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66027A - 消息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消息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6027A
CN114666027A CN202210533163.0A CN202210533163A CN114666027A CN 114666027 A CN114666027 A CN 114666027A CN 202210533163 A CN202210533163 A CN 202210533163A CN 114666027 A CN114666027 A CN 1146660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band
uplink
srs
message
down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331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66027B (zh
Inventor
张福
王义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aom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aom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aom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aom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3316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660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66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6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66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60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2Frequency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04Channel estim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8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通过在天线组件基于FDD第一上行频段进行第一上行消息传输的过程中,控制天线组件切换到FDD的第二上行频段并通过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SRS,其中,两个频段组中第一频段组的第一下行频段与属于第二频段组的第二上行频段存在重合部分;在SRS发送完成后将天线组件重新切换至第一上行频段传输第一上行消息。本申请利用FDD第一下行频段与第二上行频段的互易性,实现类似TDD系统的上行SRS功能,减少FDD下行信道估计的时频资源开销,提升了信道估计的准确性,基于信道估计结果进行的MIMO波束赋形和资源分配准确度也得到提升。

Description

消息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息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频段的上下行都是不同频的,所以无法像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频段一样利用上行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估计下行信道特征。相关技术中,基站对FDD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空口信道估计准确度低于TDD,导致下行MIMO吞吐率性能较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消息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FDD系统中下行MIMO吞吐率性能较低的问题。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消息传输方法,由终端设备执行,包括:在天线组件基于频分双工FDD第一上行频段进行第一上行消息传输的过程中,控制天线组件切换到FDD的第二上行频段,并通过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其中,第一上行频段与第二上行频段分别属于两个频段组,两个频段组中第一频段组的第一下行频段与属于第二频段组的第二上行频段存在重合部分;在SRS发送完成后将天线组件重新切换至第一上行频段传输第一上行消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消息传输方法,由网络设备执行,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基于FDD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发送的SRS,SRS由终端设备在基于FDD第一上行频段进行第一上行消息的传输过程中天线组件切换至FDD的第二上行频段时发送;其中,第一上行频段与第二上行频段分别属于两个频段组,两个频段组中第一频段组的第一下行频段与属于第二频段组的第二上行频段存在重合部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消息传输装置,适用于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在天线组件基于频分双工FDD第一上行频段进行第一上行消息传输的过程中,控制天线组件切换到FDD的第二上行频段,并通过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其中,第一上行频段与第二上行频段分别属于两个频段组,两个频段组中第一频段组的第一下行频段与属于第二频段组的第二上行频段存在重合部分;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在SRS发送完成后将天线组件重新切换至第一上行频段传输第一上行消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消息传输装置,适用于网络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基于FDD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发送的SRS,SRS由终端设备在基于FDD第一上行频段进行第一上行消息的传输过程中天线组件切换至FDD的第二上行频段时发送;其中,第一上行频段与第二上行频段分别属于两个频段组,两个频段组中第一频段组的第一下行频段与属于第二频段组的第二上行频段存在重合部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消息传输方法和第二方面实施例的SRS的接收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消息传输方法和第二方面实施例的SRS的接收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