所述蒸发器能够降低所述换热风道内的空气温度,所述压缩机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还包括第一回风风道,所述蒸发器的回风口通过所述第一回风风道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所述第一回风风道用于将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一换热端换热后的空气引导回至所述蒸发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换热端的温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储物空间内的空气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选用肋片换热器、热管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中的一者。
7.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冰箱的湿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当前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湿度H1;
当检测到当前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湿度H1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设定湿度H0时,提升所述风门的开度,降低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
当检测到当前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湿度H1小于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设定湿度H0时,维持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湿度H1在需求湿度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湿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湿度为H0-5%-H0+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湿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检测到当前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湿度H1小于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设定湿度H0时,维持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湿度H1在需求湿度内的步骤中包括:
当检测到当前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湿度H1小于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设定湿度H0时,检测当前所述第二换热端的温度T1,以及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空气温度T2,根据T2以及H0计算所述第一储物空间内在当前温度及湿度环境下空气的露点温度T3,
当检测到T1≥T3时,维持当前冰箱的运行状态;
当检测到T1<T3时,降低所述风门的开度,增加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湿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检测到T1<T3时,降低所述风门的开度,增加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当前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空气温度T4,当T4小于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设定温度时,降低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其中,所述制冷组件包括蒸发器及压缩机,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换热风道内,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蒸发器相互连通以使所述蒸发器能够降低所述换热风道内的空气温度。
CN202210174830.0A 2022-02-24 2022-02-24 冰箱及湿度调节方法 Pending CN1146741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4830.0A CN114674101A (zh) 2022-02-24 2022-02-24 冰箱及湿度调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4830.0A CN114674101A (zh) 2022-02-24 2022-02-24 冰箱及湿度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4101A true CN114674101A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72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4830.0A Pending CN114674101A (zh) 2022-02-24 2022-02-24 冰箱及湿度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74101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14091A (ja) * 2013-12-16 2015-06-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及び、冷蔵庫の制御方法
CN105972929A (zh) * 2016-06-24 2016-09-28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89707A (zh) * 2016-03-31 2017-10-24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风冷冰箱
CN110440502A (zh) * 2019-08-28 2019-11-12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冰箱化霜增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6897970U (zh) * 2022-02-24 2022-07-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14091A (ja) * 2013-12-16 2015-06-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及び、冷蔵庫の制御方法
CN107289707A (zh) * 2016-03-31 2017-10-24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风冷冰箱
CN105972929A (zh) * 2016-06-24 2016-09-28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40502A (zh) * 2019-08-28 2019-11-12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冰箱化霜增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6897970U (zh) * 2022-02-24 2022-07-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36602B2 (ja) 冷蔵庫
KR101637443B1 (ko) 냉장고용 제상히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냉장고
CN107621114B (zh) 一种风冷冰箱
EP2282149A2 (en)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KR20080070511A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03207248A (ja) 冷蔵庫
US20100257886A1 (en) Refrigeration device
US20200300530A1 (en) Control method for refrigerator
JP5110192B1 (ja) 冷凍装置
CN114543414B (zh) 冰箱控制方法及冰箱
US20100115972A1 (en)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KR20070062862A (ko) 냉장고의 제어 방법
CN216897970U (zh) 冰箱
JPH11173729A (ja) 冷蔵庫
CN1327179C (zh) 用于控制冰箱吹风扇工作的设备及方法
JP4206792B2 (ja) 冷蔵庫
CN100520244C (zh) 冰箱
KR102206097B1 (ko) 냉장고 및 냉장고의 제상 운전 제어 방법
CN114674101A (zh) 冰箱及湿度调节方法
CN114484994B (zh) 冰箱及除霜方法
JP3541149B2 (ja) 冷蔵庫
CN114264094B (zh) 一种化霜控制方法及制冷系统
CN114518002A (zh) 冰箱及温度调节方法
KR100844598B1 (ko) 냉장고
CN100498150C (zh) 冰箱的除霜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