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50257A - 一种基于rtt的sdn网络拥塞控制系统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rtt的sdn网络拥塞控制系统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50257A
CN114650257A CN202210271683.9A CN202210271683A CN114650257A CN 114650257 A CN114650257 A CN 114650257A CN 202210271683 A CN202210271683 A CN 202210271683A CN 114650257 A CN114650257 A CN 1146502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tt
node
link
time
band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716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50257B (zh
Inventor
郭永安
吴庆鹏
张啸
余昊
钱琪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22102716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502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50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502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50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502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TT的SDN网络拥塞控制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包括网络信息获取模块,路由选择及速度计算模块和网络管理模块。网络信息获取模块中RTT检测子模块RTT检测子模块获取各类业务流量数据的实际RTT信息,拓扑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全局网络拓扑和相应链路的可用带宽信息。路由选择及速度计算模块中路由选择子模块根据业务需求和优先级,对比网络信息获取模块中各链路的可用带宽,选择链路构成路径,并计算该路径上的最大RTT时间;速度计算子模块拥有一套快速收敛算法,根据实际RTT时间和最大RTT时间的差异,通过调整发送端的发送速率来使实际RTT时间迅速收敛于最大RTT时间。所述网络管理模块用于向路径上各节点发送转发信息和数据包速率调整指令。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RTT的SDN网络拥塞控制系统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TT的SDN网络拥塞控制系统与方法,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边缘接入的设备越来越多,网络内部的流量越来越大,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得会造成网络拥塞,从而影响QoS。
传统的网络流量优化技术,多是在路由层面进行流量均衡的优化,在面对越来越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和大量的流量负载时,很难同时保证业务需求的满足和流量的有效控制。因此,提高网络QoS,降低网络拥塞,是能够同时满足不同类别流量的低时延和高吞吐要求的必然选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TT的SDN网络拥塞控制系统与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RTT的SDN网络拥塞控制系统,包括网络信息获取模块,路由选择及速度计算模块和网络管理模块;
所述网络信息获取模块包括一个往返时延RTT检测子模块和一个拓扑信息获取子模块;所述RTT检测子模块用于获取各类业务流量数据的实际RTT时间,所述拓扑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全局网络拓扑和相应链路的可用带宽;
所述路由选择及速度计算模块包括一个路由选择子模块和速度计算子模块;所述路由选择子模块用于根据业务需求和优先级,对比网络信息获取模块中各链路的可用带宽,选择链路构成路径,并计算路径上的最大RTT时间;所述速度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实际RTT时间和最大RTT时间的差异,通过调整发送端数据发送速率来使实际RTT时间收敛于最大RTT时间;
所述网络管理模块用于向路径上各节点发送各节点应当执行的转发动作指令和数据包速率调整指令。
进一步,所述拓扑信息获取子模块的工作流程如下:
步骤201:获取全局网络的链路信息和节点信息,并生成链路矩阵: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11
其中S代表链路矩阵,aij代表从节点i到j之间链路的最短距离,n代表节点数量;
步骤202:根据步骤201中的链路矩阵,生成链路的带宽标记矩阵: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21
其中S.R代表带宽标记矩阵,Ri,j代表从节点i到j之间链路的可用带宽,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22
