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67631A - 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7631A
CN114667631A CN202180006160.5A CN202180006160A CN114667631A CN 114667631 A CN114667631 A CN 114667631A CN 202180006160 A CN202180006160 A CN 202180006160A CN 114667631 A CN114667631 A CN 1146676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odule
module according
groove
cavity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61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晨晨
周权
丁宇
马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667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76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12Monobloc comprising multiple compart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6Lead-acid accumulators
    • H01M10/12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6Lead-acid accumulators
    • H01M10/12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122Multimode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6Lead-acid accumulators
    • H01M10/12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14Assembling a group of electrodes or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3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inter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电极组件与封装构件。电极组件包括极耳。封装构件包括基体与第一导电连接件。基体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收容槽;电极组件收容于第一收容槽。第一导电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以及位于第一收容槽的槽壁内的中间部。第一导电连接件通向至少两个第一收容槽。该电池模组通过一基体对各电极组件进行封装,使电极组件的极耳收容于基体内部。电池模组可降低目前市场上电池的极耳裸露在封装结构之外,进而导致电极组件的极耳容易在电池组内其他结构作用下发生变形的隐患。

Description

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组是一种将外界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于其内部,以在需要的时刻对外部设备(如便携式电子装置)进行供电的装置。具体地,电池组包括电池模组以及用于收容该电池模组的壳体。其中,该电池模组包括多个沿设定方向依次堆叠并相互串联或并联的电池,各电池共同配合以实现期望功率的输出。
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各电池虽具有单体的封装结构,但组装后的电池模组中的各极耳却是相对于上述封装结构裸露在外的,各极耳容易在电池组内其他结构的作用力下发生变形。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以降低电池模组的各极耳因裸露于封装结构外,而导致各极耳容易在电池组内其他结构作用下发生变形的隐患。
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个电极组件以及封装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极耳,所述封装构件包括基体与第一导电连接件。所述基体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收容槽,所述电极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中。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的槽壁内的中间部;单个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通向至少两个第一收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一所述第一连接部通向一所述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相邻的所述第一收容槽内的极耳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中间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收容槽包括沿所述第一收容槽的深度方向彼此连通的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自所述基体的表面内凹形成,所述第二腔体自所述第一腔体的底壁背离所述第一腔体延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极耳包括以下组成的至少一者:a)沿所述第一收容槽的深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b)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且沿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径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以下组成的至少一者:c)沿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径向延伸并伸入所述第一收容槽的第三延伸部;d)沿所述第一收容槽的深度方向延伸的第四延伸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与所述基体一体成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收容槽中还包括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填充于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第一收容槽的槽壁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封装构件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基体连接并密封