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61401A -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1401A
CN114661401A CN202210311370.1A CN202210311370A CN114661401A CN 114661401 A CN114661401 A CN 114661401A CN 202210311370 A CN202210311370 A CN 202210311370A CN 114661401 A CN114661401 A CN 1146614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isplay screen
display
screen interface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113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征添
李雅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113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614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61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14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3Eye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在显示屏界面处于全屏显示状态时,确定用户在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并在注视点处于显示屏界面中的预设区域内时,在显示屏界面中显示目标内容。由于当显示界面处于全屏状态时,确定用户的注视点,此时注视点代表了用户当前的注意重点,根据注意重点所处位置的不同,确定注视点在预设区域时则认为用户此时希望获取某些目标内容,进而显示界面中显示出该目标内容,通过无感的方式实现用户与终端的交互过程,可以方便在全屏模式下根据需求获取对应信息,使得在不干扰全屏模式的情况下能够快捷的进行信息交互。

Description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界面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用户能够通过终端进行便捷的交互和信息获取,其中,对于部分功能,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比较注重其体验感和流畅感,你那么终端通常会进入全屏模式来显示内容以及进行操作,当终端在此时收到信息,一般用户会通过点击来进行消息获取与处理。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全屏显示模式下用户交互复杂、信息获取繁琐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界面显示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显示屏界面处于全屏显示状态时,确定用户在所述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
当所述注视点处于所述显示屏界面中的预设区域内时,在所述显示屏界面中显示与所述预设区域关联的目标内容。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界面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
注视点确定模块,用于在显示屏界面处于全屏显示状态时,确定用户在所述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
界面显示模块,用于当所述注视点处于所述显示屏界面中的预设区域内时,在所述显示屏界面中显示与所述预设区域关联的目标内容。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提供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在显示屏界面处于全屏显示状态时,通过确定用户在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并在注视点处于显示屏界面中的预设区域内时,在显示屏界面中显示目标内容。由于当显示界面处于全屏状态时,确定用户的注视点,此时注视点代表了用户当前的注意重点,根据注意重点所处位置的不同,确定注视点在预设区域时则认为用户此时希望获取某些目标内容,进而显示界面中显示出该目标内容,通过无感的方式实现用户与终端的交互过程,可以方便在全屏模式下根据需求获取对应信息,使得在不干扰全屏模式的情况下能够快捷的进行信息交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边框区域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设置界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申请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随着各种智能终端的普及,更多用户在使用互联网服务时也逐渐重视真实感和体验感,例如线上观影、线上游戏等,常在使用这类对应的互联网服务时,通过终端的全屏显示模式来显示内容或进行相应操作。但若终端在全屏显示状态下收到信息,那么此时会不便于用户直接对信息做出处理,因此在相关现有技术中,用户需要通过点击、触摸等手动操作来处理信息,并且在需要进一步操作时还需要退出全屏模式才能进入消息处理界面。
由于在通常的全屏模式下,用户需要手动对信息进行获取与处理,并且在对信息进行进一步操作时需要频繁退出全屏模式,这就可能导致在全屏模式下进行的连续进程会受到干扰,并且使用户与目标信息之间的交互变得复杂且繁琐,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在全屏显示状态下,可以根据摄像头获取到的用户人脸图像计算出用户当前的注视点,根据用户的注视点所处的区域位置,确定用户当前的信息需求,并根据信息需求在显示屏界面中显示对应的目标内容,以解决上述全屏模式下交互复杂、不便于获取特定信息的技术问题。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可以包括终端101、网络102和服务器103。网络102用于在终端101和服务器103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2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有线通信链路或无线通信链路,例如:有线通信链路包括光纤、双绞线或同轴电缆的,无线通信链路包括蓝牙通信链路、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通信链路或微波通信链路等。
