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60859B -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0859B
CN114660859B CN202210261123.5A CN202210261123A CN114660859B CN 114660859 B CN114660859 B CN 114660859B CN 202210261123 A CN202210261123 A CN 202210261123A CN 114660859 B CN114660859 B CN 1146608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control unit
unit
connecting wiring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611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60859A (zh
Inventor
李继龙
王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6112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608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60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0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60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08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控制单元与面板主体,面板主体包括公共电极以及连接公共电极和控制单元的多个连接走线单元,公共电极包括多个连接部,一连接部通过一连接走线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任意相邻两连接部对应的连接走线单元的传输距离不同,其中,控制单元根据连接走线单元的传输距离的不同,输出不同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对传输距离较长的连接走线单元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大于对传输距离较短的连接走线单元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使得不同的连接部接收到的实际公共电压的电压值见的差异尽可能的小,进而提升公共电极面内实际公共电压的均一性,最终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以其功耗低、无辐射、分辨率高等优点成为目前显示领域的主导产品,在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驱动过程中,公共电压(Vcom)作为各个像素充电的基准电压,其稳定性关系到每个像素点实际的充电电压,进而影响到显示器的显示效果。
目前常规的液晶显示面板均只能提供一路Vcom至面内的公共电极,随着面板尺寸逐渐增大的趋势,会导致Vcom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越来越严重,面内不同区域的实际Vcom大小不同,Vcom均一性差,进而造成亮度不均以及残影等显示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解决了显示面板中因公共电极面内公共电压均一性差导致的显示亮度不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控制单元;
面板主体,包括公共电极,以及连接所述公共电极和所述控制单元的多个连接走线单元,所述公共电极包括多个连接部,一所述连接部通过一所述连接走线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连接走线单元包括至少一条连接走线,任意相邻两所述连接部对应的所述连接走线单元的传输距离不同;
其中,任意相邻两所述连接部中,其中一所述连接部对应的所述连接走线单元的传输距离长于另一所述连接部对应的所述连接走线单元的传输距离,所述控制单元对传输距离较长的所述连接走线单元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大于对传输距离较短的所述连接走线单元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显示面板中,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边外,多个所述连接部包括靠近所述控制单元一侧的多个第一连接部以及远离所述控制单元一侧的多个第二连接部,多个所述连接走线单元包括多个第一连接走线单元与多个第二连接走线单元,一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一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一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一所述第二连接走线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显示面板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两个控制子单元,两所述控制子单元相较所述面板主体沿第一方向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一所述的控制子单元设置于所述中轴线沿第二方向的一端,另一所述控制子单元设置于所述中轴线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较所述中轴线呈对称设置,任意相较所述中轴线对称设置的两所述第一连接部中,一所述的第一连接部通过一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与同侧设置的所述控制子单元连接,另一所述的第一连接部通过一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与同侧设置的所述控制子单元连接,且两所述控制子单元分别向两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地两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相等;
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较所述中轴线呈对称设置,任意相较所述中轴线对称设置的两所述第二连接部中,一所述的第二连接部通过一所述第二连接走线单元与同侧设置的所述控制子单元连接,另一所述的第二接部通过一所述第二连接走线单元与同侧设置的所述控制子单元连接,且两所述控制子单元分别向两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地两所述第二连接走线单元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相等。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显示面板中,所述连接部包括奇数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奇数个所述第二连接部:
在奇数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中,位于中间的一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较所述中轴线呈对称设置且通过两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分别与两所述控制子单元连接,两所述控制子单元分别向两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相等;