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开口,所述顶盖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一者:e)单个所述顶盖密封单个所述第一收容槽;f)单个所述顶盖密封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收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基体与所述顶盖卡接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基体面向所述顶盖的一端与所述顶盖面向所述基体的一端中的一个设有定位凹槽,另一个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插入所述定位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封装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基体与所述顶盖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电极组件抵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顶盖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还包括制冷剂;所述基体设有第二收容槽,所述制冷剂位于所述第二收容槽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基体还包括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密封所述第二收容槽的开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一者:g)单个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所连接的极耳的极性相同;h)单个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所连接的极耳的极性相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封装构件还包括可导电的接线柱以及第二导电连接件;所述接线柱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基体之外;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连接部,其中,至少一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接线柱,至少一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极耳或第二导电连接件,以使所述接线柱成为所述电池模组的导电端子。
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电极组件与封装构件。其中,电极组件包括极耳。封装构件包括基体与第一导电连接件。该基体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收容槽;上述电极组件一一对应收容于第一收容槽。第一导电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以及位于第一收容槽的槽壁内的中间部。单个第一导电连接件通向至少两个第一收容槽;一第一连接部通向一第一收容槽,并与相邻的第一收容槽内的极耳连接;各第一连接部通过中间部连接。
与目前市场上的电池模组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通过一基体对各电极组件进行封装,使电极组件的极耳收容于基体内部;每一电极组件均与基体形成一电池结构。由于极耳并未伸出第一收容槽之外,第一收容槽为电极组件的极耳提供了一保护环境。故该电池模组可有效降低目前市场上电池的极耳裸露在封装结构之外,进而导致电极组件的极耳容易在电池组内其他结构作用下发生变形的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提供的电池模组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池模组沿A-A线的剖切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其中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一个方向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电池模组沿C-C线的剖切示意图;
图6是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用电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
1、电池模组;
100、电极组件;110、极片组件;120、极耳;121、第一延伸部;122、第二延伸部;
200、封装构件;210、基体;220、第一导电连接件;230、顶盖;240、密封塞;221、第一连接部;222、中间部;231、主体部;232、抵接部;201、第一收容槽;202、第二收容槽;2011、第一腔体;2012、第二腔体;2013、安装槽;
300、支撑件;
400、制冷剂;
1′、电池模组;
210′、基体;201′、第一收容槽;2013′、安装槽;2014′、卡槽;2015′、定位凹槽;
230′、顶盖;231′、主体部;232′、抵接部;2311′、卡扣;2312′、定位凸起;
500′、密封件;
2、用电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固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申请。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在本说明书中,所述“安装”包括焊接、螺接、卡接、粘合等方式将某一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所述元件或装置可在特定位置或地方保持不动也可在限定范围内活动,所述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后可进行拆卸也可不能进行拆卸,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参照图1至图3,其分别示出了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1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沿A-A线的剖切示意图,以及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该电池模组1包括至少两电极组件100与封装构件200。其中,电极组件100包括极耳120。封装构件200是电极组件100的封装结构,其包括基体210与第一导电连接件220。该基体210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收容槽201;上述电极组件100与第一收容槽201一一对应,并位于第一收容槽201中。第一导电连接件22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221以及位于第一收容槽201的槽壁内的中间部222。单个第一导电连接件通向至少两个第一收容槽201;一第一连接部221通向一第一收容槽201,并与相邻的第一收容槽201内的极耳120连接。各第一连接部221通过中间部222连接,从而使不同电极组件100之间电性连接。