终端101可以通过网络102与服务器103交互,以接收来自服务器103的消息或向服务器103发送消息,或者终端101可以通过网络102与服务器103交互,进而接收其他用户向服务器103发送的消息或者数据。终端101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终端101为硬件时,可以是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式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当终端101为软件时,可以是安装在上述所列举的电子设备中,其可以实现呈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例如:用来提供分布式服务),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服务器103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业务服务器。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103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服务器103为硬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服务器组成的分布式服务器集群,也可以实现成单个服务器。当服务器103为软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例如用来提供分布式服务),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应理解,图1中的终端、网络以及服务器的数目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是任意数量的终端、网络以及服务器。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执行界面显示方法的终端,也可以是执行界面显示方法的终端中的处理器,还可以是执行界面显示方法的终端中的界面显示服务。为方便描述,下面以执行主体是终端中的处理器为例,介绍界面显示方法的具体执行过程。
如图2所示,界面显示方法至少可以包括:
S201、在显示屏界面处于全屏显示状态时,确定用户在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
可选地,由于在现有的全屏模式界面中,当用户希望对一些消息进行查看或处理时,只能通过点击、触摸控制等手动操作来进行信息获取,并且当用户需要对信息进一步处理时,可能需要退出全屏模式进行操作,而这样就会中断正在全屏模式中进行的进程,使得用户在全屏模式下进行的信息交互非常复杂麻烦,甚至对于一些需要联网的进程可能会直接影响其网络流畅度,导致用户使用体验差。
可选地,为了使得终端在全屏显示状态下可以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来为用户展示对应的显示内容,需要首先确定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通过手动操作或退出全屏的操作方式可能会因此干扰用户在全屏模式下正在进行的正常进程,进而考虑到当用户对某处信息感兴趣时,不仅会趋向于手动操作,同时用户的视线焦点会停留在该信息区域处,因此当用户注视在显示界面中的某一区域时,则可以确定用户对此处信息具有获取处理需求,那么就可以根据用户的注视点来判断用户当前的信息需求,并根据判断出的信息需求在显示屏界面中展示目标内容,以此来实现基于注视实现的无感交互,使得用户在全屏模式下能够快捷地获取目标显示内容,而不需要手动操作并频繁退出全屏模式,提高了用户在全屏模式下的使用体验舒适感。
可选地,在根据用户的注视点来确定用户的显示内容需求时,为了确保用户的实时需求,首先需要实时采集用户当前的人脸图像,那么一种可行的方式是在显示屏界面处于全屏显示状态时,通过摄像头实时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其中,摄像头获取用户人脸图像时,可以按照预设频率进行获取人脸图像,预设频率越快,对于用户的注视点的变化分析就越精确;预设频率越慢,终端整体的功耗就越低,本申请实施例对摄像头获取人脸图像的频率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当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中仅包含一个人脸图像时,可以直接将该人脸图像作为用户的人脸图像,而当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中包含多个人脸图像时,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确定其中某一个人脸图像作为用户的人脸图像,例如,确定多个人脸图像中距离摄像头最近的人脸图像为用户的人脸图像;或者确定多个人脸图像中出现在画面最中央的人脸图像为用户的人脸图像;或者确定多个人脸图像中采集最完整的人脸图像为用户的人脸图像等,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对从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中确定用户的人脸图像的选择条件不作限定。
可选地,由于用户在全屏显示状态下与全屏内容之外的信息产生信息需求时,用户的视线会聚焦到信息对应的信息获取区域,也即用户的注视点会停留在该信息获取区域,因此通过用户的注视点可以确定用户当前的交互需求,那么就可以在通过摄像头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之后,基于人脸图像计算出用户在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便于后续根据注视点的位置,来确定用户的交互需求,进而根据交互需求来显示对应的目标内容。
可选地,在根据人脸图像确定用户在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时,具体可以根据人脸图像中人脸所处的画面位置和人脸眼部图像中的眼睛位置,对用户的视线进行计算,另外,在计算用户的注视点时,人脸图像中眼睛瞳孔的反射光斑位置、面部姿势、头部姿势等,都会对影响最终注视点的精确位置,因此这些相关参数都可以作为注视点计算过程中的影响参数。
S202、当注视点处于显示屏界面中的预设区域内时,在显示屏界面中显示与预设区域关联的目标内容。
可选地,通过上述实施例的介绍可以知道,当用户对某个信息感兴趣时,视线会聚焦到该信息对应的信息获取区域,因此可以在全屏显示状态下的显示屏中设置出预设区域,该预设区域为全屏显示内容之外的信息的信息获取区域,进而当用户在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处在预设区域时,说明用户需要在显示界面中显示目标内容,进而在显示界面中显示目标内容;当用户的注视点不处在预设区域时,则不在显示界面中显示目标内容,并继续执行通过摄像头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需要注意的是,若当前显示屏正在显示目标内容时获取到用户的下一注视点不处于预设区域内时,则取消目标内容的显示并继续执行通过摄像头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