u,v,...,x,y代表从节点i到j之间链路上的节点,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23
分别表示从节点i到u之间链路、从节点u到v之间链路、...、从节点x到y之间链路、从节点y到j之间链路的可用带宽集合Biu,Buv,...,Bxy,Byj中的最小值;
从节点s到t之间链路的可用带宽为:
Bst=Cst-bst
其中Cst代表从节点s到t之间链路的最大容量,bst代表节点t在t1时刻从节点s获取的reply消息所用带宽,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24
RB1代表节点t在t1时刻从节点s获取的reply消息包含的字节数,RB2分别代表节点t获取reply消息后在t2时刻接收的字节数。。
进一步,所述RTT检测子模块的工作流程如下:
步骤301:节点根据初始设定速率发送数据包,当数据包完全发送时,该节点将当前时间点time1和所发送数据包包头信息发送到SDN控制平面,并由RTT检测子模块缓存到列表当中;
步骤302:该节点接收到ASK信息,将接收到的ASK信息的时间点time2和对应的数据包信息发送到RTT检测子模块;
步骤303:RTT检测子模块将S302中接收到的数据包信息与列表中已有的数据包进行匹配,并计算对应的实际RTT时间RTTAT,RTTAT=time2-time1。
进一步,所述路由选择子模块的工作流程如下:
步骤401:根据业务需求,判别在保证服务质量的情况下该业务传输所需要的最小带宽;
步骤402:根据步骤401获得的最小带宽,从带宽标记矩阵S.R中去掉不满足带宽要求的项,获取剩余的满足带宽要求的项的下标列表;
步骤403:根据所述下标列表中的下标,搜寻链路矩阵S中对应的路径,找到并生成所述业务传输的最短路径,进入步骤404;若找不到满足条件的路径,则向发送方询问是否降低业务需求,若降低业务需求,则返回步骤401;若不降低业务需求,则通过最短路径方式传输数据流量;
步骤404:根据所述业务需求即根据业务的时延要求、带宽要求计算出满足业务需求的最大RTT时间RTTST
进一步,所述速度计算子模块的工作流程如下:
步骤501:获取当前数据包的发送速率以及对应的实际RTT时间RTTAT
步骤502:计算最大RTT时间RTTST和RTTAT之间的差值RTT(k),代入以下公式,得到发送速率的调整值,与当前数据包的发送速率相加,得到下一次的发送速率: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31
其中,f(·)代表在该网络中理论RTT时间与数据包发送速率之间的映射,P、I、D分别代表比例系数。
一种基于RTT的SDN网络拥塞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全局网络拓扑和相应链路的可用带宽;
步骤2,根据业务需求和优先级,对比网络信息获取模块中各链路的可用带宽,选择链路构成路径,并计算路径上的最大RTT时间;
步骤3,SDN网络实时获取业务流量数据的实际RTT时间;
步骤4,根据获取的实际RTT时间和最大RTT时间的差异,调整该业务数据包的发送速度,使得实际RTT时间收敛于最大RTT时间。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具体为:
获取全局网络的链路信息和节点信息,并生成链路矩阵: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32
其中S代表链路矩阵,aij代表从节点i到j之间链路的最短距离,n代表节点数量;
根据上述的链路矩阵,生成链路的带宽标记矩阵: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33
其中S.R代表带宽标记矩阵,Ri,j代表从节点i到j之间链路的可用带宽,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34
u,v,...,x,y代表从节点i到j之间链路上的节点,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35
分别表示从节点i到u之间链路、从节点u到v之间链路、...、从节点x到y之间链路、从节点y到j之间链路的可用带宽集合Biu,Buv,...,Bxy,Byj中的最小值;
从节点s到t之间链路的可用带宽为:
Bst=Cst-bst
其中Cst代表从节点s到t之间链路的最大容量,bst代表节点t在t1时刻从节点s获取的reply消息所用带宽,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41
RB1代表节点t在t1时刻从节点s获取的reply消息包含的字节数,RB2分别代表节点t获取reply消息后在t2时刻接收的字节数。
进一步,所述步骤2具体为:
根据业务需求,判别在保证服务质量的情况下该业务传输所需要的最小带宽;
根据所获得的最小带宽,从带宽标记矩阵S.R中去掉不满足带宽要求的项,获取剩余的满足带宽要求的项的下标列表;
根据所述下标列表中的下标,搜寻链路矩阵S中对应的路径,找到并生成所述业务传输的最短路径,执行下一步骤;若找不到满足条件的路径,则向发送方询问是否降低业务需求,若降低业务需求,则返回重新判别在保证服务质量的情况下该业务传输所需要的最小带宽;若不降低业务需求,则通过最短路径方式传输数据流量;
计算满足业务需求的最短路径的最大RTT时间。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实际RTT时间RTTAT=time2-time1,其中time1代表发送节点根据初始设定速率将数据包完全发送时的时间点,time2代表该发送节点接收到ASK信息的时间点。
进一步,所述步骤4具体为:
获取当前数据包的发送速率以及对应的实际RTT时间RTTAT
计算最大RTT时间RTTST和RTTAT之间的差值RTT(k),代入以下公式,得到发送速率的调整值,与当前数据包的发送速率相加,得到下一次的发送速率: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42