在奇数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中,位于中间的一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较所述中轴线呈对称设置且通过两所述第二连接走线单元分别与两所述控制子单元连接,两所述控制子单元分别向两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相等。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显示面板中,一所述连接走线单元包括至少一连接走线组,一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一连接子部,一所述连接子部通过一所述连接走线组与对应的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其中,所述连接走线组包括多条长度彼此相异的连接走线,一所述连接走线上设置有一开关器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关器件处于连接或断开状态,使得一所述连接走线组中的一所述连接走线处于通路状态,剩余所述连接走线处于断路状态。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显示面板中,所述连接走线组还包括与多条所述连接走线远离所述控制单元一端均连接的导电块,多条所述连接走线均通过所述导电块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连接。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数量。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显示面板中,所述连接走线单元远离所述控制单元一端通过导电胶部与所述连接部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显示面板中,所述导电胶部的电阻为80-120欧姆。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控制单元与面板主体,所述面板主体包括公共电极以及连接所述公共电极和所述控制单元的多个连接走线单元,所述公共电极包括多个连接部,一所述连接部通过一所述连接走线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连接走线单元包括至少一条连接走线,任意相邻两所述连接部对应的所述连接走线单元的传输距离不同,其中,该显示面板中的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连接走线单元的传输距离的不同,输出不同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对传输距离较长的所述连接走线单元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大于对传输距离较短的所述连接走线单元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使得不同的所述连接部接收到的实际公共电压的电压值见的差异尽可能的小,进而提升公共电极面内实际公共电压的均一性,最终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发明,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发明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发明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下结合图1示出的该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该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面板主体110与控制单元120;
所述面板主体110,包括公共电极111,以及连接所述公共电极111和所述控制单元120的多个连接走线单元112,所述公共电极111包括多个连接部1111,一所述连接部1111通过一所述连接走线单元112与所述控制单元120连接,所述连接走线单元112包括至少一条连接走线,任意相邻两所述连接部1111对应的所述连接走线单元112的传输距离不同;
其中,任意相邻两所述连接部1111中,其中一所述连接部1111对应的所述连接走线单元112的传输距离长于另一所述连接部1111对应的所述连接走线单元112的传输距离,所述控制单元120对传输距离较长的所述连接走线单元112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大于对传输距离较短的所述连接走线单元112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
具体地,所述面板主体110是最终实现显示的主体;
所述公共电极111用于提供公共电压,即作为液晶分子偏转的参考电压,所述公共电极111整面地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110的内部,覆盖所述面板主体110的显示区A1与部分边框区A2,设置于显示区A1内的部分同于驱动显示,设置于边框区A2的部分则用于与所述控制单元120进行连接,即,所述连接部1111具体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的边框区A2中,根据多个所述连接部1111的设置,所述公共电极111设置于显示区A1内的部分可视作为被划分为了对应的多个公共子电极111a,一所述的连接部1111可是作为向对应的所述公共子电极111a输入公共电压,可以理解的是,多个所述公共子电极111a为便于本方案理解进行的虚拟的分区,实际各所述公共子电极111a仍为一个整体,彼此均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120用于提供公共电压,再通过所述连接走线单元112将所述公共电压传输至公共电极111上;
所述连接走线单元112包括一条或多条连接走线,当所述连接走线单元112包括一条所述连接走线时,所述连接走线单元112的传输距离视为该连接走线的长度,当所述连接走线单元112包括多条所述连接走线时,所述连接走线单元112的传输距离视为多条连接走线的平均长度;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111中,设置有多个连接部,任意相邻的连接部与所述控制单元120的相对位置不同,因此,对应的两所述连接走线单元112的传输距离也不同,假设所述控制单元120向传输距离不相同的两所述连接走线单元112输出相同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由于电压在连接走线单元112传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压降,传输距离越大,压降也越大,从而导致经由所述连接走线单元112传输后,相邻的两所述连接部接收到的实际公共电压的电压值不相同,最终导致公共电极111面内实际的公共电压的均一性较差,因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控制单元120根据所述连接走线单元112的传输距离的不同,输出不同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对传输距离较长的所述连接走线单元112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大于对传输距离较短的所述连接走线单元112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使得不同的所述连接部接收到的实际公共电压的电压值见的差异尽可能的小,进而提升公共电极111面内实际公共电压的均一性,最终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控制单元120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110的一侧边外,假设仅在靠近所述控制单元120一侧设置连接部1111以输入公共电压,公共电压在公共电极111面内传输的过程中同样会形成压降,那么公共电极111远离连接部的区域的实际公共电压的电压值则低于靠近连接部的区域的实际公共电压的电压值;
因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多个所述连接部1111包括靠近所述控制单元120一侧的多个第一连接部11111以及远离所述控制单元120一侧的多个第二连接部11112,多个所述连接走线单元112包括多个第一连接走线单元1121与多个第二连接走线单元1122,一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1通过一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1121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120,一所述第二连接部11112通过一所述第二连接走线单元1122与所述控制单元120连接,通过在所述公共电极111远离所述控制单元120一侧同样设置连接部,即为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1112,所述控制单元120则可通过对所述第二连接走线单元1122输出合适电压值的公共电压,即可使得各所述第二连接部11112接收到的实际公共电压的电压值与各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1接收到的实际公共电压的差异尽可能的小,进一步提升公共电极111面内实际公共电压的均一性。
进一步地,任意相邻两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1中,其中一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1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1121的长度大于另一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1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1121的长度,所述控制单元120对较长的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1121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大于对较短的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1121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
