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60811A - 一种显示设备及vr光学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设备及vr光学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0811A
CN114660811A CN202210199097.8A CN202210199097A CN114660811A CN 114660811 A CN114660811 A CN 114660811A CN 202210199097 A CN202210199097 A CN 202210199097A CN 114660811 A CN114660811 A CN 114660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ation direction
polarized light
display screen
transparent display
linearly polariz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990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利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990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608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60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08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 G02B27/28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for controlling or changing the state of polarisation, e.g. transforming one polarisation state into anoth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027/0178Eyeglass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及VR光学组件,涉及光学技术领域。该VR光学组件包括:透明显示屏,用于发射第一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偏振方向转化件,与透明显示屏的光源侧相对设置,用于将第一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转化成第一偏振方向的圆偏振光线;反射件,靠近偏振方向转化件相对于透明显示屏的另一侧设置,用于将第一偏振方向的圆偏振光线发射先后经过偏振方向转化件与透明显示屏,并在偏振方向转化件的作用下转化成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偏光片,靠近透明显示屏相对于偏振方向转化件的另一侧设置,用于供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透过到达人眼。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保证高光效利用率的同时,又能缩短光学系统的总长实现光学超短焦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设备及VR光学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及VR光学组件。
背景技术
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简称VR,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一个虚拟世界,通过视、听、触等感官的模拟给用户塑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技术。其中VR眼镜中的光学系统主要是用于视觉体验的,随着VR行业的发展,现在的光学系统方案主要有两种形势。第一种为单费涅耳透镜方案,主要优势为成本较低,但因透镜带有纹路锯齿原因,导致杂散光较多成像质量一般,且其为直透式光学总长达40mm左右。另一现有方案为折叠光路技术,其光路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相位延迟片、半透半反膜、相位延迟片、反射式偏振片。在此光学系统中因光线的折叠以及透镜的重复利用,其光学总长可大大缩减一般在20mm左右,实现了其超短焦的目的,但因光线折返时先后两次经过半透半反膜,造成至少75%的光能消耗,其光效理论上限为25%,实际利用率不到20%。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及VR光学组件,能够在保证高光效利用率的同时,又能缩短其光学系统的总长实现光学超短焦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VR光学组件,包括:透明显示屏,所述透明显示屏用于发射第一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偏振方向转化件,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与所述透明显示屏的光源侧相对设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转化成第一偏振方向的圆偏振光线;反射件,所述反射件靠近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相对于所述透明显示屏的另一侧设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偏振方向的圆偏振光线发射先后经过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与透明显示屏,并在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的作用下转化成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偏光片,所述偏光片靠近所述透明显示屏相对于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的另一侧设置,用于供所述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透过到达人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VR光学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与所述反射件之间的第一透镜,用于聚焦所述第一偏振方向的圆偏振光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件为反射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件为电镀在所述第一透镜远离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一端面的反射镀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VR光学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偏光片相对于所述透明显示屏另一侧的第二透镜,用于聚焦所述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的偏振方向与所述偏光片的透射轴方向平行,使所述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以投射方式经过所述偏光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与所述偏光片的吸收轴平行,使所述第一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无法从所述透明显示屏经过所述偏光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为四分之一波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光片为PBS。