其中,f(·)代表在该网络中理论RTT时间与数据包发送速率之间的映射,P、I、D分别代表比例系数。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能够为各类业务流量做出最合适的路由选择,从而保证各类业务的QoS能够得到保证。同时,对于在一条路径上进行传输的业务,通过一种快速收敛算法,将RTT时间快速收敛到满足该业务需求的最大RTT时间,保障了业务流量的畅通,避免了拥塞。本发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拥塞进行控制,并改善业务的QoS。
附图说明
图1是系统的总体架构图;
图2是拓扑信息获取子模块工作流程图;
图3是RTT检测子模块工作流程图;
图4是路由选择子模块工作流程图;
图5是速度计算子模块工作流程图;
图6是数据发送速率调整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TT和SDN的网络拥塞控制系统与方法,应用于各种SDN网络的流量控制。本发明能够利用SDN数据平面和控制屏幕分离的特点,根据各类业务流量选择最合适的路由路径,并利用了一种快速收敛算法,将RTT时间收敛到满足业务需求的最大RTT时间,从而控制网络拥塞,提升服务质量。
一方面,本发明的一种基于RTT和SDN的网络拥塞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网络信息获取模块,路由选择及速度计算模块和网络管理模块。
所述网络信息获取模块包括一个RTT检测子模块和一个拓扑信息获取子模块。所述RTT检测子模块获取各类业务流量数据的实际RTT信息;所述拓扑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全局网络拓扑和相应链路的可用带宽信息。
所述路由选择及速度计算模块包括一个路由选择子模块和速度计算子模块。所述路由选择子模块用于根据业务需求和优先级,对比网络信息获取模块中各链路的可用带宽,选择链路构成路径,并计算该路径上的最大RTT时间,所述最大RTT时间应当满足相应业务需求;所述速度计算子模块拥有一套快速收敛算法,可以根据实际RTT时间和最大RTT时间的差异,通过调整发送端数据发送速率来使实际RTT时间迅速收敛于最大RTT时间。
所述网络管理模块用于向路径上各节点发送转发信息和数据包速率调整指令(调整数据包发送速率,以使实际RTT时间收敛于最大RTT时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网络信息获取模块中的RTT检测字模块和拓扑信息获取子模块能够单独进行工作。RTT检测子模块的并发率及检测频率远高于拓扑信息获取子模块。
在SDN网络下,拓扑信息获取子模块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步骤201:拓扑信息获取子模块获取全局网络的链路信息和节点信息,所述链路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网络链路最大容量Cij
步骤202:拓扑信息获取子模块对根据获取的全局网络链路和节点信息,生成链路矩阵: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61
其中S代表链路矩阵,aij代表从节点i到j之间链路的最短距离,n代表节点数量。aij值为∞时代表链路不存在,相对应的节点i和j之间不通。
步骤203:拓扑信息获取子模块定期获取节点端口状态信息,例如从节点s到t之间链路上节点t在t1时间获取reply消息,包含接收到的RB1字节,在经过t时间后,在t2时间接收到RB2个字节,则reply消息所用带宽为: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62
则从节点s到t之间链路可用带宽为
Bst=Cst-bst
步骤204:根据步骤201中的链路矩阵,生成链路的带宽标记矩阵: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63
其中S.R代表带宽标记矩阵,Ri,j代表从节点i到j之间链路的可用带宽,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64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65
u,v,...,x,y代表从节点i到j之间链路上的节点,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66
分别表示从节点i到u之间链路、从节点u到v之间链路、...、从节点x到y之间链路、从节点y到j之间链路的可用带宽集合Biu,Buv,...,Bxy,Byj中的最小值。
在特定数据包从发送到被接受的过程中,RTT检测子模块的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步骤301:节点根据初始设定速率发送数据包,当数据包完全发送时,该节点将当前时间点time1和所发送数据包包头信息发送到SDN控制平面,并由RTT检测子模块缓存到列表当中;
步骤302:该节点接收到ASK信息,将接收到的ASK信息的时间点time2和对应的数据包信息发送到RTT检测子模块;
步骤303:RTT检测子模块将第二次收到的数据包信息与列表中已有的数据包进行匹配,并计算对应的实际RTT时间RTTAT,RTTAT=time2-time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路由选择及速度计算模块中的路由选择子模块和速度计算子模块应当能够独立工作。
在特定业务进行传输前,需要路由选择子模块对该业务进行路由选择,路由选择子模块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
步骤401:分析特定业务的传输需求,判别在保证服务质量的情况下特定业务传输所需要的最小带宽;
步骤402:根据步骤401获得的最小带宽,从可用带宽标记矩阵S.R中去掉不满足带宽要求的项,获取剩余的满足带宽要求的项的下标列表;