利用FDD第一频段组的第一下行频段与第二频段组的第二上行频段的互易性,实现类似TDD系统的终端设备上行SRS功能,减少FDD下行信道估计的时频资源开销,相比相关技术中FDD下行频段估计的方法减少了传输工序,从而减少了信道传输过程中的干扰,提升了信道估计的准确性,同时由于信道估计的准确性提高,网络设备侧基于信道估计结果进行的MIMO波束赋形和资源分配的准确度也提升,提升终端设备下行MIMO吞吐率,提升峰值下载速率,以提升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在终端设备侧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在终端设备侧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在网络设备侧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消息传输装置在终端设备侧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消息传输装置在网络设备侧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首先,以下对本申请中涉及到的一些专业术语进行解释。
1、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用于在无线通信中,估计上行信道频域信息,做频率选择性调度;在时分双工TDD中,也用于估计下行信道,做下行波束赋形。
2、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是指接收和传送是在同一频率信道,用时间来分离接收与传送信道。
3、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是指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传输分别在不同的频率上进行。
4、多进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是为极大地提高信道容量,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都使用多根天线,在收发之间构成多个信道的天线系统。
5、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在无线通信领域,所谓的CSI,就是通信链路的信道属性。它描述了信号在每条传输路径上的衰弱因子,即信道增益矩阵H中每个元素的值,如信号散射(Scattering),环境衰弱(fading,multipath fadingor shadowing fading),距离衰减(power decay of distance)等信息。
6、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 reference signal ,CSI-RS)主要存在的意义是测量下行信号的信息,包含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等。
目前的新空口(new radio,NR)TDD频段可以利用终端设备在各MIMO空口发送上行SRS来测量上行信道特征,网络设备接收SRS后基于SRS进行上行信道估计以得到上行信道特征,由于TDD系统的上下行频率完全相同、上下行信道特征也完全对称,所以网络设备同时得到了下行信道特征。
目前的终端设备,比如说手机,手机对应的NR FDD中高频(middle and highband,MHB)一般都设计支持4*4 MIMO,在终端设备支持4*4 MIMO的情况下,在同一频段下,4路空口对应的信道性能并不相同,为了对4路空口进行不同的波束赋形和资源分配,需要对各空口进行信道估计。但由于FDD频段的上下行频率不对称,导致FDD频段不能像TDD频段一样支持终端设备上行发送SRS,目前的FDD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案为增加下行CSI-RS开销,终端设备测量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CSI-RS,计算得到下行CSI再上行发送CSI反馈信号以反馈给网络设备用于下行波束赋形和资源分配,但这种方案用于下行信道估计的时频资源开销明显多于TDD系统,并且受码本(codebook)限制,FDD的4路MIMO空口信道估计准确度低于TDD,波束赋形性能可能不能达到最优,下行MIMO吞吐率性能较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消息传输方法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由终端设备执行,如图1所示,该消息传输方法,包括的步骤如下所示。
S101,在天线组件基于频分双工FDD第一上行频段进行第一上行消息传输的过程中,控制天线组件切换到FDD的第二上行频段,并通过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其中,第一上行频段与第二上行频段分别属于两个频段组,两个频段组中第一频段组的第一下行频段与属于第二频段组的第二上行频段存在重合部分。
本申请利用FDD频段间的第一频段组的第一下行频段与第二频段组的第二上行频段的互易性,实现类似TDD系统的终端设备上行SRS功能。
具体方法如下:终端设备一般支持多个FDD频段,且射频前端设计一般都复用MIMO天线,某FDD频段组的上行频段与其下行频段必然不同,但有其他FDD频段组的上行频段与这个频段组的下行频段存在重合部分,所以可以利用不同FDD频段组的上下行信道特征互易性进行下行信道估计。
表1是本申请提出的满足信道特征互易性的两个频段组,如表1所示,第一频段组包含上行频段1850~1910 MHz(兆赫兹)和下行频段1930~1990 MHz,第二频段组包含上行频段1920~1980MHz和下行频段2110~2170 MHz,为方便区别,将第一频段组的上行频段记作第一上行频段,将第一频段组的下行频段记作第一下行频段,将第二频段组的上行频段记作第二上行频段,将第二频段组的下行频段记作第二下行频段,将天线组件基于FDD的第一上行频段传输的消息称为第一上行消息,将天线组件基于FDD的第二上行频段传输的消息称为第二上行消息,将天线组件基于FDD的第一下行频段传输的消息称为下行消息。其中,第一上行频段与第一下行频段对应,则下行消息与第一上行消息对应。
表1 满足信道资源复用的两个频段组
频段组 上行频段(MHz) 下行频段(MHz)
第一频段组 1850~1910 1930~1990
第二频段组 1920~1980 2110~2170
假如说需要对第一下行频段进行信道估计,第一下行频段为1930~1990 MHz,其空口信道特性与第一上行频段1850~1910 MHz存在差异,所以第一上行频段的信道特性不能用于估计第一下行频段的信道特性。但第二上行频段1920~1980MHz与第一下行频段1930~1990 MHz存在大部分重合,所以第二上行频段的信道特性与第一下行频段的信道特性具有互易性,第二上行频段的信道特性能用于估计第一下行频段的下行信道特性。
以终端设备为手机为例,目前绝大多数手机设计支持第一频段组的情况下都会同时支持第二频段组,且第一频段组和第二频段组一般都会共用MHB天线,所以大部分情况下第一频段组的4只天线(4路MIMO天线,含发射天线)与第二频段组的4只天线相同。大部分手机射频前端设计都可以支持4天线的智能天线切换,也就是第二频段组的发射信号可以切换到4只MHB天线的任意1只。
在终端设备基于第一上行频段向网络设备进行第一上行信息的上行传输的过程中,当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传输第一上行消息时,第一上行消息包括上行控制消息;当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PUSCH)传输第一上行消息时,第一上行消息包括上行控制消息和上行数据消息。