可选地,在全屏显示界面中,通常大部分显示界面区域为当前全屏显示的对应内容,那么预设区域的划分需要能够避开全屏显示界面中显示原本内容的常规区域,以此更加准确的确定出用户的注视点出现在预设区域时会出现目标内容的显示需求。基于此,当全屏界面显示的原本内容都展示在显示界面的中心区域时,就可以避开显示屏界面的中心区域,将靠近显示屏界面中的边缘区域内进行预设区域的设置,具体地,预设区域为包括显示屏界面中至少一条边缘的边框区域,预设区域为以该边缘为长边的矩形边框区域。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边框区域示意图。为了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移动智能终端为终端示例进行示意图演示,且下述示意图中的示意性终端均为移动智能终端。其中,如图3(A)所示,当终端300为竖直全屏状态时,预设区域310为以终端300竖直状态下的上边缘为长边并向终端300竖直状态下的下边缘拉长扩展一部分的边框范围区域;同时,如图3(B)所示,当终端300为横放全屏状态时,预设区域310为以终端300横放状态下的上边缘为长边并向终端300横放状态下的下边缘拉长扩展一部分的边框范围区域,在图3(A)和图3(B)中,为了便于观察,以阴影部分表示预设区域,也即边框区域部分;以空白部分表示显示屏界面中其他部分。
进一步地,通常当显示屏界面处于全屏显示状态时,用户可能会对除全屏显示内容之外的一些即时信息产生交互需求,那么根据用户的注视点所处位置显示的目标内容可以包括提示信息、通知信息、状态栏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提示信息是指用于提醒用户收到待处理信息的内容,例如:邮件提示、短信提示等;通知信息是指用于告知用户事件的内容,例如:更新通知、咨询通知等;状态栏信息是指在终端的固有区域显示的日常信息内容,例如:电量信息、闹钟信息、日期信息、天气信息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在显示屏界面处于全屏显示状态时,通过摄像头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基于人脸图像确定用户在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当注视点处于显示屏界面中的预设区域内时,在显示屏界面中显示目标内容。由于因此当显示界面处于全屏状态时,根据摄像头采集到的用户人脸图像来确定用户的注视点,此时注视点代表了用户当前的注意重点,根据注意重点所处位置的不同,确定注视点在预设区域时则认为用户此时希望获取某些目标内容,进而显示界面中显示出该目标内容,这样无感的用户与终端的交互方式,可以方便用户在全屏模式下根据需求获取对应信息,使得在不干扰全屏模式的情况下能够快捷的进行信息交互。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4所示,界面显示方法至少可以包括:
S401、响应于全屏注视监测指令,开启全屏注视监测模式。
可选地,考虑到用户在使用全屏显示模式时,可能不一定会产生信息需求并希望获取对应的目标内容,那么也即用户不一定在所有全屏模式下都需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界面显示方法,而用户不需要在全屏模式下获取其他信息时进行图像采集和注视点获取会给终端带来不必要的功耗,并且可能会影响用户正常接收当前的全屏模式所显示的内容,因此可以在用户产生注视监测需求时才对终端开启全屏注视监测模式,以监测用户的注视点并根据注视点所在区域位置确定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基于此可以对用户根据自己的注视监测需求发出的全屏注视监测指令进行接收,以使得终端响应于全屏注视监测指令并开启全屏注视监测模式,进而使得终端在显示屏界面处于全屏显示状态时,通过摄像头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这样可以减少终端不必要的定位功耗,并且使得全屏注视监测模式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开启,保证用户有最佳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发出全屏注视监测指令,例如可以通过按压终端的按键控制终端开启全屏注视监测模式;还可以通过触摸控制终端的显示屏图标来控制终端开启全屏注视监测模式;还可以通过语音信息控制终端开启全屏注视监测模式。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接收响应的全屏注视监测指令的种类不作限定,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当用户需要开启终端的全屏注视监测模式时,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是,在终端的全屏注视监测模式的开启界面中,用户可以选择是否开启全屏注视监测模式,若用户选择开启全屏注视监测模式,则进入全屏注视监测模式的显示设置界面,此时用户还可以具体调整终端的全屏注视监测模式下目标内容的显示设置,例如,显示方式、显示时间等。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设置界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终端500的全屏注视监测开启界面510中,包括“是”、“否”两种选项,当用户520选择“是”的图标后,用户520可以进入全屏注视监测模式的显示设置界面530,显示设置界面530中包括“显示方式”、“显示时间”两种设置选项,用户520在显示设置界面530中可以具体调整终端的全屏注视监测模式下目标内容的显示设置,在设置完成后用户520可以点击显示设置界面530下方“设置成功”的图标,此时终端500具体根据设置好的全屏注视监测模式以及其显示设置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界面显示方法。
S402、在显示屏界面处于全屏显示状态时,通过摄像头获取当前场景内的初始图像。
可选的,当用户开启终端的全屏注视监测模式之后,在显示界面处于全屏显示状态时,摄像头会开始采集当前取景范围内的图像,而从当前场景中获取的所有图像中,可能其中包含了一些干扰元素,例如,多人入镜、环境复杂、光线较差等,那么就还需要进一步从初始图像中确定出用户的人脸图像以用于后续注视点检测,因此可以首先通过摄像头获取当前场景内的初始图像。
S403、当初始图像中存在多个人脸图像时,将初始图像中与预设用户的预设人脸特征对应的人脸图像作为用户的人脸图像,或者将初始图像中距离摄像头最近的人脸图像作为用户的人脸图像。
可选地,通过摄像头获取初始图像之后,若初始图像中只包含单个人脸图像,可以直接将单个人脸图像作为用户的人脸图像进行分析;但在部分情况下,可能会存在多人同时观看显示屏,那么摄像头采集的初始图像中可能存在多个人脸图像,此时就需要确定出多个人脸图像中的单个人脸图像作为用户的人脸图像,便于后续进行注视点检测。