任意相邻两所述第二连接部11112中,其中一所述第二连接部11112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走线单元1122的长度大于另一所述第二连接部11112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走线单元1122的长度,所述控制单元120对较长的所述第二连接走线单元1122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大于对较短的所述第二连接走线单元1122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
在一些实施中,请参阅图2,所述控制单元120包括两个控制子单元120a,均用于向所述公共电极111输出公共电压,两所述控制子单元120a相较所述面板主体沿第一方向Y的中轴线L1呈对称设置,一所述的控制子单元120a设置于所述中轴线L1沿第二方向X的一端,另一所述控制子单元120a设置于所述中轴线L1沿所述第二方向X相反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一方向Y与所述第二方向X垂直;
基于上述控制单元120的设置方式,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根据两所述控制子单元120a对称设置的方式同样需对称设置,具体设置方式如下:
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1相较所述中轴线L1呈对称设置,任意相较所述中轴线L1对称设置的两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1中,一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1111通过一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1121与同侧设置的所述控制子单元120a连接,另一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1111通过一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1121与同侧设置的所述控制子单元120a连接,且两所述控制子单元120a分别向两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1对应地两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1121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相等,即,一方面,基于就近设置的原则,两所述控制子单元120a均各自向近端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1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1121输出公共电压,以使得实际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1的传输距离尽可能的小,另一方面,在任意相较所述中轴线L1对称设置的两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1中,该两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1111中与对应的近端的所述控制子单元120a之间的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1121的传输距离相等,因此,两所述控制子单元120a分别向两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1对应地两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1121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相等;
相应地,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1112相较所述中轴线L1呈对称设置,任意相较所述中轴线L1对称设置的两所述第二连接部11112中,一所述的第二连接部11112通过一所述第二连接走线单元1122与同侧设置的所述控制子单元120a连接,另一所述的第二接部11112通过一所述第二连接走线单元1122与同侧设置的所述控制子单元120a连接,且两所述控制子单元120a分别向两所述第二连接部11112对应地两所述第二连接走线单元1122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相等。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连接部1111包括奇数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1与奇数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1112:
在奇数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1中,位于中间的一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1相较所述中轴线L1呈对称设置且通过两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1121分别与两所述控制子单元120a连接,两所述控制子单元120a分别向两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1121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相等;
在奇数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1112中,位于中间的一所述第二连接部11112相较所述中轴线L1呈对称设置且通过两所述第二连接走线单元1122分别与两所述控制子单元120a连接,两所述控制子单元120a分别向两所述第二连接走线单元1122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更进一步地提升所述公共电极面内公共电压的均一性,一所述连接走线单元包括至少一连接走线组,一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一连接子部,一所述连接子部通过一所述连接走线组与对应的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其中,所述连接走线组包括多条长度彼此相异的连接走线,一所述连接走线上设置有一开关器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关器件处于连接或断开状态,使得一所述连接走线组中的一所述连接走线处于通路状态,剩余所述连接走线处于断路状态,请参阅图3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示例性地,将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112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1按照上述的方式设置,具体如下:
一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1121包括至少一第一连接走线组1121a,一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1包括至少一第一连接子部11111a,一所述第一连接子部11111a通过一所述第一连接走线组1121a与对应的所述控制子单元120a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走线组1121a包括多条长度彼此相异的第一连接走线11211,图中示例性地示出了两条,所述第一连接走线11211上设置有开关器件113,所述控制子单元120a控制所述开关器件113处于连接或断开状态,使得一所述第一连接走线组1121a中的一所述第一连接走线11211处于通路状态,剩余所述第一连接走线11211处于断路状态,在任意一所述第一连接走线组1121a中,由于多条所述第一连接走线11211长度彼此相异,而多条所述第一连接走线11211属于同一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1121且接收了相同电压值的公共电压,又由于长度相异,同一所述第一连接走线组1121a中不同的所述第一连接走线11211传输至对应的第一连接子部11111a的实际电压值不同,不同的电压值对于所述公共电极111面内公共电压分布趋势的影响也不同,在所述显示面板工作中,对应的所述控制子单元120a根据实时显示状态并结合一定的算法选择将所述开关器件113处于连接或断开状态,使得一所述第一连接走线组1121a中的一所述第一连接走线11211处于通路状态,剩余所述第一连接走线11211处于断路状态,所选择的处于通路状态的所述第一连接走线11211相较剩余处于断路状态的所述第一连接走线11211可使得所述公共电极111面内公共电压均一性进一步降低;