步骤403:根据所述下标列表中的下标,搜寻链路矩阵S中对应的路径,找到并生成所述业务传输的最短路径,进入步骤404;若找不到满足条件的路径,则向发送方询问是否降低业务需求,若降低业务需求,则返回步骤401;若不降低业务需求,则通过最短路径方式传输数据流量;
步骤404:根据所述业务需求即根据业务的时延要求、带宽要求,计算出满足业务需求的最大RTT时间。
在特定业务以数据包流流的方式进行传输的过程中,速度计算子模块包含一种快速收敛算法,在本实例中,将步骤404所述的最大RTT时间标记为RTTST,将测得的实际RTT时间标记为RTTAT,其工作流程如图5所示:
步骤501:获取当前数据包的发送速率以及对应的RTTST
步骤502:计算RTTST和RTTAT之间的差值RTT(k);
步骤503:如图6所示,代入公式,得到发送速率的调整值,与当前数据包的发送速率相加,得到下一次的发送速率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71
其中,函数f()是在该网络中理论上RTT时间与数据包发送速率之间的映射,P、I、D分别是三个比例系数,该系数可由网络管理者根据特定需求进行设定。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一种基于RTT和SDN的网络拥塞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种基于RTT的SDN网络拥塞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全局网络拓扑和相应链路的可用带宽;具体为:
获取全局网络的链路信息和节点信息,并生成链路矩阵: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72
其中S代表链路矩阵,aij代表从节点i到j之间链路的最短距离,n代表节点数量;
根据上述的链路矩阵,生成链路的带宽标记矩阵: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73
其中S.R代表带宽标记矩阵,Ri,j代表从节点i到j之间链路的可用带宽,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81
u,v,...,x,y代表从节点i到j之间链路上的节点,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82
分别表示从节点i到u之间链路、从节点u到v之间链路、...、从节点x到y之间链路、从节点y到j之间链路的可用带宽集合Biu,Buv,...,Bxy,Byj中的最小值;
从节点s到t之间链路的可用带宽为:
Bst=Cst-bst
其中Cst代表从节点s到t之间链路的最大容量,bst代表节点t在t1时刻从节点s获取的reply消息所用带宽,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83
RB1代表节点t在t1时刻从节点s获取的reply消息包含的字节数,RB2分别代表节点t获取reply消息后在t2时刻接收的字节数。
步骤2,根据业务需求和优先级,对比网络信息获取模块中各链路的可用带宽,选择链路构成路径,并计算路径上的最大RTT时间;具体为:
根据业务需求,判别在保证服务质量的情况下该业务传输所需要的最小带宽;
根据所获得的最小带宽,从带宽标记矩阵S.R中去掉不满足带宽要求的项,获取剩余的满足带宽要求的项的下标列表;
根据所述下标列表中的下标,搜寻链路矩阵S中对应的路径,找到并生成所述业务传输的最短路径,执行下一步骤;若找不到满足条件的路径,则向发送方询问是否降低业务需求,若降低业务需求,则返回重新判别在保证服务质量的情况下该业务传输所需要的最小带宽;若不降低业务需求,则通过最短路径方式传输数据流量;
根据所述业务需求即根据业务的时延要求、带宽要求,计算出满足业务需求的最大RTT时间。
步骤3,SDN网络实时获取业务流量数据的实际RTT时间:RTTAT=time2-time1,其中time1代表发送节点根据初始设定速率将数据包完全发送时的时间点,time2代表该发送节点接收到ASK信息的时间点。
步骤4,根据获取的实际RTT时间和最大RTT时间的差异,调整该业务数据包的发送速度,使得实际RTT时间收敛于最大RTT时间;具体为:
获取当前数据包的发送速率以及对应的实际RTT时间RTTAT
计算最大RTT时间RTTST和RTTAT之间的差值RTT(k),代入以下公式,得到发送速率的调整值,与当前数据包的发送速率相加,得到下一次的发送速率: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84
其中,P、I、D分别代表比例系数;f(·)代表在该网络中RTT时间与数据包发送速率之间的映射,如果输入是RTT,映射得到的值是数据包发送速率,在本说明中输入值RTT(k)即
Figure BDA0003553615120000091
那么映射得到的就是速率调整值。
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在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RTT的SDN网络拥塞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信息获取模块,路由选择及速度计算模块和网络管理模块;
所述网络信息获取模块包括一个往返时延RTT检测子模块和一个拓扑信息获取子模块;所述RTT检测子模块用于获取各类业务流量数据的实际RTT时间,所述拓扑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全局网络拓扑和相应链路的可用带宽;
所述路由选择及速度计算模块包括一个路由选择子模块和速度计算子模块;所述路由选择子模块用于根据业务需求和优先级,对比网络信息获取模块中各链路的可用带宽,选择链路构成路径,并计算路径上的最大RTT时间;所述速度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实际RTT时间和最大RTT时间的差异,通过调整发送端数据发送速率来使实际RTT时间收敛于最大RTT时间;