可选地,初始图像中存在多个人脸图像时,可以确定出其中是否有当前终端的预设用户的人脸图像,预设用户为当前终端的所有者,那么可以将预设用户的预设人脸特征进行存储,对初始多人脸图像进行分析时,将初始图像中与预设用户的预设人脸特征对应的人脸图像作为用户的人脸图像;或者当初始多人脸图像中不存在预设用户的人脸图像时,则将初始图像中距离摄像头最近的人脸图像作为用户的人脸图像,最近的人脸图像一般采集最清晰,相较于初始图像中的其他人脸图像可以进行最准确的注视点计算。
S404、对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得符合预设图像参数的预处理人脸图像,预设图像参数为基于注视点估算模型的输入条件设置的图像参数。
可选地,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之后,可以基于人脸图像进行注视点计算,在计算注视点时,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可以是通过注视点估算模型,将待分析人脸图像输入注视点估算模型,注视点估算模型可以根据输入图像的图像信息基于自身的计算逻辑原理直接估算出用户的注视点位置,因此选择注视点估算模型来进行注视点计算能够快速准确的得到注视点信息。
可选地,注视点估算模型的输入一般遵循一个固定的标准格式,例如,标准尺寸、标准格式、标准图像色彩通道值等,然而摄像头直接获取的人脸图像可能会存在不同尺寸、不同色彩通道取值,因此就可以基于注视点估算模型的输入条件设置标准的图像参数作为图像预处理的预设图像参数,进而对用户的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得符合预设图像参数的预处理人脸图像。而在预处理的步骤中,至少可以包括尺寸归一化、取值归一化等操作,将人脸图像处理为符合注视点估算模型的输入尺寸和取值的预处理人脸图像,最终得到符合H×W×C的三维张量的预处理人脸图像,三个维度中,H代表图片的高、W代表图片的宽、C代表图片的通道数。
进一步地,在对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时,还可以对人脸进行提取,避免图像中除了人脸特征之外的其他元素对注视点计算产生干扰,也即至少可以对用户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检测和人脸对齐,将人脸特征部分的图像进行提取和摆正,得到去除干扰的预处理人脸图像,将其输入注视点估算模型,确定出用户在显示屏这个男的注视点位置。
S405、将预处理人脸图像输入注视点估算模型,计算出用户在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
可选地,对用户的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之后,可以将预处理人脸图像输入注视点估算模型,通过注视点估算模型来计算用户在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在使用注视点估算模型之前,可以首先运用大量真实场景下采集的样本,对注视点估算模型进行拟合训练。需要注意的是,终端的预设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预设人脸特征对终端所使用的注视点估算模型进行训练,具体可以体现为预设用户在指定界面根据指示信息看向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点,注视点估算模型可以采集用户注视各点时的人脸特征进行学习,最终拟合出最符合当前终端的预设用户的人脸注视点识别的注视点估算模型。
具体地,在使用注视点估算模型时,将预处理人脸图像输入注视点估算模型,以使得注视点估算模型可以基于预处理人脸图像确定用户与摄像头之间的人脸距离,以及确定用户注视显示屏界面的注视角度,并且根据人脸距离以及注视角度,计算出用户在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坐标位置。这样根据人脸与显示屏的距离以及注视角度来计算出的注视点的坐标位置可以更加精确,后续确定出的注视点所在区域也能更加准确。
S406、当注视点处于显示屏界面中的预设区域内时,监测注视点在预设区域内的连续注视时长。
可选地,计算出用户的注视点坐标位置之后,可以对注视点所处区域进行判断,若注视点在预设区域内,则认为用户产生对目标内容的需求,就在显示屏界面中显示目标内容,但考虑到若用户的注视点只短暂处于预设区域内,那么用户有可能此时并不需要显示屏显示目标内容,而若用户的注视点在一段连续时间内都处于预设区域内,则更能够说明用户需要显示屏显示目标内容,因此当注视点处于显示屏界面中的预设区域内时,可以监测注视点在预设区域内的连续注视时长;若注视点不处于显示屏界面中的预设区域内时,则继续进行人脸图像的采集以及注视点分析。
可选地,在对用户的连续注视时长进行监测时,根据采集到用户的注视点处于预设区域内的连续图片的采集总时长作为用户的连续注视时长,需要注意的是,当采集到用户的连续两个注视点处于预设区域的不同位置时,不打断此时注视点监测的连续注视时长。
S407、当连续注视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在预设区域中显示目标内容。
可选地,在根据注视点的连续注视时长来确定用户的目标内容显示需求时,可以预先设置预设时长,将监测到的注视点在预设区域内的连续注视时长与预设时长进行对比,当连续注视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则认为用户此时需要在显示屏界面中显示目标内容,进而显示屏显示目标内容;当连续注视时长小于小于预设时长时,则不在显示屏界面中显示目标内容,并继续执行通过摄像头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预设时长的设置可以由用户自定义适合自身习惯的时长,本申请实施例对预设时长的具体设置不作限定。
可选地,当用户的注视点停留在预设区域的连续注视时间较长,则可以认为用户有兴趣对目标内容的详细信息进行进一步了解,因此在设置预设时长时,可以设置多个时长档位,各时长档位对应不同的目标内容展示效果,连续注视时长越长,则目标内容所展示出的信息越详细,便于用户在不接触显示屏、不打断全屏显示内容的情况下对目标内容进行交互。其中多个时长档位的设置也可以由用户在设置界面进行自定义设置。
具体地,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是,设置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二预设时长,当连续注视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且小于第二预设时长时,在显示屏界面中以第一展示方式显示第一目标内容;当连续注视时长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时长时,在显示屏界面中以第二展示方式显示第二目标内容;其中,第一展示方式和第二展示方式的不同可以是第二展示方式中的展示面积大于第一展示方式中的展示面积,还可以是第一展示方式的渲染效果比第二展示方式的渲染效果更深等,第二目标内容的信息量大于第一目标内容的信息量。