对于上述电极组件100,请具体参阅图1,该电极组件100整体呈柱状结构,其包括极片组件110与极耳120。极片组件110卷绕呈柱状,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正极片、隔离膜、负极片与隔离膜。电极组件100包括两极耳120,一极耳120与正极片固定,另一极耳120与负极片固定。
对于上述封装构件200,请同时结合图1至图3,其包括基体210、第一导电连接件220与顶盖230。其中,基体210为绝缘件,其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收容槽201;该第一收容槽201与上述电极组件100一一对应,用以收容电极组件100。此外,该电池模组1还包括填充于电极组件100与第一收容槽201的槽壁之间的电解液,以使该电极组件100、电解液以及基体210共同构成一电池结构。可选地,基体210由塑胶材料制成,并整体呈长方体状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基体210还可以是由其他绝缘材料制成,其形状亦可以是呈柱状、棱柱状等其他形状,在此不一一详举。
对于前述第一导电连接件220,请具体参阅图3,该第一导电连接件220为导体,其用于同时连接不同电极组件100上的极耳,以使该第一导电连接件220所连接的各电极组件100之间串联或并联。具体地,第一导电连接件22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221以及中间部222。单个第一导电连接件220中的各第一连接部221分别通向不同的第一收容槽201,即一第一连接部221通向一第一收容槽201,每一第一连接部221与相邻的第一收容槽201内的电极组件100的极耳120连接。中间部222位于第一收容槽201的槽壁内,单个第一导电连接件220内的各第一连接部221之间通过该中间部222连接,以使单个第一导电连接件220所连接的各电极组件100之间实现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连接件220包括两个第一连接部221,该两个第一连接部221所连接的两个极耳120极性相反,即是:单个第一导电连接件220所连接的极耳120极性相反,从而使该第一导电连接件220所连接的两电极组件100之间串联。当电极组件100的数量为三个以上时,各电极组件100可参见上述规律而依次串联。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单个第一导电连接件中各第一连接部221所连接的极耳120极性相同,从而使该第一导电连接件220所连接的各电极组件100之间并联;例如,一第一导电连接件220的各第一连接部221分别与各电极组件100的正极性极耳一一对应连接,另一第一导电连接件220的各第一连接部221分别与各电极组件100的负极性极耳一一对应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收容槽201自图示基体210的顶面内凹形成,其包括沿第一收容槽201的深度方向X彼此连通的第一腔体2011以及第二腔体2012。其中,第一腔体2011自基体210的表面内凹形成,第二腔体2012自第一腔体2011的底壁朝背离第一腔体2011的一侧延伸形成。电极组件100的极片组件110呈沿上述深度方向X延伸的柱状结构,其收容于第二腔体2012。电极组件100的极耳120呈倒L形,其包括沿上述深度方向X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21,以及沿第一收容槽201的径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22。第一延伸部121位于第二腔体2012,其一端与极片组件11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延伸部122连接;该第二延伸部122相对第一延伸部121弯折,其与上述第一连接部221连接。相应地,第一连接部221沿第一收容槽201的径向延伸,其至少部分设于第一腔体2011的底壁,或者至少部分设于一自第一腔体2011的底壁背离第一腔体2011延伸而形成的连通槽(图中未表示)内,以便于第二延伸部122承载于其上并与其连接。
应当理解,即使本实施例中的极耳120如此设置,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此,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极耳120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保证其包括沿第一收容槽201的深度方向X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21与沿第一收容槽201的径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22中的至少一者即可。例如,在本申请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收容槽201仅包括一个腔体(第一腔体2011或第二腔体2012),此时极耳120包括沿上述深度方向X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21,极耳120通过该第一延伸部121与第一连接部221连接。又例如,在本申请其他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收容槽201仍包括第一腔体2011与第二腔体2012,但极片组件110的顶部与第一腔体2011的底壁平齐或伸入第一腔体2011内,极耳120仅包括位于第一腔体2011且沿第一收容槽201的径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22,极耳120通过第二延伸部122与第一连接部221连接。还例如,在本申请其他的又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收容槽201仍包括第一腔体2011与第二腔体2012,但极耳120仅包括沿第一收容槽201的深度方向X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21;相应地,第一连接部221至少部分沿第一收容槽201的深度方向X伸入第二腔体2012内与第一延伸部121连接。
还应当理解,即使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221是沿第一收容槽201的径向伸入第一收容槽201内,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此,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21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形式。例如,在本申请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21包裹于第一收容槽201的槽壁内,仅其面向第一收容槽201的一侧裸露于第一收容槽201,即是,该第一连接部221平齐于第一收容槽201的内壁设置。又例如,在本申请其他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21包括第三延伸部与第四延伸部;其中,第三延伸部沿第一收容槽201的径向伸入第一收容槽201,其可以是直接承载于第一腔体2011的底壁,也可以设于自第一腔体2011的底壁背离第一腔体2011延伸形成的连通槽(图中未标示)内,该连通槽连通第一腔体2011与第二腔体2012,即是第一收容槽201包括第一腔体2011、第二腔体2012与该连通槽;第四延伸部沿第一收容槽201的深度方向X延伸,其位于第二腔体2012,以便于与极耳120连接。还例如,第一连接部221仅包括第三延伸部,该第三延伸部设于第一腔体2011的底壁,或是上述的连通槽内,极耳120弯折至与该第三延伸部连接。再例如,第一连接部221仅包括第四延伸部,该第四延伸部的一端与中间部连接,另一端沿第一收容槽201的深度方向X延伸,并与极耳120连接。