所述网络管理模块用于向路径上各节点发送各节点应当执行的转发动作指令和数据包速率调整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TT的SDN网络拥塞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拓扑信息获取子模块的工作流程如下:
步骤201:获取全局网络的链路信息和节点信息,并生成链路矩阵:
Figure FDA0003553615110000011
其中S代表链路矩阵,aij代表从节点i到j之间链路的最短距离,n代表节点数量;
步骤202:根据步骤201中的链路矩阵,生成链路的带宽标记矩阵:
Figure FDA0003553615110000012
其中S.R代表带宽标记矩阵,Ri,j代表从节点i到j之间链路的可用带宽,
Figure FDA0003553615110000013
u,v,…,x,y代表从节点i到j之间链路上的节点,
Figure FDA0003553615110000014
分别表示从节点i到u之间链路、从节点u到v之间链路、…、从节点x到y之间链路、从节点y到j之间链路的可用带宽集合Biu,Buv,…,Bxy,Byj中的最小值;
从节点s到t之间链路的可用带宽为:
Bst=Cst-bst
其中Cst代表从节点s到t之间链路的最大容量,bst代表节点t在t1时刻从节点s获取的reply消息所用带宽,
Figure FDA0003553615110000015
RB1代表节点t在t1时刻从节点s获取的reply消息包含的字节数,RB2分别代表节点t获取reply消息后在t2时刻接收的字节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TT的SDN网络拥塞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TT检测子模块的工作流程如下:
步骤301:节点根据初始设定速率发送数据包,当数据包完全发送时,该节点将当前时间点time1和所发送数据包包头信息发送到SDN控制平面,并由RTT检测子模块缓存到列表当中;
步骤302:该节点接收到ASK信息,将接收到的ASK信息的时间点time2和对应的数据包信息发送到RTT检测子模块;
步骤303:RTT检测子模块将S302中接收到的数据包信息与列表中已有的数据包进行匹配,并计算对应的实际RTT时间RTTAT,RTTAT=time2-time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RTT的SDN网络拥塞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选择子模块的工作流程如下:
步骤401:根据业务需求,判别在保证服务质量的情况下该业务传输所需要的最小带宽;
步骤402:根据步骤401获得的最小带宽,从带宽标记矩阵S.R中去掉不满足带宽要求的项,获取剩余的满足带宽要求的项的下标列表;
步骤403:根据所述下标列表中的下标,搜寻链路矩阵S中对应的路径,找到并生成所述业务传输的最短路径,进入步骤404;若找不到满足条件的路径,则向发送方询问是否降低业务需求,若降低业务需求,则返回步骤401;若不降低业务需求,则通过最短路径方式传输数据流量;
步骤404:根据所述业务时延需求和带宽需求,计算满足业务需求的最大RTT时间RTTST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TT的SDN网络拥塞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计算子模块的工作流程如下:
步骤501:获取当前数据包的发送速率以及对应的实际RTT时间RTTAT
步骤502:计算最大RTT时间RTTST和RTTAT之间的差值RTT(k),代入以下公式,得到发送速率的调整值,与当前数据包的发送速率相加,得到下一次的发送速率:
Figure FDA0003553615110000021
其中,f(·)代表在该网络中RTT时间与数据包发送速率之间的映射,P、I、D分别代表比例系数。
6.一种基于RTT的SDN网络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全局网络拓扑和相应链路的可用带宽;
步骤2,根据业务需求和优先级,对比网络信息获取模块中各链路的可用带宽,选择链路构成路径,并计算路径上的最大RTT时间;
步骤3,SDN网络实时获取业务流量数据的实际RTT时间;
步骤4,根据获取的实际RTT时间和最大RTT时间的差异,调整该业务数据包的发送速度,使得实际RTT时间收敛于最大RTT时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RTT的SDN网络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具体为:
获取全局网络的链路信息和节点信息,并生成链路矩阵:
Figure FDA0003553615110000031
其中S代表链路矩阵,aij代表从节点i到j之间链路的最短距离,n代表节点数量;
根据上述的链路矩阵,生成链路的带宽标记矩阵:
Figure FDA0003553615110000032
其中S.R代表带宽标记矩阵,Ri,j代表从节点i到j之间链路的可用带宽,
Figure FDA0003553615110000033
u,v,…,x,y代表从节点i到j之间链路上的节点,
Figure FDA0003553615110000034
分别表示从节点i到u之间链路、从节点u到v之间链路、…、从节点x到y之间链路、从节点y到j之间链路的可用带宽集合Biu,Buv,…,Bxy,Byj中的最小值;
从节点s到t之间链路的可用带宽为:
Bst=Cst-bst
其中Cst代表从节点s到t之间链路的最大容量,bst代表节点t在t1时刻从节点s获取的reply消息所用带宽,
Figure FDA0003553615110000035