本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VR光学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及VR光学组件,VR光学组件包括:透明显示屏,所述透明显示屏用于发射第一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偏振方向转化件,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与所述透明显示屏的光源侧相对设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转化成第一偏振方向的圆偏振光线;反射件,所述反射件靠近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相对于所述透明显示屏的另一侧设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偏振方向的圆偏振光线发射先后经过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与透明显示屏,并在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的作用下转化成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偏光片,所述偏光片靠近所述透明显示屏相对于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的另一侧设置,用于供所述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透过到达人眼。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保证高光效利用率的同时,又能缩短其光学系统的总长实现光学超短焦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VR光学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VR光学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透明显示屏;2、偏振方向转化件;3、反射件;4、偏光片;5、第一透镜;6、第二透镜;7、第三透镜;8、第四透镜;9、第五透镜;10、四分之一波片;11、屏;12、偏振片;13、半透半反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简称VR,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一个虚拟世界,通过视、听、触等感官的模拟给用户塑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技术。其中VR眼镜中的光学系统主要是用于视觉体验的,随着VR行业的发展,现在的光学系统方案主要有两种形势。第一种为单费涅耳透镜方案,主要优势为成本较低,但因透镜带有纹路锯齿原因,导致杂散光较多成像质量一般,且其为直透式光学总长达40mm左右。另一现有方案为折叠光路技术,其光路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相位延迟片、半透半反膜、相位延迟片、反射式偏振片。在此光学系统中因光线的折叠以及透镜的重复利用,其光学总长可大大缩减一般在20mm左右,实现了其超短焦的目的,但因光线折返时先后两次经过半透半反膜,造成至少75%的光能消耗,其光效理论上限为25%,实际利用率不到20%。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方案提供了一种VR光学组件,在保证高光效利用率的同时,又能缩短其光学系统的总长实现光学超短焦目的。
具体地,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VR光学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VR光学组件,包括:透明显示屏1,所述透明显示屏1用于发射第一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偏振方向转化件2,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2与所述透明显示屏1的光源侧相对设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转化成第一偏振方向的圆偏振光线;反射件3,所述反射件3靠近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2相对于所述透明显示屏1的另一侧设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偏振方向的圆偏振光线发射先后经过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2与透明显示屏1,并在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2的作用下转化成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偏光片4,所述偏光片4靠近所述透明显示屏1相对于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2的另一侧设置,用于供所述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透过到达人眼。
在本实施例中,VR光学组件主要包括透明显示屏1、偏振方向转化件2、反射件3及偏光件。
需要解释的是,本方案中第一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具体指的是p线性偏振光,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具体指的是s线性偏振光线。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也可以是s线性偏振光,而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是与s线性偏振光线对应的p线性偏振光。在光学领域中,p光是指偏振在入射光线法线所成的平面(入射面)内的光线。s光是偏振与入射面垂直的光线。第一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与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实际中代表s光或p光取决于VR光学组件的组件搭配方案,具体在下文进一步说明。
其中,VR光学组件包括的透明显示屏1,用于发射第一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
VR光学组件包括的偏振方向转化件2及反射件3是本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直透式方案造成光能利用率过低的技术问题的关键。由于现有技术采用的直透式方案其光路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四分之一波片10、半透半反膜13、四分之一波片10、反射式偏振片12。在此光学系统中因光线的折叠以及透镜的重复利用,其光学总长可大大缩减一般在20mm左右,实现了其超短焦的目的,但因光线折返时先后两次经过半透半反膜13,造成至少75%的光能消耗,其光效理论上限为25%,实际利用率不到20%。具体地,参阅图2,第一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从屏11射出后先后经过第五透镜9、第四透镜8、四分之一波片10和偏振片12,然后被偏振片12反弹后先后经过四分之一波片10、第四透镜8和第五透镜9,再被第五镜9反弹后先后经过第四透镜8和四分之一波片10,这时的第一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经过上述转化后变成能够透过偏振片12的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并从第三透镜7进入人眼。在此过程中第一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先后两次经过半透半反膜13(覆在第五透镜9上,起到光线发射作用),造成至少75%的光能消耗,其光效理论上限为25%,实际利用率不到20%。
而本方案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光路过长以及多次经过半透半反膜13导致光能消耗的问题,本方案提供的VR光学组件采用偏振方向转化件2与反射件3实现提升光能利用率的效果。偏振方向转化件2与透明显示屏1的光源侧相对设置,用于将第一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转化成第一偏振方向的圆偏振光线。反射件3靠近偏振方向转化件2相对于透明显示屏1的另一侧设置,用于将第一偏振方向的圆偏振光线发射先后经过偏振方向转化件2与透明显示屏1,并在偏振方向转化件2的作用下转化成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在此过程中,光线只经过一次折返,并且未透过反射件3(等同于现有技术中的半透半反膜13),因此并未产生光能的大量消耗,从理论上讲光线可实现100%利用,实际考虑偏光片4的偏振度以及透明屏11与第四透镜9187组的透过性,其利用率可实现70%以上,较当前市面上的超短焦方案上限25%其改善效果非常明显。
