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66269A - 一种基于ip子网的vlan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ip子网的vlan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6269A
CN114666269A CN202210375375.0A CN202210375375A CN114666269A CN 114666269 A CN114666269 A CN 114666269A CN 202210375375 A CN202210375375 A CN 202210375375A CN 114666269 A CN114666269 A CN 1146662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vlan
source
address
untag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753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66269B (zh
Inventor
黄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pur Cisco Net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pur Cisco Net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pur Cisco Net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pur Cisco Net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7537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662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66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6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662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62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5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0Peripheral units, e.g. input or output ports
    • H04L49/3009Header conversion, routing tables or routing ta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5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4L49/354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supporting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s [VLA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IP子网的VLAN的报文转发方法,包括:针对进入第一指定类型端口的未加标签报文或标签报文,确定未加标签报文或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根据未加标签报文或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VLAN分类策略;若根据未加标签报文或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VLAN分类策略成功,确定未加标签报文或标签报文对应的VLAN,并通过该VLAN对未加标签报文或标签报文进行转发。本说明书实施例中VLAN分类的端口类型更丰富,简化了网络改造的配置和部署,降低了设备采购成本。此外,本说明书实施例没有必须是未加标签报文的限制,提高了灵活性,更能适应当今灵活多变的用户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IP子网的VLAN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IP子网的VLAN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基于IP子网的VLAN是根据报文源IP地址及子网掩码来进行划分的,设备从hybrid端口收到untagged报文后,会根据报文的源IP地址来确定报文所属的VLAN,然后将报文自动划分到指定VLAN中进行传输。
现有技术中,基于IP子网的VLAN只对hybrid口配置有效,且只对未加标签(untagged)报文应用,实际应用过程中局限性大且灵活性不足,无法很好的满足用户灵活多变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IP子网的VLAN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用于解决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基于IP子网的VLAN只对hybrid口配置有效,且只对未加标签(untagged)报文应用,实际应用过程中局限性大且灵活性不足,无法很好的满足用户灵活多变的需求。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IP子网的VLAN的报文转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进入第一指定类型端口的未加标签报文,确定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
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所述第一VLAN分类策略为多个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与不同第一VLAN的映射关系;
若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成功,确定所述未加标签报文对应的第一VLAN,并通过所述第一VLAN对所述未加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针对进入第二指定类型端口的标签报文,确定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
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所述第二VLAN分类策略为多个标签报文与不同第二VLAN的映射关系;
若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成功,确定所述标签报文对应的第二VLAN,并通过所述第二VLAN对所述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进一步的,若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不成功,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未加标签报文添加所述第一指定类型的VLAN;
通过所述第一指定类型的VLAN对所述未加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进一步的,若所述未加标签报文兼容所述第一指定类型的VLAN,则所述未加标签报文通过所述第一指定类型的VLAN成功转发;若所述未加标签报文不兼容所述第一指定类型的VLAN,则丢弃所述未加标签报文。
进一步的,若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不成功,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标签报文添加所述第二指定类型的VLAN;
通过所述第二指定类型的VLAN对所述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进一步的,若所述标签报文兼容所述第二指定类型的VLAN,则所述标签报文通过所述第二指定类型的VLAN成功转发;若所述标签报文不兼容所述第二指定类型的VLAN,则丢弃所述标签报文。