以终端设备为手机为例,手机的天线组件为4路MIMO天线,4路MIMO天线中,每一路天线都支持第一上行频段和第二上行频段,在控制天线组件切换到第二上行频段以通过天线组件向网络设备发送SRS时,可采用4路天线轮流发送的方法。比如说,将四路MIMO天线分别记为ANT0、ANT1、ANT2和ANT3,当在控制天线组件切换到第二上行频段向网络设备发送SRS时,控制ANT0、ANT1、ANT2和ANT3都切换到第二上行频段,并在第二上行频段,ANT0、ANT1、ANT2和ANT3轮流向网络设备发送SRS。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包括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可包括基站等网络设备。
S102,在SRS发送完成后将天线组件重新切换至第一上行频段传输第一上行消息。
在上述终端设备的天线组件切换到第二上行频段,并通过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的SRS发送完成后,将天线组件重新切换至第一上行频段继续向网络设备传输第一上行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消息传输方法,由终端设备执行,通过在天线组件基于频分双工FDD第一上行频段进行第一上行消息传输的过程中,控制天线组件切换到FDD的第二上行频段,并通过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其中,第一上行频段与第二上行频段分别属于两个频段组,两个频段组中第一频段组的第一下行频段与属于第二频段组的第二上行频段存在重合部分;在SRS发送完成后将天线组件重新切换至第一上行频段传输第一上行消息。本申请实施例利用FDD第一频段组的第一下行频段与第二频段组的第二上行频段的互易性,实现类似TDD系统的终端设备上行SRS功能,减少FDD下行信道估计的时频资源开销,相比相关技术中FDD下行频段估计的方法减少了传输工序,从而减少了信道传输过程中的干扰,提升了信道估计的准确性,同时由于信道估计的准确性提高,网络设备侧基于信道估计结果进行的MIMO波束赋形和资源分配准确度也提升,提升终端设备下行吞吐率,提升峰值下载速率,以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中提出的消息传输方法中,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道必须支持至少两个频段组,且这两个频段组必须满足互易性,若该信道只支持一个频段,或者该信道支持的频段中存在不满足互易性的频段组,则采用如下方法进行信道估计:网络设备基于第一下行频段向终端设备发送CSI-RS,终端设备接收并测量网络设备发送的CSI-RS,计算得到该信道对应的CSI,终端设备基于第一上行频段发送CSI反馈信号给网络设备,以使得网络设备基于接收到的CSI反馈信号在第一下行频段上进行波束赋形和资源分配。
图2是本申请示出的一种消息传输方法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由终端设备执行,如图2所示,该消息传输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所述。
S201,在第一上行消息中插入第二上行频段的上行标记,上行标记用于指示SRS对应的第二上行频段。
在终端设备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向网络设备的进行第一上行频段的第一上行消息的传输时,在第一上行频段对应的第一上行消息中,插入第二上行频段的上行标记。其中,上行标记用于向网络设备指示网络设备所接收的SRS对应的频段为第二上行频段,以避免网络设备在接收终端设备的天线组件基于FDD第一上行频段进行第一上行消息的传输过程中,认为SRS对应的为第一上行频段。
S202,在天线组件基于频分双工FDD第一上行频段进行第一上行消息传输的过程中,控制天线组件切换到FDD的第二上行频段,并通过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
在终端设备的天线组件基于FDD第一上行频段通过PUCCH或PUSCH向网络设备进行第一上行消息传输时,相关技术中上行帧中有部分时频资源是被CSI反馈信号占用的,CSI反馈信号是终端设备测量和计算下行CSI-RS得到的。使用本申请的消息传输方法后,不需要再向网络设备发送CSI反馈信号,CSI反馈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可以被天线组件切换到第二上行频段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的SRS占用,SRS占用的时域资源为天线组件基于FDD第一上行频段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上行消息中占用的总时域资源的其中一部分,且第一上行消息中插入的有第二上行频段的上行标记。其中,第一上行频段与第二上行频段分别属于两个频段组,两个频段组中第一频段组的第一下行频段与属于第二频段组的第二上行频段存在重合部分。
将CSI反馈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记为第一时域资源,将SRS配置在该第一时域资源上,在天线组件基于频分双工FDD第一上行频段进行第一上行消息传输的过程中,控制天线组件切换到FDD的第二上行频段,并通过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将SRS发送给网络设备。
S203,在SRS发送完成后将天线组件重新切换至第一上行频段传输第一上行消息。
在上述终端设备的天线组件切换到第二上行频段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的SRS发送完成后,将天线组件重新切换至第一上行频段传输第一上行消息。
本申请利用FDD频段间第一频段组的第一下行频段与第二频段组的第二上行频段的互易性,实现类似TDD系统的终端设备上行SRS功能,减少FDD下行信道估计的时频资源开销,提升了信道估计的准确性。由于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SRS的发送方法,网络设备不需要向终端设备发送CSI-RS,为了减少时频资源的开销,可将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消息中原先CSI-RS所占用的第二时域资源配备为空白资源,即第二时域资源不需要传输消息。
可以理解的是,NR中,在任一上行频段进行上行消息的传输过程中,或者在任一下行频段进行下行消息的传输过程中,上下行传输消息都被组织成一个个无线帧(RadioFrame,或称为系统帧,System Frame,简称为帧,Frame)。无线帧的时间是10ms,一帧分为10个子帧(Subframe),每个子帧时间为1ms,每个子帧可包括1个或多个时隙,一个时隙所包含的OFDM符号数为14个(normal cp)。CSI-RS承载在下行帧中的时隙中的符号中传输,一个时隙包括14个符号,CSI-RS所占用的第二时域资源也即对应多个符号,将第二时域资源对应的符号作为候选符号,第二时域资源对应的候选符号组成第二符号集;CSI反馈信号承载在上行帧中的时隙中的符号中传输,一个时隙包括14个符号,CSI反馈信号所占用的第一时域资源也即对应多个符号,将第一时域资源对应的符号作为候选符号,第一时域资源对应的候选符号组成第一符号集。其中,第一符号集和第二符号集包括的候选符号相同,即若第一符号集的候选符号为CSI反馈信号所在时隙的第9、10、11、12个符号,那么第二符号集的候选符号为CSI-RS所在时隙的第9、10、11、12个符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定SRS可占用CSI反馈信号所在时隙的14个符号中的1个、2个或者4个候选符号,将SRS所占用的符号称作第一候选符号,需要注意的是,由于SRS不一定占用第一符号集中的所有符号,所以并不是第一符号集中的候选符号都为第一候选符号。将与SRS所占用的符号对应相同的空白资源所占用的符号称作第二候选符号,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空白资源不一定占用第二符号集中的所有符号,所以并不是第二符号集中的候选符号都为第二候选符号。