在一些实施例中,偏振方向转化件2为四分之一波片(QWP)。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射件3为反射膜。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射件3还可以为电镀在第一透镜5远离偏振方向转化件2一端面的反射镀层。示例性地,反射镀层为氧化铝层、氧化铌层、氧化钛层、氧化钒层、氧化钨层、氧化硅层、氮化硅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VR光学组件包括的偏光片4靠近透明显示屏1相对于偏振方向转化件2的另一侧设置,用于供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透过到达人眼。在放映时通过两个放映机用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两种线偏振光重叠地放映到银幕上,人眼通过上述的偏振眼镜观看,每只眼睛只能看到相应独立的一个图像,就会像直接观看时那样产生立体的感觉。在一些实施例中,偏光片4可以采用PBS(偏振束分器),可以提高通过可利用的光束孔径角,增加光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透明显示屏1为透明屏11,其两侧都能射出光线,其左侧出射的光线同样为第一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会影响成像质量。因此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的偏振方向与偏光片4的透射轴方向平行,使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以投射方式经过偏光片4。且第一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与偏光片4的吸收轴平行,使第一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无法从透明显示屏1经过偏光片4,使得第一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被偏光片4吸收从而不会影响成像质量。
第一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与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实际中代表s光或p光取决于偏光片4的摆放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VR光学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2与所述反射件3之间的第一透镜5,用于聚焦所述第一偏振方向的圆偏振光线。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透镜5能够聚焦第一偏振方向的圆偏振光线,提升光能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VR光学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偏光片4相对于所述透明显示屏1另一侧的第二透镜6,用于聚焦所述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VR光学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可以是VR眼镜等设备,VR光学组件包括:透明显示屏1,所述透明显示屏1用于发射第一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偏振方向转化件2,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2与所述透明显示屏1的光源侧相对设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转化成第一偏振方向的圆偏振光线;反射件3,所述反射件3靠近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2相对于所述透明显示屏1的另一侧设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偏振方向的圆偏振光线发射先后经过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2与透明显示屏1,并在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2的作用下转化成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偏光片4,所述偏光片4靠近所述透明显示屏1相对于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2的另一侧设置,用于供所述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透过到达人眼。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VR光学组件显示设备及VR光学组件,VR光学组件包括:透明显示屏1,所述透明显示屏1用于发射第一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偏振方向转化件2,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2与所述透明显示屏1的光源侧相对设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转化成第一偏振方向的圆偏振光线;反射件3,所述反射件3靠近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2相对于所述透明显示屏1的另一侧设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偏振方向的圆偏振光线发射先后经过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2与透明显示屏1,并在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2的作用下转化成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偏光片4,所述偏光片4靠近所述透明显示屏1相对于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2的另一侧设置,用于供所述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透过到达人眼。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保证高光效利用率的同时,又能缩短其光学系统的总长实现光学超短焦目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及VR光学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VR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显示屏,所述透明显示屏用于发射第一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
偏振方向转化件,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与所述透明显示屏的光源侧相对设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转化成第一偏振方向的圆偏振光线;
反射件,所述反射件靠近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相对于所述透明显示屏的另一侧设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偏振方向的圆偏振光线发射先后经过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与透明显示屏,并在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的作用下转化成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
偏光片,所述偏光片靠近所述透明显示屏相对于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的另一侧设置,用于供所述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透过到达人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R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VR光学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与所述反射件之间的第一透镜,用于聚焦所述第一偏振方向的圆偏振光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VR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件为反射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VR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件为电镀在所述第一透镜远离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一端面的反射镀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R