进一步的,若不同交换机设备之间进行报文转发时,设定报文类型为标签报文;若不同非交换机设备之间进行报文转发时,设定报文类型为未加标签报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指定类型端口为access端口、trunk端口或hybrid端口;所述第二指定类型端口为access端口、trunk端口或hybrid端口。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IP子网的VLAN的报文转发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地址确定单元,针对进入第一指定类型端口的未加标签报文,确定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
第一匹配单元,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所述第一VLAN分类策略为多个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与不同第一VLAN的映射关系;
第一转发单元,第一若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成功,确定所述未加标签报文对应的第一VLAN,并通过所述第一VLAN对所述未加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第二地址确定单元,针对进入第二指定类型端口的标签报文,确定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
第二匹配单元,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所述第二VLAN分类策略为多个标签报文与不同第二VLAN的映射关系;
第二转发单元,若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成功,确定所述标签报文对应的第二VLAN,并通过所述第二VLAN对所述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IP子网的VLAN的报文转发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针对进入第一指定类型端口的未加标签报文,确定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
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所述第一VLAN分类策略为多个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与不同第一VLAN的映射关系;
若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成功,确定所述未加标签报文对应的第一VLAN,并通过所述第一VLAN对所述未加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针对进入第二指定类型端口的标签报文,确定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
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所述第二VLAN分类策略为多个标签报文与不同第二VLAN的映射关系;
若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成功,确定所述标签报文对应的第二VLAN,并通过所述第二VLAN对所述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针对进入第一指定类型端口的未加标签报文,确定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
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所述第一VLAN分类策略为多个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与不同第一VLAN的映射关系;
若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成功,确定所述未加标签报文对应的第一VLAN,并通过所述第一VLAN对所述未加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针对进入第二指定类型端口的标签报文,确定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
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所述第二VLAN分类策略为多个标签报文与不同第二VLAN的映射关系;
若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成功,确定所述标签报文对应的第二VLAN,并通过所述第二VLAN对所述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说明书实施例中VLAN分类的端口类型更丰富,简化了网络改造的配置和部署,降低了设备采购成本。此外,本说明书实施例没有必须是未加标签报文的限制,提高了灵活性,更能适应当今灵活多变的用户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IP子网的VLAN的报文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转发至目的主机的流程图;
图3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IP子网的VLAN的报文转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IP子网的VLAN的报文转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IP子网的VLAN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基于IP子网的VLAN是根据报文源IP地址及子网掩码来进行划分的,设备从hybrid端口收到untagged报文后,会根据报文的源IP地址来确定报文所属的VLAN,然后将报文自动划分到指定VLAN中进行传输。即,网络管理者可以预先配置IP地址和VLAN ID映射关系表,根据数据帧中的源IP地址和子网掩码来划分指定的VLAN,比如,将VLAN10和10.10.10.0/24网段做了映射,那么当交换机收到的是源IP是10.10.10.0/24网段的地址数据,就依据映射关系将数据帧添加指定VLAN10的标签,然后数据帧将在指定的VLAN10中传输。
上述过程中,基于IP子网的VLAN只对hybrid口配置有效,且只对未加标签(untagged)报文应用,实际应用过程中局限性大且灵活性不足,无法很好的满足用户灵活多变的需求。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IP子网的VLAN的报文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流程可以由报文转发系统执行,该系统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端口对未加标签报文和标签报文进行转发,极大改善了基于IP子网的VLAN的报文转发的局限性,流程中的某些输入参数或者中间结果允许人工干预调节,以帮助提高准确性。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方法流程步骤如下:
未加标签报文可以通过下述步骤进行
S102,针对进入第一指定类型端口的未加标签报文,确定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第一指定类型端口可以为access端口、trunk端口或hybrid端口。未加标签报文为untagged报文。源IP地址可以是由IP层进行IP选路时,自动添加到IP包头。
其中,access端口只能属于1个VLAN,一般用于连接计算机的端口,trunk端口可以属于多个VLAN,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的报文,可以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的端口,hybrid端口可以属于多个VLAN,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的报文,可以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的端口,也可以用于连接用户的计算机。hybrid端口与trunk端口的不同之处在于hybrid端口可以允许多个VLAN的报文发送时不打标签,而trunk端口只允许确省VLAN的报文发送时不打标签。