终端设备可获取第一符号集中SRS占用的第一候选符号,并将SRS占用的第一候选符号上报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从第二符号集中确定第二空白资源占用的第二候选符号。以下叙述中,将第一时域资源对应的第一符号集中除SRS占用的第一候选符号外的候选符号上配备的空白资源记为第一空白资源,将第二时域资源对应的第二符号集中与SRS占用的第一候选符号相对应的第二候选符号上配备的空白资源记为第二空白资源,将第二时域资源对应的第二符号集中除第二候选符号外的候选符号上配备的空白资源记为第三空白资源。
示例性的,若SRS将第一符号集的候选符号全都占用,则将第二符号集的候选符号都配备为第二空白资源。假如说第一符号集的候选符号为第9、10、11、12个符号,而第9、10、11、12个符号全被SRS占用,即SRS占用第一符号集的第9、10、11、12个符号,共占用4个符号,则将第二符号集的第9、10、11、12个符号都配备为第二空白资源。
示例性的,若SRS将第一符号集的候选符号部分占用,即SRS占用的第一候选符号的数量小于第一符号集中的候选符号的总数量,只在第一候选符号配备SRS,将第一符号集中剩余的候选符号作为第三候选符号,在第三候选符号上配置第一空白资源或其他上行信号。相应的,与SRS所占用的符号对应相同的第二空白资源对应的第二候选符号的数量小于第二符号集中的候选符号的总数量,将第二空白资源配置在第二候选符号,在第二符号集中剩余的第四候选符号上配置第三空白资源或其他上行信号。举例说明,若第一符号集的候选符号为第9、10、11、12个符号,而第9、10、11、12个候选符号中只有第9、10个候选符号被SRS占用,则将第一符号集剩余的第11和12个候选符号作为第三候选符号配置为第一空白资源或其他上行信号。相应的,将第二符号集的第9、10个候选符号配备为第二空白资源,将第二符号集剩余的第11和12个候选符号作为第四候选符号配置为第三空白资源或其他上行信号。
图3是本申请示出的一种消息传输方法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由网络设备执行,如图3所示,该消息传输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所述。
S301,接收终端设备基于FDD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发送的SRS,SRS由终端设备在基于FDD第一上行频段进行第一上行消息的传输过程中天线组件切换至FDD的第二上行频段时发送,其中,第一上行频段与第二上行频段分别属于两个频段组,两个频段组中第一频段组的第一下行频段与属于第二频段组的第二上行频段存在重合部分。
终端设备控制天线组件切换到第二上行频段,并通过天线组件向网络设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后,网络设备侧接收终端设备在第二上行频段发送的SRS。网络设备通过测量和计算接收到的第二上行频段各空口的SRS,即可对MIMO各空口进行信道估计,比如说,网络设备接收SRS后,可以基于DFT(DiscreteFourierTransform,离散傅里叶变换)来对所述SRS中各空口载波进行信道估计,确定各空口SRS对应的信道时域冲激响应,基于信道时域冲激响应确定SRS的定时偏差,从而依据SRS对应的定时偏差,对SRS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定时偏差的相位补偿,得到补偿后的信道估计结果,基于补偿后的信道估计结果即可确定第二上行频段的信道特征,又因为第二上行频段与第一下行频段大部分重合,也即获得了第一下行频段的信道特征,基于MIMO下行各空口不同的信道特征,基站可以基于MIMO下行各空口不同的信道特征,跟踪每个用户的无线信道衰落特征,依据无线信道C/I(载干比)的大小顺序,确定给每个用户的优先权,保证每一时刻服务的用户获得的C/I都是最大的,以对各MIMO空口分配不同的资源,以实现空口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下行吞吐率。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消息传输方法,由网络设备执行,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基于FDD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发送的SRS,SRS由终端设备在基于FDD第一上行频段进行第一上行消息的传输过程中天线组件切换至FDD的第二上行频段时发送,其中,第一上行频段与第二上行频段分别属于两个频段组,两个频段组中第一频段组的第一下行频段与属于第二频段组的第二上行频段存在重合部分。本申请中网络设备通过测量和计算接收到的第二上行频段各空口的SRS,即可计算出MIMO各空口的信道特征,由于FDD第一频段组的第一下行频段与第二频段组的第二上行频段具有互易性,也即获得了第一下行频段的信道特征,以实现更合理的下行MIMO的波束赋形和资源分配。
进一步的,在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基于FDD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发送的SRS之前,还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基于FDD的第一上行频段上发送的第一上行消息,第一上行消息包括插入的第二上行频段的上行标记,上行标记用于向网络设备指示SRS对应的第二上行频段。
进一步的,由于使用本申请的消息传输方法,网络设备不需要向终端设备发送CSI-RS,确定第一下行频段的下行消息中CSI-RS所占用的第二时域资源,为了与终端设备切换天线组件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的SRS对齐,确定SRS所占用的第一时域资源对应的第一符号集,并按照第一符号集,为第二时域资源配置第二空白资源,并向终端发送下行消息。其中,第二空白资源的候选符号与SRS所占用的第一时域资源的候选符号相同。
与终端设备侧对应,若SRS将第一符号集的候选符号全都占用,则将第二符号集的候选符号都配备为第二空白资源。假如说第一符号集的候选符号为第9、10、11、12个符号,而第9、10、11、12个符号全被SRS占用,则将第二符号集的第9、10、11、12个符号都配备为第二空白资源。
与终端设备侧对应,若SRS将第一符号集的候选符号部分占用,即SRS占用的第一候选符号的数量小于第一符号集中的候选符号的总数量,只在第一候选符号配备SRS,则与SRS所占用的符号对应相同的第二空白资源对应的第二候选符号的数量小于第二符号集中的候选符号的总数量,将第二空白资源配置在第二候选符号,在第二符号集中剩余的第四候选符号上配置第三空白资源或其他上行信号。举例说明,若第一符号集的候选符号为第9、10、11、12个符号,而第9、10、11、12个候选符号中只有第9、10个候选符号被SRS占用,则将第二符号集的第9、10个候选符号配备为第二空白资源,将第二符号集剩余的第11和12个候选符号作为第四候选符号配置为第三空白资源或其他上行信号。
图4是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消息传输装置的示意图,适用于终端设备,如图4所示,该消息传输装置400,包括第一切换模块41和第二切换模块42。
其中:第一切换模块41,用于在天线组件基于频分双工FDD第一上行频段进行第一上行消息传输的过程中,控制天线组件切换到FDD的第二上行频段,并通过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其中,第一上行频段与第二上行频段分别属于两个频段组,两个频段组中第一频段组的第一下行频段与属于第二频段组的第二上行频段存在重合部分。