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VR光学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偏光片相对于所述透明显示屏另一侧的第二透镜,用于聚焦所述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R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的偏振方向与所述偏光片的透射轴方向平行,使所述第二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以投射方式经过所述偏光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R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与所述偏光片的吸收轴平行,使所述第一偏振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线无法从所述透明显示屏经过所述偏光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R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方向转化件为四分之一波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R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为PBS。
10.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VR光学组件。
CN202210199097.8A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显示设备及vr光学组件 Pending CN1146608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99097.8A CN114660811A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显示设备及vr光学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99097.8A CN114660811A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显示设备及vr光学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0811A true CN114660811A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27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99097.8A Pending CN114660811A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显示设备及vr光学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6081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5181A (zh) * 2017-01-18 2017-08-18 上海乐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设备的光学系统
CN109343230A (zh) * 2018-09-17 2019-02-15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一种同时全偏振成像装置以及方法
CN208607440U (zh) * 2018-08-08 2019-03-15 青岛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短焦光学系统
CN109855049A (zh) * 2019-03-16 2019-06-07 东莞翔顺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超薄led透镜及led灯
CN210771969U (zh) * 2019-12-24 2020-06-16 厦门飞德利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蝙蝠型透镜
CN113467090A (zh) * 2021-06-29 2021-10-0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头戴显示设备
CN215640828U (zh) * 2021-08-10 2022-01-25 北京阳光泰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光谱仪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5181A (zh) * 2017-01-18 2017-08-18 上海乐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设备的光学系统
CN208607440U (zh) * 2018-08-08 2019-03-15 青岛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短焦光学系统
CN109343230A (zh) * 2018-09-17 2019-02-15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一种同时全偏振成像装置以及方法
CN109855049A (zh) * 2019-03-16 2019-06-07 东莞翔顺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超薄led透镜及led灯
CN210771969U (zh) * 2019-12-24 2020-06-16 厦门飞德利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蝙蝠型透镜
CN113467090A (zh) * 2021-06-29 2021-10-0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头戴显示设备
CN215640828U (zh) * 2021-08-10 2022-01-25 北京阳光泰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光谱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93245B2 (en) Wearable AR system, AR display device and its projection source module
CN111221130B (zh) 光学系统和近眼显示设备
CN210072209U (zh) 一种近眼显示光机和近眼显示设备
CN113359303B (zh) 成像模组和头戴显示设备
TW460710B (en) Array lens, lighting optical system, optical unit and imaging apparatus
EP4303641A1 (en) Near-to-eye display optical system, optical filter and near-to-eye display device
CN209895095U (zh) 一种偏振分光棱镜及3d投影光调制系统
CN111158205B (zh) 一种投影仪及投影系统
CN113448085A (zh) 近眼显示装置以及眼镜
CN111474715A (zh) 光学系统及增强现实设备
CN213069318U (zh) 折反式显示光机和近眼显示设备
WO2017101460A1 (zh) 一种合光系统及其投影照明光路
CN211878327U (zh) 近眼显示装置以及眼镜
WO2024022106A1 (zh) 一种光学模组以及头戴显示设备
CN113391393A (zh) 光学系统和可穿戴设备
CN112051671B (zh) 一种近眼显示光机及其方法和近眼显示设备
CN111158143B (zh) 用于近眼显示设备的微型投影光引擎
CN114660811A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vr光学组件
US20230176381A1 (en) Augmented reality display system and ar goggle
US10983317B2 (en) Compact, lightweight optical imaging system having free-form surface and common optical axis direction
CN212111977U (zh) 光学系统及虚拟现实设备
CN219245925U (zh) 双显双镜投影仪
CN214278541U (zh) 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
CN215986720U (zh) 光学模组及头戴显示装置
CN220232119U (zh) 用于近眼显示设备的光学模组和近眼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