可选地,由于预设区域的设置为显示屏界面的边框区域,为目标内容的显示应该也遵循不干扰全屏显示内容的正常展示的原则,那么可以在显示目标内容时将目标内容显示在预设区域,便于当用户的注视点处于目标内容处时可以继续基于预设区域来判断用户的注视点以及连续注视时长。这样可以更加精准的使得用户在不接触全屏状态的显示屏的情况下,与自身感兴趣的信息进行交互,方便了用户在使用全屏模式时的信息获取,简便化用户的终端使用流程,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显示界面示意图。为了方便描述,本示意图以横放的终端全屏模式为例进行解释,竖直放置的终端显示界面同理,不再赘述。在图6中,终端600中统一以边框范围区域为预设区域610,第一预设时间设置为1秒,第二预设时间设置为2秒,那么,如图6(A)所示,当终端600处于全屏显示状态时,用户620的注视点630处于非预设区域640时,终端600的显示屏界面不显示目标信息;如图6(B)所示,当终端600处于全屏显示状态时,用户620的注视点630处于预设区域610的连续注视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间1秒小于第二预设时间2秒时,终端600的显示屏界面中的预设区域610中显示第一目标内容650;如图6(C)所示,当终端600处于全屏显示状态时,用户620的注视点630在图6(B)的第一目标内容的显示基础上处于预设区域610的连续注视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间2秒时,终端600的预设区域610中显示第二目标内容660,其中第二目标内容660的展示面积以及包括的信息含量都大于第一目标内容65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可以将采集到的多人脸图像处理为用户的人脸图像,通过预处理后,通过符合注视点估算模型输入的预处理人脸图像来直接计算出注视点坐标位置,精确的确定出用户的注视点是否处于预设区域,当注视点处于预设区域时,确定用户的连续注视时长,根据不同的预设时长档位,进一步确定用户的不同目标内容需求,并进行对应的目标内容显示,可以更加精准的使得用户在不接触全屏状态的显示屏、不干扰全屏显示内容的情况下,与自身感兴趣的信息进行交互,方便了用户在使用全屏模式时的信息获取,简便化用户的终端使用流程,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界面显示装置700包括:
注视点确定模块710,用于在显示屏界面处于全屏显示状态时,确定用户在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
界面显示模块720,用于当注视点处于显示屏界面中的预设区域内时,在显示屏界面中显示与预设区域关联的目标内容。
可选地,界面显示模块720,还用于当注视点处于显示屏界面中的预设区域内时,在预设区域中显示目标内容。
可选地,预设区域为包括显示屏界面中至少一条边缘的边框区域。
可选地,界面显示模块720,还用于当注视点处于显示屏界面中的预设区域内时,监测注视点在预设区域内的连续注视时长;当连续注视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在显示屏界面中显示目标内容。
可选地,界面显示模块720,还用于当连续注视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且小于第二预设时长时,在显示屏界面中以第一展示方式显示第一目标内容;当连续注视时长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时长时,在显示屏界面中以第二展示方式显示第二目标内容;其中,第二展示方式中的展示面积大于第一展示方式中的展示面积,第二目标内容的信息量大于第一目标内容的信息量。
可选地,注视点确定模块710,还用于实时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基于人脸图像确定用户在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
可选地,注视点确定模块710,还用于通过摄像头获取当前场景内的初始图像;当初始图像中存在多个人脸图像时,将初始图像中与预设用户的预设人脸特征对应的人脸图像作为用户的人脸图像;或者当初始图像中存在多个人脸图像时,将初始图像中距离摄像头最近的人脸图像作为用户的人脸图像。
可选地,注视点确定模块710,还用于对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得符合预设图像参数的预处理人脸图像,预设图像参数为基于注视点估算模型的输入条件设置的图像参数;将预处理人脸图像输入注视点估算模型,计算出用户在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
可选地,注视点确定模块710,还用于将预处理人脸图像输入注视点估算模型,以使得注视点估算模型基于预处理人脸图像确定用户与摄像头之间的人脸距离,以及确定用户注视显示屏界面的注视角度,并且根据人脸距离以及注视角度,计算出用户在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坐标位置。
可选地,界面显示装置700中还包括全屏注视监测模块,用于响应于全屏注视监测指令,开启全屏注视监测模式,以使得在显示屏界面处于全屏显示状态时,确定用户在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界面显示装置。图像获取模块,用于在显示屏界面处于全屏显示状态时,通过摄像头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注视点计算模块,用于基于人脸图像确定用户在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界面显示模块,用于当注视点处于显示屏界面中的预设区域内时,在显示屏界面中显示目标内容。由于因此当显示界面处于全屏状态时,根据摄像头采集到的用户人脸图像来确定用户的注视点,此时注视点代表了用户当前的注意重点,根据注意重点所处位置的不同,确定注视点在预设区域时则认为用户此时希望获取某些目标内容,进而显示界面中显示出该目标内容,这样无感的用户与终端的交互方式,可以方便用户在全屏模式下根据需求获取对应信息,使得在不干扰全屏模式的情况下能够快捷的进行信息交互。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存储有多条指令,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项的方法的步骤。
请参见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终端8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处理器801,至少一个网络接口804,用户接口803,存储器8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802。
其中,通信总线8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其中,用户接口8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摄像头(Camera),可选用户接口8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