第二切换模块42,用于在SRS发送完成后将天线组件重新切换至第一上行频段传输第一上行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消息传输装置,适用终端设备,通过在天线组件基于频分双工FDD第一上行频段进行第一上行消息传输的过程中,控制天线组件切换到FDD的第二上行频段,并通过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其中,第一上行频段与第二上行频段分别属于两个频段组,两个频段组中第一频段组的第一下行频段与属于第二频段组的第二上行频段存在重合部分;在SRS发送完成后将天线组件重新切换至第一上行频段传输第一上行消息。本申请利用FDD第一频段组的第一下行频段与第二频段组的第二上行频段的互易性,实现类似TDD系统的终端设备上行SRS功能,减少FDD下行信道估计的时频资源开销,相比相关技术中FDD下行频段估计的方法减少了传输工序,从而减少了信道传输过程中的干扰,提升了信道估计的准确性,同时由于信道估计的准确性提高,网络设备侧基于信道估计结果进行的MIMO波束赋形和资源分配准确度也提升,提升终端设备下行吞吐率,提升峰值下载速率,以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第一切换模块41,还用于:在第一上行消息中插入第二上行频段的上行标记,上行标记用于指示SRS对应的第二上行频段;控制天线组件基于FDD的第一上行频段将第一上行消息传输给网络设备。
进一步的,第一切换模块41,还用于:确定第一上行消息中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信号所占用的第一时域资源;基于第一时域资源,在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将SRS通过天线组件发送给网络设备。
进一步的,消息传输装置400,还包括:接收模块43,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在第一下行频段向终端设备传输的下行消息,下行消息中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所占用的第二时域资源为第二空白资源,第二时域资源对应第二符号集,第一时域资源对应第一符号集,第一符号集和第二符号集包括的候选符号相同,下行消息与第一上行消息对应。
进一步的,接收模块43,还用于:获取第一符号集中SRS占用的第一候选符号;将SRS占用的第一候选符号上报给网络设备;其中,第一候选符号用于网络设备从第二符号集中确定第二空白资源占用的第二候选符号。
进一步的,接收模块43,还用于:响应于第一候选符号的数量小于第一符号集中的候选符号的总数量,将SRS配置在第一候选符号中;在第一符号集中剩余的第三候选符号上配置第一空白资源或其他上行信号。
进一步的,第一切换模块41中的第一频段组与第二频段组共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
图5是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消息传输装置的示意图,适用于网络设备,如图5所示,该消息传输装置500,包括接收模块51。
其中: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基于FDD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发送的SRS,SRS由终端设备在基于FDD第一上行频段进行第一上行消息的传输过程中天线组件切换至FDD的第二上行频段时发送;其中,第一上行频段与第二上行频段分别属于两个频段组,两个频段组中第一频段组的第一下行频段与属于第二频段组的第二上行频段存在重合部分。
进一步的,接收模块51,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基于FDD的第一上行频段上发送的第一上行消息,第一上行消息包括插入的第二上行频段的上行标记,上行标记用于向网络设备指示SRS对应的第二上行频段。
进一步的,接收模块51,还用于:基于SRS,对第一下行频段进行信道估计;基于信道估计结果进行下行MIMO的波束赋形和/或资源分配。
进一步的,消息传输装置500还包括:第一确定模块52,用于确定SRS所占用的第一时域资源的第一符号集第一符号周期;第二确定模块53,用于确定第一下行频段上传输的下行消息中CSI-RS所占用的第二时域资源的第二符号集;配置模块54,用于按照第一符号集第一符号周期,将第二符号集中的候选符号第二时域资源配置为第二空白资源符号,并向终端发送下行消息。
进一步的,配置模块54,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SRS占用的第一候选符号;基于第一候选符号,从第二符号集中确定第二空白资源占用的第二候选符号。
进一步的,配置模块54,还用于:响应于第二候选符号的数量小于第二符号集中的候选符号的总数量,将第二空白资源配置在第二候选符号;在第二符号集中剩余的第四候选符号上配置第三空白资源或其他上行信号。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600的框图。
如图6所示,上述电子设备600包括:存储器601及处理器602,连接不同组件(包括存储器601和处理器602)的总线603,存储器601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处理器602执行程序时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消息传输方法。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可为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
总线603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电子设备600典型地包括多种电子设备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电子设备600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601还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604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605。电子设备600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606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6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6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 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603相连。