RB1代表节点t在t1时刻从节点s获取的reply消息包含的字节数,RB2分别代表节点t获取reply消息后在t2时刻接收的字节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RTT的SDN网络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
根据业务需求,判别在保证服务质量的情况下该业务传输所需要的最小带宽;
根据所获得的最小带宽,从带宽标记矩阵S.R中去掉不满足带宽要求的项,获取剩余的满足带宽要求的项的下标列表;
根据所述下标列表中的下标,搜寻链路矩阵S中对应的路径,找到并生成所述业务传输的最短路径,执行下一步骤;若找不到满足条件的路径,则向发送方询问是否降低业务需求,若降低业务需求,则返回重新判别在保证服务质量的情况下该业务传输所需要的最小带宽;若不降低业务需求,则通过最短路径方式传输数据流量;
计算满足业务需求的最短路径的最大RTT时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RTT的SDN网络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实际RTT时间RTTAT=time2-time1,其中time1代表发送节点根据初始设定速率将数据包完全发送时的时间点,time2代表该发送节点接收到ASK信息的时间点。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RTT的SDN网络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为:
获取当前数据包的发送速率以及对应的实际RTT时间RTTAT
计算最大RTT时间RTTST和RTTAT之间的差值RTT(k),代入以下公式,得到发送速率的调整值,与当前数据包的发送速率相加,得到下一次的发送速率:
Figure FDA0003553615110000041
其中,f(·)代表在该网络中RTT时间与数据包发送速率之间的映射,P、I、D分别代表比例系数。
CN202210271683.9A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基于rtt的sdn网络拥塞控制系统与方法 Active CN1146502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71683.9A CN114650257B (zh)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基于rtt的sdn网络拥塞控制系统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71683.9A CN114650257B (zh)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基于rtt的sdn网络拥塞控制系统与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50257A true CN114650257A (zh) 2022-06-21
CN114650257B CN114650257B (zh) 2023-07-04

Family

ID=81995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71683.9A Active CN114650257B (zh)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基于rtt的sdn网络拥塞控制系统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5025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30298A1 (en) * 2016-02-09 2017-08-10 Flowtune, Inc. 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CN109639575A (zh) * 2019-02-02 2019-04-16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链路拥塞系数的路由规划方法
CN109756421A (zh) * 2019-01-23 2019-05-1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OpenFlow技术的拥塞控制系统及方法
US10805206B1 (en) * 2019-05-23 2020-10-13 Cybertan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rerouting traffic i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network and switch thereof
US20210112008A1 (en) * 2019-10-11 2021-04-15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Network latency optimiz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30298A1 (en) * 2016-02-09 2017-08-10 Flowtune, Inc. 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CN109756421A (zh) * 2019-01-23 2019-05-1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OpenFlow技术的拥塞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639575A (zh) * 2019-02-02 2019-04-16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链路拥塞系数的路由规划方法