较优地,第一导电连接件220与基体210一体成型。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导电连接件220作为嵌件置入注塑模具中注塑成型,从而成型出预埋有第一导电连接件220的基体210。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基体210与第一导电连接件220之间的装配效率,并能够保证基体210与第一导电连接件220之间连接部位较佳的密封性,避免位于一第一收容槽201内的电解液渗向另一第一收容槽201,而影响部分电极组件100的充放电性能。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21与极耳120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221与极耳120之间固定的方式实则是多样的,例如,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21与极耳120之间还可以通过激光焊接固定,或通过导电胶固定等其他方式实现固定,在此不一一限定。
对于前述顶盖230,请具体参阅图3,同时结合其他附图,顶盖230与基体210连接,并密封第一收容槽201的开口。本实施例中,一顶盖230对应密封一第一收容槽201的开口。为避免顶盖230突出于基体210表面而导致该电池模组1占用更大的空间,第一收容槽201靠近顶盖230的一侧向背离其轴线的方向延伸形成一安装槽2013,顶盖230安装于该安装槽2013。本实施例中,顶盖230包括主体部231与抵接部232,该主体部231收容于上述安装槽2013,该抵接部232与主体部231连接并朝向电极组件100延伸。
由于极片组件110与顶盖230具有间隙,该间隙将使电极组件100容易沿上述深度方向X发生位移,进而导致极耳120与第一连接部221脱离,从而使该电池模组1失效。为克服这一不足,该电池模组1还包括支撑件300。具体地,请结合图1至图3,支撑件300收容第一收容槽201,并设于极片组件110与顶盖230之间,其一端与极片组件110抵接,另一端与顶盖230抵接。则,电极组件100在支撑件300的抵接作用下固定于第一收容槽201内,进而可避免上述弊端。
进一步地,为避免该电池模组1在持续的充放电过程中因热量不断累积而造成安全隐患,该电池模组1还包括制冷剂400。具体地,基体210设有第二收容槽202,制冷剂400设于该第二收容槽202。可选地,第二收容槽202自基体210的底面内凹形成,即是,该第二收容槽202与上述第一收容槽201的开口分别位于基体210相对的两侧。可选地,制冷剂400包括制冷剂R22、制冷剂R410、制冷剂R32以及制冷剂R290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制冷剂400亦可以采用其他介质。制冷剂400可通过相变吸收电池模组1充放电过程中的热量,从而达到降低电池模组1温度的效果,以降低或消除上述安全隐患。进一步地,封装构件200还包括密封塞240,密封塞240设于第二收容槽202的开口,其用于密封第二收容槽202的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封装构件200还包括共同配合以将该电池模组1内各电极组件100串联(或并联)后的总正、负极引出至基体210之外的第二导电连接件与可导电的接线柱。其中,接线柱固定于基体210且至少部分伸出基体210之外。第二导电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连接部,其中至少一第二连接部连接电极组件100的极耳120或者第一导电连接件220,至少一第二连接部连接接线柱,以使接线柱成为该电池模组1的导电端子,即正极端子或负极端子。
具体地,各电极组件100之间串联时,一第二导电连接件的至少一第二连接部与各电极组件100串联后的总正极极耳连接,至少一第二连接部与一接线柱连接,以使该一接线柱成为该电池模组1的正极端子;另一第二导电连接件至少一第二连接部与各电极组件100串联后的总负极极耳连接,至少一第二连接部与另一接线柱连接,以使该另一接线柱成为电池模组1的负极端子。同理,各电极组件100之间并联时,一第二导电连接件的至少一第二连接部与任一电极组件100的正极极耳连接,至少一第二连接部与一接线柱连接,以使该一接线柱成为该电池模组1的正极端子;另一第二导电连接件至少一第二连接部与任一电极组件100的负极极耳连接,至少一第二连接部与另一接线柱连接,以使该另一接线柱成为电池模组1的负极端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电极组件100与封装构件200。其中,电极组件100包括极耳120。封装构件200是电极组件100的封装结构,其包括基体210与第一导电连接件220。该基体210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收容槽201;上述电极组件100一一对应收容于第一收容槽201。第一导电连接件22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221以及位于第一收容槽201的槽壁内的中间部222。同一第一导电连接件220通向至少两个第一收容槽201;一第一连接部221通向一第一收容槽201,并与相邻的第一收容槽201内的极耳120连接;各第一连接部221通过中间部222连接。
与目前市场上的电池模组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1通过一基体210对各电极组件100进行封装,使极片组件110与极耳120均收容于基体210内部;每一电极组件100均与基体210形成一电池结构。由于极耳120并未伸出第一收容槽201之外,第一收容槽201为电极组件100的极耳提供了一保护环境。故该电池模组1可有效降低目前市场上电池的极耳裸露在封装结构之外,进而导致电极组件的极耳容易在电池组内其他结构作用下发生变形的隐患。
当然,即使上述实施例中是一顶盖230对应密封一第一收容槽201,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此,在本申请其他的实施例中,一顶盖230还可以对应密封至少两第一收容槽201的开口。
例如,请参阅图4至图6,其分别示出了本申请其中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1′的分解示意图、一个方向的剖切示意图以及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同时结合图1至图3,该电池模组1′与前述实施例中的电池模组1的主要不同在于:本实施例中,顶盖230′同时密封基体210′上的各第一收容槽201′的开口。
具体地,基体210′设有第一收容槽201′的一面凹陷形成安装槽2013′,上述各第一收容槽201′设于该安装槽2013′的底壁。顶盖230′与基体210′之间卡扣连接,其包括主体部231′与抵接部232′。主体部231′覆盖安装槽2013′的开口,安装槽2013′的侧壁设有卡槽2014′,主体部231′面向安装槽2013′的一侧设有与上述卡槽2014′相适配的卡扣2311′,该卡扣2311′与上述卡槽2014′配合。抵接部232′伸入安装槽2013′并密封上述各第一收容槽201的开口。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顶盖230′与基体210′还可以通过螺接、粘接等其他方式固定连接。