存储器60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公开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607的程序/实用工具608,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601中,这样的程序模块607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607通常执行本公开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电子设备6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609(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610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6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6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612进行。并且,电子设备6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613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6所示,网络适配器613通过总线603与电子设备6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6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6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器6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1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前的消息传输方法。可选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0)

1.一种消息传输方法,由终端设备执行,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天线组件基于频分双工FDD第一上行频段进行第一上行消息传输的过程中,控制天线组件切换到FDD的第二上行频段,并通过所述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频段与所述第二上行频段分别属于两个频段组,所述两个频段组中第一频段组的第一下行频段与属于第二频段组的所述第二上行频段存在重合部分;
在所述SRS发送完成后将所述天线组件重新切换至所述第一上行频段传输第一上行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组件基于频分双工FDD第一上行频段进行第一上行消息传输,包括:
在所述第一上行消息中插入所述第二上行频段的上行标记,所述上行标记用于指示所述SRS对应的所述第二上行频段;
控制所述天线组件基于FDD的所述第一上行频段将所述第一上行消息传输给所述网络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消息中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信号所占用的第一时域资源;
基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在所述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将所述SRS通过所述天线组件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下行频段上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的下行消息,所述下行消息中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所占用的第二时域资源为第二空白资源,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对应第二符号集,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对应第一符号集,所述第一符号集和所述第二符号集包括的候选符号相同,所述下行消息与所述第一上行消息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下行频段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的下行消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符号集中所述SRS占用的第一候选符号;
将所述SRS占用的所述第一候选符号上报给所述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候选符号用于所述网络设备从所述第二符号集中确定所述第二空白资源占用的第二候选符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候选符号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符号集中的候选符号的总数量,将所述SRS配置在所述第一候选符号中;
在所述第一符号集中剩余的第三候选符号上配置第一空白资源或其他上行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频段组与所述第二频段组共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
8.一种消息传输方法,由网络设备执行,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基于FDD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发送的SRS,所述SRS由所述终端设备在基于FDD第一上行频段进行第一上行消息的传输过程中天线组件切换至FDD的所述第二上行频段时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频段与所述第二上行频段分别属于两个频段组,所述两个频段组中第一频段组的第一下行频段与属于第二频段组的所述第二上行频段存在重合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设备基于FDD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发送的SRS之前,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基于FDD的所述第一上行频段上发送的第一上行消息,所述第一上行消息包括插入的所述第二上行频段的上行标记,所述上行标记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指示所述SRS对应的所述第二上行频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设备基于FDD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发送的SRS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SRS,对所述第一下行频段进行信道估计;
基于信道估计结果进行下行MIMO的波束赋形和/或资源分配。
11.一种消息传输装置,适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在天线组件基于频分双工FDD第一上行频段进行第一上行消息传输的过程中,控制天线组件切换到FDD的第二上行频段,并通过所述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频段与所述第二上行频段分别属于两个频段组,所述两个频段组中第一频段组的第一下行频段与属于第二频段组的所述第二上行频段存在重合部分;