US10805206B1 (en) * 2019-05-23 2020-10-13 Cybertan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rerouting traffic i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network and switch thereof
US20210112008A1 (en) * 2019-10-11 2021-04-15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Network latency optimiz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50257B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59432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witch and network control system using the method
EP1705845B1 (en) Load distributing method
US6584071B1 (en) Routing with service level guarantees between ingress-egress points in a packet network
US8279753B2 (en) Efficient determination of fast routes when voluminous data is to be sent from a single node to many destination nodes via other intermediate nodes
US6778531B1 (en) Multicast routing with service-level guarantees between ingress egress-points in a packet network
JP5664645B2 (ja) 品質劣化箇所分析システム、品質劣化箇所分析装置、品質劣化箇所分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WO2005067227A6 (ja) 負荷分散方法、ノード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80316599A1 (en) Routing packets considering the propagation delay of routes
US7443857B1 (en) Connection routing based on link utilization
CN114448899A (zh) 一种均衡数据中心网络负载的方法
CN111064667A (zh) 卫星网络路由优化方法、控制器及数据系统
CN113271256B (zh) 一种信息年龄多路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7046504A (zh) 用于通信网络中的流量工程的方法和控制器
CN114650257B (zh) 一种基于rtt的sdn网络拥塞控制系统与方法
Zinner et al. Using concurrent multipath transmission for transport virtualization: analyzing path selection
WO2006073066A1 (ja) 通信装置、ルーティング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2223235A (ja) Mpls経路設定装置
Pakzad et al. Link capacity estimation in wireless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
CN107888520A (zh) 拓扑收集方法和装置
JP6061829B2 (ja) リンク品質計測装置ならびにそのフローエントリ集約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4531398A (zh) 一种报文转发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6789698B (zh) 一种网络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182607A (zh) 一种基于4g路由器的双路径转发加速方法
Djurayev et al. Analysis of a Model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Routing Control in Data Transmission Networks Based on Fuzzy Logic
CN113705826B (zh) 面向分布式机器学习的参数同步组播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o Yongan

Inventor after: Wu Qingpeng

Inventor after: Zhang Xiao

Inventor after: She Hao

Inventor after: Qian Qijie

Inventor before: Guo Yongan

Inventor before: Wu Qingpe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Xiao

Inventor before: Yu Hao

Inventor before: Qian Qijie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