较优地,为使顶盖230′安装于基体210′的过程中能够快捷定位,以提升两者的装配效率,基体210′面向顶盖230′的一端与顶盖230′面向基体210′的一端中的一个设有定位凹槽2015′,另一个设有与该定位凹槽2015′适配的定位凸起2312′,该定位凸起2312′插入定位凹槽2015′。
进一步地,为降低电解液自上述抵接部232′与安装槽底壁之间的缝隙溢出的隐患,该电池模组1′还包括密封件500′。具体地,密封件500′设于基体210′与顶盖230′之间,用以密封顶盖230与第一收容槽201开口的连接处。可选地,密封件500′为弹性的橡胶垫片或硅胶垫片。
同理,该电池模组1′亦可以有效降低目前市场上电池的极耳裸露在封装结构之外,进而导致电极组件的极耳容易在电池组内其他结构作用下发生变形的隐患。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电装置,请参阅图7,其示出了该用电装置2的立体示意图,请同时结合其他附图,该用电装置2包括负载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用于为负载供电。本实施例中,该用电装置2为电动车;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该用电装置2亦可以是平板、电脑、无人机等其他由电能驱动的装置,在此不一一限定。该用电装置2同样包括了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模组,故该用电装置2同样可有效降低目前市场上电池的极耳裸露在外,进而导致电极组件的极耳容易在电池组内其他结构作用下发生变形的隐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申请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申请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电极组件以及封装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极耳,所述封装构件包括:
基体,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收容槽,所述电极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中;以及
第一导电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的槽壁内的中间部,单个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通向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收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相邻的所述第一收容槽内的极耳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中间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包括沿所述第一收容槽的深度方向彼此连通的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自所述基体的表面内凹形成,所述第二腔体自所述第一腔体的底壁背离所述第一腔体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包括以下组成的至少一者:
a)沿所述第一收容槽的深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
b)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且沿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径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以下组成的至少一者:
c)沿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径向延伸并伸入所述第一收容槽的第三延伸部;
d)沿所述第一收容槽的深度方向延伸的第四延伸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与所述基体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中还包括电解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构件还包括顶盖;
所述顶盖与所述基体连接并密封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开口,所述顶盖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一者:
e)单个所述顶盖密封单个所述第一收容槽;
f)单个所述顶盖密封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收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与所述顶盖卡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面向所述顶盖的一端与所述顶盖面向所述基体的一端中的一个设有定位凹槽,另一个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插入所述定位凹槽。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基体与所述顶盖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电极组件抵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顶盖抵接。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冷剂;
所述基体设有第二收容槽,所述制冷剂位于所述第二收容槽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还包括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密封所述第二收容槽的开口。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一者:
g)单个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所连接的极耳的极性相同;
h)单个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所连接的极耳的极性相反。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构件还包括可导电的接线柱以及第二导电连接件;
所述接线柱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基体之外;
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连接部,其中,至少一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接线柱,至少一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极耳,以使所述接线柱成为所述电池模组的导电端子。
17.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