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SRS发送完成后将所述天线组件重新切换至所述第一上行频段传输第一上行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上行消息中插入所述第二上行频段的上行标记,所述上行标记用于指示所述SRS对应的所述第二上行频段;
控制所述天线组件基于FDD的所述第一上行频段将所述第一上行消息传输给所述网络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消息中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信号所占用的第一时域资源;
基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在所述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将所述SRS通过所述天线组件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下行频段上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的下行消息,所述下行消息中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所占用的第二时域资源为第二空白资源,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对应第二符号集,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对应第一符号集,所述第一符号集和所述第二符号集包括的候选符号相同,所述下行消息与所述第一上行消息对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符号集中所述SRS占用的第一候选符号;
将所述SRS占用的第一候选符号上报给所述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候选符号用于所述网络设备从所述第二符号集中确定所述第二空白资源占用的第二候选符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响应于所述第一候选符号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符号集中的候选符号的总数量,将所述SRS配置在所述第一候选符号中;
在所述第一符号集中剩余的第三候选符号上配置第一空白资源或其他上行信号。
17.一种消息传输装置,适用于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基于FDD第二上行频段上的第二上行消息发送的SRS,所述SRS由所述终端设备在基于FDD第一上行频段进行第一上行消息的传输过程中天线组件切换至FDD的所述第二上行频段时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频段与所述第二上行频段分别属于两个频段组,所述两个频段组中第一频段组的第一下行频段与属于第二频段组的所述第二上行频段存在重合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基于所述SRS,对所述第一下行频段进行信道估计;
基于信道估计结果进行下行MIMO的波束赋形和/或资源分配。
1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或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7或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533163.0A 2022-05-17 2022-05-17 消息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6660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3163.0A CN114666027B (zh) 2022-05-17 2022-05-17 消息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3163.0A CN114666027B (zh) 2022-05-17 2022-05-17 消息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6027A true CN114666027A (zh) 2022-06-24
CN114666027B CN114666027B (zh) 2022-08-19

Family

ID=82036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3163.0A Active CN114666027B (zh) 2022-05-17 2022-05-17 消息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66027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6136A (zh) * 2008-12-17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频分双工fdd系统中载波聚合方法及其装置
US20140219199A1 (en) * 2013-02-06 2014-08-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886457A (zh) * 2016-04-01 2018-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srs切换、发送和增强的系统与方法
US20190174466A1 (en) * 2018-01-22 2019-06-06 Intel Corporation Control signaling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an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WO2020032540A1 (ko) * 2018-08-07 2020-0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1565078A (zh) * 2020-05-22 2020-08-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频分双工模式的信道检测方法、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3489555A (zh) * 2021-08-10 2021-10-08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质量检测终端及电子设备
WO2021217298A1 (en) * 2020-04-26 2021-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resource restriction reporting for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s
US20220006501A1 (en) * 2019-01-11 2022-01-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by which user equipment transmits srs in order to cancel remote cross-link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WO2022084954A1 (en) * 2020-10-23 2022-04-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cept for flexible srs bandwidth adaptation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6136A (zh) * 2008-12-17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频分双工fdd系统中载波聚合方法及其装置