S104,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所述第一VLAN分类策略为多个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与不同第一VLAN的映射关系。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第一VLAN分类策略中可以包含access端口的多个不同第一VLAN与多个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的一对一映射关系、trunk端口的多个不同第一VLAN与多个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的一对一映射关系,以及hybrid端口的多个不同第一VLAN与多个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的一对一映射关系。通过第一VLAN分类策略,可以实现多个类型端口的报文转发。
S106,若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成功,确定所述未加标签报文对应的第一VLAN,并通过所述第一VLAN对所述未加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根据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成功,可以表名第一VLAN分类策略中预先写入了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与对应的第一VLAN的映射关系,可以通过第一VLAN对该未加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进一步的,若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不成功,表名第一VLAN分类策略中未写入该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与对应的第一VLAN的映射关系,可以将该未加标签报文添加所述第一指定类型的VLAN;通过所述第一指定类型的VLAN对所述未加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但是,通过此种方式并不能确定该未加标签报文转发成功,若所述未加标签报文兼容所述第一指定类型的VLAN,则所述未加标签报文通过所述第一指定类型的VLAN成功转发;若所述未加标签报文不兼容所述第一指定类型的VLAN,则丢弃所述未加标签报文。
与上述步骤对应的是,标签报文可以通过下述步骤进行:
S108,针对进入第二指定类型端口的标签报文,确定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第二指定类型端口可以为access端口、trunk端口或hybrid端口。
S110,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所述第二VLAN分类策略为多个标签报文与不同第二VLAN的映射关系。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第二VLAN分类策略中可以包含access端口的多个不同第二VLAN与多个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的一对一映射关系、trunk端口的多个不同第二VLAN与多个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的一对一映射关系,以及hybrid端口的多个不同第二VLAN与多个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的一对一映射关系。通过第二VLAN分类策略,可以实现多个类型端口的报文转发。
S112,若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成功,确定所述标签报文对应的第二VLAN,并通过所述第二VLAN对所述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根据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成功,可以表名第一VLAN分类策略中预先写入了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与对应的第一VLAN的映射关系,可以通过第一VLAN对该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进一步的,若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不成功,表名第二VLAN分类策略中未写入该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与对应的第二VLAN的映射关系,可以将该标签报文添加所述第二指定类型的VLAN;通过所述第二指定类型的VLAN对所述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但是,通过此种方式并不能确定该标签报文转发成功,若所述标签报文兼容所述第二指定类型的VLAN,则所述标签报文通过所述第二指定类型的VLAN成功转发;若所述标签报文不兼容所述第二指定类型的VLAN,则丢弃所述标签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tagged报文与untagged报文,在端口接收tagged报文数据时,当报文数据本身不包括VLAN,输入的数据包需要加上缺省VLAN(缺省VLAN可以为第一VLAN分类策略的VLAN、第二VLAN分类策略的VLAN、第一指定类型的VLAN或第二指定类型的VLAN);当报文数据本身包括VLAN,若与第一VLAN分类策略或第二VLAN分类策略匹配成功,可以应用第一VLAN分类策略或第二VLAN分类策略中的VLAN,若匹配不成功,可以应用本身的VLAN,也可以应用第一指定类型的VLAN或第二指定类型的VLAN;在端口接收untagged报文数据时,不管报文数据本身包括VLAN还是不包括VLAN,输入的数据包都需要加上缺省VLAN(缺省VLAN可以为第一VLAN分类策略的VLAN、第二VLAN分类策略的VLAN、第一指定类型的VLAN或第二指定类型的VLAN)。
进一步的,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若不同交换机设备之间进行报文转发时,设定报文类型为标签报文;若不同非交换机设备之间进行报文转发时,设定报文类型为未加标签报文。由于每一台交换机设备上连接有分别属于VLAN的工作站,而上连端口只有一个,因此,需要在交换机设备和交换机设备的连接端口上设置为标签报文。而非交换机设备的连接端口是不识别标签的,因此连接端口设置为未加标签报文。
进一步的,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通过下述具体方案实现:
对于进入access端口untagged的IP流(untagged报文),交换机会根据报文的源IP地址来匹配VLAN分类规则,若源IP地址匹配中了策略,则会把此IP流划分到指定VLAN中进行传输,若没有匹配任何策略,则打上access VLAN进行转发。
对于进入trunk端口untagged的IP流,交换机会根据报文的源IP地址来匹配VLAN分类规则,若源IP地址匹配中了策略,则会把此IP流划分到指定VLAN中进行传输,若没有匹配任何策略,则打上trunk native VLAN进行传输。
对于进入trunk端口带tagged的IP流(tagged报文),交换机会根据报文的源IP地址来匹配VLAN分类规则,若源IP地址匹配中了策略,则会把此IP流的原始VLAN替换成指定VLAN进行传输,若没有匹配任何策略,则此IP流的转发按正常trunk口的VLAN列表进行转发。
进一步的,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至目的主机的流程图,该流程图可以参见图2,主机发送带VLAN tagged或untagged的IP流量,交换机/路由器端接收到报文后判断是否匹配VLAN分类策略,若是,把流量划分到对应的VLAN进行传输,到达目的主机,若否,按端口配置进行转发或丢弃,此处的转发成功,可以到达目的主机,若转发失败,则丢弃。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VLAN分类的端口类型更丰富,简化了网络改造的配置和部署,降低了设备采购成本。此外,本说明书实施例没有必须是未加标签报文的限制,提高了灵活性,更能适应当今灵活多变的用户需求。
与上述实施例相对应的是,图3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IP子网的VLAN的报文转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装置包括:第一地址确定单元302、第一匹配单元304、第一转发单元306、第二地址确定单元308、第二匹配单元310与第二转发单元312。
第一地址确定单元302,针对进入第一指定类型端口的未加标签报文,确定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
第一匹配单元304,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所述第一VLAN分类策略为多个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与不同第一VLAN的映射关系;