其中,网络接口8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
其中,终端处理器80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终端处理器801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8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805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805内的数据,执行终端8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的,终端处理器801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终端处理器801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终端处理器801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其中,存储器805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选的,该存储器805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805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805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上面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数据等。存储器8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终端处理器801的存储装置。如图8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8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界面显示程序。
在图8所示的终端800中,用户接口803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获取用户输入的数据;而终端处理器8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805中存储的界面显示程序,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在显示屏界面处于全屏显示状态时,确定用户在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
当注视点处于显示屏界面中的预设区域内时,在显示屏界面中显示与预设区域关联的目标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处理器801在执行当注视点处于显示屏界面中的预设区域内时,在显示屏界面中显示与预设区域关联的目标内容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当注视点处于显示屏界面中的预设区域内时,在预设区域中显示目标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述预设区域为包括显示屏界面中至少一条边缘的边框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处理器801在执行当注视点处于显示屏界面中的预设区域内时,在显示屏界面中显示与预设区域关联的目标内容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当注视点处于显示屏界面中的预设区域内时,监测注视点在预设区域内的连续注视时长;当连续注视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在显示屏界面中显示目标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处理器801在执行当连续注视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在显示屏界面中显示与预设区域关联的目标内容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当连续注视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且小于第二预设时长时,在显示屏界面中以第一展示方式显示第一目标内容;当连续注视时长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时长时,在显示屏界面中以第二展示方式显示第二目标内容;其中,第二展示方式中的展示面积大于第一展示方式中的展示面积,第二目标内容的信息量大于第一目标内容的信息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处理器801在执行确定用户在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实时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基于人脸图像确定用户在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处理器801在执行实时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通过摄像头获取当前场景内的初始图像;当初始图像中存在多个人脸图像时,将初始图像中与预设用户的预设人脸特征对应的人脸图像作为用户的人脸图像;或者当初始图像中存在多个人脸图像时,将初始图像中距离摄像头最近的人脸图像作为用户的人脸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处理器801在执行基于人脸图像确定用户在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对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得符合预设图像参数的预处理人脸图像,预设图像参数为基于注视点估算模型的输入条件设置的图像参数;将预处理人脸图像输入注视点估算模型,计算出用户在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处理器801在执行将预处理人脸图像输入注视点估算模型,计算出用户在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将预处理人脸图像输入注视点估算模型,以使得注视点估算模型基于预处理人脸图像确定用户与摄像头之间的人脸距离,以及确定用户注视显示屏界面的注视角度,并且根据人脸距离以及注视角度,计算出用户在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坐标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处理器801在执行在显示屏界面处于全屏显示状态时,通过摄像头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之前,还具体执行以下步骤:响应于全屏注视监测指令,开启全屏注视监测模式,以使得在显示屏界面处于全屏显示状态时,确定用户在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显示屏界面处于全屏显示状态时,确定用户在所述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