US20140219199A1 (en) * 2013-02-06 2014-08-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886457A (zh) * 2016-04-01 2018-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srs切换、发送和增强的系统与方法
US20190174466A1 (en) * 2018-01-22 2019-06-06 Intel Corporation Control signaling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an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WO2020032540A1 (ko) * 2018-08-07 2020-0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20220006501A1 (en) * 2019-01-11 2022-01-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by which user equipment transmits srs in order to cancel remote cross-link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WO2021217298A1 (en) * 2020-04-26 2021-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resource restriction reporting for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s
CN111565078A (zh) * 2020-05-22 2020-08-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频分双工模式的信道检测方法、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WO2022084954A1 (en) * 2020-10-23 2022-04-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cept for flexible srs bandwidth adaptation
CN113489555A (zh) * 2021-08-10 2021-10-08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质量检测终端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6027B (zh) 2022-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19090B2 (en) Method for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feedback and apparatus
CN110536456A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824961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ata processing in MIMO system
EP3496290B1 (en) Beam process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915043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和用户设备
CN105684341A (zh) 用于fdd通信的高分辨率信道探测
US11910376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EP360586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quiring and feeding back transmission beam information
US20190229870A1 (e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US11799520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S11101860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of determining beam reciprocity of a device
CN107733505B (zh) 一种波束赋形训练方法、终端和基站
JP2020512748A (ja) アップリンク送信ビーム特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220408288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370584B (zh) 一种导频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以及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7529691B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7888243B (zh)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1436107B (zh) 上行信号的发送方法、信道质量确定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4666027B (zh) 消息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81726B (zh) 信号的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110019559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tabilizing forward link mimo rate prediction
CN108809384B (zh) 一种基站、用户设备中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5023990A (zh) 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信道的端口指示方法
CN110730464A (zh) 交叉链路干扰测量周期配置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终端
WO2022267972A1 (en)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mimo precoding for uplink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