第一转发单元306,第一若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成功,确定所述未加标签报文对应的第一VLAN,并通过所述第一VLAN对所述未加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第二地址确定单元3408,针对进入第二指定类型端口的标签报文,确定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
第二匹配单元310,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所述第二VLAN分类策略为多个标签报文与不同第二VLAN的映射关系;
第二转发单元312,若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成功,确定所述标签报文对应的第二VLAN,并通过所述第二VLAN对所述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与上述实施例相对应的是,图4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IP子网的VLAN的报文转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针对进入第一指定类型端口的未加标签报文,确定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
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所述第一VLAN分类策略为多个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与不同第一VLAN的映射关系;
若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成功,确定所述未加标签报文对应的第一VLAN,并通过所述第一VLAN对所述未加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针对进入第二指定类型端口的标签报文,确定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
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所述第二VLAN分类策略为多个标签报文与不同第二VLAN的映射关系;
若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成功,确定所述标签报文对应的第二VLAN,并通过所述第二VLAN对所述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针对进入第一指定类型端口的未加标签报文,确定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
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所述第一VLAN分类策略为多个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与不同第一VLAN的映射关系;
若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成功,确定所述未加标签报文对应的第一VLAN,并通过所述第一VLAN对所述未加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针对进入第二指定类型端口的标签报文,确定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
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所述第二VLAN分类策略为多个标签报文与不同第二VLAN的映射关系;
若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成功,确定所述标签报文对应的第二VLAN,并通过所述第二VLAN对所述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设备、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IP子网的VLAN的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进入第一指定类型端口的未加标签报文,确定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
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所述第一VLAN分类策略为多个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与不同第一VLAN的映射关系;
若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成功,确定所述未加标签报文对应的第一VLAN,并通过所述第一VLAN对所述未加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针对进入第二指定类型端口的标签报文,确定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
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所述第二VLAN分类策略为多个标签报文与不同第二VLAN的映射关系;
若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成功,确定所述标签报文对应的第二VLAN,并通过所述第二VLAN对所述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不成功,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未加标签报文添加所述第一指定类型的VLAN;
通过所述第一指定类型的VLAN对所述未加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未加标签报文兼容所述第一指定类型的VLAN,则所述未加标签报文通过所述第一指定类型的VLAN成功转发;若所述未加标签报文不兼容所述第一指定类型的VLAN,则丢弃所述未加标签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不成功,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标签报文添加所述第二指定类型的VLAN;
通过所述第二指定类型的VLAN对所述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标签报文兼容所述第二指定类型的VLAN,则所述标签报文通过所述第二指定类型的VLAN成功转发;若所述标签报文不兼容所述第二指定类型的VLAN,则丢弃所述标签报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不同交换机设备之间进行报文转发时,设定报文类型为标签报文;若不同非交换机设备之间进行报文转发时,设定报文类型为未加标签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定类型端口为access端口、trunk端口或hybrid端口;所述第二指定类型端口为access端口、trunk端口或hybrid端口。
8.一种基于IP子网的VLAN的报文转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地址确定单元,针对进入第一指定类型端口的未加标签报文,确定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
第一匹配单元,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所述第一VLAN分类策略为多个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与不同第一VLAN的映射关系;
第一转发单元,第一若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成功,确定所述未加标签报文对应的第一VLAN,并通过所述第一VLAN对所述未加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第二地址确定单元,针对进入第二指定类型端口的标签报文,确定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
第二匹配单元,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所述第二VLAN分类策略为多个标签报文与不同第二VLAN的映射关系;