CN202180006160.5A 2021-03-12 2021-03-12 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 Pending CN1146676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80583 WO2022188175A1 (zh) 2021-03-12 2021-03-12 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7631A true CN114667631A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25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6160.5A Pending CN114667631A (zh) 2021-03-12 2021-03-12 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67631A (zh)
WO (1) WO2022188175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94238Y (zh) * 2008-02-01 2009-08-19 钟阳 柱型铅蓄电池
CN102217119A (zh) * 2010-02-03 2011-10-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
DE102011082288A1 (de) * 2011-09-07 2013-03-07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Energiespeichervorrichtung mit mehreren integrierten elektrischen Energiespeichern
US20150140419A1 (en) * 2013-11-15 2015-05-21 Saft Groupe Sa Battery design with bussing integral to battery assembly
CN109428017A (zh) * 2017-08-30 2019-03-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WO2019174089A1 (zh) * 2018-03-16 2019-09-1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的顶盖组件和电池模组
US20200185685A1 (en) * 2018-12-06 2020-06-11 Robert Bosch Battery Systems Llc Offset Bus Bar Current Collecto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43744B (en) * 2015-10-14 2018-07-25 Jaguar Land Rover Ltd An apparatus comprising battery cells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94238Y (zh) * 2008-02-01 2009-08-19 钟阳 柱型铅蓄电池
CN102217119A (zh) * 2010-02-03 2011-10-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
DE102011082288A1 (de) * 2011-09-07 2013-03-07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Energiespeichervorrichtung mit mehreren integrierten elektrischen Energiespeichern
US20150140419A1 (en) * 2013-11-15 2015-05-21 Saft Groupe Sa Battery design with bussing integral to battery assembly
CN109428017A (zh) * 2017-08-30 2019-03-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WO2019174089A1 (zh) * 2018-03-16 2019-09-1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的顶盖组件和电池模组
US20200185685A1 (en) * 2018-12-06 2020-06-11 Robert Bosch Battery Systems Llc Offset Bus Bar Current Collecto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88175A1 (zh) 2022-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10450B (zh) 电池模块和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EP2784869B1 (en) Battery pack
KR102507879B1 (ko) 이차 전지 모듈
US10608219B2 (en) Integrated cartridge and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same
EP2562842B1 (en) Battery module
KR101627631B1 (ko) 이차 전지 및 그 모듈
CN106601945B (zh) 可再充电电池模块
CN102339962B (zh) 电池包
CN102082242B (zh) 电池包
US10312482B2 (en) Battery pack having electric insulating member
US6673485B2 (en) Battery module
JP2012519352A (ja) 新規の構造を有する充電式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JP2012113944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9844990B (zh) 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以及包括电池组的车辆
CN111433936A (zh) 电池组连接器和包括其的电池组
KR101132166B1 (ko) 제조 공정성이 향상된 이차전지 팩 및 ptc 소자
US20110008653A1 (en) Polymer battery pack
CN109728208A (zh)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CN114667631A (zh) 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
KR102629052B1 (ko) 이차 전지
CN112687994B (zh) 纽扣电池
KR20070025417A (ko) 자가 온도제어 기능을 가진 전지팩
KR101533991B1 (ko) 전지모듈 어셈블리
CN105765765A (zh) 具有保护电路模块外壳的电池组
KR101514426B1 (ko) 커넥터,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배터리 팩의 조립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