当所述注视点处于所述显示屏界面中的预设区域内时,在所述显示屏界面中显示与所述预设区域关联的目标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注视点处于所述显示屏界面中的预设区域内时,在所述显示屏界面中显示与所述预设区域关联的目标内容,包括:
当所述注视点处于所述显示屏界面中的预设区域内时,在所述预设区域中显示与所述预设区域关联的目标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区域为包括所述显示屏界面中至少一条边缘的边框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注视点处于所述显示屏界面中的预设区域内时,在所述显示屏界面中显示与所述预设区域关联的目标内容,包括:
当所述注视点处于所述显示屏界面中的预设区域内时,监测所述注视点在预设区域内的连续注视时长;
当所述连续注视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在所述显示屏界面中显示与所述预设区域关联的目标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连续注视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在所述显示屏界面中显示与所述预设区域关联的目标内容,包括:
当所述连续注视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且小于第二预设时长时,在所述显示屏界面中以第一展示方式显示第一目标内容;
当所述连续注视时长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时,在所述显示屏界面中以第二展示方式显示第二目标内容;
其中,所述第二展示方式中的展示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展示方式中的展示面积,所述第二目标内容的信息量大于所述第一目标内容的信息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用户在所述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包括:
实时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基于所述人脸图像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包括:
通过摄像头获取当前场景内的初始图像;
当所述初始图像中存在多个人脸图像时,将所述初始图像中与所述预设用户的预设人脸特征对应的人脸图像作为用户的人脸图像;或者
当所述初始图像中存在多个人脸图像时,将所述初始图像中距离所述摄像头最近的人脸图像作为用户的人脸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人脸图像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包括:
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得符合预设图像参数的预处理人脸图像,所述预设图像参数为基于注视点估算模型的输入条件设置的图像参数;
将所述预处理人脸图像输入所述注视点估算模型,计算出所述用户在所述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预处理人脸图像输入所述注视点估算模型,计算出所述用户在所述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包括:
将所述预处理人脸图像输入所述注视点估算模型,以使得所述注视点估算模型基于所述预处理人脸图像确定所述用户与所述摄像头之间的人脸距离,以及确定所述用户注视所述显示屏界面的注视角度,并且根据所述人脸距离以及所述注视角度,计算出所述用户在所述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坐标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显示屏界面处于全屏显示状态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之前,还包括:
响应于全屏注视监测指令,开启全屏注视监测模式,以使得在显示屏界面处于全屏显示状态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
11.一种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注视点确定模块,用于在显示屏界面处于全屏显示状态时,确定用户在所述显示屏界面中的注视点;
界面显示模块,用于当所述注视点处于所述显示屏界面中的预设区域内时,在所述显示屏界面中显示与所述预设区域关联的目标内容。
12.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311370.1A 2022-03-28 2022-03-28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Pending CN1146614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1370.1A CN114661401A (zh) 2022-03-28 2022-03-28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1370.1A CN114661401A (zh) 2022-03-28 2022-03-28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1401A true CN114661401A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32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11370.1A Pending CN114661401A (zh) 2022-03-28 2022-03-28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6140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166348A1 (en) * 2019-11-29 2021-06-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ystem