第二转发单元,若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成功,确定所述标签报文对应的第二VLAN,并通过所述第二VLAN对所述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9.一种基于IP子网的VLAN的报文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针对进入第一指定类型端口的未加标签报文,确定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
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所述第一VLAN分类策略为多个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与不同第一VLAN的映射关系;
若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成功,确定所述未加标签报文对应的第一VLAN,并通过所述第一VLAN对所述未加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针对进入第二指定类型端口的标签报文,确定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
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所述第二VLAN分类策略为多个标签报文与不同第二VLAN的映射关系;
若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成功,确定所述标签报文对应的第二VLAN,并通过所述第二VLAN对所述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10.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针对进入第一指定类型端口的未加标签报文,确定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
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所述第一VLAN分类策略为多个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与不同第一VLAN的映射关系;
若根据所述未加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一VLAN分类策略成功,确定所述未加标签报文对应的第一VLAN,并通过所述第一VLAN对所述未加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针对进入第二指定类型端口的标签报文,确定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
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所述第二VLAN分类策略为多个标签报文与不同第二VLAN的映射关系;
若根据所述标签报文的源IP地址匹配预先设定的第二VLAN分类策略成功,确定所述标签报文对应的第二VLAN,并通过所述第二VLAN对所述标签报文进行转发。
CN202210375375.0A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基于ip子网的vlan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46662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5375.0A CN114666269B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基于ip子网的vlan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5375.0A CN114666269B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基于ip子网的vlan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6269A true CN114666269A (zh) 2022-06-24
CN114666269B CN114666269B (zh) 2024-05-14

Family

ID=82036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75375.0A Active CN114666269B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基于ip子网的vlan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66269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0915A (zh) * 2007-03-26 2007-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V_Switch透传数据实现负荷分担的方法
CN101409685A (zh) * 2008-12-01 2009-04-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局域网映射的转发方法及接入设备
US7558273B1 (en) * 2003-12-23 2009-07-07 Extreme Network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ssociating and translating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VLAN) tags
CN102137011A (zh) * 2011-02-18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967564A (zh) * 2015-05-04 2015-10-0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从vlan至trill网络的报文转发方法和设备
CN105490911A (zh) * 2014-09-19 2016-04-1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局域网的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06789657A (zh) * 2016-12-23 2017-05-31 北京格林伟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6888144A (zh) * 2017-01-16 2017-06-2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WO2017206787A1 (zh) * 2016-06-02 2017-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设备的报文转发控制方法及通信网络设备
CN108259297A (zh) * 2017-04-28 2018-07-0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696431A (zh) * 2018-06-27 2018-10-23 深圳市普威技术有限公司 局域网端口配置方法及装置、交换芯片和路由交换设备
CN108965093A (zh) * 2018-08-24 2018-12-0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vlan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9756411A (zh) * 2018-12-17 2019-05-1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第一vtep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14052A (zh) * 2020-12-20 2021-04-27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隔离方法、装置、交换机及存储介质
WO2022063091A1 (zh) * 2020-09-27 2022-03-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58273B1 (en) * 2003-12-23 2009-07-07 Extreme Network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ssociating and translating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VLAN) tags