当然,所述第二连接走线单元112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1112按照上述的方式进行相同的设置,根据具体的工艺需求进行合适的设置即可。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连接走线组还包括与多条所述连接走线远离所述控制单元一端均连接的导电块,多条所述连接走线均通过所述导电块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连接,以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1121中的第一连接走线组1121a为例,所述第一连接走线组1121a还包括与多条所述第一连接走线11211远离对应的所述控制子单元120a一端均连接的导电块114,多条所述第一连接走线11211均通过所述导电块114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1连接;当然所述第二连接单元1122中的第二连接走线远离对应的所述控制子单元120a同样设置有所述导电块11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1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1112的数量,即靠近所述控制单元120一侧的连接部的数量大于远离所述控制单元120一侧的连接部的数量,示例性地,所述连接部1111包括五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1与三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1112,相对应地,所述控制单元120向五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1111对应的第一连接走线单元1121输出三路电压值不同的公共电压,所述控制单元120向三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1112对应的第二连接走线单元1122输出两路电压值不同的公共电压,即,所述控制单元120总共输出五路电压值不同的公共电压,用以改善所述公共电极111面内公共电压的均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走线单元112远离所述控制单元120一端通过导电胶部115与所述连接部1111电性连接,一所述连接走线单元112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导电胶部115,其中,所述导电胶部115的材料为具有一定阻值的导电胶,则公共电压在所述导电胶部115传输的过程中会发成一定程度地压降,假设不同连接走线单元112中的所述导电胶部115接收到的公共电压的实际电压值间的均一性为a%,则通过所述导电胶部115压降所用下,不同连接部1111接收到的公共电压的实际电压值间的均一性为b%,经验证,b>a,即通过所述导电胶部115的设置,提升了不同连接部1111接收到的公共电压的实际电压值间的均一性,进而进一步提升了所述公共电极111面内公共电压的均一性。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胶部的电阻设置为80-120欧姆,所述导电胶部的电阻不宜过小,否则对公共电压均一性的改善效果不明显,所述导电胶部的电阻也不宜过大,否则造成的压降过大,则显示面板功耗过高。
请参阅图4示意出的图3中AA’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示意出了所述导电胶部115的设置位置,其中,所述面板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16与第二基板117,所述公共电极111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117面向所述第一基板116的一侧,所述导电块114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16面向所述第二基板117的一侧,所述导电胶部115设置于所述导电块114与所述公共电极111之间从而实现电性导通。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电视机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控制单元;
面板主体,包括公共电极,以及连接所述公共电极和所述控制单元的多个连接走线单元,所述公共电极包括多个连接部,一所述连接部通过一所述连接走线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连接走线单元包括至少一条连接走线,任意相邻两所述连接部对应的所述连接走线单元的传输距离不同;
其中,任意相邻两所述连接部中,其中一所述连接部对应的所述连接走线单元的传输距离长于另一所述连接部对应的所述连接走线单元的传输距离,所述控制单元对传输距离较长的所述连接走线单元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大于对传输距离较短的所述连接走线单元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一所述连接走线单元包括至少一连接走线组,一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一连接子部,一所述连接子部通过一所述连接走线组与对应的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其中,所述连接走线组包括多条长度彼此相异的连接走线,一所述连接走线上设置有一开关器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关器件处于连接或断开状态,使得一所述连接走线组中的一所述连接走线处于通路状态,剩余所述连接走线处于断路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边外,多个所述连接部包括靠近所述控制单元一侧的多个第一连接部以及远离所述控制单元一侧的多个第二连接部,多个所述连接走线单元包括多个第一连接走线单元与多个第二连接走线单元,一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一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一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一所述第二连接走线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两个控制子单元,两所述控制子单元相较所述面板主体沿第一方向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一所述的控制子单元设置于所述中轴线沿第二方向的一端,另一所述控制子单元设置于所述中轴线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较所述中轴线呈对称设置,任意相较所述中轴线对称设置的两所述第一连接部中,一所述的第一连接部通过一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与同侧设置的所述控制子单元连接,另一所述的第一连接部通过一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与同侧设置的所述控制子单元连接,且两所述控制子单元分别向两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地两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相等;
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较所述中轴线呈对称设置,任意相较所述中轴线对称设置的两所述第二连接部中,一所述的第二连接部通过一所述第二连接走线单元与同侧设置的所述控制子单元连接,另一所述的第二连接部通过一所述第二连接走线单元与同侧设置的所述控制子单元连接,且两所述控制子单元分别向两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地两所述第二连接走线单元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奇数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奇数个所述第二连接部:
在奇数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中,位于中间的一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较所述中轴线呈对称设置且通过两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分别与两所述控制子单元连接,两所述控制子单元分别向两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相等;