CN116382549A (zh) * 2023-05-22 2023-07-04 昆山嘉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视觉反馈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4175A (zh) * 2017-10-25 2018-02-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知消息的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633664A (zh) * 2019-09-05 2019-12-31 北京大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追踪用户的注意力方法和装置
CN110928407A (zh) * 2019-10-30 2020-03-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4175A (zh) * 2017-10-25 2018-02-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知消息的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633664A (zh) * 2019-09-05 2019-12-31 北京大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追踪用户的注意力方法和装置
CN110928407A (zh) * 2019-10-30 2020-03-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166348A1 (en) * 2019-11-29 2021-06-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ystem
US11978178B2 (en) * 2019-11-29 2024-05-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ystem
CN116382549A (zh) * 2023-05-22 2023-07-04 昆山嘉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视觉反馈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382549B (zh) * 2023-05-22 2023-09-01 昆山嘉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视觉反馈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61401A (zh)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CN109410285B (zh) 一种校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18170B (zh) 直播界面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210272373A1 (en) Sharing virtual content in a mixed reality scene
CN110413108B (zh) 虚拟画面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47478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a mobile application using a conversation interface
US20200029103A1 (en)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for distributing live video
US931946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13099298A (zh) 虚拟形象的改变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US11589130B2 (en)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for distributing live video
CN113903317A (zh) 电子设备的屏幕亮度调节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0822641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14918A (zh) 一种智能设备、服务端、智能化系统和相关界面展示方法
CN109298782B (zh) 眼动交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32803B (zh) 视频观看时长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CN110822649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4219874A (zh) 图像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31769A (zh) 表盘切换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91175B (zh) 交流中介装置、交流中介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12785490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918139A (zh) 视频播放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058535B (zh)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及控制面板
CN115665398B (zh)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图像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JP6925490B1 (ja) 情報端末、情報端末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端末制御方法
US2023040911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and model generat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