CN101030915A (zh) * 2007-03-26 2007-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V_Switch透传数据实现负荷分担的方法
CN101409685A (zh) * 2008-12-01 2009-04-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局域网映射的转发方法及接入设备
CN102137011A (zh) * 2011-02-18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2109917A1 (zh) * 2011-02-18 2012-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490911A (zh) * 2014-09-19 2016-04-1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局域网的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04967564A (zh) * 2015-05-04 2015-10-0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从vlan至trill网络的报文转发方法和设备
WO2017206787A1 (zh) * 2016-06-02 2017-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设备的报文转发控制方法及通信网络设备
CN106789657A (zh) * 2016-12-23 2017-05-31 北京格林伟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6888144A (zh) * 2017-01-16 2017-06-2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8259297A (zh) * 2017-04-28 2018-07-0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696431A (zh) * 2018-06-27 2018-10-23 深圳市普威技术有限公司 局域网端口配置方法及装置、交换芯片和路由交换设备
CN108965093A (zh) * 2018-08-24 2018-12-0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vlan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9756411A (zh) * 2018-12-17 2019-05-1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第一vtep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63091A1 (zh) * 2020-09-27 2022-03-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12714052A (zh) * 2020-12-20 2021-04-27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隔离方法、装置、交换机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 MIURA, T. OKAMOTO, T. BOKU, M. SATO AND D. TAKAHASHI: "Low-cost high-bandwidth tree network for PC clusters based on tagged-VLAN technology", 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ARALLEL ARCHITECTURES, ALGORITHMS AND NETWORKS (ISPAN\'05), vol. 978, pages 92 - 95 *
何花: "基于IP子网划分VLAN技术在电网Ⅲ、Ⅳ区隔离应用",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no. 09, pages 61 - 63 *
周蓉蓉, 陈刚: "基于Hybrid Port的VLAN实现", 现代电子技术, no. 16, pages 102 - 10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6269B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93765B2 (en) Failure protection for traffic-engineered bit indexed explicit replication
US655302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ast switching using a centralized switching engine
US6735201B1 (en) Efficient network multicast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8089964B2 (en) Transporting multicast over MPLS backbone using virtual interfaces to perform reverse-path forwarding checks
US684245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forwarding decision shortcuts at a network switch
EP1869848B1 (en) Building multipoint-to-multipoint label switch paths
US7852841B2 (en) In-band multicast signaling using LDP
EP2849397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US8667177B2 (en) Interface grouping for 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 pinning in a layer two network
US9917794B2 (en) Redirection IP packet through switch fabric
US20080186968A1 (en) Triple-tier anycast addressing
US20160087887A1 (en) Routing fabric
US20120327811A1 (en) Virtual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network system, and network device
US10250485B2 (en) Broadcast message translation in a network device
EP3113427A1 (en) Method for sending multicast packet and switch
US20060013221A1 (en) Method for securing communication in a local area network switch
US20080186967A1 (en) Method for supporting source-specific multicast forwarding over ethernet and device thereof
CN104734930B (zh) Vlan接入vf网络的实现方法及装置、fcf
CN112822097A (zh) 报文转发的方法、第一网络设备以及第一设备组
CN109218191B (zh) 使群播封包得以穿越非群播网络的系统及方法
CN114422415B (zh) 在分段路由中的出口节点处理流
CN111107008A (zh) 一种反向路径检查方法和装置
RU2581558C1 (ru) Узел связи,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пособ пересылки пакета и программа
US11115316B2 (en) Learning orphan ports in a 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
US9008091B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improved multicast scaling through policy based redir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