在奇数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中,位于中间的一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较所述中轴线呈对称设置且通过两所述第二连接走线单元分别与两所述控制子单元连接,两所述控制子单元分别向两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单元输出的公共电压的电压值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走线组还包括与多条所述连接走线远离所述控制单元一端均连接的导电块,多条所述连接走线均通过所述导电块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走线单元远离所述控制单元一端通过导电胶部与所述连接部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胶部的电阻为80-120欧姆。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10261123.5A 2022-03-16 2022-03-16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6608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1123.5A CN114660859B (zh) 2022-03-16 2022-03-16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1123.5A CN114660859B (zh) 2022-03-16 2022-03-16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0859A CN114660859A (zh) 2022-06-24
CN114660859B true CN114660859B (zh) 2023-07-04

Family

ID=82030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61123.5A Active CN114660859B (zh) 2022-03-16 2022-03-16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608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6906B (zh) * 2022-06-30 2023-08-22 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29510B1 (en) * 1997-07-23 2001-05-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different common voltages
CN105867033A (zh) * 2016-06-13 2016-08-1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以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9584833A (zh) * 2019-01-21 2019-04-0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37140A (zh) * 2019-10-31 2020-01-3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11474776A (zh) * 2020-05-11 2020-07-3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327564A (zh) * 2021-05-31 2021-08-3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电极的电压控制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4098977U (zh) * 2020-11-03 2021-08-3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29510B1 (en) * 1997-07-23 2001-05-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different common voltages
CN105867033A (zh) * 2016-06-13 2016-08-1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以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9584833A (zh) * 2019-01-21 2019-04-0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37140A (zh) * 2019-10-31 2020-01-3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11474776A (zh) * 2020-05-11 2020-07-3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4098977U (zh) * 2020-11-03 2021-08-3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327564A (zh) * 2021-05-31 2021-08-3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电极的电压控制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0859A (zh) 2022-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71996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118049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445686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CN106325608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1162495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90064979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thereof
US828434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05353991U (zh) 一种有机发光触控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触控显示装置
CN107490885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42746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660859B (zh)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CN110927999B (zh) 显示面板及其测试方法
CN112578940B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US20190332198A1 (en)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CN103034366A (zh) 一种显示基板制作方法及黑矩阵、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09493786A (zh) 数据输出装置、显示器窄边框模块、显示器及电子设备
CN11300972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200698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041308A (zh) 一种电加热功能玻璃及显示模组
CN108873487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7808653B (zh) 显示面板供电装置、制造方法、供电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320690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06471102U (zh) 一种测试装置及显示面板
CN109254462A (zh)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US20220304173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